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素质自评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综合素质自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无论在什么时候。学生的不断学习就是收获知识一点一点进步的过程,而自我评价就是让自己看清楚自己,有针对的让自己面对自己的优缺,进步随之而来。现在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初中别野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真正了解到了我自己。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女生,这段时间以来,经过了多次的考试,我的成绩不算很好,而且我也没有班级取得什么荣誉,不过以后我会刻苦认真的学习而且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取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我以后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实我所说的一切,从现在开始,我要刻苦学习,用认真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和老师。
告别了小学,进入中学。心里很烦,没心思听课,成绩下滑。但是以前不爱和同学交流的我,现在和班里同学的关系很好,在进入中学的时期,我还没做过为班级争光的事情,现在想起来真的后悔,我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决定以后做到:1,认真听讲,努力把学习成绩提上去。2.尽我的最大努力为班级做些争光的事情。3、努力搞好与同学的关系。 上面的过失,我一定会努力补好 的自开学到现在有3.4个月了,我在班里有了小小的立足之地。我跟同学们的关系也算紧密吧。说实话近期的学习不太好,课也上的马马虎虎,没打好基础。课下没有好好的复习,自己制定了计划,可总是没有毅力去完成,看样,还是我的不扎实引起。回首昨天成绩也不是太突出。在班里也只能占到前15名,成绩总是让薛老师头疼,班级里,同学之间虽然打好了基础,但在学习上总是进步不了.对于这段时间的我,我感觉是差劲极了,让我感觉我都不认识自己了,拿我的成绩来说吧!60.70分还不够丢人的,30.40来分就别说了。纪律上来说,上课说话,违反纪律还不承认。
在这个学期里,我和同学之间相处的还可以,我会努力和同学相处的更好。我有时上课说话,不遵守纪律,影响同学学习,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我要改正。我学习不好,是我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引起 的后果。我应该改正这些不好的习惯。我没有为班级争得荣誉,也没有为自己争得荣誉。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改正缺点,我会努力在这个学期我的表现不是很好。希望老师多多原谅。以前的时候还违反纪律。以前的就过去了,以后我打算改变一下自己。要努力的学习,不违反纪律。这个学期马上过去了,即将成为历史,要从新的一天开始,以后我要努力加强我的学习,学习不好什么都不用说 。所以学习是最重要的,以后的文盲是没有学会怎么样学习的方法,所以学习没有方法是不行的。以后我要找一个提高学习方法的速度,不断的超越自己。
在这个学期我的表现不是很好。希望老师多多原谅。以前的时候还违反纪律。以前的就过去了,以后我打算改变一下自己。要努力的学习,不违反纪律。这个学期马上过去了,即将成为历史,要从新的一天开始,以后我要努力加强我的学习,学习不好什么都不用说 。所以学习是最重要的,以后的文盲是没有学会怎么样学习的方法,所以学习没有方法是不行的。以后我要找一个提高学习方法的速度,不断的超越自己。
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自初中的这一段时间我不再像小学生那么不知道学习了。中学的课程紧张了许多,科目也比以前多了许多,让我感到有点不适应。学习的紧张性让我有点跟不上,但是我已经努力了。
我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尽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了,但是我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进展,在学校里,在这个充满欢乐的家里我一会绝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学习上,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
这一学期,是我的成绩下降的最快的时期,我非常后悔,也许是我又变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不太适应,但是我自己也不太相信这个理由。因为我的英语以前和现在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的体育现在已经很好了,我希望我的体育运动就保持现在的状态。我下一步打算在学习上加把劲,争取期中考试考个好成绩。我的好朋友很多,并且关系特别好,如姐妹一般。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为了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而感到高兴自豪。我为有许多乐于助人的同学而感到欣慰,我爱我的班集体。
过去的半个学期中,我虽然没有为集体争得荣誉,但是我会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一定会努力借鉴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期中考试中的,我的成绩并不理想,从现在的这一刻起,我要从零开始,吧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确立目标。争取在期末考试中 考一个理想的成绩,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二我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我在学习方面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对事情认真负责,为人坦诚、自信、乐观、处事冷静,人际关系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积极参加升旗活动,能尊重国旗、国徽,自觉唱国歌。比较关心时事政事,比较关心家乡发展,能够学好的方教课程。能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法规,能很好爱护公共设施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能做到不说谎,不抄袭及步作弊,认真对待自己。能做到言行举止文明,穿戴朴素大方。我热爱体育,在平时更是注重锻炼身体,体锻达标。我的兴趣广泛,经常与他人一起运动。
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三紧张有序的初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正确的立场,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学习并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要求进步,思想觉悟初,爱憎分明,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捐款救灾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文明市民。 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初。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还利用假期参加电脑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初三年被评为校级三好生。 生活上,我拥有严谨认真的作风,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约,生活独立性较强。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认真及时完成。 我的兴趣广泛,爱好体育、绘画等,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初中三年生活有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有时学习时间抓不紧,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因此,我将加倍努力,不断改正缺点,挖掘潜力,以开拓进取、热情务实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篇2
一、深化“改革”认识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要求教育评价体系必须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素质评价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和能力发展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二)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要通过改革学生评价的模式、内容和方式,打破“单一”唯分论的评价格局,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特殊地理区位的实际需要 学校地处城郊接合部,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都较为复杂,学校留守儿童比例相当大,优秀学生与骨干教师外流现象突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找有力的突破口。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二、实现“改革”探索
开县东华初级中学从2010年9月起,开始了“农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扎实真干的步履。
(一)开发载体
1.学科课程的能力素养 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县东华初级中学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运动改变人生》《艺术成就梦想》《科技改变生活》等十多种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作为课程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学校通过实施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导一练,分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推动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方式的改变。
2.常规管理的自律素养 构建以政教处为核心、职能部门为依托、学生干部为主体、师生全员参与的常规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科学制订《文明礼仪考核评定细则》,建立班级学生成长档案。通过制度调控和督导管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常规管理,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享受管理的成果,让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优势继续发扬,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常规管理文化。
3.爱国教育的思想素养 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办专题讲座,开展师生演讲、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选定60首革命歌曲为学生必唱歌曲,每个期末对学生进行抽测考核;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利用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宣誓、国文经典诵读、讲先辈革命故事等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
4.礼仪教育的文明素养 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的常态化管理,编印《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感恩教育读本》等德育校本教材,编制《校园安全三字诀》《文明礼仪歌谣》在每个教室张贴,人人熟读成诵;将《三字诀》和《礼仪歌谣》编排成快板剧,作为重大节典活动的保留表演节目。通过学生会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对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并将其纳入学生个人评价、班级考核。
5.环境文化的内涵素养 师生动手自己创作,因地制宜地建立“文化长廊、艺术长廊、师生作品展览园”等展示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使教室、寝室、文化墙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展示特长的阵地;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板等载体,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行动去创造美。
6.主题活动的综合素养 成立体育、美术、音乐、形体、科技创作、通讯报道等学生社团,各社团在指导教师组织下,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定期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探究、教师指导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利用双周三课间和重大节日庆典等平台,展示学生自编的舞蹈、课本剧、艺术作品、科技作品等,每月末对各个社团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促进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实施评价
1.构建评价体系
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的六大基础性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按照《重庆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学生成长手册》,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记录表》《新学期,我的展望》《我的成长足迹(每周一记录、一督促、一检查)》《本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及教师评语》四个部分。
①《学生基本情况记录表》。除记录基本情况外,主要有我的爱好特长、我喜欢的格言、我的理想、我的偶像、我的困惑、新学期我的奋斗目标等项目。
②《新学期,我的展望》。包括三个项目:即上期我做得成功的方面(进步及改善之处)及经验,我做得不够的方面(求知做人做事存在的问题等)及教训,本期计划和寄语(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拟出本期最想做的事或者要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目标)。
③《我的成长足迹(每周一记录、一督促、一检查)》。包括12个项目:良好心态(3个二级指标)、严于律己(7个二级指标)、人际和谐(3个二级指标)、主动学习(4个二级指标)、课余生活(3个二级指标)、珍惜我健康(2个二级指标)、成功与收获、计划与执行、自我总体评价、需要努力的方面、组长评价、班主任评价。
④《本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及教师评语》。核心部分为六个板块:道德素养(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公民素养(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学习能力(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交流合作与实践能力(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运动与健康(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审美与表现(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分为优、良、中三个等级,通过自我评价与同学评价得到。另有本期学业成绩报告单、本期荣誉记录、同学的祝愿、班主任评语、爸爸妈妈眼中的我、父母的祝愿、自我小结等项目。
2.规范评价程序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阶段。过程性评价以学期为单位,终结性评价为毕业综合素质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学生自评互评。依据《学生成长手册》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根据自己每周的表现和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自我评价,成长小组内同学互评后给出等级和下周建议,在成长手册相关栏目中逐项登记。二是班委考核小组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班委考核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履行班级责任情况为依据,对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结果逐一核对,推选当周优秀小组和个人,将考核评价结果交教师评价小组审核。三是教师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小组将班级考核评价结果统计表汇总,调阅《学生成长手册》的原始记录,对学生个人及班委的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参考任课教师的意见后评定等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语,报政教处登记备案。
终结性评价主要采用家长委员会监督下的学校评价委员会集体评价的方式:学生毕业时,学校评价委员会根据《重庆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规定及程序,参考学生每个学期的发展情况和评价结论,在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下,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终结评价,存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录入规定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报县教委相关部门审批认定。
3.严格评价管理
每位学生每期发放一本《学生成长手册》,探索多级评价管理。采用以学生自评互评为基础、班级评价为主体、教师评价为依据、家长建议为补充、学校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分班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每学期的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直接依据,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认定后,填写《重庆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
(三)初显评价成效
通过三年的“改革”评价实践,我们初步获取了三个成效。
1.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尘不染的校园环境、个性飞扬的班级文化、富有特色的寝室文化、彬彬有礼的微笑面容就是佐证;自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以来,学生获县级以上各种奖励明显增多,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逐年攀升,考入重点中学的艺体特长生每年大幅度增加。
2.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变“讲”为“导”已成教学的主流行走方式,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了,主题教育更加丰富了,社团活动更加活跃了,教师在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的频率更高了,等次也更高了。
3.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校的管理已经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平安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课改实验先进学校”“初中教育工作考核二等奖”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三、强化“改革”反思
(一)评价目的要更致力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要通过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搭建平台,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发展特长;通过素质评价促进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健康成长、人人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评价思路要更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为出发点,以指导、赏识、激励、表彰为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评价重心要更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
在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健康、文明素养、体质发展、人际交往、主动学习、特长发展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四)评价方式要更注重自我描述与师生互评
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既要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真实再现,又要做到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既要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有效调动学生的自评、互评的积极性,又要重视学校、部门、教师的正确引领。
篇3
初中生 综合素质 评价
教育是帮助人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教人知识,让孩子具有知识技能,更要育人品德,让孩子学会做人,具有爱心和个性;教育不但要关注当下,更要着眼孩子们的未来。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应该全面反映学生初中阶段发展状况,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几年来,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研究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现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
1.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与其对应的评价要素及标准,具体内容如表1:
2.关于评价标准的使用说明
(1)道德品质方面。凡有违法犯罪或经常性违犯校规、校纪并受到学校处分尚未撤销的,此项直接记D等,其他按表所列12项评价标准考量能达到80%以上(即能达到10项及以上)的记A等,达到70%以上(即达到8项及以上)的记B等,达到60%以上(即达到7项及以上)的记C等,余下记D等。
(2)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方面,分别按每方面设定的评价标准项数,能达到80%以上的记A等,达到70%以上的记B等,达到60%以上的记C等,其余记D等。但对D等级的评价特别是公民素养方面,仅限于个别学生,且能给出明确解释。
(3)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等级均在B等以上且有4项为A等的定为优秀;等级均在C等以上且有4项为B等的定为良好,余下的定为合格;等级均为C等和D等的定为不合格。
二、综合素质评价方式
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进行,以班为单位按照上述评价内容和标准开展工作,方式为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工作小组综合评价。评价时要认真查阅有关原始资料,如班主任期末评语,学生个人奖励或处分的原始记录,担任校、班、组干部、参加校内劳动、活动的证据,学习计划、总结、反思、期末质量监测成绩、小论文、小制作和学生个人成长手册,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
班级评价工作小组成员要针对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初步结论及其相关事实,通过集体研究,确定所评价的各六个方面内容的等级,再依据六个方面的具体等级决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作出决定。
评价结果出来之后,先将评为优秀的学生予以公示,其余档次的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公示时间为一周,待学生及家长无异议后再记入学生个人成长手册。
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
1.依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写出评语,其中可以包括综合素质评价中所列评价要素中未涉及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篇4
一、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
1、建立机构,各负其责
首先,县教育局成立了黎川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定方案,指导评定工作、监控评定过程,具体工作由教研室负责;各中学成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其成员由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初中毕业班级成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此外,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初中非毕业班级也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对七、八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2、深入学校,加强指导
成立县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后不久,接到部分学校反映,说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难度大,头绪纷繁,不知从何入手,要求局里加大指导力度。经过多方征询意见,为更好地指导学校的评定工作,我们又成立了以初中教研员为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评定组。要求教研员由只研究学业评价扩展到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要求他们深入学校积极同学校沟通,共同研究探讨,指导各校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并以此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评定组成立后,由于有了初中教研员的共同参与,各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二、确定综合素质评定内容,制定评定等级标准
1、确定评定内容,制定等级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评估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确定评定内容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每个维度的评定以A(优)、B(良)、C(及格)、D(不及格)呈现。确定等级为A的学生,控制在本校初中毕业生总数的25%―30%;B等级控制在总人数的50%―60%;C等级不设比例;D等级严格控制在学生总数的2%以下。
2、细化指标,便于操作
确定六个维度的评定内容后,我们发现不少评定内容显得较空泛,线条过粗,操作困难。为此,经反复斟酌,将各项指标分解细化,使之便于操作,又更显客观公正。
三、评定过程,注重“细”、“实”
1、评价学生,全面客观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认为,评价学生要从其整体表现入手,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规定评价工作每学年举行一次,七、八年级于6月底完成,九年级于4月底完成,九年级在进行综合评定时,既要参考七、八年级的评定结果,更要重视学生九年级的素质发展状况。
2、成长依据,认真收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综合评语、综合表现记录、综合等级三个方面,而学生综合表现记录最好的反映方式是成长记录袋。因为建立成长记录袋可以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为此,我们为每个学生统一制作了一个成长记录袋,并对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作如下要求。
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一定要典型、客观、真实、适量。主要包括:a、关键性考试和测验成绩;b、表现性作业(制作、作品、表演、研究报告等);c、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如参加社区服务、社区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情况记录及有效资料;d、获奖记录与特长,即学生在校内外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励。e、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除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外,还应有个人描述,即学生的自我评价描述及教师、同学、家长等的评语。
成长记录袋的材料提供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个人提供,二是班级提供,三是家长提供。但学生本人应是选定自己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一个主要决策者,教师、同学、家长可以开放性参与。
3、评定过程,稳妥有序
为了使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我们对评定程序和方式作了如下规定:首先组织学生自评;再组织学生互评;然后由班级评定小组评定每个学生的等级;最后由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审核。并要求学校必须将学生评定结果在校内公示一周,再报县教育局备案。
四、评定结果及运用
关于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的作用,我县在《方案》中明确规定:一、作为差额投档的前提条件,即综合素质评定等级达到B等级以上的考生方可向重点高中投档,达到C等级以上者方可向重点建设高中和一般高中投档;二、综合素质评定等级的高低作为择优录取的一个条件,即当考生学业考试等级相同时,谁的综合素质等级高就优先录取谁。
五、体会与思考
1、在新课程标准中,人文、素养、能力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合作等要求已喻示了中考方向。因此,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改革内容顺应了这一改革方向,同时也将课程改革内容从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由于在综合素质评定中引入了家庭和社会的评价,使教师得以更多地更准确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对学校今后如何确立新的育人观念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篇5
寒假刚刚开始,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省城各大校外兴趣班都出现了报名火爆的场景,更有美术班、舞蹈班一席难求的现象。兴趣班如此火爆的背后,有不少家长坦言:现在中考都要考音乐、美术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考改革真像家长所想的这样吗?全科开考,难道就是报兴趣班让孩子学音乐、美术这些课程,才能赢在中考吗?1月10日,报记者专访了西宁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处负责人。他认为,这其实是对中考改革的一种误读。
热点回应之一:全科开考,并不是意味着要突击兴趣班
从2017年起,西宁市开始积极稳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此次改革不仅积极与高考改革对接,为高考改革做好铺垫,还将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打好基础。同时,使学、考、招有机衔接,逐步改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传统做法。
目前,就读八九年级的考生怎么办?这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据介绍,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目前就读八九年级的学生按照西宁市现行的中考办法执行。
西宁市城区2017年9月1日入学的七年级学生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件要求,开始进行改革,西宁市三县从2018年9月1日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20年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全科开考,并不是家长所想的突击兴趣班,学习音乐、美术课程这么简单。音乐、美术也仅仅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两个小部分。全科开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质。这不能成为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反而是让孩子们学得更快乐。”中学教育处负责人说。
热点回应之二:全科开考科目、呈现方式以及分值细读
中考改革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所有科目,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和实验操作。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和实验操作由西宁市教科院制定考核标准,由学校组织实施,以等级的方式呈现考核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的参考。
计分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体育,由西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
体育考试组织两次,取成绩的一次计入升学成绩;其他科目的考试组织一次,按实际分数计入升学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分值是依据什么确定的?分别是多少分?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的各学科课时标准数及所占比重,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相关规定,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设置为120分,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各设置为60分,体育满分设置为50分。
热点回应之三:学生综合素质怎么评价、以什么形式在中考录取中呈现评价结果
这是所有家长都关注、都有疑问的一个环节。据介绍,综合素质评价是这次中考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要把这项改革落到实处,西宁市教育局下了很大力气。西宁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上线,平台向全市所有学生和家长开放,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均能登录平台,随时记录和存储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评价信息。
西宁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与能力、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践与创新五个评价维度。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德、智、体、美。
怎么进行评价?以“西宁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评、互评、师评,以等级呈现评价结果。各评价维度等级比例为:A等占学生比例的50%、B等占45%、C等占4%左右、D等不超过1%。
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评价一次。初中毕业时再将三个学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合成一次,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评价等级如何计入分数?评价结果为A等的学生,升学成绩按50分计入;评价结果为B等的学生,升学成绩按45分计入;评价结果为C等的学生,升学成绩按40分计入;评价结果为D等的学生,升学成绩按30分计入。
热点回应之四:学生负担加重?不会!
篇6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在信息时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培养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是保证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条件。同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进一步奠定学生成为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基于此,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利用其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的变化,重应用能力,重理论基础,让学生得以掌握好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能力。
而在目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由于中考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考试科目,造成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对这一科目的忽视。而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学校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也只是基于其对于学校电脑的维护与修复上,并没有从意识和课程上把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重点支持科目。这就造了成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高,也得不到相应的培训和提高,直接影响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提高。而另一方面,由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订立严谨的考试体系,不考核也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对这门科目的淡漠,直接造成信息技术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教师教多教少、教好教坏结果都一样。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师指导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相当重要的。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和探索。可以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方式去试着解决问题。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时,教师应保证任务的可操作性,也就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大体讲解,让学生明白基础性的操作手法,如在进行Word编辑时,就可以先把各种操作按钮位置进行讲解,然后布置相关的格式操作任务,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独立探索来完成任务。为了提高教师指导的效率,可以在课前就布置好相关的任务,让学生有一个准备时间,再依据不同的任务难度进行指导。另外,在教师指导方面,还应注重对于操作方式的统一,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应保证学生掌握Word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的效率,方便学生在独立操作时可以迅速找到最佳的方案完成任务。
2.交流互动
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交流互动,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由于学科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强,在课堂上更应注重交流与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应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把课本上严谨的理论知识化作生活化的口语表达,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特别是在交流互动形式上,教师应多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任务,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要求学生照搬教师的思路。教学中应坚持寓教于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保证教学氛围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敢于创新,灵活应用所学理论与操作知识来进行教学任务的探索与完成。
3.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也是近些年来被特别强调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分派时,应分层设计相关难度,有意识地设置学生个体难以独立完成、需要集思广益、共同进行的任务。特别是在进行小组任务分派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进行任务分解,让学生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例如,在进行“图文混排,学制贺卡”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团队合作任务的分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数建立了8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让其通过小组之间的内部讨论,进行贺卡的设计与打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小组团队合作的效率,笔者首先要求所有小组用10~15分钟时间进行方案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擅长方案设计的学生开始进行贺卡的草案设计,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开始在纸上进行模拟。接下来就是方案完成步骤,各小组成员依据自己这一组所要进行的贺卡目标进行任务分解,一部分成员开始讨论如何进行贺卡所需要的图案收集,一部分成员开始讨论如何进行剪裁设计,特别是立体贺卡,如何进行贺卡前后设计顺序编排,以突出本组贺卡的特点与亮点。通过联机协作,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各自负责自己所擅长的一部分,然后通过全局性的统筹与资源优化,讨论如何进行更好的图案美化与字体设计。在一这过程中,小组成员自动地把课本上所教过的图案设计知识、字体格式操作手法、打印设计基础知识等全部找出来,遇到不太熟练的地方,马上找教师询问。这样的团队合作不仅达到了学生主动学、教师配合教的目的,而且放开了学生的想像力思维,让初中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了学生用得到、喜欢用的技术,让信息技术学科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自然也就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如何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效率的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应考虑到如何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1.教师评价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教师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作用都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评价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教师要明白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次评价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应立足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与心理情况等因素,把课堂设计融入不同班级的特点与需要,把信息技术教学做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坚持鼓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小进步,意识到初中学生自尊与敏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乐于学习。
2.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不仅指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还应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自评往往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自己学习中的优势和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是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审视他人,并能够真正从中获得有效信息,根据评价内容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效自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途径。
3.教学成果评价
在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价方面,我认为应分为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方面来具体对待。一方面,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方面要强调笔试,以提高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主要评价标准。例如,对于二进制的掌握,应落实到笔试成绩上去。另一方面,则是要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这方面要以灵活变通为主,不能一味要求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方法,不论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只要学生能够达到既定目标就是好的。教师可用不同的主题进行考试,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用自己掌握的操作方法在电脑上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对学生软件设计与创作上的能力,应立足于开放性的评价原则,不拘束学生的想像力,评价应以激励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PPT基础制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与评价,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篇7
摘要: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展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多元化的特征,从而指出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而全面的,能促进初中生主动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 多元化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学生在期末拿到的是成绩单上简单而又具有决定性的分数或等级,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其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的内容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合作、学习等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教师都是通过期末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造成评价的片面性。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地强调区分学生的优劣,将学生片面地分成几个等级,弱化了教学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多元教学评价自新世纪以来已成为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由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也相应地趋向多元化发展。
1.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初中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而新课程理信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师生互动评价等。
(1)评价活动的重点是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评可以发展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定评价标准,自由点评。
(3)师生互评可以让教师更多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到向学生学习,体现师生的平等。
我们还可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再结合到教学评价中。
2.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初中生年龄特点,教学评价内容由信息品质、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方面组成。
(1)信息品质(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等级制。对于评定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
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作出记录,作为学生平时信息品质成绩的依据。如下表:
(2)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一般以纸笔测验的形式进行。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
(3)技能技巧:采用实作形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以上机测验形式进行。不同的工具、软件,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评价实作的创造性、艺术性、素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工具软件的特定功能的应用。
最终利用三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三部分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这样的总结性评价还是缺乏可信度,而且对学生的促进和鼓励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溶入评语这种形式,写上一段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有待改进的鼓励性评语。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基础知识方面:采用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的效率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技能操作方面:采用上机测验。重点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能力。
(3)平
编辑整理本文。
时以实作评价为主:实作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
实作评价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评价的作业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这表现为平常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作品,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不能泛泛而谈。
过程是评价的重点。重过程是初中信息技术实作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一个主要区别。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课堂即时评价辅以课后延伸评价(可以将作品上传至校园网,采用网络评价),促使作品评价多元化、全面性。
事先确定评价的规则和标准。作品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属一般或不好,表现的哪些层面属主要评分点,这些规则和标准事先给学生一些引导,以增加评价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选拔转向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地评价初中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初中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从单纯地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结合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确实,这样的教学评价是真正为了促进初中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以真挚的评价鼓励学生,友善的评价靠近学生,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化教学评价将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未来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康永和.《信息技术需要怎样的教学评价》.浙江省优秀教学论文汇编中小学信息技术.2004年
2.新课程实施过程研究课题小组编.《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卢雪梅.实作评量的应许、难题和挑战》.教学资料与研究,20期
篇8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初中 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佳科目,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为应试教育和老师教学方法的不正确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作文水平不高。所以,教师要采取合理的科学的方法来落实好作文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强,这次改革是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并联系生活,在课堂内外综合学习,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注重学生群体间的差异性,关注于他们的兴趣爱好、自主性等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形成全面正确的价值观。
2.连接性。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是交流的工具,学习的目的是可以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能顺利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综合性学习注重加强对知识的透彻理解,能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反思,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书面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桥梁,起着连接作用。
3.合作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保障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过程太老套,缺乏互动。虽然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但是仍然有大部分语文教师按照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课,教学观念没有改变。单向的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的自主性被压制,无法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师生间缺乏互动,不能进行交流,导致学生厌倦语文作文课。
2.作文教学模式化严重。语文作文是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严谨的语文语法组成的,丰富的想象可以刺激语文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采用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来教学,划定写作的范围,这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挥和写作能力的锻炼,导致课堂上教师讲评的津津有味,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听,很多学生昏昏欲睡,完全没有对写作的兴趣。
3.很多教师抱怨语文作文教学难以施展,但却不积极研究教学方法,不进行自我反思,只是一味的将责任推卸到学生方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是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师生之间有隔阂,学生没有足够的语文作文学习兴趣。
4.作文评估机制单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但目前作文评估大多只有教师参与,没有实行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制度。学习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的事情,而主动参与对写作的作用是很大的,自评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互评可以让同学互相帮助,找到自己难以发现的错误。
三、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
1.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转变角色,针对写作需求,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写作环境,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体验生活,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兴趣。举办活动时,要举办专题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年龄等制定活动主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做记录,出现问题要灵活解决,确保不偏离活动的中心。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是学生的依赖,而语文这门学科涉及面又较广,加上新的教学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紧跟语文综合性改革的脚步,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意识,以便为学生举办最佳的实践活动。
3.合理运用网络,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当今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对初中生这群年轻人来说,互联网更是必不可少。合理的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适应学生心理,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浏览;还可以创建博客,让学生上传文章,获得成就感;修改作文时,也可以在网上进行修改,也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4.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作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估方式,鼓励学生自己评估作文,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在不足处找寻改正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作文交流,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教师还可以选择比较好的作文,在课堂上公开讲解,让大家一块探讨,各抒己见,学习作文水平高的同学的写作技巧,对于大家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进行讲解或者让学生自己查阅书籍。
总之,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教师要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兴趣、作文自我修改能力,并且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敏.综合性学习背景下作文教学分析[J].语文天地. 2013(05).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02-01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的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教学评价对促进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新的模式亟需能够适应新变化的评价标准,在此形势下,教学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现状
新课程指出历史教学评价应当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着重对学生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学习全程进行评价,而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普遍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过于侧重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识记;评价手段死板,只依赖于考试;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学生学习过程,过于关注学生是否“学会”而不是是否“会学”;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评价形式单一、评价主题偏离、这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发展[1]。
2 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价
2.1 转变评价观念,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新课程要求初中历史教学是使学生获得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从历史课程中学到知识,从中获得历史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评价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学评价理念,树立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教学评价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2 采取全程评价,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累积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采取课堂即时评价―日常评价―定期评价―期中或期末评价的全程化评价,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指导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进而使学生能够“学好”。期中或期末的总评是教学评价的重要部分,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除了书面考试外,还综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等进行综合的评价[2]。在设计书面考试的试题时应注意题目的多样化,可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组合的考试方式,以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应注意考试的试题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卷部分可设置开放性的试题,由学生自行选择完成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题目,如学习世界史时,可设置例如“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列举你喜欢他的理由及从他身上得到的启示”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的能力。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评价的标准,如对知识识读能力较弱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实践活动当面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3 丰富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实施全程化评价的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除了传统使用的书面测试法外,还可采用专题作业法、口头测试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的渠道,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而专题作业法的实施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主,可通过现场调查、历史剧表演、辩论赛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让学生分组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上网查资料等方法收集与诺曼底登陆相关的历史名人轶事等,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组织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3]。在课堂评价中,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就某一图片或某一段视频结合课本知识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以及感想,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水平等,促进学生多方面历史学科基本能力的发展。
2.4 转变评价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评价中也应当注重师生的互动,注重学生的自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评,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创新,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强化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促使学生明晰自身学习历史中的特长和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4]。另外,还可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适当地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作最佳的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 结语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活动新的活力,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基础环节之一,从此种意义上来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与初中历史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学评价的改革,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丰富的评价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人文精神为主,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鉴别选择功能、反馈功能和咨询决策功能,利用教学评价的指导、激励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吉训道.历史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的多元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4):126-127.
[2] 王素艳.初中历史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初探[J].成才之路,2009(4):89-90.
篇10
一、评价存在的问题
1.重甄别与选拔,轻过程与发展
现行教育评价把教育定位于甄别与选拔上,过分强调结果性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过程评价,忽视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而重知识轻能力,侧重考知识、考记忆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缺乏重视和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多元能力发展和个性差异。
2.片面追求分数,强调相对评价
在现行教育中,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分数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使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好的教学方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一考定学生,一考定教师,一考定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过分注重分数、注重等级、注重量化,淡化了绝对评价和个性差异评价。成绩成为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使学生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3.教育评价主体错位,评价对象消极被动
教育评价主体错位。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老师评价学生,评价对象即评价主体,明显呈现“他评”特点,且往往是只能正向评价,不能逆向评价,否则就被视为大逆不道,就是“犯上”,这种陈旧的观念忽视了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挫伤了他们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教师评价方法单一,学生成绩占主导地位
学生的学业成绩、升入重点学校学生多少、考入名校学生多少,往往是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并作为教师晋级、评优、提升的依据,导致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歧视、驱赶学困生;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重会考科目、轻非考科目的现象,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评价需要发展和创新,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已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期盼。
二、评价改革的策略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教育评价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进步、个性特长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教育评价要从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关注学生的身心、品德、性格、情感、兴趣等因素的同时,不但要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做人、做事、交流、合作、学习方法与技巧、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成长过程,把学生点滴进步、日常行为表现、成长记录、作业完成情况、书面作品、课堂参与程度、学业成绩等都纳入评价范围,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使教育评价趋于全面、公平、合理。既要有定性评价,又要有定量评价,使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质性评价三结合。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向多向
教育评价要提倡评价主体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互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对象从外在的、硬性的、他人判断式的评价转化为内在的、弹性的、自我体验、改进式的评价。学生、教师、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共同参与,对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出价值判断,他可以是集体自评,也可以是个体自评;既可以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进行单项评价。自评的过程就是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这不仅有益于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发展方向,并且能增强凝聚力,保持教育事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5.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产生火花。学生是发展的、进步的,只有在不断激励和修正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所以评价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不但要看学生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发展过程看未来。
6.全面科学评价,促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