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

篇1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贵州省

在城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城乡建设规划来合理安排城乡的建设布局,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做好土地资源规划是城乡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对于贵州省来说,应当协调好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用地,对土地的利用目标和方针进行统筹规划,严格遵循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控制方向和控制指标,有效实现各项控制指标的动态平衡,合理布局城乡发展中的农田和城市建设布局,并提出合理的实施规划。

一、贵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必须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共有17.62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处云贵高原向丘陵地区过渡的中间地带,很多土地都是斜坡地形,高原山区占大部分,并具有强烈岩溶化的特点。根据贵州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山地占绝大部分,约为60%,丘陵约为30%,另外还有7.5%左右的山间平坝。与其他省份相比,贵州在土地资源方面缺乏平原支撑。贵州省的耕地资源不足,存在着严重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但在城乡规划中却存在着过多占用农村土地的问题。随着城市化部分的逐步加快,贵州省的农民也逐步走出乡村,开始走入城镇中寻找工作机会,使城市和乡村逐步走向了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城市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另外,很多农村的土地资源类型也日益多样化,这也吸纳了很多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土地资源的使用权限通常都是通过拍卖的方式得来,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拍卖得来的资金也可以用于城市的发展规划,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了贵州省的进一步发展。

(二)贵州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说来,贵州省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土地征用不合理。目前,很多地方的土地利用权限都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获得,土地补偿费低于土地出让的价格,使土地收益分配混乱,不但损害了人民利益,也带来了土地流转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滥用和土地浪费等问题;第二,利用竞拍的方式取得土地资源的使用权,这也导致房地产商竞拍得来的土地价格较高,开发商为了赚取利润,会通过降低房屋质量、提高房屋价格等方法来取得利润。这些原因都导致房价的过快增长,房屋价格居高不下但房屋质量较差,这些都不利于城乡规划目标的实现,容易形成房产开发中的泡沫现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土地资源规划协调困难。在土地资源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发展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土地资源的规划中,规划部门的着眼点和土地部门的着眼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规划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城镇的功能,要求土地资源利用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土地资源部门则依照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的方针,强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另外,在编制标准和编制技术方面,土地资源部门和规划部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人均用地指标和土地分类等方面存在着测算不一致的问题。最后,在土地用途管制方面,二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小城镇用地方面的管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城乡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必须要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以贵州本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为基础,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加合理、科学、规范地利用土地资源。具体说来,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的利用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土地征用标准

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政府应当依据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决定补偿的额度,合理区分不同用途的土地资源。要根据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前途来划分土地资源的优劣,合理提高优质地块的补偿费用。另外,要逐步从“征地”走向“购地”,在土地征用中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征用和管理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在具体的费用上,耕地补偿费应接近于土地出让金,不得低于同等类型的耕地造地成本,避免出现征地补偿费用较低的问题。

(二)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管制

对于土地资源的出让、招标和拍卖等活动,我国应当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并要加强对土地拍卖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土地征用过程的公平、公正与公开,维护好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等问题。土地资源的征用要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将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来看待。为了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价值,规范土地招标和竞拍的过程,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土地资源的基准计价,更加规范地对土地资源的产权进行管理。另外,要根据土地产权的不同,并结合土地的用途、位置和使用年限等相关因素,综合衡量土地资源的价值,合理制定土地资源的基准地价,更加规范地对土地招投标、拍卖和挂牌等过程的管理,形成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系列的制度体系。

(三)合理规划并协调土地资源的利用

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重要的保障,也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为此,要充分认识到城乡土地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使城乡规划更加的规范与合理。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逐步完善《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并做好“两规”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明确二者之间的约束关系,并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和衔接作出具体的规定,并制定土地资源利用的配套管理办法,更加有效地约束和引导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其次,要在技术层面做好“两规”之间的互通,建立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加强两者在技术层面和标准规范上的互通与协调。最后,要坚持保护耕地的指导思想,并贯彻和落实合理用地的基本理念,尽量少地占用耕地资源,使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和贵州省的人口、经济等方面相适应,不断优化贵州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语:

在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价值,用发展性的眼光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作用。为了促进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制定出城乡土地资源的规划政策,并建立健全土地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资源的招投标、竞拍和使用过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解决贵州省存在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房屋价格上涨过快和各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根据贵州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科学规划贵州省的土地资源,促进贵州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冬梅. 浅议土地资源在城乡规划中的合理利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

[2]曹光永.基于土地合理利用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科技资讯,2010.(18).

篇2

[关键字]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信息化建设 GIS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83-1

1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管理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数学规划法、回归分析法、目标规划法,最基本的共同点都在于其规划过程均围绕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其成果同样均为各种数据集合,所以如何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种形式的成果(例如:文本、图形、数据等等)直接关系到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效率。基于传统的人工管理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弊病,信息形式不能多样化、长期保存难易丢失或损坏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非农建设用地增加引发的土地供求矛盾与日俱增,新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迫在眉睫。如何建立一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来宏观调控土地利用,我们将目光放在了日益发展的GIS技术上,GIS技术在用地调整、数据更新、用地量统计、动态决策等方面有着实用的功能。以GIS为基础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使之成为其实施管理的重要平台,对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及时、准确地提供基础规划数据,提高土地科学管理的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土地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理念与方法

2.1建立数据库,以土地利用规划原始数据及成果数据作为基本库,以GIS为基础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

2.2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将GIS系统与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关联,具有数据即时输入输出与动态更新、编辑处理、数据汇总、统计分析、自动成图出及数据更新等功能,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结合大大方便数据管理与操作,不但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更有着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与操作。对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时监测、规划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快速更新有着积极的作用。

2.3 数据库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首先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订、实施及管理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包括行业术语、地形图图式、土地分类规范、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等等都需要与以GIS为平台的数据库数据结构相适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行业规范;其次,系统应该满足矢量、栅格及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的管理,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汇总、统计、成图、输出、实时更新等功能,能够满足日常信息管理、规划实施的基本要求,具有易学性、可操作性;最后还需要设置留有与行业中流通较广的其他软件与系统的数据交换接口,甚至可以尝试与之建立有共同属性的标准数据格式,方便以后发展过程中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软件、系统的协作开发。现在一般采用ArcInfo的格式管理空间数据,通过结合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进行设计与开发。系统的建立是以规划数据的利用和规划管理为主要目的。简言之,就是数据库、操作运行系统和一系列辅助功能组成的综合系统。

2.4数据库涵盖的数据信息,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规划成果和规划实施等,通过文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专项或专题报告、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文本、规划工作报告、规划论证报告等)、表格(各项经济、计划、规划指标和基础数据)与图形(土地利用规划图、功能分区和现状土地利用图等等)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反映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信息。

3 核心功能的设置

3.1系统应具有数据输入与输出(包括上述的三种数据方式:文本、表格数据和图形文件)、数据编辑(如地物属性的增删改等)与查询、投影转换、统计分析、系统维护和数据加密与保护等基本功能;值得注意的几点功能包括:

3.1.1投影转换,包括国际通用投影方式之间的转换。

3.1.2查询分析,包括地图浏览(放大、缩小、漫游)、量算(面积、长度等)、空间查询(包括属性和图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3.1.3统计分析,包括统计专题图、业务统计报表制作等。例如目前常见的DEM栅格数据结构分析,可以方便的从数据中获取等值线等重要数据,借助DEM还可以完成等高线绘制和坡度的信息获取进行空间叠置分析。

3.1.4系统维护,包括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数据库维护、用户权限设置、数据加密、网络安全设置等等。

3.2规划管理功能,这里尤指成果管理,指的是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及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规划成果的管理,包括图件成果和文档成果管理。图件成果管理,包括规划成果图件的存档、查询、调阅、统计、修改、输出等功能;文档成果管理,包括文档的存档、查阅、输出等。

3.3实施管理功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系统辅助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拟订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具有核减使用管理的功能,核减每一宗农用地转用项目的占用农用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形成现时计划使用剩余指标,供查询和制表输出;自动生成省级行政区域计划使用台帐,供查询和制表输出;统计、核算该行政区域内上一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计算上年度节余指标。

3.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项目受理,生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台帐,根据项目划分的边界点坐标在图上自动标识项目的准确位置;初审是否符合供地政策、规划和用地定额标准;生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和申报图件。

3.5其他综合实用功能的设置,辅助编制包括规划的方案拟定、方案比较、成果输出等;规划局部调整和修改包括对规划指标、用地布局等的调整;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查;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规划审查;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土地利用情况分析等等很多。

4 结语

土地利用变化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性、邻域性、竞争性及政策约束性,充分管理并最佳限度的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以GIS为基础,明确目标、理清设计思路、严格把握设计依据来建设并丰富数据库建设内容,完善系统功能必将对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切实可行的积极作用,甚至能够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乃至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安国辉.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出版社.2008.12

[2]郑新奇.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8

[3]边馥苓.GIS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测绘出版社.1996.08

[4] 姜晨光。高等测量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5

篇3

【关键词】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研究;

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点内容,是土地规划管理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为发挥新一轮规划修编成果的作用,满足工作中对规划数据现势性和一致性的需求,以新一轮规划修编成果为基础的建立规划系统,对当前土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

2.1 规划编制辅助能力不强。除了制图,在规划适宜性评价,规划方案制定、实施评价等方面方面都没有根本上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缺少客观真实的适宜性评价工作,规划用地布局就缺乏有力的支撑,也直接影响规划的刚性、权威性,也影响了规划的项目用地的引导能力。

2.2 规划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工作难以推进。数据库建设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按规定,新一轮规划是在2005年基数基础制定各项调控指标,而目前,要求在二次调查成果基础上建立规划数据库。但二调成果尚未依法公布使用,使用二调成果涉及原规划各项调控指标调整方案也未确定,致使基础数据库建库急于推进又难以推进。这是目前影响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最大的问题。

2.3 保持规划图现势性也是个问题。规划现势性是这要求上下左右信息互联互通,实时更新。规划图件不保持现势性,就不能满足“批、供、用、补、查”的工作需要。目前法律规定的规划管理层级较多,国家、省、设区市均具有规划审批修改权限,如何使国和省审批的农转用信息及时转绘到各级规划图上,如何将国家、省、市三级规划修改调整结果转绘到各级规划图上,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仍有很多技术、机制等多方面问题。

3 完善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议

3.1 尽快梳理并完善土地管理相关业务流程,确保相关业务工作相衔接,数据信息能够有效协调,这是完善规划信息系统乃至做好“一张图”工程的前提。对系统建设中暴露出的各项业务各自为政的情况,应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梳理完善相关业务,带动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确保规划乃至整个土地管理信息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及时更新。

3.2 充分应用“3s”技术,不断完善规划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时效性。

3.2.1 强化规划编制辅助功能的开发。规划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规划的权威性和规划批后实施监管工作的难度。应充分运用”3S”技术,强化规划编制辅助功能的开发,特别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拟定规划方案时充分运用GIS技术,做多方案必选,加强规划方案制定的科学性。

3.2.2 抓好规划数据库整体设计和功能软件的开发。基于规划管理现实需求,科学设计规划数据库,做好信息采集和录入、审查等工作,同时,充分运用ARGIS强大功能,开发出实用的软件,做好规划数据库成果的审查,特别是图数一致性审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3.2.3 进一步强化“3s”技术在规划实施管理功能开发中的应用。将已更新的规划图、规划实施图、违反用地图进行叠加,形成规划可利用新增用地空间,可为项目用地选址和规划局部修改方案合理性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在时,也可探索规划管理中运用,提高规划调整的科学性,加强规划实施评估,提高规划管控能力。

4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研究

根据现行土地规划管理业务的需要,及计算机辅助管理提供的可能,规划信息系统应具备辅助规划编制、规划成果审查和数据库建库、规划实施管理三个方面的功能。

4.1 辅助规划编制功能

――规划实施评价。将现行规划规划目标与新一轮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各类用地结构,及现行规划图与新一轮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规划各项调控目标实现程度,为分析规划编制和实施成效、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提供直观有力的支持。

――规划适宜性评价。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依据土地利用调查成果中每一块土地的利用信息,选择对应的评价因子,并赋予权重,对规划范围内的土进行评价,为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规划方案拟定。拟定规划平衡表时,建立地类、指标间逻辑关联,调整一个指标,相关联指标自动修正,降低工作强度和减少人为失误。

――规划图编制。根据区域、类型、项目等编制规划图件。

4.2 规划成果审查及数据库管理

规划成果审查及数据库管理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规划成果数据质量检查工具及规划成果数据入库工具的开发;规划成果质量检查及入库。

――规划图数一致性审查。指标所对应的图上面积是否规模一致。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规模等指标的图数一致性审查。

――成果信息化质量审查。对规划数据的数学基础、数据结构、拓扑关系等进行检查,以确保规划编制单位提交的数据质量。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开发数据质量检查软件。通过归纳整理、自动检查、人机交互检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提交的规划数据库库体及其它相关资料进行检查核实。

――成果数据库管理。对规划成果空间数据的无缝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制图输出等;对规划图件、文本等数据进行查询调阅;对规划指标数据进行查询、报表等。

4.3 规划实施管理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管理。系统支持制定年度计划建议上报与指标下达,计划指标核减,计划台帐管理,计划指标结转,度计划剩余情况统计,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等功能。

――农转用、预审规划审查。可加载浏览已入库的空间成果数据,对项目用地所在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进行浏览,辅助审查项目用地是否符合规划。

――规划数据更新。规划实施及修改调整后,相关规划数据成果应实现及时更新,以保证数据一致性、现势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弊端;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260-01

目前我国各地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用地管地观念的转变,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用地,确保重点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的合理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规划实施制度化确保了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得以落到实处。但是,当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规划的实施缺乏效力,甚至有的地方规划形同虚设,不但使土地的利用偏离最优,而且令国家浪费大量用于规划的人力物力。

一、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弊端

1、规划的权威性不够。有人说:“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其实不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列入法律范畴的,一旦形成就应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土地利用计划不与规划配套,二者的指标往往不相吻合,没有遵守“预测―规划―计划”这样一个合理的过程,造成规划架空,难以落实。审批用地不按照规划进行,审批用地的过程中,未坚持在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审批用地,出现了规划跟着项目走,频繁进行规划局部调整的被动局面。

2、规划基础数据和图件不实。基础数据和图件不实,影响了规划的合理性及其实施。如某城市统计的规划基期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相比有较大差距,但该市当时只认可统计面积,结果造成规划用地规模偏小,给目前的规划实施造成了很大困难。还有一个城市,4次调查4个结果,每次相差几万亩。可以说,一些地区规划基础数据不准对规划编制和实施造成了不良影响。

3、规划内容刚性强,实施难度大。规划制定一些刚性指标是必要的,但实施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弹性内容作为补充,这就要求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在内容深度和具体程度上把握适当。上轮规划编制将所有的用地区都落实到具置,在规划图上每块地的用途都完全定死,但实际发展过程难以按照规划设想实施。

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完善

1、建立新的规划理念与理论。充分借鉴国际上的“理性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在编制过程中应由上轮主要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定建设用地规模与速度向控制环境容量、开发时序、控制建设标准转变;并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地图确定城市合理发展边界,从而解决城市无序扩张、优质农地严重流失等问题;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和相邻学科(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的相关理论,特别是空间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2、协调土地利用与生产环境建设。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千差万别,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喜欢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农民对于集中居住也不能完全接受。因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应尊重农民习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做好必要的新农村建设用地预留。过去,有些地方把建设用地指标高度集中在城市,以城市为重点层层预留指标,分到最后,农村这一块就没有多少指标了。这样,阻碍或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违法用地的大量产生。在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要做好必要的新农村建设用地预留。

3、加强相关规划的衔接。当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都在编制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规划,比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都涉及用地。各类用地矛盾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来统筹协调,修编中应主动介入各类相关规划。

4、加强公众参与,开放编制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技术、行政、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又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的认可和协作,公众参与能够集思广益,使规划更为科学。可以采取包括问卷调查、公开征询意见、社会听证、专家论证、公告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在规划修编阶段应设置专门的接待时间,进行规划实施的现场接待或建立规划热线电话、公众信箱等,给公众满意的答复,这样既保障人民群众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开门、开放编制规划,又保证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5、提高规划技术含量。应用地理信息(3S)技术,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引入土地规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阳西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赵哲远,华元春,吴次芳,赵建强.基于遥感的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07期.

篇5

2008年,她第一时间随国土资源部先遣组进入四川灾区,跋山涉水,带领团队历时30天拿出了首个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成果;2010年,她又主动请缨几赴玉树,在高寒缺氧的地方,与团队创造出7天编制成应急性规划的新纪录;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她再次作为专家组成员赶往兰州,协助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开展应急性规划编制工作。

“灾后恢复重建,全部任务都需要在土地上落实,做好规划我们责无旁贷。” 十代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邓红蒂如是说。

和时间赛跑

2008年6月30日,由四川省、国土资源部共同承担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体系中,这是第一个提交的专项规划。此时,距离邓红蒂第一次进入北川、江油、安县、彭州、都江堰等极重灾区调研,仅仅一个月的时间。

内行人都知道,常规编制完成包含五十多个县市的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甚至一年的时间。

“相比常规性的土地利用规划,灾后重建规划属于应急性规划,等不得。”作为专项规划的技术负责人,邓红蒂说,“抢”时间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规划是规范和指导灾后重建各项建设用地安排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启动灾后重建的前提。

时间缩短,绝不意味着“含金量”的降低。早在6月20日,当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转交四川省,省里的评价是:“做得早,做得快,做得实。”

短短一个月时间,如何能完成如此庞杂而艰难的工作?

翻开邓红蒂进川的工作日志,我们就会看到她的一天是如何紧张忙碌:

6月10日7时30分,抵达北京机场,乘机前往四川。

11时,抵达成都双流机场。

13时,修改完善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提纲。

14时30分,与省国土厅、规划院、整理中心座谈,了解工作进展。

15时,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提纲下发各地市州;讨论绵阳、广元规划和地震灾后调查情况;前往省院了解基础数据和图件情况;讨论区域、县级规划图例图式。

16时,明确文本、数据、图件分组人员名单,研究灾后重建建设用地规模测算思路。

17时,与省厅刘永湘副厅长交换意见。

19时至21时,交流工作情况,讨论规划图例图式方案和复垦周转用地问题。

22时,安排明天任务,商请测科院提供县级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资料。

从日记中,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她和她的团队是怎样同时间“赛跑”。“就是不睡觉,也得尽快编制完成规划, 给灾区人民重建一个更安全、更适宜发展的新家园。”从踏入灾区那一刻起,邓红蒂心里只装了一件事:怎样给灾区人民重建一个更安全、更适宜发展的新家园?

好的规划,是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为获取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灾情资料,她在强烈的余震中走村入户,险些与滚石“亲密接触”。

好的规划,是广泛协商后的共识凝聚。为了解用地需求,她带领团队和参与灾后重建规划的各方多次座谈,积极开展协调衔接,形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思路。

四年过去了,如今那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换了新装。当年在“纸上”的家,如今已经在“眼前”了。近两年,常有从灾区回来的同事和朋友对她说:“你们的规划做得真不错,灾区的的确确已经重生了。”听到这样的评价,邓红蒂欣慰地笑了。

2011年,她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政治部联合授予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要量身定做

两年后,当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特大地震时,邓红蒂第一时间找到院领导“请战”上高原。

在待命出发的日子里,邓红蒂并没有闲着,在汶川时因严重缺乏规划基础资料而夜不能寐的经历提醒她――资料、底图、信息!能收集到的一切都必须先期准备,不能等到用时再动手。

4月26日,资料基本准备到位,带着院里赶制出来的遥感图,她飞往西宁,随即与先遣队一起,克服高寒缺氧、山体滑坡等困难,穿越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一日驱车近900公里,抵达结古镇;次日,立刻开展灾区实地调研,在帐篷中与玉树各级政府、部门座谈,查看城镇和民居受损情况……

5月初,她带领精干团队驻守西宁,根据高原藏区特点拟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思路,开始编制应急性规划。

5月15日,《青海玉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初步形成。次日,规划通过审查论证,获得参会省、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个规划既是青海玉树灾后重建10个专项规划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也是玉树地区第一个土地利用规划。从这一天起,当地从未编制过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终结了。

这一次仅仅用了7天!

对于这个内容丰富、手法娴熟、可视性提升、目标突出,体现了高寒区域特点的规划,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朱小川副厅长评价说:“任务这么重,时间这么急,真是个‘奇迹’,一眼就能看出是为玉树量身定做的!”

“灾区百姓就是我们的亲人,做灾后重建规划,是规划人的本职和担待。”采访中,邓红蒂仍在不停感慨:每次去灾区,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受教育的其实是自己。

同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她受国土资源部派遣又一次作为专家组成员赶往兰州。

熟悉邓红蒂的人都知道,她素来体弱,几乎年年都要去医院“报到”。然而,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这个文弱的身躯,在危难关头,却一次次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同事业一起成长

抗震救灾中的邓红蒂,果敢而坚定,犹如铿锵玫瑰般绽放;更多的日子里,她则像一朵雏菊,静雅而执着地盛开。

邓红蒂与土地管理事业的相遇,始于1987年。那时,她刚跨出校门,是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建院后接收的第一批大学生。26年过去,她已成长为土地利用与规划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多次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带头人。“20多年里,我鼓励自己坚持做一件事――跟随土地利用和规划事业前进的步伐,一步也不敢落下,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它。”她说。

实地调研,是她喜欢的事情。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她去基层调研,头一次坐上长途汽车,12个小时去,12个小时回。到了以后,放下行李,就拿上图和笔记本走街串巷收集资料。返程的时候,车上拥挤不堪,“把资料整齐地码好,用绳子捆上,放在自己的腿上。身边还挤着活蹦乱跳的家禽什么的……”忆起往事,她笑着说:“调研中,老百姓会提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诉求,但实际上却很必要,代表了他们对新生活的渴望。我们在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并反映这些需求。”

在她眼中,规划最大的魅力在于实施,在于看着自己的规划成果慢慢转化为现实图景。上世纪90年代,她曾为编制北京大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足迹遍布多个乡镇。数年后,偶然一次到大兴开会,她惊讶地发现当年的规划目标基本都已实施。“六环路、黄村新城镇、中华历史文化名园、垃圾处理厂……果然都建成了,而且就在当初规划的地方。”

篇6

关键词:土地规划与利用;法律;土地利用率;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D651.1 文献标识码:A

对土地规划体系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各项 建设都离不开土地这一载体, 对土地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加强土地宏观管理, 合理利用土地,1986年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 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 并在全国范围全面部署和开展了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86年~ 2000年)的编制工作。应该说, 在这期间,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规划的实施特别是1997年开始的第二轮土地规划工作,已经编制到了2010年的总体规划, 并明确规定非农业人口在50万人以上的城市,其规划都要经过国务院 审批。这轮规划的实施在保护耕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 土地利用规划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各级政府按规划用地、管地的意识普遍增强,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通过规划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新一轮规划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时,有必要对现行的土地规 划体系作一个全面总结,对它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并提出改革的设想。

目有土地规划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在土地规划体系中没有明确的时间性规划

目前,在土地规划体系中没有明确的时间性规划,尤其在年度规划中缺乏可 遵循性。可操作性及可调度性,在时间上无法很好的衔接,由此引发了规划同实 际用地之问的矛盾。土地规划是一项长期战略性的规划,其年限一般为15年。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15年的规划期内,许多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尽管规划在编制时尽量对未来的土地利用进行考虑。但是仍不能完全预想到 所有可能产生的土地需求。预先规划所制定的各项指标在时间上没有弹性,规划得不到及时修改,就会与实际脱节,导致规划丧失作用,没有使用价值;假如改变规划的相关内容去适应变化的需要,那么就要求对于规划不断地进行修改, 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大大降低土地规划的权威性。

2.2土地利用规划的种类较多, 分工不明确

土地利用规划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三大类,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又分为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应该说, 我国土地规划体系在层次上是完整的。但从对其他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来看, 国外最高级别的土地规划体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下一层次规划只具有指导作用;而地方制定的规划内容十分详细,往往是很厚的一本书并附有分类很细的规划图。我国目前各级总体规划职能分工不明确,内容雷同,大多是宏观上过细,微观上过粗,其他专项规划很少编制,详细规划没有很好开展。

2.3土地的总体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相联系

由于我国目前管理体制的原因,现行的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属于同一个管理部门负贵,是由土地行政部门与建设行政部门分开管理的。尽管土地管理 法已经规定了城市规划要与土地规划相互衔接,但是在实践实施中,规划衔接却不是一件容易简单的事情。比如我国最近几年由于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致使耕地大量流失,城市规划同土地利用规划出现脱节。由于目前两者的管理分割,在客观上引发了规划内容与执行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从而人为加大了规划成本。

2.4土地规划没有同产业布局进行有效衔接

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束绷了产业结构的有效发展,随着产业的快速 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要求要对其进行 集约性的规划利用,因而,对于产业布局要做好相应的合理规划。目前的实践情况中,土地规划并没有同产业布局进行有效衔接,屡屡出现土地规划同产业布局脱节的现象。比如许多高校进行盲目的扩建问题,导致贪大求高、规模过大的现象发生。有的学校为了一味盲目追求大而全的扩张建设,导致了校区占地过多 , 开发能力欠缺,致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三、土地规划与利用的方法和内容

在对土地资源的整理规划中,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地方级、省级和国家级。地方级的土地规划主要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在对其进行规划的内容上可以按照当地居民的意愿,满足其生活的基本条件,充分尊重公民的意见。在省级土地规划中,对于土地资源的规划就要比地方的上升一个层次,主要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个调整,在农田灌溉,土地多样性和适宜性方面做出合理的规划,以适宜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方向。

3.1 积极开展土地的整理工作

在现阶段所讲的土地整理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土地整理,通过复垦开荒、填海造田土地置换等方式增加耕地面积,将更多的土地资源应用到农业发展中。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提高耕地的使用面积,提升粮食生产力。第二,对于农业的发展条件进行改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三,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生态平衡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土地利用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土地利用无论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规划类型上,从以往重点进行的农村土地规划,发展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三个层次。土地利用已发展成为集设计、政策、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利用。其内容已扩充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建设,以及指导变化且又具有基本行为来推动未来发展的社区意识形态。规划成果也从原来简单的政策说明、有关未来土地利用交通、公共设施的单一大型图纸,发展成为文本、数据、图纸和时间安排相结合的综合体。我国土地利用的内容,正在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在我国,随着最优化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各种线性和非线性规划及多目标规划方法开始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总之,我国的土地利用方法已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由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逐渐向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模型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小结

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要求有一个科学的用地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 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要正确认识人类与土地的关系,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土地这一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殊性。完善我国土地规划与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权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骆峪安.关于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方面的一些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

篇7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3S”技术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l,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 System,GPS),是土地规划利用研究中的高新技术。随着国土资源部信息国土工程的推进“3S”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一、“3S”概述

1.GPS技术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3月完成其整体部署实现其全天候、高精度和全球的覆盖能力现在GPS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使得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的方法丛静态发展到动态丛数据后处理发展到实时的定位与导航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载波相位整分法GP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相对定位精度。在小范围内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该系统由地面控制、空间和用户装置等构成,其主要优点有: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三维定位定速定时和快速省时高效。GPS现已广泛用于航天器定位、全球授时、地形测绘、国界测定、海岛与礁石联测、山体测高、测量板块和地壳运动、交通管制和工程建设等。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GPS(RTK)技术,以实时定位、厘米级定位精度、作业时间短和效率高等特点逐步在资源调查和土地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系统。GIS技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数据获取与管理。应用各类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图像和航空照片的解译和校正。获取大量基础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的集成。(2)数据的传播。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来实现。(3)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空间查询、分类、叠合、网络分析、三维数据分析等几大类功能。GIS已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邮电通讯和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土地行业。利用GIS可快速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将空间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完整地结合,确保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实现对土地利用的数据建库、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成果输出等。

3.RS是一种远距离、非接触的目标探测技术和方法,通过对探测目标来获取目标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从而实现目标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遥感技术和GIS的结合即是在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对地物进行判读、分类、提取信息,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之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对所研究的地区进行动态观测,使信息的管理层更加方便快速地管理与更新数据。遥感影像是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的主要数据来源。传统的地面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在南方山区等条件困难的地区,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更是难度大、周期长。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近年来,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多时相、多平台、多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为我们准确研究小范围内国土资源利用特征、空间结构变化提供了便利。

4.3S技术集成是指三种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GPS提供实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意义,RS技术利用某些仪器设备。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其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人、存贮、编辑、查询、分析、决策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有机地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结合在一起,可根据查询与分析将信息真实、图文并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也可将分析决策模型处理结果提交各级管理部门作决策参考。3S集成系统不仅具有自动、实时采集、处理和更新数据的功能。而且能够智能式地分析和运用数据,为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决策咨询,并回答用户可能的各种复杂问题。在这个系统内,GIS相当于中枢神经。RS相当于传感器,GPS相当于定位器,三者的共同作用收集和处理地球能实时的变化。使其在资源环境与区域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

二、“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数字锡林浩特市;公共平台;应用系统

1 概况

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来,随着全国数字城市建设不断的推进以及推广,同时为了满足锡林浩特市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需求,数字锡林浩特项目正式启动。数字锡林浩特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中国、数字内蒙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锡林浩特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要为锡林浩特市人民经济建设和各行各业应用提供空间信息基础平台,是促进锡林浩特市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 公共平台数据制作

2.1 基础资料分析

测绘科技档案资料馆现存锡林浩特市境内测绘基准资料有: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施测的各等级水准点253个,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重测的一等水准点29个,二等45个。国家GPS B级点1个,D级点16个,E级点105个。有国家等级平面控制网三角点119个,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统,改算后的1980现坐标系成果94个。目前锡林浩特市已建成CORS站1座。现有覆盖全市域的1:25万和1:5万比例尺地形图,1:1万比例尺地形图434幅,1:2000比例尺地形图201幅,1:1000比例尺地形图324幅。有400多平方公里分辨率为0.1米和0.2米 的航空摄影资料,第二次土地调查覆盖全市域的分辨率为2.5米的卫星正射影像以及0.2米分辨率的城市街区影像,2012年全市域2.1米分辨率的资源三号卫星数据。部分地名地址数据通过DLG 数据中有属性图层进行标注形成地名地址数据。

2.2 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要通过平台进行服务,首先要形成切片数据,切片数据的制作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数据实体化处理,另一个是实体化后数据分级配图。

数据实体化处理:对境界与政区、交通、水系、居民地和植被与土质六大类地理实体数据内容进行数据提取、构面处理、拓扑化处理、接边处理和质检等五个步骤。

实体化后数据分级配图:数据经过实体化处理后,利用 ArcGis 将gdb 格式的数据导出ShapeFile 格式数据,之后通过New Map 软件对整个数据进行数据的细分以及图面美化等,具体包括数据层类提取、配图符号设计、数据的符号化、数据图层属性标注、图面整饰、配图数据分级显示设置、 制定切片方案,形成切片文件。

2.3 数据的

切片数据制作完成后,利用New Map 软件通过用户认证进行数据服务。后的切片数据主要是用于电子地图的浏览。

3 公共平台功能的实现

3.1 地理编码功能

选择需要的地理编码服务,并输入需要匹配的地名地址,在矢量数据或影像数据底图上进行匹配,在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到此地名地址的地理位置及具体地理坐标,还可以看见一些如地名、详细地址等属性信息。

3.2 查询搜索功能

平台除了可以对切片数据进行浏览查看外,可根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兴趣点进行查询搜索。其实现方法的步骤如下:

3.2.1 安装 Post GIS 数据库,在数据库查找是否存在所导入的地名地址数据EPSG 投影代号参数信息,如不存在,则加入数据的参数信息。

3.2.2 在 Post GIS 数据库中插入New Map 的查询函数,并将ShapeFile 格式的地名地址数据加载到Post GIS 数据库中。根据New Map 软件的网端进行服务器设置。

3.2.3 在 New Map Server 中选择地理编码服务即WFSG Server,其中设置地名地址数据在平台显示的字段名,启动 WFSG Server。

3.3 路径分析功能

平台除了对地名地址和兴趣点能进行查询以外,还能在选定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进行路径分析,显示最快路径或者推荐路径等,并可以绘制线路。

4 应用示范

做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有效有步骤的进行土地资源的整合,实现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国土资源规划、整理“一张图”。数字锡林浩特的建设为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础的底图服务(矢量电子地图和影像电子地图),为建设土地整理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数据基础。图1是国土一张图应用示范系统登陆页面。

图1 国土一张图应用示范系统登陆页面

以先进的G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锡林浩特的数据服务成果为依托,构建三个应用示范系统,实现用户专题数据管理和设置、对现有规划信息查询及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专题查询、土地整治项目信息查询和附件信息注录等功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与土地整治、矿产管理的业务协同及信息共享,辅助国土局各处室进行相关决策。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总体架构图

4.1土地整理管理信息系统

在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业务管理流程中,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来源,是保证耕地红线,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该系统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环境治理项目的成果成果录入、信息查询、统计输出等功能。系统运行后,可以为项目办在开发整理项目时方便档案管理、统计。使用该系统后,可是都可以更方便、更准确地办理日常与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业务,更好地为业务办公提供决策支持功能。

4.2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在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业务管理流程中,规划作为业务管理的开始,在整个国土业务管理中起着龙头作用,如何基于地理信息对规划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时规划是否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关键。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现有的锡林浩特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系统提供建设用地录入、编辑、明细查询功能,方便指标台账的查询与统计马桶是系统在辅助决策规划审查上避免人工审查,缩短审查的时间,并且确保审查的准确性,为国土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锡林浩特土

4.3 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矿产管理早整个国土矿政管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将矿区采矿区和探矿区的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真正现行的服务于各权力主体,无论从政府还是公众的角度来看,都要求实现矿产的信息化、可视化。

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将矿产信息和空间位置通过可视化方式在图上显示出来,更好地为确定矿区位置、查询相关属性等提供服务;还可以及时更新矿区数据;通过对矿区资料的搜集,对采矿权和探矿权等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同时进行矿权分析,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是矿产相关应用部门实现统一服务、统一共享,为矿产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篇9

一、土地规划现状

目前,我区土地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三大类,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又分为自治区、盟市、县、乡四级。自治区共编制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在引导全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严格保护耕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内蒙古地区尚属薄弱环节,至今未编制完成相关类似规划;全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土地整治规划、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保护规划、耕地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间形成了土地规划体系,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分工明确、层次分明,各类规划之间基本衔接。土地规划情况见表1。

二、土地规划与相关规划的矛盾

(一)土地规划体系协调性分析

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身而言,省级与盟市级层面规划基本衔接,规划内容一致性较高;盟市级与旗县(市区)级规划之间协调性较弱,二者在规划编制时衔接性较好;旗县(市区)级与乡镇(苏木)级规划基本上同步编制,规划内容一致性较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各专项规划之间协调性较好,各类专项规划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以总规为前提条件和依据,开展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的数据基础、分类标准、统计口径等基本一致,只是在规划编制基期、规划期限及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

(二)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矛盾问题分析

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依据不统一,缺乏主导性规划加以协调;二是规划编制基础缺乏协调和统一,各部门有着各自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出现用地分类标准不统一、规划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不一致、规划编制的基础统计口径不一致、空间管制分区的规定不衔接等问题;三是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路线不一致,规划的目标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四是相关规划之间管理体制不顺,规划协调不畅,不同规划在不同部门主管下自成体系,每一体系又有诸多不同层级、不同深度的具体规划类型。

三、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建议

综合考虑各项规划特征,统一的空间规划理想模式应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定“政策”,城镇体系规划“定需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供给”,生态功能区规划“供底图”。在相关目标的引导下,需综合平衡国土空间需求和供给,并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底图”上。

(一)空间规划体系

对现有规划类型进行改造和功能定位,形成以保护、管控规划为基础,综合规划为引领的空间规划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再作为规划而是以主体功能区划形式同生态功能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等一同作为规划编制的理论依据;分解整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职能,作为空间规划体系基础与骨干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作为国土部门主要职责范围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仍定位为城乡建设规划体系的最高层次规划类型,但同时也是空间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农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均作为综合性专项规划进行编制实施。各专项规划、次区域规划可根据需要进一步编制行业性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年度计划等。由此形成空间规划横向体系,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等用地需求和农业、国土、水利、财政等部门关于土地利用的各种政策。

(二)空间规划层次

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不仅需要考虑横向规划层面,即整合现有各类规划,形成有机统一横向空间规划体系,从而达到对国土资源的统筹安排。还需考虑科学构建规划层次,即纵向规划体系,从省、市、县、乡不同层级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权力的差异及不同层级行政区域空间尺度的差异出发,采取不同路径形成各有侧重的空间规划成果:省级空间规划属宏观层面,应突出战略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统筹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市、县级空间规划属中观层面,应推进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的“多规合一”,强化管控性和综合性;乡镇空间规划属微观层面,应重点强化地区内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机整合各类横向空间规划,着重体现可操作性。

(三)空间规划指标体系

考虑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在分析梳理各类空间规划的规划目标、核心内容及调控对象等基础上,研究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指标体系。设定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主要涉及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等;预期性指标涉及单位GDP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消耗、城镇化水平、生态用地面积,等等。在构建完整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科学设定各指标的规划目标值。

(四)合理确定省级空间规划期限

统筹考虑目前各类规划的特点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探索确定统一协调的规划中期年限与目标年限。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属于中短期规划类型,规划年限通常为5年;而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规划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省级空间规划属于长期规划类型,其着眼于未来10到15年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规划期限应设为15-20年。考虑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可适时开展空间规划评估调整工作。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建议将空间规划期限设定为15-20年,每5年开展一次评估调整工作。

(五)空间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格局

按照“一套规划、一张蓝图”的总体要求,形成统一的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科学划分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三大功能空间,划定生态控制线与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并实现二者之间的无缝对接。在两类控制线内部,进一步划定详细的用地控制线,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按照管理主体及用地类别进一步划定基本农田控制线、林地控制线、水域控制线及风景名胜控制线等各类用地控制线,形成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用地增长控制线内进一步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同时明确产业布局与重大基A设施布局。

篇10

关键词:反规划 城市生态空间 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11-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使大地肌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摧残。目前,在城市的发展中,大多沿用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注重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种方法存在的严重弊端就是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闲置,实际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城市空间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即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生态景观格局,从而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空间。

2 “反规划”理论概要

“反规划”理论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它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相对于以牺牲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途径而言,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论的核心在于遵循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规划程序上实施逆向规划,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以生态基础设施为基础,即至区域和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试讲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旱涝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乡土文化保护、游憩与审美体验等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性的网络状的土地空间格局。“反规划”是对传统规划发放的一种逆向思维过程,即变“城市与环境”至“图与底”的关系为“底与图”的关系,以环境为图,以城市为底,即城市规划与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3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生态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3.1 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城市生态空间建构的目标

现行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上侧重于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两个方面,以实现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优先保障经济利益大且见效快的建设用地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目标比较单一。同时,由于建设用地的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不周全,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负向性的外部影响,且影响具有滞后性和潜在性的特征,缺乏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长远考虑。这种单一的规划目标必然会导致生态社会等其他效益的损失,将“反规划”理念引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现行规划的基础上,立足于非建设用地规划,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规划要素,注重对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考虑及生态过程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规划。在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时,强调对不同的时空中土地利用及覆盖的变化研究,将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作为重要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以经济、社会、生态为核心的多目标模式,实现在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使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得以可持续发展。

3.2 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反规划”理论认为,生态安全格局强调生态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在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时应该做到:(1)对城市空间的自然、生物及人文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城市空间的自然资源分析着重在降水径流、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生物资源的分析侧重通过分析生物适宜的栖息环境着手,通过探讨生物生存、觅食、迁徙的自然过程,在把握各类动物习性、空间运动规律和选择栖息地的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潜在的生物栖息地格局。人文资源的分析主要是对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扩张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的研究和评价。(2)对城市土地的生态过程的适宜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指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分成若干个相对等级,以阐明采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下的质量和价值大小。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包括对水土流失的敏感性、生物环境的敏感性等。(3)对城市空间的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归根结底是为规划和管理服务,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城市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并综合分析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要素相似性和分异性特征,划分不同生态功功能区。它揭示了城市各生态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优劣势和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向以及生态整治的方向和途径,可为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城市空间中山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城郊防护林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的结合等问题。同时,应尽量把城市的农田、城市规划内部的开场空间等要素纳入生态安全格局,用以促进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3.3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用地

近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主要源于城市化、工业化对土地的需求,建设用地的规划主要通过预测人口总规模以及各类建设在规划期限内的用地需求,在根据国家的相关的建设用地标准,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在整体布局上,偏重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指导方向。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度规划和开发,导致城市生态空间的严重畸形发展。依据“反规划”理论,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等应该首先在城市的整体空间平台上展开,以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结合城市本身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的安全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依据对城市生态空间状态的合理分析,设定合理的、多层次等级的生态基础设施标准,充分分析在不同的生态基础设施水平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受到生态基础设施、基本农田、道路、水系、现有建成区和坡度阻力因子的影响程度,从而形成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格局,在宏观尺度上协调了城市扩展与自然、生物、人文等生态景观过程的相互制约关系,达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的目的,实现了城镇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 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