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部门职责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规划部门职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对策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的加快,城市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土地,可以说土地是城市化发展最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我国的土地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制的提供,因此,就需要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从而能够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充足的利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土地规划管理现状来说,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进行处理,以保障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规划与管理协调不统一
目前,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不能达到步调一致,工作中虽然制定了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由于相关部门未对土地作出合理的、长远的规划,为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在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主要侧重于总体规划,在专项规划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和不足,在执行过程中专项规划并不具备强制性,往往被忽略掉,且在各级执行相关标准时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不能在总体规划的大格局下执行好制定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土地规划与管理缺乏协调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从而导致在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中逐步体现出不协调性。
(二)规划方案执行乏力,缺乏监督管理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政治思想对于土地总规划能否彻底实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中央出台政策,要求、激励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严重执行规划方案。在此过程中,若地方上一味地看重眼前的利益、政绩,大量招商引资,就会导致土地规划失衡,以至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难见成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执行力问题,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缺乏监督管理,以至于一些先进的、科学的土地规划方案难以执行。
(三)规划的机动性和指向性不明显
土地规划一般选择的是传统的静态定性分析法,这种研究方法缺乏对土地的自然状况、人文地理状况、土地利用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容易使土地利用形式趋向单一化,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降低了土地利用指标的标准度,使得土地利用率大打折扣。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对土地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若仍旧用这种传统定性的方法来处理数据,一定会对其准确性造成影响,以至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从现实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并没有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及规划目标缺乏科学性、规划方法缺乏可操作性,造成了地方性土地规划政策缺乏特色,土地规划与市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而且因为有些土地规划的方案太过单调,导致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改正后才能投入使用,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规划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建立起相应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对既定的土地规划编制以及审批等制度进行完善处理,要实时对土地的规划管理情况进行监控,采用动态监控方式,保障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我国要针对土地规划管理建立一个专门的法律体系,在法律中详细的规定各种土地规划管理细节内容,加强对土地规划管理监督机制的约束,使得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保障我国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用途来制定出合适的土地用途管理机制,依据这一机制的要求,来对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合理的管理划分。通过对农村用地及非农村用地的用途M行严格管制,控制建设用地的总供应量及城市用地规模。
(二)土地规划方法科学合理化
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思想重视,充分认识到个人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定性分析法,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在土地规划定量分析过程中,给予定性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利用数学关系式以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演算、推理,最终得到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应用方案。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而言,并非一蹴而就的,相反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动态化分析研究,这对于提高土地规划管理水平、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意义重大。
(三)进一步规范土地规划与管理标准
建立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共同责任机制,加强相关规划与管理之间的协调与衔接。由于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职责权限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相互间交叉脱节,导致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协调,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责任机制和标准,达到步调一致、协调统一具有十分重要,对推动规划与管理的有效落实具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注重规划之间的联系
在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具体规划方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总体规划和划分,把土地资源与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整,协调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降低整体与部分之间出现矛盾的几率,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应当从思想上真正地重视起来,通过不断构建、创新管理制度,建立跟踪监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规划管理效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当前,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协调土地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能够促使它们和谐发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刚刚起步, 国内还没有形成公认的范例。对土地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提高土地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预防有重大缺陷的土地规划方案的实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涉及到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有,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土地的利用结构与分区,农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水源保护区、确定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面积。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对土地规划的区域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与预测评价,并能采取降低环境不良影响的方案措施。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在于土地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能够减少规划方案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对其进行改善的一种方法。我国的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处于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根据相关城市的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通过类比调查、现场勘查和访问以及专家咨询等工作,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开展、环评要点,以及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二 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识别及分析
由于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主要在规划区域内,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就是对规划区域的现状评价和规划方案的评价。为了能够得以实施,就必须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识别及分析。在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识别方面,要能够正确认识环境影响的性质、范围。即环境影响具体指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和对人类社会的反馈效应。要科学准确的对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就要确定哪些因素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计划性,增强环境影响评价综合分析工作的可靠性,为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不利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在进行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识别时候,要根据环境影响因子的权重不同,选择比较重要的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分析。这些因子主要包括土地规划的目标及方针、土地规划的结构调整方向,以及用地范围的规划与布局, 保护区等其它用地区的划分。在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方面,主要包括土地类型的改变,如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导致的三废污染,严重威胁了自然环境;未利用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用地会导致土壤侵蚀以及水土流失的加剧;水域面积、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的增加减少了生物的多样性;交通用地阻碍了动物迁徙、农田被占用,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三 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
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占用、土地组织与布局方面对自然环境的林地、水域等环境影响。土地规划的内容包括土地规划的目标和方针、结构调整和土地分区对自然环境有影响。因此,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就应包括:土地规划的现状及其相应的环境影响分析;土地规划与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等的关系分析;土地规划调整方案及相应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估;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方案。
四 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组织开展
为了能够有效开展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可操作的技术规程,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加强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管理,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规范,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开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示范,逐步完善并推广,加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其进行培训,组建专业化的团队。开展此项工作需要得到各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并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替代方案或环保措施进行协商。其次,要进行土地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并对此进行分析影响范围和程度,制定土地规划的生态环境改善方案和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再次,要学习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的比较成熟的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型与方法。最后,土地环境影响评价要重视公众参与,通过鼓励相关专家与公众的参与,充分考虑到社会各层面的利益与观点,全面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自然环境现状,能够做出更加准确与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公众参与的方式可以随机走访、座谈、听证、发放调查表等形式,更好地推动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五 构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首先,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要选择具有灵敏性、主导性指标,要制定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则,如预测性和科学性原则,能够反映自然环境现状及未来变化;综合性和主成分性原则,能够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指标;易于资料搜集和具有可操作性;时间和空间上敏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其次,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要有层次性,即总目标层、环境目标层以及指标层。最后,确定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可以利用定性排序确定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利用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
六 结论
通过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与研究,得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对其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以及技术方法等处于发展阶段,根据相关案例的实践经验,为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工作路径。土地规划是对用地宏观结构布局,要将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考虑。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现状评价,通过规划治理环境问题;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土地规划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最优的规划方案。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介入时间为土地规划方案的形成期间,具有前瞻性预测,通过分析土地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来改善土地规划方案。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评价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土地规划涵盖了各个建设项目,从规划区的生态环境整体角度对所有建设项目的交叉、累积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实现规划区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的影响力度比较大,能够对规划区域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可以拟定替代方案来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公众参与的程度方面,由于土地规划方案草案具有机密性,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程度受到限制。
参考文献
[1] 孙艾青,吴克宁,曹端海. 基于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友好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太原市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01)
[2] 周嘉,高丹,常琳娜.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1.(06)
[3] 李艳超,朱胜标,曹秋平,彭志刚.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以湘乡市为例[J]. 国土资源情报. 2011.(12)
[4] 荀文会,李玉芳.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的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01)
篇3
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阻碍
1.1土地资源管理缺乏高效规划和控制从目前情况看,随谈我国已经出台了土地资源管理的专项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晚,从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来看,仍有较多不完善之处,法规条目中的某些规范要求不够具体且模糊,这些法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给执法造成一定困难,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往往难以按照实际法规操作。比如《土地资源管理法》中的第二条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该条文中对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没有做清晰解释,也没有具体界定何为公共利益,该词的模糊定义使得在进行土地资源征收时产生一系列问题。再者,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有一定滞后性,且大多适用于城市土地,相比城市,农村的土地资源管理较为落后,而恰恰农村土地的问题也较多,面对诸多新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作出修改和补充,在应对新情况时无法及时解决,使土地资源管理处于被动局面。
1.2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混乱土地资源的规划是一种比较系统化的工作,这其中牵涉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例如,城市总体建设布局、水利问题、农业问题等,需要统筹兼顾,分析多方利益,考虑成熟才能做出科学决策,为此需要积极协调各部门、各领域的规划。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各部门之间仍然缺乏有效规划,在利益共赢上难以达成共识,由于缺乏明确的协调方案,使得土地资源规划常与其他城市规划产生冲突,出现矛盾。除此之外,从事土地资源规划的从业人员素质的不高,或缺乏专业土地规划训练,则会在土地规划阶段不能将土地进行进行集中分配,科学合理规划,甚至将不同类型的土地混合规划,不仅增加了规划成本,并且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在未来或将给城市发展带来瓶颈,同时破坏环境,使土地规划缺乏权威性。
1.3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土地的相关管理信息数据庞大而复杂,而且不同的土地信息其更新的周期也有所不同,这费土地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挑战。因此关于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了一项庞大负责的系统工作。根据实践证明,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很大的投资力度,并且需要较长的周期性,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成功。并且信息化建设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性也很长,必须是信息化系统运行了若干年以后,才能看到产生的利润和投资回报,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很大。而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政府对于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不够重视,投资力度较弱还有待提高,或者是注重于软件硬件方面的投资,而忽视了对于专业人员培训的投资,在对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和输入几方面都缺乏对人员的资本投入,缺乏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视。同时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行规划化、标准化、统一化的管理办法。而在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于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非常不利。另外关于土地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没有专业的开发部门来承担,以至于软件水平较低,与系统的整体一致性不符合,并且相关软件的技术服务、定期升级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也水平较低,严重影响着我国土地资源信息化的建设。
2.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分析
2.1加强土地资源相关管理法规体系的建设对于现阶段的土地资源管理中法制不健全的现状,必须在已有《土地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切实根据实际修订和完善具体内容,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使实际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法规制定要落实到土地利用、整治、保护以及管理的各环节,切法条明晰,用词准确,可参考西方先进国家的土地整改策略,结合我国实际予以借鉴。另外,加强土地资源法制建设,还需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一旦发现有滥用耕地,破坏土地的事件发生,要依照法规,严惩不贷,建立起问责制,使得相关责任人能够切实担负起自身职责,追究领导责任,避免消极事件发生。
2.2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监管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城市在大力发展经济时,都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土地规划和管理问题,只有对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才能有效缓解城乡扩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管理,依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立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土地监管力度,集中利用土地,对有限的土地进行合理审批,拒绝任何非法审批项目,对违规违法的土地使用项目进行严惩。土地利用和整体规划必须以法律为坚实保障,在制定土地规划时,要事先做好实证调查研究,在专家的鉴定和科学论证下进行,做到实事求是、高瞻远瞩、切实可行,从源头上防止滥用土地的事件发生。
2.3加快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在统筹规划方面要实现统一领导、统一安排。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系统性的工作,必须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信息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统筹安排、统一领导,要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各部门之间要能协调配合。另外,土地管理部门在计算机软件的配置、信息资料的传递和共享方面也要有统一的标准规划,在对外服务时要有统一的要求标准。其次,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比较大,利润回报周期长,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不要急于求成,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做好规划并稳定发展。最后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建设土地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人才培养计划,要培养土地管理相关的高水平人才,还要培养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才,不仅熟悉土地管理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另外还可以加强现有业务人员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培养良好的信息处理习惯。
3.结语
篇4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国土资源现状概述
在国土资源中,土地资源具有特殊重要性。土地不仅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而且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物质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承载了比其自身功能大的多的社会矛盾和责任,国土资源的管理职能已从一般的经济管理和执法监督转向宏观调控。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有序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实中我国仍有一些用地个人及单位缺乏法律意识,存在着侥幸心理等不正确的观念,常常有违法国家法律、政策的行为,个别领导干部 “乱审批”的现象严重,有的干部以招商引资为旗号对企业大开“绿灯”,干扰了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等市场的正常秩序;有的村民分不清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不懂国家法纪在承包的土地上建造房屋等设施,使得土地资源受到了破坏;一些矿产企业的领导为了降低成产的成本,采取一些违法的措施来谋取暴利,从而扰乱了矿产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形成了不良的开采风气。
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的创新路径
1、建立用地保障和规范管理机制(1)充分发挥规划对建设用地的统筹和管控作用。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确保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2)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调控和引导。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重点保障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地需要,不得安排用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地,既保障经济发展,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3)依法、及时做好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用地的报批和供应。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前期工作和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提前介入,加强对各行业部门和建设单位编报建设项目预审材料的指导。
(4)切实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供应和保障服务工作。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后重建等建设用地供应的保障力度,加快供地,尽快使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地块。
2、推进基层国土部门建设
县、乡国土部门是我们系统管理的前沿阵地,是各项工作部署的具体落实的依靠。基层机构的虚实强弱,最直接地反映着我们的体制状况、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国务院档对基层尤其是国土所的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各地在加强基层建设上都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当前不少地方还存在机构、编制、经费、职能不明确不落实、干部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加强基层建设,需要正视现实,需要上下共同努力,各个层面上都要有效展开工作。
3、理顺管理体制中的“主、从配合”关系
政府、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机关、行政首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机关的普通公务员等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主体,这些主体是国土资源的产权代表,全权负责对使用和经营国土资源活动进行统一的监管,同时又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国土资源利用规划、计划、法律、政策的主体。应该针对这项改革内容,调整国家立法,确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人员的法律地位和主要职责。这些职责包括:调整国土资源关系,使国土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合理公正;组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国土资源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规范国土资源的交易和经营活动;对全国国土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和保护,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各类用地,引导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各部门、各地区的国土资源利用活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等。应该理顺同样是垂直领导的国家司法、财税等部门的关系。
4、管理职能上,由微观事务管理向宏观综合管理发展
实行国土资源省以下垂直管理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会增大。在管理职能、方式和手段上都要适应这种重大变化。国土资源管理手段也要进行不断的现代化,注重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通过采用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建立了高效快捷的土地动态监测系统和大信息量、多功能的土地信息数据库,为及时、准确地监测国土资源动态变化、宏观调控国土资源市场、合理规划利用国土资源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5、健全国土资源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土地法作为土地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管理以及相应管理机构设置的法律依据,应赋予集体土地独立的和完整的法律地位,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征用、征收集体土地的法律适用条件,充分体现国家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保护的宪法精神土地管理法应规定土地管理的对象、管理机构设置、管理职能、管理手段法律惩罚等事宜,其中应特别关注政府对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进行管理时的管理职能、管理性质和管理手段的不同。土地规划法应规定土地规划编制的程序、法律地位与效力、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与违法惩罚的机构和程序等,从多个层面和不同方面对地方政府的土地权力予以制约,通过完善法律,促进监督机制中的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在监督法律方面,要加快制定《监督法》,明确各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规范监督主体的行为,使监督机关和人员能按章办事,名正言顺地实施监督。同时,要有效完善土地执法的协作机制,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重大案件专项报告制度,对于顶风违法违纪的案件,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6、确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现有的土地补偿制度限制了土地市场正常发展,造成了土地市场上的利益分配畸形。对我国目前的土地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应该实行国家管理下的征地与土地市场供给并行的土地供给制度。对于符合征地要求的可以由国家进行征地,比如为了绝对公共利益需要征地,这样可以确保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不符合征地要求的,可采用土地市场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前者,征地权要收归中央,严格控制征地范围,确保征地权不被滥用。征地的补偿标准要参照土地的市场价格,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前者与后者的不同就是前者具有强制性,来保证国家建设的顺利开展。对于后者应该在完善土地产权和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基础上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实行严格管理,确保土地的使用符合国家总体规划,保护耕地。7、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工作布局。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生态建设。一是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以总量控制倒逼节约集约、以严格标准促进节约集约、以政策法规保障节约集约、以试点示范带动节约集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 810 万亩耕地红线,维护粮食安全。三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平台。四是大力推进国土综合开发整治,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布局。
8、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支撑保障。建立以国土规划为统领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产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坚持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的各项政策;完善国土资源法律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健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监测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1]李元. 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国土资源通讯,2007,(1).
篇5
英国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回顾
英国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发源地。针对城市快速扩张所带来的问题,1909年,英国颁布《住宅、城市规划法》。这是第一部用于控制城镇土地开发的法律,也是英国城市规划体系建立的起点。20世纪初期,英国主要注重于改善公共卫生和住宅开发。住宅数量迅速增加,城内土地明显短缺,住宅区开发由此转向郊区,但又使居住和工作的距离越来越大,引发城市的交通问题。1935年的《干道开发限定法》,授权地方公路局控制城市主要入口并负责干道两侧220英尺范围的土地开发控制,同时对干道两侧的建筑群体规划进行限制。1940年代是英国城市土地开发控制体系日臻完善的时期。其特征是强调以立法的方式对土地开发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在城市边界地带增设城市绿带,阻止城市蔓延;在城市绿带以外地区开发新镇,以分散内城人口规模;鼓励地方规划当局对内城衰落地区进行再开发。此后10年,英国主要集中在新城开发和改善住房条件。但1960年代的郊区大量住宅建设、环境污染、工厂大量迁入,促使其政府注重控制边缘城区土地开发。1970年代、1980年代是新的规划体系建立的过程,英国政府重新颁布了城市规划条例,调整其不合理环节,奠定了现代规划体系的基础。目前,英国对土地开发控制起重要作用的法规有《:1987年(土地)利用分类令》《、1987年城市规划一般开发规则(GDO)》、《1990年城乡规划法(TCPA)》、《1990年登记建筑物法》、《1998年总开发法》。主要机构和规划许可程序土地开发规划机构层次英国土地开发规划机构分为三级:中央环境事物大臣、郡规划局、地区规划局。中央环境事物大臣由国务秘书担任,对全国规划政策负总责,拥有批复规划大纲和审核结构规划、审核规划许可证、撤消或修正强制执行通告、提出地方规划的指导性意见等权力。郡规划局在与地方规划局协商的基础上,编制结构规划,同时必须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委员会协商。草案必须交公众、群众团体、各地方规划局讨论修正,然后提交郡议会审议。郡规划局在完成上述公众参与工作之后,将最终决策意见上报中央环境事物大臣审核。地方详细规划则由地方规划当局自行编制、地方议会审议,只需报中央环境事物大臣审阅备案。但是,地方规划一方面受制于结构规划,另一方面特别强调民众团体的支持理解,公众参与、公众审议是最重要的环节。开发规划的最后结果,必须以布告的形式公布。规划许可英国的土地开发规划许可分为四种:无条件开发规划许可、有条件开发规划许可、默认开发许可以及拒绝许可。后两种规划许可,规划当局必须向申请者说明理由。为避免开发商从土地开发上牟取暴利,英国规定开发商在得到土地以前,提出的规划许可申请必须通过原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以保证由土地本身产生的增值归原所有者和使用者。开发者根据拟定的开发项目特点,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向地方规划当局提出申请。地方规划当局(LPA)审核签发规划许可证的法定规划程序分为:签发收函通知书相关机构协商通报工作环境评价审核开发项目与开发规划是否一致公开宣布全部资料规划部门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报告后,必须给申请人复函。复函必须写明收取规划申请的确切日期。地方规划当局必须在收取申请的8周内,给出规划决策,否则构成“默认开发许可”。与此同时,地方规划当局必须将规划申请许可文件公布于公众讨论,任何个人和团体有权提出异议,要求协调。公众讨论的重点有三方面:①开发项目是否损害邻里利益;②开发项目是否对周围自然环境、人工环境造成不良影响;③是否与地方规划协调。
强制执行政策
先通告后执行的法定程序地方规划当局在获得详细调查资料,确定开发商有下列违法行为:没有获取规划许可之前就私自开发、拒不执行开发限制条件、未经许可更改建筑物使用类型、在获得开发许可证(PP)后四年内没有任何开发活动的,可以发出强制执行通告。强制执行通告的生效期自开发者收到通告起,加上28天的期。在期内,开发商可以向法院或直接向中央环境大臣,如被立案受理,则强制执行通告处于暂停状态。直到过程结束,其结果决定强制通告生效或失效。如诉讼期内未有上诉,或诉讼裁决强制执行成立,则强制执行通告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执行,否则视其为犯罪。开发商须承担刑事责任。生效后的强制执行通告,规定违法开发项目的确切场地范围、违法特征,开发商对违法开发行为的补救措施及其实施步骤。如果开发商中止并全部纠正其违法开发行为,则地方规划当局酌情撤回其强制执行通告。规划当局的行政责任开发项目如果涉及与国家公路网接轨的重大开发项目,地方规划当局无权对此类大型项目决策,必须通报中央环境大臣。开发项目如果涉及郡区范围内的问题,必须直接送交郡级规划局审核批准,此外,地区规划局还必须通知所在地的教区议会和社区议会,对于开发影响较大的项目(如工业开发项目),地方议会有权参与协议。1987年的《城市规划一般开发规则(GDO)》、1990年的《城乡规划法》规定,开发项目必须与本地区编制的结构规划和地方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一致,凡属与地方规划矛盾的开发项目,必须在地方报刊上刊登并注明不被批准的原因。地方规划局在行使强制执行通告权利之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和提出充足的证据和理由,才能通告,英国在开发许可证审核工作程序中,十分重视工作的透明度。每一工作阶段的资料必须及时公布。如果地方规划当局发出规划许可或强制执行通告过程中,被指控有、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与事实不符之处,并经诉讼裁定成立,则地方规划当局必须依法支付罚款赔偿,并承担刑事责任。
城市土地开发管理机构受政府支持
英国的城市土地开发管理机构大多受到英国政府资金支持,以公共利益为主要目标,负责特定地区的土地大规模成片、连续开发,主要有新镇开发公司、城市开发公司、企业开发局、住宅联合开发公司等。新镇开发公司是根据英国政府的新镇法建立的,其资金由中央政府拨款,每年必须向议会提交工作报告。其工作内容包括:编制拟开发的新镇总体规划并交公众评议,上报中央政府批准;根据总体规划征地、管理、储存土地;在新镇内进行住宅、工厂、商业等土地开发活动;建造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开发公司,是由新镇开发公司发展而来,建立于1980年,其资金由中央政府拨款,管理成员对中央环境事物大臣负责。其作用是复垦荒废地和修复旧建筑,改善旧城的生活环境,鼓励工商业开发,恢复旧城功能。城市开发公司拥有开发控制的权力,有权规划道路和基础设施、征购土地、开发土地、出售土地,并对私人公司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土地开发颁发许可证。企业发展局,是为鼓励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而设立,通过减税、简化土地开发程序来促进企业发展。这种方式类似于我国的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只是我国的开发区一般选在城市新区,更注重对城市工业生产能力的培育,而英国企业发展局则注重于恢复旧城经济活力。住宅联合开发公司,根据1988年的《住宅法》建立,资金由中央政府拨款,目的是改善当地住房条件,进行旧城改造、内城更新等。住宅联合开发公司的开发范围仅限于地方规划局所管辖的土地,并且其住宅建成后由地方政府出售给住房用户。住宅联合开发公司可以在历史保护街区进行开发,但是必须服从古建筑和保护地区规划法。
篇6
刚才,*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去年以来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这些意见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两个县市作了典型发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经验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依法行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20*年,我市国土资源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实现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保障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统一,保护资源与保障需求的统一,严格执法与优化发展环境的统一。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继续收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全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严格执法,维护了良好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强化了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加大了动态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了一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特别是通过开展三项土地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规范工作,查处了一批重点典型案件,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和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的检查验收,维护了良好的国土资源开发秩序,确保全市没有发生大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高效服务,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保障重点、从严从紧”的要求,严把土地‘‘闸门”,强化用地审批,大力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扎实开展了挂钩试点和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工作,千方百计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去年省里分配给我市6200亩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做工作,我市去年实际报批用地1.4万亩,可以说,全市没有因为土地问题而影响项目落地。三是创新机制,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全面实行国土资源有偿使用,重点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国土资源收益取得新突破,20*年全市实现政府国土资源收益24.8亿元。规范完善了国土资源政务大厅的行政审批程序,特别是通过政务大厅有效规范土地一、二级市场的交易,防止了有关税费的流失,20*年政务大厅实现各种政府收费14.2亿元,契税收缴6761万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整合扎实推进,全市矿业权布局进一步合理,泰山石保护综合整治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矿业权市场建设进一步深化。
这些成绩,体现了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系统高度的大局意识和坚强的执行能力,体现了国土资源部门的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观念。同志们付出了努力,经受了考验。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创新思路,着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今年市政府确定了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些工业项目、旅游服务项目的发展作支撑,而工业项目、旅游服务项目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今年各县市区也有一些大项目、好项目需要落地。而今年国土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政策,国家下达省里的建设用地指标核减了1.8万亩,我市的建设用地指标也更加紧张,保证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必须大力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挖潜盘活存量用地。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彻底扭转用地单位“宽打宽用、大手大脚”的观念和土地利用方式。各级政府在筹划本地区建设用地时,必须坚持眼睛向内、眼睛向下,在思路上从主要“盯住指标、扩大增量”向依靠“节约挖潜、盘活存量”转变。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我市节约集约用地潜力很大,空间很广。要在“城中村”、“空心村”、工矿废弃地整理复垦,充分利用企业闲置土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加大盘活挖潜力度特别是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挖潜,通过调查测算,我市现有农村空闲地15.63万亩,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17%,主要是农村空闲宅基地、学校、办公场所、废弃砖瓦窑厂及停产破产乡村企业用地。对这部分闲置低效用地,一方面通过挂钩试点和建设用地置换政策进行整合利用,对闲置用地进行拆除复耕,置换出有效的建设用地指标安排到相关项目上。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面积较大、位置较好、能直接利用的旧村委办公用地、破产企业用地、学校用地,依法办理用地手续重新安排项目。三是要创新推进机制。要管住供地总量,形成节约集约的“倒逼机制”,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控制引导作用,强化指标约束和投资强度标准约束,实行定额管理。今年要把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作为工作重点,加快修编进度,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年内基本完成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全面启动县、乡规划修编。规划修编任务繁重,涉及方方面面,各县市区政府要统筹协调,特别是在修编经费上要给予保障。要强化经济手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全面落实工业及四类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体系。要加强批后监管,建立闲置和低效用地退出机制,严厉打击囤地炒地行为,对供而不用或少用、低效粗放利用、擅自改变规划开发强度等行为,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予以收回。要严格落实好国家、省的建设用地标准,进一步制定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考核。
三、严格执法,维护全市发展大局
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展三项土地执法专项行动,纠正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土地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土地违法违规形势依然严峻。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推进国土与公安、监察等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查处力度。要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法制宣传。同时进一步强化动态巡查,推动执法关口前移,不断加强土地执法监察的制度化建设。
最近,国土资源部部署了第八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我市涉及泰山区、岱岳区、市高新区和泰山管委。这次卫片执法检查的结果将为土地违法处分、实行问责制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依据。三区和泰山管委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卫片执法检查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把这次执法检查作为今年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核实底数,依法处理到位。要按照部、省文件要求,抓紧开展内外业核查汇总,逐宗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国土资源、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建设、规划等部门联合办案机制,对卫片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及时立案查处。对此次执法检查,三区和泰山管委的分管领导要靠上抓,全过程组织处理,主要领导要全面掌握情况,对有关重大问题要直接介入处理。要支持国土资源等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帮助排除干扰和阻力。本次没有被纳入卫片检查的县、市,也要未雨绸缪,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同是要高度重视工作,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调处力度,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要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监管力度,以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规范“回头看”行动为总抓手,一是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的整合,改变矿山“多小散”的局面,使矿山的开局趋于合理。二是与安监部门密切配合抓好矿山安全管理,特别是对历史遗留的安全隐患要进行深入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个建立台帐,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期限。三是积极预防地质灾害,高度重视极端天气对地质和矿业生产的影响,健全地质灾害预防预报机制,完善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的搬迁避让,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四、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驾驭国土资源工作能力
(一)强化政府责任。各级政府是落实国土资源管理目标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希望各位分管负责同志切实树立责任意识,加强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研究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驾驭能力和决策水平。省委省政府已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列为对各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我市也将参照省里的要求制定对县市区的具体考核办法,各县市区要进一步细化和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强化政府问责制度,既要问责耕地保护总量,也要问责违法用地个案,还要问责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做到违法必问责。
(二)强化部门责任。要适应国土资源综合性、全局性增强的特点,研究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国土资源监管新机制,解决耕地保护中“一家管、大家用”的问题。国土资源部门要更加主动地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篇7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升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全省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会后,我县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寸土必惜、寸土必用、寸土不弃、寸土不闲”的集约理念和底线思维,充分认识做好处置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立足全县高质量发展全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攻坚突破,扎实细致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住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抽调部门骨干力量负责日常办公,印发了《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2021年3月底批而未供处置40%以上、闲置土地处置60%以上的目标任务,层层夯实责任,倒排工期,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三)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处置处理。坚持“全面清理、分级负责、分类处理、依法处置”的原则,建立责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逐宗开展研判,认真分析原因,精心制定方案,对xx家项目单位进行了约谈,下发督办函10份,全面传导压力,跟踪问效。xx年,省市下达我县批而未供土地基数xx公顷,闲置土地基数xx公顷。截至目前,消化批而未供土地xx公顷,消化率达xx%;向省政府申报核减无效用地两个批次xx个地块xx公顷,2021年上半年计划核减无效用地xx公顷。
(四)完善工作机制,坚决遏制增量。按照自然资源“批、管、用、补、查”综合监管要求,建立遏制新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长效机制,修订了《关于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原则,明确25个部门和单位管理职责和责任追究办法,强化了自然资源管理行政执法相互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了自然资源工作“大家管、大家用”共同管理责任机制。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土地征迁难度大。群众土地情结较重,加之近年来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源更加稀缺,群众对征地补偿的期望值远远高于土地征收片区综合地价,给土地征收工作带来压力和阻力。二是规划体系不完善。因历史原因,除县城新老城区编制了总规外,其他建制镇规划相对滞后,城乡规划体系不健全,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短期内难以落地,为部分土地规划指标的合理设置带来困难,不利于项目用地供应。三是政策衔接不紧密。随着相关领域的政策有所调整,个别已报批地块的原申报用途与现规划用途不一致,不适宜新的行业政策要求,导致土地无法供应。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以本次督导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督导组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强化措施、夯实责任、主动作为、加压奋进,确保如期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一是进一步强化督导排查。以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对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回头望”,细化完善工作清单,建立销号管理台账,对项目用地再研判,问题原因再找实,处置措施再精准,相关责任再压实,时限要求再卡紧,确保工作高强度、高效力推进。
二是进一步强化分类施策。对已经省政府批准且确实无法落实的项目用地,下决心核销一批。对供地条件成熟的项目用地,加大项目策划和招商力度,优先使用批而未供土地。对未供即用的项目用地,属于划拨类型的,积极协调用地单位,加快立项审批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属于出让方式供应的,限期完善用地手续,对限期不完善的,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篇8
刘刚
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区分局 271000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都在不断的加强,基层土地管理也随之不断的进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管
理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文章主要通过对国土资源相关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对
策,以期对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
1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保护观念不强
国土资源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宝贵的国土资源,而实际的国土资源
管理工作中相当多的人员和基层单位没有形成保护观念,对于国土资源乱
审批、乱管理、乱开发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这会加重国土资源的负担,
而且会造成国土资源的流失,形成了对国土资源的恶性开发,不但造成了
国土资源的枯竭,并且形成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漏洞。
2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是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出现
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力度存在严重的问题,未能将国土资源的违
法乱纪现象做到迅速处理和全面禁止,在源头上出现了国土资源滥开发的
可能。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一些人员和单位不能很好利用法律武器,导
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责任不清,不能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权威,既影
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又不能实现对国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3 补偿机制不健全
补偿机制是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前提,特别在当下的发展
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更应该执行好补偿政策,在满足现实建设需求
的同时,为国土资源的重建与合理开发创造更为优良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空
间。但是,由于没有健全的国土资源补偿机制,导致补偿过程中出现补偿
金额和方式上的问题,不但出现了相关主体的不满和矛盾,而且影响了整
个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做好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制度
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建设用地的统筹和管控作用,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
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与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以确保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符合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要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调控和引导,按照
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计
划,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重点保障新增中央投资计划
项目用地需要,不得安排用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
剩行业用地,既要保障经济发展,又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要依法、及时
做好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用地的报批和供应,要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前期工作
和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提前介入,
加强对各行业部门和建设单位编报建设项目预审材料的指导;要切实做好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供应和保障服务工作,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农村民
生工程、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产
业结构调整和灾后重建等建设用地供应的保障力度,加快供地,尽快使重
点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地块;要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切实加强党
风廉政建设,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建立内部会审、集体决策等
制度,对土地审批、采矿权登记等重大许可事项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的土地征收供应、耕地开发管理等重大决策,实行有关科室集体会审、领
导班子科学决策,进而有效地防止各种以权谋私行为发生,保证重大决策
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多方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过去供应
的土地,应加大检查的力度,随时掌握其利用情况,对闲置和空闲的存量
土地,政府通过公开收购、储备、拍卖得以盘活,使政府收益逐年增加。
2 健全国土资源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土地法作为土地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管理以及相应
管理机构设置的法律依据,应赋予集体土地独立的和完整的法律地位,明
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征用、征收集体土地的法律适用条件,充分体现国家
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保护的宪法精神土地管理法应规定土地管理的对象、管
理机构设置、管理职能、管理手段法律惩罚等事宜,其中还应特别关注政
府对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进行管理时的管理职能、管理性质和管理手段的
不同,土地规划法应规定土地规划编制的程序、法律地位与效力、组织实
施、监督检查与违法惩罚的机构和程序等,从多个层面和不同方面对地方
政府的土地权力予以制约,通过完善法律,促进监督机制中的责任追究机
制的完善,而在监督法律方面,我们还要加快制定《监督法》,明确各监督
机构的法律地位、职责,规范监督主体的行为,使监督机关和人员能按章
办事,名正言顺地实施监督,同时,还要有效完善土地执法的协作机制,
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重大案件专项报告制度,对于顶风违法违纪的案
件,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3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首先,应该加强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法的监督工作,
要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国土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
开展。由于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问题,导致土地违法审批行为的发生,造
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行业竞争出现严重失衡,最终带来非常严
重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对于
相关违法乱纪行为叫停,加大处罚力度,净化社会风气,促进我国国土资
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要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企业对国土
资源的保护意识。目前,我国个人及企业违法建设和违法开采行为,多数
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所引起的。因此,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个人及企
业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使个人及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到国土资源保护的重
要性,能够有效避免相关违法行为的发生。
4 确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现有的土地补偿制度限制了土地市场正常发展,造成了土地市场上的
利益分配畸形,所以对我国目前的土地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我们
应该实行国家管理下的征地与土地市场供给并行的土地供给制度,对于符
合征地要求的可以由国家进行征地,比如为了绝对公共利益需要征地,这
样可以确保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对于不符合征地要求的,可采用土地
市场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前者,征地权要收归中央,严格控制征地范围,
确保征地权不被滥用,征地的补偿标准要参照土地的市场价格,以确保农
民的利益不受损失,而前者与后者的不同就是前者具有强制性,来保证国
家建设的顺利开展,而对于后者,则应该在完善土地产权和农村集体土地
管理的基础上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实行严格管理,确保土地的使用符合国
家总体规划,保护耕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
源管理全局,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要重视和支持国土资源管理,
推进国土资源严格保护和集约利用,此外,还要认真强化政府职能,把国
土资源管理当作头等大事认真落实,保障我国国土资源工作高效有序地进
行。
参考文献
[1]易明,唐韬.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
济,2011(7).
[2]金波.浅谈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1(26).
篇9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
一、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及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势下,对国有土地资源的管理的矛盾性问题也日益凸显,食物来源需要土地、城市建设需要土地、经济项目建设需要土地,各种发展的需要之手全部伸向土地,然而在现有的世界格局面前,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是固定了的,在道义的制约上、在和平的呼唤中,现有格局是不会被打破的,因此必须强化科学合理使用的水平。比如,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于闭幕当日晚间的会议公告中九次提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明确了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目标。这就是科学使用土地资源的有力之举。但是目前的问题不容我们乐观。
一是土地管理体制存在没有完全理顺的问题。供地管理主体过于分散,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扯皮推诿的情况,宏观调控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土地配置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土地资产运作中有待弥补的漏洞。
二是进一步完全协调土地管理和利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的土地规划工作的前瞻性有待提高,正是因为和方面的不足,导致有关用地指标和实际使用土地之间存在的差距较大,在城市发展阔步迈进的现实状况下,出现了拆、建周期过短的情况。这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我们羞愧难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需要提高的地方就显而易见了。
三是需要强力提高对依法打击非法使用土地和违章建筑的打击力度问题。土地规划的前瞻性不强导致规划滞后,在土地使用的总量上发生失衡,乱搭乱建甚至是非法使用土地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四是土地利用率低,集约用地不高的问题。我们的工业用地的闲置情况、耕地撂荒的问题等等,发生的多解决得差,这其中认为的因素所占的比重较大。
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更不是批评家,但是仅从列举的以上几方面的情况,我们就不难看出当前在土地使用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看到了必须加以解决的紧迫性。
二、要充分理和解掌握国家现行的土地使用政策
俗话说“干啥吆喝啥”,作为国土资源工作人员就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国家现行的土地使用政策,做到依法管理、依规行政。
根据我国的《宪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土地的权利归属制度;二是土地所有权禁止转让制度;三是国家实行土地登记制度;四是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五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六是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七是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等等这些最根本的制度必须做到烂记于心、运用自如的实际成效,才能确保在工作中不走弯路,不发生因为政策使用不当该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对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土地的划分标准掌握的不准,在划分所有权时,就会发生与民争权的问题,从而极其发生不该发生的。再比如,在落实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的问题上,国家规定在对原使用的土地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进行市场交易等,均实行有偿有限期的使用,但是正是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在兑现补偿款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甚至是违反规定的问题,导致老百姓上访告状,引发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的集中性爆发,政府的权威性受到老百姓的质疑,政府的公信力被人为打了折扣,怎么不让人痛心疾首。再比如,按照国家实行保护耕地的制度的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同时还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但是很多实例当中的实际情况却与规定相违背,圈占的土地荒废在城市的中心,原有的肥沃农田闲置在原有的地方任荒草狂舞,不仅原有的土地得不到使用,就是置换的农田更是绕无音讯,这些人为性的悲剧的上演,不正是随意行政、违规违法施政所导致的吗!
三、进一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完善对国有土地资源的管理
篇10
(一)锁定旧账,禁止新账原则
按照锁定旧账,坚决制止新增违法建设的精神,为解决村民申请建房的实际问题,有效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的发生,对原有违法建设划定界线,实行疏堵结合、分类处理的方法。
(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以区为主、部门配合的要求,违法建设清理整治及村民建房申请审批工作由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村民建房审批管理及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
(三)结合实际、适用时限原则
我市村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尚未完成,部分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尚未完成,村民建房无法按照《市村民建房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实施报建,但又确实要解决村民申请建房的出路和有效遏制违法建设问题,在适用范围内明确本工作实施方案有效期为两年。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尚未编制完成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村民建房。
已编制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村民建房按照《市村民建房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府〔〕13号)执行。
三、审批程序和要求
(一)审批前置条件
由区组织,对辖区内的违法建设进行清理,经审核清理完成的村庄,取得本村集体分配宅基地的村民方可以申报建房。
清理方法及范围按本方案第四条规定进行。
(二)申报及审批程序
1、符合申报条件的村民以户为单位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领取并填写《市市区村民申请建房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
2、村委会对村民建房申请进行初审,对是否符合条件提出意见。
3、街道办事处核实,确认村委会的意见。
4、村民将审批表送辖区国土资源分局核签意见,核实建房土地权属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5、村民将审批表送辖区规划分局核签意见,核实建房选址是否存在占用市政道路(含规划道路)红线、退缩线、绿化用地、压占地下管线、占用河道等。
6、村民将审批表送区建设局申报。区建设局受理申请后,根据村委会、街道办及国土、规划部门意见,审查并作出审批意见。
在审批市区主干道两旁、主要景点周边30米内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区分管领导审批。重大问题报区长(管委会主任)审批。
建房村民凭审批表办理通电、通水、预拌商品混凝土供应等手续。
经审批的村民建房,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层数及高度为6层21米以内,顶层必须建设统一规范坡面。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审批:
1、村民一户只能享受一次自有房屋建设审批,村民转让宅基地或利用宅基地与他人合作建房的,不予审批。
2、存在占用市政道路(含规划道路)红线、退缩线、绿化用地、压占地下管线、占用河道等严重影响城市规划情形的,不予审批。
3、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符合土地规划但尚未办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未利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不予审批。
四、违法建设清理方法及范围
查处和清理违法建设,按照“锁定旧账、禁止新账”原则进行分类处理。
(一)调查摸底,确定对象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市城管执法局已牵头赤坎、霞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个区对赤坎区、霞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违法建设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目前这项工作由赤坎区、霞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管委会)组织规划、国土、建设、公安等部门有条不紊开展,须在2012年4月底前完成。坡头区、麻章区参照执行,下同。
(二)划定界线,分类处理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实行补办手续、罚款、拆除等分类处理办法。
1、对村民在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的违法建设暂不处理,待今后我市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和村庄修建性规划完成后再定。
2、对村民在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间建设的违法建设处理方法分三种情形处理:
对村民取得村集体分配宅基地建设的,经规划部门、国土部门认定不存在本方案第三条(三)项内容的情形,村委会又同意的,所建房屋未超过6层的,免于处罚,可以按上述程序补办审批手续。
对村民取得村集体分配宅基地建设,经规划部门、国土部门认定不存在本方案第三条(三)项内容的情形,村委会又同意的,所建房屋超过6层的,对6层以上的部分,责令限期拆除,无法拆除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总建筑面积处以工程造价10﹪以下罚款,暂时保留使用(但不予补办审批手续),实施规划改造和村“三旧”改造时,无条件拆除6层以上部分。户主需与村委会签订相关协议,街道办事处见证。
当事人在限期内自行拆除6层以上面积并在顶层建设坡面的,可免于处罚并补办审批手续。
对村民非通过村集体分配宅基地、经查实属非法买卖土地,或经规划部门认定属于占用规划道路、绿化用地或压站地下管线等严重影响城市规划情形的,经研究决定拆除的,予以拆除。
3、对村民在建设的违法建设原则上作拆除处理。
4、对在建的违法建设的处理。对于年12月31日前在建尚未竣工的违法建设,符合前述规定的,不得超过6层21米,要求建设坡面,继续抢建的,作拆除处理。
五、各区、部门工作职责
(一)各区政府(管委会)统一领导本辖区内村民建房审批工作;负责组织对违法建设的调查、清理工作。
区建设局在审批村民建房申请后,要加强批后管理,同时向区城管执法分局通报。
各街道办事处发现有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区政府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采取强制措施;负责对村民建房申请进行审核。
村民委员会要加强对村民建房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作,依法管好村民集体土地,督促村民依法办理建房手续,对村民的建房申报进行审核,如实提出意见;及时制止、报告本村非法转让、买卖、抢占土地及违法建设行为;协助、配合区政府(管委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建设的调查、清理、拆除行动。
(二)市一级国土、建设、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区村民申请建房审批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协调。
(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按照执法重心下移的规定,加强对各区城管执法分局的检查、监督、指导、协调工作。
各区城管执法分局在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对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设行为的日常执法管理工作。
(四)房管部门不得为违法建筑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和交易手续。
六、其他要求
(一)各区政府(管委会)要在2012年月底前组织完成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报送规划部门审核。
(二)依照本方案批准并按批准要求建设、或按规定符合补办审批手续的村民房屋,《审批表》作为办理国土、规划、房产合法手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