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管理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管理的优势和劣势

篇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不仅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重建。由此,我们开始了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审视和对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追寻。

一、关注劣势:传统心育文化的误区

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场景,在很多学校里可能经常会出现:

场景一:班主任对班里的一位男生说:“你做事细致认真,责任心很强。只是你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性格太内向了。以后把这一个小毛病改掉,好吗?”男生看着班主任期待的目光,十分为难地点了点头。

场景二:办公室里,家长在和语文老师沟通:“老师,我的孩子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包括课文朗读都不错,就是对作文不感兴趣,你能帮他在作文方面补一补吗?”老师觉得有些勉为其难,但还是答应道:“好啊,我们共同努力吧。”

这些心育场景,在很多学校里司空见怪,以至于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以审视的眼光来分析这些现象背后所折射的心育文化时,就会发现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关注劣势。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心育对象,窄化为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初期,由于受认识水平、实践经验、理论指导的限制,很多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同起来,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个别有心理问题或品行不良的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面临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挑战,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阳光和雨露”的现状。这种将对象窄化为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陷入了一种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态心理学取向,大大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心育内容,简化为学生短处

受“扯齐拉平”的“补短教育观”的影响,学校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助的过程中,较多时候会关注学生的短处。正如两个案例中,班主任和家长都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但是,他们期待的是“弥补学生身上的短处”,而非“学生身上的长处”。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相对模糊,他们在确定自助内容的时候,更多地会受老师、家长、同伴等的影响,于是,在老师、家长的影响下,他们也会简单地将心理自助的内容确定为自己的短处。

3.心育过程,异化为消极体验

当心理自助的内容确定为学生的“短处”的时候,心理自助的过程自然就成为了“让短处变长”的过程。有些学生的有些短处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可能会成为他的长处,但是多数学生的短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成为他的长处。于是,一次次心理自助的过程,极可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短处面前一次又一次感到自卑、沮丧的过程。这种长期消极的心理体验,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确立和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心育评价,弱化为甄别优劣

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短处,其实是评价标准过于划一的具体体现。和这种划一的标准相对照,大多数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短处。于是,大多数学生被比下去了,得不到肯定和赏识,成为了劣势群体。得到肯定和赏识的只是极少数全知全能的“通才”。这样的心育评价起到的是甄别学生优劣的作用,完全违背了“心育评价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

总之,在以“关注劣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心育文化中,更多培养的是缺乏自信、没有个性的平庸学生。

二、追寻从关注劣势走向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

以“关注劣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心育文化显然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那么,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应该以什么为主要特征呢?我们不妨通过追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目标,来寻找新的心育文化的印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助人自助”,有的说是“帮助人认识生命的意义”,也有的说是“实现人的自我成长”……这些说法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其中都蕴含着一层同样的意思,那就是“让人幸福地活着”。

我们进一步追问:“让人幸福地活着”的要素是什么?人文心理学告诉我们,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之外,“对自我的认可”是“让人幸福地活着”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人的认可。而他人的认可主要凭借的是发现并赏识这个人的长处。于是,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特征呼之欲出――关注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对象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因为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内容上,能客观地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淡化学生的劣势,强化学生的优势,让学生的优势得到更优的发展。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过程上,发现学生的优势,赏识学生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在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强化自己的优势,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进而迁移自己的优势。

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表现在心育评价上,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认可每一位优势得到强化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地、有个性地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要开展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构建从关注劣势走向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

三、我校构建关注优势的心育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发现优势、培养优势、迁移优势是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理论上的三个不断递进的环节。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这三个环节很有可能交融在一起。为了便于阐述,暂时将三个环节分开来叙述。

(一)发现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起点

善于发现学生优势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优势观。我们对“优势”的理解,并不完全等同于“特长”。它指向个体身心素质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并有所变化和发展的相对优越的长处、强项或势能。即每个人具备的正向特征,除了较为出众的能力以外,品德、性格、习惯等都有可能构成一个人的优势。

发现学生的优势要关注三个点:

1.关注学生的不同点

学生的不同点往往是学生的潜在优势。

我校四(1)班有位男生,喜欢拆东西。家长向班主任告状,老师笑着对这位男生说:“喜欢拆东西,说明你的好奇心强,想探究的欲望也很强,希望你在扔鸡蛋比赛中好好表现!”到了扔鸡蛋比赛的那天,只看见一顶用“碗罩”做的降落伞徐徐降落,盒子里的鸡蛋安然无恙。男生高举成功的作品向大家示意,脸上洋溢的是幸福、自豪的笑容。

在这个案例中,男生的家长发现了孩子的与众不同,男生的老师又保护了男生珍贵的好奇心。这份与众不同的好奇心,激发了男生乐于探究的欲望,使得他在扔鸡蛋比赛中获得了成功。

所以说,学生的与众不同,往往是他潜在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与众不同。

2.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学生的优势?唐纳德・克里夫顿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比如,当这一个学生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他心里是否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这一个学生完成一件事时,他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假如是,这就是这一位学生的优势。

因此,发现优势的过程始于自省。我们要让学生定期回顾自己做过的哪些事是自己心里十分愿意做的,很容易做好的,做完以后心里十分开心的。如此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也能够发现学生的优势。

3.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我校任斐老师在她的班主任随笔中这样写道:

周某某是我们班一个文静的男孩子。他沉默内向,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哪怕老师点名表扬他,都会惊得面红耳赤。就是这样一个害羞的男孩子,做事认真仔细,分配给他的任务,总能完成得很出色。于是,在班中调整班干部时,他凭着这份责任心当选了劳动委员。从他当上劳动委员的那一天起,班级的清卫工作,就不要我多操心啦!瞧,他的这一份沉稳,他的这一份踏实,他的这一份尽责,让其他同学无不信服!

确实,每一位学生都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使是所谓的“后进生”,我们也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让这一个闪光点逐渐成为他的优势,以唤醒他们可能已经失去的尊严,树立学生的自信。

(二)培养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拐点

培养学生的优势,关键在于营造一个保护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心育环境。目前,我们设想以学习课堂、学生社团、班级岗位三个途径为载体来实现培养学生优势的目的。

1.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优势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不同,每一位学生学习时都会结合一种特殊的学习优势。加德纳在《心智的架构》一书中提出,人有八种基本智能:语文、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肢体动觉、音韵、人际、内省、自然观察者。不同的学生就这八种基本智能的构成也不同。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优势,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与学生的学习优势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如,李某是个才华横溢的舞蹈爱好者,她能迅速想起并重复舞蹈老师示范的多套动作。然而,她在数学课上却无法很好地完成测验,后来,老师带着她参加证明相关概念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她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于是,她不再害怕数学测验了,并能自觉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引导学生发扬光大,久而久之,它自然就成为了学生特有的学习优势。

2.在学生社团里培养优势

学生社团是学生的兴趣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一般分为实践服务类、探索研究类、文体技能类等。

组建学生社团时要考虑教师的优势和学校有效资源的优势。这是培养学生优势的人力资源保证。

组建学生社团时更要考虑学生的优势。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之上,让学生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服务。

学生社团的运作时间,可根据设立项目的不同、参与对象的不同,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

3.在班级岗位上培养优势

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优势的有效途径。在设置班级学生管理岗位时,我们遵循自愿、自主的原则,按照班级学生人数设立学生管理岗位数,确保人人有事做。如,除了设置常规的班委会、大小组长、各科课代表等岗位,还设置个人卫生管理员、优秀作业管理员、图书角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等具体的管理岗位。

为了在引导学生把事做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势,我们倡导班主任做积极的旁观者,尽可能让自己隐藏起来,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在暗中“帮扶”。

五(3)班的赵某是每周一的早读管理员。刚上岗没多久,她就碰到了管不了几个调皮男生的问题。在了解了相关的情况后,班主任组织五位早读管理员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管理讨论会”,一起来商讨如何处理早读中碰到的突发问题以及“问题人物”。经过将近半小时的讨论,学生总结出了谈话法、写说明书法、自我反省法、电话告知法等多种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方法。赵某等几名早读管理员的善于管理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迁移优势――构建关注优势心育文化的终点

发现并培养学生优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迁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个体优势向个体优势迁移

学生个体优势的迁移包括提升和拓展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优势更优,即在优势原来的程度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优势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从一项优势扩张为几项优势(优势拓展)。

例如,五年级的杨某,原先在班里很普通。一个偶然的机会,体育老师发现他擅长跑步,于是让他参加了校田径队的训练,出乎意料的是,杨某跑步的技能提高得很快,在市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班里的学生对杨某十分佩服,杨某的威信在班里越来越高。班主任发现了这一变化,建议杨某负责管理班级的课间纪律,杨某欣然答应,一个学期下来,杨某的管理能力也初显端倪。

2.促进群体优势向个体优势迁移

学生群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名学生倘若置身于一个团结合作的群体,那么,他的合作意识也会逐渐增强,进而成为他的优势。

3.促进个体优势向群体优势迁移

当学生的个体优势不断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可的时候,这种优势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群体向心力,成为这个群体中个体学生努力的方向。

例如,某班学生刚开学时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较差,除了少数几个学生上课时能认真倾听外,大多数学生只倾听老师的讲解,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班主任采取的做法是:不断表扬上课时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那几名学生,同时表扬在倾听同学发言方面有进步的学生,一个月下来,班里倾听同学发言的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篇2

关键词:人才流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方式的变化,逐渐把知识和创新推到了历史的前沿。掌握知识、富于创新的人才成了企业生存的支柱,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经济上的发展迫使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争夺人才、留住人才、开发人才的环境,去面对和参与市场的竞争,才能使企业得到长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此,作为一个企业,就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处理好人才管理工作,只有留住有用的人才,同时管理好人才,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效用,并最大限度的避免人才的流失,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留住人才,避免人才流失呢?

1 提高企业高层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提高企业高层人员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运作的重要性。

现代管理科学普遍认为,要搞好一个企业,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这些都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的创新,而这些都集中在人的素质特别是杰出的人才身上。因此,从根本上讲,具有知识和掌握信息的人,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可以说,在上述四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需要的四大资源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其中人力资源是的作用最为活跃。但是,必须通过加强适当的管理才能实现。资金、资源、技术造成的劣势,通过适当的管理都可以转化,并且能够摆脱劣势,重组优势。没有适当的管理,任何优势都很容易丧失,很容易转化为劣势,是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是科学的组织管理,同样的技术装备,不同的管理,显现出不同的研究成果,不同的科学水平不同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纳入管理才能进行,技术开发通过管理方可实现,科学技术只有经过管理的作用才能化为生产力,包含管理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

有些学者把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归功于管理科学的成熟和发展,阿波罗登月计划计划的负责人来伯博士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是科学的管理。”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将我们的工厂拿去,将设备和资金全部拿走,只要公司的人还在,公司的组织还在,四年之后,我仍然是钢铁大王。”这些都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月的因素。如今,只要拥有信息,拥有人才,并把人才管理好了,人们就可以参加经济活动,企业就会得到深入的发展。

2 企业必须要有一整套规范化和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要管好人,留住有用的人才,避免人才的流失,就必须要有整套规范性和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定是企业充分利用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用人性质的表现,成功的企业在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编制或创新以及规范化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等因素较其他企业成功,并且是在不断的创新优化过程中,循环性升级式地提高规范性管理制度实施质量,保持和增强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运转效能,换句话讲,在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或在某一阶段时间成功的企业,其内部的企业管理制制度及其所含的规范、规则因素的总和一定也具有较强的优势;企业间如果某一方面存在差距,一定是与此方面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其所含规范、规则等的总体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间如在同产品市场领域里的竞争存在优势和劣势之分,一定是企业间的整体管理制度及其规范、规则因素的总体表现方式、表现效果存在差距,谋求生存、希望形成与保持竞争优势迫求成功的企业家及企业高级管理销售人员有必要充分认识并合理运用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创新性的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来保证与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规范的设施,发挥在企业中的作用。

3 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企业要留住人才,管理好人才,避免人才流失,并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智慧,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良好的氛围。事实证明,这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让人才发挥最大效用的有效途径。

以我所在企业为例,山东航空公司作为山东省的一类大型企业,她有一支较为庞大的高科技技术队伍和科学的信息人才,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多年来,公司高层管理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加强了对人的管理,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整个企业中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良好氛围”。广大科技人员根据公司自身的优劣,为了把科学技术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讲理论、将贡献、讲安全、讲效益”的活动,大搞科研和新技术开发,连续两年三次获得民航系统最高安全奖杯——金雁杯。

4 要与发现、培养人才结合起来,不断壮大企业人才队伍

人都是有天赋和潜力的,创造也是人的天性,在企业中作为个人来说,能适应企业需要的人就是人才,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有可能成为人才。问题的关键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仅要十分重视人才,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和培养人才,开发人才资源,通过教育和培训,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这就需要企业有一个较好的组织环境和文化环境,要不惜重金为他们的成长创造适当的条件,注重从职工中提拔技术、管理干部,爱护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中每个人所固有的能力与天赋,并给予合理开发和配置,也就是按照管理的普遍原则,把恰当的人安排在恰当的地方,使其达到最佳成效,使企业成为培养人才的学校,所有人才施展才能的场所,能够得到关心和尊重的家庭,以及为社会提供优秀服务的基地。在实践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诸如组织考察,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讲授相关知识,成立各种协会,开发科研活动等,加速培养人才的进程,形成企业人才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 企业避免人才流失的关键

篇3

关键词:二级管理;措施;改革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尝试用SWOT分析法对民办技工学校二级管理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促使学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提高效益。

一、SWOT分析我校二级管理的内外环境

(一)优势(strength)

1.目标分解优化。高层领导下达整体目标,再将目标分解到系部,以系部为一个责任中心,加速高效地完成目标的实施、实现,使各层级有事可做,有“法(目标)可依”,考核有据。

2.有利于系部自主创新地管理。近几年,随着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沿用的三级管理模式导致学校管理层次过多,中间环节过多,导致决策下达和信息反馈速度慢,容易失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实施二级管理后,系部拥有更多的自、更大的积极性、更强的创造性、更高的效率,而且学会了“自我经营”的发展思路,根据本系部的特色,建立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有利于系部巩固专业优势、创建特色,同时提升了系部各成员的成就感,加强教师队伍的主人翁精神和凝聚力,形成良性循环。

3.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形成的金字塔目标管理,底层的目标得以实现,塔尖的目标自然得以实施。同时,由于工作重心下移,行政中层职能机构可以精简,学校领导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处理战略战术问题,节省了学校领导的管理精力,系部有一定的权力,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一系列的问题,不必凡事都交到学校领导,使学校和系部相得益彰。

(二)劣势(weakness)

由于二级管理在民办技校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1.二级管理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但职责和权限常出现混淆重叠的情况,职能部门过多干涉,导致系部工作积极性不高,自主性难以充分发挥。

2.二级管理的力度不够,学校对系部就像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既想放,又怕放,系部负责人的工作繁杂,基本处于事务性阶段,大多只对系部下发日常工作。

3.二级管理强调了系部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对应的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建立,会导致二级管理形同虚设,而且会从基部以系为单位出现混乱的局面。

(三)机会(opportunity)

1.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民办技校由于在人力资源方面不具有优势,可通过竞聘上岗,使人人有机会来做管理,人人有机会学到管理,扩大了管理层的预备队员。

2.提高系部经营管理能力,以系部作为责任中心,加强了系部的节约成本提升效益意识,同时,也给系部管理层与外界企业、服务性单位相互交流的平台,便于系部能根据企业的需求适时地调整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综合要求,达到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抢着要、毕业就业预订的状态。

(四)威胁(threat)

1.管理能力的挑战。随着我校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学校的许多管理职能及权限下放到系部,系部由管理客体演变为管理主体之一,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新的管理模式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系部组织机构,还需要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宏观控制能力。我校现有的系部管理者长期处于管理客体的角色,习惯于服从校领导的安排,执行具体工作能力较强,但缺乏管理经验,全面管理水平低,使得我校的二级管理面临极大挑战。

2.管理理念的挑战。我校现有的管理者和教师对这方面改革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普遍的理解和认同,有的系部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有的行政职能部门感到权力被削弱,管理权威受到挑战,产生失落感;甚至有的系部负责人担心责任下放,压力增大。

3.管理风险的挑战。二级管理关键问题就是要理顺学校与系部之间的关系,划分二级管理职责权限,重新设计权力架构,使系部的责权利一致。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得某些权力被下放到系部。但如果职责不明确,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全面管理能力,则可能出现失控现象,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降低学校的号召力和整体凝聚力。

二、应对措施

1.更新观念。目前,我校的管理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营造实行二级管理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一级管理层,实施二级管理使他们的权威受到挑战,权力下放,利益调整使一级管理层权力削弱,这就要求他们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

2.循序渐进。在民办技工学校推行二级管理需根据自身实际,循序渐进。要在综合考虑系部特色、专业设置、师生规模、机构设置、管理人员数量与素质、管理制度、管理经验等因素基础上,结合现状,借鉴经验,制订出实施方案,逐步推进。

3.界定责权。学校的权力有多少可以下放至系部,很难量化,也很难统一,有时候甚至出现一级管理的权力,系部要来承担责任,总的来说,要遵循权责对等原则,扩大自,简化办事程序。例如,关于人事管理权,校级管理的职权在于制订用人规范、基本标准、奖惩机制、职务聘任标准、工资福利制度等制度与政策,系部则有权根据需要制订具体用人计划,通过制订内部员工的奖励办法和科学规范的考核,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奖惩等。

篇4

约140家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医疗类公司,公开资料中有提及互联网医疗布局约49家,能清晰的找到其布局的约为26家。上市公司的互联网医疗布局主要集中在六个方向,布局方式有三种。

“六大方向”

方向一:医药电商

主要玩家:医药企业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医药电商的A证(即国家局审批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共有33张,C证(即地方局审批的医药B2C交易平台)共计568张。

作为离药最近的互联网化的方式,医药电商成为了各家上市公司、尤其是医药上市公司发展互联网业务的首选,而在竞争激烈的B2C领域,已经有20多家网上药店或企业的年销售额过亿,据公开信息显示,太安堂旗下的康爱多、九州通旗下的好药师、康恩贝旗下的可得网、仁和药业旗下的仁和药房网等均已在2016年扭亏为盈,实现了医药电商的净盈利。

除了实现盈利之外,医药电商的销售地位也对线下的销售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以某大型药店为例,截至2016年6月30日,其网上药店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其零售业务的63.34%,远远超过其线下连锁药店的业务。

亏损魔咒被打破、国家政策又大力推动医药分离,药企急需搭建新的业务线,相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医药电商依旧是上市公司转型的宠儿。

方向二:健康管理

主要玩家:医疗器械厂商、医药企业

近年来伴随着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概念的火热,健康管理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上市公司也频频出手布局,各种“大健康产业链”、“健康管理生态”的概念层出不穷。

所谓的健康管理,现在还是更偏向于一种概念。目前业内的健康管理多数是以慢性病管理入手进而谋求辐射全部人群,而经历了APP的厮杀、智能硬件的比拼之后,这一产业开始逐渐的走向理性,开始了服务的升级。

与药企青睐医药电商相似,健康管理的早期多数是医疗器械厂商的争夺,有据可循的有九安医疗旗下的iHealth、鱼跃医疗投资的37健康等,他们多数依赖自有资源优势,从硬件入口端发力抢占市场。不过随着市场上硬件产品的丰富,不少健康管理企业开始转型平台,寻求与尽可能多的器械厂商合作。

随着健康管理的进一步升级和对于商业闭环的探索,更多的医药企业也逐渐加入这一领域。同时,在经历了血糖、血压的混战之后,健康管理的切入点也已经延伸到了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肿瘤等病种。

方向三:互联网医院

主要玩家:医疗信息化企业、医药企业

乌镇互联网医院催生了远程医疗这一的领域大热,2016年是互联网医院集中爆发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中旬,业内共有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医院、网络医院、移动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等约30家,其中三分之二为今年新建。

一个医院要有什么?医生、设备、药。一个互联网医院要什么?许可证、技术、药。

因而上市公司中的医疗信息化企业和医药企业,如东软集团、复星医药、信邦制药、以岭药业等都对互联网医院青睐有加。

这种“青睐”,更多的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预判,业界较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互联网医院即使不是未来医院的最终形态,也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现如今互联网医院的投资热潮,更多的像是一种提前的布局。

公开信息可以查询到现有的互联网医院一半左右都有医疗类上市公司的背景,而据一位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透露,真实数量远不止如此,所有的互联网医院其实都已被上市公司收入囊中。在这一个转型的赛道上,上市公司的动作显然快了许多。

方向四:连锁医疗机构

主要玩家:医美、牙科等

近几年崛起的医疗类创业热门领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消费医疗。包含医美、牙科等在内的消费医疗因为离钱最近,曾被业内人士预测为接下来三到五年将崛起的行业之一。

这一领域所谓的互联网巨头其实际业务现状对传统线下冲击较少,医疗类上市公司的布局信息也较少。随着线上医美、牙科平台越来越多对线下连锁的渗透,相信这一领域会受到更多的上市公司的关注。

方向五:精准医疗

主要玩家:医药企业、基因领域

精准医疗的布局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药品的研发与生产,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周期较长,但是项目成功后利润会非常可观。这类项目一般更受产业资本的青睐,医药企业是这一方向的主要围猎者,猎场中的“猎物”则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基因领域。

据福布斯报道,现在40%左右的新药研发经费都投入在肿瘤制药领域,基因领域更不必说,业界普遍看好精准医疗是因为其科技含量高,而在2020年大批专利药的保护期即将过去的时候,谁占据了技术的优势,谁就能赢得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

方向六:医疗大数据

主要玩家:医疗信息化企业、医药企业

大数据是公认的有价值的东西,许多的互联网初创公司发展规划中都少不了大数据这一条,但是大数据行之有效的前提是有效数据量要足够庞大,这也是现在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并不能满足的条件。

上市公司技术上相对成熟,同时依赖其自身多年的积淀,在数据收集上早已先行一步,开始了数据库的筹建。

倾向于大数据方向发展多数为医疗信息化企业和医药企业,前者是要将自己的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后者则是要在自己主要产品的方向进一步深耕。

“三种方式”

方式一:买买买

上市公司的体量较大,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的体量之后,为了公司发展也好,为了财富增值也罢,投资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一种方式。

“买买买”的好处在于上市公司依赖自身的资金、资源等优势进驻新的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丰富自身业务线;而其劣势则在于这样一种“广撒网”的方式不一定能够捕捞到自己想要的那条“鱼”,更多的倾向于一种尝试。

方式二:建建建

除了买买买之外,也有些上市公司选择依靠自身的优势去自建团队迎接互联网转型,这一点在医药企业尤其明显:

比如,仁和药业旗下的叮当快药,是依赖仁和的优势发展医药O2O;

比如,乐普医疗旗下的护生堂,是依赖乐普的优势发展医药电商;

比如,健康元旗下的杏树林,是依赖健康元的资源发展医生工具;

再比如,更多的上市公司内部孵化了很多的项目,有一些成功了的,会单独立项扶持其发展,而更多的是在内部就已经“泯然众人”了。

“建建建”的好处在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可以更好地生存;劣势则在于,上市公司孵化的项目受限较多,有时候反而更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市场的残酷考验。

方式三:兄弟,搭个伙儿呗?

跨界合作早已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更遑论目前医疗领域从业者更倾向于构建闭环。医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不同细分的上市公司在各自体量相当的时候进行合作,将双方的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这样的联手一般多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联手,另外一种则更为常见,是上市公司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联手。

“搭伙儿”的好处在于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而劣势则更多地潜藏于未来不确定的发展因素里,一旦合作的项目和自身企业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就……

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知识管理 优劣势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知识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知识分成四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人际知识。概括起来又可归为编码知识(即显性知识)和意会知识(即隐性知识)两大类。

企业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隐性知识还可划分为主观隐性知识和客观隐性知识。主观隐性知识是指存储于人脑中的经验、想法、构思等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而客观隐性知识是指隐含在大量显性知识背后的可以利用某种技术来发现的哪一部分知识。目前大家已认识到隐性知识才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倡导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是企业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主要以文献和电子信息的组织、管理、保存和服务为核心,以显性知识为主要的管理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高级层次,主要以用户需求和行动决策为核心,以隐性知识为主要管理对象,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挖掘隐性知识,使隐性知识得到传播或显性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企业主观隐性知识的挖掘就是挖掘企业员工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挖掘企业员工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涉及到许多重要的要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要素、人力资源管理要素、信息技术要素和组织结构要素。企业文化要素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它的好坏关系到知识员工隐性知识的建立、成长、显性化、编码化、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等一系列过程,也是企业知识管理成败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要素也是一个重要要素,因为主观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对主观隐性知识的管理,实质上表现为对人的管理;信息技术要素是基础,是实现知识积累、存储、交流、共享的手段;组织结构要素是挖掘员工隐性知识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

企业客观隐性知识的挖掘就是要利用某种技术,通过对企业已有的大量显性知识的分析处理,发现隐含在其中的知识,主要涉及到信息技术要素。

二、民营企业知识管理要素分析

对于民营企业的概念,我国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把非国有企业统称为民营企业。这个说法是从西方来的,西方国家把国有之外的企业统称为民营企业,我国也继承了这种划分方法。二是把非公有制企业叫做民营企业,也就是指个体私营企业。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

1.民营企业文化要素分析

民营企业文化首先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因为民营企业有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企业文化建设就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内在需要,具有较强自觉性,另外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不受政府部门影响,具有自主性。民营企业文化一般由企业老总亲自抓,所以民营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实质上是企业家文化的一种体现。其次民营企业文化更强调以人为本和创新。民营企业灵活的用人机制,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了制度上的保障,而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能推动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再次民营企业文化一般以内刊为载体和窗口。内刊在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创办内刊培养了一批从事民营企业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优秀群体。

2.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素分析

(1)民营企业主特征。据《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4-2006.6)》中记载,私营企业主基本人口特征表现为以男性为主,在被调查的私营企业中占85.8%。学历在不断提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私营企业主1993年为17.2%,2000年为38.4%,2004年达到51.8%。

民营企业主的行为具有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等几个方面;也具有实干精神,他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全面考虑和运作企业的资金、人才、产品、市场、技术、外部环境等;还具有机遇意识,具有对市场变化的灵敏触觉和对经济生活的高度敏感度。

民营企业主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外向稳定型及典型的多血质为主。民营企业主的抑郁因子和阴性症状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p0.05)[2]。

(2)民营企业员工特征。民营企业员工总体上素质不高,结构欠合理。从员工的需要特征来看,表现为有较强的成长需要,希望在工作中能够有所成就,发挥自己的特长;尊重需要明显,民营企业由于所有权的特殊性,加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顺,员工对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交往关系往往较为敏感,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尊重需要;对薪酬待遇需要也较突出,虽然没有成长需要重要,但普遍认为薪酬待遇对于改善员工生活质量、肯定员工工作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相对低学历员工而言,高学历员工具有强烈的进修、发展需要,更关心自己的未来发展。

民营企业员工劳动关系表现为:劳动关系不固定,流动性强;收入不固定,总体水平较低,但从事脑力劳动或技能劳动的人员,劳动报酬一般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工作时间不固定,非全职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依其从事的行业或职业的性质而定;岗位不固定,就业人员组织松散,经常更换就业岗位。

(3)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表现为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对人才只用不养,缺乏充分开发培养、合理使用人才的观念;绝对权力,人才没有发言权;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晋升难,发展空间小,企业一方面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较难留住人才,人才流失快;强调管理,激励手段单一,主要激励手段为年薪制,而采用股权期权、建立激励基金等手段较少。

3.民营企业技术要素分析

这里指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企业知识管理需用到的一些技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从总体上来看,民营企业知识管理的技术要素还比较欠缺,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的应用还局限于办公自动化上,而对于ERP、CRM、SCM的应用开展的尚较少。大量信息还没有电子化,信息收集、传送、处理的手段还比较传统。

4.民营企业组织结构要素分析

民营企业组织结构要素特征表现为:高度集权与“家长式”管理,直线式组织结构;缺乏科学组织与管理体系,如组织结构中设置了较多的监督部门,造成过度的、不恰当的监督;组织中部门划分边界不清,岗位职责不明,造成管理混乱;高层主要负责人管理幅度过大,淹没在日常事务之中,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考虑企业长远规划。

三、民营企业知识管理的优劣势分析

1.民营企业文化的优劣势分析

从民营企业文化来看,总体上还是对开展知识管理有优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高度的自觉性与自主性,为建立一个适合于开展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环境提供了条件;强调以人为本和创新,这与知识管理的要点相适应,知识管理的要点之一就是要管理好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并通过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出更多新的知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以内刊为载体,其实内刊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知识交流、沟通的形式,就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民营企业文化还取决于企业主,这对知识管理有利有弊。如果企业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知识管理有较深入的认识,重视智力资本,那么树立的企业文化就会对知识管理有利,反之则有弊。因此民营企业主还是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认识和掌握知识管理这一现代管理工具,建立起有利于开展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2.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势分析

(1)民营企业主的优劣势。从民营企业主方面来看,民营企业主学历在提高,具有创新与实干精神,有利于踏踏实实的开展知识管理;民营企业主的机遇意识,会使民营企业主抓住管理变革的机遇,改革企业管理的方法,实施知识管理;民营企业主外向稳定型及典型的多血质心理特征,有利于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挖掘隐性知识。

(2)民营企业员工的优劣势。从民营企业员工方面来看,整体的素质不高,这不利于知识管理,但也更有必要开展知识管理,可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加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成长需要,希望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出成就,也希望得到尊重,并对其贡献有所回报,这都是合情合理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应满足他们的需要,另外还要让他们把工作中的经验记录下来或总结出来,利用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共享,这有利于企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对于高学历员工强烈的进修、发展需要,更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高学历员工应该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对象,一方面高学历员工外出进修是知识的吸收与储存,回来后委以重任,让其知识输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学历员工满足了进修、发展需要后,为报答企业,会更加努力工作,也留住了人。

从民营企业员工劳动关系方面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固定、短期化、流动性强,这不利于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特别是有的工人工作一年,学到了技术就离开,是一种知识、智本的外流,并有可能使得项目、产品工作的中断;民营企业员工的劳动收入不固定,收入低也是不利于开展知识管理,但对脑力劳动或技能劳动的人员报酬较高,这有利于知识管理,然而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让他们的知识进行交流、共享;而对于工作时间和岗位都不固定的临时工,一方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知识的外流,知识的共享也是有一定范围的。

(3)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势

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还是不利于知识管理。对人才只用不养,知识得不到更新;绝对权力,人才没有发言权,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外来人才进不了管理层,得不到重用,又缺少全面的激励机制,他们很难将其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交流,为企业所用;有的民营企业连起码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都不健全,就更谈不上知识管理了。

因此,民营企业应随着企业的发展,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合理用人养人,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健全激励机制,执行国家人事法规,建立员工保险制度,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3.民营企业技术的优劣势分析

从民营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看,尚欠完善,许多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尚缺少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工具;由于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历史还不长,积累的数据资料还不多,所以还缺乏客观隐性知识挖掘的基础。

因此,民营企业应该首先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这样才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也可积累起大量的数据,以便进行数据挖掘,获得企业客观隐性知识。

4.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劣势分析

民营企业直线式组织结构,不利于知识的传播,知识传递的效率太低;高度集权与“家长式”管理,知识封闭于家族内部,不易流通;缺乏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组织结构混乱,也使得知识难以正常交流与共享;高层管理幅度过大,又缺乏良好的知识管理技术的支持,势必造成高层管理者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因此,民营企业应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规范组织与管理体系,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来支持高层的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何 义:民营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J].商业文化,2001,(01):26-27

[2]龙瑞芳 付 伟:民营企业家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2):108-109

篇6

关键词:ITQ制度;经验借鉴

一、公海渔业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海渔业制度的弊端是只要求捕鱼国为其渔民制定和采取养护措施。这就要求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不可以迫使捕鱼国履行其义务及采取实施养护措施,除非另有规定。因此存在明显执行上的缺陷。此外,国际上还没有建立起公海渔业资源的分配规则,这就导致海洋的 “公地悲剧”。

二、ITQ制度的优势

ITQ能够遏制过度捕捞,与总可捕获量(TAC)制度、命令控制型等传统方法比较下存在以下优势:

第一,有效控制捕捞能力的增长,保护渔业资源。ITQ下,每个捕捞单位都获得一定捕捞份额,渔民或渔业企业不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增加船只、扩大渔网面积、增加网密度或者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而是将拥有的捕捞配额进行合理规划,以便节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本和设备投入,尽量能以最低的成本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捕捞量。

第二,配额拥有者间的合作减少滥捕或者资源浪费。渔民是水产资源的拥有者,因而他们认为其他人滥捕或者存在资源浪费现象是有损于自己利益的。这样捕捞者就会联合起来,或者与管理部门合作一同制裁那些违反规则的渔民。

第三,可减少渔业投资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于想要退出渔业经营的渔民或者组织,他们有权利合法转让、出售或出租其配额,同时获得相应的收入。正因为配额可以进行合法转让或买卖,这促使捕捞配额逐渐流向经营效益好的一方,使得业内捕捞竞争力下降,有效的整合行业结构。

第四,拥有较低的信息成本。由于个体配额市场拥有及时的价格信息,可以通过有效的传递给管理者,减少交易成本,使得ITQ具有一定的信息成本优势。

第五,从事捕捞经营的个人或组织可以预测未来水产品的供求状况以及现有资源量对下一期渔业生产进行规划,相比于命令控制型管理方式,ITQ具有相对较自由的运作空间,这样不但可以使渔业市场稳定还可以有效提高渔业经营者的效益。

三、ITQ的劣势

ITQ的本质是将公共品产权私有化,但并不是绝对私有,因而仍旧存在弊端。

政府仍然控制着公海渔业总体可捕捞量,经营者并没有自主决策可捕获量,没有更好地激励到过度捕捞者。同时,在行业中仍旧存在一些投机者,他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而选择性捕捞,并且在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谎报数量。此外,配额在逐渐转向生产经营较好的组织或个人时,容易产生垄断现象。

四、ITQ在应用中的经验和教训

从整体上来说,ITQ对公海渔业资源的具有很大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但是若使ITQ可以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仍需要政府和相关组织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与统筹,对总体捕获量的制定、配额转让的流程合法公开、以及相关权力的法律性保障要做明确规定,保护经营者权利与利益,促进公海渔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参考文献:

[1]ROBEERT N. STAVINS: The Problem of the Commons: Still Unsettled after 100 Years.

[2]ELINOR OSTROM: Beyond Markets and States: Polycentric Governance of Complex Economic Systems.

[3]Thomas Dietz, Elinor Ostrom, Paul C. Stern: The Struggle to Govern the Commons.

[4]龙志军. 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ITQ研究,2010.

[5]苏永华,杨松. 我国渔业管理引进TAC、ITQ制度的思考[A].

篇7

关键词:供热;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1

集中供暖行业是北方地区所特有的一个业态。ZZ市A热力公司是ZZ市最大的集中供热公司,随着30年的发展,公司供热面积逐步扩大,管理逐步规范。但热力管网老化,新供热方式不断出现等内外因素,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如何制定符合企业现状的发展战略,更好的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采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

一、 优势分析

1.占据有利市场地位。ZZ市A热力公司,总资产4亿元,签约供热面积近850万平方米,供热主管网超过100公里,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4人,无论是供热面积还是人员技术力量,都在ZZ市供热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由于供热管网投资大、周期长、接并网难度大,新进入市场企业很难抢占企业原有客户。

2.具有稳定的客户和良好的社会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ZZ市最早的集中供热公司,ZZ市A热力公司一直负责各机关单位、小区的供热工作。长期良好的合作拥有稳定的客户,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社会关系。

3.具有成熟管理模式。经过30年的发展,企业实行了供热运行指标考核,设立了供热样板间,实施了管线巡查制度,组建了便民服务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

二、 劣势分析

1.企业内部发展动力不足。作为市住建局下属企业,在ZZ市供热行业占据垄断地位30年,企业习惯了“独大”的感觉,企业管理层竞争意识不够。企业老职工较多,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存在“铁饭碗”思想;公司沿用原有的国企制度,体制僵化、发展后劲不足。

2.管网老旧严重,能力不足。公司所辖老小区二次网建设年限长、管网老旧,堵塞、漏失等现象影响供热效果,造成大量热量流失。一些换热站位置设计不合理,导致部分整合站供热区域半径过大,影响了供热效果。

3.欠热费问题难以解决。由于尚未推广供热分户计量,供热管理部门只能按面积向用户收费,这一收费方式不能精确反映用户真实耗热量,导致住户抵触情绪大,供暖费用不易收回。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用热单位或用户交费意识淡薄,不能把供热取暖当成商品,能拖则拖,能欠则欠。

4.换热站管理困难。换热站负责小区内供热,由于换热站分布分散,且实时监测供热温度困难,很难管理。为攫取利润,一些换热站采取克扣热量的方式供热,供热效果不好影响企业声誉。

三、机会分析

1.城市供热需求大。ZZ市近年实施了城市建设攻坚战。2004年以来,ZZ市将市政务中心搬迁到新城区,办公楼、住宅小区纷纷建成。每年新增办公楼和住宅面积达到了上百万平方米,供热需求十分大。2010年以来在老城区实施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拆迁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将建成2000多万新的住宅和商业、公用设施,供热需求量大。

2.政府政策扶持。近年来,ZZ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集中供热事业。2008年,供居民住宅取暖用热价格一个采暖季每平方米提高至19.20元,冬季供热采暖天数调整为100天。出台了《关于加强住宅小区供水、供气、供热设施建设维护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规范了供热市场,限制了供热面积小、服务质量差、能耗污染大的小供热企业和私人换热站的发展。

四、威胁分析

1.热源不稳定。作为ZZ市A热力公司西城区唯一的集中供热热源,BY热电供热能力为80T/H,由BY热电负责提供热源的用热户总需求为114.4T/H,热源严重不足,近年来,BY热电锅炉多次发生故障,因热源问题已导致3次供热停供事故,热源的短缺和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公司在西城区业务的拓展。

2.供热事业融资机制不健全。企业现行的供热建设资金渠道来源较为单一,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尚不健全。管网等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投资建设周期长,设备系统很庞大,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率,供热企业自身并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和供热设备的改造及新技术应用,限制了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

3.其他采暖方式的威胁。近年来,供暖新技术发展迅速,一些具备条件的小区采取地源热泵供热方式,一些小区采取燃气集中供热的方式。电热器、电暖气的迅速发展,传统集中供热受到一定冲击。

五、SWOT矩阵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晓峰,刘信荣.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290.

[2]赵晓峰,刘信荣.浅谈供暖收费的方式[J].林业科技情报,2008,40(02):95-96.

篇8

[关键词]高校班级;目标管理;班级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5.45.187

1 KPI指标和SMART原则概念

KPI指标:即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原意是指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

SMART原则:目标制定、实施和反馈的重要原则。①Specific: 绩效指标要具体化;②Measurable:绩效指标要具备衡量性;③Attainable:绩效指标要可以达成;④Realistic:绩效指标要具备关联性,可以证明和观察;⑤Time-based;绩效指标要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KPI指标用来在高校特色班级建设中,选定班级优势和特色,结合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制定班级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方向,引导班级和成员向更高目标努力。

2 特色班级优劣势分析

2.1 班级成员特色了解和分析

班级成员的特色了解和分析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找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点;找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找出自己意愿提高的方面;找出自己觉得最需要发展的方面。

2.2 班级优劣势调查分析

大学班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之后,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班级成员对于班级所呈现的有形和无形的内容都有所了解,班级成员间的关系不再陌生,大学班级逐渐展现出其大学基础组织单位功能,因为班级组成人员的不同决定了没有一个班级会展现出全部相同的精神或实体内容,或多或少会出现班级之间的差距和特色:①班主任或辅导员教师主持召开班级优劣势调查分析动员会。②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会同班级成员在制度、实体、言行、精神和内容方面的调查研究进行有效的布置。③班级成员集体讨论自我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结合主客观条件,班级成员对于本身的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交流。④确定商讨结果,明确班级未来重点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2.3 班级特色目标的制定和分解

班级的特色和优势在经历了个体的特色优势分析和班级特色优势分析之后,班级就可以结合班级成员的发展愿望制定班级特色目标了,为了使目标的完成达成全民动员的目的,我们需要对班级特色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在班级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引入的是管理学中比较实用的SMART原则:①具体的和可以衡量的:班级制定的特色发展目标必须明确化和清晰化,同时具有可量化性,不能出现模糊、混淆情况,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②可以达到的:班级制定的特色目标应该是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并且是经过努力后可以达成的。③目标的相关性:班级特色目标的相关性是指班级实现一个特色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辐射情况。④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班级特色目标的完成并不是没有一定时间限制,有效的班级特色目标应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里程碑式的内容。

3 特色班级建设方案

特色班级建设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有效的特色班级建设目标确认之后,过程化特色班级建设成为完成特色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特色班级建设实施的程度和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了特色班级的最终成效。

3.1 班级制度和环境的优化

班级制度和环境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①班级管理机制和制度的调整。首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调整,并且完成比较完备的调整后的方案设计。②班级环境的优化。班级环境包括实体环境和虚拟环境两个方面。从实体环境来讲,教室的布置、寝室装饰、班级宣传栏等都是实体环境的重要方面。从虚拟环境来讲,主要包括网页、博客、论坛、QQ群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愿意表达意愿,交流想法的虚拟平台。

3.2 实体活动的载体支撑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途径,只有实体活动的支撑才可以将班级的目标或内容进行有效地贯彻和达成。在学风优良特色班级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具备典型鲜明引导作用的活动。如“学习一帮一”、“读书日”、“读一本好书,筑一个梦想”,在实体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有效的结合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交流机会和交流平台,为进一步落实目标和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过程化的激励和个体典型树立

在特色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要时刻注重调整班级成员的状态。班级建设的过程是一个较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很有可能会导致成员的疲惫和懒散现象。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是班级有效健康发展的动力保证,可有效的达成班级特色建设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班级成员的需要为基本点,以班级特色目标需求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多种不同类型。为了在班级建设中能够促使班级成员的持续长久的积极性,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励环节的有效实施,同时应该依据实际情况树立良好的班级成员个体典型。

3.4 班级落实情况信息处理

班级制定了特色目标并进行任务分解之后,在构建学风优良特色班级的过程中,我们取几个重要指标如早读出勤率、晚自习出勤率、图书馆参加率、机房参加率和课堂出勤率几个方面进行参考对照。我们通过信息简表会很容易发现这几个重要指标的落实情况,信息简表第一时间反馈出来,如我们实施早读计划的时候,第二周和第一周之间有个明显对比,如果发现早读出勤率降低,将会针对参加人员进行有效的处理。

3.5 班级成员的持续沟通

(1)在特色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要多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构建。第一,多方面了解班级成员间关系存在的问题,找到矛盾点和解决矛盾的切入点;第二,要及时调整辅导员教师或班主任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畅通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渠道;第三,建立班级成员间良好的沟通交流机会或平台,融洽班级成员间的关系;第四,要及时解决班级成员间存在的矛盾或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对于个体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体进行沟通交流。

(2)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出谋划策解决问题。班级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特色把握不准、目标制定不合理、实施力度不够等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特色班级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如人际关系冲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班级制度和规范失控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价值链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

一、企业价值链管理概述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与各种经营风险越来越多,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原先的产品、服务的质量或者价格方面,而是体现在企业整体优势之间的竞争。企业要向积极运用并扩大竞争优势,需要合理科学地实施企业战略管理,重视企业的长远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协调好企业的内部资源以及企业的外部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正是基于此,企业价值链管理理论产生并在企业中推广开来。价值链理论是为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竞争优势问题而产生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于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相关辅助环节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经济活动的集合就是企业的价值链,并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分解为基本经济活动与辅助经济活动这两大类,这里面既包含了企业的生产、销售,又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技术开发等各个环节。

二、企业价值链财务成本管理应用分析

从整个企业战略管理来讲,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子系统,而且由于它们在企业战略目标上的一致性使得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建立在企业价值链管理基础之上,有效提升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益。一般情况下,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包含了基础子系统、支持子系统以及直性子系统这三个方面的要素。直性子系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信息和要素,对于企业完成成本管理目标具有决定意义。

一般来讲,企业的价值链起始于企业的采购活动,在企业产品的销售环节终止,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而企业正是在以上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产生自身价值,这些活动既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区别。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同的,这也使得企业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存在不用的竞争优势,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这些经济效果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在价值链基础上实施财务成本管理就是依据这一条件产生的。

相比较于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模式具有许多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之前存在的不少问题。在之前的成本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往往只会分析企业的自身状况,不能够关注到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难以真正与市场相结合,成本控制中的信息相关性不强。如果企业管理者仅仅在较小的视野之内审视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工作,往往会忽略掉企业的预定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以及企业的远景规划等,这极易造成企业在成本管理时产生短视行为,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传统的成本控制仅仅是出于会计理论设计的,没有按照管理的逻辑和思维进行流程设计,相关成本控制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也只是会计账务系统,不能够与企业的管理有效衔接,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会计信息难以发挥切实的作用。

三、企业强化基于价值链的财务成本控制的展望

企业积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于提升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科学化水平,增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对于企业发展的长期驱动性更强,成本管理思路和成本管理方法更为合理科学,也有助于企业实现与国际财务成本管理方式方法上的接轨。

目前,我国在实施基于价值链的财务成本管理方面,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优化企业战略发展环境,实施企业财务成本的合理规划与控制。企业要增强自身的战略分析能力,良好的战略分析能力是实现价值链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企业的战略分析应当积极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分析所处的经营环境,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并就相关战略机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优化企业的战略部署,从战略角度来审视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通过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评价体系,将价值链管理的优势与企业的成本控制实际相结合,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科学化。

同时,积极进行企业的成本动因分析,要实现成本管理需要做好成本动因分析工作,在全面财务成本控制的前提之下深入分析企业的成本构成,从源头上研究企业成本投入,充分提高企业成本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对于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及时发现并有效改进,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分析的价值和功能。

总之,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对传统的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创新,这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科学发展,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成本动因,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曾绚.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

[2]黄珍文.论价值链分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南华大学学报,2010

[3]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管理世界,2006

[4]徐宝海,禹久泓.战略管理会计的功能框架分析[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7

篇10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集团医院办公室,浙江东阳 322118

[摘要]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的医院(民营医院)数量、服务量也快速增长。但不可否认,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公立医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就民营医院如何突破困境,与公立医院错位竞争这一问题,该研究者根据所在医院具体情况,从战略定位角度提出“做强传统临床医疗,做好健康旅游品牌”的发展方向,以及围绕战略做好运营管理的设想。并指出民营医院不能按公立医院的常规模式去发展,而应该从大健康角度去抢占外围市场。

[

关键词 ] 错位竞争;战略;健康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53-02

[作者简介] 陈志兴(1968-),男,浙江东阳人,本科,任职儿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内呼吸。

横店集团医院位于具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横店影视城(地点:浙江东阳境内)。自2000年建院以来先后获得全国诚信民营医院、浙江省绿色医院、平安医院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1年升格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4年来,为该地区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民营医院首先要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在可能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样才能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办医格局[6]。该文从战略定位与运营管理的角度探索该院的发展之路。

1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严峻

1.1医院所在区域人口不多,发展空间受限

横店常住人口不到20万,所在的东阳市(县级市)常住人口不到100万,而全市境内已有2家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而且多数为老牌公立医院,该院常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

1.2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竞争无优势

作为一家开业十多年的民营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整体水平尚无法抗衡本地区的公立三级医院,重点专科也无优势,不仅难以吸引区域外的顾客,区域内的疑难重危病患以及高端客户也常常外流。

1.3医院人才梯队不合理

现有医院人员结构中5年内新员工占50%,医务人员中外省市户籍者超过一半,再加上卫生行业内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员工身份编制的差异,导致员工稳定性明显不如公立医院,近3年员工流动率每年超10%,无法形成纺锤形的合理人才结构。

1.4医院用房、设施陈旧,硬件处于弱势

该院开业以前是按疗养康复医院筹建的,医疗用房先天不足,不能满足综合性医院的功能需求,多数大型设备为开业时所购买,使用已超10年,故障率高,都已进入更新换代阶段。硬件设备本应是民营医院优势,该院反而处于劣势。

1.5外界认可度不够

该市范围内几家公立医院建院历史都已超过60年,人才梯队比较合理,服务模式得到百姓认可,就医习惯已深入人心。作为后来者的民营医院,外界的认可度一直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比,要想从上述环境中分享更大的市场,困难非常大。

以上各种困难,制约着该院的良性发展。应该如何去突破?该研究者试图从战略重新定位及抓好运营管理入手,寻找更广阔发展空间。

根据该院实际情况,该研究者认为要突破现在的发展现状,要对战略进行重新定位,即实施两条腿走路:做强传统临床医疗,做好健康旅游品牌。

2做强传统临床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尽快扭转硬件落后的不利处境

该院硬件落后的现实,在前几年就已经暴露无遗。经过集团多方考虑,有意将医疗健康事业作为长远投资来发展。为此,2年前,参照三级医院标准设计的集团新医院开始动工兴建,目前已经进入后期装修阶段。新医院按照“技术、服务、流程、环境一流”的目标进行管理,计划201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这将从根本上改善医院硬件方面的不利处境。

2.2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与上级医院的协作等方式,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横店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医院的建设、人事制度的改革,均有利于该院引进和稳定人才。近2年,医院也抓紧扩招实施人才储备。而随着多点执业政策的落实,该院与高水平医院、专科或专家的协作会更便捷,由此可以尽快地推进该院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2.3利用机制优势,专科向外突破

专科发展力争突破区域限制,积极地向外县市拓展。医院对重点学科的人事、经济权限下放,积极鼓励科主任向外拓展。比如该院的口腔专科,已在其他城市开出分部;去年底,核医学专科已与原子高科签订合作协议。其他专科若条件成熟也可选择合适途径,跳出横店快速向外拓展。

2.4汲取集团管理经验,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横店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它在发展壮大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医院取之不竭的管理财富。与集团发展模式相吻合,该院也积极实施目标责任制、财务监管委派制、集中采购招标、宾馆式细节服务等先进管理方法,在提升业务量的同时争取效益最大化,推动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3做好健康旅游品牌,设想如下

健康旅游是以旅游者健康为出发点,能够从生理、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促进旅游者健康的旅游方式[1],国内外均不乏探索者。健康旅游目前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理论界也开始对这个领域充满兴趣,但是国内对于健康旅游还缺乏基础性的研究[2]。

在具有较为强大的医疗体系的同时,该院还具备了位于著名旅游胜地的优势,因而,具备做健康旅游项目的基本要素。以下是SWOT分析。

优势分析:横店影视城年均旅游人次超千万,存在巨大的对健康有着需求的潜在客户;医院的临床医疗基础,可以为健康旅游发展做好保障;影视城与医院同为集团下辖公司,上层可予以统盘协调;国内外健康旅游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特别是邻近的中国台湾、日本,近十几年健康旅游业发展迅速,有许多可取之处。

劣势分析:我国医院管理与经营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卫生改革的热点。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尤其关键[3]。目前,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方面的需求。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目前虽有很大的进步,但与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4]。根据影视城数据分析,目前到横店旅游以短期游客为主,对健康旅游观念的接受力短时间内不可能高;老医院服务环境落后,满足不了休闲、高端体检的需求;医院原有的营销模式被动落后;医院对健康管理中心的投入不足。

机遇:随着政府对健康产业的推动以及公众的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旅游的推广变得迫在眉睫。这种形势有利该院吸引更多的本地及外地客户,而且该院的新医院及度假区的医疗设施相对健全,能更好地服务于消费群体,为健康检查提供优良的环境。

风险:初期健康管理中心运营会比较困难,一是要投入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体检人次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后续的支持服务同样受限;二是健康管理团队理念、经营方式还需要探索;三是健康体检业技术含量并不高,不排除潜在的竞争者。

根据SWOT分析,在本地区要办好这家民营医院,开拓健康旅游市场,做好做精体检管理,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实施过程中,注意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最大限度控制好风险。而在旅游知名度极高的横店地区,做好这一发展模式,也会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

目前民营医院虽然与国有医院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经过认真研究医疗市场、主动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等,是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5]。

4该院后期具体的运营思路如下

①抓好健康管理团队建设:根据需要,医院应选好学科带头人,并在现有体检中心基础上,快速充实管理、医疗、营销等人员,组织专业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健康管理团队。

②改善服务环境:在建的新医院和影视城度假区体检中心,设计要超前,要充分体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流程制定要人文化、便捷化,使顾客在此体检中心区域内即可完成检查。

③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升级体检软件,规范资料保管,积极推进移动APP模式,并利用信息化平台与客户建立定期回访机制,努力使客户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④充实体检项目:在现有的检查项目基础上,积极地利用好分子医学、分子影像学(核医学项目)等该院优势检查项目,并吸引上级医院或第三方检查机构的优势项目入驻该院。

⑤科学做好绩效管理:通过对科室人事与分配权利的下放,扩大自主权,灵活运用好市场营销政策,并要积极寻求与旅游公司的合作,快速向区域外拓展市场。

⑥抓好品质服务:运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节管理,实施PDCA管理模式,通过满意度测评不断发现改进存在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追求“让顾客放心”。

综上所述,该研究者认为:作为一家区域性的综合性民营医院,按传统的公立医院发展模式很难取得突破,而该院若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医疗背景,结合集团影视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做强临床医疗同时,做好健康旅游品牌,则极有可能跳出区域限制,快速走进良性发展的轨道。

[

参考文献]

[1] 吴之杰,郭清.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2014(3):71-76.

[2] 白鸥.健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2(3):50-53.

[3] 王佳婧.民营医院网络营销手段与策略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67-69.

[4] 包章炎,陈松涛,李厚坤,等.民营医院发展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2(7):119-124.

[5] 翟华.民营医院市场营销策略初探[J].医学信息,2011(4中旬刊):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