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账实操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实账实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实账实操

篇1

【关键词】会计,实操,培训机构,市场调查

一、调查目的

此次对会计实操班进行市场调查是为了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会计实操环境,能够学习到一套完善的会计实操流程,提升学生在各行业中对会计业务的认知,最终能够在短时期内进入公司开展会计事务。

二、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信息,明确我们所要调查的会计培训机构的地址、电话及概况;其次,整理所问问题,以便准确获取信息;最后,将所得信息及培训机构材料进行整合,得出结论。

三、调查过程

初期,我们在网站和报纸上找到10余家会计培训机构,并逐一上官网了解机构概况及记录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去往这些会计培训机构之前列出所要提的问题,并得到机构的一一解答。

1.会计实操涉及行业领域。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50%的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会计实操为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和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另外的50%的机构涉及的行业更加全面,除了有工业和商业真账还有广告业真账、施工企业真账、房地产企业真账、物流企业真账、餐饮企业真账、小额贷款企业真账、中介服务企业真账等。

2.即将毕业的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的会计实操课程。针对有会计专业基础的学生,培训机构建议直接选择较为复杂的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则选择较为简单的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

3.会计实操的具体流程。对多家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具体流程大都是差不多的,以下是其中一家机构的具体流程:

(1)数字实训、会计书写规范;(2)了解企业、写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3)了解税务局、写出税务的机构及职能;(4)抄税、报税、零申报;(5)计算机的使用:软盘、U盘 Word/Excel/增值税票开具;(6)网络知识:申请免费邮箱、收发电子邮件、BBS论坛、QQ、网上下载;(7)虚拟账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8)真实账务处理(编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税系列申报表);(9)按顺序背写小企业一级科目(60个)、学会建新的总账;(10)登记明细账,结余额与总账核对(账账相符);(1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帐表相符);(12)独立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和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的申报。

4.教材及工具。通过调查,会计实操的教材主要用在税法这门课程上,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所用教材,有个别机构自己编书形成商业真账和工业真账。实操的工具则是提供各类账本、帐表等。

5.课时及费用。

实操学期一般都是3—6个月,学期结束可以免费继续教育并咨询有关会计业务。学费在800—1500之间,若所学的行业真账实操多,则费用就高。

6.师资力量。

所调查的培训机构中,其中一家的培训师都是中级会计师或者是注册会计师,并有多年从事公司会计工作经验。而其他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相应职称,甚至没有很多年的从业经验。

四、调查结论分析及建议

1.会计培训机构繁多,无固定规格,管理杂乱。

此次所搜集到的信息中,呼和浩特市的培训机构有20余家。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机构未在相关政府部门备案。目前,由于很多培训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原培训机构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资源的人,就开始自己经办培训机构,但由于培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形成很多培训和管理上的漏洞。随着培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出现了机构之间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现象,导致培训的价格高低不均,误导了学生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向。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会计培训机构的监督审查力度,最终形成高质、高效的培训形象,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社会适应性良好的高素质人才。

2.多数会计培训内容繁杂不精

对于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行业实操真账多而不精,还有一部分机构用的是高校会计实训教材。在繁杂的账务中,学生会轻易的将各行业账务处理搞混,不易形成完整体系。培训班需设立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真账,在学生进入培训机构时,机构须详细解释各行业账务特点,结合学生在会计实训上的学习程度建议实训方向。

3.多数培训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综合能力较低。

通过对会计培训机构的走访调查,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还是很少的,更有年轻且没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给学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训师有职称证明,但从业经验却很少,这样就对学员们造成了不好的学习效果,严重影响上岗之后的工作,对学生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会计培训机构需要提升入门门槛,不仅是在职称证书上要严格把关,还要在从业经历上多加注意,必要时在进入机构任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从而加强师资力量,有利于学员高效高质的学习到实操业务。

4.会计实操研发力量不足,培训产品传统。

篇2

1.对技工类院校会计理论课的影响在技工类院校传统会计教育上,会计理论课主要以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小企业会计和税法为主,以教授学生学会计算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为主要目的。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到来,会计课堂逐渐由书本转向互联网络。例如在教授会计核算时,不再侧重于要求学生计算繁冗的数字,而是把重点放在要求学生学会把数字输入电脑,套用公式,使得会计核算转向自动化。

2.对技工类院校会计实操课的影响在技工类院校传统的会计实操课上,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在结合会计实务的课程上,以强化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点钞为目的进行。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除了要进行基础的实操课外,更应该学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例如用友ERP-U8软件的使用、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等等。

二、在会计信息趋势下需要进行的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职业岗位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教育现状,特别是技工类院校的会计教育,基本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会计信息化的大趋势下,要使得技工类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能真正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新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会计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1.构建新的会计教育课程体系

(1)在会计信息化趋势下的教学必须以信息化作为课程体系的灵魂,结合传统中的优秀课程,吸纳新的信息化课程,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严谨、科学的课程体系。以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小企业会计、税法和审计课程为基础,以计算机对跨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丰富和扩展实操教学内容。会计实操课除了要更好地掌握会计实务中的会计核算“借”“贷”,填写收、付、转、记账凭证,填写账簿、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点钞外,在会计信息化趋势下应该建立起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丰富和扩展实操教学内容和项目,向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现代会计实务、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提高动手能力的第二教学场所。例如在实操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手工记账、录入凭证、登记账簿和会计报表。之后,再让学生运用会计计算机知识,使用用友ERP-U8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从凭证的录入、计算、自动登记账簿到最后生成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到会计工作的便捷与乐趣,并自然的与手工操作进行比较,了解区分两者在同一会计实务上处理流程的差异。

2.专业教师队伍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知识经济是会计信息化产生的外部条件。技工类院校的会计教学要改革,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知识面有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通晓计算机。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专业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面临知识老化、陈旧的尴尬局面,实操技能不强。鉴于此,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知识培训,及时、充分地开展教师新技术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是实现会计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

3.加大硬件设备投入

篇3

关键词:会计实务手工模拟 教学改革 思路

一、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范围狭窄

目前,辽宁理工学院开设的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其教学内容重点是会计核算,即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教学过程由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最后到“证-账-表”互相核对。实训项目主要涉及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实务项目基本没有。在实训过程中,仅涉及到会计记录,而忽视了确认交易或事项,忽视建账、查账、使用账簿及凭证审核,忽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被定格在记账、算账、报账这种传统模式上,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扩展。

(二)教材不够完善

第一,实训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生产型企业为例,以这样类型的企业为主体进行模拟实训,可以使学生对销的核算、对成本的计算与核算有一个整体认知和把握。但是,每个行业的会计制度有差异,核算要求也不一致,仅以生产型企业为例进行模拟实操,容易使学生们的视野狭窄。学生毕业后,将来从事的不一定是生产型企业,有可能从事金融业、饮食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会计咨询审计等工作,可见,如果会计实训教材全部选用生产型企业的业务,对于培养适用型的会计人才极为不利。

第二,该课程选用的实训教材中提供的原始凭证真实感较差,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票据的纸质、大小、样式、印章及联次。这样一来,学生一进入企业,看到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各种原始凭证,就会有一种陌生感,无从下手。

第三,教材缺乏时效性,该课程目前选用的企业业务资料较陈旧,反映不出财经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动,从而导致学生实操内容与企业真实会计处理不一致,最终使得该课程未达到理想的实训效果。

(三)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目前,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每个学生都是按照“期初建账、账簿初始化―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这样一个“单人流程式”模式进行,最后保证“人手一套账”,期末教师检查相关凭证及账簿,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而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各个步骤没有严格执行,每一环节又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评定学生成绩也没能采用规范性及操作性较强的评判标准。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现实的会计工作流程相脱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计工作操作是分岗位进行的,财务人员依据自身的岗位职责进行相关会计业务的处理,而该课程现行的“一人包干”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真正体验到企业真实的会计工作情况及凭证传递过程,对课程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对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最终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太显著。

(四)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辽宁理工学院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管理和考核体制的制约,目前,该学院承担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师,均由理论课教师直接担任,且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会计教学工作,没有经历“理论-实践,实践-理论“的锻炼,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就是从本本到本本。虽然会计理论知识丰厚,但缺乏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因而,在指导实训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

二、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关于教学内容的拓展。不应再局限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手工模拟实训演练,要把学生所学的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法等都纳入手工模拟实训课程中,将手工模拟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实训教学环节相结合,使每个实训环节在整个实训教学内容中分别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保证实训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

第二,关于教学重心的分散。在带领学生完成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任务的同时,还要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其不再局限于会计就是“凭证-账簿-报表”。改变过去传统教学重心高度集中在账务处理上这种状况,要重视建账、账簿使用、查账、凭证审核分析、交易事项的确认及报表分析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清晰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大循环的每个环节,并能够演练充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动手应用能力。

第三,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实训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模块进行,模块一为单项实训,模块二为综合实训。单项实训内容主要是单元实操,结合所学习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内容设置单元实操项目,训练学生的单项实操技能,验证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实训以一个涵盖几个行业的企业集团为例,其子公司涉及工业、商业、房地产等几个行业,分别模拟子公司实操业务,再给出部分母公司的会计业务,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操作训练更加系统、全面,毕业后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各行业、各层次的会计人员技能需求。

(二)关于教材内容的完善

第一,选用的教材不应再只包括生产型企业的会计实训。在该课程的实训内容选择方面,应该根据学生们未来的就业特点,分行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饮食服务业会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旅游企业会计等内容进行实训,让学生了解特定行业会计处理的特征并能熟练操作,毕业后能够胜任不同行业的会计岗位。另外,选用的实训教材还应包括会计人员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法规等,能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教材中使用的原始凭证应具真实感,不论是颜色、规格还是联次等方面,均使用与企业实际业务需要相吻合的原始凭证,这样做不但能够给予学生模拟实操的真实感,而且能够使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很快实现过渡,不再产生陌生感。

第三,加大建设专业实习基地的力度,与企业密切合作办学,力争在该课程的实训教材中引进企业的经济业务账套,从而实现实训中的全真会计处理,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教材建设方面。辽宁理工学院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组织人员编写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教材,并要随着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及时更新知识,保证教材的时效性。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改革

辽宁理工学院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会计实务手工模拟实训中,引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GS模式”。PBGS(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翻译为中文即“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是一种完全体现能力本位思想的能力教育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实务手工模拟课程,其核心思想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争使该课程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整个会计核算的流程,又能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的方式和凭证传递顺序,达到理论与实务密切配合。总体来说,就是“单人流程式+角色扮演式”,具体操作思路是:把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习会计业务核算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内容和关键点,这部分实训以单人流程模式进行。另一部分是模拟实务操作过程。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根据企业实务中会计工作岗位,分别安排不同的角色,比如制单、出纳、记账、复核、主管,每个人均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每个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最后编制报表整个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在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后,要进行岗位轮换,再次进行模拟实操,这样一来,能够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操作一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而且更加接近企业会计实务,使学生明晰凭证传递的全过程和加盖印章的流程。

(四)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改革

第一,对于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其走“双师型”教师道路,对于理论课任课教师,鼓励其在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等社会执业资格考试,拓展其实践知识内容,成为“双师型”教师,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适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密切与实习基地相关企业的伙伴合作关系,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从企业会计人员那里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拓宽视野,不断提升实践指导教师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第三,增加与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交流沟通,从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到学校亲自指导会计实践教学工作,以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Z

参考文献:

篇4

不得不承认,经过12年的学习长跑,高职学校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不太适宜纯理论教学的一个群体,她们相信自己更偏向于操作性强的课程学习,对实践性操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方向决定了她们就业的方向,离开校门,她们只能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但父辈传统的观念,对基层工作的抵触与不认同,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低工资,使得她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迷茫与失落。根据以往经验与调查,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做一些与会计专业无直接关系的职业,其中以收银员、销售员居多,这大大低于她们的心理预期。使得她们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会计专业都设置有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会计实操业务,是每一所会计高职学校努力的方向,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对会计实际操作还是雾里看花,矇胧不清。

(一)校外实习存在问题

1.实习部门岗位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

因为财务信息资料的保密性,大部分企业不愿意让学生来本单位进行会计实习,即使有单位碍于面子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也只是少量接收1-2个,不会大批量接收,这样使得学生实习单位分散,不方便实习指导教师下点指导,无法及时指导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实习效果;而大多数的学生更本无法找到会计岗位,只能选择与一些所学专业无关的岗位实习,因此缺乏积极性,觉得是浪费时间,不愿意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实习;更有甚者,依靠家人关系,随便找个单位盖章,压根儿不参与实践煅练。

2.实习内容与期望相差甚远

因为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实习单位会计人员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且担心在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未能及时发现,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因而不愿意花费较多的工作时间指导学生,更不可能放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能看不能动,无法亲身操作体会;纵使有会计人员愿意用学生工作,也只会让她们做一些没有知识技术含量的简单机械工作,因而从中学到的知识有限,达不到实习的效果。

3.实践与理论脱节

一般高职学校校外实践是在毕业前或暑假期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与实际业务无法完美结合,不利于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的结合起来去理解学习认证。

(二)校内实习存在问题

1.分组实习管理混乱

校内实训课一般以某一工业企业12月份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模型,让学生自行建账、按实训课本提供的原始凭证做出相应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各明细账,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但1个学生做一套账,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既是制单、又是主管,给人感觉混乱,无法进行角色转换;几个人一组完成一套账,又容易形成吃大锅饭的结局,有些人给累死,有些人给闲死,同学之间相互推委,形成不满情绪,不利于老师对实习结果进行评价。

2.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高职学校很大一部分教师,直接从学校毕业到学校任职,本身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验,一些实践知识仅来源于自己老师的教导,或来源于自己对书面知识的理解想象;纵使有一部分老师曾经在企业工作,但转行到学校任职后却不再有机会接触实操,而随着我国会计与国际的接轨与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理论与实践操作每年都在变化,虽然,理论知识变化,网络新闻等大量报道,老师可以自行学习;但实践操作方面的书籍却极少,老师无法得到最新的资料,很可能还按以前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3.实践教材跟不上授课的需要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某些理论经过实践之后也许会淘汰或转变形式,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这些是允许变通的。但由于实践人员不擅长于文字的描述与总结,使得实践的书籍远远少于理论书藉,没有完善而便于操作的实操课本。

三、高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稳固长期教学基地

鉴于一般企业不能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学生很难得到对口的实践机会,不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学校可以寻找需要会计人手比较多的企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工业企业等,会计教师跟班指点,既可以培养学生,又可以让老师得到实践机会。如果条件允许,学校也可以自己分派老师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全部业务由老师与学生来完成,既可以得到一部分收入,又可以给教师和学生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接触实账。

(二)改变培养模式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会计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践操作接轨,可以改变传统的“2.5+0.5”的培养模式,不一定非要将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随时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仅限于会计工作),还可以与企业达成培养协议。“半工半读”、“订单式”教学,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对抽象理论的不理解问题,也可以让学校得到长期的合作基地,还可以帮助一部分家庭困难而成绩优秀的学生获得筹集学费的途径。

(三)编制一套完整的实习资料

可以组织一线教师根据最新资料编写一套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合理的实训材料。这些资料不仅涵盖实践工作中会涉及到的所有业务,还要有最新的配套原始凭证,可供学生填写,让学生最真实的接近真账。对于特殊的业务,应该重点指出,同时还应该故意设置一些“障碍”与“错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学生做完这些实操后,对企业的账务处理有一条完整清晰的思路。最后,实习资料并不能一劳永逸,应时时更新修改,使其日益完善,永不落后。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鼓励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及假期去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兼职,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对于“双师型”教师,“注册会计师”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研究。另外,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多方面了解最新会计政策,尽可能多的了解企业实账现状,以保证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结论

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16-03

职业教育的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赛事。技能大赛也直接推动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近年来,广西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的项目由单一的“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会计实务”向综合力能力较强的“会计手工记账处理综合能力”“会计技能”转变。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每次技能大赛都有会计电算化这个子项目。从比赛成绩看,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成绩不太理想,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会计电算化操作不熟练,特别是对业务中的供应链系统业务流程不熟悉,操作应用不到位。因此,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成绩,以会计技能大赛为目标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存在一些与技能大赛不相适应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为例,会计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使用的软件是金蝶 KIS,该课程在授课内容上会依据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电算化考试内容来设置,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可以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所以在授课时会围绕考证大纲来进行授课,所授内容涉及的模块少而且操作较为简单,主要讲授实操总账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工资模块、应收应付模块、报表等模块。而技能大赛是模拟一家制造业企业某年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资料,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现行税法和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处理经济业务,运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统一使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作为核算工具,完成 40-50 笔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二)教学内容难度不够大。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在实操练习中会将相关的公式作为已知条件列入题目,如工资公式的设置,“应付工资=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补贴”这个公式写在题目中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操作时只要熟悉路径,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录入公式,轻松将题目完成。

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是经济业务主要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参赛学生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关核算,包括初始设置,记账凭证填制、审核,记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比赛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范围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实际成本计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流动负债、费用和成本(其中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成本分配、产品成本品种法的核算)、所有者权益、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利润表的编制)等。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为 60-80课时,每周 6 节。对于中职生来说,要融合财务知识来操作财务软件,时间是不够的,恰好在第三学期会计专业学生要面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其中一门学科,为了不影响学生考试,科任老师往往要在两三个月内完成所有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任务,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没有能够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缺乏有企业实践经验和具有较熟练操作水平的会计老师,目前中职学校电算化课程都是由会计专业老师担任。由于老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水平都不是很高,指导学生不得法,以致制约了学生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空间。

(五)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目前形成的校企合作还属于初级阶段或是起步阶段,大多数学校为求生存发展和应市场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无法实现人才供需间的有效对接,学校无法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企业也很难找到合适财务岗位的会计人员,企业认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差,掌握财务知识不够全面。财务部门属于一个单位中的核心部门,掌握着整个单位的经济大权,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纳入外部人员,校企合作还只是停留在表层。

(六)课程评价考核体系过于单一。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评价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这一考核方式并不适合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评价内容过于侧重理论而轻操作,无法考核出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对电算化课程不够重视。也有学校用会计软件所提供的考试操作平台对学生进行考核,可单独的一套题并不能包含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因此考核不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

如何按照技能大赛要求,改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技能大赛内容编写校本教材。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本知识架构,依据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来设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学生的技能与个性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技能大赛的训练内容,特别是供??链业务。供应链业务主要是以原始凭证来呈现,分析原始凭证所要涉及的模块,如收到A公司交来上个月的货款。这题如果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直接在总账中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A公司。如果是在会计技能比赛中,就不能直接填制凭证,而是要在销售模块中填制一张收款单,然后到核算中点击核销制单,制单保存后再返回到核算模块中做客户单据的制单,这才算做完。同时,还要关注政策的调整,对于现阶段的税法上的营改增,税制的改革一定要关注,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会计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一般都是与最新的改革内容相配合的。

(二)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训教学。一是为了掌握会计电算化课程知识又不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应该把该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4节)和第三学期(2节)上,第二学期主要讲授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模块内容,第三学期讲授应收应付、期末结转、自定义报表等内容,这样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掌握得更到位更全面。二是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目的,以技能大赛为目标,强化实践技能的培训。另外,严格按照会计岗位的要求进行实训,以训练学生独立准确无误地完成会计电算化实训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中参与练习实操,更要设置综合实训环节,把综合实训环节放入第四学期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在学生做完手工账后可以利用财务软件来录入已做好的业务凭证、工资的计提及发放、固定资产的增减及折旧的计提、财务报表的填制等内容,让学生对整个财务流程及会计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利用电脑录入时适当地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对电算化操作的熟悉程度。

(三)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穿插学习相关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如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等。在实操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财务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假设题目只提供经济业务内容,而不给出具体的会计分录,让学生自己结合之前所学课程的财务知识,自行填入。在工资薪酬发放和分摊的业务处理中,只做报表数据的处理,还要让学生明白薪酬数据的取数、个人所得税扣税的标准与修改、工资项目的增加及修改、工资薪酬按部门或个人分摊等,结合所学财务知识点,将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很好地融入会计电算化的实操当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精通强大的各种会计软件,了解企业业务,将来能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岗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大赛的技能要求教学。要搞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满足技能大赛的要求,教师是关键的一环。教师必须具备理实一体化的素质。实训也是一体化教学的一种模式,将理论教学从课堂教学的形式转化为现场教学,使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亲身实操体验掌握理论,进而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形成一定的实际技能。首先,学校开展校本培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具有企业经历,并且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会计专业的专家来校培训会计教师。其次,组织会计专业老师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走进企业,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结合电算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会计专业水平。特别是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再次,组织学习技能大赛的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真正做到“以赛促教”,鼓励相互学习。将技能大赛思路和方法适当融入日常教学中,扩大会计技能大赛的受益面。

(五)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会计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检验和展示学校学生技能水平,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各企事业关注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一方面能让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充分认识,并认可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从企业中不断吸取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使校企形成很好的互动。

(六)完善评价模式,以赛促学,以证代考。面对大量的会计财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学生会对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基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与会计技能大赛以及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学校要勇于打破常规,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可以采用11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中《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分数作为此课程的成绩,同时还可以采用 12 月学校会计电算化技能比赛获奖成绩作为该课程的评定成?,把“以赛促学、以证代考”落到实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在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七)按照大赛要求,重点训练速度与技巧。在竞赛培训中,选手大量的时间都在进行独立操作训练。如果教师过多地讲授理论知识,将会使学生的实操机会变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使相当多的学生无法完成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显然这是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

笔者认为,会计技能大赛对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最有指导性意义,为会计专业教学勾勒出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老师可以依据这个基本课程框架,对会计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一系列的整合,难易结合、相互渗透,在强调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构建一个“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与企业实际岗位的零接轨,为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为此,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两点。

1.提高正确率与速度训练。会计电算化实操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做到准确无误并高效输入,正确性与高效率相结合。结合技能大赛的训练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强调正确性和高效率,以正确性为基础,反复练习,在确保有一定正确率的前提下训练速度,在熟练使用,最终使得学生在输入速度上与正确率形成一个高标准的匹配。

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财务会计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43-02

财务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性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准则指南编写的《新编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与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接轨。该课程贯穿以会计实务为“角色导航”,全书例题均以实务模拟方式展开,并给出常见业务的关键原始凭证样例,还设置了专门的课堂练习环节“关键练习”,为教师组织教学环节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同时该教材还配有《新编企业财务会计实训》,实操性强。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要求,传统会计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尝试了实践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最高级形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紧紧抓住应用性的特点,突出应用特色,强化实践环节,以求理论学习与提高技能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利用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训练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教学阶段进行:

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

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

本学期学习《财务会计》的班级主要是2009年秋和2010年春两级的会计专业学生,共四个班。在开学初笔者就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制定了《财务会计》课程实训项目计划和评分标准,把整个《财务会计》课程划分为三大项目,内容如下:

一、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装订

1.实训教学目的:通过填制有关记账凭证,使学生熟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并掌握常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

2.实训教学内容、要求:根据《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提供的实操资料,填制相关的记账凭证并装订凭证。

3.评分标准:

4.实训项目完成应上交的资料:装订好的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实训教学目的:通过对有关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熟悉账簿的登记要求,并能熟练掌握对账和结账。

2.实训教学内容、要求。(1)填写会计账簿的有关内容;(2)设置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3)登记有关账簿。

3.评分标准:

4.实训项目完成应上交的资料:完成登记的各种账簿。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

1.实训教学目的:编制有关会计报表,使学生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提高会计工作能力。

2.实训教学内容、要求。(1)熟悉各有关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2)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

3.评分标准:

4.实训项目完成应上交的资料:(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

项目任务制定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本项目可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及将来的职业流向自由组合分组,一般以5人为一组,分担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制证等岗位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以互相轮换,增强互相协调和综合处理能力。学生按计划规定时间、内容、方法步骤完成工作任务,这一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展现,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的主要过程,也是学生职业能力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和教师对每一关键步骤进行质量监督,协助学生及时认识错误和发现错误的根源,进行过程性评价。比如现金日记账登记质量控制,一方面在于登记凭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一点要在登记账簿前通过审核记账凭证来控制),另一方面在于登记的规范性,通过投影学生制作的现金日记账账簿,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等方式展开过程性的评价,检查学生的登记项目是否完整,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出错更正是否符合会计处理规范,月末结账通栏红线有无遗漏,相关责任人签名与否等环节进行工作质量控制。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讲解账簿登记的相关规则,制作正确的结果来对照,通过设计质量控制报告单来检查控制。通过检查评估,对各组学习成绩作出全面评定。

最后,会计项目教学的成果以凭证、账簿、报表等形式展示和保存。

笔者认为,在会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要合理制定项目计划, 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做好检查评估,这是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特别重视的三个方面。项目教学促进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做”来贴近实际工作的项目,来加强专业课的学习,这对激发学生兴趣,使之感受工作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协调,解决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促使学生了解专业动向,以适应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周琼芳.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7)

3.新编企业财务会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对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本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仍影响着职业中专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教学计划较以前相比虽有所调整,但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严重滞后,教师仍在运用“黑板加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操实训相对缺乏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即使能到企业实习,由于企业担心泄露企业机密,也很难让实习生接触到比较深入的东西。并且大部分企业都不大愿意接受实习生。这样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实习就只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来完成了,而在实训室的模拟实训,与真实的会计业务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真实感、立体感。学生虽然能在实训中了解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内容和编制,通过老师的讲解也能了解一些基本业务的处理和账簿的登记,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在这种实训中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学生在刚接触实训课时,对最基本的会计实务,也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很好地用理论来指导实操。

3.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和考核方式比较落后

从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和考核方式来看,大多重视理论考试,不大重视实操能力的考查,基本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于实操能力的考查,没有一套成熟的、合理的方法。这样的评价考核方式,会导致严重的高分低能、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没有达到考核学生实操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教师

按照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规定,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在生产一线工作五年以上,经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合格,方可任职。可现实是: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老师,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中职学校任教,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对实际操作根本不了解,缺乏实践经验和岗位意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满足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多数职业中职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由于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时,难免是空对空。以这样的师资去完成理论和实习教学任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针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者也积极进行思考,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关于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想法和思路: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想法和思路

1.对准市场建专业,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这市场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满足招生市场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好多家长、学生觉得做会计工作环境好,待遇也不错,所以好多家长都主张子女学会计专业,尤其更受女孩子的欢迎;另一方面是就业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企业、工厂多,所以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当大,基于市场需求,重点加强会计专业的建设,逐年扩大本专业招生规模,为财会行业培养出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2.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中职学校应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新理念,一是重基础,学生要尽量掌握本专业各岗位群所必须和通用的基础知识,学到比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为既有短期的就业能力,又有转换岗位和适应新岗位的基础,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创造良好的知识平台。二是技能显著,综合职业能力强。本着实用、专用、通用原则,学生既要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技能,如点钞、珠算、会计实操能力;又要掌握与其相关专业所需要的一些技能。如收银机的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等等;三是注重个性发展,充分发现、发展学生各自的兴趣、潜力和特长,使其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

按照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特点,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重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以提高素质为基础、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在这几年的教学计划的修改中,我们对准社会需求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删掉了一些学生难学、难懂、实际工作难用得上的一些课程,如审计、管理会计等,增加了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比例,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会计里就增加实操教学的时间比例;由于大多数学校机房有限,学生在四个学期里只有在一个学期里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才能接触到计算机,其他时间很难接触到计算机,所以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都比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录入和传票翻打能力,我们在第一个学期开设了《文字录入》课;另外,把考证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在第二学期里开设了《财经法规及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在第三学期,为了让学生对考证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也增设了专门的考证课程;第三、第四学期里各做一套模拟帐,通过反复的学和练,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开辟更多的实训基地

对于文科类学生的实训,是很多学校很头痛的问题,学生除了通过模拟账来进行实训以外,其他很少有接触实操的机会。为此我们也想了不少办法,联系了不少企业,目前正在开展的项目有:一个是跟用友畅捷通公司的合作,我们老师和学生参加了他们公司组织的“畅捷通公司广州、华南伙伴大比武”和“会计文化节”,也经常参加他们公司组织的一些讲座以及和他们的员工进行交流,他们也经常推荐我们的学生到他们的客户那里实习和就业。他们和我校合作的实训基地的挂牌仪式也准备在近期举行。另外我们也在跟一个第三方盘存公司进行合作,他们公司主要是帮一些企业进行货物盘点,一次性需要的学生比较多,且专业比较对口。还有也可以在场地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引进一些记账公司到学校,免费提供场所给他们办公,然后让学生来帮他们完成一些力能所及的工作,让学生在没出校门前就能接触到真正的实际工作。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的精神,会计专业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拓宽师资培养渠道,建立“上联下挂”师资培训基地,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更新旧知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学校一方面与一些高校建立长期联系,定期派教师到高校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与企业建立合作项目,利用寒暑假派老师到企业实习,培养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6.加快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会计模拟实验室是组织会计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会计专业在建立了一个规范化、现代化的专业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基础之上,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并配备专职实验系列的教学人员负责教学与管理,为增强会计实验教学的时代性,使学生更加适应现实会计工作中的电算化环境,为未来在会计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教学改革是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学生具体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突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把中职会计学生培养成具有“双证”的优秀会计中职生。

参考文献:

[1]吴云飞.《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的构建》 .职业技术教育,2010第26期第31卷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篇8

一、“模拟商务公司”的引入及内含

“模拟商务公司”是营造一种仿真型的教学氛围,是有效推广“行为导向”教学的手段。它起源于德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教育范围内开始了如火如荼地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特别设置的一种仿真式培训模拟环境,开展受训人员在人为模拟的教学环境进行商业活动的培训过程,在世界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得到了认可和推广。我国也在近年来在对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体系中,对“模拟商务公司”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与改革,相继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模拟实验内容,并建立了财务模拟实验室及商务模拟办公室等实训室,保证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经历着企业全部的会计业务的操作,不但涉及到营销、财务,还经历着各项金融、税务等业务,真切地了解企业运作与会计处理的直接关系及业务处理方法,具有仿真性、协同合作性以及竞争性等特点,使学生在模拟的氛围中进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学生边做边学中领悟到各项方案的策划及运营过程,确保任务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模拟公司的氛围中得到现实中的实践。

二、“模拟商务公司”的作用分析

“模拟商务公司”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的主线方式,模拟工作岗位的分配运作,收集信息和制订计划等环节进行团队型的操作教学,避免了会计知识的“纸上谈兵”,拓宽知识的接触面;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主体与引导者的关系,较好的学习伙伴,对疑难杂症进行解剖的组织、咨询的合作者,从而达到改善教学环境,节省学生的摸索时间与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以致用,通过行之有效的“实战”,扮演不同岗位的角色,牢牢地将学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中所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们的真实感,养成寻根究底的探究式的学习精神,从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提高层次,适应今后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开展模拟商务公司的应用途径探析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各项技能为主线,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导思想,建立模拟商务公司的实训基地,营造仿真式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模拟教学活动中来,通过体验,实现自我学习的教学效果。

(一)要组建模拟商务公司的筹备

1、搭建模拟商务公司平台

模拟商务公司的注册组建,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公司为蓝本,借助他们的鼎力帮助和配合,建立一个逼真的商务公司环境,使模拟商务公司具备了现实生活中的商务公司的所有元素,如: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商务公司的组织架构、各个部门的人事分配等,使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在处理业务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2、对商务公司工作环境进行有效布置

“模拟商务公司”的办公室墙壁上,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相应的公司章程、制度等,办公书柜上摆放着与岗位相应的工作管理书籍,办公桌上配备日需的办公用品及文档,构建出一种进入教学课堂形同上班的感觉。

3、制定行之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要正常运作,一定要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每个部门都要分工协作,职责到位,学生之间的交谈也紧紧围绕着“我们公司”、“我们的工作”等内容进行联系,称谓要礼貌,着装要职业化,也可模仿一些大型公司着装统一工作服等规定,将公司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4、建立激励机制系统

模拟商务公司要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激励手段的规范化,使学生对组织的承诺最大化,反映学生主体与公司客体的相互作用,使知识资本成为模拟商务公司的有力推动,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得以实现,内化企业的主体潜能,刺激企业主体的正能量的发挥,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竞争,用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

(二)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应用

1、课前预设的准备工作

在模拟商务公司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课堂中,预先设计好课前准备,这对提高实操的成效性有一定的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将模拟公司的基本情况及相应的供应商、客户等资料提供给学生,布置学生在培训前做好功课,这将会缓解他们在实际岗位操作的盲目性,利用校企合作建立的交流平台,进行有的放矢的业务处理沟通,展开讨论。

2、课中教学规范操作流程,有效引导

教师与学生在模拟商务公司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但教师要将学习与实践的目标及成效展示给学生,对实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通过视频解说等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掌握操作技巧,培养娴熟的业务处理能力,在逼真的市场环境中展示商业业务的处理技巧,锻炼会计业务处理活动的能力,获得第一手实际经验,增强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科学分组,培养合作精神

在“模拟商务公司”中科学分组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给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加强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和联系,针对每名学生的不同特质、思维特点及接触点的不同,组成高绩效 的合作小组,使模拟商务公司进行高质量的运作状态。

在实训流程中,若干的协作小组的模拟操练,每名学生按照会计电算化要求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对角色分配表中填写各自不同的姓名,订制各自的工作名片,履行各自不同的岗位职责,要注重与其他岗位角色之间的工作协调和衔接工作。

4、将有效预设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良好的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流程得以顺利化的有效保证。不断地引用课前的准备资料,布置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任务,实施仿真式的团队实训,最终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评价和总结,转变机械的学习场所,化为主动的、探索性的劳动现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模拟教学:

(1)课堂的顺势引入;教师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入实操的话题,在多媒体操作的辅助下,切入到实际操作的角色上来。比如:运用多媒体视频,引入到经济业务在金蝶K3系统中的制单及填写等事项。

(2)操作情景演示;教师将模拟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制成情景脚本,向学生展示供需双方的主要业务及运作方式,指导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对业务的处理。如:财务会计总账模块,制单人、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及权限,对数据凭证的提交及传递流程有所规定。

(3)实操训练阶段;学生根据模拟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原始资料的收集、审核过程,对原始资料的审核必须做到账实相符,金额相符,再通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同时进行汇总。这是会计监控的重要环节,相关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职守,不循私舞弊对一些弄虚作假、涂改挖补、填写项目不全的原始单据一律予以退回重写,保证记账凭证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在实操训练的内容中,记账凭证填制是后期核算和汇总的关键,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反映各经济业务的科目对应关系,从正确的科目之间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填写凭证摘要非常重要,如果不规范或不完整,对后期的工作延续将会造成影响。对于同一份原始凭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时,要在没有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的附件栏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对附件另行保管,则要在摘要中加以注明。对于成本核算模块的实训,涵盖了企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其他费用的分配,运用正确的成本结转方法去考察企业的管理水平。成本核算在模拟商务公司的实训中,可以促使学生感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锻炼自身的总结、分析能力。

篇9

关键词:中职;会计;职业能力

当前,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还应当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出纳员、会计员、报税员、统计员、财会文员、仓管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研究、设计型人才。教师在会计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中首先要确定明确的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会计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突出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清楚从业行业的基本工作要求与规范,并能熟练操作与正确处理日常基本业务。

一、中职会计专业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

相对来讲,选择会计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当然,也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自信,生活目标模糊,学习态度不认真、形成不良习惯、学习方法不对等。受生源条件不同的因素制约,教学中会出现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如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

近年来,上至教育部下至学校领导一直在提倡教学改革,会计专业的教师也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以及直观教学法等,做到理实一体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学校规模扩大、人员流动等原因,常有一些新人加入会计教师的队伍,他们当中有些不了解中职生和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教法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法,只讲理论,不做实操,导致学生的职业技能难以得到训练与提升。

(三)会计技能实训方面。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与改革,会计技能的实训内容随着专业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已最大限度地涵盖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构建成一个合理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1.基本技能训练方面:开设《计算技术》《出纳实务》等课程,进行汉字书写、阿拉伯数字书写、珠算、计算器使用、点钞等技能训练;在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中,进行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等技能训练;在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汉字输入,计算机操作等技能训练。

2.专业技能训练方面:《财务会计》课程重点进行出纳核算、往来款项核算,财产物资核算,企业财务成果核算,明细账、总账、报表的核算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成本会计》课程主要进行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进行的是会计软件应用能力及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的技能训练等。

此外,在学生的毕业前夕,学校将组织一次综合性实训,训练学生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的就业领域方面。

根据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笔者发现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扩大,所从事行业呈多元化,就业方向除了传统的企业财务人员之外,还有公司的行政文员、会计中介的会计人员、零售批发业的营销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等。这表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适应能力强,能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工作岗位。

二、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学是为就业服务的。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要在教学中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应该提高社会发展意识,依据经济环境、职教特点,作进一步的改革。

(一)根据中职毕业生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整合课程内容。

中职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中小型企业,专业教师应多到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作调研,分析有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及职业考核标准,据以整合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首先,设置精干的会计核心课程,如基础会计与实操、企业财务会计与实操、电算会计、成本会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降低理论教学的比例,加大会计岗位必需的技能操作内容;其次,开设一些与会计岗位相关的拓展性课程,如工商税务登记方面的知识、社会保险办理流程与手续方面的知识、文秘知识、营销知识,物流知识、社交礼仪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等,使学生不局限于“会计”这一个点上,从而扩展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及就业的适应性。 转贴于

(二)制定、实施会计岗位工作标准,训练学生的工作能力。

目前,由于企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会计专业的校外实习存在较大的难度,会计专业普遍都通过校内模拟实训来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校内的模拟实训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是具体到某一项会计工作的过程,学生的认识反而欠缺。对于这种问题,可以借助陕西圆通会计工作标准研究院的成果—圆通会计工作标准来解决。(陕西圆通会计工作标准将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为七大类二十六个,对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基于每一个具体会计工作过程建立一个会计工作标准,共建立了5000多个会计标准。)圆通会计工作标准是通过建立工作标准思路导图来帮助在校学生和刚刚步入社会的财务会计人员清楚地认知每一具体的会计工作过程及如何完成会计工作的方法,使他们具备“具有数年工作经验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已有了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关的课程将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这个基础上,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如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各项职业技能水平级别,某门课程的考核要结合相关的技能水平考核,要求学生达到某个级别的水平,就象传统的珠算技能要求学生至少要达到五级水平那样,对诸如点钞、计算器的使用、汉字数字书写、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的操作等技能也采用类似的考核方式。同时,定期开展会计技能竞赛,除了上述基本技能作为竞赛项目外,会计专业技能如编制记账凭证、手工登账(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手工编制报表、财务软件的操作等作为必有的竞赛项目,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技能、训练技能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四)完善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

当前,大部分学校都有专门的会计实训室,学校应充分发挥会计实训室的作用,做到:

(1)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实训设备和用品。在实训课上教师能清晰地演示各项技能,每位学生都能动手进行操作,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学”。

(2)开放实训室。在实训课上学生通过“做中学”,基本掌握了有关的技能,但这种掌握程度还不足够让他们应付社会工作。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就要他们多练习,通过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在课后可利用实训室的设备和用品进行针对性的反复的实操训练,做到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并达到一定的水平。

(3)配备专职实训指导教师。现在的教学班人数普遍在50人以上,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往往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位学生。因此,专职实训指导教师的加入可以加强实训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跟上进度,掌握相关的技能;另外,在课后实训室开放时间里,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实训设备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指出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在实训练习中有了教师的关注与指导,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势必大大提高。

(五)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

在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师要懂专业,懂职业,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可以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进入专业教师行列,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中去,了解专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更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学校还要注重吸收年轻教师,实行导师制,以老带新,让年轻教师更好地成长,使教师队伍老中青结构合理化;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注重组织教师学习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把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六)加强校企合作。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批的记账、税务咨询、工商企业登记等中介公司,这些中介公司的业务面广,涉及公司注册、证照年检(代办营业执照、代码证、国家税务登记证、地方税务登记证、银行基本户年检)、财税记账(各行业查账、建账、记账、制作报表及申报纳税、代购发票)、企业社保等,这其中相当部分的业务实训是学校无法做到的,学校应努力寻求与这些中介公司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得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掌握相关的技能,让学生提前体会社会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与上司、同事相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会计综合实训课;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专业, 但从目前的中职会计教学来看,理论教学依然占了较大的比重。学生经常理论学习实践脱节,加之中职学生因基本知识较弱,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的不够好。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在中职学校会计课中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既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和职业适应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什么是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这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会计综合实训课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大量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特别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在我校,理实一体化充分应用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

首先,会计综合实训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模拟实际业务中的流程,熟练地处理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运用理实一体化,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训练中,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大有帮助,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其次,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底子较薄,学习主动性差,自控能力弱,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但这些学生中大多数人性格开朗活泼,头脑灵活“鬼点子”多,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很强。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如何实施理实一体化

(一)做足教学前准备

1.明确教学任务。教师接受教学任务,熟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认真学习并掌握教材内容,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制定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并整理好任务项目所需的教学设施。

2.做好实训室准备,工具齐全。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特殊性,为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理实一体教师必须要求每位学生配备好课堂笔记本,红笔、黑笔、直尺、回形针、剪刀、记账凭证、各种格式的账页等记账用具。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善用专业知识创设情境,将学生从书本知识引到实践情形当中,让他们在模拟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才干。例如,在跟学生讲授会计岗位分工时,模拟一个公司某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四个同学一组,分担会计、出纳、复核、会计主管等职位。由各个岗位的同学填制相关的原始凭证,并由会计填制记账凭证,另由复核及主管进行签字。整个流程由这四个同学分工合作完成,让其在模拟的环境中既独立又合作地完成整个公司的业务核算,并从中体会并理解会计岗位不相容的原则,使学生对整个会计组织及会计岗位分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围绕着一个具体的目标,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置任务;然后,基于教师设置的任务,学生运用已储备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又产生新的任务,这样循序渐进,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例如在讲授“凭证填制”这一章节,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凭证编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可以设计一个月的业务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特殊业务由教师提示讲解,其余由学生独立完成。由于学生有了一个具体任务目标,在思想上就有一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促使学生操作、尝试、创造,并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如何修改、作废凭证等。

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1)开展会计实物投影教学,这种方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辅助教学方式。会计综合实训课中,会计凭证、账簿、装订机等均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2)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会计理论。例如,在讲授错账更正时,可运用多媒体将真实的凭证与账簿投放在大屏幕上,由教师用鼠标滑动操作,并用图、文、声并茂的方式提示错误,并确定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更正,最后再进行总结。或者,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演示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一目了然,心中有数,真正操作起来也不会举手无措。

(三)注重课后的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预留时间,让学生就本节课的任务操作在全班进行展示,或是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通过展示、竞赛鼓励学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展示结束后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将不足作为一个新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在整体评价中,除了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还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填写自评表,让学生反思不足,以更积极的态度完成下一阶段任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会计综合实训课中实施理实一体化,要注重学习与探索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并要勤于思考,不断从中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理实一体化的作用在会计综合实训课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善东.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J].交通职业教育,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