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空间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空间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空间规划

篇1

关键词:森林公园规划;土地利用;兼容性控制

中图分类号:F326.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68

森林公园体系规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一种手段。森林公园规划水平越高,土地利用效率也就越高,这对发展我国的森林旅游业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森林公园规划中,存在着土地兼容性控制不足的问题,这与用电分类系统不规范、用地评价体系不合理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1 森林用于旅游用地兼容性的概念

资源的兼容性指的是一种资源多种的用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步得到利用的性质,或者分步到利用的性质。曾经有某位学者把土地兼容性的使用看成土地使用性质的宽容范畴,同时将允许设置和有条件的允许设置与不允许设置来表征。还有学者指出: 土地兼容性指的是两种以上土地用途,在一起而相互发生负面影响的程度。通过对森林旅游用地分类及特点的分析,森林旅游用地兼容性可以定义为:在森林公园中,同一块土地上不同土地使用性质共生的可能性及一块土地对与它相邻的不同使用性质旅游用地的可接受性。

2 森林公园规划中土地利用兼容性控制措施

2.1 健全旅游用地分类系统

我国的城市以及农村用地采取的都是二元制的方式,其使用的土地分类系统比较传统,旅游用地边缘化问题并没有在传统系统中体现,这种缺失使得森林公园规划无法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兼容,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加大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在这现实背景下,国家土地管理部门颁布了新的土地分类标准,不仅对森林公园规划进行了详细分的划分,相关规划人员可以依据此标准来规划森林公园,以此大大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新的土地分类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使旅游用地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化,同时对兼容性土地的控制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规范森林旅游用地评价

现阶段我国使用的森林公园规划制度主要来源于总体设计规范,在该规范中,着重强调了森林旅游资源的评价,目前森林公园规划,主要是以风景资源评价为重点内容,并没有涉及到土地评价的内容,这是森林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在对森林公园进行规划时,往往会出现土地利用方式与其所具有的功能并不统一的问题。现今土地资源越来越小,而森林公园的规划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为了保证我国的土地资源能够科学合理的被利用,在建设森林公园时,必须规范其用地评价制度,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规范用地评价制度:

规范内容与方法,用地评价内容与方法直接反映着用地评价水平,传统的规范中几乎不涉及用地评价,即使涉及内容也比较陈旧,无法适应现阶段森林公园土地规划利用的新情况,因此必须对评价内容以及方法加以规范;评价成果应该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发挥用地评价的作用,注重总结评价成果,将其编制成文案等形式,以便管理保存;增加评价内容,目前森林公园规划评价内容的重点是风景资源评价,除此之外,还应该添加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兼容性的评价,评价内容越全面,评价结果也就越真实,越有利于指导实践;正确的运用评价成果,比如在森林公园规划期间,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兼容性指标,对规划项目进行有效分析,然而在规划管理这时间里,也能利用土地兼容性指标并且把它看作是监督项目,以此为编修提供借鉴。只有规范森林旅游用地评价体系,才能使森林公园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保证城市建设用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2.3 有效控制森林公园区划

所谓森林公园区划简单的说就是根据功能需求来对某一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细致的划分,以此来保证每一个功能区中的建设项目都与其功能相符合,进而实现土地利用之间的兼容。一般情况下,森林公园布局通常都是以游览区为中心,将各个功能系统有效的连接起来,在突出各个功能区各自的优势之外,还能够做到协调发展,进而使得整个功能系统更加协调,其兼容性更强。

森林公园总体布局与功能区划中应关注各功能区环境氛围、空间尺度、竖向空间和建设时序等方面的土地兼容性控制问题。在环境氛围建设方面,应遵循地域分异规律,确保各个功能区土地使用性质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要求功能分区有利用环境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在空间尺度上的兼容性控制方面,各功能区要服从全局需要和功能的耦合分工合作体系,既要满足大尺度空间范畴功能区之间和土地利用大类的差异性与协调性,又要满足功能区内用地的相似性,使同一功能区内部不同地块之间用地性质在大类上一致性情况下,在中小类用地之间的兼容。在森林公园竖向规划方面,要有利于维护原地貌特征和地景环境、合理利用地形象素和地景素材、有效保护与展示大地标志物。在森林公园时序规划中,需要兼顾不同功能区块、不同地块的开发利用条件,难易程度和资金保障情况,合理确定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时序,以促进森林公园土地利用的兼容性控制。

3 结 语

综上所述,对森林公园规划中土地利用兼容性控制进行探讨十分必要,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其土地利用兼容性进行探讨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秀娟,刘伟平,兰思仁.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与应用――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角度评价[J].林业科学,2009(07).

篇2

一、土地规划现状

目前,我区土地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三大类,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又分为自治区、盟市、县、乡四级。自治区共编制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在引导全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严格保护耕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内蒙古地区尚属薄弱环节,至今未编制完成相关类似规划;全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土地整治规划、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保护规划、耕地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间形成了土地规划体系,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分工明确、层次分明,各类规划之间基本衔接。土地规划情况见表1。

二、土地规划与相关规划的矛盾

(一)土地规划体系协调性分析

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身而言,省级与盟市级层面规划基本衔接,规划内容一致性较高;盟市级与旗县(市区)级规划之间协调性较弱,二者在规划编制时衔接性较好;旗县(市区)级与乡镇(苏木)级规划基本上同步编制,规划内容一致性较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各专项规划之间协调性较好,各类专项规划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以总规为前提条件和依据,开展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的数据基础、分类标准、统计口径等基本一致,只是在规划编制基期、规划期限及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

(二)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矛盾问题分析

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依据不统一,缺乏主导性规划加以协调;二是规划编制基础缺乏协调和统一,各部门有着各自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出现用地分类标准不统一、规划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不一致、规划编制的基础统计口径不一致、空间管制分区的规定不衔接等问题;三是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路线不一致,规划的目标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四是相关规划之间管理体制不顺,规划协调不畅,不同规划在不同部门主管下自成体系,每一体系又有诸多不同层级、不同深度的具体规划类型。

三、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建议

综合考虑各项规划特征,统一的空间规划理想模式应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定“政策”,城镇体系规划“定需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供给”,生态功能区规划“供底图”。在相关目标的引导下,需综合平衡国土空间需求和供给,并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底图”上。

(一)空间规划体系

对现有规划类型进行改造和功能定位,形成以保护、管控规划为基础,综合规划为引领的空间规划体系。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再作为规划而是以主体功能区划形式同生态功能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等一同作为规划编制的理论依据;分解整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职能,作为空间规划体系基础与骨干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作为国土部门主要职责范围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仍定位为城乡建设规划体系的最高层次规划类型,但同时也是空间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农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均作为综合性专项规划进行编制实施。各专项规划、次区域规划可根据需要进一步编制行业性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年度计划等。由此形成空间规划横向体系,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等用地需求和农业、国土、水利、财政等部门关于土地利用的各种政策。

(二)空间规划层次

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不仅需要考虑横向规划层面,即整合现有各类规划,形成有机统一横向空间规划体系,从而达到对国土资源的统筹安排。还需考虑科学构建规划层次,即纵向规划体系,从省、市、县、乡不同层级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权力的差异及不同层级行政区域空间尺度的差异出发,采取不同路径形成各有侧重的空间规划成果:省级空间规划属宏观层面,应突出战略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统筹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市、县级空间规划属中观层面,应推进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的“多规合一”,强化管控性和综合性;乡镇空间规划属微观层面,应重点强化地区内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机整合各类横向空间规划,着重体现可操作性。

(三)空间规划指标体系

考虑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在分析梳理各类空间规划的规划目标、核心内容及调控对象等基础上,研究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指标体系。设定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主要涉及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等;预期性指标涉及单位GDP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消耗、城镇化水平、生态用地面积,等等。在构建完整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科学设定各指标的规划目标值。

(四)合理确定省级空间规划期限

统筹考虑目前各类规划的特点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探索确定统一协调的规划中期年限与目标年限。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属于中短期规划类型,规划年限通常为5年;而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规划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省级空间规划属于长期规划类型,其着眼于未来10到15年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规划期限应设为15-20年。考虑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可适时开展空间规划评估调整工作。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建议将空间规划期限设定为15-20年,每5年开展一次评估调整工作。

(五)空间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格局

按照“一套规划、一张蓝图”的总体要求,形成统一的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科学划分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三大功能空间,划定生态控制线与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并实现二者之间的无缝对接。在两类控制线内部,进一步划定详细的用地控制线,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按照管理主体及用地类别进一步划定基本农田控制线、林地控制线、水域控制线及风景名胜控制线等各类用地控制线,形成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用地增长控制线内进一步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同时明确产业布局与重大基A设施布局。

篇3

目前,深圳面临土地、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局面,提升城市景观,城市转型,维持并增进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充足的空间保障。在外延型拓展无望的情况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就成为了一个新的选择。深圳在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处于摸索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制定完善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为有计划有步骤推动地下空间利用作好准备。

一、深圳地下空间规划的现状和成就

1、地下空间规划体系

深圳已基本建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规划体系。《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在国内首次将地下空间相关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将地下空间视为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进行地上地下整体统筹。在此基础上,深圳编制了《深圳市地下空间利用发展规划》及《深圳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并在全市划定了8个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地区,编制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宝安中心区等地区的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此外,深圳还编制了《深圳市人防发展总体规划》、《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地铁一、二、三期专项规划等。

《深圳市地下空间利用发展规划》以地铁网络为骨干线路,以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轨道交通站点为发展源,以人行连通道为纽带,以城市重点功能区的综合开发或改造为重点,对地下空间进行平面布局,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组团中心与轨道沿线集合发展的布局结构。竖向布局分为三个层次:浅层空间位于地面至地下10m以上,是人员活动最频繁的地下空间;次浅层空间位于地下10m―30m之间,主要安排停车、交通集散、人防等设施;次深层位于地下30m―50m之间,深层空间位于地下50m~100m之间,这两个层次的地下空间侧重于远景统筹部署,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

2、规划管理制度

深圳市现行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其中,在政策法规方面,2008年深圳市颁布实施了《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比较全面地规定了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地下空间规划实施和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和使用、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作了原则性和程序性规定。在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方面,深圳市规划主管部门主持编制了《深圳市地下空间设计指引》,并通过修订《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增加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章节,明确了地下空间利用“人物分离,公共优先”等基本原则以及各类设施的基本设计要求,确保地下空间资源不被破坏或由于不适当的使用而浪费。此外,《深圳市建筑与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还进一步深化完善了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技术规范,指导项目的规划建设。

3、规划实施

深圳地下空间规划实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轨道交通进行地下空间建设。深圳地铁一、二期工程共形成了178.8公里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依托地铁交通网络的建设,深圳对站点地下空间进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和同步经营,建成包括地铁、大型的交通枢纽、人行过街道等交通系统,并带动了沿线物业开发,形成了诸多以地铁站点为依托的商圈和生活圈。二是重点地区综合开发地下空间。深圳确定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罗湖商业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前海枢纽地区、龙华客运枢纽区、光明新城、南山商业文化中心8个地区为深圳市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地区。目前已在福田中心、华强北商业区、罗湖商业中心区建成商业中心、商务办公型综合体、地下街等;在会展中心、世界之窗、深圳北等建立了大型交通枢纽。三是市政设施建设。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及环境保护压力,中心城区“厌恶性”市政设施选址落地难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深圳已尝试进行地下市政场站的入地试点,如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下变电站、电缆隧道等,其中,深圳布吉污水处理厂为全国首例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占地5.95公顷,污水处理规模20万立方米/日,投资5.9亿元,地面为城市休闲公园,有效解决了周边公园配套不足的问题。

二、深圳地下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缺少系统性

完整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应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其中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从宏观层面来看,深圳缺乏整体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和全面规划,缺乏地上与地下的协调和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长远安排。从中观层面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已有的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都是依托于轨道建设被动发展起来的,而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也是近年才开始编制,未能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缺乏从地下空间资源角度统筹考虑;二是专项规划对下层次规划有效的指引内容少,操作性不足;三是地下空间的规划未能与地面规划编制体系一致,存在地上地下“两层皮”的现象,与城市建设的各个分系统如交通、市政专项规划之间缺乏有机结合。从微观层面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只针对重点地区编制,且缺乏修建性详细规划,面向实施的层面存在许多空白,缺乏满足管理需求的、清晰的决策依据,涉及到地下空间的单体建筑、轨道站点交通规划、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等目前都处于个案处理阶段,规划边界不一致,给规划管理和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

2、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

深圳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地上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却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讲,地下空间规划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地下开发未能与地面开发相协调,虽然深圳近年已开始系统考虑地下空间的利用,并着手编制规划,但相对于地面建设的完善程度来说,地下空间的规划明显滞后,地下空间项目建设未能统筹安排或与地面规划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开发活动零散,地下空间不能有机组织,呈现出短期效益、低效益。二是设计、建设及管理水平不足,地下空间内部导向标识,通风采光及景观等环境条件较差,影响地下空间的品质。三是各行业、各部门按照自己的需求自行建设地下建筑,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连通性差,地下未形成网络,造成地下空间使用效率低,如一些高层建筑物的桩基由于未考虑将来开发,往往占用地下十几米的空间,造成了该部分空间不能在以后的开发中得到利用,而许多零星开发项目、开发深度和接口未与周边开发统一,也阻碍了对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滞后造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混乱,不但不能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也给今后城市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3、规划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起步晚,从规划内容来看,由于深圳地下空间未经历以人防为主的阶段,公共地下空间的主要使用功能是地下交通、少部分商业经营及新建高层建筑地下设备用房和停车场。目前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单一,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不紧密,经济和社会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公共服务、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研究不够,建设严重不足,如综合管沟建设只有在新城区局部地段实施;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则更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从地下空间布局形态来看,表现出点状、零散、浅层的特征:地下空间地域分布呈现区域聚集特征,主要分布在特区内高层建筑以及地铁一期沿线周边区域,其中,福田区地下空间开发量占全市地下空间总开发量的54%,而宝安、龙岗、盐田三区的总量还不足全市的10%;地下空间开发深度以浅层为主,利用深度以地下一层为主,大部分在地下-15米以上,局部地铁线路达到次浅层深度(-30米),且相邻地块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中缺乏联系,开发深度相差大。这些现象造成了地下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提高了今后大规模开发的成本。

4、规划管理制度不健全

(1)法律体系不健全。首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民事立法、配套立法不全,地下空间的物权范围、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的审批,以及地下空间的房地产登记、地价核算、产权分割、工程建设管理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其次,在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的专项立法方面,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地下空间开发与人民防空和城市规划的关系,但缺乏地下空间规划的操作细则,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办法和编制规则;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但办法内容基本上属于原则性规定,难以指导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的具体工作。

(2)地下空间管理体制不健全。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涉及到城市建设、规划国土、人防、消防、环保等多个部门。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立法对各部门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存在部门间职责不清、审批困难、沟通协调难等问题,大大制约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各个职能部门在进行项目建设的时候,往往自成体系,给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利用带来一系列后遗症。

(3)信息系统建设落后。地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深圳已经比较成熟,如“一张图”系统在城市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相比而言,地下空间的信息建设和管理则显得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深圳目前的地下空间规划对地下空间资源的系统评估和空间及质量的分类相对不足,由于地质环境的隐蔽性与复杂多变性,地下空间规划缺乏可靠的基础;二是对于已有的地下空间工程包括市政管线、共同沟、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建筑物等的信息管理一直相对落后;三是传统的二维规划技术难以描述地下复杂的地质环境等三维空间信息,导致其难规划、难开发、难恢复。薄弱的信息管理技术对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开发资源预测、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制约。

三、加强地下空间规划的建议

1、完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与相关专项规划综合协调

完善地下空间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同时将地下空间规划纳入法定规划的实施路径,实现与现有城市规划制度的衔接。地下空间规划要实现与现有城市规划的衔接,地下空间建设专项规划要与其他专项规划如交通、市政、防灾、生态环境保护、历史遗产保护、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专项规划相协调,尤其注重加强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规划的协调,促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有机结合,在实现城市更新目标的基础上拓展更新后项目或区域的空间,逐步实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2、完善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地上地下协同发展、综合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上部空间的补充和延续,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结合城市发展实践的具体要求,加快完善和审批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将地下空间建设纳入城市统一规划管理的轨道。

(1)协调地面规划和现状进行规划。积极探索“地上问题、地下解决”的发展思路,将原先的“平面规划”转变为“立体规划”,指导城市的立体化开发,促进地面、地下空间协调发展,形成地面上下相贯通、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把地下空间建设作为缩小原特区内外差距,实现特区一体化的重要杠杆。

(2)整合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进行规划。把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城市功能健全完善的承载力量,将城市中一些功能交通运输、公用服务、市政、防灾、能源、生产储藏等适当引导进入地下空间,带动深圳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的转变。根据目前的规划,深圳规划有1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587公里,设站356座,换乘站62座。未来10至20年是深圳轨道交通集中大规模建设期,深圳地下空间规划结合现有地下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将有序开发高质量的地下空间。

(3)统筹规划“地下城市”。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巴黎、东京、蒙特利尔等的地下空间开发正在逐步向“地下城市”发展,延续地面城市的大部分功能,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深圳可充分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从两个方面统筹推进。一是大面积、高密度规划。应进一步拓展现行点、线结合的地下空间规划模式,全面考虑整个深圳在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地质环境、城市功能等各方面的情况,实施点、线、面结合的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二是大深度、分层次统筹规划。应根据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坚持“该深则深、能浅则浅;人货分离,区别功能”的原则,运用立体规划设计技术将开发的重点控制在地下不同的竖向层次,以解决城市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需求,保证地下空间利用的充分性和完整性。

(4)规划“留白”,杜绝“短视规划”。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规划中已有了“发展备用地”的概念,这也同样适用于地下空间规划。但由于地下空间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规划中要遵循“分期、分区、分层”的建设思路,充分考虑后续利用的可操作性。在评估地下空间资源的基础上,协调地下空间与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城市发展时序的步调,预留地下空间深层发展的余地。

3、完善规划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地下空间规划的法律法规。明确地下空间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要做到民事立法具备、专项立法齐全、配套立法完善。民事立法方面,应从民事基本法律制度上确定地下空间权法律制度,应在《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等法律中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给予更加明确的规定;专项立法方面,应完善国家、地方层面关于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的专项法律和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尽快制定《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标准》等;配套立法方面,应从财政、金融等方面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设费用融资制度、贷款制度等予以规范。此外,明确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用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的管理责任,并设立综合协调机构,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

4、充分利用先进规划管理技术

运用3DGIS等科学有效的方法建立地下工程数字化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将多源异构数据进行GIS数据标准化,建立地形、地层地质、地表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三维模系统,实现地上、地下空间信息的二维编辑、三维表达分析,提供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集成结构计算和设计模块,为地下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可辅助于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并衍生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小泉淳:城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孙卫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综述[J].建材与装饰,2007(9)下.

[3] 贾建伟、彭芳乐:日本大深度地下空间利用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7).

[4] 崔曙平: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趋势[J].城乡建设,2007(6).

[5] 李传斌、潘丽珍、马培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以青岛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8(3).

篇4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有关单位: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已经州政府第143次常务会议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

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甘政办发〔2021〕15号),提高自然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集成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国土空间布局,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就加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

(一)加快规划编制。严格按照国家《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加速推进州、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9月份完成报批。同步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省州县“十四五”专项规划高度契合。

(二)做好三线划定。依据国家和省上的编制规则,核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同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和规划实施监督体系,严格管控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保障城乡建设。

(三)统筹项目清单。州、县(市)将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国土空间开发边界范围内,切实为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提供充足的规划空间。

(四)保障项目建设。在州、县(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甘肃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前,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实行规划承诺的方式,应保尽保、应报尽报。

二、科学配置用地计划指标

(五)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争取将我州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省上支持范围,争取省上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全州各类项目用地审批。

(六)注重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全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使全州存量建设用地使用工作达到全省“增存挂钩”要求标准。

(七)鼓励节地挖潜。在全州统筹土地资源配置工矿废弃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腾退出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力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计划指标。

三、用足用好增减挂钩政策

(八)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县(市)政府组织开展前期工作,严格执行省自然资源厅验收标准,对上报的项目区地块逐一甄别、精准认定、外业核实,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主导,自然资源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的政策落实运行机制。

(九)争取挂钩指标。州自然资源部门要积极衔接省自然资源厅和东西协作省市,全力以赴争取增减挂钩交易指标,促进全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四、优质高效申报审批建设用地

(十)合并批准流程。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与用地预审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一证办理;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书合并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证办理。对不符合城乡规划的土地划拨类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制,由县(市)政府承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容缺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所有建设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无需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直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十一)推进多测合一。在工程项目建设竣工验收阶段“多测合一”基础上,全面推进包含建设用地选址供地、工程施工定位测量等全流程的“多测合一”工作。

(十二)完善用地绿色通道。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主动服务,积极协调用地单位、项目业主和主管部门,做到各类项目用地“即来即办、快审快批”,全力保障我州各类重大建设项目依法落地。

 五、加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落实

(十三)争取土地整治项目。州自然资源局要积极争取新增耕地潜力大的国土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十四)引导集约节约。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做到明确建设用地单位的补充耕地责任,认真落实补充耕地方案。

(十五)异地购买补充占补指标。争取通过省级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平台向指标富余地区购买指标,易地补充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力保障我州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指标落实。

六、积极鼓励多方式供应土地

(十六)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完善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让、抵押二级市场,州、县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土地交易平台,提供服务场所,办理交易事务,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归集和查询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土地二级交易市场各交易环节和流程基本规则,建立“信息—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交易监管”的交易流程;加强交易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的有序衔接。

(十七)鼓励多方式供地。科学安排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探索推动土地复合利用,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使用性质的用地类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业用地可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应。现有工业用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七、主动做好项目用地协调服务

(十八)加强用地组织协调。州自然资源局成立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全面做到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清单式管理,实时跟进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展。

(十九)实行台账管理。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从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用地报批等方面建立起工作台账,全力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报批实施。

(二十)强化衔接配合。州自然资源局向州直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发出工作协调函,建立项目协调联动实施机制,建立工作群,形成工作会商机制,保姆式服务保障全州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建设实施。

八、稳妥化解历史遗留用地问题

篇5

关键词:开发特征;规划设计;布局;规模预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日益紧缺,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地下公共空间开发正在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建设新的热点。地下公共空间是指向市民开放、用于公共活动的地下空间,包括地下广场、地下商业文化设施、轨道交通站点、公共步行通道以及公共停车库、防灾救灾空间等。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下面就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展开分析。

1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划定

城市重点建设区域是城市最富变化的区域,是城市交通、金融、商业、办公、娱乐、服务、信息等功能最为集中的中心地区。其划定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公共活动聚集点及公共建筑开发强度高和建设量大的地区。

(2)人群密集、流动性强的地区,如大型交通枢纽地区(以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体的综合客运交通换乘枢纽、以市内公共交通设施为主体的综合客运交通换乘枢纽)。

(3)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建设区域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区域。

2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特征

重点建设区域的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一方面要体现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性,是服务于公共事业为主的,无论所有权归属如何,其服务对象一定是大众化全民化的;另一方面地下公共空间的功能主要是商业娱乐、商务办公、文化体育、动态交通(轨道、车行、步行)、静态交通(停车)、市政公用设施以及防灾等社会功能。

3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主要从开发类型、功能定位、规划布局、竖向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每个重点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提供依据,以便最终确定每个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范围、功能布局和规模容量。

3.1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类型

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地区规划特点密切相关,地区的建设程度、开发模式以及功能特点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根据重点建设区域的分布以及城市建设、功能布局的特点,规划将重点建设区域划分为老城改造型、新区开发型和交通枢纽型这三大类型。

3.1.1老城改造型地区:主要指老城区的

城市公共中心,商业金融中心,商务办公和餐饮娱乐密集区。该类型地下空间以纾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地面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

3.1.2新区开发型地区:主要指正在开发

建设中的城市新区。该类型地下空间有着与地上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落实的优势,地下空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按照地上、地下合理需求,预留公共地下空间,科学定位。

3.1.3交通枢纽型地区:主要指综合交通

枢纽,轨道交通枢纽等交通换乘密集地区,人、车流量较大。该地区地下空间主要以交通功能,商业娱乐配套功能为主,疏散人流和车流,缓解地面拥挤交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3.2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功能选择

地下空间功能是城市功能向地下的延伸和拓展,功能的多元化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产生和发展。地下公共空间功能主要涉及商业设施、交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电影院)、商务办公、市政设施、仓储设施、防灾设施。此外,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选择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3.2.1功能的适用性

城市的总体功能是由整个城市空间来承载实现的,地下空间是整个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其中部分城市功能不适宜在地下发展,因此需要分析与地下空间开发相适用的功能。

3.2.2功能的互补性

功能互补主要指在充分发挥各自空间功能优势的同时,使地下与地上功能空间互补互利,强化区域或地段的整体功能效益。在广场或公园等开敞空间地面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用做停车场或商业空间,既可高效发挥城市广场和公园使用功能,又可利用地面开敞空间将地面阳光、绿化和新鲜空气引入地下,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文物古迹和自然风景旅游区保护地段,开发利用地下交通、服务、商业空间,既保护地面旅游环境,又吸引地上大量游客利用地下空间的各种功能设施。

3.2.3功能的协调性

功能协调主要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与地面空间规划相协调,做到城市地下、地上空间资源统一规划。地铁线路规划布局以及地铁站的位置选址应与地面城市主干道、街道以及火车站、市民广场、商业中心、商务区、体育场馆、博览中心等城市地面的主要功能空间协调对应,以更好地发挥其人流交通集散功能;火车站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商场、停车场等

应与车站的进出口、候车大厅等有方便的联系,与车站功能空间形成有机的整体,以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3.3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规划布局

功能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动力,是地下空间存在的本质特征,而形态布局是表象的,是功能与结构高度的概括,它反映城市发展的延续和继承,体现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环境特色。城市地下空间的形态是各种地下结构(要素在地下空间的布置)、形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一个与城市形态相协调的地下空间系统。一般地下空间开局主要有点状布局、辐射状布局、线状(脊状)布局和面状布局。

3.3.1点状布局

点状地下空间是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形态而言,它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地下单体,大多由某个区域占据较小平面范围的地下空间构成。点状地下空间一般偏重于城市中心、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城市矛盾的聚合处。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地价昂贵,适宜开发地下空间缓解地区人流过于集中、停车困难、地面环境嘈杂等问题,以获取较高经济、社会效益。

3.3.2辐射状布局

辐射状地下空间主要以大型地下空间设施为核心,通过与周围其它地下空间的连通,形成辐射状。这种形态一般是与地下空间发展的点状布局的有机结合,即通过一处或几处大型地下空间设施的开发,带动周围地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局部地区地下空间设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由单点发展向多点开花的布局发展,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二级模式。

3.3.3线状(脊状)布局

线状地下空间也是相对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形态而言,它是点状地下空间在水平方向的延伸或连接。线状地下空间设施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骨架,它有效的发挥了地下交通的优势,增强了点状地下空间的互相联通,使孤立的地下空间增添了活力,将地下分散的空间连成系统,提高整体开发的效益。没有线状地下空间的连接,仅有一些散布的点状空间布局,不能形成整体轮廓,无法提高地下空间的总体效益。

3.3.4面状地下空间布局

城市面状地下空间的形成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趋于成熟的标志,它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面状地下空间主要出现在城市开发新区等地面开发强度相对较大,土地开发潜力较高的地区,主要由大型建筑地下室、地铁站、地下商业街以及其它地下公共空间组成。这种形态需要在地下空间经过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旧区改造中若早期开发没有考虑连通预留则难度较大,而在城市新中心区比较容易形成。

3.4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竖向规划

分层开发是将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体现,是开发和保护规划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结合地下空间总体分析,根据当地地质条件,确定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地下建筑开发强度和深度。规划界定地下空间竖向开发10米内为浅层,以广场、绿地、水体、公园、道路、体育场等的下部空间开发为主,是公共设施利用的主要深度层面。

3.5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规模预测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主要是根据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城市发展的总体规模以及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预测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主要是预测人对空间需求的趋势,以保护土地及生态环境为根本,即要预测一段时期内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总量,也包含不同地下空间工程功能的分量。通过分析相关参考文献和工程实例,分析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地下公共空间开发规模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3.5.1按照用地性质分类估算

此类方法是将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地上不同用地性质的地块按照地上、地下建筑规模的比例进行计算。行政办公用地比例为0.1,商业金融用地比例为0.15,文化娱乐用地0.2,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广场绿地等用地比例为0.1,具体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3.5.2按照分区划定分项估算

分区划定主要指城市的空间管制区划,根据城市地下资源分布及重点建设区域限制要素分析,城市重点建设区域选址一般有利于城市建设地区,地下空间大多为适宜建设区和鼓励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是地质条件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地下空间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鼓励建设区虽然地址条件良好,但限制要素较多,开发价值不高,在开发前需进一步的经济评估和地址勘探。

分区划定分项估算法是由地上不同用地性质的用地面积乘以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经验系数确定规模。适宜建设区中商住混合用地经验系数0.45,商业用地、办公用地经验系数0.5,文化娱乐用地0.3,道路、绿化用地0.1;鼓励建设区经验系数统一取0.03。

4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规划领域,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不仅要面对地下空间这一特殊的空间类型的组织,还需要与现行的制度体制和规划体系相衔接,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重点、形式等均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南昌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76-01

一、南昌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南昌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途径,一方面是对旧有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改造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新建城市地下空间。

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所有内容中,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和人防设施是最为普遍的四类。

1.南昌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南昌市在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有成绩,但滞后于城区空间发展,城市生态功能未有明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仍不能完全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

2.南昌城市地下商业系统。由于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加强管理,提升购物环境品质,才能经受住商业竞争残酷的考验。近年来,南昌在地下商场的利用方面不断有所进展,并在环境营造和改建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效。

3.南昌城市地下交通系统。近期南昌的地铁事业刚刚起步,修建地铁,通过对地下交通设施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对缓解南昌市严重的交通问题及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会有良好的效果。

4.南昌城市地下人防设施系统。南昌市做为江西省的省会,不断完善城市人防工程,充分发挥现有人防工程作用是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平时人防工程尽可能为群众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战时尽可能为人民群众安全和战时经济提供防护。

(二)存在的问题

南昌市目前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系统的法规保障缺乏。目前,南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规体系很不健全。由于没有必要的政策和技术方面法规的引导、协调、保障和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开发规模与水平难以适应广州城市发展的需求。

2.地下空间的开发缺乏统一的、详细的规划。没有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制定具体目标,纳入计划和计算综合国力的指标体系。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相匹配,由于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导,南昌市的地下空间开发仍没有一个整体规划。

3.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部门及职责不明确。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统筹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缺乏全面的规划和管理。如铺设通信光缆、电线、市政管线时,由于统一的管理协调不到位,施工时间、地点、程序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结果造成反复开挖路面的“拉链路现象”。

二、南昌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南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在于其所具有的综合性。由于涉及到城市功能,需要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而这些要素既是互又是互相制约的。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应贯彻以下原则:

1.上下结合,以人为本原则。地上与地下结合,形成地面上下贯通的、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地上统筹兼顾、协调配合,不仅使地下空间之间相连,而且使地下与地上的建筑由单一系统向复合系统发展。

2.长远考虑近期着手原则。既要从战略角度出发,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又要从解决城市现有矛盾入手。如交通问题、市政基础设施问题等,切实缓解城市己有的矛盾。顺序应优先考虑需求紧迫的系统和区域,如地面商业密集地区、交通严重区等,把解决具体问题包含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长远性和先进性之中。

3.综合效益原则。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比在地面建设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如果不考虑土地地价因素及特殊情况(如仓库),不论是一次性投资还是日常运行费用,地下开发与地面建设在投资效益上无法竞争。但是,开发地下空间的综合效益确是无法替代的。因此,为了城市的整体效益,为了保护宝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需要对地下空间开发实行鼓励优惠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并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二)南昌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方式,是解决诸多城市问题和建设生态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南昌市经济发展的实际为开发地下空间提供了必要和可能。在进行地下空间规划时,应遵从总体规划和分层布局,规划重点应该放在市政、交通、公共服务和人防等重点项目上。对于南昌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实施建议如下:

1.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制化建设。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市总体规划应按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将其纳入到规划中。在规划编制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保证规划有法可依,并且能够有效实施。

2.加强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和借鉴

为了使地下空间开发更具科学合理性,应该认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理论、方法和技术层面的研究,使南昌市地下空间健康持续的发展。

3.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和管理体系

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地下空间开发中,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地下空间进行投资开发。为了保证地下空间开发顺利进行以及合理运行,还应迅速发展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使地下空间物尽其用,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城市空间 交通 环境 使用方法

1、地下空间使用现状及研究目的

1.1城市矛盾

1、交通问题 由于汽车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道路经常发生大面积、城市间堵塞。单纯靠地面上增加路网和拓宽街道已不可能疏导过大的车流量和人流量。

2、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建筑密度不断增大,高层建筑不断增大,城市绿化面积不足。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国外发展状况

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市,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在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旧城的改造以及历史文化建筑的扩建,在北美、西欧以及日本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型地下公共建筑。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逐步形成系统的规划。

1.2.2 国内发展趋势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地铁和轻轨的建设,一方面带动了沿线城市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使地铁站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和地下空间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2) 城市绿地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复合开发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城市中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改善了生存环境,也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动向。

(3)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向地下发展将推动共同沟的建设

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牢固。共同沟的建设虽然一次性投资大,工期较长,但是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共同沟的建设必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目的

在前人研究理论的铺垫之下,探讨城市地下空间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分析,从而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研究其地下空间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开发利用所具备的条件。

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利用研究

2.1 城市地下空间的资源属性

现代城市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是一种对土地资源两方面的性质都比较重视的利用,及考虑土地所具有的资质资源,又要充分利用城市土地的地下空间资源。也就是说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是对土地资源双重性质的重视和利用。

2.2 现代城市的地下空间功能

单一功能

地下空间的功能相对单一,对相互之间的联通不做强制性要求。

混合功能

地下空间的功能会因不同用地性质、不同区位、不同发展要求呈现多种功能相混合,表现为“地下商业+地下停车+交通集散空间+其他”的功能。鼓励混合功能的地下空间要求相互连通。

综合功能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地区和重要节点,地下空间不仅表现为混合功能,而且表现出与地铁、交通枢纽以及与其他用地的地下空间相连通,表现为“地下商业+地下停车+交通集散空间+其他+公共通道网络”的功能。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及目标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应遵循有关国家方针、政策,从实际国情出发,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注重实效、着眼发展、长期坚持、全面发展”的方针,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同时结合平时的生产活动,扩充地下设施的应用范围;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坚持人防建设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地上地下空间协调发展,区域的工程总量规模合理地下空间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协调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建立良好的空间体系;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坚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指定近远期建设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设水平,合理、有序地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目标

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城市建设和人防建设的协调发展,达到战备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增强城市的总体防护能力、平战生存能力、战灾后的恢复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

3、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3.1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科学的规划

不同功能的地下工程建设之间没有明晰的层次安排。各建设主体按照需要自行建设的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之间缺乏整体性,综合效益不明显。地下工程之间缺乏联通,不利于发挥经济优势。

(2) 投融资主体少

缺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投资、融资、税费收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共有公益性、综合性、投资额度高以及回收期长等特点;地下空间开发的地下建筑物、构筑物产权关系不明确。

(3) 地下停车场综合开发利用不充分

地下停车场地利用率不高,一旦停车场建成以后,在使用方式上缺少监督;地下车库多依靠单个商场建设,分散且规模小,没有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停车体系,综合效益低下。

3.2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能

郑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有效开发利用资源量在浅层地下空间可以提供152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次浅层地下空间可提供289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城市内的广场、运动场以及一些开敞的空间内;城市绿地的下部空间、道路的下部空间和去除建筑制约的建筑下部空间都可以进行开发利用。

3.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1) 地下综合体 结合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建设和城市功能组团的扩展,规划建设8处地下综合体。二七广场—火车站地下综合体、郑东新区CBD地下综合体、高铁运站地下综合体、五一公园地下综合体。

(2) 地下商业街 秦岭路地下商业街、大同路地下商业街、德化街地下商业街。

(3) 地下仓储物流设施 在郑汴路现代市场服务中心和圃田物流园区建设地下仓储物流设施。

(4) 轨道交通和地下交通 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和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规划沿着京广路快速路建设11条下穿隧道。

(5)地下公共停车场 规划建设十八处地下公共停车场。通过上述规划的实施,形成以地下综合体为节点,点、线、面布局合理的郑州中心城市地下空间体系。

4 结论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经历了很久时间,但国内外发展的差距相当大,本文前两章主要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理论规划进行论述。第三章以郑州市为例,对郑州市的水文、地质、经济进行评估,全面分析郑州市的地下空间利用情况。本文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综合论述,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尽自己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理研究_朱立峰,2002.11

[2]西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_刘叶,2008.5

[3]陈恒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2012.11

[4]李葱葱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初探——以重庆城市为例,2003.5

[5]徐大勇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2010.1

[6]崔留森、邵丽、李超群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7]许圣泽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2010.6

篇8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功能也愈加的完善,但也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压力随之增大。城市工业亦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之下,数量大幅增加规模逐渐增大。在此情况下,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随之增多,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进而导致市民生活质量的下降,低碳概念提出之后,低碳城市理念也在城市规划中开始应用。

2.低碳城市理念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系

低碳理念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处理好二者关系,有助于制定明确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策略。

2.1低碳城市理念的概念

低碳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更少的排放,低碳城市理念是关于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及低碳生活的理念。具体的是指城市建设以低碳理念为基础,在市民生活水平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形下,建造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主要执行方式是以城市规划者为主导,以大众的广泛参与为主要模式,包含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为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的理念。

2.2城市空间的概念

城市空间,是指各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内部机制。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决定城市的基本形态格局,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各城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城市中各种活动对不同区位的选择过程,形成了城市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城市交通是城市生活的衍生物,表现为人和货物的空间移动。所以城市的土地构成和区位选择,决定了居民消费、居住、制造、工作等活动的出行需求和空间分布[1]。

2.3低碳理念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系

城市空间规划包含对城市交通、住宅及 其商业区等具体布局以及发展模式的规划,低碳理念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指导理念,对城市各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有着重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对碳排放量具有锁定作用。表现为城市规模和城市碳排放量存在正比例关系;城市土地使用的限制程度与碳排放量存在反比例关系;城市交通布局的合理性将影响市民的出行方式,即关于乘坐公交车还是驾驶私家车的行为选择。

3.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

对于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针对碳治理,包括从源头上杜绝碳产生,在碳产生过程中减少碳排放,以及碳产生后的再捕捉。城市的最大碳源是一次性能源中的碳基能源,因此应注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零排碳能源代替碳基能源的使用。一次性能源的回收利用能为城市提供其他的能源,比如一次性能源转换来的电力,所以,注重一次性能源的回收利用,不仅有利于碳排量的减少也能制造出人们生活所需的能源。对于已经存在空气中的碳物质,应采用生物碳汇、碳储存、碳捕捉等方法使空气中的碳元素逼向最低值。

低碳城市的内涵包含三方面内容:即建筑、交通及生产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式、新能源利用、碳汇及碳捕捉。二氧化碳排放占据了77%。其产生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交通、建筑、工业以及森林减少。森林减少占据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2%,城市生产生活则占据了城市碳排放总量的81.8%以上。在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碳总量中,交通占17.5%,建筑中的电力及供暖占19.8%,工业占44.5%。而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随大城市建设活动的加强而不断加剧。

3.1构建以公交为主导的低碳交通系统

车辆尾气的排放是城市碳产生的一大来源,城市的碳排放量与城市车辆使用量成正比关系。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应注重引导市民乘坐公共交通车,减少私人车辆的出行量。因为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要与整体的城市规划相适应,所以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应是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之中进行的。在城市道路网的规划上应注重其实用性,避免不必要干道的增加,造成城市中心商业区与居民住宅区增加过多的路程,也使道路的密集度增加,造成密集地区的高空气污染及交通压力。具体的措施需要政府政策性的指导,运用法律结合社会公益呼吁减少私家车出行[2]。

3.1.1多元化公交线网的建立

在城市主干道上建立常规的公交路线,形成城市常规公交线网。一条线路的多功能设置,用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市民,同时注重公交路线方便、快捷方便的建设。根据不同时段的客流量选择公交行驶的频率,以满足市民中短途的出行需要。

3.1.2建立密集化的路网结构

根据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规划,将公交路网密集化,加强公交与主要城市社区的联系,以便大多市民的出行,同时也能分担公交的客流压力。密集型的公交路网设计能节约城市用地,使得社区规模及其街道尺度得以降低,利于步行。这种以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是指以公交走廊为纽带所形成的节点状综合用地组团[3]。它具备混合开发土地、建设高密度、空间小尺度的特点。这样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有利于吸引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同时也能促进步行行为的发展。

3.2建立低碳型的城市产业结构

工业废气的排放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又一大因素,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工业的发展。传统工业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且利用率不高的特点,因而废气产物和直接产物的碳物质排放量大。对传统工业需进行设计改造,降低其碳排放量,同时,注重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新工业的发展。加大新能源使用的创新力度,注重太阳能、水能、风能等绿色新能源的使用,进而取代高污染的传统工业。截止到2008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中,水电约占16.41%,核能占1.99%,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约占总能耗的0.5%-1%左右。在未来的10年内,当GDP增长1倍时,以上3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能占总能耗的15%以上,就能有效的推进低碳型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

基于城市工业对城市空气带来的污染,以及对城市发展所创造的价值,也即对于城市产业发展造成的城市污染,只能采取防御及改进措施。因此,城市工业的选址和建筑特点对于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规划至关重要。应结合城市的气候特点,根据具体的风向进行产业选址,避开密集的商业区和居民社区。

3.3建立多功能密集型的城市单元

城市单元过于分散,会导致交通距离过长,增加居民的出行负担。由于建筑群的分散,在有限的城市土地的利用上,便会使城市道路增多或是加宽,由于城市公交相对汽车受道路选择的限制,市民选用汽车出行的概率也随之加大。通过对城市建筑的密度控制,可以用到紧凑型城市的发展,包括整体城市的紧凑发展和城市单元的紧凑发展。在每个城市单元中,建立必要的城市功能区,减少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张的趋势。

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于密集型城市的建立的特征也不同。在整体城市的构建上,结合低碳绿色公交体系,引导大城市建筑空间结构组团化,并向综合城市功能集中,避免城市组团规模过度扩张,以及促使功能单一化;中小型城市空间结构积聚化,强调综合功能的建设,以此减少居民的远距离出行量。同时出行距离也得以减少,居民选择步行的概率也随之提高。此外,应注重土地的综合使用,其目标在于短途路程的实现,短路途的实现需要社区城市多功能的集中。据美国的研究发现,在社区中每增加20%的零售或商业活动就会就会增加4.5%的乘坐小巴或公交的比例[4]。

此外,城市绿地的设置也是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中必须包含的内容,改变以往以绿化带作为城市区域区分标志的惯例,设置楔式绿地系统,与以公交系统为导向相迎合的绿地设置,控制城市的外延扩张。建立生态型的城市单元,对已产生的碳物质进行捕捉。

4.结语

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建设者的努力策划,以及大众的广泛参与和维护。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很重要,城市积极发展模式及社会形态的形成都与城市的设计理念相关。低碳导向下的城市规划,应从碳的产生地着手,进行相关行业的改造,以及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和城市规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波,邵然.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优化:理念、实证和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3):77.

[2]张建伟,传坤,波涛.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山西建筑,2011,11,37(33):452-455.

篇9

1.1 理性发展

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理念上过分强调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段。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的“理性发展”理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目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时,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规划修编的操作过程中,立全局观念、弹性观念和动态观念,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

1.2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

1.2.1空间规划理论。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协调资源供需矛盾,统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长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地域性。我国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基本模式为“用地指标调控与规划分区相结合”,其着重强调的是规划对用地数量的指标要求,而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在规划的分区方案中,对分区内部土地利用的要求过于笼统,不能承担起有效地控制分区内部用地的功能。

1.2.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不损及我们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在正确的管理下,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它会退化、耗竭。故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要限制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生态措施(包括邻域或更大的区域),确保土地持续利用。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无非是建设发达的经济、健康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不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和理念贯彻进去,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2 土地规划创新方法

2.1评价方法

①规划实施评价: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各地必须对上轮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做出是否进行规划修编的结论性意见。②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我国201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还缺乏具体的规程和办法,各地也是各行其是,迫切需要进行统一和规范。

2.2 系统工程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综合性的规划。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是国家最主要、可调控的资源,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是多目标的统筹协调过程。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以数学模型为主要手段的系统优化方法就成为必然。可以运用不同的规划方法来解决,如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模糊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参数规划和多目标规划等。如按这样的思路,规划的适用性会大大提高,规划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3 应用3S技术

按照国士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 土资发[20021189号)、《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措南(试行)》和《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的要求,本轮规划修编要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这是本轮规划修编最突出、最严格的技术要求,对提升整体规划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两个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普及遥感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同时,基于土地规划中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如资源优化配置、地区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具有半结构化的特点(即对所需解决的问题虽有一定的了解,但又难以精确把握其发展演化的规律),因此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引入土地规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为决策者对半结构化问题进行有效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2.4 吸收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家的宏观规划,其编制应该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事情,而不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部门规划,因此,规划的编制应由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规划的主体要由以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为主,向以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重要研究机构为主转变。公众参与不仅是像上轮规划一样为了提供信息资料,而是要参与规划目标、指标的分配和确定,规划方案的拟定、协商和协调。

3 结语

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将会以各种不同途径沿着可预见的方向发展,规划必须更加有效地协调人地关系,解决人地纠纷。规划理念的创新势必会引发规划工作的全新发展,但同时,只有规划中各环节的进一步完善,规划理念的新成果才能得以体现。

(收稿:2013-11-12)

参考文献

[1]王敏,董金玮,郑新奇.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2008.

[2]王永生,环评.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的重要举措[J].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

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

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给城市居民的心身健康来来了危害。因此,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而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实现低碳化城市的目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 低碳城市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都在不断的变化,人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不断变暖的情况,这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很大关系,因此,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就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少的对资源进行消耗,而且,不对环境带来污染,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低碳经济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样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现在,对低碳城市的定义还非常少,因此,对低碳城市进行定义的时候,可以在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生活方式上来实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低碳经济,在人们生活中形成低碳生活方式,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能更好的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2 低碳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近年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的情况,同时,城市自身的人口数量也是在不断增加,这样就使得城市的承载能力面临着很大挑战。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城市自身的承载能力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因此对城市的交通、社会以及经济发展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内部空间形态也是保证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低碳城市规划的保证。传统城市建设更加重视的是城市建筑,这样就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高楼大厦成为了城市化主要的标志,但是,这样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建筑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不重视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城市在布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导致了资源过度的浪费,同时,在格局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历史格局的限制,导致了很多的规划计划不能顺利实施,这样也出现了规划难和难规划的情况现在,全球温度都在不断变暖,这样也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要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3 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效方法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做好城市空间布局,以实现引导、管制与减少碳排放的目的;②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化的目标;③在健康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引入土地利用模式与公共交通体系,并在城市的空间规划与交通规划中应用TOP模式;④提高碳汇以实现给人们提供适宜的环境;⑤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管制碳排放的强度等。总之,注意好以上问题,有利于形成低碳环境,建设低碳城市、转变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最终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3.1 空间规划

进行低碳城市空间规划,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在进行规划时,要以城市发展条件及城市发展目标为依据来确定城市的空间结构,防止出现集中团状城市不断向外扩张的情况,并避免多中心组团城市组团发展出现问题的情形,同时,加强对TOP模式的学习与探索,不断寻找更合理、紧凑的空间结构;②对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进行科学预测,确定城市增长的边界,且在新区规划中合理提高城市建设的密度,减少土地浪费;同时,要加强对城市密度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避免出现城市密度逐渐降低、城市建设用地逐渐增加的不良趋势。

3.2 交通规划

每种城市空间结构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结构体系,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亦不例外。进行低碳城市的交通规划,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进行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时,其实用性应较强,以减少不必要干道,从而使城市中心区与主要生活区的支路有所增加,路网密度得到提高;同时,还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对交通需求做出准确预测,并对道路的断面也进行确定;②对政府提出建议,应制定有关交通政策扶持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合理控制私家车的出行量,倡导步行与自行车出行,保证交通方式得到顺利衔接,实现无碳出行。例如:可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并结合TOP模式,营造轨道车站为中心的城市生活空间。

3.3 产业规划

进行低碳城市产业规划,要求产业结构应以低碳化为落脚点,包括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两方面,最终使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与高效化生产,产业结构升级。传统的产业具有的特点主要是资源与能源消耗量较大,利用率不高,在生产中,废弃物与中间产物均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碳排放量非常大。因此,必须在以传统产业为立足点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进行升级改造时,要加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损耗,并将落后产能淘汰、关闭经过多次整改还不达标的企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高效化的生产,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不仅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要注重发展低碳绿色新型产业。发展新型产业,要对城市产业的内涵进行不断拓展,然后依托现有资源与能源,加大力度进行新能源与新材料的自主创新力度,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能、城市垃圾发电等新型产业,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3.4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城市各类用地进行科学合理安排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经常出现盲目追求图面效果而造成土地利用率低或者规划用地性质混合程度低的现象。另外,部分城市的土地结构使用规划不合理,出现规划的土地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出行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最终增加了碳排放量。鉴于上述问题,在城市规划中,规划部门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规划。①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盘活建设用地的存量,利用土地调控手段,优化土地使用结构,节约集约用地。②重点控制城市边缘地区土地的规划。由于城市边缘地区土地权属关系复杂,其土地用途冲突非常明显。规划人员在规划时要重点控制,不能盲目进行扩展和蔓延。③科学合理安排城市工业园区用地规划,设置准入条件,规范园区用地管理,提高工业用地的效率。例如:在进行城市工业布局时,可采取推广低碳工业示范区的方式,实施产业集聚,并对企业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对土地的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4 结束语

总之,城市是碳排放量较多的地区,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当中,促进城市规划与时俱进,在公共政策和公共参与等的基础上加强对建筑物节能的研究、低碳产业体系及低碳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宜采用紧凑、组团式、混合和公交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并加强城市碳汇系统的建设,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利波,邵光平,王华治.简论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J].先锋论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