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风险评估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废物风险评估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试行)
2019年5月23日
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基本制度。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二)基本要求。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后者主要适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5.规范预检分诊工作,落实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防控措施。将发热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以及其他季节流行性感染疾病症状、体征的就诊者纳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将基于特定病种、操作和技术等的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纳入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
二、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根据感控工作需要,对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数据信息开展收集、分析、反馈,以及依法依规上报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要求。
1.制订并实施可行的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的类型、指标、方法以及监测结果的反馈等;明确监测责任主体、参与主体及其各自职责;强化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履行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义务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2.为开展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提供物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积极稳妥地推动信息化监测工作,并将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的监测质量、结果评价及数据利用等纳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体系。
3.加强对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及效果评价。
4.完善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多主体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反馈机制,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监测结果能够有效应用于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的实践。
三、感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中各相关主体自觉、有效、规范地执行感控标准预防措施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内容。标准预防主要包括手卫生、隔离、环境清洁消毒、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安全注射等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资源配置与经费投入,以保障感控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不得以控制成本和支出为由,挤占、削减费用,影响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
1.手卫生。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据标准预防的规定和诊疗活动的需要,合理配置手卫生设施、持续推动和优化手卫生实践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手卫生制度,全面推动手卫生的实施。
②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实施、监测和考核等工作;定期开展覆盖全体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临床科室是手卫生执行的主体部门,日常实施自查与监督管理。
③根据不同部门和专业实施手卫生的需要,为其配备设置规范、数量足够、使用方便的手卫生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液,以及手卫生流程图等。重点部门、区域和部位应当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④建立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手卫生监测、评估、干预和反馈机制,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
2.隔离。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过程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感染传播风险,依法、规范地设立有效屏障的规范性要求。
隔离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明确或可能的感染传播能力的人员,对其按照感染源进行隔离;另一类是具有获得感染可能的高风险目标人员,对其进行保护性隔离。隔离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行为屏障。物理屏障以实现空间分隔为基本手段,行为屏障以规范诊疗活动和实施标准预防为重点。
(2)基本要求。
①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特点,制订并实施本机构的隔离措施管理规定。
②对需要实施隔离措施的患者,应当采取单间隔离或同类患者集中隔离的方式;对医务人员加强隔离技术培训;为隔离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隔离患者所用诊疗物品应当专人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
③在严格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照疾病传播途径和防控级别实施针对性隔离措施。
④加强对隔离患者的探视、陪护人员的感控知识宣教与管理,指导和监督探视、陪护人员根据患者感染情况选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⑤对隔离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反馈,并加以持续质量改进。
3.环境清洁消毒。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诊疗区域的空气、
环境和物体(包括诊疗器械、医疗设备、床单元等)表面,以及地面等实施清洁消毒或新风管理,以防控与环境相关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确定实施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的主体部门及监管部门,明确各部门及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
②确定不同风险区域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的基本规范、标准操作流程和监督检查的规定,并开展相关培训。
③规范开展针对诊疗环境物表清洁消毒过程及效果的监测。
④制订并严格执行感染暴发(疑似暴发)后的环境清洁消毒规定与床单元终末处置流程。
⑤明确对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与医疗用水实施清洁消毒、新风管理和进行监管的主体部门及其职责,制订并执行操作规程及监测程序。
4.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和/或灭菌。
(1)涵义。是医疗机构对临床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正确地实施清洁消毒和/或灭菌处置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根据所使用可复用诊疗器械/物品的感染风险分级,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再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形式的清洁、低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高水平消毒和/或灭菌等;相关操作人员应当做好职业防护。
②在实施消毒灭菌处置前应当对污染的器械/物品进行彻底清洗。但针对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灭菌处置前应当先消毒。
③建立针对内镜、外来器械、植入物等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规范和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做好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和反馈。
④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物品符合使用管理规定,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
⑤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灭菌产品应当符合相应生产与使用管理规定,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
⑥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程序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过程和结果监测,建立并执行质量追溯机制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对经清洗消毒灭菌的器械/物品应当采取集中供应的管理方式。
5.安全注射。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为有效防范因注射导致的感染风险所采取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使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的临床注射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制订并实施安全注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负责安全注射管理的责任部门和感控部门或人员的监督指导责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注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严格实施无菌技术操作。
②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注射用具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废弃;使用的可复用注射用具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清洗灭菌;杜绝注射用具及注射药品的共用、复用等不规范使用。
③加强对注射前准备、实施注射操作和注射操作完成后医疗废物处置等的全过程风险管理、监测与控制,强化对注射全过程中各相关操作者行为的监督管理。
④提供数量充足、符合规范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锐(利)器盒;指导、监督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正确处置使用后的注射器具。
四、感控风险评估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感控风险开展的综合分析、评价、预判、筛查和干预等活动,从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规范性要求。感控风险评估种类主要包括病例风险评估、病种风险评估、部门(科室)风险评估、机构风险评估,以及感染聚集、流行和暴发等的风险评估。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及其科室、部门应当根据所开展诊疗活动的特点,定期开展感控风险评估。
2.明确影响本机构感控的主要风险因素和优先干预次序。
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设定或调整干预目标和策略,采取基于循证证据的干预措施。
4.建立并实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开展感染高危人员筛查的工作机制。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及其传播,根据本机构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开展的监测、预防与控制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目前要求纳入目标防控的多重耐药菌包括但不限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等。
(二)基本要求。
1.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明确各责任部门和岗位的分工、职责和工作范围等。
2.依据本机构和所在地区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确定多重耐药菌监控范围,加强信息化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重点部门和易感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3.加强感染防控、感染病学、临床微生物学、重症医学和临床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多部门协作机制,提升专业能力。
4.加强针对本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5.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措施,核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与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标准预防、减少侵入性操作,以及必要的针对环境和患者的主动监测和干预等。
6.规范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六、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一)侵入性器械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1.涵义。是诊疗活动中与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的防控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和透析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基本要求。
(1)建立本机构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侵入性诊疗器械名录。
(2)制订并实施临床使用各类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防控的具体措施。
(3)实施临床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病例的目标性监测。
(4)开展临床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
(5)根据病例及干预措施依从性监测数据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二)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1.涵义。是诊疗活动中与外科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包括介入诊疗操作、内镜诊疗操作、CT/超声等引导下穿刺诊疗等)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1)建立本机构诊疗活动中所开展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名录。
(2)制订并实施所开展各项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感染防控措施,以及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的规则和流程。
(3)根据患者病情和拟施行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种类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感染防控措施。
(4)规范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
(5)实施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相关感染病例目标性监测。
(6)开展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相关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
(7)根据病例及干预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数据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七、感控培训教育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感控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要求。感控培训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培训目标、适用对象、进度安排、实施方式,以及考核评估等。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医疗、护理、教育科研和后勤保障等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和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当将感染防控相关内容纳入所开展的培训教育之中。各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应当根据培训对象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接受感控知识培训的形式、内容与方法等,并做好培训教育组织管理工作。
3.制订并实施感控知识与技能培训教育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纳入相关医务人员执业资质(准入)、执业记录和定期考核管理。
4.向陪护、探视等人员提供感控相关基础知识宣教服务。
八、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疑似暴发、暴发等情况,依法依规采取预警、调查、报告与处置等措施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要求。
1.建立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强化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定位;制订并执行感染监测以及感染暴发的报告、调查与处置等规定、流程和应急预案。
2.建立并执行感染疑似暴发、暴发管理机制,组建感控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开展感染疑似暴发、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
3.强化各级具有报告责任主体履职情况的监督问责。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短时间内出现3例或以上临床症状相同或相近的感染病例,尤其是病例间可能存在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共同暴露因素或者共同感染来源时,无论有无病原体同种同源检测的结果或检测回报结果如何,都应当按规定逐级报告本机构感控部门(或专职人员)和法人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4.制订并实施感染疑似暴发、暴发处置预案。处置预案应当定期进行补充、调整和优化,并组织开展经常性演练。
九、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和上报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按传播途径分类,主要包括血源性暴露、呼吸道暴露、消化道暴露和接触暴露等。
(二)基本要求。
1.建立适用于本机构的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规范和流程,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明确管理主体及其职责;制订并执行适用的预防、处置和报告流程;实施监督考核等。
2.根据防控实践的需要,为医务人员提供数量充足、符合规范要求的用于防范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的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其他支持、保障措施。
3.对医务人员开展有关预防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培训教育,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高风险部门应当定期进行相关应急演练。
4.建立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报告管理体系与流程。
5.对发生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暴露后评估、处置和随访,严格按照相关防护要求采取检测、预防用药等应对处置措施。
6.建立并执行预防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医务人员疫苗接种管理制度。
十、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法依规开展本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防控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要求。
1.诊疗区域空间布局、设备设施和诊疗流程等符合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2.确定承担本机构内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主体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明确感控管理部门或人员指导监督本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防控工作开展的职责。
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要求,重点询问和关注就诊者发热、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害等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并了解就诊者症状出现以来的就医、用药情况。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的救治条件时,应当规范采取就地隔离或转诊至有能力救治的医疗机构等措施。
篇2
一、主要目标
到年,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和基本覆盖全市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大土壤环境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一)源头控制水平。
1.全市五类重金属(汞、镉、铬、铅、类金属砷)污染物排放量比年规划调查数据降低5%以上,非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年规划调查数据降低5%,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年规划调查数据降低20%。
2.重点行业(再生有色金属生产、炼钢、废弃物焚烧)单位产量(处理量)二噁英排放强度比年削减10%。
3.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市本级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5%以上,各县(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重点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市本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各县(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4.农田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不低于80%,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面积达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
5.建立全市污染场地环境风险控制清单,确定主要污染场地的范围、污染程度和风险控制措施。
(二)监测监控能力。
1.建立重点企业和主要工业集聚区土壤监测体系,重点行业新源二噁英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2.建成农产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控体系,标准农田长期监测点覆盖率不低于80%。
3.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二噁英重点源监督性监测。
4.基本建成土壤环境状况数据库,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三)环境质量指标。
1.主要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指标达标率不低于80%。
2.新增的工业用途转非工业用途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执行率不低于90%,新建的非工业用途建设项目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90%。
二、主要任务
详见附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级部门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由市生态办牵头,市发改、经信、科技、财政、国土资源、建设、规划、水利、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参加,定期分析土壤污染防治形势,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协调全市清洁土壤行动。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清洁土壤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县(市、区)年度生态建设考核体系,并与生态市县、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挂钩。
篇3
【摘要】 目的 完善院前急救出诊管理方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降低护士出诊风险。方法 全面分析总结院前急救护士出诊过程中的步骤及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制订管理细则。结果 对护士出诊风险做评估分析,制订、修正、完善管理条例,使护士出诊风险发生率降低。结论 院前急救护士出诊风险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通过风险评估、环节控制,降低出诊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出诊风险 管理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救护,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基础。近几年来,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案例多有报道,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出诊风险和细节管理,才能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本文就常见院前急救护士出诊风险进行探讨,提出护理管理对策和防范措施,预防纠纷的发生。
1 院前急救护士出诊风险发生的原因
1.1 出诊前风险
1.1.1 呼救信息接收不准确。呼救者常因事发突然而情绪紧张,不能准确描述地点,病情等重要信息。
1.1.2 到达现场时间长 医护人员及司机的急救意识不强,出诊速度慢;或接诊途中出现意外,如遇到堵车等突况没有及时调派其他车辆出诊,也没有和患者联系说明情况,延误抢救时间。
1.1.3 急救药品、器械不足
1.1.3.1 出诊护士经验不够,不能对现场情况做出全面评估,导致急救药品、物品准备不足。
1.1.3.2 责任心不强,接班时没有对出诊物品进行交接和清点。
2.1 现场救护风险
2.1.1 现场环境条件限制
急救现场多为家里或路边等公共场所,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家属或路人目睹抢救全过程,家属通常会情绪过激,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展开。特别是在夜间出诊,光线差,急救操作会受到影响。
2.1.2 护理操作不熟练
护士通常因患者病情紧急而精神紧张,如果急救技术操作不过硬或动作过慢,加之出诊护士通常只有一位,需要建立静脉通道、推药、配合插管、测血压等,常常手忙脚乱,引起纠纷[1]。
2.1.3 医嘱执行错误 现场急救中执行的是口头医嘱,会出现复述错误等情况,导致处置不当影响急救。
2.1.4 忽略了家属的知情同意
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容易忽略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特别是紧急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等时,未取得家属的同意,一旦患者抢救不成功,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2.1.5 传染病感染风险
护士未戴手套或在抢救过程中手套破损等,一旦被刺伤就加大了被感染的风险;呼吸道传染病在转运途中也有感染护士的风险。
2.1.6 暴力伤害风险
与患方沟通不足或信息传达不准确,在患方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对护士造成暴力伤害。
3.1 转运途中的风险
3.1.1 未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风险,没有与患方签署转运同意书。一旦病人病情急骤变化,从而产生纠纷。
3.1.2 转运途中护士护理不细致,造成管道脱落或病情观察不及时,易产生纠纷。
3.1.3 不正确的搬运方式和护送过程(如坠床、车辆故障等),特别是居住条件拥挤的地方,容易让患者再次受伤。
4.1 其他风险
护理记录不准确或不齐全,急救现场资料丢失(特别是死亡心电图遗失),急救车车速快等都是安全隐患。
2 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风险防范
2.1 加强急诊管理,重视急诊科硬件及软件建设
2.1.1 做好急救车的保养,定期检查车辆故障、性能,每天进行消毒,排除不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2.1.2 加强交接班制度,严格器材物品交接。坚持每班认真检查做好登记,使急救器械、药品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急救物品100%符合要求。
2.1.3 制定完善的出诊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流程体系的建立。
2.1.3.1 规范120接诊流程:应配备录音电话,详细记录出诊地点、路线以及联系方式,如地点不容易寻找,应让家属到醒目地段等待,缩短时间。另外用简短易懂的语言指导患者或家属自救自护。
2.1.3.2 疾病处理流程体系建立:如建立心肌梗塞的处理流程、呼吸心跳骤停的处理流程,有助于护士以规范的方式、最短的时间抢救患者。加强口头医嘱双人查对复述制度。
2.2 加强急救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2.2.1 培养职业道德情操
急救护士必须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救死扶伤的敬业奉献精神。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的急救理念。
2.2.2 加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通过定期讲座、教学示范、护理查房、技术考核、急救演练等方式与医生进行配合练习并定期考核,使护士抢救有条不紊。
2.2.3 加强法律知识和风险意识的培训
护士必须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应加强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落实院前急救记录,到院时要与科室做好交接工作[2]。对拒绝来院、途中有危险或到现场后患者已死亡的情况,需要填写院前急救知情同意书并让家属或患者签字认可。对于抢救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应及时将病情转归、治疗过程主动告知家属,杜绝纠纷的发生。对于没有家属的患者,应清点随身物品(最好有旁观群众或警察做证),妥善保管并签字,避免财物方面的纠纷。
2.2.4 加强沟通技巧培训
重视人性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如患者可能救治无效时,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家属,使其先有思想准备。如患者已死亡,医务人员不可立即离开,一切抢救用物需征得家属同意后撤去,以防家属感情上不能接受而发生纠纷[3]。
2.2.5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讲座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每个急救护士均要接受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训练。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程序,避免被针头等利器刺伤。
2.3 加强护士长风险干预管理
2.3.1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对护士出诊时可能产生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侧重风险预防,重点环节把好关。重点是急救物品是否完好和备齐,急救组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现场急救配合能力等,并在护士会上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
2.3.2 加强护理人员管理
护士长实行排班优化组合,合理安排护士轮班,使护士休息与工作劳逸结合,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投入。
总结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中的前沿阵地,为病人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因此,急诊科护士只有扎实工作,积累经验,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急救护理事业,降低出诊护士风险,提高急诊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纠纷及防范措施,中国医学创新,2009,2(4)75-76
篇4
关键词:针刺伤 护士 感染 原因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6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85-01
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体检已渐成为人们珍爱生命、善待自我的一种自觉行为。采血是体检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刺伤是采血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趁机接种到受伤者体内[1]。采血护士所采的血液有可能含有HIV、HBV、HCV等,所以采血护士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避免职业风险。
1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采血流程从去下护针帽、静脉穿刺、留样、拔针直至将采血针置入锐器盒,每一步都有被针刺伤的风险。
1.1 对针刺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不重视自身保护,对针刺伤未引起高度重视。
1.2 护理操作中,把使用过的针头或其它锐利器械放在不应该放置的地方或随意传递。
1.3 将用后的尖锐针头或器械放入已经过满的锐器盒,在进行严密封闭锐器盒时,造成操作者被刺伤。
1.4 穿刺时,由于操作者过度紧张被针刺伤。
1.5 穿刺时,对采血有畏惧心理的体检者,由于过度紧张使他们在采血时肢体会出现不自主的回避动作,导致护士在操作时发生针头脱落或者被针头刺伤。
1.6 操作动作不规范、动作鲁莽:我院体检中心留取血液标本的容器是真空试管,在穿刺成功后需要将采血针的另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帽的正中,由于体检人员比较多,护士操作时必须相应地提高速度,尤其是体检者采取的血液标本比较多时,如果动作鲁莽或不专心,在换试管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针刺伤。
2 防护措施
2.1 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开展培训班及讲座,系统讲解防护知识,介绍各种容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环节。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规范护理操作行为,进行护理安全技能培训,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增强健康防护知识。
2.2 与体检人员做好沟通。护士操作时应主动与体检者沟通,做到“一个微笑、一声您好、一声请坐”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体检者信任。避免发生采血过程中受检人员不合作导致护士针刺伤。并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避免反复穿剌,做到一针见血。
2.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尽量戴手套,这样避免了操作者的手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的接触,这样既保护了采血室护士,也保护了受检者。针刺伤易发生在拔针的环节上,正确的拔针和妥善的处理针头尤为重要。拔出的针头不必作任何处理,直接放入坚固的锐器盒内,采血结束后按规定统一处理。
2.4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整理用物和处理使用过的针头过程中,使用过的针头尚未放入锐器盒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环节,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护士应立即将使用过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也可将锐器盒携至病人身旁。锐器盒收集只装四分之三,以减少刺伤的机会。
2.5 意外刺伤的紧急处理办法。如不慎被带血液污染的针头等锐利器械刺伤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并且捏住伤口处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同时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必要时查HBV、HCV,并定期检查和随访。对于已知病人是HBV的情况下,及时接受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是HIV的病人应及时向院感染科汇报,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医护人员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2]。并汇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3 小结
加强采血室护士的职业风险防护管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和各项控感规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使采血室护士真正了解到正确处理污染锐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3]对减少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25~526
篇5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1 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1)手术中不慎刺伤(2)丢弃用过的针头时;(3)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4)针头用完盖帽时;(5)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3 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医护人员操作不安全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掌握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目的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一些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使之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3.2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3.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专人收集和焚毁。目前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3.4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者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以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篇6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对策研究
0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的血液、体液、尿液等新陈代谢产物是医学检验室所必须涉及的特殊物质,由于此类物质本身携带一定的细菌,如果不进行科学的处理一定会造成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现象[1-2]。所以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
1.1生物安全防护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各级医院现行的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对检验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没有结合检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护制度,导致规章制度的内容缺乏可行性,所以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一个完善的安全防护制度可以遵循,所以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应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进而生物安全防护效率和质量也会受很大影响[3-4]。
1.2检验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在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的检验人员,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类型的检验物质,特别是阳性标本及菌种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者梅毒等阳性标本。这些检验物质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方面给检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能降低实验室的安全性,所以,检验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检验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缺乏,医学检验实验室中各项操作没有运行系统、全面的制度管理,各项实验室操作工作无规章可循,导致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不能严格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危险事件频繁发生。检验过程中忽视了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出现没有佩戴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性装置,未穿戴职业服装进入工作区,随便进食等不符合规范情况,这些都为细菌的传播提供了载体。
1.3实验室清洁工作不到位
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仪器多,实验完成后如果未对相关仪器严格消毒、清洁,能够导致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管理工作混乱、生物不安全因素多,所以清洁是医学检验实验室的首要工作之一[5]。检验实验室每天会接收各种各样的检验样品,为了避免细菌传播和滋生等问题,检验人员必须对实验室的仪器、检验工具、设备等进行深度清洁。实际工作中检验人员对实验室清洁工作重视不够,出现了检验设备后用后未进行消毒处理,滋生了细菌现象。
2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2.1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将安全内容宣传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定时、定期检查各项生物检验工作,操作流程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完善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各项预防措施顺利实施。
2.2强化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专业水平
从事生物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需要具备安全意识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风险因素,保证实验室及检验人员的安全[6]。所以,医院要定期对相关检验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安全宣讲活动,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检验人员明确检验工作的性质以及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实施生物防护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宣教各种规章,使检验人员牢记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各项实验安全展开。另外检验人员在检验实验室工作和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要遵守规范,进入实验室需要穿戴隔离服,遵守检验规定和检验流程,及时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在进行细菌性检验和实验时,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更要做到位。要不断加强操作者的无菌理念,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确保各项操作按规范要求展开,并严格控制各项流程。
2.3监测生物安全风险因素
实时监测生物安全风险因素能够及时发现存在于医学检验实验室中的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检验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生物风险因素的敏锐程度,以便能够科学的识别各种类型的生物风险,准确找到风险源头,以采取针对性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检验样本采集、样本运送、样本检验过程、样本菌的传播,是发生生物安全风险事件的主要环节[7]。因此需要对检验样本的传染性、细菌的传播途径、细菌的稳定性、设备应用风险等内容展开相应的风险评估。针对检验过程中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2.4做好对实验室和检验设备的管理和消毒清洁工作
首先,检验人员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检验要求设计布置符合医院检验要求的实验室格局,将实验室内部划分和隔离为检验区、清洁区、污染区。不同区域进行有效隔断,有效阻断细菌传播的途径,并用明确的标签将不同区域进行标识。其次,检验人员要做好检验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检验设备在使用前后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消毒处理。为确保检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保质保量地补充欠缺的检验设备,保证检验人员能够及时应用到所需要的检验设备,为检验人员高效、安全、顺利完成检验工作奠定基础。再次,检验人员要做好实验室和检验设备的清洁工作,检验设备是医学检验实验室运行的基础设施,也是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所以,检验人员要及时清洁实验室和检验设备,并详细记录检验设备的应用时间、检验物质、应用流程、清洁说明等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检验设备的清洁工作。同时,检验人员还需要做好检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维修出现故障的检验设备,及时清洁应用过的设备,避免细菌残留。最后检验人员要做好检验标本的管理和防护工作,并对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处理。在安全的处理环境中放置处置废物,避免细菌的繁殖和扩展,同时避免给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造成生物影响[8]。
篇7
关键词: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中,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性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有效做到自我防护[1]。因此,加强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与教育已是当务之急。也已成为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焦点。
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生物性或感染性危险因素
(1)皮肤有破损时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2)抽血(将血液注入试管内时)、注射、输液、器械传递、清洗器械过程中被锐气刺伤、割伤;
(3)整理操作后用物及手术后器械、分离输液器针帽重新套回时等刺伤;
(4)在操作时病人或其他人突然转移时刺伤操作者。
(5)不正确的废物处理。
(6)手术室护士接触血液机会多,经常接触手术刀片、缝合针和各种利器,加上术前刷手造成皮肤保护层的破坏,为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侵入提供门户。
供应室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发生损伤和感染。
(8)产科护士出于经常接触产妇的恶露、羊水和血液,而被感染机率也增大。
2、化学性危险因素
(1) 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固定剂:护士频繁接触这些制剂,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
(2)化学药物:大多数抗肿瘤药物是细胞毒制剂。在配置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溢出,形成含有毒性颗粒的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月经紊乱、脱发、致突变、致癌、致畸形等毒性反应。
(3 )各种毒性垃圾
(4 ) 各种废气、污染物体,医院的工作环境复杂,多种废气、污染气体对护士均可构成职业威胁。
3、物理性危险因素
对护理人员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包括放射线、各种辐射、噪音(电话铃声、机器声、病人的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粉尘、锐气伤、负重等。
二、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职业暴露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又在于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2注重特殊人群的防护教育
2,3预防防护过度:不要因防护过度耽误病人的抢救,否则将要负法律责任。
2,4加强护士自身防护
(1) 疾病防护(2) 划、刺伤防护(3)正确洗手(4 ) 污染防护(5) 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6) 重视终末消毒(7) 个人保护措施
3、加强职业防护管理、加强职业暴露处理
3.1医院要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上升到法律高度,组建职业防护安全管理领导组,健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职业暴露上报制度,处理程序,风险评估标准等,并把各项制度及措施落到实处[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护士工作中各种应该意识到危害的存在,树立一种全面预防的观念,把来自任何病人的血液都视为有传染性,在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自觉遵守防护要求,使之成为习惯。
3.2护理操作过程中减少暴露环节:戴手套是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减少血液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有经常戴手套习惯的医务人员其皮肤黏膜被医疗器械损伤和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的机会均明显少于不戴手套者,表明戴手套能减少皮肤接触血液次数并且不增加皮肤的损伤 。特殊操作如内镜的清洗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利器使用后立即丢入锐器盒,是防范针刺伤的有效措施。
3.3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护士工作中操作较多,接触病人的频率高,手污染的机会最多,经计算护士洗手应不少于35次/d。用肥皂和清洁剂洗手,可使手的细菌减少90%,那么洗手技术是关键。水龙头是护理人员经常接触的设施,洗手后用手拧污染的水龙头是造成护理人员手微生物超标的原因,应改为感应式、肘碰式或脚踏式。减少护理人员手的接触,同时严格遵守洗手原则,每步都要在活水下认真清洗,了解洗手的指征和合格率,加强自我防护,据国外报道,通过院内洗手可以降低30%的院内感染,大量研究报告证实了院内洗手是有效性
总之,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健康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随着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将带来新的职业危险因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一项长期的不容忽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2015年护理部在等级医院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第一季度工作重点:护理基础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1、加强新入职护士、在职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和专科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培训内容符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和护理岗位实际需求,切实提高护理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一季度护理部组织专题讲座3期:《护理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品管圈》、《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全院护理人员、实习生参加;每周四中午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新疆医学院一附院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共参加培训4期,学习人员110人。
2、探索护士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护理部根据护理岗位职责、风险要素、工作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德能勤绩廉方面,对每个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优、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护士积极性。
3、护理部开展“品管圈”活动,与3月4日召开“塔城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品管圈活动启动会”,并每周召开一次“品管圈”专题会。
(二)改善临床护理服务。
1、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护理职责,注重护理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医护团队合作和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质控科、护理部、健康教育管理小组每月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护士进行随机抽查提问各项护理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并总结反馈给科护士长及护理部。1-3共抽查提问科室护理人员150人次,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科室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和出院指导。护理部、质控科每月对病区病人进行抽查,督导检查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情况,并与科室绩效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科室及时整改。临床科室实行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通过电话回访使患者体验到被关心的感觉。护理部每月对科室电话回访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护理部每月通过患者对科室护理人员做满意度调查,1-3度患者满意度为98%以上。
2、每月对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并有所突破和创新。护理部针对科室优护亮点问题,每月进行汇总,并在每月“护理质量委员会例会及护理安全工作反馈会”上大家学习、推广,让优护的亮点在每个科室闪光,照亮温暖每一个患者。1-3月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共计开展优护亮点工作20项。
3、在门(急)诊、手术室等进一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改进护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三)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完善护理质量控制组织,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2、继续合理使用质量持续改进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各科室每月对存在问题的工作有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最后有效果追踪,对于整改效果不明显或效果差,再进行PDCA的循环,真正达到持续改进。1-3护理部召开临床科室“护理工作持续改进”专题会议一次,共计持续改进问题42项,保障了护理安全质量。
3、完善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质量控制和考核标准。护理部、质控科每月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在每月的“护理质量委员会例会及护理安全工作反馈”会反馈,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4、做好消毒、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每月院感科、护理部、质控科及护士长夜查房对此项
工作都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相关护士长,护士长根据问题进行相关整改。
5、定期监测跌倒、坠床、压疮、外科系统择期手术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拔出)的质量监控指标,分析指标数据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6、各护理管理小组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各护理管理小组每月按标准对病区相关工作进行质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及护理部,科室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护理部对该问题进行督导检查。
(四)护理安全管理
1、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做好相应的工作。
2、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牢固培养风险意识。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护士的首要价值取向,使护士对各项护理制度要进行有效落实。有针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原因分析及改进机制。1-3月科室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4例。
3、加强专业素质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护士必须参加院级理论考试、技能操作、专题讲座及科室业务大查房等,以切实提高专业知识。1-3月护理部组织院级护理人员理论考试3次,参加人数450人,技能培训考核3项,参加培训及考核护理人员约人470次。
4、加强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并有效实施,记录规范。
5、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等重点制定患者身份识别、治疗、用药、手术、预防感染、预防跌倒等各环节的安全工作程序。
6、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做好急救药柜的管理;护士掌握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及处理措施。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护士熟练掌握静脉输液、各种注射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
7、应急演练: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患者的工作纳入护理工作中,进行常态化的管理。
重点部门:2月在内三、供应室科组织进行了《停水的应急演练》;
重点环节:3月在中医科组织《查对制度的工作流程演练》;1月在外二科组织《输血反应的应急演练》;
(五)促进医院护理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教育为本。将大力开展护理文化的
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优质服务的理念,形成用制度规范护士行为,做好各类人员的岗前培训。构建“天使之家”微信群,倾听护士的心声。护理文化建设可以提升护士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第一季度护理部组织护理文化专题讲座2期:《护理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护理文化建设—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全院护理人员、实习生参加。护理部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院222位医护人员为患儿小雪捐款捐衣,价值约为5000元。
(六)其它工作
1、配合医院做好爱婴医院的复核工作和疼痛科的“癌痛示范病房”的创建工作。1-3月护理部对爱婴医院的复核工作共进行专项督导检查12次,对“癌痛示范病房”的创建工作共进行专项督导检查6次。
篇9
通讯作者:周娇
【关键词】 护士; 针刺伤; 防护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临床护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与之密切接触的莫过于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器械,因而极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将面临着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1 引发针刺伤的常见因素
1.1 自身重视不够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和粗心大意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绝大多数临床护士认为,针刺伤在日常工作中是极为普遍的和无法避免的,也是从事急诊护理工作所必须承受的,所以,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要。也有一部分的护士心存侥幸,认为因一次小小的针刺伤就传染上某种疾病不太可能。
1.2 操作时不规范 遭受职业伤害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伤和其他锐器伤的有关规范和建议而造成的。针刺伤可能发生在如下几方面:(1)注射器使用前,如抽完药液后重新盖帽时被针尖刺伤。(2)注射器使用中,如缝合过程中、静脉注射拔除针头护帽时、静脉留置穿刺拔出导芯时、抽血拔出针头时、转移血样至试管过程中等。(3)针头用完盖帽时,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把已用过的针头随意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4)给患者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患者注射时)。(5)操作后整理用物,未用利器盒,处理医疗废物时。
1.3 人力资源不足 护理人力不足使护士工作时过于繁忙和紧张,可增加护士针刺伤的几率。
1.4 缺乏知识和支持系统 大多数护士缺乏标准的职业防范知识,规范化培训比较少;医院没有对针刺伤的预防及管理而建立相关的措施和规定。我国对针刺伤的管理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因成本、费用、患者接受度等种种原因使得安全型注射器未能在临床广泛使用等。
1.5 其他因素 如操作时采光不足或环境受限,抢救和处置患者时患者或其他人员的突然移动,过于紧张的抢救气氛使得操作失误等。
2 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2.1 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由于操作多,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比其他医务人员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教育与感染管理尤为重要。对临床护士的培训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护理人员要养成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如果污染物可能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穿防护衣。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操作后认真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对工作中不规范行为,予以及时批评和纠正,减少和杜绝职业伤害的发生。
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操作。(1)注射器使用前,提倡单手重新盖帽技术,使用重新盖帽装置。(2)注射器使用中,注射过程中要戴手套,整个操作过程中应从容不迫;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使用真空采血系统,持无针套注射器时,不要将针头面对自己或他人。器械护士通过无菌盘与医生传递缝针。将使用过的针头丢入利器盒内,利器盒应置于适当位置,切勿堆放过满。(3)注射器使用后,禁止对使用过的针头重新盖帽及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使用后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注射器使用处。禁止运输未盖帽的针头及将针头存放在床边、治疗车顶部或治疗盘内等。操作完毕及时作好医疗废物处理。
2.3 配备防护设施及用品 根据《我国护理职业适当防护水平主要内容》要求,医院配备防护设施及用品。为各科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备有洗手液,配置了抽纸箱、烘手机。接触锐器、患者血液、体液、黏膜或破损皮肤时戴手套。上班时穿防滑护士鞋。配备有盖锐器箱及医用垃圾箱,并置于护士操作可及范围内。手术和接生过程中根据暴露水平戴双重手套。用安全注射产品留置针、真空采血试管等。
3 针刺伤后的紧急有效处置
了解发生针刺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工作中一旦不慎被刺伤,要保持镇静,立即挤出少量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应在24 h内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血液HBV表面抗体检查,阴性者给予全程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篇10
关键词:运动生化学;即时检验;运动生化检验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106-03
How to implement POCT in kinetic biochemical tests
LI Song-bo1,GAO Yan-hua1,CHANG Ping1,ZHANG Ai-fang2
(1.Graduate School,2.School of Sport Science,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concisel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ology of POCT, mainly expatiated on its implementation in kinetic biochemical tests.
Key words: sports biochemistry;POCT;kinetic biochemical test
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将即时检验(POCT:Point-of-care testing)定义为“在接近受试者处,由未接受临床实验室科学训练的人员或受试者本人进行的实验检验;它是在传统的中心实验室以外进行的一切检验”[1]。可见POCT的检验在本质上是实验室检验,与传统的中心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应该是一致的或近似的;但POCT是由未经过检验专业训练的人员,甚至由受试者本人进行的检验。
POCT与传统中心实验室检验的主要区别在于:(1)样本周转快、测试时间短;(2)操作人员不一定有专业背景;(3)操作人员不需全部经过像中心实验室专职人员那样的正规培训;(4)运行的条件并不总在检验所需的理想条件下;(5)所进行的测试项目少;(6)有其独特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1POCT的原理、特点
在各级别的运动生化实验室、训练基地,体育科研人员已经不满足于用显微镜和试纸条做血、尿常规检验;而是希望能像大的医疗机构一样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如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但又不想受大型仪器设备带来的技术和繁琐操作的羁绊。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满足医学对检验及时、准确的要求而迅猛发展的POCT,以其能现场迅速、准确得到检验结果的个性化服务完全迎合了运动生化检验的发展要求。早期的POCT检验大多用目视法判断结果,不需要仪器。近20年来,随着微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用于POCT的结构优良、体积小巧的检测仪。POCT技术按原理一般可分为5个类别(见表1)。
POCT所用仪器还可按用途与体积分类,但一台理想的POCT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自动化操作,操作界面友好,方法容易掌握;(2)设备便于携带、移动;(3)精确性、准确性要接近中心实验室的大型设备(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集成化技术能有效减少POCT错误发生[2-4]);(4)在不同检测条件下,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5)具有数据传输接口,可与中心实验室的信息系统相联系并交换和处理数据;(6)提供一定的远程控制功能,能进行QA(质量保证);(7)通过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
由于POCT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效率高、成本低,试剂稳定且便于保存和携带,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等优点,它已经进入了运动生化检验领域(表2)。
POCT在运动生化检验中的实施与发展为体育训练与体育科研带来诸多益处。首先,教练员可以通过POCT及时反馈得知训练负荷的大小及合理性、专项与辅助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恢复方法与手段的效果等;教练能对训练方法、手段和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调整,使训练能够达到专项要求。其次,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各队伍的科学训练情况,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能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支出。再有,运动员可以及时了解训练效果和自身的机能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还有,POCT为科研人员探讨、创新训练方法,真正实现为科学训练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当前的POCT技术使检测所需的标本量大大减少,如5 μL的血样可做血糖测量,包括血电解质、葡萄糖、尿素氮,钙离子加血气分析的复合分析总标本量也只有95 μL,这更容易被教练员与运动员接受。最后,POCT能明显减少分析前环节,迅速检测到运动前后快速变化的生化指标,减小了样本传输、转运中的偶然误差甚至错误,有利于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要充分获得POCT带来的益处,需要技术进步来提高其检验的精确度与准确度,以便“即时”措施的采用[5]。
2POCT如何在运动生化检验中实施
运动生化检验组织实施POCT时,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成本效益分析。
POCT需要评估的项目包括:(1)哪些项目和队员需要这种测试,为何需要这种测试;(2)需要测试的指标;(3)目前检测服务的成本,POCT的成本;(4)POCT是否能提供需要的准确度和精确度;(5)设备是否适合POCT,是否有足够的设备进行POCT,是否有合适的使用者;(6)所选POCT检测是否被教练员、运动员接受;(7)POCT的应用、操作效益。
同时,比较中心实验室递送服务的成本和POCT形式的成本,进行经济评价非常重要,其中还包括两种形式的管理成本的比较,例如员工培训、QA费用等。
2)风险评估。
POCT的基础支持体系完全不同于中心实验室,技术也可能完全不同,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在并不理想的检验环境下进行测试,所以在运动生化检验中有必要对它进行风险评估。评估主要包括:(1)将要使用的仪器的技术性能;(2)检测可能对训练计划和运动员身体机能产生的影响;(3)将要接受培训的POCT操作人员的背景、经验;(4)制定有效的方案用来进行结果的解释说明,尤其是意外的或不正常的结果;(5)人员的安全问题及废物处理。
这些因素都不应孤立看待,而是许多因素相互联系存在,这样有助于问题的确定并最大限度地发挥POCT质量改进的效果[6]。
3)设备采购。
所需仪器的类型主要是依据运动生化检验对于POCT的特殊要求。
围绕这些要求主要评估:(1)用设备进行何种测试、平均日测试量;(2)要求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要求的周转时间;(3)使用是否简便,设备的大小、存储条件、维护要求;(4)所用的健康和安全程序是否合理、有效,如消毒过程是否容易。最重要的是设备的实际分析能力如何,不同检测环境的稳定性,与中心实验室的结果有无可比性,供应商的售后服务也必须考虑。
4)培训和认证。
虽然POCT试验可允许非检验人员操作,但是培训的问题应放在首位。POCT试验的步骤越是简单,每步的技术规范要求越是严格。目前应用情况表明,大多不精确的结果来源于操作技术不熟练的人员或应用了不适当的仪器。因此,合格的培训是必须的,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一般POCT的操作人员都缺乏正规的POCT技术培训,所以POCT组织实施前都要求所有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资质证明。培训应涵盖分析过程的前期、中期、后期分析阶段[7-8]。其中应强调后期的分析阶段,包括结果的正确存档、结果的说明解释、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交流。这里应该注意培训操作人员对运动项目特有的运动训练形式、规律的理解,并对运动员的生化、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与范围有较为清晰的概念。POCT操作人员的认证应该包括对培训效果的测试,合格人员将被授予资质证书。
5)维护和耗材控制。
POCT的设备必须根据制造厂商的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维护的安排要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使用频率和使用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有条件可以购买替换设备以保证POCT服务不会受到影响。
本部分的评估主要包括设备的保养要求:(1)耗材的库存要求、保存期限,如何保证合理的储备循环;(2)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保存备份、快速更换、及时上报),获得备用设备与物资所需时间。
6)资料存档。
运动生化检验的检测一般是长期且连续的,是要监测指标的连续变化,所以POCT的结果保存尤显重要。操作者必须将测试结果和相关的QC过程存档,档案必须能够帮助人们追溯从测试请求开始到记录测试结果的过程以及后续行动。POCT报告和存档应考虑:(1)测试如何请求,过程和结果如何保存,是否所有结果都应记录;(2)结果的解释、如何传送;(3)质控结果接受方案、质控结果如何记录;(4)运动员、受试者数据的保密性。
7)人员安全性及废物处理。
考虑到检验标本可能具有传染性,要给POCT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操作培训,加强预防。实验消耗品与废液要按国家的规定处理。
8)质量保证。
从POCT得到的结果和各实验室的数据可以交互使用,重要的是结果的可比性,它需要完善的、在EQC(室间质控)协同下的IQC(室内质控)来完成。POCT的操作者要坚持每天在IQC的要求下检测质控品并记录结果。对于失控的质控结果要做详细的记录,尤其注意在更换新试剂、新检验人员及仪器维护后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此外,还要通过定期的参加EQC来评价POCT的质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并长期保存质控资料。
在POCT测试过程中,标本的采集是结果变异的重要来源,而且这是不可能由IQC来进行控制的,只能在关键步骤中经过严格培训将变异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还要有长效的监督管理和预警机制一起来发挥作用。当今POCT被普遍看做是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事件组成的程序,POCT的进步是通过“程序驱动”和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的[9]。
所有的实验室都有其自身的QA过程。POCT中的主要QA内容决定如下因素:仪器与方法选择、操作者培训、测试所需时间、良好的实验室规范。
3POCT在运动生物化学检验中的发展
POCT的出现打破了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检验的限制,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满足了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2007年POCT的全球销售额约113亿美元,占到全球检验市场份额的34%,并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10]。同样它也有利于普及并发挥运动生化检验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科研中的作用。POCT因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运动生化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赵卫国. 即时检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
[2] Nichols J. Medical errors: can we achieve an error-free system[J]. Point Care,2005,4(4):139-141.
[3] Dighe A,Lewandrowski K. Improving point-of-care testing with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ies[J]. Point Care,2005,4(2):86-89.
[4] Sazama K. Legal implications of laboratory errors[J]. Lab Med,2005,36:213-214.
[5] Alter D. Tight glycemic control-a review[J]. Point Care,2006,5(3):126-131.
[6] Plebani M,Carraro P. Mistakes in a stat laboratory: types and frequency[J]. Clin Chem,1997,43:1348-1351.
[7] Bonini P,Plebani M Ceriotti F, Rubboli F. Errors in laboratory medicine[J].Clin Chem ,2002,48: 691-698.
[8] Meier F A,Jones B A. Point-of-care testing error:Sources and amplifiers,taxonomy, prevention strategies,and detection monitors[J]. Arch Pathol Lab Med,2005,129:12621267.
- 上一篇:乡镇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 下一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