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叶的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叶的栽培技术

篇1

关键词:茶叶;营养价植;栽培技术

1 营养价值

1.1 食补功效

传统医学认为茶叶具有清脑明目、消食化痰、利尿解毒,以及冶心烦口渴、头痛目昏、多睡、食积等功效。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氟、茶多酚等成分,能降血压、降血脂、促进膳食纤维溶解、抗癌、防衰老、防辐射、预防肿瘤等作用,茶叶中含的氟还能预防龋齿。

1.2 食用方法

泡茶的水温:绿茶一般以80℃左右为宜。红茶、乌龙茶一般以90~100℃为宜。冲泡时间和次数:一般第1泡30秒以内。然后每冲1泡,浸泡的时间就要延长数秒或更长时间,使茶味更为均匀。一般在6~12泡范围。倒茶:倒茶时不能1次倒满1杯,至7分满处为好,俗语说:“满杯酒,半杯茶”,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1.3 食用宜忌

一般人都可以饮用,特别适合长期用眼、用脑和在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孕妇、产妇、儿童以及神经衰弱、失眠、消化道溃疡患者不宜饮茶。隔夜茶不能饮用,不能用茶服药。

1.4 妙用食物

(1)美发:用鲜绿茶泡的茶水洗发,可使头发润泽光亮。(2)可以燃烧体内脂肪,有减肥的作用。(3)将一盆水煮沸,放上一把茶叶,把茶叶泡透,等水凉后,把茶叶过摅掉,把毛衣放进茶水里浸泡一刻钟,再轻轻搓揉,然后用清水漂净,挂在阴凉处晾至半干,放到室外晾干。这种方法不但能把污尘冼干净,还能使毛线不褪色。

(4)夏天,把冲泡过的茶叶晒干,黄昏的时候用火点燃,就可以祛除蚊虫,而且有淡淡的扑鼻好闻的清香。(5)把喝剩下的茶叶晒干了储备起来,到了冬天放在火炉里做火种,既耐火,又容易把火烧旺。(6)泡过茶的茶叶晒干聚集起来,用袋子装好,是很好的枕头芯子,睡起来柔软清香,还能去头火。

2 栽培技术

戴村镇有种植茶叶传统习惯,现有面积为333hm2,成品茶总产量达25t,总产值达1200万元以上,也是萧山区主要种植镇街之一,主要种植品种有龙井43等优良品种。现将种植方法归纳如下。

2.1 茶园土壤准备

种植前土壤要深翻80cm,结合深施有机肥,每667m2施基肥1000~1500kg,使土肥相融,平整后最好再种1~2季绿肥,待绿肥开花下荚时深埋,使土壤熟化,然后种茶。

2.2 种植方式和密度

戴村镇一般常规生产茶园适宜单行条栽栽。单行条栽,行距1.5m,株距0.33m,每穴种3株,每667m2茶园约1333丛,需茶苗4000株左右。

2.3 移栽

在移栽时要按种植密度定线,开宽30cm、深40cm的沟,沟底施有机肥,肥上加土后定植茶苗,定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加土后一手轻提茶苗,一手将土压实,茶苗“泥门”平地。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天浇水1次。10~11月或2~3月均可进行移栽。

2.4 定型修剪

移栽后第2年的2月底3月初,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在离地15cm处剪去上面枝条,剪后留养新梢,到第3年春茶前,在第1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并继续留养,这时千万不能采摘;第4年再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20cm进行弧形轻修剪。5足龄后,当树高达60~70cm以上,树冠幅度80~90cm时,便可逐步投入正式采摘,要绝对防止过早采摘。

2.5 施肥

采摘茶园每年10月上旬必须及时施下基肥,每667m2施1000~1500kg基肥。追肥用量,幼龄茶园采用按龄定氮,2龄茶园年追纯氮2.5~3.0kg/667m2,3~4龄茶园年追纯氮5.0~7.0kg/ 667m2,4~5龄茶园年追纯氮7.5~10kg/667m2,分春、夏2季施入。用量可根椐土壤肥力和长势情况而定。

2.6 土壤管理

春天要浅耕(10cm深),以后每茶季结束,都要结合除草进行浅耕松土,疏松因采茶而踏实的表层土壤。伏旱到来之前,应在行间铺草保墒,有条件的地区要进行灌溉防止干旱缺水。

2.7 采摘

春茶特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1芽1叶初展,芽长于叶;1~3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1芽1叶至1芽2叶初展,芽长约等于叶;4~5级龙井茶的采摘标准以1芽2叶为主,并含有一定比例的1芽3叶及幼嫩的对夹叶。当茶园有5%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以采摘。

2.8 采摘茶园修剪

龙井43分枝密,采摘次数多,养分分散,极易形成“鸡爪枝”,所以要及时进行轻修剪。可以每年或隔年在春茶前(2月中下旬)进行轻修剪,剪去茶丛3~5cm的叶层。

2.9 防治病虫害

在生产季节要注意观察,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发现病虫害,要因地制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篇2

关键词:优良品种;铁观音茶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97-03

1 引言

铁观音茶叶,属山茶科、茶属、茶种。其树是多年常绿灌木,根系发达,树姿开展,分枝稀疏,叶色深绿,富光泽,叶型椭圆,叶面隆起,叶片厚,质地脆,叶脉7对,叶缘波壮,叶齿纯稀。制成乌龙茶(工夫茶),茶叶外型条索卷曲圆结,沉重如铁,色泽绿润美丽,滋味醇厚甘鲜,香气清芳高强,具有天然花香和特殊香味“观音韵味”,当年清朝皇帝乾隆特封为铁观音茶叶。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又是全球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饮料。中国乌龙茶铁观音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茶叶含有含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维生素C。具有解渴,提神,醒脑,减肥美容,降低血脂,抗疲劳,延缓衰老,防癌抗癌,防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固齿防龋等功能。

安溪是中国的铁观音茶叶发源地,茶叶栽培历史悠久。安溪铁观音茶叶(乌龙茶)栽培现有面积43333hm2,占中国现种植乌龙茶面积的30%,年产乌龙茶6.8万吨,占全国年产乌龙茶的40%、福建省年产乌龙茶的50%,是中国当前最大乌龙茶茶叶产区。安溪县人们历来以茶为生,以茶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繁荣,中国茶都市场建于安溪。铁观音茶叶是中国的著名商标,茶叶质量很好,现畅销全球,年产值70亿人民币。几年来,福建省安溪县委、县政府,大抓铁观音茶叶质量,以品牌为手段,大力发展铁观音茶叶基地建设,现有铁观音茶叶生态茶园13333.3hm2。作者根据铁观音茶叶的发展,铁观音茶叶基地的建设,对铁观音茶叶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现简介如下。

2 栽培地概况

2.1 气侯及生态条件

栽培地选择于安溪县西坪镇发源地之乡――上尧村湖珍山。此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无环境污染,一年四季,气候暖和,雨水充足,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1800mm,空气相对湿度81%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6℃,最低温-1℃,7月份平均气温26℃,最高温34℃,年平均≥10℃活动积温7000℃,年平均无霜期340d。栽培地海拔高度623~646m,坡位下,坡向东,坡度为21°。建园山上有马尾松,木荷、杨梅、卷斗青冈、樟树等混交林,林木茂密。建园之地属荒山荒地,植被芒萁骨、五节芒、苦竹。土壤为酸性黄红壤,土层腐殖质层一般,肥力中等,pH值4.5~6.5,属Ⅲ类立地级的荒山荒地。适宜铁观音茶叶栽培,栽培面积0.67hm2。

2.2 环境质量

铁观音茶园试验地设在湖珍山半山腰下无周围环境污染。茶园山上有马尾松,木荷、杨梅、卷斗青冈、樟树等混交林树种,林木茂密。在茶园周围营造木荷、酸枣、卷斗青冈混交树木隔离林带,茶园里套种红椿、降乡黄檀,肉桂、柚木、火力楠等树种,茶园具有多样性。茶园空气清新,茶叶属天然植物。经检测,大气环境质量符号CB3095-196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

2.3 水质土壤

茶园灌溉的水是山泉水,水质无被污染,水质纯净,经检测水质质量符合CB5084-1992规定的旱作物农田灌溉的水质要求,茶园土壤未受污染。茶园施用肥料,土壤一般都要经过检测,每年都要对土壤随机抽样化验2次,土壤环境质量经检测化验符合CB15618-1995中规定的一类环境质量,土壤无受污染。

3 栽培技术

3.1 规划整地

3.2.1 规划

2007年11月下旬开始规划,规划在湖珍山半山腰下,栽培优良品种铁观音茶叶栽培面积0.67hm2,种植茶树株行距30cm×30cm,种植75000~90000株/hm2。山顶有马尾松,木荷、杨梅、卷斗青冈、樟树等森林树木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大气中的CO2各种灰尘,吐出O2,调节气候温度,保持山腰铁观音茶园里的土壤湿润,能促进茶叶生长。在茶园里套种珍贵树种阔叶树150株/hm2,让鸟类栖息,可减少病虫海的发生,提高茶叶质量。

3.2.2 整地

2007年12月上旬开始整地,先将19~23°陡坡开垦,检去石头等杂物,再整成平畦。畦长度根据地形而定,每畦宽度120~150cm。在畦中挖条沟,深60cm。将沟中的黄红土壤挖放在一边,再把原来挖出来的表土挖回沟中打碎,并施一些过磷酸钙,与沟中土壤搅拌均匀。然后把原沟中挖出来的黄红壤打碎成成细土,挖回覆盖畦面。在一定的时间里,让畦中的表土发酵,可提高土壤肥力。

3.2.3 苗木选择

2008年2月上旬进行栽培,茶叶苗木要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红心苗,枝叶茂盛,叶片革质层厚,无病虫害。茶叶苗木来源,由铁观音茶叶发源地本地就地育苗。苗木规格平均茶苗高25cm,地径粗0.2cm以上,其苗木符合国家茶叶苗木有关规定的标准。

3.2 栽培时间与方法

3.2.1 栽培时间

2008年2月上旬,在下雨天后,穴中土壤湿润,当天起苗,打黄泥浆(黄泥浆是用94%的黄红壤细土,5%的黄牛鲜大便和1%的钙镁磷搅拌均匀后,加水而制成的泥浆)后直接栽培。同时,每hm2并套种植珍贵树种阔叶树红椿、降乡黄檀,肉桂、柚木、火力楠等树木150株。并在茶园周围种植马尾松、木荷,酸枣、卷斗青冈等混交林带。

3.2.2 栽培方法

铁观音茶叶苗木栽培,根据苗木状况,茶苗栽培一定要栽紧踏实,采用“一埋一提二踩” 栽植。在栽植时,将原来的苗径在地面上增加1~2cm,并将穴面松土壅成面包型,这样可预防长期气候干旱穴面干燥,茶叶苗木不会枯干,或长期下雨穴面积水,茶叶苗木不会造成根系腐烂死亡。整畦苗木栽培后,要用稻草畦面覆盖2~3cm,可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2.3 以耕代抚

铁观音茶叶栽培的第1年,在茶园地里套种部分的农作物大豆、花生、地瓜,以耕代抚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茶树生长。根据2008年2月上旬的栽培,铁观音茶叶苗木基本成活,成活率达到100%。

3.3 茶树管理

3.3.1 水分管理

铁观音茶叶苗木栽培之后,若天气发生干旱,苗木要浇水,或长期下大雨,茶园要排涝,预防茶园积水造成茶苗浸水死亡。

3.3.2 合理施肥

茶苗种植30d左右,可以施一些农家肥有机肥水,适当在茶树傍边施一些经过发酵无公害的有机肥人、畜、禽粪肥料,肥料施后要用细土覆盖,避免肥料蒸发影响茶树的吸收,让茶苗木能吸收一定的营养肥料,促进茶树生长。也可根外施肥,喷洒发酵1%的人尿水或0.1%的尿素水,使苗木快速生根、根系伸展,及时萌芽、抽梢。

3.3.3 病虫防治

茶园发生病虫害普遍,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采用生物防治,也可采用食虫动物防治和无毒农药防治。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即引入各种天敌捕食,以虫治虫,或寄生致使害虫死亡。在茶园常见的捕食昆虫有瓢虫、革令步行虫、蟑螂、蜘蛛等。寄生昆虫有寄生蜂和寄生蝇两大类,这些寄生性昆虫都会产卵生于其它昆虫的卵、幼虫或蛹的体内外致使昆虫死亡。也可以培养利用使害虫致使病虫害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来消灭害虫,或利用微生物互相颉颃关系来防治病害,常用的有青虫苗、杀螟杆菌、白僵菌。

(2)物理防治

在成片的铁观音茶园内,可设几盏激光灯。在激光灯光下建立水池,并在水池的水面上放一些柴油,在夜间时利用激光引诱害虫,使害虫落入水池中死亡。

(3)食虫动物防治

在茶园中种植150株/hm2珍贵树种――红椿、降乡黄檀,肉桂、柚木、火力楠。让鸟类吃虫,蝙蝠食虫,天敌治虫,可减少茶园中的虫害发生。

(4)农药防治

严禁高毒残留性的农药,一般使用低毒农药,可用808菌剂可湿性粉剂防治或807菌粉剂防治,也可用波尔多液,亚硫合剂,松脂合剂,等药物防治,消灭各种害虫。

(5)采茶修剪

优良茶苗栽培后,由于立地条件好,土壤肥沃,土层疏松湿润,苗木成活率高,茶树生长快,一季茶稍抽梢20cm~30cm,当茶树生长到秋季50 cm~60cm时,即可采茶,一般采摘茶叶片2~3叶,2~3a后,茶叶生长茂盛,分枝展开,萌芽更快。此时,为了茶叶茶青采摘质量,提高茶叶生长产量和质量,茶树采摘之后,要进行修剪。

2008年2月上旬栽培的茶叶,经过两年多的经营管理,抚育施肥,茶树生长枝叶茂盛。每年每季的采摘,为了提高茶叶生长产量和质量,必须进行适当修剪,才能促进茶树发芽生长。母树修剪高度距地面一般50cm~60cm。一年要修剪两次,即春茶采摘后修剪,或暑茶后进行修剪,但不管春茶后采摘修剪,或秋季前修剪,修剪后都要施肥,一般施尿素或茶叶专用化肥,这样才能促进茶树生长,达到高产,成为高质量的茶品。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生产,一年四季春、夏、暑、秋茶青的采摘,对茶叶的验青,按鲜叶质量的嫩、鲜、净、匀程度进行检测。其茶叶嫩度的要求符合。茶青的采摘芽2~3叶,叶色深绿,富光泽,叶片厚新鲜。茶青无杂物。茶青叶片大小均匀。茶青经过晒青、摇青、炒制、揉烤,多次反复加工制成(工夫茶)茶干。其茶干,外形乌黑,条索卷曲圆,沉重,色泽绿润。经泡,滋味醇厚甘鲜,回甜悠长,香气清芳高强,具有特殊香味“观音韵味。”茶叶品质极优,经检测符合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NV/T288-95《无公害茶叶》。

优良品种铁观音茶叶栽培,建立无公害铁观音茶园,对无公害铁观音茶园的建设,栽培技术条件要求较高,设置条件要求无环境污染。在铁观音茶叶周围要配套隔离林带营造树木,防止周边各种灰尘污染。在茶园里种植珍贵树种,让鸟类消灭害虫,可减少危害茶树。隔离林带树木和茶园的珍贵树种,在光合作用下可吸收CO2,吐出新鲜O2,保持茶园茶叶清洁。优良品种铁观音茶叶栽培园建生态茶园,生产有机绿色食品、无污染的保健饮品,是当今纯天然的高品味,高质量的健康饮品,使人们喝到铁观音茶叶人体健康健身有益美容。

优良品种铁观音栽培技术要求较严格,如今福建省安溪县现有铁观音无公害茶叶13333.3hm2。中国农业部和台湾省、日本、英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的茶叶专家经常到安溪生态茶园考察参观,了解铁观音茶叶的栽培、加工技术,感到满意。安溪铁观音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叶质量2009年被中国农业部、工商部门评为无公害放心型茶叶。安溪铁观音茶叶现畅销全球,深受国内外人民喜爱。优良品种铁观音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永明.茶树良种[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2] 王国监.栽培基础知识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篇3

浅谈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再教育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的经验与问题

浅析景宁县烟叶生产现状、不足及应对措施

舒洪镇杨梅低产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试论龙泉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10%世高防治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高山单季稻减农药栽培试验

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

浙西南茶树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电功能水在果树上的运用

庆元县高山苦瓜栽培技术

甜桔柚在丽水的种植表现

长豇豆水稻新模式新技术

红叶石楠的水生诱变技术

无籽瓯柑早春枝段双芽贴腹接技术探讨

大棚薄皮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梨无公害栽培技术

高山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管理技术

长豇豆早春育苗高效栽培技术

秋茄专用品种“紫秋”无公害栽培技术

山区山羊圈养技术

水南村春茄高效栽培技术

中薯3号免耕稻草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高山四季豆再生栽培技术

大五星枇杷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茶树缺锌症及防治技术

凹叶厚朴栽培管理技术景宁县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策探讨

庆元县发展高山蔬菜订单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景宁县乡镇兽医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浅议遂昌山区山桠皮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于加快庆元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朱村乡茶叶产业发展调查

浅析加快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之路

加快象溪镇茶叶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山区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秋季茄子品种比较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美洲斑潜蝇对比试验

疏6”在杨梅树上应用效果初报

单季晚稻免耕栽培使用免深耕、腐秆灵试验报告

庆元县低山单季杂交稻新组合大区对比试验初报

夏秋季高山西兰花栽培试验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影响的试验初报

新组合“中浙优1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简报

一个适宜南方秋季种植的大白菜新品种“中白66”

黄脊竹蝗的发生与防治

花生——水稻 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超甜玉米“穗甜一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席草-晚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购买种子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黄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天达2116”生物剂制在杨梅上的应用

番鸭曲霉病的诊治体会

南方红豆杉高效育苗技术

桑地放养肉鸡模式效益的探讨

无黄龙病柑桔苗木培育技术

白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稻—鱼共育农药施用技术

石榴的非试管快繁技术要点

云和县早熟梨优质生产管理技术

杂交粳稻“甬优6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早杂优新组合“威优402”、“汕优晚三”试种初报

“粤优938”新组合在丽新乡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云和县石塘镇板栗整形修剪技术

丽新乡鲜食春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蛋鸡顽固性腹泻的诊治体会

幼龄锥栗园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夏季小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象山红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浅析烟—稻高效栽培技术

鸡球虫病的诊治

篇4

[关键词] 茶叶栽培 茶园建设 茶园管理 地产茶园管理改造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177-01

茶叶是浙江丽水的一项支柱性产业,更是兴镇的特色产业,也是我镇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全镇现有茶叶2.65万亩产量达1500多吨,随看近几年来土地复垦的增加,村民基本上用来种植茶叶,创新茶叶栽培技术,提高茶园产量是势在必行的。

1 新茶园建设

1.1 园地规划

浙江丽水地区的茶园一般都在山上,因此,新茶园规划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土地集中、土层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之地作为新茶园。

1.2 园地开垦

园地开垦关系到茶园日后的经济效益,一般沿等高线挖水平台地,台距一般为1.5米左右,台面宽2米作用,并合理规划好绿化带、排灌系统的位置,园间设有植被。

1.3 茶树苗的挑选

要选择优质的茶树苗,在选择茶树苗之前还要做好茶树繁育工作,一般选择带一叶腋芽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穗,采用黄壤卫生图作为苗床,以培育出良种茶树苗。

1.4 茶苗的种植

茶树种植一般选择挖种植沟种植,种植沟一般宽60cm、深80cm,选用单株种植方法,株距40cm,每亩种植2000株作用的茶苗,还要施足底肥,施肥量一般为100公斤/亩复合肥或者2000公斤/亩的农家肥。

2 茶园管理

2.1 幼龄茶园管理

在幼龄茶园管理上,需要特别防止牲畜踩踏和病虫害,经常耕锄培土,定型修剪。

2.2 投产茶园管理

在投产茶园的管理上,不仅要施足底肥(复合肥或者农家肥),冬季15厘米深翻,还要整型修剪,保持茶树的高度和发芽面,并选用高效无毒茶叶专用农药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2.3 摘技术

留一叶采摘法、留二叶采摘法、留三叶采摘法是主要的茶叶采摘技术,鲜叶标准又分为五级,分别是一芽一叶的一级、70%一芽二叶和30%一芽三叶组成的二级、50%一芽二叶和50%一芽三叶的三级、一芽三叶和对夹叶各一半的四级以及粗老单叶为主的五级。

3 低产茶园的管理四改造技术要点

地产茶园改造是茶叶生产和茶树栽培的重要技术内容,在低产茶园管理改造中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根据茶树衰老程度、当地条件,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3.1 改土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源泉,低产茶园土壤一般表现为土性不良、肥力低下、土层浅薄。包括培土客土、砌坎保土、深耕施肥三大措施。培土客土适用于土层浅薄、肥力差、石砾多以及土壤流失严重的低产茶园,客土应选择塘泥、水库泥等富含有机质的肥土。砌坎保土适用于高山陡坡地带的地产茶园,可修建排蓄水系统,加强水土保持,用石块、草皮砖筑梯。深耕施肥一般在改树前进行,深耕30厘米以上,每亩施有机肥100担,磷肥50-80斤。

3.2 改树

改树即树体改造,包括树冠改造和根系改造两大部分。低产茶园由于树龄老化,茶树树冠比较稀疏,枝干育芽能力弱,有的枝干患有病虫害寄生苔藓,有的茶丛比较矮小,树幅仅在五六十厘米,茶园土地利用率低,还有的树龄虽不老,但是在管理上只采不养,诸多原因导致树冠和根系的生长都处于衰退状态。

首先就是树冠更新。更新树冠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剪,包括轻修剪和重修剪以及台刈。轻修剪的目的一是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优势,二是更新树冠上的细弱分支。重修剪和台刈则要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以及不同枝干部分的发育阶段进行适当改造。重修剪的对象是半衰老、未老先衰的茶树,以及那些由于采摘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树幅矮小、育芽能力差、树冠参差不齐、分支稀疏的茶树,沿着水平高度剪去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而且重修剪以早春时节最好。台刈就是从茶树根颈(一般高度为离地面4-5厘米)以上利用锋利刀具砍去全部枝干,刺激潜伏芽抽发新枝,台刈后抽发的新枝还要在当年生长休止之后,离地面40厘米修剪。

其次就是根系更新。茶叶产量和茶树根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系越发达,茶叶产量就越高。但是当茶树到一定树龄之后,由于树冠衰老,根系萎缩,导致茶叶产量下降。根系更新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深耕,深耕时间一般在枝干更新之前,具主根20厘米之外,深度为40-50厘米,并结合磷肥和有机肥。

3.3 改园

改园就是园相改造,也是建立专业茶园是改园的重要内容,在低产茶园的改造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调整茶园布局,建立最佳的茶树生态环境合理设置茶园道路和灌溉系统,实现茶叶生产基地化。对于树龄老、产量低的老茶园,要选用新育的优良茶树品质,进行换种改植。

3.4 加强常规管理

改树、改土、改园是改造地产禅院的必要措施,但是要获得长期经济效益,还需要加强常规管理。比如采用物理措施、生物措施,以提高病虫草害防治效果。

3.5 无公害茶生产技术

使用无公害茶生产技术。首先就要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一般提倡使用安纳 AO--318茶园专用剂),严禁使用禁用农药,提倡使用农药合理混配,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BT(苏特灵)、绿浪、武大州6号等;积极保护利用天敌。其次,通过过合理修剪、合理间作等农业措施,改善茶园环境,发挥生态调控能力;再次,根据田间病虫数量、发生规律、防治指标,采用低容量或弥雾喷雾,严格掌握使用剂量和次数,严格安全间隔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必要性;原因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100-02

云南省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类繁多,品种优良。云南大叶种茶是我国最优良的红绿茶品种之一,产量高、品质好,闻名全国。茶和咖啡、可可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天然饮品,其商品性很强。现在茶已从单纯饮用发展到旅游、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行业,茶的综合利用得到广泛开发,市场前景看好。茶叶是云南省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茶叶生产是山区各族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发展茶叶生产可以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云南省现阶段茶叶生产中,平均单产比较低,低产茶园面积比重较大。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是发展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1改造低产茶园的必要性

(1)发展茶叶生产,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和规模,以及提高单产和品质。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茶叶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扩大种植面积。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林地管理使用等林业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核桃、梨等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山区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采取新垦或利用耕地新建茶园扩大种植面积的空间很小。要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只能依靠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通过对低产茶园的改造,采取集约化经营,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发展茶叶生产的目的[1-2]。

(2)茶树的个体发育过程遵循幼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发展规律。栽培生产的茶园一般有经济价值的时间为40~60年。随着树龄的增长,在多年采摘与修剪的条件下,茶树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而产量降低,现在的高产茶园,几年后也将衰退为低产茶园,也将进行改造,故低产茶园改造是茶叶种植生产中常规性的生产手段。现阶段,云南省茶叶生产中,低产茶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茶叶产量的快速提高。根据云南省茶叶协会2007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种植茶叶28.07万hm2,其茶叶总产量17.2万t,平均产量613.5 kg/hm2,即大约有50%的茶园产量都在750 kg/hm2以下,亟需改造。为迅速提高现有茶园单产,并延长其经济年限,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现阶段的紧要任务。

(3)改造低产茶园可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云南省山区面积广阔,有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根据各地近年新建和低改茶园的经验,大部分茶区实现大范围茶叶产量超过1 500 kg/hm2并不困难。在目前的低产水平条件下,通过改造,茶园的增产潜力是巨大的,一般2~4年即可实现大幅增产。同时,改造投入少,且茶叶质量也随之提高,有利于生产加工优质茶叶,提高产值。

2低产原因分析

低产茶园的形成除因为树龄长、树势衰老外,栽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主要原因:①茶树品种混杂。因为地区间调种繁殖造成品种混杂。例如巍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调种繁殖并种植的茶园就出现混杂有“大黑茶”品种的现象,造成茶园产量低,品质差。②生态条件不适。茶叶生产缺乏统一规划,有不少茶园建在坡度大于30°的山坡,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干旱缺水,建园基础不牢固,茶树生长不良。③栽培管理粗放,投入少。茶园在新建时初植密度不足,有坡地单株单行栽植;在管理上重采不重养,茶农修剪、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不到位,造成茶园生产力低下,茶树早衰低产。

3 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要点

3.1树体改造

茶树树体改造包括树冠改造和根系改造两部分。①树冠改造。根据茶树衰老程度采取重修剪或台铡。利用其他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育关系,更新茶树枝干,通过2~4年优化管理,培植、整理树冠,便于采摘。②根系改造。根系更新改造一般可在树冠改造前进行。主要通过深耕断根,增施肥料供新根的吸收和根群萌发。

3.2园良

茶园土壤是茶树生长所需水分和矿物营养的源泉。园良要抓好以下3个方面:①保梯扶埂,搞好茶园水土保持。②深施有机肥,加厚耕作层,改良土壤。③加培客土,投放“山基土”,培厚土壤[3-4]。

3.3园相改造

改造分散地块,退出间作,建立专业茶园,是改造园相的重要内容。坡度在30°以上的退耕还林;平地、洼地(茶地积水,茶树因湿害生长不良)茶园进行淘汰;茶园缺株、断行严重的,要按合理密植规格补植,保持密度不低于4.5万株/hm2;逐渐以良种代替老树;对茶园道路、排蓄水系统、防护林等应加以重视和建设。改园的同时重视生态茶园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以利于巩固低产茶园改造效果。对于生产年限较长、经过若干次更新、树势恢复能力弱的茶园,则采用新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进行换种改植。

3.4加强改造后的管理

茶园改造后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增施肥料;二是修剪养蓬;三是合理采摘,采养协调;四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4小结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不可能无限度扩大茶园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只有依靠改造现有茶园提高单产来实现产量的增加。低产茶园改造是茶叶种植生产中常规的技术内容之一,当前云南省茶叶生产平均产量基数低下,待改造的低产茶园面积比例较大,客观上形成了改造低产茶园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和较大经济效益的现实,也自然成为当前发展茶叶产业的重要手段和机遇。现阶段待改造的低产茶园比例较大,且大多是以户为单位种植经营的零散茶区,产量低,收入薄,影响茶农改造和投入的积极性。改造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各级农业服务部门、社会茶叶生产经营组织要对目前低产茶园改造高度重视,争取和借助各级财政、社会资金的扶持,进一步核清当前茶叶生产状况,在开发茶叶商品流通市场的同时,引导茶农积极改造低产茶园,以了解低产茶园改造的实际情况,全面规划,按先后次序分年分批实施。通过引导、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茶农对低产茶园改造的积极性和科学种植水平,在社会资金及财政资金扶持下,抓住机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改造完成一批(全省预期6.67万hm2)低产茶园,实现云南省茶叶产业的又一次飞跃,增强茶叶发展后劲。

5参考文献

[1] 唐应和.景洪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云南种业,2010(9):10.

[2] 田伟儒.浅谈山区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丽水农业科技,2010(3):39-40.

篇6

[关键词] 茶叶 高产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159-01

1 前言

茶叶在我国有很悠久的种植历史,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国民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江西省德兴市农业单位要结合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茶叶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和栽培,实现茶叶种植效益最大化。

2 建立茶园

茶叶在种植及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气候、土壤和温湿度等外部环境影响。按照正确的选种、种植、灌溉方式建立茶园。酸性土地土层深厚、土壤性能好,很适合茶叶种植。茶园规划过程中,要对各项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并对道路和灌溉水渠等进行合理设置,营造良好的茶叶种植环境。

结合茶园布局,对茶园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在贫瘠土地上设置道路,确保主干道与支干道兼备,并将茶园中的排水系统建设落实到位,在较高的地势上修建小型水库或蓄水池,对茶园进行自然灌溉。同时,在平缓地段上,运用等高线或横坡直行方式对茶行进行合理布局,使其坡度不超过10度。如果坡度不超过25度,可以以水平梯地形式进行构建。并应用测量工具对复杂地形进行辅助测量。

将茶园开垦深度控制在0.5m以下,去除杂草,整地耙平。如果茶园为梯田布局,对其坡度进行考量,将梯壁坡度控制在70度以下。如果梯壁属于石坎,可以保持其陡峭度,完成梯田修整工作后,对土埂外侧0.4-0.6m进行保留,并对其余部位进行深挖。种茶之前,落实深耕开沟工作,确保底肥充足。在茶园中施加有机肥和过磷酸钙,然后盖上细土,分别对茶籽和茶苗进行播种和种植。

3 茶树种植

3.1 合理选择树种

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使其具备良好的抗病性。种植人员要结合茶园的具体情况,对多种茶树进行搭配种植,确保采茶过程中茶叶的新鲜度,提高茶叶的种植、采摘及生产效率。

3.2 茶树种植方法

茶树可以进行直接播种,也可以移栽。直接播种即从优良茶树中采集茶种,在茶行中播种,培育新苗。或采购茶籽,进行直接播种。播种季节一般为冬季至次年二三月,冬天播种效果更佳。播种方式以双行或三行条植为主,种植量为4000-10000株/667m2。完成播种工作后,覆盖细土,将其厚度控制为3cm。也可以将草覆盖在种子表面,撒上泥土,以保持土壤温湿度。茶苗出芽后,移除草[1]。

移栽方法有两种。(1)无性繁殖育苗移栽。先对苗床土壤进行处理,保持其细碎性和平整度,然后以扦插行为记号,将其规格控制为8cm。如果扦插枝条下部变为红色,进行打顶,并对打顶时间进行控制。一星期之后进行剪B,在剪下来的B上保留一片叶芽。确保剪口的倾斜光滑,与叶面平行,将其长度控制在3cm,最佳扦插时间为3月下旬。完成扦插工作后,对苗床进行遮阴、灌溉和施肥。插B生根之后,进行追肥。(2)外购茶苗移栽。选择无性扦插苗,将苗高控制在18-25cm,含一级分支。主茎粗3mm,着叶数量超过7片。移栽时间以晚秋或初春为宜。双行条载,将大行距和小行距分别控制在1.5-1.8m和0.3-0.4m。如果选择三行条载,将大行距和小行距分别控制在1.8-2.2m和0.35-0.45m。

在茶园周围种植常绿树木,以达到良好的遮阳效果,避免夏季太阳光直射对茶叶种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够保持水土,抵御干旱及寒冷,在茶叶种植中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实现茶叶种植过程中的高产、优质。遮阴树落叶之后,对土壤进行覆盖,能够有效避免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

4 病虫草害防治

4.1 生物防治

(1)控制茶叶种植过程,施加有机肥。平衡施肥,并对茶树病虫、病叶和病枝等进行烧毁。施肥时间分别为2月、6月、8月下旬和5月上旬,主要施加复合肥和茶叶专用有机肥。(2)天敌防治。采摘秋茶之前,为螨虫高发期,可以应用天敌胡瓜钝绥螨对其进行防治。对苦参碱等农药进行推广应用,避免施加剧毒农药。

4.2 科学用药

结合江西省德兴市茶叶种植情况,对农药进行合理选择,以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农药应用为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次数。结合茶园具体情况,对施药量和浓度进行合理控制[2]。

5 茶园管理和茶叶采摘

结合茶园具体特点,将其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依据不同时段茶树生长特点,在其种植过程中落实防护工作,先护苗,然后修整树形,确保茶树树冠宽大,实现高差。茶叶采摘过程中,也要将施肥工作落实到位,保障土壤肥力及养分充足。

将春茶采摘时间控制在5月5日,或日平均气温达到10℃初日7d之后。夏茶采摘时间为7月10日,或日平均气温达到20℃初日。秋茶采摘时间为日平均气温30℃至9月。并对采茶标准进行确定。春茶新梢占树冠面上10%-15%,夏秋茶达到10%,细嫩名茶达5%。结合茶树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采摘方法,并对茶叶进行分级和分类储存,避免阳光或雨水对茶叶产生影响,保证新鲜茶叶质量。

6 结语

江西省德兴市茶叶种植气候及温度良好,为无公害茶叶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当地农业部门要重视茶叶种植,不断拓展茶园面积,引进优质的茶叶品种,对茶叶的栽培及种植过程进行合理控制,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和气候灾害对茶叶造成损害,实现该地区茶叶的高产和优产,营造良好的茶叶种植环境,推进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白茶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青神县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茶叶;种植;管理;品牌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44

前言

青神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每一次品种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更新都是推动茶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青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金兴食品有限公司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引进了富含氨基酸的白茶品种,进行了大规模的标准化种植,该品种的采摘期较福选9号延迟15-20d,有效错开了采摘高峰期,合理调节了劳动力的使用。为加速引导茶农调整品种结构,合作社和金兴公司加快发展速度,创建了集茶叶标准化种植、品牌建设、乡村旅游、农家乐、采茶观光体验等多位一体的“茶语原乡”万亩白茶基地。

下面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根据当地实际将白茶的标准化种植与管理以及品牌建设等内容,与四川省乃至全国茶叶界的同行,进行初步的探讨。

1白茶的品种优势

白茶由于产品优异,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2~4倍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尽管市r不菲,但发展前景仍然很大。白茶与普通绿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1.1节省劳动用工

普通绿茶一年3季(春、夏、秋)均要采摘,由于采摘时间长,所需的劳动用工多。白茶只采摘春季的一个多月,节省了劳动用工。

1.2错开了采摘高峰期的用工量

青神县大部分绿茶品种都是福选9号,占整个茶园面积和产量的80%。该品种以早采、早上市占领市场为优势,赢得了茶农的喜爱。其余品种为:名山131、福顶大白茶等各占10%左右,其采摘期与白茶一致,正好缓解了与福选9号争抢劳动力的矛盾。

1.3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

属于“低温敏感性”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的时间很短,通常一个多月。从青神县种植白茶的情况来看,春季因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谷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到了夏季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白茶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白茶特有的性状,故深受高、中端消费者喜爱。

2气候条件

白茶适宜于海拔400~800m的低山丘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5~23℃,日平均温度在15~30℃为宜。低温度可耐负15℃,年降雨量1500~2000mm,相对湿度80%~90%。青神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丘陵过渡的浅丘地区,常年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1100mm、日照时数少、寡照、阴天多、雾日多,独特的气候环境,适宜白茶的生长。

3土壤条件

青神县属老冲积黄壤带,土壤pH在5.5-6.5之间。适宜茶叶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在70%~80%左右,特别是浅丘坡台地具有良好的排、灌(结合喷、滴、管灌)通透性和保肥性。所以在青神县茶叶种植区是家家户户种茶,茶叶成为农户的主业。

4茶园选址与建设

茶园宜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养分丰富,呈酸性的红、黄沙质土壤,坡度在20°以下的丘陵山地。山地以阴坡、半阳坡为最佳。

园林选好后,将园内的杂草、灌木等全部清出园外,开垦并清理出树蔸、树根、大石块等物。坡度在10°以上地块应建立梯级水平带、水平带宽度为150cm左右为宜,大面积茶园应根据地形分割成若干作业区,设置主道、支道、步行道。有条件的茶园可一同安装喷灌、滴灌或管灌的设施,合理安排好蓄水灌溉池。

茶园开垦后,要提前深挖种植沟,要求沟宽60cm,沟深50cm,沟底留15cm松土层,中层填入基肥(饼肥,腐熟的猪、牛、栏肥以及植物秸秆、磷肥等),厚度达20cm以上,上层复15cm左右的泥土将沟填平。待移栽茶苗时将下沉了的沟内泥土再次填满填足。若是平地种植除按此方法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地势条件开好排湿沟。

5栽培及管理

5.1白茶的栽培要求

5.1.1茶苗选择

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危害、无病毒感染、根系发达、苗高在30cm、株径4mm以上的健壮茶苗。

5.1.2栽培规格及注意事项

白茶栽培一般采取地膜(以黑地膜为主)覆盖或秸秆覆盖两种方式。地膜覆盖是先覆膜后栽苗,秸秆覆盖是先栽苗后覆盖。栽培规格按宽、窄行栽植。宽行为150cm,窄行为30-40cm,穴距为33cm,每穴2株,一般每667m2需茶苗约5000株。栽植时做到边扒土边压实,以覆土至茶苗根、茎交界处为标准。注意不能栽得过深或过浅。栽后用手轻轻将茶苗往上拉,有一定的阻力,感觉稳固性好为宜。栽后及时浸足定根水,最后距地面20cm以上的枝叶全部剪去。这是确保成活率的关键。

5.2茶园的培育管理

5.2.1幼龄茶树管理

主要以防虫、除草、补苗、浅耕、施肥,搞好定型修剪为主,确保苗全、苗齐、苗壮,提早成园。

5.2.2成龄茶树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5.2.2.1合理修剪

篇8

关键词高香型乌龙茶;无公害;栽培技术;茶业新区

安溪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福建省安溪县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之乡”。近年来,乌龙茶市场得到了客商的极大关注,各地纷纷投资生产乌龙茶,从而带动了全国乌龙茶消费的热潮。为此,大力引种高香型乌龙茶品种栽培示范,现将高香型乌龙茶在茶业新区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选址建园

一是严格选地。按无公害茶叶生产和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值4.5~6.5、有机质>1.5%、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以下、水源充足的红黄壤土地块。生产基地选择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交通方便的缓坡地带新建茶园。二是统一规划。茶园的开垦按规划要求,合理布局茶行及配置茶园遮荫树。把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机械化耕作为重要目标,严把质量关,进行科学劈山,尽量合理多保留一些原有植被,防止砍光烧光,造成大片生产基地阳光曝晒和水土易流失。选择能与茶树共生互惠、主干分枝部位较高、病虫害少、与茶树无相同的病虫害、能扬茶树之长、避茶树之短、适宜当地种植并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优良树种给予保留,也可零星间隔栽种一些杨梅等经济林,改善茶园生态环境[1]。三是表土回沟开垦。先开路后建园开山,心土打梗,表土填回定植沟,自下而上开垦。坡度在15~25°的山地,开等高梯层,台面等高,外高内低,外有土埂内有节节沟。台面宽2m以上,定植沟宽深均60cm,单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株距20~30cm或40~50cm,行距160~200cm,挖定植沟与表土回沟同时进行,施足底肥。在水沟边每隔15~20m设1个宽2~3m、深1m的水池,利于蓄水抗旱,减少水土流失。坡度在15°以下的山地,顺坡种植。然后在规划好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10~20cm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20cm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挖松25cm左右,施入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入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

2茶树定植

一是选用壮苗,严格检疫。选用无检疫病虫害的苗木,自繁或外地调进的苗木均要严格检疫,防止检疫病虫害进入茶园。二是适时栽植。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

3茶园管理

一是茶园消毒与铺草保水保温。用0.5~1.0°Bé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茶园冻害发生。对幼龄茶园进行铺稻草覆盖,以保蓄土壤水分,稳定土温,提高抗寒能力,减少杂草生长,增强土壤生物活性,翌年春后期翻埋入土,增加有机肥来源,提高土壤肥力。二是茶园土壤中耕管理。中耕在春茶前进行,每年1次,深度10~15cm,以有利于春茶萌发和新梢生长;深耕具有较强的熟化改良土壤、增厚活土层、减少翌年茶树病虫发生等作用。各种类型的茶园深耕均在秋茶(或冬季)结束后进行,并结合喷洒石硫合剂和全面清园工作。三是客土培园。无公害茶园在每年茶季结束后将客土挑入茶园行间。填土时,要求不同性质茶园客入不同质土的土壤。黏性土茶园客入砂质红壤土;砂质土茶园客入黏性土,衰老茶园则客入红壤心土[2],厚度10cm以上,分批、分期、分步进行。

4合理施肥

茶园选用的肥料有农家有机肥、化肥、复合肥、叶面肥。其中,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入,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之比为1∶1为宜;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采茶前30d以内;最后一次叶面肥必须在采茶前20d喷施;全年化肥施用量不能超过总施肥量的20%;复合肥营养较全面且便于运送施用,常选用氮、磷、钾比例均为15%的国产复合肥,或氮、磷、钾比例均为16%的俄罗斯三元复合肥,可以选用氮∶钾为15∶10或氮∶磷为20∶16的二元复合肥,如福隆复元混合肥、肥力高生物固氮有机肥、大统微生物有机肥等;叶面肥,如0.2%硫酸锌,可提高鲜叶中橙花叔醇的含量,增强乌龙茶香气,也可施用硫酸钾、金必来等叶面肥料。一是重视基肥的施用,做到早施、深施和施足。早施指基肥施用时间应适当提早。施肥时间以秋(冬)茶采摘后10d内进行为好。深施就是施肥深度要适当加深,提高茶树的抗逆性,确保安全过冬。成年茶园力求做到基肥沟施,深度达25cm以上;幼龄茶园可根据树龄由浅逐步加深,一般15cm以上。施足就是基肥数量要多。无公害茶园的基肥提倡以有机肥为主,一般幼龄茶园施农家肥22.5~30.0t/hm2或施商品有机肥4.5t/hm2,配施磷钾肥各375kg/hm2。二是因地制宜施追肥。春秋茶品质好,产量比例高,是乌龙茶生产的黄金季节,这一时期也是茶树吸肥最集中的高峰期。要使春茶生长多而快,仅依靠基肥的营养是不够的,必须配合追肥予以补充。施复合肥、化肥共3t/hm2,分4次施下,即春、夏、暑、秋各季节开采前30~40d施用为宜,各种肥料种类占总量的比例因树龄不同而不同,幼龄茶园氮∶磷∶钾为2.0∶1.5∶1.0;成年茶园氮∶磷∶钾为3∶2∶1,并增施含镁、锌等中微量元素的肥料,增进品质。三是巧施叶面肥。必须合理掌握,量质兼顾。选择经过农业部登记并附有检验登记证书的叶面肥;选用一些既可提前萌发和采摘,又可弥补茶类香气成分的营养元素;喷施时要将叶面正反两面都喷湿喷匀,发挥叶子背面吸收能力强的作用,以收到更好的促进效果。

5茶树修剪

一是幼龄茶树定型修剪。幼树一般要进行3~4次定剪,春、夏、秋季都可进行,以春茶茶芽未萌发前的早春3月为最好。第1次定剪在茶苗高30cm以土时进行,离地15~20cm处水平剪去;第2次在原剪口提高15~20cm左右即离地30~40cm处剪去;第3次在离地55~60cm左右剪去;第4次在离地60~70cm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第2~4次定剪都是对在上次定剪基础上所萌发的茎粗0.4cm以上、展叶数达7~8片叶以上、已达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的修剪。幼龄期间贯彻以养为主、适当打顶的采养方法,即在茶梢生长达到定剪高度以上进行打顶采,坚决防止早采、强采和乱采[3,4]。二是定型后茶树轻修剪。生产性茶园树冠更新秋末茶季结束,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前及时进行轻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剪去树冠以上3~5cm的茶枝,同时剪去突出枝、病虫枝、衰老枝等枝条;对由于经多次采摘后树冠面参差不齐的,在春茶前、春茶后或茶季结束后进行深修剪,水平略带孤形地剪去树冠面上10~15cm以鸡爪枝为主的茶枝。

6合理采摘,适时封园

合理采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采养结合;二是量质兼顾;三是因地因树因时制宜。高香型乌龙茶在茶业新区无公害栽培的采摘,以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夏秋季有10%左右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行开采;及时分批采摘[5,6],采用“春秋留鱼叶、夏留一叶”的采摘方法,尤其要注意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或11月上旬前结束茶季进行封园。

7参考文献

[1] 陈勇.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特征特性及其在新茶区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41.

[2] 林心炯,郭专,姚信恩,等.优质乌龙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经验小结[J].茶叶科学简报,1988(4):10-13,6.

[3] 廖琼满.乌龙茶无公害栽培的技术特点[J].福建茶叶,2005(4):33-34.

[4] 廖琼满.乌龙茶无公害栽培技术[J].茶业通报,2004(4):165-166.

篇9

关键词:茶树;冻害;措施

1 引进抗旱防冻茶树良种

从福建、浙江引进的鸠坑种、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等,茶树良种都具较强的抗寒抗旱力。

2 建立抗寒抗旱茶园种植的新模式

在容易受冻的茶树种植区,建立抗寒抗旱防冻的茶园种植新模式,形成茶园小气候,有利于茶树健壮生长,提高防冻能力。

①选择有利地形种茶。发展新茶园时要首先选择避风向阳的坡地等有利地形开垦种植;在寒潮侵袭的迎风口应设置防风屏障与营造防护林带。②采用“深沟浅种”种植法。新茶园种植选用抗寒性强的壮苗,施足底肥,采用“深沟浅种法”种植,越冬时逐步培土、铺草保苗;开春气温回升再逐步回土整平。③建立复合生态茶园。坡地种茶应修筑水平梯田,建立“园周种树,果茶间作,药茶间作”的复合生态茶园,营造保湿保温的茶园小气候。

3 推行“适密适矮”茶园栽培技术

培育“适密适矮”茶园,首先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无顺风沟迎风坡,风口的山岭中下坡种植茶树,然而提倡合理密植、双行条栽种植,成龄茶蓬高60~70cm,机采优质茶与大宗茶为主,培育成具有显著抗寒防冻效果的适矮适密的茶园,这样可以使茶树提早7~15天采摘,同时可以避免茶园遭受冻害,实现茶园高产、优质、高效。这是平昌县引种40年来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的关键。大力推广茶树适度矮密“田块”栽培技术,可以抵御茶园冻害的发生,减少或降低冻害带来的损失。

4 加强茶园管理

4.1 深耕改土施足基肥 茶树种植前的深耕改土,可使茶树根深叶茂。建园前的土壤深翻宜在60cm以上,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易产生冻害的地区,茶季结束后的秋冬深耕,应在白露前后进行,可减轻冻害。每年“白露”前后在茶园行间开宽、深50cm的施肥沟,无公害茶园400~600kg/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及N、P、K比例4:1:1的茶树专用肥200~300kg/667m2;有机茶园按800~1000kg/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施肥前深翻35㎝以上;土层瘠薄的茶园可利用客土增厚土层,以利于茶园安全度过冬季,实现翌春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4.2 夏秋季做好黑刺粉虱和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工作,秋季特别注意留叶轻采养蓬 7月下旬、9月中旬用绿浪1.1%百部。楝烟乳剂500倍液和苦参碱1000倍液各间隔7~10天防治2次,可有效控制黑刺粉虱和茶小绿叶蝉。同时,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用苦参碱10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秋季要留叶轻采,留足够量的越冬叶,增强茶树抗御冻害的能力。

4.3 合理采摘 应采取“合理采摘,适时封园”的措施,生产茶园春、夏茶视茶树长势留鱼叶或1叶采摘,秋茶留1~2叶采摘,“处暑”至“白露”适时封园停采,使秋季叶片充分成熟,提高茶树抗寒力,幼龄茶园采后1次打顶应在10月上旬进行。使采后至越冬前不再抽发新芽为宜。

4.4 合理施肥 “白露”前后施足基肥,结合深翻改土,做到早施重施基肥,前促后控,分次追肥,基肥的施用时期为“白露”至“秋分”,基肥以有机为主,配施磷钾肥。分次追肥,即春、夏茶前追施氮素化肥,以促进茶树生长;秋季追肥在“立秋”前后结束,有利茶树越冬。

4.5 浇灌越冬水 茶树遭受冻害,自然低温是导致冻害的主要因素,然而干旱失水是直接因素,其它为间接因素。茶树各器官含水量50%~60%,鲜叶含水量可达76%~80%。茶树如缺水,则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溶胶作用,树体温度不能调节,故此逐渐凋萎、干枯。“立冬”左右浇灌越冬水,以浇透地下土层50cm为宜,待土稍干后浅刨松土,即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可有效缓解冻害的产生。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大和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市茶叶生产和消费潜力优势,围绕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基地、创建品牌、培育龙头、文化带动”为重点,以生态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按照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无公害有机茶的标准要求,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能力,提高茶产品的消费水平,增强茶产业带动增收能力,推动我市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度,茶园面积发展到2万亩,其中卢氏县1.9万亩,500亩,市400亩,县100亩。建立200亩以上重点基地6—8个;建立500亩以上示范园基地2—4个;建立无性系良种母本园200亩;建立无性系茶苗苗圃50亩以上4块;重点培育1个龙头企业,创建茶叶品牌;建立市茶产业协会;扶持3—5个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训茶农100000人次,技术人员500人次;培训一批茶文化及茶艺表演人员。

三、时间安排

(一)年7月—10月:新茶园规划、计划发展面积申报阶段;

(二)年11月—年1月:新茶园准备阶段;

(三)年2月:新茶园准备情况检查验收阶段;

(四)年3—4月:茶苗定植阶段;

(五)年5—6月:种植检查验收阶段。

四、工作重点

(一)抓好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建设。年我市安排的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建设200亩以上重点基地6—8个、500以上示范园基地2—4个、无性系良种母本园200亩、无性系茶苗苗圃50亩以上4块等。相关县(市)要按照全市茶产业发展的统一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实施山、水、园、林、路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的要求,抓好建园质量,确保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二)统一技术操作规程与茶苗供应。统一技术操作规程。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无大气和水源污染、土壤PH值在4.5—6.5之间、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山地坡度不超过25度的园地进行建设。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园地障碍物清除、整地修建梯田、深耕抽槽施底肥、排蓄水系统建设、道路网建设、茶园防护林建设和良种茶苗栽植等工作。栽后加强苗期管理,做好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树形培养、抗旱保苗及防冻工作,确保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统一供应优良茶苗。优选适合我市栽培种植的抗旱抗寒茶苗,早、中、晚品种混合搭配,严把选苗、起苗、运苗质量关,实行茶苗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运、统一技术服务。

(三)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加强茶产业科研推广工作,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组织推广应用以下先进实用技术:本地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和快繁技术,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无公害、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茶叶加工自动化、茶叶原料及产品无害化保鲜技术,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技术,茶多酚等茶提取物精深加工技术。

(四)建好科技服务网络。成立茶叶生产科技服务咨询所,负责茶叶生产的科学研究与科技指导。完善市、县、乡三级茶叶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茶叶生产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茶叶深加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构建茶产业创业团队。利用广播电视传媒、电子商务、板报、墙报等信息平台,为茶农和茶企提供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咨询服务,构建市县乡贯通、内外呼应、预测及时的现代化科技服务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