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研设备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科研设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 可行性研究
课题项目: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疗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在新形势下,许多医院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以改善就医环境和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而大型医疗设备往往资金投入量大、使用运行成本高、对病人医疗费用的增长有较大影响。可行性分析是在决策阶段所进行的综合性的分析论证工作,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因此,为防止盲目购置和重复建设,必须进行大型医疗设备的可行性分析。
一、现状分析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可行性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为“可行”而研究,可行性研究沦为形式
相当一部分项目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时候,先立项后论证,以项目可行为先导,尽可能搜集所需资料为项目可行提供有力论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领导权利意识重,搞“一言堂”,参加可行性研究的人员只能围绕领导意图来开展研究工作,给出可行性研究结果;二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有关部门审批和银行贷款的依据,为了争取有关部门的批准和筹集更多的项目资金,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不是实事求是,而是为得出项目可行的结论而拼凑事实,这就使得可行性研究失去了本意,成了为“必行”而研究。
(二)可行性研究组织架构不规范
可行性研究小组需要由各方面专业人才组成,如:临床医学专家、设备技师、会计师、工程师等,对设备购置项目从各个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证。可是,有些购置决策根本没有成立可行性研究小组,只是由相关部门凭主观经验编写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滥竽充数。有些项目虽然成立了可行性研究小组,但组成成员不是缺少技术人员,就是缺少经济人员。这样的小组在进行分析工作时,往往偏重自己专业范畴内的可行性研究,而不是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运用科学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论证,因而导致结论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不全面
一些项目缺乏对关键环节的可行性分析,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有意避开对不可行环节的研究,如:有些项目无有资质的设备技师却不进行组织可行性分析,硬性上马;有些项目对周围环境有明显污染或放射问题,却避而不谈;有些项目受制度或未来行业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很大,却缺少或根本没有风险分析的内容。
(四)运用的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
有些研究工作在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时,为高估收益、缩短投资回收期,而选择次要和辅助评价指标,回避主要指标;在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时,往往夸大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只进行定性分析,很少进行定量分析。
二、研究内容
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以前,通过对设备的市场需求、设备选型、盈利能力、环境影响等,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投入使用后取得的财务收益、经济及社会效益进行预测,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在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分析,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购置的顺利实施和推进。
(一)投资必要性
医疗市场的需求是医疗设备购置的前提,首先要做好市场研究,了解设备适应的病种在当地的发病率、病人来源情况、本地区同类设备的数量和设备利用程度。前瞻性地考虑设备是否与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是否有益于填补区域空白,重点学科建设,新业务增长等。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须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同时,满足或超前于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的需求,符合医院技术层级日渐提升的发展趋势,寻求经济效益与科学创新价值的平衡点,实现临床与科研共赢。可选用定量指标:装机后本区域每百万人口装机数、医院的医疗收入占本地区医疗收入的比率、本院拟购设备适应病种的专家数量、床位数量、病床使用率等。
(二)技术可行性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医疗设备的技术革新也随之加快。医疗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耗材采购、维修材料供应的良好途径是设备正常使用的保证,这些均应列入可行性论证范围。除技术水平的相对先进性,还应充分考虑技术革新的速度。选用指标:预购置设备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与医疗上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的一致性。
(三)财务可行性
在可靠的成本分析(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收入测算(由于政府制定了统一的收费标准,收入测算的关键是对设备工作量的有条件、有根据的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所采用的指标分为静态指标(投资回收期法、年均投资报酬率法、投资贷款偿还期法等)和动态指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由于动态指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所以在实际评价时比静态指标更具说服力。动态评价方法中的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是财务可行性分析普遍采用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净现值法是把科学预测设备购置后的收益,通过基准贴现率计算为现值,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来决定是否购置;而内含报酬率法是计算出资金流入现值总量与流出现值总量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与基准贴现率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方案优劣,并通过这种方法来明确方案的实际收益率,故在实际应用中,内含报酬率法比净现值法更佳。若采用的各评价指标均符合预期目标,则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若均不符合,则应放弃购置。当主要指标与次要、辅助指标有矛盾时,应以内含报酬率等主要指标结论为标准,若主要指标符合,而次要、辅助指标不符合,则说明该方案虽具财务可行性,但存在一定风险;反之,应放弃。
(四)组织可行性
大型医疗设备的安置必须符合医院环境总体布局的要求及环保要求,这就要充分了解医院的总体布局、设备安装地点及环境要求,如:配电、通风、降温、有无排污和放射问题等及解决措施。工作人员定期进修或培训,包括:诊断医师、技师、护士、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医院应加强自己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解决绝大多数的机器故障问题,降低费用、节约资金。
(五)社会可行性
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除了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外部效果,即社会效益。体现在:
(1)购置的设备开展的项目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能给本地区患者带来就医便利。量化指标:患者因本地无同类设备而赴外地就诊需花费的开支/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2)购置的设备能明显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诊疗效率,增加病人接待量,带动相关科室收入增加。通过对设备检测速度分析,预测出在单位时间内新设备的病人接待量。量化指标:预计年使用人次数×预计使用者住院比例×平均住院收费额 。
(3)购置的设备能提高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与效率。可采用应用成果、新技术、科研论文数等指标加以衡量。
(六)风险及敏感性分析
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实际与预期之间的差异就是风险,引起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例如:投资实现后有关制度和政策的变化、高级换代产品的出现,医疗业务量的稳定程度,利率或物价水平的大幅变动,可行性研究中所收集数据的可靠性等,对设备购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助于确定由于因素的变化影响购置决策的程度。
敏感性分析是对影响购置决策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测试的一种模拟性分析。在可行性分析中,所依据的往往是一些预计的假设或前提,这些预期值同日后的实际值存在差异,有的差异很大,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都会对决策后果产生影响。如,计算年收益率的变动范围,保证净现值为正值;测算投资保本点,确定收入的最低限和支出的最高限。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选取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以提高方案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勇,方志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医疗器械 维修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54-01
医疗器械作为医院正常的硬件条件,保证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医疗器械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治疗和科研水平。随着医疗器械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其维修和管理难度日益增加。因此,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必须适应医疗科技的发展需求。
1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概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的种类不断增加,在医院诊疗活动过程中,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作用日益重要。医疗器械作为诊疗的必备工具,其价值大到上千万小到几十元,都需要进行维修和管理[1]。下面按照设备价值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万以下设备:吸痰器、洗胃器、离心器等机械设备,以及心电图、血氧仪和备用电源等电子设备;
(2)1~10万设备:微量注射器、心电图、监护仪德国电子设备;
(3)10~100万设备:B超机、呼吸机、无抽搐痉挛治疗仪等电子设备,质谱仪、生化分析仪等综合设备;
(4)100万以上设备:CT、X光、DNA分析仪、彩超和消毒炉等综合设备。
2 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现状
2.1 维修技术落后
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水平相当于美国70年代,属于维修的初级水平。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维护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这种维修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医疗器械维护的要求,维修工具和手段相对陈旧。
2.2 管理制度滞后
医院维修与管理的制度看似完善,其内部管理相对落后,特别是医疗器械的维修部门。目前,医疗器械缺乏技术人员评定标准,导致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也没有适当的维修和管理制度。相对复杂的医疗器械从购入到使用都无维修技术人参与,也无法了解机械设备的性能、原理和参数。
2.3 缺乏定期维修管理
医疗器械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以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是对设备性能和状态的考察,将故障隐患降到最低。事实上,大部分中、小医院医疗设备都得不到有效地维修和保养,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医疗设备的无形成本。
2.4 不重视维修人员的培养
很多医院不了解医疗器械的维护,忽视对高水平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缺乏设备维护意识[2]。目前,大部分医院尚未建立维修队伍[2],缺乏人员技术培训和准入制度。医院维修人员缺乏维修经验和维修知识。医院对维修人员技术的不重视,导致维修人员如同杂工,维修技术落后。
2.5 保养形式化
医院保养制度大部分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登记,并未实现器械的真正维护。医院缺乏设备维护意识,维修人员很难接触设备,保养制度不能指导设备维护,进而导致维修工作不能落实。
3 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工作的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器械先进程度的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也需要不断扩充。医院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提高[3],以此满足医疗器械发展的需要。下面就提出几点建议。
3.1 完善维修管理的制度
医院依据自身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诸如,维修人员准入制度、竞争制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维修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各自责任,保证大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2 采用适当的技术人员
医院在规模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差异,医院需要研究各自的情况,组建高水平的维修机构。依据准入制度,维修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电路、机械、光学和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并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从事维修工作[4]。
3.3 掌握维修技术
医疗器械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设备维修方式也不同。由于维修人员数量有限,很多维修人员兼顾其他设备的维修,所以维修难度很大。每个维修人员依据自身的技术情况明确分工,有助于提高维修效率。1~10万的设备构成简单,价值较低,维修人员可以自行维修,10~100万的设备构造复杂,价值较高,必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3.4 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
医疗器械维修属于复杂工种,不仅需要经验和脑力,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大型精密医疗器械都需要建立档案,否则很难进行相关的维修。条件好的医院可以建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系统,并构建自己的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为医疗器械维修提供支持。
3.5 重视人才培养
随着医疗器械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维修知识。医院应该为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只有与医护人员同样地看待,才能丰富自身的维修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在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既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医院必须加强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注重维修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才能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仁青.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探讨[J]. 大家健康,2013(2).
[2] 黄明辉.探讨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36).
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 医院发展 作用
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为领导和各项事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同时围绕医院经营和管理涉及的临床、医学、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服务,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整体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为医务人员、患者乃至社会公众服务。以档案管理促医院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以科技档案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医院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科学知识的更新突飞猛进,而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医学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直到今天还有许多疑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就要求广大的医学工作者在医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总结、探索,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服务。科技信息的收集管理,开发利用科技档案资源,将科研计划管理与科研计划档案管理相结合,挖掘科技档案中蕴藏的科技信息,使之成为科研立项、实施以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医院“科技兴院、科教兴院”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充分利用科技档案,开发、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加快科学研究的进度,通过对医学科技资料的学术交流,达到推广应用和服务大众的目的。
2 以病历档案促进医疗质量
病历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也是评价和衡量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与其他档案管理工作不同的是,病历档案工作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疾病防治和身体健康,病历档案资料信息的利用率高、时间性、实用率强,它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好收集、整理、组卷、登记、分类、编目、编码、排号、贮存和档案的检索、利用等工作,把病案中大量的医疗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分析,及时准确的向医院领导、科室医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查阅利用包括医院感染、新农合、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公检法、计划生育、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伤残事故民事案件、疑难病例转院会诊病历复印件等。为医院领导加强业务管理、业务建设的决策,科室医务人员总结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控工作提供依据,在强化医院管理、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等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以设备档案促进技术质量
医疗设备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工作的开展,完善的医疗设备档案为医院全面、准确地了解设备购置使用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查考凭证,也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设备档案在大型仪器的引进和维护中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充分利用设备档案考查、论证医院大中型仪器设备,了解设备使用频率、使用寿命,做好预测服务,为购置设备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避免资源浪费,是加强医院宏观调控、保障医疗技术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医疗设备档案也是促进医疗技术质量乃至医院全面发展的关键点。
4 以人事档案促进人才选拔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医院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倍受重视,由于干部人事档案真实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此外,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的调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检索系统,提供借阅全面、系统、准确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料,以保证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而为医院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以医德医风档案促进行风建设
医德医风档案主要包括医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形成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病人对医生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评定,医院员工的年度考核,病人及其家属的表扬与投诉等。医德医风档案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临沂市人民医院历来重视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形成院科各部门、党政工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完善机制,创新制度,严格落实长效机制,并将每位职工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廉政建设情况等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年终医院将根据医德医风档案评选出专家名医、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骨干、优秀护理人才、服务明星、先进工作者等。在优秀人才评选中,医德医风是衡量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志,也是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医院档案工作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巨大的可开发利用空间。加强医院档案管理能为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使医院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发展,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经营意识,树立以档案促发展的档案管理观念。档案管理人员在做好日常档案收集工作的同时,要主动丰富档案内容,优化档案结构,掌握档案利用的新动态,积极开辟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医院、患者乃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已二十年,我深深的意识到:当前,档案利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份的原始档案资料,他们更需要系统的、成专题的、有序的档案信息,如果档案人员平时将这方面的档案信息进行汇总,不仅能节约临时查阅、汇总的时间,也能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2)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提供优质、快捷的信息化服务。2006年以来,我们临沂市人民医院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信息化建设伊始,就要求信息化建设起点要高,要有超前意识,避免零打碎敲,低水平重复建设。
总之,档案管理与档案需求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档案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医院决策者、医护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员都能充分地认识并积极参与到医院档案的建设,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医院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医院医疗、教学、科研需求就将得到极大满足,就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医院的整体发展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康复中心建筑设计应首先满足其功能需求,不能一味求大求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要结合选址周围的市政配套、自然人文等条件,立足功能需求,合理控制规模大小,统筹设备设施并遵循以下原则:
*合理分配普通医疗和康复医疗功能空间资源与医患配置比例,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以及相互促进发展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适应地方经济状况和康复人员生活需求,康复中心的选址、拟建规模、远期规划均应结合实际,各个功能区块的组成和比例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具有一定的变通性,以便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
*以人为本,医患并重,注重对活动在医疗空间内的所有人特别是康复人群提供全方位关怀,营造卫生、安全、经济、高效的室内外环境
康复中心应从残疾人的特定康复需求及各场所开展康复业务的需要出发,发展残疾人所必需的综合医疗和全面康复服务。应明确医疗区的功能分区,细化各个医疗流程,合理组织医疗康复空间,使得医疗区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为患者创造安全便捷的就医环境,为其中的医护人员创造高效舒适的内部工作环境,满足现代化康复中心低能耗高效率的要求。
*对康复医疗的功能和工艺流程设计进一步优化,加强设计的通用性和可持续性
在功能分区合理、设备设施先进的前提下对建筑单体进行科学化、智能化设计。充分吸收国内外康复设施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适应当地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实现设计的可行性。比如采用先进的医院街设计来整合门诊医技科室、各单体采用分体结构来适应不同需求,利用智能化网络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为康复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内部功能分区设计
康复中心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康复医疗区、培训科研区、办公与后勤保障区,还可根据自身发展和立项情况设立居住生活区和预留发展区。医疗康复区位于园区主体,居中心位置,且临近主要交通要道,其他功能沿周边布置,同时应充分预留发展用地。
*康复医疗区
医疗区包括门急诊、住院、医技、康复等四部分,是康复中心的主要功能区。因为康复中心并不是大型综合医院,所以普通医疗部分只占很小比例。医疗康复区应设置在用地规整、地势平坦、采光充足、景观较好的部位,同时要设置在用地与城市主干道临近处,这样交通便利、目标性强。其中如果设置感染医疗区,其传染病门诊和病房应设置在单独区域,位于用地范围的下风方向,并与医疗区和生活区留有一定间距。
医技楼应位于中心地位;各建筑物中间保持的距离要适当,既便于联系又要避免干扰。康复训练用房应根据使用人员频率设置,多建设在临近病房楼的一旁。特殊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康复用房应尽量单独设置。
医疗区各医疗功能部分之间的交通流线复杂,一般包括四种类型的流线形式。第一类为外来人流,包括患者、陪同家属、探视者;第二类为工作人流,包括医生、技师、护士、职工;第三类为物品流线,包括药剂、器械、食物、资料;第四类为污物流线,包括垃圾、污水等。各类型流线应防止交叉,减少和杜绝院内感染,使医院内形成有秩序的动态环境,组合好各建筑空间,使各部门之间无穿越交通,采用信息诱导图标,引导医院内部流线。一般医生和患者,住院和门诊患者,成人和儿童患者,食品和药品供应路线均应分设,污物路线要隐蔽,各活动路线不应交叉。
*培训科研区
培训科研区担负着康复中心的重要宣传培训科研职能,包括对康复技术人才进行系统培养、对社区康复服务进行对口专业性指导,以及开展康复信息咨询、康复知识宣传、康复理论研究等。培训科研区包括教育培训部和科研部。
教育培训部包括康复技术人才培育和残疾人职业培训。教育培训部门包括教学用房、图书资料用房、办公用房和学员生活用房等。教学用房分为普通教室及康复培训专项教室。
科研交流用房包括科研中心和交流中心。科研中心根据科研需求及主要研究方向设生物制药研发部、辅具研发部、电子耳蜗研发部、残疾人用品高新技术研发部、理论研究部等研究部门等内容。交流中心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承担着会议、交流、接待等内容,根据使用要求,分设会议中心、接待中心两部分。设交流报告厅用房、招待用房、餐饮用房(可为科研中心提供服务)等。
培训科研功能在国家级和省级康复中心所占比重较大,但现实中开展工作缺少必要场地,因此,在大型康复中心的规划中应充分预留其发展位置,完善康复中心的全面康复职能。
*办公与后勤保障区
办公与后勤保障区包括管理办公区、后勤保障区和设备用房。管理办公区的管理职能包括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后勤管理等。主要功能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用房、报告厅、网络机房等。
后勤保障区包括病员餐厅、职工餐厅、职工宿舍、洗衣房、垃圾及污物处理等。一般介于医疗区和职工生活区之间,便于双向服务。营养厨房应接近住院部,必要时可设于住院楼内部。家属生活区一般不设在医院内部,但生活区如果离医院过远,康复中心院内必须设置工作人员宿舍,并在场地中规划出充足的工作人员停车场。
设备用房包括氧气站、气体泵房、变配电室、发电机房、锅炉房、换热站、空调机房、消防设备用房、污水处理站等。设置内容由康复中心的功能需求决定,并受周围市政设施的制约。这些设备用房属于污染服务区,应设置在用地边缘,并尽量自成区域,在合适位置设置值班室和中心控制室。其中锅炉房应接近营养厨房和职工食堂,并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空调机房、变配电室、换热站等设备用房应接近负荷中心,一般可设于住院楼地下层或单独设置。
外部空间组合
*分散式布局
分散式布局是将各功能区块甚至医疗区各个科室都分别设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一些规模较小的医疗建筑采用这种布局。这种形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每幢建筑物均可获得较好的朝向、通风和采光,便于结合地形和分期建造,具有浓厚的庭园式气氛,同时保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卫生,便于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其缺点是各个楼独立设置,占地面积大,增加了交通路线和能源消耗,使得建筑综合费用较高,不利于日常管理和设备设施的集中使用。
这种布局方式最利于大型医疗机构的分期建造,各个单独的建筑自然采光和通风都很好,但一定要在建设初期有统一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分期建设,否则,将会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比如:外部流线往复杂乱,建筑占地大,各相近功能分散设置,联系不方便等。分散式布局适合疗养式的康复中心或以精神康复为特色的专科康复中心。
*集中式布局
集中式布局是以一个主体建筑物来囊括康复中心绝大部分工作部门的组合形式。这种集中式布局有点像综合写字楼,是城市用地紧张造成的。集中式布局开始出现时受技术手段制约,内部环境较差,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各个设备系统的发展,综合布线的使用和物流运输系统的应用,使得各医疗部门之间组织有序,人流物流便捷,能够满足医疗建筑的日常使用需求。这种集中式布局在现代建筑医疗技术的支持下,省时增效,为建造现代化专业化的康复中心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集中式布局的优点是节约用地,为总体规划留出更多的室外绿化和室外活动场地,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设备管线集中,各科室竖向分割,缩短了联系距离,有利于将医患分离,各流线统一管理。既节省了建设初期的投资又大大减少了使用中的维护费用。集中式布局的最大缺点是各部门之间相互干扰影响较大,很难保持安静的环境,且缺乏庭园化的室内外空间氛围。
集中式布局依托最大化的空间效率和资源效率,使得医院在维持病患高护理水平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运营效能,对现有护理模式进一步整合提高。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太平洋医疗中心(CPMC)教会山医院就非常注重室内空间的营造和室内环境质量,它们采用无毒自然的建筑装修材料,尽可能的设置屋顶花园和公共空间,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室内自然化氛围,促进患者的康复。
*组合式布局
组合式布局介于集中式与分散式之间,医疗区相对集中,与培训科研区、办公与后勤保障区分开设立。吸收了集中式布局的优点: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功能分区明确、减少交叉感染等,同时各相近相关部门集中设置,使得医疗功能联系便捷,有利于缩短流线,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 马孝民)
1.康复中心的选址、拟建规模、远期规划均应结合实际,各个功能区,具有一定的变通性
2.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论证方案功能分区图
篇5
关键词: 医院 科研项目经费 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开展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医院科研资金合理、高效地利用,确保科研事业顺利进行,已经成为医院科研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医院科研经费的经费来源
医院科研经费是指医院科研人员获得,由政府、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提供,用于解决特定的医学科研项目的费用。医疗技术创新能力直观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水平,医疗科研经费占国家或者地区GDP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医疗科研的重视程度。医院作为医疗科研的主力军,当前医院科研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科研立项:从立项单位直接拨入的科研经费。(2)配套经费:医院根据自身实际,对科研项目给予不同度的资金支持。项目组除获得政府部门立项的科研经费外,医院按政府批准立项文件规定,给予项目一定的配套经费。(3)捐赠:接受社会对科研项目的定向捐赠。(4)横向合作单位划转:有国内和国外横向合作单位划转的项目经费。[1]
二、当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核算不规范。
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科研经费管理和核算方面未做明确的规定,医院对科研经费未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首先,财务部门只在科研经费收入、支出时被动做账;其次,对于科研所用的房屋、设备、水电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这样使得医院人员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自己可以随意地支配科研经费,导致邀请专家劳务支出较多、图书购置用途不明、把日常财务管理中不能报销的交通费、餐费等列入科研经费支出;再次,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药品、耗材一般都是由课题组自行购置,没有经过医院进行采购,其使用情况无法估计;最后,财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需要的经费内容不够了解,无法对其进行监管。
(二)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
预算编制与实施一般都相距两至三年,项目负责人往往比较注重科研内容,对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及效益考虑相对较少,加之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之间较少的沟通,导致项目进度与经费使用脱节。
(三)由科研经费购置物资无统一管理。
由于用科研经费购置的物资一般都是由课题组自行购置的,目前医院科研经费实行科室、设备科、科研处、财务处多头管理,这些物质基本都处于不管状态,购置前未对合理性进行评估,购置未通过医院设备科,结题后没有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
(四)科研经费管理效率不高。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采用经费本核算管理。每一个课题设置一个经费本,经费本由该课题的负责人保管,项目有报销时,课题负责人交财务人员登记支出,其优点在于项目的复制人可以及时地掌握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但是由于是手工登记,容易产生漏记、误记的情况,从而造成经费本上的结余数与财务账上的数据不一致,且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效率低,经费本上也无法反映经费使用情况与预算的差额,存在经费支出不到位或者单项超支的现象。
三、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
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科研人员财经法律意识,建立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产完整安全,防止套取、挪用科研经费等违纪行为。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经费实行单独建账,统一核算,并进行分类管理,一般可以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纵向经费、横向经费、配套经费,分别管理。会计核算应明细到具体科研项目,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二)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科研项目经费拨款一般是按年度预算下达,课题组应根据项目任务合理编制预算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对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做充分研究,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保证经费用到实处。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共同参与预算编制,可使得预算既符合科研工作实际情况,又符合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财务部门定期编制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对照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及时把结果反馈给课题负责人,以便其根据用款进度调整支出结构,确保科研项目经费按预算执行。
(三)加强资产管理。
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应严格按照科研业务使用材料的采购与验收手续,购买设备前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台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杜绝科研设备重复购置等现象,项目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这样才能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的计划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四)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针对医院科研项目较多,建立院内信息共享平台,由财务与科管部门统一科研项目编码,设置经费卡,代替科研经费收支登记本,对科研项目精细一对一的信息化管理,财务人员利用财务软件对科研经费进行会计核算,实行将数据传到查询系统内,在项目开始时就按预算将经费分配至各个科目,并设置预警线,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某科目到达预警线,系统会做出提示,持卡人凭借经费卡在院内进行费用报销、库房领物、网上查询项目收支和预算执行的情况、打印科研课题结题项目报表,据此大大提高课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加大财务监控的力度。
总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是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得力,管理行为到位,才能保证科研项目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篇6
[关键词] 放射科;专业技术水平;影响因素;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进入,广大人民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疾病的诊断需求也越来越来大。放射诊疗技术作为现代医学诊断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提高。CT、DSA、MRI等先进的影像设备的使用,使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在防病治病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水平成为当前各医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想提高放射科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必须面对当前制约放射科发展的种种因素:
1、基础设施老化,设备更新换代慢
虽然放射科现已成为各医院的重点科室,但科室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个过程,很多医院是在原有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改建,科室的基础设施老化,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新一代的先进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医院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可能仅仅只对放射投入,所以因资金的原因,放射科的设备存在老旧的现象,得不到更新或者换代很慢,先进的诊疗设备进入不到一些中、小型的医院,特别是一些乡镇卫生院目前还在使用一些简单的透视和摄片设备,CR、DR都很少见,更不要说CT、MRI等这些先进的设备了。
2、放射科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
自身素质:部分放射科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工作马虎,对病人的痛苦视而不见,不能耐心细致的为病人服务,这就使我们的放射工作的得不到患者的理解支持。
业务素质:少数放射科医务人员业务技术不精,对各种照片不能正确的分析,从而导致误诊、漏诊现象发生,这样不仅延误病情,而且极易引起医疗纠纷。近年来因国家重视和社会需求,虽有大批的放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医院工作,但这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医疗市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放射科中很难看到高学历的人才。现在放射科也面临一个新的形势就是信息化和网络化,部分老资历的放射科人员对信息技术不了解,不能很好的应用,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3、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科学性
一个医院的发展虽取决于院领导的正确决策,但更依赖于科学的管理模式。放射科作为医院的一部分,也需要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才能相应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但现在很多医院的放射科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科学性,甚至有些还没有明确的管理模式。在科研管理上缺乏科研带头人,新的放射诊疗技术不能引进。在人员管理上还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不能很好的调动其积极性。在设备管理上没有专业的操作及维护人员,造成了先进的设备在使用中无法发挥就有的作用,甚至有些设备还因操作及维护不利,明显缩短了使用寿命。
4、放射科人员待遇不高,安全保障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但放射科的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却无明显的改善,另外众所周知。放射线对人体危害极大,它可诱发甲状腺癌、白血病、骨肿瘤等,也可能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染色体畸变等等。但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年休制度和每天6小时工作制度基本实现不了,并且个人的防护措施也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这些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不愿从事放射医疗工作,制约了放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针对以上种种制约因素,建议采取以下相应的改善措施: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放射科要根据当地医疗卫生的需求,确定当前急需的设备和未来几年收益较好的设备,积极向医院提出申请,争取购进部分先进设备,努力改变目前设备老化的现象,提高科室的服务水平。
其次,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时刻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要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不断的外出学习上级医院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定期邀请专家来院讲课,提升全科人员的技术水平。
再次,改变落后的管理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医院的领导要重视放射科的管理工作,放射科应根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科研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各方面都要进行改革,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1、新技术的科研工作要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积极进行,确立科研带头人,制定科研主线,带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研究要出成果。2、设备管理,先进的放射仪器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保证规范的操作流程,深入发掘设备的先进性,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另个要做好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处长其使用寿命。3、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细则,每一张照片都要由上级医师审核,片子质量一定要过关;规范书写报告,减少漏诊率,制定报告审核制度,全部报告必须经科主任审核后才发放,确保放射报告的准确性。与临床医师建立密切的合作、沟通关系,必要时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放射报告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最后,作为医院应该重视放射科的发展,积极的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基础设施上适当投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切实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全面落实特别行业休假制度和每天6小时工作制等等各项工作制度。让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提高放射科的专业技术水平。
篇7
[关键词]内涵建设;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R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c)-0164-04
[Abstract]Discipline is the basic academic unit of the hospital,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ospital.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the subject.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key discipline is based on full and complet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Good department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staff.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depart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key.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 must take the high level talented person as the development core to orderly construct medical treatment,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management and so on key discipline content.Advanced medical equipment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degree of high-tech content in modern medicine.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key discipline in the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mainly through cultural construction,technical construction,personnel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construction to achieve.Walking the road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the key discipline of urology can follow the path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Connotation construction;Department of urology;Key discipline;Development
医院的基本学术单位是学科,学科是建设和发展医院的基础,是带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和发展医院的重要任务[1]。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2]。内涵建设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其目标更多指向质量,是长期的、也是终极的建设目标。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可显著提升学科软实力。内涵建设的过程也是文化积淀、学术研究、医疗技术等提高的过程。重点学科的发展基础是充实、完整的内涵建设。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但加强内涵建设无疑会推动其发展。本文就其内涵建设进行探讨。
1文化建设
文化是科室职工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集中体现,科室文化反映出独特的科室氛围、风气、格调、品味,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量,它虽然不像医疗、教学与科研活动那样具体、明确,但对于医疗、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价值取向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科室文化是科室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是科室集体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文化是要有底蕴、有根基的,科室的凝聚力、向心力来自于科室文化,靠科室文化将每一个人联系起来,是科室内涵建设及科室精神的外在表现。只有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医学高地,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高地;只有具有文化品位的医学人才,才能担纲促进医学进步的历史使命。
好的科室文化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内涵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进而促进科室的发展[3]。科室发展的精神动力主要是先进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聚集科室的人气,形成员工对科室文化的集体认同,使科室内涵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搞好科室精神风貌建设才能使医护人员确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树立高度的觉悟,才能提高科室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科室发展。医德是重点学科的灵魂,是重点学科内涵建没的能源。重点学科内涵建设的主体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因此要培养医护人员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乐于奉献的人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精神。
泌尿外科患者隐私性要求较高,在临床实践中必须营造一种保护患者隐私的文化氛围,才能使患者不受伤害,才能促进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患者诊治疾病。隐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从而推动泌尿外科重点学科的发展。
2技术建设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形成医学学科建设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4]。加强科室内涵建设,科技是关键。内涵建设,基础在医疗服务质量,核心在科技创新能力。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促进了医院发展向内涵型和转化医学转变。最终目的就是强调基础紧密结合临床,以促进和提高临床的诊治水平[5],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通过充分有效的交流,增进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切实把内涵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高临床技术水平。高新医疗技术是重点学科发展的核心,只有重视高新医疗技术的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泌尿外科医生要不断勇于创新,将新的治疗方式引入临床。这是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
科室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内涵建设,重点学科要持续发展则必须加强科室的内涵建设,才能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诊疗水平,这也是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发展永恒的追求。临床医疗质量是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通过强化医疗质量,使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医院所追求的目标。临床工作不仅是诊治疾病也是培养年轻医生的教学过程。在临床工作中,通过把临床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目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学术活动是科学研究、信息技术、学术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学术交流不仅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知识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播文化知识,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6]。
新项目、新技术的应用,在促进了科室的内涵建设同时也提高了临床的诊疗水平,增强了科室的核心竞争力。支撑学科建设发展的学术研究领域就是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的研究方向极其重要。医学科研是揭示人体生命本质和疾病机制、认识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的规律、创造防病治病的医学技术和恢复健康的方法。加强医学科学研究,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7]。科学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技术方法和科技手段,科学研究提高了临床医生的疾病分析能力,可以改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思维方式[8]。在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发展过程中,要形成具有一定研究高度的科研主攻方向。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在建设中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在科研中找准突破点,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项目促进学科发展,以科研课题带动学科创新,最终形成优势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泌尿外科重点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医学学术期刊要坚持理论基础联系临床实践的原则,要研究重大临床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推动基础理论创新。中国泌尿外科的学术刊物逐步繁荣。近年来我国男科学、尿动力学等若干次级学科已经从泌尿外科学逐渐分化出来并且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也是我国泌尿外科学完成了系统、完善建制化的充分体现。
3人才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必须以高层次人才作为发展核心,对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重点学科内容有序建设[9]。人才培养要以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培养创新型人才。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引领与核心,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提高学术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培养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10-11]。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要以人才建设为根本,为了能在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完善政策配套、实施动态管理逐步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包括诸多形式,如医院内部培养、 外出进修学习和鼓励参加学术交流等。
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重点学科建设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人才培养又有利于推动重点学科的发展[12]。学科带头人的管理能力,决定了科室质量管理的优劣[13]。学科带头人应找准学科建设突破口、了解学科前沿信息、跟踪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增强学科活力与竞争力、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学科的比较优势、拓展重点学科、注意学科交叉、发挥团队合力作用。科学规划学科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重视合理规划学科成员的长短期发展规划,重视青年医师的培养,使青年医师尽快成长,进一步加强与各兄弟医院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不断提高医生的教学、医疗、科研学术水平。为了培养适应现代临床需求的人才,在日常临床教学中必须强调内涵建设,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成立后,成为培养泌尿外科专业人才的重要力量。先后启动了泌尿外科“人才工程”,对泌尿外科人才分三个层次进行培训。为了培训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启动了“将才工程”。为了开展泌尿外科科主任领导才能的培训,启动了“科主任管理才能培训工程”。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让年青科主任们看到当代先进水平,确定努力方向,制定达到目标的奋斗步骤,学到新的知识与技术、学到现代科室管理和专科医师培训知识、学到他们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增加了每个人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加大了凝聚力和齐心干的决心。
结合属地病种挑选几个专科作为自己本院泌尿外科的特色发展方向,将男科学建设为独立学科,有利于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男科专业人才队伍,从而推动我国男科事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男性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治[14]。
4设备建设
相对于“软件”而言,重点学科内涵建设所谓 “硬件”即物质资源要素,占据重点学科内涵建设基本条件的重要部分。医院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学科布局要合理,重点学科应予以优先扶持,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合,增进优势学科之间的互补。充分利用医院科技管理调控手段,促进医院学科之间强强联合,把医院各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能力[15]。先进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医学高科技含量程度的重要体现。只有掌握医疗设备的发展动向,配备一流的设备,并且其具有科技含量高、性能好、功能全,才能促进泌尿外科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要科学论证,合理利用医疗设备等资源。在科室现有设备基础上,配备具有泌尿外科特色的检查及治疗设施设备。
“微创”是现代泌尿外科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新技术和新器械日新月异,微创腔镜技术和微创设备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泌尿外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疾病谱的变化密切相关。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其中以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技术、经皮肾镜技术、经尿道手术技术等为代表。先进技术设施和设备及时引进和充分发挥现其作用,是泌尿外科重点学科业务发展的需要。要更新观念,拓宽融资渠道来筹措资金,着力培育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技术和优势项目,有条件的医院要努力争取引进机器人手术系统,重视转化医学研究,成立泌尿外科研究所,建设医教研一体的研究型学科。加快信息数据库建设,科学管理临床资料和各类标本数据。通过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建设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一方面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及临床资源,促进医疗技术的更新;另一方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优化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消耗,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持续、长期、系统的工程,学科建设的规划也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走内涵建设之路,使泌尿外科重点学科能够按照科学发展的道路持续健康发展。科室必须立足功能定位,在内涵建设中由以病中治疗为主逐渐向病情预防、病后康复两翼拓展,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切实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金玉莲.儿童专科医院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6):65-66.
[2]李立改,张敏,李丽艳.河北省眼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分析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5,28(1):87-89.
[3]尚云晓.如何当好学科带头人[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62-64.
[4]孙艳美,钟秀宏,潘晓燕,等.树立转化医学理念,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地方医学本科院校竞争力[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3):146-149.
[5]李冬晖,赵光,刘忠于,等.军队医院实验室内涵建设与管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2):188-189.
[6]陈留柱.加强内涵建设发展蒙医药事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8):54-56.
[7]连斌.研究型医院的内涵界定及特点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07-310.
[8]姜红,朱同玉,王翔宇,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9,22(4):236-238.
[9]高阳.如何加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07-208.
[10]于德华,李建刚,杨震,等.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策略与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61-663.
[11]马晓伟.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全面做好医疗管理工作[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4(1):5-9.
[12]顾震瑶.大型综合性医院学科建设战略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06.
[13]付燕,郭金玲.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2013,33(4):114-116.
篇8
陈海啸: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待明
在进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时,除了考虑其价格和资源消耗因素外,还要考虑它的利用率。新引入的大型医用设备要保证相对饱和的运作,才能发挥出理想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之前曾多次下发类似的文件,但有些地区的医院想出了名目繁多的应对策略,出现了一些医院违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案例。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不单纯归咎于医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国家目前针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上标准模糊,是一大原因。规划应依据何种标准进行?若以区域人口为主要标准,则面临着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区域行政规划等问题;若以当地的经济条件为标准,但又面临着口径问题,应以人口收入、医保人均筹资水平、人均GDP中哪个数据为标准,分歧很大。上下级卫生行政部门标准不统一,往往导致规划不准确,进而导致执行上也面临尴尬。
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确实应该纳入统一的规划,大型医用设备对所有购买者都要有统一的管控。有些该放开的就要放开,该管住的就一定要管好。规划的制定要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保证规划的执行力。而现状则陷入了恶性循环。
目前,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存在数量较少、购置审批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医院想买的没资格,有资格的长时间买不到。这一权限国家应该适当下放。此外,国家可对大型医用设备分类,对于实用性比较高的、对临床诊疗和治疗辅助大的设备,要尽快配置到医院,而对于研究型的设备就可以相对慢一些。
在医疗服务市场和科研能力的竞争中,高精尖的先进医疗设备是一种武器,谁都希望自己早日拥有。但是我建议,医疗机构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引入大型医用设备的用处,是服务临床治疗还是满足科研需求,据此再决定医院购置与否。
此外,在大型医用的设备配置上,还要注意医疗机构诱导需求的问题。医疗需求有时会被非理性夸大,单纯以设备的使用率来考核医疗机构设备使用情况很不合理。医院也应该有一套相应的针对临床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的标准,把医疗检查用到必要之处。
医疗机构还是应遵守国家的规划,不要一味追求高精尖设备,而应能更多地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要让患者知晓不必要的检查对身体健康的伤害。
王前强:呼唤更科学新规
这两个文件出台的背景,其实是针对最近几年以国外为主的医疗器械厂商。他们的大型医用设备进入市场后缺少监管,往往是医院买了后再报到卫生部门。这样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管上就很被动。这些设备前期没有技术上的指标,也缺乏一定的程序,导致国外一些厂商抓住中国相关法律和制度的漏洞,将新研发的设备投放到中国医疗机构,中国往往成了国际上医疗器械制造商的试验田。
新引进设备不列入物价部门价格审查,因此收费项目特别乱。恰恰他们抓住这个机会,引发购机热。受医疗机构快速收回设备成本动力的驱动,其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医疗服务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出台这一规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新引进和使用设备严格准入制度很有必要。
由于大型医用设备信息的不对称,必须要有第三方的信息支撑,让公众知晓设备的优劣、使用的必要性等。而不是医疗机构通过各种平台,对设备效果鼓吹。第三方信息可以委托相关的独立协会或经济评价中心来负责,但这在中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
不过,出台的新规定也显现出了弊端。由于该规定缺少相关的罚则,对于违规的处罚力度弱,其中提到对违规单位两年内停止审批,这个影响或许不大;其次,规定中提到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这个标准很模糊。因此新规定比甲类设备管理条例的惩罚力度要轻了许多。
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作为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卫生规划是否可以有效实施。配置规划的科学性是需要严格论证的,当然也存在很大难度,而我们缺乏相关的标准。中国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不均衡、效率较低等状况突出,设备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失控。
从市场角度而言,政府规划的配置和医疗市场需求的平衡并不复杂。通常来讲,政府最大的职责就是制定规则,包括技术准入和市场准入的规则,再加之配置规划和后期的监督,剩余部分应该交给市场。
规划中提出的给民营医疗机构20%的空间。这个提法过于僵硬,简单地模仿“十二五”医改规划中对于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目标。民营医疗机构大多发展较弱,短期内达不到三甲的水平,因此这个指标相对显得形式化。
金其林:行政部门应做好角色平衡
目前中国的医疗机构以公立医院为主,规划中提到“以政府投入为主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但事实上并未完全做到这一点。国家对公立医院其他筹资途径购置设备做了严格限制,杜绝公立医院合作经营,所以对医疗机构而言,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
这次出台的通知中,配置条件中限定了三甲医院。这首先要求医院有较高水准的临床水平,其次是科研水平,再者是技术和人才资源。规定中提出同等条件下优先配置民营医疗机构,但现实中,民营医疗机构很难达到三甲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甲类设备会有一些逐渐降为乙类,进行逐步普及。新出设备按照单价进行划分。随着甲类设备竞争的充分和技术的改善,应该进行渐进式的管理,适时调整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目录,渐进性地普及先进医疗设备。
高端医疗设备对百姓来说是奢侈品,所以政府根本不需要管得太严。政府的职责是要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同时,医院科研必须要有新设备。公立医院因为靠财政投入配置,国家对其有规划是应该的,但是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应适当放开,只要其满足配置设备所应达到的硬件要求即可。
目前中国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还是站在一条线上,所以前者有各种理由配合其直属医疗机构向政府申请给医疗机构装备。故而,一定程度上,审批者和监管者是一个部门,当其面对利益问题时,很难平衡这两个角色。
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问题上,卫生行政部门应站在政府角度,杜绝医院乱买,需要照顾到先进设备的引进,又要照顾到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这是卫生行政部门自身的平衡。医疗机构不仅要争取政府投入买进相关设备,同时又要符合政府要求,科学合理地用好设备,这是医疗机构应做到的平衡。
余小宝:民营歧视应破除
现在配置许可制度是根据人口数量、医院规模来确定的。所谓的覆盖人口是有变动的,人口医疗需求也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和卫生习惯息息相关。
在我看来,配置规划应该以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确定,医疗服务能力包括年门诊量、年住院量、年手术量,因为这三个指标是确切客观的。
新引进或者首次使用的设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待检验。西方国家往往将一些临床器械的试验放到发展中国家,转移试用成本。还有些外企研发出的设备,首先在中国完成注册,这肯定存在风险。因此对新型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试用,是有必要的,首次引入的设备不可能大面积配置。
若政府能真正将配置规划落地,不必担心大规模购机热。当前以政府拨款购买为主的配置形式,实质上就是政府拨款支持公立医院发展。我认为,政府制定政策时要卡住主要源头,禁止公立医院借款、贷款和租赁购置设备。
民营医院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为什么还需要购置许可?民营医院的钱都是自己的,花每一笔钱购买一台设备,都是需要严格论证的,过程甚至要严于公立医院。
我认为,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发达地区应该交给市场,落后地区由政府扶持,保证落后地区先进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及公平性。
现在不用担心民营医院过度检查的行为,因为医保支付手段已成为很好的限制工具。
武少杰:市场与政策引导器械研发
我们对中国的医疗市场是非常看好的。从过去10年至20年间来看,这一市场的成长一直是非常好的,高端医疗设备的市场也很不错。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医疗设备市场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家GDP增速,所以我们对市场充满信心。
大型医用设备发展非常快,包括飞利浦在内的企业也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就目前而言,我们不认为大型医用设备已饱和。即使在北京、广州的大型医院,他们配置的大型医用设备,由于临床和科研新需求的不断产生,几年后也面临换代问题。
篇9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
[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 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维新. 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 郑新敏. 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 浙江档案,1998(7),28.
篇10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