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土空间规划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土空间规划与实践

篇1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 数据建库; 信息系统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日益繁重,涉及数据量越来越大,加上政府对城市规划现代化、规划政务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等综合应用于规划的编制与管理过程中,建设集效能、质量、服务保障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统一规划数据服务与共享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的规划层次之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在整个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清晰的体现着城市规划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为了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的管理,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的有效管理与动态更新,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的资源共享和向规划管理法定依据的转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一张图库建设工作已经成为规划编制与管理共同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2.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成果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很快且取得了很多实际成果。目前,大多数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利用GIS等技术建立了比较成熟稳定的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围绕“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系统、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等等,然而在规划编制成果管理方面,成熟理想的信息化系统的案例很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发面。

2.1 规划编制相关标准缺失,数据规范化程度不高

随着规划设计市场的开放,只要具有一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都可以通过投标或政府委托等形式承担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然而,一些现有的国家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已难以完全满足当今城市多元化发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由此造成不同的规划设计单位提供的成果数据往往自成体系,标准不一,无法实现自动转入数据库。

2.2 规划编制成果中可供信息化系统识别的信息不够

根据现有的技术规范,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成果上,信息化系统只能提取出有限的信息,如根据规划地块图形所在的图层可获取相应的用地性质,然而那些无法通过图形直观表达的指标,如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一般只在分图则的指标表中表达,信息化系统无法把这些信息提取关联到相应的图形,因此无法建立起信息完整的GIS数据库。

2.3 规划编制成果内部存在着数据冲突

每个编制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中有一套技术图件,如规划图件中包含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竖向工程规划图、六现综合规划图等,各图件之间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数据重复和关联,在设计过程中,不同数据又由不同的设计师设计、修改,而图件间相同数据性一致性问题缺少解决手段,如土地利用规划图中的道路交通信息和管线综合规划图中的道路交通信息可能存在不一致,如何确保建库使用的是正确的编制成果数据,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2.4 规划编制成果质量缺少检查手段

规划编制成果往往看上去是正确合理的,视觉上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地块间是否有压盖的情况,地块边界是否是闭合的多边形,这些直接影响信息化数据建库管理的问题很少有人关注,也缺少相应的检查监理手段,这就无法保证规划成果库的数据质量。

2.5 动态调整频繁

根据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具有强制性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规划管理一方面要求以法定规划为依据;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存在着经常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需要,如何让规划成果库随着规划调整动态更新,并保存版本供历史回溯,也是大家正在共同探索的问题。

3.解决方案与系统实现

针对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套以标准规范体系为成图和建库依据,以规划成果数据流为主线,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张图”建库和数据共享应用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实现了”标准规范制定_辅助编制_数据监理_成果建库管理_动态更新_信息共享”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一张图建库系统。

3.1 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的整体架构如图1,简单概括为一套标准、一个数据库和三个子系统,一套标准包括规划编制制图标准和GIS建库标准,数据库中主要存储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张图数据和规划编制档案数据,三个子系统是规划辅助编制与监理软件、成果建库管理系统和成果共享系统。

从用户业务流程上来看,首先是规划设计单位使用规划辅助编制软件编制或调整规划成果,然后交给规划成果管理单位进行成果验收,验收通过的进行建库更新,最后把规划编制成果成服务供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在具体建设项目审批中应用来落实规划编制的意图,同时向社会大众公示。

3.2 系统标准建设

为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数据的规范性和质量,不断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在遵循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数据标准》和《控制性详细规划GIS建库标准》,《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数据标准》规定了制图坐标系、实体类型、强制性图件、图层要求、属性规定、编码规则等,《控制性详细规划GIS建库标准》设计了一张图库和档案库的数据库结构和规定要求、更新原则以及GIS与CAD要素间的对用关系等。

在系统标准建设中,规定了各类图形实体,必须挂接详实的属性,如地块包括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等控制指标,供建库程序方便提取和快速批量生成分图则;在标准中提出了“汇总图”的概念,解决了规划编制成果内部存在着数据冲突,“汇总图”是包含规划编制成果全要素的一张图,有现状“汇总图”和规划“汇总图”两张,如规划“汇总图”是从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竖向工程规划图、六现综合规划图等图件中不重复地提取出各自权威的数据,形成权威的全要素的一张规划图。

3.3系统功能设计

3.3.1 控制性详细规划辅助设计与监理软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辅助设计与监理软件本着不改变编制人员的设计习惯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规划编制的工作效率,保证编制成果信息的正确完整,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保障成果后期能够无损、无缝建库和动态调的维护管理。模块功能如图2。

软件分为市政道路设计、土地利用设计和数据监理等6大模块,其中地块指标定义和属性编辑功能,为地块、道路、管线和配套公建等各类要素的属性定义和编辑的提供了方便的途径;汇总图与总图的联动,解决了各总图间的数据冲突;数据监理保证数据成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3.2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建库管理系统

如图3,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建库管理系统主要有图库配置,数据入库和档案管理等几大功能模块,系统的实现主界面如图4。

数据库配置功能主要根据建库相关标准配置数据库结构、数据集以及数据转换入库的规则;图形检查验收功能除了涵盖设计端使用部分监理功能外,主要侧重于弥补在设计端监理难以完成的检查,如地块间缝隙的检查,与周边同层次规划的衔接情况检查,与上位规划的冲突检查等;系统在成果入库时自动做版本更新管理,版本管理通过打时间戳的方式实现,并定期把历史数据迁移到历史库中,入库的同时也把相应的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等相关资料一并导入相关的档案库;GIS的基本功能指漫游、缩放、查看属性、量算和定位等功能;图形输出是把图库中指定区域的编制成果,输出成CAD或其他各式的图形,满足规划调整等需要。

3.3.3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共享系统

控制性详细规划建库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规划成果的共享和使用,搭建面向不同用户的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使用,实现规划编制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三者之间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如图5),让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在具体建设项目的审批中应用来落实编制的意图,并在外网公示。

3.4 系统开发技术

控制性详细规划辅助设计监理软件以及入库的图形读取解析模块,采用微软VC++集成开发平台和AutoDesk公司提供的基于AutoCAD平台的ObjectArx二次开发库开发实现;在GIS建库管理系统中,采用ArcEngine图形开发组件;在数据管理方面采用Oracle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张图建库成果的共享系统开发上采用ArcGIS Server平台,把数据成Web Service服务供其他部门和系统使用。

4.总结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一张图建库的研究与系统实现,是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的一次探索和实践,解决了规划编制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规划设计的效率与成果的质量;建立了一套规划编制成果的动态维护与更新体系;同时也解决了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编制成果的应用问题;为城市依法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5

[2]孙毅中等.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建设的潮流,十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即“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编制了区域生态环保专题规划[1-5],一些城市如珠三角[6]、福州[7]等编制了生态空间规划的专题篇章。《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8]提出了“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三大战略,落实环保规划提出的生态分区控制方案。王金南等[9-10]采用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功能评价和主导因素法的环境功能区划技术体系,划分了全国的自然生态保留区和生态功能保育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居环境维护区和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唐燕秋等[11]分析了环境保护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定位,明确了环境空间格局和红线管控体系等问题,落实了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和内容,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重庆市地方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意见等政策性文件[12-14],编制了生态创建规划,落实了相应“定指标”的环保专题规划。为推进重庆市璧山区的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提高城乡规划水平的要求,笔者通过分析璧山区的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形势,提出了研究区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红线,制订了生态环保与城乡现实发展需求相协调的生态环保空间规划。

 

1研究区概况

 

璧山区位于重庆主城以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7.8 ℃,年平均降雨量1 042.3 mm,地形地貌上属于川东弧形构造带,分别从东西两侧横贯全县,海拔600~800 m,呈“三山三水”的自然地理分布,辖区内共13个镇街,人口63万。璧山区属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区,是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围绕未来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加快生态环保工作的规划和实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形成天蓝、水碧、地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格局。该生态环保空间规划基准指标为2014年,规划期限至2020年。璧山区的地理区位见图1。

 

2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

 

2.1生态环境定位璧山区生态环境定位是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空间格局。以璧山区的山、水、林、田、城为空间元素,以自然山水脉络和自然地形地貌为框架,基于“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学理论,着力构建区域网状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15-19]。计划到2020年,将璧山区建设成为深绿型生态化的“一生之城”,实现全区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2.2生态空间保护规划规范方法璧山区地处重庆五大功能区离主城区最近的城市发展新区,承接主城区产业专业,新型产业发展的大经济开发强度,必须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的高效保护。因此,生态环保空间规划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城乡全域空间资源优化的配置,协调空间冲突,并制订明确的管制措施,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

 

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是采用生态学家和景观规划师提出的“优先格局”和“最优格局”的区域整体景观模式[8],在生态红线划定的框架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在璧山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脆弱性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叠加技术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利用主导因素法,按区域内差异最小、区域间差异最大的原则以及区域共轭性原则,依次逐级划分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空间分区,并根据现有的专题空间规划边界进行叠加分析,最终确定生态环保空间区划的基本界线。

 

3璧山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体系的构建

 

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和基于“逆规划”的思路,采用GIS分析方法,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共4类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个亚区(图2~4)。根据各个分区的特征,制订了相应的空间分级管制方案,构建区域生态环保空间格局,实现城乡专项规划的全覆盖。

 

3.1自然生态保留区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自然生态保留区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一级和二级管控区范围,全区总面积为175.23 km2, 占幅员面积的19.15%。

 

自然生态保留一级管控区面积27.36 km2,分布包括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包括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璧山区部分和黄岭鹭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所有的城市级、乡镇级和纳入集中供水的集中水源取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留二级管控区范围包括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云雾山国家湿地公园、“四山”管制区璧山部分以及重要的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区等,管控区面积为147.6 km2。

 

自然生态保留区为全区生态保护红线,是环境安全底线,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生态规划“落地”,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依据生态红线管理办法,按照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活动。

 

3.2生态功能调节区生态功能调节区主要包括区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护区、绿色生态廊道和畜禽养殖的“禁养限养区”。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调节功能区包括境内东西两侧的缙云山、华盖槽、云雾山以及南部云坪山等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和水土保持林区。主要措施是按照集水区的自然特点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严格保护现状林木,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保护现有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重点保护湿地、河网保护区,严格限制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建设项目,积极构建区域生态调节系统。

 

绿色生态廊道生态调节功能区主要是指包括已建和在建高速、高铁等基础设施两侧50~200 m的绿色廊道;重要水系绿色廊道湖泊两岸30~100 m绿色屏障;城镇组团隔离带绿色生态廊道。通过主要交通干线绿色生态廊道连接各生态功能区,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网状生态系统格局。该廊道大部分与基础设施廊道并道,采取自然保育和人工促进并重的方法实施保护。

 

为加快解决畜禽养殖突出环境的问题,将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分为生态功能调节保护区,在区域内的主要流域、主要镇、街3个层次上,优化畜禽养殖“三区”划分,适度控制养殖总量。

 

3.3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是国土空间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障线,规划期(到2020年)全区基本农田数量保持在336.87 km2,占全区国土面积比例底限不低于35%。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加强项目用地预审,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通过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4宜居环境维护区宜居环境维护区主要是城乡总体规划的建成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区发展用地,包括宜居环境优化区和环境风险防范区,其中,宜居环境优化区主要是居住建成区和规划发展区,环境风险防范区主要指工业集中生产用地。在规划期内将宜居环境维护区的用地规模控制在81.20 km2,其中,宜居环境优化区用地规模控制在64.50 km2。城区和城镇建设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滨河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多种形式在城市中形成“面-线-点”的生态空间,特别是控制好与建设用地相邻的缙云山、城市公园、滨河防护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通过生态绿廊建设,将城市公园和水面等有机联系,形成互联互通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璧山区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成功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工业、产业等经济集聚区域,同时也是宜居环境的风险区域,尤其是电镀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级别高,须做好园区风险防范和其他空间的安全隔离措施。

       4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区域生态环保空间规划和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在开展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统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空间、城乡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的成果进行应用实践。

 

笔者在分析璧山区的区位、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以山、水、林、田、城为空间元素,以自然山水脉络和自然地形地貌为框架的区域网状生态安全格局,得到如下结论:

 

(1)根据国家相应的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因地制宜地采用GIS方法划定了璧山区级生态保护红线界限,实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位“落地”。

 

(2)分析了璧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和基于“逆规划”的思路,采用GIS科学分析方法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4个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个亚区,根据各个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制订了相应的管制方案,实现城乡专项规划的全覆盖。

 

(3)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下,提出了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与城乡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题空间管制规划的衔接,实现专题空间规划数据的“共享、融合”。

篇3

【关键词】三规合一、滨河国际新城、信息化、数据化

一、三规合一概念

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各规划的其它内容按相关专业要求各自补充完成,即为“三规合一”。

“三规合一”并非仅仅指一个规划,主要指一个共同的空间,在规划安排上互相统一,同时加强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标准体系、规划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使规划真正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龙头。

二、背景研究

政策背景

1、2004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2、2008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条提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3、住建部2014年1月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按照城乡一体、全城管控、部门协作的要求,编制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逐步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

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多规合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印发。提出: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地方实践

2008年10月上海政府机构改革,原城市规划管理局与原房屋土地管理局中的土地管理部门整合,组建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该机构的变革促成了2009年深圳市、武汉市的相关机构调整,“规土整合”一时成为2009年中国规划管理领域和政府机构改革的热点。

国家推进

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了规划体制改革试点,江苏苏州市、福建安溪县、广西钦州市、四川宜宾市、浙江宁波市和辽宁庄河市成为首批六个试点城市。使基层规划能真正成为“国家规划体系的支撑点”。

随后,“三规合一”的改革试点陆续在国内部分省市展开:2007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获批并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重庆市开始了统筹城乡的规划改革,2009年重庆市发改委开展了“四规叠合”综合实施方案试点工作,除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被纳入规划协调的范畴,即空间开放的性质和强度要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更进一步的体现了规划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开放性和协调性。

三、河南特色“三规合一”

1、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基础。

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调查,在掌握全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生存状况、发展条件、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为省委、省政府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分类指导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以“三规合一”为平台,将产业集聚区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三规合一”,这无疑是河南的创举。河南省要求,一个产业集聚区不能超过3个主导产业,实现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

3、以产城互动为依托。河南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四、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存在的困境及建议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为中建(郑州)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开发的土地整理投资项目,位于潮河以南,107辅道以东,经南十五路及经南十四路以北,四港联动路以西;政企合作,共同投资100亿元,占地10.4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征地、房屋征收、居民/村民搬迁、拆迁安置补偿、安置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系及土地平整等。

1、存在困境:

目前开发建设过程中尤其前期手续办理:红线图、设计条件、“一书两证”、土地证等因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标准的不统一、规划管理部门分管方向不同存在较多困难;此外规划部门与土地部门焦点不统一导致部分土地无法出让。

困境1――用地矛盾、冲突:两个规划中建设用地的未交集片区造成土地用途管制的冲突,易造成管理混乱。

困境2――边界管理的矛盾:不同主体同一对象边界的差异不同规划编制主体采用不同基础数据导致边界偏差。

困境3――管控精度的偏差: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不同测量精度,导致行政界线偏差。

困境4――规划管理矛盾重重:

难以科学决策――审批决策中缺乏科学评判的空间管理信息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与城乡规划的建设用地冲突,使得审批决策困难。

审批管理效率低――项目申报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

进行建设项目申报审批时,所涉及的各个部门间没有共享足够的信息,使得审批效率较低。

部门各自为政――各类空间事权界线不清,缺乏系统划定。

困境5――部门利益不同,发展底线和焦点问题认识不一:环保――环境为重;国土――供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市建设指标;工信――工业发展为重;旅游――旅游提升为重。

困境7――缺乏系统的空间管制措施:空间事权交叉处理缺乏依据――相互推诿;

空间管制要求缺乏系统全面梳理――未全覆盖、难准确定位、标准不一仍然存在。

2、滨河国际新城的建议

从河南省实施“三规合一”的效果来看,以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为导向十分正确,但是经济快速的发展超越了配套服务功能区域的发展速度。

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相同的部分统一起来,即可避免目前区域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二者不相符,土地无法出让的情况。

篇4

关键词: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景观施工;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生态;伦敦绿色廊道

Abstract:Landscape design to region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for ecological balance area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and space resources as the guiding premis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The London Green Corridor case,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cience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Keywords:Regional Ecological Science;Landscape construction;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Ecology; The London Green Corridor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73-02

1 前言

园林的建设是伴随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远离大自然后,渴望返朴归真,追求自然生活环境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园林绿化风格。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中,提出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概念,并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及施工中。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概念是指保护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环境,运用科学方法培植多种植物生长,因地制宜地创造整体的景观效果。景观规划设计是为当今作为保护区域生态科学发展提出理念,景观施工则是重点实施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在当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反省中重新审视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另一方面,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合目前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化、多元综合的理想生活环境空间。区域生态科学化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2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概念

广义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是指用生态科学方法对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原生态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原生态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自然原生态环境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当我们把一些小规模的景观规划建设行为放在一个区域背景考察,并且与强有力的促进城市增长的外力因素结合起来看时,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地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节点.都市经济的出现就是这样一个背景和外力因素的主要标志。计算机、通讯、信息技术的革命使整个区域前所未有地联系成一个网络.都市成为全球经济的控制节点。除此之外人们的流动性也大大增强了,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表现为移民、全球商务和旅游;在区域层面上表现为机动车拥有和使用量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环境与20年前孕育新传统主义的环境有所不同,城市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原生态破坏;于是区域规划针对这些新的情况再次出现;在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宏观大背景下,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场地要素,多方面权衡利弊,综合评价后,再进行景观的施工工程。

3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来源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是安排聚落并使之与区域原生态相协调的活动。它考虑一个住区系统——城市、市镇、乡村——是如何通过道路、运输、公用事业、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又是如何通过自然原生态河道、农田、公园、湿地等开放空间来相互隔离、缓冲的,使原生态达到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McHarg的《设计遵从自然》一书引起了国际性的反响.并改变了景观规划设计和区域原生态的发展方向。他的设计方法是在区域尺度上整合原生态环境及其他要素。这个方法标识了自然系统吸收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McHardg.1969)。Ed Bacon的著作《城市设计》描述了如何指引及调整城市内部的增长,从而使它区别于增长管理这种着眼于乡村和近郊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Bacon 1967 费城规划委员会,1960)。另一个例外是Kevin Lynch,他一生都在做有关城市设计和原生态保护的工作。他在区域尺度上的主要著作是《保持区域感》(Managing the Sense ofa Region)(Lynch 1976)。McHarg、Kevin Lynch、Ed Bacon给当代区域设计提供了灵感,他们均以自己的方式实践了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某种形式,在一个世纪以前展示过的完整综合全面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法,并在施工中传承其设计理念;在实践中有两个重要的范例:纽约区域规划协会(NYRPA)的1929~1930年纽约市及郊区规划及施工,以及Patrick Abercrombie的1944年大伦敦规划及施工。另外还有欧洲大陆的案例包括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及景观施工和荷兰的兰斯塔德规划及景观施工,都是体现了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4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的综合性

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为城市景观规划和景观专业工程施工提供宏观的技术经济依据。因而,它对所规划地区的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具有指导性。全面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使景观规划方案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适用,建设上现实、可行。

良好的区域原生态科学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几个远大的目标:有效地提供基本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基础设施物流与通信),保护乡村土地和敏感的原始自然环境:支持农业牧业及其他乡村经济活动,恢复与复兴城市及其他社区等。

5 实例:伦敦绿色廊道

5.1绿色廊道概念

在19世纪,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规划的领导思想是建设绿色斑块,即公园;20世纪,重点思想是建设绿带,即公园道或者绿色通道;21世纪人们渴望拥有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而不是仅限于街道、广场、公园。具有很强的自然特征和很高的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为开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有效途径,最近几年,绿色通道被系统的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绿色通道是具备较强自然特征的线性空间的连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休闲、美学、文化、通勤等其它多种功能。根据绿色通道的发展过程,绿色通道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①具备较强的自然特征;最直观的即具备大量的植被,这样就可以将完全人工化的景观如硬质道路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②线形空间;这是绿色通道自身的基本空间特征。线形空间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感观上,它给人以运动感,构成了人类的一种重要体验;在生态过程上,它对物种、营养、能量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集中了多种具有很高价值的资源,因此这是一种很重要也很普遍的景观组成。③连通的网络;首先是绿色通道网络本身的互相连通,这个网络必须形成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其次,它必须与周围的景观周况连接;它和周边土地的利用方式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5.2伦敦绿色廊道规划

5.2.1 1929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这个规划是大伦敦区域规划委员会制定的。规划中包括了关于Raymond Unwin雷蒙德昂温的规划思想即引入绿化隔离带概念和开放空间的一些指标。“开放空间”不同于“开放用地”,后者是指没有开发的用地,而前者是指休闲用地。考虑到开放空间的布局,这次规划最大的特征就是规划了环绕伦敦的 ’绿环’状开放空间。1938年,绿化隔离带法案通过,征购了大面积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没有连接起来。而且许多地段都没有实现休闲功能。大多数土地变成了地方政府所有的农田而非绿色通道和公园道。

5.2.2 1943-1944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这个规划是由Patrick Abercrombie帕特里克.阿伯克龙比 (建筑师、城镇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所指导。他推进了1929年的思想并且引入一种设想:用绿色通道将内城的开放空间与大伦敦边缘的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创建伦敦的绿色通道网络,目标是实现: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乡村去。这些连接性公园道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扩大开放空间的影响半径,使得这种较大的开放空间与周围区域关系更加密切。总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相信它还会继续影响开放空间规划。

5.2.3 195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51年伦敦行政县发展规划参与机构单-(伦敦县议会,1951)。这是一个法令性规划,没有明确的个人思想。他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增加有植被的公园空间。如果这个规划完全实施了,它将使得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结构均质化。规划者自称他们的成就是:使每千人拥有4英亩的开放空间。但他们忽视了Abercrombie阿伯克龙比为伦敦规划的绿色通道系统。

5.2.4 1976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76年的伦敦开放空间规划基于对社会科学的广泛深入研究,由伦敦县议会发起,由大伦敦议会完成。这个研究被描述为:“任何近来的休闲研究中最有意思和最有用的”(Burton 伯顿和Veal维尔,1971)。但是它同样忽视绿色通道思想,并且导致了不同寻常的结论即公园应该按照不同的大小等级来配置:大城市(metropolitan)公园、区域(district)公园、地方(local)公园。

5.2.5 1976年后伦敦开放空间规划

1976年后关于伦敦开放空间最有意义的改变就是发展不同类型的绿色通道,也被称作绿链。最初的绿链由大伦敦议会整理调整(绿链连接委员会,1977),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多数开放空间以及开发它们的休闲潜力。开放空间全面的以链状形式在伦敦东南部展开。在开放空间之间规划了绿链步道,连接成一串绿珠项链。

5.2.6 1991年伦敦开放空间规划的绿色战略

绿色战略报告(Turner特纳,1991)提出了一系列的叠加的网络,每个都有不同的属性。第一个网络是步行绿色通道,是为步行者而规划,沿途设置不同项目,包括火车站、购物中心、学校、公园、河谷等。步行网络是由一个非法定组织(伦敦徒步旅行论坛)发展的。步道唯一的目标就是作为休闲线路。第二个网络是自行车绿色通道。这是由伦敦自行车组织提出的。1000英里的自行车线路网连接了伦敦的地方中心,这个网络主要功能是通勤。象步行网络一样,这是一个局限的政策,两个网络都应该包括通勤休闲功能。第三个网络是生态绿色通道,是由第三个非法定组织提出的,即伦敦生态小组(大伦敦议会,1986)。规划者希望这些绿色通道成为野生动物迁栖的通道。生态廊道具有的优势:第一,它们是栖息地的一种;第二,它们能在整个城市尺度上延伸;第三,它们包含精神文明价值(因为我们常常会感到我们的文明销毁了自然环境)。

总之,伦敦经过上个世纪不同阶段的开放空间规划,最终又再次认识到绿色通道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再次认识到1943年-1944年的规划(到目前为至也是最伟大的规划)所包含的生态和人文内涵。伦敦开放空间规划历史说明:法令性规划并不重要,而思想和概念规划才是最关键的。

6 结语

运用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哲学关系原理进行区域景观生态规划,能够促进从区域景观生态过程与功能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切实有效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结构规划方案。本文的重点是强调一种规划研究的哲学理念,即从生态过程和功能需求出发,寻求有效的景观规划格局和生态系统经营方式,进而实现对区域生态质量的调控。

景观施工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每个时代都赋予了景观设计不同的内涵,都会对景观设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己任。“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3]。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J].地理学报.1998,53(增刊):12-18

篇5

关键词:竖向设计、竖向塑造、无障碍、开发模式、土方平衡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vertical design is mainly is to meet the road traffic, site drainage, the building layout and maintenance, and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land use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vertical space design; And for special planning regions, such as the reclamation,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planning method is no longer apply new demand, but looking the other wa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rban design, with the aid of vertical planning platform, model city of high quality materi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vertical design guiding ideology, the vertical planning method, from strategy,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for its links such as fully discussed, so as to provide the vert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new thought.

Key words: the vertical design, vertical mold, barrier-free, development mode, turkmen balan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竖向规划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场地、道路及局部节点的竖向标高调整,使规划地块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目的,1999年建设部颁布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首次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了规定,为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编制和研究提供了依据和规范作用。

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高速发展及建设的时期,且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发展条件的巨大差异,各地在确定城市竖向规划中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城市在确定竖向规划时必须先处理好与城市防洪治涝规划的关系,也就是与城市水利的关系,其次是解决城市用地布局、景观以及道路广场的关系。本文通过深圳市前海合作区竖向规划编制的具体实践,剖析了传统城市竖向规划方法与实际项目的不适用性,提出特殊发展条件地域的城市竖向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一、 新情况下,传统竖向设计方法的不适用性

1.1 传统竖向设计的主要方法

城市竖向规划一般包括现状调研与分析、竖向规划专题研究(主要是治涝关系、土石方平衡及经济性评价等)、竖向规划原则及标准的选定、规划成果等四个主要步骤(四个加重的框),其技术路线见图1-1。

1.2 新的竖向诉求

本次研究以前海合作区为例,该区为填海区,目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新批准的深圳市总体规划将该区定位为城市中心区,由于该区定位较高,因此,竖向设计需要在满足防洪排涝等安全要求的基础之上,主要结合城市设计,从地形设计的角度,塑造规划片区的特色地形,以支撑该片区的高标准建设要求。

1.3 传统竖向设计方法的不适用性分析

主要从工作基础、规划原则、规划内容等主要的三个方面分析。

1.3.1工作基础

传统的竖向设计方法的工作基础多是在现状已经形成的地形之上,进行调研分析、确定标准等分析之上,严格遵守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方案设计;而新的条件下,没有已形成的地形,所有的工作基础只能以填海片区最终的地基处理后的设计标高为工作基础,因此,传统的竖向设计方法中的重要内容——细致的现状调研的方法,在新的规划条件下已不适用,而必须将正在进行的填海工程纳入竖向设计同时考虑,这样才能保证竖向设计的科学合理与经济性,避免后期重复性工作。

1.3.2规划原则

按照建设部颁布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提出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为“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不可否认,该原则十分有效地指导了竖向设计的方向;但是新的规划定位对竖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之上,还要高品质的竖向空间环境塑造;因此,新的竖向设计不仅要满足以上原则,更要从大的区域角度对规划区进行审视。

1.3.3规划内容

新的规划区内部限制因素(地下道路、地铁、车辆段等)及相关规划很多,要求竖向规划应在对各主要限制要素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工作,并对地下空间的竖向关系作出安排,并应注重与各相关规划进行互动与衔接;而传统的竖向设计的内容所包括的几个大环节注重对地面的竖向安排,很少涉及地下及相关规划的协调等内容。因此传统竖向规划的内容不能满足新的竖向要求。

二、 新的竖向设计理念

2.1 由竖向规划到竖向塑造的转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要求和实践经验,一般竖向规划主要是针对已有的现状地形,通过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价值标准,保证竖向设计方案满足防洪、排水、土方平衡等基本要求,着重从高程上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其一是用地地形的利用与整治,使之适合地块性质和地块划分等平面布局的需要;其二是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以利于交通组织;其三解决好地表排水,同时能满足防洪排涝方面要求;其四,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为美化城市环境创造必要条件。

竖向塑造是以规划地区的用地规划目标为导向,在解决安全、排水、交通、土方等问题的基础之上,重点从城市设计的维度考量竖向设计,使之更加有力支撑用地规划的愿景,打造富有特色的竖向城市空间景观。

2.2由土方小平衡到区域综合协调的转变

传统的竖向规划仅考虑在规划区内部的自身土方平衡,往往忽略了土方在大的区域背景下的协调考量,这种各自为政的土方平衡方式,在规划区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尚问题不大,如果规划区面积较大,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土方量,就应该在更大的区域层次综合考虑土方的调配,做到科学、合理规划。

2.3由规划与实施相分离到紧密结合的转变

与实施的相分离,是规划的通病,许多看似优秀的规划都因为与实施的脱节而产生不了实际的价值,因此,实施的好坏又是评判规划的重要标准,竖向规划也不例外,应该以实施为导向,通过实施的可行性反向检验规划成果的优劣,包括后期的投融资、建设时序、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都应该全面考虑,进而校核竖向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 竖向塑造——以前海竖向设计为例

3.1前海深港合作区概况

3.1.1区域位置

前海粤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位于珠江口东岸、南山半岛西部,地处珠三角区域发展脊梁与沿海功能拓展带的交汇点以及深圳东西发展主轴与西部发展轴的交汇点,拥有“海、陆、空、铁”各种战略通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优势。

3.1.2区域范围

由双界河、月亮湾大道、妈湾大道和前海湾海堤岸线合围而成的前海合作区范围,总用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区域范围示意图见图2-1)

3.2 竖向塑造目标及思路

3.2.1 目标

(1)建立前海合作区科学合理的竖向控制网络,明确前海合作区的最低的控制标高,确保区内的防洪防潮安全。

(2)合理利用、系统统筹,科学调配前海合作区内的土石方资源,尽可能平衡区内土石方的量与填料类型。

(3)与相关规划充分互动协调,满足相关的要求的同时,塑造前海合作区特色的竖向风貌,提升城市景观形象。

3.2.2整体思路

结合既有的工作基础和我们掌握的当前开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工作诉求,以现状问题与规划目标为双导向,提炼出着眼于稳定规划并指导实施的规划思路。

(1)点、线、面系统梳理规划区竖向控制要素;

(2)以前海的空间规划愿景为目标导向,塑造支撑空间规划的、有特色的城市竖向空间。

(3)结合后续建设时序,提出主要矛盾及迫切问题(土石方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的核心对策 。

3.2.3应主要解决的问题

(1)土方调配

(2)规划协调

(3)系统构建

3.3 竖向设计方案

以上位规划提出的主要分区成果为依据,以水廊道为界限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主要功能片区,针对不同分区的不同制约及有利条件,分别进行竖向规划,而后协调接点竖向标高,最终形成各有特色又整体统一的竖向规划方案。(如图3—1、3—2)

四、 结语

竖向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主要的专项规划之一,与城市空间规划可以比喻成“图与底”的关系,是空间规划得以顺利落实的基础保障,也是具有很多研究经验的规划类型之一。但是任何经验套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在遇到与传统方法的工作条件有种种变化前提下,一般的方法就不再适用于新的情况,必须要通过理念、思路、方法的创新来解决新的矛盾,本文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一部分尝试,希望对不断变化的城市建设工作有所帮助与启发。

参考文献:

[1]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海合作区竖向设计 》[R].深圳.2011

[2]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 》[R].深圳.2011

[3]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FO,《前海合作区城市设计》[R].深圳.2011

[4]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S]

[5] 李楠场地与建筑设计———竖向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2010.4

[6] 张瑞红,浅谈竖向设计与城市竖向规划协调. 河南建材.2009.10

篇6

摘要:本文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统筹规划以及工程质量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福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更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在“大融合”式的开发利用背景下,地下空间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和复合性,也使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趋于复杂[2-3]。

当前,福州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处在人防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阶段,在国家关于人防建设“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指引下,我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使用、投资和管理等环节,正井然有序地稳步推进。目前,福州市正着力推进人防工程的“四个融入建设”,即融入国防建设保民安,融入经济建设求多赢,融入城市建设利民便,融入应急建设化民危,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人防工程职能由人防逐步向民防的转换,更是对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平战结合”实现了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2、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福州市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取得的成绩比较突出,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出行道路被不同部门反复开挖埋设地下管线;小区的业主们时常为地下停车库的归属及其收益分配问题争吵;城市地面上的建筑与地下的建筑协调不好,导致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等等,折射出目前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2.1 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目前,福州市地下空间行政管理现状为:发改委、建委、规划局、民防办、国土局、公安消防、城管、环保卫生、电信、电力、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水利防洪、文物保护等近二十个职能部门分别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负责管理,在福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融合”式背景之下,这种“多龙治水”的分线条式的行政管理机制,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管理局面。行政管理体制未能完全理顺,这就导致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管理主体不清晰、平行多头交叉管理、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2.2 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健全

多头交叉的行政管理机制,使得不同的职能部门在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时,侧重于针对本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立法规范,对其他部门的问题就可能考虑不周全,这样就会在地下空间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留下立法空白,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地下空间的产权归属的争议。

2.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尚需加强

多头交叉的行政管理机制,使得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难以一步到位。这种“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导致了城市空间统筹规划不能一步到位,造成地上和地下规划、地下不同深度层次规划缺乏统筹。随着人防工程的主要功能逐渐从人防向民防方向发展,在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应急规划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2.4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还需完善

多头交叉的行政管理机制,使得地下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同程度存有漏洞。人防工程设施属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部分,在对人防设施这类地下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问题上,不同法律法规确定的管理监督主体存在一定的重叠交叉,形成多头交叉管理态势,质量监督多头管理机制未能完全理顺。此外,地下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基本还是沿用地面建筑的管理体制,少有针对人防工程的特殊要求而采取必要的质量监督。

3、开发利用的对策

3.1 整合行政管理机制、形成合力

实践证明,只有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才能形成强大的执行合力,才能产生管理效益。可以考虑统筹整合管理体系的思路,构建“福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协调机制”。其核心在于:由市政府统一协调组织,由建委、规划、民防办、房管局、市政以及专家组等构成主要模块,协同市政府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并下设业务办公室,协调有关问题、处理相关事宜。

3.2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配套政策

在“福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下,发改委、建委、规划、民防办、房管局、市政以及专家组等各个功能模块,群策群力,从全局性上统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某些法律空白地带,同时避免不同部门在同一管理领域的重叠甚至是冲突的立法。重点是制定有关地下空间的权属以及界定、获取、转让、保护、登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3 三要统筹地下空间规划、协调开发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已经越发凸显其稀缺性和唯一性,而且一旦建成后拆除重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许多国家已把城市地下空间视作一项重要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福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主要集中于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地下交通能源设施、地下商业仓储设施及地下人防设施四大类。规划地下空间时应根据这四大类地下空间利用形式以及相互融合的综合体开发利用形式的特点,统筹规划、协调一致进行开发。

3.4 严格工程质量监督、加强管理

地下工程质量关作为开发利用的最后环节,必须要严格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管理。特别要强调的是人防设施以及“平战结合”的地下商业街、人防车库等,这类地下空间不仅是平时防灾应急,更是战时防空的避难场所。因此,在地下工程特别是人防工程的质量管控上,更应当加大监管力度。

4、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福州市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具备进行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济实力,可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迎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结合福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并逐步妥善解决,下一步对福州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梦恕.21世纪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年代[J].人民防空,2007(5):14-15

篇7

作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更加强调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更加强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更加强调开发强度管制,更加突出环境建设和提供生态产品理念,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地域空间规划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实践,并成为国家重要空间开发战略。

一、当前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总体上体现了因地制宜原则,但开发作为主基调、注重GDP增长而忽视国土空间的协调、高效及可持续发展,已引发了区域过度无序开发、国土资源低效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以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国土开发过度无序与国土资源低效利用

1、部分区域过度开发问题

按照国际惯例,一国或一个地区国土开发强度的极限是30%,超过该限度,人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影响。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2012年深圳的开发强度已达42.6%,远高于日本三大都市圈(15.6%)、法国巴黎地区(21%)、德国斯图加特(20%)和香港(19%)的水平。调研发现,我国城市用地开发普遍存在着工业用地比例过高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城市大建“花园式工厂”,各种形式的“圈地”现象严重。在城市用地扩张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也在膨胀,呈现出人口减少、用地增多的“逆向扩张”现象。根据《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1999―2008年,不包括常年在外务工农民,我国农村人口减少约1.16亿人,而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增加占用耕地面积近2599万亩。

2、国土资源低效利用问题

一是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在城市建设中,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形象工程,使得不少城市用地规模急剧外延扩张;工业发展中,无节制地占用土地,将大量的土地圈为开发区,大批不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征而不开”、“开而不发”,产出效率较低。城市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单位面积的产出较低,城市和建制镇建成区空间利用效率不高。2010年,我国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产出率仅为115.99万元/公顷。二是农村土地无序开发问题突出。在农村,存在村办企业用地无序,盲目占用大量耕地,农村宅基地面积不断增加,农村住宅建设中空置率高等问题。

3、用地规模过度扩张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弹性增长系数(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1.2 快速上升为2009年的2.0,意味着21世纪以来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所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是20世纪90年代的1.67倍,城市占用土地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所有城市的平均容积率仅为0.51,建制镇还不到0.2,明显低于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城市的水平(1―2)。农村建设用地过度扩张问题更为严重,村办企业、农贸市场和道路建设以及农民住宅建设用地增长过快。村庄建设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和建制镇建设用地新增量的1.8倍。

4、耕地减少过多过快问题

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优质土地的不断占用,尤其是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导致耕地减少过多过快。全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8.26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减少到1.37亩,逼近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红线”。近年来,情况虽有所缓解,但全国仍有1/3的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广东、福建等人均耕地已低于FAO规定的最低人均0.8亩的警戒线。

(二)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1945年水土流失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根据2002年水利部公布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新增流失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的耕地有7.3亿亩,每年流失沃土50多亿吨,占全球年总流失量260亿吨的20%。

2、水资源超采与水体污染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成为我国部分城镇化程度较高地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我国19个省份中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总面积超过7.9万平方公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已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呈现由点向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不断扩展和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监测统计结果表明,较重污染的城市占64%。

3、大气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和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大气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12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117万吨和2337万吨,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235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机动车、重化工业造成的PM2.5、臭氧污染又接踵而至,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近20年内集中出现。近期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雾霾天气现象,引发全球关注。

4、草场退化与荒漠化问题

多年来部分草场地区过牧超载,无规范的淘金、采药、挖沙及各种建设项目,不同程度破坏了草场和天然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还新增沙漠化面积2460平方公里。受荒漠化影响,全国40%的耕地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541亿元,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

二、以全新视角管制国土空间开发

(一)传统模式下的空间格局构建

回顾我国历次空间格局划分调整,主要特点在于:突出空间开发的时序性与重点,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从宏观视野出发,中观层次着手,落实空间开发与发展问题。尽管强调可持续发展,但在具体操作对象上较为模糊,除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等区域外,缺乏普遍意义的生态产品载体。客观上存在着的重发展、轻保护,重实物产品生产、轻生态产品生产的问题,导致资源粗放利用,污染散布难治,实物产品生产领域出现产能过剩,生态领域产品供给长期短缺等问题的出现。

(二)空间格局构建新理念:主体功能区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不再作为区域发展价值取向的唯一维度,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相关领域建设问题被同时纳入到区域发展目标之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每个区域不仅有经济发展的任务,也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步推进,应“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农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每个区域不仅要有热火朝天的开发建设地,也要有承担生态功能修复与产品生产的宁静栖息地。生产与生态协同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主体功能区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空间开发管制上的具体体现,将长期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观从“虚”推向“实”,从“口头”推向“实践”。

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我国区域发展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思维与模式,对区域管制从粗放走向集约。在解决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在系统分析我国的自然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变化、现阶段发展目标和长期高速增长引起的大量区域问题基础上,确定了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治理的功能区划方案,区域管制目标更明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在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基础上,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重大创新,体现了我国对空间开发和经济社会管理的新理念,将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调节人口集聚与重塑区域关系三个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三)两种理念衔接与互动

1、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的总结和提升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过分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并未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客观差异性,为了追求发展的公平性而降低了发展的总体效率,同时为了追求“公平”,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大力发展经济,导致产生长期性的生态环境负债问题;改革开放后提出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与条件的不同,使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率先发展,但也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日益严重失衡问题,拉大并加剧了东西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吸取了前两种理论的教训和长处,实现了短期与长期、效率与公平、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有机统一,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导致一些亟待进行生态保护而不适宜大力发展经济区域的过度开发,致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此,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国家主体功能区,并后续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专项规划。主体功能区划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为现阶段采用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提供了依据,更加具体地指出了区域之间存在哪些“非均衡”?这些“非均衡”区域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因势利导地推动其发展?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有利于加强区域间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2、主体功能区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视角

传统区域划分以促进开发为轴心,专注于推动同类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作为潜台词隐含其中,保护与否及保护力度取决于施政者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和需要。而主体功能区则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施政者必须在国家确立的主体功能定位下开展各项活动,至少在开展相关活动时首先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国家主体功能定位要求。主体功能区强调发展,即通过优化和重点开发城市密集地区, 增强城市密集地区的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我国整体发展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更加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即通过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改善禁止和限制开发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使生态产品生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保障并不断提升, 实现与其他区域的公平发展。

3、主体功能区为我国区域发展理论提供了衡量区域发展的多元化指标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Abstract:Currently,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s one of the hot and difficult issues in city development. From the worl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stepping into the advanced stag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hile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also started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se countries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useful results and experience besides having obtained initial effe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e as well as research progr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in views of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The development theory,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s are summarized here.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comprehensive and historical propertie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specially about their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we here provided a reference experience and route of development to China on curren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thus enriching the research fruit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development mode;experience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1-38(6)

1 发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特征分析

1.1 英国

1.1.1 城市村庄是联系城乡统筹建设的纽带

自20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居住郊区化持续蔓延,为扭转传统中心城区的破败迹象,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复兴运动,力图让中产阶层重新回归城市,“城市村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最初的倡导者认为,英国城市的建设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具有传统乡村特色的环境特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村庄可以看作联系英国城乡之间的纽带[1]。城市村庄思潮产生初期,在空间建设上强调规模适宜、形式紧凑、密度合理,强调在土地、空间和建筑物混合利用的基础上让不同阶层的居民能够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并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乡村环境,让那些不同邻里的人群集合起来,即城市设施布局在城乡最佳融合区域。城市村庄规模一般大致3000-5000人,村庄中心地带布局广场、绿地等开放性空间。

1.1.2 配置适合于乡村居住的规划建设标准

除了在空间建设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外,英国政府在城乡规划管理领域也非常注重城乡环境公平发展,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的乡村:未来》的《2000年乡村发展白皮书》中,对未来英国乡村的发展进行了描述,那就是“适合居住的、有工作可干的,环境得到保护的、居民社区参与的(乡村)”[2]。针对这个目标制定了相关规划指标:①每个乡村社区要配置若干商店,给予一定的政府奖励;②每个乡村社区都应配置邮局、流动图书馆、社区办公室、托儿所等;③教堂是乡村的开放中心,围绕教堂布局其它开放性设施;④现有乡村中小学全部保留,不能合并或者关闭,同时政府给予全额的教学补助;⑤设置公共汽车站牌、紧急救护车、消防车等生命安全设施;⑥过境道路不能穿越乡村,建有标准的乡村道路安全设施。

1.1.3 通过市镇规划发展多样化的乡村经济

英国政府非常注重乡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要提高就业率,必须解决乡村经济发展问题,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然而英国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受交通、信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政府选择环境和区位优良的小城镇作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市镇(Market Town)[3]为大量的农村腹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机会,让乡村人口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产品通过市镇交通枢纽获得进入市场。1996年起英国政府开始研究建设市镇规划标准,围绕乡村零售业发展目标,强调市镇对乡村的引导作用,主张从新鲜地方食品市场、零售和服务中心、公共交通枢纽、保持历史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规划建设。

1.1.4 制定完善的城乡一体发展政策和法规

英国在城乡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所制定和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密不可分的。一系列的政策都得到很好的实施,如《斯科特报告》(Scott Report)、《中心居民点政策》、《城乡规划法》、《英国绿带政策》、《国家公园与乡村进入法》等[4]。早在1942年提出的《斯科特报告》就强调乡村保护和发展,着重对乡村社区提供社会服务,挽留乡村人口,注重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严格管理乡村土地利用,保障和满足农业用地的基本需求等[5]。在《斯科特报告》出现以后,英国开始提出了《中心居民点政策》,主张把乡村居民点划分为可以扩张的和不可以扩张的,政府要集中精力发展可以扩张的居民点,类似今日中国的“拆村并点”。1947年英国又颁布了《城乡规划法》着重从城乡土地利用层面控制大城市对乡村地区的无序蔓延。其后一直到1990年,又出台新的《城乡规划法》,但核心内容基本没有变化。1947年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配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英国又出台了《绿带政策》、《国家公园和进入乡村法》[6],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乡村自然和历史景观,有利于城乡和谐发展。

1.2 美国

1.2.1 注重分散式乡村居民点的建设

美国乡村居民点地处美国国土面积95%的广袤空间中,从美国城市出发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美国的乡村。虽然美国是世界城市郊区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城乡规划非常注重乡村保护与建设,乡村的大量土地被用作一种战略的安全策略加以农作物种植,而不是用于开发。美国乡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大约7000人左右,全美国的注册农户大约650万人,大约6000万人居住在乡村居民点里。[6]美国乡村居民点建设还非常注重人居环境安全,如每个乡村居民点都有由地方政府委托的污水处理设施、消防安全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集中供水水塔、垃圾收集设施、商店、邮局、小企业等,乡村道路是按照村民的自愿性进行随意改造,而不是统一的乡村道路建设标准。

1.2.2 注重相关规划对居民点的管理

总体而言,美国乡村建设相对于英国乡村建设较为随意和自由,但是美国的乡村建设并不是随便而建的,也是受到相关规划指引的,如《清洁空气法》、《分区规划》、《清洁水法》、《濒危物种法》等,这些法规统领着美国的乡村规划建设。美国的乡村居民点的土地使用是受《分区规划》控制着的,从而减少每一块宅基地的规模和退红,规定中要求尽量降低道路宽度、营建适合步行道路等级,而且乡村住宅也围绕乡村道路进行适当布局[7]。由于美国乡村土地是私有制,因此在利用分区规划做相关建设管理的时候,一般要充分考虑原住民的意见,进行公众参与;在分区规划中还特别注重对乡村土地使用功能的分区,道路一般被看做是各功能分区的分界线,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通常用来划分居住区和农田,开放空间通常成为农业生产区和居住区之间的缓冲地带,商业区点缀在居民区中间,组团式的布局模式把乡村居民区和周边的开放空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开放空间规划建设受《清洁水法》的控制,目的就是营造出一种具有乡土自然特色的优美乡村。

1.2.3 注重城乡不同发展模式的探索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就着手开始进行城乡规划改革,力图摆脱传统分区规划对乡村土地开发的硬性指导,并积极关注乡村建设。美国联邦农业部就公布了乡村发展的一些政策,主要包括农业发展、乡村设施、乡村住宅、乡村企业、土地开发权等计划。在土地开发权方面,购买开发权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开发权购买程序来保护美国乡村农田[8]。1990年代这项提案在美国密歇根、加利福尼亚等重要农业州新增的保护项目非常盛行。土地开发权价值评估决定了拥有开发权和没有开发权之间的土地市场价格差。相对于传统美国区划,这种方法能较好地保留住大片农田,并给予农场主一定的补偿。同时,美国联邦农业部还专门针对乡村发展提供若干资金支持,如乡村公用设施的资助、乡村道路建设的资助、乡村社会福利等,充足的乡村建设资金是美国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

1.3 德国

1.3.1 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

德国的规划体系由综合性的空间规划,以及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等专业领域的规划构成。规划领域主要与政府公共职责密切相关,对主要靠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一般不编制规划。通常德国的空间发展报告是每4年编一次,在1999年通过的空间规划主要内容涉及乡村建设内容有:①乡村居民点规划:包括乡村居民点的规模及相关商业和服务设施配置情况;②乡村绿色开放空间保护的基本原则;③乡村基础设施规划等。不仅如此,德国还非常注重城乡规划法律法典的系统完善,国家层面有专门的宪法进行保障,联邦和州层面的相关法典,有《建筑法典》、《土地建筑利用条例》、《空间规划法》等。除联邦法律之外,各州享有制定本州空间规划法律的权利[9]。

1.3.2 城乡等值化均衡发展理念

德国的城乡发展经验主要在于其倡导“城乡等值化”的发展理念,并且扎实地付出实践建设[10]。

(1)城乡空间布局的均衡化

德国城乡规划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强调按照主城区、新(副)城区、小城镇、乡村聚落的等级模式进行合理布局,围绕大城市建设众多小城镇,但是大城市并不拥挤和庞大,大城市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1/3,其余2/3的人口大都分布在小城镇当中。为了防止大城市过度拥挤,大城市周边专门建有不同大小的副中心城镇,这些城镇集聚了功能齐全的相关服务设施,而且有便捷的交通来链接中心城市[11]。在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周边又分布有众多的小城镇,通过小城镇的枢纽传导,实现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镇与乡村聚落的一体化;在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也非常强调等值化,在乡村和小城镇建设方面,都比较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化建设,尤其注重设施一体化、生活水平的均衡化建设。宪法保障德国公民,无论乡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应享有在选举、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没有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异,从而使得德国乡村和城市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和大城市并无多大差别。

(2)土地发展的规模合作化

德国在乡村土地利用与开发上强调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稳定发展。德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专门的《农业法案》、《土地整理法》[11],允许城乡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租赁,规划调整零星小地块并集中连片,从而使得原本规模较小、经营分散的小农场变为规模化农场,既盘活了土地资本,又实现了农业规模化。为鼓励土地集约化经营,地方政府通过信贷和补贴方式鼓励小地块土地所有者进行土地置换买卖,实现土地自由流通,促进德国农场规模化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967年德国又多次修改了《合作社法》,通过合作社的建设实现德国农业的购销合作、流通合作、生产合作、资金合作 [12]。德国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通过分红和资源共享获得较高农业经济利润,从而推动农业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形成了“地区合作联盟”,农业合作组织已经达到了3500多家,大部分农民成为合作联盟的成员分子。

(3)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德国非常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尤其表现在农业用地结构上。德国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规划上,往往根据自然资源特点发展生态可持续农业,如畜牧业、小麦、玉米、大麦、牧草、葡萄等种植业,这些种植业不仅满足当地的需求,还具有高度国际化特征,属于高效优质类型的农业产业。在整个德国乡村农产品当中,初级产品占据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国际农业市场需求以及迎合国际贸易政策调整而种植的相关农产品[13]。在德国的巴福利亚州,大约有75%左右的村镇都布局有乡镇企业,围绕农产品加工和规模化农业经营为主。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镶嵌一些乡镇企业,成为德国村镇产业发展的特色。为了积极带动就业,当地还特别专门开辟一些景观优美的村镇发展旅游、餐饮、娱乐等,从而壮大村镇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目标[14]。

1.4 韩国

1.4.1 统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在韩国的城乡统筹劳动力转移模式当中,主要凸显以下几个方面[14]:

(1)建立工业区人口集聚区:20世纪60年以来,韩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众多的工业区,有的分布在城市郊区,有的分布在部分村镇当中。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韩国已建立各类工业园区达50多个,这些工业园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集聚节点,对韩国的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集聚带动的作用。

(2)规模经济助推人口集聚:早期发展工业园区大部分是较小规模的园区,为了实现更大经济带动效益,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实施了培育大企业集团的五年发展计划,韩国政府在政策、资金、产业引导等方面针对乡镇企业园进行合并和重组,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形式,从而壮大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了工业区在城乡统筹中的带动作用。

1.4.2 依托“新村运动”统筹城乡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韩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特征,加上当时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发展出现衰退的迹象。为此,韩国政府在1970年代开始,着手开始“新村建设运动”,重点解决乡村社会发展问题,并实施五年发展计划,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试点的重点,并进行一系列农业开发项目。政府提高资金和对口保障支援,有条件的乡村进行自主开发,通过新乡村建设,实现“政府+农业+企业+工厂+学校+城市+……”为一体的新村建设活动,从而促进韩国城乡统筹发展步伐。通过新村运动,韩国农民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民获得了启蒙教育,农民更加自信自己赖以生存的乡村的发展价值,更加自发地融入建设新乡村的运动当中[13]。新村运动对乡村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韩国的农村环境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使乡村生产环境、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4.3 实行城乡统筹的社会制度保障

韩国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当中,另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实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乡村居民养老、健康医疗保障、社会保险、公共救济、社会福利分红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不存在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而是相统一的[15]。在韩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社会保险则是最为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韩国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实现了农民基本利益的全保障,“国民年金”扩大覆盖面到农村、农民和渔民范围之内,对65岁以上的老人无偿提供土地补助,从而置换闲置农地,既提高了农田的利用效率,还提供较为完善的保障利益来保障社会公平;医疗保险则有专门的《医疗保险法》,并通过自愿性保险,较早在农村进行试点,使得大部分农民能够获得保险的收益。除了在社会制度方面提供保障,城乡规划建设技术规范上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确保韩国农村建设具有统一的规范和规定。如为提高乡村环境,相关规定要求针对乡村环境应改善农村排污系统、卫生系统、提供公共浴池、公用水井、道路兴修与扩展、灌溉工程和水坝修建、统一进行房屋屋顶改造、房屋维修和乡村重建等,从而切实保障每个村庄的发展权益。

2 中西城乡统筹发展的比较性分析

2.1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2.1.1 城乡统筹编制技术

目前国内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学者根据学科特色构建了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由单一的层次分析法逐渐转向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比较法等方法综合应用,评价模型逐渐多元化、科学化。在城镇体系之间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上,注重空间发展绩效的系统定量化研究,城乡指标体系的制定综合考虑整个区域以及不同类型区影响因素的不同。

2.1.2 城乡统筹动力机制

国内城乡统筹发展注重基于不同地域导向下,从乡镇企业发展、乡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乡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关注,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今后应主要加强对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空间因素的分析和关注,如城乡间历史文化的联系、意识形态、共同发展意向等,重视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基础性因素研究。

2.1.3 城乡统筹空间模式

目前大部分地区所编制的城乡统筹规划相对来说都具有典型特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农村全面发展模式和城市带动发展模式,对不同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今后应转变城市的优先发展和农村的自我发展的传统发展意识,重视城乡联系对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模式和动力促进的影响,遵循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1.4 城乡统筹实施途径

目前大部分学者从乡村城镇化、文化整合、城乡信息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特色产业集群、相关政策制度等各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多种途径,有利于指导不同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即所谓的地域导向下的城乡统筹模式。今后实施途径应强化宏观、中观、微观实施策略的结合,注重对不同类型区城乡统筹发展途径的研究,尤其针对山地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的研究,根据地域特色,提高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2.2 中外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经验分析

通过对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和国内关于城乡统筹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发现,自城市和乡村诞生以来,城乡关系问题就一直存在着,关于城乡问题是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话题,各国针对城乡发展建设模式和特征也是存在差别的,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之处:

(1)城乡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或就乡村论乡村。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发展必须要有适当的发展规模,城市不可无序蔓延扩张侵占乡村领域,城市应有适当合理的控制范围。乡村发展也不能单纯从乡村基础设施上着手,还应考虑如何借用城市发展的活力来激活乡村发展的潜力,同时应建设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并制定适宜的控制指标来保障社会公平与公正。

(2)应建立完善、系统的城乡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基础,支持农村快速发展。如果仅仅靠规划建设,而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障,所有的蓝图到最后只能是一张空头口票,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发达国家都建有比较系统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从区域到乡村规划设计都有相对成熟的规划体系来支撑,并有相应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来保障执行,从而保证战略规划的最终实现。

(3)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当中,发达国家的乡村建设都比较注重对乡村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营造方面,创造具有广域开放尺度的乡村开放空间景观是欧美乡村景观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塑造了优美的乡村生活环境,也为永续的城乡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了保障,相对于我们国家的部分地区的乡村城市化建设趋势而言,具有值得深思和借鉴之处。

总之,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课题,针对中国城乡建设模式的探索,既不能完全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也不能完全否定西方经验。同时,中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明显,那些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入探索,从而创新世界城乡发展的中国典范。

参考文献:

[1] 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叶齐茂.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in Town and Country: Urban Design Campaign[R].London: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1994.

[4] 佚名.英国城市规划史上的三个重要报告[EB/OL]. (2012-08-11)[2010-1-09] http://:8080/international/message/showmessage.asp?id=1543.

[5] 杨小鹏.英国的绿带政策及对我国城市绿带建设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0,(1).

[6] 叶齐茂.美国的乡村建设[J].城乡建设.2008,(9):74-75.

[7] 朱晨,岳岚.美国都市空间蔓延中的城乡冲突与统筹[J].城市问题,2006,(8):87-92.

[8] 黄河新闻网.借鉴德国城市化理念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EB/OL]. (2012-09-11)[2010-11-04]http:///comment/comment_content/2010-11/04/content_692197_2.htm.

[9] 周季钢,阳炆杉.德国:“城乡等值化”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EB/OL]. (2012-10-11)[2011-09-09]:http:///20110909.shtml.

[10] Tang, W. and H. Chung. “Urban-rural transition in China: beyond the Desakota model”, in China's Regions, Polity, and Economy: A Study of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ost-Reform Era[M]. ed. S.Li and W.Ta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 Press.2000:309-350.

[11] 易鑫.德国的乡村规划及其法规建设[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11-16.

[12] Richard T.T.Forman.Land Mosaics[M].U 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30-40.

[13] 郝万喜.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1,(21):59-64.

篇9

面临的诸多问题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等;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提出大力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上述分析和设想愿与同行共酌探讨。

[关键词]城市问题地下空间利用开发原则 1引言

城市人口、地域规模和城市生存环境问题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已从1950年的28.7%提高到2000年的75%。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由1989年的不到20%提高到2000年的35.7%。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结果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据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1996年的10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的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了50.2%。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城区规模扩展都在60%以上,其中有的城市占地面积成倍增长,实际上占用了大量耕地。1986~1996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使耕地净减少197.5亿平方米,这比韩国耕地总量还多。中国是资源小国,耕地资源更是如此,中国目前人均耕地1000平方米,仅占世界平均数的1/3,到2020年,人均耕地将下降到800平方米以下,根据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65%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城市人口将比1980年净增8亿多人,按每个城市人口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将占用耕地666亿多平方米,再考虑工业交通用地,使我国的耕地资源将不堪重负。此外,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还使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城市绿化地减少,形成一系列的“城市综合症”,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正视耕地面积很有限并将继续减少的严峻现实,正视城市生存环境恶化的现状,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发展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笔者具体研究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大力发展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的规划原则。

2城市发展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1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正在中国城市中形成“城市综合症”,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城市绿化地面积减少。按照国际标准,城市人口密度大于每平方公里2万人属于拥挤。我国上海城区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7万人,局部地区达每平方公里16万人,北京城区4个区平均为2.8万人,均属于超饱和状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开发,城市建筑和通路的大规模建设,使可用于园林绿化的绿地和开敞空间日益减少。据1990年统计,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只有3.9平方米,与国家制定的人均10平方米卫生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已成为许多城市普遍的问题。如北京市干道平均车速比十年前降低40%以上,每平方公里道路汽车拥有量为发达国家大城市相应拥有量的两倍乃至数倍。尽管北京近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可是道路的扩展远远赶不上车辆的增长。据统计,近十年北京道路年增长率为3%,而车辆年增长率为15%,车流量则为18%,交通拥挤已成大患,同时停车问题也日益突出。

(3)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城市环境相应恶化。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水质超过了3类标准的城市河段已占78%,5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垃圾围城现象普遍,我国生活垃圾经处理的仅占2.3%左右,其余只能堆存,堆存量高达60多亿吨,占地60多亿平方米;城市噪声污染普遍超标,全国有1/3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城市交通噪声大部分超过79dB限值,生活噪声大部分超过55dB限值。

(4)城市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差,城市防灾系统达不到现代城市的标准。由于现代城市高密度化和生活水平高标准的需要,各种供给设施的建设将会急剧增加,需要改造和增设的管线就会越来越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地下管线比较混乱,每年管线被破坏事故有上万起,直接经济损失达7亿多元。如1995年济南市发生特大煤气爆炸事故,事故的原因是煤气管道泄漏使电缆沟内充满煤气而引起爆炸,爆炸长度达2.2公里。另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缺少对防灾空间的规划,各项城市防灾系统达不到现代城市的标准。如每万人中消防队员和消防车辆数,北京与上海仅分别为东京和纽约的1/6,城市总体抗灾防损能力还相当脆弱。

如何在保持现有自然条件不继续恶化和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的前提下寻求发展途径,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发展的当务之急。

2.2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

2.2.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在解决我国城市化发展诸多问题及寻求新对策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吸取其历史的教训。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都曾经出现过向上部畸形发展而后呈现“逆城市化”的教训。由于城市中心区经济效益高,而以房地产业集中于城市中心区投资,造成了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大量兴建。为了解决人流、车流过分集中问题,又兴建高架道路,高层建筑、高架道路的过度发展,使城市环境迅速恶化,城市中心区逐渐失去吸引力,于是出现居民迁出,商业衰退的“逆城市化”现象。城市的发展历史表明,单纯以高层建筑和高架道路为标志的城市向上部发展模式,不是扩展城市空间的最合理模式,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当今发达国家已把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难题的重要措施和医治“城市综合症”、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交通难问题,发达国家纷纷修建地下铁道,如纽约现在地铁运营长度为410公里。东京为263公里,巴黎为209公里,伦敦为414公里,这种快速大运量的地下有轨交通不仅解决了交通阻塞问题,同时其能耗小,噪音低,从而使其沿线地价升值,进一步带动了城市中心区的复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不少大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名古屋,美国的费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多伦多,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斯图加特,以及北欧的斯德哥尔摩、奥斯陆、赫尔辛基等地以地铁修建为龙头,对城市中心区进行了立体化再开发,即缔造地面空间、上部空间和地下空间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其中,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立体化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以日本为例,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人员活动、物品储存、交通运输、供给处理等。其主要开发和利用形式有:地下室、地下步行道、地下街、地下铁道、地下停车场、多功能的铁道站前地下广场及复合型的地下市政设施等。通过广泛合理的利用地下空间,既节约了城市用地,扩大了公共绿地,又使交通顺畅,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2.2.2大力开展地下空间

实践证明,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省耕地、改善城市环境的最有效途径。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十分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如得到合理开发,其节省土地资源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一个城市的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量一般是城市的总面积乘以开发深度的40%。以北京为例:旧城区62.5平方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可供合理开发的有41.2平方公里;当开发深度为10m,地下空间资源量为L65亿立方米;以地下建筑为二层计,可提供建筑面积0.55亿平方米,比旧城区0.42亿平方米还多。因此,世界发达国家把地下空间作为新型国土资源。1983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了利用地下空间的决议,决定把地下空间的利用包括在该组织下属的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工作计划之中。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学术会议上通过了《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199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第七届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其主题是“明天一室内的城市”。1998年在莫斯科召开了以“地下城市”为主题的地下空间国际会议。广泛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是在19世纪末特殊的国内外形势下起步的,是以人防工程建设为主体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中一部分工程实现了平战结合,在平时发挥了一定的城市功能。8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容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于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城市开始了以城市交通改造为主的城市再开发,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进入一个适度发展的阶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正在大规模建设地下交通体系:上海先后完成了地铁1、2号线和明珠线的建设,并规划了11条地铁线和10条轻轨线,总长560公里;北京完成了地铁复八线、13号线的建设,近期又开始建设地铁5号线,不久又将开始建设4号线、八通线、春颐支线和望京支线,北京远期的地铁营运里程将达到408公里。除了地铁的大规模建设外,许多大城市还开发了大型的地下综合体。如大连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不夜城”,地下商业部分3层,停车部分5层;又如北京的东方广场,因地面高度受限,地下开发了4层,共30余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20%。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城市在重点再开发地区,开始实行地下空间大规模的整体开发,即地面红线以内相对应的地下空间全部加以开发,在地下建立动、静态交通体系,并将各种城市公用设施归人多功能公用隧道,即“城市共同沟”,使地面上保持安静、优良的环境。例如北京市的中关村西区和东部的中心商务区(CBD)都采取了这种再开发的方式。

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阻塞、环境恶化的问题,同时还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些先进国家的城市,如美国的芝加哥、挪威的奥斯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以及日本的一些城市,在地下空间建立了下水道和污水收集与处理的统一系统以及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统一设施。日本的深层地下空间开发方案中设计有管道系统可以把垃圾分别输送集中到地下垃圾处理厂。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就可以把污水、垃圾的污染减到最低限度。日本学者尾岛峻雄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在城市地下空间中建立封闭性再循环系统的构想,尾岛设计了一个覆盖东京23个区的地下大深度公用设施复合干线网,其相交处节点为大型多层地下建筑。所有物流系统如污水、垃圾、供热和供冷的空气等的运送、处理以及回收都在这个大循环系统中进行。我国到2030年,在中等干旱年份,缺水300多亿m3,但同时我国有400—500多亿m3的城市生活污水,其中80%未经处理排放形成污染,如能达到英国(100%)和美国(89%)的处理水平,则不但解决了污染问题,回收后也解决了缺水问题。因而,在我国城市中利用地下空间建立封闭性再循环的中水系统非常必要。

3地下空间规划原则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的地下空间发展史表明:当全国人均产值达到或超过500美元时,才进入可以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的阶段。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这个数值,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已经大大超过这个值,可以进入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阶段。但是,在地下空间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盲目及无序的过度开发所造成的地下空间浪费问题。发达国家如日本在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时已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城市中心街区地下设施拥挤,即原地下工程对新规划的地下工程设施布局形成制约,新规划设施埋置深度加大,建设、管理费用增加。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空间,国际隧协于1990年在中国成都召开的第十六届年会上提出以下有关法规方面的政策宣言草案,并于1991年在英国伦敦第十七届年会上正式通过,宣言如下:

(1)地下空间与土地及矿产资源一样,也是人类的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也应认真规划,以确保这种资源不被破坏和浪费;

(2)地下空间的利用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土地将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它的存在也势必影响将来邻近地区的使用,这些特点就要求对地下空间的规划格外重视;

(3)为了决定地下空间的优先使用权,为了更好地处理可能发生的使用上的矛盾,为了给将来更重要的利用提供预留空间,国家、地区应该制定有关的准则、标准及分类。

因此,根据我国地下空间利用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规划原则:着眼当前,考虑长远;地上地下,统一规划。

3.1着眼当前,考虑长远

从我国实际出发,近期规划应着眼现有的地下空间利用。具体规划如下:

(1)把过去已建的地下人防工事、地下室或其他地下空间鉴定分类,可用或可经过改造利用且又符合总体规划的应尽快使用,不能利用的予以报废。

(2)结合民用建筑修建平战两用的防空地下室,一方面弥补地面防灾空间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地面上难以抗御的外部灾害如战争空袭、地震、暴风等提供较强的防御能力,同时还可在地面上受到严重破坏后保存部分城市功能。

(3)结合城市建设尤其是地铁建设开发地下空间,上海人民广场的改造即体现了这样的原则,以地铁修建为契机,形成了一个包括2座地铁车站、2座地下商场、一座地下停车场和一座地下变电站的大型地下综合体,地面上建设了大面积公共绿地并恢复了人民公园。

(4)明确地下空间利用的重点是以地下交通建设为中心,其次是人员地下活动空间的开发以及地下供给处理设施的扩充和改造。在近期规划同时,还应考虑长远,对将来可能转入地下的大型重要工程设施进行规划预测,为其预留位置,避免任意占用造成的地下空间重复改造。

3.2地上地下,统一规划

城市规划必须统筹地面和地下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必须服从城市规划,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取长补短,去弊存利,建在地下有利就规划在地下,建在地上有利就规划在地上。同时,由于地下设施较多,也应从使用上、地质条件、技术条件上以及对能源的消耗等方面深入研究各种地下建筑的合理埋置深度,如共同沟的标高不能把地下铁道的标高往深处降,因车站造价与深度成正比,越深造价越高,也不利于运营成本的降低及乘客上下的便利。在这方面,一定要作好地下空间的立法,以达到可持续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

4结束语“”版权所有

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空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寻求和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时,应注意科学、合理、高效、有序地利用这宝贵的资源,要系统、长远的规划,以提高城市用地效率,减少城市灾害损失,实现城市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建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陈立道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钱七虎.迎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学报,1998(1)

4王祚清.日本城市大规模、深层次、多功能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998(2)

5王梦恕.21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年代.岩土工程界,2000(6)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建设规划

Abstract: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development affected by geological conditions,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erefore, in a particular urban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is limited.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restricted factors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more, in its development is completed, to do again planning adjustment technology difficulty and investment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face and the floor space planning and adjustment. And th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some of the city's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guidance, cannot guarantee that resources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which severely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cit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urrent urban undergrou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ome re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measures, in order to offer you correct academic exchange.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及经济的进步,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目光由传统的地表空间、地上空间开发越来越多的转到地下空间的开发。由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是城市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增强城市功能、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规划正由传统意义上的小规模、无序性开发转向对于城市整体规划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综合性系统开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全面认识我国目前城市地下建设规划现状,正视其中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之处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与开发并重,正确认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有限性

一般而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包括了城市地表以下的广阔空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无限。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受制约因素较多,例如:地质条件,已有地下兼职设施、地面建筑设施、技术水平以及城市整体经济水平等。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城市地下资源是有限的,更由于城市地下资源开发的难度及资金投入都远远高于地上开发,因此,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并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注重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保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我国以往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往往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且各自为阵,开发态势上一般以:道路发展、市政管线建设及民用空间为主。传统模式下的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导致了空间开发的粗放性与无序化,这严重阻碍了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而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日益凸显,底线空间开发建设一时间成为各大城市建设的热点,在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的驱使下,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呈现了遍地开花的态势,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指导,长此以往必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城市地下建设规划中,应当具备大局观及全局意识,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建设发展保持一个长足的健康态势。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地下规划建设的思考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众所周知,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规模、功能性及整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前瞻性的城市发展指导又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立足当地实际并着眼长远做到有序、有效、可持续开发。城市地下规划建设是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城市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正处于初期阶段,一方面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我们队城市地下资源做有效开发,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城市地下资源开发经验及理论基础不足以支撑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使城市地下规划建设以一种健康的态势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