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方法论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研究方法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

篇1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5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是我们研究生阶段深化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必须掌握的方法。为了使研究更客观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就需要对我们日常的管理研究中所常用的思辨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多加以定量的分析及实证研究手法,使我们的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及规范性。同时还应注重,理论分析框架——“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在研究中的运用,使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管理学问题,解释和理解管理学的行为和现象。

篇2

[关键词]教学方法;工商管理教学;创新

现代工商管理教学正在逐步形成“以学为主”取代“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要保证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前后呼应、连贯完整和各教学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相互配合,作为核心内容与落脚点的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它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最优的教学方法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系统体系。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结合教育科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工商管理教学借鉴与运用。

11支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来源于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学生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方法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程度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管理职能”部分的教学为例,围绕“管理职能分析”这一主题,在学生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包括各种职能的基本含义、涉及的工作范围、在管理过程中的体现等。然后给学生设定一个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探索的空间,按照教师设定的“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架构,拿出各自基于合理分析和充分论证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充分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过程。

21抛锚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由这样几个步骤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收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还是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在讲到“管理者技能与角色”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平铺直叙地介绍管理者有哪些技能要求和角色定位,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而且也难以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如果给出一个案例,描述一个出色的技术人员在被提升为中层管理者时遇到的种种烦恼,让学生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就是一个“抛锚”的过程。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线索,如“收集管理者的层次分类”、“管理者的技能要求”和“角色定位”方面的资料,从教材及各种文献资料中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进而利用自己认为应当了解的知识并结合案例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最终搞清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技术技能是有不同要求的,差别在哪里,角色转换时产生障碍的本质原因,以及由操作者转变为管理者应如何把握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和信息中枢方面的角色等。

31随机进入式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复杂性和多面性的问题,有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随机进入式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多次进入,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生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经营战略分析”部分为例,简述这种方法的基本过程: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如企业基本情况、外界环境、企业战略制定过程基本情况等。

(2)随机进入学习:在给出了基本情境的描述后,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的市场效应、内部效应、短期效应、长期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和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对问题全面、系统的认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思维发展训练: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①对学生应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有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如“从短期效应来看,企业主要有哪些考虑?”②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你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你对这个问题怎么分析?”“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可以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角度?”“请对A与B做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4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最早是孔子所创,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进一步解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种方法致力于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带有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例如,在“现代广告学”课程的教学中,在讲到“不同种类的广告媒体”这一部分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在应用中挖掘知识点,进而达到掌握该部分知识的目的。首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现有10000箱方便面,如何将它变成现金?起初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暴露出来的对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如从如何利用各种广告手段加以引导,将学生从毫无边际的思考中拉到设定的轨道上来。当学生初步了解了各种广告形式后,会产生初步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当学生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搭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这包括启发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深入思考,如不同种类的广告媒体的运作过程、优劣分析、制作过程、成本、适应范围、传播方式及在营销促进中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果学生在自己设定的情境中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随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向着“可行性、社会效果好、变现效率高”的方向推进。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独立分析、思考,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案的评价,搞清了好在哪里,同时也在对不同广告媒体的比较中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的核心内容。

51协作式教学方法工商管理类的许多课程常常需要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这个过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显然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对于21世纪新型人才至关重要的合作精神。常用的协作式教学方法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应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1)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与启发式教学方式结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多向交流,以进一步挖掘主题的内涵,促进知识意义的生成。课堂讨论中应当注意:①创设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②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一步步生成后继问题。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要代替学生思维。④当讨论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⑤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切记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⑥在讨论结束前,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出小结。在工商管理课程中,许多案例教学环节往往是这样进行的。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主题的要求。

可以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扮演:一是师生角色扮演;二是情境角色扮演。在学习“公司治理”课程中“公司兼并与收购”部分时,可以采取师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课前让学生充分做准备,查阅一些兼并与收购的案例,并对其过程做出整理、分析与评价。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经过师生角色换位,当学生把某个问题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往往会对该问题有新的体会与理解。学习“管理沟通”课程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沟通事件中的各方,是运用“情境角色扮演”教学策略的很好实例。

(3)竞争:在工商管理的某些课程中,需要贯穿适当的课堂练习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时,可以采取竞争的方式。例如,在“项目管理”课程“网络图绘制”的教学中,当学生明白了绘制网络图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后,等于在岸上明白了游泳的方法和要领,是否真正学会游泳还要亲自到水里实践。那么,这就需要由教师先提出相关信息,由学生进行一个绘制网络图的课堂练习,学生之间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在练习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不尽完美的方案,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来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更好的方案。其他学生可通过对手实力与自己实力的对比,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在这种全神贯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习效果比较显着。

(4)协同:工商管理的许多专业课程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整个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多个学生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沟通与协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5)伙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熟识的同学一起做作业,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伙伴学习策略与此类似,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而是有伙伴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由于个人的思考范围有限,若在学习过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关键词] 产业组织;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观点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F062.9;F4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40- 03

1 引 言

产业组织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垄断和竞争进行探究的应用科学。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即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两大学派的理论分别在不同时代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依据。但是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在对产业组织进行研究时存在着大量分歧。本文在对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两大学派观点和方法的异同,期望能进一步促进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2 产业组织理论重要学派简介

2.1 哈佛学派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流派被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是最早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学派。1938年,梅森同其建立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的成员对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竞争结果进行了经验性研究,并认为市场结构在这三者的关系中处于决定性的位置。产业组织小组的成员贝恩于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标志着哈佛学派的正式成立。之后众多学者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研究,哈佛学派主要依据的理论基础为价格理论,研究的手段为实证分析方法。1970年,经过谢勒对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哈佛学派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即SCP分析范式得到完善,进一步推进了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发展。

2.2 芝加哥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施蒂格勒、德姆塞茨、波斯纳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形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在1968年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这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的成熟。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使市场达到最优的竞争状态,进而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政府不应该对其进行过度干涉。相对于传统的哈佛学派对SCP分析范式的决定因素的分析,芝加哥学派认为企业行为或者市场绩效才是核心,更注重市场作用的最终结果。即使市场上存在垄断或者高度集中寡占,政府也不要进行过度规制。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学派取得了主导地位,成为影响美国垄断政策颁布的主流学派,这导致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重大转变。

3 产业组织理论重要学派的观点和方法的比较

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两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却存在着重大分歧。如产业分析范式中的决定因素、高额利润形成的原因、进入壁垒的定义和对反垄断政策等,具体如表1所示。

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对产业分析范式中的决定因素持有不同观点。哈佛学派最先构造了SCP分析范式,并认为市场结构是核心。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进而决定了市场绩效。芝加哥学派却了哈佛学派的系统逻辑体系,认为市场绩效或企业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从而可知哈佛学派理论作用的对象是市场结构,因此又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理论作用的对象是企业行为,故又被称为“行为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还对哈佛学派“进入壁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纯粹的经济力量形成的壁垒是很少见的。

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中高额利润的来源一直是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争论的焦点。哈佛学派认为高额利润来自垄断势力,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它是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所以厂商垂直契约在哈佛学派看来只是竞争企业合作的一种隐蔽方式而已,必然会产生无效率;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垂直契约能够将经销商和制造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效率,有利于竞争,市场可以有效运行。对于市场中的企业,哈佛学派观点认为首先要严禁兼并,防止形成垄断企业,如果垄断企业已经形成,那么政府就要运用政策对其进行拆分;芝加哥学派则反对这样的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应该减少规制,放松反托拉斯法。这主要是因为哈佛学派认为企业垄断势力能够长期保持,政府不对其进行政策干预,必然破坏了资源配置效率,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企业的垄断势力只是暂时存在,高效率或创新产生的高利润率会吸引新企业加入,即使是卡特尔也会破裂,高利润率难以长期维持。由此,从某种角度可知哈佛学派主张对大企业的拆分,代表了中小企业的利益,而芝加哥学派则代表大企业利益集体。

虽然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存在很多不同点,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两大学派的共同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确保有效的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只是由于两大学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相关主流经济理论的不同,使得两大学派对如何实现理想的市场绩效采取了不同的分析路径。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哈佛学派兴起,而当时以凯恩斯经济学为主流,经济大萧条使得人们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失去信心,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干预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当时的哈佛学派也认为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可以对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进行调节和完善,从而得到理想的市场绩效,这也使得哈佛学派更加注重过程。而芝加哥学派兴起于美国经济滞胀时期,当时凯恩斯经济学遭到人们的质疑,自由主义又重新得到了社会的推崇,所以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即所谓的“生存检验”的过程,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可见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关注结果。所以,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分别在不同时代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依据。

4 结 论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应运而生。虽然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理论都可以在产业组织研究中应用,但是它们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却存在着诸多不同点,如高额利润形成的原因、进入壁垒的定义、理论研究对象、分析方法、代表的利益群体、政府对垄断企业形成的政策等。在分析诸多不同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两大学派观点和方法的最主要区别是产业分析范式中的决定因素。哈佛学派认为“SCP”范式中市场结构是决定性因素,而恰恰相反,芝加哥学派认为企业行为或市场绩效才是核心,并反作用于市场结构。本文对两大学派观点和方法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为两大学派基本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哈佛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8):3-5.

[2]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9):3-7.

[3][美]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潘振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篇4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 数学模型化 博弈论

“方法论”一词指的是对方法的研究,通常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在上一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科学方法是一种多阶段方法,管理研究的方法论涉及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一般把其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管理学的哲学基础或哲学层次意义上的方法论,是最高和抽象层次的管理学方法论,是方法的方法论;二是管理学的一般思维原理和分析方法,如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三是管理学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如边际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

纵观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管理学家出于各自背景和偏好的不同倾向于使用这种或那种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归纳法、演绎法到稍后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工具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等,管理学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的研究方法,笔者在此无法对各种研究方法一一地比较说明,只能对近年来管理学界研究方法上所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谈一些浅显的看法,并据此依据不同管理学家的价值取向决定管理研究方法的选用。

一、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研究方法出现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学界再次兴起了一次把科学哲学应用于管理学及其独立的管理学方法论的大讨论,参加的人数之多,发表的文章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极大地表现出了哲学思想与方法论上的新特征,在方法论上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数学模型化。数学化在经济学及管理学当中的应用历史虽源远流长,但进入20世纪后,经济数学化不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取得了极大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来,管理学就是微观经济学,因此这场经济数学化的革命自然也影响到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数学的方法逐渐渗入到管理学的概念、命题、定理、原理和体系及其产生、检验、认可的每个环节,出现了数学与管理学一体化的趋势。在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数学方法都开始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计算能较精确地表达不同变量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把不同领域的命题系统化,对于有典型意义的经济状态给出严格的不可辩驳的证明。但是管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本身有着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加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力所有要素当中最活跃而且最不确定的因素——人,更加大了管理学研究的随机性。而数学只是表达管理学思想及管理学领域中不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逻辑工具,因此把管理学完全数学化,甚至替代化是并不可取的。

2.演化论思想方法的运用。坚持用进化论、演化论及系统生成和复杂性的视觉观察问题,关注效益、报酬递增性、竞争、信息不完全性、交易成本下降等的进展。范式转化和方法论上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中的混沌及分岔点理论、非线性理论、耗散结构、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等自组织理论正在向管理学中的资本市场、定价、期权、产量决定、均衡量的决定、经济运行、跨时段最优增长以及投资等领域渗透,开创了管理学中进化博弈论的重要方向,从而引起了管理学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化,使管理学在解释现实现象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更具实力和针对性。

3.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方法论的广泛应用。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方法论的广泛应用,使之成为收益最大,影响最为广泛,最具分析框架和范式转变意义的事,它几乎重塑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部门。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在不完全信息、不完全合约以及不完全市场等的机制约束条件下,较有效地研究分析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研究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配合共存共生关系、企业内部的治理问题、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与运作问题研究股权安排、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信息显示和问题识别等等。它充分揭示了真实企业的实际情况、约束条件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创新了企业机制和运作的研究,在信息不同的条件下,建立为卓有成效,并有一定可操作性、应用性和现实性的博弈策略模型,形成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策略设计的思想和智慧来源,改写了传统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机制设计思想。

目前的进展是把博弈论、企业理论、信息管理学、非线性理论与演化管理学进行一次更大范围的组合,开创了进化博弈论的方向趋势,这将大大提高现代管理学的真实性,加快学术成果的解释和运用,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强历史与逻辑、真实与抽象、理性与非理性、完全理性与不完全理性、牛顿力学的管理学框架与演化物理学的管理学框架、连续与渐进、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在管理学中,企业在此基础上,打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通道,更有利于克服由前范式危机走向更高更大的视界溶合,建立一个更具适应性、针对性和解题力的管理学框架和范式。

二、管理学研究方法的选用与经济学家的价值取向

正如经济学一样,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阶级性很强的科学。经济和管理似乎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往往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找出管理的对策和手段,从而解决企业当中的实际问题的。管理学家研究经济问题,常常是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或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任何一个管理学者都无法回避价值取向的问题。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不断创新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不乏有很多的科学因素。从更具体的角度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是经验研究,主要是使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计量模型和历史资料检验一种假说;二是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说,这种假说是自己提出的,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别人已经证明过的假说。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点,西方经济学家回避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不愿去触及资本主义本质层次的研究分析,即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而集中于表层层次的研究分析,即局限于经济运行机制层次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把它称之为庸俗经济学。

管理学作为科学,并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方法论,也不可能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只用一种单一方法论。各种不同的方法之间也并非完全对立,我们在研究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无非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一般性理论。政治经济学涉及的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制度层次的分析,同时也由于我国目前经济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调整经济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企业制度建设,分配结构和分配制度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家与企业关系的调整等等。因而,经济学的原理及方法论,仍然是我们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指导和理论基础,同时不排除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的学习借鉴。

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涌现新的经济问题,相应地对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研究方法的选用,始终要与时俱进,联系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并不断创新管理研究的方法,力求在管理学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参考文献:

[1]霍红梅,杨达.制度理论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论[j].商业时代,2008,(16):4-5

[2]涂良钢.管理研究方法论——以宁波市衣着类消费品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0,(29):38-39.

[3]刘芳,吴欢伟,刘卓.对“管理研究方法”的理性解读[j].科技与管理,2006,(06):32-34

[4]姜岩.经济学视角下管理学研究方法建构探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1):48-53

篇5

【关键词】 管理与文化 方法论 科学主义 人本精神

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文化在管理中重要性的认知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界也形成了许多有益的讨论,如彭贺(2007)、刘文瑞(2007)、杨桂森(1999)、王联英(2011)、刘诚(2005)等。然而,在已有的讨论中,虽然在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向上都注意到了对“人”的关注越来越突出,但笔者看来,都未能真正明了为什么管理中文化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为什么会成为关注的核心,在管理中“文化”与“人”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审视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及其与文化和科学的关系,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管理与文化、与“人”自身的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当前我国的管理理念提出针对性的思考。

1 管理学主要理论发展史

首先需要对管理学的主要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让我们了解管理学是如何发展的。

管理,作为对事物梳理的一种意愿与行动,是意识上的主观介入,因而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存在。但发展到自觉的程度,并给予理性的总结和积极运用到商业企业发展中去,则是近代才有的事。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极大发展与繁荣,使得原有的对资源管理方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新的、更有效率的管理理论的出现势在必然。

第一个出现的管理学理论是以泰勒、法约尔等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又称之为古典管理学理论。代表作有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韦伯有关科层制的管理理念。这一流派第一次以“科学”的名义总结了人类管理的经验,以效率为追寻的根本目标,旨在解决原有经验管理模式的效率问题。在这一理论看来,人类社会的主要链接纽带是经济利益,而非强权、宗教、伦理,而管理就在于将人类以最为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又被称为“经济人”的人性观。而所谓“最有效的方式”,则依据于“科学”原则,以精确地分工为基础,人如同机械里运转的一个个部件,共同组织在一条“生产线”上,人类的感情因素尽可能地剔除出去,从而保证运转的高效率。这种模式的管理又称之为“理想型”(ideal type),马克斯·韦伯的“价值无涉”(value-free)理念是其理论前提。但这种理想状态实践中是达不到的。于是,其他理论相继发展起来。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管理学理论流派是行为科学学派。这一学派在肯定了人类有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的同时,也肯定了人类在政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需求。这个学派的理论基础,则是梅奥在20世纪20年代就创立的“社会人”假说,即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社会性的集体。这个学派的代表性理论有麻省理工学院的麦格雷戈教授的“X—Y理论”、以及对其修正的美国洛尔斯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和影响最大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其中,“X—Y理论”是简单地将人性二分法,将人性中懒惰、愚蠢、不诚实、不爱承担责任、缺乏远大抱负、仅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列为X理论作用的范畴,对这种人性,在管理中就需要通过金钱引诱和行政强制来达到目的。而Y理论所作用的范畴,则是人性中比较正面和积极的方面,相应的,对其管理就不是强迫命令,而是激励其献身精神与创造才能。而这样的简单二分法,无疑也是不符合现实的。所以“超Y理论”就指出人性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对其管理应该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再考察人性本身,而是跳出来考察人类需求的层次,由生存,到安全,到社会性,到自尊,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总体上不能跳跃,但两级之间,并非是前一个需求完全满足之后才可以有下一个层级的需求。但这种分级解说的思想,似乎为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建立了一个指标量度,管理就根据这个量度来分别的、有针对性的进行。

然而,以上管理模式中,一个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将人作为被“管”的对象,是天然的“下属”,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另一个重要的学派开始出现。其中,西蒙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决策人”理论是一个代表。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执行层与高层管理人员一样,有某种程度的决策权。这样,几乎每一个组织机构里的成员都参与到了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来,这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是前几个理论不能相比的。

在进入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更多的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冒了出来,但基本上是就具体的管理过程进行总结与发展,并对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入到分类领域阶段,即将管理分成:管理方式领域,组织理论领域,经营管理理论领域。这种分类趋势表明,大一统的对管理理论的总结时代已经结束,管理需要进入到具体的环境。

2 管理学主要理论与方法论发展的契合

以上的简单梳理让我们明白,管理学的发展遵循了这样一些路径:从笼统走向具体,从机械走向人本,从科学走向人文,从精确走向了模糊。这些整体性特征,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是契合的。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出现与发展,与文艺复兴后的知识大爆炸分不开。极具丰富的知识让当时的学者们也在苦思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这种管理,亚里士多德可谓开创了先河。但对于急剧变化的时代来说,2000年前的知识分类体系已经不能囊括新的认知。于是许多新兴的学科开始出现,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而对这些学科的综合归类也逐渐出现,即,在传统的自然科学之外,慢慢衍生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样的范畴。如果说,人文科学所关注的是与自然科学并无多少关联的知识,那么,社会科学则是与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从社会科学中公认的第一个方法论的出现就早已开始。

社会科学第一个方法论是实证主义,它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学科的鼻祖A. 孔德所创立。其核心思想是“实验实证”,是要按照物理、化学这样的经典自然科学学科对社会科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的一种原则。在实证主义看来,只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都应该抛弃;社会科学里的知识需要向这个方向靠拢。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标准的自然科学所表现出的精确性,让当时的人们相信科学才是最好的知识,从而才出现对于科学的狂热态度。因而,按照这一原则所设立的学科、所进行的管理也应当是最佳的,这才有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可以说,后者的发展是前者思想的一脉相承。其中,被认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的马克斯·韦伯,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这一派总体上可以称之为“科学派”,或更准确地说,叫做“自然科学派”。

但这一方法论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即,它抹去了具有主观意识能动性的“人”的存在,忽视了人自身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人的非理、潜意识活动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因而在方法论上体现了机械性、简单化、或还原论的特征。

但这一派别的影响始终存在,后来所发展出来的多种社会科学理论都能找得其中的痕迹。

而“决策人”以及九十年代后陆续发展出来的各种理论流派,则无疑遵循了另一个发展的方向,即,“科学”式的管理理论让位于“人”的管理理论。这一发展取向,是一个明显地向最新社会科学方法论靠近的行为。

如果说实证主义方法论是一个极端的话,那么,与之对称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现象学方法论。按照其创立者胡塞尔的说法,“现象学是对‘生活世界’探索的科学;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是由所谓的‘事实(fact)’所构成,而是由生活于社会现实中人的意向性意识(intentionality)所决定”(沃野,1997)。这一方法论认为,首先,“所谓纯客观的、无人类意识印记的现实是不存在的”;其次,“不同的认知主体对同一个认知课题就必然因由于认知经验不同而影响着认知主体的意向性不同。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个认知主体,由于认知的时间和场合的不同也可能最终地带来认知结果的不同”,最后,“如果现象的本质来自人类的意识意向性,那么,过去对现实的一切问题包括任何形而上的哲学前提性假设和经验性的内容都可能有误,都可能干扰人们对现象本质的真正把握”(同上)。由于否定了纯“客观”的存在,因而现象学与实证主义形成了方法论的两极。

如此,按照这个连续谱,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其实一直是沿着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派逐渐滑动的,从纯粹客观的、缺少甚至是忽略“人”存在的科学学派,逐渐过渡到包含“人”的因素,最后几乎完全倚重于对人的主观意向性的分析和控制。换句话说,管理学的理论发展,暗合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疑,人类的文化因素在管理中的地位自然会逐渐凸显。毕竟,人类知识中的许多主观的内容是通过文化——尤其是是精神性文化——来表达的。因此,所谓“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文化内容的更多介入而逐渐变化的。而其实质,则是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正因此,刘文瑞先生(2007)所感叹的管理与文化关系的两大偏差——在管理实践中,把文化本身当作管理;在管理学理论中,把带有文化色彩的管理经验当作普适性的管理原理——实际上是未能准确把握这二者之间变动发展关系的结果。而彭贺(2007)强调管理中的“地方性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运用,则正是文化因子进一步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的要求——许多时候,文化是非常个体化的(individual),是具有针对性的,而非让所有人都能认同和共享的,与科学不同。

3 对中国式管理的启示

管理与文化的方法论实质对我国当前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这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所谓“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基于对文化的认知而做出的管理经验总结。因为没有正确认知到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所以之前的对管理反思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或者说,都流于理论而在指导实践上有所不足。在笔者看来,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与文化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后,我们起码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作出有益的反思。

首先,中国式管理尤其需要加强“科学管理”的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科学—人文”连续谱中,中国的文化更偏重于“人文”的内容,而非“科学”的内容。这导致在运用中国文化进行管理中,人治内容有余而规范性不足。在管理实践中,过多地依赖于所谓传统文化,非常容易由于管理关系的不清而导致效率的低下。规范性的欠缺是中国文化的先天性不足。若要平衡这种不足,就需要将科学性的、规范性的内容加入到其中去。正因此,西方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前的忐忑不安,在经过对中国员工的培训后消除了。规范性内容的加入,使得它们企业的员工可以有极高的素质来进行服务,从而区别开许多当地的同类企业。

其次,中国式管理需要具有个体精神(individual spirit)的员工。在管理理论的发展中,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主观内容的逐步加强,但其内在的因素或者前提,则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都逐步成长为在精神上较为独立的个体基础上。凡是精神上没有真正成长起来的员工,都并不真正具有“主观参与”的能力,西蒙的所谓“决策人”的理念也就很难实现。而在个体精神基础上形成的“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体现团队的合作性,避免出现木桶理论中的短板,从而影响整体的发挥。之所以要在中国式管理别加强这方面的要求,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是重集体轻个人的。个人的诉求往往被泯灭在集体的意志中,从而难以真正成长起来。这也导致管理中较高层面的“自组织”难以实现。

总之,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方法论发展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对于建立中国式管理具有明显的理论指导意义,值得更多地、更深刻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刘诚.管理与文化互动的历史考察.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12月增刊.

[2]刘文瑞.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探讨.管理学报,2007年第1期.

[3]彭贺.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4]王联英.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探析.经营管理,2011年第八期.

[5]沃野.论实证主义及其方法论的变化和发展.学术研究,1998年第七期.

篇6

论文摘要:管理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明确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构成与其分析框架是规范研究中的核心。通过与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类比,从逻辑、范式、类型三维视角建立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与分析框架,从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角度阐明了管理学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过程规范、学术表达规范的基本内容、分析规范与特征。

0引言

    近年来,学术规范与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已经受到整个学术界的关注。在对学术规范问题探讨过程中,建立整个学术规范体系、从更高的层面、从更广阔的领域正视学术规范问题在学术界已形成共识。然而,学术规范问题的界定必然涉及学术规范体系。国内史学研究领域似乎对学术规范的问题有较早的介人以及深人的研究。在2002年4月召开的“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上,对学术规范体系作了如下陈述:“学术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写作的技术规范等四个方面。学术研究规范包括学术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指导思想、理论方法、选题指向等方面,是学术规范的最深层次;学术道德规范,包括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科学诚实的研究态度,将把握学术史的发展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等;学术批评规范,是专门就如何开展学术批评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学术写作的技术规范,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是科研成果表述方式的规范化。这是国内基于史学研究对学术规范探索的完整阐述。学术规范的研究也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深化。《学术规范导论》《学术规范读本》等对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规范研究规范著作的问世以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颁布为标志,奠定了学术规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

    追溯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管理学研究的先驱十分关注管理学的规范研究,已经深人地探索了管理学的范式问题,分析了管理科学规范性研究蕴涵着管理的科学性、逻辑性、结构化及信度、效度评价等内容。应该说,管理学的规范研究有着较好的范式与传统。但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管理研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使管理学研究中需要思考管理学规范研究体系的重建问题。本文在目前学术规范研究成果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学规范研究的分析框架,阐明管理学规范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逻辑、范式、类型三维视角建立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与分析框架,从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角度阐明管理学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过程规范、学术表达规范的基本内容、分析规范的特征。本研究对于推进管理科学的规范研究、建立和完善规范研究体系有重要意义。

1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分析框架

1.1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分析

1.1.1霍尔(a. d hall)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

    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 d hall )1969年所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为大型工程分析与决策提供了统一的思想方法,在许多对象系统分析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一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描绘成展示系统工程各项工作内容的三维(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结构图。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这一方法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一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框架也是解决其他类型的重要参考范式。

1.1.2基于霍尔(a.d hall)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的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

    显然,比较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与之有许多相近之处。基于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可以从研究维度、各维度的主要内容,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等不同方面对管理学术规范体系进行类比研究。以下是两种体系主要部分的类比,见表。

    由表1的类比可知,管理学学科体系是一个由多元要素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系统。霍尔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对于管理学学术规范体系在目标维、阶段维、步骤维、知识维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是完全可以用于解决管理学科体系的规范性研究。

1.2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分析框架

    一项完整的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首先有众多学术活动主体的参与;其次,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一定在一个特定的学术环境中;再者,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必然有一个从学术活动起始到学术活动结束以及继续发挥作用的循环往复过程。涉及众多要素,由于这些要素各有不同的归属,在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将其要素分为不同的维度。

    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框架是多项完整的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概括和提炼。显然每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都经历一个起始、发展、终结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坐标中完成的,因而时间维度的存在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这一管理科学学术活动具有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学科规范,即“范式”(paradigm)或“学科基质”(disciplinarymatrix ),在这些学科规范的基础上,各学科在长期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规范即一定学术系统中的逻辑范式。这是学术规范体系中的逻辑范式维。与时间维组成了一定的学术规范体系平面。我们知道,不同的学

科体系所形成的学术规范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按学科的不同形成学术规范体系的另一视界,即学术规范体系的知识维。从而我们看到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框架从三个相互独立的视角表征其规范体系,这些包括方法论逻辑、范式、类型。由于每一个视角表征整体学术规范体系都体现出某种局限性,只有从多维角度能够更全面表征学术规范体系。

    一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首先是一个从活动起始、活动进展到活动过程完成几个主要环节,从而体现出持续性、过程性,这是管理科学学术活动所具备的时间维度,这些管理科学学术活动体现一定的生命周期。因而这些过程包括问题阐述、研究假设与设计、文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理论阐释。在这里,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规范体现为一定的结构性、一定范围内的程式,这种程式在一般管理科学学术活动范围内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在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这些包括学术研究道德、研究过程、研究表达三个主要内容,这是学术规范体系的逻辑维,体现学术规范的不同侧面,表明规范的全过程;显然,学术规范体系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中有不同的内容框架。因此,学术规范体系有一重要的侧面即类型维。体现不同学术研究内容对其的影响。这些类型包括:学术创新、学术编撰与学术评价。因此,从三维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科学研究规范的内容。

2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从方法论逻辑维、范式维、学术类型维,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管理科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涉及内容细化,可得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以下对管理科学学术活动过程中类型维学术创新、学术编撰、学术评价三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从而确立学术规范体系的一般内容。

2.1管理科学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般管理科学学术创新是指在管理科学学术共同体内的主要学术活动,是以人类知识宝库中增加新的知识元素为目标。其主要是在继承、消化既有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科学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科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基于承继、结合、开拓的不同过程提出的新论点、新见解、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从而达到丰富和深化人们对研究对象的演变规律及本质的认识。按照管理科学学术规范的体系框架,管理科学学术创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如表2。

2.2管理科学学术编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管理科学学术编撰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如表3。管理科学学术编撰是指对已有管理学科领域现有成果进行鉴定、评价、综述或总结。其在管理科学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中起着展示学术动态、阐明管理科学学术研究趋向、确立本领域学术研究定位的作用。虽然管理科学的创新并没有使学术成果有明显增加,但对学术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目前,管理科学学术成果海量增加、管理科学学术研究的门类与学术形式全面拓展。因而,给学术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更新、不同学派观点的梳理、学术成果价值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鉴定、评价、分类,分析其重要程度、应用价值、归属领域,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做出评述,进而进行总结,作为新的知识体系,将更为便捷、更有指导意义提供给使用与研究者。比如多数工具书的编纂也属此类工作,编纂者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需要对现有全部相关成果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将它们概括并凝练为简明和完整的文字。显然,这种编撰的过程和结果是重要的学术过程,需要遵循规范的学术研究标准。按照道德规范、过程规范、内涵与表达规范及科学问题设定、设计与假设、文献、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理论阐述可以对管理科学学术编撰类型作深人的探析,见表3。

2.3管理科学学术评价学术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

    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是同行学者对评价对象是否符合一定学术标准及符合程度做出权威判断的学术活动。在当今社会不断重视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宏观环境下,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正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管理科学学术视角看,这一领域学术

评价具有界定性、权威性与导向性作用。目前,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效应的主流是积极的。学术评价在学术活动中发挥着鼓励学术创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规范和控制学术行为、引导学术研究资源分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术评价“失范”现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在大量的学术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学术资源的不合理与不公正分配,学术成果评价的失衡、失准,行政权力、不正当竞争介人学术资源分配过程,因而造成学术质量下降与学术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从而污染圣洁的学术殿堂、滋生学术腐败。可见,推进学术评价的规范化是极为重要的。

    管理科学学术评价的主要要素与内容包括学术评价主体与客体、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过程、学术评价方法四个方面。

    (1)管理科学学术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学术评价主体指学术评价过程的实施者,主要是针对评价客体所选择的具备一定评价能力与水平的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评估,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能力及水平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学术共同体、学术组织、个体学者等。学术评价的客体是指学术评价的主要对象,主要涉及国家与组织学术实力、学术规划与计划、学术项目、学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学术能力、学术成效的评价。

    (2)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标准。学术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客观、公正、公开性。对于从事管理科学学术活动的主体及学术成果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于理论成果一般侧重于是否揭示了客观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研究成果所提供的对客观现象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的认知结论,表明这些对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

    (3)管理科学学术评价过程。学术评价过程是指学术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与评价实施组织按一定程序规范进行计划、组织与实施,达到评价过程的客观、公开与公正。

    (4)管理科学学术评价方法。学术评价方法是指学术评价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应用的具体工具、方法。是评价主体为达到对评价对象的客观公正评价所采取的不同评价方式与评价定式。

    按照学术规范的三维度范式表述,对于学术评价规范,在范式维与方法论逻辑维,其基本内容如表4。

3结论与讨论

篇7

(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融合了各类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多门学科的知识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如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就是借助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管理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管理学研究的是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它适用于任何管理活动中的细节,但不能狭隘的理解为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这种方法论学科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管理中的普遍规律性以及处理管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按照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管理学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基层管理技能。这些技能需要依靠管理情景和管理对象而实施,将基础理论作为铺垫,灵活思维、学会统筹、正确指挥、相互协调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管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思考

(一)重实践,轻理论。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对教学环节中具有参与性的环节,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如观看视频短片,听案例故事,给他们讲具体的案例让他们分析,或模拟场景让他们表演时,他们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然而理论学习是为了专业学科拓展学习奠定基础的,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对个人的成长也非常重要,能够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管理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当理论内化为能力和素质以后,理论学习和思考是一种做人、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低层次甚至盲目的实践。

理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素质,而不是告诉学生具体能管理什么事情;是要提高学生对管理重要性的意识,为学生相关专业的其他管理课程的学习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同教学方式的利与弊。为了学生能够掌握并直观的理解管理学的知识要点,教师一般都会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笔者根据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综合运用了三种方式:传统讲授法、模块教学和参与式教学。

1、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作为基础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它通过多媒体视频或幻灯片讲授理论知识,但这种方法只能短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很难在学习过程中留下痕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所以这种方式决不可独立出现,要间断性与其他两种方式综合运用。

2、模块教学。模块教学是根据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任务模块,具体完成特定任务。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计划、决策、人员招聘三个任务模块。在进行相关章节学习之前给学生制订任务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论教学前拟定任务框架,理论教学结束以后修正任务框架,并通过文字整理,做任务小结。例如人员招聘环节,将学生按照8人左右的比例分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方式,拟定招聘环节的细则,然后通过传统讲授法进行理论教学后并修正招聘环节的细则,抽小组模拟展示,将各组的决策方法、计划书,组织机构,招聘流程安排,等环节通过文字的形式总结。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又能很好的将理论学习运用其中,但是一学期的课程中,任务模块也不能安排的过于频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3、参与式教学。参与化教学是指师生互动教学,让各类学生都拥有参与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笔者在课堂上安排以下几种方式:小组讨论、趣味游戏、情景模拟,这让管理学的教学能在互动中活跃思维。此方法笔者认为适用于小班教学,人数过多的大班,容易出现在实际教学中个别学生垄断发言,或点名式发言,反而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参与式教学无法有效的施展。

篇8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创新;行政管理

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与应用,其在政府行政管理上的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其中,结合市场经济的竞争管理方式、重视效率的战略管理方法、以结果为重的目标管理等构建了全新的公共管理体系,在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对公共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探析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第一,工具理性特征。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理论,比以往的公共行政的理论更加科学、严谨,但该方法论重视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将价值因素剔除在外,强调效率和结果,认为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此种方法论提倡规范性和客观性,关注行政管理的方法、程序及手段,具有显著的工具理性特征,能够较好地增强公共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第二,个人理性特征。有关研究表明,新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此种逻辑起点是一种鲜明的个人主义理性思维方法。理性经济人是对人性利己观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主张个体都是经济人,其活动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都是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基于这样的思想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理性特征,提倡政府行政管理要符合市场导向,尊重个体层面的自利需求,尤其要满足顾客的合理需求和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第三,实证主义特征。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并融合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都是实证主义方法论,遵循的原则是有用即真理,重视实际操作方法和管理经验的积极作用。因此,借鉴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项目预算和绩效工资制等方法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较强的实证主义特征,可以较好地推进公共部门变革,促使其创新行政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2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作用

2.1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主要来自经济学理论,如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武器,既可以用来批判以官僚体制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也有助于推进政府改革实践,同时还能够为公共管理和决策模式的创新、完善提供基础的方法论支持。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具有的确定性、经验性及精确性都更高,使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视角朝着经济学取向的竞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此种方法论不仅有助于丰富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使之更科学完善,也可以较好地推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使之更有序地实施。就理论层面来说,新公共管理方法论的理论范畴和视野都得到了较大扩展。在以往的公共行政理论中,理论基础主要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理论提出者:威尔逊、古德诺)和官僚制理论(理论提出者:韦伯),这两种理论都在政治学理论范畴之内。而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当代工商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均被纳入其理论基础中,从而打破了以往公共行政学方面存在的学科局限,公共组织也从过分关注效率转变为重视市场价值,这为开展公共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例如:公共选择理论借助现代经济学领域的方法与逻辑,通过理性经济人理论中的供求分析、交换及效用最大化等要素,对那些和民众联系紧密的政治个体进行行为特征分析,同时也对典型的政治团体和政府所具有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这使研究的侧重点和涉及范围都得到了拓展与延伸,关于如何有效执行、拟定政府公共政策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现实性课题。由此不难看出,公共选择理论的引入拓宽了公共行政学的思考范围和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实践角度分析,新公共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公共组织的行政效率。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日趋低下,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经济学理论包含的方法论极为独特,学科基础也颇为成熟,尤其是其重产出结果比的绩效理念对公共行政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将其引入公共管理研究后有效地扭转了这种效率低下的局面,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逐渐被置于支配地位,促使公共管理改革朝着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有学者深入探讨了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新公共管理方法论的内在关联,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坚持市场取向是因为引入了经济学理论,受这种理论思想和方法论的影响,逐渐认可了市场价值的积极作用,当其被应用到公共管理改革过程中之后,逐步取代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地位,也使公共官僚组织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

2.2使公共管理方法的取向和范围不断拓宽

新公共管理方法既囊括了工商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同时也将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政策学等领域的方法和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其核心主题是如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物品,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这有助于增强公共管理方法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新公共管理方法认为,政府公共服务应当以市场化为导向,同时要充分考虑客户取向,在当代工商管理学理论的支持下,积极利用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技术、方法和原则,创新绩效管理方法和战略思维。同时,充分运用政策科学分析方面的技术、方法,以及有关公共政策结果和过程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建立起综合且广泛的管理方法,使公共管理研究更科学有效。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方法,新公共管理方法的应用使行政主题和理念得到了创新、完善。基于管理行政理念的指导,以往的公共行政重视层级节制和制度约束,多采取官僚化的管理方法开展行政工作,非常重视对行政体制、机构及过程等行政组织内部事务进行研究,而没有对组织的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此,不难发现,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内部取向特征。新公共管理方法认为,既要对组织内部进行研究,分析内部系统要素存在的关系,也要关注组织的未来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特征,厘清外部环境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做好组织内部管理的同时,要通过战略管理、结果控制及战略计划等方法,将组织置于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组织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分析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以便公共组织机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在稳步管理中实现长足发展。基于服务行政理念的指导,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主张,公共行政管理要对公民和公共管理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行政管理活动要充分体现民主性和服务性。因此,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也被纳入新公共管理。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引入并融合了当代工商管理与西方经济学领域的模式、经验、技术、方法及原则,向新公共管理方法注入了包括组织发展、制度安排、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开发、顾客至上、业绩工资制、合同雇佣制、成本核算、绩效目标、交易成本与公共选择等在内的许多全新的内容和主题,给公共行政赋予了全新的概念与涵义,为其作出了更为全面的释义。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并使用这些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彰显政府人性化管理的特点,体现绩效评估和竞争机制的优势,较好地改善行政管理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拓宽新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主题和理论视野,使公共管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3用激励机制取代规制的公共管理方法

一般来说,对组织结构行为和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时需要一个逻辑起点。基于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人性假设被当作基本的逻辑起点,这有助于政府转变公共管理方法的导向,即用激励取代规制。以往官僚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人性恶,所以,公共官僚组织在进行管理时非常重视规制,为了避免人出于恶的本性损害、破坏公共利益,往往会制定多种规章制度,以便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控制,防止出现滥用官僚权力的现象。韦伯在设计官僚制的有关制度时,非常看重规则的完整性和详实度,而且对权利体系的层级节制设计尤为关注,确保其能够达到较高的理性化水平。显然,这样的官僚体制是以规制为导向的,它能够起到推动公共行政发展的积极作用。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体制过于重视规则,可能会使行政工作陷入教条主义的危机,从而不利于行政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会对公共行政长期发展形成阻碍。新公共管理方法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认为可以通过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完善公共行政管理。该方法基于人性假设这个逻辑起点,将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里面的个体视为理性经济人,其显著特征就是追求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在政府组织机构中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创建有效的竞争机制,将绩效管理纳入劳动报酬体系,并把绩效作为劳动报酬的重要指标,根据劳动和竞争形成的结果实施绩效管理。这样在竞争过程中就会出现差异和距离,为了不落后于他人,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机制中的理性经济人必然会主动增强工作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以往的官僚体制以规制为导向,重视层级节制,认为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在工作过程中所有人都必须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这既不能够激发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会扼杀其创造性,还不利于充分实现公共利益。长此以往,公务人员不仅会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也会形成墨守成规的固定工作模式,从而将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扯皮推诿等问题。基于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个人的合理利益得到承认,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被纳入政府内部,同时绩效管理也得以实现,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有助于突破僵化的官僚体制模式的限制,使公务人员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协调、改善组织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有一定促进作用。

3结语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引入了经济学理论,借鉴了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等诸多方法论,对以往的公共行政管理作出了补充、完善,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概念,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更多视角,使公共管理方法完善,将其运用到公共部门行政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改善行政管理的效果。

作者:吴晓芳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何颖,李思然.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

[2]曹堂哲,孙智慧.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方法论、议题和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范文.中外公共行政理论比较研究方法论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

[4]王印红,王刚.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翁士洪,顾丽梅.治理理论:一种调适的新制度主义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13(7).

篇9

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那些专业共同体和整个人类的知识积累都尚未解决或无法回答的疑问才算是研究问题。问题可以定义为:“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问题是一个反映了主客观矛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概念。科学研究从何开始?一直是哲学和方法论研究的一个关键主题。波普尔在《猜想和反驳》一书中总结道:“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乎每个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是从特定的公共管理问题开始的。问题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反映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认知矛盾。虽然诸多科学家和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持有不同的方法论,但是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发展历史表明,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从方法论层面上开展对“问题”的研究,探究什么是问题、问题的重要意义、问题的结构、问题的类型。“问题”成了不同流派科学哲学家交锋对话的聚焦点,他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以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分支领域“问题学”。目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共识:解决问题是公共管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公共管理研究定向;问题是制定公共管理研究计划的依据;问题指导公共管理研究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等等。但是公共管理问题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公共管理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无一个完美的答案。类型学(typology),或称作分类学(taxonomy),指研究者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维度的简单概念,然后由简单概念的交叉形成新的概念。本文从问题的定义———“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出发,根据“差距”的本质特征对问题进行类型化的划分。按照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揭示的事实和价值二分的原则,我们可以将问题中所含的“差距”分为“事实性差距”和“价值性差距”两个维度。可以用如下的坐标图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的各种类型。(1)纵坐标所示的纯粹涉及价值差距的问题属于诠释类问题,对诠释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用诠释主义的方法,形成诠释类知识。诠释类知识通过挖掘、阐发、建立和确证一种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2)横坐标所示的那些纯粹涉及事实差距的问题是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探索经验世界的状态、发展、变化,寻找经验世界中存在的联系。(3)横坐标和纵坐标构成的平面中的问题既含有价值因素又含有事实因素,可将这些问题分为技术设计类问题、批判类问题和评估类问题。

1.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是人类主观认知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观认知之间、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疑问。对科学发现类问题的回答,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框架,最终将产生对客观世界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知识。提出科学发现类问题的途径包括: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一致的解释,证实假说和现象的可靠性、寻求理论体系内部的不一致性,解答多个理论和假设的不一致性,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等。

2.技术设计类问题。“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属于技术设计类问题。技术设计类问题包含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两个基本因素。技术设计类研究的目的是在既有事实前提下,确定合理的价值前提;或者在既定的价值前提下,寻求实现特定价值的优化方案。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时间(时间段、历史、现状等等)和空间(国别、地区、部门等等)中进行目标比较、约束条件比较、环境参数比较、手段比较找出当前问题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与政策、体制与机制、措施与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评估类问题。该类问题与科学发现类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对事实、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和解释。但不同的是,评估研究在对事实、行为和态度进行描述时,是建立在与特定标准进行比较基础上的描述和解释,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标准也可以是主观的标准。评估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标准(criteria)、证据(evidence)和判断(judgment),评估类问题的本质是根据经验证据,寻求特定标准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评判。

4.诠释类问题。诠释类问题是阐发、确立和建构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诠释研究尝试回答文化、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应该怎么样”的价值问题,与人的目的、自由和人际之间的共识和规则紧密相关。公共管理领域,人们一般通过公共管理的历史诠释、文本诠释、话语诠释和行动诠释来获取诠释类问题的答案。

5.批判类问题。在批判研究者看来,现实社会并不是实证主义所谓的纯粹的经验的堆积,而是主体被“异化”的世界,需要改变客观世界,将主体从“异化”中解放出来。批评研究以矛盾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现实,其目的是改变世界。批判问题的提出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行动取向,批判研究本身就是改变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和公约数。

二、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维度。可以借鉴亚瑟·霍尔(ArthurD.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对研究的方法体系进行刻画。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时间维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进行的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发表等环节。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个层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知识维度是提出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思维背景、认知背景和实践背景。凡是对公共管理问题解决有启发的知识都可以纳入这一维度,而不论该知识的学科界限。

2.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从问题学的角度来看,在研究方法体系中,问题是连接研究逻辑维度、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的共通点。首先,不同的方法论流派对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地位、问题结构看法不同,就会形成研究过程的差异。比如:诠释主义将问题看做是意义呈现的过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互作用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实证主义将问题看做是归纳和证实的过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中立观察是研究的起点,对结论的证实或证伪成为研究的终点;批判理性主义将问题看作是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研究过程是始于问题,提出探索性答案,然后验证,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其次,不同的问题类型对应不同的方法论框架。(1)对于科学发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使用实证主义作为主导的研究方法论框架。(2)对于技术设计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运用技术设计所特有的最优化方法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种特别的命令逻辑。”“首先,考察满足外部环境限制的所有可能状态,然后,从此集合中找出满足目标的其它约束条件、又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特定状态。”这相当于把目标约束条件及最大化看作新的“自然法则”并把它加到其它自然法则上进行逻辑运演,运演结果中的值被看成“应当”取的值。(3)评估类公共管理问题会同时涉及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在实际评估中,对事实和价值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导致评估研究中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分歧。(4)诠释学、现象学、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是解决诠释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论。(5)批判类问题则主要使用批判主义、批判实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最后,研究知识通过研究问题与研究逻辑紧密相关。研究知识只有与特定的研究问题相联系,才有可能纳入特定的研究活动。(1)背景知识驱动问题的产生,各学科知识为问题解决提供可能的答案,并促进新知识的产生。(2)既有的理论引导研究的进行。既有的理论在研究中不仅仅对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以理论框架、研究途径、研究范式等形式引导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假设检验、分析性归纳等过程。

3.以问题类型为基础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总体特色。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为基础,将问题作为沟通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具有以下特色。第一,公共管理问题形态差异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学术、实务和咨询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一种解答问题的活动,只是三者所解答问题的类型、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从难度上来讲,公共管理实务活动中的问题可以使用已有的常识,或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地综合就能加以解决。如果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常识和已有知识简单综合的范围,那么就需要诉诸公共管理咨询或公共管理学术活动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咨询提供一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较为固定的答案,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则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回答,提供阶段性的答案。从问题类型来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活动侧重解决科学发现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工作者侧重解决技术设计类问题;公共管理咨询则重点阐明将公共管理一般原理转换为具体操作政策条文的基本原则。

篇10

(一)GIS方法从西方公共治理研究方法前沿来看,GIS方法已成为公共治理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正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巴迪所言:“要搞好政策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数量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方法及背后的理论一定要空间化。”[3]GIS方法在美欧诸国的城市管理与规划、公共产品供给、危机管理、环境保护、交通管理、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等公共领域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GIS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GIS在我国逐渐走上了发展阶段。但由于学科分隔,GIS方法与公共管理学科尚未能够有效结合。从方法论发展来看,GIS方法与公共管理学的结合,已成为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前沿。GIS方法使公共管理过程数字化,赋予公共管理研究极强的应用功能,在我国具有极大潜力与广阔前景。GIS方法对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可概括为:(1)可以帮助不同尺度、不同格式空间数据的系统整合和叠加分析;(2)通过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可以使问题更直观、空间趋势更明显;(3)可以更精确、方便地测算空间变量;(4)可以为分析空间数据特有的统计方法提供支持;(5)可以基于个人行为模拟空间过程与分布态势,强化研究的理论性和模型的预测性[2]。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浪潮方兴未艾,GIS方法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既吸取了诸多相关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同时又为公共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并推动它们走向应用研究。(二)公共管理数字化案例分析从西方研究前沿来看,GIS方法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结合主要体现于以下领域。1.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城市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是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3S技术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础,包括GIS、GPS(全球定位系统)和RS(遥感系统技术)。城市建设和管理可借助于3S技术,深入开发城市空间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形式采集、整合、储存、管理各种城市数据,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数字城市对城市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行政程序、工作流程产生重大冲击,促进城市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和效率化,提出重塑城市政府管理模式的社会要求”[4]。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是GIS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技术,对城市空间中各种公共数据进行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并加以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构成,即数据输入、数据库管理、数据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编辑、数据可视化与数据输出”[5]。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领域正逐渐扩大,逐渐由土地资源管理到城市规划,再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从实践来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已由静态记录走向动态监测与模拟,GIS的运用功能亦不断扩展,不仅具有存储、查询、检索功能,而且具有模拟、评估和预测功能。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通州区作为全国试点开展了以基础数据库、共享平台和应用系统为主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搭建了一个数字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了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地价管理信息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五项典型示范应用系统。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州区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直观、系统地反映全区城市面貌和建筑物空间现状,可以满足全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数字通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敏捷的信息交流、计算与三维模拟的支持下,虚拟三维城市模型可将城市每一个角落进行重现。因此,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既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过程数字化与精细化,提高管理效能,也有利于促进扁平化管理,“我们过去创造等级制、金字塔式的管理制度,现在由电脑来记录,我们可以把机构改组成水平式”[6]。2.数字化公共资源配置如何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共管理研究的永恒主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公园绿地的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能够具有最适当的服务半径?这些问题可通过GIS方法获得科学解答。任何公共资源皆存在经度与纬度所交织构成的空间定位,运用GIS制图来视图化区域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与分布,进而展开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为公共决策提供科学支持,保证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发挥最佳效益。北京市东城区进行城市管理创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过程,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地理空间位置、时间、图像到责任全方位的精准管理,这一创新在数字城市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技术,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负责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北京市东城区根据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现状,把全区25.38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1 652个网格单元,从而使东城区在空间层次上形成四个层面:东城整个区域、10个街道、137个社区、1 652个网格单元。不同层面、不同管理空间的设置和叠加,为新的管理模式构筑了立体全方位、布局合理、全覆盖的管理空间体系,从而改变了运动式管理,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的转变。城市部件管理法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并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北京市东城区在对全区所有城市部件进行拉网式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功能把部件分为6大类56种,分别建立了多个数据库。这一系统将每个部件赋予8位代码,使每个部件都拥有了“身份证”,并标注在相应万米单元网格图中。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电信、自来水、道路交通、天然气管线、排污设施、电力设施等)日益复杂,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而GIS技术能够对行政区域内公共设施的归属、种类、数量、位置进行系统而迅速的统计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3.城市与城市群的空间规划城市空间规划是GIS方法的重要应用领域。传统研究领域主要体现为“三结构一网络”,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联系网络。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城市体系研究开始向更广层次推进,开始运用GIS方法对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在GIS方法辅助下,北京市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为“两轴———两带———多中心”。“两轴”指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及沿线十字轴,两带包括“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两轴———两带———多中心”从空间布局上有利于北京充分发挥首都职能和承接新时期人口产业需求,能够为将北京建成世界城市提供保障。随着北京与天津两大核心城市辐射力逐渐加强,周边各城市快速发展,京津冀城市群逐渐形成。京津冀城市群已呈现出以北京和天津为双核心、以石家庄和唐山为区域性中心并包括区域众多中小城市的空间格局。在城市化推动下,京津冀城市群将逐步摆脱行政区经济的分隔,迈向一体化治理。吴良镛院士在2006年运用GIS方法,提出构建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的基本战略———“一轴三带”[7]格局。这一战略以京津两大城市为核心的京津走廊为枢轴,以环渤海湾“大滨海地区”为新兴发展带,以山前城镇密集地区为传统发展带,以环京津、燕山和太行山区为生态文化带,共同构筑京津冀地区“一轴三带”的空间发展格局。GIS方法有助于从区域层面整合区域资源,通过联网而形成更大范围的信息系统,而建设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城市群信息系统,必将为城市群的规划与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工具。不仅在上述三大领域,GIS方法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人口管理、土地管理、危机管理等公共领域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当发生洪水、地震等突发灾害时,GIS可辅助安排最佳的撤离路线,优选警务和医疗救护路线,配备运输和保障设施。在交通管理中,GIS可通过建立交通网络、地下管线网络等计算机模型,研究交通流量并进行交通疏导与应急处理。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GIS有助于解决农业和林业领域各种资源(土地、森林、草场)的分布、分级、统计、制图等问题。总之,GIS方法在现代公共管理各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管理研究通过GIS方法运用,能够采集、储存和更新公共治理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通过制图、地理空间分析与空间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为公共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二、哈佛大学研究前沿与案例剖析

从西方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来看,GIS方法已经广泛地与公共治理学各子学科相结合,成为现代公共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运用GIS方法来探索自然与社会科学,应在方法论上得到越明确的重视”[8]。笔者于2011年8月受邀到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CGA)学习和研究GIS方法。CGA创建于2006年,是当代美国大学GIS研究的重要基地,着力将GIS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空间信息比对(geospatial mapping)、遥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s)等技术开展公共政策、人口、疾病、环境变迁、地图绘制、历史、经济、政治等主题研究。CGA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哈佛大学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通过提供技术平台以整合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多元化空间数据。CGA也以跨领域、跨数据库的数据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为目标,与校内数据中心、地理空间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共同推动哈佛大学丰富典藏、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GIS相关资源的整合应用。CGA每年召开一次全球性“GIS与社会科学”年会,邀请全球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参会,运用GIS方法来研究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课题,使社会科学研究获得新的科学方法来源,使公共管理变成一门高度应用性的科学。CGA于2012年初开发创建了开放性网络GIS绘图平台———World Map(世界地图),用来整合、利用与推广GIS资源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World Map平台既包括当代欧美国家公共治理的宏观与微观数据,也包括我国一定数量的有关社会发展的历史及当代数据。World Map平台的功能介于大型运用软件(如ARCGIS)与一些小型网络工具(如Google Maps and Earth)之间,以支持和满足专家学者的特殊研究运用需求。自从WorldMap平台创建以来,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使用此平台进行GIS分析研究,从而在GIS与社会科学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GIS方法在西方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运用。“GIS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结合,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与研究视角,它能更真实地检验与修正理论假设”[9]。用GIS方法来分析卢旺达(Rwanda)南部两区(Kayonza与Kirehe)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见图1)是这种方法的典型应用。图1是通过运用ArcGIS10软件制作完成,图中圈层中心的十字点代表区域内的公共医疗机构,图中圆点则代表该区域内各村庄分布,圆点面积大小与村庄人口多少相对应。以医疗机构为中心,以五公里为服务半径,进行GIS制图空间分析,绘出五公里服务半径的缓冲区(图中圈层)这样就可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内公共医疗机构的分布与服务范围。该体系的研究价值在于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一方面,区域内居民可以发现距离自身最近的医疗服务机构,从而获得更快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公共医疗服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可以发现哪些村庄尚未被医疗服务所覆盖,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与均等化公共医疗供给。由此可见,GIS与公共管理学存在天然契合,它为公共管理学诸多子学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决策的必备辅助工具。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