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托管服务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托管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托管服务

篇1

业界盛传:“在Google上进行一个搜索,相当于一个11瓦的灯泡点一小时。”、“在一个数据中心的日常运维中,80%是电能的成本。”这些传言让IDC服务行业蒙上了阴影。

“但实际情况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事实上,专业的IDC有着更科学的节电和绿色措施,比起企业自建数据中心,专业IDC要‘绿色’得多。”说这话的是专业提供IDC服务的公司――世纪互联公司的董事长助理任江。

他告诉记者,总体来说,打造绿色IDC,专业的IDC厂商会采取更专业、更科学的措施。比如,针对IDC的散热问题,专业IDC会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设计。“我们针对IT设备的散热问题进行了精密计算,每个机房有几台空调、排放密度如何,都是经过了科学计算的,这样,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又保证了空调不浪费。在制冷方式上,我们采用水冷方式,这是一种经济、环保、有效的制冷方式,能提高10%左右的制冷效率,并且要求所有的硬件设备,包括CPU、整机、机柜等都采用水冷方式,这在一般的机房中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任江说。

此外,在选址上,专业的IDC会重点考虑节能和冷却的问题。比如,Google新的数据中心建在了亚马逊河边、微软新的数据中心也建在了西伯利亚,显然,建立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地方可以降低能耗。“而一般企业的数据中心,因为数据业务量并不大,机房的空调往往超过了实际的需求,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因此总体上来说,专业IDC更环保。”任江说。

篇2

自带互联网基因,已连续创业16年的陈远河被称为“福建流量王”。在经历了广告联盟、音乐网站、自媒体等多次创业后,进入而立之年的他将创业的领域锁定在教育行业,想要在这个他曾经期望从事的行业里“做有商业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的事”。

2014年10月,陈远河创立O2O模式的K12家教企业“请他教”。2015年,O2O来势汹汹,资本纷纷涌入,彼时,家教O2O“请他教”项目可谓生逢其时,不到半年A轮融资即超1.5亿元。

然而,资本寒冬在2015年下半年来临。多年商业沉浮,让他早早嗅到,靠资本输血不是长远之计,企业自我“造血”才能长远发展。在坊间纷纷传言“盈利模式模糊,烧钱模式的O2O亟须转型”之时,CEO陈远河早已带领团队悄声转型。

在沉默一年后,陈远河以布局线下“可爱学”连锁教育机构再度回到大众视野,并于2016年11月中旬,宣布获得由影星章子怡领投的B1轮融资。

下课后的陪伴

专注在K12领域,陈远河发现身边的朋友都抱怨,市场上缺乏有档次有水准的托教机构,“小饭桌”随处可见,但不值得托付与信任。如果能够引入托管服务,将孩子在固定的时间直接送到托管机构内,由机构按照孩子的选择科目进行辅导,以及提供吃睡等生活照顾服务,就可以真正地实现家长的“一站式”教育服务诉求,节省家长和孩子的时间。

可爱学于是应运而生。“对于核心的教学质量和用户的时间成本方面没有创新,就会缺乏价值。”陈远河说,“到传统行业中去,那里有真正的机会。创业已进入存量深耕时代,用新思维、新商业模式设计新产品,建设新品牌,对传统行业进行品牌与模式升级重构,每个行业都是数千亿甚至万亿级的存量市场。”

他选择的突围方向是:业务下沉,转攻线下。而线下业务的优势,陈远河的思路很清晰:首先,有很足的现金流;其次,更低的成本获客,线下容易获取用户的信任,线上有一个信任的过程;另外,用线下用户再去做线上的用户,将以前的线上用户结合起来,目前,可爱学的线上业务正在研发测试中。

做O2O时,坚持不补贴;布局线下托教连锁时,坚持拒绝不加盟。这是陈远河的选择。

可爱学在小学周边以托管为基础提供一站式教育,兼具小学周边连锁品牌和一站式教育两种模式的特点。与区域化品牌托管机构割据严重不同,可爱学却在项目开始第一年内,用10个月时间将业务拓展至7个城市共50多个校区。

是什么支撑了如此快速的复制扩张?据陈远河介绍,可爱学的模式是课后一站式托管直营连锁机构:利用统一标准选址、培训老师、提供服务,线下校区是用户的主要来源。选址就是在挑选用户,选址错了就会导致客源不足。可爱学的标准是――距离学校不能超过100米,不能和学校间隔马路;面积在400~600平米之间,容纳100~200人;装修选材环保,需达到国家检测标准。选址标准得到验证就可以快速复制。可爱学第一家校区的开张时间是2016年3月,地点是厦门市区,第一期招生30多个。

自建可爱学大学

统一标准闭门式培训并达标后,老师进入线下校区。可爱学的托教老师与课程老师是相互独立的,托教老师主要负责辅导作业,课程老师则负责美术、作文、机器人、书法等课程的教学。

可爱学在课后4~6小时,为3~12岁儿童提供包括生活照顾、课业辅导、习惯培养、兴趣培训等一站式托管服务。

具体来说,在接送上,可爱学设置安全责任人,指定的带班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负责把孩子安全接送到校区。在午托、晚托上,可爱学对孩子的课后时间进行规划,包括益智类游戏、书法、算术、阅读等课外素质训练,以及辅导孩子完成当天作业,最后将孩子安全送到家长手中。在特色课程上,可爱学把托教作为一个流量入口,当学生成为用户后,会二次挖掘培训需求,来消费课程。在餐饮上,可爱学通过自建中央厨房,选用国家许可的食材供应商,聘请专业的营养师,根据孩子每天摄入量搭配。每个城市配备一个中央厨房,大约300多平方米,可以提供3000人就餐的供应量,并且对家长开放。

目前可爱学教师团队已经超过500人,其中托教老师400人左右,课程老师100人左右。在厦门湾南岸的可爱学大学将于2017年7月完工。另外,可爱学还通过返聘有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校长以及原来O2O业务的老师组建研究院,来研发课程、传授经验。

现金储备是企业快速扩张的基础,净现金流能够反映企业的运营和投融资情况。谈及课后托管行业有哪些指标比较重要?陈远河说:“从做可爱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没有一定要求团队在市场增长率、业绩增长率这些指标上去努力,但是在用户满意度上面,一定要提升,虽然不能达到100%,但要达到99.9%。这个行业里,口碑是最重要的指标。要改变这个行业的格局就是要在满意率上下功夫,让家长有不一样的体验,我们客服每天都会对家长回访。”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升级可爱学的服务,每一家新店开业,陈远河都会蹲点许多天,仔细观察来往的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桌椅的高度是不是适合,询问他们对饭菜可口的满意度等,以便进行改进优化。最初校区内没有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和活动区,但他发现小朋友在这两方面的需求很大,在后面校区装修时,全部加入了专门的阅读区和活动区。

然而,可爱学的直营连锁模式偏重,如何控制成本?“在校区比较少的时候,边际成本更高;如果校区越来越多,运营能力越来越强,边际成本下降。我们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房租和人员,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篇3

扎根中国 放眼世界

从投资角度看,电讯盈科企业方案还在扩大。我们在8座城市建有外包服务中心,在香港和内地投资建立了数据中心。2012和2013年,我们还陆续收购了中联中国,打造新一代国际化银行核心业务解决方案,并在香港收购了SAP金牌合作伙伴 —顾诚方案控股有限公司。

高端服务赢得客户

下面跟大家分享我们先进技术为客户带来的高端服务。

一站式政府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站式政府,涵盖房屋署、运输署、社会福利署、卫生署等各机构,实现了各部门间的信息对接交互。

特别是香港入境处的电子护照及智能身份证系统。这个关联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高度完善的数码城市的全球形象,也代表了最新一代的智能卡片系统。

数字化旅游 古迹保护

现在人们喜欢旅游,敦煌有1600年璀璨的文化,为了保护敦煌,国家发起了一个“数字敦煌”的项目,我们参与了这个项目设计和实施。通过球幕360度系统做成数字化敦煌让旅游者欣赏。

通信领域

在通信领域,电讯盈科企业方案负责了中国移动全国范围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实施,为中国移动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亦为中国联通(网通)设计和管理超级互联网数据中心。

金融领域

在金融领域,比如说中国银行总行,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有中国银行的信用卡,我要告诉大家,它的后台管理系统就是由电讯盈科企业方案构建、交付、打造的。

在香港交易所,我们还提供第三代买卖盘的对盘系统,保证它的金融衍生品实时交易和结算。

交通领域

在航空业,我们有一套塔台的指挥模拟训练系统,可对塔台指挥人员进行训练、记录、回放及效果总结,并运用于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及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还有港龙航空电子采购系统,涉及亚洲30多个城市货运达欧洲中东等地,通过我们提供的电子化解决方案极大改进了效率及灵活性,使信息更透明,达到政策实施和战略供应商管理的目的。

国际化标准服务

篇4

2月10日,成都市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中国电信西部云计算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中国电信西部云计算基地项目正式落户中国西部信息中心。这也是继上海、广州之外,中国电信的第三个云计算基地。这标志着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成为国内云数据中心的先锋力量。

作为中国电信在西部地区建设的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和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数据安全中心”,依靠先进的硬件资源和强大的服务软实力,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有效支撑了中国电信云战略的实施;同时,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更以“新锐”为企业文化理念,在业务运营、合作模式等领域开展创新,引领了IDC的发展潮流。

政府是推动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云计算市场的主要客户之一。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在云计算领域的能力得到政府认可,承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十二五"政府信息化应用采用云计算技术利用公共基础设施构建私有云应用的示范项目――国家某部委的信息系统的南方中心部分。

是什么优势和实力促使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成为国内IDC领军力量?带着问题记者走进中国西部信息中心采访了中国电信四川信产(号百)公司副总经理戴湛先生。

软硬件实力兼备,为客户信息外包保驾护航

云数据中心对IDC的硬件能力、服务水平、业务整合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西部信息中心的带宽优势明显,直接与国家骨干网、省网、成都城域网冗余连接出口带宽达数百G,可充分满足各类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金融企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托管服务器的高带宽需求及保证其托管服务器网络快速响应和网站稳定访问。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供电系统采用了双路冗余(1+1)UPS电源,通过市电、电池组、油机供电的自由切换,保证设备供电的持续不断。中心机房的各楼层均设有专门的UPS电源室,而且可根据用电的需求进行灵活扩容。三重供电保障中心装备了美国康明斯原装进口发电机组群,当市电中断时,柴油发电机组群作为备用电源使用。终期将配置27台发电机,整体发电量高达57000KW,整个群组配备30吨油库,在园区满负荷情况下可提供8小时供电支撑。

为降低电力消耗成本,打造绿色环保新一代数据中心,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建设了专门的冷冻处理中心,可为整个IDC机房内的冷冻水精密空调提供7摄氏度的冷冻水,以保障机房恒温恒湿的需要。冷冻站配置了3台1250USTR离心式空调冷水机组、10台大功率水泵,为设备运行大力降温。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严格按照8度抗震结构的标准进行建造。看似平平无奇的机房地板,实际上可承重达到1600公斤/平方米,满足国际最高标准的要求。在此托管“安家”的客户不用担心因灾难导致数据丢失,业务受到影响。为提升机房的安全等级,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机房还专门采用了防尾随的设计,机房的第一道门尚未关妥时,第二道门无法打开。

目前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可为客户同时提供服务器托管以及电信专线租用,行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各类客户网站建设以及灾备、SAAS等增值服务需求。

完善的产品及服务,助力客户业务价值提升

在服务器租用及托管、宽带出租等基础服务之外,中国西部信息中心还大力打造了安全、灾备、云计算等增值服务。安全业务方面,在业内率先推出了“物管式”信息安全服务,在全面了解客户整体信息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外部防御、内部管控、综合管理三管齐下,为客户提供高效实际的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客户业务的可持续性,同时确保企业机密信息的有效使用和安全保密。

在灾备业务上,除了能按客户实际需求分别实现数据级、应用级、业务级灾备服务,中国西部信息中心的灾备恢复标准还达到业内“数据零丢失和远程集群支持”最高第六级别。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同时还积极尝试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灾备服务。一方面在方案设计上,从用户的业务、规模以及数据的安全性等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代维方面,中国西部信息中心还采用冷灾备的方式,帮助客户开展数据和应用的同步,定期做接口数据的监测。目前正进一步尝试提供“热灾备”服务,保证客户在生产过程出现问题之时,其重要业务不受影响。据戴湛介绍,四川省某政府部门即采用了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提供的灾备服务,不仅包括数据灾备,也包括应用灾备。

云计算服务不仅包括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更包括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三项服务均是在数据中心基础上演变而来。戴湛表示:“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未来将提升对数据资源的利用能力,为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他举例道,将来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可以在充分授权的条件下,将一部分数据开放出来,作为公共信息的查询平台,包括身份证信息查询系统,公共卫生医疗查询系统,城乡住房信息查询系统等。

“新锐”力量,引领信息外包新篇章

在面向云计算进行转型的过程中,IDC运营企业亟需提升创新能力,全面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将“新锐”作为自身的文化理念,体现出锐意进取、拼搏创新的勇气和信心。戴湛说: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作为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创新的基地,在企业管理模式、产品服务上有很多创新空间,能够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电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未来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将结合自身的的特点,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同时继承传统优势,探索出一套有电信特色的企业文化。

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带来了用户在需求层面的不断提升,所以相应的服务类别、形式等也是不断创新的。这就要求IDC服务加强创新能力,只有先想到、先提供,才有可能先一步赢得细分市场。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正是中国电信把握云计算产业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是其“新锐”文化的生动体现。

为突出差异化优势,中国电信创新性地建立了机房的评级体系,根据客户的类别以及重要性将其分为金牌客户、银牌客户等不同类型的客户,在此分类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服务等级,然后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同时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不同层面也不断地在进行创新,例如IDC增值服务领域、云计算技术趋势等方面。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本生态服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25-03

生态环境是典型的纯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载体,良好的环境质量如清洁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是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一条底线。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当生态环境普遍成为问题的时候,生态环境的固有属性决定了政府有必要提供基本生态环境服务,平等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和健康权。

一、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的现实意义

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符合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已成为社会共识。自《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规定下来,各国普遍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将生态环境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由政府来统筹,解决因发展不平衡所引发的群体间和地区间的环境矛盾,才能保障环境正义。

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国外普遍根据综合实力和人们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来确定适合本国实际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范围。当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最紧的约束和短板,基本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党的十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且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8 016美元,德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7 741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推进基本生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经济和财政条件已具备。

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符合当前德州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需要。基于德州目前的环境现状来说,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德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契机,也是巨大的挑战。将基本生态服务纳入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中,促进基本生态服务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间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管理统一,对于推进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具有长远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德州市基本生态服务状况分析

尽管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成效显著,基本生态服务在某些领域如基础设施等方面也有所加强,各项环境指标也在发生积极变化,但与其他许多公共服务领域如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相比,与社会生态服务需求相比,基本生态服务供给无论从范围还是标准上看仍然滞后。

德州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环境质量水平位列全省后位。从供给水平来看,基本生态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环境保护投入长期不足,历史欠账较大,大气污染严重,灰霾天数接近全年的50%,全市地表水质总体为劣V类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陈旧老化,管网不配套,雨污不分流,部分县区明渠收集污水,个别县区污水处理能力不匹配,部分工业园区工业污水依托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受工艺条件限制,处理效果不理想;城乡生活垃圾不分类,垃圾处理主要是焚烧和填埋;均等化水平低,不均衡、不协调、区域差异现象突出,越往基层基本环境服务水平越低,乡镇和农村环境污染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大部分农村环保设施刚刚起步,农村社区仅有三成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且多数建成设施运行情况不正常,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不到60%。基本生态服务供求矛盾引致的各种环境风险在积聚,社会风险在加大,经济风险在积累。

当前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源,除了市场经济在环境领域本身的缺陷之外,更多的在于制度安排的缺陷。比如:城乡区域间条块分割,管理不衔接,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尚未建立科学的基本生态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考核和责任制不健全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较为突出,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比较单一。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不在于财力或技术,而在于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三、以加快构建基本生态服务体系推进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

基本生态服务体系是由基本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建设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基本生态服务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第一,转变理念,以服务促管理。将生态环境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意味着理念上要从环境管理或管控向环境服务转变,通过服务来实现管理。从服务理念出发,政府在角色上不仅是政策制定者和环境管理者、监督者,也是生态服务需求的预见者和提供者;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要从工作任务或职责向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态需求转变,关注的重点从任务的完成向服务的绩效和群众的满意度转变;工作的方式要从线性的命令和控制向非线性的授权和参与合作转变,社会成员不仅仅是政府的管理对象和标准服从者,也是政策和标准的参与制定者,是服务的参与提供者;在治理的组织架构上要从机械式的、层级的、规范的架构向有机的、网络化、模糊的架构转变。

第二,坚持“保基本、全覆盖、先急后缓、逐步提升”的基本建设原则。环境质量最基本的层次是安全,然后是追求舒适性、宁静、美丽和享受。应从环境容量的承受度、大众感受的接受度出发,坚持责任与能力相匹配,标准与创新同行。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经济适用又适度超前;既要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要求,还要自我加压,提高标准,掌握主动权。第一个阶段是以环境总量控制和环境治理为主,确定“底线”,把握起点,确保过程,努力多还旧账,保证不欠新账,保证环境状况不恶化不退化,更要根本性扭转那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初步实现基本生态服务结果大体均等;第二个阶段以环境质量提升为主,实施差别化环境管理,分地区有保有主攻,分阶段有序有重点,积极谋求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提升;第三个阶段以环境健康享受为主,推进城乡基本生态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环境质量向舒适、宁静、美丽和享受迈进。

第三,明确现阶段基本生态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以县为单位打造基本生态服务网络,确定现阶段基本生态服务项目范围,并针对每个服务项目,从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覆盖水平四个方面确定服务标准。现阶段基本生态服务应涉及消除环境污染以保障清洁环境资源权及宁静权的基本民生、以环境基础设施为主的环境基础、基本环境信息和环境技术、防范环境突发事故的环境安全等内容。此外,在推动城乡基本生态服务一体化问题上,城乡基本生态服务的内容可以因地制宜,有所差别,但同样的生态服务在质量标准上不应有差别。

第四,构建最严格的生态制度保障体系。积极落实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的政策要求。将生态文明纳入城市规划,明确空间管控要素,制定相应生态管控要求和绩效考核制度,控制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有序引导城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增加生态空间,丰富生态产品供给,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和污染物排放制度,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精准实施覆盖城乡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和完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用严格的环保标准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加大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企业早转型早主动,努力探索解决散煤管控等难点问题。

第五,完善基本生态服务目标责任体系。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须牵住牛鼻子,形成市、县、乡、村(居)四级基本生态服务目标责任体系。一是督政为重,积极推动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环境保护责任,推动政府当好环境保护守门人。落实“一岗双责”,建立一套可监测、可评估、可考核的政府基本生态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二是在强化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推动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和部门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责任清单,提高区域工作协同度,消除工作盲区。三是以铁腕执法落实企业环保责任,落实在污染高风险行业和企业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四是充分发挥最广泛环保统一战线的巨大能量,做好环境信息披露与社会沟通工作,将压力转换为发动全社会力量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动力。

第六,完善公共财政等配套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增强基本生态服务的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从投资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将更多财力用于兜底线、补短板。二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如完善财政奖励、差别电价、阶梯水价、绿色金融等政策,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生态产权要素交易制度,以政策限制和金融控制倒逼企业转型,从关注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注重清洁生产和清洁技术,实施园区循环式改造,工业企业入园集中管控,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催生绿色产业体系。三是推进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建立统一、全覆盖、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产品环保达标监管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网络,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四是支持和强化环保监测、监管、服务和执法队伍建设,壮大公安“食药环”执法队伍,为基本生态服务提供最坚实的人力和技术保障。

第七,完善基本生态服务供给体系。在明确政府基本生态服务主体责任的前提下,探索管办分离,引入基本生态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机制,创新基本生态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产权模式,鼓励第三方服务和治理,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供给机制。通过政府采购、政府间协议、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民办公助、特许经营、合同外包或托管服务、志愿服务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方面社会资金进入生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和环境服务、环境产品生产领域,以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融资渠道市场化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基本生态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并不意味着减少政府的责任,政府必须负起监管责任,同时要防止在某些领域过度推行市场化,要健全基本生态服务供求决策和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搭建政府和企业、公众沟通和平等对话的交流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卢洪友,等.外国环境公共治理:理论、制度与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卢洪友.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经验的中国借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5).

[3]卢洪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分享[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21).

[4]祁毓,卢洪友,吕翅怡.社会资本、制度环境与环境治理绩效――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2).

篇6

关键词 沈鼓;云制造;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143-02

0 引言

沈鼓集团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云制造平台为契机,加强企业信息建设,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沈鼓集团信息化工作重点是建立沈鼓集团的“云制造”平台,为沈鼓集团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助力沈鼓集团创造明天新的辉煌。

沈鼓的“云制造平台”是在沈鼓两化融合成果和企业IT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以沈鼓中心机房、网络、硬件平台、ERP等标准管理系统和专业应用软件为基础条件,建立以沈鼓下属的北方电脑公司为主体,集合社会专家知识、经验优势的沈鼓云制造平台。

沈鼓集团云制造平台的应用,将快速有效地整合各子公司当前的信息化难题,使之成为沈鼓集团技术研发创新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先进的平台,不断地促进管理流程的完善和优化,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提升全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苏总提出的“用计算机语言统一全集团”,保证企业今后乃至未来信息化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开展。

该项目建成后,在总结沈鼓云制造的运行经验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为建设沈阳市两化融合服务中心及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可用的经验。

1 建设背景

沈鼓集团不断深化两化融合,推动子公司信息化发展更上一层楼,集团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形成云资源,提高安全性,节能环保。

1.1 沈鼓集团发展子公司信息化的需要

目前沈鼓集团各子公司信息化应用和推广并未完全到位,个别子公司应用存在很大差距,直接导致沈鼓子公司信息化重复投资,低水平运行。所以,“十二五”期间沈鼓将结合各子公司的需求开发云制造平台。

1.2 沈鼓集团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通过沈鼓云制造平台,将解决各子公司各自为战的信息化局面,会使集团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共享,以“服务即产品的理念”形成新商业模式,为沈鼓更好的发展凝聚优势。

1.3 形成云资源,提高安全性,节能环保

通过云制造平台,可改造和扩充已有的信息化系统,跨地域,跨服务器。目前沈鼓集团应用系统跑在多台服务器上,要时刻用各种措施保证数据安全的问题,一旦中断将造成停产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通过打造云制造平台后,不用考虑数据在哪个服务器上,即使某个出现故障,也可使数据在云中飘移,既减少大量了硬件投入,又将所有资源切实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大的云资源。云制造平台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减少重复投资及低水平建设,保证集团整体全面一致的管理思路及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2 建设目标

沈鼓集团云制造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将集团内部的设计研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等应用软件加以整合,建立在线应用平台,实现专业化运维和服务,以快速有效地整合各子公司当前的信息化难题,使之成为沈鼓集团技术研发创新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先进的平台,不断地促进管理流程的完善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今后乃至未来信息化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开展。

3 建设的主要内容

沈鼓集团云制造平台建设包括两个平台和一种模式,即“应用平台”、“支撑平台”和“商业服务模式”。

1)“应用平台”包括计算、制造、管理和服务等功能

应用平台的工作重点是对CAX/PDM/CAPP/ERP增加功能和系统优化,建立统一的应用共享平台,建立集团管理驾驶舱,建立决策反馈系统;改进和扩大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应用规模。

(1)计算云平台是以流场分析、热场分析、力学分析、设计计算等设计研发软件为主体的设计研发平台 。将进行设计研发类软件整合、升级与购置,将设计研发类现有的计算软件,尤其是通用计算软件,使用虚拟技术建立集群,放在一起共享,方便各子公司根据需求自行选择使用;

(2)制造云平台是以CAD/CAM/CAPP/PDM/DNC等为主体的工艺加工平台,主要由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三维加工软件(NC代码生成)、DNC系统(NC代码文件管理和控制)、数控机床(文件检索、接收)、MDC系统(机床工作状态监控)等构成。在虚拟平台下将车间制造资源与产品设计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统一完整的数据支持,全面实现云平台下的生产制造;

(3)以物料编码系统/ERP/MES/OA等为主体的经营管理平台、企业管控应用平台、供应商平台、领导查询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等的集成化管理云平台。将对北极星产品由C/S模式升级为B/S模式,建立多组织架构,对系统流程优化;

(4)以呼叫中心和物联网远程监控应用等服务云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原远程监控基础上扩建,形成服务云平台,开发呼叫中心,提升“动设备”机组远程在线监控、诊断和报警应用水平,为用户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避免用户设备维护不当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2)“支撑平台”建设是在沈鼓中心机房、网络、服务器等基础上,利用虚拟技术建立符合“云”应用要求的资源优化共享的硬件平台

在支撑平台上,为适应对沈鼓各子公司以及今后推向社会的服务,进行网络改造升级,加强硬件建设,对服务器、工作站等硬件设备进行采购,建立虚拟服务器,建设沈鼓集团的数据中心,建立大型存储及异地备份系统。

3)“商业服务模式”是根据集团云应用方式的转变,建立沈鼓信息化应用新的商业模式

(1)应用软件在线租用服务

云制造平台中包括ERP、MES、协同办公系统(OA)、物料编码系统、供应商管理平台等管理类软件、还包括流场、热场分析计算、力学分析计算等设计研发软件,以及CAD/CAM等工具软件,为各公司提供各自需要的应用服务。

(2)运维及托管服务

提供服务器及存储器数据中心服务,提供7X24运维服务,提供数据安全和备份管理。实现专业化服务,专业化采购,整合软硬件资源,避免各子公司低水平开发和重复投入,实现信息化资金分期投入,快速见效。

4 建设意义

本项目将全面提高沈鼓集团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还将获得的较大的社会效益。

4.1 为制造业带来新的信息化应用理念和工业生产方式

“云制造”不仅可以在沈鼓实现,而且将会通过地域性的建设和应用,带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更加有效地交叉融合,形成强大的、统一的社会资源,为制造业带来新的信息化应用理念和工业生产方式。同时,也为IT服务提供新的服务内容,带动“制造即服务、服务即产品”的新的运营模式。

4.2 促进云制造从理论到实践,推动“云”落地

沈鼓集团的云制造平台,是我国在“云”思想和“云”概念的具体践行,实施后必将极大促进我国正在进行的“云计算”和“云制造”从理论到实践,从概念到内容落地的具体化,更可以从中总结和积累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指导和完善我国制造业环境下“云”的建设方法和实现策略。

4.3 为建设沈阳市两化融合服务中心及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经验

云制造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念与模式,其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沈鼓“云制造”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将会提供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其提品设计、工艺、制造、采购和营销业务服务,提供信息化知识、产品、解决方案、应用案例等资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国家和辽沈地区两化融合做出贡献,促进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虎,张霖,王时龙,等.云制造--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16(1):1-7,16.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3-0035-06

[收稿日期] 2011-02-28

一、低碳经济与中国的低碳战略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深层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低碳经济更是一次新型工业革命,各国都希望借此抢占市场规则的制定权、维护利益的话语权、制衡他国的主动权。[1]美国、欧盟、日本均已意识到低碳经济对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并着手从发展战略、经济模式、交易机制、标准确定、市场准入等层面进行积极的谋划与部署,以期在未来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位置。在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手段,快速推动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大力推动改革;欧盟则希望通过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交易市场,成为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者与规则制定者;日本出台“经济危机对策”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以低碳革命促进经济增长。低碳经济正演变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CO2的排放量由1978年的13.8亿吨激增到2007年的60亿吨,1978~2007年期间,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CO2年均增速达到5.2%。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按照这种增长模式,中国缺乏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30年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因此,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坚持在发展中减排的同时,积极控制人口和发展森林碳汇、调整经济结构和实施节能措施以减少单位GDP能耗,以及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以降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但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缺乏和支持服务体系尚未确立,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仍存在不少难点和挑战。未来中国将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全面推行煤炭的绿化生产和清洁利用等四个方面采取行动,而这些都有赖于新技术的突破。

中国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清洁能源技术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节能。主要包括工业节能,比如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建筑节能,包括智能建筑、节能家电、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汽车节能,包括电池部件及原料、电池制造及组装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等。(2)减排。[LL]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处理、污水处理、固定废弃物的处理等,也包括清洁燃煤、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CCS(碳捕获与封存)。(3)新能源。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的生产与运营,如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水电及核电等;也包括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比如高压、超高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4)碳交易与陆地碳汇。主要包括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和农林产业减排增汇等。

二、碳金融市场与金融业的发展机遇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①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在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方面,2008年1月23日,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布共同[JP3]建立一个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涉及CO2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这意味着CO2排放权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扩展,是对CO2排放权商品属性的肯定。在欧盟内部,建立有以减排CO2为主要标的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ETS),欧盟内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dpool)、未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这些[JP]交易所希望通过CO2排放权的交易来套利,从客观上也促进了CO2排放权交易量的增长。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了CO2排放权交易机制。在亚洲,碳交易所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来买卖由CDM产生的CERs(核证减排单位)。

在碳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方面,随着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不断加强以及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看中了碳金融市场的商业机会。最初金融机构仅担当企业碳交易的中介机构,后来一些基金看准了排放权的升值潜力而直接投资。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金融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市场也更加透明,这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形式更加多样化。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宣布投资30亿美元于碳市场;2007年3月,参股美国迈阿密的碳减排工程开发商,间接涉足CDM减排项目;8月成立碳银行,为企业减排提供咨询以及融资服务。2007年,荷兰银行与德国德雷斯顿银行推出了追踪欧盟排碳配额期货的零售产品。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全球金融服务行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之一。

在碳金融市场的产品与服务方面,金融机构的产品重点已从最初的以配额为基础的排放交易向减排项目融资转变,被称为“碳资产”的减排项目正成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追逐的热点,投资者往往以私募股权的方式在早期介入各类减排项目。根据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尽管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成本要低于发达国家,但由于项目建设的周期长且审批手续繁复、项目初期的不确定性大,发达国家的企业更倾向于购买碳资产的成品或是半成品,缩短资金投入周期!①。对于基金而言,一方面,“碳资产”像传统风险投资或私募所投的项目一样,本身就能带来收益;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实现的减排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可再次创造利润。此外,碳资产的价值与传统股票债券市场关联甚微,基金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对冲传统投资的风险。2000年,世界银行发行了首只投资减排项目的碳原型基金(Prototype Carbon Fund),共募集1.8亿美元。2003年以来,类似性质的基金以每年10只的速度增[LL]长。2004年,私人资本开始涉足碳基金领域。2005年底,私人资本在减排项目上的投资总额已超过政府机构主导的资本。私人资本的积极参与加快了碳金融市场的流动,扩大了市场容量,使碳金融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

在碳金融市场交易量方面,据世界银行统计,自2004年起,全球以CO2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从最初的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00亿美元,四年内增长了60倍;交易量也从1000万吨攀升至27亿吨。

综上所述,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低碳经济,不管是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还是对于金融业的未来,都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机遇,金融机构需要也能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

世界银行估计,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需要的减排量约为50~55亿吨CO2当量,其中一半由其国内行动完成;另一半则需要通过CDM、JI和ET完成。目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碳减排市场备受瞩目。点碳咨询公司2007年10月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最适宜发展碳减排项目的国家。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预测,到2020年中国潜在CO2交易量约8亿吨,远远超过其他潜在供应国。从签发项目数量看,我国目前申请和注册的CDM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这两大领域,但从已签发项目的减排量来看,我国主要减排量来自于HFC-23(三氯甲烷)和N20(氧化二氮)项目。这两类项目只需要在现有[CM(82mm]设备上稍微进行技术改进,即可获得大量温室气体减排,开发成本低,风险低,收益大,项目开发者最乐于开发。但是,此类项目对我国的区域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效益增加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不大,在占据大量CERs额度的同时,也驱逐了包括风电在内的优质CDM项目。

(三)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和意义

低碳经济,无论对全球经济发展,还是对商业银行的未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历史性的机遇。无论是在提高能效领域,还是在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商业银行的支持不可或缺,商业银行需要也能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机遇。低碳技术开发领域及排放权市场的发展,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激励,吸引了大批企业和银行参与其中。

在全球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政府做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更让国际金融业对中国碳金融的未来充满期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碳配额交易和减排融资与货币政策有一定关系,碳配额和减排融资是将来很重要的话题,也将是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上也指出,银行业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要扮演好两个角色,即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成为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积极创新碳金融相关业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有大批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升级,大量新兴产业不断成长,绿色信贷需求巨大。二是商业银行提供碳金融服务创新的空间巨大,包括为项目开发者提供信用咨询服务,开发相关的理财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开展低碳项目的各类融资等。三是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有明显优势,利用这些优势,银行可以直接参与碳交易市场,也可以作为中介为交易者提供相关的、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创新

目前,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碳金融领域,国际领先的商业银行已经成为碳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渗透到该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如在原始碳排放权的生产中,商业银行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2]具体而言,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可涵盖如下领域:

(一)绿色信贷业务

1.国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

为应对信贷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国际主流商业银行倡导“绿色信贷”理念,在信贷业务中积极开展对相关贷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以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贷款;并在贷款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的监测。此外,积极加大对低碳消耗项目的贷款,如为CDM项目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促进清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

根据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绿色信贷业务的实践经验,国际绿色信贷产品主要分为七类,分别为项目融资、绿色信用卡、运输贷款、汽车贷款、商业建筑贷款、房屋净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

国际商业银行在实施赤道原则①时,形成了较为通用的环境评估决策机制以及评估和审核信贷要求机制,绿色信贷的基本流程:

2.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

伴随着2009年产业振兴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2010年国家对经济发展政策的[LL]微调,“绿色信贷”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国内各大银行积极响应。未来十年我国将面临着巨大的节能环保投资要求,企业具有向商业银行贷款的迫切需求,这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少银行在该领域作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如兴业银行是中国首家“赤道银行”,通过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合作,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开发出专为节能、清洁能源和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气候变化类融资产品――能效贷款。能效贷款是商业银行向合格借款人发放的在中国境内的涉及能源设备并旨在改善建筑、工业流程和其他能源最终应用方面的能源效率的项目或商品和服务的贷款。民生银行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创新推出以CDM机制项目的排放指标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为寻求融资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浦发银行推出针对绿色产业的《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包括法国开发署(AFD)能效融资方案、国际金融公司(IFC)能效融资方案、清洁发展机制(CDM)财务顾问方案、绿色股权融资方案和专业支持方案,旨在为国内节能减排相关企业和项目提供综合、全面、高效、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刚刚起步,业务现状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绿色信贷业务的推进还存在着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不足,执行标准需要完善,银行操作有待规范等问题。例如,商业银行如何制定环境政策,通过特定的程序、承担责任来实现其经营目标;确保与环境风险相关的贷款以一贯且公平的方式承做;为与环境风险相关的银行业绩的评价提供明晰的标准。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节能减排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应尽快制定绿色信贷项目的准入标准,为银行深入拓展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并成立相关金融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碳金融、能效金融、环境金融等可持续金融业务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统筹工作,这将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CDM项目的业务

1.CDM项目账户管理服务

我国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潜力巨大。据测算,2012年以前,我国通过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商业银行可为CDM项目设立专门资金账户,担当CDM项目的账户管理人,有效管理CDM项目下的资金流动。

2.CDM项目设备融资租赁服务

我国CDM项目增长迅速,截至2010年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批准CDM项目2732个,众多的CDM项目带来节能减排设备的巨量需求,商业银行应适时开展CDM项目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利用商业银行下属的金融租赁公司或与专业租赁公司合作,为CDM项目建设阶段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5]

3.CDM项目信用增级服务

除为CDM项目提供绿色信贷、账户管理等基本服务外,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还可延伸到为CDM项目提供信用增级服务。由于原始CDM交易类似一种远期交易,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其发展面临一定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为CDM项目开发者提供信用增级,由此创造出经担保的CERs,从而促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4.CDM项目财务顾问服务

CDM项目财务顾问服务是指凭借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协调项目发起人、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

CDM项目财务顾问方案可由商业银行联合国际专业机构,为国内减排项目提供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其中,商业银行可利用渠道优势,协助CDM项目业主选择具有良好交易记录和履约能力的买家,从而大大降低CDM项目业主的交易风险;利用信息优势,为CDM项目业主提供并锁定合理的CERs报价,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收益;利用资金结算优势,确保CDM交易资金快速到帐。

(三)基于碳排放权的基金业务

目前,国际商业银行均设立有与碳减排相关的投资基金,对减排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例如,荷兰银行推出“低碳加速器”基金,直接投资于那些未上市,但致力于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能效的公司;德意志银行设立的“德银气候变化基金”,集中投资于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的公司。除对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外,国际商业银行还设立了与碳金融市场挂钩的基金,有效地提高了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与碳交易价格(现货价格或期货价格)或价格指数挂钩的基金类产品,已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产品之一。在基于碳排放权的基金业务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在以下方面开展碳金融服务:

1.碳基金托管服务

低碳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是碳基金。所谓碳基金是集合各类投资者的资金,专门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主要是CDM项目和JI项目)或在碳交易市场从事碳信用交易的基金。最早的碳基金是世界银行于1999年发起的原型碳基金,经过10年的发展,世界银行碳金融事业部管理的碳基金已达到10只,总融资额超过25亿美元。除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设立的碳基金外,还有国家层面的碳基金,如意大利碳基金、荷兰碳基金、丹麦碳基金、西班牙碳基金、英国碳基金、日本温室气体减排基金等;此外,还有许多非政府组织管理的碳基金和私募碳基金,如美国碳基金组织和复兴碳基金等。这些碳基金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并在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中起到引导作用,吸引金额庞大的风险资本、对冲基金、共同基金与养老基金,寻找节能减排领域的市场机遇。

在中国,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投资基金开始出现。政府引导型的碳基金有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南昌开元城市发展基金。2010年3月,国内首个明确以低碳经济产业为投资方向的创投基金――浙商诺海低碳基金挂牌成立。同时,首个具有外资背景的低碳基金,由瑞士ILB-Helios集团和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成立的新能源低碳基金也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该基金主要用于捐助中国西部省份的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工程。低碳节能也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热点。2010年6月,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国内首只低碳经济概念的股票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低碳基金正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热点。

商业银行可发挥托管各种基金的经验优势,参与托管正在快速成长并大规模进入中国的碳基金。[6]

2.发行低碳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还可根据对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推出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该类理财产品的低碳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体现: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环保概念股票挂钩;与气候交易所的排放权期货合约挂钩;与世界级权威机构的水资源、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等环保指数挂钩。由于低碳理财产品所投资的环保领域属于未来成长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因此,该类理财产品适合于那些熟悉环保概念、看好其长期发展趋势、且具有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

(四)参与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目前,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设施还在建设中,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结算、清算以及其他金融交易(如碳信用的出借、回购等)的平台远未完善。由于这些基础设施带有公共品的性质,在企业自己组织的自愿减排市场上,这些设施的发展更是相对滞后。国际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尝试为自愿减排市场提供“碳银行”服务,即进行碳信用的登记、托管、结算和清算工作,并尝试进行碳信用的借贷业务,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自愿减排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到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平台建设中去,熟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兴业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R].福州: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

[2]初昌雄.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J].经济学家,2010,(6):80-86.

[3],傅蓉.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战略[J].现代金融,2010,(7):36.

[4]杨志,盛普.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社会科学辑刊,2010,(3):143-146.

[5]叶朝晖.低碳经济――商业银行新的战略选择[J].银行家,2010,(4):64-66.

[6]周行健,林明恒.低碳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J].南方金融,2010,(3):74-76.

①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各国的CO2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2008~2012年,所有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发达国家要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这一约定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篇8

ILM公司(Industrial Light& Magic)最近用目前最热门的IBM BladeCenter服务器替换其旧服务器。通过这一举措ILM公司将把数据中心单个机柜的电能消耗平均减少140千瓦,节省幅度达到84%。不过,新机柜中的热密度现在更高了:每个机柜功率达28千瓦,而之前为24千瓦。这些电能最终都要转换成热能,而这些热能必然会透过机柜散发到数据中心,最后由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带走。

ILM公司主要进行电脑特技制作,这些机柜组成渲染农场用以对图像进行处理。每个新机柜配有84台刀片服务器,每个刀片服务器有2个四核处理器和32GB的内存。这些服务器功能非常强大,与3年前采购的BladeCenter相比,一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相当于过去的7台。然而,一个新的42U机柜产生的热量相当9个家用烤箱以最高温度工作。为了制冷,ILM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几乎是满负荷工作。

惠普副总裁兼关键基础设施服务部门总经理Peter Gross介绍说,近年来新建的大多数数据中心其设计制冷能力大都为每平方英尺100~200瓦,每个机柜的制冷能力为4千瓦。而一个数据中心的设计制冷能力达到200瓦时才能支持平均5千瓦的机柜热密度。如果对气流流向进行精心设计和专门优化,机房的空气调节系统最多可以满足用电量25千瓦的机柜的制冷需求。而现在ILM公司的数据中心每个机柜用电达到28千瓦,这已经是现有的机房空调系统所能承担的最高负荷了,从事数据中心能效研究的IBM 研究员兼首席工程师Roger Schmidt说,“ILM是在挑战30千瓦的极限,这注定是一个相当艰苦的工作。”

计算密度

不宜继续增加

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未来用电量如果继续增加怎么办?完全可能因为制冷问题无法解决,让我们不能再往数据中心中添加任何设备。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Schmidt说。

Schmidt认为超过30千瓦的高功率密度计算以后将不得不依赖于水冷。不过其他专家表示,数据中心的相关设备制造商可以通过通力合作降低服务器的部署成本,使得服务器不用都挤在机柜中,而是分开摆放,这样机柜中的热密度就不至于越来越高。

ILM信息技术总监凯文•克拉克对采用新的刀片服务器后获得的计算能力的提升和节电效果很满意,他说这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的大趋势。

根据IDC的研究,服务器的平均价格自2004年以来已经下降了18%,而CPU成本下降了70%,达到715美元。但克拉克不知道如果计算密度成倍增长持续下去的话,自己的机房到底还能维持多久。“就现有的机房设备而言,如果计算密度加倍的话,从制冷的需求来考虑,是难以满足需求的。”他说。

他并不是唯一关注制冷问题的人。40多年来,计算机行业按照摩尔定律规定的进程快速发展,每两年计算密度增加一倍。现在一些工程师和数据中心的设计师们开始怀疑这条道路的可持续性,因为这条路似乎已走到了尽头。现在面临的困难不只是芯片制造商是否能够克服制造更精密的晶体管所面临的技术挑战,还在于现代数据中心要运行和管理如此多的高计算密度的机柜是否经济。

现代数据中心机柜中安装的IT设备越来越多,这不仅意味着机柜用电量大大增加,还意味着后面的所有辅助设施的容量和用电量也相应增加,包括冷却系统、配电设备、UPS和发电机等都会按比例增加。这一点值得数据中心经理注意。

IDC公司在2009年曾调查了1000家数据中心的负责人,接受调查者中21%的人将电力和制冷列为数据中心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将近一半(43%)的人说这是它们运营成本增加的最主要原因,1/3的人说他们经历过因制冷问题或者电力问题导致的服务器宕机。

Christian Belady是微软全球基础服务集团经验最丰富的基础设施架构师,负责设计和管理着微软最近在美国华盛顿州昆西市建立的数据中心。他说,采用高架地板形式的数据中心单位建设成本太高,微软在昆西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82%。

“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那种计算密度越高越好的错误观点。”Belady说,“要知道,计算密度加倍意味着所有的辅助设施、制冷系统容量都要加倍。”

格罗斯说,随着数据中心内单位面积上的计算密度增加,虽然整体机电成本变化不大,但由于功率密度增加而带来的运营成本却大大增加了。

IBM的施密特表示,对于新建的数据中心而言,最大的资金投入不是建筑本身,而是保证公司电力供应的设备成本以及相应的制冷成本。计算密度的增加已经让一些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项目资金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

“很多总裁级的人听说新建数据中心要这么高的投入都吓了一跳。”施密特说。

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拉克什•库玛说,从电力使用和成本的角度来说,功率密度不可能无休止地增长下去。幸运的是,大多数企业的数据中心机柜的电力消耗暂时还没有达到像ILM这样的水平。Gartner的客户中约有40%其数据中心每个机柜的功率为8~9千瓦,而有些高达12至15千瓦,无一例外的是,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现在,一些企业数据中心和一些对外提供托管服务的IDC开始对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并把它作为数据中心的依据之一,而它们在以前只是按照租用空间收费的,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底用多少电。更大胆一些的IDC则针对大客户采用根据用电量决定收费多少,由用户先提出最高要用多少电,IDC再据此给其分配相应的空间。

按用电量付费

而不是空间

不过,指望客户不仅知道他们需要租用什么样的设备,还要了解安装了这些设备的机柜大约需要用多少电,似乎不太现实。

“对于某些客户来说,这是非常现实的,”从事服务器托管服务的Terremark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斯图尔特反驳说。事实上,Terremark采用这种方法也是响应客户的需求。“客户中有不少人找到我们说,他们最多需要多少电,让我们为他们安排空间。”他说。如果客户不知道他的机柜要用多少电,Terremark也会单独给这个公司配一根总电缆,通过这个电缆为客户的机柜供电,到时用电情况也就清楚了。

IBM的施密特认为,功率密度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但数据中心的制冷方案需要改变。

ILM的数据中心完成于2005年,设计供电能力为每平方英尺200瓦,从机房来说这个电力供应和制冷能力已经足够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方法能有效地解决高密度机柜内部的制冷。

ILM公司采用了冷/热通道的设计,同时管理人员对通往冷通道的格栅板的数量和位置进行了调整,从而对流经机柜内的气流进行了优化。即便如此,为了避免机柜内的局部热点,空调系统必须保证整个13500平方英尺的机房不超过18.5摄氏度。

克拉克知道这有些浪费,今天的IT设备设计运行温度高达27摄氏度以上,所以他正在关注一种称为冷通道密封的技术。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数据中心在试验对一些高热密度地方的冷热通道进行密封,包括通道两端设上大门,为防止热空气和冷空气通过机柜顶端到天花板之间的空隙混合,这些位置也用隔板封上。除了这些办法之外,有的数据中心还让冷空气直接进入机柜底部,在机柜内与IT设备进行热交换,然后逐步上升,最后通过机柜顶部的出口进入回风道,再通过天花板顶部的管道返回,从而创造出一个闭环的制冷系统,彻底避免冷、热气流的混合。

“冷/热通道的方法其实还是传统的方法,而不是最优的。”埃森哲数据中心技术经理和运营经理Rocky Bonecutter说:“最新的趋势是铺设围栏,对冷热气流进行分流。”

据惠普的Gross估计,如果数据中心利用这种技术,普通的机房空调系统可以最高满足每个机柜25千瓦左右的制冷需求。“当然,这需要仔细地对冷热气流进行隔离、防止串流,还要对气流路线进行优化。这些工作必须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例行工作。”他说。

虽然按照现在的标准来重新设计数据中心,能降低能耗和解决制冷的难题,然而,单个机柜的功率却是越来越大,最新安装刀片服务器的机柜每个功率已经超过25千瓦。在过去的5年里,IT一直在不断对机柜、高架地板等进行重新设计以及对气流进行优化,最显而易见的成果是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如果机柜内的热密度继续上升,安装密封的围栏将是确保机房制冷的最后一招了。

从风冷换成液冷?

为了解决高热密度机柜中的热点问题,一些数据中心已经开始转向到液体制冷。最常用的液体冷却技术称为紧耦合制冷,也就是用管道将冷冻液(通常为水或乙二醇)输送到高架地板之上或者直接把冷冻液输送到机柜内部,然后通过风和冷冻液之间的热交换达到给机柜内部降温的目的。库玛估计,Gartner 20%的企业在使用某种类型的液体制冷,至少在一些高密度的机柜里已经用到了液体制冷。

IBM的施密特说,那些采用机房整体制冷的数据中心,尤其是那些为了应对高热密度不得不采用更大的柜式空调的数据中心,采用液体制冷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电费。

但微软的Belady认为液体制冷仅限于一个相对较窄的领域:高性能计算。“如果你想把制冷用的液体送到芯片,成本马上就会上升。”他说,“迟早有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方法成本那么高,为什么我还要用?”

Belady认为遏制计算密度不断上涨势头的最好方法是改变数据中心的收费方式。微软如今已经改变了它的成本分摊办法,不再是仅仅根据用户的占地面积和机柜的利用率来收费,而是开始把用户的用电量考虑进来。而采用这种收费办法之后,局面马上得到了改观,每个机柜的用电量开始下降。“如果成本按照用电量来考核的话,机柜内的热密度自然会下降。”他说。

自从微软开始按照用电量收费以来,其用户的关注重点从在尽可能小的空间中获得最强大的处理能力转变为用最小的电力消耗获得最大的处理能力。“这并不是说收费策略改变后机柜内就一定不会出现高热密度,最终要取决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总体能源效率。但是,如果你是按照占用空间的多少收费,100%会导致高热密的。” Belady说。

今天,很多IT设备供应商的产品是按最高热密度设计的,用户往往也愿意为了节省机房地面空间而购买更贵的适应高热密度环境的服务器等设备。因为很多机房的收费是按照占用的机房空间来计算的。殊不知,更高的用电量会带来电力分配设备和制冷用电量的相应增加,由此导致电能利用率下降。实际上,营运成本中80%会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增加,比如机电基础设施必须为机柜输送所需的电力,同时为这些机柜内的设备制冷。

Belady以前曾是惠普公司的一名非常杰出的工程师,从事服务器的设计工作。他说,IT设备的设计就应该考虑到让设备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可靠工作。比如用电设备要设计为最高在27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下工作。目前的设计温度是2004年制订的,这一年ASHRAE(美国社会、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协会)规定设计温度为72华氏度(22.2摄氏度)。

不过,Belady认为数据中心设备在27度以上的温度运行,可能带来更高的用电效率。“一旦机房允许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机会之门就被打开了。比如,你可以利用室外的空气来为机房降温,这样你就无需安装这么多的冷却设备,不过,机柜的热密度不能太高。”他说,有些处于气温比较低的地方的数据中心已经开始尝试在冬天关闭冷却机组,而直接使用室外的冷空气来免费给机房降温。

如果IT设备可以在35摄氏度下正常工作,很多数据中心几乎可以全年不用空气冷却器。Belady接着说:“而如果IT设备在50摄氏度下也可以正常工作,那世界上所有的数据中心都不再需要空调了,这将完全改变数据中心的运营方式。不幸的是,至少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的。”

Belady希望IT设备能更结实一些,但他也认为,服务器实际上比大多数数据中心的管理者所设想的要结实。他说整个行业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运营和管理分布式计算系统。

Belady说,理想的策略是要开发出一种系统,这个系统中每个机柜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功率密度和工作负载进行专门优化的,这可以确保每个机柜始终性能最佳、最节能。这样,不管是供电还是制冷资源都将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既没有过度利用也不浪费。“如果你的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充分使用,从可持续性的角度而言,与过度利用相比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他说。

未来会怎么样?

Belady认为,未来数据中心可能向两个方向演进:高性能计算将采用液体制冷,而其他的企业数据中心和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中心(如微软的数据中心)仍然会继续沿用风冷的制冷方式。不过,这些数据中心可能会迁往地价更便宜、电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这样才能继续扩大规模。

戴尔企业产品部CTO Paul Prince认为,大多数数据中心不会很快遇到高功率密度的问题。每个机架的平均功率密度仍然在机房空调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他说,冷热通道分离的方法和设计围栏进行冷热气流隔离等方法人为地在机房中开辟出了一个“冷却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中心局部热点问题。“数据中心的功率密度和热密度肯定将继续上升。但是,这种变化一定是渐进的。”

在ILM公司,克拉克注意到采用液体作为制冷剂的紧耦合制冷方式是一个大趋势,不过,他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对在数据中心用液体作为冷媒还有些不放心。但他也认为,高性能的基础设施必须采用这些新的办法。

“虽然暂时有些难以接受,但是既然液体制冷是个大趋势,我们会尽快改变我们的观念,只要这些技术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克拉克说。

链 接

数据中心节能八招

1.升级服务器。新一代服务器提供更强大的处理能力,而且更节能。同时,尽量采购那些高能效标准的服务器设备,这些设备采购成本可能高一些,但从长远看,会带来运营成本的节约。

2.按用电量收费。改变传统的按占用空间大小收费的模式,把用电量作为收费的参数之一,这可以促使客户采用更高效率的设备。

3.考虑对冷热通道密封。如果数据中心已经采用了冷/热通道的设计,而且机柜的功率超过4千瓦,那么下一步就必须采用冷热通道密封技术了,包括关闭通道两端的门,用隔板对机柜进行隔离以防止冷热空气混合。

4.使用变速风扇。机房空调系统依靠风扇把冷空气送到预定位置,同时把热空气带走。如果风扇转速降低12.5%,用电就会节省一半。

5.打开电源管理功能。大多数服务器都带有节能技术,比如控制风扇的速度、在待机时降低CPU的功耗,但默认是没有打开的,很多数据中心管理者后来也没有启用它。建议尽量启用这些功能,除非对系统可用性和响应速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6.对数据中心进行分区。把数据中心分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区域,每个区块都有自己专用的供电和制冷系统,分区内冷热空气也要进行隔离,同时还可以安装导流板和格栅对气流流向进行优化。

篇9

关键词:云计算;信息化;SaaS

一、 引言

云计算作为IT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得到了IT服务商的大力推广,在学界、业界、商界都成为炙手可热的热点名词,被认为是引导“第三次IT革命”的大旗,将对组织、企业和个人带来深远的影响,从而也必将深刻地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二、 云计算信息化模式

与其说“云计算”是一种IT新技术,不如说是一种新的运营模式:从传统PC机中分离出“沉重”的软、硬件设备,将其集中起来以构成无比强大的“超级算机”,为无数“轻便”终端提供更为优质、专业的软、硬件服务。

在云计算平台的支撑下,应用程序、存储空间、计算能力等计算机传统部件都可以从云端直接获取,从而使终端用户可以极度轻型化。轻型化的客户端设备将日益沦为未来计算机的“显示器、鼠标和键盘”,而庞大的云将成为终端的“主机箱”,使“网络即计算机”的理念逐步成为现实。为此,企业传统的信息化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1. 硬件设施建设模式。规划良好的硬件设施才能为各种信息系统提供充分保障,但是过高性能的设备也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而过低性能的设备则造成企业信息化性能不达标。另外,计算机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折旧速度远高于企业其他固定资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常陷入设备购置的两难境地。云计算概念出现之前,服务器租赁就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简单的服务器托管服务难以真正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云计算这个“超级网络计算机”使得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信息系统直接搭建在以低廉价格租用的专业、高性能的云设施上,并可方便、廉价地进行硬件设备升级。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已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部分租用SaaS服务进行企业信息化硬件平台混合搭建。云计算模式的出现使企业在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情况下又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大大消减硬件设施投入。

2. 软件服务建设模式。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常依据其自身软件开发实力的强弱进行自主开发或外包给软件开发商。软件开发本身存在巨大的风险,同时软件开发还需要与硬件相匹配才能最大地发挥其效能。而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提供了全新的在线软件服务模式:从简单的办公软件到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大大消减了对企业自身硬件的要求,也为信息化的软件服务建设提供了新选择。同时由于软件是云服务上提供的,繁琐的软件维护工作也一并由云服务商负责,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3. 系统集成模式。大多数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部分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硬件、软件及数据等宝贵资源,借助这些宝贵资源构建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则是系统集成的主要目的。通过专业咨询公司的资深方案,结合现有软、硬件资源和企业实际,将企业现有资源与云服务商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无缝连接,使企业直接跨入云信息化时代。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IT资源的需求并不均衡,在运营高峰阶段访问需求激增,如大量文档的临时转换和大量数据的挖掘;运营周期闲暇时段服务器则处于闲置状态,对拥有高性能数据中心的企业而言,资源利用率很低。低于80%计算能力和65%存储空间利用率的数据中心都是低效的,具体统计显示有许多数据中心都是低效的。云计算模式中云计算平台根据数据访问需求动态分配资源,大大降低IT投资成本,以便企业能够集中资金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采用云计算模型进行信息化建设具有更低的建设成本,更低的维护成本,更低的应用门槛,及更低的应用风险。张秀菊认为云计算能够减轻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降低信息化资金的支出,促进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工作模式的转变,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张秀菊,2010)。韦群锋认为从技术人员配备方面看,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大大减少;从投资成本看,企业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问题解决方案;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运营(韦群锋,2009)。

在云计算大潮之下,借助云计算实施企业信息化已逐渐成为业内共识,然而如何借助云计算东风,深化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是摆在众多企业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云计算项目的盲目上马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风险。管理者必须权衡利弊,进行充分论证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科学决策,其中成本与收益是主要的考虑因素,硬件设施的成本与收益核算相较于软件要清晰和简单得多。

三、 硬件设施成本分析

作为进行云信息化的第一步,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费预算等选定硬件设施的建设方案。

立足自我:以现有资源为主,进行适当添置,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外包租赁: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从专业基础设施服务商租赁主机、磁盘、路由等硬件设备;

混合搭建: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程度的设备租赁,通过资源整合来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除了战略上的考量,企业通常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结果来进行方案选择。上述三个方案的权衡实际上是自主购置硬件搭建平台与租赁成熟硬件平台两个方案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要进行全面的成本比较,需要将硬件整个服务生命周期中发生成本均需计算在内,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样才能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有效。把使用周期内企业的IT设备购置、保养及专业维护人员的成本与达到同等效用的设备租赁成本进行比较,成本偏高的方案将是不符合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案。杨振东从信息化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察其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杨振东,2010),评价其投资回报率(Rate Of Invest,ROI)。TCO方法是Gartner公司于1987年提出的,用于评估拥有IT的可见成本和隐性成本,包含IT资产的生命周期内涉及从采购到最后处置的全部成本。

在自购模式下,企业IT部门通过一次性的投资获得所需硬件,并支付这些硬件设备使用周期内的后续维护所需的材料费用、服务费用和人员成本。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除了这些传统的显性费用,还应包括如能耗、环保等常被忽略的隐形成本。企业购置了大量的硬件设备的同时,还需要支付运行这些硬件设备所耗费的电力和空间成本,尤其是大型服务器的冷却耗电。据调查,2007年中国用于服务器的电源和冷却总开支就达到了19亿美元。Gartner公司对全球公司做的一个跟踪调查显示,有超过75%的IT预算是用于维护和运行现有的系统基础架构和软件,还推断出企业在维护和管理这些系统中花费的成本是购买系统所花费的四倍多。

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企业通过支付租赁费来使用SaaS提供的硬件系统,无需承担拥有和维护硬件资源的大笔费用。由于云计算厂商提供云服务是规模经济的,每个租赁用户分摊的服务成本较小,因此单个企业的租赁费用相当低廉。云服务提供商和用户借助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对各种服务(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服务等)、质量以及违约责任进行定义。云计算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于提供商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也影响了企业采用SaaS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如微软的SLA协议规定起始点可用性99.9%的可用性(低于这个百分比时客户每月可得到25%的补偿)和可用性99%(低于这个百分比时客户可得到50%的补偿)。在SLA协议的约束下,企业为信息化建设租赁的硬件设施也有久了保障。企业租赁SaaS服务的成本函数如下所示。

其中Cr代表企业从SaaS服务提供商获得硬件设施的累积成本,Cl代表企业为了能够使用SaaS服务而对企业进行的一次性改造费用,R为SaaS服务租赁年费用,k为服务使用时间。通常合同所约定的年租赁费为常数,或在使用期限内等同于一个常数,因此成本核算模型中将其处理为常数。从而企业租赁SaaS服务的成本曲线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线性函数。

企业自建信息化硬件平台的成本函数如下:

其中Cb代表企业自主购置硬件设备的累积成本,Cc代表企业购置硬件设备的一次性投入,?啄是硬件设备在经过n年后的折旧虑,C?祝是系统集成的改造费,P是企业进行设备维护与管理的人员费用,M是企业管理和维护硬件的费用,由于保修期的超出和设备逐渐老化,维修费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琢k为设备在第k年硬件设备的管维因子。鉴于设备维修费用通常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曲线如图2所示。

两种方式的成本核算因子如表1所示。

从而在n年的设定使用年限中,企业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外包与自购的权衡主要依据租赁SaaS服务商服务总成本Cr与自建云计算平台成本Cb数值的大小比较。

四、 案例分析

为了合理评估不同类型的企业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选择,本文以三个同行业类型而规模各异的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所拥有的固定用户群规模的描述体现公司规模的差异,如表2所示。

三个公司都在向Amazon EC2购买服务和自主购买设备之间进行选择。Amazon EC2的服务项目价格列表如表3。

为了评估服务租赁费用,采用CloudAnalyst软件进行模拟估算。CloudAnalyst和CloudSim软件都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云计算开源仿真软件,能够进行IaaS、PaaS和SaaS层次的仿真。(Calheiros,Ranjan et al.,2011)开发的CloudSim软件能够进行云计算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支持对云计算部件的系统性和行为建模,如数据中心、虚拟机、资源分配政策等。(Wickremasinghe,Calheiros et al.,2010)CloudAnalyst是基于CloudSim的一个图形化仿真软件,可以不用像CloudSim软件那样需要建模者编写大量的代码,具有友好的图形化界面、灵活的参数定义、图形化输出、易于扩展等优点。借助仿真软件不仅可以从云计算服务商的角度对服务策略、负载均衡、成本优化等进行仿真,也可以从顾客的角度评估企业租赁服务的成本,从而为企业云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假定北美的用户每5分钟请求一次,欧洲的用户每10分钟请求一次,亚洲的用户每3分钟请求一次,且每次请求的数据大小都是100b。数据中心为一个,包含5个相同配置的服务器,内存2G,存储空间100G,4个处理器的速度都为10000MIPS。数据中心DC2包含4个服务器,内存204800Mb,存储空间108Gb,4个处理器的速度都为10000MIPS,所有虚拟机的策略都是时间共享机制。

通过模拟估算出的各企业的年租赁费用如表4。

为使用SaaS提供的服务,企业还需承担一定的系统集成费用,以很好地将企业内网与SaaS提供的服务整合起来。企业规模越大,整合费用越大,反之则越小。

企业如果采用自购设备构建数据中心,需要购置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等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软件。粗略估算构建同等规模的数据中心需要一次性投入100 000购买各类设备。此外还需要雇佣一定数目的人员进行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假设硬件平台自购成本估算清单如表5。

硬件使用生命周期以5年为计,硬件5年届满后折旧率设为80%,管维因子分别为0.1,0.2,0.4,0.6,0.8。从而参照方程(1)与(2)得到的两种方案对应总费用如表6。

因此企业最终究竟采用哪种方案还依赖于企业对现有系统的集成费用。不妨假设两种方案的集成费用相差不大,从而从表6可以看出企业A采用SaaS租赁方式比自购方式要昂贵(五年共计31 028),而其他两个企业则是选择SaaS租赁更为廉价(五年成本分别少145 632和152 549)。因此,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宜租赁SaaS服务,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宜自主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

五、 结论

借助云计算模式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采用云计算进行信息化建设具有更低的建设成本,更低的维护成本,更低的应用门槛,及更低的应用风险。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租赁SaaS服务进行信息化建设。只有科学判断企业适合何种方式的建设模才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消减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和总结了企业借助云计算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三种模式,认为企业云计算硬件平台的建设模式主要体现为全自建和全租赁的对比。借助CloudAnalyst软件仿真满足企业使用需求的SaaS服务成本,与自建成本进行对比,从而辅助企业根据自身实际作出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 Calheiros, R. N., R. Ranjan, et al. Clou- dSim: A Toolkit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and Evaluation of Resource Provisioning Algorithms. 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2011,41(1):23-50.

2. 郝雪梅.基于云计算的煤炭信息化研究.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3. 张秀菊.“云计算及其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