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龄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日本老龄化问题;老龄化对策
一、引言
根据联合国有关报告的定义,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总人口数量比重的7%以上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跨入老龄化社会,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特别是在日本的农村,这一问题更为严重。一方面日本国民寿命的增长,出现了大量的高龄农村人口;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批地涌入东京、大阪等繁华城市,给日本农村社会生活及农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日本老龄化问题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5%。而到了1970年,这一比例的增长超过了7%,1994年则进一步增长到14%。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资料显示,截止至2011年10月,日本人口总数为1亿2780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为297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3.3%。与2010年(23%)相比,增加了0.3%。其中,男性老龄化人数为1268万人(平均寿命84.19岁),女性为1707万人(平均寿命90.93岁)。
三、日本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是平均寿命的增长而导致65岁以上人口数量的增加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日本的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均寿命大幅增长。以平均寿命为例,2011年,日本男性国民的平均寿命为84.19岁,女性国民的平均寿命为90.93岁。
二是由于出生率降低而导致的青年人口数量的减少
与日本社会高龄化的增长趋势相反,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却是在逐年下降。1956年人口出生率为2.22%,1975年降至1.91-2.00%,1993年为1.46-1.50%,2005年则降至历史最低点1.26%。今年虽然略有回升,但仍然只能达到1.39%的水平。
四、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1996年11月15日,日本内阁颁布了《高龄化社会对策基本法》,从雇佣、养老金、医疗、福祉、教育、社会参与、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着手,依靠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地域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携手努力,来解决老龄化问题。其主要体现为:
1.增加高龄人口的就业机会,提高高龄人口的收入,并加强稳定社会养老金制度。
2.通过加强高龄国民的健康管理、支援社会护理服务体系的发展、改革高龄者医疗制度,以实现高龄者健康寿命的延长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3.为了促进高龄者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鼓励高龄者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的社会活动参与意识。
4.从生活环境方面进行改善,比如在城镇规划建设、交通安全等多方面增加投入,来确保形成适合高龄者生活的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社会老龄化对策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成果。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层面上,通过确立老龄化对策的相关法律,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参与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构筑从政府到地方、企业、家庭、个人的全局性的老龄化社会对应体系,是日本老龄化对策的核心。这一点,对于我国所面对的日益严峻的社会老龄化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日本内阁.平成25年版 高龄化社会白书[R].2013年.
[2]日本内阁.平成25年版 高龄化社会对策大纲[R].2012年.
[3]任保平.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及其评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谢蔼.日本的老人看护保险制度[J].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03期
[5]李通屏.发达国家开拓老年市场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人口,2000年04期
[6]李一.当代中、日、韩养老模式变迁比较[J].西北人口,2000年04期
[7]王力军,王小明.简介日本的老龄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8]王桂新.中日两国的人口转变与人口增长[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04期
[9]翟卫平.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10]李新伟.中日人口老龄化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2年03期
[11]焦怡雪.公众参与:日本川越市一番街历史地段保护范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12]王桂新.中日两国人口分布、迁移与城市化之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3]高晓霞,钱再见.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师,2003年11期
[14]马玉珍,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及政府对策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03期
[15]吴少勇.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J].日本问题研究,2001年02期
[16]孙健夫,张.中日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17]田雪原.论东方结构型养老保障─―来自日本、中国的启示[J].日本学刊,1994年05期
篇2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7 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23-02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现实状况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普遍趋势。多数发达国家在经济腾飞之后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即“先富后老”。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例于2000年达到10%,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即“未富先老”,从而更加体现了我国养老压力的巨大。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人口寿命普遍延长与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未来老年人口的规模无疑将继续扩大。尽管从本质上讲,老龄化与否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下,中国社会仍对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学变化缺乏及时有效的适应和调整,使得老龄问题无疑被更多的视为一种挑战。
二、我国由传统养老模式过渡到新型养老模式
“老有所养”一直以来被尊崇为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代所说的大同社会中,其中一点就是老有所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达到老有所养。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人口跨区域就业、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医技水平提高与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等多重因素交集,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据相关资料调查,截至2011年年末,以60岁以上为标准,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85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与此同时,与家庭供养结构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显示,中国家庭人口的基本构成为“4-2-1”甚至“4-2-0”模式。
从中国主要的居家养老模式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加之部分失独家庭或因多种原因未生育家庭的增加,家庭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机构养老看,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构建设的相对滞后,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养老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显著改善。为此,需要探寻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与家庭密切联系的社区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载体而受到多方关注。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使得老年人在家,或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到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提供对老年人经济支持、社区照顾、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功能。在养老模式转变过程中,需要创新养老模式,努力走社会化、多元化的养老之路,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三、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究分析
(一)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
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广大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谭楼芳(2007)认为,社区养老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不脱离现有的生活环境,社区养老符合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坚实的保障,同时将家庭和社会资源整合利用,减轻了家庭和社会养老压力。社区服务的兴起和发展,是国家政策指导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为我国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熊必俊(2004)认为,“社区养老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老龄化在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发展老年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可以带动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谭克检(2001)认为,社区养老是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包含深化家庭养老、对家庭养老进行监督、对老年人经济上的支持、建立完善的老年养老服务体系、调动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组织老年人探寻适合的养老方式等。
(二)社区养老模式的内在优势
社区的主要特点是:集合各种资源于一体,并且能够给人认同感、归属感的小社会。社区养老具有潜在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社区养老能够充分利用就近的资源,服务周到,取得效果的时间快,可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文教方面的服务。社区主要将街坊四邻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这里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情感的聚集地,老年人在一起可以寻找共同的生活乐趣,不但如此,在他们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工作人员全程照顾,也可以为整个社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社区养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养老的缺陷,另一方面解决了机构养老服务不到位,意识淡薄的缺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三)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模式分析
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养老”为主,这也是在无数的实践经验中摸索出来的最合适的养老方式。欧、美、日等一些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呈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这些国家普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区养老体系和相关的配套设施。他们在社区养老需要提供的一些服务上拥有成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建立社区养老提供相应的借鉴。
瑞典在实行“社区养老”这方面力度很大,具有相对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和家政扶助制度,政府鼓励老年人开展二次创业,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其在老龄化方面做的特别完善,被世界誉为“老年人的王国”。老而快乐着,成为瑞典老年人的标志。瑞典国家的法律并没有明文的法律规定儿女和亲属必须赡养自己的父母,这方面的责任主要由国家来承担。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瑞典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力求让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有个舒适的环境安享晚年。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社区养老由于其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相对细致的社区服务质量,深受广大老人们的喜爱。日本政府从 2000 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这项保险实行主要目的是让老年人“脱离医院,回归社区,回归家庭”。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面临严重的空巢现象,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儿女和老年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此种做法的目的是可以让儿女有自己的世界,还可以时常照顾长辈。后来,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最近为“一碗汤”距离,最远为“一炷香”时间。
德国在社区养老这方面主要是采用大学生和老年人一起居住的方式,大学生可以帮助老人做晚餐、清扫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散步、外出采购等,这样既可以照顾到老人,又节省了很多宿舍的租金。德国的社会福利机构还想出了一个新举措,也就是安排一些独居老人和单亲家庭住在一起,组成“三代同堂”的临时家庭。老人平时可以和“孙子孙女”一起过日子,享受“祖父母”照顾孙子的快乐,单身母亲或父亲也能因此节省雇佣保姆的费用。
(四)对于我国完善养老模式体系的经验与借鉴
1.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
总的来看,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提供,二是生活照顾,三是医疗护理,四是精神慰藉。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让老年人回归社会的各种措施,例如,鼓励老年人重新就业、参加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性活动等,也包括让老年人重新回归家庭。
2.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级别的养老模式体系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人喜好、经济承受能力等有所不同,所以所采取的养老模式就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健康级别,建立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养老模式。
3.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国外经验来看,政府、家庭、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有些国家已在探索给予因照顾老人而不能工作的家庭成员一定的补贴或提供弹性工作机会等,此外社会上还有大量的志愿者,包括慈善机构和个人。
4.注重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带来了希望。如美国正在推广的家庭紧急救助系统就是很好的应用。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通过电视界面,家人可观察老人的情况,并给老人发送信息。通过网络服务,使服务更加完善,老年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服务。
结语
我国目前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还不能达到老年人所需要的各项服务标准。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养老事业的监督与投入力度,提高社区养老的设施完善程度;同时,推动老年人互助,鼓励社会各阶层投入到社区养老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依托、社区为主体、家庭为载体、公益性与专业性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和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海雪.我国城镇居家养老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0.
[2] 郭竟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篇3
对晚年进行沉思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的专注———一种不健康的关切,有点类似于恋尸癖。因为人类学家实际上是自身文化的造物,所以民族志作者无意识地选择忽略生命周期里的这一阶段,实际上反映出的是美国人对老龄化的普遍态度[1](P67)。好像是为了证明克拉克所言不确,在过去几十年里,关于老年人的研究、出版物和组织化尝试都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大爆发,它们拒绝了上一代人类学家们的恐老症。
一、老龄化人类学的成熟
虽然有些人依旧抱着玛格丽特·克拉克在50年前所指出的那种观点,但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已经渐渐开始忽视以往知识界关于晚年和老龄化的错误观点。在早期确实有一些开创性的着作,例如利奥·西蒙斯(Leo Simmons)[2]的《原始社会中老人的角色》,还有渊博的格里高利·贝特森和玛格丽特·米德的一些文章。但是,对老龄化现象做全世界范围的、跨文化的分析还是由那些研究本国的北美人类学家发起。是奥托·冯·默林(OttoVonMerling)、朱尔斯·亨利(JulesHenry)、玛格丽特·克拉克、芭芭拉·安德森他们第一次将民族志方法变成了理解老龄化、地方文化和幸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冯·默林在精神病医院的老年病房进行了田野工作,说明了文化上对晚年的贬抑是如何导致了老人得不到心理的和社会的关怀。朱尔斯·亨利紧接着出版了一本让人不安的民族志,叙述了三家美国疗养院中的生活。然而,只有到玛格丽特·克拉克的《老龄化的人类学:文化与人格研究的一个新领域》[1]出版,人类学研究老龄化才有了明确的指导。此后她与芭芭拉·安德森合写了《文化与老龄化:美国老年人的人类学研究》[3]。她们的着作考察了旧金山市在以社区为基础的关爱行动背后的文化动力学,这一行动的对象是患精神障碍的老年公民。从那以后,处理老龄化和老年人的人类学文献开始迅速膨胀。
幸运的是,随着这些有全球性比较视野的晚年问题研究工作步入全盛期,一个鼓励和支持这些学术努力的新制度性框架也发展了起来。在过去几十年中,人类学与老年学学会于1978年成立(ht-tp: //artsc.i wust.l edu/~aage/), 1982年由杰·索科洛夫斯基和拉尔夫·加鲁托主持成立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老龄化与老年人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的萨格勒布大会上第一次举行了一系列研讨会。后来的墨西哥城大会和威廉堡大会上都有来自该委员会的有分量的论文。德纳·申克(Dena Shenk)、玛丽娅·卡特尔(MariaCattell)、阿兰·比托斯(Alan Bittles)和克莱尔·文杰(ClareWenger)、汤玲玲( Leng LengThang)都为维持和指导委员会做出了贡献。这些努力同样体现在创立了两份刊物上:《跨文化老年学学刊》和新创刊的《人类学与老龄化季刊》。委员会还协助编纂了《国际比较老年学研究者与研究目录》[4]。
要想查找关于老龄化的迅速扩展的文献,可以从几本编好的着作入手:《老龄化的文化背景》(第二和第三版)[5]、 《异文化,老年》(第二版)[6]、 《全球视野下的老年》[7]、 《衰老的经验》[8]、《人类学与老龄化:综合回顾》[9]、《老龄化及其转变》[10]、《衰老的其他方式》[11]、《面面观:老龄文化与健康》[12]、《文化与社会中的老龄化》[13]和《生活经历,老龄化》[14]。最近也有一些重要的文集关注具体的主题,例如东亚的孝道与社会变迁;非洲的年龄关系;无子女的老龄化和痴呆的文化分析。
还有大量民族志阐明了印度、中国、非洲、日本和美国的老年文化动力学。在医学人类学的具体研究兴趣中,也有一些书和重要的文章在关注健康话题和长期关爱。
还有许多杂志最近有特刊关注老龄化人类学。包括:《生物人类学与老龄化》(20 (2), 2006)、《沟通实践与气候》(Journal ofCross-CulturalGer-ontology 19 (4), 2004)、《在跨文化视野中积极应对老龄化》(Journal ofCross-CulturalGerontology16 (1), 2001)、《老龄化与老年人关爱》(JournalofFamily Issues 21 (6), 2000)、《家庭健康关爱与老年人:国际视野》(Journal of Cross-CulturalGerontology 8 (4), 1993; )、《老龄化与健康的文化背景》(MedicalAnthropology Quarterly 9 (2),1995)。
重要的是,人类学在研究老龄化方面的专长通过几本着作走向了理论上的成熟,它们是《老年研究的新方法》[15]、 《年龄与人类学理论》[16],《全球视野下的老年》[6]和《老龄化的经验》[7]。这些着作都旨在推动关于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的人类学方法和理论这一特殊领域的发展。
上面提到的最后一本书报告了“年龄计划”,该计划是学者们第一次努力将长期的田野工作与具体而首尾贯通的研究协议结合起来,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研究老龄化。研究不仅在香港、博茨瓦纳和爱尔兰乡村的居民中展开,也包括了两个美国社区。研究显示“泛及体制”的社群特征(例如社会不平等)和“内部机制”(例如价值观)是如何为老年人概念化生命周期、建立年龄规范、影响对于幸福的认知创造了明确的背景[7]。
“年龄计划”已经启发了其他研究者采纳它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迥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得到应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柯林斯发现在加拿大的因纽特人中,意识形态上的而非物质上的贡献才是他们生活的中心。也就是说,成功的长者是那些愿意把他们积累的知识传授给社区里的年轻成员的人。
二、全球背景下的老龄化人群
直到上个世纪末,世界上的许多人口只有不到60岁的平均生命预期,这远低于人类可能活到的潜在极限120岁。此外, 15岁以下的少年人比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多得多。这种情况变化得很快。从2000年开始,在大多数后工业化国家,人口中的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了15岁以下的人,在其他地区, 2050年以前也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到2030年以前,大多数第三和第四世界地区还不会达到现在北美、很多欧洲国家、日本的“社会老龄化”的程度,但是象巴西、印尼和墨西哥这类今天的“年轻/少年”国家将会发现它们的人口中年纪最大的人数(超过65岁)至少会翻两番———在印尼甚至会翻四番。
尽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的速度很快,但是它们的人口特征到2050年为止依然会显得相对年轻(见表1),保持着一种较高的潜在赡养率(8位年轻的成人赡养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在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在某些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艾滋病的传染导致了“短命”(Shortgevity),过去10里生命预期全面下降,并因此对传统的国际援助与交换体系造成了巨大破坏。
人类社会戏剧性的人口成熟,是伴随着所有那些极其强大且前所未有的当代全球转型发生的。象中国这样的国家面临着比欧美更严重的人口成熟问题。
到2025年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将会达到76岁,比美国高7岁。这种变化已经促使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重新思考其强调以家庭为基础的养老政策。全球老龄化的后果将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类学家研究的每一个题目,包括人类生命跨度的生物性极限,生命周期的文化建构、代际交流与亲属关系、家户与社区、中年与老年的文化表述、对待残障与死亡的态度等等。
三、老龄化:晚年(elderhood)和老年
从生物的角度讲,老龄化牵涉到长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在成熟期和衰老期都是如此,通常在男人和女人在度过青春期之后,变化就开始了。生命周期中有漫长的成熟期是智人的种群特征。此外,人类也是灵长类动物中唯一一种在育龄之后还有大量雌性存活,而且由亲属和社群来赡养超过五六十岁、生理机能下降的老人的物种。对非洲哈德扎劫掠者(Hadza foragers)的研究表明,儿童能否长到成年实际上与祖母和老年的姑妈有莫大的关系。不过,现在有各种研究者已经在探讨有无替代霍克斯的“祖母假设”的可能,例如“母亲”、“族长”和长寿的“首要典范化身”等。
人类生命周期的文化建构在如何感知和对待老龄化和社会里最年长的人方面创造出了相当大的变异。人类文化系统通过语言创造标签,来勾画出成人阶段的晚期,从而承认生命周期模式的重要性。史迪夫·埃尔伯特和玛丽娅·卡特尔在老人、老年和长者之间做出了有益的区分[6]。“晚年”的概念存在于大多数非西方社会,它很大程度上基于对个人在生命周期中的地位的社会性和功能性界定。这个概念被用作指标,来将一代人放在与社群内他人的关系中衡量其社会成熟度。这与用某种晚年的标准来界定老年,并将这种标准与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行为如何反映出生物上的老龄化过程相结合起来的做法大相径庭。在许多部落社会中,晚年的到来伴随着仪式转换,并不一定经过许多年。没有通过这些仪式性过程的人,不论年纪多大,也不会被认为是老人。在澳大利亚土着和非洲游牧部落中,人们在30岁早期就可以进入晚年的初始级别,在以后的岁月中通过仪式过程,进入其他的老年人地位。
篇4
我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是在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进入的。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不足,严重短缺,劳动人口的结构呈现出老人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现在的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年轻人照顾老年人的负担是重大的。人口老龄化使退休金收支不平衡,养老金供给不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不仅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都不平衡,呈现出了从东向西过渡的趋势。这些都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我国学者的研究
杜鹏在其文章中,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他选取了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因素,以1990年为中心,根据中国四十年以来的人口变化和四十年后的发展趋势,分别对我国0-15岁人口和60岁及以上人口进行了分析。1950-1990年间,出生率下降使得0-15岁人口比例下降了23.5%,六十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了3.2%;然而死亡率下降使得0-15岁人口所占比例增加了2个百分点,六十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增加了7个百分点。因此得出结论,1950-1990年间,出生率下降对人口结构的影响高于死亡率降低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出生率下降使0-15岁人口所占比重下降,而超过六十岁及以上人口在增加。
姜向群在其研究中讨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计划生育的关系。他指出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系统阐述了计划生育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产生的消极意义。几十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一些文献研究,表明今后三十几年内,人口死亡率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将不断加大。
三、人口老龄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养老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老年人口的问题,当时的就业、养老金、医疗、住房等基本制度仅限于城镇职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了,集体要代表国家和政府向农民催缴各种农业税。因此,农民基本上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社会保障,农民养老基本上依靠家庭。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农村养老问题更是成为几亿农民的一个巨大隐忧。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老年人对社会、家庭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发展的成果和财富积累过程中,包括了老年人的劳动成果,所以要共享发展成果。在社会转型时期,部分老年人在收入、家庭、住房等方面已缺乏了年龄优势,国家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应充分照顾这些老年人在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家庭等方面应有的待遇,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让老年人享有改革成果。这对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老龄化出现的问题
第一,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家庭养老是指家庭对其老年成员的生活提供安全保证。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服务保障,三是精神慰藉。
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基本上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单一的、分散的家庭养老方式。据有关调查表明,至少94.2%以上的老人是以家庭方式居住的。这种养老方式不仅老年人的生活服务由家庭提供,而且养老经费也完全由家庭负担,被称为“传统的家庭养老”。
第二,农村人口的流动给老人照顾带来困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增多,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留守农村的老人养老很难得到保障。即使有了经济保障,但其养老生活服务无法保障,尤其高龄、体弱多病的老人生活问题更无法解决。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空巢家庭”中的农村老人在得不到子女帮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无法像城市老人一样有便利条件进行自我帮助和照料。
第三,孝敬老人的观念弱化,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家庭内部关系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在不断更新、蜕变,使传统孝道逐渐失去其影响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在更多、更深入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其观念、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有意逃避赡养义务,远离年老父母分家另过等违反孝道的想法和做法。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好养老问题,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应对措施
篇5
1 关于老年住区的研究
1.1 对国外老年住区规划研究结果的借鉴
因为老年人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不再具备年轻人的健康与活力,所以在居住区的建设上要有一定的要求,符合老年人的生活模式。以作为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美国为例,在建设老年人居住的社区时,将其分为多种类型的老年住宅,主要特点是建造了一个环境好,规模大,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的综合性社区,在心理及生理上都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他们每日的生活充实,身体健康,自然而然的不再依赖儿女,从而减轻儿女的负担。这种建设模式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欧洲国家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我国也在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并大力推广这一老年社区的大面积建设。
亚洲的许多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文化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例如日本的老年住宅社区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日本老年社区模式的特色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老年人的自助与自理,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为其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不仅在生活上进行关心照顾,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其生活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我们要借鉴这种住宅模式的转变,吸收有利于建设具有我国特色老年住宅的经验。
1.2 国内养老模式和居住方式的选择
在最早的一个阶段,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家庭养老,一种是机构养老,但是最近几年,社会和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传统的养老模式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同时我国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养老方式,度假养老和异地养老等都被人们热捧。
城市规划的相关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的养老的方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居家养老虽然能够很好的保证我国老年人的安全,但是对老年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却是比较忽视的,同时在经济性上也不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种养老形式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是会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国的养老住宅区还是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对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进行了解之后,一些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新型的养老住宅形式比如邻居式、分离式等等,但是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年公寓在很多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都是其他形式住宅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要在保留老年公寓的基础上发展新型的老年居住区。
1.3 老年住区空间环境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居住环境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也是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欧洲许多国家将老年住宅选在了风景优美的地区,远离喧嚣,因为这样的环境更适宜晚年生活,让内心更加平静。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老年人进行了解,可以得知居住环境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还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要,设置图书馆、医院、护理中心等社区设施,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合理的规划居住环境,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对老年人的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不仅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
2 关于老年休闲活动空间的研究
国内学者通过地理学方法对城市老年休闲活动空间的研究较多。柴彦威和刘璇认为可以将时间地理学方法引入对城市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对城市老年居民活动时间分布、活动方式以及时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社会组织、基础设施配置等对老年人活动的影响,从而探寻城市内部结构与老龄居民活动互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提出城市建设中老年休闲活动空间的各种对策。
相关研究人员利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某市50名退休老人的四季休闲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其目的是为揭示大城市的老年人是如何从事日常生活及休闲娱乐活动的,以及这些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时空分异规律,从而得到相关科学依据,在大城市中组织与规划休闲空间。另一组专家也运用了时间地理学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制作了一份某市典型社区中老年人24小时的活动日志,借此描述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活动类型是否具有一般时空特征。第三组人员采用的是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的内容为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消费情况,采用问卷的形式,揭示了城市老年人的日常购物行为所具备的空间特征。上述以微观角度研究老年人活动需求的方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便于更好地在规划上组织与引导居民进行休闲活动。场所空间作为休闲活动的载体,成为目前我国急需研究的问题。通过对某地区各类老年人经常出入的公共活动场所的抽样调查,地理位置近是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环境条件要好及有必要的设施。而老年人对休闲活动场所的要求分别是地理位置便利、环境优雅、安全、安静、有充足的休息设施以及良好的景观等。由此可见,老年人最看重休闲场所周围的交通是否便利,周围的环境如何,配套设施是否齐全。从上述结论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建设老年人的休闲活动空间时,要合理安排交通区位,做到安全性与易识别性兼具,加之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均匀的分散场所,定能够吸引老年人前往。
3 关于道路交通的研究
老龄化社会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认为老龄群体的交通安全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中国应重视人口老龄化社会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研究人员从城市角度较全面的研究了如何解决老龄社会的城市交通问题。首先,介绍了美国针对老年人出行特点所制定的涉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立法等方面的改善交通措施,接着对国内城市交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注重交通系统的无障碍设计;(3)建立安全、便利的步行交通环境;(4)强化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5)建立针对老年驾驶员的培训和审验制度。
篇6
关键词:(中)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扩展索洛模型;合理养老水平系数
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5-0098-09
收稿日期:(中)收稿日期2013-03-21;修订日期:(中)修回日期2013-05-22
作者简介:(中)作者简介李绍泰(1988-),浙江台州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统计、抽样调查。
正文
一级标题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反映了人类的进步,表明了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和人们的健康、营养水平的提高。法国在1865年率先进入老龄化国家,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进入,我国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确定不同老龄化率下合适的养老金支出,既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能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水平,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穆怀中在研究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时将养老金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作为养老保障的考核依据[1]。姜向群通过计算养老金总额在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来观察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缴费负担的影响,并提出了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建议[2]。李敏用养老金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研究合理的养老金支出,虽然采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但并没有在生产函数中加入年龄结构[3]。
本文通过建立加入年龄结构的索洛模型,推导出老龄化率下养老金支出系数公式,测算了给定老龄化率下国民经济中应该分配给老年人养老所占的比重,文中称为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反映在不同的人口结构下,考虑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推导出养老金总额应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中国目前实际的养老金支出比例,文中称为实际养老水平系数,根据模型中推导出来的公式,用养老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老龄化率的比值来表示。本文将合理的养老金支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作了比较,分析了目前养老金支出比例与合理养老金支出间的差距及原因,为政府制定养老金支出政策提供参考。
一级标题二、合理养老水平系数的推导与分析
二级标题1扩展索洛模型的建立
索洛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主要关注四个变量,即总产出Y,资本K,劳动L,以及“知识”或“劳动的有效性”A。假定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它的生产函数采取如下的形式:Y=F(K,AL)。本文研究中加入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索洛模型中的劳动L仅仅指实际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数量。扩展后的索洛模型形式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
其中:N代表总人口,α是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人口老龄化率。β表示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称为少儿比。1-α-β则表示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γ表示劳动参与率,所以实际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年龄人口可表示成L=(1-α-β)γN。
θ是老龄人口的人均养老收入与全体国民人均收入水平之比,称为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即在给定老龄化率情况下老年人养老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其中: Yα是经济总产出中分配给老年人的养老总支出,即老年人的养老总收入。Lα表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则 Lα=αN。从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公式中可以看出,经济总产出中分配给老年人越多,养老水平越高。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可以很好地研究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情况。
经济产出在消费与投资之间进行分配,投入投资的份额s是外生的,现有资本以速率δ折旧,投入资本的增量为:
二级标题2老龄化对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影响分析
为了观察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产出的影响,下面推导加入老龄化因素的索洛模型平衡增长路径。
式(2)等式两边同乘以k,得到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的变化率为:
其中: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f(k)=YAL,未加入年龄结构的原索洛模型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的变化率k&=sf(k)-(n+g+δ)k,第一项sf(k)称为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第二项(n+g+δ)k为持平投资(见图1)。与原索洛模型相比,加入老龄化因素的扩展索洛模型推导出的式(3),第一项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减少了sαθf(k),第二项持平投资减少了(m-α&+β&1-α-β)k。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效应可以从正效应和负效应进行分析。
(中)图题图1实际投资与持平投资线
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意愿逐渐降低,使得劳动参与率下降,所以m会小于0,从而使持平投资的斜率降低,使得为了保持现有资本水平的持平投资减少,稳态资本水平k增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第二,如果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少儿人口的减少速度,即α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于经济产出中,单位有效劳动产出f(k)中有αθf(k)的产出分配给老年人用于消费,导致实际投资减少,从而降低了资本的积累水平,使资本低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稳态资本水平k。第二,由于老龄化率不断提高,储蓄水平下降,使储蓄率s降低,实际投资下降,加深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第三,如果少儿人口的减少速度快于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即α&+β&1-α-β
二级标题3合理养老水平系数的推导
其中:表示人均国民收入,Yα是分配给老年人用于养老支出的部分,Yβ是经济总产出中分配给抚养少儿人口的部分,Yc是扣除分配给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后的分配给劳动年龄人口消费投资的部分,α是人均养老收入水平,β是抚养少儿人口的人均支出水平,c是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
假定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是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消费水平的μ倍,并且只消费不储蓄,老年人的收入就等于消费:μ(1-s)c=α。假定0~14岁少年儿童的消费水平是一个劳动年龄人口消费水平的ν倍,并且也只消费不储蓄,则有:ν(1-s)c=β。所以,可以推导出老年人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模型:
合理养老水平系数θ主要是由储蓄率s、老龄化率α和少儿比β共同决定的。储蓄率s与合理养老水平系数θ呈负相关,储蓄率s下降,θ上升。反之,储蓄率s上升,θ下降。储蓄率高低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担忧,存钱养老,存钱防病。老龄化率α和少儿比β都与θ呈正相关,老龄化率越高,合理养老水平系数越大,表明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要求分配给老年人用于养老保障的支出更多。
一级标题三、实证研究
二级标题1合理养老水平系数的计算与比较
学者们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水平相当于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消费水平的70%左右[4~5],也有学者认为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相当于劳动年龄人口的80%[6]。 史多尼兹(Stolnitz)对不同年龄组的消费水平系数给出了两个假设:一是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系数都为劳动年龄人口的07。二是少年人口的消费水平系数为劳动年龄人口的06,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系数为劳动年龄人口的08[7]。王金营对中国1978~2003年加入年龄结构的消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和检验,发现这两个假设都通过了检验,但是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系数都为07时,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检验效果更好,更加符合中国的消费规律[8]。
本文对中国1985~2010年的消费时序数据进行检验,以1985年作为不变价格,对消费和GDP进行价格平减,结果如表1所示。
标准消费人口用SCP表示,SCP=[μα+νβ+(1-α-β)]×N,
一个标准消费人口的消费水平sc=CSCP,考虑消费习惯的标准消费水平函数与人均收入(用人均GDP表示)和前一期的消费sct-1有关。模型如下:
注:中国的老龄化率和少儿比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的全部数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
个阶段: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第一个阶段,合理养老水平系数总体上呈现稳定,没有很大的波动。第二个阶段,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合理养老水平系数不断下降,在最近几年逐渐趋于平稳。2000年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为0531,2010年为0402。在扩展索洛模型的平衡增长路径中,实际投资为s(1-αθ)f(k),因为合理养老水平系数θ的降低,实际投资变大,使经济产生正效应,但这个正效应是建立在牺牲老年人利益的基础上的。
与其他四国相比,我国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较低,我国从1990年的0524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0402。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1990年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跟中国相差不多,中国为0524,日本为0552,最近20年,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在不断地提高或保持稳定,而我国却在不断下降,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我国少儿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769%降至2010年的166%,老年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557%增长至2010年的89%,但老龄化的增长速度要低于少儿比的下降速度,即α&+β&
二级标题2中国实际养老水平系数测算
三级标题(1)中国实际养老水平系数的测算与分析。实际养老水平系数是反映在不同老龄化率情况下,
中国目前的养老金支出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文参考穆怀中的社会保障模型和姜向群的养老金缴费率模型[9~10],结合推导出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构建了中国实际养老水平系数。从扩展索洛模型中推导的养老水平系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主要由养老金支付水平系数和老龄化率的比值来表示,文中所用的养老金支出采用的是城镇居民养老金支出,统计年鉴中农村养老金支出从2010年才开始有数据,且只有2004亿元,相对于城镇养老金支出的105549亿元,影响不大。
实际养老水平系数=1α×养老金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α×养老金支付系数
为了后面进一步研究实际养老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把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公式分为两个部分:老龄化率和养老金支付系数。养老金支付系数,用Z表示,即养老金支出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经济总产值中社会分配给老年人用于养老的支出比重。
根据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公式计算的详细结果见表3。图2反映了20年来中国实际养老水平系数
和合理养老水平系数的变化情况,中国的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在1990年时只有0144,在2000年时达到了0305,增加了0161。这十年中国的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在逐步提高,在1999年时达到一个峰值。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在2007年时降至近十年的最低。2010年实际养老水平系数为0296,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3%。老龄化率的增加会使实际养老水平系数产生负向作用,养老金支出的增加会提高实际养老水平,因此,在满足更多老年人口的同时也要适当提高对老年人的养老金支出水平。
从表3可知,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和实际养老水平系数两者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中国的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前一直稳步上升,但最近十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在最近十年也是趋于下降的,下降速度要快于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因此,两者的差距在减小。从表2可知,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的全球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平均值的历年数据在066左右,因此,我国的实际养老水平系数也应该把066作为发展目标。
(中)图题图21990~2010年中国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和实际养老水平系数
过高的养老水平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经济总产出中分配给老年人过多,会减少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总产出的进一步扩大。过低的养老水平又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社会保障制度应该确立合适的养老金标准,既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又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级标题(2)中国实际养老水平系数的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我国2000、2010年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分别为0305和0296,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下降了3%,是老龄化率和养老金支付系数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老龄化率使实际养老水平系数下降了2235%,养老金支付系数使实际养老水平系数增加了2338%。为了进一步分析养老金支付系数的影响因素,把养老金支付系数进行因素分解,如下:
养老金支付系数=养老金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养老金支出总额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平均养老金职工平均工资×离退休人数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进入老龄化十年后,中国的养老金支出总额在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21155亿元增至2010年的105549亿元,增长了3989%,老年人的迅速增加加速了对养老金制度的考验。平均养老金和职工人数指标根据表4中数据计算,运用多因素指数分析中的连锁替代法计算得:
平均养老金与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X1。2000年X1为0715,2010年X1为0458,下降了3693%。养老金支出在平均工资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一方面表明职工平均工资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反映了养老金支出的增长低于职工工资增长的事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职工工资的增长,物价水平被不断抬高,而老年人的养老金增长速度要慢于职工工资,这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适当提高养老金的增长幅度,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离退休人数与职工人数的比例X2。从2000年的0270增长到2010年的0487,增加了8046%,相当于两个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要负担一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随着老龄化的加深,这对养老金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将达到2468%世界银行数据库 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PPOP1564TOZS,老年人口将近1/4,离退休人数也将快速增加,而随着少儿人口的减少,到时在职职工人数将快速减少,却要负担更多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养老金支出会出现巨大负担,也更容易产生养老金缺口。
职工工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X3。与2000年相比,2010年X3增长了671%,从0110增加到0118,变化不大,表明职工工资的增长基本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步调一致。综上所述,影响养老金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为X1 和X2,随着离退休人数的快速增加,养老金的支出会更多,未来将给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要提前做好规划部署。
二级标题3未来中国合理养老水平系数预测与比较
2015~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α和0~14岁少儿人口比重β的预测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储蓄率数据作以下处理:①其他国家的储蓄率最近十年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储蓄率的预测数据以各个国家最近十年储蓄率的均值来代替。②中国的储蓄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不能简单地以最近十年储蓄率的均值来代替。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各项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的总储蓄水平会不断下降。日本跟中国同属东亚,民族间有很多相似性,在1990年时两个国家的储蓄率水平相差不多,因此,中国的储蓄率将参照日本的储蓄率水平。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预测中国可能在204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30/content_12903596htm。因此,假定储蓄率每年保持一定的速率下降,并在2040年,中国的储蓄率降至日本最近十年的平均水平025,并在预测期最后十年保持稳定,预测结果见表6。
未来4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逐步提高。从表6可以看出,我国在2040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时合理养老水平系数是0635,跟养老水平最高的美国有0077的差距,与最低的瑞典有0012的差距,跟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到达2050时,中国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将达到0641,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跟美国和法国合理养老水平系数存在差距的原因是中国的储蓄率要大于这两个国家,尤其是美国,在2010年的储蓄率只有0120,预测期2050年的储蓄率为0140,远远低于中国。中国跟日本、瑞典储蓄率逐步接近的情况下,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人口结构。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到达2050年时我国的老龄化率将达到2468%,少儿人口比重只有1352%,在五个国家中,我们的少儿人口比重是最低的。日本的老龄化率将达到3327%,远大于中国,少儿人口的比重也略高于中国。瑞典的老龄化率为2296%,虽然略低于我国,但它的少儿人口比重达到了1779%,高出中国4个百分点还多。因此,综合各种情况,我国的合理养老水平系数要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
一级标题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实际养老水平系数与合理养老水平系数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缩小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中国实际养老水平在不断提高,养老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增加;另一个是因为我国的合理养老水平在不断降低,而全球平均水平基本保持在066左右。针对以上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实际养老水平。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做实养老金账户,提高养老金的管理水平,防止养老金缺口,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努力推进养老制度的发展。
二是要大力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如果未来不调整人口生育政策,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到2050年时,我国将会出现少儿人口比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两个极端,对国家发展影响重大。因此,可以适当调整人口政策,从“双独二胎”过渡到“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二胎”。随着未来人口的降低,应增加资源提高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的素质。
三是要合理利用老年资源,发展老年经济。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比发达国家早,到2050年占中国总人口近1/4的老年人赋闲,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在达到退休年龄时还身强体健,老年人的经验阅历将是巨大的财富。合理利用老年人的经验技术,为年轻人提供指导培训,为企业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献谋献策。此外,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服务经济。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1] 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J]经济研究,1997,(2)
[2] 姜向群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影响的量化研究[J]人口研究,2006,(3)
[3] 李敏,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支出的量化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4] 于学军 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M]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5
[5] 李建民 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J] 人口与经济,2001,(5)
[6] Stolnitz, GJ Demographic Cause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Aging[R] UN 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 and UN Population Fund, New York, 1992
[7] 同[6]
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设施;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衣食住行,一直是人类最关注的问题,要是人类能完全具备解决衣食住行的能力,会在工作岗位中更加有活力,使生活更加有规律,更能促进美好的生活。简言之,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对老年人特殊群体的问题成为社会上高度关注和热门的问题。如何保障老年人余生的质量,关键在于开展老年养老设施的深入研究,以改进今后的养老设施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我国老龄化与老年养老设施现状
老龄化趋势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的严峻状态。
关于老年人与城市的关系中,城市的发展与老年人数量是互相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使城市劳动力的下降,城市中心区活力的降低等现象,但也会提供一些养老设施工作岗位的资源,老年产品,候鸟型旅游等老龄产业的红火。城市的发展也刺激着老年人融入到社会中,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此需要一种方式来使冲突的关系转变成融合发展的关系。
养老形式特征
面对不同需求的老人,应提供不同的养老形式。例如,70岁以下的老人他们仍然可以自理的生活,可以教育子女,管理家庭,还可以服务社会,居家养老是最佳的选择。据调查,目前大部分老年人仍然希望与家人一起生活,老人希望在家庭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居家养老可以结合社区助老服务体系来满足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我国现阶段养老设施的分类现状
养老设施的分类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以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设施内必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并相应划分设施类别。
养老设施的分类应以老年人居住需求为原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1)托老所。为老年人提供寄托性养老服务的设施,有日托和全托等形式,以自理和借助老人是主要的接待对象。
(2)老年公寓。以独立或半独立家居形成的生活单元为基本成分单位,具备餐饮、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的养老设施,以自理老人为主要接待对象。
(3)养老院。本论文将敬老院、养老院、老人院、社会福利院等功能相近的养老设施名称统一为养老院,是指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设施,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项目,以自理和借助老人是主要的接待对象。
(4)护理院。收住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并为其提供起居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项目,以介护老人为主要接待对象。其中养老院和护理院的需求度最高。
养老设施所有制的结构状况
我国养老设施大致分列为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和个人兴办的养老设施,出现“公办要预约,民办空一半”的现象。
我国现阶段养老设施的普遍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观念上的问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当发扬的优良传统,但对于一些传统的观念来理解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去养老机构养老是其子女们对父母的不孝,老年人也会出现一些心里不平衡感,是所谓的被子女忽略和遗弃。养老设施的出现是老年群体出现后的一个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是社会提供一种平台,使老年生活更加便利,舒适。这里的关键还是在于完善养老机构的设施与服务。老人的居住问题不可能只通过福利收容与医疗救助得到完美的解决。
养老机构所有制之间存在差距
公办和民办的养老机构之间从资金和入住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差距如此大的原因在于:一是规模小设施差。例如居住空间紧凑,四五个人挤在一个屋里,或者只有居住的空间,没有娱乐休闲的地方,硬件设施完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这是由于部分民办养老机构缺乏投入的资金和专门的管理。二是服务水平不高。个人办理的养老机构中接受专业培训的人为数不多。三是在运营方面缺乏有关部门的指导。这些机构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缺乏了解,随意性大,缺乏看护的专业知识,容易产生机构与老年人之间的矛盾,以至于老年人排斥此类的机构及服务。
3国外先进养老模式的借鉴
欧美和亚洲等一系列国家相继进入老年型社会,特别是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更早的开始解决社会老龄问题,并在老年人居住建筑和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
目前在美国一些地方,“以老养老”已被美国大部分老年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以老养老”指的是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为了自己养老而购买了房子,然后把富余的部分租给年轻人使用,利用年轻人支付的租金来维持自己的退休后的生活。
日本
日本是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来建设家庭养老,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突出了自助自理。
法国
在法国称之为公共机构,大体上可分为四类:收容所、老年公寓、护理院和中长期老年医院。收容所有公办和私办两种,是为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而建的,收费较低,除食宿外,还提供一般医疗保健和文化生活服务。为使入住老人不脱离社会生活。
4 发展我国养老设施建设的思考
4.1 结合多种养老形式,完善社区养老设施
虽然老年人口每年都会有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生活水准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可自理完成日常活动,从而可推进社区养老的方式,这也能够大幅度降低机构养老的需求,提高原有养老机构设施的质量。社区养老设施是在不脱离家庭的情况下,社区机构集中管理,是新型的养老方式。
4.2 加强政府管理,出台个性的促进性政策
政府机关通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组织机构和个人建设养老机构,推进社会化全民福利机构。
政府除了国家有关规范,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来安排养老设施功能外,对名称、面积以及功能定位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管理,并落实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发挥其作用。
分散传统养老方式
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年龄等原因,只能从事家务、照顾孩子等单一的工作,已停止从事社会大部分工作。而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生活的进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强壮,在身体条件允许范围内,可尝试一些老年人再就业或者候鸟型旅游等项目,不能只依靠静止的工作状态,而要分散传统的养老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改革。
提高专业人员职业素养
提高养老设施的服务质量,必须做到硬件和软件相结合。软件的工作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对养老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人们对传统养老设施的改观等。以传统的设计程序来说,使用者是老年人,但设计者一般都是年轻人来完成。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之前与老年人密切沟通,观察和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设计出老年人真正需要的养老设施。
结语
对老年养老设施的研究在国外开始较早,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由其反映在老年人身上会更加明显,不仅在生活习惯及活动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别。同时,中国各地方生活习惯,民俗习惯的不一样,在设计中考虑各地域的差异也非常重要。因此对于老年养老设施的规划问题是复杂的问题,需要更多的人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老年养老方面肯定能取得丰富的成果。
参考文献
孙伟,杨小平. 我国养老设施的分类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 山西建筑2011.2
周燕珉,陈庆华. 中国城市养老设施调研及设计研究. 住宅科技 2003.11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14008
中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目前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且老龄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为了解重庆市老龄化现状,把脉重庆市老龄化发展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推动重庆朝“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方向发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并于2012年3-8月期间,对重庆市各地老龄化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了大渡口区、渝北区、涪陵区、綦江区及市老年大学,召开了5次座谈会。同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课题组制作了封闭式问卷,根据重庆市的现状,随机抽取了5个区县,每个区县发放100~200份问卷,并在选择被调查者时尽量平衡城乡分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23份,回收有效问卷701份,有效回收率85.2%。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
一、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定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总人口中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二)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1.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且发展迅速
截至2011年,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60.13万,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5%,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6位,居西部第1,直辖市之首。据预测,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637万人,问题尤其突出。
表1 重庆老龄化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从2008年到2011年,短短三年的时间,重庆市的老年人口从465万增加到560.13万,足足增加了95.13万,这样的老年化发展速度在全国也排在前面。市老龄委介绍,重庆市进入老龄门槛的人,每年至少净增10万左右。到2036年,重庆市将出现900万老人,届时4个重庆人中就有1个是老人。2036年,将是重庆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值年,全市老年人口将突破900万,占总人口的25%以上。
2.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边备边老”形势严峻
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约在1990年左右),人均GDP超过10 000美元。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约在2000年,当年人均GDP为860美元。而重庆市199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当年全市人均GDP仅为471美元,工业化水平非常低,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时至今日,尽管重庆市人均GDP已经在2011年突破5 000美元大关,但重庆市在中国仍然属于初等发达地区,现代化水平还相当低。
3.老年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结构、收入结构、家庭结构、城乡分布等几个方面。重庆市老年人口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高龄化程度明显。如图1所示,在重庆市老年人口中,70~79岁年龄段人数占29.4%,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23.0%。表明重庆市的老龄化将会持续增长,且高龄老人的比重逐步升高。
其二,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由于女性寿命普遍高于男性,重庆市老龄人口呈现出严重的性别比失衡,本次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重庆市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5.2%,而女性比例为54.8%,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出男性比例。
其三,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如图3所示,老年人口中文盲占16.8%,小学文凭占35.2%,初中文凭人数比例为22.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共约占74.0%;而中专和高中分别只占8.0%和6.4%,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1.6%。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其四,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相关数据显示,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口317.13万,比城镇多74.94万。这是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导致了农村的空巢化、常住人口的高龄化,空巢老人已成为农村常住居民的主体。而相关研究指出,城乡倒置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生产建设、精神抚慰等各方面需求将暴增。加大农村老年协会建设,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增强老年人抗风险能力,将是未来中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4.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
调查中,57.3%的老人表示自己有固定收入,79.9%的老人表示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深入分析发现,老年人的收入来源结构较为单一,如图4所示。
半数以上的老年人依靠离退休金生活,20.7%的老年人靠家庭养老,13.4%的老年人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或优抚金生活,这三种收入来源是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
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分布分析显示,城市老人中有固定来源收入者
占88.2%,而农村的比例仅为19.2%。收入来源结构的城乡分析显示,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约占83.5%,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或优抚金以及劳动收入三项,约占农村老人总收入的83.3%。农村老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参与劳动的程度以及对最低生活保障的依赖程度高于城市老人,说明重庆市老年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公和城乡收入差距,老年人的两级分化非常明显。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经济来源的城乡对比
(三)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水平目前为17.25%,比全国高出3.5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部门专家预测,重庆市人口老龄化2015年将超过20%,2031年达到30%以上并趋于基本稳定,21世纪中叶将成为重度的人口老龄化区域。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将与高龄化并驾齐驱。至2050年期间,当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现在的560.13万人增加到1 084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128万人增加到271万人。重庆市被抚养(赡养)对象的主体将由以少年儿童为主转变为以老年人为主,2009年后老年人逐步多于少年儿童。2005年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2∶1,2020年降为4.0∶1,2050年只有2.0∶1。
二、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分析
(一)物质基础逐步增强
重庆直辖以后,迎来了加速发展期。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1 45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 191美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6%。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养老水平也不断提升。城乡养老、医疗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五大保险全部实现市级统筹。2012年中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约为1 650元,同期重庆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1 796元,排全国第1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保障了13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扩大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及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建立,都是重庆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医疗保健水平提高
近年来,中国逐步建成世界最大医保体系。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医保体系也逐步得以完善。2000年到2008年,全市共投入13.5亿元对市级医院进行扩建;投资30亿元对急救中心等十大公共医疗卫生项目进行扩建,新增病床3 000张。除此之外,还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21亿元,逐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了居民就近就医,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治病更便宜。
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十二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加快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的目标。在中国社科院2011年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重庆医疗卫生满意度总分为68.36分,居全国第一,说明重庆市的医疗条件、医护水平大大改善。1999年重庆市人均预期寿命71.7岁,2010年男性提升到78.97岁,增加了7岁多。
(三)政策措施扎实有效
“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 为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压力,鼓励社会养老机构兴建养老设施,重庆市于2012年出台财政激励措施,社会养老机构新增床位最高可获20万元财政补贴。同时,自2012年起,新建和扩建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100张以上、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和养老机构建设标准的,重庆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4 000元的建设补贴,每个机构最高补贴不超过500张床位。同时,对租用房屋兴办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50张以上、房屋租期5年以上(含5年),重庆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1 000元的建设补贴,每个机构最高补贴不超过200张床位。此项财政补贴资金在养老机构建成投入使用且入住率达到50%后,经核准一次性拨付。
2012年通过的《重庆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重庆市将来一段时间老龄事业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加强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强化敬老优待和权益保障、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创新老年社会管理、建设老年家庭和宜居环境、培育发展老龄产业等。
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重庆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以来,全市新建、改建了一批敬老院,五保供养床位达到6.4万张,集中供养能力达到40%。部分地区的“银发经济”初现雏形,比如歌乐山镇的生态养老产业,50多家农家乐转型为老年公寓,接纳3 000多名老年人在此养老。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近10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庆市逐年加大投入,10年累计投入超过1 500亿元,用于推进企业环保搬迁、关闭采石场、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加强垃圾和污水设施建设、整治水环境等关键工程。重庆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得到国家环保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目前,重庆已成功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创模专家组验收,成为首个省级单位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超过了95%,环保投诉处置满意率达到96%。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重庆市整体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6%,主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老年人创建了良好的养老条件,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存空间,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五)社会关爱不断加大
关心关怀老年人,是全社会的事情。重庆市在关怀老年人方面工作扎实,除了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制外,对年满70岁的老人,每月有10元的额外补贴,对年满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各地都有相应的高龄补贴,补贴标准从300元到3 600元不等。
城市生活中,处处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和优待。截至2012年,全市为170万名老年人办理了敬老优待证,老年人乘坐免费公交路线457条,免费公园396个,免普通挂号费医疗机构540个,为老年人的生活、出行和就医提供了方便。
三、应对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和标致,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重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人口老龄化状态。我们应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紧迫性,树立老龄意识,增强老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应对措施不仅要着眼于现状,更需要放眼于未来,因为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远景规划
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为指导思想,在重庆试点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的公共管理平台。通过公共管理平台的构建,希望能够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改变涉老政策碎片化管理的现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建立综合性为老服务网络。
各种数据表明,中国社会即使不会永远处于老龄化社会,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处于老龄化社会,很难再回到以前的年轻化社会。而我们以前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都是按照过去年轻化社会状态
进行安排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一直沿袭。老龄化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挑战,而是我们必须长期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形态,所以需要重组公共政策体系,改变既有的社会观念,理清社会的管理体制,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的公共管理平台。而这个公共管理平台包括制度、经济、服务、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的统筹综合管理。
管理平台应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个管理中心,即老龄化社会中政策的制订者;一套管理机制,即管理的运行机制;一系列管理的事务,即在老龄化社会中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老龄化社会公共管理平台
1.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首先要对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责权进行界限划分,明确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并要进一步对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因为目前政府对老年工作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需要把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整合到一个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管理中心,通过政策的制订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依法管理,并兼顾效率与公平。
2.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主要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老龄化是一种生命现象,它并不是问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不需要过于强调其负面影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3.管理事务
老龄化社会公共管理平台涉及的管理事务包括:经济发展的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文化的弘扬等。在各个方面产生的社会问题通过管理平台反馈到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通过一定的机制作出反应,并综合协调,合理配置资源,提出应对措施,颁布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从而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二)近期目标
上述综合性的公共管理平台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所作出的一个远景规划,平台的建设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但从现阶段对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老龄化程度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6位,居西部第1。(2)经济发展的速度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3)高龄化程度明显,70~79岁年龄段人数占29.4%,而8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3.0%。(4)老年女性比例为54.8%,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比例。(5)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6)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7)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专家访谈等各种方式,并借鉴发达地区及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吸引“人口回流”,稀释人口老龄化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居西部第1,全国第6。除了人口因素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发生的人口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即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而重庆属于西部重镇,在过去的20年间为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也是造成重庆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问题上,可探索运用人口迁徙的机制,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吸引人口向西部流动。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西部中小城镇,统筹规划新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吸引“人口回流”[1],通过“人口回流”来“稀释”人口老龄化。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提供养老资金保障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服务性产业。重庆市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生产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出来的新兴产业,在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环节中发挥辅助作用。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得现代服务业成为各地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如运输、仓储、信息咨询、会计事务服务、管理咨询、通信服务、技术鉴定服务等都属于生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保障,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选择。目前中国正处于中、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逐步向西部转移的历史时期,借此契机,大力发展生产业,承接服务业外包产业,加速引进新技术和投资资金进入广大内陆地区,既能逐步改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有利于本地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在重庆市集聚起新的生产力。更重要的一点,借助于生产服务性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人口老龄化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而服务性产业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其中有很多岗位对于具有一定知识技术背景的老年人来说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如信息咨询、会计事务、技术鉴定等,能够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更可以缓解劳动力资源不足、养老资金紧张等问题[2]。
第二,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着力开发老年用品产品。第二次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第一次产业的再加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特点,可生产具有高营养、易消化和补充人体正常需要的特殊食品;兴建适合老年需要的公寓式住宅,特别是医疗、卫生、保健相配套的住宅小区;老年出行需要的拐杖、轮椅,老花镜、助听器等特殊需要产品的生产;满足老年健身、体育及文化、娱乐等产品的生产;轻便、耐用、质高价廉的老年旅游用品的生产等。
第三,加大老年服务性产业的市场化运作。重庆肩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重任,处于工业化中前期,碳减排压力巨大,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上应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特别是加快低碳服务业的发展。老年服务性产业多属第三产业中的低碳服务业[3]。从消费的角度看,老龄化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超强需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心理咨询等必须加强;文化性、娱乐性消费行业要尽快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商业性的),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些行政性的老干部(或老年人)活动中心;扩大老年照料、护理业等劳务消费的比重,加强社会服务行业使家务劳动尤其是老年家庭的家务劳动社会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让第三产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真正成为产业,而不是事业单位。通过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也才能让老年服务性产业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不仅为老年人解决确实之需,也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因之一[4]。
3.建立长效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重庆市老年人口中高龄化程度明显,高龄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照料,由此对照护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老龄化社会中本身劳动力资源不足,特别是对于养老服务体系的中的服务人员更是缺乏。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一帮一”老年志愿服务队伍。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已开始尝试。通过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一帮一”的形式,即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即解决了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也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老有所为,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在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完善老年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二是加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技能培训。
第二,建立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队伍。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大学生在为老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服务提供的可持续特点,建立长效的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志愿活动效益评价机制。为了能够客观地评估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效率,有必要进行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二是志愿者利益保障机制。如可探索实行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创新对为老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也更能够保证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加强为老服务的技能培训,提高为老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探索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导入家庭生活技能的基本培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及帮助他人的能力。
4.探索建立针对女性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女性老年群体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由此造成老年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这种现象在重庆较为突出。重庆市老年人口男性占45.2%,而女性比例为54.8%,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出男性比例。而女性老年群体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一方面由于女性在家庭和职业的选择上对家庭投入更大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在职业待遇上受到不同程度性别歧视,导致女性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低于男性群体,由此影响其养老金收入水平。寿命长,但养老金收入水平却偏低,会降低女性老年群体的养老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探索建立针对女性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制度。
在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都有遗属津贴这一项目,以保障一个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主要指男性)去世后,其他成员(主要指女性及其子女)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中国遗属基本生活保障始终停留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层面,从目前人口老龄化特点看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女性老年群体的需求,因此在制度建设上可探讨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保障制度,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确保性别平等,保障家庭稳定。
5.慎提延长退休年龄
针对老龄化社会中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但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基础是建立在延长仍具有劳动能力(其中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老年群体的退休年龄。如果所延长的那部分老年群体到了退休年龄已基本不具备劳动能力了,那么延长退休年龄对于增加劳动力资源将是个伪命题[5]。
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到,重庆市老年人口特点是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老年人口中文盲占16.8%,小学文凭占35.2%,初中文凭人数比例为22.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
占74.0%;而中专和高中分别只占8.0%和6.4%,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1.6%。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在重庆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那么这部分老年人将无法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脑力劳动,若从事体力劳动也无法和青壮劳动力竞争,因此,在现阶段提出延长退休年龄需谨慎。
当然,国际上面对劳动资源不足及养老金压力问题,通常通过延长退休年龄予以解决,而且国外退休年龄通常也比中国大,大部分发达国际都达到65岁,但这都是建立在已普及了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且身体素质状况比中国人强。因此现阶段在重庆到底应不应该延长退休年龄?在什么时候才适合实行?或者怎么实行?这些问题还都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在政策的制订上需谨慎。
6.加大老年继续教育力度
不管是从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的角度还是从老有所为的角度,加大老年继续教育的力度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探索将老年大学改为老年人再教育、再培训、终生教育机构。目前的老年大学主要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让他们快快乐乐琴棋书画,如果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他的作用,经过几年再教育、再培训,学电脑、学IT技术和其他技能,通过这种办法使之能够再就业,能够继续
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作用。通过加强老年继续教育的力度,提高老年劳动力资源的价值,这应该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前提。
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社区继续教育,开办社区大学,提供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为老年人,也为更多的居家妇女及社会青年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应对人口老龄化导致
劳动资源不足问题。
7.发展现代家庭农业
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这不仅是重庆市老龄化社会的现状,也是全国的现状。如何解决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其中涉及经济问题及社会服务等各种问题。
在乡务农的中老年人在城市就业没有优势,但是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比如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却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有专家做过相关调研,资本农场在种植粮食方面敌不过家庭农场,因此制订发展现代农业相关政策时,需鼓励发展现代家庭农业,而不能鼓励更不能支持资本下乡。通过发展现代家庭农业,让“回流”农民工能够以小农经营获取经济收入,完成养老生活。这种回乡生活对他们来说不仅生活成本低,而且更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发展现代家庭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也能够吸引第一代农民工“回流”,这批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回乡后除了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解决农村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再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农业知识技能、现代家庭生活知识技能、科技信息化知识技能等,让他们掌握更多现代化知识,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6]。参考文献:
[1]刘云刚.中国地方城市的人口回流与振兴战略[C]//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
[2]彭湘君,孙志军,王玲.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市生产业发展策略选择[J].技术经济,2012,31(11):1-2.
[3]陈英.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4):33-40.
[4]王立勋.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5]王纯.延长退休年龄 应对人口老龄化[J].科技咨询导报,2010(17):227-229.
[6]宋金文.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养老的社会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LU Xia,ZHANG Heng,CHENG Xingyuan
(School of Social Affairs,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
篇9
本项目的研究力图通过对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特征的分析,结合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总结老年住宅户型设计的参考原则,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及外部空间环境,以延长老年人在住宅中生活自理的时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居住品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社会调查和收集现有的资料基础上,找到目前老年住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对老龄化居住空间的设计做一系统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去审视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设计,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设计出切实符合我国老年人的空间与环境,为相关设计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其次,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省会以及国家一级城市在居住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居住状况不容乐观,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本世纪初老年住区在杭州的落成,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中又有了新的选择。老年住区虽然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但是在我国出现仅仅几年时间,属于一个较新的课题,相关研究滞后,理论指导缺乏,实践中暴露了诸多问题,因此应对杭州市目前老年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规划和设计建议,不仅对杭州市老年住区开发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还能为其他城市老年住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另外,老年住区在居住区室内外空间与环境设计研究领域之前较少涉及,本研起到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2国内外养老居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2.1发达国家探索养老居住模式的历程
1)美国:在处理社会老龄化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是社区养老。它们在规划养老社区时,一同考虑了社区的使用功能以及社会学、医学、美学等对老年人的影响。
2)德国:德国对于国家出现的老龄问题采取的姿态是积极的。德国处理养老问题是由政府、老年人利益维护协会以及德国的建筑界合作一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住宅照料护理养老模式——“照料护理式住宅”。这种养老理念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多个单位、集体为老年住宅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
3)亚洲:日本采取的方式是设计、规划并且建造名为“高龄者集和住宅”。在日本把老龄设施统称为高龄者设施,大致分为9大类:护理型老人福利设施、老人保健设施、介护疗养型医疗设施、护理院、养护老人之家、生活援助小规模老人之家、全自费收费老人之家、认知症老人之家、面对高龄者的优良租赁住宅。
2.2国内外老年住宅户外环境设计的现状分析
1)中国:首先中国老年住宅只仅仅针对室内活动空间进行了一些无障碍的设计,但大多数疏忽了老年住宅户外环境。在老年住宅的环境设计方面,不仅仅要强调环境的优美,更要创造便于老人与社会生活相融的、便于老人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经过资料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老年住宅户外环境细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建筑的出入口缺少无障碍设计,休息座椅旁没有考虑轮椅停留的位置;视觉标志设置位置、字体的大小都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要。这就给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障碍。栽植的种类较少,植物配置层次单调,景观类型单一,可观性差。在路径设计上,步行路线过直、过长没有考虑中途休息的细部设计。道路广场铺装大,铺装材质缺少防滑处理,造成空间利用率不高。无障碍设计缺乏栏杆扶手的考虑,连贯性差。健身器械种类尺度缺乏对老年人的考虑,座椅铺面、扶手等缺乏季节性特殊性的考虑,如北方的冬天铁制扶手较凉等。水体景观方面,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只是一味的去追求目前时髦的做法,导致浪费很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预示这中国老年住宅外环境的严峻。
2)国外:美国加州莱克伍德的老年人独立住宅,距离洛杉矶市中心大约20公里。该住宅成功之处是主入口的位置靠近室内活动中心,并可从管理看见,增添了安全感。主入口处多样化的细部设计和非正式外观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视觉兴趣。次入口直接靠近停车场,过往和上下都、很方便。不足之处是主入口和庭院没有与发生在停车场和上下客区的活动相联系。日本住宅的室外居住环境设计中,非常注重对老年人住区室外环境的布局。日本在设计上做了细致的规定,确保移动环境的连续性,各公共空间的综合一体化设计,街区空间及绿化景观在配置上确保多样性和易于老年人活动交流。首先,注重居住环境设施与地区特性的结合,室外及室内的环境设施都由使用者自主管理,并且以住宅的尺度来进行空间设计。其次,创造出多样化的停留、休憩空间,设计注意创造出具有多样视角、能够欣赏到各种风景的场所。而各个空间之间又存在着有机联系,能扩大使用者的行动范围、诱发其行动,增强老年人参与的欲望,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居住者的照应和居住者之间的交流。最后,在室外环境设计中为了激活老年人的五感和记忆力,设计中考虑到了诸多让老年人与动物植物接触的机会,使老年人感知季节的变化,让小动物成为“护理成员”,给生活带来生机。
2.3杭州市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现状调研
杭州老龄化居住空间体系还未成熟,整体过于商业化,没有设计出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的居住空间。整个体系较为零散,没有结合杭州当地老龄人的特色,只是按照模式,复制黏贴。在外部环境的考虑上,杭州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可以完整体现。现有的老年居住空间缺乏外部空间的营造,与一般小区没有什么两样,浪费率极高,使用率低,没有更好地加强老年人的户外运动。中国普遍的模式是通过广场舞,但其噪音大等劣势值得设计师好好思考。
2.4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篇10
关键词:老年化社会;城市规划;研究综述
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这使得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进一步的凸显了出来,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并不是单一的问题,这与经济、社会结构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产生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加以应对,就需要充分的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考虑到这一问题,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是不断提升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国社会主义也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势态,所以有效的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是实现城市文明进步的首要前提。
1 老年化住区模式的研究分析
1.1 现阶段国外住区模式的概述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生活与居住环境,在当前的居住方面,我国积极的效仿国外模式,兴建了老年化住区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可以说充分的以老年人的实际利益为首要前提,哦凝将金融与老年化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住区模式的核心所在,为了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应该提倡将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以及协作养老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开辟全新的养老模式,这样才能做到老有所依,除了上述的养老模式以外,当前还积极的提倡进行集中性的养老,例如创建养老院,构建养老社区等,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注入一些新鲜的元素,仿照国外的例子,在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这样既能够保证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能真正的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养老环境。
1.2 国内养老模式和居住方式的选择
在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以及居住方式中,主要是家庭养老的方式,还有一部分为机构养老,但是机构养老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因为在很多老年人的潜意识中,在机构养老被认定为儿女的不重视,认为老人是累赘,但实际上,儿女因为工作繁忙,并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相处时间,而机构养老更加专业化,所以有关养老的问题在老人与年轻人心中具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养老模式以及居住方式加以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保证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其他的利益不受到影响,由此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
在当前的老年化社会建设中,我国的实际国情决定了养老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养老模式会为儿女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加以不断的创新发展,充分的借鉴国外的养老模式,在其指导下,系统的分析不同养老模式的利弊,这样才能实现老年化社会的优化建设,从而构建出全新的养老模式,与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此外,老年人在居住方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影响,这在不同的学者眼中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众多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当前的养老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改,现有的主要方式为同住型以及邻居型,如何进行进一步优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规划。
2 老年住区的发展及规划
2.1 普通居住区的发展与规划
在对普通居住区进行发展以及规划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住房的数量不足,因为在对其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居住结构以及具体的功能加以进一步的改造,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充分的考虑到了老年人在心理以及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对城市规划中旧城区的改造过程中,应该将老年人的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相关因素加以详细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规划以及建设。首先是在现有的城市居住建筑体系中融进老年住宅,其次是在城市住宅规划的过程中,满足终身可利用的原则,在对经济适用住房进行规划与建设时,应该增加无障碍设施以及套型模式的应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这样才能满足当前老龄化发展趋势的要求,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舒适,分别在身体以及精神两个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
2.2 老年社区发展及规划
对于老年社区的划分,通常情况下是根据住宅区中老年人的比例多少加以确定的。可以分为混合老年社区以及独立老年社区两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更多的老年社区属于后者,并且对于老年社区的相关服务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老年社区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满足设施方面的要求,使之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这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与国外一些国家的性质具有根本性的差异,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养老政策的差异性以及老年社区建立的不同,在现代化的老年社区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多种养老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由此可以实现老年社区的产业化发展。但是在多数学者的眼中,我国未来老年社区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混合型的,因为这与我国土地资源的情况以及社会保障系统的支持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满足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要面对大多数老龄人,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档次,可结合普通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整个社区或小区的配套设施综合设置;保持交通方便、城市生活的延续。
2.3 老年住区空间环境
除了老年住宅外,居住空间环境也是老年住区研究的重点。王玮华认为由于老年人口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程度,要较其他人群大得多,老年住区应为老年人创造适于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等户外活动的良好空间环境。一般来说,老年人对住区空间环境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社交需求、休闲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不同层次的需求,确定了住区空间环境不同使用功能的划分及设计要点。对于住区空间环境的营造,胡仁禄认为要改进居住院落空间的规划设计,创造更多更好的邻里交往空间,以利于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助活动的形成,增进老年人生活的充实感和安全感。阎春林认为应利用开放的户外空间,鼓励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避免过于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开展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不可不提的,这与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