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银行体制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中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根本性缺陷是商业银行改革难以深化的焦点,也是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篇2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5]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篇4
一、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根源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没有得到同步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信用管理难度也在不断上升。非国有经济性质风险主体的增加、新兴业务领域的兴起、经营制度逐渐从分业式向混业式经营制度转变,都使信用风险产生了与原有的传统国有企业贷款信用风险不同的地方,导致信用风险的形式出现多样化趋势。一方面,银行业“惜贷”,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没有了信用作依托,银行和企业间出现了“双输”局面。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对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其健康发展尤其需要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否则,会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缺失
1.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脱离了国家的庇护,开始独立面对市场风险。但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直都是在国家计划调节经济中生存,人们的经济活动更多建立在执行和完成计划上,而不以信用原则为基础,大多数国民对银行风险管理缺乏认识,信用观念淡薄。
2.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当前,我国社会规范不成熟,体制安排不合理,在社会上没有树立起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对失信的惩罚不严厉;另一方面守信的交易成本高,收益小,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信用的失衡也就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3.风险管理技术落后和信息不畅通。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对金融市场造成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结果,使资质差的借款人取得了贷款,道德风险加大,进而又增加了资金运用的风险。
三、降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缺失的几种方法
要建立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使用规范和失信处罚机制;注重政府对信用交易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民间信用管理机构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打造全社会的信用文化。
1.信用等级评价。建立企业、个人的信用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银企合作,为整个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资信调查体系,建立公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信用服务。
2.良好有效的风险控制。信用控制法就是对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预警、控制,从制度源头上堵住漏洞。
3.确立政府在建立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示范作用。从信用结构来看,政府信用始终是最大的信用,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因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无可替代的示范激励作用。除了政府职能要转换,从“权力”政府转变为“信用”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同时还要发挥政府宣传部门的导向作用,带动新闻媒体,弘扬社会诚信意识,惩恶扬善,从意识形态上提高个人的自我约束意识。其次是约束作用,即牵头制订信用管理法律法规,规范信用秩序,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使各市场主体自觉按照市场的规则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第三是服务作用。确定信用征信业的主管部门,为专业化的信用从业机构提供信用评估基础数据和便利,降低信用评估成本。
4.培育促进信用中介监督机构的发展。与信用中介活动有关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及信用咨询、评估人员都应纳入法律规范的视野,从法律上明确他们的法律地位、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应以自律管理为主,政府管理为辅。这有利于中介机构保持独立性、专业性,更好地发挥其在防范信用风险、维护信用秩序、降低社会信息成本和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等方面的作用。
5.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准确定义和度量信用风险。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三,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程度的事前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制衡机制,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内控机制,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制衡机制。二是完善风险资本配置制度,提高内部信用管理方式,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资本制衡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补偿机制。通过把风险资本成本、目标盈利率和不同等级的信用风险结合起来对信用风险定价,可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客户信用风险的结合程度更高。
篇5
一、国际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与趋势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其中,伴随借贷行为产生的信用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具有收益分布的可偏性、信用风险数据获取的困难性以及信用风险非系统性等特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直以来就是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最关心的之一,其目标是要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信贷决策的“6C”模型和信用评分模型等。“6C”模型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作风、观念以及责任心等,借款人过去的还款记录是银行判断借款人品德的主要依据);能力(capacity)(指借款者归还贷款的能力,包括借款的经营状况、投资项目的前景)、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提供一定的、合适的抵押品)、经营环境(condition)(所在行业在整个中的经营环境及趋势)、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企业持续经营前景)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而信用评分模型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加权,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比较,低于该值的企业被归入不发放贷款的企业行列,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用信用评分模型来管理信用风险。
近二十年来,由于国际上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促使国际银行业采用更经济的方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同时金融的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给开发新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供了可能。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方法到这一领域,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Credit Metrics、麦肯锡模型、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和KMV模型等四类。
(一)Credit Metrics模型。该模型是由J.P.摩根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
(二)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Credit Metrics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a structur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Credit Metrics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三)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该模型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Credit Metrics不同,它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而不象在Credit Metrics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它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四)KMV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首先,它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帐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default exercise point,为企业1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帐面价值的一半),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通过对上述国际银行业流行模型的考察,不难发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如下的发展趋势:(1)从过去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的趋势;(2)从指标化形式向模型化形式的转化或二者结合的趋势;(3)从对单个资产的分析转化为从组合角度进行的分析的趋势;(4)从盯住账面价值的方法转向盯住市场的方法的趋势;(5)对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的转化趋势;(6)既考虑单个贷款人的微观特征,也考虑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的趋势;(7)从单一的风险度量模式向多样化的风险度量模式的转化。(8)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成果的趋势,比如对期权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9)VAR技术将构成现代主流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的趋势;(10)汲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趋势,比如经济计量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11)运用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化技术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大银行在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下都在着手自己的模型研究和建立工作,我国央行也正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如何有效借鉴国际上的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一)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还很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信用评分法,该方法通过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和其它定性指标,并通过专家判断或其它方法设定每一指标的权重,由评级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打分表对每一个指标分别打分,再根据总分确定其对应的信用级别。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事实表明这一管理方法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缺陷:
1、管理的基础是过去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对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一般来讲,我国商业银行是根据三年的财务数据和相应指标作为打分的基础,同时根据一些定性指标对打分结果进行修正。过去的情况可以作为的起点,但并不能反映未来的趋势。特别是对将来较长的时期进行预测时,过去的数据与将来的情况相关性较小,以过去的信息为依据的管理可靠性较低。
2、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由于受管理对象信用状况的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对单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加总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确定影响受管理对象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系数,以剔除重复计分的因素。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只能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指标和确定权重,使标准的可行性大为降低。特别重要的是,由于每一个受管理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受管理对象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根据固定权重得出的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受管理对象的信用风险。
3、缺乏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充分的现金流量是受管理对象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是分析未来偿付能力的核心因素。现在,我国银行的采用的信用评级方法基本上没有对现金流量充足性的分析和预测,因而难以反映受管理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
4、行业分析和明显不足。受管理对象所处行业及在该行业中的地位,是影响其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有些商业银行将评级对象按行业作出一定的分类,但总体来看,对不同行业的分析和比较明显不足,评级标准不能体现行业的不同特点,评级结果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二)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根据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失真现象。
(三)缺乏信用文化基础,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由于我国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缺乏,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小,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而且基层信贷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导致信用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至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
由于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其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我们作出仔细的考虑和完整的计划。在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和商誉)。各种风险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几种风险共同对银行的资产构成威胁,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整个机构内各层次、各业务单位的各种风险实行通盘管理,而通盘管理的基点就是信用风险管理。所以说,信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要涉及多个部门,既需要有领导支持,也要求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保障,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来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二)和借鉴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充分揭示风险。、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充分揭示风险的基本前提。正如前述,国际银行业在长期的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比较先进、成熟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借鉴这些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我国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结合自身特点,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中国实际的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三)加强行业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信用风险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方案的设计,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加工,而信息的采集又是三项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因此,我国银行必须按照行业进行适当分工,通过对不同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受管理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信用级别的决定提供参照。同时,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设计与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新的信贷流程和信贷组织架构。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完善与否,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否则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我们知道,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可用监测信用风险的构成,制定各类客户的总体风险水平和贷款限额,监测客户评级结果的变化情况,确定准备金规模,贷款定价,分析利润,分配资本等。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涉及银行许多部门的工作,新的信贷管理流程要与内部评级系统相匹配。在信贷组织架构上,改变以往的“块块”管理模式,按照“条条”来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业务品种、不同行业、不同金融工具来设定风险控制与监督岗位人员,由总行风险控制部直接管理,如实行高级审贷官制度。此外,这种管理组织架构还要求风险控制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定的具体风险管理对策和目标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且将市场销售部和操作系统部门分开设置,健全内部的制约机制,同时把信贷人员的薪酬和放贷业绩相挂钩。
(五)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为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其次,建立起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公司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第三,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1) Michel, C., G., Dan and M., Rober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redit Risk Model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24, pp.59-117, 2000.
(2)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价的新与其它范式》,机械出版社2001年版本。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机构的主体,现有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在营运过程中除了要面对一般企业风险,还要面对其本身所特有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我国金融界目前最常见的风险,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及其稳定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如何认识和辨别是否是银行信用风险,并进行有力的预防和控制,将成为保证经济运行稳定和高效的重要举措。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及特点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交易的另一方未曾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只出现在贷款过程中,同时也在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业务中常有发生。若银行不能准确及时地辨别损失的财务,并适时停止确认利息收入,银行将面临严重的风险难题。
(一)信用风险的特征
1.基本特点
(1)道德意识在银行交易过程中为了承担信用风险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银行正常经营下,借款人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背负了巨大的道德风险,这是因为其拥有太多冗杂的交易信息。信用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道德风险。
(2)信用风险承担者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风险发生情况及其变化。获得信息不够及时和准确,往往是由于对风险程度把握不够明确。投资者观察信息不准确表现为授信对象的信用状况通常跟不上市场的价格波动,所以通常造成前者对信用状况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市场风险的把握不够准确。
(3)信用风险的数据较少且不容易获取。导致这一局限性的因素为:首先,信贷等信用产品缺乏二级市场且流动性较差;然后,正常情况下信用产品展现出的账面价值是在贷款出现违约风险之前,因此信用风险的变化不能仅靠价格的波动来表现;最后,由于交易双方的资料不够完善,使得信用风险的变化越来越难以直接观察。
(4)信用风险表现为“三高、三差”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资金筹资成本“高”,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盈利能力“差”,信贷资产流动性“差”。这就造成了资产管理难度的加大。
(5)信用风险的透明度大幅下降。在用衍生工具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常说的信用风险表现为名义上的本金额,合约所体现的价值和银行所表现的信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信用风险的大小也就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
2.非线性特征
银行的信用能力下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对银行的不信任,而使银行贷款难以收回,投资的项目价格下跌,银行难以兑现现金提取的要求加强了人们的不信任,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就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常见模式:资产泡沫-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不良资产积多-信用水平下降-存款人的挤兑-银行资金出现流通障碍而破产-经济危机。由此可以看出,信用风险一旦发生,它影响的不单单是两个人,它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二)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
1.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市场在运转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它关系到整个商业银行的变化,其中一个小的变动都会造成整体巨大的损失或者收益。其特征是:它是由同一因素引起的,如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利息率、现行汇率、通货膨胀率等的改变以及政权的变更、战争冲突,社会体制的改革等。它影响着整个市场的参与者,不过不同的商业银行对其敏感度不同。
(1)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律文件和条款主要从商业银行债权的保护方式和债权的实现程度等方面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其中更有不少像法律规定的破产企业偿债的清偿顺序的法律条文;银行对贷款没有进行强制力的回收;有关担保贷款的法律,对贷款的保证不够严密等对银行信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2)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获得的不及时。商业银行出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极其脆弱,而其信用问题就不言而喻了,由此产生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由发生在某一公司的特殊事件而导致的,这种事件是随机的,因此其带来的风险也是可识别和可控制的,不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其特征是:它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如管理水平、对贷款人信用情况的调查、控制风险操作上的正确与否;只对单一银行有影响不会影响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以通过投资来分散和消除。
(1)借款人。借款人即与银行签署合同的主体,若借款人在借款到期时还没还本付息,或故意不履行还款义务,从而导致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所以说借款人是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过度重视抵押担保。我国很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首先就要求企业或个人提供抵押担保。但抵押物的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信用风险的发生是不固定的。
信用风险通常情况下被归类于非系统风险。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掌握着贷款发放前的主动权,相对于贷款人而言处于有利地位。即使贷款行为发生了,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抵押等行为对贷款人施以约束,以确保贷款人按时还款。
(3)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契约方在行使有利于自己的方法时,依靠着银行间获取信息的不及时,在签约合同之后造成另一位契约者背负严重的债务。道德风险的产生是在贷款营运的过程中和贷款收回之前。从活动主体上来说,道德风险表现为贷款人的道德水平不高、银行内部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体系不够完善。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环境恶劣
1.信用观念淡薄
经济学家汪丁丁曾说过:“我国经济的隐忧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文化”。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集体和个人的信用观念弱,意识不到还款的重要性,能占便宜就占便宜,贷款能拖着绝不提前还,还有的恶意拖欠借款更甚至于非法诈骗贷款等情况都时有发生,给银行业带来很大的信用风险。
2.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
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发展水平低下,银行间信用关系存在较大风险。由于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完善,同时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不完善,与现实情况无法对等和同步,无法查阅债务人完整的存款、贷款和信用记录,这样使得银行在无法全面了解其信用,贷款条件模糊的情况下贸然借款给贷款人,而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客户经理部和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不同方面的业务,前者是进行贷款的发放,后者是对贷款的审核和调查,以此达到回避贷款风险的目的,这说的就是审贷分离制度,也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正在实施的管理制度。但与国外的一些管理制度和体系相比,国内商业银行部门之间不够独立,相互接触和相互间的干扰太多,很难体现出工作的独立性。而且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通常出现界限不清、职责不明现象。像这种裙带的关系和管理的模糊不清使得银行的管理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性的银行,逐渐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三)银行和企业关系不健全
从现实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体制问题造成的我国特有的银行和企业间的关系问题。如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而又因为自身整体信用状况不佳,使得银行业也受到牵连面临着比较大的信用风险。另外,我国处于体质的转型时期,缺乏规范的行为准则和明确的界限,使得企业想尽各种办法逃避银行债务,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额的呆账和坏账,使银行的信用风险迅速增长。
(四)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落后
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已经着手于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其他国际银行而言,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在管理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在采集信息、加工数据、研究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对风险结果的检验上还是与其他国际性银行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管控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五)其他问题
我国金融体系和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在信用风险的管理上也比较落后。因为经济的发展,在贷款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贷款质量也逐渐下降,风险也在逐步积累。同时我国的经济体系决定了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并缺乏有效地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使得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1.基础数据体系不完善,数据缺乏及时性、可用性等;2.抵押物的价值评估更新不及时,尤其对在建工程和不动产抵押上;3.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4.风险管理人才缺乏;5.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公司。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银行体制改革
把现代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制的银行,完善银行管理体制,从而提高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要想真正成为股份制的银行,首先要完善管理体制,原因在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根本在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法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经济,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信用文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也逐渐凸显出来。国家在信用文化建设方面非常看重,曾多次指出:“在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群众利益,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方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内部控制
吸收优秀人才,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内部管理;改革内部管理结构,以便于更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能快速解决实际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员工的奖惩机制,保证奖罚分明,以此来保证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都已采取措施来管理风险,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构,把风险从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管理。为了商业银行的制度的执行、管理和监督层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而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为商业银行风险的管理提供了组织基础。
(四)银行内部信息透明化
真实全面反映公司状况的财务报告对包括银行的上市公司来说是做出投资决策和评估公司价值的基础。披露公司的信息以及公司状况的透明度是投资者据以投资的信心。另外,银行针对企业信贷活动的决策,也依赖于企业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管理层需要随时获取信息来使自己对银行的整体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有效监督银行的经营活动。因此,应建立不定期报告的制度,不断公布银行内部信息和发展状况,使管理者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来监控银行的运转情况。
(五)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
在信用风险管理不断进步的同时,衍生了新的工具,即信用衍生产品,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银行可以通过它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去,它能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风险管理的信用相斥问题,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信用衍生产品使得银行降低了对授信的依赖,实现了发展的多样化,从而降低银行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给信用风险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参考的市场价值。
信用衍生产品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套取利息和谋取资金的机会。
信用衍生产品为银行管理信用风险和监控市场风险创造了条件,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方便。
总的来说,信用衍生产品对银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不可缺少的。
从我国银行经营状况来看,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或解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首先需要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资本经营理念,改变旧观念。增加资本数量,进行银行股份制改造,强化资本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作用。同时实行多元化经营,拓展市场面,开拓商业银行投资渠道,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51-51-论文-网-51lun-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51-51-论文-网-51lun-
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来源于公文有约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51-51-论文-网-51lun-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应该是:(一)体制改进。要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这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二是要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来源公文有约网,保障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这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也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盈利水平,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51-51-论文-网-51lun-
(二)组织体系改进。国内商业银行可考虑把贷款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重要环节:基层行客户经理部、信用管理部、复核部和贷审委员会。在各个环节设计上,尽量做到保留现有功能,并适当引入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方法、机制和理念,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51-51-论文-网-51lun-
篇8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体制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中国现代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根本性缺陷是银行改革难以深化的焦点,也是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银行的发展。
(二)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尽管目前中国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中国很多银行目前这种具有极强行政色彩的内部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经营目标以及运行环境的转变。
(三)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落后
近几年,中国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改革银行体制
要把中国银行建设成为优秀的现代股份制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御信用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银行,主要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股份制银行应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和银行的办行规律,按照国际惯例,以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减少大股东派出董事人数,派出董事的股东单位不再派出监事,增加独立董事和执行董事,增加中小股东单位派出的监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的作用。
2.股权适度集中。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所有者对人的监控效率和所有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当股权过于分散时,某一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会因为成本与收益相比过高而减弱,从而出现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而当一家银行的股权过于集中,又很容易出现“一股独大”及控股股东通过内部关联交易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象。
3.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传统的薪酬制度对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利润、资产质量等事后会计指标,对经营管理者业绩的反映具有滞后性,与银行远期盈利能力或未来经营业绩没有联系。建立经理股票期权或员工持股计划等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会使高级管理层和员工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解决由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
1.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改制与上市等途径,已经实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明显改善,并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建立了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或风险政策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控制委员会及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专门的委员会,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助于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面、制度执行层面和监督层面在信用风险管理中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为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工具的运用提供必需的组织基础。
2.设计新的信贷流程和信贷组织架构。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完善与否,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可用监测信用风险的构成,制定各类客户的总体风险水平和贷款限额,监测客户评级结果的变化情况,确定准备金规模,贷款定价,分析利润等。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涉及银行许多部门的工作,新的信贷管理流程要与内部评级系统相匹配。在信贷组织架构上,改变以往的“块块”管理模式,按照“条条”来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业务品种、不同行业、不同金融工具来设定风险控制与监督岗位人员,由总行风险控制部直接管理。
(三)提高风险测量水平
1.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法制。金融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信用文化是金融经济的核心文化,它决定着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加强信用文化体系建设的问题已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据国外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2.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由于信用风险仍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多面对的最重要的风险类型,作为信用风险计量工具和技术平台的内部评级体系,就成为商业银行最核心的一项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受高额成本投入的制约,国内对信用评级法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经营规模较大、资金实力相对较强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建设,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部分起步较早的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了非零售业务领域的二维(债权人、债项)内部评级体系,工商银行已经达到了初级内部评级法的要求,能够对客户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并开始逐步向高级内部评级法过渡。
参考文献:
[1]阳.金融机构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赵其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 风险管理 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领域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1985年,我国第一张信用卡正式发行,标志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开端。30多年期间,我国的信用卡业务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从发行银行、信用卡发行数量以及相关金额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展,信用卡的普及也带来了人们用卡意识的转变,借钱消费,已经由传统观念里不愿意去接受的行为转变为一种时尚和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信用卡业务也给银行的业务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的主要来源。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种类
但与此相伴随的,还有信用卡风险带来的种种问题。商业银行出于业务发展需要,盲目发展信用卡业务,降低审核标准,给后期的信用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隐患。信用消费容易形成呆账,导致银行的不良资产,给银行带来重大的损失。所谓风险,即不确定因素。信用卡风险是指信用卡的发行、管理主体在信用卡的业务管理、经营过程中发生非正常范围内经济损失的可能。信用卡的风险存在于信用卡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信用卡的使用、支付和结算等环节,牵扯到的行为主体也罗多,包括信用卡发行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使用的特约商户、信用卡持有人等。
信用卡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在信用卡的管理过程中,银行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较高,而银行的审核手续不可能极尽所有相关的信息,这样就容易导致信用卡风险的增大。信用卡的风险有不同的各类,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风险。所谓信用风险,来自于贷款单位和个人的信用问题,主要是由于借款单位或者个人不能在还款日如期归还,导致商业银行损失本金和利息的现象; 所谓欺诈风险,是指由于持卡的主观恶意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相比信用风险更难提前避免,而且损失金额往往更大。操作风险是伴随着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运营过程,风险主要来自管理环节和流通环节,主要是由于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执行过程中的失误,监管的缺位等造成的。还有一种风险为宏观风险,它具有系统性和不可避免的特点,来自于整个的市场经济形势,无论商业银行有多么完美的风险管理技术,在系统性风险到来的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在危机爆发、经济衰退之时,良好的风险管理能使银行不至于毁于一旦。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
相比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金融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低,管理队伍实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存在,导致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是我国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落后,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信用卡业务进行规范,现在沿用的,仍然是1999年的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性规定,约束性不强,而且对于信用卡管理中的新问题无法全面规定和避免.另外,规范第三方服务机构责任的法规缺失,而且信用卡发展中,相关制度不完善,比如现行呆账核销制度不完善,在不良资产增加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的规避信用卡风险。
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个人信用约束方面的立法缺失,公民个人的征信系统的缺失,更加剧了该现象。个人征信数据系统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在采集、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困难重重,征信系统的建设难以适应信用卡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快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套体系是综合的、全方位的,首先应当包括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的立法机关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的管理经验,尽快完善信用卡法律的制订,金融的监管机构要从金融发展和信用卡业务的实际出发,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从制度和规定方面加以完善,织就一张完善的防御网,以防止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监管漏洞,对不规范行为进行惩戒。在具体的业务层面,要规范信用卡的收单等直接相关的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出于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需要,对银行卡的收单手续费规定较低。金融监管部门应完善信用卡业务中的第三方支付系统监管体系的建设,确保发卡机构的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需要测算发卡银行、收单商户的成本,修订并完善交换费率以交换费率单笔封顶的规范。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应当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信息平台,对全社会的所有信用卡使用主体和潜在使用主体的信用记录收纳其中,建立联网机制,对相关主体,比如地方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银监会、企业、公民个人的信用记录实现共享,更好地实现信用的监督,出台正式的征集管理条例,强化对公民个人的隐私权的保护,对信用卡业务的采集程度、采集范围等进行规范,使相关的机构需要时能够快捷、合法地获得相关的诚信记录。建立惩罚机制,如果不能及时报送相关的征信信息,或者征集信息的真实性差,不配合相关的信用查询的行业,加强处罚。
最后,作为商业银行本身,要夯实自身的基础,打好内功,使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的控制制度。站在整个银行的角度看风险管理,彻底打通以前以部门为界限的设计工作,把风险控制职能分解到相关部门,从而实现业务的全流程控制。加强对内控制度的监督,提高执行力,加强每项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和提高内部审计的强度和覆盖面。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控制度的建设、执行部门。
参考文献:
[1]马春峰.商业银行信用卜业务运作仁[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曹亮.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5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
任何信用风险量化技术,都需要庞大的历史数据库作为支撑。技术或软件可以买到,但每个国家在每个时期的历史数据是不同的,是无法用钱买的,必须依靠自己积累。目前制约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不统一和准确性比较差,从而使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而且对于高层次的风险分析无法展开。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对金融机构衡量风险的要求,银行的历史数据至少要达到10年,显然中国的商业银行是无法满足的。目前各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真实的信息数据库,银行间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降低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甚至有些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虚报客户信息,给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基础数据库不统一以及准确性比较差,从而使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
(二)内部评级体系尚不成熟
商业银行缺乏对评级结果的检验,未进行信用登记迁移,特定等级的违约损失率等的统计,无法做到对预期损失的事先量化,使信用评级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从评级要素的设计看,多侧重于财务指标分析,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有时虚假的财务信息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缺乏财务指标分析带来的损失;忽略了企业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如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预期状况,以及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进行一次,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银行应该及时地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缺点。
(三)未建立严格的呆帐准备金制度
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严格的呆账准备金,没有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来设置不同的呆账准备金制度,也没有根据不同风险级别设置计提的呆账专项准备金,因此没有真正按实际风险提供风险补偿准备。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按年初各项贷款余额的1%计提呆账准备金,但这一年中发生的业务带来的资金运动产生的风险资金并没有计提准备金,因此,也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四)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人一般是信用评级人员,在职责上缺乏必要的分工和制衡,影响到评级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这将直接影响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由于中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国际先进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员工队伍,但是专业化程度低,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更是匮乏。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机制
1、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每个员工都必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并将个人收入与业务经营成果挂钩。一家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银行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直接影响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资产质量,最终会影响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银行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靠银行一代又一代银行管理人员用自己的言行培养,尤其是银行董事会和银行管理层,要系统设计银行的信贷制度框架,带头贯彻培养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正直、坦诚的个人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诚信守约的良好银行内部文化。还应该明确各个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在风险管理控制流程中的责任,强化个人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国外很多先进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还尚未在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吸收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风险管理的技术经验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时,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风险工具及技术,必须结合实际,找出真正适合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
3、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代商业银行强调风险管理组织具有“三性一化”的特征,即统一性、独立性、垂直性和扁平化。集团董事会下设的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全集团最高的风险管理政策审议机构,不仅全面负责确定全集团风险管理战略,并实行集团风险管理战略。实行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集团风险管理部-分行风险管理部-基层行风险管理部的垂直性监督管理,并在基层分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下一级风险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任职期限及任职绩效进行审批和考核,并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及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现状,是否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决定银行安全的关键。英、美等国金融监管当局早已将内部控制纳入考评体系,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中国银行应当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及时性及独立性等原则构造起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把内控制度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每当一笔业务生成,其处理程序中都含有稽核功能和授权限制,当超出限制的范围,电脑就会自动拦截,显示并送往主管稽核部门,由主管部门负责复查,通过复查后由主管部门授权,才能继续业务操作。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内部控制应尽快向电子化方面发展,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及风险状况,并及时向监管当局报告业务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只有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科学规范、能够自动纠正错误的结构,才能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时,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是使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经营成果紧密结合,确保落实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稽核评价机制。依据审慎会计原则加强透明度建设,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董事、经理人员的薪酬与银行绩效和个人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以鼓励董事勤勉尽责,保持经理人员的稳定以及上进心。
(三)适度运用破产方式
企业破产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破产这种经济调整方式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超出常规滥用破产的方式,不管在何种社会制度下,都将是灾难性的。它不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削弱中国本来就相当淡薄的信用观念和信用约束机制,恶化信用秩序。因此,只能对那些确实已资不抵债、名存实亡的中小企业,在履行法定破产程序、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后对其实施破产。在企业适度应用破产方式的同时国家也应适当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以减少企业破产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对于资产、债务在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尽量不采取破产方式,以避免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提高资本充足率
随着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在应对风险的同时不被风险所侵蚀,同时又能使银行的盈利能力达到最优状态,这是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避免银行资本不足而设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规定性的约束,同时也制约了银行资金在创造的能力。假设在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即理论上认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已经能够应对风险的前提下,对资本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节约资本,增加效益,就成为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途径之一。同时我们可针对中国商业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比例偏低,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依照西方国家实施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制度的经验。
(五)规范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方式,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进一步透明化,接受社会各方力量的监督,避免认为干预,取信于民,使商业银行在股市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可信度。银行应该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银行内部稽核部门也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发挥审计检查的功能,提高信贷信息的准确性。
三、结论
从历史的角度和世界范围来看,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形象良好,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各商业银行有必要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建立其内部评级系统,开展数据信息的收集积累工作,建立中国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并同其他多种措施相结合,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强化自身的盈利和竞争能力。同时,外资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对中国银行的冲击,《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这一个特殊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都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以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信用风险管理不应游离于整个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之外。
参考文献:
1、蔡玉林,刘冰,徐晶.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库,2004(15).
2、陈国辉,刘宗业,刘丽杰.风险度量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J].金融会计,2006(7).
3、刘芳.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金融与经济,2005(5).
4、付谣.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
5、于兆吉,杜宝贵,郭金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财经园地,2005(10).
- 上一篇: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
- 下一篇:广告设计技术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