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员管理实施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员管理实施细则

篇1

    (一)为加强对**局临时聘用人员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浙江**系统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浙*人[XX]85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临时聘用人员是指不占用**正式编制(指行政、事业编制),与我局签订临时性聘用合同的,在**岗位上从事辅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在后勤服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和一般技术人员四个层次;后勤服务岗位分为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三)局政工处为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部门。 

    (四)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五)各部门应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潜力,严格控制,合理使用临时聘用人员。 

二、招聘要求 

    (一)各部门因工作需要招聘临时人员时,应事前将用人理由、聘请人数、计划安排岗位等情况以书面材料报政工处,经局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聘用。招聘条件和招聘程序按《浙江**系统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浙*人[20 02]85号)执行。 

    (二)临时聘用人员按公安、计生部门和我局的规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聘请临时工作人员须体检合格,并审核身份证、户口簿、待业证(或失业证、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明(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学历证明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证件的原件,同时提交体检报告和相关证件的复印件一份备案。 

    2、聘请外地临时工作人员,还需在我局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暂住证”。 

    3、聘请从事食堂工作的临时工作人员须持有卫生健康证。 

    4、聘请驾驶员须持有驾驶证及有关部门提供的安全行车证明。 

    5、聘请在微机、水电等特殊工程岗位的临时人员,应持有相关部门培训证明及上岗证。 

    (三)新聘用的临时工作人员均试用三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根据工作任务、职责范围和有关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为一年。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按《浙江**系统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三、工资福利待遇 

    (一)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福利根据工作岗位和本人实际工作能力及贡献大小,参照本市同类人员的收入情况确定,并在合同中明确。 

    (二)临时聘用人员的月工资一般由基础工资、岗位津贴和奖金等组成,其待遇与考勤及工作表现挂钩。试用期工资和聘用期工资标准详见附表。 

    (三)已签订劳动合同的临时聘用人员,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为其缴纳社会基本养老金。 

    (四)合同制聘用人员的医药费按《**局职工医疗费报销管理暂行办法》(**政[20o2]64号)执行。  [1]

    (五)临时聘用人员原则上不解决住房。 

四、管理制度 

    (一)临时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考核、请病事假、教育培训等)由用人部门负责,并按局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二)用人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明确其岗位的工作范围和标准,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三)临时聘用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局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四)用人部门要根据临时聘用人员的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按月对临时聘用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政工处作为奖金发放的依据。 

    (五)临时聘用人员如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局相关规章制度,解除聘用合同,予以辞退。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六)临时聘用人员在工作中造成质量、安全事故,视情节轻重由本人作出检查并扣发1—3个月工资、津贴和奖金;严重的作辞退处理;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除解聘外还要追究责任。 

    (七)对一年内考核2次不合格的临时聘用人员将解除合同。 

    (八)终止或解除合同的临时聘用人员需办理工作交接、归还所借公物和钱款手续后,方可离局。 

    (九)用人部门要在年终结合日常考核情况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于每年12月l0日前将本部门下一年度临时聘用人员增减计划报政工处,局政工处汇总并经领导集体研究后报省局人事处。 

五、附则 

    1、如浙江局有新的规定,按新的规定执行。 

篇2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科学配置企业人员,协调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关系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福利管理、招聘与配置、劳动关系管理、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使员工更好的完成工作,更能够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强化各部门工作协调性,提升企业实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职能,对调节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使其形成有机体系,以促进企业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也有着明显作用。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模式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同角度便可分为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定论,其定义千差万别,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存在,但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进程和情况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客观存在。按照管理目的、管理过程以及管理方法可分为各式各样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管理目的有所不同,在模式选择时要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和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管理目的进行选择。若按管理过程划分,可分为:动态管理模式和静态管理模式。最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动态管理模式,讲求人力资源组合管理,追求管理最佳效果。静态管理模式在管理中依据职业能力,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对员工职能发挥有着很大帮助。按管理方法划分,可分为:经验管理模式、系统管理模式、开发管理模式、数字管理模式。经验管理模式,即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开发管理模式重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在管理中尽最大努力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员工工作投入达到最大化,使员工能够为企业经营目标而奋斗,这种模式下企业对员工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员工能力、素质要求也较高。系统管理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方式,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管理职能明确,结构清晰。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因素

每个企业发展和经营情况都有所不同,具有一定唯一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常企业发展阶段、规模、经营目标都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科学选择管理模式才能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1.经营目标因素

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企业发展中经营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同企业经营目标差异较大,且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经营目标也会发生变化,经营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必须要坚持与企业经营目标一致,模式选择时应遵循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原则,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为其提供保障。

2.企业所有权因素

目前我国企业所有权大致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种。不同所有权下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不同,社会职能不同,组织结构形式也有较大差异,所有权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较大。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公平性,往往会受政府意识影响,多采用内部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非国营企业则多采用经验管理模式和静态管理模式,追求职能最大化发挥,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3.企业规模因素

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若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又缺乏资金支持,便不会过于注重人力资源管理,通常会选择相对简单的管理模式。企业规模越大对人力资源管理依赖性越大,大规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具有一定复杂性,工作开展中更加细化,这时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便会对企业利益产生影响,大规模企业多选用系统管理模式、开发管理模式以及动态管理模式。

四、结语

篇3

市经委系统离退休人员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形式。各级领导要将离退休人员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和研究离退休人员工作。

1、各基层单位要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离退休人员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泛听取意见、建议,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4、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办法和制定相应措施;

5、搞好检查、指导、交流、总结、表彰工作。

二、落实政治待遇

1、按规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每年通报1到2次市经委工作情况;

2、每半年进行一次形势教育;每两个月组织离退休老干部集体活动一次。

3、每年召开一次离退休人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和要求;

4、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个支部书记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会,按规定交纳党费;

5、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并及时处理和反馈;

6、确保征订“一报一刊”;

7、支持、鼓励离退休人员参加两个文明建设活动。

三、落实生活待遇

1、按时发放离退休费和报销医疗费,杜绝“两费拖欠”;

2、做好离退休人员及遗孀的困难补助工作;

3、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离退休人员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4、坚持“五必到”即:生病在家必到、住院探视必到、家有大事必到、有叫必到、丧葬必到;

5、保证离退休人员用车,没有配备专用车的,优先保证i

6、建设好活动中心,使之成为离退休人员健身场所、学习的课堂。

四、离退休人员工作者自身建设

工作人员要爱岗敬业、端正服务观念、严格履行职责,努力做到:主动热情服务、礼貌待人、耐心细致、有问必答、不推诿、不拖拉,及时处理和反馈;

1、经常与离退休人员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身体、家庭等情况,用真情,办实事,和离退休人员交朋友;

2、做到“三勤”(腿勤、手勤、嘴勤),“四访”(五一、十一、元旦、春节);

篇4

一、差旅费财务管理制度在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一)基层单位对上级管理办法中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国家出台的管理办法面向全社会,如: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全体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所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因此,管理办法中的一些概念都比较笼统,难以详细罗列所有的适用对象。当基层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一些模棱两可、非常规的情况做出判断时,因没有明确的依据,经常陷入疑惑,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办法》中第三条差旅费概念中所述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包括单位名册中的在职职工,但科学事业单位还经常遇到其他人员出差的情况,包括学生、科研项目成员但非本单位职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差旅,以及科研项目开展工作需要邀请的专家来访差旅等。又如:《办法》中差旅费概念所述的“常驻地以外地区”,如何划分也是基层科研单位讨论的焦点,是否简单的以市内市外为界限划分常驻地以内以外?其他人员的差旅费,市内远郊地区的差旅费应如何管理,相关开支是否可以报销,成为盲区,使差旅审核审批人员处于尴尬的局面。

(二)基层单位难以落实个别条款

国家管理办法规定的个别条款有时会遇上基层科学事业单位的特殊情况,如果生硬的强制执行,难免造成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打击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科学事业的发展。比如:《办法》中第二十五?l规定,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以及其他与差旅相关的费用。在2014年9月15日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中对住在自己家里或到边远地区出差的两种情况做出了补充说明,规定得到所在部门领导批准的可以报销除住宿费以外的其他差旅费用。但是,基层科学事业单位还存在着各种其他情况,如:科研人员到企业调研,企业承担其住宿费,或者科研人员到船厂调试设备,船厂建有宿舍可免费提供科研人员使用,但交通费、伙食费等需要科研人员自行解决。这些情况都不适用《解答》中情形,但确实发生了除住宿费以外的其他差旅费,应如何完善相关规范,使真实发生的差旅费在良好的管理流程下得以顺利报销。

(三)基层单位特有情况无适用条款

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所处的行业不同,涉及的具体业务也各有特点,都会碰到单位存在的但《办法》中没有规范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单位在财务审核工作、内审工作中发现了各种与差旅费相关的问题,如:使用虚假机票或者票面价格与官网查验价格不相符的机票报销差旅费;参加组织方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培训仍重复报销伙食补助及市内交通补助;差旅期间进行招待业务的出差人员,既报销招待费用,又报销伙食补助等。针对自身特有的问题,基层单位是否能通过有效的固定方式,并将其制定成相应的具体条款,以防范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鉴于差旅费财务管理制度在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具体化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二、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制定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化

制定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最重要的前提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部门及地方政府规章、主管单位的相关管理办法,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单位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用的实施细则。例如,单位制定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必须遵循财政部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以及主管部门的差旅费管理办法。

(二)明确化

基层单位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应将《办法》中的相关概念更明确化,最好能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涉及的范围或对象一一清晰罗列出来。以差旅费为例,基层科研单位实施细则应清晰列明差旅费适用于在职职工,单位的学生、项目成员、人才派遣工作人员、劳务人员、邀请来访的专家等,并同时详细规定上述人员的出差审批流程,如出差前需要填写出差申请表并经部门负责人及人事部门审批。再如,单位可依据差旅经常发生的市内远郊地区的距离判断并决定是否应将其纳入差旅的范围,因为一些市内远郊地区往往比毗邻的城市更远,若单纯以市内市外区分,会大大打击科研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另外,单位应将纳入差旅范围的市内远郊地区清楚列示在实施细则中,既有助于管理人员执行,也方便科研人员查询,减少矛盾,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人性化

在保证经济业务真实性、合法性的前提下,基层单位应充分考虑业务中遇到的特殊情形,并梳理出具体的处理办法,使实施细则操作性更强,同时更体现人性化。对于无住宿发票的差旅,实施细则可规定附合理说明的无住宿差旅费也允许报销其他差旅相关费用,同时规定无住宿说明应由第三方出具,若无第三方说明时,也可由本人做出说明但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实施细则还应详细写明对应的审批流程及审批责任人。再以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为例,工作人员因接到紧急任务且对应等级的机票已订满等原因,只能购买高一等级的机票,实施细则可明确上述情况的审批责任人及审批流程,审批过的票据可实报实销。此外,具体的实施细则大大减少领导“特批”的情形,防范领导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更好的贯彻以制度管理单位的理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四)个别化

根据基层单位的个别化管理需要,制定相关具体化条款。比如,根据单位具体业务情况,增加对业务真实性控制的细则。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应规定机票购买的途径为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航空公司直销机构、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公布的具备机票销售资质的机构,还应规定报销机票时需附盖有安检章的登机牌或附包含已乘机状态的航空公司官网查验依据。对于参加会议、培训差旅,实施细则应规定报销时需附会议通知、议程,使审核人员可据此判断是否可以报销伙食补助以及市内交通补助。

三、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制定需注意的问题

(一)广泛调查,收集问题

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常常需要实地调研、参加各种研讨会议、与其他项目合作单位交流等,这些业务活动都与差旅费管理密不可分,因此,科研人员最了解一些与差旅费相关的特殊问题,以及一些亟待解决的切身问题。基层科研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前,管理部门应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收集科研人员的问题及建议,如:组织举办座谈会、参加研究室的例会,提供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差旅管理与报销问题的机会;提供邮箱、电话、微信等各种方便的渠道让科研人员提交问题及建议;设计差旅费调查表并广泛发放给各研究室,充分收集科研人员的问题及建议。而且通过鼓励科研人员与管理层对话,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单位实施细则的制定,也让科研人员更了解新制度的必要性,从而更好的接受新制度。相反,压制科研人员发表意见,只会变成抵制、敌对的情绪,妨碍新制度的推广。收集工作完成后,相关管理人员应认真对待科研人员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问?}的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条款,编入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此外,科研业务、科研环境都在不断变化,问题与建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管理部门应把调查收集工作常态化,如每年做一次,遇到新问题,或发现已过时条款,都应对具体实施细则进行完善,使具体实施细则与时俱进。

(二)充分沟通,明确责任

一般的制度实施细则都与多个管理部门相关,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前,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做充分的交流沟通,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制定部门,提出自己部门的管理问题,并一同深入分解业务环节和步骤,理顺各部门责任,以确保部门负责人与经办人都了解自己具体的责任,保证实施细则制定后能顺利运行。若相关部门不重视,在实施细则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参与,也不了解实施细则的细节,则很可能出现制定后相关的管理部门都不了解其责任以及具体有关条款的情形,或者出现制定后相关管理部门才提出执行有问题的尴尬局面。以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为例,一般由单位的财务处负责制定,但绝对不是单靠财务处就能完成制定工作的,差旅申请管理、差旅报销管理与研究室负责人、人事处、科技处、主管所领导息息相关,各部门负责人都有各自对应的审核审批责任,以一基层科学事业单位为例,差旅费主要风险关键控制责任对照表如下所示:

只有各部门做好充分协调,分配好各家责任,保证差旅管理的主要风险均有部门进行把关,具体实施细则才能有效运行。

篇5

2019年4月14日成立技术质量部,根据公司安排部门主要职责是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管理、BIM管理、公司投标技术标编制五部分,部门职责根据人员配置进行了划分。我部门根据现有人员和公司整体的管理要求,对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并对部门人员岗位进行了划分和定位,力争完善部门的系统工作,努力提升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服务意识。现将2019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上半年主要完成工作

1)上报企业级工法5个,2019年研发立项3项,2018年结转立项3项。

2)修订了技术质量部管理工作制度。

3)修订了相关管理办法和细则7项:《XX公司技术质量奖惩办法》《XX公司工程质量事故管理实施细则》《XX公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XX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管理实施细则》《XX公司质量创优管理实施细则》《XX公司质量管理实施细则》《XX公司分包质量细则》。

4)落实集团公司运营检查制度,结合公司的项目综合考评管理办法,第一季度对在建项目进行全覆盖的检查。分别对XX项目、XX北项目、XX项目X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简报。

5)完成“XX项目总承包工程”和“XX施工总承包工程”两个标段技术标编制。

6)项目创优:和XX项目部一起完成收集和编制该项目冶优报奖资料,并上交集团公司,等待确定冶优的等级后上报。

7)质量管理工作:按照质量检查内容结合运营检查,对在建项目进行质量考核,同时将分包质量管理要求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样板引路”,编制“样板引路”方案。

8)宣贯培训:

组织人员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BIM培训。编制了公司2019年上半年适用技术标准清单并下发到公司各部门和各项目部。

2、上半年存在的不足

1)技术质量系统人员不足,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培训频次,并增加培训内容。

2)技术标编制人员的不固定性会造成技术标编制质量的不稳定性;

3)对本系统人员在技术研发方面培训的力度有待加强;

4)技术研发任务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7月份召开公司上半年技术质量及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技术质量及科技创新工作。

2、组织公司9月份“质量月”活动。

3、继续开展二、三、四季度的在建项目运营检查工作。

4、落实培训工作,继续组织系统内的管理文件宣贯培训及ERP培训工作。

5、督促需报奖项目的申报工作。

6、编制本系统工作指导手册,对本系统今年新进公司员工进行培训。

7、根据集团公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模板,补充完善公司可能涉及的方案模板,加快项目部编制和公司各部门审批的速度。

8、推动分公司BIM工作的开展,重点推进BIM工作在临颍项目的实施。

篇6

××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股权激励计划协议书

甲方:

××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

姓名: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住所:

根据《××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股权激励计划》、《××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按照甲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有关决议,就乙方参与甲方

年度股权激励计划订立如下协议:

一、资格

乙方自

日起在甲方服务,现担任

一职,经甲方薪酬管理委员会按照甲方股权激励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确认乙方具有参与该计划的资格。

二、激励基金的授予

在本协议签署时,甲方授予乙方××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基金,总额(Fi):

元。乙方税后实得激励基金(FAT)数:

元。

其中激励基金(FAT)中转化为股票的激励基金

元,若乙方为高管人员,则以个人名义购买股票并依法锁定,若乙方为非高管人员,则购买股票并约定一段时间后逐步兑现。

三、持股管理

3.1

若乙方为高管人员:

(1)

高管人员获得激励基金后,应在年报公布后的90日内用激励基金择机从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高管人员购买公司的股票必须依法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报并锁定,并向薪酬管理委员会递交《购买激励股票说明书》(见附件5),说明股票购买时间、购买价格、购买数量。

(2)

由于股票购买的最小单位是1手,会有资金余额,资金余额归激励对象。

(3)

高管人员购买股票后,自行处理分红、送红股、配股等事项,并向薪酬管理委员会递交《激励股票分红说明书》(见附件6)、《激励股票送股说明书》(见附件7)、《激励股票配股说明书》(见附件8),说明有关分红、送红股、配股等情况。

(4)

高管人员用激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涉及的申报、锁定、信息披露、流通等事项应当遵守《公司法》、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3.2

若乙方为非高管人员:

(1)

非高管人员获得激励基金后,应在年报公布后的90日内用激励基金择机从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并向薪酬管理委员会递交《购买激励股票说明书》,说明股票购买时间、购买价格、购买数量。

(2)

非高管人员购买公司的股票必须锁定2年以后才能兑现。

(3)

非高管人员购买股票后,自行处理分红、送红股、配股等事项,并向薪酬管理委员会递交《激励股票分红说明书》、《激励股票送股说明书》、《激励股票配股说明书》,说明有关分红、送红股、配股等情况。

四、信息通报及记录

4.1

薪酬管理委员会工作小组在《股权激励计划参与者名册》中为乙方记录有关激励基金、股票、红利、红股、配股及其变动等信息。

五、特殊情况下股权激励制度的管理

5.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转化为股票的激励基金仍可按照既定的限制性条款运作。

(1)

劳动合同期未满,乙方申请离职,公司同意时;

(2)

劳动合同期未满,乙方因公司裁员而解聘时;

(3)

劳动合同期满,若公司提出不再签约时;

(4)

乙方退休时;

(5)

乙方因工作需要调离公司时。

5.2

乙方在任期内丧失行为能力或死亡时,薪酬管理委员会工作小组在《股权激励计划参与者名册》上作相应记录,乙方持有的激励股票可立即兑现,乙方的人、监护人或其继承人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处理。

5.3

当公司被并购时处理原则如下:

(1)

公司新的股东大会同意承担本计划,则本计划将按照原有的程序和时间表进行;

(2)

公司新的股东大会不同意承担本计划,非高管人员锁定的激励股票立即解除限制,高管人员激励股票的流通应当遵守《公司法》、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六、股权激励计划的终止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甲方董事会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乙方激励计划的终止,并按《实施细则》对相关事项做出处理。

(1)

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终止的情况;

(2)

因经营亏损导致停牌、破产或解散;

(3)

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停止实施股权激励制度。

七、聘用关系

甲方与乙方签署本协议不构成甲方对乙方聘用关系的承诺,甲方对乙方的聘用关系仍按照劳动合同的有关约定执行。

八、承诺

8.1

甲方对于授予乙方的股权激励基金数量将恪守承诺,除非出现本协议书和《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情况,不得无故中途取消或减少乙方所得的激励基金数量,不得中途中止或终止本协议。

8.2

甲方有义务向乙方提供有关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有关规章制度。乙方承诺,了解甲方关于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但是不限于《实施细则》等。

8.3

乙方承诺,依法承担因激励基金授予、激励股票的买卖产生的纳税义务。

8.4

乙方承诺,在本协议规定时间内,将激励基金购买本公司股票并及时如实向甲方薪酬管理委员会报告持股情况。

8.5

乙方承诺,在参与股权激励计划中,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均真实有效,并对其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九、协议的终止

9.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协议终止:

(1)

协议到期;

(2)

协议当事人协商同意;

(3)

乙方死亡时;

(4)

乙方丧失行为能力时。

9.2

乙方违反本协议的有关规定,违反甲方关于股权激励计划的规章制度,或者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要求甲方停止股权激励制度时,甲方有权视具体情况通知乙方终止本协议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

十、争议的解决

乙方出现本协议中未规定的事项,而又违背激励基金的激励目的及《实施细则》时,则由薪酬管理委员会确定最终处理方法。

双方发生其他争议,在本协议中规定的从本决议,本协议未约定的按照甲方关于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解决。未涉及的部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公平合理地解决。

甲、乙双方对于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裁决。

十一、其他

11.1

乙方在遵守本协议的同时,也要遵守《实施细则》中的相关条款。

11.2

本协议经双方协商后可以增加补充协议,补充协议的内容为本协议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3

本协议生效后,甲方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对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所制定的新的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协议,乙方应该遵照执行。

11.4

乙方如有任何关于股权激励基金管理方面的问题,可查阅《实施细则》或咨询甲方薪酬管理委员会。

11.5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自

日始,至

日止。

11.6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7

本协议书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

(盖章)

(签名)

授权代表:

律师鉴证:

(签名)

篇7

20xx年安徽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最新消息幼儿因病休假也享受退费,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不得跨学期预收,所有收费必须在园内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昨天,省物价局了刚刚出炉的《安徽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为全省幼儿园收费戴上紧箍。

因病休假也享受退费

目前我省的规定是,幼儿入园后因故退园或转园的,幼儿园应当根据已发生的实际成本情况,退还幼儿家长部分预收的保教费和住宿费等费用。而新的实施细则增加了因病休假这一条,也就是说如果幼儿因病休假了,幼儿园也要退还部分费用。

具体退费方法是,按半个月标准计算退费,退(转)园或因病休假天数每满15日(含星期六、星期日),退还半个月保教费、住宿费,不满15日的不计退费。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规定是30天, 7 月1日后,改为15天,更维护了幼儿的权益。

据介绍,实际在园时间的起始点为开学日,截止点为办理离园手续日,一学期按5个月计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住宿费不得跨学期预收

实施细则明确,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幼儿家长另行收取费用,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幼儿家长收取保教费、住宿费以外的任何费用。

实施细则还要求,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按月或按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预收。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标准应当保持稳定,报备后1年内不得变动。

此外,幼儿园应在园内醒目位置设立公示栏,将所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服务性收费、代收费收支情况,幼儿园性质和投诉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没有公示不得收费。

农民工子女享同等政策

篇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2001]102号),结合北京市情况,我们制定了《北京市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抽查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抽查办法实施细则 

二二年四月三日 

附件: 

北京市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抽查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2001]102号),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抽查,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选取具体评估项目,对评估各方当事人相关行为和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检查,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行为。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应当进行评估的各类国有资产评估项目。 

第四条 按照国有资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其管辖范围内的评估项目的抽查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统一协调全市的评估项目抽查工作。 

市财政局可以根据需要决定评估项目的专项抽查工作,并组织实施。 

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国有资产授权单位、总公司(集团公司)、各委、办、局进行评估项目抽查工作。 

第五条 抽查工作围绕评估各方当事人相关行为和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占有单位经济行为的合法性; 

(二)被评估的资产范围与有关经济行为所涉及的资产范围; 

(三)占有单位提供的产权证明文件、生产经营资料及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四)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执业资格; 

(五)资产帐面价值与评估结果的差异; 

(六)经济行为的实际成交价与评估结果的差异; 

(七)现场勘查活动及评估现场工作记录; 

(八)评估工作底稿; 

(九)必要的资产清查、函证工作; 

(十)评估依据的合理性; 

(十一)评估报告的有效性; 

(十二)评估报告对重大事项及对评估结果影响的披露程度; 

(十三)其他。 

第六条 抽查工作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准备阶段: 

1.选取评估项目,研究、拟订抽查计划,确定具体抽查内容; 

2.组织不少于2人的相关人员成立抽查小组; 

3.抽查小组在实施抽查前5个工作日将《评估项目抽查通知书》下达给当事人。 

(二)检查阶段: 

1.抽查小组对评估项目当事人的具体工作进行检查; 

2.对重大、疑难的问题,财政部门可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专家评审后做出结论; 

3.抽查小组起草《评估项目抽查结果报告》,对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提出初步意见,报告市财政局。 

(三)告知阶段: 

市财政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四)处理阶段: 

1.市财政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2.对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行为,财政部门可以建议提交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条 市财政局应当建立评估项目抽查结果公告制度。对于在抽查工作中发现的重大、典型案件,统一将抽查情况和处罚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告。 

第八条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评估项目抽查工作报告制度。区县财政部门应于每年度终了45个工作日内将本区县项目抽查情况汇总后上报市财政局。 

篇9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不仅检验着一个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而且也检验着当地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力度。

第一,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政府应尽力救助,或为其寻找就业出路,或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业,为他们提供人道救助。

第二,城市街道、农村村委会对辖区内生活无着的人员要尽到管理责任,防止他们流入社会。每个家庭要多为社会着想,不能把年迈的老人和失去生活能力的残疾人或精神病人推向社会。

第三,对胁迫、操纵、组织他人行乞并从中渔利构成犯罪以及在行乞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以行乞作掩护从事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的,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对生活有着却以乞讨为业以及以编造虚假事实为手段骗取钱财的,也要给予相应处罚。

第四,要加大该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力度,使每个公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救助管理工作。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要主动劝导他们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不要盲目救助,防止被好逸恶劳的人和不法分子利用。

流浪乞讨人员资料全国可查

8月1日上午10:30,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宣布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开通。通过该系统,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行乞的人,其资料都能实现异地查询,部分不良人员骗取救助的行为将得到遏制。据介绍,我国共有救助管理站1026个,其中400多个地市级以上的救助站已全部联网。

据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

功能一:可以对全国各地各类受助人员的年龄、性别、流出地、求助原因、数量走势等进行统计、分析。

功能二:记录有受助人员的确切流出地、享受低保等社会保障情况、在全国各地的受助记录等。当不良人员恶意骗取救助时,把其相关信息输入该系统,电脑会自动提示有关情况,具有甄别、查询的功能。对于那些真正困难、需要救助的人群,将得到及时的保护。

篇10

关键词:税务文书 直接送达 签收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一条至一百零二条规定了送达最主要的形式---直接送达。此规定沿袭了诉讼法中相关内容,基本上涵盖了直接送达的主要方面,但由于规定较为笼统,导致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较难操作的地方。

一、税务文书直接送达的存在的问题

(一)受送达人员范围较小

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签收的对象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的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的人”,概括起来就是三类: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收发人。但实际生活中,很多纳税人可能没有专门负责收件的员工,而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又常常不在经营场所,这容易导致送达时缺乏适格签收人。如果由此三类人员以外的人签收,比如一般财务人员或者工人签收,则税务机关将存在较大执法风险。

(二)如何查证签收人员身份未作细化规定

由于征管法实施细则对签收文书人员有具体要求,因此,查证受送达人身份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但该细则并未对如何查证受送达人身份作进一步细化规定,这加大了税务机关人员的执法风险,也容易给恶意逃避送达的纳税人钻法律空子。

(三)送达地点没有规定

直接送达对送达地点并无要求,但直接送达如果不成功,很可能需要转化为留置送达。而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三条对留置送达地点的规定仅仅是“受送达人处”,实际生活中,受送达人处所可能有多种情况,如办公机构地、户籍所在地、经营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等,是否可作为“受送达人处”,是不是对方拒签文书后,留置在其中任意一个地方,都可以视同送达,直接送达被拒的地点与留置送达的地点是否需要一致,并无进一步明确规定。

(四)转换为留置送达情况下相关见证人难以确定

按照《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本细则规定的其他签收人拒绝签收税务文书的,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理由和日期,并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税务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即视为送达。”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未对此条中的“见证人”进行明确要求。见证人究竟应该是送达时包括税务人员在内的在场任意人员或是税务部门以外的任意人员,或是税务部门之外的其他基层政府部门的人员?均未能明确。如果是送达时由税务人员作为见证人,等同于税务部门“自证其词”,证明力将大打折扣;如为在场的任意人员,考虑对纳税人送达时一般在企业办公场所,往往并无企业之外人员可以做见证,企业人员本身拒收更是不会有职工出来做见证,即使有在场其他非企业人员愿意见证,其身份、签名是否真实,将来一旦进入诉讼阶段,能否联系上见证人,见证人是否愿意出庭作证都是现实问题。

(五)目前基层税务机关基本上是将纳税人所在派出所和居民委员会的人员做为“见证人”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五条规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但《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并无对有关部门和单位不予配合的情况下怎么处理给予明确。在这种情况下,个别部门一方面可能会由于自身工作安排时间无法配合,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配合意识不主动而拖延配合,同时还可能存在由于相关部门和单位本身与纳税人有着各种利益链接,于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不配合。见证人的不确定和见证人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影响了税务文书的留置送达。

二、税务文书直接送达的解决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送达工作:

(一)是认真核实签收人身份

受送达人范围仅仅为三类,因此对签收人身份的核对显得尤为重要,实际工作中,除了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登记在案,收发人员主要都是由企业决定。因此,建议重大事项的税务文书应尽可能地交由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签收,如确须由收发人员签收,应认真核实收件人身份,如查验工作证、身份证等,并尽可能取得收件人签名确认的工作证、身份证复印件,作为证据带回保存。

(二)是要求两人以上签收

建议尽量让两名以上受送达企业的员工签收文书,注明签收人身份。同时,要求对方在送达回证上加盖公章或者财务章等按规定必须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印章。两人以上签名可以起相互印证的作用,万一进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阶段,可以有效补强证据。

(三)是全程录像,保存证据

随着执法物质条件的改善,不少部门都配发了摄像设备,因此可以采取留取影像作为送达依据的措施。即在每次送达尤其是重大事项文书送达时,都将送达过程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并将原件作为证据在摄像机中保留一定时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视听资料属于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因此,只要其符合证据关于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的要求,完全可以在发生行政诉讼之后,被法院作为有效证据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