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财务风险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微企业财务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微企业财务风险

篇1

关键词: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控制与防范

一、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种类及形成原因

根据小微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环节,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利润分配风险。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一)外部原因。1.外部环境和政策分析。市场经济环境、法律政策等客观存在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因素,并且是企业难以预知和把握的。企业的经济运行随着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银行利率发生变化时,企业筹资成本随之发生变动,筹资成本提高时,企业有可能因支付过多的利息而产生不能履行债务偿还的义务,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企业需要调整资本结构,减少外部筹资,改用留存收益,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当国家实施降低税负的措施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盈利空间,财务风险随之降低。2.行业背景分析。新企业市场入驻、竞争对手新技术引进等情况都会影响到小微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收益,进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二)内部原因。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必然导致企业各部门运转不顺,其中企业财务管控制度涵盖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果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资金安全性和使用率就得不到保证,财务操作环节漏洞造成核算不实、信息失真等情况的发生都伴随着财务风险的发生。2.财务人员意识淡薄。小微企业财务人员缺乏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客观认识不足,导致企业财务系统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导致企业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应变能力不足产生财务风险。3.资本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企业负债占企业资本的比例过大。一般认为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应该控制在40%以下,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企业需要定期支付的利息就大,一旦企业发生亏损就会增加企业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4.投资决策不合理。企业投资前期预测不足、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预估有误,都会致使小微企业发生投资决策失误,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发生灾难性的损失。5.收益分配政策不科学。企业收益分配如果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缺乏合理的收益控制,就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增加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如果企业股利分配过高,股东收益得到了满足,但企业大量资金的外流会造成企业发展资金保障不足。如果企业留存收益高,对企业发展有利,但股东收益得不到满足,股价受到影响,股东投资随之发生变化,造成企业财务风险。

二、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将导致企业资金困难,影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就如人体贫血。小微企业在运营期间,由于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资金运营成本减少,企业将达不到预期收益,企业债务偿还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企业发展运营受到资金限制,甚至面临亏损和倒闭的风险。(二)控制财务风险的意义。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管理、销售运营等方面的风险最终都表现在财务风险上[1]。提高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控制财务风险,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健康有序发展,对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经典案例失败案例

1:南方某加油站出纳利用职务便利,为其亲朋好友代开发票,税务部门发现该加油站发票开具异常,开票率超高,遂对该加油站进行税务检查,在对票据进行核查时发现部分票据开具单位在加油站客户档案中并不存在。案例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是发生该案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落实到位就会避免或减少该财务问题的发生。失败案例2:2008年中信泰富证券为降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导致企业亏损金额高达155.07亿港元。案例分析: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是高风险投资项目,中信泰富对投资项目前期评估不足,发生投资决策失误,进而导致企业亏损。正确的投资能使企业获取大额收益,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得到改善[2]。反之,对投资市场分析不到位,投资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风险。成功案例1:某快餐店老板为降低生产成本,实行由总店标准化批量生产,所有分店几乎不设厨师岗位,这样分店店面面积比其他快餐店面积小,直接拉低了租房的成本。同时该快餐店在销售过程中与超市合作,既提升了超市的客流量,也增加了快餐销量,进一步缓解了租用实体店面产生的成本。案例分析:在小微企业生产运营环节,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采取跨行业合作达成企业双赢,也是企业提高销量、增加营业利润的全新销售手段。成功案例2: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办某英语培训班。第一个月,只有甲招到了学员,三人辛苦一个月挣了1000元钱,在利润分配时,甲提出自己拿200元,乙、丙两人各400元,并约定:以后不管甲挣多少,乙、丙二人都按400元提取利润分红,乙、丙二人没有异议。第二个月,依然只有甲招到了学员,这一次的收益是5000元,当甲拿出800元平分给乙、丙时,遭到了二人的拒绝。不过,当甲拿出第一次分红时三人签署的利润分配方案时,乙、丙哑口无言。案例分析:有数据显示,90%的企业在创业初期因利润分配不当导致企业倒闭。这些倒闭企业不是没有挣到钱,而是挣到了钱却因为利润分配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企业关门倒闭。公司创业初期在进行利润分配时,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否则将使企业面临因利润分配产生的各种负面问题。

四、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树立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培训[3],使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能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准确分析,针对国家政府部门最新颁布的政策及行业新动向,及时调整并作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定位,以便能够及时防范和减少企业财务风险。(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针对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各部门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职责,细化各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有利于确保企业制度的全面落实,避免因权责不明,造成企业内部混乱,发生企业财务风险。(三)建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编制小微企业现金流量预算,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现金流动情况实时了解企业运营动态,当企业应收账款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表明企业产品积压少、资金回笼情况良好。当企业应收账款或存货大幅度上升时[4]123-124,表时企业运营存在风险。所以要定期利用企业现金流量、资产负债、企业利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预估,建立企业长期财务预警体系[5]269-300。财务风险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就会陷入危机。因此,企业必须树立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识别意识[6]229-300,从实际出发,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才能及时有效地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将企业财务风险降至最低点。

作者:王甲迎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爱东,温建波.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4(2):160-161.

[2]韩萍.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投资理财,2015(1):80-90.

[3]海洋.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控措施[J].价值工程,2014(2):26-27.

[4]叶陈刚,郑君彦.企业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当今社会中,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过程,不仅需要一系列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来管理这一过程,而且还需明确其目标、内容、职责、任务和原则;企业的资金流通常按照“资金一成本一收入一利润一资金”这一运行轨迹不断循环,这一运行过程并非和企业“采购一生产一销售”这一实物流完全一致。如:企业购买期货,并在持有一段时间后将其售出并从中获取利润等行为。这一盈利过程完全脱离企业自身的实物流而独立完成的。在金融企业、投资企业,以及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理财的普通企业,这一现象已非常普遍,是企业运营和盈利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育和完善,企业的资金运动已不同于传统的定义和范畴,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和运用、资金的补偿、资金的积累等,都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完全不同于以往,因此将财务风险这一现象出来单独进行观察分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一种企it,经营的信号,能够较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及时发现财务风险,提前预防和防范,才‘能将财务风险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一)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在现金为王的现代社会,现金流就是企业的命脉。风险在形成危害前有一定的萌芽期,企业能够检验这一时期财务风险状况的关键指标就是企业是现金流量是否健康。由于企业通过货币资金流动判断风险情况及与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就短期而言,企业即使亏损,但只要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如通过融资或者变卖资产,企业也能维持一段时间。相对而言,如果一个企业即使销售大幅增加,账面盈利增大,但如果是以增加应收账款为代价而换取的收入和利润增加,也会引起现金流断流,造成资产链断裂,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由此可见,现金流管理的重点,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足够利益,而是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现金用来支付企业的各种支出。当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恶化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营和管理出现问题,企业将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现金流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到期债务,然后就是金额相对较大的投资性支出,而经营现金净流量为净流时才能说明企业经营良好,企业长期发展趋势良好的关键因素。常见能发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敏感性现金流量指标包括: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与流动负债比、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与负债总额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而预计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及时向企业提供财务风险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按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来安排资金的取和支付,并相应制订的全面预算考核制度。有效实施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务考核会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而合理安排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二、联系实际采用适合的风险防范方法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及时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在企业产品出现积压,产品质量下降,期末应收账款金额加大,收入下降过快,成本上升过快,要仔细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变化过程,并确定相应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以降低财务风险的危害程度。分散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和降低风险等防范方法是面临财务风险时,企业所通常采用的方法。(1)分散法。即不过要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通过企业联营、经营多样化,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2)回避法。即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应综合分析和评价各种投资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确保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财务风险相对较小、流动性较强的方案,进而回避企业财务风险。(3)转移法。

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将风险转嫁出去,从而降低自身风险。如购买产品安全保险,将资产损失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时,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选择几家供应商,减少产品不能按时交付,供应商过于强势且转换成本过高的风险。

三、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篇3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财务风险

2008年,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美国经济全面衰退,全球经济大萧条,中国经济同样遭受了巨大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据艾瑞咨询统计,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总数为3 453万家,较2006年增长9.6%,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中小企业的总数要降到3 400万家。这说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变能力差,因而迫切需要中小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形成一个可以遵循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能力。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资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可演变为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是由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将会危及企业生存的一种状态。它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建立财务风险的报警系统,及早发现财务风险,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

一、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法律环境、社会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产生的巨大风险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产生的冲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财务瘫痪处境,威胁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如我国的经济体制明显偏向于国有企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调整政策市场环境、法律环境都是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再如2008年年初国家从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变为实施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至5月份已经四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13.5%提高到16.5%,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利息高、成本费用上升、无力偿还贷款本息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由于受经营理念、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其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定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财务危机。

(二)内部因素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1.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导致财务风险

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把生产搞好了有生产订单,有经营利润,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经营决策失误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财务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主观臆测严重,重大事项不经集体决策审批而个人单独决策。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3.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资金运动各阶段、各种形态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不合理,导致了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甚至发生资不抵债。

4.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由于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受财务制度的束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尚未树立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科学概念,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是未能确立起最优化思想;在财务风险管理中,不权衡资本成本,不考虑资本结构,投资时不测算风险报酬,不分析现金流量。中小企业往往将会计与财务职能划分不清,没有建立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简单地要求会计部门承担财务预测、分析职责,有的会计部门也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资料不齐全、不规范,因而使得财务风险预测、评价与控制所依赖的财务会计信息不全,从而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价与防范。

5.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的约束机制不到位,审计监督乏力,甚至缺少必要的内部监控体系及制度,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既有外部环境影响,也有内部原因。据对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的调查,大凡企业风险管理好的,重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建设的企业遇到的风险就小,财务损失少,企业倒闭的也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使自身内部环境处于最佳状态,并且适应外部环境,坚持用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明确自身的财务优势与财务劣势,扬长避短,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

二、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分析、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企业安全、稳健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财务活动的连续进行;有利于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一)建立财务风险意识,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的变化,管理层应对企业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借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提早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管理层要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防止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成本上升和资金链的中断而出现经营亏损或资不抵债的财务危机。企业经营者要根据政策因素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避免企业步入财务危机。在物资采购方面,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在生产组织方面,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活动,开发新产品,优化品种结构,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销售方面注重产销衔接,以销定产,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拓新渠道,培育新用户,加速货款回笼,加强业务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的水平。

(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可以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发出警告,以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控制财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要建立企业的交易记录,控制企业贷款规模,及时公布企业的财务信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分析会计报表有关的比率关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表现主要有:现金流量不足;企业不能及时支付到期债务;销售额非正常下降;现金大幅度下降而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一些比率出现异常(如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大幅度下降)。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应随时加强对以上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合理处置不良资产,有效控制存贷结构,适度控制资金投放量,减少资金占用,还应注意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货币资产,减少甚至杜绝坏账损失,加速企业变现能力,提高资金使用率。

(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的约束机制不到位,审计监督乏力,甚至缺少必要的内部监控体系及制度。因此要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控制制度,如对企业的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固定资产存货控制等。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对不相容的岗位实行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如会计与出纳不得由一人监管;建立回避制度;会计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出纳人员;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收入不入账;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销售收入要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避免销售人员直接接触现金;对投资、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重大投资、贷款实行集体决策审议联签制度;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实施成本费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存货管理,对固定资产、存货要专人保管,建立资产管理账簿,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保持财务资料完整。要选用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财务人员,避免任人唯亲,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四)优化资本结构,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大多靠举债经营,企业经营者就必须使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低于2:1,流动比率的数值越大,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此外,企业经营者还可把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和待摊费用之后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调整到不低于1:1的安全区域内,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增强。中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合适的筹资方式,制定科学的融资策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寻求低成本的资金运营,降低财务费用,防范财务风险。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数量的比例关系尤其是短期负债资金的比例。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仅仅盯住资产负债是不够的,更要关注和优化负债结构保持长短期债务的匹配,规避短期不能支付、偿还债务的风险,这样才能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相反,如果负债结构不合理,就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我国现行的银行贷款执行的是期限利率即根据占用贷款的时间长短确定贷款利率的高低,同时不同的币种实行不同的利率。因此,企业根据利率变动,调整贷款期限和不同币种贷款结构就可以降低资金持有成本。通过调整长短期贷款期限,本币与外币负债比例以及控制贷款逾期,可确保资金的安全。

(五)建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应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确保审计部门发现的重要问题能送达治理层和管理层。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优化财务结构,从而规避风险,改善不良经营状况,实现企业目标,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叶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2005.

[3] 王竹玲.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通讯(理财),2008.7.

[4] 刘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6).

[5] 邱启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0).

篇4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 要:本文主要小微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由于其规模较小业务相对比较单一等原因导致其难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是其提高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类型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加强小微企业财务预警的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财务预警;指标权重

中图分类号:F24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085-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吴丹丹(1991-)女,福建南安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会计;宋杰(1981-)男,福建永泰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实务和管理会计。

随着我国针对小微型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2013年1月起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融资困难,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财务风险是小微型企业经常面临但是又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小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保证小微型企业的财务安全稳定是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小微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是小微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小微企业管理者面对财务风险只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规避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其主要类型有: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筹资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筹资环节是我国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首要原因。目前小微企业主要采取负债筹资方式来进行筹集资金,小微企业在负债筹资的结构安排上大都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第一,小微企业在起步期筹集资金时,几乎不会利用小微企业自身自有的资金来发展本小微企业,也根本不会想到要立足于小微企业自身状况来选择适合小微企业最有利的筹资方式。第二,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的途径相对较少,筹资成本费用相对较高,其自身资金本来就很有限,信誉度也比大中型企业较低,由于这种种限制性因素导致其很难满足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的最低贷款条件。

因此,小微企业就必须另寻他路,比如从外部获得资金,用固定资产等来进行抵押贷款,但这样会让小微企业外部融资风险大大增加。如果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例如不当的股票筹资决策,很可能会影响股票的顺利发行,甚至使股票筹资产生失败的结果。小微企业经营活动失败,长期处于亏损的状况,那么小微企业就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可能导致小微企业的信誉受到损害,不能有效地去筹集资金,也会影响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从而使公司陷入筹资困境。资金结构不合理,是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在负债规模一定的时候,债务期限的安排有没有做到合理,也会给小微企业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地增加小微企业的财务筹资风险。

2.投资环节造成的风险

投资环节是我国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投资会给小微企业带来高收益,反之,就会给小微企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目前小微企业在投资时,只注重投入的产品将会带来多大的收益,却忽略了产品在外部的流通情况,是否符合市场需要,是否具有可比性,对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并没有进行恰当的分析,这样很容易会导致了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小微企业利益就自然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是大部分小微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却忽略了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小微企业长期投资比率相对比较低下,加之小微企业资金相对比较紧张,融资难,很少有长期闲置的资金来进行对其他企业的股权和债权的投资,因此,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金融负债比率相对比较高,自有资金比率也比较低下,短期负债占总负债和销售额的比率较高,小微企业的长期投资比率处于十分低下的形势。又如小微企业往往缺乏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往往在进行投资活动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财务预警机制,不能进行精细的投资预算,因此,这些问题也会加大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

3.经营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不像大中型企业在使用资金时进行计划,因此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就很容易对小微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同时,小微企业负债比例较高,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较大,会对未来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小微企业对日常现金缺乏有效的管理,经常会出现现金流失、浪费的情况,使得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等的安排存在不恰当的状况,导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将会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的短缺,从而使小微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

4.流动性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指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小微企业对于流动资金缺乏必要的监控管理。对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资金有限,因此它们需要及时收回资金,充分利用流动资金创造利润。但是,它们在此环节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比如对现金的管理不严,日常事务中资金不足或者短缺的现象经常出现;应收账款过多,资金周转缓慢;对存货和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持有现金存在一个时间成本的问题,手中持有的现金过多,会由于较高的资金占用而失去其他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现金太少,又会面临资金不能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风险。因此小微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从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5.管理者管理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通常只关注产品的销量,只要销量持续增长,收入不断攀升,小微企业就容易导致忽视财务管理,这样一来,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然而,小微企业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其资金周转不畅甚至亏损,就无法立即运用财务预警措施化解危机,就会使小微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甚至遭受破产的危险。大部分没有财务制度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它们对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财会人员缺乏约束。有的小微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小微企业多数是家族企业,人情和亲情大于制度,往往使制度缺乏约束力,甚至形同虚设。另外,为节省运行成本,小微企业的部门设置一般比较简单,一人往往身兼多职,人岗不配,职责不明,难以起到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容易造成小微企业资产流失。

三、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

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并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它是小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或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对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起着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小微企业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进行分析预测,这样才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以发现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在危机来临之前提前向小微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小微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也为小微企业指导经营方向、改善经营决策和有效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进行预测

由于小微企业理财的主要对象是现金和现金流动,在短期经营活动中,小微企业能否顺利经营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对小微企业来说,要有稳定的利润是其财务预警的前提,对于经营稳定的小微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所以小微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环节,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小微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小微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对小微企业而言,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不仅是小微企业经营目标,也是其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

3.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进行预测

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要强调对风险信号的监测,根据其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我认为小微企业可以采用其中的控制风险策略,在有效的控制中使财务风险最低化。

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采用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利用财务预警措施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至于更好地达到提前预知企业财务出现的危机,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危机。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建设[J].计划与市场.2002(6).

[2]龚巧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小微企业风险[J].新疆农垦经济.2002(4).

篇5

    一、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现状及问题

    民间借贷事实上几千年来一直存在,因其借贷期限灵活、手续简便、快速,较好地满足了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发挥了其有利的一面,只是近年来其带来的负面问题更加突出。

    1. 范围太广

    2007 年河北工商联调研显示,177 份有效问卷中 41%的企业回答有民间借贷; 其中中小微型企业民间借贷约 81% 是用于解决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不足,约 23% 用于固定资产投产。据 2008 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被调查的255 家中小微企业中,曾经有民间借贷行为发生的有 182 家,占 71. 37%。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民间借贷比例更高。民间借贷的范围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2. 速度太快

    据中金报告显示,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 年中期同比增长 38% ,至 3. 8 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 中金估计) 的约 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 7%。[2]如此规模的民间借贷一旦出问题将很严重,其发展的速度严重超出国家预期,迅速从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展。

    3. 成本太高

    民间借贷利率本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确定,其高低视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关系和借款人偿还能力、期限长短而定。但近年来,国家实施连续加息、银根趋紧等宏观调控措施,信贷资金渐趋紧张,企业民间融资难度加大,导致借贷利率持续升高。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为 3—6 分,有的高达 1 角,甚至高到 1 角 5分,年化利率高达 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 10%,一般在 3%—5%之间。

    4. 风险太大

    民间借贷手续简单,但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法律法规支持,中小微型企业一旦不能如期偿还到期债务,债权人使用非法律或暴力手段,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企业负责人人身安全也成问题,由此造成企业民间借贷风险相当大。

    二、中小微型企业民间借贷的成因分析

    1. 系统环境影响

    自 2008 年美国爆发次贷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剧烈变化。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内需市场迟迟不能扩大,中小微企业本已恶劣的市场生存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国家 4 万亿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亦不能分一杯羹。不尽完善的国家法律亦不能从律法上保证中小微企业民间借贷的合理权益。2. 企业财务手段匮乏中小微企业在本已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由于财务管理手段的匮乏,在经营陷入困境时,首先不懂得运用财务知识自我分析是否有必要进行融资,而仅仅是拍脑袋、拍大腿、拍屁股的三拍盲目决策理论;如需要融资,在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的平衡上运用不当,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股东融资、增加留存收益、加大销售力量、加快存货周转、应收款项周转、拖延应付账款和供应链优化等。不一定非要选择增加企业负债来解决资金问题。

    3. 合法融资渠道受阻

    我国金融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受行政命令的影响较大,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为使命。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金融企业可供贷款金额趋紧,同时作为市场法人主体,总是按照市场规律优先放贷到经营风险小、利率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此造成中小微企业贷不到正常渠道的资金。

    4. 财务风险管理不足

    Fisher( 1906 年) 最早阐述了更关心低于某个特定收益下的风险思想,其对风险定义为: 收益降到低于利率水平线的可能性。[3]中小微型企业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财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由此造成财务风险预算控制、财务风险跟踪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到位,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更谈不上应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了。一个处在财务风险浪口上的企业不知道自己的风险就是最大的灭顶风险。

    三、中小微型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的可行性策略

    1. 加快立法,整治系统环境,严格执行现代法人制度

    国家相关部门应首先加快关于民间借贷融资的立法进程,让民办借贷融资进入国家监管范围,引导其稳健发展,给予合法地位,健全法律环境。再有我国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立的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应允许其破产保护。股东权益和法人权益要严格分开,保护公民的合法私人财产。中小微企业老板亦应学习我国《公司法》的内容,明确法人和股东的权益,企业破产,股东权益最多损失殆尽。但作为自然人,你个人的私人财产不受影响,法人不是你股东的法人。

    2. 强化综合理财手段的运用

    中小微企业一旦陷入经营困境应首先做自我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一定要在融资必要与否上做出明确判断; 如需要融资,一定要在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上做好平衡,并要在融资成本的先后顺序上逐步排查,不能盲目进行民间借贷。比如能通过加大销售力量、加快存货周转、应收款项周转、拖延应付账款和供应链优化等手段解决资金困难的就先不融资,通过增加留存收益融资成本最低、股东融资成本次之,负债融资最高、国家借贷融资成本比民间借贷融资成本低等。一定强调注重多种理财手段的综合运用,避免单一手段造成公司更大的被动风险。

    3.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中小微型企业要以战略的眼光引进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能仅关注会计部门核算,凡是涉及成本费用的都是财务管理问题,财务风险管理部门高于会计等各部门,要赋予其权限,不能仅作为摆设或更改会计部为财务部。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算管理机制; 建立公司财务风险跟踪、监督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全程跟踪、识别、评价和预测; 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问责制,明确承担责任和风险报酬; 同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处理突发或偶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建设。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1引言

中小企业是与国企及大型企业相比,规模较小、资源不足的初创企业或成长企业。21世纪是全球化、金融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中小企业因此抓住时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其在保证经济适度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功不可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规模较小及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都是企业财务稳定的隐患。中小企业必须在清楚认识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前提下,做好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将风险降至最低。财务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在企业生产销售的各环节,财务风险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我国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意识淡薄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本文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2.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内涵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过程。由于企业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实际经营成果偏离预期,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低下,资金链断裂,最终可能给企业带来亏损。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竞争主体,财务风险客观上制约着企业的稳定发展。具体而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偿债能力的强弱。

2.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特征

2.2.1客观性

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资金运动过程,不会随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来源众多,企业只能努力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财务风险。

2.2.2损益性

企业的经营收益与风险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收益,就必须要面对风险。收益大意味着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就大;收益小意味着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就小。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虽然与企业的实力相关,但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也对其有很大影响。

2.2.3复杂性

企业财务风险来源众多,伴随着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企业内部、外部宏观市场、间接因素、直接因素等。财务风险的复杂性为其控制增大了难度。

2.2.4不确定性

企业财务活动本身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而作为财务活动主题的财务人员对事物的认识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必然导致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2.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种类

2.3.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而引起财务状况不确定的可能。它是财务风险的重要部分。与国企或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较低,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找到投资者。因此,债券发行无法为中小企业有效筹集资金。另外,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满足上市条件,从而使股权筹集也无法成为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较大,又缺乏可抵押的资产,所以,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因此,中小企业基本上只能通过自身原始积累来进行资金筹集。

2.3.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某个项目以后,因投资决策不当或经营不善而遭受损失、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投资风险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损失较大,导致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严重时危及整个企业的生存。

2.3.3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的资产由于回收时间和金额不确定而引起资金回收风险。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后,转化为货币资金,才能真正实现资金的回收。从宏观角度看,国家的宏观政策及经济周期等,都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回收。从微观角度看,企业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的资金回收有很大影响。

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3.1外部因素

3.1.1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有自留资金和对外融资。因我国金融体系和证券市场的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达到上市条件。同时,中小企业因规模小、商业信用低,往往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因中小企业的资产大多不具有抵押能力,所以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并不积极。而中小企业如果通过民间渠道借款,则要付出较高的利息,从而大幅度增加中小企业的用资成本。

3.1.2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

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构成了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所面对的宏观环境。这些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时刻影响着中小企业财务的稳定。宏观环境的改变,一方面需要企业及时关注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将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改变,需要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策略。

3.2内部因素

3.2.1内控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约束着企业内部的管理、运营,影响到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行为。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不具备合理的治理结构。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缺乏管理约束力,导致财务混乱,财务活动缺乏监管。此外,企业的财务决策程序缺乏科学性,极易造成决策失误。

3.2.2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导致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与财务人员往往也风险意识淡薄,只考虑短期的经营利益,因而忽视长远利益。在制度安排上,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成本压力,缺乏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管理的机构,分工不明,权责不清,从而无法识别与控制财务风险。

3.2.3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因融资渠道受限,往往只能通过举债经营。资产负债率过高,利息高而收益少,因此偿债能力差,增加财务的不稳定性。且资金流动性结构安排并不合理,资金利用效率极其低下,从而加剧了负债的偿还风险。

3.2.4投资决策失利造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对中小企业而言,其管理者由于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未能进行深入的投资分析,从而无法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此外,中小企业往往并不重视对市场的深入调查与分析,也没有进行精细的投资预算。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短期金融负债成分较高,长期投资比率十分低下。

3.2.5管理理念陈旧

因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其内部结构的安排与管理单一。因其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往往无法吸引专业的管理人才,从而保持着落后的管理理念。其内部的管理者与财务人员无法及时地把握市场的动态,最终做出错误的决策,产生财务风险。

4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4.1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首先应对财务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必须基于市场以及经营情况,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及时预测和控制财务风险。在深入分析投资可行性的基础上,做出投资决策。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财务风险规避措施,并及时进行反馈与控制,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4.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和控制

内部控制体系能让管理者及时掌握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企业利用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料,及时对财务风险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中小企业应在各部门之间,设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管理的规范与高效,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4.3强化财务活动管理,降低企业投融资风险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管理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是筹资活动、融资活动与经营活动。筹资不足是束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往往是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因此,企业要争取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筹资风险。同时,企业应结合宏观、微观经济发展的趋势,深入分析市场情况,结合自身实力条件,对投资进行准确的可行性分析,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此外,企业应规范日常经营管理决策过程,避免因财务人员的疏忽而做出错误决策。

作者:曹一 单位:河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俞晓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5(10).

篇7

关键词:财务核算;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1.企业财务核算的常见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在缺乏外部监督与管理机制下,将会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的发生,而这正是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的现象,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不统一,甚至一些小微企业根本未编制财务报表,财务相关数据、信息不真实,对投资者及检查人员抱有应付歹毒,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隐瞒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与营业收入。加上财会人员主要听从经营者指挥,账簿设置、记账、核算、调账、销账等随意性较大,最终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加剧企业信用恶化,最终导致结果是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处融资和贷款,严重制约企业正常运营与长远发展。

1.2 会计制度缺失。会计制度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能否有序运行,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并不完善,管理秩序上缺乏财务报销等正规流程。加上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与收支审核制度等的缺失,更是严重损害企业根本利益。

1.3 财务核算模式单一。我国企业财务核算模式单一主要表现在合同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首先,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建立起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导致在与乙方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理据不明,各项合约拟定不合规,在乙方毁约时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其次,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企业在成立时会对成本作预计与控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很难实施到位,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其缺乏资金,且融资渠道窄,在出现资金问题时就捉襟见肘。

2.企业财务核算问题引发的财务风险分析

2.1 内控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加上自身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健全,比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分析预警制度、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有的企业内部甚至缺乏对这些基本制度进行划分,导致财务部各项制度混淆不清,财务人员难以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工作。在此情况下,企业财务将变得极为脆弱,难以真实防范财务风险。

2.2 投资风险加大。在会计制度流失及企业自身会计基础薄弱之下,企业经营者对投资项目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等难以做出正确预计,因而也就导致决策失误,最终使得企业投资风险加大。主要表现为:误以为企业还有可用资金而扩大投资项目或加紧投资进度,而实际上资金难以一次性调用;投资时可行性预测不准等。加上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及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长期利益,因而在投资中将存在盲目投资,忽视长期规划的重要性;在生产中盲目生产,忽视产品在进入生产后有成熟期与衰落期之分,在衰落期时应适当减产而研发新的产品,但中小企业显然难以有该意识。最终导致企业在盲目投资与生产之下,加大企业投资风险与营运风险,促使企业营运资金紧张,最终可能因为资金匮乏及高负债而一步步陷入财务困境。

2.3 现金净流量减少,引发资产风险。在企业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和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之下,无形中会增加企业财务负担,对于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而言,就很容易引发资产风险。加上外部政策风险的增大,将会导致企业财务核算不当,多计或少计成本、多结算成本或错误列支,导致企业难以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致使企业现金净流量减少,一旦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有面临破产和被并购的风险。

3.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3.1 加强内部稽核制度

首先,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监控体系及相应的考核制度,从各方面加强对企业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流、资产增值等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内控制度都能严格参照国家会计法规规定执行,并在有法可依情况下加强各项内控制度划分和提高执行力度。

其次,企业还应明确考核责任人,并制定相应考核措施,赋予考核责任人奖惩权,对财务部是否正确做好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对财务部相关人员给予奖惩。

再次,企业应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便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投资者能及时看到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报告。定期报告主要是针对企业一季度的财务进行总结以及下季度将开展的财务工作安排所做的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则是针对公司当下所开展的可能关乎企业将来运营的重大财务支出及资金何时将收回成本所做的报告。

最后,企业应编制和实行预算控制,编制内容应包括目标、责权、控制措施。为确保企业编制预算控制能的有效实行,企业应制定预算控制后的反馈制度,对各项预算控制结果做出评价和反馈,并通过反馈结果及时调整错误预算,最终从源头有效控制企业盲目投资、生产造成的大量资金支出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3.2 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首先,针对管理层面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明确管理层工作职责,让管理层担起责任,共同协助财务部做好企业财务工作,并让双方互相监督,避免一些不法人员私自挪用公司资金或故意错算资本而从中牟利。

其次,对业务层面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业务部应制定与企业紧密相连的业务目标,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与策略,与财务部建立起合作关系。

再次,建立统一资金结算中心,并最终根据统一资金结算中心对各项财务支出进行评估和犯规,严格核算各项资金支出,预防资金被不法人员流失滥用,造成企业资金盲目流出,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最后,针对评估机制层面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及时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跨部门的对外风险控制评估机制,以确保前面方案实施的可能性。

3.3 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强化风险预警意识。企业管理者与财务管理人员应将财务风险预警意识贯穿于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中,在思想上时刻保持警惕性,做好带头作用,引导财务工作人员时刻做好财务风险防范。

其次,严密关注企业现金流。可通过财务部提供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而得出结果,如果一家企业在长时间经营活动中出现现金净流量不间断地减少或出现阶段性减少,那么该企业经营活动中一定存在问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找出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比如可通过对外筹集资金或者虚拟收入的方式对现金流进行粉饰,以掩盖企业所面临的现金净流量不断减少的现象。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企业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改变经营策略,挽回现金净流量,避免再次出现现金净流量不断减少的情况。

最后,应建立事后现金流评估机制,对现金净流量是否被粉饰、现金净流量是否不断减少、如何挽回现金净流量以及日后现金净流量的把控等作出评估与反馈,从根源上严格把控企业现金净流量流失。

4.结论

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防范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通过分析得知财务核算问题与财务风险的发生息息相关,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制度缺失、财务核算模式单一情况下,将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投资风险加大、现金净流量减少、引发资产风险,而要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有必要加强内部稽核制度、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作者单位:苏州博宇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篇8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趋于多元化,经济活跃度增强,同时,企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速度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这些都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针对这些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增长速率从高速增长开始转换成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增长速率不可能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会经历回落、放缓、趋于平稳、波浪式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必然的经济规律。我国经济在保持了较长时间的“8以上”高速增长后,近年来增长速率已逐步放缓。

(二)经济结构逐渐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改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0%左右,中国经济已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同时,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进行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境地,大量依托互联网、信息化、科技化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三)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内企业的竞争逐步从依赖资源、人工、土地等低成本要素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含量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由创新驱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向市场性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发展理念,这为企业能够更广泛的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平台和基础,同时也对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三、我国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经济休戚与共。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密切关注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看好钱袋子、筑牢资金链”,否则,因某些外部因素变化将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二)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理念的局限性经济新常态下,国家为扶持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创新、科技、环保”等产业成为市场热点和发展重点。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甚至“跨界”或多元化发展,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大地风险和挑战。同时,受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国家政策、管控侧重点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因素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创新和转型问题,但受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思路的影响,财务管理要求更高、难度增加、风险加大,却往往难以“一挽狂澜”。

(三)企业融资渠道和资金运营压力巨大近年来,虽然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各类投行、基金入市,融资融券、可转换债等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机构贷款政策放宽并向小微企业倾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整体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出于风险管控和合规因素考量,除部分大、中企业能够凭借自身实力和行业背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支持,甚至主动参与资本市场形成竞争优势外,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渠道单一等问题。同时,在市场压力增大和人工、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情形下,资金运营面临巨大压力,现金流往往难以为继。

四、对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建议

(一)提升危机管理意识和风险防控水平经济新常态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结合所在行业和发展实际,切实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调整或做好危机应对预案,尤其要重点关注财务资金流和上下游业务链。同时,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和市场发展为中枢的分类、分级风险防控体系,确保企业在危机管理中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资源选择最优策略。

(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经济新常态和新形势下,企业必须与时俱进调整财务管理战略。要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思路和边界,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结构,保持稳健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打造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财务共享中心和系统平台。通过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融合,形成企业内部“中台”系统,以大数据提升决策效率和精准度,推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三)建立健全项目投资财务评估体系面对新形势下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剧变,短期内企业的发展策略要从扩张型向稳健型转换。投资项目选择要更多赋权创新和技术指标,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进中短期项目。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建立项目投资财务评估体系,通过建立模型对投资回报率、资金回收节点、预计损失资金等多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同时,要建立严格周密的资金管控和审查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并通过管理提升压减投资回收期,提高投资收益的回款效率。

(四)以“现金为王”理念重塑资金运营体系在市场繁荣和经济向好发展的情形下,企业容易受利益驱动,高估投资回报率,而放松对“资金链”的警惕,然而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往往难以与发展规模相匹配。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在资金运营方面要深入践行“现金为王”理念,加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催收力度,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同时,通过发行债券、债转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保持企业资金链运转稳健、通畅。

篇9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云南昆明650222)

摘要:微型企业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群体,同时也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奠基阶段。在此阶段,经营者一定要树立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核心,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前提的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成本管控、提高抗风险能力、多渠道融资、招纳和培养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和智力基础。

关键词 :微型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59-02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王婷(1977-),女,云南昆明人,本科,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主要从事审计及管理工作。

顾名思义微型企业是指规模小、营业额低的企业。2011年底,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出的免征小微企业22项行政事业收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的通知中把中小企业细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个类型。划分依据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等多个方面,并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制定划分指标。具体指标如下:农林牧副渔业企业营业收入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人民币以下,建筑业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人民币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人民币以下,批发业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零售业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交通运输业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人民币以下,仓储业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邮政业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住宿业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信息传输业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人民币以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物业管理业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人民币以下,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世界银行给出的划分指标如下:从业人员10人以下,营业收入100万美元以下,总资产100万美元以下。本文界定的微型企业参考世界银行和国内实际情况认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总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或总营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下。笔者认为这类企业不论从事何种行业都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新生力量,针对他们的情况作出的研究,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

一、微型企业的特点

微型类企业共性特点有: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泛,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微型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且广泛分布于各行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微型企业的数量将在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行业大量增加;企业寿命短更新快,由于规模小、管理不善等原因,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企业生命周期短;企业底子薄,固定资产少,发展壮大难。

延长微型企业的寿命,壮大微型企业,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动力。笔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找寻阻碍发展的症结,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能为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影响微型企业生存发展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企业规模小,资金积累不足,融资困难,财务管理不规范,专业财会人员缺乏,资金管理不严,成本意识不强,不具有可行性的企业发展规划,都是微型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有其根源。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难以发挥财务管理的应有作用。由于微型企业规模小和从业人员少,企业经营者往往不重视企业管理,尽管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也是停留在记账层面,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成本控制、风险规避等方面的作用;认为企业小,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太过复杂,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

(二)成本意识缺乏,财务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细致规划,资金管理不严;风险意识差。微型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往往重视经营、产出、销售,成本观念淡薄,甚至为了销售不顾及成本;大部分微型企业没有可行性较强的发展规划,财务管理流于形式,难以从实现资金控制,也不能从会计信息中发现风险;没有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预警机制,经营风险时时高悬头顶。

(三)资金来源少,融资困难。资金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微型企业资金多来自于自身积累,银行、风投机构多不愿光顾,民间借贷利息高、风险大;由于启动资金来源于经营者,后续投入资金的可能性小;固定资产少,无法实现抵押贷款;政府扶持政策在执行上存在手续反复等问题,贷款担保也是困难重重。资金问题让本身就先天不足的微型企业举步维艰。

(四)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缺乏,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难以胜任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多是非专业或兼职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财务管理能力有限;微型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一身多职,兼顾会计、审核、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现金管控、财务问题分析、投资项目分析、财务规划、决策建议多项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人才引进困难,一方面专业人员不愿来,另一方面企业具有成本限制。

三、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给微型企业经营者提出一下建议:

(一)树立“大企业”意识,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制度,发挥财务管理的应有作用。微型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树立“大企业”思维和发展意识,把微型企业作为创业的开端;仿照大企业完善财务管理格局,树立财务管理核心意识,发挥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风险规避等作用,通过财务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

(二)加强成本管理、资金管控,细致规划,认真落实,提高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开源固然重要,节流也是必然行为;把成本意识融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细化资金管理,分解生产经营目标和成本指标到每一个环节和周期,认真落实,定期检查;通过详实、真实的财务统计信息发现和规避财务风险,提供风险抵抗能力。

(三)增加融资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微型企业的发展资金一方面立足自身积累,从经营利润中分离一定比例作为发展基金,此基金可通过理财的形式进行保值和增值;另一方面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吸纳闲散资金,通过详实可信的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争取银行贷款,尽量争取政府扶持资金,小规模、短期次的利用民间借贷;通过资金进出渠道为自己争取时间差和流动资金。

(四)引进与培养并重,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进人才时一方面可以通过股份配给等方式尽量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以尽量招纳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他们对发展和历练的要求高于对待遇的要求,可塑性强、提升空间大,是微型企业的佳选。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必然途径,企业可以选择忠诚度高的员工重点培养。留住人才不仅靠待遇,还要靠工作环境、企业文化、领导者魅力等方面,微型企业多为创业企业,朝气蓬勃,扬长避短才能吸引人才。

总之,微型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企业发展的奠基阶段。在此阶段,经营者一定要树立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核心、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前提的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成本管控、提高抗风险能力、多渠道融资、招纳和培养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和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萍.谈小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J].会计之友,2011(9).

[2]孙跃.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2010.

[3]侯蜻.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若干思考与研究[J].时代金融,2012(9).

[4]夏海清.我国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4(11).

[5]任磊.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外资,2012(10).

[6]吴丹丹,宋杰.小微企业财务预警研究[J].中小企业,2014(8).

篇10

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融资的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但是真正能够有效融资的渠道却很少,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还不能够切实的得到满足。

(一)内部原因――小微企业自身因素

(1)经营风险较大。小微企业的规模小,实物资产较少,技术水平较低,所以他们的发展很容易受到经营环境的影响。而他们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这样一来影响到了这些小微企业的资金累积。除此之外,小微企业一般需求资金比较急,频率比较高,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其融资的复杂性,使其融资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变高。

(2)信用状况不佳。相比于大中型企业,一些小微企业缺乏信用观念,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够,频频出现拖欠贷款的现象,甚至出现坏账或逃废债,信用状况较差。

(3)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突出。银行及其他投资者与小微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风险较高。大多数小微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不高,使得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无从正确地判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

(4)缺乏担保物。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仅有有限且价格低廉的房产和机器设备,使得银行在小微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时无法实施事后惩罚措施,直接影响到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审核和发放。

(二)外部原因――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因素

(1)政府因素。政府更加重视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导致金融信贷也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长期以来,政府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不够,没有为小微企业融资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2)金融机构因素。银行方面:银行对小微企业不够重视,信贷条件设置过高,同时金融机构创新不足、产品单一,缺乏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银行信贷资源分配不公平,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证券机构方面:目前小微企业通过中小微企业板和创业板融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规模不大,并且上市融资程序多、控制严,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难以上市直接融资;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能够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小微企业极少。

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制约了小微企业担保融资业务的扩展,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民营担保机构无法和银行形成共担机制。

(3)法律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管理机构的设立方面都很不完善,不能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虽然2003年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该法仍存在局限性,不能很好地维护中小微企业的权益,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还有待改善,特别是有关微型企业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改革创新

针对当前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国务院于2012年4月19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制定了在财税、融资、创新发展、结构调整开拓市场、集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全面发展的“国29条”,这些政策和措施必将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发挥重要作用。

(一)强化政府支持与引导

(1)探索建立完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体系。一是政府在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完善小微企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制度;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定价机制;三是落实已出台的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

(2)完善融资体系,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要求,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调查与分析,强化对民间借贷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有效抑制民间借贷高利暴利倾向,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传销等违法行为,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正规渠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风险。

(3)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担保业。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在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发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开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专项用于信用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对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

(二)完善融资市场体系,优化金融服务

(1)加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鼓励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相应确定信贷扶持重点、融资比例和融资方式。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规范商业银行的收费行为,严禁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因此,银行必须在传统的审贷流程基础上,缩减不必要的环节和过程,对小微企业可以采用差别化的授权机制,对符合一定金额和业务条件的小微企业的授信,快速审贷,提高效率。

(2)培育和发展小金融机构体系。强化小金融机构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定位。大力培育和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相适应的各类小金融机构,对小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3)大力开展股票,债券市场融资。推动小微企业股份制改革,充分发挥股份制融资的作用。积极扩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融资规模,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完善小微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努力为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机会;发展小微企业债券市场,积极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券融资业务。

(4)大力开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资本筹集机制和循环机制,以民间资本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风险资本运作机制市场化。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强化国家法规政策支持。积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努力为小微企业创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1)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小微企业信用不佳是造成银行对小微企业“惜贷”和“拒贷”的重要原因,到期不还本付息、逃废银行债务,虽一时得到“甜头”,却败坏了自身的信用。随着社会诚信系统的不断完善,信用不佳者从银行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小微企业必须要立足企业长远利益,积极恪守信用关系,树立信用观,不断加强诚信教育。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导致其融资困难,而且直接威胁到小微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重视财务预测,增强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财务预测能力,提高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控制的具体措施为:

一是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二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三要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质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