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

篇1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 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无论开办哪个专业方向,都可以在这里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不同方向的要求添加若干课程,形成“必修课程”集合(完整覆盖《规范》中的核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当一个学校希望开设多于一个专业方向时,教学资源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如果一个学校要将原来的教学计划改造为“信息技术”方向,许多已有的课程都可能被利用上。

篇2

关键词 高职;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7-0054-02

随着信息网络化需要大量的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等方面的人才,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同时也迅速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新的增长点。但随着企业对计算机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很多应届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出现这个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不少高校开设的课程都处于一个系统化学习的过程,学习内容广,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够,不能够独立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有必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思考以及重新定位教学内容,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设法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由此,职业教育课程应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中就需要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其目的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工学交替、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建网”、 “管网”及“用网”的实际工作过程,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能力,面向计算机网络企业和领域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网络规划、组建、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建网”、“管网”及“用网”的培养目标,将其分为培养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其中网络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开发主要包括网站前台设计与网站后台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主要包括网页设计、网页美工设计等。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开发及艺术设计3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首先,通过调研确定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3个方向的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最后,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工学交替、“双证”课程的融合。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运作

3.1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为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利用学校的实训教学设施,开展各项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实验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践及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

第二阶段为毕业实习期间。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此阶段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参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重点训练岗位技能项目的同时,熟悉生产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其应对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3.2建立过程+结果的考核评定方法

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基础技能项目考核和课程技能考核。基础技能项目考核具体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前进行,各系成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技能考评小组。考评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定基础技能项目考核成绩。

第二步为岗位技能考核。具体安排在学生就业前进行,主要委托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学校派出专业教师督考。

3.3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保障

为了加强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保障,我们建立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时间。理论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度,重点阐述与技能相关的基础理论。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施设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条件。几年来,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毕业实习(岗前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建立加强“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这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的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篇3

关键词:功能模块式;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专业核心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859-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Functional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Major

DOU Li-li

(Tianjin Coastal Polytechnic, Tianjin 300450, China)

Abstract: Majo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a very long time, further research of functional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can resolve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 prominen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proposes dynamic functional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core module, studies and practic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functional modular;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professional core module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3]近年来,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缓慢,招生形势严峻,为改善这种现状,学院作为2011年院级立项课题研究并实践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本文为该课题研究成果。

1当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业定位不明确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极不稳定,专业调研不及时,不能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动向,造成课程设置陈旧、计算机类的不同专业区别不大、职业方向不明确招生困难。这也就要求我们不断动态的定位该类专业,突出其专业特点。[2]只有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刻的专业调研、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才能处理好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考生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关系、长期规划与短期调整的关系。同时结合地方特点,科学地进行人才预测,动态地进行专业设置,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

1.2专业对口率偏低

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大规模扩大招生,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需求已接近饱和,同时大量的培训机构也在不断的输出定向型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受到空前的严峻考验。经过多方努力,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虽就业率保持稳定,但专业对口率明显偏低。

1.3教育理念较落后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之本,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色创新,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刻理解这一教育理念。[4]校企合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上,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的关键环节。[5]没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的学生就不能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无法实现就业,也就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意义。

1.4教师企业工作经验较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制定和实施,教师实践技能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技能水平。目前绝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于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教学质量低。

1.5学生职业技能不满足企业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专业技能不扎实,实战能力差,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只有依托产业办专业, 把学院引向市场,让社会参与办学,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确定职业方向,突出动手能力训练,才能真正满足企业需求。

2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术领先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开发工作岗位实际实训项目,达到校企资源共享,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原则设计模块,首先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调研对象主要包括企业、行业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兄弟院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调研方式主要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企业深访、电话调研、参加企业招聘会或联谊会等,同时更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网上在线调研,分析得到了近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并据此制定出了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按培养能力平台划分模块,不断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出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专业核心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动态职业模块。

专业核心模块:对应职业核心工作岗位,同时对应专业核心技能取证。主要包括平面设计、二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子模块。对应photoshop、3DsMAX,CorelDraw、Illustrator、Flash、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课程。

公共基础模块:对应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英语、沟通、表达、写作、创新、合作、组织、管理等职业素养。对应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训练等课程。

专业通用模块:根据面向与职业核心岗位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包括职业核心岗位)需要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各职业方向的通用部分,设立专业通用模块。基本专业素质主要指计算机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基础编程能力,对应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信息处理技术、办公设备使用维护、软件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等课程。

动态职业模块: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柔性的动态职业模块,可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出动态修改,每个模块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等动态职业模块。每个动态职业模块又都包含若干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每个动态职业模块对应一个专业辅助技能取证。

3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特点

3.1突出以市场为主导

职业核心工作岗位对应专业核心模块,同时又充分考虑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各个模块与职业能力平台相挂钩。工作岗位分解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对应课程,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

3.2模块化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系统化教学方法。模块式教学(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法”。[1]

3.3动态性阐明了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的显著特征

动态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内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二是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调整选修相应动态职业模块的学生人数,体现出课程选择的动态性;三是根据专业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动态调整动态职业模块内专业方向,体现出职业发展方向的动态性。

3.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专业通用模块为就业打下基础,专业核心模块满足了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动态职业模块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生涯发展。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不能只依靠学校专业教师,必须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合作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训练指导;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与新产品的研发,承担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在内涵上真正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5]

4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4.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模块的划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模块的设置和每个模块的分解过程中积极与行业企业取得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合作关系,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交流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每个专业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在综合实训后都对应一个岗位资格证书,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可以快速的适应和提高。增强了专业教研室和教师参与行业联系和技能提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该体系的实施,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转变模块化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包括专业核心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和1个动态职业模块。采用“分段式串并结合”的教学模式,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通用模块采用并联模式,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采用串联模式。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每个模块分别设置了基础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四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能力阶段。每个阶段组织在集中的时间内串联进行,可以明显区分出学生训练中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能力阶段,从而便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技能水平,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4.3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内容,理清每个模块及内部各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顺序,避免大量的知识重叠或无用课程的开设。分解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得到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标准。每个教学课题都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依据,以掌握技术技能为目标,以企业管理方式为要求进行。

构建“功能化”的教学考核模式,体现“职业技能本位”的思想。采用多元考核形式,包括口试、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答辩、大作业、课程设计、论文、技能取证或多种形式相结合,评价方式包括自身评价、小组评价、同学互评、校内外教师评价、国家认证等。每个模块采用多级考核制度,包括单元考核、定时考核、综合实训考核和技能取证等,由工作态度、单项技能、拓展技能、综合技能等共同确定水平高低。

4.4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

引入模块化教学后,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加大了,对教师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加强企业联系,提高自身动手能力。每个学习任务或课题都是一个实际项目,只有深入企业一线才能得到,每位教师与1-2名企业专家保持长期联系,同时每年要求一个月深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顶岗实习,为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日常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为每一个工作任务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攻关解决每一个技术难题,设计指导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评价反馈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因此,模块化教学对于我们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师德师风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每个模块的实训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主要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等,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选择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每次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应对每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根据其完成情况,制定新的任务目标,最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结论

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课程体系的目标面向职业岗位群,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基本素质一职业能力一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缩小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同时,用学生在某职业方向的就业率来动态调控选择该模块的人数,真正实现了就业导向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柳国伟.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19-120.

[2]殷锋社.计算机应用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J].价值工程,2011(5):299.

[3]刘琳.高职高专中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模块化教学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2):3155-3156.

篇4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目前数据库系统应用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石。因此数据库技术日益成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知识与技能。数据库应用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技术的一门专业核心平台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数据管理的应用能力。但是数据库应用这门课程由于自身难度大,课程理论体系复杂、高深、发展快,其应用技术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一直不明显。数据库应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但如何灵活运用数据库知识解决后续课程中的数据管理、数据维护能力却相对薄弱,同时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观念。因此,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理念在数据库应用课程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改革进行研究,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

二、课程来源与课程设计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理念,课程应经过社会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群中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以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能力为依据进行设计,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加工与教学设计处理,得到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并使之具体化。(1)多维度专业调研。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理念,课程必须为其专业服务,因此任何一门课程都与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进行服务区域、面向行业调研、人才需求调研、同类院校专业调研、毕业生调研等多维度的专业调研,得出结论:面向整个产业链,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已从业人员的数量及质量远远未满足需求。但应拓展会计电算化人才知识结构,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2)确定专业岗位群。根据多维度专业调研结论,专业应培养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以会计信息化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熟练应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能力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实施、维护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调研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岗位群:会电核算岗、会电维护岗、会电实施岗等。并对岗位群进行分析,具体如表1。

表1 岗位群分析

(3)开发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专业调研与岗位群的分析,教学设计者应该基于工作过程来构建学习情境,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工作任务之中。工作任务设置的总原则为从工作需求出发,选择相关的工作任务并确定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其目标是在工作中学习和应用知识。(4)设计学习情境。数据库应用课程的学习情景是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思路进行设计。以形成数据库应用和数据管理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选取项目的基本依据是数据库应用课程涉及的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数据库系统应用流程与典型的项目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学生通过4个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数据库应用课程的学习任务。以数据库认知、学籍管理数据库、网上购物系统数据库、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共4个项目为载体来组织教学,4个项目设计循序递进、循环上升,并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训练项目中。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下,结合学习情境内容和能力要求的特点,设计若干学习子情境。子情境的设计上,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任务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提高、简单到复杂贯穿于教学和实践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为后续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与维护以及今后的数据管理维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效果的显现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学生学习的初期,对数据库的认知非常有限,所以“数据库认知”作为第一个教学情境,完成认识数据库、SQL Server的安装和设置等知识目标与安装和正确使用及简单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的能力目标,该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第二阶段,以“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为情境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初步管理、维护及备份恢复SQL Server数据库的能力为目标,该阶段以教师的引导、讲授为主。在学生对数据库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学习中期的“网上购物系统数据库”中,教师应让学生尝试完成一些任务。该阶段中应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学生对数据库的知识有了整体认识后,教师引入“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项目,这个阶段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主;通过操作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前台应用软件与后台数据库的管理,让学生明白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来龙去脉,为管理软件应用、ERP维护等后续课程中数据的管理与维护打好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严谨的工作作风等等。

四、改革效果与特色

(1)理论够用、注重实操。根据现在高职改革的理念,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相对薄弱的这一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按照理论够用的原则,针对所在具体岗位所需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摒弃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等传统教学内容。(2)重点突出、贴近应用。教学内容基本来自于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籍管理系统、学生容易理解的网上购物系统以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会计信息系统,贴近实际应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笔者所在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通过课程基于工程过程的教学改革,对学生从原来主要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在培养操作能力的同时,加强作为一个职业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密君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电脑.2010(1)

篇5

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41-02

以计算机的计算数据为准,这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将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工程师在进行正确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工作的教育和提醒,是当前应该注意的一个突出问题。

1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形成了这一批技术工程师从走出校门开始,就在计算机上进行工程计算、设计。他们小再经历老一代工程师们通过乎工计算的过程,甚至自日迷信计算机,认为计算机是解决一切工程问题的源泉,简单地信赖计算机。随着人里的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但又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的质里的保证,包括对软件开发者和其技术支持的技术资质证明;软件开发商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过程的严格评价,软件中所用技术的理论依据的严格评价;简单和复杂例题测试结果的严格评价及其与其他独认求解结果的比较等等很多威胁到工程技术安全的问题,被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发展所掩盖了。

人们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技术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很少有人在想,特别是年轻的工程师们更很少去想,如果没有计算机,工程设计师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人家都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有的甚至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能力,人里的工程师们相信,他们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没有人认识到高质里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高质里的设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在工程设计计算中利用计算机工程技术已有了很严重的负内影响,它使年轻的一代工程师们相信计算机的安全庄、知识庄和能力。他们变得如此依赖计算机,以至十丧失了正确进行工程计算工作的能力。他们不懂得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此技巧。在现实工程实践经验中,工程设计,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模型是千差万别的,计算机不可能识别上千万种工程设计思想,除了具有陕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此离散的知识。而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巨人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

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依据、集体的设计思想,单纯的依靠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不可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的。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们都期盼计算机软件能将工程设训程序完全自动化,希望在解决工程问题时他们只需要区化类型和条件,让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设计图纸。这样,工程设计唯一的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成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的检测特征值,在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型、状态,或计算机建认数学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的特征,分析结果对工程敏感部位是否敏感,计算结果是否在条件允许范同之内,是否能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模型对某此边界条件进行调整。这些在年轻一代的结构工程师们心中,都变得模糊不清。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不可能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人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能处理大量的信息,但计算机程序是没有多少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对工程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会很完善,在计算中,即使是错误的信息,计算机也不可能识别,同样的都在计算机上显示给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这就要求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自己能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来控制设计计算机的偏差。

在软件的实际应用方面,那些只有极少经验、极少学识、年轻的工程师依靠计算机软件来解决极度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设计问题。他们对力学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的背景知识了解很少,无法判断程序算法所蕴含的假设和步骤,也无法判断计算机运算结果的质量,他们宁愿相信计算机程序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正确的,也无法怀疑计算机作出的所有结果,以及用独立的例题校验结果,这对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缺陷。

2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在年轻一代的工程师当中,应让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危险性、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对工程设计的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应该让他们知道,工程特性是由工程设计的质量决定的。真正有经验的工程师,应该不用完全使用计算机就能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的核心是在工程计算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不能滥用计算机。要强调工程实践中知识、专业技术以及经验的重要庄,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才是关键。专业的工程师应在参加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对工程设计计算进行手工求解,了解手工求解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提炼模型、识别计算结果中的错误,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应持批评态度,尊重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践学习工程设计,强调从那此资深的或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那里学习结构工程设计。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要经常怀疑计算机,在没有深入工程以前不使用计算机的结果。在被工程师证实正确之前,假设计算机提供的结果是错误的。在用计算机求解之前,必须先知道答案。不崇拜计算机,而是崇尚知识和经验,提倡全面了解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的所有经验。

虽然在工程实践中计算机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是工程师们必须认识到对工程学的原理、方法、标准等等的全面了解,比对计算机操作方法的了解要重要得多,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维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下,我国的计算机软件管理却显得有些滞步不前,尤其是在软件工程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我国的计算机软件研究起步较晚,因而在技术和体系方面都尚不完善,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难以被发现。其次,我国的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使软件的一部分功能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从而给软件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计算机软件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项目,相关专家和单位必须努力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而对软件管理上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1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员工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设计和管理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作为一项高科技工程项目,软件工程管理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工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使用的技术,同时具备数据整合分析的能力。为使计算机软件管理工作顺利完成,软件工程人员应首先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与其他部门人员积极配合,努力保证每一个管理环节的质量。与此同时,软件工程人员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积极学习新兴计算机工程技术,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1.2用户管理

软件开发的最终收益者是广大用户,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为完善后期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应在前期就与用户保持积极联系,充分了解和调查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要求。在软件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做好用户信息的反馈工作,并对问题较大的部分进行及时整改,充分保证软件的实用性,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1.3组织管理

计算机工程也属于信息工程,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处理并传递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必须对信息进行高效、完善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首先应对数据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形成数据组织的一套系统,在进行数据整合时遵循整体按照系统进行,局部根据实际调整的原则进行。

2计算机软件项目的管理问题

2.1用户需求与实际管理中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计算机工程的复杂性,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需求有很大一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达成。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除了技术限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还有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数据统计不够完整等因素。其次,由于我国计算机软件管理领域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导致技术人员在操作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用户需求与实际软件功能有较大出入。

2.2对工作量估算的误差

计算机系统要处理的信息数据相当庞大,数据间关系又十分复杂。为高效的完成计算机软件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必须首先对信息数量量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从而对数据管理工作投入适宜的人力和物力。对工作量估算的误差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计算机工作的效率。人为的因素是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技术人员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后期的校对整改工作都将极大地影响数据量的准确度。因此,有许多估算误差都可以通过后期的核查避免。软件工程人员必须首先端正工作态度,其次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数据量估算体系,从而提高数据估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3计算机软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1提高软件工作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产业的相关理论技术都在进行革新,对于高科技信息产业的计算机工程更是如此。原有的前台软件控制方法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系统下已经不再适用,网络开发商逐渐使用工作效率更高的数据库管理来代替传统的软件控制系统。在这种管理系统的控制下,软件运行的速度和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未来这种管理系统应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3.2建立健全的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

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管理可以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高科技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在软件管理领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工程人员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并制定相关的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对高层监管人员的管理。对于监管人员也应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软件管理问题发生时能及时地做出应对和调整。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为监管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3.3建立统一软件开发平台

建立统一的软件开发平台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管理。目前,在我国还尚未有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平台,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可以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积极推进平台的建立,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管理提供一个更好的技术支持。

3.4加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

软件的开发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要有效地规避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风险主要产生与用户要求与软件实际功能的误差。当用户要求达不到满足时,软件开发商必须在原有的软件功能基础上进行整改,从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为避免这种现象,软件开发商应在前期做好与用户的沟通工作。其次,技术工作人员必须保证软件开发的进程。计算机行业产品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软件开发一旦更不上市场需求就会很快被市场淘汰,为此技术人员必须保证软件开发的速度。

4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计算机管理领域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整改措施,对软件的性能、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方面等都进行了综合的考虑。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必须与用户需求和社会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万军, 曹艳云. 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J]. 才智,2012(03):78-80.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计算机专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但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和社会目标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失衡,出现了结构性就业困难。原因在于我们的计算机专业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时又难于改变,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严重滞后。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系在当前金融海啸严重影响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往年一样较高的就业率,得益于连续四年的艰苦探索,特别是在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创新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模式方面所进行的尝试。

2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

符合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能够满足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融合了传统本科的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3面向市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动态教学机制

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西邮计算机系根据企业需求,采取了灵活弹性的专业选修课设置、考核与管理模式,加大了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为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计算机系与西安高新开发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深圳市软件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与园区中大量企业的合作,根据来自企业的需求信息,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充实调整。如企业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一定要求,就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IT职业规划与职业化塑造”课程,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项目经理到校为学生授课。这些调整和合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7年,计算机系与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周立功3+1创新教育实验班”,前三年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大四第四学年学习企业的课程,学校通过课程置换,承认学生所获得的学分,毕业后到企业任职,大多数同学获得了高新聘用,许多同学毕业后都成为公司的核心骨干。

4建立多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除了加强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外,计算机系积极开展了实验室开放工作。各个实验室在完成正常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任务的同时,全天为学生开放。每门课程都开发了供学生在开放实验中选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既解决了正常课内实验学时不足的问题,又为学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条件。

计算机系还成立了十余个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由实验室承担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主要有“嵌入式系统兴趣小组”、“FPGA兴趣小组”、“多媒体制作兴趣小组”、“网页制作及组网兴趣小组”、“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兴趣小组”等。一个兴趣小组常常出现数百学生报名的可喜景象。近年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在陕西省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以及各类企业或行业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多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积极参加开放实验或科技活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肯定。

5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双赢实践教学基地

计算机系特别重视与企业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上,采取了内外结合、校企互动、订制培养、就业对接的方式:同一家企业,既在校内建立实习基地,又是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校外功能对接,互为补充;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管理,各有所侧重;实习实训和课程内容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设置和调整,校外实习是校内实训的衔接和延续;最终实习考核的结果以在企业就业为目标,以胜任企业要求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为检验。

以双基地合作伙伴北京神州数码融信软件公司为例,双方的合作关系为:校内实习基地由学院提供实验设施和场地,企业承担教学费用。有意参加培训的学生先由企业招聘,再根据企业的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学生前期培训。培训从大三暑假开始到大四上学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技术培训。期间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西安邮电学院的学生,又是神州数码的见习员工。在校内实习基地培训经考核通过者将成为企业的见习工程师,进入第二阶段,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参加真实项目实习。参加项目两个月后进行适岗度考核,通过后将成为神州数码的正式员工。企业为不被录用的学生出具见习表现证明,以便重新求职。被录取者继续参与企业开发项目,同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通过答辩,毕业后正式入职。

6吸收社会和企业资源参与实践教学和培训

目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在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企业真实环境下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的了解以及必备的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开放办学,吸收社会资源和企业参与。例如,学校近年来与西安高新开发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多家企业就软件开发与测试人才的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种面向就业的培训,使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由于企业的参与,学校不仅迅速接轨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且还获得了企业捐助的大量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改善了办学条件。

计算机系将国家鼓励发展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重点,针对企业需要进行课程开发,并设立培训项目。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学生在完成正常的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外,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内完成企业所提供的有关课程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企业经理和技术总监给学生上课,并且带学生到企业体验实际工作流程。其中有关团队合作、职业素质、企业文化等培训内容,直接由企业派有关人员来授课。培训后,学生在企业由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工作,并在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会被企业录用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7探索并创新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模式

计算机系积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与国内外多家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探索出“3+1创新教育实验班”、“与企业对接定制培养”、“企业参与以紧缺行业需求为目标的就业培训”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多种校企合作方式构建出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具有针对不同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且贯穿了不同方式所共有的核心内容,都是以本科教学为根基,以校内校外联合实习双基地为载体,以共同组织教学和管理为手段,以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到合格员工为目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与传统教学不同,校企合作教育在教学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认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思想过得硬、作风过得硬、技术过得硬”,力争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开展了多种具有企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采取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紧跟前沿技术,并以项目设计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零适应期”的平稳就业。

8大胆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需要企业参与制定实训课程、联合组织教学和共同管理,组织对接培训并开展就业服务。这些任务的开展逐渐显现了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为满足与企业合作的需要,计算机系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寻求突破,建立了“西安邮电学院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功能包括有窗口功能、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就业服务、素质教育、教师培养等功能,实现了校企合作的管理、服务和保障。

实训中心开展了各种就业实训,成为学校通向社会的窗口和纽带,开辟了学生过渡为职业人实现直接就业的新途径,弥补了现行就业服务体系的不足,构成了校企合作对接双赢的就业特色。实训中心通过建立接近企业真实物理环境和管理环境的实验室,在技术课程实训的过程中,贯穿了职业员工素质养成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本科教学中的缺失状况在实训中得以改善,凸显了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职业化特色。

9结语

西邮计算机系在探讨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通过培养方案目标导向,建立动态教学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践教学基地,丰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组织实现管理和保障,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模式。四年来效果显著,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生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实实在在掌握与日后工作对接的本领,而且实现了人生价值转换,对未来充满信心,成为工作需要和企业抢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元元,李正,徐向民.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3):33-35.

[2] 洪林. 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117-119.

[3] 王陆海,韩俊刚. 校企合作双赢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0):162-163.

[4] 张辉,樊泽恒,孔垂谦.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与特色追求[J]. 江苏高教,2007(3):68-71.

[5] 张辉.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个案[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72-75.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mputer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WANG Lu-hai, WANG Zhong-min

(Xi’an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121, China)

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计算机专业;全程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53-02

一、引言 

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成为制约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广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3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其定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优化“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高素质工程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选择与学术型培养目标错位发展的道路,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强化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为主线,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富层次、强适应”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完成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具有体系化和全程性特征的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涵盖校企联动、职业认证考试、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等环节相融合的、丰富多样化的计算机专业实践体系进行探讨。 

二、构建以全程式培养为目标的实践体系路线图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有关文件精神[1],借鉴国内外计算机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培养环节,以反映计算机产业的主流技术和最新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能力训练建设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1.5+1.5+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1.5年时间在学校基本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1.5年时间在学校以注重实践环节、强调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完成工程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基本的工程意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课程设计、工程项目实训、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班(以下简称“卓越班”)教学计划的特点体现在“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资质证书、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相融合,即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认证考试、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概括为“全程实践驱动”模式),实现以学科竞赛和实践项目结合为主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如图1所展示的全程实践体系的培养路线,主要措施如后文所述。 

1.能力进阶式的校企分阶段联合培养。反映计算机产业的主流技术和最新发展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能力训练建设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其中,重点保障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课程设计、工程项目实训、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以“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2]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内容侧重点的差异和目标要求的分级,结合相对比较成熟的探究式教学思想,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将“卓越计划”能力进阶的系列化探究式教学项目设计成三个层次:基础项目、综合项目和企业项目。基础项目针对大二学生,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的基本构成,体会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综合项目针对大三学生,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一般设计为基础项目的继续深入和水平提升,在完成项目基本构成的前提条件下,主要要求学生实现较高的技术指标,达到实际工程现场能够应用的目标;企业项目针对大四学生,主要要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寻找和发现项目,最好是能够实现企业的技术革新或者技术改造,完成后能够为企业创造相应的效益,这是真正的项目体验。 

2.实践教学与国家行业工程师标准接轨。结合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特点,依据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通过调研归纳总结计算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立职业认证教育实践教育环节,按照行业工程师的知识体系修订相应的实验计划和方案,实践教学训练的内容与行业资格标准的对应[3]。同时,参照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的工程师标准,要求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工程师资格申请认证,了解相关工程师技术资格要求的知识体系结构,有针对性地、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和应用技能。一般要求学生达到中级资格以上的标准。 

在校企合作教育实施过程中,按照工程师职业角色需求动态组织“模块化”课程群模式,组织软件设计工程师、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师等课程群,突出知识主干,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并注重培养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演练项目过程要贴近真实的企业项目过程,在实际演练过程中强调“落地”,努力做到从学校到企业实训的平滑过渡。 

3.为每个“卓越工程师”建立工程教育导师组。为每个“卓越班”的学生确定“工程教育导师组”,导师组由研发能力较强的高校教师、企业高级工程师和一线工程师的不同层次人员组成,导师组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5~8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能力培训和科研计划等),共同完成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的指导等工作,重点培养学生在课程实践、项目研发、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为核心,与企业合作建设若干个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或者联合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或者联合实验室由学院提供实验设施和场地,学校根据企业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他们进行前期培训。在校内实训考核通过者将输送到企业充当见习工程师,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参加真实项目实习。 

4.构建层次化的学科竞赛体系。继续倡导和支持软件兴趣小组、计算机与网络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学生学术团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指导下,层次化的学科竞赛体系模型不仅仅是多增加一些竞赛类别或者是多安排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而是根据低年级到高年级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技能,整体设计一套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完整学科竞赛体系。将各种竞赛分为多个层次,既有面向广大同学的基础性竞赛,也有面向尖子生的综合竞赛。主要包括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应用等基础知识竞赛,以活跃思维、激发对学科专业和工程设计的兴趣为目的。面向本科二、三年级组织开展软件技能竞赛、网站设计竞赛等,着力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本科三、四年级组织开展以实际工程为导向的学科综合竞赛,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等软技能,注重作为一名卓越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学科竞赛在较大程度上能推动专业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起到学科竞赛反哺教学的作用。 

三、效果 

自2013年1月起,广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卓越计划”培养试点工作,从大三开始按照定制的教学计划学习,同时聘请了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学生,通过工程项目提供实践机会。 

专业以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在企业建设了大学生实训实验室,以接纳学生实习;同时,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习基地合作建设,企业与学校开展了更深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合作,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取得更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成果。 

与普通班学生相比,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已成为竞赛获奖、申请软件著作权等成果的主力:参加2013—2015年工信部“蓝桥杯”全国软件人才设计大赛三年获得全国总决赛奖项20余项,近3年获得软件著作权近20余项。在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卓越班学生首次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67%;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CSP软件能力认证也取得较好成绩,多数同学超出全国平均分数线。学生反馈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切实认识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技术热情,锻炼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结语 

从已经开展的工作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对参加工程的全程性都持正面的积极支持态度。我们将继续以全程互动为指导思想,及时总结“卓越班”的培养经验,改进“卓越班”实践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落实和推进工程教育中心的建设,完善中心的运营机制和方案,探讨如何从比较纯粹的实践基地向产学研基地提升,发挥学校的师生资源优势,实现依托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校企共赢。同时,探索“卓越计划”经费的自我造血机制,通过落实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吸引企业投入经费到“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篇9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健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深化,其现代电气工程系统逐渐健全,满足了时代经济对于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电气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对其内部理论应用体系的健全,实际上电气工程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当时的经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今天。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二、关于电气学科环节的分析

    1随着电气工程系统的不断健全,电气学科理论知识也在不断深化应用,这两者实现了相互促进。我国对于电气信息学科的划分包括以下内容,其属于工学门类,其学科分支有电气工程、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分支,其都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这是电气学科的理论实践基础,也是电气工程的应用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技术工程及其电磁类的基础学科得到有效结合。实现了对其现代电气工程的发展,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工程包含的专业基础理论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磁理论、MATLAB仿真等。专业理论有电力系统及其暂态分析、电力电子、电机学、高电压与绝缘、电力拖动、输配电、工厂企业供电、电力市场等。

    2目前来说,国外发达国家的电气工程专业体系是比较健全的,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其内部理论实践体系日益健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以前的电气工程专业中,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是以电力工程为主要的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其电子技术及其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电气工程的应用核心,其电气学科体系日益健全。有些国外高校的电气工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对电力工程学科的取缔,取而代之的是电气工程的计算机应用教学,这满足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局势,实现了对电气工程的更新,保障了电气学科系统的健全,确保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无论是电气学科的健全还是电气工程技术的更新,这一定程度提升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的软硬实力。我国的电气工程始于1908年上海南洋公学的电机电工学科,就是上海交大的前身,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17年该校的电机专科设立了电讯门,即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都是由此发展演化而来的。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大多设立了电机工程系。1977年以后,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更名为“电气工程系”,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又把“电气工程系”发展成为“电气工程学院”。我国的电气工程虽然与国外名称相同,但内涵有很大区别,我国大学一般都是强弱电分开,即电气类与电信类分设在不同的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的电气工程教学中,电力学科也逐渐实现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符合了国家信息化经济的法发展需要,这有效推动了我国的电气工程的学科应用系统的健全,进行其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应用,保障其内部技术应用环节的优化。在此过程中,我们为了本国的电气经济的发展需要,需要进行国外电气学科的先进管理经验的汲取。国外发达国家的着名大学大都把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放在同一学院,以利于在电气工程学科中融入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拓展了研究领域,大量的研究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开展的。与企业联系密切,科技成果转换能力强,引领产业技术更新。

    三、关于电气技术发展前景的分析

    电气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其影响着电力工业及其相关电力行业发展,可以说电气技术的应用发展,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电气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深化应用,满足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对风电技术、光伏技术及其氢能的有效应用,这符合未来电气工程的发展需要,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特别是氢能技术的应用,氢能有其他能源无与伦比的优势,其反应后的生成物为水和氮化氢,对环境没有污染。地球上的海水所含的氢用来发电就够人类用数亿年。单位重量的发热量叫热值,氢的热值是汽油的3倍,煤炭的4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斥巨资研究这一能源,但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距工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超导技术的深化,满足了电气工程的发展需要,促进其综合社会效益的提升,通过对其超导储能系统的深化应用,实现对其电能的有效转换,实现对其电磁能的应用。它是一种高效的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的安全性的提升,满足了实际工作的需要。保障电网安全。超导大容量电缆,可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耗,提高能源效率。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用大功率电子器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参数、功率、相位角等的实时调节控制,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输电过程中的能耗。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

逻辑运用在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方面,分析其合理性主要是理应逻辑方法,在开发组当中,可以将各种角色和职务进行合理的定义,在软件团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生产效率和软件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建模深入的研究,运用数学建模知识的过程中,和逻辑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这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的过程。

1软件工程技术当中的逻辑应用

1.1软件定义阶段逻辑应用

定义软件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市场减值给予充分的考虑。可以利用简单的方案或者很容易实现的方案。软件开发人员在这一阶段需要将软件的可操作性和不需要操作的内容进行明确,这样有利于将软件的设计目的进行明确,避免对于各种功能盲目的实现,从而对于功能软件必要性的忽略。开发软件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出精确的范围文档。但是在设计的初级阶段,开发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样一来,这款软件功能就没有得到明确,对英语相关的要求没符合,使双方都遭遇很多的麻烦。在概念当中利用逻辑学,在对比和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将软件定义进行完善。

1.2应用领域建模逻辑

在领域建模当中,主要是对概念之间和概念类的属性等存在的关联进行论述。第一方面就是复合,指的就是在领域当中出现的图片或者单词,第二方面就是内涵,指的就是定义领域类,和逻辑学内涵之间具有很多的相同点,在领域类定义当中的实例都是进行有效的外延。逻辑学的概念在领域建模当中进行有效的利用,在限制和概括的过程中包含的种属关系,可以对于领域建模内涵进行更好的理解。

2软件开发过程汇总利用逻辑

2.1阶段应用的分析

分析软件需求,我们应该明确利用软件需要将用户怎样的需求进行满足,描述软件需求的时候,需要和软件开发者进行良好的描述,进行有效精确的细化。研发软件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需求分析。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时间,如果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返工和失败,这样一来,软件设计成果和用户的需求就会出现不同,因此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以各个数据为基础,利用图形化的方式,将数据模型之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来。

2.2规范的应用软件设计

需要在另一个方面进行考虑,转化软件需求,使其成为软件体系的结果,因此概念设计就包括系统接口和全局数据结果以及数据库模式,还可以实现模块的算法。剧目数据结构当中,可以利用更加恰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数据计算,这也就是处在了详细设计的阶段。软件的分析需求和描述阶段是特别重要的,可以发挥出说明的作用。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利用数理逻辑,可以分解人类思维,使其运算变得更加简单和机械,利用机器实现模拟。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需要通过程序设计。相关的研究人员需要经过数理路基的相关训练,这样这一类型的设计才会更好的完成。程序在设计的过程中,程序的正确性需要得到保证,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怎样防止出现错误计算的情况,并且及时将错误找出来,利用方法进行改正,这些都是比较重要和程序设计理论有关的内容,树立逻辑和这些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将这种树立逻辑利用计算机语言进行书写,就是在计算机当中利用树立逻辑。

2.3代码生成过程中的联系

站在逻辑学的角度,在实践过程中的说明和验证不仅需要利用软件规格,还希望利用系统方法和规范,使其生成程序,这就是自动程序的研究领域。E在实际演绎的过程汇总,主要有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两个方面组成,在垂直关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长时间没有登录Login和LockForm,可以正确的运行,LockForm长时间没有登录,但是,MasterForm在登录的过程中,其主界面可以正常的运行,这就说明如果LockForm没有长时间进行登录,但是可以正确的运行,那么Maste登录进去的主页面就会实现运行。而水平关系可以一一列举其余的代码,这3个程序之间可以调用函数,将某一个公共函数进行直接调动。

3在软件的测试阶段进行应用

设计实现软件的所有模块之后,从而就会进入到软件测试阶段。对于软件工程实现软件测试,主要目的就是将软件当中的BUG找出来,但是不是要测试人员进行修改,经过审核,从而使相应的开发完成修改,完毕之后,才会回归到正常的流程当中,在采取测试之前,需要每个测试人员对于业务功能进行学习,掌握之后,才可以明确软件的缺陷和不足。例如测试网络安全的过程中,需要测试人员把握网络安全知识,测试网管软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简单的配置指令,还要对于业务的基本流程进行熟悉。利用逻辑学进行观察,可以促进测试人员对于业务基本流程进行更好的掌握,使开发人员可以实现纠错,并且将运算进行简化,从而将效率进行提高。

4在软件的维护阶段进行利用

当前科技产品通常情况下都配置了维修站,某个产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要想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维修,在利用软件的过程中,就要将出现的问题认真的记录下来,这样在日后维修和修改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找到症结。软件用户和设计者之间具有矛盾,这样的矛盾要想避免,需要利用逻辑学知识。软件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开发人员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这样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才可以提供维护服务。当前工作环节和硬件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机器语言就会缺乏可移植性,要想在计算机当中利用机器语言,那么就需要良好的用户文档,对于后期的维护和发展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结论

综上所述,全面的研究计算机软件工程当中的部分阶段,将其余逻辑学的联系进行挖掘,通过一些具体事例从而将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这样可以明确逻辑学在其中的有效利用,在开发利用逻辑学的过程中,也拓展了逻辑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武双,李进付.再评北京精雕诉上海奈凯计算机软件侵权案——兼论软件技术保护措施与反向工程的合理纬度[J].电子知识产权,2017(10):58-62.

[2]于继武.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育的研究——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12):91-93.

[3]孙国菊.计算机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以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部分专业课程考核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2(11):43-44.

[4]“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工程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系统V1.0”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J].中国水产,2015(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