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线教学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网络课程 教学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提供经典案例,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分析并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近年来,案例教学已广泛运用于教学和各类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一般在课堂教学环境当中进行,而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实现案例的在线学习,还有待探索和实践。本文试图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入手,分析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站,归纳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从而构建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最后实现案例教学平台的设计。
一、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
课堂面授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难以保证其高效实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课堂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全班讨论,老师总结阶段和课后反思的基本模式,但授课班级的人数、教学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长短等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学习者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共享的网络资源,实时的在线交互,使得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学习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有以下优势。
(一)在线案例学习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学习灵活性强。
课堂环境的案例教学,由于受课时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同时进入讨论状态,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而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以冲破时空的束缚,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并能实时记录讨论的全过程,供学习者共享。
(二)学习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度,且具有增殖性。
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知识重组的功能,可以整合各类型的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大大扩大了参与讨论的学生的规模,课堂面授的案例教学学生数量控制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最佳,人数超过四十,教学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但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突破时空的限制,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协作,学生的规模数量可扩大至约一百人,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学习资源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学资源得到不断增殖。
(三)学习交互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给予学习者实时的帮助,并能对讨论结果及时反馈,不断引导讨论的方向,使学习得以继续进行,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分析
通过对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研究,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案例引入。
在正式学习内容之前,引入一个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案例创设情境,通过案例与主题内容的迁移类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常采用的方法有:案例可以是历史事件、生活当中常见的故事、经典实验或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等。
(二)课中引例。
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对于重难点内容,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常采用的方法有:①举例说明,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加深对主题观点的理解。②引用例子说明重点问题。③用举例的方法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给学习者提供实践方法。
(三)案例观摩。
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观摩案例,然后让学习者对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进行点评。特点:在观摩并点评案例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案例观摩的过程:案例呈现、教师解读、专家解读、反思与启示。
(四)案例讨论。
给予一个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起思考,学员可以运用课程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常采用的方法:①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实时讨论或面对面交流。②给出一个案例供学习者讨论思考,并对案例中涉及的讨论要点给予提示。
(五)课例评析。
课例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与描述。课例评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教案设计、讲课思路、说课等环节的分析,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课堂改进。课例评析一般包含教案阅读、课堂实录、教学说明和课例点评等环节。
(六)案例研习。
教学内容融合于综合案例中,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和实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所以“案例研习”可以看做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广义上既包括活动类型,又包括“案例研习”的课程类型。常采有的方法:①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指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②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介绍。③课堂实录案例学习。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型
通过上面对现有典型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应用分析,其网络课程只能称得上是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课例素材而已,大多数是案例的电子化,其网络优势发挥不明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该内容旨在构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虚拟现实的在线案例学习的模式。
图 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面授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共享、交互性强、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习灵活性等优点,以案例讨论为核心,利用网络监控机制,老师对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引导和困难的帮助,使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朝有益于解决问题的有利方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协作共事的能力。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案例和相关资料,根据学生注册的班级对学生过行分组;各成员阅读、分析和思考案例,形成小组案例分析列表。案例分析列表在小组讨论区再进行广泛、细致深入的讨论,形成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各小组的分析报告组成案例分析报告列表,然后全部各小组对报告列表进行讨论,得出关于该案例学习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利用网络监控机制,对讨论进行引导,并提供实时的帮助,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不断树立学习信心,把持讨论的方向,保证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最后,老师对整个案例学习的各个阶段、讨论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整个在线案例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在线案例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
(一)教学案例及相关学习资料。
老师除了要呈现蕴涵知识点的案例外,还需提供事先设计好的案例分析题,有利于学习者的思维的导航;相关学习资料可以是学习材料、背景资料、类似的案例、友情链接、案例的增殖资源、相关的文章及多媒体资料等。
(二)案例分析列表。
学习者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自主探究,根据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完成案例分析题。小组各成员可对个人分析题作业互相评议、补充、修改、反思,促进对案例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习者通过诠释案例的各要素,将案例中的表象与知识点相联系,实现的意义建构。
(四)总结与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整个在线案例教学活进行总结和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议。
(五)监控机制。
监控机制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认识帮助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微博、博客、电子学档、检索器、电子邮件、站内邮箱、案例报告生成器、留言板、论坛及通信电话等。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的网络课程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典型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形式之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在线案例教学模型。为了使网络课程实现该模型,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可以从下方面考虑。
(一)系统设计的流程。
网络课程系统采用B/S结构架构,在功能上,要实现角色权限的设定、案例的和阅读、案例分析列表、讨论交流、分析报告的生成、教学笔记等功能。在线案例教学的过程包括:案例的、教学准备、教学进行和总结与反思四个阶段。案例的阶段,教师除了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案例编辑器编写案例或直接导入外,还要提供分析案例分析有关的相关资料,便于创设学习情境,并提出案例分析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对案例进行管理、建立班级和对注册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进行阶段,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在小组在各自的讨论区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提交至本班的案例分析报告模块,各小组成员可对分析报告,再进行评议、修改、反思,最终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进行的全过程,教师可以查看案例学习的全部信息和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并可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总结评价和反思阶段,教师对案例学习的全过程、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记录在线案例教学时的思考。
(二)角色权限的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流程,网络课程内容的浏览包括四种角色的权限,即: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访学者。
系统管理:具有管理网络课程的最高权限,涵盖了其他角色的全部功能,具有角色定义、查看登日志、管理用户、管理案例、管理素材、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权限。
教师:和管理案例及相关资源、可以进入班级和各小组空间、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查找用户等权限。
学生:进入案例空间、进入班级空间、进入小组空间、查找用户、上传文件等权限。
访学者:指没有注册的用户。其权限为浏览案例、检索资源等。
(三)监控机制的设计。
监控机制是在线案例教学得以胜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监控设计上,应做到制度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三个方面。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在设计上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如,对参与讨论、发帖的数量,是否按时完成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系统对学生成绩分数作相应的加分扣分或是零分处理;网络课程除了讨论区、留言板、邮箱等常见监控功能外,还应在教学进行阶段整合实时监控工具,如,在线QQ、博案、微博等。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支撑平台设计及影响教学效果因素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在分析现有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网络课程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邱红霞.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2]白杨.网络环境下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案例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刘名卓.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应用[R].华东师范大学,2010.
篇2
关键词:职业能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理论实践一体化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的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主要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它使得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使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从此汽车进入了崭新的电子化时代,这必然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带来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目前汽车的发展形势,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调整了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原先分段式学科化的课程设置,转变为模块式的课程设置,建立以当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主线的全新结构体系。并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类课程划分为《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和《汽车车身电控技术》三门主干专业课程,这三门课程系统介绍了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底盘和车身上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检测和诊断等内容。
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根据目前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从业人员的要求,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及探索,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地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记忆,再现知识的能力,而对于培养技能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则相对重视不够,或者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造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差。
目前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故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强调实用、实际、实效。从实践中记忆理论,从做中学,在做中教。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注意学以致用,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的一种较好的现场教学模式,有利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例如:在讲述自动变速器的换档电磁阀时,教师通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电磁阀的结构、原理,一边讲述检测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操作,用万用表检测电磁阀的电阻,用示波器检测换档电磁阀的工作波形。这样学生在边学边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电控技术内容的理解,并逐渐熟悉了各种工具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在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符合职业实践活动所需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等),对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形成的各种能力提出明确要求,促使学生主动感知,积极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会比较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则重视不够,因此要注意适当增加理论授课的比例。同时要尽量淡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实训现场教学要讲理论,教室教学也有技能训练。
采取现场教学模式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实训室教师缺乏、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量加大、设备台套数不足等困难,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加强实验设备管理、充分利用并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中,以后又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教学中。这些学科的基本特征是理论性、实践性强,而且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及学习,使学生有更多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使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因此克服了传统式教学的缺陷,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有利于学生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汽车电控技术课程也是理论性、实践性强且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的一门课程。在讲述故障诊断这部分内容时,运用案例教学法可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案例。典型性能够反映相关知识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方法等。真实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疑难性,能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认识到实际案例的复杂性,提高其全面思维的能力。选取的教学案例还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浓缩性,案例的针对性指能够针对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不能盲目选取。浓缩性是指教师将相关知识有效集中到一个案例中,对案例进行适当加工并去除无效部分,使案例教学有的放矢,实现教学目标。
在案例讨论和分析过程中,不必给予学生过分提示,应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并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思维,使案例教学呈现开放性,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当学生的思维陷入误区时可加以引导,如辅的提问式教学方法,老师不断向学生提问,务求达到学生哑口无言为止。通过提问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基本方式为问答式,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总结原则、原理,最后在讲解和分析案例时,应注意分析方法来讲解。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平等的。在教学当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分析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讨案例中复杂的、深层的、有争议的问题,协助学生讨论分析。通过这样的互动与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且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因此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随着各种图形、界面、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
在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教学中,可通过播放式或交互式的教学课件,将一些艰涩难懂的概念、比较难以想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讲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时,就可将ABS的工作原理编排成动画的形式向学生演示,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
握大量的知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不能让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还要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外观精美的课件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色彩过于艳丽、界面过于花哨,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课件的表面,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将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升级即可发展成为网络课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课程的参考资料,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使课件结构更加合理,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网络课程一般包括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试系统、在线答疑系统等。利用在线学习模块,学生可以在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在课后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巩固。在线测试系统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缩短考试周期,增强反馈能力,同时还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在线答疑系统,教师可以在课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们也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网上讨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提出的问题,改变授课的内容、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
建构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使其在不同情境下有更多的机会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四、建立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考核,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区别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因此应建立一个综合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对汽车电控系统方面的结构、原理、故障诊断、检测分析等进行全面的、真实的、科学的评估,以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实现程度。这个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再是以文字表述的学术标准,而是职业行为和能力标准。它的考核也不能沿用传统的偏重理论的考核方式,而是应该以考察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要内容。
篇3
【关键词】商务汉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 操作原则
一、商务汉语教学的特点
商务汉语教学作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和通用汉语教学有着一定差异。朱黎航(2003)和李泉(2011)都认为商务汉语属于一种专用汉语。从定义也可以看出商务汉语和通用汉语的不同。从教学对象来看,商务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是是具备一定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学习者在开始课程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汉语基础。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来看,商务汉语课程的学习者,学习目的较为单一,学习范围被划分得更细致,学习者多是出于学习商务知识的目的,并且倾向于将汉语作为一种工具,重点为学习商务交际知识和商务交际文化。从教师要求方面来看,商务汉语课程对汉语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具备充分的商务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丰厚的语言学理论背景和扎实的汉语教学专业知识。因此教师的课堂通常是以基础的汉语知识为依据,通过运用基础汉语知识来传授商务知识和商务文化。因为商务汉语教学具备的这些特点,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中的效果较之通用汉语教学的效果更好。商务汉语学习者已经有了一定的汉语学习背景,也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通过多媒体完成自学任务的可实现性要高于零起点的学习者,同时难度也要更小一些。其次,由于商务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比较固定,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材料时,很少出现范围太广而导致的难以选择教学材料的情况。这也避免了“大海捞针”般的教学设计,从而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商务汉语教学。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也给汉语教师更多的“抓手”,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教学材料辅助教学。所以,现在有更多的多媒体手段可以被运用于商务汉语教学中,商务汉语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教学方式的发展变化
商务汉语教学方式的变化与学者的研究以及国家的扶持是密切相关的。张黎(2006)发现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商务汉语课程。赵金铭(2009)提出,在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毕业论文中,商务汉语论文数量很多。李泉(2011)提出学习者对于商务汉语的学习需求非常广泛。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对于商务汉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大的。如果说通用汉语教学是为了让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应对日常交际,而商务汉语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商务人士或者对商务感兴趣的学生,教学内容包含商务礼仪,商务词汇等商务理论与实践内容。而且,专门用途的语言学习带有强烈的目的性,适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商务汉语教学是为了学生应对商务事务而设立的专门学科,一旦脱离了商务环境,这些知识很少在其他领域使用。从刘子晋(2018)对汉语在线教育的统计中,我们可以得知针对汉语基础教学的网站数量已经有很多了,而专门针对商务汉语领域的则很少。除了学者对商务汉语研究的成果以外,国家对商务汉语教学也给出了很多扶持。例如,国家汉办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在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设立了国际商务汉语教学资源与资源开发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依托高校本身所具有的高水平经贸、管理以及语言学背景。同时,紧抓两个高校较为鲜明的财经学科优势。这两个教学基地都是以理论研究为依据,运用理论指导商务汉语教学实践,同时又将商务汉语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成果或者反馈扩充到理论研究中。无论是学者的研究还是国家汉办的扶持,我们都可以看出商务汉语教学的侧重点从原来互相独立的汉语知识教学和商务知识教学转变为以汉语知识为基础,重在结合情景案例的商务实践教学方面。同时,教学方式也慢慢从单纯的课堂内教学转变为课堂内为主、课堂外为辅的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因此,一大批可供学生自学的线上教学资源应运而生。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线上精品教学资源或者课程,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首先,专门经过线上商务汉语教学培训的教师非常有限,很多有偿在线教育的教师资质不能得到保证;其次,虽然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线上汉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商务汉语教学资源依然短缺,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再次,商务汉语教学的很多内容需要模拟真实的商务环境,例如模拟谈判等,线上教学的多媒体资源完全可以为这些需要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线上教育的方式
目前,商务汉语在线课程可以被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非即时在线课程一种是即时在线课程。具体来看,非即时在线课程就是教师将教学资源提前整理好并且放在网站上供学生自行学习,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是教师整理出来的教学材料,也可以是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等,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留言或者发邮件的方式联系老师,老师看到学生的反馈以后解答问题并告诉学生。即时课程则是教师和学生同时在线,师生通过在线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上课,教师讲解内容并直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即时在线资源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从商务汉语教学开始结合多媒体手段的时候,非即时在线课程就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教学材料和教学视频。例如,对外经贸大学商务汉语教学基地网站和上海财经大学商务汉语教学基地网站提供的商务汉语教学材料。而教学视频包括慕课网站中系统呈现的教学视频和一些视频网站中,由教师上传某个语法知识的教学视频等。比较有名的慕课网站当属中国大学慕课、Coursera、edX等。中国比较有名的慕课平台都有相关的商务汉语课程上线。例如,中国大学慕课网上线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商务汉语》(中国商务概览)和《商务汉语》(中国经济聚焦);edX平台上线了北京大学的《中级商务汉语》(入职与营销篇);Coursera平台上线了北京大学的《中级商务汉语》(商务活动篇)等。这些教学资源大多都是免费的,学生通过注册就能在平台上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任务并考核合格以后,有的网站甚至还可以申请课程合格证书,例如中国大学慕课网等,但是类似课程依然无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商务环境。而即时在线课程一般都是由培训机构组织的,收费课程居多。通过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可以发现这些培训机构的线上课程通常会提供一到两节试听课,然后再向学习者推荐收费课程。对学习者来说,在线即时课程虽然可以面对面和老师交流,即时解决问题。但是这些校外培训平台的师资不能得到很好的监管。除了一些平台提供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视频以外,或许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是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更好地体现。李吉梅,沈庶英(2018)提出建立商务汉语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构想,如果能够早日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或许又是商务汉语教学实践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重视真实性
运用在线教育手段时,首先要保证材料或资源的真实性,要从真正的商务活动中挖掘材料,而不是为学生创造材料。创造出来的材料可能和真实的商务活动有出入,学生在接受了不太真实的商务训练后,进入工作岗位可能会产生落差感,对真实的商务活动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更加真实的商务环境,例如视频中的或者仿真实验室中的虚拟对话者的表情以及姿态,都要尽可能的真实,而不只是呈现出一种表演的感觉。同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有代入感并且能感受到商务氛围。如果有必要,可以利用现代新科技,比如说可以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带给学生更强的体验感。同时,真实性还要求模拟商务活动的奖惩机制要真实。要给出明确具体的奖惩机制,因为真正的商务活动往往都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并且和经济利益相关的。如果学生在模拟训练中沉浸得太久,很有可能会产生商务活动不重要,或者可以重来的错觉,可能导致其进入真实的商务交际后,依然带有这样的情绪,从而对商务活动不重视。因此,模拟交际应该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比如说,学习者可以模拟选择具体的行业以及该行业具体的公司,模拟公司给学习者发放虚拟货币,通过虚拟货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篇4
法学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拥有法律思维逻辑,能够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了国际法的渊源,其中司法判例是国际法规范的表现形式之一。虽然司法判例不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但它是重要的补充资料。许多重要的国际法原则源于司法判例,国际法院的判决对于认证、确定和解释法律原则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典型国际成案对于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一)紧密结合课程内容,选取典型国际成案
譬如,在学习“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问题时,笔者选取了西伊福希诉加利福尼亚州案和巴西联邦债券案,在简要介绍案情后,梳理了法院的观点,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两者的关系。同时,若有相关国内案例也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学习,譬如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陆红诉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之间的航空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海静安区法院,2001年11月)”案[2]介绍给学生。联系身边的案例,学生更能够感同身受,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意课堂介绍和分析案例时,语言表述上应尽量简单化,不纠缠于无关问题
课堂时间有限、人的注意力集中有规律,介绍案情时要简明扼要,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尽快归纳案件关键问题,分析问题要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把握法官的思维逻辑,了解法律适用过程,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更新案例库,时刻关注国际法院的案件审理
目前,国际法的案例教材版本众多,其中不乏精品教材,收集的案例典型、分析透彻并能跟进国际法院的新近案例,可以为学生指定一到两本案例书作为辅助教材。
(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案例教学要求,选取和布置案例进行辅导
国际法院官网将案件所有法律文书公开,这是学习国际成案的重要资源。笔者曾指导学生跟踪“乌拉圭和纸浆厂案”的审理,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国际法院的诉讼程序和制度,也使学生对国际环境法领域的规则原则有了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对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效果显著。在法院裁决之前,阅读分析案件事实基础上试图利用所学知识推理,并在法院作出裁决时,检验自己的推理过程,从而培养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国际时事
国际法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关系,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丰富的课程,所以学习国际法要对当代国际事件及时跟踪掌握,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国际政治形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笔者在讲解讨论经典案件之余,通过对近年发生的国际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考,教学手段上除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外,还增加了课堂专题辩论、模拟联合国大会、模拟法庭和小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将抽象理论和直观现实有效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国际法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爱国情绪进行理性的疏导,深刻理解我国和平外交政策。上述各种教学手段对师生的知识储备要求甚高,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做准备工作,同一届学生中一般选择其中1~2种方式对时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手段在选题等指导工作上有不同的要求。辩论的议题必须具有可辩性[3]。
三、利用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如今的学生生活在多媒体发达的社会,从小习惯于从视频获取讯息。的确,在相同的条件下,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量更大,体验感更强,印象也更为深刻。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欧美大学的国际法教学中开始大量利用网络视频资料,不仅用来进行案例教学,也利用各领域专家的专题视频进行体系化的理论讲授“影视教学法”已在国际法教学中隐然成型[4]。本课程中,我们准备了有关国际法的电影、纪录片、时事新闻评论和国际法学者的专题理论演讲等数十个视频材料供学生观赏学习。充分利用视频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视频资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收集和筛选国际法影视资料时要保证其学术性和权威性,譬如中央台制作的纪录片、时政评论和国内外著名国际法学者的专题理论演讲,避免一些所谓“专家“、名人非专业评述混淆学生对国际法的理解。部分学生欠缺世界历史、国际关系史方面知识,将有关重大国际事件或外交实践的历史资料视频,如中央台发行的《世界历史》等推荐给学生进行补缺。其次,有针对性地精选优秀影片,推荐给学生课余欣赏,课堂讨论。譬如我们曾就好莱坞影片《卢旺达大饭店》讨论了时际国际法中宗主国的概念、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原则、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国际法问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参与度很高,效果很好。而电影《东京大审判》和纪录片《东京大审判》在学习战争法中也发挥了同样作用。最后,坚持短片课堂、长片课后原则。由于课程课堂仅有51学时,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上使用的视频需事先精选剪接,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为达到教学效果,对于较长的视频资料,主要是针对资料提出问题,由学生课后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畅通师生互动交流渠道
篇5
关键词:MCLA;案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3992-03
MCLA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Practice Application
WEN Yun, SUN Ya
(Lishu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versity,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 MCLA is a task-based learning method, which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focus on develop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skills of a new teaching mode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CLA key link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pproach, and Lishui, 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in Adult Class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 about the practice of using the MCLA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MCLA; case; teaching reform
MCLA是印度NIIT公司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全称为Model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问题和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分为许多小的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的流程为:
① 教师根据当前工作中的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
② 教师分析此系统的难点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且提供解决方案。
③ 教师构建一个与此案例相似的问题模型。
④ 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实践,完成模型。
⑤ 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任务。
⑥ 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问题的能力,撰写项目报告并汇报演讲。
1 教学案例
《WEB应用开发》是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脱产成人班计算机与应用专业(专科)的统设必修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从Web应用系统开发的角度介绍技术,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及其运行环境的构建;页面基础;语法基础;中的服务器控件;的内置对象以及的的数据库访问技术。本课程课程内容新、实践性强、涉及面广,课程中实验部分比重较大,因此特别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使用技术来开发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传统教学方法及效果
传统的教学主要侧重于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为主。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我们以往在电大教学中往往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和顺序。
① 教师先介绍什么叫,理论上重点讲述Visual 集成开发环境。
② 讲解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的基础语法,包括运算符、表达式、控制语句、过程和函数等。
③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习题。
④ 按教材顺序依次学习各种服务器控件,并上机调试。
⑤ 重点讲解数据库操作。从理论上讲述DataSet数据集,介绍数据对象及如何连接数据库,并完成书本上的实验习题。
⑥ 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数据绑定技术、内置对象及文件操作。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的基本理论,完成教材上的习题,并且通过考试。但多年的教学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虽然学生能完成教材上的绝大多数实验题目,但他们并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技术应用在当前流行的交互式网页上。更主要的是,学生不会举一反三,通过书本的学习,解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更不用提创新了。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如表1所示。
3 MCLA教学法的应用实践过程
3.1 教学案例设计
由于本课程讲述的内容主要应用于网络编程,在设计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案时选取了本人已完成的课题项目DD《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多媒体网络课件,作为一个大的教学案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课件采用B/S实现。由于的编程方法完全基于消息响应模式,可以方便地调用多媒体数据,进行数据库操作,使得用户模块的编程非常方便.根据系统的需要用户模块中都采用了登录控制模块。课件设计充分考虑到远程学习的特点,在实践部分,既有演示,也有模拟操作;在线作业和模拟考试这两块内容则基于人机交互,教师与学员互动的模式,所有操作均在线完成。
课件系统主要功能如下:课程学习、模拟实验、项目实训、实战SQL、在线作业、模拟考场、等级考试、教师管理、有问必答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
网络课件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如下:
① 运行环境的构建
② 页面设计
③ 基础语法
④ 服务器控件
⑤ 数据验证控件
⑥ 数据库操作
⑦ 数据绑定技术
⑧ 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⑨ 应用程序的环境配置
选用本案例,蕴藏的知识点基本涵盖了本门课程。教师将《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分解重构为这几项任务,把该课程的知识点溶化到一个个任务程序编写中,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训体系。
3.2 讲授案例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实践
1) 提出问题
在构建系统时,在线作业模块是比较重要的模块。在线作业模块由生成作业、保存作业、上交作业、取回作业4个部分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题库,共生成4次作业,其中客观题部分由系统自动评分,主观题部分上交之后由老师评阅,学生可以查看老师评阅结果,并且有正确答案参照,它充分模拟了平时纸质作业的情况,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很好地互动。
由于在线作业和学生平时的学习很接近,学生的兴趣很浓。对于本模块的功能描述,学生会深入思考问题,比如提出如下问题:作业如何从题库中抽取;取回作业的物理步骤是什么等等。
2) 建立任务,分析知识点
与学生一起分析在线作业模块,构建在线作业系统,明确模块应具备的功能。
然后讲授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重点解决案例中的难点问题:
抽题算法设计。本算法要求从指定的题库中抽取一定要求,一定数量的题目到“在线作业”中。学生提出应该是随机抽取,总体思路应该是对的,但具体如何实施呢?通过与学生讨论后,归纳总结如下算法:
A)统计题库中题目的总数X,确定从题库中抽取题目的个数Y,并建立一个具有Y+1个元组的数组M。
B)利用RAND()产生第一个从1到Y之间的随机整数,并保存在数组变量M中的第一个元素中M(1).
C) 利用RAND()产生第N个从1到Y之间的随机整数,并保存在数组变量M中的第N个元素中M(N)。
D)为确保抽出的题目不重复,就不能产生相同的随机数。因此,在产生第N个随机整数时,要与前面产生的N-1个随机数一一比对,如果重复了,就要去掉,并且再产生新的随机数,再进行比对,直到所取的随机数不重复为止。因为题号相同,意味着题目相同。
3) 制定计划步骤并实施
为学生示范解决问题技巧和步骤,当教师用系统的方法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时,学生在一边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在实践中理解难以消化的知识。通过观察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
3.3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一个类似的案例模型
教学的目的在于能够真正学懂本门课程,而不在于能够会做习题。因此,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非常关键。在计算机教学领域中,尤其要做到这一点,而不能局限于解决一个、两个问题。此阶段,教师可以找一些相似的案例任务,引导学生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
以“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网络课件为基本任务,在学生理解并且实践了“在线作业”这个模块之后,尝试解决另一个相似的模块----模拟考场。
模拟考场模块提供学生在线测试平台,按照系统编排好的组卷原则,学生可以自由抽题,交卷后,客观题就会有成绩,主观题可以与老师互动,由老师批阅,将结果再返回给学生,以供学生查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分析“模拟考试”模块和“在线作业”模块的异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并且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案例模块。
3.4 独立实践
基于MCLA教学的特点就是以“做”为主,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所以,实践这一阶段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前面几个阶段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实践,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案例。在这个阶段,教师把系统的另一个模块----“课程学习”作为独立实践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后,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设定为9个课时)。
3.5 总结与演讲
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搜索一下相关的知识及应用,可以提出一些创新的观点,并且写出总结体会,最后组织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演讲。
4 MCLA教学法的效果
应用MCLA教学,丰富了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由于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以及创新的能力。我们用MCLA教学,得到的问卷如表2所示。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基于MCLA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该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和相关应用案例联系起来;另外,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寻找到相应的案例,不过可以指出的是,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中,大多数知识点都是有案例可循的。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关于发展高等技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8-22.
[2] 刘永忠.MCLA教学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248-256.
[3] 贾建伟.“探究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硬件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1).
篇6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财务会计 初探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但该课程内容较多、业务核算相对复杂繁琐,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还体现出单一性,不够重视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课程内容、运川是否得当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析。
一、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概述
“工作岗位教学法”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分析假设的既定环境下的工作岗位,在相应岗位职责需求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工作岗位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是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岗位”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身处逼真或仿真的岗位环境中,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就业为异向,以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二、财务会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构建
《财务会计》课程传统的授课章节是以“会计准则”为序,暴露出诸多缺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打破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设计,以培养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为重点,以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系统化工作任务(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会计岗位的职业情境中,认知职业环境,接受会计核算任务,与他人分工与协作,逐步完成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重视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 在案例教学,要尽量选用真实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上市公司发生的公开实例作为案例材料。可以采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从案例材料中挖掘问题,也可以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如利用 2009 年“中海油服”失误的收购对资产减值进行分析,以 2007 年“雅戈尔”投资为例阐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及其对利润的影响,以 2009 年“云铜案”为例分析商业汇票的合理使用及如何进行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可以选择 2008 年“信达地产”案例介绍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等。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等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形象性、实践性、综合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利用学习网和学校的网络学堂进行在线讨论、在线答疑、在线考试等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加强师生互动。同时,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外部环境等相关信息。自编财务会计实务案例库和会计模拟资料,使教学过程表现得更直接、更形象,同时购置财务会计相关实验财务软件和大量的凭证和账本,在实验室完成财务会计实践内容的教学,模拟现实情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ERP沙盘模拟实训
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用ERP沙盘模拟实训,可以通过直观的经营沙盘将货币资金、仓库存货、财务指标、银行、财务中心等信息呈现在盘面上,通过教师提问进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努力实现团队最优的目标。比如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银行结算方式的流程掌握很难,而通过运用 ERP 沙盘模拟实训法教学,有了销售方、采购方、销售方开户银行、 采购方开户银行等单位在沙盘盘面上的直观反映。
三、小结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对高校会计教育的要求,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它在极大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把握好会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特点,高瞻远瞩,采取有效措施改革当前会计教学中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面和环节,扬长避短,在不久的将来,会计专业教育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蔡香梅.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途径[J].会计之友,2010,(10):111—112.
[2]和志远.浅谈如何加强财务会计教学效果 [J]. 商界 ,2010,(9):132—134.
篇7
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视频案例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将含有问题或典型教学情境的课堂教学视频片段或教学素材的整合而成的作品集。在课堂教学中,引用视频案例可为师范生提供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可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视频案例的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将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可视化,使知识更易于理解掌握;可加强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其综合性技能;可增加学生向有关专家学习的机会。微视频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主要目标,以学习或教学为应用目的的在线视频,在实践教学过程灵活性更强,可以多种形式支持教师的课堂教学。
2《现代教育技术》中微视频案例的分类及功能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按照课程内容,根据课堂讲授、实践教学、课外自主学习的需要,把微视频案例划分为讲授、演示、实例、问题、设计类、课外自主学习。
3微视频案例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3.1微视频案例
在课堂讲授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多媒体课堂讲授教学中,利用微视频案例来优化课堂教学的讲授,笔者结合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将微视频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课堂的导入
课堂的导入有很多种方法,微视频是众多中的一种方法。在导课时,根据所要讲授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微视频案例。微视频案例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一定的氛围,可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吸引他们的参与欲,使他们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比如在讲授音频处理时候给学生播放一些自己课前合成处理后的精美音乐,从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并能够学以致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展示教学内容
利用微视频案例来展示课堂内容,可使以往书本上抽象、内隐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可视化,可以弥补学生以往经验的不足。比如在讲授信息化教学环境时,通过微视频给学生展示传统的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教室、未来教室、神奇教室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也掌握了知识的内容,使那些抽象的、不易描述的、模糊的理论变得生动、直观、具体,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3.1.3组织讨论
可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选用微视频案例,教师在展示视频案例的过程中适当的加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案例,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可给学生展示各个学科的教师的课堂微视频,让学生对微视频案例进行客观的评价。
3.2微视频案例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微视频案例在实践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微视频案例的项目导入,学生理解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素材,以小组合作来完成相关作品的制作过程。另一方面,是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相关案例的制作。比如在绘声绘影的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电子相册视频案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合理分工,有负责脚本编写、有负责拍摄、有负责声音处理、有负责视频编辑,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师在适当地给予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利用绘声绘影制作视频案例的方法技巧。
3.3微视频案例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线性方程组;案例教学
线性代数课程在大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使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教学内容,教书手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目前的大部分教学内容来看,过于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缺少线性代数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只是学会了一些理论,而不知道线性代数的实际应用。在国家大力倡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这种情况是需要改变的。也就是在线性代数教学中,要适合地融入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水平和学习兴趣。本文作者就线性方程组的案例教学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在32学时的线性代数教学中,线性方程组是核心内容,利用初等行变化求解线性方程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手法。但是讲完这章以后,作者发现学生只是会了求解线性方程组,往往对其实际应用很模糊,就慢慢地在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进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给出几个典型的线性方程组应用实例。
1. 人力资源分配问题
例1. 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段内所需司机和乘务人员人数表所示。
设司机和乘务人员分别在各时间段开始时上班,并连续工作8小时,问该公交线路应怎样安排司机和乘务人员,既能满足工作需要,又使配备司机和乘务人员的人数最少?
解:设表示第i班次时开始上班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数,
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这本来是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模型,在线性代数中,我们只考察约束条件,这和线性方程组非常相似,但是不一样。为了转化成方程组,首先引进6个变量让六个约束左边分别减去这六个变量,则得到如下线性方程组:。
2. 套裁下料问题
例2. 某钢管零售商从钢管厂进货,将钢管按照顾客的需求切割后售出. 从钢管厂进货时得到原料钢管都是19m长. 现有一客户需要50根4m长,20根6m长和15根8m长的钢管,应如何下料最节省?
解:首先考察所有的下料方案,见[1]。通过下料方案可以引进7个变量。用表示按照第i种模式(i=1,2,…,7)切割的原料钢管的根数。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3. 生产计划问题
生产计划问题
例3.某公司面临一个是外包协作还是自行生产的问题。该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都需要经过铸造、机加工和装配三个车间。甲、乙两种产品的铸件可以外包协作,亦可以自行生产,但产品丙必须本厂铸造才能保证质量。数据如表。问: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甲、乙、丙三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件?甲、乙两种产品的铸造中,由本公司铸造和由外包协作各应多少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 max=
约束条件:
为了转化成方程组,首先引进3个变量让三个约束左边分别减去这三个变量,则得
到如下线性方程组: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就把线性方程组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使学生了解了线性方程组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的,进而对这门课程的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另外为了求解这些方程M,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数学软件 Matlab、Mathematic,从而使学生更加觉着线性代数不仅有用,而且好学。
参考文献:
[1] 谢金星,薛毅. 优化建模与lindo/lingo软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黄玉梅.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11),157-161.
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导游讲解;技能培养;应用
近年来,翻转课堂的理念在国内外被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学校和地区所认可,尤其是在美国受到了广泛地推崇,2011年甚至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年度影响课堂教学的一项重大技术变革,显示其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
1. 翻转课堂的定义 什么是翻转课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中,这种形式得到了颠覆,知识的传授是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等学习材料和信息技术的辅助自学完成,知识内化是在课堂中,在教师帮助下、同学协助下完成。
2. 翻转课堂“3+3”模式在导游讲解技能培养体系中的实施应用
导游讲解服务作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核心技能,有着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技能要求,对其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就是“高效”,且备受师生欢迎。因此笔者认为,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到导游讲解技能的培养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整体来说,导游讲解技能培养体系包括导游知识储备、导游词创编、语言表达实践,三个阶段的学习训练内容,而翻转课堂模式由三个步骤先后来实施,针对导游讲解训练各阶段教学任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即为翻转课堂“3+3”模式,二者关系如图表一所示。分解来说:
第一步,课前教学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传授。
一是课前教学准备:设计教学内容,制作和微视频。
首先,设计教学内容。以导游讲解技能培养各阶段为单元,将教学内容按照层次性、递进性、拓展性的要求重新序列组织、划分模块,梳理出关键知识点、典型案例等,最后归纳为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遵循这样一个内容设计流程:单元-模块-知识点与案例-问题,如,导游词创编单元-以吐鲁番为重点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导游词创编模块-吐鲁番遗址类旅游资源特点与导游词创编技巧-交河故城的导游词创编。其次,教学微视频的制作。针对每一个特定的问题,制作独立的微视频,如导游员开场白的讲解技巧、导游口语的趣味性体现等等,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针对性强、短小精悍,而视频的长度一般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几分钟或最长十几分钟,便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还可以配合微视频制作PPT、测试题(突出游戏性)、自评表等相应教学工具性材料,选择网络平台同时。
二是实施课前在线学习:设计实践性任务,加强网络互动。
为使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结合每个微视频所阐释的问题,设计实践性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针对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绘画与雕塑艺术专题,可以设计实践性任务“搜集和分类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建筑绘画与雕塑图片”。任务的设计应紧密联系知识 ,并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密切相关,以实用性、趣味性、挑战性为主要设计原则。实践性任务可以任务单的形式提前发放给学生,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而每次进入课堂时应给予学生评价和讨论的机会,并建立固化的评价奖励制度。进入课前在线学习,也并不代表完全用视频替代教师,学生孤立地学习,而是更强调,增加师生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用个性化沟通的方法解决身边的学习问题,把教师由讲台上的圣人变为身边的导师,所以,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时,教师也需要在线辅导,并在互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问题,为下一步课堂中有的放矢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步,课堂小组互动训练环节――实现知识内化。
经过课前的在线学习和实践性任务的实施,进入课堂,留给了学生更多的知识内化时间,此时,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充分展开各类学习性训练活动,教师只需设计和组织好教学活动,作为策划者、导演、评价者参与其中。同时,“吸收内化”是通过充分的互动来完成的,一方面,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另一方面,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和帮助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课堂活动应以互动训练为主要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形成翻转课堂“3+3”模式第二个关键性环节-课堂小组互动训练环节。
在导游技能培养中,课堂小组互动训练,一般可以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小组头脑风暴,以讨论、辩论、报告等形式呈现,鼓励学生相互间充分探讨、质疑、寻找最优答案,针对导游讲解技能第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可以广泛采取这种形式;二是小组项目合作,将完整的一个项目与行为交给小组完成,让学生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自觉参与学习、进行知识建构,例如在典型旅游线路导游词的创编中,以“天池-南山景区-吐鲁番”旅游线路的导游词创编为训练项目由小组协作完成,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们自觉自乐的扩充了知识,学会了旅游线路导游词的创编技巧。此时教师可将项目升级,设计“天池-南山景区-吐鲁番-喀纳斯-伊犁”旅游线路导游词创编项目,由小组课后拓展完成,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三是小组模拟演练,尤其是导游技能培养体系的第三阶段,大部分室内或实地教学(不包括岗位实习训练)以此种形式组织展开。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一定的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紧跟评价,针对每一次活动与训练,每一小组或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都应有合理的评价,通过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三个不同方面结合量化表展开,教会学生如何评与学。
第三步,课后总结与反馈――实现教学相长。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实施操作的过程与效果,对课堂活动进行数据分析、系统的反思与总结,一方面,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轮的翻转课堂实施做好准备;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反馈与总结,促进其对学习过程的思考,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图表一 :翻转课堂“3+3”模式:
3. 课例点播 以《导游幽默语的运用》一课为例:
3.1 课前教学实践活动:一是设计三个问题的教学内容:幽默导游语言的妙用与案例示范、导游幽默语言的运用技巧、导游幽默语五忌。二是制作和三个主题的微视频、PPT文稿、附有自评标准的课前实践性教学任务单――“搜集导游幽默笑话与用语,分析所使用的技巧,并根据标准自评给分”。三是师生互动,实施在线学习。
3.2 课堂小组互动训练:2课时。第1课时:导入:小组汇总所搜集幽默导游用语与笑话,教师点评课前实践性任务完成状况,以鼓励为主。活动组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从汇总用语中挑选典型案例,情境模拟展示幽默导游过程片段。教师组织小组自评与互评,并从内容选择、展示效果、小组合作等方面给予评价。
第2课时,教师给出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相关介绍资料与图片,进行导游词的幽默化再创编,小组选出代表,以竞赛形式讲解。为各小组分发制作好的评分标准,从创意、内容、口语技巧、心理素质、整体效果等五个方面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环节。
3.3 课后总结与反馈:分析课堂效果与评分标准反馈结果,进行教学反思,筹备和完善下一轮翻转课堂教学计划。
4. 关于翻转课堂在导游讲解技能课堂中的教学思考 通过观察与研究得知,对于那些便于任务驱动的课程内容运用翻转课堂,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导游讲解技能培养恰是这样一类情况,翻转课堂能够满足其因材施教的要求,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与培养,能永久保存、查阅和修正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这种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教育,这对于旅游专业教学,甚至职业教育其他专业教学来说意义非凡。
同时,它也对教与学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需要为学生构造一个适合自主学习、能够较全面获取学习资源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能真正引导、管理和控制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针对学生则要求切实从传统课堂的倾听者转变为主导者,能自主学习完成课前的知识建构、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当然,也就有很多问题待解决,如学生在家看视频效果如何把握;大量视频制作考验老师能力,而视频的质量又如何保证;中职生通常更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善于课堂争论和自主探索,如何减少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畏惧情绪,而有效地挖掘学生内在潜能等等。
笔者认为虽然翻转课堂是一个还待探究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它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裨益不言而喻,只有在大胆尝试、不断实践当中,我们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 Jonathan Bergmann.Myth: Flipped Learning is All About the Videos [EB/OL].http:///?p=1064.
篇10
〔关键词〕信息检索 网络教学系统 教学模式 结构功能
〔分类号〕G252.7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Tutoring System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Curriculum
Peng Qizhi
Library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 Wuxi 214122
〔Abstract〕Based on constuctive and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ies, three modes of self-independent network tutoring system are researched,including individual tutoring, cooperation learning and instructor tutorship mode. And then,using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method, the author designs the system overall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four subsystems: the administration, the public tutoring, the student and the instructor subsystem.省略 and the dynamic multimedia technology,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sharing, interactive, dynamic qualities and so on.
〔Keywords〕information retrieval network tutoring system tutoring mo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现在很多高校信息检索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其中不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教学系统,对信息检索学科产生过重要作用。但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立体强化,很多系统功能滞后的缺陷凸显[1]。我们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探讨了高校信息检索教学三阶段的各种网络教学模式,以此理念和模式为指导设计了信息检索网络教学系统。以下对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功能以及系统的特点作一些介绍。
1系统的设计理念
1.1设计原则
信息检索是一门工具和方法课,在设计教学系统时必须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特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潜能发挥和个性发展效果;同时,教学内容是一个动态的和不断更新的过程,系统应具有方便地对网上教学内容随时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的功能,以保持系统的动态更新。因此,系统的开发应该基于开放性、交互性、动态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原则进行[2]。
1.2系统的学习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本信息检索课程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脑中的知识是以网状结构表达的,即知识点、链和由此形成的网络三部分构成。这意味着在教学中要对复杂主题作非线性的多维度的浏览,即在不同场合,从不同方向重返同一个概念。Web技术特点正好与“作非线性的多维度的浏览”相吻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以认知结构为中心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情境创设”、“意义建构”、“协作”和“会话”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与其它课程相比,由于信息检索课中数字资源的检索教学占到很大比例,而Web技术非常适合于构造数字资源教学的虚拟情景,进行协作活动从而实现某种意义的建构过程[3]。
2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检索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必须服从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研究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设计人性化的系统,而一个实用的系统可以支持多种教学模式。
2.1系统的“三阶段” 教学模式
高校信息检索教育按用户知识层次可分为“三阶段”:①大学新生的“导向阶段”;②三、四年级学生的“入门阶段”;③研究生和未受过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系统培训的教师的“高级阶段”。因此一个完整的系统应该针对“三阶段”的不同要求而分别进行不同的设计。“导向阶段”侧重于信息检索知识的扫盲,如图书馆文献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书目以及联合目录的使用简介等;“入门阶段”要求详细设计,内容丰富,包括各种载体、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以及各种教学案例示范;“高级阶段”侧重于研究型的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例如论文开题、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等检索利用等。
2.2系统的三种网络教学模式
系统可以设计成三种网络教学模式,即个性化教学模式、协作型学习模式以及教师辅导模式。
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对象的学科专业、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点掌握牢固程度的不同,给出相应学习策略、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与其它课程不同的是,根据用户学科专业和信息资源类型的不同,信息检索可以分为理工类信息检索、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等。系统可以通过设计各学科的在线学习资料浏览、课件资源下载和在线练习等功能来实现。
协作型学习模式是指为多个学生提供对同一问题用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综合的机会,从而构造一个让学生们协作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主要以WWW技术设计网络虚拟咨询台、在线论坛和聊天室等方式来实现。如可在论坛中一些典型的检索案例、检索策略等问题,以供讨论。
教师辅导模式:对于网上学习,虽然没有教师面对面的解释,但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的环境。设计网络虚拟咨询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时答疑,问题和答案可以同时显示。这是一个开放平台,其他信息检索爱好者和图书馆读者都可以浏览、提问。
3系统总体结构与功能
信息检索课在我国高校是一门基础和工具课,是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各个高校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既有必修也有选修,而且考虑到“三阶段” 教学的不同要求,我们把系统的开放性作为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校园网上的用户不需要注册和登录,随时可进入网站,使用系统的公共教学资源进行视频浏览、课件下载、网上提问等自主学习。用户免费注册与登录系统后,还可以进行习题练习、自适应模拟测试等[4]。经过实地考察和大量资料研究,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确立了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基于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设计了4个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公共教学子系统、学生子系统和教师子系统。
3.1管理子系统
信息检索管理子系统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专门的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中,只有管理员可以对班级、教师信息以及数据库备份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子系统包括以下3个模块:
教师信息模块:添加、修改和删除教师名单及个人信息,并分配教师一定的权限。
班级管理模块:管理教师带班信息,信息检索课是全校的基础工具课,因此应包括院系名称、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以及带班情况等。
数据备份模块:进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备份。
3.2公共教学子系统
多数网络教学系统是封闭式的,系统资源只提供给内部教学使用。而信息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普及型的教育,只有全民实施开放式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信息素质。因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公共教学子系统,实现了网上信息素质教育资源的免费共享。该公共教学子系统为开放式平台,用户通过校园网即可随时使用。该子系统设计了6个模块:用户注册、学科资源导航库、知识库、互动教学空间、课程指南、信息公告。该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公共教学子系统结构功能
用户注册模块:提供教师和学生注册、登录和修改密码的功能,并分配不同的权限。
学科导航库模块:以学科为轴心对Internet上的相关学术信息资源进行搜集、评价、分类标引、组织、整序,链接源信息,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导航。本模块目前已经完成我校两个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和发酵工程网络信息导航库的建设。
知识库模块:把信息资源利用中常见问题、信息检索基本常识、常用信息检索技术和检索策略汇集,输入SQL Server数据库。所建立的知识库具有浏览和检索两种功能。
互动教学空间模块:提供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学习教学活动。该模块提供FAQ、E-mail提问、在线提问、教师答疑、实时交流、网络论坛6种教学功能。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定期在网页上公布FAQ,即常见问题及教师的解答;每位教师的E-mail信箱都公开在网页上,学生可以将问题以E-mail形式发送给教师,教师通过E-mail回答问题;在线提问是学生通过Web Form提交问题,教师每天定期在网页上答复;通过公布教师的QQ号或MSN地址,学生就可以和教师在网上实时交流;建立一个信息检索课程专用QQ群,学生只要加入群,就可以实现群内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上实时交流;在论坛中动态地一些典型的检索案例、检索策略等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讨论,激发他们对信息检索课的学习兴趣。
课程指南模块:介绍信息检索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学习进度以及任课教师的简要介绍等。
信息公告模块:教学的各种最新信息。
通过该平台,学生和其他网络用户都可以方便地登录到系统,在线浏览多媒体教学课件、下载课件、进行视频点播,还可以在线浏览和下载练习题和教学案例以及进行模拟测试。
3.3学生子系统
学生子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学生登录到该系统后,可以根据系统的导航机制,浏览课程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下载课件。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参加虚拟考场、在线练习或自适应考试,通过模拟答题查看自己知识薄弱点,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子系统包括5个模块,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子系统结构功能
多媒体教室模块:在近三年《信息检索》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我们采用DreamweaverMX,FireworksMX和FlashMX软件以及超链接技术,采用章节式目录结构,制作了理工和文科两套网页式动态教学课件,在本教学平台上。用户可在网上在线浏览、下载课件及视频播放课件等。
题库模块:习题按照章节进行整序,包括单元练习、阶段测试题、答案内容,题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概念题与问答题等。根据我校学科设置的特点,题库按照理工、生物化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建库。教学案例库汇集了我们多年信息检索教学的典型案例,如863课题立项、成果鉴定、查新检索实例等。
在线作业模块:可以查询学生己经完成和待完成的作业,点击已经完成的作业名称可以查到授课教师给出当次作业的评分,点击未完成作业名称即进入作业提交界面,学生就可以进行答题。完成之后,提交作业。
虚拟考场:提供自动组卷、选题、计时和计分等功能。
教学质量评估:该模块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质量,以往的信息检索教学系统大都没有设计此功能。系统自动对各班级学生的考试情况、考分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各种提问式、反馈式网上调查,学生可以给教师评分,对教学评估,以利于教师改进不足,调整教学策略,补充新内容等。学生在这里可查询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及老师的点评,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等相关信息。
3.4教师子系统
教师子系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信息、作业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资料共享的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管理,包括回答问题、删除冗余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分类,以便于学生查询。另外,该系统允许教师进行对所授课程题库的维护和更新,查询、统计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并掌握学生知识欠缺处,调整教学进度与内容等。该子系统设计了6个模块,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子系统结构功能
教学管理:提供录入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安排、实习安排,可对教案内容的相应部分进行增删和修改。
出题与阅卷:提供作业添加修改、作业批改、试卷添加修改、试卷评阅四个主要功能。系统允许教师远程操作,减少教师因家庭学校间路途遥远而导致疲劳。
题库管理:教师进入试题录入工作区进行录入,并存入题库。教师还可以根据信息检索教学的需要,选择试卷中某些题目进行修改、替换和删除,以便不断丰富题库内容。
学生管理:提供对任课教师所辖班级学生信息的管理功能。
教师答疑:针对以往教学系统师生交互功能的不足,本系统开发了网上虚拟咨询与答疑功能,提供教师的QQ号或MSN地址,建立信息检索QQ群,实现了网上实时交互。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向老师提问,老师随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答案显示在咨询问题之后,并存入系统后台数据库。
资源库管理:提供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信息检索知识库、导航库信息的上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多媒体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件应充分体现科学的教育思想,成功的教学经验,灵活的教学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点,使原本局限于黑板、粉笔的枯燥讲解变成生动的演示;课件的内容应该突出设计课程的重点――课题检索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上机实习;另外,也可借助一些数字录像、录音设备,摄录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授课录像和录音,用多媒体软件制成avi文件,供学生点播观看。
4系统的特点
4.1关键技术
与传统的教学系统采用C/S结构不同,本系统基于B/S三层体系结构构建,可节省硬件资源,达到网络共享目的。在 Framework环境下开发,应用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考虑到微软的.NET技术比较成熟,且具有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程等很多优点,因此本系统采用.NET技术;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和关键所在,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都来自于后台数据库,系统对各种信息的处理结果也都存储于后台数据库中。本系统连接到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使用SQL Connection对象,并通过用连接池(Connection Poo1)来反复地使用数据库的连接[5];是ADO的下一代, 它使用XML为核心,使用“无连接传输模式”访问数据源。当用户访问数据源时,无须经过冗长的连接操作和锁定连接对象,会将数据源的数据读入DataSet(数据集)对象,每个用户都拥有专属的DataSet(数据集)对象,再将专属的DataSet(数据集)对象连接到DataList控件。因此,通过技术的核心――实现对后台数据库的操作,有利于系统的安全性[6];系统中的交互式网页制作主要使用Dreamweaver和Frontpage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利用Flash、Authorware和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并采用了嵌入技术,使网页式课件具有动态播放和立体演示的效果。
4.2使用特点
信息检索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由于采用了最新的WWW信息技术研制开发,除了具有普通网络教学系统具有的安全性、可维护性等特点以外,在开放使用、资源共享、教学交互以及教学课件和内容的动态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开放性。学习信息检索课程的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远程或在局域网登录网站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这种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共享性。本系统设计了公共教学平台,除本校学生外,其他教学科研人员和信息检索爱好者均可通过校园网方便地登录到网站,在线浏览多媒体教学课件、下载课件、进行视频点播,还可在线浏览和下载练习题和教学案例以及进行模拟测试,为全民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基础平台。
交互性。提供了网上虚拟咨询平台、“个性化”、“协作型”交互式学习空间,信息检索学生可通过聊天室、Web Form、E-mail、在线论坛等实现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互。
动态性。采用了动态Web与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网页式课件具有动态播放和立体演示的效果。由于网络课件不仅实时,而且是动态的,教师可以根据文献资源和信息检索方法的情况,及时补充、增加实用和新颖的教学内容,及时修改、调整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和作用[7]。
5结语
从目前本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投入我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校信息检索课程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而且由于实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除了随堂学习以外,可通过网络系统和网络课件自主式学习,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师与图书馆咨询馆员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及时在线回答咨询平台上学生的提问,定期搜集和维护学科导航库和信息检索知识库。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更新“三阶段”教学内容,提供最新的多媒体课件下载,随时最新教学案例和教学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我校“三阶段”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教学专家的肯定。测试题库和在线测试系统,并发测试学生达到100人以上也未出现问题。但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网络带宽不够时,在线教学视频和音频信息的传输问题;自动组卷还不理想,信息检索知识库的智能化等还有待研究。我们只有不断追随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本系统不断地更新、改进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提高高校学生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小文.关于建立全国文献检索课教学管理系统的构想.图书论坛,2005(1):170-172.
[2] 朱晓菊,孙祯祥.基于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交互方式分析.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1):57-59.
[3] 杨红颖,王向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4):24-26.
[4] 赵铁成,刘仁坤.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一体化设计探索.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4):38-40.
[5] 王华杰,黄山.精通C#数据库编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13.
[6] 孙三才.精通C#与ASP_NET程序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28-239.
- 上一篇:对平面设计岗位的理解
- 下一篇:教育教学叙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