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龄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重建孝道文化、采取法律手段等来维护和保障老龄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关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取其精华,与当代孝道文化相结合,重建与新型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孝道文化体系,共同促进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入孝道文化,使孝道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和风尚,引领农村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开启新的里程碑。
一、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现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群为老年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60岁以上人群为老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为老年人。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显示,到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有2.02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了14.8%,按世界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那么我国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相对于城镇人口来说,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口绝对数目和人口所占的比例都比城镇人口高;农村的老年群体生活水平和条件远低于城镇水平;农村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而言也比较差,虽然政府近年来推广“新农活”、“新农保”一类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惠民政策,但仍存在较大问题。最后,农村的老年人群及所直接交往的主要群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比较差。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的现状令人担忧,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及整改。
二、我国农村孝道文化的衰微及其成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原有的生活模式几乎不见踪影,自给自足、邻里乡里互帮互助、厚道淳朴等生活态方式被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所侵蚀,变得以利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目的,农村流传千百年孝道文化也随之衰落。对传统美德的不断淡化,导致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不甚理想。我国农村孝道文化的衰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青少年一代不理解甚至不知孝的含义。孝道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是一个完整、规范的体系。对于“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孝道,当代青年人是非常陌生的,不知道孝为何物,要做到孝谈何容易。
其次,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到青年人甚至孩子之后,其原因是家庭经济体制和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过去家庭中老年人代表了最高的家庭权力,子女一律听从家长的安排,这成为衡量子女孝道的标准。而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老年人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对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显得非常落伍,老年人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就可以主宰家庭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而且子女外出务工见多识广、接受了很多新事物,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都紧跟着社会和时代的步伐,他们的收入也是远远高于老年人,是家庭里的经济支柱,这些都改变了各种资源在农村家庭里的配置,对孝道文化的根基有很大的冲击力。
再者,当代农村的文化环境中对老年人的尊重意识不强,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与老龄人生活脱节,其生活质量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孝道文化的衰微就成必然了。
三、农村孝道文化的重建
1、孝道文化重建的深层解析及立足点
我国传统理论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即孝道,孝被认为百善之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其显著特征是对孝的强调,认为孝是所有伦理道德的基础,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孝道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人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伦关系模式,中国传统农耕模式使得孝道文化具有农村文化的特点。子女依赖老一辈的生产资料、管理经验和农耕技术来生活,所以让父母得到最好的赡养,这也是孝的浓缩;“孝”作为与人相处之道,不止局限于自己的父母,它的道德内涵包括由父母的敬爱推及其他的长辈。由此可见,农村孝道文化深厚的根基有利于农村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农村孝道重建一方面要立足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基础,另一方面立足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基础,文化和社会的根源就在于此。农村孝道文化的重建和传统孝道文化是分不开的,其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及行为方式存在深刻的影响。农村孝道文化渗透在农民生活的各方面,如风俗、信仰、价值观念、思考方式等,还包括民间流传下来的带有文化记忆的建筑、手艺等。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抛弃孝道,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随着现代化各方面飞速发展,孝道在增加了新的内涵之后,应批判性的加以改造后继承和发扬,力争为老年群体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2、农村孝道文化重建的策略和措施
孝道文化重建需建立好农村的的孝道规范,农村孝道文化是集孝道观念和伦理精神为一体的完善的规范体系。因此,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吸收传统孝道文化中的精华,使其能够进一步适应农村孝道文化建设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
另外,传统的道德教育核心是孝道,应大力加强民族风俗、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等习俗的宣传、教育,如创建“孝子模范”、“和睦家庭”“道德先锋”等评选活动,树立好孝道榜样,给予其崇高的社会荣誉,形成一种有效践行孝道的激励机制。
此外,农村孝道重建完善养老制度是关键,这种制度可以打破孝道文化中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使孝道文化中物质承载功能和精神功能达到平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后,把老年人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这也是孝道文化建设中高一层次的敬亲。家庭、社会养老机制的有机结合,是建设农村孝道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3、农村孝道文化建设中的法制建设
通过法律的支持和维护,农村孝道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建立较完善的大众道德价值观念和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法律来规范。我国《宪法》、《婚姻法》明确提及成年子女应履行对父母赡养的义务,应在物质赡养基础上增加精神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应明文规定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的子女应受相关法律制裁,并要求其进一步丰富精神赡养的内涵。
与此同时,还应建立比较完整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引入和实施《社会保障法》、《社会救济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和完善社会的医保、社保、养老保险等制度都极为必要。
形成系统化的法律咨询和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老年人法律咨询中心和服务站,及时提供其高质量服务。因此,需不断加强执法监督的力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有效及时的处理老年人问题,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在法治和道德双重作用之下,大力推动农村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快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步伐,共同创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新道路。
四、结语
农村孝道文化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吸收和弘扬;重建与当代相适应的老龄道德伦理和农村孝道文化处理好社会;家庭中的各种矛盾;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老有所养,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同时还深刻影响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孝道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代我们应努力实践和关注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唐琼,戴平安.农村孝道文化的衰落和重建[J].湖北社会学2010,10(6):106-111.
篇2
按照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来算老年人口大约有1.8亿,按照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的标准来算也有1.2亿左右。与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速度相当迅速。“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在未来的40年间将持续快速增长,并预计在2050―2055年达到峰值。即使以后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会有所放慢,但总的趋势是2100年时中国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将维持在34%的水平”。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伦理问题的表现
(一)代际公正危机
老年人的政治参与权弱化、分配不公平,偏离代际平等。一方面,虽然目前中国老年人依然享有相应的政治参与权,但这种参与权在实际操作中已经丧失掉效力,老年人在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上缺少相应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中国现有分配制度的支配下,身体和生理上的缺陷导致老年人在分配当中处于劣势地位,老年人的利益容易遭到忽视,造成“老无所养”。
(二)老年人价值被忽视
随着价值评价标准过多的往经济层面转移,对老年人社会价值的认定大多考虑的是其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精神价值的重要作用。老年人与年轻一代之间的代际价值观分裂,老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年轻一代的尊重和认可,年轻一代甚至对老年人思想和生活方式进行彻底否定。
(三)老年人精神养老的伦理缺失
人作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既有生理需要又有精神需要。目前,中国的老年人生活保障基本可以实现,但在精神赡养上尚有不足,甚至是缺失的。主要表现为:歧视老年人现象屡见不鲜、物质供养代替精神赡养、“空巢老人”的伦理困惑、家庭养老中违背老年人的意愿、孝顺心态逐渐丧失等等。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伦理问题的原则及对策
(一)促进社会公正,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第一,完善“代际补偿”,促进再次分配的公正。罗尔斯认为:“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若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公正,在收入的再次分配中对老年人予以补偿是必需之举。
第二,完善代际合作。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代与代之间实现合作互惠是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缺少的。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国家和社会就应当本着社会公正、合作的原则,针对老年人的贡献和现状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予以老年人公正的回报。
(二)弘扬并重塑传统“孝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一,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尤其是“孝”文化教育。“道德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如果没有情感和体现的参与,责任就会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而缺乏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家庭道德教育要求父母在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借助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伦理规范和要求对子女进行“孝”道要求和传递。
第二,促进代际间责任伦理的重建。重塑孝文化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就要重建代际间的责任伦理,“这其实也是代际之间的‘责任伦理’得以存在的一个基础,它当然也是一个和谐家庭以至也是一个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不可获取的因素。”子女既要在自身责任上下足功夫,更要用“负责”、“责任”的理念去塑造下一代的家庭“孝道观”。
(三)坚强相关立法,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和养老法律制度。在中国现有的《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对子女的赡养义务均有所提及,但并没有规定相应的精神赡养义务,完善尊老爱老方面的法律,对弘扬社会敬老之风和社会正气不可或缺。
第二,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一个群众性、政策性、制度性很强的工作。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自身特点及其所致问题的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对城乡、东中西地区的养老模式和保障范围、标准进行统一的协调,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者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因地制宜,逐步过渡。
(四)促进老年人价值的实现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完善护理
一、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三)我市老龄化现状和趋势 按户籍人口统计,截止2009年末,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5.35万人,占总人口的17.27%,比上年同期增加3.92万人,增长5.49%,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16.18%的比例,列全省第四位。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0.7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32%,占总人口的2.47%。预计到2039年我市老年人口数将达到最高158万人,老龄化比例接近40.24%左右。
(四)老年人健康问题十分严重 老龄人口数目及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的增加,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具有发生某些慢性病和体力衰竭的危险年龄段。进入老年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每天的生活内容发生了改变,所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出现很大变化,甚至会产生很多问题;由于机体组织的衰老及功能的减退,各种老年性疾病接踵而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都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60.2%,为总人口平均患病率23.7%的2.54倍。
(五)目前老年医疗保健方面存在的不足
目前老年医疗保健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下述几点:
1.我国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已先期进入老龄社会,而社会的准备确不足,老年人的照顾、出行、就医等问题还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
2.有些单位发不出老年人的退休金,医药费不能及时报销,造成老年人经济困难,有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小病演变成大病。
3.目前的医疗工作还是以各级医院为基础开展的,医院只把病人作为服务对象,没有把健康老年群体和易感老年群体作为服务对象,将老年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放在了次要位置。
(六)传统医疗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传统医疗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篇4
—由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的对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的思考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与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问题更为关注。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老有所养”成为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内容之一。我街道根据港民[20__]36号文件《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操作方案》,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三定”(表现出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一定的好评,反映出了一定的问题)收获。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 交流 服务
前 言
“居家养老”是指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居家养老”由大连市首创,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它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困难,将大龄下岗女职工和缺乏生活照顾、需要居家看护的孤老这两个困难群体的需要相结合,调动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出资建立家庭养老院,成为老人、养护员、政府和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我街道自20__年以来,加强工作,仿效学习,基本形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方法体系,成为今后深化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有力依据。同时,我们就发现,要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落实到实处,保持社区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健康发展,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讨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交流与服务。
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回顾
黄石港街道地处黄石港区北段,东临长江,南至青山湖1号湖与4号湖;西到老虎头;北与鄂州接壤,面积约13.4平方公里,居民19969户,人口63825人。街道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6310人,占街道总人口10.1%,另外,“空巢”老人、困难老人、低保老人、残疾老人约503人。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银色浪潮来势迅猛,养老压力越来越大。
1、提供家政生活服务。主要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问题。根据老人需求设立“五洗”(洗头、洗脚、洗澡、洗衣、洗被)、打扫卫生、做饭等“保姆式”服务项目。
2、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主要解决老年人在社会治安方面的担忧,尽可能地为老人提供生活中各方面的安全保障。
3、提供精神慰籍服务。主要解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需求,提供各种问候式的服务。安排专门居家养老护理员每天上门问候与交流,与老人聊天解闷儿。为独居、空巢、困难老人担任帮扶信息员,把老人的困难情况和救助要求及时反映给街道养老服务站。
二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反响
空巢即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当别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当中产生的一种客观必然的现象。按比例数据,城市空巢老人49.7%,国外有的已高达80%,甚至更高。从趋势讲,这是必然。像过去那种多子女家庭来共同照顾老人是不可能的。因此随着老人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退化,需要人照顾而身边无人照顾,这就体现了社区居民养老服务的意义所在。身边无子女或者子女照顾不过来,从这个角度,社区对老人、对家庭成员的支援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居家养老是对这一现象所作出的一个正确选择。
在走访的我街道的一些居家养老老人中,他们大都对现在党和政府采取的这一“便民、利民、惠民”的好政策深表赞赏和感激,称颂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情,让他们有吃、有住,有了温饱,不再受寒挨饿。每逢春节或是佳节,这些老人都会送上表达自己心声的祝福或是感谢信,并且对我们护理员的护理工作也是拍手赞好,认为她们就是自己的“好女儿”。
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尚处于“雏形”,相关制度和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在现有状况下,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居住条件差。从走访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老人大都住着棚户式的房子,面积一般在30—40平方米,室内都没有降温和取暖设备,甚者连照明设备都没有。当然也存在自有房,但多半为政府出资(30元/月到80元/月不等),自己觅房。随着旧房改造工程的开展,一些老人犯起了“愁”(居住于沿江社区的老人),不愿搬迁,因为对于在这里有居住了几十年感情,住久了,路熟了,感情也深了。
2、时间标准难。对于有些脾气古怪的老人来说,作为护理员,不能去早也不能去晚。所以服务“准时”成了护理员一个头痛的问题。
3、用水“如油”。城市生活用水不是免费的。而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自有的那些“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反而成了护理员工作的一大难题,因为担心在为他们洗衣、洗被时会浪费“贵如油”的水,所以护理员只好将衣被带回自己家中清洗。
4、印章“如宝”。护理员每日工作都要有“凭证”——服务对象的印章。但是对于这些老人来说,他们视印章为宝,不会随意拿出,只按手印,或是保管很“精心”(这里指“防诈”)。这样以来,导致印章易丢失或是给街道养老服务站的监管工作带来不便。
四 街道为顺利进行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倾向
1、有效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室,聘用一位有医务资格的专业人员,最大限度地为社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还可以社区卫生室为平台,提供帮助老年人测量血压、健康咨询等服务,并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走访检查,联系街道卫生站对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2、开设社区志愿者服务日,为老人免费服务。社区每月应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服务项目要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如理发、裁剪、测血压、修锁、磨剪等项目。
3、开展各类活动,丰富老人生活。社区应组织开展大
型为民服务活动,如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老人对健康的认识,从而有效的、合理的自我保护。同时,还可以培养不同老人各自的兴趣爱好,如听广播、听收音机、唱歌等,让老人不会再“听寂寞在唱歌”。
4、以贴心服务为落脚点,推出居家养老“四个一”行动,为老人提供精神食粮。在老年人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一个“老年人康复室”;社区不定期的举行一次“独居老人联谊会”;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个“爱心门铃”;进一步开展一对一牵手结对活动(即社区主任和工作者与困难老人接队、低保人员与老人结对、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单位与困难老人结对的形式)。
社区居家养老在实施中还存在几个方面需要探索:
(1)社会化养老能否出台一个规范化实施方案,政府是社会化养老的支撑力量。推动建立以市场为主导,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养老体系。
(2)政府能否出台一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优惠政策,帮助、支持护理员做好这项服务。
(3)社会化居家养老这项工作必须专人专职管理。
(4)“居家养老”虽然是在家养老,可实际上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支持,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包括家庭子女的参与才能落实完成这项工作。
(5)“居家养老”的对象应当普及化、广泛化,不仅包括“三无人员”、低保对象,还应囊括所有6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困难老人。
(6)“居家养老”服务应重在“攻心”,加强交流,为老人解除心理障碍。
结束语
篇5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低水平,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需要,否则,我们的工作就要陷入被动局面。
一、健全养老保障体制任重道远
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到1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二、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相结合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已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查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三、提高人口素质和关注成年人问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篇6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的过程。根据联合国科技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该国家总人口的10%或者65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该国家总人口的7%,那么该国家就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刘家强,2004)。这种人口类型的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的,也可以是由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6.96%,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陈晓莉、杜小燕,2007)。而且,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使我国老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 发展 趋势也越发严峻。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人口老龄化是社会 经济 发展的必然产物,每一个国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都要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一旦出现老龄化,几乎每一个社会领域都要受到它的影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历经了一个世纪之久,相较之下,
但是细细琢磨一下,这种观点不无问题:政府的钱不会无中生有,如果由政府出资建立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这钱最后也得从社会获取,只不过是由政府做一下再分配而已。由政府来建立一个庞大的保障体制,必须增加政府相关部门运行费用的成本。从各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做法来看,由政府负责也只是一种模式。例如,日本长期实行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由 企业 为职工提供一种保障(郑功成,2005)。所以,要政府国家负责,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是国家和社会在社会政策上的负责任方式,是否仅有养老保障这条路可走呢?
篇7
关键词:空巢;老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51-02
自中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流动人口也从1997年的3 890万增加到2010年的2.6亿,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约4 000万,占农村老年人的37%。如今,打工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家庭结构在慢慢消失,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所以,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探讨其养老可行性,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现状分析
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负担加重。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中国养老的基本模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因为赡养老人的主体是青壮年,他们不仅要完成成家立业的重任,还要肩负赡养多位老人的义务。这种状况下,对“空巢老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主要只能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必要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活动,他们自我经济收入预期下降,其额外经济收入主要看儿女的收入状况或道德水准。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2.精神空虚,缺乏情感上的慰藉。一方面,在空巢家庭中,子女远离父母外出求学、工作、生活,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留守的老人,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公共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非常缺乏,空巢老人没有活动场所,也时常无人聊天。精神空虚会使病残率提高,导致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3.健康状况下降,又缺乏日常生活照料,患病率较高。家庭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照顾自己,尤其是很多患有慢性病、大病的老人,更无法照顾自己基本的饮食起居。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限,儿女又不在身边,社区资源有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使空巢老人患病,面临着很大的生存风险。
4.养老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养老资源不足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不足,空巢老人本就独自居住,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很大,但是社会却无法提供其所需的场所;二是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本应有子女赡养的父母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只能代由社区照顾或者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与老年需求项目,其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
1.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人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大量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
2.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家庭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大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一起劳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因此,双方都更倾向于分开居住,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3.人口老龄化和子女出生率的普遍下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目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现在已进入青壮年期,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婚后与父母同居的时间缩短,结婚时、婚后一二年就与父母分家的情况多起来,致使农村现代家庭结构以夫妻关系为主导,婚姻重于血源,更多的复合家庭则分化为空巢家庭与核心家庭。
4.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缺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缺乏保障。由于受到现实中国经济实力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仍没有保障,这些老人尚未被真正纳入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之内。同时由于当前中国对人的社会化资源的照料上更偏重于青少年,农村空巢老人所获得的社会化照料资源少。城市的社会化养老机构、社区便民服务及志愿者的照料资源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讲是一种奢望。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绝大部分空巢老人仍处于一种“自我养老”的状态。比较规范的、能够有效付之于实践的、符合农村现实情况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还没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来。
三、老龄化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基本思路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合理优化配置养老资源。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养老、敬老、爱老的法律法规,从思想上认识到空巢家庭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发展财政拨款、个人缴费、社会参与、慈善捐赠等多种形式,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开设资助项目,比如对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发展养老服务体系;节约投资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整合养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
2.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发扬传统“孝文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村空巢老人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养老同样有物质的需求,也渴望得到子女亲情的关怀。然而他们的子女很多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来说,子女理应赡养年迈的、曾经为自己辛苦付出的父母,发扬中国优良的家庭养老传统。子女当自己不在父母身边之时,除了应托人照顾家里的老人之外,还要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老人家,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让空巢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3.加强农村社区的引导,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农村,邻里交往频繁,人际关系比较亲密,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社区成员能较好地被动员起来实行养老互助,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可以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上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例如,为不能出门的老人提供保洁、洗澡等日常生活照顾和生活护理方面的服务;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站,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摆脱空巢综合症的阴影;可以安排人员为不能自食其力的空巢家庭老人干农活,给他们提供饮食、住宿方面的照料;组织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部门,定期深入空巢家庭内部,进行健康检查,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保健护理,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护理、上门巡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锻炼等服务。
4.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充其社交领域,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许多老人没有自己的爱好,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这只能增加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感,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没有任何好处。空巢家庭老人闲暇寂寞的时间较多,可以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增设适合老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还可以大力组织青年人群体和低龄老人群体为高龄老人群体服务以实现互动,这对于保持不同年龄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愉快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语
老年人是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有巨大影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老人安享晚年的愿望,而且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只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农村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氛围,农村空巢老人将不再是一个严重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戴卫东.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2).
[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篇8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基于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的理念,政府需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大力发展老年社会公共服务;研究制定适当的人口政策,加强人口管理;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老年产业化建设,并加强国际合作;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城市及社区建设;改进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等,实现世界城市环境、经济、社会与人口的统一协调发展。
关键词:世界城市 人口老龄化 生态和谐 可持续发展
世界城市的内涵及中国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
关于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城市,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综合各方面研究,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其中,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是基础,而国际化职能效应则主要体现在其世界性的经济职能作用和竞争力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即纽约、伦敦、东京,它们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一些观点认为还包括亚洲的大城市,如香港、北京、新加坡和上海。一般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特点,即世界城市的13项指标:国际性、为人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相当大的人口;重要的国际机场;先进的交通系统;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西方城市要设有国际文化和社区;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浓厚的文化气息;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强大的体育社群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相互关联、互为依存。但由于各个世界城市自身制度、文化结构的差异,以及全球化经济格局中职能分工的差异,世界城市在类型上也表现出多样性或差异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提出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北京通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随之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
上海在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基本建成国际大都市,并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成为联系世界又服务全国的枢纽、国内外资源配置中心、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信息交换和生成中枢,达到高度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水平。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基本标志为: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具备开放统一、竞争有序、诚信运作的市场体系,市场运行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成为国际上交易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交换频繁,信息辐射明显,经济与社会运行的信息化程度高,经济信息高度发育;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监督、市场依法运行,具备结构合理、责权分明、运转高效的法治环境,即成为国际领先的法治城市。2011-2020年是世博会后期效应全面释放的阶段,也是上海全面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以其出色的应对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力量。这有力地提升了北京、上海作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级,从而为向世界城市目标迈进提供了机遇。
中国建设世界城市遭遇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资料显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浙江、重庆等。其中,上海老年人口比例18.48%,位居全国第一,北京的老龄人口占13.66%,居全国第四。
(一)北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主要趋势
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进程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老年人口现状和人口老龄化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老龄化程度高出全国总体水平;城乡之间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同步;老年家庭空巢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受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有逐步改善的趋势;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北京市老龄化的速度。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阶段是2000-2015年左右,是人口老龄化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3%,总抚养比将不会超过50%(国际上多以50%作为衡量抚养比高低的标准)。第二阶段是2015-2035年左右,是人口老龄化的成熟阶段,老龄化达到中度水平。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预计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总数增长近一倍,由2015年的280万左右上升到2035年550万左右,总人口抚养比从50%左右上升到65%左右。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数量增长迅速,预计从2015年38万上升到2040年的75万。这意味着北京市的“人口红利期”已结束,开始步入“人口亏损期”。第三阶段是2035年以后,是人口老龄化的稳定阶段。老年人口总量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向稳定,可这一阶段老龄化程度达到重度水平,预计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重将接近20%。这一时期北京市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亏损”效应显著。
(二)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主要趋势
人口老龄化正日益成为上海加速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早在1979年,上海就在中国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30年多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列中国之最,目前上海人口预期寿命已达81.28岁。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为老龄人口总量大、程度高。截至2008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300万,占户籍人口将近22%,老龄人口的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与全国相比,上海老龄化发展速度快,2005年到2008年间,以平均每年新增10万老年人的速度发展。
据2002-2050年的预测资料显示,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10年,为快速增长期。在这10来年间,上海户籍总人口可以控制在1400万人以内,但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01年的246.61万人快速增加到2010年的325.6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78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将从2001年的18.58%上升到2010年的23.29%。第二阶段2011-2030年,为迅猛增长期。这20年间,上海户籍总人口始终在1400万人左右徘徊,但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至2030年将猛增到561.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78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高达40.28%。期望寿命男性为79.13岁,女性为83.41岁,均比2001年增长2岁。80岁及其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101.30万人,比2001年的33.95万人增长了将近3倍。这一时期,上海人口老龄化乃至高龄化将为世界之罕见。第三阶段2031-2050年,为缓慢增长期。这20年间,上海的户籍老年人口开始出现连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3.13万人,但仍保持在500万人左右。由于上一阶段后期人口出生率出现连年持续的负增长,而老龄化指数却居高不下,还略有上升,为41.63%。这一时期上海的常住老年人口却还在逐年增加,峰值在2042年,达到740万人,从2043年才开始出现少量的减少,老龄化指数最高值为41.94%,这是上海老龄化的峰顶。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社会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加大,社会积累下降,劳动资源率(劳动力资源量与总人口之比)下降。上海的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劳动人口对老年人口的负担系数增加。1986年,上海市老年负担系数为21.3%,1990年上升到24.5%,2000年上升为29.6%,每3.4个劳动力要负担一个老人;到2010年,老年负担系数将增加到37.6%,到2030年增加的幅度更大,将达到87.7%,即每1.2个劳动力要负担一个老人。1996年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857万,占总人口的68%,到2025年绝对数下降到792万,劳动资源率下降10个百分点。随之带来社会消费结构、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宏观方面由于老年人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闲暇活动、文化教育、居住环境、乃至法律法规等等,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微观方面主要是家庭结构变化,特别是家庭小型化和家庭功能削弱,对家庭养老的传统带来挑战,要求社会增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福利设施和公共场所,同时老人瞻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乃至住房等问题都将日益突出。
第三,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的医疗保健事业带来影响。老年人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增多,医疗费用消耗高;残疾、需要照顾的老人增加,老年人医疗费负担重;老年慢性病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占床位的比例增加。
人口老龄化与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应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统一。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看,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实现适度人口目标所必需的。老龄化的不同阶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人口老龄化的初始阶段,也就是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期”,如果有效利用初始阶段的红利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人口老龄化的重度阶段也可以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反之,如果不能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机会,没有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就可能使人口老龄化的重度阶段“人口亏损期”的负面影响倍增,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之间不存在截然对立的矛盾,通过协调一切积极因素,在人口老龄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能够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到21世纪前几十年中的某年,在人类历史上,将会第一次出现各国绝大多数男人、女人和儿童居住在城市之中的现象”,“世界城市必须是可持续的、具有效率的、安全的、健康的、具有人性的”。对应于城市公共事务的三大领域,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的基本准则可以归纳为经济、公平、生态。这意味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治理,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城市引向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友好的状态(诸大建,2004)。我国上海和北京已经确立了建设成为21世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目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框架下,世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高速度、高质量、高人本”。即高速度――保持长时期、低代价的经济增长;高质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整合;高人本化――提高大都市的生活质量。这三个方面都给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世界城市建设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策略
为应对世界城市建设中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为政策选择提供建议思路。
(一)大力发展老年社会公共服务
在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政府日益强调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在人口老龄化城市中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最有代表性的是社区服务和医疗服务。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近年来虽然已经在局部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但与国外发达城市的社区相比,总体而言,社区服务及功能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社区的公共服务要达到国际化标准,还需要城市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用国际标准来建社区,尤其是社区医疗体系必须逐步壮大,让老年人真正在“居家养老”的政策思路下,依靠社区实现养老。
(二)研究制定适当的世界城市人口政策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和人力资源与国际上比较存在明显滞后。北京、上海在人口分布密度处于高度不均衡状态。上海中心城人口密度过高,黄浦、卢湾、静安、南市等区每平方公里人口高达3-5万人;而城市郊区却人口稀少,有的每平方公里只有几百人。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北京、上海与国际城市相比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海目前在试点有条件地适用计划生育政策,以调整人口结构。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迫切需要制定一个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建设世界城市,城市应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一方面需适当引进外来人口,填补年轻劳动力的不足,分担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外来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完善外来人口管理政策和措施,合理有序地引进需要的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对外来人口一视同仁,逐渐打破限制,不仅使外来人口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还要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医疗保障。
(三)积极推进世界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
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老年人口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初步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老年服务体系,完善居家服务,并鼓励社会机构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并倡导更充实的志愿服务。
(四)加快开发老年产业并加强国际合作
老年产业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即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品和服务的产业,它包括传统老年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年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老年教育等多种行业。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已经有相当规模,老龄服务和产品具有很强的实力,并且一些项目已经开始在我国发展。可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城市及社区建设
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当一部分人身体健康,乐意且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迟了人类的衰老过程,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劳动年限延长。因此,可以积极挖掘这一资源,采取各种形式,给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一个适宜的平台,使之既可以减轻由老年人口增多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其自身价值,也提升了世界城市中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为营造良好的大都市市民参与型的政策生态打下基础。
(六)科学布局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高标准贯彻落实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城市定位就不仅意味着城市是国家的城市、国际的城市、文化的城市,也是宜居的城市。宜居城市是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条件,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中,如何尽快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医疗设施、殡葬设施、保障性住房、地震避难场所等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生活的规划。人口老龄化不仅是本身的变化,也是养老模式、住房需求的变化。居住是人类赖以生存满足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受到社会生活、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随着世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居住观念,加上老年人自身生理上、经济上、社会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大城市老人对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意味着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建筑物要实施无障碍设计、可移动性以及安全性、舒适性,还要能弥补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寂寞感;老人居室要具有私密性;老人居住方式应具有多样性。
一方面,近年来北京、上海,相继兴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老年公寓。它是供健康老人集中居住的专用住宅,一般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或者由有经济来源的老人集资兴办并按企业化经营管理,属于公益性质的住宅,入住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健康状况选择住房等级和服务档次。这种设备齐全、功能良好、符合老人安享晚年需要的老年公寓,其示范效应已在北京、上海受到老年群众和家庭的欢迎。它像家庭一样,有适合老人独立居住的单人住宅,带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厕所等。其设施考虑到老年人的方便、舒适、安全。比如有防滑地面、防跌扶手、坐式便器、紧急呼救装置等。公寓内应有各种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设施,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和医疗人员。老人住进公寓就如同住在家里一样,所不同的是,这里有服务人员提供所需的一切社会服务项目。老年公寓根据老年人不同年龄来设计、修建。各年龄段的老年人衰老程度不同、健康状况不一样,对住宅的居住条件和服务要求也不同,相应地把老年居住区分成几类,比如:生理和生活能力完全自理的、半自理的、护理的、特别护理的等。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还应继续扩大建设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干休所等福利设施,除收养社会孤老外,也开始向社会开放,并创造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以适应老年人的养老心理和多层次的需求。
营造宜居的社区环境,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优越、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考虑邻近有无可利用的城市公用设施,如商业网点、交通站点、活动中心、公园绿地及宗教活动设施等。还应考虑环境安全,如增设老年人步行通道等。有利开发利用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进老年社区的有效利用和发展。
改进老年人住宅无障碍化设计。城市老人居住问题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而日益突出。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有限,因而在研究和设计老人住宅时,应从普通住宅设计着手,强调在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建造费用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老人在居住方面的特殊需要,同时考虑到住宅本身的通用性和功能的兼容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郁著.城市管理创新:世界城市东京的发展战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启宇著.谋划中国的世界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
篇9
虽然这些悲观主义的预言并未成真,人炸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联合国的数据,1950年到2010年,全球人口数量已经从25亿增长到了69亿,并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93亿,到2100年将超过101亿。不过,21世纪人口增长的驱动力已经在结构上表现为老年人口增长而非少儿人口增长。联合国预计,2000~2050年和2100年,全球0~14岁少儿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将从30.2%下降到20.5%和17.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将从10%上升到21.8%和28%。换言之,21世纪我们要面临的人炸挑战很大程度上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而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并非局限在富裕的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现象。
从20世纪70年代起,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首先出现了人口专家所说的“次更替生育率”现象。这种现象随之迅速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地区,亚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加勒比海和印度南部地区。甚至像黎巴嫩、摩洛哥和伊朗这样的中东国家,也出现了出生率迅速下降的现象。在当前59个新生儿数量无法补充人口损失数量的国家,有18个国家为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与低生育率现象相互伴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在以空前的速度进入老龄化时代。
根据联合国预计,欠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将从2000年的5.1%上升到2050年的14.7%和2100年的21.6%;2050年中国和俄罗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将分别上升到25.6%和23.1%,分别高于2050年英国和美国23.6%和21.2%的比例。以老年人口抚养比衡量,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加速阶段;21世纪2015年左右,欠发达国家将进入老龄化加速阶段。人口老龄化将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精神等各个层面产生深刻影响,联合国甚至将这种人口结构变革的影响与工业革命和全球化产生的影响相提并论。
篇10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
1、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龄化过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和趋势表现也不相同,同一地区各个民族老龄化程度和趋势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国民族地区老龄化情况十分复杂。
具体来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我国一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人口年龄结构还处于年轻型。青海玉树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为6.10%,1990年为5.81%。而根据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龄化预测,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4.62%,2005年为5.64%,2010年为6.38%,2050年为14.46%。(1)。从2000年四川民族地区年龄构成看,人口年龄结构大多处于年轻型。例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分别是5.12%、5.36%、5.48%。(2)有的民族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镇的水平,这可能与乡村少数民族年轻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较收益的刺激,使农村有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关。
第二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我国少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惯性等影响,还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四川德格县更庆镇城区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属于年轻型人口,而农村的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则达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从全镇总体看,应该属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3)
第三种类型,有的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很早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95年广西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6.61%,1996年为7.06%,1997年为7.62%,1998年为7.52%,1999年为7.95%,2000年为7.12%。由此可见,广西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行列。(4)新疆石河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也基本进入老年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区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达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区已步入老年人口社会,而且呈现逐年递进上升的趋势。(5)
贵州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3万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的表现为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贵州黔东南州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逐年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53.09万,其老年人口系数也将达到12.7%。(6)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较大差异性。从发展趋势看,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或即将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龄结构未进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区,也必然发展到老龄化阶段,而且这个过程发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分析
1、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资、消费、储蓄、税收、财政支出带来相关影响。
第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赡养功能的发挥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必然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同时,民族地区老龄化加快,使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负担,也必然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代际关系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对在职人员收入产生影响,也必然加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民族地区农村老人子女负担,从而导致两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区反贫困难度。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伦理和社会心理产生冲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形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人们心里。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冲击,也会使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整个社会心理受到冲击。
2、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也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某些积极影响,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出生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对推动教育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区老年市场形成和老年产业发展。由上可知,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趋势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三、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和对策措施
1、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路径依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突出的“未富先老”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路径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
2、解决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保持民族地区人口稳定适度增长。
民族地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人口老龄化发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一旦进入老龄化,“未富先老”必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对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未雨绸缪,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老龄化问题。
第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缓解“未富先老”带来的巨大压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就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载能力,对经济本来就落后的民族地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确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养老模式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养老为主的功能,贯彻“以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城镇,国家和企业要承担养老责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在民族地区农村,推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等项目以及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口的扶贫开发活动。
第四,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强机构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
必须加大民族地区城市和老有所养,农村社区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搞好民族地区社区福利和社区服务,加强其硬件、软件建设,使民族地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老年产业,开发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可以变人口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外,弘扬少数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构筑符合民族地区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也是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特点,而且发展迅速,已给或将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时正中.青海高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J],西北人口,1994(4);
[2]、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四川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3]、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与文化变迁——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M],巴蜀书社,2005;
[4]、陈喜强.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去影响广西的经济?[J],百家言,2002(11);
[5]、杨晓熙、刘平等.石河子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12)。
[6]、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第82页,巴蜀书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