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应急预案及流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安全应急预案及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质量
核心制度——十三项核心制度
操作规范——三基训练
诊疗常规——单病种质控
规范的流程——临床路径
合理用药——抗菌素合理应用
手术准入与授权机制 医疗技术项目的管理
科室档案管理:
一、 文件夹1、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诊疗常规管理 医疗技术目录。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 医疗人员技术档案(资质、职称、学历、论文、科研、手术操作名称及年例数)。 (科室前5位病种建立“病种临床路径表单、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手册)。
二、 文件夹2、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 依据全院的方案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方案。 每年度工作总结(依据指标、任务完成)。 质控记录本(制定目标—落实目标—自查—总结—改进) 建立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分工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病案质量管理、手术安全管理、应急突发事件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管理、安全事件上报、教学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教学管理) 科室分级管理结构图。 主任、副主任职责。 各级医师的岗位职责。 质控员职责。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 医院医疗质量考评结果通报。
三、 文件夹3、手术与安全管理 《卫生部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河北省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手术分组管理目录《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界定术前讨论与疑难病例病种。 年手术操作名称及例数 重点操作项目与授权制度与目录。
四、 文件夹4、医疗制度、法律法规、医院管理文件 《《法律法规》、病历书写规范核心制度》、《医院制度汇编》。医院下发文件。
五、 文件夹5、重症病人管理与流程 常见内科急病及突发公共事件流程图。 本科室危、重病人界定。 重症病人抢救预案与流程图。 危急值登记本。 疑难病例讨论本。
六、 文件夹6、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手册》、科室应急预案(停电、泛水、着为、输液反应、地震、穿刺伤)
七、 文件夹7、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管理规范(药剂科制定)。 本科室常用药物名称、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 本科室常见病种用药原则(预防性应用及时间、三线分类)(与路径相匹配)。
八、 文件8、医院感染管理 院内感染例数及感染率。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 医院感染现患率。 垃圾处理及流程。 传染病上报。
篇2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护理预案;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66-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及时迅速的启动护理应急预案,以保证大部分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及保存性命。由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通常具有不可确定性 不可预见性情况复杂的特点[2]。其医疗救援处置难度和要求都很高,这是反映某医疗救援机构的应急水平和能力。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应对的重要一环,“预案管理”有着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3,4]。预案是根据预测及经验,对潜在的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及影响程度提前制定的相关的应急处置方案。然后按照既定的预案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让应急处置更为有效规范。
公共卫生护理是疾病控制中心很关键的元素,世界各国都重视。比如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培养专科护士专门从事公共卫生护理工作,美国还出版相关杂志《公共卫生护士》。在丹麦每名公共卫生护士需要负责5000人的保健指导工作;而日本的每个町(类似我国的街道委员会)都配有公共卫生护士,当居民患某种疾病时,就会有人对其进行保健指导;而我国目前公共卫生护理工作的状况如何呢?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SARS)严重威胁我国政府,人民意识到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防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一样重要,总理做出“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健全体系、完善机制”的重要指示[5]。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也迅速发展起来。自2004年国家共为疾病控制机构基础设施投入近百亿元。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长期存在,并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的安全,因此,我国的公共卫生合理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关于公共卫生护理的管理问题
关于我国的关于公共卫生护理管理问题有:护士执业管理不到位;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规范(国内外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中有 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有关[6]);缺乏公共卫生护理工作质量监督。
1.1 传统护理预案管理的优劣:对于护理预案的管理,目前各医疗机构常用的模式有:针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比如群体中毒应急预案、群体车祸伤应急预案、矿难应急预案等。这种护理预案管理模式优点是每个预案的针对性强,通常此类预案中可以较评估和安排各个阶段所需的物资人力和分工,但弊端是相对一个医疗机构来讲,预案多且种类繁杂,不利于实际组织。预案管理的不可预见性、复杂性、突然性和必要性,因此,传统的预案管理难于在实际工作中起预期作用。在突发的紧急状况面前,要想按照既定书面预案组织救援,既可能因为难于记忆而不宜实施,又可能不适应具体情况而组织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于少数地方预警机制不健全,根本就无法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分析预测而无法形成针对性应急预案[7]。
1.2 创新的预案管理模式值得探索:通过分析传统单灾种的预案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合理有效的预案管理模式要求能够帮助管理者有效组织应急体系,并能够帮助应急参与者明确自身的责任,因此,有效的创新的预案管理模式最好预案种类精而少并且内容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分工明确。
2 对公共卫生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摒弃传统的单一类型式预案应急处理方案的弊端,归纳出创新的“统一式应急处理方略”。其四大核心环节分别为: 急诊科组织第一波应急处理;在统筹指挥下,各相关部门和科室各司其职,形成次级处理流程;动态评估,流程再优化;双轨制确保日常急诊患者运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只需牢牢抓住这四大核心环节就能组织起有效的应对[8]。该统一式应急处理策略的预案管理模式在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甲型 H1N1流感防控以及青海玉树地震医疗救援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不失为一种探索方向[9]。具体环节如下:
2.1 急诊科初级处理:在日常管理中急诊科护理管理者需要强调医护合作,重视管理技能,需要反复演练应急处理,在面对突然发生的灾害事故时全体医护人员能够训练有素地组织起初级的应急处理流程,应对第一波灾情[4,10]。主要是快速动员急诊护理人员,划分区域集中人力,分区域集中收治不同类型的伤病员[11]。
2.2 统筹指挥,各司其职,动态评估,优化流程:在该应急处理策略的指导下,日常工作中医院各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应该明确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并在不断的联合演练中得到强化,在医院领导下开展具体的应急处理工作,医务部护理部负责突发灾害事故需要对总体预案的制定及管理;从医院收集整理信息,动员和整合资源,协调各科室和职能部门,指导并支持急诊科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的开展。后勤保障部应根据急诊科提出的实际需求确保物资支持,总之,各部门应该迅速、积极主动、高效地合作。
突发事件的灾情伤情会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不断发生变化,管理层不断根为提高项目县卫生行政部门以及适宜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的工作开展,对各地卫生适宜技术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级,进行相应的奖励,促进基层与各大型医院信息教育对接。
2.3 技术的筛选及应用:结合当地社会需求进行技术的筛选,做到因地制宜。要结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为提高农村地区疾病的筛查诊治能力,需要与当地的医疗卫生技术队伍和专业建设互相结合。
2.4 设立公共卫生护理专科护士: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我国护理管理及教育者已认识到了建立专科护士制度,但建立专科护士培训制度的重要性。建立公共卫生专科护士是今后预案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可以在CDC培养配置相关的公共卫生专业护士。
2.5 加强公共卫生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公共卫生护理服务质量的重点。目前国内从事公共卫生护理的护士数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为护理人员穿凿继续接受教育的条件。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可以创办公共卫生护理相关的专科杂志,以增进护理人员对健康保健及健康管理方面新知识的认识。
2.6 健全公共卫生护理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管理功能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远程的医学咨询、培训系统的对接、教学、会诊等管理功能。通过建立这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公共平台服务,可以及时、系统的完成适宜技术信息的编辑和分类,并且掌握本地的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反馈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与需求,方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开展的情况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万明国,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1
[2] 张安琴.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护理实践与研究上半月版,2010,7(1):78
[3] 胡卫建,苏林.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运行模式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3):14-15
[4] 李远建,曹钰,勾承锐.构架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3):16
[5] 王翠兰.我国公共卫生护理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5,8(5):59
[6] 徐明,何长新.临床实习人员普遍预防知晓率调查.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7):664-665
[7] 李璐.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18):1904
[8] 叶磊,刘敏,李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预案管理模式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1(9):160
[9] 叶磊,刘敏,李明凤.从青海地震救援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略[J].重庆医学,2011,40(13):1336-1337
篇3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演练
1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来应对
公路工程的应急管理需要通过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综合性的建立科学应急处理机制,其中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地质情况、气候情况以及危险源分布和交通地理条件等多种要素,同时公路的应急指挥工作也需要由专门的机构来加以管理,包括救援人员、救援物资以及救援工作的开展等。在保证救援管理体系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后再通过整体的统筹规划来科学的建立应急处理机制,这样也可以保证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公路工程周边的地质条件复杂、桥梁多为河道施工以及气候多变等情况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其中要建立起专门的救援管理小组和救援方案来加以应对,并且公路沿线周围还要部署相应的救援物资以及救援通道等,这样在结合当地的消防、医疗以及公安等部门来统一的进行部署,相关责任领导也要对统一行动进行分级管理,从而保证救援工作能够更好的协调。此外,在救援应急机制中还要利用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力量来对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且通过专业的科技人员来对现场进行分析,从而准备的找出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对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和控制,这也是建立科学高效应急处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2建立完善的救援方案并且做好部署工作
公路应急预案的建立需要明确应急救援的具体范围,在进行准备的过程中还要对不同的应急情况作出细致周密的安排,从而能够保证及时的开展救援工作。而在针对重大事故的应急上还需要尽量的保证应急工作有序的开展,并且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降低因事故产生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不可预知的恶劣后果。由于事故灾害发生时有着不可预知性,为了更好的保证各种类型预案证件的整体协调性,达到解决事故的目的,还需要将应急预案进行综合性的调整。其中应急救援预案需要以公路工程的基本特点为基础,并且将不同的责任划分为具体的流程,工作进行时还要通过不同单位的相互配合来加以协同进行。在发生事故后,还要及时的调配周边的不同单位和部门来进行协调救援,从而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另外,专项的应急救援方案也需要保证在整体救援预案的基础上来参照公路建设单位的特点来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其中项目的应急装备以及应急队伍也要及时的保证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特别是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也要规范清楚,同时预案中针对重大的事故还要对不同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要求,保证工作能够服从整体的应急救援预案要求。
3做好应急救援的实战演练质量
应急实战演练是保证提高应急质量的重要措施,其中需要对应急预案以及应急措施的可靠性进行检验,进而保证应急措施能够达到规范要求,并且应急演练也是检验应急预案措施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应急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在实战演练中要不断的提高相互的协调性,并且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这样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应急救援的质量。
3.1对事故产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且树立典型来进行务实演练。应急救援演练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确定不同的演练内容,其中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项目来确定危险存在的特点,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试试救援演练,比如在进行项目施工的初期,如果有天气原因产生的事故,那么还要对当地的跳棋条件以及洪水等汛期进行掌握和了解,相关单位部门还要组织人员进行防洪和汛期的演练,这样在加强单位的翻红意识后,在发生事故后也能够更加及时的应对。同时,项目建设的中期还需要演练部门来对隧道的差距进行相关的防护作业,其中隧道的坍塌是事故的主要因素,在施工时要更加注重事故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控制。而相关单位还要分阶段、有代表性的组织防洪和防高空坠落等演练,在这样的情况下,防洪演练就可以更好的避免在发生事故时产生事故的几率,这样在进行建设单位防洪意识提高后,各项工作中也可以深入的了解到事故防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应急救援保证工作在防护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3.2应急救援演练的主要流程和关键点
3.2.1应急演练需要参照具体的流程来进行,其中应急计划的制定是第一步,同时还要建立起演练策划小组,再确定应急演练的时间、地点、演练方案、培训人员,而后再进行工作的检查和实施,从而保证演练的科学性。应急救援演练可先进行桌面演练,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桌面学习和演练,使各应急人员掌握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寻找各环节中的不足进行改进。桌面演练之后可将各应急救员小组分组进行专项演练练习,如通讯组要强化如何上下沟通协调、如何报警、表述;医疗救护组要懂得医疗救护的常识性问题,如何进行包扎止血等,待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就可以将各分项动作进行有机的组合了,进入实战演练阶段。
3.2.2应急救援演练的关键点。a.实施方案的策划和制定。应急演练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应结合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危险源特点、潜在事件类型、可能发生事件的地点和气象条件及应急准备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策划和编制,主要作用是解决应急过程中组织指挥和协同配合问题,解决应急准备工作的不足,以提高应急行动的整体效能。b.演练人员的培训。应急演练前,首先应做好应急救援的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入场人员,要全面系统地进行人身伤害、火灾、中毒、危险品等急救、自救和互救知识的教育培训,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类型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演练等,并下发各参建人员应急演练手册,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应急救援预案,特别是对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物资使用、应急上报流程、逃生路线、紧急集合地点、报警电话、急救方法等进行重点的指导和培训,使得发生应急情况时全员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预案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抢救或逃离,保障人员在施救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次生的灾害和事故。为了更好的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还需要不断的对应急救援方案和体系进行改进,并且不断的优化应急救援方案,提高应急方案的可行度,通过实际演练来加强工作人员对应急救援的认识。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增强应急技术、资金的投入,从而更好的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篇4
信息系统瘫痪应急演练总结
时间:2015年7月16日
下午
地点:平舆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内儿病区、妇外病区
参加科室:二甲办、质控部、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药剂科、财务科、功能科、检验科、CT、MRI、临床科室2个(中医科、神经外科)。
演练步骤:
1、16:30门诊西药房发现发药时错误,电话报信息科9675。
2、信息科主班人员排查原因,发现中心机房UPS故障,导致信息系统完全瘫痪,故障需要2小时以上才能修复,信息科长将情况汇报给分管领导。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刘超指示启动信息应急预案。
3、接到启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后信息科及时通知相关职能科室启动相应的内部应急预案。
4、设置5名志愿者模拟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分别模拟分诊、挂号、就诊、住院、检查、报告、取药全过程。
5、演练结束(按照信息系统应急预案,需要完成补录的部门完成补录为结束,补录过程录入到测试数据库中)。
6、信息科负责信息应急演练的总结和联席会议。
演练总结:
本次演练前信息科多次与各个科室沟通,科室内部进行培训学习。整个演练过程基本完成计划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演练信息科反馈
存在问题:
1、手工划价慢,找一个药品划价需要1分钟
2、系统恢复正常后如何进行补录
3、信息系统瘫痪后住院患者、门诊病人无编号,无法对患者身份核查。
4、系统瘫痪后药品领取不规范;
整改措施:
1.考虑门诊收费电脑安装单机版HIS软件进行划价收费。
2.对于门诊患者,收费员按照患者姓名补录各项诊疗项目并结账,由相应的医技科室执行完成。在院患者,医疗和护理补录执行对应的医嘱信息。新入院患者由住院处办理入院后,医疗和护理补录执行对应的医嘱信息。
3.当信息系统瘫痪时办理住院手续应有编号,质管部,财务科,医务部协商编号规则为东1,东2...,西1,西2...,依此类推,区分东西区住院患者,以便临床检查核对,待信息系统恢复后重新编号,如系统瘫痪时间长,所用纸制病历应保存完整,出院时附在电子病历中,并加以说明。门诊患者不再编号。
4、药品的领取:有备用药物的用备用药品,无备用药物的用药品请领单。
5.其他科室存在的问题自行整改。
二、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演练护理组反馈
存在问题:
1、新入院患者首次评估不全面,入院宣教内容缺少疾病、饮食方面的知识。
2、身份识别制度落实不到位(无查看有效身份证,上治疗时无使用“开放式”提问)。
3、患者转交接制度落实不到位(转出科室登记本无接收科室人员签名,接收科室接危重患者时无带氧气袋)。
4、两个科室无使用“药品请领单”。
5、医疗设备使用前后的告知不完善。
6、手卫生依从性差(操作前后不洗手)。
7、基于演练,患者不是真实患者,医护人员无完全进入向对待真实患者的状态,缺乏人文关怀。
三、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演练药剂组反馈
为配合这次演练,药剂科事先组织进行演习,介绍流程,整个过程基本完成计划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处方书写不完整。门诊西药调剂室共收到处方3张,书写均不完善。2个处方药品规格书写错误。
2、药剂人员划价速度慢,划价后没有引导患者到收费处交费。
3、进行用药交代时,呼叫患者姓名错误,把医生姓名按患者姓名呼叫。
四、信息系统瘫痪应急演练医务部督导检查反馈
为验证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同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于应急预案的知晓度和流程的熟练程度;落实核心制度、二甲条款内容,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平舆县人民医院医务部、护理部、药剂科、信息科、设备科等职能部门于2015年7月1
6日16:30对医院信息系统瘫痪进行了演练,本次演练采取个案追踪的方法,分别对高血压、胆囊炎、腰腿疼三个门诊患者及心肌梗死、脑出血两个住院患者的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紧急会诊、紧急检查、转诊、转科、办理住院、术前准备、术前检查、术前麻醉访视、紧急手术及急性心梗病人紧急溶栓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督导检查,此次追踪共涉及28个二甲条款,现将存在问题反馈如下:
(一)、门诊病人在诊治中存在问题:
1、医师在诊治患者时询问病史不详细;体格检查过于简单(高血压患者只测血压);知情告知不详细;
2、患者取药时药房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患者取药返回诊室后,只交代口服药物用法,未交代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等;
4、完成本岗位诊疗工作后未能主动指导患者进入下一诊疗环节;
5、行医技检查时未收票据、未进行身份核查及未执行双签字。
(二)、急性心梗患者在诊治中存在问题:
1、患者入科室就诊后,主治医师在检查后未下口头医嘱时,护士即开始执行医嘱,行心电图检查;
2、护士在对患者身份核查时,只核查姓名,未对住院号及性别、年龄进行核查;
3、护士健康教育过于简单,未针对病情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
4、医师在诊治过程中未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5、神志清醒的患者病情及注意事项应告知患者本人,需告知家属时应签署授权委托书。
6、行心电图检查时未进行身份核查。
(三)、脑出血患者在诊治中存在问题:
1、体格检查不全面,只查瞳孔、心肺,未检查肢体及神经系统;
2、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未复述,心电图未下达医嘱,甘露醇滴注时未快速滴注;
3、急会诊会诊医师5分钟到达,会诊时主管医师不在床边,汇报病史简单
4、CT申请单用病危通知单书写,告知内容简单
5、危重患者未执行先诊疗后付费
6、CT室未见CT申请单,无姓名,报告单脑出血未显示左右侧
7、CT室报告危急值未严格按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意识;
2、严格按核心制度、二甲条款内容执行并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医务部将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定期整改。
篇5
作者:郑柏湘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
防范措施
加强风险教育和岗位培训组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消毒供应中心三个强制性执行标准以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借鉴其他医院有关灭菌器爆炸事件,组织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会等,使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到做好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消毒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提高防范工作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消毒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持证上岗,熟练掌握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各个部分的组成和结构,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以及该设备运行时所需要的水压、汽压、电源、开关机前的各项工作及设备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各参数的正常值及设置、小故障的排除、维护和保养、特殊声音的辨别和发现异常的处理方法等。加强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安全操作管理建立健全压力蒸汽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和警示制度,由专门技术人员具体负责灭菌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每天设备运行前,消毒员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清洁,保证内滤网清洁通畅,防止尘埃堵塞。检查各压力表是否正常,指针位置是否归零。灭菌器柜门密封圈是否平整、有无损坏,蒸汽调节阀是否灵活,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是否通畅。检查水压、汽压,关键检查其是否在工作范围之内,打开电源时,检查指示灯是否亮起,安全阀要定期提升。每月设备科专职人员对灭菌器门、气垫圈及附属设施空压机等进行维护与保养并做记录,以保证灭菌器的正常运行。注重运行过程的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认真做好灭菌过程中各项监控与监测。认真观察记录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变化。避免容器的压力、温度频繁大幅度波动,随时检查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压力容器运行期间要及时发现操作中或设备上出现的不正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消除。建立压力蒸汽灭菌器维修及保养制度,每天设备运行前认真检查,运行时密切观察,发生故障时查找原因,及时维修记录。保证每日清洁腔体内壁和过滤网,每周1次小保养、柜体外壁上油,每月1次大检修,每3个月清理1次疏水阀,半年校验1次压力表,每年校验1次安全阀〔2〕。运行时间、故障原因、维修结果和各种保养要及时、正确地记录,以保证设备功能完好和运行正常。建立医院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消毒供应中心与设备处一直实行实时联动机制,凡出现设备故障,自己不能解决的及时报告维修,当日问题当日解决。建立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出现大的故障或有危险现象时,启动应急预案,如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不能自己解决的,立即报告护士长、设备处维修人员,挂上设备故障警示牌,设备处维修人员在5min内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如故障大、险情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层级上报,相关人员3min内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效果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正常运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加强监测,确保灭菌物品的安全。为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和提供合格的各种无菌器械和医疗用品,我们将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维护、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方面全部纳入医疗质量风险管理体系,收到较好的效果。3年来,3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共灭菌22995锅次,B-D测试2190锅次,生物监测930次,全部合格。没有因为操作失误而致设备故障,设备的完好率高,也没有因为设备出现故障而延误灭菌,延误无菌物品的供应。无菌物品合格率100%,为医院的临床诊疗和护理、科研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6
【关键词】创建;卫生应急;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14-02
晋江市通过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创建工作,有效地优化和整合了全市各类应急资源,促进各级各部门卫生应急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构建科学灵敏、全面准确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系统,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优化工作流转机制,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规范开展应急处置,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和卫生应急能力显著提升。现将基本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全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辖13个镇、6个街道,293个村,94个社区,户籍人口106万,外来人口110万左右,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300万左右。经济实力连续19年保持“福建省十强县(市)”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位。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3.69亿元,增长12.2%;公共财政总收入161.02亿元,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8元,增长12.9%。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晋江市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以“建设卫生强市”为目标,以医改为主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858家,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8家,民营医疗机构45家,个体诊所3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5家,村卫生所667家;卫技人员总数4487人,开放病床数3930张,形成比较完善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健全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职责
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总指挥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及时修订《晋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把“完善应急救治体系”和“创建卫生应急示范市”分别列入2013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多次召开全市卫生应急工作会议,总结成效、查摆不足、部署工作。经市委编办批准在市卫生局设立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核编3人。各医疗卫生单位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办公用房、设施设备按工作职责需要配置。各镇(街道)、村(社区)和学校、危化企业等重点单位成立卫生应急管理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值守和信息上报等日常工作,各级各部门卫生应急组织机构日臻健全。
2.2 搭建指挥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以国家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为契机,整合110、120、122、119四个报警台,成立晋江市社会管理应急指挥中心,构建全市综合应急指挥决策平台,负责全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联动协调工作。市卫生局搭建“晋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决策。应急指挥系统具备信息共享、指挥决策和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并实现与上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本级政府各部门、各镇(街道)和医疗卫生单位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全市卫生应急指挥协调和联防联控能力。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宣传、卫生、安监、教育、农业、公安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单位间平时注重联合开展应急培训与演练,战时联合开展应急处置。2012年以来,市卫生局分别与安监局、地震办、人武部、经济开发区、企业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企业化学品泄漏燃烧事故应急互助救援演练”、“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灾民安置演练”和“航班灾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有效地提高部门间应急队伍协同作战能力和队员的实战水平。在应对霍乱、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时,部门间的协作联动更是得到充分磨合和展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带来的危害。
2.3 完善预案体系,优化工作流程
市政府印发《晋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晋江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晋江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实施方案》,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本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卫生局制定并完善重点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自然灾害和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等专项或单项预案20个,建立了预案管理制度,并根据人员变动、技术或标准改变及时进行修订。医疗卫生单位和重点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和实际需要制定卫生应急预案、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同时,在实践中对处置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和细化,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系统全面、切合实际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为各级各部门规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2.4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演练
以“晋江干部学堂”为载体,开设《公共突发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专题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对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调整、充实,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指导、建议和评估作用;以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专业人员为主力,组建了市级传染病、中毒、核和辐射以及医疗救援等专业应急队,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立卫生应急综合队伍并配置相应装备;制定并实施专业队伍、管理干部和医疗卫生人员分类培训和演练计划,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自身业务定期开展卫生应急相关培训和演练,推动各单位培训和演练工作的常态化。通过培训和演练,促使应急队员更加熟练地掌握卫生应急处置流程和相关技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做到召则能来,来则能战,战则必胜,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5 加大投入保障,充实物资储备
市政府将卫生应急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每年划拨70万元作为卫生应急日常工作经费,投入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经费不少于200万元;印发《晋江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保障应急预案》,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安排临时经费提供依据。市卫生局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并指导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依照“满足需求、平战结合、实物储备与信息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卫生应急装备配置和物资储备,同时制定并完善应急物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补充、更新、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现有急救车56部,医疗应急救治设施设备齐全,建立起以市120急救中心为枢纽,以市中医院、安海医院和市医院晋南分院急救分中心,金井中心卫生院、东石中心卫生院和英墩华侨医院急救站和各医疗单位急诊(救)科为网点,覆盖全市城镇、功能完善、高效快捷、指挥统一的医疗应急救治网络体系。市疾控中心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库,各类卫生应急物资较齐全,并拥有A、B级防化服各5套、C级防化服6套,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
2.6 构建预警体系,及时监测报告
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中心)卫生院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设立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覆盖率达100%,设备设施运转良好,近10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30起。教育机构建立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市疾控中心定期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各类事件苗头,及早开展采取干预措施。市卫生局根据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概况和监测结果制定了部分重点传染病预警线,市疾控中心根据预警线指标实时预警,为政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2.7 规范应急机制,科学高效处置
通过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创建,晋江市已形成了预案较完善、体制较健全、机制较顺畅、准备较充分、宣传较到位的卫生应急新局面,卫生应急能力大幅度提高。2012年以来,辖区内发生的183起传染病散发或聚集性疫情、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均控制在萌芽状态,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CBA联赛、“4・19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世界晋江同乡恳亲暨爱心城市公益活动”、“2013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晋江站)比赛”和“2013年中国・晋江自行车公开赛”等重大活动中,组织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科学开展公共卫生风险排查和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了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等医疗卫生保障任务,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8 全面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知识
制定全市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法制学习宣传计划,由市卫生局联合团市委、教育局、总工会、红十字会、各镇(街道)、村(社区)、电视台、经济报社等有关单位,通过有线电视、报纸、广告牌、宣传栏、墙报、传单、讲座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中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效果良好,宣传覆盖率超过80%,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0.53%(244/303),群众普遍掌握卫生应急相关知识,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各组建了一支卫生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并制定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帮助志愿者掌握基本救援知识与技能。
3 工作体会
3.1 领导重视是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的前提
全面提高卫生应急综合管理水平和处置能力,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晋江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多种会议上和场合中,市领导对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和工作目标均进行强调,并组织督查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各有关单位把创建活动列入议事日程,严格按照《晋江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履行职责,有效落实,按时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3.2 经费充足是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的保障
卫生应急工作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涉及民生的公益性工作,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物质储备、队伍装备、宣传发动、应急处置和培训演练等方面均需要大量经费支持。晋江市政府将卫生应急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并印发《晋江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保障应急预案》,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安排临时经费提供依据,充足的经费支持是晋江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创建工作的厚实保障。
3.3 部门联动是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的关键
在创建卫生应急示范市过程中,卫生系统是创建的主力军,责无旁贷,而且必须能起到示范作用。各有关单位从大局出发,不仅加强了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好自己职责,还加强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主动加强与相关单位或部门的联系,建立了联动机制,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开展创建工作。部门协作在本次创建工作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3.4 广泛发动是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的基础
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创建工作共涉及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协调、预案体系、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社会动员和总结评估等8个项目48项工作指标,要全面保质保量完成这些任务指标,就必须广泛发动,全民动员,共同参与创建活动。晋江市委、市政府通过召开动员会、阶段性工作汇报会,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并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和模拟检查工作,确保创建的各项工作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为如期完成创建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5 真抓实干是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的根本
篇7
关键词:门诊;应急预案;医院感染;行为礼仪;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1]。门诊护士是患者就诊时首先接触的专业人员之一,与病房比较,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流量大、病种杂、高峰集中、候诊时间长,同时受诊断不确定的影响,患者情绪更易急躁焦虑,这些特点不仅要求门诊护士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需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做好门诊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有研究提出,按JCI标准实施护理服务和评估,对门诊护理质量提升有重要价值[2],但需更加重视员工资格及培训、公共设施及其安全性、信息管理等[3]。门诊护理管理的重点包括转化服务理念、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就诊环境等[4-5],但如何提升及培训未涉及具体内容,未见可借鉴的门诊护理管理规范。鉴此,笔者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6],于2015年3月对门诊护理进行规范及精细化改进,经9个月实践,效果良好,并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复审。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编制床位3300张,注册护士1500余人。日门诊量约6000例次;门诊有护理人员63人(包括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男1人、女62人;年龄22~54岁,平均38.0岁;学历:大专26人,本科36人,硕士1人。护理业务范围包括导医、伤口/造口诊疗、门诊消化内镜中心及各专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整形科等)治疗等。
1.2方法
1.2.1门诊护理管理措施改进前的门诊护理管理:按门诊护理常规,以科室为单位由门诊护理人员自行管理,管理标准各科自订。门诊护士长负责门诊相关行政管理,保证各科诊疗用品齐全,安全开诊。规范改进措施如下。1.2.1.1医院层面的准备工作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组建由院领导负责的院级内部审核小组,抽调部分骨干人员担任院级内审员,每一病区设1名内审联络员,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照相关文件,解读《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标准进行梳理与归类,并分解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及科室,制定等级医院评审条款责任分工及目标。明确检查方式,包括查阅资料、跟踪核实、现场核查、访谈调查、模拟演练、考试考核几种形式。1.2.1.2门诊护理管理改进准备笔者依据医院及护理部的分工,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中筛选与门诊相关的条款进一步解读,整理待完善的资料及培训学习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手册、优质护理、护士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常规、护士在职培训教学记录、健康教育、应急预案流程、仪器管理、患者评估随访资料、院感职业防护、护理文化及科研。后续对15个资料的内容结合门诊工作性质进行补充及完善,完善的过程也是痕迹管理的过程。1.2.1.3完善门诊护理职责及管理制度①相关制度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工作管理制度、治疗室工作管理制度、发热门诊工作管理制度及门诊各诊区特殊工作制度等7项。②门诊护士职责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部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更新门诊各科护士岗位说明书,使每名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③门诊护士职业形象礼仪培训。邀请院外培训导师(中国形象设计协会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形象礼仪培训师)进行职业形象礼仪培训,内容涵盖医院服务理念及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医务整体形象塑造、主动服务、医护服务用语、打造标准化医务服务之各窗口人员行为规范、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接待礼仪等。④操作常规的修订及完善。在上述培训的基础上,组织门诊各科护士对本专业操作项目进行梳理,修订操作常规,各常规中除操作程序和要求外,增加了护患沟通的比重,规定在每项操作前、中、后的告知、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以期达到门诊护患沟通标准化、专业化,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内容、程序及作用,充分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1.2.1.4安全管理①门诊查对制度管理。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所有操作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为执行原则,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同时制定并实施身份识别流程:执行各项操作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或出生年月、门诊卡号如收到患者明确肯定的答复则执行操作;如患者提出疑问,立即复查,再次核对无误执行操作。特殊操作核对时让患者或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对有疑问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②门诊急救车配置及管理。为保障就诊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的急救,将门诊急救车、除颤仪进行重新配置:a.为保证急救效果,每层楼配置急救车,按就近原则使用。b.除颤仪使用规定。就近使用。以保证当医院内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3min内除颤仪到位。c.门诊大楼发生应急情况需紧急施救时第一目击者务必首先评估患者并给予必要的处置,立刻就近呼叫医生,同时其他人协助电话通知急诊科及门诊办公室,以快速启动急救反应系统,保证患者及时救治。急救车及除颤仪责任人落实到科室个人,以保障以上生命支持仪器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护士长定期督查,同时将以上配置挂院内网予以全院公示,要求人人知晓。③门诊备用药品管理。门诊负责人反复与护理部质控人员、药学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及护士沟通门诊各科备用药品种类及基数,整理出门诊各科备用药品清单,根据门诊药品管理特点制定门诊备用药品接班及管理登记本,便于规范门诊备用药品效期检查、基数管理、高危标识、药品存放等。1.2.1.5医院感染管理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病情复杂、诊断待明确等[7]特点,感染管理难度大。鉴此,开展以“提高门诊护理院感管理的规范性”为题的PDCA循环。①原因分析。从人、法、料、环四方面因素进行问题分析。人:医护人员院感管理相关意识欠缺,不熟悉感染控制程序与规范,工作繁忙等;法:院感相关制度较零散,未进行系统培训;料:院感管理部门要求的配置或设施不到位、耗材使用不当;环:布局不合理。②制定改善计划并实施。a.整理各科院感控制规范并汇总,便于护士学习并遵照执行。b.与院感办沟通,联系厂家完善门诊各科洗手设施。c.培训门诊全部护士手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d.针对门诊各科布局问题,指定各科院感负责人开会,邀请院感办主任,讲解布局方面院感要求,并要求各科1周后上交本科室布局整改方案,方案经审核后各科启动布局整改工作并不断督促按计划落实。e.成立6S管理小组,确定各科负责人。组织全体门诊护士学习6S管理规范及要求,进一步改善门诊环境、物品、药品等管理。f.协同护理部每月对门诊各科进行院感质控专项检查,检查涉及门诊各科布局、物品管理、洗手设施及洗手依从性、正确性、废物分类及消毒剂的使用等方面,并对院感管理督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1.2.2培训及演练本次制定了门诊护理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计划。①培训计划。包括护理管理制度、门诊相关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相关管理制度、院感管理各类规范、各类文件、门诊医护人员须掌握的技能,如徒手心肺复苏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②门诊应急预案及演练。预案包括应急预案、公共预案及专科预案[8-9]。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癫痫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低血糖昏迷等抢救预案及流程,其原则为诊区护士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就地救治、就近负责。公共预案:为门诊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停电、停水、火灾、泛水、失窃、地震、遇暴徒或冲突、患者跌倒坠床、职业暴露、信息系统故障等。专科预案:包括过敏性休克、误吸、人流综合征、术后出血倾向、输液反应、空气栓塞、肺水肿、低血糖、中心吸氧故障、中心负压吸引故障、用药错误、治疗错误、标本错误等。针对上述项目,每项编写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集中全体门诊护士对所有预案进行专项演练,演练包括从第一目击者发现到在急诊医护的配合下,护送入急诊科进一步救治整个完整的过程。
2结果
改进前检查无菌物品管理、手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液、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分别为84.88%(73/86)、81.05%(77/95)、86.67%(39/45)、84.06%(58/69)、77.33%(64/75),改进后合格率分别为96.59%(85/88)、98.10%(103/105)、96.15%(50/52)、98.61%(71/72)、95.18%(79/83)。参与2次考核的50名护士,理论与综合平均成绩分别从89.1、83.8分提升到改进后的95.9、91.1分。门诊患者满意率从改进前的90.24%(抽查205份问卷)提升到改进后的93.41%(抽查167问卷)。规范化改进稳定扎实地实行9个月,顺利地通过了三级综合医院复审。
3讨论
篇8
1、积极开展“无障碍就医”活动,优化服务流程
在二期工程紧张推进,人员不足、设施条件还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在不影响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了门诊的装修改造,优化了门急诊医疗服务流程,使门、急诊各区域功能进一步完善,布局流程更加便捷,急诊绿色通道更加顺畅。
2、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严防医疗差错和纠纷
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以及重大、特殊手术审批制度,对危重、疑难、复杂、重特大手术患者,业务部都亲自到病区查看病人,并组织全院会诊后再酌情审批,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手术病人的安全。
深入临床一线,解决重点问题。日常工作以及各种业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利用院周会及时反馈给科室;发现有重大问题或者有代表性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共同讨论并查找原因及解决办法。
加强重点科室、重点时段、高风险手术和疑难危重病人的监管,对急诊留观和疑难重危病人,特大及二次手术病人,有医疗纠纷隐患的病人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实行重点管理,业务部安排专人全程处理。
3、积极组织中青年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
为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和服务水平,业务部对中青年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常抓不懈。2017年业务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和考核对象包括东区所有三年副高以下的医师、护理人员。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都踊跃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临床技能比赛。在本年度全院青年医护人员临床技能比赛中,崂山院区选送的选手都取得优秀成绩。
4、认真做好卫生强基和基层卫生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按照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卫生强基工程”和加强“医联体”建设的要求,真帮实扶、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对口支援城乡医院工作,我们将“派出去”和“接过来”作为对口支援的两项重点,双管齐下,全方位开展支援合作。与崂山王哥庄、沙子口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合作,派出骨干技术力量到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沙子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和教学,接收来院进修人员。
5、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医疗保障任务
对于上级下达的每一项医疗保健任务,都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选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到现场保健,院内成立救治专家小组,院内门诊各窗口科室设立优先窗口,确保了我们的医疗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周密部署,严格管理,圆满完成全年青岛市及崂山区承办的各级会议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包括啤酒节、马拉松比赛,受到了各级领导、政府以及参赛、参会人员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6、重视纠纷和投诉的接待和处理工作,业务部对待每一起纠纷或投诉,从不推诿,认真接待,公正处理,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的化解了绝大部分的纠纷,成功控制了几起较大纠纷的进一步升级,使其向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转化,最终将问题妥善解决。
7、重点做好急门诊留观病人的疏散以及重症监护的协调与管理,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接诊、会诊、抢救及时有效。业务部每天巡视急诊留观病人,凡需住院治疗的病人,及时协调病房收住院,确保了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8、定期进行门诊处方、申请单、报告单、日志、门诊和门诊病历的检查及督促。针对门诊工作的细节,从整体管理、文书、门诊秩序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跟班督查,并将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位。
9、进一步完善东区各项应急预案,特别是群体外伤和群体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应急抢救分队的第一、二线专家力量,优化简化了联系方式,重新确认了各位专家的联系电话,确保东区全力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力量。
10、对门诊医技科室临床输血、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临床病理、介入诊疗、传染病及放射防护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相关问题,如预约时间长、等候时间长以及影响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反馈整改,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问题:
1、门诊流程改造:新大楼启用后急诊流程、小儿急诊门诊、门诊小儿输液室、检验科、门诊药房、放射科的装修改造在不影响医疗工作的前提下,实施有很大难度。
篇9
2018年,应急管理科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导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地震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目标。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完成新一轮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所有学校、医院、危险化工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真正实现全覆盖。加大县区地震应急能力建设,要求各县区地震部门对自身的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突出重点,简明步骤,务求实用;督促县区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修订完善地震预案报送地震部门备案并统一装订成册。修订完善市、县区地震应急工作手册,各县区编制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流程和地震局地震应急工作流程;根据人员变化调整了不同应急响应通讯录,维护更新白银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快速通报系统,可在应急响应启动后3分钟内通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保证了地震应急工作的正常有序、合理有效地开展。
2、在地震应急演练方面,给各县区下发了《关于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的通知》,充分利用防震减灾活动周组织全市城乡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形式、针对不同人群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重点针对学校,大中型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紧急突发事件,提高全校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5月12日,白银市地震局督促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学校开展了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各大中小学校严格按照突发地震事件应急预案,进入各自岗位进行及时疏散。各班学生在老师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有序地离开教室,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全体师生从教学区域撤离到操场耗时都保持在1分半以内。通过演习活动,使师生们在遭遇紧急突发事件时具备基本的安全逃生本领,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应急工作督促检查,各县区、乡镇、学校、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演练实现常态化。全市各行各业、各救援队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做好日常训练和管理的基础上,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地震应急演练。国电白银供电公司、白银有色勘察院等单位主动邀请市地震局现场观摩指导,白银电视台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了播出。市地震局于8月18日在景泰老震区进行1次拉练,检验应急装备,熟悉震区交通,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景泰县地震局与景泰县公安消防大队、寺滩乡政府、寺滩乡卫生院组织大型地震应急实兵演练,会宁、靖远、平川、白银区均在学校组织举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及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全年组织地震应急演练14次。
3、建成白银市地震局应急装备库,新购置海事卫星电话2部、发电机1台、电台1部、GPS4部、帐篷2顶、笔记本电脑2台、移动办公桌椅5套、个人应急装备5套、应急医疗救护箱1个以及铁锹、绳索等辅助装备,另外还有部分发电机、饮水机、手电、铁锹等应急救灾物资。基本满足了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处置需要。
4、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协调市民政局,对现有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的统计备案。
5、对全市组建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省级社区志愿者队伍、省级社区志愿者队伍、县区级社区志愿者队伍支、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伍,以及拥有各类救援器材进行了统计备案。
6、更新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二、2019年工作打算
1、根据新修订的《白银市地震应急预案》。加大对基层地震应急工作的分类指导和检查,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重点对乡镇、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不完善的要加强指导重新修订。
篇10
【关键词】医院急诊急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63-01
在21世纪这样的大背景下,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的改变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并且在医学中有着屹立不倒的地位。因此,本文将从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这方面进行逐一论述。
1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
1.1医院急诊急救人才水平有限
从急诊医学发展史来看,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其特定专业内涵尚未形成一完善的体系,急诊急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远远满足不了急诊急救医疗的需求。由于急诊科编制不足,所缺的急诊急救人才只能由其他专业科室派人支援,所以急病得不到急治,或救治不当的事件屡见不鲜。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来看,急诊科需要24小时连续开诊,急诊科医护人员面对的救治群体病情危急,病种杂,病谱广,未知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多,病情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医护人员需要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及精湛的技术,尤其危急重患者抢救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故责任重,风险大。长期超强度的工作使医护人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而且夜班频繁,十分辛苦,在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又无相应的倾斜激励机制,专业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相当普遍。
1.2医院急诊急救体系有时代不符
现代急诊医疗的原则是突出“时效”,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时诊断与有效处理,重在“救命”,即以高超的医术和技能使危重患者脱离危险。但是目前由于医院急诊体制的不健全、不合理、非人性化,很多医院急诊科对就诊的危重患者特别是生命垂危患者仅分诊,再转送相应科室救治,频繁会诊往往因中间环节接口多而延误抢救时机,这种急诊不急的救治机制严重影响了急危重病人急救质量。除了制度本身的缺陷外,对贯穿急诊急救服务流程的质量要素和质量环节上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也远远不够;诊疗过程中的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难以预防质量缺陷,杜绝隐患纠纷,难以满足质量,且方便、安全的急诊救治的基本要求。这也是不少医院急诊急救工作质量、效率都低的症结所在。
1.3医院急诊急救的意识落后
落后于时代要求传统的急诊医疗质量管理意识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形成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较少以患者为关注焦点,不能为患者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上提供全面、全过程的优质服务,这也是急诊医患纠纷的一个难点问题。传统的质量管理忽略医疗质量全过程控制如基础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等,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也是因传统急诊医疗管理理念的制约,没有考虑分析患者抱怨产生的原因,从急救服务过程、医疗环节、接口管理等方面找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持续有效的控制,加以及时改善,建立预防措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急救质量的需求。符合现代急诊医疗要求的管理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是人建立的,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制度何以能建立。因此,导致急诊医疗工作中诸多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观念的落后。
2医院急诊急救管理对策研究
2.1加强医院急诊急救管理服务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铁饭碗”思想已深入到医护人员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思想。面对当前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医护人员必须承认自己是服务者,要把“患者的满意才是我们的满意”作为自己的行为理念和医疗准则。近年来,虽然各个医院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优质服务活动,但服务不到位、缺乏人情味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要求急诊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切实认清形势,纠正医患错位,强化服务意识。由于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他们在接受医护人员的服务时,其心理、生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可能与健康人有差异。因此,医护人员在重视疾病诊治的同时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思想上由只重视疾病转变到重视患者上来,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关爱。
2.2建立健全的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体系
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建设要根据本院本地区的病种特点,配备相应的先进仪器和设备,选派医术高明、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思路敏捷、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充实到急诊急救中心,使急诊急救中心机构健全、队伍业务素质提高、设施设备配套完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患者的需求。由于急诊病人较多,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医疗风险高,医院要高度重视急诊急救中心的工作,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分管急诊急救工作,如果遇到重大抢救,要亲临现场指挥。院长要定期听取急诊急救中心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不定期到急诊中心了解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相关科室如医务科、护理部要由一名副主任分管急诊急救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以保证急诊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
2.3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中加入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包括病人的应急抢救预案和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应急预案。病人的应急抢救预案:急诊患者大多是由于中毒或创伤等意外伤害所致,且病情危重,一旦出现这种突发事件,对医院的抢救承受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平时缺乏准备或准备不充分,面对突发事件,医护人员会手忙脚乱,这将使病人丧失宝贵的抢救时机。因此,制定综合性或专门应急抢救预案对于提高医院的应急抢救能力极为重要。自身安全应急预案:目前,特大交通意外事故、地震、海啸、恐怖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在突发事故来临时,急诊急救中心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针对性的预案。预案内容包括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和医院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等,急救中心要定期开展自救训练,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结语:总之,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是发展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
- 下一篇:人员管理实施细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