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总结

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正在引发高等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对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45%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是新的挑战。本文结合金陵科技学院慕课建设的实际,就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本现状

从总体上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推进速度慢,建成的课程少。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模式固化,对“慕课”这一新生事物认识不足,准备不足

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是面对特定群体,有着特定的时空限制。由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教师对高等教育新技术和新思想缺乏敏感度、关注度。对于“慕课”这种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让学习者在虚拟教室里自由学习,能够通过互联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新教学模式,相当一部分教师认识不足,关注甚少。更有一部分教师担心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的主流地位由此将会受到挑战,他们固守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对慕课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

2.引进课程多,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少

慕课建设需要很多条件来支撑:优质的课程资源,优秀的教师团队,数量可观的经费支持,较为复杂的制作过程和较高的技术条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还是持观望犹豫和甚至茫然的态度,自己动手建设的课程很少,大部分高校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引进其他重点高校建设推出的“慕课”。囿于不同层次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各不相同,课程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即使已经着手建设的高校,也基本采取各自为战,各自为营封闭的课程开发模式,高水平,高质量,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有特色的课程目前很少。目前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的课程共有近500门次,其中先期上线的大部分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推出的课程,由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出的课程比例较小。

3.企业参与度高,在线课程商业化模式开始形成

众多互联网企业看到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机,纷纷加入在线教育行列,一些企业特别面向高校推出一些在线课程和平台,这些企业建设课程速度很快,他们以市场方式来运作慕课,但是各类课程与平台质量参差不齐,与学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相吻合,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4.地方高校成立高校联盟共同推进慕课建设

与重点高校之间的联合类似,地方高校也开始成立校际间的慕课建设联盟,如深圳大学牵头的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UOOC)。但目前的联盟还是一种松散的形式,上线课程总量少,质量有待提高,选课率也有待提高。截至2015年6月,“优课联盟”(UOOC)加盟高校达87所,上线课程25门,累计选课人次仅2.5万。即使在已经上线的课程中符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数量也很少。原因在于各校投入不均,课程建设的质量不均,联盟内高校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清晰界定,联盟内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互认学分的机制。

二、充分认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出台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提出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文件明确提出高校应切实承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将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探索建立高校内部或高校之间具备考核标准的在线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机制,积极探索并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加强课程选用管理及学分管理,确保教学应用质量,具体提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七大重点建设任务。其中到2017年前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前全国新建本科高校420所,作为全国高校学校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当担负起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在线开放课程。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三部委最近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对照文件精神,再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有着较强的“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特色,但本科办学历史普遍较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先进教学理念缺失、优质教学资源缺乏、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等问题。而在线开放课程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和学校办学特色,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建设一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师生服务、受师生欢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课程体系。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 1.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与特色

总体上来说,金陵科技学院在应用型办学思想上,经历了从新建本科院校向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的过程。作为新建本科高校,学校最初在人才培养上是在复制传统本科高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这种模仿和复制是没有出路,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体现自身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道路,2011年,学校党委及时提出了从新建本科院校向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形成与地方(行业)相融、相长、相促、相亲,形成共生共存的互利双赢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三地”指导思想,即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上始终坚持“地方性”,在发展路径上始终坚持“地方化”,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地方型”。在围绕服务面向的区域性与行业性、人才培养定位的职业适应性和规格多样性、专业设置的适切性和开放灵活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教育必然性、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等方面打造新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整体设计专业学科建设一体化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实施“十个结合”,充分彰显“十化特点”,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双十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以“应用型专业性教育”为逻辑起点,通过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模块化课程与特长性课程相结合,实践教学形式、平台、课程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结合,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相结合等“十个结合”,有效地彰显出专业发展“行业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实践教学“系统化”,教育资源利用“多元化”,队伍建设“双师、双能化”,创业与创新教育“全程化”等“十化特点”,切实提高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了满足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高层次应用型或现代高端职业型人才,较好地实现了办学定位入地、使命定位实地、专业学科落地、培养过程接地、培养结果着地,系统体现了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从办学理念到办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标准

基于上述新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学校确定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即按照“请进来,走出去;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建设思路,逐步提升“慕课”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比例。“请进来”就是引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00c等通识类和公共选修类课程,重点丰富通识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体系。“走出去”就是主动加入校际慕课建设联盟或者是校企慕课建设联盟,通过联盟平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试点先行”就是先行选择条件成熟的课程按慕课的要求进行建设。“全面推进”就是在总结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适当扩大慕课建设的数量,提高慕课使用的范围。从三个方面来确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标准:

一是课程选择标准。课程选择标准是围绕建设体现应用型大学特色的精品课程这个目标来确定。

(1)有利于学校发展:课程的选择既能够展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又可以提升社会影响力的课程,也就是要选择社会关注度高的课程。(2)课程立足共享使用(受众面):课程首先要立足于面向本校学生使用,同时也要满足同层次兄弟高校学生需求以及行业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大众自身学习的需要。(3)课程应用性特色明显:选择专业基础好,专业的行业化特色明显,校企合作机制健全的课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4)课程教学团队实力强,素质高:教学团队整体实力较强,课程负责教师在行业领域内得到认可,教师要有较高的建设热情、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是课程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主要是围绕学习者知识内化和持续学习来确定,就是既要让学习者学得进,又要让学习者持续学,不中途退出,完成率高。(1)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讲者要有独特教学风格、教学设计方法科学合理。(2)课程知识点:对课程知识点既要重新梳理、重新设计,符合“碎片化”学习特点,更要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学习本质。对知识点的选择既要精选又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杂乱无章。(3)课程资源:既要保证课程资源的高质量体现优质性又要注意利用多样性课程资源,既要注意吸取国外好的教学资源体现国际性又要注重采用来自真实生产环境的课程资源体现企业性。(4)课程呈现方式:要采取微视频+图片+多媒体动画等“富媒体化”呈现方式,在学习、交流和反馈场景中借鉴一些网络游戏体验方法和激励规则,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学习者学习中的问题,以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体现课程的独特性、趣味性,增加“人一机”交流的情感性。(5)课程学习操作:从课程学习者的角度来构建课程,使学习者能很快熟悉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活动实施设计,快速掌握课程使用方法,做到方便快捷,易学易用。(6)课程评价:既要注重评价角度多元化,即可以从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多角度对课程建设和教学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习者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包括机器评估,论坛讨论的同伴和教师的混合性评估及学习者的自我评估等。(7)课程技术指标:根据课程平台构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课程界面设计简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课程展示界面色彩搭配合理、各类视觉元素组织恰当,视频流媒体文件分辨率、码流满足要求,播放顺畅。

三是保障标准。包括:(1)组织保障:学校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归口建设与管理职能部门和协助部门,理顺各方面关系,切实保障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有序与高效。(2)经费保障:课程建设采取项目制方式进行立项管理并拨付专项建设经费,并切实保障课程上线运行后所需要的后续经费。(3)技术保障:由教育信息技术教师与课程教师组成课程技术保障组,并适当引入专业的制作团队,在从教师的课程设计到课程呈现整个过程中做好技术保障工作。(4)成果认可:课程建设完成开始上线运行后,学校认可老师的知识产权和劳动付出并根据上线的等级分别给予奖励。

四、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建议与设想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精品开放课程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4-02

一、国内研究现状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十二五”期间“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知识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组织高校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广泛传播国内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国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1]。熊力扬提出精品开放课程存在以下不足,“开放共享”不彻底;模式照搬线下[2]。程建华认为精品开放课程对青年教师的提升有以下几点:名师引领,老教师传帮带,实现教学能力快速提升;课程建设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并重,做到教学与科研互为促进;完善课程监督竞争机制,促进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邓永辉认为精品开放课程可带来的变化为:大学精神的回归;浓厚的大学学术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4]。曹震就如何推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提出以下观点: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氛围;依靠学者,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科教融合,将科研优质资源转化为课程教学优势;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开放课程建设;健全组织,切实提高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平台,打造优质、共享、开放的学生学习空间[5]。

二、国外研究现状

开放课程最早起源于英国,该教学方式可追溯到1969年英国批准成立的开放大学,由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发起的开放课程计划掀起了21世纪开放课程建设传播的序幕,之后哈弗、剑桥、耶鲁等名校纷纷响应,相继开放公开课,并借助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平台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6]。欧洲有教育天地入门网站、欧洲网络教育资源网站等知名教育资源网站。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如课程的选择、媒体的使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均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7]。

三、精品开放课程学生使用情况的研究

1.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使用率较低,只有一半学生访问过精品开放课程,而且访问频率也较低,浏览的时间也较短.虽未调查社会上人群对精品开放课程的使用情况,但根据在学校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情况可推知校外人员对精品开放课程使用情况会更低。追其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在上课强调精品开放课程对学生课后学习,提前预习,在线测试,视频讲解等内容的重要性,以至于不是所有学生完全知道学校有精品开放课程,和了解精品开放课程对其学业的重要性。还可能是学生自身缺乏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和人本身的懒惰性,明知精品开放课程可提高自身专业课的重要性和丰富自己大学生活,但仍然没有花费课余时间浏览或阅读相关内容。还可能是该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内容教材全有,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相关科目,以至于学生浏览一次后,不会再有兴趣继续浏览。

2.在精品课程使用目的中显示,48.8%精品开放课程作为学习课程的参考资源,38.53%是出于个人兴趣或爱好,32.77%作为选题或选专业的参考。

3.精品开放课程使用资源情况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资源类型是讲稿或PPT,占47.57%,其次是习题及答案,占30%,排在第三位的是阅读材料,占25%,排在第四位的课程录像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主要是复习课堂老师讲授内容或提前预习使用上课所用幻灯片,所以应尽量完善讲稿和PPT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王龙.公安院校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01).70-73

[2]雄力扬.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设计与应用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学.2014(08). 6-9

[3]邓永辉.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认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1).32-39

[4]杨九民,郭晓梅,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25-28

[5]蔡立炉,徐峰,刁永锋.基于构件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自动生成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9).95-99

篇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教学逐渐成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着传统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能把真实的课堂带到用户面前,让其感受知识的魅力。网络视频课程以其多样性、直观性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成为开放课程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线教育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上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提供的一个综合的教育平台。在线教育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这将有利于选拔人才和开展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才率。同时,由于在线教育成本很低,能够使优质教育资源远远超越大学校园,传遍全国的每个角落,使每个人都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这将为根本解决我国优质资源不足这一突出问题提供新的突破口,推动我国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跨越。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精品课程在教学设计、内容呈现、人性化、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国内精品课程建设的主流形式和发展趋势,探索适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重点梳理了国家精品课程网、高校精品课程网、国家开放大学公开课、中国慕课网站、国内知名公开课程网,以及部分高校的精品课程的组织形式、内容建设等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以梳理国家精品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网等十余家网站,对网站中开放精品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其次是采用实地考察的形式对部分在京高校的精品课程制作流程、管理模式进行了解。

三、研究结果

(一)网站精品课程研究

本研究分别从国家精品课程网、高校公开精品课程网、第三方网络课程资源集成平台这三个层次着手调查了国内网络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现状。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精品课件建设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参考教材、教学视频、课程答疑等内容。当前的网络课程可分为网络精品课程和网络公开课。通过研究梳理这些课程可以看出网络精品课程是通过特定网络平台集成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测试等课程资源;网络公开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视频集成了名师授课、PPT、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然后通过特定网络平台课程。但对于网络精品课程的具体制作流程、以及制作管理等内容的了解,需开展实地考察。

(二)高校精品课程研究

本研究选取北京的部分高校,实地考察网络精品课程制作流程、制作内容、管理办法等内容,其中选取的学校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

通过考察发现,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的制作的模式是:一是确定制作课程选题;二组建专业教师团队;三是完成课程教学设计;四是准备课程教案(一般是PPT)及相关资料;五是真实教学环境或者演播室录制视频;六是完成视频后期制作;七是通过网络技术集成课程资源,完成课程制作。

四、研究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网络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以视频为主,中央农广校制作的网络视频课程符合国内网络在线教育主流形式。但从研究分析结果中反映出中央农广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今后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精品课程技术平台建设

现阶段,精品课程建设都是“内容资源+技术平台”,中央农广校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深度开发,而对集成课程资源的技术平台设计与研究不足。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技术平台的设计与研发,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高度集成,以提高精品课程质量。

(二)强化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当前中央农广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不均衡,教学视频、教案、课件等资源建设相对较好,而教学大纲、习题、测试等教学资源建设相对较差,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强化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促进精品课程资源均衡实现,以提高精品课程的完整性、科学性。

(三)完善精品课程评审方式

篇4

 

现代信息社会,碎片化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微电影、微课程、微博、微信等微信息化的广泛兴起,凸显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更注重知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动态性。传统的课堂罐式教学方法亟需改进,幕课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网络课程等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冲击着全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学习不再受限于年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慕课,即MOOCs,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它基于全面开放共享知识的理念,进一步发展了开放式课程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全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慕课不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提供包括课程教学视频、课堂讲义、课程任务布置、学习评估、补充教材等,并且提供各种用户交互性社区、师生互动与答疑机制。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教师提供的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生可以在开发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兴趣使用多种工具和平台,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实现“课堂翻转”。

 

1 慕课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传统课堂强调先讲后练,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在课后练习并完成作业。而幕课对教育的改变主要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重新定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MOOC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体现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提倡先学后练,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观看慕课视频,学习知识并整理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随后在课上与老师同学交流、探究、解惑,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结构,试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实现课程改革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必将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

 

2 课程建设目标

 

基于教育技术变革下现教中心的实际需求,我们开设《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基础》课程供全校有计算机基础的同学学习,并以此课程试点实践慕课建设,旨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整合现有网络学习资源,优化传统的教学环境,改善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基础》课程是一门任选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延伸。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网络基础三部分内容。课程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协作式学习和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重视实验实践环节,以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实际解决身边的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同时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智能路由器,盒子、其他智能设备等)使用方面的需求。此外,通过本课程发掘和培养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学生,协助老师完成学校网络维护的工作,为中心的实际工作培养了优秀的兼职人才。

 

3 课程建设和实践过程

 

本课程建设过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慕课建设),另一部分是课程实践。

 

网络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应用基于清华教育在线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基础》课程,包含教学材料、教学课件、答疑讨论、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十几个板块。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在线学习,讨论问题,互助互评,总结反思等提供了平台。此外,为使学生更充分的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我们在网教平台上重点建设了慕课资源。按照慕课建设要求(如完整的课程结构,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及时学习效果反馈等)及课程架构,我们分解各章节知识点,录制了若干基于知识点的微视频,适于各类智能设备的浏览观看。例如,针对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我们按电脑硬件组成部分将知识点细分制作成微课视频,如CPU,主板,存储器,外部设备等。每段慕课以知识点为单位,视频制作与PPT录屏合成,视频长约10分钟,并在课程结尾配置相关的测试题以检验学习效果。在慕课程制作中还尝试多种录制方式,如教师出镜方式、PPT合成录音方式、实验指导录制(实验课操作演示)等。

 

基于以上网络教学资源,选课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教平台上充分的进行自主学习,以便更好的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课程实践方面: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实施有效教学。经过一学年的课程实践改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学时分配为理论课和实验课1:1,采用基于任务驱动(task-based teaching)的分组式教学模式。基本教学过程实施如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5-6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合理分工。基于任务驱动进行分组式学习,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在线慕课自主学习两种方式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后在实验课上以小组协作形式动手实践完成实验课任务和作业。

 

基于任务驱动(task-based teaching)的教学,也称作 “基于问题的教学”或任务驱动式教学。它是用“真实任务”来促使学生主动吸纳、调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该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一个个真实完成的“任务”来“驱动”学习到任务(或作业)中隐含的知识。本课程布置的任务多为生活中实际遇到的计算机和网络问题(如操作系统的安装,无线路由器配置等),这些任务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体实施过程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布置任务(作业)。学生通过网络慕课自主学习,对理论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按照每次实验内容布置的任务,思考任务解决方法。例如,第一次实验内容为硬件装机,学生的任务是自己实际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记录装机实验的全过程,总结装机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并以PPT或视频形式上交。(2)小组讨论—协作式学习。围绕任务,各小组分工协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互助学习,经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本课程中,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实际动手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协作式学习相对于“自主学习”优点颇多,既能培养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又能锻炼表达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协作学习要求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进行互学习。(3)作业提交。本课程作业提交的环节主要在网上完成。学生完成任务后将作业提交至网络教学平台。作业的评判和优秀作业展示也在网上展示。学生在提交作业时,以小组形式提交,需注明小组成员及每个组员的分工。(4)展示讲解。各学习小组选一个代表轮流演示自己的作业,讲解本组的实验过程、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完成实验后在作业中对自己小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是老师在学生分组演示时针对不同组遇到的问题和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总结和评价。

 

4 效果评价及总结

 

通过一年的课程建设,本课程初步达成原计划的课程目标。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共制作完成慕课视频18节,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已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投入使用,在作业和答疑环境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选课学生方面,课程开设以来,选课人数呈现递增趋势,68人-106人。学习效果方面,学生选课热情高,反馈效果好;部分选课学生参加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均获嘉奖。总体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基本认同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教师对课程效果也比较满意。然而,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如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不够完善,互动性不足,慕课制作比较初级,有待提高等。以后仍需做进一步调研。

篇5

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教育部先后制定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目的是在继承与发展“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计划再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现状及问题

图1是秦炜炜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10年来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全国性调查和分析,该样本覆盖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余所高校(本科+高职)中10年来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有关工作的参与者,该研究数据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一定的说服力。从图1中可见,国家精品课程的时效性差,利用率很低,经常使用的仅占19.44%。85%以上的精品课程参与者认为,精品课程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影响不大。此结果完全有悖于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初衷。

此外,已有精品课程在建设中还受到课程建设开发模式、评审指标体系导向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套宏观评价机制以实施对精品课程应用状况、共享程度和影响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以上经验和教训都为新一轮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了启示。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领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新一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目标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2]。梳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相关内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领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建设目的来看,主要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大学精神落到实处。

从服务面向来看,要求课程以内容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课程服务对象从服务教师向服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精品共享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型,是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实质上是要求改变目前教学中师生间的地位关系,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从课程内容来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要求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从资源类型来看,精品资源共享课包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要求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与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技术指标中尤其对拓展资源提出了要求,拓展资源建设实为基础资源的补充,尤其是在多样性和交互性上的补充。这就需要课程建设者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设在线学习平台,这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赖以建设的基础,是实现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充分开放的前提条件。

从技术要求来看,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标准和技术格式,以保障课程资源传输、互通、共享等服务活动,便于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三、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上述信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各部分指标都在强调课程资源及其教学活动必须能实现网络化、互动和共享。综合以上各因素,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制定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整体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本方案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建设、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

(一)更新教学理念和思路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各类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公共课程,也是为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拓展课程。同时,更是一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研究素质的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检索能力,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实用性,本课程确立了“授人以渔、提升素养、服务专业、面向社会”的设计理念,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网络环境下基于检索过程的课程观,形成一门系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知识、技能等的立体化课程。

(二)调整课程定位,适应专业调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成为必需。因此,将课程目标定位从原来的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理论素养和掌握系统性知识,调整为着重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学习、终身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及社会学习者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尤其是文献信息分析应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来构建知识与能力并举的一体化培养目标。

(三)重构课程体系,满足差异化要求

围绕课程目标,遵循职业教育与学生成长的规律,以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起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重构的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由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个教学单元构成。一条主线为研究型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三个层次为信息意识、文献信息获取、文献信息利用;五个知识教学单元则是信息意识、知识产权及创新、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研究能力、信息分析及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各专业的不同侧重定制每一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和学时。

重构的课程体系突出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做法为,在对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经典理论进行创新和整合的基础上,引入信息检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一代的网络资源等,根据专业的不同设计各类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开展各类文献信息检索大赛,鼓励并协助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小组等课外科技活动,建立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根据高职的教学特点,满足差异化教学要求。具体做法是:基于信息技术和无线校园的应用,突出信息素养对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支撑作用。强调课程与专业其他课程的衔接,即从各专业入手,全面梳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融入到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并针对不同的专业形成差异化、项目化的课程解决方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将强化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等作为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为此,本课程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策略:一是在课程总体设计时,把重点放在文献信息的利用上,采用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教师指导教与学结合的模式;二是教学以启发式为主,采用案例教学、系统演示、实例研讨、研究型学习、关键词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三是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集体辩论、小组讨论、小组互评、个人演讲与答辩、角色扮演、同伴教学、作业点评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本课程曾与航空维修专业的《飞机机务维修与保养》课程对接。实施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主检索数据资源、自主选题或课题立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分析、制定检索策略、信息检索、检索结果分析并撰写学术论文,然后在网上展示各自的成果,通过邮件、论坛等途径作进一步的交流。最后,对各自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相互启发与借鉴,共同提高。最终不仅完成了《飞机机务维修与保养》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达到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目的。

基于以上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文献的选择与评判能力,以及对学术机构和学者的评价能力。

(五)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开发适用的拓展资源

针对服务面向的不同,本课程系统开发、设计、整理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建立课程网站,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学校及面向社会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共享。

针对拓展资源的技术要求,本课程着重从两个层面开发了拓展资源。一是在内容上增加诸如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自主考试系统、单元测试系统等。二是在技术上,基于Web2.0技术与核心理念,建立文献检索课程博客,建成课程网站。在博客和课程网站上实现微课程内容的创建、存储、传递、维护和管理,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极大地增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互动交流性。

教学实践证明,拓展资源在教学中很好地补充了基础资源,而且为师生搭建了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管理平台。如教学实施中,本课程将单元测试系统、自主考试系统、课程网站等系统链接至Blackboard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施教学进度管理。首先设定教学进度,学生通过微课程视频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通过单元自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所有单元学习完成合格后才能进入自主考试系统参加期末考试。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去讨论区借鉴别人的想法,也可以直接提问,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篇6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2011年1月公布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中亦把“数字化资源共享”作为重要选题之一[1]。2011年8月18-19日,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办,中央电教馆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承办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同志作了重要讲话[2]。会议把“总结我国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成功经验”“探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作为重要议题。2011年10月12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开放课程包括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由此可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前期精品课程工程的延续与提升,突破前期精品课程建设应用的问题,促进其有效深入的建设与共享是今后开放课程建设的重点。

二、相关概念

1.开放课件

谈及开放课程,不免会将“开放课件”“开放教育资源”“精品课程”等术语与之关联。众所周知,开放课件(OCW)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启动的一项课程上网项目,免费供全世界的学习者下载使用。截至2010年已有2000余门传到网上[4]。随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数十所知名高校纷纷效仿,形成了教师开放课件(OCW)联盟,目前已有180个成员,共计4000余门课程免费开放。基于OCW项目,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论坛提出将开放课件(OCW)扩展到开放教育资源(OER)以避免内涵的局限性。UNESCO[5]、休特基金会[6]和OECD[7]也分别给出解释。国内知名学者丁兴富、焦建利等对开放课件和开放教育资源做过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再累述。由MIT率先发起的开放课件项目掀起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秉承“开放共享、知识公益”的理念,构建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新模式。

2.精品课程

我国的精品课程是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教育部正式《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第二期的正式启动。该意见明确提出在原有约1100门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截至2010年底,涵盖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以及网络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合计约3700门[8]。然而,精品课程的建设如火如荼,应用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抽样分析发现,由于主机服务器异常、网址调整变更、用户没有获得授权等原因导致约8%的课程无法正常访问。这显然与国家精品课程免费开放理念有明显偏差。对各年度的精品课程进行内容浏览分析,发现课程更新率十分低下,有些课程甚至多年从未更新,重评审轻维护与更新现象凸显。对师生进行访谈以及对网站的跟踪访问发现,很多课程访问率极低,大多数课程重建设轻应用,与他校共享者更是寥寥无几[9]。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共享应用模式。

3.开放课程

无论是MIT的开放课件还是我国的精品课程,作为开放教育资源其关注的焦点都是学习材料的媒体呈现,忽略了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通过反馈互动等进行的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性,把发展性和情境性的有效学习的关键要素剥离了。开放课程则与之不同。2011年10月12日,《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后者。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目标,通过共享系统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资源共享课针对精品课程重建设轻应用且主体指向不明等问题,对原国家精品课程优选后转型升级,并适当补充新课程,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10]。因此可以明确的是开放课程与开放课件、开放教育资源、国家精品课程内涵上有交叉又有区别。它在免费开放学习资源的同时,提供一定程度的原任课教师的学习支持服务,对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进而促进共享。开放课程不再是静态的资源,而是在共享中不断生成新知识的动态资源库。

三、MDE开放课程校际协作应用模式

(一)MDE开放课程的发展及实施理念

“现代远程教育”(以下简称“MDE”)是教育部批准的由浙江师范大学周跃良教授主持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历经11年的发展历程,该课程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梯度配备科学、学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队伍,教育技术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张剑平教授、周跃良教授、黄立新博士等都是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该课程从专业选修课转变为专业必修课,从普通网络课程发展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乃至进行跨省跨校协作的开放课程,积累了丰富完善的优秀资源。它又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十分适合运用网络形式进行教学。因此,课程从网络学习活动、混合学习方式和多元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实施理念的创新设计,提出了利用“远程教育与远程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进行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的思路[11]。于是,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实际上就转变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这一思想极大地改变了过去的远程教育面貌,促进了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精品课程的优质性、示范性、共享性以及课程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发展成为精品开放课程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MDE校际协作的目的

协作双方分别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简称ZJNU-TEC)和福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简称JMU-TEC)。ZJNU-TEC是1978年国内首批设立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的4个院校之一,位居国内同类专业前列;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为MDE开放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JMU-TEC是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队伍中的年轻成员,专业办学历史较短,教学队伍十分年轻。

但因其地处厦门经济特区,国家前沿开放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与港澳台交流十分便利,发展极为迅速。从教育生态学原理分析,两校生态位重叠较少,为开展校际协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ZJNU-TEC的周跃良教授及其教学团队作为此次协作活动的发起方,教学资源的建设方和提供方,对此次协作活动起主导作用;JMU-TEC作为该活动的参与方,教学资源的使用方和协作建设方,共同参与远程协作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ZJNU-TEC发起协作一方面是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精品课程MDE的需要;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基于网络远程教学的新方式,有效体现“远程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实际上就转变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的课程实施理念。JMU-TEC参与此次活动的目的旨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掌握本专业相关课程国内研究前沿,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其利用网络自主探究以及协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同时加强校际教学科研合作,促进专业发展。

这次校际协作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不仅为学生创建了真正的远程教育环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深刻地体会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实施远程教育的基本技能,同时构建了网络协作学习新模式(如下图所示),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范例,使精品课程资源由静态资源变成动态资源,由封闭走向开放,彰显了国家精品课程开放、共享、公益的建设理念。

(三)MDE校际协作平台及技术路线

在课程建设与管理上,周跃良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完善的课程学习专题网站(/dedu/),并且网站已经多次扩容和改版,界面友好,学习内容丰富。同时建立了支持学生进行远程协作学习的专业网络教学平台(Moodle)和QQ交流群。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强大,支持在线讲授、小组讨论、在线测试、学习反思、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平台拥有自动跟踪系统,可以为学生建立忠实反映学习全过程的电子学习档案袋[12]。

这也为本课程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整个协作过程中,周跃良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负责在平台中上传、编辑、修改该门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料,组织开展各种教学和学习活动,并在集美大学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提供各种专业化、多方位的支持服务,如远程同伴的协助、E-tutor的帮助和指导等。整个学期,JMU-TEC有一位专任教师根据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和学习活动,组织和管理本地学生面对面的学习活动,同时参与双方学生的网上学习活动,对学习活动给予指导和评价。

(四)MDE原教学团队的学习支持服务

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世界知名学校的开放课件,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犹他州立大学的OpenCourseWare(OCW),以及英国开放大学的Open-learning;还是我国的国家精品课程,目前均不提供原课程教师与远程学习者之间的任何互动。在MIT的开放课件官网(ocw.mit.edu)上有确切说明:“OCW不提供与教师之间的联系。”[13]调查发现,学习者未能有效应用开放资源的原因除语言障碍外,缺少原任课教师的支持服务是很重要的一点。鉴于此,为配合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开展的需要,本课程除了专任教师参与网络学习活动之外,还聘请了本专业远程教育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以E-tutor的角色参与到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帮助课程主讲教师实施模拟远程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环境、活动和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

(五)MDE开放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

在Web2.0时代,e-Learning更加提倡协作与人际互动。正如著名远程教育专家TonyBates所言:“开放内容本身并不能对开放学习起到巨大作用,因为教育不单单是传输内容,价值往往在内容之外。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互动、专家指导与反馈等。这些发展性的、情境性的以及环境性的活动才是有效学习的核心要素。”[14]学者黄荣怀认为:“目前的网络课程以材料的媒体呈现和播放形式为关注焦点,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而不是互动性的教学过程,缺乏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学习过程的组织。”[15]学者余胜泉也撰文阐述“活动设计是网络课程的核心之一”[16]。

正因为人们逐渐领会到获取了学习对象并不能表明有效学习的发生,应该针对学习对象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学习设计专家认为活动是学习设计的重要载体和核心要素,提倡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e-Learning设计新取向[17]。“现代远程教育”既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其核心内容又是介绍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学习的。因此,它与其他网络课程相比,在呈现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设计适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课程根据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设计了六个主要学习活动(三个调查活动和三个研究性实践项目),每个活动又分设若干子活动(见下表)。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将学生在网上分成若干小组,组员进行本地同伴和远程同伴混合编组,小组成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CSCL)。学习活动为针对学生在MDE课程学习中涉及的相关学习理念与学习技术而开展的设计性和开放性活动,重在对现代远程教育过程的探索、学习与研究。调查针对远程学习中小组协作学习的特点,开展协作学习,形成基于共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验远程学习的特点与优势,实现资源共建与知识交流。

网上学习活动中,除了专门设立的六个规定项目之外,还为每个小组设立了小组讨论区和每个单元的讨论区,并建立了“词汇表”和师生共同建设的资源上传区。每个一级活动又分为若干子活动,以“按国别调查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主要应用”活动为例,首先各小组面对面讨论确定调查国别,小组成员利用网络分别搜集资料,面对面讨论和网络讨论相结合汇总分析资料形成报告,通过课程平台展示结果,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活动中,既体现了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也包含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面对面和同校网上互动、跨校网上互动)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面对面互动和课程讨论区互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科专门知识和认知技能,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专业技能以及交流协作等关键技能,是对英国开放大学基于四种学习结果的课程设计理论的实践尝试。

(六)MDE开放课程的多元评价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应用开放课程进行网络远程学习和实践,课程对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学习成绩由网络交流参与度、实践环节成绩和最后笔试成绩三部分按3:3:4的比例所组成,即网络交流占30%,实验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40%[18]。网络交流的评价是借助Moodle系统中的电子档案袋功能实现的,记录了学生发起讨论、跟帖回复、与他人共享成果的真实情况。本课程考核注重学生平时学习实践的参与情况,弱化期末考试的比重,引导学生从“以考试为中心”向“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避免有些学生平时不学,期末突击的现象。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远程实践活动,从而使本课程设计理念得到有效执行。

四、MDE开放课程校际协作之思

MDE开放课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建设,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大胆改革,在系统总结国内外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基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运用混合式学习学习方式,采用“远程教育与远程学习的思想与方法”进行教学,率先采用跨省跨校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改变了以往远程教育枯燥难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困境。课程讨论区中大量帖子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资源的动态生成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尽管如此,协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性质与学时安排差异阻碍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在这次校际协作学习过程中,ZJNU-TEC开设的MDE课程是54课时必修课,JMU-TEC开设的MDE课程是36学时选修课。学时不一致导致双方教学进度不能同步,阻碍了学习活动的开展,ZJNU-TEC协作学习活动要滞后以适应JMU-TEC的教学才能够使活动同步,两校学生才能进行有效协作。课程性质不一致,学生采取自愿参与的方式选修该课程的协作学习活动,难以约定中途是否可以退课,因此导致参与者人数不稳定,给协作学习活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随着国内教育信息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且逐步由教育信息化走向信息化教育,各种与远程教育相关的职业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渠道。因此,集美大学的MDE课程从专业选修课转变为专业必修课,由36学时纯理论课增加为54学时(36理论和18实验)是必然趋势。这彰显了远程教育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也体现了目前的远程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认知能力差异制约协作学习活动的参与

尽管不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总体一致,但由于硬件设施、教学环境、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细微差别。因此学生所具备的先序知识有差异,致使认知水平有所不同。例如“活动一:Moodle系统的搭建与应用”,ZJNU-TEC学生在前期很多课程中使用了Moodle平台,大家对Moodle平台有一定的认知,而集美大学网络课程是基于Sky系统的,学生对Moodle平台相对陌生。因此在这个活动中,集美大学学生遇到的问题较多,花费了较多的精力,许多同学产生了认知负荷。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如果学习材料设计失当,容易导致外在负荷升高,就会令学习者付出较多的认知资源,进而阻碍其学习[19]。访谈时部分同学感觉难度太大,学习收益与精力付出的性价之比较低。第一个协作学习活动结束后部分同学退出课程。究其原因发现,认知负荷过高是引起部分同学要求退课的主要原因。该活动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从大学低年级起将Web2.0新工具渗透到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学习支持服务不及时降低协作学习积极性

网络学习活动中,学生遇到问题需要指导或解答,若不能及时得到教师、E-tutor或者同伴的帮助,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访谈时L同学说“遇到问题小组成员帮助不够积极,觉得挺无助的,就想放弃。”W同学说:“及时得到支持和指导会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X同学说“很盼望得到周教授的点评,希望开展网络视频会议。”Z同学说“教师的参与会让我们感到兴奋,学习可能会深入一些。”90%的同学都认同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及时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今后的协作过程中,E-tutor应加强学习支持服务,做好小组之间、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助,尤其是跨校成员的协作支持尤为重要,分阶段公布突出贡献小组和杰出贡献成员,采取适当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知识和智慧共享。课任教师要适度参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行深度学习。

篇7

摘要: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实训课程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分析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的常见问题,提出“四阶段、三结合”实训课程建设模式,探讨了实训课程建设内容,将校企合作方式有效融入实训课程,从而保障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了软件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030107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五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Y2013222)

作者简介:吴瑜,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王寅峰,男,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研室主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云计算、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65-03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训课程是在对本专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开发的,与现实生产技术紧密相联。[1]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实训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地融合学校、教师、企业、学生的需求,实现实训资源和技术规范的共享共用、专业技术人才的共同培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共同提高,突出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缩短学生上岗适应时间,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改革和人才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针对产业发展迅猛、技术更新迅速的特点,在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变化的分析基础之上设置专业课程,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采用“一学年2大2小4学段”的分段递进教学组织方式,在第2-5学期,每学期安排16周的常规教学和4周的实训。每学年通过“学训学训”的分段式教学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形成贴合职业成长路线的职业技能螺旋进阶模式。依托合作企业,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并积极思考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法。

一、当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的问题

校企合作实训课程建设的关键是通过深化学校和企业的契合度,选取与真实工作任务对应的实训项目,营造真实的软件开发环境,指导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掌握岗位知识和专业技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动手能力。[2]常规教学周的专业核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实训课程则突出培养综合使用多项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与工作实际贴合的紧密度要求比前者更高。在校企合作应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实训项目与市场新技术脱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和学生参与积极性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一)实训项目调整进度滞后于行业技术更新速度

软件技术具有不断更新换代的特点,移动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企业开发平台和工具的快速更新。专业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开发周期,企业新技术难以即时嵌入课程教学,但实训课程灵活性更高,更易于动态嵌入新的技术内容。然而,企业由于工作安排和人员流动,无法及时参与实训资源的调整更新,因此,出现了同一实训课程连续数年使用相同实训项目、实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现象,学生虽然通过实训能够接触到来自企业的实践项目,却无法掌握代表行业动态及走向的新技术和新技能。

(二)实训资源的引入和实训过程的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软件产品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与之相关的程序员、测试员、配置管理员、软件实施人员等岗位,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软件功能代码与技术文档编写能力,而且应熟悉企业开发流程与规范、项目过程管理、企业文化,从而达到建设高效开发团队的目标。目前,很多学校虽然注重吸收包括文档和源码在内的企业项目资源,引入企业常用的软硬件平台,但是,却忽视了开发流程与规范、过程管理在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这种手工作坊式开发导致程序开发质量和团队开发意识与企业要求相去甚远,学生难以形成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企业参与实训课程建设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教师是实训课程建设的主导,本着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理念,积极完成确定实训内容、实施实训教学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但是,却常常出现教师一头热、企业被动热、学生冷热不均的状况。课程建设是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企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或一线技术人员长期参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效益,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由于实训项目基于实际需求,难度高于常规教学周的实践操作,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意愿较强并且容易获得成就感,而有些学生因为自身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较弱,跟不上整体实训进度,因此,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的内容

为解决校企合作实训课程建设相关问题,围绕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采用“四阶段、三结合”实训课程建设模式。将校企合作贯穿于实训项目选取与组织、实训环境建设、实训课程实施、实训考核评价四个阶段,实现实训项目产学结合,实训环境虚实结合,实训指导校企结合,从而建设内容针对性强、岗位仿真性高、教学灵活性好、管理过程规范的实训课程。

(一)基于岗位需求,开发实训项目库

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着眼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实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围绕课程目标,基于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开发包含一般教学项目和创新开发项目在内的校企共享实训项目库。采用项目引入、项目操练、项目承接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建设方式构建资源丰富的实训项目库。注重学习内容与目标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无缝对接、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学习、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充分彰显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专业教师出于对学生知识基础、学习特点、实训时间的综合考虑,对企业项目进行吸收、整理以及转换,选取具有较好扩展性、较强技术代表性的典型项目作为实训项目。校企合作共建项目资源,针对不同实训课程,按照统一的规范对资源内容进行归类和整合,实训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指导书、实训规范、实训任务单、不同行业业务逻辑介绍、开发模板、项目示例代码、项目需求说明和设计文档、项目测试文档等资源。[4]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多个实训项目,学生根据分组情况和组员能力选择项目。从而使各层次学生都得以在实训期间承担饱满的工作量,提高学习主动性。

创新开发项目包括培养再学习能力的竞赛项目和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攻关项目。前者面向具有提升自我创新能力需求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设置竞赛项目或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校外技能竞赛,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承接攻关项目,一方面,帮助企业提高开发效率和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创新开发项目可简化、调整及转化为一般教学项目,进而应用于实训课程教学。

(二)仿照企业生产环境和产品开发流程,搭建实训软硬件环境

软件开发实训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的建设,也需要产品开发流程和规范的保障。软件企业由于行业特点,难以接收大量学生在生产现场实训。校企合作搭建虚实结合实训环境,将有助于解决软件类学生批量下企业实践的难题。

在实训室规划设计上,充分参考企业专家意见,打造体现真实职业环境的软件开发工作室,将工作室划分为立项交流研讨区、创新研发区、技术集中培训区、项目验收区,制定规范的工作室运行管理制度。在实训室设备配置上,引入与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要求同步的设备和软件。在实训室装饰上,借鉴企业文化理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贴近软件产品生产一线的实训环境,兼顾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岗位意识,缩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磨合期。[5]

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是软件产品开发质量的重要保证。搭建虚拟实训管理信息平台可实现实训项目按照软件产品开发流程的模拟开发和在线管理。该平台面向校内教师、企业和学生提供实训课程设计、实训资源共享、实训实施管理、实训考核等功能模块。通过平台建立校企沟通有效途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展开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交流协作,及时收集岗位需求调研数据,共建实训课程标准,汇总与优化实训资源,从而保证实训资源开放共享和持续更新。以工作进度可视化的在线信息管理形式,支持校企对实训过程的共同指导和共同考核。虚拟实训平台和真实实训场地互为补充、有效结合,实现了仿真的生产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员工化和实训室的公司化。

(三)借助虚拟实训平台,实施实训过程管理

实训过程管理是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和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基于实训项目资源,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展开实训课程教学。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实训课程过程管理方法,将企业软件项目管理过程灵活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实训课程教学过程可细分为实训项目启动、实训计划制定、实训工作流部署、实训过程检查、实训验收五个阶段,要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和实施方式。要依托虚拟实训平台,对实训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阶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过程监控管理,从而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培养规范化开发的软件专业人才。[6]

在实训项目启动阶段,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虚拟实训平台明确实训要求和项目需求,结合自由搭配和教师指定两种方式进行项目分组。各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在指定项目库中选定实训项目。通过部署实训工作流推进实训过程管理。利用平台,教师添加分组信息和设置组长,学生组长添加任务列表和设置完成责任人。从而将实训计划转换为实训工作流,部署在虚拟实训平台上,实现实训过程的可监控和可管理。在实训项目开发过程,提供直观的实训进度图表支持学生自我管理和教师过程检查。小组成员查看完成进度,根据工作流指引分阶段提交项目交付物。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在线检查各小组任务执行情况、进度情况及偏差情况,记录检查结果并给予反馈意见。实施有效的过程检查既能避免实训进度出现拖沓、滞后等情况,也为后续评价提供了参考数据。实训验收阶段包括实训过程的总结和实训成果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核查实训计划规定范围内各项任务是否已经全部完成,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总结收获并分析尚存问题。

(四)参照行业标准,推行实训课程校企协同考核

将行业标准作为实训课程评价标准引入实训课程建设中,建立校企协同实训课程考核标准,实现课程评价的规范性。参照软件开发行业规范和软件产品质量评价的国家标准,基于虚拟实训平台,校企协同在线考查和审核学生小组实训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实训实施过程阶段任务的推进、项目功能的实现、项目文档的撰写等。同时,注重考查学生个体的工作态度、承担任务工作量及完成效果、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工作意识上自觉遵守从业基本规范与约定,自动对接企业工作岗位评价标准。

总之,实训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行业企业真实的岗位工作需求嵌入实训课程建设全过程中,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王立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16-17.

[2]李丽琳.基于项目的学习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14):129-131.

[3]张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2(9):60-63.

[4]宋楚平.基于自我导航学习理论的高职软件专业实训资源库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4(15):89-92.

[5]徐芳.高职软件实训课程建设中校企融合新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9):128-129.

篇8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能够有效打造一支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和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深刻体会和领悟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总结出十三条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

1.精品课程的基本特征

弄清精品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教学质量高、同行认可、学生乐学、企业赞许、社会知名、示范性强、能为其他课程提供建设借鉴作用的课程。

2.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

2.1.加强学习,树立现代课程理念,

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1.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所必需的技术技能相对接;3.课程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对接;4.课程教学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的现代职教理念,有效实施“做学教一体”。

2.2.研究现状, 科学制订建设规划

要在充分研究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时间节点、特色和创新、实施与管理、课程质量评估体系与方法、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呈现形式、教材开发的要求和内容结构、网站建设方案、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等。

2.3.行动导向,构建实用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时要充分关注本地区专业群和专业链的建设,要与课程性质相匹配,要适合学习对象的特点,符合学习对象的成长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

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结构的构建为例:

2.3.1.根据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标准,构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实一体、模块化实用课程结构与内容。

2.3.2.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上力求体现数控、模具等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性特点。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四新”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4.深化改革,编写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实用教材

精品课程建设应重视开发相应的高质量系列教材。我们在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认真调研、分析、归纳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知识共性、技术共性和技能共性,将其提升为学习领域,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教材内容中。

2.5.专兼结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应该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型等组成。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教研能力强的“双师结构”优秀教师梯队。课程负责人应是本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专业带头人或者专业骨干教师。

2.6.理实一体,实施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有职教特色,要坚持“理实一体”的教学法,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的现代教学法,注重职业能力的提高。科学应用多种教学法、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7.校企合作,创设一流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要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创设优良教学环境,使校内外实训基地能有效为本课程的教学服务。一方面要使校内实训基地与现代企业环境相对接,另一方面要创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2.8.丰富素材,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课件、图片、视频、案例、实物、动画、现场和生产情景等,也包括相关工程技术资料、工具书(如设计手册、材料手册、工艺手册、零件手册)等。教学资源应与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相结合,体现“四新”。要有助教的软件资料,也有助学的软件资料。

2.9.资源共享,创建精品课程建设网站

精品课程内容要在网站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网站的交互性要好,要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展示建设进程及成果,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接受社会、同行们的检验和指导。

2.10.加强管理,强化精品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科学管理

课程的开发要“规范化”。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教材的使用都要按照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要求而定。课程的实施以团队教研活动为基础,注重过程管理和常规管理;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多元化、过程化,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依据。

2.11.科学评价,创新精品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

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评价方法。技能训练类课程应从学生是否学会做事、提高技能的效果等方面评价;基础理论类课程应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从学生能否应用知识为“做事”服务等方面评价;技术类课程应贯彻理实一体、掌握技术技能的达成度等方面实施评价。

2.12.交流研讨,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

有计划的开展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活动;利用精品课程网站的交流功能,及时应答在线提问、质疑等内容;在本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讲座与交流活动。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达成学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效果,经过实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简介:

姓名:张萍(1964-),女

籍贯:辽宁省本溪市,2007年被无锡市教育局作为人才引进,现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教师

学位: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生

篇9

【关键词】基础会计 精品课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069-0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的院校,其人才输出的质量对学校教学质量体系评价极为重要。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基础会计》则是会计学的专业基础课,将其作为学院的第一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既是响应国家政策也是本专业发展的需要。笔者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在独立学院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多年,对基础会计教学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获得了一些体会,在此基础上,针对《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精品课程的概述

1.精品课程的概念

所谓“精品课程”按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所作的定义,就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是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2.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也涉及诸多方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认为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应包含6个方面,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和机制建设。

二、独立学院《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培养会计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

21世纪是信息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要求高校培养出“复合型”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在我院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亦称会计的“三基”。通过《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能促进会计教学体制的改革,使学生拥有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打造一流会计师资队伍的需要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就必须具备一支具有时代教育理念、深厚知识涵养和崇高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基础会计》师资队伍的培养,依赖于精品课程建设,因为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广大会计教师的积极参与,这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相互促进提高。

3.《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需要

针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有效地借助于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发挥优势,精诚合作,编写一本适合的教材、一套适合的大纲、一套好习题集,并制作一套精美实用的电子课件。与此同时,利用团队的力量,能够建立从凭证――账簿――报表的高度仿真整套业务核算流程。

三、独立学院《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第一,制定一套科学先进、安排合理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纸质教案及配套习题集和题库。

第二,追踪学科前沿,关注行业动态,编写适用的教材和配套习题,达到巩固学生知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双重目的。

第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和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

第四,建立一套高度仿真的实验实训资料,推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促进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第五,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思维、积极向上、结构合理、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

第六,建立监督机制,即将精品课程建设有关材料在网上公布,供大家浏览、品评;组织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对精品课程重点资助项目进行跟踪听课。

第七,建立交流机制,不定期集中精品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等进行集体备课,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介绍彼此的经验和想法。

四、《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院在《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拥有了较成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先后提出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仿真教学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进行知识的传授,忽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刚从高中毕业从未接触过社会的大一新生来说,虽在入学前期对他们进行过专业教育,但他们仍对会计学科包括哪些、会计是做什么的、会计怎么做、怎样才能学好会计学等一系列问题知之甚少,而有的老师在第一堂课直奔主题,马上进入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如同雾里看花,同时对某些知识又急功近利,没有注意循序渐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2.缺乏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基础会计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知识还得传授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是,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会计老师都是研究生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虽拥有较高的学历,但多数是走出学校就走上讲台,缺乏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则常年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难免与会计实际工作脱节;也有一些拥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但由于年龄偏大,不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所以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一大难题。

3.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在会计教学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很好调动,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还处于会计知识的启蒙阶段,没办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设立情景、设立案例也是自问自答。

4.实践教学资料不够仿真,学生缺乏职业判断能力。

在《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虽也在尝试着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编制一套综合题让学生从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试算平衡――编制报表,但这套综合题仍是用文字描述代替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用“T”型账户代替账簿,这种模拟实训只能对所学知识做个相对完整的归纳总结。由于缺少社会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资料,学生无法接触真实的原始凭证,也无法辨别真假凭证,因此实践时学生还是停留在数据对数据的状态,无法真正领略真实的会计世界,结果使会计的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对《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1.思想引导和轻松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基础会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不要急于讲解深奥难懂的名词述语,而应花一定的时间介绍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清晰、系统地了解会计学科,引导他们做好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再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讲解生涩的专业名词,碰到一些知识难点还应告诫学生不能急于求成,如会计的八条质量特征,在老师精讲完后,学生能理解掌握更好,如不能理解也不急躁,让他们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如果学生还是理解不透,则建议他们先放一放,不必过于自责,告诉他们随着学习的深入、会计知识的增加,他们会从仿佛理解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再到真正理解掌握,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学生便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名符其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已拥有一些具有“会计师”和“讲师”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但这些教师由于长期从事会计理论教学工作,会计实战经验较匮乏,所以学院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实师资队伍,所谓“走出去”是指学院定期安排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实践,或利用带学生实习的时候,到企业或单位与学生一起参加实习,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广泛收集新的经济案例和交易事项,不断扩充会计案例库,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所谓“请进来”是指学院可以直接从企业会计岗位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到学校任教或给老师进行实践培训;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而通过《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创建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建立开放式教学环境。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需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基本概念和理论部分,则需设立情景,进行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借贷记账法运用部分,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归纳总结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基本方法部分,以讲授、课堂实训与会计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开展在线答疑,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使广大学生可以共享最优秀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的利用促使基础会计的教学和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室和实验室,教学手段也不再局限于粉笔和黑板,如有条件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增加感知认识。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4.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加强对原始凭证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真实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借款单、报销单、采购发票、增值税发票、入库单等,并现场以某一原始凭证为例讲授原始凭证的填制,最后由学生填制高度仿真的某一原始凭证。

对现有的综合实训资料进行修改,以高度仿真的原始凭证取代以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至于真实原始凭证的取得可以由教师先去企业收集真实的经济业务原始资料,然后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设计制作成各类经济业务所需的原始凭证,再由印刷厂印刷,还应设计少量不合法、不合理的原理凭证,力求达到高度仿真的效果。学生以手工操作为主,独立完成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际工作”,采用真实的原始票据和资料,从辨别真假原始票据和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试算平衡,最后编制会计报表,不断地进行学习和识别,并按照会计实务处理规范进行仿真操作。这样,既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整套会计工作的技能和方法,也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思考、分析、判断经济业务,把握会计工作的实质,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具备“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

六、结 论

独立学院的《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师资、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要加快独立学院《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步伐,不但需要老师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还需要学院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袁良荣.优化《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1(3)

2 张淑霞.浅谈《基础会计》教学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J].职业,2011(5)

3 唐俊芬.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

4 洪 伟、何东进、吴承祯.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7(6):78~82

篇10

关键词:水产食品学;精品课程;体会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和目标。精品课程建设是新时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新时期教育规模持续增长与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内核的健康形成,而教育本身则是以课程为核心的。[1]因此,课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败,而课程建设的质量又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为导向。正是这种导向使浙江海洋学院《水产食品学》于2007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获得成功,2年后又被省教育厅推荐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

一、把握特色、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

首先,深刻理解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内涵,全面分析《水产食品学》课程的历史、现状,提炼出课程特色。综观我校《水产食品学》课程的建设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课程雏形期(1958-1966)、初期发展期(1978-1992)、课程形成期(1993-2003)和课程成熟期(2003-)。[3]根据课程教材建设、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情况,应凝练出贯穿于课程建设始终的三大特色,即基于《水产食品加工学》校级重点教材以及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基于难点贯穿于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非定期工厂专门训练”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科研成果贯穿于理论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验教学与毕业论文的科研引领的特色教学。

其次,要全面分析课程队伍、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与改革以及教学成果等,对课程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定位。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即将本课程建成校级、省级还是国家级精品。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水产食品学》是海洋类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他农业及轻工院校食品专业的重要修读课程,而我校《水产食品学》课程经历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凝聚了几代人艰苦努力,形成了符合我国海洋水产加工产业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教材在我国主要海洋类高校中得到推广应用,同时,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处于先进水平。因此,本课程定位于建设成国家精品级课程。

第三,依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出科学而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要根据精品课程的指标和内涵,结合课程自我分析与总结,制定课程建设方案。方案应详尽具体,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抓住重点,力求建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品课程。

二、合理构建课程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学术造诣高的课程教学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根本保证,教学团队应由掌握最新教学理念,把握学科前沿,有丰富教育思想和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专家或教育大师和专业学科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4]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都应是合理的梯队。所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派骨干教师去国内外先进院校学习,并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以期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如本课程就实施了青年教师的“骨干教师培训制”、“新教师带教制”、“青年教师导师制”、“专业教学团队制”和“教学业绩考核制”等措施,使得课程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学术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团队整体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

三、教育与教学创新是精品课程实现质的飞跃的源泉

精品课程应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体。[5]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集中体现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而现代化特征又集中反应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中。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高等教育要以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因此,课程建设必须以创新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既要将重点与难点融入实践教学体系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又要将教师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这样,才不仅加强科研转化教学的力度,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水产食品学》精品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创新。首先,相比于日本及国内同类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强化了水产食品加工新技术、质量与安全知识点,构建了原料、加工、安全与实验四大知识模块的内容体系,表现出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次,知识难点有机融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设计性实验训练并延伸到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采取了“非定期工厂专门训练”,构建了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三,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如鱼酱油组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调味酱煮海带加工)以及省新苗人才计划(如纯干刺参即食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校创新实验(如利用海带做原料制新型凉粉)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多种教学手段的联用,促进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课程重点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针对水产加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典型案例,通过讨论、分析和交流,有效激发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如鱼片干制品,在贮运与销售过程中出现色泽有白而透明逐渐变为黄而不透明、接着表面会发粘、继之发生霉变。这种变化为什么有的鱼种易发生而有的鱼种不易发生?为什么春夏季节容易发生?理论机制如何?怎样有效控制等。(2)现场教学:充分利用舟山发达的水产加工产业和课程实习基地的优势开展现场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习印象。如,王阳光研制的在浙江兴业集团应用的超低温深冷冻结设备,通过现场教学,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设备的工作原理、生产能力、能耗情况、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制冷剂等。(3)形象教学: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水产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但是却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学生往往对许多原料没有直观的认识,学习兴趣低。利用课程网络原料库介绍水产原料的形态学、生物学、原料加工特性等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创新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东海光参价格低廉的重要原因是表皮坚硬和泥砂较多,如何解决?主讲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课题设计思路、解决方案等引导学生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重点介绍创新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专业学生2006年和2007年分别获得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项和7项,与课程的创新教学密不可分。(5)育人教学:针对目前的就业环境和个别学生不愿学习的问题,课程利用育人教学法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他们主动适应环境。

四、教学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又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精品课程尤其是国家精品课程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强调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和优势互补。[6]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保证。好的课件、网络课程和教材等资源为广大师生所共享,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增长,是一个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举措,应该大力支持和倡导。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打造出一流的课件、一流的课程网站、一流的网络教材和教学录像,并且能够以开放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为广大高校师生所共享。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水产食品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次突破。一方面,便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利用网络收集最新学科的动态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课前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进行了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园网通过共享文件教学、交流,向学生介绍专业网站,甚至直接打开网页教学;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网上习题,网上试题库进行复习和自我检测。目前,本课程已制作完成并上传至校园网教务处网站的上网资源有:(1)课程导学(包括课程简介、教学规范、教学方法、教学大纲);(2)理论教学(web课件、PPT课件、教学视频);(3)实验教学(基础实验、设计设计实验、综合实验);(4)参考资料(包括主要参考书、相关网站、主要参考期刊、鱼类介绍、国内主要水产加工专家);(5)在线自测(自动题库生成);(6)课程作业(在线布置作业、在线网络考试、在线社会成人考试);(7)交互园地;(8)博客中心;(9)课程团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总之,精品课程的建设重在特色、重在创新、重在改革。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对精品课程的内涵、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也会不断发展。所以,精品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适应,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关立强,王翠,丁霞.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32.

[2] 伊辉勇,应晓跃.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对课程建设的导向作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88-190.

[3] 邓尚贵,夏松养,陈小娥,等.浙江省精品课程《水产食

品学》:http://scspx.省略/site/display.php?actionPage=treemenu/declare_info&treemenu_id=1.

[4] 秦宗会,胡武洪.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之一――师资队伍[J].中国西部科技,2008,7(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