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是不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由此而产生两个确定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一个标准是权责发生制;另一个标准是收付实现制。因此,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互关联、相互补充。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基础,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凡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在现金收付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三)两种核算基础的评价及应用范围

一是权责发生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认为,只要交易发生即使没有收到款也可确认为收入;凡当期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或开票,都视为当期费用,任何预期费用包括各种税收都确认为当期费用。其优点在于:收入和费用在同一时期是匹配的,很容易做出准确的损益表,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权责发生制在反映其财务状况时也存在其局限性:在损益表上看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村集体,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境。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才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是收付实现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即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该核算方法比较简单,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信息有其优越性:用收付实现制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费用及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收付实现制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拥有的现金,而村集体能否按期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年终分红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集体所实际拥有的现金。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是长期投资的决策目标。其局限性在于:收付实现制所描述的只是收入的收取行为或费用的支出行为已发生,它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确认,并没有收入或费用的真正经济含义,难以全面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收付实现制不适合核算经营性收支业务,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收支业务的核算则可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是属于可以抵偿当年支出,纳入当年收益分配的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与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一般情况下,经营性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以及部分其他收入(如利息收入)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其他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但更多的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承包人无故拖欠或破产或其他原因)导致村集体无法按期收到款,许多村财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不挂账。这样不仅违背了权责发生制,还可能使村集体蒙受损失。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到,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因此,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收而未收的各种经营性往来款项应遵循权责发生制来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旦运作,必定会有支出。一般来说,经营性支出以及部分其他支出(如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其它支出(如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报刊费等)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多数的情况是:当年一次性付出了购买固定资产的全部金额,而固定资产要在以后发挥作用,如果将购买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是不合理的,会虚减当期利润,同时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由于没有计提折旧,账面上也虚增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应按其预计使用年限将其价值分期摊入成本费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分期摊入的成本就可理解为是分期计提的折旧额。累计的折旧额不仅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还可以提示村集体有计划地安排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仅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是以权责发生制核算为基础。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农村财务支出是多项的、复杂的,财务人员可灵活把握,只要合情理合法规,能够正确计算村集体的收益,不存在虚增或虚减当期利润,这样的会计处理就是恰当的。只有严格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篇2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村级财务作为农村集体各项经济活动的控制核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由于制度上的很多漏洞和管理上的不完善,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找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是新时期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很多村委会没有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业务素质不高,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不能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其次,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账册设置不规范、不齐全,账户设置不严谨、不科学,以及在账务处理、会计档案的保管及会计人员的交接等工作中不按规定进行,导致村级财务脱节断档,形成很多糊涂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更是比比皆是。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自1997年施行以来,一直没有进行修订完善,而随着新时期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惠农资金及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村级财务目前呈现出资金流量及经济业务量持续增加的态势,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二是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或互相抵触,表现在制度虽多,但执行不力。对原有制度不能经常更新,把制度当摆设。

3.财务监督落实不到位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村级财务监管工作中,一方面,由于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村级经济事务由村“两委会”少数人说了算,村民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工作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监督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县乡管理和指导农村财务的职能部门,由于职责定位不清,保障措施不力,使其对村级财务监管乏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审计部门,则更注重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而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检查力不从心,更多停留在“民不告,官不究”的被动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村级财务监管形成真空,是导致近年来“村官”的职务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的直接原因。

二、我国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首先,要对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明确财务主管人员,并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明确其岗位职责、管理权限及报酬待遇。其次,要加强村级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为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村级财务的日常业务工作中,对会计凭证的取得、传递和账务的处理要按照严格的财务流程进行。此外,要建齐会计账册,严格会计核算,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总之,要加强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为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才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尽快修订和完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构建完整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以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新要求。其次,村级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清理清查,摒弃不正确、不适应的制度,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的问题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并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村级如何经济活动都要严格按财经制度办事,否则,一律不予入账。要建立最严格的经济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制度和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惩处,绝不姑息。

3.加强财务监督力度

要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水平,构建完善的村级财务监管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首先,应继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组织,如村民监督委员会或民主理财小组,并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正建立有人理财、敢于理财和有钱理财的体制和机制,筑牢村财监管的前沿阵地。其次,要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起一支职责明确、相对独立、保障有力的专业化经营管理队伍,从而使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财务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各级纪检监察监管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执纪执法力度。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管机制,才能不断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法制化进程,扭转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和职务犯罪的高发势头,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此,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行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力度,不断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能力,促进村集体综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青林.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理论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0(7).

[2]李伟.关于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18).

[3]韩莉莉.准确把握村级主要负责人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职责定位[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5).

篇3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一个分支,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乎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如何进一步解决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法显得十分关键。本文首先从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而后提出对策分析,目的在于可以更好地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基层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十分复杂,同时很多基层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给农村财务工作也带来一些困难。总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和及时的解决,必将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面对和总结这些问题,上下一心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为关键的。

1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财务管理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村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是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基层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老龄化严重,工作在一线的一些财务管理工作者年龄偏高,很难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同时这些工作者思想保守,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学习起来很吃力,创新意识又不高;还有一些基层财务管理工作者思想散漫,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责任意识,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进程,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型人才非常少,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1.2农村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部分农村财务管理部门把注意力和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农村基本建设,忽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级财务管理没有有效的方法,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及正常运行的监督制度。管理理念不够先进,一些领导干部甚至将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与经济发展相对立,错误地认为注重财务管理是束缚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有章不遵循,管理松懈。

1.3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起到约束作用,因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保证人们的权益。而目前很多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还是存在财务制度在公开后不能广泛收集群众建议的现象,农民得不到有关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合理解答,出现了库存现金以及白条抵库不能消除的现象,没有遵守财政制度。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2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办法

2.1加大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综合实力

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是保证农村财务工作顺利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针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队伍综合实力不高的情况,农村经济部门要从培训上下功夫。首先要积极组织脱产培训,针对年龄偏大的财务工作者要有一定的耐心,让其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脚步,适应信息化办公并且可以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工作;针对思想散漫,工作积极性差的同志要耐心鼓励,积极引导大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吸引一些信息化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人才加入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以农村集体经济大局为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同时不能忽视了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要公平,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要求、统一管理。要明确分工,落实制度。

2.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发挥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就要坚持定期打开账户,让集体财务在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实现民主理财制度;同时其他监督部门也要积极发展自身的监督作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发挥自身监督效能切实保护农村集体利益不受侵害,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悦眉 单位:大安市大来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屠依群.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08).

篇4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会计;财务公开;探讨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08-1

洮南是吉林省农业大县之一,所辖18个乡镇,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3%。截至2010年末,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2.1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3740万元。随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大,农村财务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洮南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自2003年起逐步在全市各乡镇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制,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做到逐笔逐项公开,使全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轨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目前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洮南市所辖18个乡镇,221个行政村。各乡镇经管站单独设置,全市农经人员105人,村级报账员(兼文书)221人,村级财务会计36人(由各乡镇农经员兼任),负责各村财务记账和会计业务处理;各村设村报账员,负责报账和村级日常业务处理,不再设村会计。从2003年起全市各乡镇221个村全部实行了“村级财务制度”,做到每月报账一次,并在每月报账、记账结束后由财务会计打印公开榜,并到村张榜公布、存档。2009年洮南市推行“两化一推进工作”,2010年各乡镇统一使用“三资软件”。在各乡(镇)经管站又成立综合服务大厅,实行柜台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同时也提升了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档次。

2 推行农村会计制度取得的成效

会计制,即在农村实行“村账乡(镇)代管”,是一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新体制。

目前,洮南市各乡镇在2003年已全部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实行了村账乡镇代管,221个村委会百分之百实施了会计制。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会计制这项农村财务管理的新形式是符合洮南市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的,它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的普遍赞同,效果显著。

首先,提高了农村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按章按制,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其次,强化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

最后,实行村账制度做到了“四化”,即一是会计合法化;二是现金管理规范化;三是会计核算程序化;四是财务公开化。使基层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方式更加满意。确保农村财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和及时公开,使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保障,减少群众的猜疑,使他们对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奔康致富、构建和谐农村更充满了信心。

让干部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行动更加统一。推行村账乡镇后,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更加严密,干部的干事精力更加专注,利益目标更加统一,齐心协力、共同发展集体经济的原动力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3 实行村账乡镇代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部分乡镇出现了“村钱乡花”,完全失去了村乡代管的意义。

第二,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制订了一系列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个别村落实不到位。

第三,部分村财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督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四,部分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 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确保农村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教育,切实解决村级干部对村账乡镇代管的真正目的的认识,特别是要解决村级主要负责同志的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部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低,有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虽然干了多年但不专业,业务知识不够熟练,影响了农村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要求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市经管局和各乡镇经管站、审计站及各责任区财务会计、各村有关财务人员,要各负其职、落实责任,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第四,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挪用、侵占各类集体资产,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行使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权利,维护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王冬芳.加强和改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之我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2] 车元章,綦好东.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J].财会通讯,2003(7).

篇5

关键词: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29

1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云南省兰坪县乡(镇)一级均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其机构主要设在乡(镇)农经站,由乡(镇)农经员承担相应职能职责,认真执行《兰坪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公开资料、统一建档、分村核算的制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按月、按季度公示,全面实现了电算化管理。但在财务规范性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部分村委会(社区)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流于形式,造成农村村集体资产流失,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得不到保障。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兰坪县自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以来,一方面资金管理制度基本上还沿用2010年的资金管理办法。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村级资金不断增加,旧的资金管理办法难以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亟需探索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村级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使财务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农经站干部和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活动过程中执行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村经济业务发生后报账不及时,甚至出现跨年报账的情形。部分收入未及时入到农经站账户,甚至直接拿单据报账,坐收坐支问题突出;二是部分村委会报账员手内现金余额过大,在换届时,又将上届所移交下届的应收款单据进行入账代管,所代管的应收款有可能变呆账、坏账,一方面挫伤应收款催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占有村委会的资产。

1.2 财务管理监督亟需加强

一是开支审批手续不够完善。少数开支单据或无事由,或无经办人签字,或无审批人审批,或无民主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二是部分票据不规范。部分村组仍有使用三联收据收款或白条单据付款的情况,本应取得正规合法凭证的经济业务,却以非正规票据代替,附件单据缺乏相应的印章或发放人员签章;三是民主监督委员会未能履行监督职能。部分村(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主任与村委会主任为同一人,失去了监督职能,而有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由于无报酬或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愿参与或不按要求参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1.3 收支管理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完全

农村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村提留、土地补偿款征收等方面,收入来源单一,支出也主要用于村干部补助、平时村级日常事务开支。但由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法制意识不强,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不明确或未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部分村干部在财务支出上未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部分村委会在村务经济业务办理过程中,日常生活开支及会议生活费用金额、非生产性费用过大。在财务公开上不明确公开本村财务活动及账目,怕村民反对或有怨言,影响干群关系。

1.4 历史原因造成旧账处理不及时

部分村委会应收、应付款中部分款项年限太长,有的己达10年以上,大部分应收、应付款已成呆账、坏账;固定资产中含有以往农村电力输送线路、农村通组公路等,按现有“双代管”,不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要求,但代管资产或负债资金,没有统一的相关要求及指导,对于日常的代管工作,部份资金长期挂账,却失去实际意义,反而使村委会资产虚增,应付款使村委会负债增加,从而使村集体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失去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1.5 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薄弱,经费紧缺

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队伍力量薄弱,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导致业务不熟悉,在开展工作中无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没有专项的村级财务代管和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工作经费,在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比较被动,只能按部就班,缺乏统筹规划。

2 规范农村集体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注重资金管理的同时并重资产、资源管理,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资产、资源台账,认真记录村集体“三资”增减变动情况,让村集体“三资”有账可查,有册记载,确实保障村级资产家底清、账册明。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制定相应的村级财务账户管理制度、库存备用金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细化管理规定,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以制度管理人,层层落实责任到具体的人和事;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机制,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村级财务决策管理当中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2.2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常抓不懈。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职能职责,认真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并针对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创造一个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

2.3 加大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做好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作为督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配备专门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加大审计力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督查,明确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2.4 完善财务清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对至今挂账的应收款、应付款、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将部分已形成事实的坏账、呆账进行核实,做好登记处理。制定相关的债权债务清查方案,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处理,该销账的进行销账,该清偿的进行清偿,认真化解村级债权债务,使村集体的资产、负债、账面代管金额真实、具体,从而使村级账务更具有参考性和实际意义。

2.5 加强支出管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中心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应严格按照村级财务管理的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严格控制每个村委会资金使用额度,启用备用金限额制度,控制大笔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有条件的村可启用预决算方案,并经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张榜公布。在财务公开中,按照村民能明白、能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财务收支情况逐笔逐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行使民利,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

2.6 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基层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指导及培训现有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定期或不定的请财务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加强管理,对有条件的财务人员做硬性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加大对村组财务人员及镇会计的财经纪律、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2.7保持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配备财务代管工作经费

参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中心和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调换的,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工作要求及人员情况,按实际工作需要调配,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配备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经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村级财务清查、清理和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工作,使村级经济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篇6

【关键词】 农村“三资” 四项原则 五统一

为了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在坚持“四权”不变的前提下,将“三资”移交到经管站实行“三资”委托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这项工作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是财务制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破解当前农村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有效办法,从根本上杜绝集体资金管理混乱、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显失公平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在农村,抓住了“三资”问题,就抓住了农村矛盾的焦点,就抓住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是实现用制度管权、管财、管事、管人的关键。因此实行“三资”服务工作是利党、利国、利民、利村的大事、好事。

1.坚持“四项原则”

1.1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 坚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村级财务的审批权不变;收益分配权不变;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权不变。

1.2坚持依法的原则 农村集体“三资”服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服务的职责,正确引导和帮助村民参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不越俎代庖,不统揽包揽。

1.3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 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民主理财意见,每项支出都实行联签会审,财务收支逐笔、逐项、逐月公开,所有集体“三资”管理实行民主决策,禁止暗箱操作。

1.4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 在农村集体“三资”服务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复杂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程序化,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做到简便、实用、有效,既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又让干部群众乐于接受。

2.做到“五统一”

2.1统一制度“三资”服务中心要统一制定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开支审批等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合理、收支有序、管理严格,实现制度理财,严格执行报账程序,实行联签会审制度,每项支出都要按照“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标明用途和经手人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签章村主管领导签批上报中心审核盖章会计入账”的业务流程规范处理,严把财务收支关。

2.2统一审核镇“三资”服务中心统一规定每月的报账日,实行报账制度,对每村每月上报的原始凭证严格审核,并实行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对不符合村级民主管理规定的票据凭证退回重新补办,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得入账,并及时报告,对超过大额度支出标准的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六步工作法)程序。

2.3统一核算服务中心要统一使用财务核算软件,统一进行财务核算,实行财务电算化,统一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村报账员负责村日常收支活动,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及时到中心结算,严禁坐收坐支和私设账外账“小金库”,必须将所有的财务收支纳入“三资”服务中心核算。

篇7

1.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制度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说明,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要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必须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规模与需要,合理的设置会计科目与账簿,做好规范性的总账和明细账、日记账设置工作,并且相关内容要具体、合理,让一切涉及到财务管理的工作都能够记录在案,保证财务信息内容的条理清晰、数字真实、有据可循;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村级财务的决算和预算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经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和问题,所以,村级财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和决算制度,在每年的年初,要积极地召开村民民主大会,对收入的预算和决算工作进行探讨与抉择,尽可能地使其内容更加可靠、详实、实用,继而根据所决定的制度的内容进行各项工作的落实。对于有需要调整的重大项目,必须再次通过村民表决大会进行决定,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2.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体现,强化农村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展的重要活力。其一,要严格财会人员的准入制度,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对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进行严格规定,一经任用就不得随意进行替换和更改,将财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性的说明,如此以来不仅可以在严格制度的规范下促使相关财务工作的合理发展,而且提高了财会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二,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财会人员属于特殊性的从业人员,既要有扎实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养,又要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及政治理念,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借助于法制讲座、专项业务技能培训、专题宣传会议以及学历教育等多种合理的方式,逐步地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其更好的适应会计工作所带来的各项新挑战和新任务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三,要扩大优秀财会人员的队伍,通过考试、面试以及待遇优化等手段,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融入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去,为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力。

3.强化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的建设杜绝村级干部的良好手段就是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因此,要结合村级的财务管理发展情况,对民主理财的相关工作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的指导,通过进村宣传、与村民沟通等方式,让村民认识到他们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地强化村民主动参与财务管理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为民主理财工作提供活力;与此同时,乡镇主管部门要逐月的对农村的财务公开工作进行认真的核实与审查,一经发现形式主义的财务公开,要予以严肃的警告,让其尽快改正。除了认真配合上级部门的检查工作之外,村级干部也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公开宣传栏等村民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将农村资金的使用情况、使用方式以及最新的财务管理情况等内容曝晒出来,让村民能够对财务管理有着更加清晰的动态性了解,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开和透明性。

二、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一、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现状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农村集体资金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组织资产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全县截止2011年农经年报统计,24个乡镇(包括青溪新城)425个行政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509万余亩。其中耕地18万余亩,园地38万余亩,林地450万余亩,养殖水面0.6万余亩,其他1万余亩。集体总资产5943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7888万元,固定资产41383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目前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 虽然有章可循, 但实际执行中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仍然存在着少数票据未按规定程序签字就报销入账的现象;二是坐收坐支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村集体发包及上交收入有的是直接交给村干部,村干部收取后放在身上直接拿来开支,然后再去乡镇会计委托中心报账,有的甚至不报账。再加上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全县许多村没有集体收入,靠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维持村级正常工作,因此群众意见很大。三是非生产性开支超标且真实性难以厘清。虽然我县按照“实事求是、勤俭节约、上限控制、票据规范、凭据报销”的原则,对因商务性及兴办村级公益性实事等确需发生的非生产性支出核定了基数。但有的村仍然存在着实际支出数大大超出原先按规定核定的基数,且对其真实性无法厘清。四是乡镇虽然每年对村级财务收支活动情况进行审计, 但有少数乡镇仍停留在账面的财务收支上, 对村整个经济活动监督审计不到位,村级财务违纪现象偶有发生。

(二)村级资产、资源出租、出售欠规范欠透明。一是运作程序不到位。有的村在发包中,没有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即使有的村在发包前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承包方案,并且在发包协议上有村民代表签字,但不够人数甚至有代替签字现象,引起村民不满;二是承包定价不合理。少数村在出售、出租土地等资源上,没有经过有关部门评估,也没有公开竞价。少数村干部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来投标,廉价的承包、出售,引起群众不满;三是透明度不够。有的村在承包中搞暗箱操作,签完协议后,没有在村务公开栏或通过其他途径向村民公布,村民极为不满。

(三)民主理财监督不到位。各村虽然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但监督执行的力度不强硬,民主理财的效果不尽人意。在资金开支、资产处置、资源管理上随意性大,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遇到重大事项往往就是签字走过场,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四)财务公开质量不够高。第一,有的村表面的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公开的内容不够全,不具体、欠细致。特别是非生产性开支内容公开不明细。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第二,公开不及时,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第三,有的村只把收支余额进行公布,没有逐笔逐项公布,更有甚者把一些重要的收支内容隐瞒不公开;第四,是财务公开的形式单一,对群众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不及时进行整改。

(五)县级审计职能弱化。县农经总站到目前为止,还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未参照公务员管理。因此,执法力度不够。

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涉及全县425个村,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因此,要坚持试点行行,以点带面,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加强领导。

(二)健全管理制度,并促进制度贯彻执行到位。目前,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相对健全,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经过多方征求意见,走访问调研,对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完善后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将在近期出台。并在即将召开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解读,以进一步促进制度的贯彻格执行。

(三)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建立起“三资”监管体系。一是开展集体三资清理、登记工作,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相关台账资料;二是建成农村集体“三资”计算机监管网络;依托现代化网络管理手段,对“三资”数据及日常核算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并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2011年,我县选择了姜家镇作为我县杭州市三资监管系统建设项目的试点。在此基础上,2012年,又选择了千岛湖镇等三个乡镇继续实施三资监管系统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的相关申报工作。三是有条件的乡镇要将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更名改造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创建农村三资规范化乡镇。乡镇要依托服务中心,对资产的增加、处置,对资源的出租、承包经营等实行动态管理。四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对农经管理人员进行“三资”管理、系统运用等知识培训。

(四)加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和监督。一是注重民主公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关“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要履行民主程序、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布“三资”运营情况。二是强化审计监督。根据《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要求,村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三年一轮审”工作。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对不认真落实制度以及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2011年我县完成23个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通过产权界定、折股量化,进一步明确了产权关系,规范了收益分配机制,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2012年,我们要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权相关业务工作。

(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积极努力争取县农经总站参公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县农经管理总站长期以来一直履行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职能。因此,要将县农经管理总站按照或依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二是要积极落实乡镇配备2人(含)以上农经管理人员的乡镇,业务主管人员享受乡镇中层待遇;三是加强服务中心建设,配强三资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办公经费。要将乡镇会计会计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四是定期对村会计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实行持证上岗,享受村主要干部同等工资待遇。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经发[2009]4号《农村经营管理政策法规选编》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 2009年12月

篇9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引言

在我国实际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二、当下村级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普遍薄弱。(1)原始凭证记录不全,白条入账现象严重。一些行政村的票据中存在着大量无经办人、无证明人、无审批人的白条,有的根本没有几张正式单据,大量的公款和税款都从这些白条上流失。(2)账务处理不规范。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科目使用混乱。(3)会计档案保管不善。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会计资料不进行移交,谁管的账谁带回家,造成会计资料严重受损、丢失,甚至人为地销毁。

2.民主理财形同虚设,起不到监督作用。(1)民主理财小组换届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民主理财小组需要多长时间换届或在什么时候换届,相关法规没有明确规定。(2)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推选工作不规范。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是由村的主要负责人指定的,这些人往往都是其亲朋好友。在进行日常经济审核时,只要是村主要负责人同意或签批的,就一律盖章,起不到监督作用。(3)民主理财小组的权利实施得不到保障。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对本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权利,参与制定本组织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但在执行中,因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理财小组常处于尴尬境地。

3.财务公开不够规范。(1)公开不及时,特别是对于群众反映热烈的焦点问题不能及时公开。(2)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电脑打印账目校核不细,产生失误,引起群众误解。(3)在财务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也有个别村公开的数字是虚构的。

4.财经纪律淡薄,财务管理混乱。(1)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一些行政村利用虚假单据入账,套取公款,或收入不进账等私设小金库,搞账外循环。(2)非生产性支出较多,大吃大喝,乱发补助,支出无标准。一些行政村干部利用公款大肆吃喝,有的巧立名目乱发奖金补助,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3)会计、出纳职责不清。一些行政村会计、出纳一人兼,村干部人人都能收钱、管钱、用钱,造成账款分管不清,不利于互相监督制约。

5.资产管理不规范。(1)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没有实行专人管理,不能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2)集体资产出租和发包不规范,有的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或者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3)承包款结算不及时。(4)管理不衔接。村委班子换届,出现重复发包或承包合同到期无人过问的现象。

6.村级债务化解困难。(1)村里财务收入来源单一、负债多,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基础设施无钱兴办,使得基层组织权威性削弱,干群关系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从而加剧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2)村干部追求“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盲目借款投资搞开发、办企业、兴办公益事业,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兴办的企业效益不理想,有些甚至破产关停,造成负债难偿。

三、今后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理财。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3.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民主理财。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做到每月公布1次财务收支情况,季度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情况,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做天随时公开。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予以采纳;对大多数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4.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要明晰产权、摸清家底,搞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其次要搞好资本营运,盘活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

5.加大审计力度,强化监督职能,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规范。乡镇纪检、农经和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设立专门的内审机构,依法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筹资和支出的合法性,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四、结束语

此外,本文也建议今后要注意:(1)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建立健全村民主理财小组;(2)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3)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稳定会计队伍;(4)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规范村级财务管理;(5)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档案管理制度。采取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相信一定会让村级财务管理得到根本的改变和改善。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开展农村财务审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审计的目的

通过开展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遏制财务管理混乱的势头,促进“村账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通过对农村承包合同的审计,促进承包合同的兑现,保护合同双方的正当权益;通过对农民负担的专项审计,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的行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通过对粮食风险基金及良种补贴资金的审计监督,防止截留、挪用、抵扣现象的发生,使党的惠农政策真正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查处违纪案件,预防和制止经济犯罪,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秩序。

(二)审计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重点是: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审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涉农收费情况的审计,债权债务清理、财务公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重点审计,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出租变卖集体资产等组织专项审计。

主要内容包括:1、财产的验证和集体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2、财务收支和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3、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4、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5、收益(利润)分配情况;6、转移支付到位情况;7、负责人任期目标和经济责任。

二、开展农村财务审计的方式和审计年限

(一)审计方式

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的审计方式主要采用就地审计。全市分为三个审计小组,各个审计小组负责本小组乡(镇)村委会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市经管局今年未审计的村委会委托当地经管站负责审计。审计小组分组安排由市农业局另行下文通知。

(二)审计年限

审计年限自年6月1日至今。如遇特殊情况可追溯到以前会计年度。

三、几点要求

1、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审计小组搞好本次审计工作,并通知被审计的村委会(见年农村财务审计计划安排表),将账簿、报表、凭证等有关资料整理好。没有报账的村应督促其尽快报账做账,做好迎审准备,保证审计顺利进行。对阻碍审计、拒绝或者拖延提供审计资料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