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加班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事业单位加班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事业单位加班管理办法

篇1

为了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我国国情和相关法律法规,参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国全球基金项目制定了独立和完整的财务管理办法,涉及资金使用的各个方面,与托管单位对应,从严执行的原则进行。基金的财务管理办法在诸多方面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即有共同之处又有许多差异,笔者自2006年开始,作为托管单位会计一直参与当地全球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几年来积累了一些管理心得,设想其中的一些管理办法如果在行政事业单位试行,对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两种管理办法的共同之处

1、提前制定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和全球基金项目点都提前制定出下年的经费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编制、自上而下审批的方式进行,按月份或季度拨付经费。

2、制度全面

都需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如内部审计、督导、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内部控制制度,物品材料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等。

3、报表

二者的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月报、旬报和年报;按内容划分,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静态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动态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余状况)、附表及说明书等。说明书是对报表中某些事项的补充及情况说明。

二、两种管理办法的不同之处

1、预算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由财务部门制定,预算比较笼统,预算质量不高。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习惯于“上年基数+本年调整”的老方法,不以单位或部门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确定安排预算,凭既往经验和主观理解来进行编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导致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调整、追加预算的现象,影响预算执行必要的刚性。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效益降低。

全球基金的预算编制采取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结合地方式,预算的执行控制到末级,以实际的工作量为依据,结合相关支出标准和物价水平,并且明确工作完成时间。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

2、审批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审批由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支出经办人共同签字后即可进行账务报销支出。基金则要求支出要由二人以上共同经办,互为证明,同时部门的负责人和部门主管领导也要对支出作审核、签批,最后由财务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共同签批后方可报销支出,虽然支出的签批过程相对干行政事业单位相对繁琐,但是最大限度的防止贪污浪费的发生。

3、支出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补助费、加班费、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和发放只需取得正规发票,审批手续齐全即可报销。

全球基金的差旅费不可以随意支付,必须是取得正式的会议或培训文件,出差票据齐全,附带出差人填写的出差报告(会议精神或学习心得)方可报销。举办会议除取得支出的原始票据外,还要附带会议通知、会议签到簿、会议总结、会议预算、决算和影像资料才可报销。所有与车辆有关的支出都在交通费中核算,燃油费的支出必须附带车辆的行车记录,行车里程。补助费和加班费也不可以随意发放,首先发放要有明确的标准,发放时还要附带工作记录或加班记录,如果没有缺少佐证,不予报销。全球基金不允许出现单独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上级对下级的督导检查及评估,将餐费按照出差补助的形式定额发放,如果会议或培训产生餐费也需与会议费整体体现。

4、网络直报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普遍采用纸质加电子版,年终决算也是采用磁盘装入,再用其它电子介质报送财政的办法,如果有录入及支出的错误,报表会计往往要来回往返于财政和单位之间,浪费了大量了人力、物力,且在报表中不能体现出预算的执行率。

全球基金的报表采用的是纸质报表加网络直报的方式,下级单位上传后,上级单位马上即能看到报表,对于有问题的报表直接退回更改即可,并且预算的执行率,经费侧重的部分一目了然。

三、二种管理办法的对照

财政预算的不科学性使履行拨款职能的财政部门也往往只注重经费的预算安排,对预算单位已形成的资金计划,如何做到集中管理、调剂余缺、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方面考虑得不多。不仅造成了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也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中国的行政事业支出占了财政支出的接近20%,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在这庞大的行政事业支出中坐车吃饭费用又占了很大比例,也就是说一些官员在暗地里受贿的同时,还在明地里借用各种名义占用公家的便宜。虽然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公款大吃大喝,但并没有真正有效的措施遏止,招待费改头换面后仍然是经费开支的重中之重。财政拨款主要是为了维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那么有限的经费使用的合理,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对于缓解国库资金紧张,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非常重要。政府一直在倡导政务公开,基层单位也通过职代会等场合公开收入与支出情况,但此公开非真正的公开,职工难以知道经费的真正去处。

篇2

一、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技能学习对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保障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意义。财务处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增强了财务人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奉献精神。尽管同其他市属市管高校相比,我校财务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但是处里的每一位同志都能够做到以学校利益为重,积极为做好财务工作献计献策,工作中不讲条件、不谈个人困难,经常加班加点,有力保障了学校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在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高等学校理财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财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和经济责任。在有效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坚持节俭意识、廉洁意识,注重贷款风险,提高了学校资金营运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理顺业务流程,为提高财务服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2009年财务处按照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运行的财务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大学现金管理办法》、《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大学会议费管理办法》、《大学印刷费管理办法》,在认真整理现有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印发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汇编(2008)和报账员工作手册,使各项财务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为提高财务服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圆满完成了2008年的财务决算工作,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务决算工作既是当年财务收支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下一年度财力安排的重要依据。为了做好2008年度财务决算工作,财务处在今年初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集中人力尽快解决结账、对账中的复杂问题,并在基础数据生成后以最短的时间形成决算分析报告,出色完成了决算编制工作,被北京市教委评为2007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为了执行好2009年预算,学校财务处及时向二级单位下拨经费,并实时指导资金使用,杜绝无预算支出,在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自查工作中没有发现违反预算的支出行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五、圆满完成了2009年预算编制的“一上工作”。目前学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预算编制模式是“两上两下”。按照北京市教委与财政的统一部署,09年预算的“一上工作”需要在9月底前完成。为了顺利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在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学校财务克服了预算先于事业发展计划的矛盾,圆满完成了2009年预算编制的“一上工作”。

六、积极调研论证、多方协调,做好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在积极调研论证、多方协调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经费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经费来源,是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通过编报专项资金预算申请的财政专项资金,其来源主要有市财政局、市教委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财政部下达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其他部委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和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设立的校内专项资金。为了加强学校项目经费管理,保证专项资金项目顺利实施并使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根据《北京市市级教育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大学财务管理办法》、《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学校修订了《大学项目预算管理办法》。从执行效果看,该办法较好地推进了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七、认真完成了2009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内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实行“阳光收费”。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面对新的理财环境,学校确立了从规范理财向科学理财迈进的财务发展战略。依法理财是科学理财的核心和精髓,是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收费政策和收费公示制度,确保各类收费公开透明,实现了“阳光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坚持按照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标准由校财务处统一收取、管理和核算,并在学校网站上向社会公示;服务性收费坚持成本标准、收费公示和自愿付费原则。全力协助学校纪委监察处完成了2009年收费自查工作。:

八、进一步推进了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构建学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有助于学校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学校财务情况,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有助于师生员工及时获取个人的财务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推进全员理财、民主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面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环境,2009年学校财务处在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同时,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强化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资金、技术、服务内容、业务流程、服务指南等多方面着手,拓展了财务信息处理中心的功能,为做好财务信息服务工作,提高财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向主管部门和校内有关部门提供可靠、相关的优质财务信息,增加重要财务信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篇3

一、我部直属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事业、企业、人民团体等单位,发给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计划内临时工、计划外用工等各类人员的劳动报酬,凡符合国家统计局*年颁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属于工资总额构成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均纳入工资基金管理范围。

二、我部下达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是各单位编制工资总额计划和进行工资基金管理的依据。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我部下达的全年工资总额计划,根据我部下达的全年工资总额计划,编制季、月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填入统一印制的《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签章后,方可到开户银行提取工资。

各基层单位每季度分月提取的工资总额合计数,不得超过本季度计划使用数,本季度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如有节余,可结转到下季度使用,但不允许提前支取下季度的工资基金。

各单位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追加工资总额计划时,必须报主管部门批准,在未批准前,原计划不得突破。

三、根据目前工资工作的管理体制,京外直属单位的全年工资总额计划仍由我部下达,《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中的《工资基金使用登记卡》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负责审批;京内单位全年工资总额计划由我部下达,《工资基金使用手册》中的《工资基金使用登记卡》由我部人事司负责审批,其二级单位由其各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挂靠单位由其所挂靠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审批。

篇4

1江苏省水利建设单位人员配备现状

在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初期,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协调工作,经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文成立了某某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或协调办公室等机构。但实际上,这个项目法人并不是“人”,也不是《合同法》所指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它们仅是为工程建设而组建的临时机构,随工程的竣工验收而自行撤销。组建该临时机构所配备的人员,通常是从水利系统内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借用的技术、管理人员,人员不足时,还需向社会外聘一些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如驾驶员、厨师等。建设单位不论是在本系统内借用人员还是从社会聘用人员主要采用的是全日制或劳务派遣形式。全日制用工形式是由建设单位与劳动者直接建立劳动关系。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由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而建设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建立劳务派遣服务合同关系,存在三方关系。在用工方面存在劳动纠纷的,主要是社会外聘人员。由于聘用的临时工勤人员中,个别人员素质较低,工作期间不遵守建设单位的规章制度,辞退后,出现申请劳动仲裁、诉讼或者拒不交出公用设备、私自将单位车辆开走占用等现象,使建设单位遭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另一角度分析,建设单位(用工单位)在借用人员、社会外聘人员方面存在不规范,让聘用人员(劳动者)钻了空子,是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原因。以下就几方面不规范现象进行归纳。

1.1系统内部借用人员不规范现象

为切实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临时组建的建设单位内部分设综合、工程、计划、财务等部门,各岗位所需人员通常由水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在人手不足时往往需要借用水利系统内部事业单位的有关行政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一些市、县级建设单位认为是本系统内部借用人员,往往忽视办理借用人员的手续,故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忽视订立书面的借用人员协议;二是借用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仍结算工资津贴,将该部分支出列入工程建设成本。

1.2社会外聘人员不规范现象

1.2.1未形成书面的聘用协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常在远离城区的乡村、滩地,为切实抓好工程建设工作,建设单位常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设办公点。在工程建设期,需要从社会上招聘驾驶员、厨师、帮厨或勤杂人员,一些建设单位常认为既是临时人员,变动频繁,或是通过熟人推荐来的,只要双方口头谈好工作内容、工资报酬、休假制度等即可,签订书面协议太麻烦。工资报酬也往往采用现金支付,不通过银行转账。发生辞退时也是经双方口头协商。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很难判定谁是谁非,劳动者作为弱势方委屈无法申诉,用工方也存在有苦难言或言而无据,造成纠纷最终仲裁的结果往往是倾向于弱势群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由建设单位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求得社会的稳定。

1.2.2建设单位未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近年来,大家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建设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就雇佣关系以书面协议确定下来,签订的聘用协议中约定了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以及休假制度等内容,要素基本齐全。但建设单位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往往会忽视,未能按规定为聘用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和缴纳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等五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建设单位常常认为每月支付的工资报酬中已包含了全部费用,其他社会保险、福利与单位无关;或者约定将应由单位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款项支付给个人,由劳动者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至于劳动者是否缴纳却不再过问。这些现象实质上已违反了《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因为这是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执行。2014年11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依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相应出台了《南京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强制性要求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2.3违法延长工作时间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高峰期或竣工验收扫尾期间,由于工期紧,节点的工作量大,需要参建人员加班加点工作。于是个别建设单位存在超时用工现象,即每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或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4小时。有时周末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未能安排补休,不能保证劳动者每周休息一日的要求。这违反了《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有关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的相关规定。

1.2.4延长工作时间未依法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其行业的特殊性,河道每年6月份即进入主汛期,各水利建筑物开始进入防汛泄洪状态,各水闸、船闸等需要承担起通水泄洪的任务。此特殊性也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严格的工期要求,故工程建设期间确实需要参建人员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但个别建设单位存在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却未依法定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情况。

2存在不规范用工的原因分析

2.1借用系统内部人员不规范原因分析

系统内部借用人员不规范主要出现在市、县(区)级的建设单位,忽视签订书面借用协议主要是错误地认为借用人员来自于本系统内部事业单位,无需签订协议。借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人员仍进行工资津贴的结算,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客观上,由于地方财政存在困难,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不足,有外聘合同工需单位自行解决工资现象。主观上,一是没有认识到该事业单位是全额拨款单位,所借用人员工资津贴全部由财政资金负担,不应该再分摊至工程建设成本中;二是想借工程建设套取建设资金弥补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不足。

2.2招聘社会人员不规范原因分析

(1)未形成书面的聘用协议,此不规范现象主要出现在早期水利工程建设中或个别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早期,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刚开始试行“项目法人”、“监理”制度时很不规范,直到2002年后项目法人制才真正走上轨道,但针对某个工程而组建成立的项目法人仍是临时机构,对外签订合同,往往存在合同主体不合格现象,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建设单位与从社会招聘的人员不签订书面协议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外聘人员属临时人员,短期用工,变动频繁,忽视了书面协议的签订。二是外聘人员通常是由熟人推荐,口头协商一致,干好留用,不满意走人,建设单位不愿意签订书面的聘用协议。三是工程建设后期,由于工程临近结束,工程竣工验收具体时间常难以确定,使得外聘人员后期聘用时间也难以确定,所以建设单位以此为借口往往不再续订协议,造成建设后期无合同用工现象。

(2)建设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上,主要是建设单位办公点设在工程施工现场,常常远离常驻地和市区;外聘人员来自各地,各人情况不同,有的已经在家乡办理了社保,有的没有需要重新办理。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地为外聘人员办理社会保险、转移社保和缴纳保险费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观上,建设单位认为已经与外聘人员签订了书面聘用协议,即符合了《劳动法》,却忽视了为外聘人员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同时认为社会保险手续复杂,临时人员变动频繁,一旦出现变动又得重新申请办理,很麻烦,因此不愿意为外聘人员办理社保和缴纳社保费。

(3)违法延长工作时间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造成的。水利工程建设工期紧,工作量大,有的特殊工艺需要夜间加班加点,某些施工节点需要周末加班,这些都需要有关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延长工作时间。建设单位对参建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把控不好,存在忽视遵守《劳动法》相关条款的情形。

(4)延长工作时间却未依法支付工资报酬主要是建设单位存在主观方面的原因,其认为外聘人员延长工作时间是工作需要,应本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做点贡献,并认为与劳动者所签订的工资报酬已经高于当地工资水平,况且劳动者当时对此也没有提出异议。

3对建设单位进一步规范用工及工资报酬支付的建议

3.1系统内部借用人员应规范借用手续和结算费用

借用水利系统内部事业单位人员,一方面要由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签订借用人员协议,协议应当注明借用人员姓名、职务或岗位,借用期限,借用费用,结算方式,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甲、乙双方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与事业单位结算费用时需按合同约定方式通过银行将款项支付到合同指定的单位、账号,同时注意结算费用仅指财政未承担的部分。事业单位是自收自支的单位,可以就事业单位发放给个人的全部工资津贴进行结算;事业单位是差额拨款的单位,应仅就财政未承担的由单位自有资金支付给个人的津贴部分进行结算。

3.2社会外聘人员应依法签订书面协议并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从社会上聘用的技术人员、工勤人员都应当依照《劳动法》签订书面形式的聘用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协议中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及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因建设单位属临时机构,其存续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无法与聘用人员即劳动者保持长久的雇用关系,所以建议可依据《劳动合同法》采用劳务外包形式,即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2007年《劳动合同法》新增加的劳动用工形式。该用工形式下,用工单位不直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而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由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聘用)合同,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力派遣服务协议,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只是一种有偿使用关系。这样,用工单位就可以避免、减少与劳动者在人事(劳动)关系上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建设单位(用工单位)可以在工作量增加时增加人员,在工作量减少时减少人员,用人方式机动灵活,平时可对聘用人员(劳动者)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使用其才能,按分配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进行管理、考核。聘用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单位,其工资都由劳务派遣单位按月支付并代为办理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每月劳务派遣单位再与建设单位(用工单位)结算派遣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等相关费用。建设单位根据派遣单位提供的工资、社会保险费发票及明细清单进行财务支付,并通过“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工资”科目核算,纳入工程建设成本。派遣人员合同到期后,若不再续签,其保险费可不间断连续缴纳,“工龄”可以连续计算,即由劳务派遣单位按规定为聘用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和缴纳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等五险以及住房公积金。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派遣单位可以督促用工单位规范用人制度和职业安全,杜绝拖欠工资和不缴纳社会综合保险行为;另一方面,劳务派遣单位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合同关系,持续缴纳社会保险。

3.3用工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应依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对于用工单位存在的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及延长工作时间未依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现象,在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聘用人员(劳动者)可以通过派遣单位来维护其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的合法权益。建设单位(用工单位)违法延长聘用人员的工作时间或延长工作时间未支付加班工资,属于聘用人员在用工单位遭受不公正待遇现象。经核实,派遣单位有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工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工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相关规定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若双方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建设单位依法改正或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单位应依据《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有关规定安排聘用人员的工作时间,保证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若因工程建设需要,经与聘用人员协商后,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的,可以在今后安排补休。否则,应当依法定标准支付高于聘用人员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具体如下:

(1)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此加班加点工资,应当由建设单位根据考勤天数按月直接支付给聘用人员。

3.4用工单位终止合同应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逐步全面化。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较以前明显扩大,适用补偿标准也化零为整。《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用工单位非过错性解除合同或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皆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提前30天通知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即用工单位另外需要依法定标准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由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用工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除用工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签外,用工单位终止合同时均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在与劳动者结算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前应办理交接,如财务交接、工作交接等,并让劳动者在交接表上签名。根据约定在工作交接完成时,用工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结算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另外,用工单位需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为劳动者办理退工、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转出手续。同时,用工单位应保存合同文本2年以上备查。用工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定情形,尽可能地回避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定情形,即充分运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含劳动者使用的特别解除权情形),维持或提高劳动条件时劳动者不愿续约等情形。在劳动者辞职时,应当妥善保存好辞职书;在劳动者提议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应由双方签订解除协议,并注明劳动者主动提出,确认双方无其他劳动争议;如果是过错性解除合同,由用工单位提出解除合同,应当保留解除事由的证据和通知劳动者的证据等。

4结语

篇5

【关键词】企业 餐饮费用 账务 管理

一、业务招待费的相关规定及处理

(一)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现已经失效,但有关的具体规定仍然具有实际指导作用)中业务招待费的概念是: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中规定,业务招待费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此规定虽然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但企业单位可以参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业务招待费规定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现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应该记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用”中,行业财务制度如《工业企业财务制度》曾规定业务招待费可以在限额内据实列入管理费用,但现在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从规定可以明白,业务招待费用包括餐饮、住宿等相关费用,业务招待过程发生的餐饮费用可以据实列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用”中;业务招待费列支税务方面有限额规定,需要在申报所得税的时候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筹建期间:《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关于筹办期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月损益。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根据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中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应该记入期间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会计方面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不管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还是管理费用都可以据实列支,但税务方面有限额规定,需要在申报所得税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会议费规定及处理

《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规定,会议费开支包括会议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此规定虽然不是针对企业的,但可以参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现已经失效,但对实际工作仍具有具体指导作用)第五十二条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议费证明材料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

根据上述规定,在实务中,会议费一般是召开会议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等,根据业务事项的不同可记入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税务和会计方面处理一致,都可以据实列支,没有限额,不用调整。

三、福利费的相关规定及处理

财企(2009)242号《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中对上述条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2012年4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政策答疑时指出:《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三条,没有列举职工福利费的全部内容,没有列举的费用项目,如确实是为企业全体属于职工福利性质的费用支出目的,而且符合税法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对支出税前扣除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和确定性要求的,可以作为职工福利费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根据上述规定,在福利费核算的实务工作中,职工加班餐饮费、节假日聚餐费用等职工集体福利性餐饮费用,应该在福利费用中列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的;但税务方面超过限额的,在申报所得税的时候需要进行调整。

四、差旅费的规定及处理

《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06]313号规定: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差旅费标准由企业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2012年4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卢云就所得税相关政策答疑时解释到: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单位以现金方式给出差人员发放交通费、餐费补贴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单位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凭出差人员实际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发票作为公司费用予以报销,可以不作为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篇6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公务卡制度;问题探讨

一、公务卡概述

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内的员工必须使用的,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包括日常的支出、业务的报销等,例如旅游费用、会议费用等支出,是有银行信用卡属性以及财政政务管理属性的贷记卡。在使用公务卡的过程中和银行信用卡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也可以与银行卡一样快捷地进行个人支付结算的办理。与此同时,公务卡有着一定的独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有着财务管理的性质,由于使用中其是贷记卡,有着一定的透支额度,所以在进行消费时可以直接进行划卡支付,也能够有支付发票,凭票便可以向财务申请报销。

二、基层事业单位使用公务卡的意义

1.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透明度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时可以将消费的商品明细以及商家名称和地点等进行保存以及及时将其上传到系统,这样一来每一笔的花费都可以有明细,财政监管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随时的调查,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再出现,有利于审计监察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公务消费进行实时性的监督。2.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随着国家财政管理各个环节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的水平和制度都在不断地进步,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一些基层事业单位在进行报销时依旧是使用的现金支付的形式。传统的形式相对来说整体上的成本比较的高,这种方式总的来说严重地影响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进行。使用公务卡制度可以更好地保证财务人员在进行现金支付和现金保管等工作中解放出来,无论是对于报销的流程,还是财务部门对支付事项真实性等都有着极大的益处。3.将腐败遏制于源头使用公务卡的制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小金库现象的产生,从源头上将腐败进行了遏制,使得违规现象整体上大大降低。基层事业单位使用公务卡也为银行扩大了整体持卡人的范围,使得银行卡的品种和功能等都在逐步完善,扩大了整体上优质信用用户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基层事业单位在使用公务卡的过程中的问题

1.使用公务卡的意识欠缺基层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更愿意使用现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受到传统的支付习惯外,使用现金结算方式相对来说较为方便、快捷、灵活。而公务卡刷卡消费需限期报销,一旦出现逾期会影响个人信誉,导致公务卡普及上存在着阻碍。所以当下依旧有很多的基层公务人员更加偏向使用现金的支付方式进行公务消费。2.对公务卡使用的认识水平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经常面临着很多复杂具体的情况,所以有些时候工作人员为了事情顺利尽快解决,会考虑先用现金进行垫付之后再补办其他的程序,导致单位财务变成救火员,这样一来就是事后被动的申报手续,而非事前监督。再加上一部分管理人员年龄比较大,观念较为陈旧,所以在工作中对公务卡的整体认识不足,认为现金是最方便灵活的形式,所以在工作中并没有大力提倡使用公务卡。3.客观环境的不规范由于配备pos机商家要被银行收取手续费,很多商家不愿意使用pos机,甚至从中国邮政订报到街边的饮食店个体户吃加班餐都无法顺畅地实现公务卡刷卡消费,个体户也更是愿意收取现金,导致刷卡的频次较少。还存在商家为了方便从别的商户转让或借用pos机,或商家本身存在多个店铺同时混合经营管理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刷卡小票和发票商家的真实信息不符的现象频出。作为公务人员常常面临刷卡后报账需面临一堆的书面说明及手续,导致持卡人刷卡意愿低迷。4.公务卡发卡银行个人发卡的资格及监管不够规范公务卡持卡人—银行—申办单位间的信息传递不顺畅。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及时获取持卡人刷卡的信息,导致单位在公务卡管理上较为混乱无序,很多环节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有些人员在使用公务卡时会出现不节俭的问题,这样可能会导致了“浪费成风”,若是不进行监管上的加强,将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后果,导致整体上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上升。

四、基层事业单位公务卡管理对策探讨

1.加强对公务卡使用的整体监管力度虽然当下各项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有些基层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卡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消极抵触使用公务卡或过度消费的现象,虽然相对于以往的管理方式来说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当下依旧应该提升对其进行严格监管的水平以及逐步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水平,尽可能地避免在使用公务卡的过程中存在不作为或浪费现象。首先,应该赋予单位有权限根据工作性质及工作职能明确每一张公务卡可以透支的具体额度,可以有效地确定公务卡使用的范畴和方式及持卡人的消费权限等避免持卡人透支严重的状况出现,从而降低风险。其次,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对公务卡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各个项目的资金的流向清晰,这样每笔资金就可以做到更加公开透明,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在日常工作中的审核频次,强化整体上的监控水平,从而加强对公务卡结算审核监督,同步推进公务卡的普及和使用过程的合规性。2.提升公务人员对公务卡的认识在基层事业单位中想要更高效提升公务卡使用的频率,就应该注重对公务卡整体上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中一些年龄较大的职工,在使用公务卡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着诸多的不懂之处,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及上级部门来进行宣传和普及。在事业单位内部可以使用宣传影片或者是海报的形式加强对公务卡的宣传,让基层事业单位公务人员更好意识到使用公务卡的价值所在,认清公务卡的利弊,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公务卡的使用频次。3.明确责任意识,健全内部财务制度体系预算单位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依据以往的报销审批制度作为基础,结合公务卡结算的最新特点强化财务管理,从而可以制定更加成熟细致和操作性强的财务报销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明确公务卡使用的具体范围,加强对公务卡日常的管理。针对强制结算目录下存在的没有使用公务卡以及其他情况的特殊规定,应该健全相关的制度以及加强整体上的审核水平,比如使用过程中当系统查到交易商的名称与发票上的名称不一致问题时应该进行有效管理。总之,有些情况是在报销环节才可发现并且进行避免,持卡人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解释,经过负责人审核同意之后再交由财务人员作为其记账凭证进行保存。4.提升发卡部门的服务水平公务卡的便捷性和整体上的使用效果与发卡部门有着较大的关联,所以笔者认为发卡部门应该逐步完善公务卡支持系统,可以从以下的方面进行入手。首先,发卡的银行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逐步完善信用卡系统的设置,即使对于同一持卡人的普通信用卡和公务卡信息也应该进行区别管理与对待,切实保证持卡人的隐私,对于持卡人的消费情况应该通过短信的形式进行及时通知。其次,发卡部门应该保证公务卡系统整体上运行的稳定,依据预算单位实际的情况进行拓宽和完善相应的系统业务功能,尽可能地在工作中简化财务人员的操作,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体上的效率。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国库支付系统的对接,尽可能地保证公务消费信息传递整体上的及时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的事业单位公务卡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是新时代的大势所趋,作为基层事业单位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约束机制,从而保证公务卡整体使用的水平。根据文中的分析不难发现,公务卡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时还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无论是制度上还是人员的思想水平上都有待提升。现实中事业单位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整体上的情况会有着一定的不同,应该针对本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将问题及时解决和完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笔者认为,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一些地方官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整体上会有着认识上的不足,其工作的重点还是在培训和宣传相关制度的建设上,应该邀请一些专业的人员,去基层事业单位进行培训工作的开展,并制定完善相关的细则,从而保证公务卡更加有效推行,使得基层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劲功.浅谈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与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的良性循环.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5).

2.陈超,高碧英.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04).

篇7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 资金管理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增加农业基础投入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性的战略部署。农业科研单位不仅需要承担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任务,还要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需求,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更好地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必须要紧跟时展的潮流,做好内部的资金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使我国农业科研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财务预算编制、项目经费管理以及零余额账户和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等方面来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项目的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的科研项目大都是由相关的课题主持人来申报的,且许多项目的财务预算也是由进行申报的课题主持人来编制完成,最后在进行正式书面材料上报时才会交到财务部门来进行签字盖章。由于财务人员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这就使得其对该项目的内容、任务以及经费使用等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预算的管理和执行上就容易出现偏差。而另一方面,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一部分课题主持人由于缺乏财务知识,他们在申报科研项目时仅凭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经费预算书的编制,而忽略了科研项目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性开支需要,从而导致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使预算和执行情况出现较大的差异。

(二)对科研项目的一些外拨资金缺乏良好的监管

在当前的科研项目申报中经常出现多家科研单位联合申报一个科研项目的情况,而当该项目的相关资金落实后,其主持单位就需要将经费及时地下拨给联合申报的各家农业科研单位。但由于一些科研人员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了解,其在进行项目经费的拨付时常常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并没有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书或项目任务书,有些虽然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或任务书,但却并没有将具体的项目支出预算表写入任务书或协议书当中,从而为项目的预算控制造成较大的困难。

(三)零余额账户在实际支出和收到的额度上存在着不符的现象

当前的零余额账户模式主要是有预算单位先通过零余额账户来向商户进行垫付,然后再通过国库中的单一账户来支付给零余额账户。目前许多科研项目的具体执行时间都是从当年一月份开始,但国库支付的额度到账通知单大都是在每年的四月份才下达,尤其是对于一些急用的专项项目支出,其要在人大召开会议后经过审批才能将额度下达,而在这之前预算单位并不能进行支付。为了保证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许多预算单位都会选择挤占其他已经由国库下达的额度,这样就容易造成零余额账户在实际支出和收到的额度上存在不相符合的现象。

(四)一些科研项目在资金支出内容上存在不合规的现象

当前在科研项目的资金支出上存在着一些违反资金管理办法的现象,并在内容支出上列出一些不应开支的活动项目,如专家咨询费、课题人员加班费、参加课题的相关人员的讲课费、职工个人的取暖费以及移动通讯费等等。

二、解决当前农业科研单位资金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成立相关的项目预算编制委员会,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我国新出台的关于“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即要求各级科学事业单位都要在相关负责人的主持下,由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和其它业务部门进行联合,并在对以前不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参考基础上来科学地进行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这就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在进行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时,应积极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预算编制既能符合财务部门的相关要求,又可以满足相关科研项目申报中的具体要求。因此,要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就需要将财务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申报单位联合起来,并成立相关的项目预算编制委员会,以做好对预算编制的良好监督与审查,提高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度。

此外,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还需要改变过去的预算编制方法,充分参考和利用过去年度的一些历史数据,并根据实际需要在滚动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和弹性预算等方法中选择适合具体项目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还要尽可能地细化每项支出,加强对每项业务所需资金的认真估算,从而使预算中的每个数据合理真实。另外,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科研单位内部预算年度的整个收支情况,不能隐瞒和遗漏任何收入。

(二)做好科研项目外拨经费的相关管理工作

对于一些由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该项目的主持单位要在进行经费的外拨时要求每家科研单位都要提供相关的任务书或项目协议书,并且保证任务书和项目的协议书要符合财务审计的要求,必要时还可以交由经纪监察处进行审核,以确保任务书或者项目协议书中包含该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的详细预算表。而对于需要临时外拨的资金,如在试验点产生的一些试验费等也需要双方单位在签订规范的协议书或者合同之后,才能办理相关的外拨手续。

而在项目经费外拨之后,主持单位要对已经外拨的经费进行跟踪管理,全面、及时地掌握每笔资金的去向和具体使用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财政支农专项,主持单位还可以与相关的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并定期到项目开展单位对外拨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三)加强对零余额账户的规范管理

对于零余额账户实际支出和收到的资金额度不符合问题,一方面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可以向同级别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建议,允许当前不同期的资金额度根据需要来调整使用,从而保证单位内部各项科研业务支出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加强对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并将纳入到零余额账户的所有财政资金按照不同的项目来分别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从而将财政资金更好地编制到使用单位中。

(四)加强对单位内部资金使用的规范管理

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要做好内部的资金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对资金管理办法的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并通过定期组织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学习不同项目的财务资金管理办法,让他们管好资金、用好资金,以充分发挥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还要根据本单位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销手续,切实规范财务支出和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减少和防止资金的浪费与损失。同时还要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加强对现金结算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对于财政部门所公布的关于公务卡结算的具体目录,各个部门要严格落实和执行,在非特殊情况下坚决杜绝现金结算的行为,从而加强对各项公务支出的资金监控,以提高各项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科研单位要做好各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对资金使用和零余额账户的规范管理,以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于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项目主持单位还要加强对外拨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从而确保各项财政资金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升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海洋.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 2010(5).

[2]孙琪光.浅谈农业科研单位资金管理[J].农业经济.2013(9).

篇8

一、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1、夯实充分就业基础。对充分就业社区实行动态管理,继续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规范用工制度、落实优惠政策、稳定就业岗位,及时为企业提供各项就业保障服务。加强街镇、社区人社工作平台建设,按“六有”标准建设村级就业保障工作站,开展就业保障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作用,广泛开展系列就业援助活动,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进度。积极做好就业实名制登记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以“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为抓手,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帮扶。

2、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筹建区级创业服务大厅,打造全市一流的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创业扶持咨询、培训、实训、小额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和完善创业项目库,按照省、市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统筹指导街镇、社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街镇创业示范点、创业街资金支持力度,结合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摊群点界定进程,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从事小型创业的人员提供规范化创业经营场所。发挥“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专业服务职能,主动了解创业者的情况动态,为创业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筹建“区人力资源协会”,广泛宣传创业促就业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利用创业园现有资源,扩建创业基地面积,充分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孵化力度,扩大孵化成功企业规模。

3、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积极落实省、市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单位)的申报工作,扩大就业见习基地规模,按时足额发放就业见习补贴。扎实做好基层公益性岗位安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人才载体建设,广泛开展“创业就业服务校园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4、加强就业服务管理。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工作力度,强化企业用工服务。建立完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网络,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就业信息服务。适时举办制造业、服务业等专题招聘会10场以上,促进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缓解企业招工难题。扩大失业动态监测范围,切实做好失业预警工作。

5、提升职业培训水平。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加快整合我区职业培训资源,引导培训机构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储备培训。创新培训机制,坚持职业技能培训进社区、企业、村庄、工地。

二、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完善

6、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按照上级部署,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引导城乡居民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以非公有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加强执法稽核,加大清欠力度,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超额完成市下达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努力实现应参尽参、应收尽收。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接续工作,努力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9万人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8.5万人的目标任务。

7、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全面建立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继续组织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做好宣传、培训、指导、督查和续保工作,确保参保登记率、参保缴费率均达到90%以上,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继续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协调落实保障资金,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8、提升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指导协调,继续加快企退人员移交社区工作进度,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到100%。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区、服务企退人员,在退管活动开展、困难退休人员帮扶服务上,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退管活动,举办第九届企退人员文艺汇演,进一步丰富企退人员晚年生活。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区实际,认真做好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调整工作,确保及时足额社会化发放。

9、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一步夯实和完善人员基数调整、机构变动、保费征缴、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认证稽查、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认真总结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做好与国家试点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相衔接,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利益。

10、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通过贯彻落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按照“分类施保”、“按标施保”的要求,落实低保提标政策,继续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成果。根据低保家庭就业收入状况,不断完善低保退出机制,同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体及时纳入低保范围。以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运作程序,强化信息建设。

三、加强人事人才建设

11、稳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认真总结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经验,落实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充分激发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2、强化各类事业单位人员的规范管理。针对编外聘用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各类协理员,与编制部门配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出台适合各类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办法,使得此类人员真正做到数量可控、管理规范、保障有依。

13、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各项职能。在梳理归纳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出台《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业务操作指南》,严格推行依法行政,规范各项业务的办理地点、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进一步方便全区各事业单位规范有序开展事业单位各项人事业务。编印《区人事人才政策汇编》,进一步宣传各项政策,确保政策快速准确落实。

14、强化人事人才工作网络。加强与区直各部门单位、各街镇(工业区、滨湖功能区)的工作联络沟通,建立完善工作网络,实现横向到区直部门、纵向到街镇组织委员的人事人才工作网络。重点加强与街镇组织委员工作联络,健全人社部门在基层的工作平台,确保政策经办得力,落实到位,形成条块结合的人事人才工作格局。

15、继续巩固“阳光招考”品牌。全面摸排区直部门和各街镇人员需求信息,经区编委会同意后,认真制订招考方案和招聘简章,按程序上报上级部门审批,严格组织公开招聘,做到程序规范、实施高效、监督有力、成效圆满。

16、提升人才服务功能,构建人才服务平台。探索在滨湖大社区建立首个区级人力资源市场的可能性,完善用工信息机制,整合各类人才服务职能,开拓人才服务业务,切实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组建政企联系机制。继续延伸服务范围,主动加强与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的工作联系,扩大对区域内高技能人才、非公经济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服务,进一步完善人才专库建设,发挥人才资源保障作用。积极协助区人才办,进一步拓宽渠道,做好我区域内拔尖人才选拔工作。

17、抓好招才引智工作。认真开展2014年度重点企业人才需求调查,为引进各类人才提供导向,为人才培养提供依据。积极争取省市外专局对我区引智工作的支持,组织好2014年引智项目的实施及下一年度项目的申报,抓好重点项目的执行工作。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和“千村引智”项目工程,加大对我区农业引智成果的示范推广。加强宣传力度,优化引智环境,提升引智公共服务水平。

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18、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活动,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加大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超时加班、非法用工等突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继续推行重大疑难案件会审制、涉企检查备案制度、办案流程公开制和监察维权及时制,坚持“预防先行、调解为主”的工作模式和“快介入、快了解、快处置”的工作模式,推进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大提升。

19、进一步强化仲裁院实体化建设和仲裁队伍建设。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新建1个数字化仲裁庭和1个仲裁调解室,二者均配置先进的监控系统和信息化设备,能有效地维护庭审纪律,加快仲裁案件审理进度。实行仲裁员准入和资格认证制度,继续开展仲裁员培训。

20、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强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职能,进一步推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以及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乡镇、街道(社区)活动。开展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监督清理。在已建立工会的企业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同时,在未建立工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集中的区域建立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制度,使集体合同制度基本覆盖各类企业。

21、探索建立企业依法用工诚信体系。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合作,对欠薪的单位实行“黑名单”制度,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活动。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市场和建筑领域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规范劳务分包、工资支付等行为,定期深入到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人数、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处理,从源头上控制和有效化解工资拖欠风险。

22、继续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加强在农民工队伍中的法律法规和和政策宣传,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大力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坚持日常监察和专项监察相结合,重点查处恶意欠薪、欠保等严重违法行为。

五、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23、加强调查研究。大力开展领导干部集中调研和重大专题调研,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和专题业务调研工作机制,提高调查研究服务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意见。

24、加强宣传和法制工作。围绕重大政策、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加强舆情监控和引导工作,及时有效应对社会舆情热点。加强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配套法规和规章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人社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及时处理行政复议案件继续推进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5、加强规划、统计和财务工作。继续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工作考评办法,扎实推进薪酬调查、社区直报调查和满意度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加强和改进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加强财务资产和政府采购管理。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

26、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大力推行行政决策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服务机构办事公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认真受理公众依申请公开事项。发挥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工作。扎实做好档案管理、保密、信息等工作。

篇9

关键词:中学;会计预算;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引言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各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加强学校建设,添加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加强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优美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在新纲要背景下,学校财政预算管理部门也迎来了新挑战、新标准。

一、加强中学会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维护学校日常运转

很多专家学者在谈及中学管理时,都会将教育问题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学校作为教育类事业单位,其在发展过程中财政支出管理、预算问题的重要性。财政预算不合理首先会影响学校日常开支活动,教职工不能按照合同获得相应报酬,或是一些市级下发教育资金经过缩水,而不能满足原本教育活动需求,都会降低教师教学质量,引起人员流动。第二,财政预算不合理,还会导致学校改建方面出现坏账,影响学校工程建设进度,耗费多余资金与时间。

而合理预算则能保证学校日常开支需要,多余资金还可以作为物质福利,分担教师日常财务压力,提升教师教学热情;也能为学校工程建设提出中肯建议,保证工程开支,提高建设效率。

(二)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如上所述,合理预算可以为学校教职工增加物质奖励,因此减少人才流失。还能依据学校教育需要,增添不同教育设备,如为增加教师知识储备,购买一些先进研究资料,更新实验室设备;或是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增加绿化建设,体育场改为塑胶跑道,增加室内体育馆等。这些教育投资,都能帮助学校提升整体形象,增加生源。教育局也会依据学校办学规模,提高资金辅助,会计预算部门可以继续利用这部分资金规划建设,使学校在经济运转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更加全面、健康发展。

二、中学会计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学校每学期虽然会有大批学s费用资金来源,但这些资金都会上交教育局管理,学校主要运转经费都来自于政府拨款。这就使很多中学缺乏财政预算管理,在需要改建时,直接向上级提出申请,并没有对于建设经费做详细规划预算。这种现象出现原因为,学校后勤部门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不能对提交工程按照经济角度进行整理预算,只是大致计算所需费用就草草了事;第二是预算人员缺乏预算意识,认为只要保证学校下一年辅助金额不被削减,花光这一年辅助金额就好,因此对于学校日常建设、运转所需资金缺乏统筹安排,引起一些资金不足或是过于浪费现象。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方面。在支出预算方面,学校申报项目时过于粗糙或是分配不合理都会导致申请被教育局不断退回,校方也只能不断与项目提出部门反复商讨,加大了重复工作量,降低审批效率,这都是由于预算部门没有做好前提预算明细工作。

第二是基础支出预算方面。首先是教职工经费额度问题,如前所述,学校经费由政府统一安排,其中对于教师工资也有统一安排,学校不能直接为教师发放额外劳动所得报酬,如,目前初高中学生都开设晚自习,对于一些住校学生则需值班教师全程跟进、监督保护这些额外劳动都没有得到相应酬劳提升。第二为公用经费问题。近几年教育部为响应节约用费号召逐年较少公用经费支出,但学生上学期间春游、社团开发等课外活动不能因此减少,这其中的矛盾如何解决也是学校预算管理所要考虑的。

三、针对中学预算管理不足提出对策

(一)加强学校预算管理观念

学校应加强建设后勤部门预算管理意识,依照学校规模大小,成立相应预算管理组织,如预算处或是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组织成立首先要保证以下三点:1、人员独立,预算组织人员应由专业人士任职并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能对学校长期存在预算缺陷作出合理分配安排;2、机构独立,该预算组织应与后勤部门有所区分,专管财务管理方面,也方便进行专业培训与考核。3、垂直管理,预算组织应该定期汇报财务状况,并且对于开支过大项目提前预警,保证学校建设合理有效。第二预算组织应依照学校现有情况,提出新预算管理办法,改善传统财务不明状况。

(二)更新财务预算管理办制度

如上,财政预算小组应该对项目支出管理和基本支出管理分别提出管理措施。

项目支出管理,首先在项目编制过程中,应该借鉴校本预算方案,对于一些大型项目如学校建筑修葺,进行强制预算控制,减缓项目支出压力,并且增强项目申报人员责任心,从项目提出,申请、审批、建设、结算环节都要跟踪落实,加强监督,避免资金浪费超出预算。第二,要做好前期项目编制工作具体费用明细,提高项目审查效率;并且统一支付方式,由国库直接支付与第三方,方便政府账目核对,也有利于校方进行项目成本核算。

基本支出管理。学校在教师工资核算中应加入其值班加班等额外劳动应得报酬,并且向教育局说明情况,重新分配教育资金比例额度,减少项目分配用以填补基本支出,以人为本。依据《劳动法》,为学校教师争取应有权益。另外学校在项目建设中,应该多方面考虑其用途,不仅能用来改善教学环境还能为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提供服务。如在学校绿化建设中,可专门为学生留出一块空地,生物学习小组、植物观察小组等都可以利用这块空地做调查研究,不但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还使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相配合,达成双赢局面。

四、总结

中学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教育人才培养为重心,忽略了学校综合发展,因此使学校建设与财务支出发生一些矛盾。校方应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引进专业人才对于学校资金做合理规划,减轻学校项目支出及基础支出财务负担。

参考文献:

[1]林海英.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5,7(20).

[2]郑兰庆.有关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5,9(12).

篇10

工作中严格审核一切开支凭证,及时结算记账,做到各项开支都符合规定,一切账目都清楚准确。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经常向有关领导请示汇报。及时编制财务状况表,并及时报告各单位主管领导,让各单位及时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为单位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经常与各单位资产管理员联系,核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新年伊始,前任会计褚大姐退休,我重新回到了会计岗位,虽然是一名老会计,但因为之前做的都是企业会计,事业会计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什么都得从零开始,这一年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所在的三个单位的领导都给予了我支持和理解,邹主任和张会计给予了我很多无私帮助和热心指导,为此我非常庆幸工作在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里,在此,我对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各位领导和同事深表谢意。

xx年,留给我最深的记忆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累”,劳心也劳力,我是新手,出纳杜佳妮也跟我一样从零开始,我俩这一年都很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做企业会计时,觉得事业会计太简单了,就那么几个科目,不象企业会计科目一大堆,等我自己深入进来时却觉事业会计太过琐碎,比企业会计繁复得多,尤其是我们这种小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会计不仅要做好会计工作,还要做统计工作、劳资工作,相对来说企业分工比较细,会计只要做好你本岗位的工作就好,工作量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一点一点地完成。事业单位会计则临时性工作太多,不同的部门会要求你填报不同的报表,而且时效性比较强,这些报表不是简单的填几个数就成,你必须做大量的数理统计工作。这些工作别人是看不到的,只有具体做工作的人才知其中甘苦。一个单位还好说,几个单位就让人感觉有点手忙脚乱了。

4月份一接手会计工作,就面临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于以前从不关心单位收支情况的我来说,一开始真的毫无头绪,找资料,看账本,了解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熟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终于顺利地完成了所得税汇算清缴。在此过程中,由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冰川管的上级补助收入8万元也应该缴纳所得税2万,这对于创收本就艰难的冰川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怎么办?我苦思幂想也找不到办法,只好求助于邹主任和张会计,通过探讨,集体的智慧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接着就是社保局的单位信息核对和社保证的换证工作,再就是社会保险的各项保险的基数核定工作,6月份的住房公积金的基数核定工作,7月份开始xx年的部门预算工作,9月份又开始公费医疗改革医疗保险基数的核定,尤其医疗保险基数的核定,因为统计口径的变化,我们至少做了3次重复劳动,11月份的xx年度的预算调整工作,还有刚刚结束的事业单位工资调查工作,这些工作说起来一句话就表达了,都是一张或一套表,可要填报这些表,却要做大量的数据统计、汇总、分析的基础工作,量大而繁琐,为了按时完成这些工作,同时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只有加班加点做。

总的说来,这一年是充实的一年,忙碌的一年,对会计工作有了比较深刻而具体的认识,我想有了今年一年的基础,明年我的工作应该得心应手得多。同时,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深深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财务人员,要有一颗进取心,要不断地用新知识、新丰富自己的头脑。

一、职能发展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x、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x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x、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x、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x、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推出“财务、x同管理月活动”,说明公司领导对财务、x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目前财务管理工作还达不到公司领导的要求。

为了使财务人员能充分地认识“财务、x同管理月活动”的重要性,财务总监姚总亲自给财务部员工作动员,会上针对财务人员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看问题、做事情缺少前瞻性,进行了一一剖析,同时提出财务部不是核算部,仅仅做好核算是不够的,管理上不去,核算的再细也没用,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所以,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提高管理意识,要求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在考虑核算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该项业务对公司的现在和将来在管理上和税收政策上的影响问题,现在考虑不充分,以后出现纰漏就难以弥补。针对“财务、x同管理月活动”进行了工作布置。

1、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结x公司管理要求对开发成本、期间费用的会计二级、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梳理,并对明细科目作简要说明,目的,一是统一核算口径,保证数据归集及分析对比前后的一致性;二是为了便利各责任单元责任人了解财务各数据的内容。这项工作本月已完成,并经姚总审核。目前进入贯彻实施阶段。

2、配x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一是要符x财务管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财务内部管理报表已经多次调整修改,建议集团公司对新调整的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一次认证,并于明确,作为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表式。

3、针对外地公司远离集团公司,财务又独立设立核算机构,为加强集团公司对外地公司的管理,保证核算的统一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出了与驻外地公司财务工作联系要求。xx月份与宁波公司财务进行交流,将财务核算要求、信息传递、对外报表的审批程序、上报集团公司的报表都进行了明确。

4、对各公司进行一次内部审计,目的,是对各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5、根据公司的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6、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经过调研、沟通、设计,于xxxx年xx月推出《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及说明》;于xxxx年xx月xx日推出《会计报表管理试行办法》;xxxx年x月xx日推出《会计凭证管理试行办法》。

会计报表推出执行x个月后,从会计报表格式设置上看,报表格式设置还是比较科学,能比较清晰地反映会计的有关信息。但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销售收入与结算利润有一个时间上的差异,这样“损益明细及异动情况表”就无法全面反映出损益情况,需要增添一个表补充;另外需要增添反映“财务费用”的报表。这样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已设计好“会计报表(内)ⅳ《经营情况表》”和“会计报表(内)ⅴ《中小企业融资及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情况表》”。会计凭证使用涉及到每个公司和部门,下文后财务部进行电话通知,x月份实行逐步换新的办法,x月份要求全面试行。试行一个月时间来看,主要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单子如何填写与审批程序怎么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各公司综x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明确有关事项,解决设计上的不足。xxxx年x月份,针对会计凭证管理试行情况,再一次征求各公司对报销单据意见,根据大家的建议,对会计结算单据作进一步完善,并于xxxx年x月xx日下发了有关规定。

经过财务x同管理月活动,财务部的管理意识加强了,管理能力也得以提高,财务部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我们的管理水平离公司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二、职能管理

(一)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本部门大量的基础工作,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稽核与报销、会计核算与结转、会计报表的编制、税务申报等各项工作开展都能有序进行、按时完成。

x、会计审核

会计审核是把好企业经济利益的关键,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决不应个人面子而放松政策。

如,亲亲家园项目地处余杭良诸,根据税法规定建筑安装工程专用发票必须使用项目地税务机关提供的发票,否则建设单位不得在税前列支,为此我们对工程发票的来源严格审核,并将此项规定传达到项目公司,目前工程量大的施工单位均在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并使用当地税务机关提供的发票。在审核中发现一些临时工程、零星工程的施工发票未按规定办理,我们在严格审核退回的同时,帮助他们联系税务机关如何开具工程发票的事宜,使企业双方利益都得到有效的保障。

x、材料核算

材料占工程成本比重较大,同时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甲供材料的方式,解决了这方面的质量问题,但在价格这个不确定因素上难以控制,从下半年开始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甚至出现断货现象,特别是水泥价格翻一番,还提不到货,为了确保工期顺利进行,配x材料部门调整采购结算方式,由原来的先提货后付款改为先付款后提货。

公司与供货商结算材料款一般较迟,现在送货清单是在结算时才转到财务,一是造成财务不能及时向用料施工单位结算材料款,二是由于时间较长给财务与施工单位核对增加难度,已发现过送货清单的领用人签字与用货单位的签字不符的问题。如:杭州友联建材有限公司供应的“楼梯砖”,xxxx年xx月xx日供给浙江大经有限公司和xxxx年xx月xx日供给浙江闻堰建筑有限公司“楼梯砖”于xxxx年x月x日前来办理结算,时间跨度近一年,在与施工单位核对时发现浙江大经材料员签名非本人手迹,当时该款项未办理结算支付,要求核对无误后再付货款。

在材料采购调拨过程中,我们感觉在材料管理的“采购———供货———结算”三个环节中,我们只掌握了两头,对供货这一环节掌握不够,材料供应均由厂家与施工单位交接,我方是否参与验收不清楚,因收货单上无我方人员的验收签字,这就无法掌握材料实际到场的品质与数量。如x月份与施工单位核对钢材时发现同一份“供货单”,施工单位提供的“收货联”与厂家提供的“结算联”在钢材等级上出现差异,经核实,是厂家供货时未注明等级,发现后也未及时补救,只在“结算联”上进行了修改。提醒我们如何管理好材料“采购———供货———结算”三个环节,特别是供货环节监控管理。

xx年是公司有史以来在建船舶最多、交船最为集中的一年,时间紧、任务重。财务管理部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导向,牢固树立“以完善制度为前提,以业务为抓手,以资金和全面预算为主线,以资产管理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财务管理理念,在公司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各项工作部署,制订有针对性的工作安排:加强制度建设;面对新开工项目所需大量现金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搞好融资工作,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工作,合理使用与调配资金;以预算管理为主线加强成本控制,降本增效。

在这一年里,在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下,通过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主要完成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健全财务内控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会计工作

1、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省国资委、集团公司、公司董事会的要求,我司于xx年全面施行新准则。财务部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辅助核算项目、成本费用项目、预算项目、会计报表的格式等均按照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平时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如规范应付职工薪酬明细核算科目、现金流量增加了材料现金流的分船录入。经济业务的内部财务管理流程也进行相应调整,保证对经济业务的核算确实按照准则要求。今年年初顺利完成了用友财务会计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和新旧准则账务衔接,起草了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确保公司按时按新准则要求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

2、财务部根据公司差旅费的实际执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本公司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行为、统一标准,制定了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细则中对开销范围、费用报销标准、报销流程等工作程序作了详实的解释。同时联合总经办对招待用酒、茶叶的报销手续进行梳理和规范。

3、加强资产管理

与信息室对u盘、电脑配件等的领用及领用后的管理进行沟通、梳理、完善;协助行政室拟定药品管理规定、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进行沟通、梳理和完善;督促规划设备部加强对固定资产跨部门移交的手续管理。

4、加强成本管理、出台成本管理办法

针对公司造船成本管理薄弱的情况,年底与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制定公司的《成本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成本管理职责,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报告成本分析以及成本监督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成本控制体系,加强造船成本管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5、财务管理部绩效薪酬考核

针对公司出台的绩效考核制度,我部相应地制定了绩效薪酬考核量化指标方案,从公司规章制度遵守情况、工作效率效果、6s等多个方面对本部门员工绩效进行考核,并拟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实践表明,该项考核制度的实行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合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

6、结合公司“6s”规定,重新完善部门“6s”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部门6s考核量化指标

7、根据公司专题会议提出的编写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我部明确分工,将本部门工作细化为出纳业务、资金管理、外汇管理、银行对账作业、银行询证、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物资采购业务、劳务结算、基建技改工程、固定资产业务、成本核算业务指导书、保险业务、财务报表编制、涉税业务等十几个模块,组织部门骨干分工负责编写本岗位的作业指导书,经过层层审核,跨部门报送给相关的部门领导会签,4个月的精心编制、修改和完善,整理出一套实用于财务管理作业的作业指导书。它规范了业务处理程序,固化了作业流程,为部门员工有序开展活动提供了支持。

二、资金管理方面

资金运营:本年度是公司有史以来在建船舶最多、交船最为集中的一年,由于多艘船舶同时建造,资金一度吃紧。财务部根据公司的资金管理办法,结合生产节点与物资纳期计划,合理地安排融资进度与额度,以保证生产经营所需。

通过与银行的积极沟通,新争取到7000万元贷款,并降低了部分贷款利率,延长了还款时间。同时获得了更大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授信额度,截止11月31日,我司今年共开出银行承兑汇票397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6、2%,大大缓解了我司资金压力,降低了贷款利息支出,保证了我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

外汇运作方面,财务部合理编制收付汇计划,通过远期结汇等有效手段,获得直接收益186万元。并与外汇管理局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沟通,为船舶交付扫清了政策障碍。为多艘船提供了质量保函,保证我司能够及时交船。

资金风险管控:我司资金活动较为复杂,资金内部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财务部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各种业务进行认真梳理,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风险大小,明确关键的业务、关键的程序,从而确定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针对关键风险控制点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集中精力管控住关键风险:我部进一步规范本公司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行为,颁布了《差旅费报销管理规定》;联合总经办对招待用酒、茶叶的报销手续进行梳理和规范;我部通过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的审核、材料发票的审核、物资款项支付的审核等方面加强物资采购业务的财务控制;针对船东撤单的情况,我部集中关注了与撤销船只关联的债权债务关系,属于债权的(船东赔款、预付材料款)谨慎确认收入和损失,定期督促业务员催收,属于债务的(物资采购违约款)要求业务员尽快把相关的手续办好,与此相关预付款保函、保函保证金也督促资金管理员跟银行沟通撤销和收回。通过识别并关注资金活动主要风险来源和主要风险控制点,财务部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实现了公司资金的安全运营。

三、围绕公司生产大纲,制定和下达年度财务预算,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本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秉承“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工作思路,总体协同各归口管理部门的预算,预算表格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相关预算项目进行了修正。

财务部每月度汇总收入、成本与费用的执行情况,xx年7月份组织对公司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年中多次组织工程课、规划部等部门召开预算沟通协调会,对年度预算进行调整。

四、成本管控

船市进入微利时代、造船的成本管理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加强成本监管,财务部修订出台了《成本管理办法》,按期召开由黄总、李副总亲自主持、财务部具体负责议题、会议纪要、编制会议决议、落实会议决议的成本分析会。

除了加强造船成本控制外,财务部也加强了对基建技改工程的检查工作,本年度对在建的拼焊平台、浮码头工程、内业二工段墙体工程实施进行跟踪检查,相关工程决算实行刚性审核,对于超支的、不合理的部分坚决不予通过。

五、材料

1、强化材料采购一般审核

强化对物资采购审核,物资采购审核一定要要查验合同,以合同规定的条款为准,并查验申报审批表或审批报告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领导签批的若与国家相关法规、公司制度规定、合同等相左,必须提出来,不得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