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思政教育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84

1 前言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新型媒体技术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微信、微博、QQ以及博客等等。在新媒体时代中,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也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不仅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扩充,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模式。基于此,为了能够让我国的高职思政教育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将媒介素养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体系当中,是所有教育者都需要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新媒体时代中将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1 全面提高学生的抵制力

相较于国际中的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可知,在高职思政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一方面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对于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增加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欲望;另一方面还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2.2 增强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信息与资讯的数量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在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正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需要让自己的头脑时刻保持在一个清醒的状态,在搜集网络信息的同时应具备质疑意识。将媒介素养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中的主要目的即为帮助学生准确的解读网络信息,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当中准确的判断其价值和作用,不仅不轻信、不散播未经查实的信息,同时还要杜绝黄色、暴力等垃圾信息的侵扰。

3 将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途径

3.1 整合新媒体资源,尽快占领高职思政教育高地

在最近几年来,新媒体技术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促使着我国的教育体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工作学习均出现了不小的改变,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是师生来说,由于他们每天都要同知识与信息打交道,因此更加容易去接受或制造新鲜事物,在无形当中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中的信息传播者。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政教育者,如果想要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与时俱进,优先针对网络当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将那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且富有正能量的信息挑选出来,利用这些新媒体资源来辅助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评论、点赞以及组建谈论组等形式来密切的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

3.2 传授搜索技巧,鼓励学生参与教案更新

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着贴近生活实际的优势,为了能够提高思政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教育者应当在课堂当中尽可能多的引入一些教学案例,通过设计教学情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让他们针对案例中的事件与人物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从而加深高职学生对思政概念的理解。

事实上,挑选与深入分析教学案例的全过程就是一次难得的媒介素养训练活动。思政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运用PPT或讨论组等方式来将自己所寻找到的教学案例展示出来,同时还要对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解读。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自行开展案例搜集活动之前,教育者需要先对他们展开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指导,缩小学生的搜索范围。媒介素养的指导工作可以依靠校内电子图书馆的文献搜索引擎来开展,思政教育者根据课程内容来为学生介绍几个参考书目,同时向学生提供几个可以获取信息资源的网站,通过此种方式来增强学生获取健康媒介信息的能力。

3.3 构建网络课堂,丰富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均已经开启了校企合作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摆脱掉了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也同样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去搜索一些新的教学途径,努力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大胆尝试QQ群、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类APP等新媒体手段,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健康完善的思政政治网络教学课堂。

思政网络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政课程中的基础理论,例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教育者可以编辑几个短小精悍但内容有趣的短句或短文来推送给学生,扩充他们的知识视野;其次,案例介绍。教学案例包括时下新闻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教育者将案例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关联到一起,以此来吸引学生阅读;最后,职业素养。教育者要根据专业与学生的喜好来调整思政课程的教育重点。例如,商学专业的思政课程应当主要教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工学专业的学生则需要重点教授忠诚与奋斗;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重点强调版权保护与脚踏实地等等。

参考文献

[1]安蓉泉,梁武梅.为思政教育搭建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J].观察与思考,2013(04):35-39.

[2]周曦.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01):60-64.

[3]刘亮.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素养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J].亚太教育,2015(07):159.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

篇2

体,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际,就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缺陷、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以及应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 提升能力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27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既懂理论又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如何突破这一问题是每位德育课教师公认的难点。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我们教师应始终把握的方向,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探索创新型的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中职学校教师要针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特点,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有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问题摆出来让学生争论,尽量避免将问题结论直接捧给学生,给教学留下阴影。而案例教学法将生活情境所遭遇的问题通过真实的案例呈现,设计适当的案例问题,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单一的问题情境,通过点拨、启迪、暗示、归纳等途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能力和方法,同时对于有效地运用案例诠释理论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案例教学法就成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缺点以及应解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和广大同仁商榷。

一、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案例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教学成功的教师,不在于自身的学富五车,不在于课堂的侃侃而谈,也不在于学生的亦步亦趋,而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学的过程不光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唤醒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过程。案例教学正是这种方法最好的运用,它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质疑,使得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中,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经验的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可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还对学生起到一种鞭策激励的作用。由于案例为大家提供了同样的情景和信息,而讨论中学生会提出不同见解,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案,甚至还会出现激烈的语言竞争,一两次讨论和解决问题出现失误还有情可原,多次不及他人,必然激发学生奋发进取、超越他人的动力,从而积极向上,勤奋学习。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引导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尤其是德育课知识,在课堂上泛泛而谈,犹如纸上谈兵,很难实现既定的教学效果和目标。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为具备能力奠定了基础。但在当今科技革命,知识爆炸的年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重实效,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如果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教育自身的发展有着阻碍,更会对学生将来谋求职业有损无益。

(三)案例教学注重师生双边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懂与不懂直到最后的测试才见分晓的现状。在具体实施时,学生首先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自我消化,然后经过小组讨论,最后才能形成共同的学习结果,这样的学习是主动式学习,是能够领会到知识精髓的学习。通过自学和讨论捕捉理论知识,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因材施教,补充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应该处理好的两层关系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请大家记住教育家沃德说过的话:“平庸的教师传授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在案例讨论中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吸引住学生就是教师最大的魅力。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兴趣,自然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了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给予学生与教师讨论问题的胆量和机会,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二)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案例教学,也可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绝不能一概而论。同时教师也可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达到“使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能发光”的目标。

三、实施案例教学时应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案例教学中不要走过场、图形式。教师要充分驾驭课堂,引导讨论方向,要十分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案例教学费时费力,因而选材要精当,教学要适度,不办则已,办则一定成功。三是案例教学不能以讨论为借口完全脱离理论知识的学习,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四是案例教学应遵循相应的步骤:选取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学生对案例的自我分析,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之事实的总结,案例与学生自身实际的联系等等。

四、案例教学的缺陷

一是因为编制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时间做保障。同时,编写一个反映生活实际的案例,更需要授课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是每一位教师都适合案例教学的。二是案例法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可能还要突破课时的要求,往往需要两个以上的课时才能敲定,这样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郑韶诗.谈秘书学课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5-05-15.

[2]赵玉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0-11-01.

[3]汪岩.《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探究――教学案例[J].职业技术,2014-03-10.

[4]李雅娟,翟鹏.浅析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1-25.

作者简介:

牛更生(1968- ),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张掖市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23年,长期从事职业高中德育课教学工作,所承担的教学课题《职业中专分层次教学研究》于2010年3月结题。多篇在国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立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067-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全体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大学生眼里,思政课是“说教、枯燥”的代名词,不太受欢迎。为此,笔者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为出发点,探索、研究能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看法并从中受到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教学体系新颖、教学素材丰富、学生高度参与、多方合力协作完成的较成熟的立体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实现角色和成才目标立体化,增强课程亲和力

“基础”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权威教材。但学生一拿到课本首先的反应是“又是政治课”。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首先应在教学体系设计上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为此,应在充分读透教材、领会教材内容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授课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父母的儿女、社会的公民、未来的建设者的四重身份来构建四大教学模块十五个教学专题,把教材体系转化成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具体如下:

模块一:优秀大学生(5个专题),专题1:适应与提高:做珍惜时光大学生;专题2:理想与信念:做理想远大大学生;3:身心与人际:做人格健全大学生;专题4:立德与立信:做诚实守信大学生;专题5:爱情与人生:做理性恋爱大学生。

模块二:孝顺好儿女(3个专题),专题6:正确把握人生航向:做让父母放心的好儿女;专题7: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让父母骄傲的好儿女;专题8:恪守家庭美德:做让父母省心的好儿女。

模块三:模范好公民(4个专题),专题9:国格与人格:做真诚理国之公民;专题10:守公德知荣辱:做引领社会风尚之公民;专题11:法律意识与思维:做正确处事之公民;专题12:名利与法网:做知法守法会用法之公民。

模块四:合格建设者(3个专题),专题13:择业与规划:做锐意进取的建设者;专题14:敬业与奉献:做恪守职业道德的建设者;专题15:权利与规则:做正确维权的建设者。

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有两方面好处:第一,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因为这四个角色是学生人生相应阶段应担当的角色,四个角色扮演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因此以人生角色来设计教学体系,不仅使“躺着”的教材内容“立体”起来,而且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不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而是传授给他们的“心灵鸡汤”,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好感,增强课程的亲和力。第二,使成才目标立体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从教材的章节设计里这个目标不够鲜明、立体。而在上述的模块专题设计里,成才目标非常鲜明、立体,如模块一,直接点明做大学生就要做“优秀大学生”,而优秀大学生必须是“珍惜时光的大学生、理想远大的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大学生、理性恋爱的大学生”。

二、以“图、文、音、视、动画”等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增强课程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教材更侧重于理论性原理性阐述,而这一点使学生觉得它“枯燥、抽象、说教”。对此,应以“教材提供讲课蓝本,教师负责上色上料”为原则,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即给里面的理论和原理增添大量的素材支撑,使其显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丰满形象。可补充文字案例、图片案例、音频案例、视频案例、哲思小语等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校本性。在教学中,能最快引起学生兴趣的事例往往是他们身边的事例,而身边的人和事对学生最有示范、教育、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校本素材的收集、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为了让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做优秀大学生,可把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和毕业感言制作成视频,这样的素材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油然而生“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的想法。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公德修养,可把本校大学生在公德方面的丑陋现象如乱丢垃圾、踩草坪、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离开教室后不关电灯电扇等情况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

二是现实性。思政课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在开设,为了避免所选取的事例让学生感觉“老生常谈”,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应尽量紧扣现实,以本年度发生的案例和热议的话题为佳。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笔者讲授的“基础”课在2012级学生中开课时(即2012年秋季学期),笔者在讲社会公德问题时,引用的是“中国式过马路”这一当时热议的话题和“国庆三亚变垃圾场”这样的新闻案例;讲到什么是理国时,笔者引用了“打砸同胞日系车是爱国还是害国”这样的能引起大家深思的案例;讲到诚信问题时,笔者引用了“扬州中学生撞车留纸条、诚信暖人心”“钞票满天飞,众人帮捡钱”这样的当下发生的能充分传递正能量的案例。由于所选取的事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案例,学生愿意听、乐意听,并且深受教育。

三是针对性。大学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很有讲究,因为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想相对活跃、知识面相对丰富,思维相对独立的群体,选择的案例层次离他们太远,他们就会觉得教师是在讲大道理、在说教,因此选择的案例必须是“接地气的”、在普通人身上发生的,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如在讲到大学生应珍惜大学生活,争取学有所成时,可选取“南京理工大学六朵金花同时被保送研究生”的案例故事;讲到大学生要注意心理健康,做人格健全大学生时,可选取“研究生之死”“大学宿舍投毒事件”这样的案例;讲到大学生要有诚信意识时,可选取“贫困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被”的案例。

大量的教学资源的补充运用,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使“枯燥”的教材内容“生动”起来;第二,使“抽象”的教材内容“形象”起来,第三,使“说教”的教材内容“善诱”起来。这样可大大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到上这样的课不再是“受罪”,而是既可获大量时事资讯又可培养正确是非、美丑、善恶、荣辱观的一门人生哲理课。

三、运用“讲、读、论、看、写”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立体化,增强课程实效性

思想决定行动,“基础”课教学目标性质是“观念、态度─行为养成”型目标,即通过正确观念、态度的形成达到良好为人处世行为的形成。为此,“基础”课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学生观念与态度上的变化,即让正确的观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进入大学生的心坎”。如何让教材和教师所传递的观念真正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由此可见,学生的参与度与“基础”课教学效果成正相关,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引起学生内心的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对某种思想、观念坚信、坚守并在行动中贯彻。为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讲、读、论、看、写”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是讲。“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学生讲的过程,就是思想表露的过程,而为了“讲”,肯定要经过一番思考,这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如在课堂上,可播放一些案例,让学生谈谈体会和看法,或开展类似“我喜欢的、我厌恶的”荣辱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在讲故事、讲体会中思想受到触动。

二是读。即品读,品味。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材虽然“枯燥、抽象”,但细细品读,可明白其中深刻的做人道理。所以课堂上,可尽量减少教师讲的分量,让学生去读教材,并且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某段论述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避免了老师的说教,又活跃了课堂。另外,可经常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哲思小语”“哲理小故事”让学生去品读,去感悟。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

三是论。“事不辩不清,理不论不明”。可通过讨论、辩论,让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实现交锋和碰撞,让论者和听者在评判、甄别中知道何为对错,哪为美丑,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如在课堂上可设计这样的主题让学生来讨论、辩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了吗?我的人生路该如何走才能让父母放心?怎样才算是爱国?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德与才哪个更重要?等等,通过对这样的话题的讨论、辩论,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是看。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百闻不如一见”,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参观访问,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感触会更深刻。如为了让学生敬畏法律,树立起无论是做一名普通公民还是一名职员都要守法的观念,可播放一些大学生犯罪的案件视频,或播放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因渎职犯罪受审的视频。如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可组织学生到本专业相关行业参观,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让学生明白“敬业”是“合格建设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五是写。笔下的东西也是一个人思想的表现,让学生去写一些关于人生的东西,可以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更会使他们懂得自强自律。因为写的过程就是他们动脑的过程,是思想和情感投入的过程,通过“写”教会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国家。如可布置学生写“大学生涯规划”“我院大学生社会公德践行情况调查报告”“我和我的祖国”征文等。

四、多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实现育人途径立体化,增强课程影响的渗透力

“基础”课虽然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所以绝不能单单靠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和说,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优秀品质的打造工程上来。为此,本文根据理论专题教学设计了一份由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大思政教育体系)(见表1)。

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育人途径立体化。本实践教学项目有课内课外完成的,有校内校外完成的,有由思政教学部门完成的,有由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或各社团完成的。既有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公益活动、社团活动,又有素质拓展类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体现了多途径的育人方式。

二是思政教育活动精简化。本实践教学模式秉承大思政教育理念,实践教学项目由社科部、学生处、党委、团委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应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设置和统筹规划,克服了过去教学是教学,党团活动是党团活动,两边互不过问、重复交叉、让学生反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最重要的是它使学校应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明晰化、常规化,对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全面具体。

三是课程影响深远性。单靠思政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很难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原理是理论讲授在先,实践教学跟上,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强化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思想、观念,使学生对其“真懂、真信、真行”。从教学实践来看,以“基础”课理论教学体系为基础设计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使本课程要求学生树立的理念、观念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基础”课育人的成效。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得好、得到学生喜爱确实不容易,但只要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素材的形象生动化,采取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可以成为学生愿听、乐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彭容.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罗会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

[3]谈娅,刘红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进互补模式构建探索[J].高教论坛,2013(5)

【项目基金】广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12LSZ054)

篇4

1、重视集体力量,发扬团队精神

开学初,我们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等制定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我们充分利用本学科教师成员少,便于组织教研活动的特点,随时随处、灵活机动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我们化学组的五位教师大部分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新授课部分没有知识上的困难,主要是对如何提高教学成绩存在困惑,五位教师竭诚尽智,取长补短,达成共识: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兴趣;

(2)重视基础知识,精心设计练习,通过练习才能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掌握情况;

(3)重视测试,认真组织每次的单元测验、周测、阶段性检测、期末的模拟考试,力求每次考试都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考场适应,之后做好试卷分析,分析其中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能力水平有所增强。

2、认真开展校本的教研活动

校本的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搞好教研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本学期,我教学组结合新青年教师举行了一次展示课活动,课后进行认真的讲评、反思,部分校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教学案例的设计水平、课堂的应变能力、教师的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3、积极参加校外的研讨学习活动

努力争取各种校外学习的机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中汲取营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学期,组织化学教师去北师大、4中、42中、红桥等多所学校听课学习,参加各种化学教研活动,受益匪浅,尤其是化学公开课、化学优质课,非常精彩,从中学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技巧等等。

通过教研活动的积极、热烈、有效的开展,我校化学教师的教研能力、业务素养不断提升。

4.学科教学减负

(1)扎实落实减负工作的各项要求。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中负担的基本措施之一。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实施分层教学。同时教学中摆正“减负”与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讲练结合,精简多练,能在课堂上完成的绝不放到课下。精简优化练习,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把每天书面作业量压缩至20分钟以内。

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1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0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但是,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大众化的推进工作。如何以大众化为契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呢?这也是广大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创新实践教育方法,巧用案例教学,升华思政理论课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理论课又是实现理论当代中国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高校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学习思政理论知识除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课外,同时还包括集中授课、宣讲辅导、举办讲座等,这些对做好系统教育灌输、帮助学生扎实思想根基、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为引导学生走向正规,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态度积极,敢于尝试新生活,这也是当代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也要主动适应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传授知识,将思想政治学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提高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

(一)采取社会实践教学

例如,在形势政策教育中,讲解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分析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在作风纪律教育中探讨政策法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理论性很强,基于此,在实际教学时,就需要做到用社会实践启迪、引导,结合具体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解疑释惑,用系统的知识去开阔他们的视野,进而再达到升华思政理论课感染力的既定目标。

(二)巧用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倘若一堂思想政治课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案例穿插其中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实际教学时,要有事理结合、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只有这样,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才能有“血”有“肉”,学生听得也会更有滋有味。在思政理论课讲解时运用事例需要做到“四要”:第一,要统一,做到例证与观点统一,不要“风马牛不相及”,更不能相悖抵触。第二,要贴切。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人或者身边的事,善于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选取一些事例讲解,这样也会使得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三,选取的案例要新颖。要注重选取最新的事例,要将最近宣扬的先进典型、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等适时引入到课堂之中,这样也会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第四,活泼。要善于用活泼的形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教学中要主动适应授课对象的特点,要尽可能地建立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讲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感染他们、教育他们。

二、创新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尽管他们生理上逐渐成熟起来,但是心理还未成熟,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价值观还未完全定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随着知识的增长与交往空间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刻。而且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尊重知识、乐于交往、追求新潮、崇尚理性。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时,很多学生则表现出迷茫,有些还出现信仰危机等状况,心理归属感减弱,功利价值取向日趋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需要先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熟悉他们的思维习惯,然后再结合他们现有的思维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切实达到在思维同构中使教师传授信息的方式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接受知识的水平相一致。

此外,也要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社会转型期引发的信息大发展,使得高校学生在接受事物方面的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多种不良价值观也随之而来,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有些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为此,则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学,借助新媒体平台,多向学生宣传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充实、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尽量多宣传科学理论知识,切实做到马克思指明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的目的。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占领文化制高点,多传播一些正能量,引领新风尚,逐渐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三、创造条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专职化。要按实际比例配足、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杜绝靠走后门,杜绝无德无能又无专业知识的人混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中。着力打破“什么都不能做的人就去做政治教师”的谎言。

其次,也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与专业培训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有政治性、思想性,同时也要有学术性,照本宣科的教师是不可能获得学生青睐与认同的。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术性,首先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研含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感染、教育学生。

最后,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采取一些名校的做法,比方说,主动打破一门课一个教师讲到底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法,教研室可以集体备课,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采取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或者将本校或者外校的名师请到本校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解,名师也可以由跨院系、跨专业的多学科教师组成,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名度,提高大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其的重视度,这样也利于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学科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思想政治学科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思维敏捷、勇于创新,但是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对待事物的分析问题能力不强,面对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合理处置,所以,这也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实现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同时也要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有效性;建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入校必修的重要公共课程之一。理工科大学生虽然对人文科学较有兴趣,但相对来说,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重视,因此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与作用。本文通过对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尝试中提高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主性。

一、何谓教辅结合

所谓教辅结合,顾名思义,“教”,是指教师,“辅”,是指辅导员,因此,我们所说的教辅结合,即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通过教师与辅导员的联系与沟通,共同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共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计划,积极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二、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脱离以及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脱离。虽然这二者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教师与辅导员平时也有零散的交流,但有机制的深入的交流较少,所以,通过教辅结合的模式,通过辅导员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

现阶段,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开始实践教辅结合的模式,然而正是通过实践的探索,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1、教师授课班级较多,无暇全面顾及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课,必然存在着教师资源较少,学生较多的局面,因而一般院校都会采取大课的授课方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一般采用的是教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互动范围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程度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每个教师所要教授的学生太多,势必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同时,由于课堂较大,教师清点人数、管理课堂纪律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够,更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辅导员工作繁忙,关注较少

辅导员工作任务繁多,与教师的沟通较少。虽然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学风建设,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与任课教师的定期沟通很难完成。也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较广,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度较低,教辅结合虽然已经开始实施,但是辅导员对教辅结合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知之甚少,甚至有一些辅导员完全不知道,更别说积极参与课程管理、参加相关活动了。辅导员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只能关注重点学生,对课程的关注也自然就无暇顾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分离,已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3、理工科学生基础较差,对课程兴趣较低

理工科学生一般比较听话刻板,因而到课率较高。但是,到课的学生大部分都并不在听课,课堂上有限的互动也无人问津,学生对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印象不深,能思考回答提问、和老师真正交流的学生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部分学生只关注成绩,不注重学习内容。一部分学生只关注考试和分数,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加上学长学姐侧面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不必重视,产生负面影响,让学生认为该课程不需要认真对待。加上高中的惯性,学生主观地把课程分为主科和副科,思想上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副科,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没有用武之地,不理解上课初衷。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较差,心理落差明显。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大学期望值过高产生心理落差,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压力很大。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主动与同学交流,自理能力较差,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虽然学生对未来普遍有大概方向,但没有明确规划,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不要学习,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理工科学生多为男生,比较容易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件,但是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兴趣不大,感兴趣的学生不多。少数对原理和理论感兴趣的学生,则认为针对大多数学生讲解的课堂内容不够深入,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党员较少,思想觉悟、理论素养都不够高,对个人信仰的认识不够,加上学生的应用能力不高,主体性、思想性不强,思维内容比较浅显。理工科学生好动,思维活跃,对实践教学模块比较积极,但学生学习任务较重,过多的实践活动会使得学生压力较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成才愿望,又个性鲜明,急于证明自己、展现自己,可能操之过急,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上述原因都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法推进。

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的建议

1、课内外适当引导学生,促进学习主动性

辅导员应当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时提醒、做好宣传,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教育学生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对学生有很大影响,辅导员和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长、学姐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情况必然存在,但也不能因为负面影响而无所作为。学生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通过活跃的课堂形式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任课教师不应当满足于到课率,而要满足于抬头率,应当关注学生是否在听课。

2、提高课程实效性和时效性,扩大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

思想政治理论多枯燥乏味,因而增加发挥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活动成了关键,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同时,学生也需要关注社会,因此课堂要塑造关注时事的气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事社会。课程可以针对时事热点进行分析讨论,也可以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引导教育。通过塑造氛围, 引导人生,营造活跃、充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同时,也可以结合社会实践,让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社会,从而更加全面的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正确看待人生。

3、辅导员树立参与观念,切实参加课程教学

实施教辅结合,是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在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结合,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解决教学的针对性,使得教学过程管理更加符合当代学生发展需要,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关键在于辅导员要树立“参加到教学中”的观念。辅导员日常工作繁重,但也应意识到,配合理论教学也是分内工作。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如何帮助学生来体会这些理论、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是辅导员责任的一部分,辅导员应主动琢磨从理论上如何帮助学生成长。

4、完善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加强管理

在学期中、学期末,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出一定的课时请辅导员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优缺点,评价学生的思想情况和认识情况。同时,辅导员年轻化使得他们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思想,语言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辅导员的阐述,使得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更易被学生接受。通过公开地教学场合的教育,比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独讲授课程更有实际效果。

5、推进工作制度化,合理利用校本资源

确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途径。要解决知与行的统一、保证沟通,必须在制度上形成一定的规范。同时,可以建立资料库机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本校德育资源,将优秀学生代表转化成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团队采访优秀学生。建立主题班会资料库,丰富视频资料,并通过资料共享,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优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如主题班会、话剧、辩论赛等,对其进行评奖评优,并保存相关资料,同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支持,以此深化课程内容,促进实践教学与课堂同步。还可以支持辅导员进行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世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36-37.

[2] 杨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97.

篇7

关键词:开放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1现状与不足

开放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施专本科学历教育,实现人人可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目前开放教育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是专科学历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集应用性、专业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就这要求本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必须非常过硬,但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1生源少、分散广、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开放教育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有别于传统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实行“宽进严出”和“完全学分制”的学习制度,入学门槛低,加之本专业的多数学生又是来自基层从事畜牧兽医相关行业的人员,他们文化基础较差、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学生工学矛盾严重,学习时间少,学习自觉性差,因此,传统的学习网自学效果差。以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畜牧兽医专业生源少,且分散在各个市州电大,难以组织线下集中辅导教学和实训练习。

1.2师资相对缺乏

本专业的专业教师都是高等院校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但专业课教师数量少,在基层电大和教学点尤为突出,严重缺乏能够辅导学生的专业教师,导致教学层面容易出现师资断层的现象。并且现有的教师毕业后大多从事专业理论教学,缺乏专业实践,导致教师实践指导能力较弱。除此之外,还存在着1个教师负责10多门专业网络课程的现象,因此,很难把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做成网络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效果不佳。

1.3理论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短板突出

本专业一共开设了13门课程,主要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平台进行教学,但学习网上部分教学资源相对陈旧,如目前动物检疫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动物营养基础等课程建设及教学停留在教材知识的梳理层面,使得学生学习僵化,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的学生都抱着“考试及格”的思想学习。课程中的讨论帖学生基本没学习反馈,或者是敷衍应付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还普遍存在缺少面授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现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于农民大学生培养的一些实践项目,每学期的组织次数较少,实训不够深入,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2教学改革初探

2.1丰富线上教学模式,整合优质资源

2.1.1建立专业学习群,共享师资由于我省地域辽阔,地区发展存在差异,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网上教学方面,统一建了本专业学生的QQ群和微信群,群里有我们本校的专业教师,也邀请了部分本科院校的教授以及一线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兽医和养殖专家。群主会定时在群里更新畜牧兽医行业内前沿信息,定期专业相关的讨论话题,比如关于畜禽的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等。此举能激发在基层从事这类工作的学生在网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解答和专家们的指导。

2.1.2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微课是当下非常适用的一种远程教学模式。每一节微课的时间短、内容精,学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避免了因课时较长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2]。同时,对于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本年度主要是对《动物生理基础》和《养猪技术》这两门课程进行了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对每一个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之前,老师会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线实时讨论发言,然后利用微课或者直播教学的形式进行,最后再进行教学的总结[3]。学生普遍反映对于这种学习方式他们的学习印象更深刻,理解也更加彻底。

2.1.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教学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平台以其便利性、时效性、用户广泛等特点成为线上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4-5]。微信公众平台在线上教学模式中可以分为前期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阶段。在运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平台推送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表达是否合适。除了推送学习内容,还可以进行作业布置或者添加小测验以及实行打卡鼓励制度等方式来加强学习。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能较好地解决本专业学生存在的工学矛盾严重、交互性差和个性化需求等问题[6]。

2.1.4组建课程网络教学团队,开设直播课堂网络教学团队是开放教育环境下网络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7]。针对本专业的一些重点难点课程,组建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并且制定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工作目标、分工以及时间进度。首先团队成员采取全程进出制度,吸纳各分校专业能力强、工作态度积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成员进行考评打分,学期末根据成绩进行评优评奖。网络教学团队采取会议制度、教学值班制度以及教学研究制度等。网络教学团队主要工作一是网上教学,以录制视频教学内容为主,整理教学文档、课件等内容为辅。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进行直播课堂教学的安排。二是网上答疑,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进行。同时在网络课程讨论区每学期建4个教学活动周,每个活动周最少4个主题帖,以供同学们参与学习讨论。三是作业的批改。在学习网平台上设置有4次形成性考核,团队值班教师每2周会在课程公告栏上公布学生的形考情况,协助分校及教学点老师督促学生完成测验。四是负责课程资源的更新,对过时的内容删除,增加新的前沿信息,以及其他平台上优质资源的共享。五是对整个网络课程运行的评价与总结。本专业的课程网络教学团队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集结在一起,有利于本系统内老中青教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互相之间教学思想的碰撞、教学案例研讨,使团队成员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教学团队的发展[8]。

2.2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2.2.1构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明确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提高其知识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9]。随着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大中型现代化养殖企业迅速崛起,为了推动本专业的建设培养一批真正懂技术、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10-11]。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的要求,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或讨论、在虚拟实验室模拟实操来进行实践教学。另外一方面,由于本专业学生大多在自己家乡工作,所以我们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养殖产业的发展状况或特色养殖开展实践教学。以项目合作方式与企业共建、共管和共育人才,选择优质的农牧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我校已与广安、广元、达州、巴中等地方养殖相关企业建立起20余个实训基地,旨在把教学融入到产业与行业里。同时借助这些实训基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必修实训”与“自选实训”相结合,以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农民大学生能力。其中,“必修实训”是通过学校与实践基地一起制定实践内容,需要集中学习实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自选实训”是指农民大学生可以自行前往实践基地进行实习操作,进行个性化的能力培养。使学生能了解企业生产现状,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教、学、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2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我国许多高校教师的来源是从学校到学校,长期从事理论学习和研究,擅长理论教学,而缺乏一线养殖或兽医的实践经验,难以很好地完成实践指导。所以,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因此,可以采取把本专业教师“送出去”,去企业或者基层挂职、对流等形式进行锻炼。另一方面把在行业生产、管理领域的专家、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请进来”作为兼职教师,完成一定的实践性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校的教师资源库,还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专业人士,开拓其眼界并拓宽他们的就业、创业思路和渠道。

2.2.3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从过程管理、教学督导和评价反馈体系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整个过程中。我校制定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等文件。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中也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独立评价实践教学的过程与效果,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及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评价。

2.3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教学体系

本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是从事宠物医疗、畜禽养殖等工作,对考取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和助理兽医师证书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将职业资格培训与日常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他们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具体方法一是在理论教学上整合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切实将职业资格考证培训融入课程教学。二是科学规划实践性教学,在专业实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中引入动物疫病防治、畜禽饲养、动物检疫检验等职业内容的培训与考核,从而将职业资格培训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教学中。

2.4畜牧兽医专业部分课程教学改革示例

2.4.1《动物生理基础》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信息化浪潮下的一种前沿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教师先根据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教学视频,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答疑。翻转课堂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教学组织方式。《动物生理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在国开网自主学习和老师课堂讲授的传统方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笔者根据各个章节重难知识点制作了教学视频和PPT,其次在线上直播课上先以问题为驱动设计课堂教学,课后依托网上教学平台或者调查问卷了解教学效果,最后再进行教学反思。

2.4.2《养殖业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基于《养殖业基础》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结合农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以及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创新《养殖业基础》课程标准,重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优化线上课程教学平台,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该课程的考核机制,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真正用得上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