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商业养老保险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商业养老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商业养老保险

篇1

老年,是人生中最漫长、也最无奈的一段生命,你也许能幸运地躲过战争、车祸、火灾等意外,但是年老却是我们每个人注定躲不过去的问题,2006年新寿险生命表显示:人的寿命延长了,男性平均寿命为79.7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3.7岁,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伴随着老龄化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当时间变得漫长的时候,生命也就成了一种折磨,因为老年意味着财富越来越少,健康越来越差,那如何度过一个幸福快乐有尊严的晚年呢?

多层次的养老规划

人们的养老保障应该有三部分组成:首先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其次是企业为员工准备的养老的企业年金,比例也为30%,第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资金,包括保险、基金、股票、银行储蓄、债券、房产、收藏品等,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其中商业养老保险占主要部分。目前国际上三种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完全基金制(智利、新加坡):不设统筹账户,只设个人账户,职工和企业缴纳,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进行投资管理,这种办法的缺点是抗风险能力较弱。

现收现付制(美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职工和企业缴费全部进入统筹账户,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统一支付,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拨付,这种办法简便好管理,但容易让财政不堪重负,适用于人口少、经济发达的国家。

部分基金制(中国、瑞典):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分别放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付养老金是从两个账户中按比例分配,这种办法会让每个人的养老金有差异。

“缺口”谁来补?

从2006年1月1日起,社会养老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纳的22.5%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不再进入个人账户,这项政策意味着年轻的和收入高的职工受到的影响最大。人们对仅靠社会养老保险维持晚年生活普遍缺乏信心,认为退休后生活水准很可能“大降”,加之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易辰昨日的黄花、通货膨胀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及意外、疾病、教育等不确定因素使老百姓只能把钱“捂”在银行里,居民储蓄存款已达到16万亿元,这叫“寅积卯粮”。社会养老保险无法给老百姓带来安全感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在职职工现在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支付给已退休无积累的“老人”,在为历史还债;个人账户空帐正以每年1000亿的规模增加,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养老金缺口更达2。5万亿元。

即使若干年后,能够按时足额兑付,但养老金数额与在职时也相差甚远,据估算,一个目前拿5000月薪的职工,缴纳社会养老金15年后,退休时能够拿到的养老金每月只有区区的1000元左右。

社保基金的管理、运作没有实行市场化运作,贪污、挪用频出,在空帐规模不断猛增的情况下,社会养老金的安全性、投资运营风险受到质疑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企业年金在中国正处在萌芽阶段,运作复杂,在企业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托管人、帐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等多方合作完成,况且国家税收政策尚未配套,同时企业会订立苛刻的附加条款,所以员工最终拿多少还是未知数。

商业养老保险成热点

个人资金为养老准备资金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安全,因为是保命钱,其次是保值,免受通货膨胀侵蚀之苦,再其次才是增值收益。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商业养老保险理应成为热点,因为商业养老保险不仅具有无风险、强制储蓄以及能够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如罹患重大疾病、遭遇意外事故等)的特点,而且投保人的寿命越长,所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量越多,这对平均寿命越来越长的现代人更是难以缺少的,与人的寿命相联系兼具保障,这又是其他投资工具所不具备的。

随着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改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养老规划,到保险公司咨询养老保险的电话铃声连续不断,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规模也在不断攀升,人们把存在银行里的保命钱挪到了更能解除养老困境的寿险公司,寿险公司推出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很多,有纯养老型的、分红保障型的、有保底收益率的投资万能型、无保底收益率的投资连结型的,个别产品带祝寿金、间隔返还等。

2005年之前的商业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纯养老型的,是固定利率的养老保险产品,主要是受到了保监会规定的年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今年,寿险公司对养老保险产品作了修改,加入了分红或万能险的投资功能,将固定利率转变为浮动利率,实际分红和结算利率将视寿险公司的经营水平而定,不受2.5%的限制,不仅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并有可观的长期投资复利收益,满足了人们对养老规划的需求,受到追捧自然不足为奇!

投资商业养老保险应注意的问题

把握额度。投资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需养老金数量的25%-40%为宜。

注重保障功能。将投资收益和人身、重大疾病保障搭配设计,这样既不会因为意外和疾病的发生减少退休时养老金的水平,又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抵免保险保障消费的支出,称为“对冲式保险”。

注重保值,购买有保底收益率的投资万能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篇2

事实上,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行列。据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面对人口高龄化这一趋势,如何着手建立一套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解“老”之忧,使老年人平稳、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就紧迫地摆在各级政府面前。

实际上,早在1995年,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家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企业在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自主选择经办机构。”1997年,国务院又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把企业改革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紧密结合起来。”这表明,我国政府正着手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3个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国家只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要进一步提高养老待遇则必须通过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去解决。由此可见,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培育得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老年人普遍体质较差,属疾病多的群体,死亡率也高,风险系数大,开发老年人险种盈利甚微,甚至亏本经营。除中国人寿外,其他人寿保险公司成立时间较短,风险观念较强,逐利观念至上,只对开发那些风险系数小的险种,对这些风险系数较高的险种心存疑虑,不敢问津这一潜力巨大的领域。

其二,老年人经济条件一般,无力承担高额保费。此前,一些保险公司曾试图为老年人度身订做养老保险套餐,但由于费率较高,让一向比较节俭的老年人感到难以接受,问津者较少。因此,保险公司对老年人险种的开发信心不足,觉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投资于此不符合公司发展的要求,导致商业养老保险乏人问津。

其三,产品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1997年之前,一些保险公司甚至不惜代价,借银行降息之机打“降息牌”促销高预定利率养老保险,背上了沉重的“利差损”包袱。在经历银行连续7次降息之后,保监会规定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得超过2.5%,使固定利率的传统养老险种较过去变得十分昂贵,销售难以为继。

篇3

关键词 养老制度;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双轨制;制度完善

一、我国养老问题现状

在讨论我国养老制度之前,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26%,而到了本世纪中期则会达到25%,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年龄超过60岁。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规模和速度的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不无关系,为了控制急剧曾长的人口,我国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这的确解决了我国人口激增的问题,也为世界人口的控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之而来的男女比例失调、青壮劳力不足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第一批独生子女成年后的现在凸显出来;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对于城市的控制强于农村,故而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其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在城市也体现的更为明显。[2]

(一)老龄化进度加快使得完善养老制度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如上所述,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然而计划生育政策仍在实施,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新生儿的出生率在一个长远的将来仍会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而也基于同样的原因以及医疗水平提高,人口的平均年龄也会提高,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度会不断地加快,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已经成为并将长期处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3]

(二)“双独家庭”养老困难

上文中提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实施的强度大于乡村,因而城市老龄化程度与速度大于乡村,就目前而言,“双独家庭”成为广泛的趋势,而这类家庭的养老困难明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多以成家或即将成家,这类家庭的出现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承担了较重的经济负担,由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故而要承担对于四位老人的赡养,同时还要承担对于一位甚至于两位(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双独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子女,其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对于赡养老人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困难,以下述假设而言:若双方老人的经常居所地分属甲省甲市及乙省乙市,夫妻双方的经常居所地为丙省丙市,则对于双方老人均无法及时照顾。因而对于“双独家庭”来说,似乎只能祈求长辈们健康平安,而一旦出现疾病等情况则会焦头烂额了。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正在慢慢长大,“双独家庭”的出现则会愈来愈多,因此如何解决“双独”家庭赡养老人困难的问题也显得迫在眉睫。

二、现行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养老制度源于1984年,在全国企事业单位逐渐步入正轨以后,各地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并于1997年正式制定了有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目前的养老制度既是指养老保险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国就实行“养老保险双轨制”的退休制度,即企业职工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费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一)养老保险双轨制加剧“养老不公”

现行的“养老保险双轨制”的退休制度在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收入方面上的差距很不合理。具体而言表现为三个方面同:首先,统筹的方法不统一,即企业退休职工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其次,支付的渠道不同,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最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基于上述三点,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大约为企业退休职工的三至五倍。这一现象引发了民众的不满,认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剧了不公平的现象,因而强烈希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二)商业保险收益低门槛高,难以成为社会保险之外的有效补充

由于企业退休职工或个体经营者等难以在退休后获得足以保障其生活的退休金,故而相当一部分人开始选择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以期能够“老有所养”,然而笔者以为商业保险并不能成为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形式,其原因有如下两点:首先,商业保险的收益畸低。目前市场上的传统型养老保险利率固定在约2%,而新型养老保险中的分红型养老保险,收益都是不确定的,一般保险公司会承诺1.5%~2%的保底利率。这个收益率明显过低,且考虑到通货膨胀的问题,2%左右的利率恐怕还不及通货膨胀率,因而难以保证投保人所期冀的“老有所养”。其次,商业养老保险的门槛较高。目前市面上的商业保险险种,除了中国平安的老年人健康险年龄拓展至80周岁外,其他保险公司对年龄的限制大都在60岁左右;同时对老人的健康也有要求。换言之现在市面上的商业养老保险其实并不是针对老年人的,反而是针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的,故而现在已经超过五十五岁的中老年人并不可能通过商业养老保险使得自己“老有所养”。

(三)推迟退休年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针对目前的养老制度现状,近期对于推迟退休年龄的讨论日趋激烈。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基本为男55岁,女50岁,虽然比发达国家退休年龄略早,但依靠推迟退休年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其既不能解决养老保险双轨制的问题,也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度,仅仅是为养老问题赢得了五到十年的时间而已,同时,推迟退休年龄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其他问题,诸如推迟退休人员的健康保障问题,其所在家庭的幼儿抚育问题等。故而虽则基于目前我国的人口比例,青壮年劳动相对不足而老龄化人口加剧,推迟退休可能成为大势所趋,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并不能依赖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做法。

三、对于完善养老制度的建议

这项制度已经实行了二十余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这项制度无疑对于当时刚刚步入正轨的企事业单位职工起到良好的养老保障作用,然而对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而言,这项制度因其固有的缺陷受到诟病,急需改革完善。

对此,笔者基于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了解,谈一谈对于完善养老制度的一些建议。

(一)改变养老保险双轨制,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合理

上文中提及我国实行了二十余年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存在这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并致使民众对其颇多诟病,亟待改革。对此,国家已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只是收效甚微:2009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下发,人社部以山西等5个省市为试点,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该方案下发已四年有余,但五个试点省市几乎都没有改革的动作,毫无进展可言。笔者以为,上述《改革方案》中有颇多可取之处,可以试行,然而作为试点的省市均无进展,问题并非出在方案之中,而是受到了事业单位的普遍抵制。因此,在改变养老保险双轨制这一问题上,不仅要制订相应的规章、方案,同时要切实做好事业单位的工作,尽可能做到事业单位自上而下、自中央至地方率先进行改革,逐步推行至所有事业单位,从而通过改变养老保险双轨制以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合理的实施。

(二)鼓励并扶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如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商业养老保险虽然名义上称为社会保险的“有效补充”,然而由于其商业性,故而商业养老保险不仅门槛较高而且收益较低,同时其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针对中老年人的险种,而是针对正当年的青壮年劳动力的险种。笔者以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使商业保险摒弃上述缺陷并不可能,其毕竟是一种商品,其商品性就决定了上述缺陷必然存在;然而,笔者以为可以通过国家财政对于商业养老保险进行扶持,对于适合中老年人的、限制较少、收益较高的险种予以资金上的奖励,通过国家补贴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使得商业养老保险可以真正成为针对中老年人的险种,有利于其“老有所养”,真正成为社会保险的有效补充。

(三)完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以及养老院等多重养老模式

此外,还应当注重完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以及养老院等多重养老模式,在养老保险之外,对于养老形式进行改进,真正使得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笔者以为,其一应当完善社区养老以及居家养老模式,以国家财政补贴为主、社区收入为辅,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志愿服务者为辅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使得老年人在家就可以养老。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主要问题为饮食问题、清洁卫生问题以及就医问题等,通过社区食堂的形式或是送菜进家等方式解决老年人的饮食问题,通过志愿者卫生服务保证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通过定期的体检以及建立疾病档案的方式把握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其次,大力发展民办养老院制度。目前的养老院良莠不齐,条件较好、服务周到的养老院往往会出现“入院难”、费用高的问题;而条件较差的养老院则无人问津。笔者以为,应当大力发展民办养老院,并严格其批准审核程序,对于符合要求的养老院不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其服务完善,吸引老年人“入院”养老。这种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以及养老院等多种养老方式也更能适应并解决上文中提及的“双独家庭”养老问题。

四、结语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中谈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4]”,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老有所养”最早的由来。孔子当年身处春秋战国时代,因而期冀这样一个天下大同时代的到来;如今,我们正处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较之于孔子,更有可能实现孔子所期冀的天下大同时代。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扶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完善多重养老模式,不仅仅是解决居民养老问题,实现“老有所养”也是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养老制度的完善更是衡量国家人文指数及文明指数的重要标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条件。[5]

参考文献

[1 单琰秋.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6(4).

[2] 王祥红.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城市多元化养老方式的构建[D].江西财经大学,2008.

[3] 邹志翔.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老龄工作的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1).

篇4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面临人口老龄化,供求矛盾、保障体系不完全、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本文就此论述了商业保险金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

    1.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减少了人均gdp的数量,也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这些因素与老年人口增加相结合,自然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表现在:①工作人口负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对整个社会生产出的经济资源提出了挑战,也势必造成人口跨代之间的收人再分配和跨代之间的不平等。②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人领取养老保险金,养老金的支付水平越来越高.领取年限越来越长带来了养老保险资金预算的压力;③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各种逃税、避税以及缩短缴费年限的手段逐渐增加;④税基统计的人为缩小和管理监督领域成本不断增长。

    大量老龄人口的存在对政府和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多数老年人不能通过当前的经济产出来满足老年后的生活支出,只能通过年轻时的储蓄、家庭的转移支付或者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来取得资金来源。不管今天的老年人以什么渠道获得资金来源,老年人消费的是现在工作的人所生产但不消费的产品,或者说,老年人始终依赖于其随后的两三代人提供劳动力去生产出他们要消费的物品。因此,这种依靠两代人之间契约运行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已经到达了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和面临崩溃的边缘。

    2.中国养老保障的保险能力:供不应求。

    首先,从覆盖面看政府养老保险的供求矛盾。从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可以看出我国养老保险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其次,从资金收支平衡看养老保险的供求矛盾。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几十年以后都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

    3.非政府养老保险的滞后发展。

    首先,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滞后发展;其次,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滞后发展。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看,目前个人自愿性的补充养老保险主要体现在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发展_l。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市场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到2002年,从保费收人占gdp的比重看,西欧是8.31%,北美是8.8%,日本是11.07%,而我国只有3%。从人均拥有保费收人看可,西欧是巧42.4美元,北美是3084美元,日本是3507.5美元,而我国只有237.6元。从寿险在这些方面的相关指标看,中国同样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寿险的保费收人占gdp的比重,西欧是5.25%,北美是4.30%,日本是8.85%,而我国只有2.2%。人均拥有的寿险保费收人,西欧是974美元,北美是1508.6美元,日本是2806.4美元,而我国只有177.0元。

    4.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严峻挑战两亿进城农民工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是在高流动性就业格局当中,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二、商业保险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撑作用

    1.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是商业保险的首要作用。

    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风险是指在老龄化的冲击下,该养老保险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眼下,在全球范围内老龄化步伐加快、赡养比普遍提高,并同时存在失业率上升、提前退休、金融风险等诸多因素,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金过去赖以运转的税收收人面临巨大的资金敞口。然而,属于商业保险经营范畴的企业年金、团体养老保险、个人年金等,兼具有社会养老保险所体现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利的功能,以及商业保险遵循的权力和义务相对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就此而言,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对构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作用毋庸置疑。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不断丰富养老保障体系的内涵,增强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和服务功能,使养老保障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商业保险可以在基本养老保险尚未覆盖的领域发挥补充作用,并为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精算、年金化发放、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还可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方式;商业保险可以为企业养老金计划发起、运营、给付提供全程服务,成为企业养老保障的重要承担者;商业保险可以通过提供保障程度更高的养老保险产品,有效弥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的不足。同时,通过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不仅可为金融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金融体系健康运行,而且可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过商业保险,还可有效解决现有体制下养老保障可携带性不强的问题,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

    2.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撑作用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养老金支出将快速增加。目前,企业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女工生育五大法定保险的工资计缴比例,全国平均达29.5%以上,这意味着企业每给职工发放1元工资,要开支1.30元。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测算,企业缴费在25%为经济警界线,29%以上为极限。在此高位上,造成企业成本过高,市场竞争力和更新改造发展能力被削弱,进而导致国家经济下滑。因此,现阶段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中,在既不能再增加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压力,又要积极应对今后人口老龄高峰压力的现实状态下,国家必须采取诸如税收政策等措施合理调节国家、企业、个人的保障能力和责任,使养老保障“三支柱”协调推进,促进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年金的发展,实现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3.商业保险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撑是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

    自1980年代以后,受基本养老金支出压力、经济波动、预期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等因素影响,全球养老保险制度进人了一个改革探索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大多数国家都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反思和不同程度的改革,主要特点:①是进行结构性改革,推动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国家不再单独承担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责任,更多地倾向于国家、企业、个人和家庭共同承担责任,多数国家实施了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年金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商业保险金在整个“三支柱”养老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是进行调整性改革,主要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基数、缴费时间、工作年限和养老金计发办法等进行调整,以促进基本养老保险的稳健运行。③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保障领域中的作用。引人社会自治的公共管理,由私营管理、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营。同时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增强其他养老保障方式的吸引力。④是注重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趋向于建立一个覆盖所有人员、统一的全民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养老保障的公平性已经成为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共识。顺应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实践,我们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篇5

    论文摘要: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弥补社会养老保障供给上的不足,有利于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文分析了全省商业荞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快发展全省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第二、第三支柱的主导者,满足人们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并为基本养老保险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而社会养老保障负担逐年加大。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既能填补现有社会养老保障的空白,拓宽社会养老保障范围和领域,也能弥补社会养老保险供给的不足,有利于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一、全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影响着人们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我国税法规定,居民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在领取养老金时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在商业养老保险的缴费环节却没有相应的税惠政策。目前,我省企业年金只是企业年金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可以免税,个人缴费必须在税后缴纳,完全以养老保险为特征的商业保险没有税收政策支持。

    (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较低。近年来、甘肃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仍然处于落后地位。2008年甘肃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达到10 969.41元,比2007年增长9.560i0,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在全国的位次后移,差距在逐年扩大,省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商业养老保险需要投保人具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收人,可支配收人的较低水平直接限制了人们对养老保险的投保能力和有效需求。

    (三)商业养老保险意识薄弱。我国长期形成的政府和企业包揽一切的观念至今仍未根除,人们缺乏风险与自我保障意识。另外,商业保险起步晚,多数寿险保单尚未兑现,人们对保险公司的信誉心存疑虑,习惯把储蓄作为养老的首选方式。从我省情况来看,人们商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薄弱,还不擅长运用保险机制去防范和化解风险,企业和个人参保意愿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

    (四)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目前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平安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平安养老、人保寿险、幸福人寿9家寿险公司已在我省设立了分支机构,各家公司均已开办了养老保险业务,但是养老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养老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五)保险服务质量较低。目前我省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首先,缺乏服务意识,更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意识到服务对于保险这一无形商品的重要性,保险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消费者难以从保险公司享受到高效、专业的风险管理及其延伸服务。其次,保险公司管理不规范,公司内控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将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保险业务手续繁杂,消费者获取相应的信息以及保险索赔较为困难等都是保险服务质量低的表现。

    (六)保险销售过程中问题较多。长期以来,我省保险消费者的保险知识相对缺乏,选择保险产品主要依赖于销售人员的推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专业性较强,客观上要求销售人员在承揽业务时必须担负起客观、全面、准确介绍保险产品的剑玉,使客户能基于自身的保险需求作出正确、自愿的抉择。但是部分销售人员由于受自身专业知识限制或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在保险销售过程中过分注重保险功能和好处的宣传,甚至产生销售误导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在风险处理方式上对养老保险的选择。

    二、加快全省商业养老保除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甘肃实际,推动全省养老保险税优政策的出台。养老保险产品是税收敏感型的制度安排,合理的税收制度能够促进潜在养老需求转换为现实购买力。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个人、团体养老等保险业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企业通过商业保险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计划,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建议相关部门加快研究,结合甘肃实际.尽早推出落实该文件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为我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老保险的市场需求。一是加大商业养老保险宣传,培育理性的消费观念。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并侧重宣传内容和方式。首先要通过大型的社会宣传活动,采取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广泛宣传养老保险的作用,引导社会民众及早作出养老规划。其次,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介,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普及商业养老保险知识,培育理性的保险消费观念。第三,深人农村、企业单位、居民院楼等,面向广大群众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意义与功用等。二是激发养老保险意识,推动潜在的养老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养老保险意识的薄弱影响了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激发人们积极的养老保险意识是商业养老保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要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提高对保险和风险的认识,转变过去一切依赖政府、单位和家庭的传统思想,努力实现养老风险自担。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商业保险的保障和社会互助功能,增强自保意识和转嫁风险的意识,享受养老保障的利益,提高保障水平。

篇6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一、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加快。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下简称“六普”)的基础数据:中国总人口为 13.39 亿,其中 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下简称“五普”)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3.26%,比2000年五普的数据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8.87%, 比2000年五普上升1.91个百分点。对比2000年五普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口老化呈现加速趋势。据人口学家的预测,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11.3%,2050年这一指标将达到21.2%。

2.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由于我国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严格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从二十一世纪初伊始,大量独生子女陆续步入婚育年龄,他们逐渐组建新的家庭,从而很容易形成"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妇赡养四位父母长辈和自己的儿女。这时,处于“夹心层”的独生子女夫妻既要承担社会工作责任、又要面对家庭中照顾老人小孩的义务,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或社会福利供给,晚年生活的担忧便会愈加沉重。因此,与家庭保障相对应,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恰恰是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结果。

二、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由基本养老、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三个支柱构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基本养老保险费分企业缴纳和职工个人缴费两大部分,企业按本单位缴费工资总额的20%左右缴纳,全部划入社会统筹,职工缴费为个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企业职工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按月支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3.退休以后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家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4.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利用自有资金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 ,企业或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账户通过机构运营,给付水平由缴费和投资收益率决定。

5.鼓励职工根据个人收入情况自愿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企业职工通过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产品等方式实现。

三、对企业发展职工养老保险的认识

(一)完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年金制度,避免平均主义分配

企业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时,往往只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通常采取固定统一的缴费标准,缺乏弹性,忽视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年金的缴费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年金的交费额应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下浮动,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

企业年金作为企业福利的组成部分,有些职工认为应采取按工龄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只考虑工作年限,不重视职工个人贡献的大小,缺乏激励机制。在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薪已经无法确保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福利计划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必须打破传统的薪酬福利的平均主义原则,把职工企业年金的保障制度与员工的贡献大小、服务年限长短挂钩,使年金制度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在稳定员工队伍方面发挥作用。

(二)对历史欠帐需要明算帐、细分帐

养老保险之所以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体项目,原因在于它是一种积累型保险制度,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而且直接为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化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服务,从而需要保持地区间费率负担水平的公平并尽可能提高统筹层次。目前省级统筹难推开,各地费率高低差距大,地区之间利益矛盾加剧,部分地区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以及部分地区个人帐户空帐运转等,并非是新制度造成的,而是在新、旧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中因计划经济时代中老年职工缺乏养老金积累而形成的历史欠帐造成的。因此,对历史欠帐进行明算帐,同时进行责任分解、多途径补偿,客观上已经成为新型养老保险得以建立并实现良性运转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方面,国家应当通过中老年职工养老金历史欠帐的精算,尽快查清需要补偿多少钱才能真正完成制度的转型。按年度或按职工个人计算出所需补偿额度,最终形成这种历史欠帐的理论总额度。另一方面,根据国家、企业和个人分担的原则,采取按责分帐的办法来解决上述历史欠帐。国家既不能继续将中老年职工的养老金历史欠帐作为一笔糊涂帐,也不能说完全由财政来消化这笔历史欠帐。因此,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历史欠帐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对责任进行分解,是较为理想的可行的政策方案,其中政府无疑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可以肯定,如果从理论上阐清了中老年职工养老金的历史债务及其责任归属,计算清楚所需的补偿数额,采取多方分担,分级负责的方式,就能够妥善解决这种历史包袱,从而也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行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三支柱”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可以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借助商业养老保险的社会互助机制,增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障力度,促进整个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良性发展。因此,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国家应加大发展,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鼓励企业职工个人建立商业养老保险。

(四)建立独立的养老基金管理系统,探索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方式与途径

篇7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五支柱;责任分担

[DOI]10.13939/ki.zgsc.2017.10.063

1 引 言

1994年10月,世界银行(WBG)在年度报告《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第一次提出“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其中“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分别指:第一支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养老金计划,针对于全体就业人员;第二支柱是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金计划,针对于企业内部就业人员;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三支柱”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倡导,该组织表示:[1]“一个更为分散化的退休收入模式是必要的,而且更广泛的退休收入来源也有助于降低收入损失的风险,同时,三支柱体系应该能够增加现在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的国家中基金制养老金制度的比重;减少公共养老金制度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规模;分离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反贫困和收入替代功能。”在世行和经合组织的倡导下,“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美国、英国、俄国、日本等,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国外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2.1 美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障是由养老保险、遗嘱津贴和残疾保险组成的,简称OASDI方案,其采取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又可称为“三角凳”模式,由普遍养老金计划、私人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构成,各个养老金针对的人员不同,其养老保险金的责任分担也不一样,具体见表1。

第一,普遍养老金计划。该计划为政府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是提供给全社会的联邦退休金制度,该层次养老金全部来自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的工资税,采取现收现付制,目前已经覆盖了近全美97%的就业人员。

第二,私人养老金计划。该计划带有福利性质,其资金筹措由政府或雇主承担,最初该计划仅限于工业和商业企业的工薪劳动者,随后农业工人、小商贩和个体经营者也被容纳进来,1984年,未来制度的更规范管理,将公务员也纳入了该计划范围。

第三,个人退休金计划。该计划为个人自愿参与的补充养老金计划,个人自行管理个人的退休账户,其筹资分担完全自己承担,多缴多得。

2.2 英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英国的养老保险模式基本和美国相同,但制度设计相比美国更为合理,其实行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分别为统一费率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各种与工薪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计划以及个人自愿养老储蓄。

第一支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该支柱由每个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退休人员得到的等额的基础年金组成和根据实际缴费年限和基数确定的按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指数化调整的数额两部分组成。

第二支柱:与工薪收入相关联的各种养老金计划。一是由国家发起缴纳的,为国家收入关联计划;二是由雇员的雇主单位发起的,为职业养老金计划。

第三支柱:个人自愿养老储蓄。该支柱是由社会商业机构或社团发起设立的个人养老金计划,主要针对非就业人员,但就业人员也可自愿选择参加,多数实行个人自愿储蓄的积累制方式。

2.3 日本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日本的养老保险主要实行不同层次筹措“年金”的共济方式,故责任分担主要是有国家、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相对没有参加工作的人其分担责任较小,其“三支柱”分别为“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制度”、“企业年金”。第一层为 “国民年金”,法律规定20岁以上60岁以下部分职业都有义务参加国民年金的缴纳;第二层为“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制度”,厚生年金由受雇于企业的正式雇员参加,公务员等参加共济年金,这部分的养老金由个人和国家共同承担;第三层为“企业年金”,它是为了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的退休后的收入而建立的。

3 “三支柱”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众多国家普遍采取的由国家、雇主、雇员共同承担养老保险金的“三支柱”模式,其养老金较为单一,易受经济发展景气、人口结构等因素影响,不能保障养老保险支出的可持续性。

3.1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金支出旨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然而:一方面,养老金支出的刚性特点,在老年人口相比就业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养老金总收入与养老金总支出不匹配,收支不平衡,易出现养老金筹集与养老金支出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该模式的养老金很大程度上有国家分担责任,在体制转轨阶段,上一代人的养老金支出很大程度上通过下一代的缴费来实现,易导致下一代个人账户实质上的空账运行,实际上造成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恶性循环。可见,“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2 “三支柱”B老保险模式增加年轻人的负担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在老龄化背景下极易增加年轻人养老保险金的分担压力。老年人比重增加导致养老保险金支出急剧增加,这样以政府支出责任为主的筹资方式在财政支出约束下,势必导致养老保险金筹资责任的转嫁,导致企业和在职人员的缴费比例提高,结果:一方面企业在缴费比例提高情况下,无力缴纳或拒缴职工养老保险金现象会增加;另一方面,个人缴费比例的增加也会增加在职员工的负担,在有些企业拒履行其责任分担义务情况下甚至影响年轻人就业,这样,年轻一代人的压力进一步加剧。而现实是,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比例的增加而且他们的相对寿命进一步延长,这样会进一步增加养老保险金支出压力。所以,“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会使年轻人负担加重的状况进入恶性循环。

3.3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不够

“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多采取现收现付的筹集方式,这样制度上将收益者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并且其筹资分担方式决定了更多的收益者应该是在职人员,所以不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应具备的公平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当期老人变成了纯收益者。在现收现付制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早地享受养老待遇选择提前退休,而新人不断参与分担义务和中人分担责任不断加重却还不能享受待遇,这样可能出现社会财富逆向高收入人群,即老人转移的情况,使得养老金筹集更加困难。

二是覆盖面的限制并不能解决社会真正的养老保险需求。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由于普遍采取“个人需要交纳一定年限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后才能在退休后得到养老金”的政策,于是没有能力向个人账户交纳养老金的最底层人群就得不到保障,也就失去了其社会保障最根本的宗旨。

三是同样因为更多偏向于就业人员和其收入水平为依据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妇女群体的养老保障,因为一般情况下,妇女就业率相对低,另外,即使就业也因为养育子女等因素可能获得的薪水水平相对较低,虽然他们的筹资分担责任低但相应退休后的保障水平也低。

可见,“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的责任分担机制设计虽然覆盖了多数群体的养老保险,但并不能公平地保障社会各群体的老年生活水平。

4 国外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的启示

国外典型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养老保险多实行多层次的责任分担机制,在政府计划内的养老保险制度多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共担的筹资模式,且这些计划多采用强制性原则,在这些强制性的养老保险金外,有些国家还采取自愿形式的“企业年金”或“商业年金”等计划作为补充,充分保障各阶层群体的养老问题。这些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提供了参考。

4.1 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

从各国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的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看,与各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环境相适应,故我国在各类养老保险制度的责任分担机制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区域间、城乡间不平衡等因素,从筹资标准到待遇水平要使不同人群达到同样的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力图首先实现城镇不同居民之间的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一样,其次在考虑城乡间平等的问题。实际上,2014年开始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实就是使城镇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这两类同为城镇在职人员向同一水平看齐的努力。

4.2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分工要求越来越高、收入分配差异、老龄化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单一养老保险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养老的要求,由此,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多采取了由各阶层共同承担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样,可以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制度设计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各方的积极性,同时以完全商业化的养老保险作为补充,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充分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实际上,我国也基本建立起了全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完全商业化性质的养老保险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养老理念等因素影响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

4.3 充分发展国家公共保险制度外的年金制度

国外发达国家除了建立多层次的国家公共保险制度外还充分发展不同形式的年金制度作椴钩洌充分保障养老水平。其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国家公共保险与强制性职业年金相结合,国家要求企业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与国家公共保险金形成在职工人的养老基金;二是国家公共保险与自愿职业年金相结合,雇员基本上自愿参与,但雇主必须保证为雇员提供政府作要求的“最低保险年金”与国家公共保险共同构成养老保险金;三是完全自愿型的针对非在职居民实施的年金,或采取待遇确定或采取完全积累的养老保险年金。在一些发达国家,年金制度已经得到普遍发展,并形成这些国家公共年金的重要补充,而在我国,除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保三种政府、企业、个人共担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外,国家公共保险金参与的年金制度基本还没有建立,只有一些完全商业化保险作为补充,不利于养老保险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负担问题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5(10):65-70.

[2]杨斌,王三秀.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5):90-94.

篇8

论文摘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传统思想的改变,农民传统的养老方式面临着重大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具体分析了农民传统养老方式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以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1、传统养老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副的农村养老现状,逐步地要发展到以社会养老和靠自身的积累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趋势上来。据2005年,有关部门在青岛胶州进行了一次家庭养老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在养老问题上,子女孝敬老人或基本能履行赡养义务的占44%,在赡养问题上争争吵吵、有分歧、有矛盾的或尽赡养义务有困难的占3600,不尽赡养义务的占17%,因赡养问题引起纠纷、告状诉讼的300。以上情况说明,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养儿防老”的家庭保障体系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 1老人在家庭中的控制力和地位下降

    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子女在生产经验、家财用具、孩子照料等方面对父母有极强的依赖性。“子承父业”高度概括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密切关系。除了自然的血缘关系以外,下一代的土地,房屋,财产和劳动技能也都是来自上一代的传授。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地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道德规范。但是,随着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一自然稳定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子承父业”不复存在,父子两代除了血缘关系和子女未成年时的抚养关系外,几乎没有其他关系。子女的劳动技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劳动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为此往往必须离开生养之地,离开父母。父母不可能像小农经济条件下一样控制子女的劳动和收人,子女也不可能像传统小农经济条件下一样听命于父母。而目前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耕作经验越来越受冷落,导致老人对生产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力不断下降,再加上孩子的照料逐步走上社会化。其结果是老年人在家中的地位和子女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和弱化,横向的夫妻关系代替亲子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核心,从而是子女减少了对老年人的关注。

1. 2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淡化

    我国儒家文化以人为基本,十分强调孝道。赡养老人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甚至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而目前农村年轻人受到中西文明融合的多元城市文明的强烈影响,在现代市场竞争和追求时尚的社会中,崇尚年轻,追求自我成为主流文化,传统的家庭至上、父母至上的观念被追求个人的价值观念所代替,崇老观念的淡化使家庭养老失去了文化依托,人内在的心理基础上弱化了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信念,这是对家庭养老制度的致命打击,事实上在农村地区虽然有很多老人依然认为子女有养老送终的义务,但年轻人中已经有相当数量不愿赡养老人,老人的赡养纠纷案件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在所有涉及养老民事案件中赡养纠纷占到13. 5%高居榜首。

1. 3家庭收入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养老风险

    一方面,农业生产多样化,农业产品销售市场化,使得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受市场变化和个人选择的影响,家庭农业方面的收人不确定性增大;另一方面,家庭经济介人非农生产,非农业生产同样存在比过去要大的多的市场风险,家庭的非农业收人同样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许多农民搞大棚种植,搞养殖业,投人了大量资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由于市场原因,收益寥寥无几。还有许多农民外出务工求职,在外风餐露宿。年终,由于,讨不到工资,身无分文地回家。由此看来,家庭收人的不确定性给依靠家庭养老的老人带来较大的养老风险。

1.4家庭养老负担超出了子女的承受能力

    以前老人们受“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传统思想的影响,老人儿女众多。所谓人多力量大,赡养老人的负担相对于每个子女来说是能承担的;那时候,儿女们在“家有父母,儿不远行”思想的影响和传统小农经济环境下,大多不外出求职,而是在家务农,尽孝于父母膝下。随着社会进步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人,老人的子女不再像以前那么多,相应每个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超出了子女的承受能力。还有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鼓动下,许多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外出打工,相对于以前,在家陪伴父母的时间要少多了。这些也给赡养老人造成了影响。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目前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仍然主要依靠家庭、邻里,社会化的养老保险还只是一种补充形式。具体办法和待遇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一些比较富裕的乡、村和乡镇企业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但是,富裕地区和企业是否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依赖于地区和企业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无一种法定程序,使农村地区和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就可以而且必须纳人社会养老保险的轨道;反之,不满足条件者,则不能勉强实行社会养老保险。

    有些地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采取的模式未形成共识,社区性强。表现为:保险适用范围限于社区成员;保险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社区经济;保险制度的管理与社区行政管理重合。保险范围一般以乡为单位,即使有些地方在全市、全县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其养老待遇的核定和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仍然是由各乡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养老金的筹集和支付不规范,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不完备。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本来就带有较浓厚的个人储蓄养老的色彩,互济互助程度较低。以此为依托,由地区、企业与保险公司共同商定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往往是根据经济实力,选定若干档次为相应的人员投保,其筹集与支付标准很难和物价或收人挂钩。而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可能使几十年后的保障效果与开始投保时的预期相距较远。而由乡镇财政或经济实体提供保证的养老金制度,由于这些行政和经济单位范围较小、力量较弱,本身都不敢保证在复杂的社会变动中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从而也就难以成为养老金的稳定来源。这样的养老保险,最多只能算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我保障。

3、农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3.1农村养老保险的属性问题

    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直到今天,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仍然存在着争议。一些人和部门认为,目前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养老保险实行农民自愿参加。筹资主要甚至完全依靠农民个人缴费,所采用的个人帐户模式实际上是个人储蓄,人与人之间没有互助互济,这些与社会保险应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特征相违背,因此他不是社会保险,应归为商业保险,性质上的争议过去曾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障碍,今后仍然会影响它的发展。

3. 2累计式个人帐户模式不利于老龄人口的养老    农村养老保险采用积累式个人帐户模式,这种模式对目前的年轻人来说是有效的: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未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是对于目前已经进人老年人或是即将进人老年人的农民来说,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积累的时间不长。这种积累式的养老保险解决不了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如何保证这些人的老年生活仍是一个问题。

3. 3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有困难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与城镇养老保险基金一样的问题。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只能存人银行,买国债,近两年银行利率连续下调,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大幅度贬值,保值增值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3. 4乡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统一难

    一方面,乡镇企业职工绝大多数是农民身份,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乡镇企业职工也面临着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的就业风险。由于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乏强制性:许多乡镇企业主,建筑承包商,无视农民工的生命和生活保障,不给农民工加入保险,这无疑给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私营企业主考虑到:如果将他们纳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方面城镇基本养老的高保险缴费率会大大增加乡镇企业的成本,影响乡镇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政府承担无限责任,背上难以承受的包袱。

4、解决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

4. 1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政府管理的范围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险是在农民还没养成自我积累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观念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强有力的推动而产生的摆脱目前家庭养老困境的一项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改革办法。政府推动是这项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与商业保险完全由公民自愿参加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由政府部门所属的事业机构来管理和运营的,基金的管理机构是非盈利的,是公益性的,这与商业性盈利性的商业保险公司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将农村养老保险确定为商业保险,政府就不宜过多介人,缺乏政府的推动,农村养老保险会不可避免的遭受挫折,甚至出现倒退。尽管,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标准的社会保险有一定的差距,但他是一项关系到9亿农民养老保障的有益探索,为了保护和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应将其定性为社会保险,纳人政府管理的范围。

4. 2将农民养老保险并入社会养老统筹

    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并鼓励农民参加养老统筹,给予参加养老统筹者一定的补贴,就会加速农民养老保障社会化的进程。政府可以从财政收人中拨出一部分来补贴给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同时可以考虑发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福利彩票,其所得用来帮助贫困地区以及特殊对象,建立最低老年生活保障基金。鼓励那些以步人中年的农民,进行养老保险投保。投保年龄:男到60岁,女到55岁。投保期满,每月可领取退休金。(退休金额按其投保年限而定)。若是这样生活还有困难的,调查属实,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老年人可以享受最低老年生活保障基金。

4. 3提高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已积累近百亿元,且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将加速,养老保险基金如何保值增值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要认真研究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办法与措施,逐步使基金运营走向市场,实现基金的合理组合和最大增值。当前,除应注意搞好与银行的合作,提高储蓄与购买国债的收益率外,还应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考虑在较安全原则下的多渠道投资。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搞得好的地区,可尝试建立保险基金的投资专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保险基金。国家应制定有关政策,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条件,如可考虑由财政发行特种高利率债券,为保险基金指定专项建设项目等。管理费标准应尽量低,养老保险对管理费支出应实行定额包干制,超出定额的开支,应从同级民政部门的事业费中列支困。

      为了保证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国家对养老保障储备的投资加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①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制订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以指导,以保证国家的宏观调节和控制。其内容包括:规定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方式;规定各种投资对象在资金数量上的限制,即对各种投资渠道占总投资的资金比例进行限制;协调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运用与国家信贷资金运用的关系等。②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与监督。如经济计划部门可以对养老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提出指导性计划和建议,以促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审计、银行部门则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投资经营状况,以保障养老保障储备基金运用的安全性、盈利性、社会性和合法性等。

4. 4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篇9

关键词:中国养老;养老产业;商业养老保险

退休、养老听起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退休的那一天,都有老去的那一刻,我们都希望退休后保持一个较高的生活水平。“预计202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多地养老金收不抵支,缺口高达679亿”,层出不穷的此类新闻也让我们感到养老问题似乎日趋严峻。是的,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还是让我们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养老规划吧!

一、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是世界银行1994年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即促进经济增长》报告中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对于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方案设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在一个居主导地位的公共支柱下将三个功能结合起来的。我国也探索建立了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下面对此做简单介绍。第一支柱是从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具有强制性,主要体现社会公平。第二支柱是补充养老保险,也就是近年来逐步明确的年金制度。很多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已经为职工建立了企业年金,资金多实行完全积累制,成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被称之为“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的储蓄及自愿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为希望在老年得到更多收入的人提供更多保护。分析可知,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保险体现社会公平。第二、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包括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商业养老保险,体现效率和个人的自我保障责任。这三大支柱有机的将社会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社会保障责任和个人保障责任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养老保险的三大功能——收入再分配、储蓄和保险。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分类

我国第二、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但其发展较之基本养老保险仍然滞后。尤其是商业养老保险,受到国人对于保险行业的固有偏见,2015年底,中国人均寿险保单数不足1张,而同期的美国人均有5张,日本有6.5张。可以说中国的商业养老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就我们个人来看,能够自我主导的、有可能未雨绸缪提高将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的正是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然而市面上各有特点的保险公司、错综复杂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常常让我们感到困惑甚至止步不前,“买哪种商业养老保险最合适?”是每个投保人心中的疑惑。下面我们就揭开众多商业养老保险的“面纱”,看看其真实面目。商业养老保险按其保险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传统型养老保险、分红型养老保险、投资连结型养老保险和万能险养老保险。1.传统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公司通过签订合同,双方约定确定的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约定相应的额度领取,通常来说,其预定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回报固定,风险低,但很难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适合人群:比较保守,年龄偏大的投资人。2.分红型养老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经营成果的一部分每隔一定时期以一定的方式分配给保单持有人。此类产品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分红险除固定的最低回报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获得。适合人群:既要保障养老金最低收益,又不甘于坐看风云者。3.万能型养老保险。灵活性较强,投保人交纳的保费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投资账户设有保底收益,目前一般在1.75%-2.5%。万能险的特点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适合人群:理性投资理财者,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4.投资连结型养老保险。是一种长期投资产品,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此类产品不设保底收益率,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全部由客户自负。如果坚持长线投资,有可能收益很高。但如果受不了短期波动而盲目调整,有可能损失较大。适合人群: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强,以投资为主要目的,兼顾养老。

三、思考与建议

篇10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保险;医养结合;老年保险市场稀缺

据统计,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长期护理需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应景而生。本研究将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长期护理保险不同形式进行讨论和研究,针对目前国内老年长期护理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内的发展情况,探求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道路。

一、国内外老年长护险发展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在我国,长护险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在我国的保险市场上推出长护险产品,但无论是条件还是保险的各个方面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体制转换、社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时期,同时也是面对老龄化非常关键的时期,而长护险是适应老龄社会发展趋势的保险产品,致力于解决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缓解家庭个人经济压力和国家金融压力,完善与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修订的《老年法》中,国家还明确提出要逐步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障,同时也在很多城市进行试点。如江苏省也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探索建立个人、政府等多方分担筹资的长护险制度。据了解,南通市作为江苏省首个试点城市于2016年1月建立并实施基本长护险制度,2017年徐州、苏州两市也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政策,现阶段南通、徐州已经陆续组织实施。在覆盖范围方面,三个试点城市均将全体居民纳入长护险辐射范围。在保障对象方面,三个试点城市均将通过估测筛选后符合一定标准,将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专人长期照顾的参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在筹资机制方面,三个试点城市均建立了政府补助、医疗保险以及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在其他试点城市中,青岛市的长护服务供给内容与形式较其他城市更丰富:除了为失能人员提供生活中的照顾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外,还为失智人员设立了失智专区,为其提供长期、日间和短期护理。然而,从试点城市颁布的政策内容来看,大多数试点城市的政策中缺少针对性,这容易导致护理人员不能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服务方案评估工具的缺失,服务方案评估工具是被服务对象对服务者服务专业程度及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估工具,有助于寻找长护服务提供者和被服务者身体状态及具体需求的最优供求匹配。国内的长护险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长护险制度建立并不完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理论制度的初始阶段,很少有研究集中在融资机制上;第二,严重缺乏基本的数据,现有数据也不准确。商业长护险不能在全国推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实时数据。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风险评估、护理服务等方面具体的数据,使得保险公司难以为产品制定准确的价格。同时,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也不利于保险公司发展长护险,并且公民的总体保险意识仍然相对较低。在长护险领域,商业保险仍在不断寻求改进。

(二)国外发展现状德国强制实施长护险,目的是为生活不能自理者和长护服务提供者提供经济援助,减轻家庭财政负担。德国的长护险是义务保险,有“跟随医疗保险”的特点。戴卫东(2015)也表明在“十四五”初,在长护险成型的情况下,应继续沿着“跟从医疗保险”的原则,推进大面积覆盖,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保持一致。日本的长护险于2000年开始实施,和德国一样,日本的长护险属于强制性社会保险,由政府主导并由法律加以规定。日本的社会养老保险较为全面,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之外,还有专门的护理保险。日本不但设立了比较完整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还加长了养老金交付的年限,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养老金发放不匹配之间的矛盾。美国是补缺型社会福利的典型国家之一,长护险由商业护理保险和社会护理保险两部分组成,其中社会护理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险。设立商业性长护险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中高收入者对长护险的需求,保险种类多、条款灵活。

二、我国老年长护险现存问题

(一)老年长护社会保险没被纳入社会保障法我国要想解决老龄化问题,必须先从立法上解决。很多发达国家虽也面临老龄化问题,但其已建立老龄长护保险制度,有法律支撑,能为老年长护保险制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现有法律中并没有对老年长护保险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无法为老人提供强力保障。其次,税收政策可为长护保险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并无相关税收优惠。护理行业发展落后,护理机构的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如今强大的需求。护理行业发展落后影响了长护险的供给,造成供不应求的状况。从护理机构方面而言,国内护理机构通常都是养老机构,这种机构普遍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和运作,社会化程度较低,且设施老化、服务不到位。从护理人员方面而言,护理人员需要持有相关证件才能上岗,而我国长护保险发展相对缓慢,目前的服务人员专业程度普遍偏低,而实际情况是护理人员需求不断上升,具有专业技术的护理人员供不应求。因此,护理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有待完善。

(二)我国社保经验不足社会保险涉及问题有:养老保险只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医保也缺乏长护的内容,也没有涉及长期康复护理与老年人的重疾险等商业险种。其次,商业保险已发展成形,长护保险虽然已推出,但是存在门槛高、保障低、保障人群有限、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社会及商业保险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全面化。

(三)居民投保意识不高1.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最大因素便是收入水平,高额的保费使他们无法承担。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居民衣食住行都无法满足,保险更无从谈起。2.对保险公司缺乏信任,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身边有许多保险公司拒赔的案例和新闻,使得人们对保险公司可以分散风险的能力信任程度降低,以至于减少了对保险的购买力。国人最不愿意提及的就是家破人亡,而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恰恰是人们最不愿发生的事情。保险承保的大多是小概率事件,很多人会心存侥幸将其忽视,花大笔的保费而不一定得到回报,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购买保险。3.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理性思考。保险是一种长期性的投资,后期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这对于热衷于即使效应的中国人眼里,投资保险显然不划算。一旦风险发生,便有一木支危楼的效果。Rivlin和Wiener(1998)发现老年人在年龄増加的同时身体机能也在下降,老年人需要同时承担急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和慢性疾病的长期护理费用的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能够减少老年人需要支付相关费用的负担。由此看来购买长护险不仅能减少未来风险发生时要支付的费用,而且还能得到专业的护理保障。

三、关于我国老年长护保险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多层次的长护保险体系财务模式决定了长护保险制度的规模和资金来源,是长护保险制度能否长期运营的重要因素。国际来看,实施长护保险制度的国家为了促进财务模式的长期运营,都加入了其他筹资方式作为补充。中国可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构建多层次长护保险体系。盛和泰(2012)对常见的长护保险运营方式,政府主办型、市场主导型以及由政府委托商业机构运作型进行比较,由政府主导交付专业机构运作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显现出各自的优势,降低规划成本,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提高制度效率,满足居民长护保障需求。蒋虹(2007)表明,随着国力增强,我国应建立全民的长护保险,但从国情看,应设计以商业性为主,社会性为辅的发展模式。同时,社会强制养老保险亏损情况日益突出,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保险体系的补充要抓住这个商机,研究开发更多新兴的老年护理保险。传统形式上的养老保险仅支付金钱,并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陪伴以及专业照顾的需求。因而,保险公司可以把传统形式的养老保险与社区养老服务或家政公司相结合,研发出以具体的照顾护理为给付形式的互利性养老保险。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也可以开发出“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老年人不仅能得到专业的照护,也可以解决护理型保险保费较高的问题。

(二)构建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相结合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构建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结合的长护服务体系,是实现多元主体共同承担长护服务供给责任的有效方式。Lakdawalla(2002)将长护险分为专业护理和非专业护理两种,专业护理由专业护理服务提供者或养老机构提供,非专业护理由子女或亲属提供,非专业护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专业护理的需求,但不能完全取代专业护理。因此应当建立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相结合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老年人不仅能得到专业的照护,也能得到家人的陪伴。1.建立非正式护理支持政策使其成为长护服务福利供给的职能主体。一向非正式家庭护理人提供不限制用途、不需要纳税的现金支持;二为满足条件的家庭护理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三颁布多项弹性工作的请假制度,方便服务。2.支持市场与社会力量参与正式护理服务并同时发展居家护理。政府对正式服务者的资质、数量、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实施规制,加强培养专业护理服务人员,健全相关保障制度,鼓励年轻人加入护理行业。老年人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住所,这样不仅能降低所需护理费,也能使老年人得到全天候的专业护理。3.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降低保费成本。政府可以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长护险,由于长护险的特殊性,需要政府资金和相关政策上的扶持。因而政府可以和商业保险公司构成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为国家解决老龄化严重问题,也能为商业保险公司带来不可小觑的利益。SheilaRaffertyZedlewski和TimothyD.Mcbride(1992)发现老年人口递增会使人们对长护险的需求成倍的增加,但老年人对长护险支付能力有限,因而降低长护险保单成本是扩大长护险购买量最有效的措施。4.加大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宣传,使人们改变对传统保险概念的偏见。保险公司可以添加真实的案例,提高民众对长护险的认可度。使他们认识到长期护理保险不仅能使失能老人得到更专业的护理,也能减轻子女养老的负担,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机构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