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村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Boai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五级”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省定政策,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 本文主要从规划技术方面,对新型农村试点之一的七方社区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随后全面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七方社区位于月山镇南部,博爱县城北部,北临文化路,东接团结路,西、南均临县城支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临团结路现状用地为空地,西部大部分为两层民居,土地利用不经济,规划范围地势平坦,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度在0.3%左右,社区西部有运粮河南北向穿过。需要在七方社区安置的村庄有七方村、司中道村和苏寨村,其中七方村现状人口55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ha,司中道村现状人口为1054人,建设用地24ha,苏寨村现状人口12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66ha。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7000人。现状安置的村庄总建设用地82.66ha,七方社区规划用地11.33ha,规划后可节约用地71.33ha。
2 规划原则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③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⑤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3 规划立意和布局结构
社区规划结构形似一个“领结”。17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到19世纪末期,领结的末端变得越来越长,渐渐演变成领带,领结则逐渐变得不再流行,只有建筑师的社群继续佩带,因它是建筑师制服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方社区“领结”状的规划结构立意,预示该社区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以及拥有的锦绣前程。
图1 规划立意与布局结构
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两心、一轴、两片、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其中一心是指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中心;另一心是指水域绿化景观中心。一轴:是连接两心的景观轴线。两片:围绕两心形成东、西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西片区是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片区;东片区是围绕水域绿化景观中心的居住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由一条景观轴(一轴)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整个社区的视觉效果。一环:围绕两心的领结形状的社区级道路。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宅前路和静态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等)。根据人流方向及县城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由中部“领结”型的社区级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县城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团结路开口为步行道,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尽量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
社区道路分为二级:(1)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2)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社区私家车数量会越来越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利用社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东、西两边各规划一处,社区共规划1240个停车位,停车率为57%。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收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86m2。公共厕所均匀分布于社区中,左、中、右各设一处,社区服务中心北侧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合设型),环卫设施共计200m2。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2096m2,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14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并形成社区发展中心。
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社区景观设计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景观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社区景观。 社区重点强化“两轴一带”,“两轴”即从东入口一直西延至运粮河,和西侧南北出入口之间的南北向景观轴,“一带”即沿运粮河景观滨水带。
景观轴上设置有广场、景观建筑、公共建筑等设施,使景观轴得以强化,两条景观轴交叉为视觉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沿团结和文化路以及运粮河为向北部层层升高的居住建筑,建筑体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点联结合,创造出高低错落,错落有致和丰富的沿街天际线,沿文化路和团结路建筑底下2-4层为商业,商业氛围浓厚;社区内运粮河是社区内的一个自然生态绿化带,是社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滨河绿地。
社区环境小品规划集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各院落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院落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增强了院落的可识别性。社区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以博爱七方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 2010(10): 10-13.
刘峘,何邕健,夏青.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28(2): 63-67.
孙杨,代晓芳.新农村“迁村并点”村庄规划探究—以平地、香云庄新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2):15749-15750,15780.
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黑山村规划设计为例[J].门窗. 2012,(5): 130.
文灵亚,蒋祖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J].中外建筑. 2009,(2): 82-83.
方利原,傅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设计实践-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为例[J].四川建筑. 2012,32(4): 31-33.
Study on plan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Take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
ZHAO Fang-fang WANG Shao-hui
Jiaozu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Jiaozuo 454000, China
篇2
【关键词】新型农村;水利规划;农田水利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境内的大江大河流域水利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各个地方也都相继编制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农村安全饮水、农田灌溉排涝配套措施、农田节水灌溉等相关的规划,但是由于存在多方管理、投资比较分散、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影响到了投资效益发挥。
一、新型农村条件下的农田水利规划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在新型农村的发展条件下,农业的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又是农业是否能否发展的好的一个基本保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要想加快实现,不仅要求我们及时的调整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观念,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规模经营,同时也要求我们加大力气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总产和品种的丰富。
那么,在如今现代化的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并协调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对于我们非常重视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主要是要考虑以下这样四个要求:
1、在农村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农村现代化改革逐渐深化,农业生产中所出现的一定程度上的规模性经营已经成了商品粮生产的必然要求,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的基本保证。所以,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传统的经营产业结构必须要进行调整,以前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必须发生变化,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也必须要适应这样的改革发展要求。
2、农田水利规划还要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安全生产
我们都知道,现在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乡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在此基础上,很多的外向型的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经济体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样也使得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固定资产不断的增多,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对于灌溉水资源的安全保障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村的水利规划建设必须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3、农田水利规划还必须要满足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一个国家人民生存的根本,这是自古以来农业生产的一个大问题,那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一旦粮食供应量不足,就必然会引起物价的上涨,人心就会不稳定。
4、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还满足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
由于农民的经济条件逐渐转好,所以广大的农民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田的水利规划建设就必须要考虑到农民对于生活更加富裕的要求,在可能的程度上,尽量的使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最终可以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特点
我们在上面介绍了一些农村的水利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根据这些要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规划的基本思路是要坚持“三个面向”:即要使农田水利的规划面向农业经济,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面向农村的工业,使发展朝有利于农村的工业发展的方向;面向农村的社会发展,最终要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朝着有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在管理上,要实现“三个综合”:即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以及提高综合效益。
水利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命脉和基础性的产业,那么,新农村形式下的农田水利规划就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田水利规划要适应当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代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的水利建设应按照能防洪水、能排涝、能灌溉、能除盐渍的要求,并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比较高标准。
这要求在制定规划时要按照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保证安全,另外,还要通过加强农村的骨干性水利工程的建设,来全面的改善城乡河道的水体环境,推进农田的园林化进程,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使水利工程的规划能够更好地发挥起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作用。
2、农田的水利规划还要有能够适应城乡一体化要求
农田的水利规划除了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之外,同时也要尽量的满足乡镇企业的供排水要求,再结合当地的交通、航运情况,争取可以实现统一的规划,使得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所以,如果农村的水利规划与村镇的企业发展规划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再加上当地有关部门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商业、交通、运输、文教设施等的统筹规划,必然会使得乡镇的发展呈现更为合理的布局,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
在如今城乡一体化推进逐渐加速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标准、形式、工艺上也必须要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是在堤防的标准化、沟渠的永久化,降渍的管道化、道路的规格化、泵站的高效化等等,从而可以体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保土、省地的特点。
3、农田的水利规划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灌溉、排水系统
对于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农业规模经营在不断的扩大,机械作业也基本得到了普及,而且在此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就更要从布局和标准上来逐渐的调整和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同时还要布设必要的沟渠和相应的闸站桥涵等配套设施,从而可以适应更大的生产的需要。
4、农田水利规划还要适应高效的农田工程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农田的水利工程也逐渐形成了沟渠纵横、水系成网、闸站配套以及机电排灌等工程标准。而且经过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实践,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这两种模式:
(1)农田灌水渠道的两暗一明:即采用地下暗渠灌水,暗管降水,并利用明沟进行排水。
(2)农田的三暗工程:即用地下的暗渠灌水,地下的暗管排水以及地下的暗管降水。
结束语
农田的水利的规划决定着农田水利建设的用地以及农业生态用地的构成格局。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安全是否能保证的重要一环,在建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要求,并了解其特点,才能让修建之后的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富丽.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
篇3
关键词: 新型农村;空间;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1.1 时代背景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最主要的时代背景。国家已将中原经济区战略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这为“三化”协调发展创造了良机与广阔的空间。要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很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
1.2历史背景
“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历史背景。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河南省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为全国的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那个时代的背景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如今在河南省的广大农村地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应充分体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的工作,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工作。
2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范围及存在问题
2.1空间规划范围
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的要求规划中社区建设范围分为空间范围和社区建设范围。空间范围是规划中涉及迁并整合村庄的土地总面积。
2.2存在问题
在空间范围的界定中,一般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范围的界定比较显而易见,根据整合的行政村的范围就可以确定;但位于城镇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社区,其空间发展范围的界定相对复杂。在规划中建议位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社区,可以编制中心镇(或乡镇)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部分地段(小社区)的详细规划,也可以取消空间发展规划,而直接依据总体规划和乡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社区建设的详细规划。
3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3.1农村产业规划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河南省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2)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村产业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在农村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要搞好总体规划,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此外,还应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产业结构发展要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使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寻求农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
(3)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本身也有一定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期性。因此,为克服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引导。
3.2产业经营模式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它是一种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龙头,围绕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基地,形成龙头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使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形式规定双方在生产、服务、销售、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结成比较稳定的交易关系和合作伙伴。在此模式中,公司向农户提供配套服务,如提供优良的品种、先进技术和产中服务,并由公司制定保护性的价格,集中收购农户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把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值后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与之前结成契约关系的农户。而农户则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品交售给公司,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相关联,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营的部分利润。该种模式能够比较均衡的兼顾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农户能够解决农产品销路,获得生产技术指导,也有利于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发挥区域专业化的规模优势。
4 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就业规划
4.1就业分析
(1)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表明,经济增长水平是影响就业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就业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2)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基本内容,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的研究,得出了关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分布关系的演变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4)投资需求结构对就业的影响:投资需求结构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水平及投资结构的变化。而对于各种资金投入来说,在既定的劳动资本配比关系下,资本投入越多,吸纳的劳动力也就越多。因此,投资对劳动力具有直接的吸纳能力,从而使投资需求结构变化对就业变动具有直接的作用力。
(5)技术装备程度对就业的影响:技术装备程度,即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数量所构成的比重。从整体来看技术装备程度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对于同等规模的产业或企业来说,随着技术装备程度的不断提高,就业机会或就业岗位呈递减趋势;另一方面,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大为提高,生产的货物、服务和创造的财富大为增加,促进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新产业的拓展与成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岗位。
(6)工资水平对就业的影响:劳动力供给主要取决于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自身劳动的供给。
(7)教育对就业的影响:现代经济的竞争背后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例如我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但我国的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1/10,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劳动力的质量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发展教育便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根本途径。
4.2就业规划
首先,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其次,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第三,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第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篇4
1.1旅游型新农村
相对于传统农村,旅游型新农村除了开展日常的农耕劳作之外,是将旅游融入新农村建设中,以旅游及旅游接待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一种产业[1]。除了发展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增加生态农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展览等多项农业景观,融观赏、学习、考察、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面对如今日益趋快的生活节奏,旅游型新农村也是城市居民喜爱的一项旅游休闲去处[2]。
1.2发展旅游型新农村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如若只是单一的种植业生产农产品、发展农业则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旅游型新农村结合第三产业,依托当地风土人情及当地乡土资源,通过旅游休闲促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带动村镇经济发展、转移剩余劳动力、丰富旅游区文化内涵、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人与文化、人与人的发展[3]。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的层面,各级政府以及学者们都在不断进行着景区新农村环境改善的实践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探索[4]。作为一名规划设计工作者,应该吸取国内外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促使景区新农村建设能更好、更快的发展[5-7]。作者希望通过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为正确和妥善地处理好景区规划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2项目区基本情况
2.1项目背景
为落实十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2013年2月广西省开始在防城港市全面开展“美丽方程•清洁乡村”的活动。红沙澫村位于光坡镇域的东部,三面临海,与钦州湾隔海相望。地域总面积10km2,其中耕地面积96.67hm2,林地面积300hm2,有20多km长的海岸线。红沙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全村有大小渔船200艘,已开发海水养殖面积1042hm2,从事海水养殖专业户257户,人均养殖面积达0.63hm2。
2.2项目区发展优势
红沙澫村位于红纱生态旅游景区3个区域(鱼鹭园休闲区、火山岛旅游区、蚝排体验区)中火山岛旅游区内,东濒钦州湾,位于整个景区核心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红沙澫旅游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与优势。海滩、海景、海产是红沙澫村一大特色,濒海盛产贝类、虾类、蟹类、藻类等,光是海螺就有不下10种。近年来,该村还引资开发“火山岛”旅游项目,筹措资金新建渔业码头,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随着红沙核电基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将建成为新的旅游观光景点和能源工业基地。对红沙澫旅游村的规划建设是一种长远的可持续的方案,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通过当地特色的开发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优势循环将为红沙澫旅游村建设带来更多发展空间与可持续利用[8]。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规划不仅能改善红沙澫村目前的经济现状,而且也能改善红沙澫村整体环境面貌。
2.3项目区存在的问题
2.3.1建设模式单一,绿化意识淡薄
红沙澫村建设规划整体缺乏前瞻性。在绿化方面只是片面强调绿化隙地、空地,没有新的理念,多数农民对村庄绿化的作用认识不高,绿化意识较为淡薄。整体绿化水平不高,没有全面考虑村内同村外红纱景区一致的绿化景观效果。土地的利用率低,大部分用作农耕及栏圈,缺乏规范的布局。建设模式极为单一,从现场调查来看,房屋建筑保留当地特有古建筑,但由于地处沿海,房屋建筑墙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道路清一色采用水泥铺地,脏乱且凹处多,雨天易积水;树池分布杂乱,多数用石块简单围合而成,缺乏美观。
2.3.2管理经营模式滞后,缺乏技术指导
目前红沙澫村绿化只注重栽植,造林后无人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大多由村民自行管理,或用简单的乡规民约来约束一些不利于绿化发展的行为,缺乏科学技术指导,规范化、科学化经营措施落实不到位,整体绿化效果差。村民对旅游发展方面了解甚少,无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同农业相结合的新产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整个红沙澫旅游村的发展。
2.3.3树种结构不合理,缺乏管理
红沙澫村地处防城港区域,据调查,当地种植树种大多为榕树、朱槿、蕉类等植物,品种结构不合理,没有系统规范的做出规划、布局,因而景观无法突出特色。居民区附近大多种植果树如龙眼、番石榴。部分树种病虫害较严重。树种分布散乱,无人管理,整体无法达到旅游村景观标准。
3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3.1环境改造布局规范化,提高村民绿化意识
在红沙澫村开展清洁工程,鼓励村民具体参与其中,对道路、水源、栏圈、公共场地等进行清洁整理;做好乡村环境建设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风貌,融入红纱澫生态景区中;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风貌,布局更美,村镇规划体系更科学,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更优化;风貌更美,镇圩、村屯(含乡镇社区,以下同)绿化美化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风貌改造内涵不断拓展,改造一批旧村屯,建设一批新村镇,形成一批特色名镇、名村;庭院更美,推进庭院绿化美化,庭院及周边环境保持整洁,涌现一批清洁文明单位、农户。
3.2建设模式合理化,实行科学指导
将当地文化运用到红沙澫村景观设计中,对红沙澫村建筑、景观小品、铺装、植物配置等赋予当地文化特色并与整个红纱景区融合,体现一种生态景观效果。整个红沙澫村的改造共有8个重要的节点,分别位于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和村庄西面的湿地水域,规划通过乔、灌、花、草合理搭配使村庄的庭院绿化率达40%以上。在保持当地古建筑群及地貌的前提下开发旅游特色的景点,具体景点有:古榕游览区、渔家饭店、生态休闲农庄、村口广场、旅游接待中心、旅游餐厅、旅游厕所、篝火广场、露营平台、度假木屋、观景平台、观景亭等。
3.3植物结构多样化,适地适树合理配置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尽可能使用乡土树种的条件下,充分运用乔、灌、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体现出当地的植物配置特色。乔木可采用旅人蕉、芭蕉、油茶、桂花、银海枣、大王椰、棕竹、樟树、小叶榕、红树林等耐盐碱濒海植物;灌木及地被可采用红叶朱蕉、彩叶朱槿、苏铁、栀子、杜鹃、蜘蛛兰、金叶黄杨、凤仙花等植物;水生植物可选用柳叶红千层、碱篷、碱茅、旱伞草、再力花、水杉、水松、芦苇等植物。同时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可种植一些果树如:木瓜、番石榴、木菠萝、龙眼等树种。
3.4嵌入人文景观,丰富项目内容
在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不仅仅是对其外在面貌的规划,更要赋予项目区内涵文化。农村是农耕劳作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绵长的文化历史,天然的农产品、有着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朴实辛勤的农民、传统的礼仪习俗都为红沙澫村带来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在红沙澫村开展各类民俗节庆、民俗工艺、民俗故事趣说等人文景观,丰富村落的文化底蕴,提升新农村旅游的内涵。
4结语
篇5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 节点 形成原因 特点
Abstract: the new rural node formation reason and its the characteristic is very complex, because each country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and political basis of differ in thousands of ways, has been owned and demand node also each are not identical, even for the same node in different regions also will produce different results, this article on the new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node formation reas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Key words: new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node, cause of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新农村节点的形成原因
1.1长期对城市节点的“渴望”
城市中常见的节点有广场、酒店、剧院、城市雕塑、景观小品;还有城市公园、小游园等,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归纳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或城市绿地,它们的存在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们中的节点除了承担自身的某些功能外,不少的城市节点就是城市的名片,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等等。有了它们的存在城市才有了活力,有了特色。最关键的,它们中的如汽车站、火车站、百货商店等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是城市的“造血厂”。然而在中国的大部分乡村,缺乏交通基础设施,购物等场所,使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缺乏公园、剧院等集会场所,使得乡村居民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精神生活更是几乎没有。
1.2政治因素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的重中之重”、“全部经济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己经上升到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层次上了。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曾指出“规划的政治学”这一概念,也就是说政治学对城镇物质形态曾经有过决定性的影响”。同样,规划前辈们提出的种种城市规划与建设模式都与一定的政治抱负有关,历史上许多城市规划与设计师都是当时统治阶级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发言人。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政治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改革开放的最好见证—深圳就是最好的例子。城市与政治的关系不用多说,那么对于乡村来说,政府与政策的支持往往对于乡村的发展是起决定性的作用。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村中不少的景观节点都时刻响应着“为建设共产主小社区而努力奋斗。”
1.3经济因素
目前,在我国部分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就是“发展起来的农村”,有着农民收入水平高,生活水平高的共同特点,景观上表现为“村里的别墅+田园里的工厂”或者“缩小了的城镇”。这些发展起来了的农村,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一工厂。那就是在原本是农田的土地上通过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农民表面上失去了耕地,但利用土地补偿金办工厂,盖住宅,使农田变成了工厂或住宅。当地政府也因为出租土地,而有能力兴建公共基础设施,从而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和村民生活水平的循环发展,在这些发达的农村,工业取代农业成为支撑乡村发展的增长极,为其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在珠三角地区,这一类的村子就随处可见,如广东省深圳市沙井镇后亭村,工业用地站到了全村的建设用地的43%。
1.4文化因素
乡村节点往往是当地乡村文化和历史习俗的外在体现,是凝固的文化形态,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乡村节点与之相呼应,可见文化对乡村节点的影响程度之深。最典型的就是当农民有剩余生产物资,并且有地域性的首领与仪式时,对于生、老、疾病以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等有共性的忧患。
我国在此方面具有独特见解,就是风水学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亲和与亲近之感情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风水学说的哲学根源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对天地人关系的总体认识。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的突出特点之一,这种自然美学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农村与城市发展建设。其内涵就是要“顺之以天理”,追求与天同源、同构,从而达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的目的,所以乡村节点的规划与建设也顺应此思想,讲究因地制宜,和谐统一。乡村比城市更容易接触到自然山水,其规划和建设应该自始至终将山水等自然要素在融入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始终成为其谋取合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新农村节点建设应该追求人与自然成为一个整体,尽量与自然亲近。
2.新农村节点的特点
2.1功能性
建设新农村的节点首要目的就是用于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其实用功能,如1965年到1966年,河北省修建的红旗渠,就是为了解决河北林县农民缺水的实际问题,是当时有力的供水送水设施。如今,红旗渠的不少地方已成为景观节点,有着不小的历史纪念价值。所以农村中建设的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功能性的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2.2空间性
是指物体所处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条件,如方位感的方向、空间结构的暗示等。最常见的就是占据突出空间,比如街道转角处的地块,可见率高,容易吸引各个方向的来往人群的注意,处于这种地块上的建筑物很容易成为节点。同样的一栋建筑物放在不同的地方是有不同的效果的,假如放在合适的突出的空间,普通节点也可能升级为重要节点。
2.3形象性
是指建构筑物体的外形,使观者产生高效而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印象。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当某一物体具有景观异质性时,即当它的体量、色彩、肌理、造型与周围环境形成图底关系的强烈对比,或者在尺度、密度和趣味性方面强大于其他建筑物时,就会产生物质形象的视觉冲击,对观察者造成审美心理上的震撼,从而给观察者在心理上留图片来下印迹。一般说来,这一建筑物或构筑物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特征越明显,就越有可能突出成为行人的知觉对象。如华西村的金塔壳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就是因为其不同于周边建筑的形象,使得它尤为突出,成为访客和游客观赏最多的地方。
2.4识别性
是指物体的外形特征或特点,如形象的载体类别因素(建筑物、构筑物、自然地貌等)、高度、形式、色彩等[3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是元朝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描绘的,在他心中已定格的故乡场景,虽然有些让人惆怅、感伤,但诗中所反映的古藤老树,小桥流水,就是故乡长期映在作者心中的.“节点”,是作者识别故乡的钥匙。农村中往往没有城市那么复杂的元素,所以这些不多的乡村节点印象图,更容易让村民记住和感知,使人们可以根据心中的节点勾画认知地图。相反,如果没有了这些意向中的节点,那么人们就更容易迷失在毫无特征的环境中。
2.5内涵性
节点的内涵性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文化涵义,是指观者体验后形成的心理感应、心理图像、心理意象直至能赋予文化意义,如唐伯虎桃花诗里的桃花山与桃花庵,这些本来很普通的景观因为在诗中的刻画被人们津津乐道,而成为人们所议论的一个节点。第二个是历史涵义,是指拥有一定年限的旧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包含的历史意义。
3.广东中山海洲村经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使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节点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海洲村紧紧围绕专精化灯饰产业为支柱,来发展和建设村镇,通过建设灯饰专业市场、引进和培育专精化龙头企业、向特定门类灯饰企业提供政策优惠等措施,引导村域灯饰集群专精化发展,形成与镇中心区紧密互补协作的子集群.再如湖南省跳马乡梅怡岭村以10万余亩苗木基地为主导产业,配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来支撑和引导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特色产业还有如湖南宁乡摊子冲红色旅游产业,当地村委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修建了与服务旅游主题的酒店,主题公园,牌楼等等.既很好的服务了当地的特色旅游产业,也很好的改善了当地的居住环境.从而推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帆.规划政治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篇7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我省有关文件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义为: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村聚居点。
因此,把握新型农村社区内涵,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主体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就是农村社区变迁的主体,即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
(2)建设思路清晰。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实现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的重要切入点。
(3)建设内容完备。根据国家民政部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包括建立健全的新型农村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的农村社区文化等几个方面。
(4)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区居民不再仅靠农业谋生,在农村社区中出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并与县城主导产业和产业集聚区紧密关联,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到二、三产业,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
放眼全国,党的十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要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
站位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1.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就陕县来说,近年来,城区变化很大,环境更加优美整洁,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环境,虽有改善但变化不大,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相同步。这些年,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惠农力度,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但这些还未解决根本问题。用于改善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绝大部分放到了城市。比如,政府投资修建城市道路很正常,不可能让居民垫资,但在农村就不一样了,要群众集资一部分,还要争取列入省乡村道路建设项目;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那就更难了,专家曾经测算过,市区居民所占有的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在6万元以上,而在农村不到1万元。这就造成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生活质量差,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
所以说,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选择。
2.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推动城镇化,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杨树平书记强调,要科学规划,重点把握好“三个结合”,即与全市“两大”“三小”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相结合,与已经研究确定的139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相结合,与已经编制的村镇体系规划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突出山区特色,彰显豫西特点、田园风光,坚持分类指导,宜分则分,宜合则合。要加大投入,坚持财政投入引导,突出农户投入主体,切实整合涉农资金,强化金融支持。要突出奖励激励,激发干部群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确保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健康、顺利推进。
陕县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实施“五个重在”,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1)重在科学规划。结合实际,坚持高标准规划,合理确定社区建设布局和规模,按照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模式,高标准编制县域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在实施18个试点社区的基础上,重点规划两个万人以上、两个五千人以上和两个三千人以上大型社区,积极引导富裕农民向县城集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向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2)重在创新模式。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建设模式,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心村镇建设相结合,结合各自特点,乡(镇)村联动,规划实施了宫前乡宫前社区、原店镇郭家社区、张湾乡苍龙湾社区、观音堂镇观和苑社区、张汴乡陕塬社区等。
(3)重在强化扶持。重点解决社区前期启动资金、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有关问题,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原则,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按照每人30平方米、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予补贴。
(4)重在服务管理。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全力构建社区服务、公共管理、安全管理体系。
(5)重在督导检查。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周通报、月汇报制度,健全完善奖惩制度。
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现代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实践也证明了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要构筑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实现土地流转,把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支撑二、三产业发展。通过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利用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地就业,使他们从生活理念上脱离传统的农村、农业观念,便于土地流转。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撤村并点,可以集中集约利用原村庄占地,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要素重新布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结构,从而整理出大量闲置用地用于补充耕地。
4.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杨树平书记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走好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是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资源,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四大一高”战略,加快转型发展的战略基础。全市上下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三门峡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子,开创三门峡市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撤村并点,可以腾出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把建设用地指标转移到工业集聚区,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外,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所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5.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篇8
关键词:农村社区;新农村;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分析出农村社区主要由地域、人口、社区意识、社区设施四部分组成。现如今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社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从新型农村社区开始建设到建设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也可以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得到反映。
一、农村社区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人类就过着群居的生活。随着人类开始运用工具,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便逐渐形成了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单位。最后国家的出现,使得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群体成为国家组成体系中的一部分。相对较早出现的氏族,便演变为村庄。随着历史的发展农村社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之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国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之一,应该学会接受新的事物和学会尝试改变。新型农村社区便是改变过程中的一部分。(一)农村社区中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农村居民不仅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农村社区的缔造者和维护者。正是因为这样,农村社区的建设不是以环境或者经济为主要参考因素,而是把人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新的活动场所,它能不能将农民吸收进来,并使农民定居,就要看农民们能不能接受并希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二)农业生产是最基础的经济活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组成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在我国城市及其周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普遍存在,而在我国农村,农民绝大多数还是以从事农业为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些地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开始增多,但是农村居民内心还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以基础农业为主要活动。(三)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规模小。农业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不能像城市、县城的居民那样聚居在小范围区域内,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大多数是小规模的、分散的定居。这是因为这样,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将农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同时可以增加农村社区的人口,对土地实现整体规划。所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从2008-2015年之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徘徊在0.47到0.49之间,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很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然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其目的就是整合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不再分散便于管理。这样就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使我国未来的基尼系数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二)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个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的居民,对来国家、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还是很低。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之后,人口集中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日常生活消费其实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方式。(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其特征就包括安定有序。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包含着社会稳定,发展有序的理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是老百姓永恒的追求,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应该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将“和谐”融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动和谐社区的构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拉力不足,内部推力有限。所谓拉力就是来自农村地区以外的助力,这些助力可以帮助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所帮助。主要形式是招商引资到乡镇,但是很多企业都因为农村的交通落后或者是环境等原因搬离了该地区。招商引资的困难和企业的离开,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难以得到调整,最后出现了外部拉力不足的局面。传统农村社区以一种稳定的文化作为凝聚力,在于其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推动农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的内部推力不足。(二)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财政动力。资金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是国家拨款。虽然市县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大力投入,但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模、实际所需相比却相去甚远。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渠道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三)农村居民过于分散,积极性不高。我国九亿多农民分布在五百多万个自然村,如此大的数字告诉我们想要将村民集中在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一定难度。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基层设施建设的缺乏。仅仅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就可以看出“集中难”的困661周刊境,新型农村社区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新型农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现象打击了村民的积极性,比如房屋建设没有考虑到农民生产工具的存放、没有针对养殖业专门规划土地等事项,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够周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非常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一种内部支撑,这种内部支撑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因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调整,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固有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变,促进内部经济的发展。如此一来,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农民主要生产活动向高级生产活动的转变,增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部推力。(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投入的资金是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必须做好“领头人”的作用,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资金。二是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规范的合作制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政府虽然主导着社区的建设,但是太过于依赖政府反而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政府不能主动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金融平台的创建,通过融资的手段来吸收社会资金。(三)坚持以人文本,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人服务的,人口数量是新型农村社区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之一,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之间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正确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认识。首先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让农民知道新型农村社区的存在。其次定期组织农民参观社区,增加大家对社区的认知。最后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大局意识。二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社区是为人服务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绿化水平。整体规划严谨,使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作者:周广涵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厉有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分析[J].西部学刊,2013,(08):35-37.
篇9
关键词:新农合工作;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有效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农民健康上水平。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还是出现不足之处,现将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建议如下:
一、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一是要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中存在的超支风险问题,要在认真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通过科学测算、合理调整制定补偿方案、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加强费用监督监测和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手段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安全,杜绝基金超支风险和隐患,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运行。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补偿政策,在认真研究分析上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各省已出台的指导意见和方案要求,合理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政策,保障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最大化。三是要做好参合筹资工作和落实财政补助资金,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切实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管理
各地要针对当前基金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深入研究,积极应对,继续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基金管理措施,完善和规范基金管理制度,统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核算方式,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加强基金日常核算对账工作,确保基金账目相符。二是提升业务经办水平,提高管理能力。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规定,确保上制定的有关政策能够真正落地,保持好政策的合理性、一致性、公平性;另一方面,省级和州市级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基金监管、支付方式改革和大病保障等政策理论进行广泛培训,提升管理经办队伍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民营和乡村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三、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力度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继续推行以门诊总额预付和住院床日付费为主,住院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方式由单一付费方式向混合支付方式转变,促使医疗机构调整医药费用收入结构,控制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等,实现规范服务、控制费用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内涵,使支付方式改革有创新、有突破、更精细,能积极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和服务模式转变,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在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减轻农民就医负担,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医疗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即时结报率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保障机制,在管理机构、经办人员、工作经费、硬件维护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稳步运行。省级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支撑平台,对陈旧老化、运行速度慢、存储量不足的必要设备和设施等进行及时有计划的更新换代,并争取努力实现早日与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在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报方面,要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省级和各州、市级都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补偿结算程序,进一步推进参合群众在省级和州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报工作,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即时结报率。
五、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千方百计地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是缓解农民群众看大病难、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让病人流向趋于合理和缓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压力的根本途径,各地务必高度重视。一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区域卫生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保障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可及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按照“征足用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留有余地”的原则,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和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实行更加切合实际的农村卫生机构人员招录政策,尽快充实农村卫生队伍,加强在职人员培训,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三是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以大力推行“县乡一体化管理”和“乡村一体化管理”为重点,改进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努力解决看病难问题,让广大农村居民都能够“病有所医”,并且就地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更好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金伟 单位:云南省鹤庆县云鹤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人口转移空间优化产业支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十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城镇化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新企盼的重大举措。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笔者认为践行新型城市化的要害,是推进以农村人口转移、转化为核心的城乡产业调整、空间优化和体制变革。具体表现在: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转移、转化为核心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一方面,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本源”。尽管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但“人”才是城镇化的惟一主体,实现农村人口转移,实现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升级,才是城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是解决城镇化中累积问题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较突出的是,过于重视城市空间拓展,而忽视了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一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高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二是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处于一种“半城镇化”状态。
(二)新型城镇化要有科学合理的空间形态,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布局体系
空间优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我国农村需要向城镇转移的人口数量巨大,合理引导人口流向,既要避免农村转移人口在个别城市过度集聚,也要扭转城镇发展遍地开花、盲目扩张、恶性竞争、质量不高的格局,努力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新型城镇化要将空间结构调整纳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去,要大力优化空间结构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三)新型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要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农民进城的前提是工业化,工业化进程中,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对农民进城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现代农业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农民进城提供了强大的推力。
(四)新型城镇化必须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
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制度创新。现行的体制机制与制度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不能单纯从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硬件的角度来推进,不能只关注硬的方面的变化,而看不到软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就要靠改革,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未来的发展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新型城镇化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深化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等在内的各项改革,将合理的顶层设计与积极的末端治理相结合,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
此外,新型城镇化还包括要坚持集约高效、生态宜居策略,要避免千城一面,要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先转变等。
二、滁州市践行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来,我市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布局体系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一)大力推进农村人口转移、转化
作为传统农业人口大市的滁州市人口城镇化任务较为繁重,人口转移转化过程中要对当前人口迁移现状、面临的困境、未来迁移趋势进行认真研判和分析,以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1、人口迁移现状。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很多村庄成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继续向城镇转移的难度较大。据测算,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可以支撑城镇化率提高4-5个百分点,但如果没有体制改革或技术创新进一步释放农村劳动力,几年后,城镇化率增速将遭遇“硬门槛”。传统上向城镇集中的农村人口主要是剩余劳动力,未来将转变为农村家庭。研究表明,当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基本实现城镇化时(此时全国总人口约为14亿),需要向城镇继续转移约2.9亿农村人口,其中包括1.5亿的劳动力、1.4亿被抚养人口,其抚养比约为0.97,远大于目前0.36的全国平均水平。传统上劳动力进城的动力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一因素,而农村家庭进城将涉及到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迁移动力多变而复杂。
调研显示,相当数量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来回游动,现在年龄较大,正在面临选择,这些人留在大城市的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大多要回到回归故土,会采取“折返式”进城的路子,他们在大城市积累一定资金和技术后会返回家乡,并选择进入门槛更低的乡镇、县城二次就业和创业,并逐步实现定居,拓展新的生长空间,这一趋势将因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省份转移而得到强化,小城镇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起到相应的作用。
流动人口逐步年轻化,受教育程度增高,人口流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16-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60%,是我省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与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没有务农经验,没有多少农业生产的技能,与农村生活渐行渐远,对融入和扎根大中城市有着强烈的意愿和诉求,对生存与发展权利的诉求将愈加强烈。
就转户意愿的调研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只有1/3的农民愿意转为城市户口,2/3农民还在观望。老人愿意住在农村,中年人希望工作稳定,和良好的子女教育,许多农民还在把农村当作避风港。
2、人口城镇化面临的困境。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体制和政策安排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许多环节都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障碍。这些障碍既有地方层面的,也有国家层面的。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农业退出环节的障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模糊产权”, 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补偿的相关规定,这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彻底,形成“兼业”经营与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局面。
其次,是流动人口城市进入环节的障碍。当前剩余劳动力在进人城镇的过程中,只实现了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没有实现身份变换。户籍制度对乡村人口的流动在当前仍然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农民到城镇落户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其不仅阻碍了社会良性运行,而且还制约了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受到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限制,已转移的劳动力普遍存在就业能力不强、就业层次不高、就业状况不稳的现象。
最后,是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环节的障碍。一是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进入城市后,流动人口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的孩子难于在城市找到接受入学的学校。二是城镇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买房难、买房贵无疑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一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过高,会使一部分待转移人口望而却步。
3、人口城镇化的模式。异地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相结合的人口转移模式 。 我市面积相对较大,农村人口众多,各地条件差别较大,人口转移要将依托大中城市的异地城镇化和依托县域范围小城镇的就近城镇化结合起来。从经济功能、吸纳就业的能力、控制和减少污染的能力、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来说,大中城市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就全局和一般而言,其在城镇化进程中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对我市来说也不例外。国际经验提供了有力证据。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经验来看,发展最快的是大、中城市,其次是小城市,最慢的是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并非排斥包括县城在内的小城镇的发展,只是强调在未来城市人口的中,大中城市要占较大的比重。应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农民工、中等文化以上和高级技能劳动力实现异地城镇化;在短期内,要把所有农民集中到大中城市,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依托县域范围小城镇的就近城镇化在当前还是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以上两种模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4、人口城镇化的解决思路。总体思路是:一要提高农村待迁人口的动力和能力。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待迁人口就业的能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变现,松动农民和农村的联系,降低农民迁移的成本,提高其在城市置业的可能性,并引导农民将外出务工收入用于在城市中置业,或者进行自身及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非用于在农村的住房等投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探讨相关激励机制,将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土地置换与流转、经济激励政策等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待迁人口的城镇化。
二要增强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和吸引力。为此,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进公共服务,将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当地所有有合法稳定收入和住所的居民,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要改革户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定居。
具体思路是:实施分层次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机制。要顺应人口老龄化和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客观趋势,结合不同人口群体的特点,合理引导,分层流动,实施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有效转移。要根据转移区域的差异进行分层引导,主要区域可以分为农村新型社区、重点镇、县城、包括新滁城在内的中心城市。
对于“新生代”,依靠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路,减少明天的农民。要建立“完全职业教育”体系,让未考入上一级学校的农村初、高中毕业学生,一律进入国家补助的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对于“青壮年”,依靠外出转移和就地转化分流今天的农民。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引导农民摆脱土地束缚,促进转化为城镇二、三产业就业者和居民。对于“老一代”,依靠保障“多渠道”离开农门,消化昨天的农民。对家庭相对殷实的老年农民,引导其进入城镇安享晚年;对大多数老年农民,鼓励入住新型农民社区;对相对困难的老年农民,引导入住福利院,逐步离开农村。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吸纳中老年劳动力、初等及以下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鼓励老年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土地流转中心对外出租,政府帮助投入到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具有较大增值潜力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中,以保障相应的收益。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城购房补贴机制等。
(二)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滁州市践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形成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体系。
1、做大做强做美做精新滁城,强化其龙头地位。新滁城在我市新型城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局性战略支撑作用。做大做强做美新滁城,不断提升其区域竞争力,增强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是滁州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任务。
(1)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当前,新滁城应按照市委视为市政府的既定部署,一方面努力推动城市建设应由“大滁城”的“大”向具有“美、好、新”现代文明特质的城市转型升级,将城市建设由规模扩张、构建平台向要素集聚、产城融合转变,由拉开框架、注重数量向填充补齐、品质提升转变,由政府主导、财政支撑向市场为先、经营城市转变,在扩大城市规模基础上更加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夯实城市产业基础、创新城市管理体系。全力推进主城区苏滁产业园、琅琊山旅游区、城南新区、清流河风光带、古城区、南谯新城等重要功能区建设;提升全椒县城、来安县城、汊河新城三大副中心建设水平,加快其与滁州主城区同城化速度。
(2)将新滁城培育成我市农村外迁人口的理想目的地。集聚产业与人口的能力对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新滁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充当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的要求需要将滁州打造成集聚产业与人口的洼地。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苏滁产业园的引入和兴建,未来滁州的产业发展大有空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新滁城对外来人口,特别是市域范围内农村外迁人口的吸引力,将新滁城培育成我市农村人口异地城镇化的理想目的地。从区位、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力、发展势头与潜力等方面来看,滁州对人口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在我们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滁州在吸引市域范围内农业转移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一是当前新滁城的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尚需提高,城市功能还有待完善,新滁城市域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还有待加强和发挥;二是新滁城位于市域偏东的位置,客观上使得其对离新滁城较远的区域,如定远、凤阳、明光、天长的部分地方的农业人口的吸引力较弱,面临着区域周边城市如合肥、淮南、蚌埠、扬州等城市在人口集聚方面形成的离心力与竞争。人口城镇化在未来几年将还会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当前我市应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和机遇,积极采取各种对策吸引和推动人口来创业、就业和居住,并且将其作为我市践行新型城镇化的优先考虑,最大限度地吸纳外迁人口,全力将滁州打造成农村外迁人口的理想目的地。
2、支持县城提质扩容和发展少数重点镇。
县城是县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县城对于县域经济起着集聚协调、带动辐射的重要作用。践行新型城镇化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充分发挥新滁城集聚效应的前提下支持县城提质扩容,加快将其培育成宜居宜业的中等城市,将其打造成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而不是县城以下的小城镇。相比较大中城市而言,县城的“门槛”相对较低;定居县城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很好的认同感。县城和县城以下的小城镇相比,县城具有众多优势,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具有太多的先天不足。县城大多已有一定规模,具有一定行政和政策资源,有一定的城建基础,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较强。
和江浙等省的部分县市的大量产业集群分布在县城以下小城镇不同,我市县城以下的许多小城镇目前只是个行政中心,附带市场中心,属于低密度、分散化、不紧凑的城镇形态,具有规模太小,缺乏集聚效应;公共品投资效益差,功能残缺;缺乏支撑产业,就业机会少;政策支持少,缺少发展动力等固有的弊端。这些远离大中城市的小城镇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弱。我市一半以上的建制镇,镇区的连片建成区人口不足五千人,有的只有二、三千人,非建制镇的人口规模就更小了,农民进这些小城镇总觉没有进城,和进县城的感觉差距较大。不加区别地提倡重点发展小城镇将最终会带来空间无序,低效重复建设,导致一系列投资浪费和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伴随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长三角、珠三角的许多小城镇发展道路即是例证。
3.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其网络节点作用。
农业人口众多的滁州,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践行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内容,把其作为“农民就近城镇化”和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向下延伸、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
(1)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要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要性。对“小、散、乱”的自然村落实行萎缩性管理,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势在必行。农村居民点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 环境脏乱等特点。随着大规模的农民外出务工,很多农村村落出现了空心村、空巢村现象,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发展潜力小。在这些自然村落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投资,建设成本高,共享率很低。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的村落人群,外迁能力差,长距离异地城镇化难,正逐步成为被边缘化的弱势一族。就近城镇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改变其生产生活条件的较好选择。
(2)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思路。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拖不得”也“急不得”。“拖不得”是指做得越晚,成本会越高,社会资源浪费就越大;“急不得”是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度,必须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承受能力相适应,稳步推进。要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群众主体、自愿有偿、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建筑美观、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要坚持规划引领。规划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结合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科学规划。规划编制要统筹考虑面对人群特点,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人口流向及生活、就业、就学需求等因素,确保规划具有合理性与针对性。社区人口应有一定规模,丘陵、山区社区人口规模应不少于3000人,平原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不少于5000人,鼓励在中心镇、产业集聚区等条件好的地方规划建设万人社区。住宅建设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农民经济承担能力,做到户型合理,功能完善。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简洁大方、立面丰富,建筑色彩要与社区整体协调、和谐一致。住宅形式要充分考虑未来在社区居住的人群特点,住宅大小要适度,形式要合乎人群特点,可选择联排式住宅,也可尝试建设针对老龄人和困难家庭、困难人群的公寓式住宅,再以设定条件下的建房成本价出售,禁止炒房,以便一些弱势群体得以集中居住。确定适度的社区设施配套建设的标准,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保障社区居民享受便利的生活条件。坚持分类指导,选择部分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集聚区、重要景区、发展基础好的强村等搞好试点,探索规律与路子, 逐步展开。要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群众要求迫切的地方适时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对入住社区的农民采取“自愿报名,自由选择,分批安排”的方法,要坚持自愿有偿、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通过优惠的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整村迁居与分散迁居相结合,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应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意愿稳步实施,不搞一线平推,不搞强制推进。要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将当前在建的许多重点民生项目(如危房改造、土地综合整治等)与推进农民搬迁与“换家”相结合,发挥项目资金的激励作用,推动农民内聚与外迁。
(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保障。思想保障。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性,将其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广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各项政策,及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共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广电、报刊要开辟专栏多形式、多渠道的舆论宣传,打消群众疑虑,组织农民参观试点新型农村社区,利用现实引导说服农民,为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资金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凭政府财政肯定无力承担,而仅凭农民自筹也不大现实。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资新格局。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算好“三笔账”,即政府投入账、土地收益账、农民家庭负担账,做到心中有底,以便有序推进;二是注重资金使用导向,要坚持“政府能基本承受,农民能基本接受”的原则,通过对入住社区农户予以适度补贴的形式,激励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或外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示范和放大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三是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的策划、申报等工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四是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投入的专项资金,聚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农村中小学建设、饮水安全、环境综合整治等涉农专项资金,集中使用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是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返则返”的原则,减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一切可以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服务性收费;六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推行新民居贷款项目,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七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工程项目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八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挂钩,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减免有关费用、出让社区服务项目经营权、优先安排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形式,引导他们出资建设社区基础设施;九是针对不少农民长期在外务工,积累有雄厚资金的实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捐资、投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十是提高乡镇和农民在城乡增减挂钩工程中的土地收益分配份额,增强地方可用财力和提高农民进入社区的经济实力。
土地保障。建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采取更加灵活的预支政策,对列入计划的农户在退宅还耕土地整理未验收前,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进行审批,待土地整理指标出来后予以扣减,实行“先用后扣”。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涉及农业、城建、国土、交通、通讯、电力、公安、教育等多部门,各部门要全力配合,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作为乡镇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乡镇做好农村工作的重心和工作思路,处理好其与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和“一票否决”事项之间的关系,改变乡镇整天围绕上面的“指挥棒”转,难以有精力和时间干好应该干的事情的局面,市县要对乡镇的考核方法要科学设定,以乡镇职能的转变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几年来,滁州工业强市战略的强力推进,为我市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立足现有基础,未来我市要全力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中谋求相关产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
1、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未来要着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对园区进行整合和优化,将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形成集群,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避免发展定位模糊和低水平同位竞争。优化园区内企业布局,实现上下游产业衔接,减少资源浪费。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我市产业发展基础、劳动力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非金属资源优势,制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要按照主城区、副中心、县城和乡镇不同层次,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进行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产业布局。市以下层次由于条件限制主导产业不宜过多,要突出特色,壮大集群,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产业链条。
鼓励县以下具有条件、有基础的乡(镇)规划建设专业园区,为依托乡(镇)而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创造就业岗位。要综合考虑乡(镇)的产业基础、资源环境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园区规模和功能定位,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环境无污染的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让那些留守在乡村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解决生活出路,繁荣地方经济。乡(镇)规划建设的专业园区一要防止盲目开发与扩张;二是产业要适合在新型农村社区居住人群的就业;三要立足当地产业基础或资源;四是不能制造污染。
2、发挥现代农业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支撑作用。在践行新型城镇化中,应立足我市丰富的农业农村资源,将现代农业纳入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产业体系之中,促进农民转移与就业升级,实现各层次的产城融合,产城互动。
一要坚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的倒逼机制,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管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针对我市农村农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我市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市、县区两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镇和农村通过引进项目、动员在外务工人员投资、集体自建等形式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农村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
三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充分利用毗邻苏浙沪的农产品市场比较优势,努力将滁州建设成满足苏浙沪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基地。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市场不仅容量巨大,而且市场消费水平在不断升级,市场需求细分越发明显。要深入研究长三角农产品市场所需求的品种、数量、质量以及供货交易方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绿色通道。大力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重点建设一批面向长三角城市群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对粮油、特种水产、畜禽、特种蔬菜等优质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
四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各类主体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从事交通运输、建材加工、建筑等行业,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 行政管理改革. 2012(11)
[2] 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8)
[3] 曾志伟,汤放华,宁启蒙,易纯.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J]. 中外建筑. 2011(04)
[4] 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J]. 规划师. 2010(07)
[5] 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3)
[6] 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 求是. 2012(14)
- 上一篇: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 下一篇: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