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规划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 专业优化与特色
一、专业分析
1.行业背景分析。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国土、测绘、地勘的基层单位及土地规划咨询公司等,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国土资源权籍调查与测绘、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设计、土地复垦设计、土地管理等技术工作。同时也面向地质勘测部门、林业管理部门、工程勘察与设计、铁道勘察规划部门等,从事工程测量、土地评估等工作。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全国土地利用状况发生巨大变化,各项管理工作对土地数据提出新的需求,现有的土地详查成果、土地信息已难以满足当前新形势下节约集约用地、严格土地管理及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这些工作的进行,依赖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者。尤其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完成后,自2010年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土地更新调查,这些都需要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人员。现在国土部正在谋划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国土地调查更接近于经济普查工作,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16年全面实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执行落实职能也归并至国土资源部,因此,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2.岗位需求分析。
本专业是涉及学科较多的边缘交叉专业,就业面非常广。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绝大部分是服务于国土局及下属二级事业单位、规划局及下属二级事业单位、土地规划设计公司、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房地产评估公司、测绘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村庄综合整治、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a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价值,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农村居民宅基地调查、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都需要大量的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的外业和内业工作者。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行业刚性需求大,尤其是需要大量能从事基层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在城市土地开发和农村土地利用管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目标体系
1.培养理念。
围绕“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权籍调查与测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线,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以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权籍调查与测绘等知识为载体,以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土地权籍调查与测绘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科学精神、思维方式,满足文化传承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国土资源、土地、测绘、房产、建设等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土地调查与管理、土地整理与规划设计、土地权籍调查与测绘、专题制图、工程测量等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不动产测绘、土地整理与复垦、土地管理、工程测量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国土资源、土地、测绘、房产、建设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土地调查与发证、不动产估价、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专题制图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岗位的工作。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
4.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三、教学体系
1.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①充分调研,使教改和教学与市场接轨,更有的放矢。
国土部门是一个由地矿部门、测绘部门及以前的土地管理部门共同组建的大国土资源部门,因此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仅要立足于我们的实际(隶属于国土部门),更要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岗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特别是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了解各行业对人才的职业需要,同时密切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多向专业办得好、就业率高、教学有特色的学校学习,加强与其合作与交流,使教学改革尽快适应市场,满足职业技能和岗位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多调研,加强学习,能提高专业教学,了解市场动态,对于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培养更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型人才更有指导意义。
②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跟踪行业、企业对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首先摸清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定准目标。
一是针对市场的需求,走进企业,深入生产一线,弄清楚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的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什么。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组成专业调查小组,多次深入用人单位进行专业调查,并聘请多家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作为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生产一线专家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收集有关信息。根据岗位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进一步分析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科学的归类分析,明确高职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构建以“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突出特点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2)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分析
2.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表。
3.教学组织与运行。
(1)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山水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山水育人”的实质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山水”是本专业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实践场所。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体系和国土资源文化体系作为两条主链。职业能力体系从基本素质能力递进到专项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进一步形成综合拓展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的体系从土地的构成基本要素初步认识(如野外性、艰苦性),土地规划行业基本认识(团队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客观求是的工作作风等),形成“敬业、爱业、创业、乐业”的职业文化素养。横向上,职业能力和国土资源文化相互交融;纵向上,彼此连贯,螺旋递进。每一阶段其过程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实践,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不断发展。
(2)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业课教学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以项目引领教学进程,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
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方法革新,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做法,因材施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课程评价与考核要求
基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进行相应考核方式的改革。注重过程考核,积极推行P试、机试、作品、课程设计、调查报告、实结、企业评价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优化
1.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山水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山水育人”的实质即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山水”是本专业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实践场所。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体系和国土资源文化体系作为两条主链。职业能力体系从基本素质能力递进到专项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进一步形成综合拓展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的体系从土地的构成基本要素初步认识(如野外性、艰苦性),土地规划行业基本认识(团队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客观求是的工作作风等),形成“敬业、爱业、创业、乐业”的职业文化素养。横向上,职业能力和国土资源文化相互交融;纵向上,彼此连贯,螺旋递进。每一阶段其过程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实践,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不断发展。
2.革新了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业课教学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以项目引领教学进程,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
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方法革新,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做法,因材施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情景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新建并完善了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
本专业新建了多个专业学训室和综合(专项)实训基地,与多家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可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引进了新的教学软件,如K9,ARCGIS等新的GIS软件;风雨实训场是进行“课堂工地化”教学改革,以情境教学区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新增普通地质实训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综合实训,加大不动产测绘实训、GIS技术应用技术和土地规划设计综合实训课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完善了课程评价与考核要求。
课程评价与考核采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包括:社会评价和学校考核评价两部分。
社会评价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评价、市场调研、毕业生自我评价。
学校考核主体有:教师、学、学生;考核标准有:平时成绩、课内实践成绩、理论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周伟,袁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78-80.
[2]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科教文汇,2013(10):37-38.
[3]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2):30-33.
[4]袁春,钱铭杰,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23-125.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城市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城市规划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笔者经过详细地调查分析,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利用尚不够科学。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土地利用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笔者经过分析研究,将其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土地利用浪费情况严重,大量农田耕地被占用。其二,城市土地规划不规范,为谋求经济效益投机房地产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稀缺,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缺乏公众参与。目前,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缺乏公众参与,笔者经过分析研究,将其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城市规划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相关行业的专家的参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因为他们不是社会各方利益的代表。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另一方面,公众的参与权在法律制度中没有得到体现。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法规实质上是一种偏重于行政管理的法律模式,只是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作出了原则的规定,而公众的参与权在法律制度中没有得到体现。
(三)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在城市规划之时,没有注重城市的环境规划,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笔者对我国城市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且参看了关于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将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城市的固体废物来看,我国城市的固体废物泛滥成灾。这些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二,从城市的水体质量方面来看,我国城市的水体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导致水体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污染极其严重。其三,从城市空气质量方面来看,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大气质量严重恶化。近年来,我国城市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工业生产需耗费大量的资源,这些工业生产将粉尘、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尽快予以解决。
二、解决我国城市规划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由以上的分析论述可知,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切实解决好我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地,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规划队伍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整体素质
要解决好我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加强规划队伍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整体素质。为此,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业务和行政水平,随着注册规划师制度的推行,对于大中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特大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中层以上领导,应将取得注册规划师资格作为其任职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应加强规划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需要逐步建立制度化的机制,通过短期培训、专题交流等多种方式,更新城市规划知识,提高相关技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城乡规划理论和知识,增强城市规划意识,提高领导工作水平。
(二)在城市规划之前,就要将环境治理方案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之中
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之前将环境治理方案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当前,我国城市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规划时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将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很好的结合起来。因此,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所以,在城市规划之前,就要将环境治理方案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之中。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解决:其一,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所谓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对城市固体废物的利用与处理而制定的对策。目前我国大多城市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其二,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所谓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对城市大气质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而制定的治理方案。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因此规划的目标应该是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提高城市绿化率,大力发展植物净化。其三,水体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所谓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为治理城市水污染而制定的对策。具体做来,应该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
(三)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
要解决好我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为此,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确立公民听证制度。正确掌握公众参与的方法与尺度,防止把公众参与扩大为公众直接决策。城市规划过程中多创造公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强调公众参与、强化社会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对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至关重要。为此,要合理制定城市规划编制,依法审批城市规划,加快城市规划的编制,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依法履行审查、审批程序,使规划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减少领导决策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要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设立城市规划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就是要从制度上保障公民的对政府城市规划行为全过程的知情权,打破政府公民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在城市规划批准之后要向社会公布规划成果,采用公开展示、公众媒体、社区公告、手册与资料备查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群众了解城市规划,认同城市规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因而在当前形势之下,要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和构筑面向当代的城市规划哲学和理念,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以实现我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庆翔,纪红宇. 试论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5)
[2] 高中岗,张兵. 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2)
[3] 宋子龙,张谦. 当前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住宅设施. 2010(06)
篇3
关键词:小城镇;云平台;多规合一;众包模式
为了“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市和城镇可持续发展”,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在积极谋求促进智慧城市(镇)建设的有效方式。同时,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也对测绘行业不断地渗透[1],国内许多中心城市,如广州、厦门、重庆[2-4],就通过建设云服务平台降低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政府服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规划与管理服务的建设需要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以及大量的经济投入,而小城市(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技术人才较少,经济总量也相对较低。为了解决小城镇进一步智慧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急需低成本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搭建一个规管部门与公众可互动参与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时空信息云平台。
1小城镇发展时空信息云平台的现状分析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副地级)是国内小城镇的突出代表。湖北省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该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5],存在有效的信息服务资源匮乏、信息化普及水平不高、政府规管机构众多但服务效能低下以及信息服务平台集成水平不高的问题。在神农架示范区发展城镇智慧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既符合自身条件,又具有普适代表性。1.1多源时空数据融合和多规合一问题。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为了优化测绘地理空间数据结构,对原有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扩充和重组,并引入了时间概念,形成新的时空数据。升级后,时空数据的公共服务能力和业务范围更广泛。而神农架林区还是按照“数字神农架”建设要求建设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并没有解决数据标准落后、不统一、数据分散、时间不一致等问题,且在时间域与空间域上部分业务数据缺损,给数据融合带来困难[6]。针对这一现状,在形成神农架地区时空数据的基础上,在国家“多规合一”政策的支持下,研究制定对国土、规划、水利、交通等规划行业数据的整理、融合、更新和应用的解决方案,建立多规冲突检查规则,并确定冲突解决方案,推动国土、规划、水利、交通等公共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与融合。1.2信息更新与通达性要求。神农架由于区位、资金、技术与人才资源的瓶颈,采集地理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等基础数据的难度大,更新周期长,入库的成本难以支付。将“众包模式”引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后,利用成本相对低、便利泛在的公众信息更新平台数据,革新了原有的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采集更新方式,降低了平台建设与运维的成本[7],同时驱动普通民众加入到城镇监管中来,对小城市(镇)建设中的各类规划工程进行实时监督,提高了小城镇规划管理建设的动态处理快速与反应能力。1.3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的集成需求。我国基层信息技术和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设计,信息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即信息资源、信息产品虽多,但共享性差,各系统相互独立,未能协同高效利用。因此,急需低成本信息化建设手段和技术,快速搭建一个政府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公众人员能够互动参与的总体集成的技术平台,能够及时、有效地为神农架小城市(镇)规划、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支撑服务。
2云平台的建设内容
2.1服务环境的搭建。神农架小城镇时空信息云平台集成了湖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应用成果,并采用通用的VMware虚拟化软件,将4台服务器以及相应的硬件存储设备集合成云计算平台的虚拟资源池;利用原网络系统,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节省了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上也共享了防火墙、VPN、入侵防御等网络安全设备资源。此外,基层部门节省了设立机房、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资源及软件使用许可证的花费,代之以在云服务供应商的基础架构上搭建应用平台,并通过网络的方式直接从服务器上传递给用户。虚拟化的系统服务具有故障漂移、高速、冗余备份等优越功能[8],而且大大降低了云平台的建设维护成本,提高了平台的应用服务效率。2.2时空信息数据的融合与集成。神农架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形成的时空数据基础上,采用统一口径、同一标准的底图和基础数据,融合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等多个规划业务数据,形成同一基底的规划底图和“多规合一”成果数据[9],推动了国土、规划、交通等公共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与融合。依据统一标准采集自移动终端的众包数据也加入进来,经技术处理后与已有的数据格网整合,并与国土、规划等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同步,实现监督反馈数据的联动更新。在此基础上,神农架时空信息云平台建立了集合基础地理信息、规划信息、公众反馈信息“三位一体”的业务数据中心,并建立动态机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与现有的系统进行业务数据交换。同时,为了实现规划成果的共享,还提供各部门规划信息的查询服务,并引入专家决策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规划冲突并及时给各部门传递信息,从而建立多规信息管理汇通机制,实现各部门在数据上的互联互通,深化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各个环节的应用。2.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对神农架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互联网环境中,利用众包技术搭建规管公共服务体系,综合利用众源地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测绘技术实现地理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10]。规管部门实时众包任务信息,并提供可视化的背景底图作为参考,公众上传的数据经审核后也将在底图中进行更新。互联网+众包模式的规管服务系统的构建还可利用泛在网络使规管业务深入基层,为公众监督提供有效的渠道[11]。系统提供已审批的土地规划方案、建设用地规划方案等的在线浏览服务,公众可以以此为依据对实际建设进行监督。如若发现违规行为,可立刻申请提交检测数据。经相关部门审批核查后,在系统及门户网站上对违规行为进行公示。继规划数据的融合、众包数据的加入后,在云平台的服务层应用ArcGIS云管理系统及Skyline全景可视化系统。ArcGIS云管理系统充分整合了底层的基础设施资源,实现了多租户资源隔离和管理机制,同时,在其自服务系统中可以进行站点创建及策略配置,并进行数据服务及使用。经站点发送的数据服务,在全景可视化系统中结合矢量图层、DEM数据为用户呈现基于规划数据的二、三维场景,如图1、2所示;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动态图层,可实现在线标注;规划数据或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中的隐含知识经分析挖掘后,也将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图1神农架Skyline在线全景可视化系统(三维)图2神农架二维可视化系统2.4总体技术路线。神农架小城市(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时空信息云平台以湖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框架为基础,集成众包规管系统、云套件以及Skyline全景可视化系统。在上述各子系统研发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整合和门户集成,将孤立的各子系统及业务数据中心以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可相互通信的运行系统,并在用户权限、资源管理、安全管理、信息检索上开展协同整合,最终形成统一界面的一体化平台,通过门户系统实现对分散的信息源和应用系统的集中[12]。最终,构建了数据互通、业务互联、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云服务平台,从数据采集存储、服务与管理、应用定制与使用,形成了一套新型的一体化按需服务的云服务流程,如图3所示。2.5主要创新点。1)在示范区对象的选择上,选择了城、镇共存的最基层地理单元——小城镇组群,有利于研究城、镇协同规划管理应用示范,并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十分契合。2)在多源、异构、不同时相的业务数据的处理上,利用数据格网、数据融合、多粒度并行计算等技术,完成了多规合一工作,实现了时空数据的实时管理和同步更新。3)在新技术的应用创新方面,云计算、互联网和众包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借力远程智力和技术资源突破了小城镇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瓶颈,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了城镇规划管理效率。
3结语
在已有“数字神农架”、“湖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智慧规划与管理服务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方案,重点解决了时空数据资源标准不一致、缺乏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集成的问题;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和众包技术加入了公众信息,低成本地获取数据信息,实现了小城镇的精细化管理和泛在化服务;并有效地集成了已有的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了开放、高效的一体化云平台运行框架。综合上述成果,在神农架林区开展示范,满足了各规划管理部门的建设、管理和共享需求,对小城镇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建华,彭清山,李海亭.测绘4.0: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地理信息[J].测绘通报,2015(7):1-4
[2]王俊.基于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广州智慧城乡规划实施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5,22(4):23-27
[3]王蒙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统筹发展:厦门市开展“多规合一”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9-13
[4]林立勇,邓仕虎,朱俊丰.数字规划视角下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及规划应用: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5(1):42-46
[5]湖北省统计局.神农架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探索与与研究[EB/OL]./wzlm/tjbs/fztjbs/3490.htm,2011-08-10/2016-02-03
[6]周丹.基于MapGIS多规合一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与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6):179-180
[7]孙良俊,王慧琨.基于众包模式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6,23(3):91-96
[8]张艳军.基于云平台的重庆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集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6):6-8
[9]袁源,王履华,王亚华,等.基于“一张蓝图”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7,24(1):18-24
[10]李林,李仕峰,梁星.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6,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