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

篇1

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有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要完成这些指标,老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指导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

1.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一节口语交际课上,我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有一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故事讲完后,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并就借势引导学生回家多看看类似动画节目,或者看看与这些节目中的故事相对应的注音故事书、童话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们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书。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利用现代广泛的资源,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别人交流。”

2.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扩词,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春”这个字时,让学生进行扩词,其中有一个学生说了“春暖花开、春色满园”两个成语,我马上表扬了他“你真棒,说的成语真好!”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春眠不觉晓……”我听了非常高兴说“你也相当不错,都能背出与春天有关的诗句了啊!”说完就听到下面有声音在轻轻地说“我明天也要带一本来……我回去也要看了……”。果然第二天就看见很多学生都带了成语书、古诗、字典等等。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开展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在低年级开展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每周一的班队会课上我总要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来交流自己在双休日中学到了那些课外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然后评出“百科知识通大王”,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

二、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

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有的父母可能也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读物才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在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从性,或者放任孩子自己选,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又可能还会使孩子出现“偏食”现象。因而,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读物,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那些和课文内容有关联的读物、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读物、选择有一定知识性的读物、也可以根据儿童特点和兴趣推荐书籍。

三、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阅读

班内一部分学生爱读课外书,懂得了不少的知识;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看看画面,不读文字,收效不大。原因主要是他们孤立地读书,有一定的阅读障碍,缺少了同伴间的相互“切磋”、相互合作。针对这一情况,我着力指导了学生学会小组合作阅读。

1.优化组合读书组员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面及兴趣爱好,同时考虑性格、性别诸因素,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配合相应的注音读物,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如:几位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我把他们编成一个小组,叫“童话故事”小组,这是同质组合;而另一小组,又是异质组合,几个理解能力、知识面、读书兴趣悬殊大的学生在一起,这样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轮番培训读书组长

篇2

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浅见,以抛砖引玉。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教师就硬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会失去兴趣。老师应该好好地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地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们。

2.设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时,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然后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书,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读得可起劲了。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地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需要积累下来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喜欢的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配合教科书选择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给他们安排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图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学生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扇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便会爱上读书,从而就会自觉地去读自己喜欢的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篇3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锻炼阅读能力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大好时机。在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从而爱上阅读,并在课后展开自主阅读。老师要将阅读与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仍然处于玩心未泯的阶段,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低年级小学生识字不多,因此老师不能给学生规定阅读的数量,否则容易使学生失去读书的兴趣。老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本进行阅读,以多种多样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此外,老师还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有一个大致了解,知道学生对何种书籍感兴趣。作为小学低年级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共同阅读。

(一)利用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故事是最易被小学生接纳的课外阅读方式。低年级小学生不认识太多文字,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点带有趣味性的小故事。如果能拟定阅读计划,每天为学生讲一个故事,例如《小兔的春装》、彩色的树》、《一对蝈蝈吹牛皮》等。经过长期耳濡目染,学生会对书本充满好奇,逐渐学会自己从书中获取故事。

(二)留下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老师在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特意留下一些疑问,不仅能进一步勾起学生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故事,然后向学生提问:老鼠个子小,胆子也小,为什么排在十二生肖第一位呢?学生就会产生好奇,纷纷猜测。这时老师再说:《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就有答案哦。学生便会翻开书本寻找这篇文章,自主阅读并找出答案。

(三)运用表演让学生体验人物情感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到一些寓言或童话时,老师可以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展开表演练习。例如《格林童话》中《小红帽》的故事,可以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人物,演绎故事内容。这类表演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尽量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也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方法展开活动。比如采取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读得最多,读得最好。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小学生喜爱的读物,开办读书角等,营造出浓郁的阅读氛围。学生一旦找到方向,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随着学生的阅读层次不断加深,老师可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利用综合实践平台,进一步阅读更多更好的作品,并学会自主查询有关资料,有选择性地展开阅读。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会迅速提高,不止学会阅读,还能把读到的知识内化,运用到生活学习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上面专门记载一些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每一页中都设计几项内容,比如“我的收获”、“一周总结”、“好词佳句”、“名言警句”、“经典摘录”等。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适时有效的评价。小本子背后还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或是自由绘画,再搭配几句话等等。这种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养成学生写日记和写短文的习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再比如,读到和名人轶事有关的文章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搜索资料,了解与该人物相关的历史故事,并作好笔记和摘抄。然后让学生阅读与该人物有关的书籍,说出这位人物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自己。这样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使学生不仅学会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还学会从阅读中找出问题,引发思考,将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吸收,让阅读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此外,这一方式还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阅读水平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束语

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探索,积累经验,争取把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尽可能地传授给孩子们,让低年级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与阅读习惯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积土成山,滴水成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菊.推开童年阅读的一扇窗――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30-31

篇4

>>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倾听能力 低年级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学会倾听――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审题能力 培养低年级孩子学会倾听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注重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途径 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语文学困生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的习惯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中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倾听及朗读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课堂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课堂的倾听能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养起认真倾听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本文通过对倾听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出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习惯的养成的方法,笔者重点研究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关键字:培养 孩子 倾听能力 语文课堂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养起认真倾听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重点研究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什么是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2.低年级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几种表现

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人们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真实地接受信息,主动地进行理解,就会产生倾听障碍。在课堂上,笔者发现,低年级的孩子不能认真倾听有以下几种表现:

(1)做“小动作”

不少孩子学前智力开发较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2)很努力让自己“端正”坐好

不少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二、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1.让学生明确倾听的意义

虽然是低年级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们明确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是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问题,每个孩子还是愿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认真倾听。

2.教师要做学生忠实的听众

榜样的力量是最大的,尤其是教师的以身作则,可以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当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的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孩子以鼓励、支持和尊重,同时,其他孩子看到老师倾听的眼神和动作,也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认真接收信息。

3.激发学生倾听兴趣,让学生学会倾听

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课堂上让他们四十分钟注意倾听,必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儿童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孩子参加到倾听活动中。

(1)恰当的表扬和激励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告诉他们,老师上课最愿意看到的是他们看着老师的亮晶晶的眼睛,并希望他们上课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给老师力量和信心。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果然有效,每当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来,眼睛看着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只说一遍。”,学生会很快调整自己。除了语言提醒,我还会恰当在课堂中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看,竹萱听得多认真呀,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看到她的眼睛,我讲课更有自信了!谢谢竹萱。”在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一张笑脸贴画、一句表扬的话、一张小奖状等。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倾听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语文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古诗文诵读大赛”、“小精灵故事大王”、“动植物奇闻轶事”故事会、“夸夸我的家乡”摄影图片展……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并且使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

(3)重复老师的问话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老师的问话充耳不闻,李同学就是这样的孩子。一次,老师突然叫正在做小动作的李同学站起来重复老师的问话,李同学如梦初醒般不知所云,此时,老师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微笑着向其他同学寻求支援,对其他同学说:“谁能帮帮他?”毕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的,结果涵同学非常大方地第一个站起来,大声清晰地重复了老师的问话,帮李同学解了围。老师顺势在全班同学面前把认真倾听的涵同学好好地表扬了一番,在同学中树立了认真倾听的好榜样。这对上课经常分神的李同学无疑是一个大大的促动,事实也证明:经过大半年不间断的训练,李同学在课堂上做小动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三、结合语文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语文课堂要有趣味。

语文课堂是否趣味,对孩子的倾听影响很大。所以,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做到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滋有味地读书、识字、作文、交流,孩子的倾听能力自然得到发展和提高。

2.在听读训练中培养倾听能力

在大语文观下,激发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的兴致,借助课外阅读中的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也是很好的一个途径。

多年来,笔者发现,进行课外读物的听读训练的时候,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最长的时候。利用晨读或者阅读课时间,教师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课外读本,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间或停下让学生猜测一句话中的一个词语、故事里面人物的语言,设想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者故事的结尾。这种训练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效地训练了孩子的倾听能力。

学生倾听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低学段小学生;读书会;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3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是无声的力量,更是心灵的沉淀。“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班级读书会”为学生提供一种读书气氛,通过兴趣引导,读书指导,活动启迪,一步步带动学生的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一、兴趣启开阅读之芽

1. 优选图书,兴趣启蒙

绘本书籍色彩鲜艳,图画生动,语言幽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阅读兴趣。例如,《好饿的毛毛虫》《爷爷一定有办法》《小魔怪要上学》《长大做个好爷爷》《蚯蚓的日记》等等,这类绘本书籍通过质朴生动的语言传达温暖而珍贵的道理,是很好的启蒙书籍。但是,绘本书籍往往没有注音,学生经常捧着同一本绘本,久久读不懂,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光推荐读本远远不够,还要反馈阅读。于是,在每次的阅读时间,我都把绘本投影出示,让学生先根据图画猜一猜讲了什么,再读文字,看看是否猜对了,并说说感悟到了什么道理,每次的绘本故事课,总是充满了欢笑与智慧。看着学生们听故事时闪闪发光的眼睛,我深深感觉到学生是爱阅读的,关键在于引导。童话故事也是很好的选择,童话故事中充满了爱与善良,让读者对真善美怀着永恒的憧憬。童话故事还能开启思想,启发想象,《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夜故事》都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除此之外,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选择符合自身经历与情感的书籍,此范围比较大,可以包括植物类、宇宙类、科学类、漫画类等。但需要向学生强调,要读“有营养”的书。沉浸阅读中,总会引起思维的跳跃、情感的共鸣,每次和学生读“小豆豆”系列时,他们都把自己当作小豆豆,体会主人公的喜怒哀乐,真正进入情境,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2. 课堂拓展,提问激趣

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课本,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是值得一线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在语文课上,教师适当的拓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草原的早晨》一文时,可以补充古诗《敕勒歌》,让学生感受古人眼中的草原是怎样的,古人如何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深刻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从而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可以补充“曹冲称象”“曹植七步诗”等故事,学生们听后会深深地被震撼,想知道更多的名人故事。那么,就巧妙地把问题留到课后,让他们读一读《中国名人传》,并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分享,这样一来,《中国名人传》成了炙手可热的一本书,学生们都能积极地阅读,热烈地分享,由此,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3. 阅读存折,存起兴趣

学生在有效阅读之后,把阅读的书目和书页记录下来也是阅读的重要部分,可是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和责任感都不高,如何能够每天都做好记录,坚持不断地阅读呢?可以运用这样的办法――阅读存折。存折是成人们存钱的凭证,是非常严肃而又珍贵的东西。而阅读对学生们也是如此,给学生们用上阅读存折,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利用一节美术课的时间,我让学生制作阅读存折。看着自己创作的存折,学生们都把它当作宝贝,小小的存折蕴藏着大能量,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耀。阅读存折带回家,学生们认真地记录每一天的阅读成果,那清秀端正的笔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的细心与认真。一段时间后在班内比一比,谁的存折存起的图书最多。学生们对阅读存折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存起更多的图书,许多学生在课外花很多的时间阅读,更有家长反映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达到了三个小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巧用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收到不同一般的效果。

二、悉心浇灌灿烂之花

1. 指导方法,规范阅读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书本。许多学生拿到一本书直接翻到正文,以此开始一本书的阅读,这样的方法往往会错过许多重要的知识。例如,在读小豆豆系列时,我先要求学生看第一页的人物介绍,看着插图猜猜人物性格,既有趣又能帮助理解作品。再看目录,读目录猜猜故事情节,既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又激发阅读兴趣。读完整本书之后再读读作者的话,更是对作品深深的回味与思考,培养学生完整阅读的习惯。其次,指导学生圈画书本。许多学生读完一本书,书都是干干净净的,如果提问前面的内容,很容易遗忘,主要就是因为阅读“无痕”,没有留下思考的痕迹,就会遗忘,也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直接帮助。低年级就要养成“阅读留痕”的好习惯。学会使用直线、曲线、圆点、三角形圈画的本领,把喜欢的词句圈画下来,并且简单地写写感想,为以后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第三,养成阅读的连贯性。许多学生阅读没有目标,没有耐心,经常是今天读一本,明天换一本,不能连续读完一本书,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可以通过制作童趣书签的方式,用书签来督促学生读完一整本书,还可以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方式,交流分享读书心得来督促学生读完一本书。

2. 巧用资源,创造氛围

学生的阅读量逐渐增加,可持续买书又不实际,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班级里创立了“阅读书吧”,动员学生把自己已经阅读完的书,做好标记,放在“阅读书吧”里,共享阅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看,拓宽学生的书源,当然要分配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并教育学生要爱护书。“阅读书吧”建立后,同学们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到那里去翻一翻,找一些书然后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看。有的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已经借阅了四五十本图书来看了。每当大家看完一本书,都会觉得自己增添了一些知识,开阔了一些视野……“阅读书吧”的成立,给大家带来了乐趣,在这种开放式阅读氛围的熏陶下,顽皮的同学在课间休息时不再打闹,而是争先恐后地借阅图书,吸收知识,使原本吵闹的班级恢复了宁静。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感受图书馆里快乐的阅读氛围。每到阅读课,我会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馆,感受集体阅读的快乐,沉醉在书海中。同时我还鼓励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让书卷气浸染孩子每一天的成长。

3. 家校同创,热爱阅读

“班级读书会”不仅仅依靠班级的氛围,更需要家庭创造读书气氛。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爱读书,其实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一年都不读一本书,而只要求学生读书,那几乎是不现实的。所以,“班级读书会”的成功创建还需要家长做坚强后盾,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书卷气陪伴着孩子成长,成为他们的必备气质。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书籍,例如,《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做个快乐读书人》等,既能增加家长们的教育知识,又能为孩子做榜样。家长还可以建立家庭奖励机制,读书、买书与孩子的日常表现直接挂钩,激励他们多阅读,爱阅读。良好的家庭气氛会使学生更好地投入“班级读书会”。

三、耐心期待成功之果

“班级读书会”就是使读书由被动变成主动,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清晨学生们一到学校都能捧着一本书甘之如饴地阅读,随着故事情节或哭或笑。学生们的阅读存折越写越多,阅读过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写话水平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不断地提高。每次的阅读分享课,孩子们从最开始的被动交流变成了争先恐后的讨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班里许多学生开始创作起自己的绘本,那独创的情节与通顺的语句让人为之一震:原来低年级的学生有那么大的能力。我期待着,我的学生们能更加享受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学会做个优秀的人;我期待着,通过阅读,他们能一个个开花结果,奏响属于他们的人生篇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切实有效的,通过“班级读书会”的方式,通过优选图书、丰富活动、创造氛围等过程,实现学生愿读、会读、悦读的转变,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一段奇妙的阅读旅程。

参考文献:

[1]池美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谈[J].教育评论,2000(04).

篇6

一、课本阅读量研究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阅读量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背诵的优秀诗文为16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该达到100万字以上;其中,对于不同年级的要求,都有不同的具体的规定,比如,小学1至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为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为5万字以上。这是为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够储存一定的知识而制定的标准,毕竟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课本阅读量标准的制定,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提供了参考,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应该设置多少篇课文,也将依据这个标准来制定。但以上的阅读量标准并没有对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量做出规定,只提到了课外阅读总量,究竟阅读多少篇课文才能够对语文的学习有一个促进作用,很难给出解答,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是不相同的。但是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课本阅读量的数值是教学进度的重要的参考标准,教师必须合理掌握教学进度,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老师的教课进度是一致的。因此,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受课时的约束,在有限的课时内安排的阅读量必须适当,否则过多会造成课业负担,使学生惧怕语文学习;过少又不能使语文水平得到提高。此外,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还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比如小学生的识字任务、基本的读写能力都需要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方法与阅读速度也会对所需的课文数量造成影响。基于此,研究小学课本阅读量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它能够为日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标准。

二、小学课本阅读量的现状分析

对小学阅读量现状的分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为例。

(一)课文数比较。课本阅读量是指课本中阅读文章的数量,包括精读课文、选读课文、阅读链接中的附加文章和练习中出现的完整的文章,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数构成了课文数。人教版教材到目前为止有多个版本,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来看,在1987年的人教统编版中,课文数是429;2001年的九义版中,课文数是507,2001年的课标版中,课文数是615,课文数增多了,相应的,课标版的阅读量最高,统编版的阅读量最低,差距一百多篇;这三个版本的作用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教学生识字,学会基本阅读并会写作,但数量多少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数量越大,语文能力也就越强,两者成正相关;根据此观点,课标版的课文数最多,阅读量最大,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最大。

(二)不同年级课文阅读量比较。小学跨度6个年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是学生不断成长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心理与接受能力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因此对不同年级段的课本阅读量都有不同的要求。在研究人教版的三套教材中,将六个年级划分为三个年级段,相邻的两个年级作为一个年级段,依次排开,分为低、中、高年级,首先,横向分析,从统编版到课标版,每个年级段的阅读篇数都是递增的;从纵向看,统编版和九义版的课文数安排相似,都是中年级的课文数最多,然后是高年级段,最低的是低年级段;课标版有所不同,中年级段的要求篇数最少,高年级段的要求篇数最多;统编版和九义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该以识字为主,因此课文篇数安排最少;而中年级阶段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开始培养阶段,需要大量的课本阅读量为支撑,因此安排最多;课标版的安排,是在低年级段的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儿歌,目的是在识字过程中考查语言的连贯性,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同时提供简单的背诵材料,实现语言的积累;而高年级的语文能力已经明显增强,阅读的方面大大拓展,能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阅读适应能力也增强了,因此在此时应该加大阅读量。

三、对小学课本阅读量现状进行的思考

(一)课文数增多的外在因素。人教版三套教材的课文数量的变化,是由时代的变迁、教学理念的改革和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当然还有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在统编版教材的使用阶段,突出强调的是基础知识,还没有阅读量的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了阅读量化的标准;而在课标阶段,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大纲的基础上,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从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修订开始,语文阅读量的制定标准目的是为提供阅读量,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完成课本阅读量任务的内在因素。阅读量任务的完成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方法能提高阅读效率,加快教学进度,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也是重要的阅读因素;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课文的难度与课文的篇幅数都影响阅读教学的进度,从而影响阅读量任务的完成;此外,有些课文是需要背诵的,加上背诵的时间,阅读教学的进度就会多停留几天,以保证质量,进而也是影响完成阅读量任务的内在因素。要使阅读量真正发挥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必须设置合适的标准,同时注意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创新,提高效率。

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思考,目的是促使语文阅读量有一个合适的量化标准,通过阅读,使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又不至于造成课业负担。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目前各小学机构纷纷开设英语教学课程,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部分学校对英语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加之英语教学水平的发展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本文指出了当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英语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的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是开辟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小学生英语词汇积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有助于拓展英语课堂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和教师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目前,部分小学学校和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词汇、语法等。部分英语教师相对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陷入一种误区,教师没有安排合理的阅读课程,课外阅读效果不佳。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资料较少且不适合

目前,部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材料十分有限,部分学校没有针对英语教学进行必要的投入,很多阅读材料十分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其次,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部分家长由于缺乏英语知识,对英语阅读资料的选择缺乏考虑,选择了一些不适合小学生年龄和英语学习难点的阅读资料,造成小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大,起到了一些反作用。教师对于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缺少重视,对于英语课外阅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导致英语课外阅读教学面临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一)设置科学的英语阅读课程,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英语教学在我国小学到大学教学体系中一直是一门独立的外语课程,小学学校要合理设置英语教学课程,将课外阅读教学纳入到英语课程中,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认知,帮助其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1.分享阅读法

分享阅读是儿童早期阅读的雏形,主要是以家长或教师的朗读为基础,多次重复后,学生对英语词汇和故事情节有个整体的把握,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时家长和教师的参与至关重要,进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分享阅读更适合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英语原版图画书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阅读材料,带领学生进行阅读。

2.KWL阅读教学法

K是指‘WhatIknow’,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W是‘WhatIwanttoknow?’是指让学生知道阅读的目的,L是‘WhatILearned’使学生通过阅读得到了什么样的知识。这种阅读方式适合高年级的小学生,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译林《英语》六年级下“Ourdreams”一课后,拓展课外知识,找到关于“梦想”主题的阅读资料,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如下:1)Whatareyourdreams?2)Whenwillitbecometrue?3)Howdoyouthinkaboutit?学生分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开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二)提供丰富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

音乐教师在选择英语课外阅读资料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资料,难易程度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保证小学生可以消化阅读材料中的知识。教师要从英语教材出发,以译林教材为课本的学校,教师要结合教材拓展课外相关的阅读资料,进而深化英语教学知识,增加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带有图画的英语阅读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教师要把阅读教学目的从学习单词和语法转移到英语的内容和意义上来,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要科学的指导学生,要对利用网络资源搜集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借用剑桥或其他教材阅读材料为补充,搜集相关话题小短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英语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教育增加小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江.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科学,2011(6).

[2]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05-106

篇8

关键词:学生 氛围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一、二年级要认识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领会教材编写理念,把握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课前激趣,营造识字氛围

1.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放在首位。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去识字。我经常给学生讲解汉字的发展演变史、古代学习汉字的工具文房四宝,以及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调动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

良好的识字环境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我在教室布置上花了很多心思。例如,在教室张贴《汉语拼音教学挂图》;黑板报开辟识字栏,把同学们见到过的不认识的字、想认识的字写在上面,同学们结成小组来识字,看谁认得快、认得全;把教室里的物品都标上它们的名字,例如黑板、桌子、椅子、粉笔盒、窗户、门……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

二、课内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1.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低年级的识字方法包括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查字典识字等方法。

(1)象形字。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象形字,这些字来源于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口耳目》一课,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等字都是象形字,而且课文还配了图画,有实物,还有古代的字,经过对比,引导学生懂得了这些字象形的特征。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象形字,如尘、尖、看、休等,这些字可以根据字形让学生记忆:尘,很小的尘土就是灰尘;尖,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看,往远处看的时候,总是把手放在眼睛上面,所以目上面一个手就是看;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在休息。

(2)形声字。汉字中有很多的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所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也要渗透形声字的识字方法。例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五》有关于形声字的小儿歌:“言来互相尊重,心之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至纯净透明。”请、情、晴、清中,偏旁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青”与字音有关,“晴”,太阳出来,天就晴了;“清”,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3)查字典识字。字典是识字的工具书,学会查字典能使学生掌握识字的重要工具。查字典识字,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2.趣味识字

低年级识字量大,任务重,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把握一个“趣”字,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领学生真正掌握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1)口诀识字。“赢”字笔画多,老师们的教法大都是口诀“亡、口、月、贝、凡”,简单的一句口诀,学生记忆深刻。这种简单易行的口诀识字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见到一个生字,都爱编一个小口诀来记忆。

(2)字谜识字。把生字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字谜,也有利于学生识字。如,“石头做的广场——矿”,“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又来一只鸟——鸡”,“南边来了一条狗——献”。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印象非常深刻。

(3)加、减、换偏旁识字。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认识“良”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反犬旁,组成了“狼”字;有的学生加上米字旁,组成了“粮”字;有的学生加上三点水,组成了“浪”字;还有的学生加上人字头,组成了“食”字……通过组字,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3.游戏识字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学过的生字。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有开火车,摘苹果、放鞭炮、我当小老师等等。我最常用的游戏是“我当小老师”。游戏规则是:谁能将所学的生字最快地认读会,谁就当大家的小老师,领着大家认读生字。这样,其他不会的同学都会聚精会神地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想当小老师。学生在喜欢的游戏中巩固识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外延伸,增加识字数量

把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去,学生必然会认识更多的字。

1.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尽早阅读,因此,我提倡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拼音读物,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还增加了识字量。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比如在校园环境中识字、在公园中识字、在街道里识字、看电视识字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见到不认识的字就认一认、问一问,并自觉和同学交流。

四、拓展阅读,理解字义

篇9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语文是语言学科,在文学的宝库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名人古迹、天文地理、哲学史诗等。这些社会知识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感悟作品、鉴别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是一线教师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采用多种手段,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体会。

一、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的阅读教学比较死板,停留在教师读、学生听的阶段,教师的阅读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学生没有阅读的体会,无法真实地掌握课本内容,学习兴趣不浓厚,整体的学习成绩不好。比如教师只是对课一些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种观点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一致。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发挥主导作用。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阅读,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通过建构自我阅读过程,形成阅读能力。

二、改革朗读评价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教学中可采用评读的方式将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使学生在读与评中提高朗读能力与鉴赏能力,真正享受到读的乐趣。学生既是读的主体,又是评的主体,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首先告诉学生,同学的点评对我们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看到读的好处,看到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同学的肯定与批评都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这样激起了全体学生参与评读的激情,在具体的朗读中,我再进行相机诱导,如一个学生朗读完毕,引导学生思考,这位学生读得好在哪里?你能像他这样读出来吗?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示范一下要怎样读。这样引导的作用远远大于那种以好与差评论学生的朗读。这样评读,学生在不断地读与评中进行练习,调动了朗读动机,激起了强烈的朗读热情,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朗读真正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主动阅读习惯,都能做到课前预习,一边阅读一边做读书笔记,能够查字典、词典,能够重点摘抄,能够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没有把眼睛死死盯在课本上,而是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只要有时间,就手不释卷,培养了语感,不自觉地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知识,阅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写作水平也随之进步,真正做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仅仅将阅读的范围限制在课内的课文,那么即使课文分析得再透彻,读死书,死读书,最终也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做法非常好。魏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没有将学生的眼光束缚于课本,而是将报纸、期刊、小说引进课堂,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精读和泛读的习惯,要求学生按照平时制定的阅读常规进行阅读练习。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系统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四、实现课内外阅读方式的衔接

1.制订读书计划

教师要关注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学习目标、不同的认知特点,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如低年级可选择童话、儿童诗,这类作品充满奇特的想象,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阅读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提倡亲子阅读。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读书活动,参与推荐读书标兵,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中高年级学生一般被要求每学期至少读三本书,同时还要做好读书笔记,有时要上台演讲。教师可有意识地推荐书目,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展开,做到阅读有计划,读中有指导,读后有交流。

2.师生共读

师生共读并相机进行指导或交流。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一至四年级: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语摘抄,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五至六年级:引导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以及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技巧;组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训练,也可以进行讲故事比赛或读书心得交流。平时,教师除要阅读规定的儿童必读书目外,还要阅读教师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期末举行“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促进师生共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努力为学生提供发表“观点”的机会

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校刊等媒体,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阅读能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一个善于阅读的民族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是一个文化、科学素养极高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担当这一重任,通过阅读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品位,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我们更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小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学周刊,2012.4.

[2]孙秀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学周刊,2012.7.

篇10

一、启迪智慧,挖掘快乐

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是归功于书。"读书,读好书,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份营养。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玩"是读书指导的一个重要目标。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经常利用课前十分钟给孩子读童话、语言、故事,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开掘学生快乐的源泉。除了读精心挑选的书外,我还利用低年级孩子喜欢被关注的特点,读学生带来的书,被选中书的孩子,很有荣誉感,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老师,听故事的同学也很羡慕拥有这本书的同学,听起故事来,特别专心,特别开心。而且每次讲故事我都在关键处,戛然而止,故意卖关子: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去借书看,先看到的,就忍不住要在大家面前炫耀一番,把自己刚看到的故事讲给老师、同学们听,就这样,班级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郁。我在讲故事的同时,还给孩子们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爷爷为"我"做了哪些事?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孩子们有奖抢答,这样孩子们的倾听兴趣就更浓了,注意力也更集中了,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更长了。在倾听的同时,思维得到了更大地发展,在他们本来并不流利地回答到滔滔不绝、迫不及待地表达,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这是智慧的启迪,快乐地展示,更是思维地碰撞。与此同时,孩子们喜欢以讲故事来交流,一个个故事在他们稚嫩的口中显得更加趣味盎然。《爷爷一定有办法》、《没头脑和不高兴》、《一年级的小豆豆》、《三毛流浪记》《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等书成了他们的精神粮食。

二、浸润书香,分享快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要使学生快速静下心去读书,而且长时间沉浸在阅读中,渲染一定的读书氛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是书香能致远。张贴宣传语,感受书香。在班级创建"小小书吧",提供空间、共享书香。鼓励孩子把最喜欢的书奉献出来,充实班级读书角,互相借阅。大家都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读书对孩子来说就像洗脸、刷牙一样,成了最自然的事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家庭读书氛围的熏陶也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读书,做好好读书的榜样作用,我们说一对爱看书的家长,一定会带出爱看书的孩子。晚上睡前至少10分钟,进行亲子共读,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话,建议用复读机放鞠萍姐姐、金龟子讲的故事,让孩子在美好的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有的喜欢用DV,我是不大赞成,因为孩子的眼睛正在发育中,长期用眼,容易损伤眼睛,况且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画面上,空间想象力受到限制。孩子天性好动,允许孩子用铅笔在书上做做记号,在喜欢的地方画个笑脸、换面红旗,鼓励鼓励自己,如读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喜欢的地方画条横线,也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提个简单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快乐。

三、循序渐进,巧选书目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给孩子推荐好书,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看的书,还要注意书目的选择要循序渐进。刚入学的孩子拼音还没学,识字能力有限,可以先从看无字的漫画书入手,如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绘制的幽默连环漫画《父与子》,这本连环漫画形象生动、直观,内容幽默、有趣,书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和生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本很好的阅读启蒙书。孩子学完拼音后,就可以选择图案丰富,色彩鲜明,并伴有少量拼音加文字的书,以减少阅读压力。看这类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看画面,大致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接下来,再和他一起读画面下所配的文字。每天和孩子读两至三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孩子主动与周围的人分享他所看的书,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讲一遍,并回答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他读书的方法。类似的这种趣味性强的连环画多读几本,如《中外智慧故事精选》、《阿凡提故事精选》、《格林童话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教孩子识字。几十本书读下来,孩子的识字量逐渐增加到多个,常用字也基本上能认识。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读纯文字的书。如《中外儿童故事精选》、《安徒生童话选》,渐渐地孩子读书就会读出了兴趣,我们还要在课堂中渗透课外阅读的指导。比如在教完《小鱼的梦》一课后,学生被这首形象生动、语言乐感强的儿童诗深深吸引了,我顺水推舟地问:你们还想了解金波爷爷的作品吗?然后把金波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金波儿童诗选》、等课外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了解。

干脆撇开家长、老师,独自捧起书来读。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滴水穿石的劲头的。而一旦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受益匪浅。读书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将形影相随。

四、定时定量,积少成多

给学生定阅读量,天晚上睡前阅读20分钟,最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晨出声朗读5—10分钟,引导家长在孩子常出现的地方放上书,(如沙发椅、床头、阳台等等,)这本书看完了,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让孩子再看一看,每看一遍,孩子的收获都是不一样,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热潮的熏陶下,我班涌现出了许多书香家庭,有许多家庭已经有一晚不读书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睡不踏实。读书风气已在家庭中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读书兴趣。

五、多元评价,激励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