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联网技术及现状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37-02
当前,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3次浪潮。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为动、植物生活、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 姜堰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1.1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
一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目前,全市16个乡镇(区)所辖26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村村通”,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计算机、电话、手机等信息工具逐步普及,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已成为主要的信息网络。二是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形成“市有信息中心、镇有信息服务站、村有信息服务点”的3级信息服务体系和“电脑有网站、电视有影像、电台有声音、电话有应答”的“四电合一”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1]。
1.2 农业物联网技术试点应用取得初步成效
物联网在高效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大田作物精细栽培、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姜堰市在积极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新方式,积极研制引进信息新技术,推广信息化新成果,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工作。一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得到应用。2011年,市水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泰州市首个设施蔬菜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该系统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数据,由技术专家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湿帘风机、侧窗、遮阳设备等。二是专家系统在大田作物生产管理上得到应用。2004—2010年,姜堰市农业信息中心与北京中科院合作研制开发了“绿色稻米生产管理智能化专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规则库的规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水稻生产中技术难点与普通管理技术相结合。该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实现了全市信息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上的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目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6 666.67 hm2,实现增效10%左右。三是自动化节水灌溉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得到应用。大伦绿色家园葡萄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化设施栽培方式种植优质葡萄,新建避雨保温联体双层钢架大棚14万m2,安装相应的滴灌配套设施500套,实现水、肥、药全自动化控制。四是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在养殖业上得到应用。江苏万维养猪场6幢1.3万m2标准猪舍,视频监控到每个猪舍、每头猪,实现猪场生产管理智能化。兴泰镇之春鸽业合作社建立了养殖、加工全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远程化和自动化。溱湖龙虾养殖基地、恒隆生猪养殖场等规模基地都已建立养殖环境视频监控系统。养殖环境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全市规模养殖基地的管理水平,也为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框架已经建立。2011年,姜堰市率先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该监测网实现了全市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农贸批发市场、“三品”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联网和数据自动化统计汇总工作。监测网建成后,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能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全市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架设了框架[2]。
2 姜堰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被全社会认知、认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实现农业集约、高产、优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姜堰市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广大基层农户、企业负责人以及基层农技人员对物联网技术认识程度不够,有的还停留在模糊概念上,对物联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二是物联网产业基础薄弱,物联网技术研究力量不足,财政性产业研发和技术应用资金投入不足。全市虽有极个别IT企业能够实施物联网技术项目,但是不具备自我研发能力。三是缺少起点高、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大的物联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高效的综合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不够,物联网成熟技术的先行先试推广应用比较困难。四是基层专职从事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匮乏,尤其物联网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适用人才更加缺乏。五是物联网技术平台后期技术、硬件维护成本较高,设备更新速度较快,后续资金投入较大[3]。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信息产业、科技、农口等涉及部门,要建立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相应的责任科室和业务机构,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步分级实施,确保应用示范工程扎实推进。
3.2 落实资金保障
积极鼓励、支持互联网运行商参与实施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实行“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业企业、种养基地引进物联网应用技术;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依靠外力、外智、外资共同建设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
3.3 开展典型示范
分行业选择基础条件优越、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规模种养基地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
3.4 普及物联网知识
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形式、多手段宣传和普及农业物联网知识,积极营造物联网技术的浓厚氛围。
3.5 强化队伍建设
围绕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培养一批基层农业信息员和物联网技术队伍,指导和协调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作。
4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郭宗良.物联网的成长与发展综述[J].网络与信息,2010(2):27.
[2] 戴起伟,凡燕,曹静,等.物联网技术与江苏智能农业产业发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1(5):1-3.
篇2
>> 基于物联网的RFID农产品溯源标签的优化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中物联网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追溯系统设计 农产品溯源的想象空间 物联网交易中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探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甘肃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及建议 基于RFID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溯源系统应用研究 湖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实证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镇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析 农产品安全催生追溯体系发展 基层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农产品溯源技术在新疆的应用现状分析 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分析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汪懋华.2020年农业物联网将成熟应用[N].华商报,2014-11-07.
[3] RIBO O,KORN C,MELONI U,et al.IDEA:a large-scale project on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of livestock[J].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view,2001,20(2):879-884.
[4] CASTRO R D.Mechanization and Trace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J].Agricultural and Development Invited Overv-iew Paper,2002(4):33-38.
[5] DIEKINSON D L,BAILEY D V.Meat Traceability:Are U.S.Consumers willing to Pay for it[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27):348-364.
[6] ELISE GOLAN,BARRY KRISSOFF,LINDA CALVIN,et al.Traceability in the USA food supply:Economic Theory and Industry Studies[J].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2004,180(3):15-18.
[7] 林学贵.日本的食品可追溯制度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2(2):38-42.
[8] SPIESSL M E,WENDL G,ZAEHNER M,et al.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RFID technology)for improvement of trace ability of pigs and meat[J].Prec.Livestock Farm,2005(50):339-345.
[9] 修文彦,任爱胜.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8(增刊1):23-25.
[10] 许靖波,邓后勤,周华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24-28.
[11] 徐成德.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实践与借鉴[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9):19-22.
[12] 刘尧,高峰,徐幸莲,等.基于RFID/EPC物联网的猪肉跟踪追溯系统开发[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49-52.
[13] 龙伊,陈新文,温希军,等.物联网技术在畜产品中的应用[J].物联网
技术,2013(2):74-75.
[14] 颜波,石平,黄广文.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 (15):172-183.
[15] 郭曼,朱海i,郦晶.基于数据网格的RFID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11):101-104.
[16] 黄庆,崔超远,乌云.应用于农资产品溯源服务系统的物联网技术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22(1):44-47.
[17] 黄华梅,杨宝祝,邢斌,等.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的图形组态软件多源异构数据处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9(增刊2):308-313.
[18] 赵春江,韩佳伟,杨信廷,等.冷链物流研究中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5,46(3):214-222.
[19] 王祖乐,宋波,肖瑜,等.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26(1):77-80.
篇3
关键词:物联网;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4-0076-03
0 引 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在2011年、2012年物联网先后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就产业发展情况而言,完成《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整个产业面临标准不统一、核心技术不成熟、商业模式不清晰以及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而人才短缺则是今天物联网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解决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培养物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
自2010年起,国内已先后有200多所本科高校和400多所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后开设了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与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本科和大专学生共计5万多名,并且数量在逐渐增加。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给物联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现阶段高校产出的专业对口学生远远无法满足旺盛的物联网产业需求,大部分毕业生仅能支持产业的初级工作,能够胜任研发、设计、管理、应用核心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显然,经过三年的教育尝试,目前高校仍然处在物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在为国内物联网产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步。
1 国内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不明确。物联网是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软件、管理工程等多个学科的融合,国内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都是首次试水,国外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供借鉴,多数院校的物联网专业是由计算机、通信或电子信息等背景的老专业发展而来的,不像其它比较成熟的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高校对于如何开设物联网专业,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社会需要哪些技能人才并不十分清晰。作为用人方,许多企业渴望借助物联网东风,在物联网发展浪潮中能够分一杯羹,为自己企业的高速发展或战略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尚未形成,物联网技术标准未统一,行业、企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对岗位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不清晰。因此高校也只能根据行业、企业的预测信息培养物联网技术人才,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上,物联网专业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1]。
(2)课程设置体现不出专业特色,缺乏行业应用支撑。当前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将各个交叉学科的课程直接设置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比如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通信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及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课程。导致课程体系复杂、内容繁多、缺少层次,真正体现物联网特色的课程少之又少,体现不出专业的特色。另外,在很多院校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行业应用,物联网虽然是刚刚兴起的新专业,但是很多概念和技术已经在各个相关行业应用多年,是各行各业更深层次应用的必然产物,行业应用和背景对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行业应用的支撑,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将失去目标和方向。
(3)教学实践环节差,实验条件不完善。物联网工程实践性强,对实验设备要求高,高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完善与加强。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理论的培养上,严重缺乏实践环节的设置,所搭建的物联网实验室仍停留在过去的单片机、嵌入式实验环境,缺乏综合性的实训室。在一些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往往重理论轻实验,重验证轻设计。部分教师本身就缺少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实际的工程问题展开实验教学。加上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系列不同复杂程度的仪器设备,或者需要亲自设计实验场景,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也更高,导致一些教师在编写课程大纲或设计实验教学体系时,有意无意地缩减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环节[2]。由于缺乏实验实训,导致学生即使学习了再多的理论知识,将来在步入工作岗位时也容易眼高手低,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无从下手。
(4)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培训投入不够。由于物联网专业出现的时间短,各院校物联网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其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大都是从其它专业调整过来的,不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的从业经历,缺乏物联网应用的实践经验。物联网应用是跨专业、跨学科、高难度、深层次的应用,需要多个学科的融合,因此,物联网专业教育对师资要求高,由于跨专业、跨学科,需要学习、补充新知识,师资培养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学校对师资培训的投人不够,师资培养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5)校企合作不够深人,缺乏清晰的合作模式。学校目前比较闭塞,校企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和专门发展资金。虽然也有很多高校针对物联网专业采取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但多数停留在很浅的表面,局限于向企业输送实习人员,深入发展的动力不足。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忙于生存和发展,往往过度重视短期收益,采取的多是短期的、单一形式的合作,缺乏长期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清晰的利益关联模式,造成校企之间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仅停留在教学层面,缺乏科研项目合作,无法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难以真正实现优势的互补与共同发展。
2 对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2.1 明确物联网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以及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环境、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建设与积累的基础,都必然有自己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教学特色[3]。有的院校在传感器和射频识别等信息感知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有的院校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有的院校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各院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满足基本与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优势,形成不同院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的特色。
各院校物联网专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其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优势和特色是什么。高校应将工作重心放到物联网人才培养环节上来,应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进行广泛的物联网人才需求调研,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前瞻性地预测并充分认识到社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保证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相吻合。
2.2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物联网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与综合性高等特点,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保证物联网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合理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专业方向。应从现有支撑物联网的专业着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实时调整,重点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可遵循以下原则:
(1)以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个层次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为基础;
(2)由浅入深的课程建设原则,注重保持学生接受和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3)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课程及教师资源,与高校现有课程紧密结合;
(4)结合物联网应用的行业背景,注重培养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5)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的进行课程安排;
(6)合理的配置理论实践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
(7)结合学校的传统专业优势和当地的区域经济优势。
2.3 加大物联网实验室建设
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高校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及实验设备配备是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物联网专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及实验设备配备要有计划性和前瞻性。
对于实验室的建设,部分基础课程实验室依托现有的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或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通过重用相关设备、调整有关配置来实现实验环境的构建,完成实验教学。同时需要结合行业应用,建设物联网综合演示实训室,构建完整的集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物联网实验室要兼顾教学、实训、创新、应用与科研于一体,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兼顾当前流行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各种技术之间的融合与灵活应用,理论联系实验,实验联系工程项目,既可满足日常教学要求,同时注重创新实验及项目实践,能够将物联网技术真正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各院校应广泛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为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可参考以下措施:
(1)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将计算机、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教师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2)聘请国内外高校物联网专业知名教授和物联网、传感网高级技术专家做兼职教师,对教学团队形成有益的补充。
(3)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物联网相关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和提高物联网相关理论。或聘请专家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
(4)尽可能多争取或申报一些物联网相关的科研项目,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指导教学,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2.5 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已经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高校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巩固和维持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时发挥积极作用[4]。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物联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和经验要求很高,为适应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加快物联网人才的培养。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可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特聘教授或实习指导教师,为学校课程开发、教材编制及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鼓励高校教师到物联网企业锻炼以及参加物联网项目,提高专业应用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招生、培养到实习、就业,都可以和企业联合,共同制定计划和方案,提高人才质量,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保障学生就业。
在科研方面,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物联网技术理论及应用项目,使其技术应用获得更好的理论指导,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科学技术科研经费。
3 结 语
物联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人才紧缺问题已越来越明显,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物联网行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培养大批的物联网专业人才,而这一重担就落在高校肩上。当前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完善等问题。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各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势以及学生特点,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为物联网产业培养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顾卫杰,王云良. 对不同层次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82-183.
[2]欧阳志友,孙知信. 物联网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物联网技术,2013,3(7):73-74.
[3]吴功宜. 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21):26-29.
篇4
【关键词】智能电网;物联网;电力物联网;RFID;数据采集
1引言
针对目前电力运行环境的日趋复杂、电网基础架构与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电能质量差、用户与电网公司交互作用少等诸多问题,国内外对“智能电网”的研究牵起一股热潮[1,2,3]。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而近年来提出的“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4]。鉴于此,物联网作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可成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融合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于智能电网最有可能实现原创性突破、占据世界制高点的领域。本文分析智能电网、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同时提出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架构。
2智能电网及其关键技术
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如知识电网(IntelliGrid)、现代电网(Modern Grid)、网络智能(Grid Wise)、数字电网(Digital Grid)与智能电网(Smart Grid )等,而本质内容基本相似,那就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通过引入通讯、自动控制和其他信息技术,从而实现对电力网络的改造,达到电力网络更加经济、可靠、安全、环保的目标。
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调度、用电等环节,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化电网。其中发电涉及风电、光伏接入、分布式电源建设等技术领域,输电涉及互济、超导、特高压、网架等,配电涉及微网、虚拟电厂、先进电表网络设施、需求侧响应等,用电涉及智能用电、用电自动控制、电动汽车、储能技术等。智能电网涉及面广,为了理解智能电网,可以将智能电网分成基础电网设施层、信息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集成层、应用管理层的五层架构,如图1。
图1
智能电网具备可靠、自愈、经济、兼容、集成和安全等特点[1]。其主要支撑技术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规划控制技术,包括电能质量、功率因数、相位、故障时间、变压器和线路负荷等数据在内的参考量测技术及相关传感器技术,实现收集、储存、分析、处理、显示海量信息数据的可靠信息技术,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技术,具备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决策、电网运行高效管理、科学决策、电网运行高效管理、电网异常及事故快速响应的智能调度技术,电能量消费与预测技术,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上的分布式能量介入技术等[5]。
3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成为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有线的、无线的)建立起来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它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的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网络。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
物联网本质上是一个信号采集和处理的网络。物联网利用各种传感器或人为设置的各种身份识别码,把物质世界中的各种信息变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信息传输网络传送到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备查,在必要时计算机将发出报警信号或者是控制信号,报警信号或者是控制信号由通信网络送到指定的地方报警或是由指定预设装置执行控制。物联网包含了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电子标签、网络传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显示系统、报警系统以及控制执行系统。物联网技术体系如图2所示。
物联网技术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知\延伸层,即以传感器、二维码、RFID、多媒体信息为主,实现数据采集。为了连接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感知末梢”设备以及解决前端预处理问题,需要用到无线/有线传输、组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中间件技术。二是网络层,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M2M无线连接或者下一代承载网,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计算。物联网前端设备采集的数据量超大,而且需要处理数据异构问题和网络层与感知层/延伸层互通,因而应用了异构网融合技术、资源和存储管理、云计算、电信网增强和远程控制等技术。三是应用层,包括应用支撑(信息处理)子层和信息应用层,最终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应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智能软件的识别判断,把结果输出到显示系统,或者进行相应的报警,最终反馈到控制执行系统中。在整个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中应用到的公共技术包括,网络管理、QOS管理、安全技术、标识解析、网络架构和业务需求。
图2
4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和深度融合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能有效整合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和电力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电力信息化水平,改善现有电力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一方面,作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物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在多种场合满足智能电网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等需求,有助于实现对电力设备资产、生产过程的全方位采集和监控,有助于降低线损、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和使用效率,有助于提升电网企业与用户的互动能力。另一方面,电网智能化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在文[6,7]中提出“电力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n Power Systems, IOTIPS)”的概念,指的是电力系统各种电气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人员之间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或分布式识读器,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种种装置,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形成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结合智能电网系统架构和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可提出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
图 3
上图可以看到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有效结合应用。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智能插座;智能互动终端;智能家电及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接入及控制系统;智能用户服务系统;智能输电线路巡检系统、智能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型全方位电力户外设施防盗综合预警系统;变电站全方位多媒体远程监控。
传感器作为智能电网终端设备的一个基本的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将在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及用户交互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广度以及密度,为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以及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物联网的相应技术和产品将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环节,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论
随着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技术必将进一步渗透到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建设中,并成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有助于解决电网各环节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信息掌控。本文分析智能电网、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同时提出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建东. 互动电网再造高端信息化中国[J]. 电气时代,2009(4):26-28,30.
[2] 肖世杰. 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9(9):1-4.
[3] 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 南方电网技术, 2009,3(2):1-5.
[4] 刘兆元.物联网业务关键技术与模式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9,(12):2-7.
[5] 熊华. 物联网促进智能电网建设探讨[J]. 电力信息化,2010,08(18):33-36.
[6] 李勋,龚庆武,乔卉. 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2):232-236.
[7] 陈蕾. 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09,29(17):31-33.
篇5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实验中心;资源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08-02
一、现状
实验中心作为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经在实验室种类、基础设备、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室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云计算、智慧实验室、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对实验中心的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实验中心的发展和管理水平处于瓶颈期,亟待进一步提升。在实验中心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可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处于人工干预阶段,包括中心通知公告、实验室排课、研讨室会议室预约占用等信息。
2.设备智能化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包括计算机在长时间无学生使用时自动关机、实验室照明智能调节、计算机长期无学生使用时自动报警提示管理人员进行维护。
3.设备、场地控制监控处于原始阶段,无法智能授权。
二、物联网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通信网络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与人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而物与物、物与人的通信及上层应用的基本发展需求正涌现出来,虽然物联网技术发展存在一些困难,但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智慧校园、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物联网是让物“活起来”,能够“学习”、“交流”、“思考并付诸行动”。实验中心的计算机、信息屏、照明、门窗、摄像头、温湿度、场地资源等均可结合传感器、芯片、数据服务器实现智能化监视和控制。新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实验中心管理工作应直面新的挑战,从智慧实验室开始,逐步实现智慧实验中心,为智慧校园和智慧城市增光添彩。
三、需求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了很多需求,主要w纳为:用户管理,要求记录用户的姓名、学号、类型、班级、部门等内容;信息资源管理,新闻公告、学生上课课表实时、即时查询空实验室、会议室研讨室预约及占用信息查询;实验室硬件场地资源管理,管理员可进行远程控制、即时控制、智能授权门禁卡权限和设备电源开关状态;无纸化办公,所有申请、预约均可在平台中完成;数据统计与展示功能,所有数据均可在管理后台导出,并具有自动展示分析功能。除上述需求外,学生特别提出平台中应集成失物招领信息功能,学生经常出现校园一卡通、U盘、手机等物品遗忘实验室情景,现有的失物招领箱效率较低、可扩散性差。在此基础上,资源管理平台应具备对大量数据进行智能管理和挖掘的能力,实验室每学年上课的课程安排情况基本一致,且平台每学年都会产生大量教学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着设备可用状态信息、软件使用频率信息、特定时间段易出现的问题信息、安全信息等。最后,平台应在具备数据挖掘能力的基础进行智能决策,为实验室管理和发展提供支撑。
四、资源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结合实验中心发展现状和物联网技术现阶段产品及发展方向,对中心资源管理平台进行了功能设计和系统构成示意图设计。
管理平台功能设计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四个层级:资源模块层、功能模块层、智能控制管理层、智能决策层。资源层主要是中心现有资源的分类整理,包括硬件、场地、信息资源;功能模块层是管理平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实现资源智能控制的基础上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资源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实现智能化监控;在上述层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需求设定参数达到智能决策的水平,真正实现智慧实验中心。
管理平台系统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要从用户层面展示平台的功能和操作技术手段。根据设计思路,平台可实现设备统一管理和远程监控、中心信息智能和实时查询预约、实验室内所有设备根据环境自动智能控制、安全自动报警提示等功能。
五、小结
实验中心的资源管理平台的实现需要两个支撑条件:(1)专项资金的支持;(2)高水平的物联网产品。技术的更新正在加紧向我们扑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批产品和独立模块可满足中心的平台建设需求。现阶段中心正在积极申请专项资金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心也在积极挖掘内在研发潜能。新技术带来实验中心新的发展,新的发展终将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春月,闫子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架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5).
篇6
【关键词】物联网;国际多式联运
1物联网地图
物联网地图区别于一般传统地图的特点,是其可以实时反映各终端传感器所收集来的信息,并通过后台系统将之转化为有意义的符号信息。通过传感器与RFID技术,运输企业可以像制造企业一样知晓企业产品生产的程度并能近似的预测出其离开生产线的时间。这样一来,运输企业就可以按照未来的运输需求安排运输,而这无疑是双赢的。对于生产方而言,实时的运输意味着仓储规模的缩小与成本的下降;而对于运输方而言,这意味着运输工具空驶/空仓的可能性下降,进而降低成本,还意味着运输方可以从生产方仓储收益中分一杯羹,进而增加收入。
具体而言,该技术是基于“运输发票”(笔者造)的。所谓运输发票,是以条形码为载体的、以前程运输信息与制造进度为内容的信息的集合。通过该技术,企业可以得知每件物品距离出厂的时间,并用不同颜色表示在地图上,进而方便企业物流。
2柔性运输系统
相比于比较成熟的柔性运输系统(FMS)概念,柔性运输系统(FTS)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囿于政府政策与企业间协作的困难性,这一概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一个构想,而现在,通过物联网系统,这一构想可能在未来20年内变为现实。
所谓柔性运输,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用小批多次的运输取代大批少次的运输。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举例而言:
假设市场上共有三家制造企业(分别为A/B/C)与一家运输企业,前者的产量分别是每个月30、60与90单位,后者的运输能力为每百元6件。另外,不及时的运输导致的库存每日每单位要花费企业1元。
在传统模式下,A企业只在其产品足够6件才会进行一次运输,这样的话,A企业的月花费C为C=5×100+(1+2+3+4+5)×5=575(元)。而在柔性运输情况下,A、B、C共享信息与运输工具,每日运输一次,每次运载A产品1单位,B产品2单位,C产品3单位。在此情况下,对A而言该花费变为C=(100/6)×30=500(元)。可见,柔性运输系统帮助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柔性运输系统的建设,必须依赖物联网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包括GPS技术、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与良好的后台技术。其中,传感器技术与RFID技术可以是运输企业得知产品下线的时间,这是决定运输需求的方面;而GPS技术则使得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自己拥有的运输工具的位置与剩余运输能力,这是决定运输供给的方面。最后,通过强大的后台系统,运输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就可以得到配对,进而完成柔性运输。
3班轮制度的改进
班轮制度因为其时间与航线上的固定性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项可靠的制度。但是,现有的这种可靠的制度并不是经济上最优的。通过物联网技术,班轮制度可以变得更加动态,进而也更有效率。
在柔性运输系统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出货是小量多批次的,其流量也会变得相对稳定,而这也是使用管理系统工程学科中矩阵规划的一个条件。下例即是通过数学方法规划的动态班轮系统。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现有的、以国际多式联运为例的物流活动,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仓储问题,即货物的不及时运输问题;其二是班轮制度问题,包含货不得运与货不满仓两个方面。
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作用方式包括建立物联网地图、建立柔性运输系统以及改善班轮制这三个方式。
参考文献:
[1]邵华. 关于我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思考[J]. 网络财富,2009,20:19-20
[2]刘秉镰,林坦. 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9,12:17-20
[3]沈苏彬,范曲立,宗平,毛燕琴,黄维.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1-11
[4]张云霞. 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J]. 电信科学,2010,04:6-11
篇7
关键词:车联网;交通拥堵;安全驾驶;节能减排;低耗;空间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085-02
车联网是网络智能化发展下产生的更实用于交通的巨大交互网络,众所周知车联网的优势很多,也期待车联网的快速起步能将他们从枯燥的驾驶座上解放出来,但是目前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级信息服务阶段,车联网技术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起来还需克服重重阻力。尽管车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已经显而易见,不可否认信息高度集中的当今社会,个人信息泄露进而被不法利用的事情时有发生。另外,较高的生产成本决定了拥有车联网技术的车辆价格高昂,目前并不能适用于大众。
1 车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车联网技术发展的优势非常显著,人们也基本能了解车联网对当今社会做出的诸多贡献。未来车联网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方面,分别为信息服务、安全驾驶、节能减排。目前车联网技术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想同时具备安全驾驶和节能减排性能,这期间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车联网技术走上商业化的道路,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它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帮助;需要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加入,建立安全扎实稳定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需要城市规划者和基础设施专业建设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建立与车联网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汽车制造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用积极开放的心态参与研发,如此,车联网技术的走上商业化道路一定指日可待。
2 车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发达的网络为确保每个用户的安全,个人信息逐渐公开化透明化,要想在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所需服务,就必须先将个人真实信息提交服务器,才可以实现信息平等共享。车联网信息共享也是同样的道理。
2.1 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
与互联网相似,车联网在相当程度上也具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车辆将即时信息随时上传网络,所有个人信息便公开在网络上显示,这样一来,就加大了用户信息被窃取的风险。另外网络黑客专门利用网络病毒侵蚀车联网系统,一旦不慎中毒,后果将无法预计。
因此车联网想要取得长远发展,信息保障体系的健全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前提,否则即使取得一时的突破,也无法在时间的考验中散发真正的光芒。
2.2 信息共享系统的压力过大
智能化交通的特性是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建筑之间都能实现信息互通,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信息的高度集中和高度公开化。在系统应用中,每个人的信息都随时显示在网络上,还要根据即时情况不停地进行更新和切换,合理的分配信息传输分流网络的传输量,这对电信系统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系统如果不够强大和稳定,随时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在车联网的运行系统中若暂失信息传输功能,后果将不堪设想。
2.3 高昂的成本是否被大众所接受
车联网技术成功运用在汽车行业上,汽车的造价必然会大幅提高,除去原本质量过硬的硬件设施外,科技化的成分占价格上的比重更大。车联网技术发展即是为服务大众,就不得不考虑大多数人的需求,价格高昂必定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阻力,突破成本昂贵的瓶颈。
2.4 交通辅助设施的建设
车联网交通辅助设施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城市规划者和基础设施建设专家需与汽车制造企业、通信网络建设企业联手合作,相互给予技术协助和建设性意见参考,在不断探究研发的路上将车联网的强大性能发挥到极致。
3 车联网技术能有效缓解道路拥堵状况并预知路况
车联网能实时进行交通拥堵状况的通报、路况信息通报、交通事故通报,这些优势都是车辆导航仪不曾达到的。
3.1 车联网技术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法
车联网利用车辆GPS导航系统,定位上传至总服务器每个路段各车辆的分布情况,再将汇总结果回传终端。车主可以通过车内导航系统掌握道路拥堵情况,合理选择避开高峰路段行驶,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并提高个人单位时间内的办事效率。
3.2 城市道路拥堵现象日趋严重
国内一二线发达城市交通拥堵状况长期不得解决,近年来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改变,车辆的购置数量逐年增加,交通拥堵现象有了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地级市发展的态势。
目前车联网技术还在初级阶段,道路情况分析大多依靠车载服务信息来实现,但大多数车主并未能及时收到路况信息,或待收到信息已为时过晚,此对道路拥堵状况并未实际显著的成效可言。
3.3 车辆导航仪并未能解决更多问题
车与路的信息系统一直是车联网技术发展的重点,智能交通的普遍化也一直是人们殷切的希望。车联网技术的智能性和更多优势是车辆导航仪远不能比肩的。
4 车联网技术发展能实现零事故率安全驾驶
行驶中,当车间距接近规定的最小值时,车联网智能化系统传感器就会感知并提前减速。在危险路段或转弯较多的山区路段,前后方有车辆驶来时,车联网系统能够在车辆接近时及时检测到车距,车主便可根据系统提示做到提前减速,严格按照交通指示通行。车联网技术在安全驾驶方面可以提高事故预知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做出快速反应。我国地理地形丰富多样,其中不少城镇坐落在山区。例如近几年校车事故频出,主要因为严重违反交通规则超员超速,除此之外,不少事故与险峻路段更有着直接关系。在傍山险路、急转弯道、窄道和需要让行等事故频发路段,智能交通的优势显而易见。车主因视线盲区不能提前看到前方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在险峻事故频发路段装置信号发射传感器,当有车辆接近时,车内传感系统就会监测到车外发出的传感信号,进而实时准确的传输监测数据,从而提醒车主提高警惕,提前减速慢性,这样不仅提高了交通安全系数,即便是在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之时,也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应急反应,将事故的伤害率降到最低。
5 车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上效果显著
展望20年后我们驾驶汽车的状况,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上,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维文阐述,未来绿色交通必是交通系统的主流。现阶段,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是最具挑战性的。
5.1 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我国汽车行业能源消耗,尾气排放量的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已经成了不可滞后的问题。对于车联网这一新兴科技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中国政府相当重视并给予了极大的经济支持和鼓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电池技术为主的新能源车辆的研发,根据车辆的类型不同,研发不同种类的电池。从目前来看,电池的发展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功效的状态,期待真正的绿色电动车能够达到和传统的汽车一样甚至比传统汽车更优异的性能。
在传统汽车领域有很多小型电机,这些小型电机的电气化是将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使用小型电机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之一,除此之外,使用电源管理、热管理、减少摩擦也是很有效的途径。例如减少轮胎的摩擦和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都可以相应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5.2 未来汽车靠纯电力驱动
未来依靠纯电力驱动的汽车,只要燃料为纯电力或氢气,城市交通辅助设施中停车位上随处设有以供电量不足的车辆充电的太阳能充电设施,随充随走,丝毫不损害环境,不消耗燃油,更是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
6 车联网技术能依情况降低油耗
中国工程学会课题组对于连续道路的通过性做了几百次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在所实验的路口以怎样的速度经过时可以将油耗降到最低。这项研究是初具现实可行意义的,同样在传统汽车行业也是适用的,只要能通过车联网云端计算出耗油量最低时最适宜的速度,那么每辆车经过一个路口都能节省10%的油耗是一条非常高效的能源节省路径。
7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汽车空间丰富化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驾车多年来一直是处在一个封闭空间里的个人活动,不与外界交流。而车联网打破了这一局限,高度智能的车载信息系统,让车主在这个狭小的汽车空间里就可以随时了解实时资讯。车联网还与社区网络、智能电网和交通信息网络等相互相通,根据车主的要求进行即时资讯的灵活转换,真正做到了“方寸之间,可知天下”。
多元丰富的车联网络信息汇集,使传统的单一枯燥的车内生活变得有趣生动,使人们的思维不再受限于汽车只是代步工具的束缚中,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增加,汽车制造行业也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克服多重阻力积极进行制造研发。科技的发展促使汽车产业变得更人性化,让汽车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忠实生活助手,也使汽车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8 结 语
车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景无限壮阔,网络高科技化使得传统的代步工具功能多样化,信息多元化,驾驶风险最小化等,尽管目前面临的阻力还很多,但是依人类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优良传统,将来某天一定可以实现人们对车联网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张洪超.车联网技术发展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3).
[2] 任开明,李纪舟,刘玲艳,等.车联网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通 信技术,2015,(5).
[3] 葛松林.面向汽车产业的车联网技术[J].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专辑 报告,2015,(4).
[4] 刘建华,杨世航.浅谈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10,(28).
[5] 袁雨.专利网络视角下车联网关键技术发展探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 学,2015.
[6] 赵蕾.基于车联网的车载多功能服务平台[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5.
篇8
关键词:物联网;RFID;WSN;应用框架;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7114-03
校园信息化发展历经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等各阶段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物联网技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目前和未来,校园正在进入智慧化建设阶段。智慧校园通过透彻的感知,高速的互联,面向服务的运算,实现更实时的控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制定更科学的决策,从而营造绿色、和谐、高效、舒适的校园环境。
1 智慧校园建设的支撑技术
1.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指利用条码、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连接,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庞大网络系统[1]。关键技术涵盖物联网架构技术、统一标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服务与算法、硬件、功率和能量存储、安全和隐私技术及标准等方面。
基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体系结构讨论:感知层负责通过对条码、电子标签、传感器、智能卡等在内的自动识别与近场通信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核心技术主要涉及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微机电系统、传感网自组网技术;网络层负责完成对感知层所收集到的信息向数据中心的传递任务,通信网络包括有internet、WIFI以及无线通信网络等,核心技术包括局域网技术及广域网技术;应用层是构建在物联网技术架构之上的应用系统,主要完成对网络层传输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智能决策和提供服务,核心技术有专家系统、云计算、API接口、GIS、ERP、垂直行业应用、系统集成、资源打包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包括:
1) 射频识别(RDIF)技术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也称电子标签技术[2]。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最基本的RFID系统一般由天线、读写器、感应标签和相应的应用软件组成。
2) 编码技术
物联网是全新的网络架构,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这需要从公共物联网的角度探讨物品的编码方法,使全球物品都纳入到统一的编码之中。编码技术包括EPC、条形码、国家物品编码体系等[3]。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是新一代的产品编码体系,相对于可标识一类物品的条形码,EPC可标识到同类物品中的每件单品,通过附着于需跟踪物品上的射频电子标签,可全球流通并对物品进行识别和读写,实现信息的传递。EPC 码中包括物品的一些基本信息及简要参考信息,可通过与后台数据库相连,实时获取EPC 码对应的物品详细信息。
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传感器属于物联网的神经末梢,是物联网中采集信息和实现现实世界感知的重要设备,是人类全面感知自然的最核心元件。各类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是构成物联网中感知层的基本条件。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微型传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WSN技术主要由传感器、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三部分构成,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监督、控制等功能。在实际应用项目开发中需考虑实用性,在设计WSN时,要充分考虑传感网中的传感器功耗、节点供电、节点寿命和节点失效等问题[4],选择最优可行的解决方案。
1.2 云计算技术
在物联网中,从感知层采集了大量的数据,需要运用云计算技术,处理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智能分析,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云计算将数据存储于云上、软件和服务置于云中、构筑于各种标准和协议之上,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获得[5]。通过云计算模式可以帮助实现高效、动态、大规模扩展的计算处理能力。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又促进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云计算平台是支撑智慧校园的第二大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建设虚拟实验室[6]。
2 智慧校园总体应用框架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为师生构建的一个集教学、管理、科研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7]。主要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设备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根据现代校园的智能化管理需求,综合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西南大学的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和方案,该文提出了由五个层面构成的智慧校园系统总体应用框架,自上而下分别为:校园网统一信息门户、校园综合信息应用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校园智慧应用、公共支撑平台和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并且在各个层面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遵照统一的信息标准与规范,根据工作体系与管理机制,考虑了应用系统需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努力使系统建设具有标准规范化,系列一体化,数据共享化,应用智能化,扩充可行化等特点。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和应用层[8]的建设,最终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提供一个开放、协作、集成、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3 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在校园中的运用将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智慧校园建设需要一个逐步和长期的建设过程。
3.1 建设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
智慧校园需要解决物和物、人和物及人和人之间的相互通讯与信息交互,无线的末端接入手段是必要条件。建立有线/无线双覆盖的网络环境,是实现泛在的感知信息接入和多源信息互联的前提,也是智慧校园的重要基础设施[9]。
3.2 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共享数据中心和建设校园网统一信息门户
统一身份认证可以实现全校统一的用户管理,为校园网各应用提供统一安全的身份认证服务,实现网络单点登录或手机认证登录。建立安全高效、统一共享的数据中心,整合资源,减少学校在运行环境、维护人员等方面的重复投资,架设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方便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有利于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与数据存储管理,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信息利用、分析决策提供支持。统一信息门户是将校内各类应用聚集展现与集成,应用内容管理,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个性化工作界面定制。
3.3 建设统一校园卡应用系统
通过为师生手机上SIM 卡贴上RFID 电子标签,由标签识别器(射线辐射传感器)读取师生用户手机SIM 中嵌入的EPC 码信息,实现身份标识、身份认证与消费、考勤、图书借阅等功能,实现手机终端以及校园信息服务系统的融合,实现“一机在手,走遍校园”。如目前校园“翼机通”客户数量在不断增长。
3.4 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校园智慧应用
采用多种传感器、传感器网络、RFID 、GPS、视频技术、智能物体等标识、定位、实时感知物理对象的状态并进行远程控管。如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实现对图书的查询、定位、自动借还、书架智能导航和图书错架报警功能[10],大大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服务能力。如通过安装智能表,延伸接入网络,实现远程集抄和实施监控,建立用能设备的监控系统,建立校园路灯控制等,建设绿色校园。通过建立门禁系统、校园巡更和安全监控系统,实现智慧安防,建设平安校园。
3.5 建设校园综合信息应用系统
坚持“以人为本”,打破部门界限,以师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为线索,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应用系统,并将教师和学生综合应用系统有机衔接,实现数据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创造便捷、人性化的校园e生活。重构管理流程,打造一体化应用,建设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文档管理等一体化系统。用好沉淀数据,建设共享数据库,做好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科学的教学、科研、师生管理和财务和资产管理决策。
4 结束语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需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9] 智慧校园不仅是实现物物之间的联系,而且要实现人与物、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实时感知。因此,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数据融合,需要重视资源与应用的开发,实现基础设施与数字资源的充分融合[11]。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科研的先发优势来提高校园的智能化程度,构建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从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出发,实现校园中人、财、物和学、研、管业务过程中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变革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应用和服务,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以及服务的实现进程,提高学校影响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让智慧校园成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12-14.
[2] 吴健.从M2M到物联网——智能化的未来[J]. 通讯世界,2009(11):15-17.
[3] 张明会,孟印.物联网关键技术融合体系[J]. 物流科技,2012(2):92-95.
[4] 徐喆,张军虎.物联网中的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瓶颈分析[J]. 物联网技术,2011(8).
[5] 张克宏.云计算平台下物联网助力B2C电子商务的策略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491-493.
[6] 李征,王璐.云计算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5):48-50.
[7] 杨志和.智慧校园的基础网络建设[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1,14(3):182-185.
[8] 刘岚,翟鸿雁,陈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探讨[J].科技视界,2012(7):175-176.
[9] 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0(4):15-19.
篇9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资产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073 ― 02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无论是工作、生活、学习,随处可见互联网的影响,随时体会得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另一方面,随着工作环境的完善,应用到教学、科研、日常办公的设备逐年增加,资产规模扩大迅速,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互联网技术与资产管理的结合,也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
一、互联网技术及资产管理的内涵
1.互联网技术。所谓互联网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开发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信息技术,从概念上可将其划分为硬件(主机及网络通信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搜集、处理的各种软件)、应用(检索、分析、评估使用各种信息)三个层次,其核心功能在于对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存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2.资产管理。所谓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是指单位对已购国有资产,通过单机软件或是手工录入的形式对各大类资产进行统一监管,实现帐卡物相统一。
二、互联网技术与资产管理相Y合的实践与研究
互联网技术以其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个体操作灵活等优势,一改传统的资产管理多采用管理员跑单、服务时间固定化、高成本低效率的模式,显示出了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具体表现为网上资产信息录入、资产管理调拨及报废处置审批等的便利性〔2〕。
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资产管理的创新,建立分层次的国有资产网络化管理平台和服务环境,对资产信息资源进行整体优化配置,使得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建立“资产主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二级管理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清查、统计等各项管理内容;以技术手段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控制资产运营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国有资产资源使用效益,从总体上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上一新台阶〔3〕。
三、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应用中的不足2
1.安全性存在隐患。自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其安全性问题就一直受到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而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资产管理共享平台,因其操作平台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安全性对于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资产管理共享平台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无疑是制约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中应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安全认证手段强化安全管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并行之有效的安全认证手段主要是验证码及实名认证等方式。他们的使用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互联网的使用安全,然而,为了给互联网安全提供更为强大的保护,仍然需要在创新安全认证手段方面进行努力,以现有数字信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为依托,采用不同的手段、方式强化互联网的安全管理。
加大对网络访问的管理力度。可以通过搭建防火墙、网络服务器安全管理、入网访问管理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访问的管理。此举不仅可以对保护网络安全提供助力,有效避免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不良因素的入侵;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管理访问的同时,允许合法用户进行访问,有效阻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在保护网络资源方面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于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培养安全使用意识。为了满足数据信息在各终端之间传输、存储的需求,光碟、优盘、硬盘等各类移动存储设备,因其携带便捷、存储量大、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而频繁的使用,在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媒介;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威胁。这是因为各类移动存储设备主要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接入网络或计算机,极易携带各终端设备的病毒,并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各终端设备之间病毒的传播。因此,加强对于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及培养安全使用意识尤为重要。首先,健全设备使用的登记制度,检查是否存在病毒,一经发现及时查杀;第二,对于较为重要的系统设备,在使用时应关闭设备的USB接口;第三,做好隔离内外网的防范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第四,培养并养成安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的意识,更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4〕。
提高信息的加密水平。信息的泄露是互联网安全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广大网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为此,应加大研发力度,创新研发思路,在提升互联网安全性的管理中,积极运用加密技术,并提高加密技术水平,防止发生数据及信息的泄露现象,保障互联网安全。
2.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中实践的管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建设与运行过程的监管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对于这两方面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尚有不足。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促进互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中的实践与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条件的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制的保驾护航。
首先,在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应建立双向约束机制,一方面对于诸如黑客恶意攻击网络及泄露网民信息等不法行为,应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予以明文规定,明确具体行为、造成损失的衡量、相关的处罚方式及标准等,以细化的规定保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针对在互联网技术环境中生存的各类资产管理共享平台,也应出台并细化相关法规予以约束。针对目前市场上资产管理共享平台良莠不齐的现状,法律法规的规范与约束无疑是规范资产管理市场的有力武器,为此,应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明确准入门槛,加强对此类机构建立的审核力度;明确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运行过程中操作规范化的监督检查;明确、细化违规经营的处罚机制。全方位、全过程的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其次,在监督管理的强化方面,应从技术、人才、职责及落实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强化监督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技术上,由于所监督的对象处于虚拟化的互联网环境当中,因而技术水平对于监督管理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对监督技术的提高予以充分的重视,为有效的监督提供技术保障。人才上,由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要同时包括互联网技术及资本管理的相关知识,为此,应加大对于人才的培B力度,广开渠道,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现有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优化人才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职责上,对于需要各职能部门协同完成的监管工作,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协同机制,避免“九龙治水,水不治”的现象发生。落实上,应建立互相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机制,确保制度得以真正、有效的得以落实〔5〕。
四、互联网技术在资产信息管理中实践的研究
1.资产管理网络统一身份认证
依据资产信息管理的特点,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利用JSP技术建立独有的门户登录入口。一级管理员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各个科室或主管领导自定义用户名及管理权限,建立二级管理身份。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网关登录系统,二级管理员可通过门户单点登录进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本部门的仪器设备(家具)账目。系统内部权限由一级管理员下发。登录后,用户选择相应模块(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家具被服装具管理模块、房屋及土地管理模块、无形资产管理模块)进行登录查询、资产调拨、资产入账等操作〔6〕。
2.各类资产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
各类资产管理模块充分利用Internet网,采用成熟、安全、开放、可伸缩、高效能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资产信息的动态管理。共享的资产信息可通过Internet网利用Web,实现在账信息查询、修改、打印,以及新购资产信息的输入、修改等。注重其实用性、专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实现资产信息的日常管理、处置等信息网络化管理的要求。突出其专用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各单位对需求的差异及上级部门的不同上报要求。
总结
资产信息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对各大类资产进行多样化管理。管理的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活动,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置、变动、调剂、分布、清查、统计、分析、帐表、上报数据等等。该理论研究运用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管理手段科学化的新型管理系统。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强大的效能。将资产信息管理工作搭建在一个高水平的管理平台之上,推入了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彻底改变了被动局面,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资产信息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关晓.互联网行业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冲击〔J〕.经贸实践,2015,(02).
〔2〕李冰,潘晓萌.e时代互联网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1).
〔3〕喻国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趋势与对策〔J〕.新闻与写作,2015,(04).
〔4〕章[.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5〕李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103.
篇10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46-02
引言
近年来,物联网逐步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物联网将为全球的经济复苏提供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物联网建设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美国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将物联网和新能源作为振兴经济、克服金融危机的核心工具,着力加快推进物联网在各行业中的部署。2009年,“智慧地球”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即将感应器嵌入并连接到全球各地的道路、电网、桥梁等各种物体中,从而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的交互方式。欧盟较早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计划,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物联网政策体制。欧盟通过第七期科研框架计划(EP7),设立了openIoT、IoT-A等一系列物联网研发项目,并在各行业进行了积极布局,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日、韩积极支持与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构建物联网体系,并大力向其他亚洲国家推广。日本在2009年提出了“I-Japan战略2015”,希望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在教育、交通、环境监测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韩国政府了《韩国IT融合发展战略》、ICT研究与开发计划“ICT WAVE”,鼓励IT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与汽车、服装、造船等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项目。我国也将物联网建设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物联网综合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目前,物联网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在技术研发、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已从概念阶段进入深化应用的阶段,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社会服务的改善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不断提升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在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M2M无线移动通信增强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FID技术是物联网目前应用作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我国在超高频和微波RFID空中接口物理层和MAC层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特别是高频RFID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最关键、核心的感知技术,我国不断加强其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的研发工作,在高端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技术突破。在M2M无线移动通信增强技术方面,我国电信运营商积极研发M2M网络构架、终端唤醒等技术。
(二)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相对齐全
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 800亿元,同比增长18.46%。截至2013年,我国的RFID产业超过300亿元,传感器产业超过1 200亿元。自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以来,我国的感知制造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传感器领域,我国的光纤传感器和高温传感器产品质量已接近国际水平,并在各行业实现了批量应用。同时,我国的高频RFID技术产品获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已拥有成熟的产业链,经相对完善,涵盖了包括网络制造、感知制造的物联网制造业和以应用服务、网络服务为代表的物联网服务业。
(三)我国物联网进入“智慧”应用阶段
通过技术开发和深度集成,我国物联网正进入“智慧”应用阶段,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改善社会服务。在农业和工业领域,互联网应用可以节约生产资源,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采用联网传感节点技术以后,国家粮食储运物联网示范工程每年节约清仓查库费用几亿元,减少粮食损耗数百万吨。大型油田已广泛应用了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压力、温度控制系统,取消了人工监控,大量降低了能耗。在民生服樟煊颍物联网也已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医疗一卡通的推广。
二、我国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联网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处于初始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我国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技术标准化、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发展进程的推进,急需社会各界共同解决。
(一)物联网技术标准化难度大
物联网已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行业的差异性增大了技术标准化的难度。每个行业的基础信息不同,要处理的对象不同、要分析的内容不同,物联网设备和软件的开发需要深入了解各行业的特色,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而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标准化,需要制定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目前已有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设立专门的工作组推进和协调物联网标准化。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物联网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提升了我国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影响力。在我国国内,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开始,主要采取的政策是加快制定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标准,再根据行业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但目前大部分技术标准都针对于传感网技术,与真正的物联网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物联网信息存在着安全与隐私问题
物联网会产生大数据,而这些数据通常带有位置、时间和行为等信息,很容易因处理不当和恶意攻击导致信息泄露。物联网产生的信息主要涉及国家、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在感知、传输及应用的过程中一旦泄露,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目前应用广泛的RFID技术,尚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可能存在有价值信息被他人所用的情况。所以,如何形成一套强大的安全保障体系有效处理大数据价值和安全隐私问题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据加密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保障信息在泄露之后不被破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数据加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须建立一个灵活、可靠的密钥交换和管理方案。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脉络难以把握,发展模式有待完善
物联网的产业链长而分散,构成复杂,涉及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等众多企业。各个产业环节的利益分配困难,而且缺乏有强大影响力的灵魂企业,难以形成产业凝聚力。我国的物联网产业集中度低,还未能形成规模效益,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另外,物联网高度集成了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边界较为模糊,产业统计水分大,无法准确反映物联网发展的真实情况与规律。例如,我国的传感器产业已突破千亿的产业规模,但无法分离出真正属于物联网产值范畴内的,形成了一定的统计难度。
(四)物联网应用开发规模化的难度较大
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应实现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适应各行业的不同需求,进行有价值的应用开发。由于物联网技术企业无法了解行业的要求和特点,所以这些应用的开发需要物联网技术企业与具体行业内企业合作,提升物联网的商业价值,使更多传统行业与物联网进行融合。另一方面,物联网应用开发初期,产品成本较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较差,难以形成应用规模化。在传感器和传感网的应用中,我国的研发能力仍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高端传感器的精度和质量与行业应用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但进口高端传感器的价格昂贵,这严重影响了传感器的大规模应用。
三、我国物联网发展策略
(一)加快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协调配合,我国应逐步、阶段性地完成标准体系的构建,并积极参与国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中央政府应进行统一规划,充分考虑全球物联网发展情况,再结合我国国情,分清主次,系统性地部署物联网标准化工作。按照中央的部署,有关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要积极研究与制定物联网技术标准化的专项规划,制定物联网产业、平台、各种通信协议和终端的标准集。我国还可以以物联网核心企业为主导,成立产业联盟,进一步推动统一标准的形成。通过汇集物联网企业,产业联盟可以为企业产品的互联架起桥梁,促进物联网统一标准的提出。
(二)积极推进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和规模化应用
在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应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借助政府平台,建立形式多样的重点应用示范专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信息部等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对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进行扶持。在推进试点示范项目时,既要不断改进已有的物联网产品,开发培育新产品,也要不断总结经验,选择更加有效可靠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通过这种“局部试点、垂点示范”的产业发展模式来推动物联网在农业、传统工业和服务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将物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从而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良好的物联网产业的政策环境
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特别是基础芯片设计、智能信息处理和高端传感器设计等产业环节还比较薄弱,仍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通^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引导国外和民营资本向物联网产业聚集,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为物联网发展打下基础。对于物联网重点试点示范项目,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准入机制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物联网数据信息安全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强安全防护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评估机制,加强监督和检查,保障物联网在信息传输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可控。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营造良好、开放的产业政策环境,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谢晓燕.物联网行业发展特征分析[J].企业经济,2012,(9).
[2] 李向文.欧、美、日、韩及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物联网的全球发展行动[J].射频世界,2010,(3).
[3]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物联网白皮书[R].2014.
[4] GSMA.From Concept to Delivery[J].M2M Market Today,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