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协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远程医疗协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远程医疗协作方案

篇1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医院的规划与建设,拥有在全球范围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合作的成功经验,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八年参加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思科非常重视在中国医疗领域的投资和发展,致力于同各级政府、医疗单位和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医疗改革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创新发展,思科于2010年与CHIMA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思科一直致力于成为云计算和云服务方面的引领者与核心驱动者之一。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企业事业部总裁张思华先生表示:“思科的云战略就是使用户居于中心,将网络作为云的运作平台,通过为用户部署云服务,来确保其协同、创新和安全地开展业务,从而进一步加速云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同时,思科还将通过丰富的云生态系统,帮助客户部署经过全面测试、行业最佳的整体云解决方案,并最终将自身打造成为基于网络平台优势提供云服务的市场领导者。”

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思科着力研发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思科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其创新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互联医院解决方案,包括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智能互联-思科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和医院内外统一协作医疗解决方案,以及协作式医疗技术(包括远程医疗和院内互联)和区域协作医疗网络云技术在思科“思蜀援川”项目中的应用。

对医疗机构而言,大量的业务应用数据、临床检验数据、医学影像数据对网络的带宽、可靠性等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思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和虚拟终端技术,先进的高速万兆级局域数据网络技术以及数据、语音、视频、楼宇观察等各类信息网络的全面融合技术,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面向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医院的运行。

与此同时,思科的移动和无线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和访客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接入服务,集成化安全特性可以为保护敏感的患者数据提供先进的身份验证和加密技术。全面的思科网络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可以提供集中、经济有效的管理并确保可靠性。

思科提供的统一通信(基于IP网络的多功能语音及视频电话技术)、思科网真(高清数字视频会议技术)、数字媒体系统(基于IP网络的信息发送与显示平台)等主要协同技术优化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为医护人员提供无缝整合的数据,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业务信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篇2

关键词:远程医疗;无线通信;监护系统;ZigBee

传统的医疗监护系统大多建立在有线网络通讯的基础上,而医疗设备一般体积和功耗较大,监控数据只能在设备主机或配套工作站读取,不仅限制了被监护者的活动范围,也影响了医护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处理,导致贻误最佳诊疗时机。医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器一般是一对一的数据传输方式,这种数据传输存在以下缺点:被检测者活动范围固定且不便移动;没有多个同类传感器的集中数据管理;监护系统缺乏扩展性;监护主机和工作站重复投入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小型化、无线通信网络和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现了多种近距离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其中低复杂度、自组织易扩展、抗毁性强、传输距离范围大的ZigBee技术脱颖而出,成为争相研究的焦点[1,2]。利用ZigBee无线多通道数据传输方式传递医疗传感器与监护控制仪器之间的信息,减少监护设备与医疗传感器之间的有线通信线缆,使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同时,在建立覆盖医院的ZigBee无线监测网络,能够极大地方便患者就诊,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集中管理的监测数据便于数据的储存、统计和分析。

1.ZigBee网络通信

ZigBee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FFD/RFD)都分配有一个16位的短地址和一个64位的扩展地址。其中16位地址是在节点加入网络时自动获得,由其父节点动态分配用于路由机制和数据传输,类似于以太网中的IP地址;64位扩展地址则是每个节点设备的唯一标识,这个出厂时固化的64位地址编号类似于以太网中的MAC地址。通信时需要设置目标地址,如果是广播方式,目标地址应设成0x0000FFFF,如果目标地是协调器,目标地址应设成0x00000000。当一个设备加入网络时,首先使用其自身的64位地址进行通信,成功加入ZigBee网络后,协调器会为该设备分配一个16位的网络地址,这样新入网设备便可使用该地址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节点设计

一个典型的ZigBee节点是一个微型化的嵌入式系统,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源模块,带有所需外部元件的ZigBee射频模块,天线,带有串行同步接口(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的微处理器以及受微处理器控制的附加模块例如数据采集模块。ZigBee节点的构成如图1所示。MCU通过SPI总线和一些离散控制信号与RF模块相连,MCU作为SPI主器件,RF模块作为从器件。其中MCU负责控制所在节点的各种处理操作、路由协议、功耗管理、任务管理等,最主要的是实现IEEE802.15.4MAC层和ZigBee协议层;RF模块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数据,为IEEE802.15.4的数据帧格式提供硬件支持;MCU通过接口与各种附加模块相连,如协调器中与上位机通讯的RS232接口转换网关模块、终端监护设备中用于测量血氧、脉搏、血压和血糖等各种医疗传感器模块以及A/D转化器、键盘、信号指示灯等模块。供电模块可以根据系统中使用需求选择电池或AC-DC电源。终端节点不发送数据时可以休眠,在休眠唤醒后根据其存储区中保存的关系列表查找父节点,除非因网络结构变化等找不到父节点的情况下才会重新搜索加入网络,因此工作间隙时间长功耗低,适合采用电池供电;协调器和协调器附近的路由器作为无线网络中通讯频繁的关键节点,不可休眠,可根据情况选用DC电源供电,以避免关键节点能量消耗过快导致网络瘫痪。天线可由PCB上的引线形成或选用单极天线。ZigBee节点中的射频模块可以选用完全符合IEEE802.15.4标准与ZigBee规范的Helicomm的IP_Link1270、Freescale的MC13191/13192/13193、Mi-crochipTechnology的MRF24J40、TexasInstruments的CC2420/2430等。微处理器可以选用Freescale公司的MC9S08GT60、Motorola的GT16/32/60、Atmel的ATmega128RFA1等。此外,不少厂商也推出了Zigbee的产品和全套解决方案,提供Z-stack等开发工具和源代码。

3.监护管理软件设计

监护软件是为医疗监护系统开发的专用软件,并与医院的信息系统HIS通过软件接口相连接。监护软件可运行在医院集中监护中心、各病区监护站、协作关系的地方医院和小区医疗所监护站,软件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程序运行时在指定的端口进行监听,对监护列表内某个监测仪器发出连接请求时,按医护人员设置自动选择是否同意建立连接;或者由医护人员对监护列表内某个监测仪器发起连接要求,监测仪器回复响应后建立连接。其连接建立后,医护人员所在监护端和患者所在仪器端开始通讯,通过与受监护者一一对应的仪器ID得到患者身份信息,监测数据在监护端分类实时显示数值、图像、波形等,根据软件预设值,对异常数据报警,医护人员可对动态的图像波形进行截取并保存在本地。通过与HIS相连,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等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快速准确做出判断。同时,接收的监测数据在监护系统服务器上存档形成完整的患者监护资料。为了便于监护中心和各监护站之间的沟通,软件应具有电子白板功能,对医护人员截取标注的有医疗价值的数值、图像等在不同的监护点之间方便的传输共享,这样就极大提高了监护水平和效率。当协作关系的地方医院和小区医疗所监护站发起远程协助请求时,通过Internet网络,监护中心软件与其建立连接,并将历史监控数据、诊断记录、患者信息等传送到监护中心,同时,实时的监测数据在两地的监护点上显示,监护中心为其提供高水平的监护指导和监测报告,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监护,也提高了地方医疗机构的监护水平。

4.结论

通过对ZigBee这种低成本、低功耗、易维护、易扩展的无线通讯标准的研究,规划了满足医疗监护设备数据传输需要的网络通讯方案,经过对IEEE802.15.4和ZigBee协议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微型化的嵌入式系统节点模块,特别对应用广泛的射频CC系列芯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硬件架构可行方案,最后简要设计了监护软件的初步流程。在本设计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将ZigBee无线网络和院内有线网络结合,以及基于射频通讯对院外社区、家庭用户、急救车等被监测对象的通信方案,覆盖完整并兼顾院外的远程监护网络通信系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卢云,徐民,等.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8):115-117.

篇3

网格技术能使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从自己的计算和数据资产中获得更多的价值。利用网格技术,IT部门可以汇聚不同的技术功能。在网格计算的核心,它能够以虚拟的方式在一个企业、行业或工作组的内部对各种设备进行共享、管理和访问,无论这些设备的运行特性如何。通过这种资源的虚拟化,可以为那些需要快速解决复杂的业务难题、进行计算密集型研究和数据分析以及从事的工作具有实时特性的人们,提供所有必要的访问、数据和处理能力。

具体来说,网格技术在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中有以下几方面应用:

(一)改善新产品和服务的完成时间

通过改善生产效率和协作,公司最终能缩短取得结果的时间。运用相关的网格产品可以为公司提供速度和产品上市时间的优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二)实现协作和促进运行灵活性

网格产品能将分散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组合在一起,通过让人们方便地共享、访问和管理信息,改善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关键业务计划,比如全球化的采购等。

(三)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让最终用户无限制地访问他们所需的计算、数据和存储资源,网格计算技术能帮助员工更快完成工作、轻松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更快完成产品设计和研究项目。当个人在互联网上提高个体生产效率时,公司作为整体也赢得了胜利。

(四)利用现有资本投资

尽量高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是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之一。利用网格产品能够帮助公司避免许多损失。另外,公司能利用网格资源来提供有效、低成本的备份和恢复情景而不需要投资双份系统。

(五)企业优化

利用网格解决方案,公司能迅速地将分散的资源链接在一起,从而在企业之间快速提供计算和数据资源。这一灵活性和容量可扩展性使得公司只需要提供计算容量来满足平均而不是峰值需求即可,利用虚拟资源来满足意料外的资源要求激增,从而改善IT资产的利用率。利用网格技术,公司能充分利用使用不足的计算资源作为备份和恢复平台。

二、网格技术在B2B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应用

(一)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利用网格产品,公司能创造灵活自如的运作基础设施,通过立即访问计算和数据资源来“感知和响应”业务需求,能迅速处理客户要求的波动,获得更快地解决复杂业务问题的能力,公司能更快地行动并获得竞争优势。

(二)研究开发

对于很多提供高科技产品的公司来说,一个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往往是一项耗资巨大而费时长久的投入。研究开发活动一般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计算,涉及到分析、深入计算、数据挖掘、数据提取等方法,而如果一个企业要完全靠自己构建一个庞大的计算系统,昂贵的造价往往会制约企业的步伐。通过创建统一的产品开发网格,生产厂商不仅能在其供应链之间形成协作,而且他们还能利用强大的计算能力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上市时间,从而向最终客户提供价值更高的产品。

网格产品使企业能利用数据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系统能迅速安全地积累起来形成“短时间’,数据仓库能力,然后可以立即解散。

(三)商业智能和分析

商业智能和分析网格通常设计用于执行繁重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利用项目,这些项目通常会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例如石油行业的地震、水库分析和金融服务行业的衍生分析等。网格技术使这些单位能利用无限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来大大加速分析过程,能比在传统环境中更迅速、精确地达到最终结果。这样,公司就能及时地做出正确明智的商业决策。

(四)工程和产品设计

在工程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大型制造公司面临着特殊的计算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采用高度协作的工作方式,例如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原产设备生产商(OEM)、供应商和组装工厂等的联合。另外,这些合作伙伴中的每一个都可能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要把这些数据和结果集成到一起,在以前简直是不可能的。但网格以开放的标准构架为基础,使这些大型生产厂商可以把分散的、异质系统虚拟到一个单一的、强大的计算实例中,最终实现高度协作,提高产品价值。通过网格,r部门能访问扩展的虚拟资源网,而这个虚拟资源网还可以作为备份和恢复系统,来改善操作自我恢复能力并降低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

三、网格技术在B2C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应用

随着连接到网格系统上的计算资源的增加,家庭PC用户将能够使用各种机构提供的更快、更廉价的服务。例如,现在人们在发送电子邮件的时候,需要知道对方完整的一长串的Email地址,而一旦对方的Email地址有变化,便无法联系。利用网格,人们只需输入收信人的名字,网格上的管理软件就会自动搜索到该用户精确的Email地址。

具体来说,网格技术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方式

原来的人与人的交互受到地理位置、交互能力、共享对象等等许多条件的限制。一个国际会议往往需要许多人在旅途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地点,与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在一个虚拟的共享空间中进行交互,共同讨论问题,可以产生面对面的效果,无疑将会是十分理想的。

(二)生活方式

在网格环境下,消费者“量体裁衣”式购买成为可能。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他们将从批量生产的阶段步入个性化生产的阶段。只有为顾客提供度身定做式的服务,并且充分考虑到顾客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活方式等背景资料的生产者,才会在严酷竞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三)更广泛的资源贸易

计算能力闲置的机器可以共享出来,通过网格让更多的人来租用。需要计算能力的人可以不必购买更大的计算机,只要根据自己计算任务的需求,向网格购买计算能力就可以满足要求。除了计算资源,包括贵重仪器、程序、数据、信息、文化产品等等各种资源都可以在贸易的基础上广泛共享。由于网格的极大便利性和快速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接入网格,同时成本也会下降。

(四)培训和教育

如果我们能够建造这样一个培训和教育环境,培训者或者教师只需走到一面接通网格的电子墙的前而,就可以为分布在各地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或者为不同地区的学2L讲授一门基础课,讲完后可以直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工作,而不是在各地奔波,这将是非常理想的情况。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如何用网格技术来重新实现经典的教育,而是如何使用网格来实现何种新类型的教育或者培训形式。

(五)远程医疗

篇4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构建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是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医疗卫生行业业务内容复杂,涉及多个业务机构和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又涉及繁杂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协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已成共识

自2009年4月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取得了大幅提升。但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还存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对资源优化配置、服务供给扩大、服务模式转变、费用合理控制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协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已逐步成为业内共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尝试或已经建立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旨在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协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协同医疗。由于不同角色对于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诉求千差万别,因此在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之前,首先要了解不同角色对于协同医疗卫生服务的诉求,建立效果评价体系。

区域协同医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协同医疗是指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广义的区域协同医疗除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外,还包括医疗机构与其他卫生机构之间、其他卫生机构之间的互相协作、资源共享。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区域协同医疗服务。

基于用户角色的协同医疗效果评价

不同的用户角色,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效果评价指标也不同。具体如下:

居民个人

从居民角度看,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应该提供比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更可及、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及时获取连续的健康信息和全程的健康管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改善医患关系。主要评价因素有:

第一,可及的卫生服务。居民可通过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获得网上预约挂号、远程咨询会诊、双向转诊、转检、慢性病跟踪监控等服务,就医更方便。随着区域性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信息共享的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愿景将实现,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的状况。

第二,优质的卫生服务。居民在接受诊疗时,就诊医生可查阅其健康档案和诊疗信息,了解其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治疗安全警示、药物过敏等信息,从而有效减少医疗事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因此可以避免做不必要或重复的检验、检查,有效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第三,连续的健康信息。建立数据标准后,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可收集、整理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建立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连续的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可以在网上查询自己所有的健康资料,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进行自我医疗管理,制定自我疾病防范计划,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第四,全程的健康管理。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职责的不同,可通过连续的健康信息,为居民提供主动、全方位、人性化的疾病诊治、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全程健康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管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而使得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在进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时,可以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调阅到辖区居民的所有诊疗信息和健康档案信息。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可通过协同医疗卫生服务完成转诊、转检、远程医疗、远程会诊等业务。同时,对于转出的患者,可以实时跟踪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于转回的患者,可以获取患者之前的治疗情况和健康信息。

专业卫生服务机构

专业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疾病管理、卫生管理、应急管理、健康教育等水平。专业卫生服务机构又可分成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急救中心、血站和健康教育机构分别来看。

医院的主要诉求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借助平台实现区域范围内患者检验单、检查报告的共享和互认。医生可以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获得患者全面的健康信息。医生在为患者诊疗时可获得治疗安全警示、药物过敏警示、重复检验/检查提示,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发生,降低诊疗费用。在进行远程会诊时,所有专家都可调阅患者的检查报告、医学影像。此外,医院还要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自动获取并提交数据和信息,减少信息重复录入的工作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诉求是实时从各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获取疾病个案信息,与医疗机构联网完善传染病的上报流程和模式,提高上报效率和质量,实现传染病、慢病、精神病等疾病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报告。

妇幼保健机构希望通过个人健康档案实现分布在医院、社区、围产保健机构的数据的共享,为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妇幼保健服务提供信息基础。

急救中心希望通过平台及时、准确地实现社会急救医疗信息资料、声像、业务档案的收集、分类等级和归档,更好地实现院前急救和院中急救的医疗数据共享。

血站的诉求是获得更实时、全面、准确的血液供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等工作。

健康教育机构希望借助平台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疾病分布情况和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传播健康教育知识,举办健康教育活动,评价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健康知识测试等。

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区域资源共享水平、强化绩效考核、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化解疾病风险等方面。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又分成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涵盖区域全民诊疗信息、预防保健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等全面的卫生数据中心,为业务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

卫生监督机构希望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能够覆盖区域内各卫生监督所、医院、食品加工、餐饮、公共卫生、学校等,实现实时、动态、高效的卫生监督,形成集卫生监督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分析、研究、传输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体系。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希望通过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获得丰富的食品、药品使用数据,从而可以对不良食品、不良药物事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提供用药分析服务等。

其他相关机构

篇5

大数据如何改变医疗保健行业

Intetix Foundation(英明泰思基金会)由从事数据科学、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政策研究的中国学者发起成立,致力于通过数据科学改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通过联络、动员中美最顶尖的数据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以及分布在全球的志愿者,我们创造性地践行着我们的使命:为美好生活洞见数据价值。

原作者:Bernard Marr(一位商业顾问,包括监督公司绩效、分析学和大数据,同时也是一名畅销书的作者,他的新书是《大数据》和《关键业务分析论》)

原文: forbes.com/sites/bernardmarr/2015/04/21/how-big-data-is-changing-healthcare/#45b1dd7932d9

如果你想知道大数据是如何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么最鲜活的例子可能就是它在医疗保健行业之中的应用了。我们的一切行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同时我们能够使用技术来分析和理解这些数据。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分析和理解的行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这些趋势的交集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大数据正在使各行各业的企业变得更加高效。

医疗保健领域也是如此。在医学领域中,大数据除了被用于提高利润和减少开销,还被用于预测流行病、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避免可预防的死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治疗交付的模式正在迅速改变,而这些变化背后的众多决定都是由数据驱动的。

现在这种驱动是了解尽量和尽快地了解病人,以期在早期发现疾病的征兆。相比由于没有发现病情征兆而直到为时已晚,对疾病早期的治疗更为简单,也更为便宜。

所以在我们生病之前让我们来一场医疗保健的大数据之旅,从头开始。

可穿戴的血压监测器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然后人们再去看医生(照片来自John Tlumachi)防胜于治

智能手机仅仅只是开始。应用程序能够使智能手机应用在任何方面,例如通过计步器测量一个人一天走多远,通过卡路里计数器帮助个人规划饮食等。如今大家都很喜欢使用移动技术来使自己过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最近涌现的可穿戴设备,比如Fitbit,Jawbone和Samsung Gear Fit,允许追踪个人行程并将数据上传,同周围其他人进行比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也可以和医生分享这些数据。当生病去找医生时,他们会把这些数据作为诊断内容的一部分。哪怕是你很健康,但通过这项技术,医院不断地累计大量的公众健康状况的信息数据库,使得个人健康问题在发生之前被发现,从而可以提前准备好补救措施——不管是药用或者教育性的。

由此产生了开创性的工作。这包括医疗和数据专家之间相互合作,进而使得有洞察未来以及超前识别问题变得可能。最近的例子就是匹兹堡健康数据联盟的形成。它旨在把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如医疗和保险记录、可穿戴传感器数据、基因数据,甚至社交媒体使用的数据)绘制成作为病人个体的数据集合体,从而为病人量身定制医疗保健方案。

个人数据不会被独立处理,而是将会同周围成千上万的人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此突显在对比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因素和问题,从而使得复杂的预测模型有了可用之处——一个医生将能评估任何一个他认为可预测的治疗方案的可能性结果,备份其他有相同情况、相同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的人的数据。诸如这样的项目是该行业在追求数据驱动型医疗保健中试图解决的最大障碍之一:医疗行业收集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储存在在不同的医院、诊所、行政部门,甚至医生手中。

另一个例子是刚刚宣布合作的苹果和IBM。这两家公司正在一个大数据健康平台相互协作,这个平台允许使用苹果手机和苹果智能手表用户将数据分享给IBM的华生健康云医疗分析服务。该项合作的目的是从数以百万计的潜在用户的众多实时活动和生物数据寻找新的医学发现。

如果留心观察医患之间的互动,这些行为将来很可能有所改变。远程医疗是目前的流行语,指的是远程接受医学治疗。患者通常可以在电脑和互联网的帮助下在自己家里进行。严格来说,远程医疗即是访问webmd网站和自我诊断。但越来越多的远程医疗是指针对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目前这一类的服务由Healthtap公司提供。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所有互动无疑会留下一个数据链,这些数据可以在被分析后汇集成公共健康的总趋势,并为人们的医疗保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临床试验中的大数据

如果医生告诉你,不管你哪里不舒服,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用药,那么他们给你提供的药丸或试剂很可能都是在大数据帮助下而制定的。根据从受试者获得的大量数据,研究人员得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最近,制药巨头们之间的数据共享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比如,他们发现了常用抗抑郁剂地昔帕明在肺癌治疗领域存在着潜在的用途。

个性化医疗是医疗保健领域的又一热门话题,它是根据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遗传结构来规划用药,并将个人的基因蓝图和数据整合到他们的生活和所处的环境中,然后将这些数据与其他成千上万的人进行比较,从而诊断疾病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大数据也有助于抗击流行病的蔓延。在非洲,移动电话的定位数据为追踪人口流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它有助于人们预测埃博拉病毒的蔓延趋势。这就为政府建立治疗中心的提供了潜在的最优方案。并且在必要时能够对人群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这些策略是人们在2010年海地地震后才意识到的,当时他们只采取了简单的灾难救援计划。

当然,人们在寻找医学上“包治百病的圣杯”——能够医治癌症的药时就提出了利用大数据的解决方案。Flatiron Health公司已经打造了一种名叫“肿瘤学云平台(OncologyCloud)”的服务。基于该设想,关于癌症患者潜数据,尚有96%未被分析。这个服务的目的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收集这类数据,并将其提供给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研究。隐私和安全

篇6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护理会诊;护理诊断

1前言

传统的医疗护理会诊系统采用点对点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病人排队看病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例子也常见,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手段和设备不断进步,从而能够将医生和护士从繁重琐碎的劳动中部分地解脱出来,能够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关注病人、提高自身和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实现患者完全满意。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护理会诊信息系统,采用通信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网络"、"无线技术"、"信息安全"、"云"和"大数据"[1]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疾病治疗和远程护理会诊和诊断,为医院、卫生管理部门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持,实现医院可靠、安全、简化的运营来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2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2008年,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科技、文化和国际合作等支撑体系必不可少。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部分大型医院纷纷引进先进的医疗管理设备,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和完善HIS等信息化系统,不断的提升工作效率。并且,随着医学新业务的不断开展,综合性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对护理质量、护理经验、护理效果和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科室间和科室内的护理技术协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员集体智慧等问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国内护理会诊信息系统更多的是以医院自身为单位,很难做到医院间的护理信息资源的共享[3-5]。

在国外,医疗机构更注重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2010年,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在《规划数字化的未来》中建议,"联邦政府的每一个机构和部门,都需要制定一个应对'大数据'的战略"。2012年,奥巴马政府颁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改善医疗领域研究。截至2014年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亚马逊网络服务中心已经积累了数以百万亿字节的人类遗传变异数据,研究人员因此能获得和分析巨量数据。并且美国诸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商用大数据时代的新型医疗系统,例如美国个人健康管理移动医疗公司WellDoc研发的基于手机APP和云端大数据收集的糖尿病管理平台。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大数据,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些平台可以成为宝贵的数据来源。

2011年,韩国总统国家ICT战略委员会了"大数据倡议",发展大数据基础设施和技术。并且,,韩国生物信息中心计划开发国家DNA管理系统,该系统将集成大量的DNA和患者医疗信息,为个人提供个性定制化的诊断和治疗。

2013年6月,日本安倍内阁第二次公布了新IT战略[13],"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这篇"宣言"计划在2018年财政年度之前,在全国普遍建立医疗信息联网体制,以便使医疗和护理以及局面生活支援服务等机构共有医疗信息。同时,日本富山大学附属医院,通过解析医疗大数据,大大提了高日常工作效率。

3大数据护理会诊信息系统架构和功能

"大数据"在医药和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虽然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产,但如何盘活这些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

本文构建的基于大数据的护理会诊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平台层、服务层和用户层。其中最底层是平台层,可以提供数据中心、网络、通讯、终端,安全与运维的解决方案。中间的是服务层,提供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和双向转诊等服务,在电子健康档案库的基础上,提供报表的服务。用户层是具体操体和享受这些服务的人士和机构,可以分类为老百姓、医疗机构、卫生管理机构、医疗企业。此信息系统从终端到平台、从功能到服务可以满足政府和医院完全不同的需求。

会诊服务分为,在线会诊与离线式会诊两种方式。其中,在线会诊是实时的,专家、医生、患者可以在线进行高清流畅的互动交流。对于远程专家来说,直接面对面的给患者看病,达到了亲临患者所在医院现场所取得的诊疗效果。

离线会诊,医生提交问题和医疗记录。咨询专家在空闲时间浏览医疗记录,并提供报告,医生查询反馈的结果。

诊断服务,包括: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病理诊断。①远程影像诊断。通过影像资料的获取,支持会诊专家在任意位置通过互联网安全认证后,进行远程影像会诊。②远程病理诊断。支持采用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技术,将病理切片转换成由完整数字图像组成的虚拟数字切片。③通过此系统的应用,医疗机构只需部署接入终端,通过统一租用的平台软件和存储,降低自建HIS等信息系统硬件部署以及系统维护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TCO。并且,采用大数据、云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医疗机构连接到医院数据中心平台上,区域内统一建设一套系统面向基础医疗,统一医疗流程、人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通讯、运维等,避免逐个建设,既提高建设效率,也实现区域信息资源的共享,方便开展医疗资源协作。④困难和挑战:中国的医疗体系目前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如何顺应技术发展潮流,把大数据带来的好处落实到医学护理领域,让护理会诊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可能存在的差异性需求将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

转变观念,勇于尝试:目前许多医务人员对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操作形式的作用和意义感知不深,部分医师/护士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技术。因此,只有医护人员不断转变观念,大胆的体验,才能使得医疗云技术不断推广,从而影响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

网络带宽要求高:远程会诊/诊断要求对异地患者的图像和信息要求,不能有重要的信息丢失,图像识别、图像压缩、处理和显示的医学图像不能有明显的失真,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

信息安全问题:医疗信息有自己的安全标准和保密性需求。虽然对于IT管理者来说这些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大数据分析往往需要多类数据相互参考,而在过去并不会有这种数据混合访问的情况,大数据应用催生出一些新的、需要考虑的安全性问题。

4结论

采用大数据的护理信息会诊系统可以将医院下属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集中部署在大型医院的数据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以租用方式统一接入,实现低成本和无需系统维护的信息化。同时通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平台的云部署,实现存储、桌面云化和统一管理,在不投资或少投资的情况下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因此,医院如何从大数据中获取商业价值,如何解决信息安全等问题,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谢娜.浅谈云计算技术现状[J].福建电脑,2009(7):42.

[2]李玲.健康中国2020简介和解读[J].医药卫生,2009(2):7.

[3]王丽,李继平.我国护理会诊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0(2): 104-106.

篇7

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

在联影医疗的展台记者看到,通过差分剪影技术,计算机上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两张肺部的胸片影像自动重叠,人工智能自动识别出结节位置,并计算出结节大小、密度等量化数据,供医生直接参考。

众所周知,癌症的早期诊断结果对治愈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越早察觉、治愈率越高。基于上述的智能化技术平台,医院等七家医院共同建立了“肺癌病例数据库”,来协助专家们对正常人群进行筛查。目前做了20多万个个检后,发现了7000余例肺癌的高危人群。

“肺部的医疗影像如果出现光点,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才能判断出是结节还是肿瘤,需不需要下一步检测。几亿人次都筛查完,需要大量人力。”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说,而这一智能化的平台目前已经引入了人工智能,这个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可以通过对医生诊断过程的深度学习,通过影像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目前正在将计算机和专家的筛查结果进行比对,如果相似性很高,未来可能实现计算机的自主判断。

这一人工智能系统能自动精准标识影像中小直径肺部结节,还能基于大数据不断自我优化,提供精准医疗。未来还能通过大数据,制定全国首个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预警标准。

推广全天候无纸化医疗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式、全天候的医疗管护数字平台,病人院前症后的所有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一平接起来,实现真正的全程医疗。”飞利浦医疗信息解决方案大中华区副总裁陈胜裕说。

过去,不仅医院之间的诊疗、影像类的数据是“孤岛”,有时候同一个医院的不同科室,也很难完全互联,医生想要会诊须有大量的时间用于数据的更新和交接,病人出院后的术后跟踪和回访更是“基本靠自己”。

而记者在飞利浦的展台看到,从手术前的诊断、图像引导治疗;到手术中意外情况的出现和处置;再到术后的体征监测等,都可以在一个数字平台上实现。而且这一平台也是开放式的,不仅是飞利浦的数据,其他检查数据都可以直接接入,实现数据的完全互联。

陈胜裕说,通过数据的共享和平台的开放,早期的慢性病管理阶段,通过先进的体征监测,可以预警、跟踪疾病的发生;在急症发生时,提高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优选治疗方案的能力,改善检查、诊断和决策结果;在院后的协作护理中,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直接监测病人术后的康复状态。“相当于把医生从病历纸中解放出来,打造一种‘无纸化’的医疗。”

云端诊疗破除基层瓶颈

在联影医疗的展台记者看到,一副VR眼镜就能实现远程会诊。带上眼镜后轻轻点击屏幕,屏幕上心脏、神经等的三维图像动态立体、大小方向随意调节,还可以查看病灶和截面,让影像能远程“说话”。通过这一屏幕,老医生就能远程指导新医生看到CT影像中的“关键点”。

这只是联影医疗“U+互联网战略”的一部分。记者通过宣传片看到,在建立了“区域影像中心”的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医院拍好了CT,成片第一时间就能全部传到二级的中心医院,电脑对所有成片进行自动排序,专业的影像判断人员按照病痛缓急进行诊断,急诊病人半小时就能拿到诊断报告。

“这就好比所有基层的患者开了VIP绿色通道,既不需要过来挂号,也不需要等待,直接就能出片。”薛敏说,嘉定区的居民在社区医院就可以享受基于影像设备的体检、孕检、慢性病随诊、心血管等常见病、老年病随诊及相关的影像诊断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在区级医院,居民即可完成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大病不用出区”。

篇8

[论文摘要]论述网格技术在各种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应用,包括网格技术在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网格技术在企业间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以及网格技术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一、网格技术在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网格技术能使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从自己的计算和数据资产中获得更多的价值。利用网格技术,IT部门可以汇聚不同的技术功能。在网格计算的核心,它能够以虚拟的方式在一个企业、行业或工作组的内部对各种设备进行共享、管理和访问,无论这些设备的运行特性如何。通过这种资源的虚拟化,可以为那些需要快速解决复杂的业务难题、进行计算密集型研究和数据分析以及从事的工作具有实时特性的人们,提供所有必要的访问、数据和处理能力。

具体来说,网格技术在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中有以下几方面应用:

(一)改善新产品和服务的完成时间

通过改善生产效率和协作,公司最终能缩短取得结果的时间。运用相关的网格产品可以为公司提供速度和产品上市时间的优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二)实现协作和促进运行灵活性

网格产品能将分散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组合在一起,通过让人们方便地共享、访问和管理信息,改善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关键业务计划,比如全球化的采购等。

(三)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让最终用户无限制地访问他们所需的计算、数据和存储资源,网格计算技术能帮助员工更快完成工作、轻松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更快完成产品设计和研究项目。当个人在互联网上提高个体生产效率时,公司作为整体也赢得了胜利。

(四)利用现有资本投资

尽量高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是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之一。利用网格产品能够帮助公司避免许多损失。另外,公司能利用网格资源来提供有效、低成本的备份和恢复情景而不需要投资双份系统。

(五)企业优化

利用网格解决方案,公司能迅速地将分散的资源链接在一起,从而在企业之间快速提供计算和数据资源。这一灵活性和容量可扩展性使得公司只需要提供计算容量来满足平均而不是峰值需求即可,利用虚拟资源来满足意料外的资源要求激增,从而改善IT资产的利用率。利用网格技术,公司能充分利用使用不足的计算资源作为备份和恢复平台。

二、网格技术在B2B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应用

(一)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利用网格产品,公司能创造灵活自如的运作基础设施,通过立即访问计算和数据资源来“感知和响应”业务需求,能迅速处理客户要求的波动,获得更快地解决复杂业务问题的能力,公司能更快地行动并获得竞争优势。

(二)研究开发

对于很多提供高科技产品的公司来说,一个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往往是一项耗资巨大而费时长久的投入。研究开发活动一般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计算,涉及到分析、深入计算、数据挖掘、数据提取等方法,而如果一个企业要完全靠自己构建一个庞大的计算系统,昂贵的造价往往会制约企业的步伐。通过创建统一的产品开发网格,生产厂商不仅能在其供应链之间形成协作,而且他们还能利用强大的计算能力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上市时间,从而向最终客户提供价值更高的产品。网格产品使企业能利用数据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系统能迅速安全地积累起来形成“短时间’,数据仓库能力,然后可以立即解散。

(三)商业智能和分析

商业智能和分析网格通常设计用于执行繁重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利用项目,这些项目通常会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例如石油行业的地震、水库分析和金融服务行业的衍生分析等。网格技术使这些单位能利用无限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来大大加速分析过程,能比在传统环境中更迅速、精确地达到最终结果。这样,公司就能及时地做出正确明智的商业决策。

(四)工程和产品设计

在工程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大型制造公司面临着特殊的计算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采用高度协作的工作方式,例如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原产设备生产商(OEM)、供应商和组装工厂等的联合。另外,这些合作伙伴中的每一个都可能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要把这些数据和结果集成到一起,在以前简直是不可能的。但网格以开放的标准构架为基础,使这些大型生产厂商可以把分散的、异质系统虚拟到一个单一的、强大的计算实例中,最终实现高度协作,提高产品价值。通过网格,r部门能访问扩展的虚拟资源网,而这个虚拟资源网还可以作为备份和恢复系统,来改善操作自我恢复能力并降低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

三、网格技术在B2C电子商务模式中的应用

随着连接到网格系统上的计算资源的增加,家庭PC用户将能够使用各种机构提供的更快、更廉价的服务。例如,现在人们在发送电子邮件的时候,需要知道对方完整的一长串的Email地址,而一旦对方的Email地址有变化,便无法联系。利用网格,人们只需输入收信人的名字,网格上的管理软件就会自动搜索到该用户精确的Email地址。

具体来说,网格技术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方式

原来的人与人的交互受到地理位置、交互能力、共享对象等等许多条件的限制。一个国际会议往往需要许多人在旅途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地点,与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在一个虚拟的共享空间中进行交互,共同讨论问题,可以产生面对面的效果,无疑将会是十分理想的。

(二)生活方式

在网格环境下,消费者“量体裁衣”式购买成为可能。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他们将从批量生产的阶段步入个性化生产的阶段。只有为顾客提供度身定做式的服务,并且充分考虑到顾客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活方式等背景资料的生产者,才会在严酷竞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三)更广泛的资源贸易

计算能力闲置的机器可以共享出来,通过网格让更多的人来租用。需要计算能力的人可以不必购买更大的计算机,只要根据自己计算任务的需求,向网格购买计算能力就可以满足要求。除了计算资源,包括贵重仪器、程序、数据、信息、文化产品等等各种资源都可以在贸易的基础上广泛共享。由于网格的极大便利性和快速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接入网格,同时成本也会下降。

(四)培训和教育

如果我们能够建造这样一个培训和教育环境,培训者或者教师只需走到一面接通网格的电子墙的前而,就可以为分布在各地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或者为不同地区的学2L讲授一门基础课,讲完后可以直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工作,而不是在各地奔波,这将是非常理想的情况。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如何用网格技术来重新实现经典的教育,而是如何使用网格来实现何种新类型的教育或者培训形式。新晨

(五)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指用远程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提供医学及有关信息服务,远程医疗不仅有助于克服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缺乏的困难,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等手段提高医疗水平。

目前,远程医疗还远远不够普及。网格在远程医疗中将扮演这样的角色:管理系统各种设备,动态调度资源,提供资源预留服务,自适应网络的拥挤,提供海量数据的实时存储和检索服务,在设备和远程存储系统之间提供传输服务,对动态可视化和分析提供支持,支持对远程仪器的控制,促成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有了网格的支持,远程医疗系统就可以建立在宽带Internet之上,而不必租用专用线路,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协作水平也将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曾强,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清华人学出版社,1999

篇9

一、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工作部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实施,立足实际,持续开展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以加强“三基”训练为基础,坚持技术监管与指导并重,明确医疗服务和行政管理并重的双项工作原则,切实加强全员业务技能和素质教育培训,重点搞好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培训考评工作。

二、继续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和义利观,以党的宗旨凝聚党心民心,坚持民主建设;以优良的作风带动政风民风,坚持廉政廉医;以亲民的行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医疗事业大发展、医院建设大跨越。

三、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依照省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要求,不断完善改革举措,要逐步制订并实现以“科学管理,多劳多酬,绩效结合”的考核制度,为大力推进全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发挥试点医院的作用。

四、突出科技兴院,做好重点科室和骨干的培养工作。坚持以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为平台,加强与国家各大顶级医院的医疗协作,以省第四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为依拓,综合市两大综合医院的发展模式,紧跟县级现代综合示范性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继续广开思路,深挖潜力。加紧现代化医疗技术设施的建设步伐。

五、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新医改方案关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方针政策,2015年我院拟于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隶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合作,更好的推广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发挥我院眼科影像诊断及远程医疗技术优势,实现专家资源、设备资源、服务管理资源共享,使该项目真正成为全县眼病预防和治疗的社会公益事业。

六、深入做好县、乡两级医疗队伍的人才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好对口帮扶单位人员、技术、设备的培训帮扶工作,提升全县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并充分结合县主管单位意见,面向全县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建立定期的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实现全县最大范围的医疗资源共享。

七、始终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着力点,紧扣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国家物价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号召,带头践行医疗体制改革各项制度,逐步完成县二级医院的改革深化,不断探索改革医院管理新模式。

八、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惠民举措,积极做好服务拓展工作,在开展的食管癌早诊早治、眼病普查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报免工作基础上,以更大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接诊新城合参合居民,切实保证各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篇10

《Acronis 2013年度数据保护趋势调研》共获得了八个国家4300多名IT专业人士的反馈。研究发现:

1.企业在BYOD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全球有近60%的企业没有制定专门的BYOD管理政策。而在那些制定了BYOD管理政策的企业中,有24%的企业却对需要处理更为敏感数据信息的高管人员大开绿灯。因此,这些企业很容易遭遇数据丢失和违反合规性的问题。

有超过30%的企业实际上禁止员工使用个人设备访问企业网络。

有80%的企业并没有对其员工进行良好的BYOD隐私风险培训教育。

2.忽略简单的安全预防措施

仅有31%的企业强制员工在个人设备上采用设备密码或钥匙锁,只有21%的企业在员工离职后执行远程设备擦除。缺乏相关的安全措施使得数据泄漏的风险大幅增加。

3.企业低估了公共云服务的危害

现在,企业文件共享通常通过第三方云存储解决方案,如DropBox来实现。但67%的企业并没有围绕公共云管理制定专门的政策,80%的企业没有对其员工就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平台进行过专业的培训。

4.企业担心苹果设备会令BYOD安全策略更为复杂

虽然有65%的企业已经或将在明年支持苹果Mac,仍有超过一半的企业(57%)表示兼容性和互操性仍然是很大的障碍,这也使得在企业网络和苹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存储和共享存在风险。

Acronis公司亚太区移动解决方案销售总监Simon Howe表示“个人设备已然永久而积极地改变了企业的工作场所,特别是在需要员工互相协作,远程工作,并与公司的数据交互的情况下,对于企业而言,BYOD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研究表明,很多企业在面对某些风险时都有些大意和疏忽。然而,通过良好的管理政策和解决方案,企业还是能够在多台设备和环境之间管理好数据流,实施更加安全的BYOD政策的。”

实施管理政策提高BYOD效率

为了优化BYOD管理,保护安全底线,避免企业数据丢失和出现严重的合规性问题,企业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针对员工进行安全设备方面的培训教育,并对个人设备和公共云的使用进行监控和管理,实施有效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防止数据丢失。上述这些都是实现安全BYOD管理的关键步骤。

Box

2013创新展再掀智慧城市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