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0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1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建设水平,结合财务处关于经费划拨分配方式调整等实际,决定实施2021年度本科教学与综合改革项目,具体方案设置与经费划拨方式如下。设置方案。
一、基本思路
1. 2021年学校分类发展定额经费继续支持各院系、教学团队、授课教师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投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用于基本保障,二是用于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三是用于标志性成果培育与建设,四是用于开拓创新类工作。
2. 经费的划拨与分配根据学校主导和院系(含没有本科生的教研部、中心,以下略)自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学校定向投入与院系自主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经费均以项目建设形式投入。
3. 院系教学日常运行开支如用于教学日常基本开支、实习与一般实践基地建设开支、小学期开展的培养方案内教学工作开支等经费由本科生经费解决,原则上不再从分类发展定额经费专门立项。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图书资料购置等项目,依然通过归口职能部处申报。
二、项目设置与经费投入
教学类学校分类发展定额经费投入分为三部分:教务处项目、学校定向投入项目、院系自主项目。
1. 教务处项目
每年由教务处根据学校运行需要设置并组织实施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为教务处人员。
2. 学校定向投入项目
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有校级及以上建设定位的项目以及北京市级以上(含)专业建设项目配套,由教务处经测算直接将经费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包括北京市教委以及教育部评审的各类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团队、教改类项目、专业建设项目,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一流建设专业项目的连续支持经费、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实践训练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市级语言类创新实践基地等)以及市教委2021年由财政专项转入的建设项目等。第二类是经学校评审特别投入的项目,由教务处根据学校评审结果直接将经费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主要有国家一流课程培育与建设项目、国家精品MOOC课程培育与建设项目、国际慕课培育与建设项目、国家精品教材培育与建设项目、首都基础教育大讲堂项目、首都通识教育大讲堂项目、美育课程建设与综合改革项目、体育体质检测综合改革项目、全英文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拔尖人才计划项目、卓越教师计划项目、高水平个性化创新实践项目以及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咨询项目等综合改革项目等(上述项目稍后组织评审)。
3. 院系自主分配项目
前两类以外的经费以院系为单位计算分配总额,由教务处直接划拨至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各院系根据学校、院系评审结果确立项目后自行分配项目经费额度。学校制定《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见附件),指导学校、院系确定建设项目。
学校2021年向院系划拨自主分配经费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以在职教师数和专业数为基础,以院系学生数、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教授前一年上课比例、通识选修课开课数量、实施大类培养情况、在线课程开课数、小学期开设等因素为增量。对于重点优势学科所在院系和获得重大教学类成果的院系一般应适当予以倾斜,但对于有高额专项经费支持的国家一流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所在专业和院系,学校投入则宜酌情减少,以利建设经费总投入的适当平衡。
4. 项目评审
(1)校级评审项目。由教务处牵头组织评审,一般为有校级及以上建设定位、院系合作建设、院系竞争性的项目,以及需要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校级教材建设委员会把关的项目。除少数项目由学校确定额度定向投入外,其他项目经费额度由院系确定。
(2)院系评审项目。院系首先应根据学校提出的《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自由选择除校级评审项目以外的项目类别确定建设项目,其次应根据院系建设的具体需要确定自主建设项目。院系要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预期效果明确、可考核。院系评审项目需要向教务处报备,教务处有权对院系立项项目进行复核,不符合规范、重复投入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院系评审项目的经费额度由院系确定。
三、项目主要内容与具体说明
(一)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1. 项目目标:支持一流专业建设。
2. 项目建设要求:配合教育部专业“双万计划”,根据“双万计划”要求进行建设。申报专业一般应有较强的学科支撑和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3年,已入选“双万计划”者项目终止。
4. 项目结题要求:向教务处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教务处参照“双万计划”建设内容组织验收。已入选“双万计划”的专业免验收。
5. 项目申报提示:2019年已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2020年已申报“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请勿申报本项目,2020年已申报“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最终获批,则不再延续投入,每个院系限报一个专业。
(二)课程建设项目
课程建设项目分为两类:教育部“双万计划”“金课”(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虚拟仿真教学金课、实践金课)、新开在线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每个院系至少立项2项“金课”建设项目(其中至少1项是线上金课)。应努力支持新在线课程建设。
1. 项目目标:培育和产出一批优质特色共享课程。
2. 项目建设要求: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所有课程建设项目均应确立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教学设计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同时还要求:
(1)“金课”:按教育部“金课”两性一度(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要求进行建设。
(2)教师教育类课程:落实师范专业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体系化、特色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师范专业认证要求,服务培育卓越教师培养。
(3)一般在线课程:促进课程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范式转型。项目负责人应具有2年以上从事本课程教学的经验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年。
4. 项目结题要求:教务处根据《首都师范大学网络在线课程建设标准(试行)》组织对新在线课程建设的验收;课程建设完成后直接上传到学校在线教学平台。“金课”建设项目、新开教师教育类课程项目须向院系提交建设总结及相关支撑材料,并由院系存档。
(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项目目标:通过开展教改立项,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市级(含)以上的教改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申报打下基础。
2. 项目建设要求:实行本科生课堂教学改革(不包含在线课程建设),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或教学管理改革等,反映当前高校教学改革方向,符合我校人才培养要求。凡我校在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均可申报,但不得与其他课程建设类、教材建设类项目同时申报。每个院系立项数量至少1项,但不超过2项(不含其他认定教改项目的项目)。
3. 项目建设时间:项目周期为1年。
4. 项目结题要求:向教务处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教务处组织项目结题验收。
(四)个性化项目
院系可在以上项目之外,根据需求自主设立个性化项目。项目的设计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切合专业发展需求,应重点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教学管理改革以及能为高水平教学成果产出提供支撑的建设项目。
四、项目评审与经费管理
1. 教务处统筹、计算并下达各院系分类发展定额经费额度,学校、院系项目的设置和经费分配接受教务处的指导。
2. 学校、院进行两级项目评审和管理。所有项目均应有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可供评价的绩效目标。
3. 每个院系自主建设项目中必须包含至少1项,但不超过2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至少2项“金课”建设项目(其中至少1项是线上金课)。
4. 经费的使用需符合财务处、国资处的相关文件要求,科学合理高效。
5. 所有学校评审、院系评审项目一经确定,教务处汇总后统一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附:2021年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立项项目类别
项目类别
拟立项数
经费
评审主体
备注
校级一流专业建设
5
10万
学校评审
未入选教育部专业“双万计划”者延续投入
课程建设
院系评审
教学改革研究
院系评审
每个院系立项数不超过2个项目,教改项目应为在线课程建设以外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个性化建设
院系评审
依据充分,支持标志性成果培育
定向投入项目
教务处依相关要求定向投入
篇2
关键词:慕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47-02
慕课(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第一次掀起了在线课程建设热潮。2009年,哈佛大学推出一些高质高清课程,再次掀起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热潮。更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随着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高校的纷纷加入而风靡全球。慕课被教育界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慕课时代的到来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应主动顺应并积极应对,积极探索慕课时代下新的教育思路、教育举措、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统的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一直坚持与时俱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①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虽然运用多媒体手段,但是仍然以教师的理论讲述为主。②教师“知识化灌输”现象普遍存在,死扣教学大纲,因为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功能,使得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忽视学生个体要求,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差,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不强。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比如有些老师思想认识不端正,认为谁都能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时照本宣科和生硬地说教。
二、慕课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一)突破“以教师为中心”,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慕课”模式力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打破学习的时空界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固定的,而“慕课”则通过互联网取代了实体校园,使学习不受地域限制,拓展了新的学习场域。“慕课”是全天候开放式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学习。在“慕课”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学习方式灵活;教学过程和内容乃至交流的问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多元和开放。学生的学习不止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2.更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慕课”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众多学习者,主要原因在于其设计运行始终围绕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真正做到双向互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再固定,可以互为师生。学生自选学习内容,考试也针对其自主选择;课程分知识点精讲,方便学生学习、复习。“慕课”教学中教师担当导师角色,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小组讨论形式打破大班授课,师生双方地位更趋平等,做到教学相长。
(二)“课程共享”的新常态
“慕课”区别于“精品课程”。虽然精品课程起步早、发展成熟、普及广,但是没有“慕课”影响迅速且更受欢迎。相比精品课程只是静态地分享教学资源,“慕课”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平台上学习、分享、做作业、评估学习进度、参与考试、获得证书。“慕课”把教学和考试搬到网上,呈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全过程。“慕课”将知识点精细化讲解,使人耳目一新。“慕课”虽然才刚起步,但给“课程共享”带来革新,也必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缩小普通高校与重点大学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慕课”对思政教师要求更高
“慕课”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件“高标准、高要求”的事情,尤其对每一位思政教师的要求。“慕课”呈现的是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把知识点精细化讲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互动性加强。这不同于精品课程知识的静态重现,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有很强的言语表达能力及一定的表演能力,这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得到的。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三、慕课视阈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主阵地与多阵地结合,妥善处理社会要求与个性化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组织施教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接受教育的过程。但在传统班级授课中,教师是按照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学习时间和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要。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受到一些误解,不是理论的不系统、缺乏解释力,而是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准则,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存在差距。而“慕课”提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的平台,实行近乎零门槛的进入制度,有效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学习兴趣的建立对广大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这是一个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社会,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事热点,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优化教学过程,注重教育资源的交互性、开放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各高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基本都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但是在学科门类比较单一的高校,如在艺术门类院校或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专业发展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为学科势单力孤而被边缘化,不仅影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试想对于任何一位学习者,如果条件具备,都一定是希望跟着最好的老师学习。“慕课”模式走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同时为成千上万人甚至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学习者享受优质学习资源的需求。这也是“慕课”受更多人欢迎和推崇的原因,“慕课”的教学效果比现在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推行“慕课”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堂,对思政理论教师而言是一件好事,尤其对于优秀教师硭担可以运用“慕课”给更多的学生讲课,体会更多成就感的同时扩大其对学生的影响力。思政理论课教师也可以组建专门的“慕课”团队,与其他高校师生交流并提供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包服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而言,由于教学任务“慕课”化外包,其职责将转变为主要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测试及开展深入细致的师生互动,督促“慕课”不断改进。对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首先要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要让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优化的配置,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更好地为广大大学生服务。
(三)努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慕课”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网络开放性的特点,其教学内容更要有明显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追求的是价值观念的质变,不是一般课程追求的增加知识的量变。任何时候说服人、改变人、塑造人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慕课”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强的利用网络工作和学习的能力,要有高超的授课技巧和更强的综合素质。合格甚至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在传授理论、展示形象等方面影响学生,这样的教师一定程度上需要具备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风度、演说家的口才、文学家的风趣、哲学家的睿智、外交家的魅力、博物学家的知识储备。因此,为了更好地迎接“慕课”时代的来临,需要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张敏.“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3):55-59.
[2]江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06):111-112.
[3]陈昀岚.基于MOOC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35-39.
[4]吴剑平,赵可.大学的革命:M00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篇3
关键词:移动小屏;出镜记者报道;应用型复合型;课程群
一、四川省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情况
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面对用人市场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基础体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移动直播技术的门槛,逐渐形成“人人可播,想播就播,随时直播”的趋势。为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因此,研究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的融合,培养相应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十分关键。对于与此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目前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204个,其中四川地区的相关院校有15个,位列全国第三,专业发展水平较好,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5所院校均开设有《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实操课程。虽然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课程群建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未能集中优势,进行课程群的打造和建设,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打磨。该课程群教师新闻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行业一线的实操经验,即便部分教师曾经就职于行业一线单位,但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技术赋能下的实操环节有心无力。二是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对该课程群的指导。出镜记者报道类的教材较多,但针对技术赋能的小屏传播报道的教材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三是部分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授课较少(25人以下),普遍存在产出作品多但重量不重质、课程打造的特色度不够等问题。四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相应平台。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课程群的建设探索离不开技术和平台的支持,虽然部分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有融媒体中心,但基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开机成本费用考虑,无法真正做到实操和上手,因此相应的平台更多地作为院校展示和申报成果时的支撑材料而存在,而学生相应的小屏报道和移动端的拍摄、剪辑,往往存在训练实操不到位的情况。综上,新技术的发展、同类专业的高度竞争,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进一步强调课程中技术赋能的重要性,通过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高显示度的特色课程群和特色专业,同时为社会提供符合目前行业需求的全媒体人才。
二、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的建设———以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自2014年探索至今,课程群开设有《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4门实践课程,同时配有《融媒体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夯实课程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即兴口语表达》旨在使学生达到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战要求,掌握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口语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准的提高,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进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相关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基本技巧。在巩固播音员、主持人口语表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之外,重点加强出镜记者尤其是移动小屏报道中现场报道新闻复述、现场情景描述、新闻采访、新闻短评等综合能力,力图彰显口语表达的文化底蕴、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机智性,对学生提升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指导学生在融媒体时代下,在小屏传播中进行策划、采访与写作,有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移动小屏报道的采写能力。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基于移动小屏端的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力图解决融媒体新闻的策划与采写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融媒体新闻尤其是移动小屏新闻的报道流程。本课程学生需有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有明确认知,课程重点教授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新闻源、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选择有捕捉能力,能给出恰切的策划方案,能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和类型,熟知新闻写作的结构,尤其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写作、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文本运用的基本要求有明确认知,对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移动小屏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充分思考,熟悉新闻标题的制作,掌握融媒体时代导语写作的技巧,同时使学生明白,虽然技术革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受众追求新鲜口味,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设备准备和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的传授,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该课程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实操角度,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达成以下目标:通过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了解和学习,使学习者能系统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对新闻现场进行观察、讲述、采访、体验和评论;掌握预知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操作规范;了解新媒体时代中外出镜报道的发展趋势;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出镜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两大部分,该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体传播人才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在作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视频的基本技术,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掌握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单反、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同时,掌握移动小屏拍摄、剪辑技术,能熟练使用手机编辑软件进行移动小屏新闻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从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共同组成课程群,来支撑实习课程《融媒体实训》,为培养融媒体记者服务。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操出发,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语态特点、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三、对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打造———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一)针对移动小屏拍摄、出镜、剪辑、的课程打造和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着力教学手段的创新升级,使用智慧型教室,开启翻转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式课堂,与行业一线专家、业界记者同堂授课,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培养全媒体直播记者人才,力争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其中《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课程联合进行升级打造,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调媒介融合,要求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的基本概念,熟知融媒体尤其是移动小屏端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流程,锻造新媒体思维,注重用户思维及体验,对产品思维、整合思维、互动思维进行探究,积极架构融合形态,强调融合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规,研究形态创新与行业应用融合。重点讲授策划方案的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盘,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实施流程,同时对移动小屏直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探究,着重训练学生找选题、确定选题、策划实施选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教授其在身处现场时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有效传播。着力分析移动小屏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记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对语体、语态的分析,讲解记者如何准确描述现场、还原现场。强调采访的地位,对如何把握采访尤其对现场采访的实施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演练。尤其强调移动报道技术的培养,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小屏报道的设施设备作介绍,要求学生熟练上手。讲解移动直播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装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技巧、高质量的收声效果、快速便捷的剪辑软件、有品质的后期包装,以便于后期实操训练。补充拓展运营推广等相关营销知识,介绍相关短视频平台,对如何有效信息、推广和运营视频进行培训。
(二)实训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实训理论素养与业务制作能力后,成都理工大学将开展融媒体综合实训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基本制作流程,再次熟悉我国移动小屏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训练学生融合新闻报道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素材、报道、采访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承担宣传任务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工作习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前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主要新闻事实,中期进入新闻现场实地拍摄,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移动小屏新闻的实战训练。具体新闻样态为:移动小屏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移动小屏端直播报道。每组学生利用编辑软件完成素材合成编辑,并配以标题、字幕等元素,包装成新闻成品,筛选优秀节目公开播映。依托《融媒体实训》课程展开移动小屏课程实验活动,通过实训,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拍摄模式和编辑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演练由“虚”到“实”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分别建立了艺术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每年定时定点进入基层,开展稳定、深入的合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打造移动小屏传播报道实践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水平,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进一步为探索学校与行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坚实平台。2017—2019年,学生依托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民生、社区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相关移动小屏报道实训,其优秀作品在相关平台播出,此举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此外,课程团队教师组使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材辅助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相关讲义、教案,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并投入课程使用。总之,课程群高度重视新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群建设和探索的重点。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课程群建设的创新点
(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显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需求,成都理工大学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中有在行业一线工作且极具实践性的新闻记者、主播,也有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的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同时响应用人单位的呼声———力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新闻素养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新闻人。
(二)聚焦实训实践活动,技术赋能虚仿平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融媒体综合实训再次升级,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新闻选题,实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震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移动小屏融媒体报道,重点报道我校在九寨沟震后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同时关注九寨沟震后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该实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移动小屏融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科普九寨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同时,宣传九寨沟县独特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融合助农,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九寨沟县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在实训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教学存在实训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课程资源贫乏等问题。为此,课程群工作组于2021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融媒体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其作为核心要素的仿真设计有两个,第一个是仿真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的“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九寨沟震后修复”“青海省木里煤矿采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真实生态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情况,虚拟各生态环境治理点的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三个不同治理时期的场景和数据,打破新闻采访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限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科技新闻的前期素材收集和新闻调查训练。第二个是仿真当前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形成课程内的虚拟新闻制作环境,实现新闻效果的可预测和可修改,让学生练习对同一新闻任务的不同写作方式、素材组合方法和反复体验,直观感受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差异,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该项目弥补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建设落后、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还原新闻生产环节等短板,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治理宣传、融媒体新闻报道训练于一体的传媒教学平台,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文理交叉、科创融合”的课程创新。
(三)课程群的再升级———力争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
篇4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12-02
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是以创新性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拥有显著的学科优势、一流的教师队伍、广泛的资金支持和较好的生源保障,是知识创新基地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的高地。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更加突出科学研究在拔尖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变革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进而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由此可见,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科研素养和丰厚的学术积累成为研究型大学能否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培育青年创新精神的主要目标。而研究型大学的公共课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本科生教学工作,具有与本科生接触交流沟通的大量机会和时间,教师的学术素养、科研品质、创造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公共课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的提升对于研究型大学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一、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内涵分析
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的学术能力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术能力是指学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开展学术研究产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能力,是教师的学术感悟力、学术思维力与学术创造力等构成的总和,也是教师在专业研究活动中能够领跑学者团队形成个人研究风格获得学术界认同的重要品质。[1]学术能力包括学术洞察力、学术领导力、学术组织力、学术研究力和学术影响力等。处在教学第一线的高校公共课教师的学术能力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或发现新知识的学术探究能力
学术研究能力是指学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专门能力,如“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以及对学术前沿的敏感”等。[2]深厚的知识功底是学术能力发展的前提,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对知识加以吸收内化并进一步运用实践的能力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要在意识上具备创造性、思维上具备批判性和质疑性、专业上具备一定的研究技能,还需要具备获取前沿信息的能力、善于思考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创新和攻关的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还要求公共课教师具备科研成果意识,不仅要有丰硕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还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遵守学术行为规范。
2.学科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科专业存在天然的知识链联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学科专业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是有效解决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问题的手段。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除了要注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完成教学任务外,还需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身份,以科研带动公共课学科建设。建构和获得专业身份认同也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在大学学术环境中获得本体性安全的基本方式。专业身份的建构是需要公共课教师发挥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以获得全面的知识观,将学科专业知识理论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通过“应用的学术”将科学性、专业性的语言转化成平实的语言,通过解决一些复杂紧迫的科学和社会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应用专业知识的学术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学术能力
大学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课堂教学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学学术能力体现了科教融合的理念,强调大学教师的发展包括学术发展和教学发展。教学学术能力是有关教学的系统、专门的学识和知识,是大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学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表征,这是建构大学教师以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为三个特征因子的胜任力模型的基础。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教育学知识、广博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透彻分析教材和理解课程的能力、反思和研究教学的能力、高超的讲授能力、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等是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提升教学学术能力的内涵所在。
二、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现状及困境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课”“公共体育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公共基础课始终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大学生了解大学的前哨,也是大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公共课教师队伍既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之一。然而,由于缺乏良好的学科平台和专业支撑,与专业课教师相比,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1.教学任务繁重,学术时间有限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青年教师在公共课师资队伍中占比较大的现象。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际师生比早已经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18的红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日益繁重,对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要求逐年提高又迫使青年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据有关部门统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语教师平均周课时为14节左右,公共体育课和数理课的周课时更多,还要批改作业、答疑、指导实验和课外实践等。在公共课、基础课教师队伍处在数量不足的教学状态下,部分新教师在任职第一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就走上了讲台,教师们基本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提高。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不能协调,两者在占用时间和精力上相冲突。“教学任务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科学研究是需要投入许多精力的创造性活动,繁重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科研活动的开展。”[3]公共课教师在承担年均几百学时教学工作量的情况下,科研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科研工作难见成效,业绩积累少,难以申报到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加,一些公共课教师由于学历、职称受限,往往只能无奈地成为“教书匠”。
2.学术经验缺乏,科研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部分公共课教师重教学、轻科研,重实践、轻理论,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素质偏低、学术能力有限,对自身科研定位模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科研项目申报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课题进展。从学术论文的发表质量来看,研究型大学公共课青年教师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由于缺乏前期研究成果和必要的学术平台与科研团队,公共课教师承担课题的层次偏低,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申请成功率较低,该情况一方面影响了公共课教师的学术研究积极性,另一方面科研和教研成果的缺乏也影响了公共课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以及产生了个人职称晋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外语和体育教师,由于学历职称以及学科等原因,相比学校其他专业课教师而言,他们的科研主动性、学术积极性明显薄弱。公共课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科研能力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关系,学术气氛不浓厚,科研资源分布悬殊,缺乏学科带头人,难以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导致出现科研的“真空地带”。
3.科研条件不足,配套建设薄弱
重点学科是研究型大学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具有示范与带头作用的学科,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研究型大学尤其重视著名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培养与建设,对于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进行大力支持,建立完备的科研体系平台和支撑体系。然而对于公共课教师所属的相对弱势学科或边缘专业投入的科研配套经费相对有限,公共课教师进行科研的基本条件远不如专业教师,教师科研多为基础性研究课题,所获得的实验室场地和科研经费与优势学科相比都很有限,即使是引进的博士或博士后人才,如果没有进行科研的环境条件和配套设施,也会制约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科研规模、学术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提升对策
1.加快队伍建设,尽快缓解公共课教师师资缺乏的矛盾
公共课教师缺口大、学历层次低是影响这支队伍教学质量和整体科研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刚进校的公共课青年教师要减少额定教学工作量,使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工作,使青年教师对科研保持热情、充满信心。由于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引进人才的工作中,学校应考虑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引进力度,尽快改善公共课的师资结构,缓解公共课教师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教学负担,尽快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公共课师资队伍,使公共课教师的总体学术水平能够适应研究型大学强化学术内涵的拓展要求与学术质量的快速提高。
2.完善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激励机制,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职称结构是衡量科研队伍群体素质状况的尺度之一,也是反映学校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提高公共课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已成为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公共课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支既善于教学又擅长科研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对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同样必不可少。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在职培养力度,鼓励科研反哺教学,形成制度化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多参加学术理论研讨会,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同时,完善公共课教师获得持续发展的学术能力激励机制,搭建科学、严密、公开、有序的竞争与合作兼有的学术制度环境和生态环境,健全教师之间的学术竞争机制与学术约束机制,积极为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搭建平台,尤其为公共课师资拔尖人才的专业成长创造广阔的制度空间与发展机会,使公共课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发挥获得成长的沃土。
3.激励教师参与教改课题的研究,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研究型大学应倡导以“教学学术”为指导的管理观念、营造基于“教学学术”的教学氛围、构建以教学学术为基础的系统化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促进教师教学学术理念更新。公共课教师应充分把握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机会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积极申报校极、省级、国家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以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为平台,发扬团队精神,扎实做好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设,将教学实践转化为学术成果,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学术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课教师 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也将获得提高,进而转变教师自身认识,坚持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相统一。此外,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包括“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全国赛事,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公共课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数学和大学物理教师可以参与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的数学建模竞赛,思政课教师可以指导全国“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指导大学生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有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学术指导能力的紧迫感,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科研水平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提高。
4.鼓励公共课教师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等交叉研究
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是我国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面对复杂问题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强调知识、能力、素质(KAQ)并重,宽、专、交相结合,强调对学生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的培养。公共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强、学科门类众多、专业多元化、高层次人才集聚等优势,充分发挥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乃至跨国界的群体合作潜力,拓宽研究领域,开展交叉研究,如思政课教师可以与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研究型大学公共课教师整合资源、拓展外延、确立开放多元的研究方向、推出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栗洪武.高校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的活力要素与激励机制运行模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54-157.
[2]肖川,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