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像艺术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像艺术研究

篇1

关键词:数字化;舞蹈影像;舞蹈艺术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07-1

一、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的特征

数字化舞蹈作品以数字技术和传媒技术为基础,融入了舞蹈艺术创作者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维,能够创作出集舞蹈数据、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影像作品,并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存储、传送和播放。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改变了传统舞蹈艺术中以动作语言真实再现视、听、触觉的形式,这种新型的舞蹈艺术借助影像语言,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条件下,以虚拟的形态呈现视、听、触觉。相比较传统舞蹈艺术而言,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具备以下特征:

(一)创作形式非物质化

数字技术与舞蹈艺术的结合促使传统的舞蹈创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舞蹈创作艺术家的身份也随之产生了根本性位移。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的创作趋于非物质化,突破了人体舞蹈动作、舞台表演的限制,可以使舞蹈艺术家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多媒体和超文本、虚拟影像与虚拟动作技术构建虚拟的舞蹈世界。一部完整的数字舞蹈影像作品需要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合作完成,舞蹈艺术家是最初的创意人,但却难以像传统舞蹈作品那样仅凭一人的力量完成舞蹈作品创作。这使得舞蹈艺术家在数字化舞蹈创作过程中既要熟练运用数字化技术,又不能过于依赖数字化技术,始终坚持自己对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独特创意与构思,不断提高数字化舞蹈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价值。

(二)表现语言影像化

数字化舞蹈影像作品的结构具备多层次性,其媒介为数字技术,材料为数字化舞蹈动作。舞蹈艺术家通过改造、整合、重新组织数字化舞蹈动作,将这些数字化舞蹈作品的符号或图纸转化为舞蹈影像语言,以达到存储舞蹈形象、传递舞蹈情感的目的。数字化舞蹈影像表意是舞蹈作品视觉表达的核心,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观众对影像的体验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碍,能够通过观看虚拟数字角色来感知舞蹈艺术家赋予角色的内在灵魂。

(三)传播手段数字化

数字化舞蹈影像作品传播的特点在于交互性和虚拟性,可以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体验。传统舞蹈艺术往往会使观众产生现场距离感,而数字化舞蹈艺术则赋予了观众更多的选择空间,观众能够在观看时间、地点、方式上进行选择,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数字化技术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段。在虚拟的环境下,数字化舞蹈与剧场舞蹈、民间舞蹈一样,都能够将观众的情感带入艺术作品形象中,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此外,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还具备互动性,观众既能够通过数字技术与舞蹈作品进行无障碍交流,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参与到舞蹈作品的再创作中。观众只需要滑动鼠标、敲击键盘便能够选择自己想要观看的舞蹈内容,并随时进行跳过、重复、暂停操作,使观众在观看舞蹈作品时拥有充分的自。所以说,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更符合现代人接受大量信息的习惯和审美要求。

二、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制造舞蹈影像的赛博空间

数字技术是美化舞蹈影像的有效技术。为了充分体现舞蹈影像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舞蹈编导可利用数字技术制造舞蹈影像的赛博空间,创新舞蹈影像艺术的发展路径。舞蹈编导可运用舞蹈演员身上的动作传感器连接现实演绎和虚拟呈现,为编导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进而使观众能够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体会数字化舞蹈影像作品的内涵。

(二)运用数字技术分析舞蹈动作

在创作舞蹈影像作品时,舞蹈编导可通过多维角度拍摄舞蹈演员的动作,将其呈现在电脑上,对清晰的动作画面进行分析、解构,找寻舞蹈影像作品最具特色的欣赏维度和最佳的观赏角度。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程式化的编舞模式,将肢体动作进行重新编排,改变其传统的运动和发力方式,不断创新编舞思维,创作出富有颠覆性、突破传统的舞蹈影像作品。

(三)实现舞蹈影像艺术成果的共享

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可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实现舞蹈编导、舞蹈演员与观众的互动,通过网络讨论与信息反馈了解观众对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使舞蹈编导形成多元化的创作思想,避免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形成闭门造车的态度。同时,舞蹈编导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与舞蹈演员的资源共享,及时与舞蹈演员交流新创意、新思维、新体验,并利用电脑直接呈现舞蹈演员需要变换的舞蹈动作,使舞蹈演员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使舞蹈影像作品更加完美。

三、结论

总而言之,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是舞蹈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智慧结晶。由于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具备创作形式非物质化、表现语言影像化、传播手段数字化的特点,它已经成为舞蹈艺术的一种创新发展路径。推动数字化舞蹈影像艺术的不断发展,需要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舞蹈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强调舞蹈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完美结合,不断提高数字化舞蹈影像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参考文献:

[1]田旭.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J].艺海,2011,(11).

[2]刘丽.论数字舞蹈的历史、特质和前景[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6).

[3]尹卓良.数字化影像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J].大舞台,2010,(10).

篇2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 实验教学 医学影像 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2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Image Technology

LIU Nian[1], HUANG Xiaohua[2], LEI Lixing[2]

([1]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7;

[2]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value of the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dea, we research and develop the experiment software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and use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execute resource optimization on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reating a distinctive, digital and multi-functional labora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we will reform the experimental model .Results: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was improved, 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was reformed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onclusion: We should reform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and build innovation laboratory, improv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ystem, in order to arouse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is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but also medical image diagnosis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need.

Key words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精准医学的提出,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诊断信息,指导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而医学影像技术学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着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更是临床诊疗获取优质图像的保障。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一门将多个影像设备综合应用,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交叉应用学科。随着医学影像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适应影像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不断更新,避免与临床脱节,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更新。因此,加强学生医学影像技术实验课程的实践技能尤为重要。改革医学影像技术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创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验平台,是全面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趋势。②本研究通过建设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改革既往的影像技术实验教学思维和手段,以计算机网络为实验环境,将普通X线、CT、磁共振、核医学、超声等检查的图像及后处理信息导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实现医学影像信息资源共享。本平台是构建“以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多学科、阶段性、模块化、综合式的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平台。学生或师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医学影像技术设备操作实验的效率、质量,节约教学资源,创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1 医学影像后处理实验室平台建设

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是以计算机为硬件基础,Windows 操作系统为平台,联合开发的仿真实验操作系统为应用软件的实验室。本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有:(1)该软件操作完全模拟医院普通X线、CT、MRI操作流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实践医学影像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该实验室共配置24台学生电脑和1台教师电脑,可让每个学生单独上机完成操作,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3)仿真软件的数据均来源于我院附属医院,有真实可靠的图像,与临床病例无缝连接;(4)该后处理软件不仅包含基本教材上的常规后处理技术,还包含最新、最近的科研软件,根据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展,即时对软件进行升级,为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提供有效的应用工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5)该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自行安排时间随时进行实验操作、复习、做科研;(6)避免了大量学生同时到医院见习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

2 应用结果

(1)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实验课程在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中的应用,原来的教学手段有了明显改变,已由人工教学变成网络化计算机教学,简化并优化了教学流程;过去用胶片展示教学,其图像较小、图像质量参差不齐,数量有限,管理困难,无法满足大量的学生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此外,实验教学方式由原来的临床医、技人员现场教学转变成网络化仿真模拟教学,避免了学生只能看不能动手的情况;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对医学影像技术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网络化搜索、阅读、自学及复习,数字化仿真模拟教学几乎改变了以往了学习模式。第三,原来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转变成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模式,每个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操作,完成实验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课堂与课外的教学信息量。

(2)实验教学内容的完善和丰富。目前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的完整资料数据库中已有10 000余份,本实验室根据临床信息的发展会不断更新资料,其中包含普通X线、CT、MRI、超声、核医学、DSA等方向的图像资料,完全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其丰富的图像信息资料不仅能紧密地结合教科书上的知识框架,还能在实验中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

(3)学习效率的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的开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明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更好地利用该实验软件进行科研分析,取得科研成果。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个性化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和内容。

(4)教学管理的优化。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管理水平,还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仿真模拟实验教学明显改变了过去复杂繁琐的管理模式,避免了学生在临床实验教学中损坏精密昂贵的设备,减小了学生到医院见习的安全隐患。

(5)教学效果的反馈。学生在实验课堂教学中,能及时将问题和难点提出,教师可及时解答;通过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网络留言和讨论发现教学问题,并能及时反馈信息及解答学生的问题,检验实验教学效果。

3 讨论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适应了医疗设备迅速更新的发展,满足社会和广大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且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③④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对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系统地将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践培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情景、实验界面和实验程序的模拟操作,加强了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和完整操作流程的理解。⑤⑥

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的使用,优化了实验教学资源配置,转变了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实现了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相适应的结合。实验项目覆盖了基础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仅使实验教学内涵更加深厚,而且使学生在学校能熟练掌握医学影像常规检查技术,具备图像后处理能力,以便在医院实习阶段能更快适应岗位要求。同时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室科研项目,进行个性化实验操作,这对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的科研意识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以学习主体的功能,也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实验课程在医学影像技术后处理实验室的教学,改革了实验教学模式,建设了创新性实验室,完善了实验课程体系,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了现代医学的影像技术学的发展,满足了医学教育事业和临床医技岗位的发展要求。这不仅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对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讯作者:黄小华

基金项目:本文为川北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医学影像技术模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12-13

注释

① 黄小华,游金辉,马雪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3(1):103-105.

② 汪百真,俞曼华,张俊祥,等.CT、MRI仿真操作系统的研发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8(2):219-220.

③ 梁明辉,王晓东,夏力丁.数字化仿真实验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22-124.

④ 汪百真,俞曼华,张俊祥,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7):919-921.

篇3

关键词:泥裂;影响因素;成因机理;泥质沉积物;物理模拟;温度;厚度;沉积构造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Mud cracks are common in nature, but the genetic mechanism is not clea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mud crack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ir significance was concluded,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mud crack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of mud cracks include the composition and thickness of muddy sediments, and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the change of thickness and composition leads to different fracture degrees; the smaller frictio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ediments is, the more polygons of mud cracks are, and the easier warping-up of the edge is; the external influence factors of mud cracks include temperature, alternation of dry and wet environments, water and salinity and biological perturbation; the range of single mud crack is larger in high temperature; the crossing angle of mud crack tends to 120°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alternation of dry and wet environments; the moisture influences the size of polygon of mud crack; the salinity influences the morphology of the edge of mud crack; the morphology of mud crack can be transform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the thickn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preserving mud cracks as well as the rapid cover of later sediments. The study on genetic mechanism of mud cracks contributes to solve the engineering problems caused by mud cracks. The appearance of mud cracks indicates that the sediments have been expos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mud cracks preserved can be indicative for the ancient shoreline, the regional uplift of strata, the climate changes of cold-warm and dry-wet, and so on.

Key words: mud crack; influence factor; genetic mechanism; muddy sediment; physical simulation; temperature; thichness; sedimentary structure

0 引 言

沉积构造是沉积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1-9],而泥裂作为一种暴露成因构造,受到一定的关注[10-21]。关于泥裂的研究可追溯到1917年,Kindle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究温度、泥质成分、水分及含盐度等因素对泥裂形态的影响[10];Tang等认为黏土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越高,形成的泥裂断块数越多[16];Selen等指出原始含水量越少,泥裂区域越小[22];Style等专门研究了泥裂多边形边缘翘起问题,建立模型预测泥裂卷起的曲率半径和卷起深度[23];吴泰然等发现了动物的活动对泥裂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边缘平直的泥裂改造成了锯齿状泥裂[24];Kues等研究了小型腹足类爬迹、底栖贻贝类动物、甲虫幼虫遗迹对泥裂发育模式的影响[12-13,25];郭璇等将泥裂作橐恢帜嘀食粱物非构造干缩裂缝进行了详细研究[26-31]。目前,对泥裂的研究,多数注重泥裂的影响因素[10,16,32-35],部分涉及泥裂的几何学特征[18,36],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室内物理模拟实验[10,16,18,30,37]和野外地质观察[14,20,38-39],技术手段有分形理论[15,17,40]、计算机图像分析[41-44]、数学模型[45-47]、扩展有限元法[48]等。本文对现代泥裂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表征不同条件下泥裂的发育特征,并探讨其对古气候、古水流等研究的指示意义。

1 内部影响因素

1.1 泥质沉积物成分和厚度

泥质沉积物是泥裂形成的物质基础,泥质含量、粒径等因素必然会影响泥裂多边形的几何形态。为探究泥质沉积物成分对泥裂形态的影响,多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式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即在保证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泥质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探究不同泥质沉积物条件下的泥裂几何形态。实验样品多为砂质、泥灰质或黏土质,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用水充分混合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糊状物,置于相同大小和形态的实验器皿之中,确保各个器皿之中的实验样本厚度相同,用高温灯光照射,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利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记录各个样本的破裂过程[42]。Kindle设计了3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分别为泥灰岩、含砂质泥岩和黏土(图1);研究结果表明,泥灰岩和含砂质泥岩形成的泥裂多边形比黏土小得多[10]。泥质沉积物成分的不同导致实验材料的韧度有所差异,从而影响泥裂的空间几何形态[10]。对于不同的土壤性质而言,破裂方式与黏土含量直接相关,泥裂多边形的宽度越大意味着黏土含量越高,因此,黏土含量是收缩性质和破裂行为的重要因素[16]。Selen等将这一因素体现在物质的粒径上,随着黏土含量的减少,样品的粒径会相应增大,单个泥裂的发生区域减小,整体样品会显得更加破碎[22]。

无论地质领域中的泥裂,还是工业领域中金属材料的破裂,这种泥裂式的破裂模式都会受到材料厚度的影响[49]。对于此类因素的研究,Nahlawi等同样采取对比实验的模式进行[50-51]。在其他因素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更改材料的厚度,对比破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泥质沉积物的厚度增大,形成的裂隙平均长度、裂缝平均宽度以及泥裂多边形的个数呈增长趋势[50-51]。泥质层厚度的增加影响着收缩期间压力的变化,从而影响内部水分运移和热能的分布[16],造成破裂结果的差异。

室内模拟实验是泥裂影响因素研究的有效手段,然而自然界是良好的天然实验室,野外自然状态下发育的泥裂同样揭示了泥质沉积物成分和厚度对泥裂形态的影响。发育于陕西府谷地区的泥裂形态[图2(a)]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图中实线内的泥裂,沉积物基本为纯泥质;另一种是图中虚线内的泥裂,沉积物含有较多砂质。由于区域范围小,所以可以认为两类泥裂形成时的外部因素完全相同。从图2可以看出,泥质形成的泥裂多边形明显大于含砂质泥形成的泥裂多边形。图2(a)中泥裂多边形长度和宽度平均约为3 cm,厚度约为0.5 cm,图2(b)中泥裂长度和宽度平均为10 cm,厚度约为1 cm,两者的泥裂多边形形态均不规则。与图2(a)、(b)相比,图2(c)、(d)中的泥裂厚度明显大,泥裂多边形长度和宽度明显增加,泥裂多边形形态较规则,泥裂缝较平直。图2(c)中的泥裂发育于甘肃敦煌地区,泥裂多边形呈长方形或近于正方形,长度和宽度为40~50 cm,裂开厚度约为8 cm,泥裂缝平直或略曲,泥裂边缘未翘起。图2(d)中的泥裂非常规则,大量的长方形泥裂组成呈窗棂状,长度多为20~40 cm,宽度为15~20 cm,裂开深度为4~5 cm,泥裂缝边缘较平直。

泥质沉积物的成分和厚度不会决定泥裂的形成与否,但是对形成的泥裂形态具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含砂质成分越多,整体沉积物的韧性越差,形成的泥裂越破碎。而对于厚度较大的泥质沉积物而言,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形成的裂隙长度和宽度都比较大,发育的裂隙个数较多,形成的泥裂较为破碎。就保存方面而言,与含砂质较多的泥质沉积物相比,黏土质颗粒之间的胶结更为紧密,更有利于泥裂的保存。厚度是泥裂能够完整保存的关键,太薄的沉积层极易受到后期流水冲刷的破坏,只有具有一定厚度的泥裂,才有可能保存下来。

1.2 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

针对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Groisman等设计了3组对比实验[37]。每组实验所使用的模拟装置完全一致,实验中所用的样品总量也完全相同,实验进行的条件也保持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组装置底部为玻璃板,无任何涂层;第二组装置底部涂有2 mm厚的油脂;第三组装置底部涂有6 mm厚的凡士林(图3)。结果表明,第一组实验产生的泥裂断块数最多,其次为第二组,最后为第三组,因此,随着底部黏度的增大,形成的泥裂多边形块数减少,单个多边形的面积增大。Selen等针对这一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认为黏土和基底材料之间的摩擦力越小,泥裂发生的区域越小[22],这与Groisman等的观点[37]相吻合。

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不会决定泥裂的发育与否,但是对泥裂的形态(特别是泥裂多边形的边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大量的野外实际考察发现,边缘翘起型泥裂不一定都发育在上、下沉积物不同的区域,但是上、下沉积物存在差异的区域,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边缘一般都有上翘的现象。边缘翘起型泥裂最典型的特征体现在泥裂纵向上的变化,即泥裂多边形的边缘上翘。这种翘起可能发生剧烈翘起:图4(a)中发育的边缘翘起型泥裂,早期为极薄的泥质层,覆盖在粉砂岩之上,在后期强烈干旱条件下,极薄的泥质层发生脱水收缩作用,伴随重力作用,处于斜坡上的泥质层裂开,边缘强烈翘起呈U形,甚至卷曲成管状;D4(b)中发育的边缘翘起型泥裂体积较大,近长条状的泥质层厚度为2~3 mm,边缘翘起高度为3~5 cm,整体单个泥裂呈半圆槽状。这种翘起也可能是微翘起:图4(c)中发育的长条状泥裂边缘翘起导致泥裂横剖面呈浅槽状,由于泥质层内部也存在成分的差异,使上、下泥岩层之间明显裂开,具沿层剥离现象;图4(d)中的薄泥裂呈长条状,厚度为1~2 mm,边缘翘起使泥裂呈浅槽状。当然,上述几种泥裂的厚度、大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具有一点共性,即泥质沉积物底部均为粉砂岩,两者之间的接触不那么紧密,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边缘易于发生翘起。

2 外部影响因素

2.1 温 度

泥裂是泥质层暴露地表脱水收缩形成的沉积变形构造[26],常见于潮间、湖等海相或湖相泥质沉积物中[52],而脱水作用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温度,因此,温度对泥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2]。那么,温度到底是如何影响泥裂的?温度的高低会使泥裂的大小、形态等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有针对的实验研究。研究认为,温度对泥裂的影响受控于泥质沉积物本身的性质,如泊松比、抗剪强度、抗张强度和比表面能等[53]。泥质的一些其他性质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如土壤系数、压缩系数、弹性模量和强度等[54]。另外,随着温度的变化,孔隙水压力也相应发生变化[55]。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水分蒸发不断减少,黏土层中水的体积和压力分布发生强烈变化[56],形成的泥裂断块数减少,单个泥裂多边形的长度和宽度增加[16],即温度高导致快速脱水,形成的泥裂范围广,温度低导致缓慢脱水,形成的泥裂范围窄[10]。这一实验结论对于根据泥裂几何学特征辅助推测古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由于破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复杂,黏土层的干缩破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破裂参数对温度的变化规律仍然难以掌握,所以在研究过程中,热-水-应力耦合关系应该考虑在内,尤其是泥质和水相之间的微观作用[16]。

总体而言,温度是直接决定泥裂能否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造成泥质沉积物的脱水作用,才能够形成泥裂。另外,温度高低以及变化快慢对泥裂形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泥裂多边形长度和宽度的不同。

2.2 干湿环境交替

Liu等在研究过程中,不单只注重温度的高低,也注重温度的变化,即干湿环境交替的动态变化[57]。Goehring等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其基本实验思路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干湿循环,如此往复25次,记录每次循环后泥裂的裂缝分布[18]。初始状态下,裂缝交角主要为90°和180°,经过多次干湿循环后,裂缝的分布逐渐变化,许多交角接近120°(图5)。将1次、5次、10次和25次干湿循环后的交角投入到同一坐标系中(图6),可以看到初始状态下频率分布峰值位于90°和180°,经过反复干燥后趋于120°。Tang等通过实验发现,随着干湿环境交替次数的增加,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不断减小,单个泥裂多边形面积减小,地层变得更加破碎,并且裂缝边缘变得更加的不规整[16]。另外,初次干燥产生的裂缝位置与第二次、第三次的相同,与Yesiller等的实验结果[58]相似。Omidi等认为干湿循环对收缩裂缝的影响取决于土壤的成分[59]。

干湿环境交替是唯一能够反映泥裂动态演化的因素。不同世代的干湿循环下形成泥裂的多边形形态有所差异。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形成的多边形由以四边形为主逐渐变为以六边形为主,相邻裂隙的交角由近90°逐渐趋于120°,并且多边形的边缘由平滑逐渐变为凹凸不平。

2.3 水分及含盐度

泥质沉积物中的裂缝源于内部水的散失[60-61]。水对泥裂形态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不同的水含量,对于同一性质的水而言,在蒸发速率相同的情况下,水含量越少,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越小[22];②同一水含量,不同的含盐度,随着盐度的升高,裂缝宽度、泥裂块宽度、破裂区域百分比和体积趋于增大,然而深度减小[32]。Kindle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高盐分水延缓泥裂的形成,多边形边缘向下;淡水形成的泥裂边缘向上,呈碟状;普通海水(中盐分水)形成的多边形边缘既不上翘也不向下,而是保持一个平面[10]。泥裂多边形边缘不翘起,可能是高盐分水造成的,也可能是泥岩的韧度造成的,但是泥裂多边形翘起一定是低盐分水造成的,即其形成环境一定是淡水环境[10]。基于这一结论,根据泥裂形态判别古水流的类型,进而辅助判别沉积环境成为可能。

泥裂的形成在于强烈的脱水作用,主要触发因素在于温度的影响,而直接结果是泥质沉积物中水分的缺失。同时,水分的多少以及含盐度对泥裂多边形的长度、宽度、泥裂块个数以及多边形边缘形态都具有一定影响,但是相较于泥质沉积物成分,厚度及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而言,这种影响显得比较微弱。

2.4 生物改造

生物对泥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小型腹足类爬迹、底栖贻贝类动物、甲虫幼虫遗迹等对泥裂的发育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影响[12-13,25]。Baldwin提到,腹足类动物表面似凹槽痕迹在相同泥表面对收缩裂缝模式具有控制作用[25]。伴随波浪、水流活动的终止,突发事件、河流、湖泊环境为生物表面遗迹的保存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这些遗迹对相当薄的泥岩层具有微弱的影响,特别是连续的槽类型,将调整收缩裂缝的早期阶段;泥裂的识别简单,但是相关的生物成因结构可能被屏蔽,因此,古生态或环境解释应该偏向于无生命条件下;泥裂地貌学特征(如泥裂边缘缺口和沉积边缘抬升)也许有助于确定生物成因起源。在野外地质考察中也遇到同样的现象,吴泰然等在新疆喀什通往塔什库尔干的314国道旁,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锯齿状泥裂,在每个锯齿顶点都有小动物的足迹,锯齿状泥裂显然是在泥裂形成时受到小动物爬行产生的微小扰动(图7)[24]。另外,植物与泥裂的发育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5],植物根系的存在对于有效阻止裂隙后期闭合,改变裂隙充填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善裂隙渗透率及水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62-64]。图8为内蒙古杭锦旗地区发育的泥裂。由于该区域范小,可以认为其中每一个泥裂多边形形成时的温度等外部因素完全相同。通过矿物成分分析,两者所含的泥质成分也大致相同,因此,泥裂的形态主要受控于植物的发育。图8中虚线以下部分几乎无植物覆盖,形成的泥裂多边形较小,泥裂边缘翘起现象普遍,而虚线以上部分植物覆盖密集,形成的单个泥裂多边形面积较大,泥裂边缘较平直。

生物作用不能够直接决定泥裂的发生与否,对大部分泥裂多边形也无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动物爬行区域以及植物生长的局部地区,这种影响就显得比较大,常常导致泥裂多边形的极度不规则。

3 研究意义

泥裂通常在现代两大环境中出现:一是河、湖、海等水体环境岸边或干涸的河(湖)床,此环境中泥裂形成和保存受水面高低变化的影响(如潮汐、丰水期和枯水期),如果泥裂形成之后再次受到水淹且无沉积物覆盖,前期形成的泥裂易被破坏或消失;另一种是干旱―半干旱区短期积水的低洼区,短期降水使低洼区积水,由于蒸发量大,水分很快蒸发,形成泥裂[65]。因此,地层中的泥裂得以保存可能需要以下条件:①泥质沉积物和水共存的物质基础;②温度达到一定条件,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泥质沉积物暴露地表,发生脱水作用形成泥裂;③形成的泥裂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足以抵挡后期流水的冲刷作用;④后期沉积物迅速覆盖,充填裂隙并覆盖泥裂表面,阻挡水对泥裂的后期侵蚀;⑤对于保留下来的边缘翘起型泥裂,其上覆沉积物需要松散不致密,保证上覆压力不太大,否则会在压实作用下将其破坏。

地层中保留下来的泥裂常被认为是暴露环境的标志,但是其保存条件很少有人探讨。毛学刚等结合红层的环境意义和磁性矿物特征,探究了地质时期红层中泥裂所代表的古环境[65]。综上所述,地质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泥裂通常为早期泥裂形成后,后期再次水淹发生沉积,沉积物覆盖其上,从而保存下来。由于泥质沉积物本身松散不易保存,所以现今看到的泥裂多为泥裂铸痕,即底部泥质沉积物被剥蚀掉,只留下上覆沉积物的充填形态。图9为大型泥裂铸痕,其发育在薄层粉砂岩的底部,形态以四边形、五边形为主,长度为20~30 cm,突起的砂脊高度为7~8 mm。

对于多边形边缘翘起的泥裂,厚度一般^薄,泥质沉积物与底部连接不牢固,因此,很难长时间保存下来。凡是保存下来的,首先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其次与底部固结程度较好,最后上覆沉积物较松散,不会具有太强的压实作用。图10为甘肃敦煌地区第四系泥岩层中保留下来的边缘翘起型泥裂,翘起高度为10~20 cm,泥裂上、下岩性较为均一,均为松散的泥岩,多个边缘翘起型泥裂上、下叠置,也反映出水位和气候的多期变化。

泥裂又称为干裂或龟裂,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耕作带来很大影响,还对土体工程性质具有重要影响[66-67]。泥裂会降低土体的承载力,使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泥裂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土体的渗透性,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对水工结构物的功能性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在边坡工程中,坡面的泥裂加速了土体的风化,加剧了坡体的水土流失,雨水能沿着泥裂渗入坡体内部,诱导滑坡的发生;在环境岩土工程中,黏性土常作为一种缓冲材料,应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衬垫层和核废料地质处置库的工程屏障中,在温度梯度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下,泥裂的产生将极大缩短这类隔离材料的使用年限,增加污染物泄露的风险和对环境的威胁等[53,66-68]。探究泥裂的形成机理,可以为泥裂带来的工程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泥裂在现代沉积物中屡见不鲜,由于风力、剥蚀等地质营力作用,在地史时期很难保存[69]。从地质角度而言,泥裂的出现说明沉积物曾出露于地表水面之上,地质时期常被作为干旱化或干湿交替环境的标志[65]。地质时期保存下来的泥裂构造对于环境的指示意义更为重要,可以指示古海岸线位置[70]、区域性地层上升[71]、气候冷暖干湿变化[72-76]、浅水暴露[77]等。

室内研究中的泥裂多采用单一变量的模式进行研究,也就是基于同一个假设,即泥裂的形成只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泥裂在形成过程中,显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可知,泥裂形成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温度,只有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泥质沉积物才能够脱水形成泥裂。前文所述的因素对泥裂多边形的长度和宽度、泥裂块个数等几何学特征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泥质沉积物成分、厚度和温度可能影响更大一些,水分及含盐度的影响稍显微弱,而生物改造虽然强烈,但是只能影响到局部区域。就泥裂的边缘形态而言,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起到较大的作用。干湿环境交替是唯一能够制约泥裂形成演化的因素,反映泥裂由近四边形向近六边形演化的动态过程,相邻裂隙的交角出现由近90°向近120°演化的趋势。

自然界中泥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自然界中的泥质沉积物性质高度复杂,与室内实验材料存在诸多的差异,从而影响着破裂行为,很难在室内对此进行准确模拟[16,78];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条件与自然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发育的泥裂也是不尽相同。这就限制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的适用范围,导致研究的泥裂类型也较为单一。课题组在长期的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多种形态的泥裂,如多边形呈圆形的泥裂,上、下叠置的泥裂以及单个圆形泥裂内部又发育多个小的圆形泥裂。对于这种复杂泥裂的研究至今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缺。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以自然界中发育的各种复杂泥裂为主体,以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推演为手段,探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复杂泥裂的成因差异。

4 结 语

(1)泥裂发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泥质沉积物成分和厚度以及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干湿环境交替、水分及含盐度、生物改造。

(2)温度对泥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泥质沉积物成分、厚度和温度对泥裂的形态影响较大;上、下沉积物接触关系对泥裂多边形边缘形态起主要作用;干湿环境交替反映泥裂的演化方向;生物改造对局部泥裂的形态影响较大。

(3)厚度是泥裂得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因素,同时后期沉积物的快速覆盖也非常重要。

(4)泥裂在农业领域、工程领域和地质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在工程领域有助于有效解决泥裂带来的工程问题,在地质领域可以辅助判别古海岸线、区域地层上升、古气候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BHATTACHARYA A.On the Origin of Non-tidal Flaser Bedding in Point Bar Deposits of the River Ajay,Bihar and West Bengal,NE India[J].Sedimentology,1997,44(6):973-975.

[2]KNAUST D.Trace Fossils and Ichnofabrics on the Lower Muschelkalk Carbonate Ramp (Triassic) of Germany:Tool for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J].Geologische Rundschau,1998,87(1):21-31.

[3]TANNER.Interstratal Dewatering Origin for Polygonal Patterns of Sand-filled Cracks:A Case Study from Late Proterozoic Metasediments of Islay,Scotland[J].Sedimentology,1998,45(1):71-89.

[4]KILB D,GOMBERG J,BODIN P.Triggering of Earthquake Aftershocks by Dynamic Stresses[J].Nature,2000,408:570-574.

[5]POCHAT S,VAN DEN DRIESSCHE J,MOUTON V,et al.Identification of Permian Palaeowind Direction from Wave-dominated Lacustrine Sediments(Lodeve Basin,France)[J].Sedimentology,2005,52(4):809-825.

[6]建华,梁 刚.沉积构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质论评,2009,55(6):831-839.

ZHONG Jian-hua,LIANG Gang.Situation of Study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J].Geological Review,2009,55(6):831-839.

[7]李 勇,钟建华,邵珠福,等.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分类和形成机制研究[J].地质论评,2012,58(5):829-838.

LI Yong,ZHONG Jian-hua,SHAO Zhu-fu,et al.An Overview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enesis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J].Geological Review,2012,58(5):829-838.

[8]邵珠福,钟建华,李 勇,等.青岛灵山岛纹层控制的砂级颗粒支撑叠瓦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8):1761-1776.

SHAO Zhu-fu,ZHONG Jian-hua,LI Yong,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Processes of Lamina-controlled Sand-particle Imbricate Structure in Deposits on Lingshan Island,Qingdao,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44(8):1761-1776.

[9]葛毓柱,钟建华,樊晓芳,等.山东灵山岛滑塌体内部沉积及构造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2015,61(3):634-644.

GE Yu-zhu,ZHONG Jian-hua,FAN Xiao-fang,et al.Study on Internal Sedimentary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Slump Body in Lingshan Island,Qingdao,Shandong[J].Geological Review,2015,61(3):634-644.

[10]KINDLE E M.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ud-cracks [J].The Journal of Geology,1917,25(2):135-144.

[11]GOEHRING L,CONROY R,AKHTER A,et al.Evolving Mud Crack Patterns[J].Geburtshilfe Und Frauenheilkunde,2009,1(1):1-6.

[12]KUES B S,SIEMERS C T.Control of Mudcrack Patterns by the Infaunal Bivalve Pseudocyrena[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77,47(2):844-848.

[13]METZ R.Control of Mudcrack Patterns by Beetle Larvae Traces[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80,50(3):841-842.

[14]KARGEL J S,SCHREIBER J F,SONETT C P.Mud Cracks and Dedolomitization in the Wittenoom Dolomite,Hamersley Group,Western Australia [J].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1996,14(1/2):73-96.

[15]VELDE B.Surface Cracking and Aggregate Formation Observed in a Rendzina Soil,La Touche (Vienne) France[J].Geoderma,2001,99(3/4):261-276.

[16]TANG C S,SHI B,LIU C,et al.Influencing Factors of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Surface Shrinkage Cracks in Clayey Soils[J].Engineering Geology,2008,101(3/4):204-217.

[17]BAER J U,KENT T F,ANDERSON S H.Image Analysis and Fractal Geometry to Characterize Soil Desiccation Cracks[J].Geoderma,2009,154(1/2):153-163.

[18]GOEHRING L,CONROY R,AKHTER A,et al.Evolution of Mud-crack Patterns During Repeated Drying Cycles[J].Soft Matter,2010,6(15):3562-3567.

[19]PARK J K.Paleomagnetism of the Mudcracked Formation of the Precambrian Little Dal Group,Mackenzie Mountains,Northwest Territories,Canada[J].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11,21(3):371-375.

[20]GOEHRING L,MORRIS W.Cracking Mud,Freezing Dirt,and Breaking Rocks[J].Physics Today,2014,67(11):39-44.

[21]VO T D,POUYA A,HEMMATI S,et al.Numerical Modelling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Clayey Soil Using a Cohesive Fracture Method[J].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17,85:15-27.

[22]SELEN F,TURER D.Factors Effecting Mud Crack Formation in Ankara Clay[J].World Academy of Science,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1,56:180.

[23]STYLE R W,PEPPIN S S L,COCKS A C F.Mud Peeling and Horizontal Crack Formation in Drying Clays[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 Surface,2011,116(F1):274-280.

[24]吴泰然,何国琦,韩宝福.一种罕见的泥裂现象[J].科学通报,1998,43(17):1903-1904.

WU Tai-ran,HE Guo-qi,HAN Bao-fu.A Peculiar Phenomenon of Crack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8,43(17):1903-1904.

[25]BALDWIN C T.The Control of Mud Crack Patterns by Small Gastropod Trails[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74,44(3):695-697.

[26]郭 璇,建华,徐小林,等.非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6-11.

GUO Xuan,ZHONG Jian-hua,XU Xiao-lin,et al.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Untectonic Fracture[J].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2004,28(2):6-11.

[27]成 玮,周瑶琪,闫 华.黄河三角洲现代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空间展布研究[J].沉积学报,2011,29(2):363-373.

CHENG Wei,ZHOU Yao-qi,YAN Hua.Spatial Distribution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Non-tectonic Cracks in Mud Sediment at Yellow River Delta[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11,29(2):363-373.

[28]TANG C S,SHI B,LIU C,et al.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hrinkage and Desiccation Cracking in Thin Clay Layer[J].Applied Clay Science,2011,52(1/2):69-77.

[29]LI J H,ZHANG L M.Study of Desiccation Crack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at Ground Surface[J].Engineering Geology,2011,123(4):347-358.

[30]SANCHEZ M,ATIQUE A,KIM S,et al.Exploring Desiccation Cracks in Soils Using a 2D Profile Laser Device[J].Acta Geotechnica,2013,8(6):583-596.

[31]SANCHEZ M,MANZOLI O L,GUIMARAES L J N.Modeling 3-D Desiccation Soil Crack Networks Using a Mesh Fragmentation Technique[J].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14,62:27-39.

[32]LIMA L A,GRISMER M E.Soil Crack Morphology and Soil Salinity[J].Soil Science,1992,153(2):149-153.

[33]MILLER C J,MI H,YESILLER N.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esiccation Crack Propagation in Clay Lin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98,34(3):677-686.

[34]VELDE B.Structure of Surface Cracks in Soil and Muds[J].Geoderma,1999,93(1/2):101-124.

[35]GARDEL A,PROISY C,LESOURD S,et al.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ud Cracking Processes Gained from In-situ Measurements on an Intertidal Mudflat in French Guiana[J].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2009,25(S):424-428.

[36]IBEN H N,OBRIEN J F.Generating Surface Crack Patterns[J].Graphical Models,2009,71(6):198-208.

[37]GROISMAN A,KAPLAN E.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racking Induced by Desiccation[J].Europhysics Letters,1994,25(6):415-420.

[38]ZHAO Z Y,GUO Y R,WANG Y,et al.Growth 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Mud Cracks at Different Diagenetic Stage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4,29(1):82-98.

[39]WANG L,TIAN M,WU F.Discussion on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Ping Chau Formation at Tung Ping Chau,Hong Ko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2015,36(4):777-788.

[40]PRESTON S,GRIFFITHS B S,YOUNG I M.An Investigation into Sources of Soil Crack Heterogeneity Using Fractal Geometry[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7,48(1):31-37.

[41]GOBRON S,CHIBA N.Crack Pattern Simulation Based on 3D Surface Cellular Automata[J].The Visual Computer,2001,17(5):287-309.

[42]VOGEL H J,HOFFMANN H,ROTH K.Studies of Crack Dynamics in Clay Soil:I.Experimental Methods,Results and Morphological Quantification[J].Geoderma,2005,125(3/4):203-211.

[43]THEI J,RIVERS S,TAYLOR A C.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Urushi-based Conservation O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hotodegraded Japanese Lacquer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Profilometry[J].Studies in Conservation,2016,61(S3):131-148.

[44]YAN A,WU K R,XIONG Z.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Surface Crack Pattern of Concrete with High Content of Steel Fiber[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2,32(9):1371-1375.

[45]CHERTKOV V Y,RAVINA I.Morphology of Horizontal Cracks in Swelling Soils[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1999,31(1):19-29.

[46]CHERTKOV V Y.Modelling Cracking Stages of Saturated Soils as They Dry and Shrink[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2,53(1):105-118.

[47]KITSUNEZAKI S.Crack Growth in Drying Paste[J].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2011,22(3):311-318.

[48]LIANG J,HUANG R,PREVOST J H,et al.Evolving Crack Patterns in Thin Films with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03,40(3):2343-2354.

[49]SEGHIR R,ARSCOTT S.Controlled Mud-crack Patterning and Self-organized Cracking of Polydimethylsiloxane Elastomer Surfaces[J].Scientific Reports,2015,5:14787.

[50]NAHLAWI H,KODIKARA J K.Laboratory Experiments on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Thin Soil Layers[J].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06,24(6):1641-1664.

[51]PRAT P C,LEDESMA A,LAKSHMIKANTHA M R.Size Effect in the Cracking of Drying Soil[C]∥GDOUTOS E E.Fracture of Nano and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Dordrecht:Springer,2006:1373-1374.

[52]赵振宇,郭彦如,顾家裕,等.不同成岩期泥质岩非构造裂缝发育规律、形成机理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13,31(1):38-49.

ZHAO Zhen-yu,GUO Yan-ru,GU Jia-yu,et al.The Growth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Mud Cracks at Different Diagenetic Stages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13,31(1):38-49.

[53]MORRIS P H,GRAHAM J,WILLIAMS D J.Cracking in Drying Soil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1992,29(2):263-277.

[54]FANG H Y,DANIELS J.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M].Boca Raton:CRC Press,1997.

[55]CAMPANELLA R G,MITCHELL J K.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Soil Behavior[J].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1968,94(3):709-734.

[56]SULTAN N,DELAGE P,CUI Y J.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Volume Change Behaviour of Boom Clay[J].Engineering Geology,2002,64(2/3):135-145.

[57]LIU X F,BUZZI O,YUAN S Y,et al.Multi-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tention and Shrinkage Behaviour of Four Australian Clayey Soils[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16,53(5):854-870.

[58]YESILLER N,MILLER C J,INCI G,et al.Desiccation and Cracking Behavior of Three Compacted Landfill Liner Soils[J].Engineering Geology,2000,57(1/2):105-121.

[59]OMIDI G H,THOMAS J C,BROWN K W.Effect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a Compacted Clay Liner[J].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1996,89(1/2):91-103.

[60]PERON H,HUECKEL T,LALOUI L,et al.Fundamentals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Fine-grained Soils:Experimental Characterisation and Mechanisms Identification[J].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09,46(10):1177-1201.

[61]王永,李 月,邓立本,等.新疆哈密地区泥裂构造的特征初探[J].中国锰业,2017,35(2):65-69.

WANG Yong-qiang,LI Yue,DENG Li-ben,et al.Primary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Mud Cracks Structure in Hami District in Xinjiang Province[J].Chinas Manganese Industry,2017,35(2):65-69.

[62]赵振宇,周瑶琪,马晓鸣,等.水下收缩裂隙形成过程及裂缝充填模式研究[J].地学前缘,2007,14(4):215-221.

ZHAO Zhen-yu,ZHOU Yao-qi,MA Xiao-ming,et al.Genesis of Underwater Shrinkage Cracks and Geological Models of Their Filling[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7,14(4):215-221.

[63]赵振宇,周瑶琪,马晓鸣,等.水下收缩裂隙天然实验研究中获得的新认识[J].地质论评,2007,53(3):306-317.

ZHAO Zhen-yu,ZHOU Yao-qi,MA Xiao-ming,et al.Some Discoveries on Researching Subaqueous Mud-shrinkage Cracks in Present Muddy Sediments[J].Geological Review,2007,53(3):306-317.

[64]周瑶琪,赵振宇,马晓鸣,等.水下收缩裂隙沉积模式及定量化研究[J].沉积学报,2006,24(5):672-679.

ZHOU Yao-qi,ZHAO Zhen-yu,MA Xiao-ming,et al.The Sedimentary Mode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ubaqueous Shrink-cracks[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6,24(5):672-679.

[65]毛学刚,刘秀铭.浅析中元古界和白垩系红层中泥裂的特征和古环境意义[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11(3):20-28.

MAO Xue-gang,LIU Xiu-ming.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haracterization of Mud-cracks in Meso-Proterozoic Red Beds and Cretaceous Danxia Red Beds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6,11(3):20-28.

[66]施 斌,唐朝生,王宝军,等.黏性土在不同温度下龟裂的发展及其机理讨论[J].高校地质学报,2009,15(2):192-198.

SHI Bin,TANG Chao-sheng,WANG Bao-jun,et al.Development and Mechanism of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Clayey Soil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09,15(2):192-198.

[67]唐朝生,崔玉军,TANG A,等.膨胀土收缩开裂过程及其温度效应[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12):2181-2187.

TANG Chao-sheng,CUI Yu-jun,TANG A,et al.Shrinkage and Desiccation Cracking Process of Expansive Soil and Its Temperature-dependent Behaviour[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2,34(12):2181-2187.

[68]ALBRECHT B A,BENSON C H.Effect of Desiccation on Compacted Natural Clay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1,127(1):67-75.

[69]盛莘夫,姬再良.地史时期“泥裂”构造的成因初探[J].中国区域地质,1985(4):119-124.

SHENG Xin-fu,JI Zai-liang.Origin of “Mud Crack” in the Geologic Past[J].Regional Geology of China,1985(4):119-124.

[70]小杰,王 冠,李 越.黔北桐梓志留系石牛栏组顶部特征指示的海岸线位置[J].地层学杂志,2012,36(4):718-722.

DENG Xiao-jie,WANG Guan,LI Yue.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t the Top of Shiniulan Formation (Late Aeronian,Siluria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leo-shoreline in Tongzi,Northern Guizhou[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2,36(4):718-722.

[71]王 怿,戎嘉余,唐 鹏,等.志留纪早期上扬子海域南部桐梓上升的新证据[J].地层学杂志,2013,37(2):129-138.

WANG Yi,RONG Jia-yu,TANG Peng,et al.New Evidences of Early Silurian Tongzi Uplift from Southern Upper Yangtze Sea[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3,37(2):129-138.

[72]贾 楠,孙立广,袁林喜,等.Heinrich 3事件的实证:浙江舟山群岛泥裂[J].地学前缘,2009,16(6):146-153.

JIA Nan,SUN Li-guang,YUAN Lin-xi,et al.Direct Evidence of Heinrich Event 3:Desiccation Crack in Zhoushan Islands,Zhejiang Province[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9,16(6):146-153.

[73]王宝红,柳永清,旷红伟,等.山东诸城棠棣戈庄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3,15(4):454-466.

WANG Bao-hong,LIU Yong-qing,KUANG Hong-wei,et al.New Discove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Dinosaur Footprint Fossils in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at Tangdigezhuang Village of Zhuche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54-466.

[74]张永忠,张建平,吴 平,等.辽西北票地区中―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J].地质论评,2004,50(6):561-566.

ZHANG Yong-zhong,ZHANG Jian-ping,WU Ping,et al.Discovery of Dinosaur Track Fossils from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Tuchengzi Formation in the Chaoyang Area,Liaoning Province[J].Geological Review,2004,50(6):561-566.

[75]许 欢,柳永清,旷红伟,等.山东诸城早白垩世中期超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及其古地理与古生态[J].古地理学报,2013,15(4):467-488.

XU Huan,LIU Yong-qing,KUANG Hong-wei,et al.Middle Early Cretaceous Super-large Scale Dinosaur Tracks in Zhucheng Area,Shandong Province,and Their Palaeogeography and Palaeoecology[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67-488.

[76]汪明伟,旷红伟,柳永清,等.山东郯城和江海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及古环境[J].古地理学报,2013,15(4):489-504.

WANG Ming-wei,KUANG Hong-wei,LIU Yong-qing,et al.New Discovery of Dinosaur Footprint Fossils and Palaeoenvironment in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at Tanche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 and Donghai County,Jiangsu Province[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89-504.

[77]旷红伟,柳永清,吴清资,等.山东沭河裂谷带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群与古地理背景[J].古地理学报,2013,15(4):435-453.

KUANG Hong-wei,LIU Yong-qing,WU Qing-zi,et al.Dinosaur Track Sites and Palaeogeography of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in Shuhe Rifting Zone of Shandong Province[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3,15(4):435-453.

篇4

关键词:医学图像配准;插值方法;互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8-4501-02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s

ZHANG Rong-hai1, PAN Yi-guang2, ZHANG Jun1

(1.Dept. of Public, West Anhui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Lu’an 237005, China; 2.Medical Imaging Center, Lu’an People’s Hospital, Lu’an 237006, China)

Abstract: Image reg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Image registration is a multiple image alignment to a common coordinate system, to detect subtle changes in the intervening. 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 is widely used in medical diagnosis, to guide nerve surgery,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 lesion location, tracking and inspec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various aspects of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diagnosis.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 techniques.

Key words: 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 interpolation method; mutual information

图像配准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将来源于不同成像设备的图像,或者不同时间利用同种成像设备得到的图像进行配准,得到更丰富的信息用于医疗诊断中。医学图像配准不仅可以用于医疗诊断,还可以用于指导神经手术、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病灶的定位、病理变化的跟踪和治疗效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为医生提供功能和形态的综合信息。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设备,如磁共振、CT、PET、SPECT等(多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以2D或3D的视角(多时空)。图像配准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多光谱分类)、环境监测、变化检测、图像拼接、气象预报、建立超分辨率图像、纳入地理信息信息系统(GIS)),医药(从不同的方式相结合的数据,如电脑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以获得更完整、有关病人的信息,监测肿瘤的生长、治疗验证、比较病人的数据、制图、解剖地图集(地图更新)、在计算机视觉(目标定位,自动质量控制)。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将来源于不同成像设备的图像,或者不同时间利用同种成像设备得到的图像进行配准,得到更丰富的信息用于医疗诊断中。全自动医学图像配准不仅可以用于医疗诊断,还可以用于指导神经手术、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病灶的定位、病理变化的跟踪和治疗效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为医生提供功能和形态的综合信息。目前大量的图像数据无法实时实现和临床应用,这也成为限制了现阶段配准性能较好的互信息相似性测度在配准方法中的应用。不论是刚性还是非刚性配准算法,在配准过程中,常使用多分辨率图像金字塔来进行由粗到精的搜索变换系数,提高计算效率、避免局部极小值,实现自动的更精确的配准结果。但是常见的图像小波金字塔,滤波器的张量积形式使得小波变换缺乏平移和旋转不变性,这些不变性正是在图像配准中最需要的,只有具有这些不变性,刁能保证从粗尺度上得到的平移、旋转和放缩参数的准确性,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1医学图像配准的步骤

图像配准主要包括特征检测、特征匹配、变换模型估计、图像采样与变换等步骤。功能检测:突出和鲜明的对象(封闭的边界地区、边缘,轮廓线交叉路口,弯道等两个参考)和遥感图像被检测到。特征匹配的特点和参考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遥感影像。变换模型估计:所谓的映射的类型和参数功能,根据遥感图像与参考图像,估计。图像重采样和改造:遥感图像转化指的映射功能。

2医学图像配准方法

医学图像配准方法以下方法包括傅立叶转换分析、互相关的方法,使用傅立叶分析、总体搜索技术、特征值分解、矩匹配技术、变形技术、程序的方法、解剖图集、内部标签、外部标签等。

2.1外在配准方法

是将人造物体检测连接到病人的身体的方法,不需要复杂的算法,常用于骨科临床诊断与治疗等;

篇5

关键词:地域文化;现代包装艺术设计;影响;消费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包装作为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除了要保证产品安全运输销售之外,还要促进产品的营销。产品包装的成本、环保、吸引力等因素,决定了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水平的高低。如何合理运用地域文化来塑造产品形象,让现代包装成为沟通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当下包装设计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地域文化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

1、地域文化的概念

由于的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其独有的语言、习俗、审美、文化等等,我们将其称之为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它是特定区域内人文与环境的结合,对地区的发展有着传承的作用。

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概念

现代包装设计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流通、促进产品的营销为目的,通过图像、色彩、形体、文化、材料等手段来制作产品的包装。现代包装主要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种,产品的工业包装主要是为确保产品的安全运输,产品的商业包装主要以吸引客户消费为目的。作为一个复杂的专业设计概念的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是产品流通销售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代包装设计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产品能否吸引消费者去购买,更是一个企业、产品的形象。

3、地域文化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关系

文化与设计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作用,设计是文化的体现,而文化是设计表现的基本手段。现代包装设计是为了将保护产品的流通运输,突出产品的优点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单凭产品质量的优劣很难在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达到销售的目的。如何抓住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已经成为各个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将地域文化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把地域文化与现代防护技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产品包装风格展现给消费者并区别于其他同类型产品,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使产品具有生活化、人性化、个性化、地域化等特征。此类型的包装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有利于产品的流通销售,实现企业的盈利。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包装,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能传递产品形象和企业文化,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为产品以及企业日后的发展做了品牌的铺垫,满足消费者物质以及精神的双重需求。

二、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应用

1、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原理

设计师在设计产品包装时,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准确表达出产品的地域文化或地方特色,在结合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倡创新精神,将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出独一无二、易为现代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包装。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五十六个民族以及各个地域都各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要准确表达出产品的地域文化特色,让消费者直观的了解到产品的地域文化,满足消费者对包装的情感需求,并且要具有独特性、代表性,避免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在企业文化信息上产生混淆,尤其是对于一些地域性的特产,更应注意这一点。以黄山头酒的包装为例,企业将其定位为楚文化第一酒,所以在产品的包装上,融入了大量的楚地文化。设计师将黄山头酒瓶身设计为编钟造型,外包装和瓶身的颜色选用了传统的中国红,将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防护技术完美结合。现今,黄山头酒已成为湖北酒业的代表,这与它在包装上的成功有着必然的关系。在包装产品的材料选择上,要结合产品本地的风俗习惯、产品特性,以凸显地域文化特征为目标,同时考虑材料制作的技术工艺、制作成本、是否环保等问题。其中,若同时能在包装用料上展示地域文化特征将会使产品更具有地域性。比如说,青岛的海产品包装时多在包装上印有大海,这与青岛临海的地域环境有关;景德镇的土产品多用瓷器样式来包装,这与景德镇瓷器在全国中有较大知名度有关;云南的过桥米线包装上多印有竹楼,这与云南的地域建筑文化有关。合理的选择材料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就像我们不能用景德镇的瓷器去包装海产品一样。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时要尽可能的把制作成本降低,保证产品正常运输流通和达到宣传目的的要求下,控制包装成本就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流通成本,更好的服务于民。现代包装设计应紧跟时代潮流,引领消费时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审美以及关注热点一直在不断变化,所以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要把握流行时尚,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从而让产品顺利销售。在产品的包装形式上,现代包装艺术设计应准确的表达出产品的特性、用途,凸显产品的性质。以“老君眉”茶为例,如果消费者从包装上把“老君眉”茶误认为是玫瑰花茶,那么不管产品设计多么精良,包装多么华丽,没有准确的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性质,就是一个失败的包装。另外在现代包装设计内容上,要注意不同的形象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表达的含义,结合消费者的风俗习惯以及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设计产品包装。如回族人不吃猪肉,对猪有忌讳,那么产品包装设计师在设计清真产品包装时就不能用猪的形象;如幼儿多喜欢卡通人物形象,所以在儿童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可采用以漫画、插画等形式来表现。

三、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1、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各国应用现状

传统文化与现代防护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包装设计,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特的地域文化。我国产品包装设计师要更好地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凸显我国独特的文化,展现和发扬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风貌,需借鉴国外先进的包装设计经验,取其精华,融合中华特色地域文化,将其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日本的现代包装设计一直是各国学习效仿的对象。首先,日本的包装提倡材料的环保性。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为保护仅有的生态资源,国家大力倡导环保,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日本产品包装,大到空调、冰箱,小到毛巾、茶叶,大多都采用可回收的环保材料,这种绿色包装已成为日本现代包装设计的标志。其次,日本现代包装设计的严谨性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日本产品包装大多没有浮夸的造型,但无论何种产品都有着严谨性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包装材料虽然朴实,却能通过设计和精致的制作工艺实现高品质。最后,日本的产品包装不仅很好的融合了现代包装的设计语言,还能赋予包装浓郁地域传统文化。现在日本市场上的产品包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具有国际时尚语言的包装,另一种是有着浓郁大和民族特色的日本传统包装。在日本传统包装设计中,日本包装设计师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将日本传统文化用在产品包装上,而是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让消费者一方面能从产品包装中领略到日本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又让日本包装设计走在时尚的前沿,在发扬日本传统地域文化的同时,又使产品包装设计具有时代的特征。欧美的设计引领时尚的发展,欧美各国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审美观点,所以在包装设计风格上各有不同。法国产品的包装展现了法式“浪漫”与“优雅”的包装风格,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和情怀世界闻名。在法国,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必须具有浪漫元素,例如:法国娇兰,创立于1828年,187年来,法国娇兰为世人带来不断的惊喜,并在世界上同类的产品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顶级的化妆品牌,除了产品质量外,还与它的包装设计有关。对于娇兰而言,每一款产品都有着精致美丽的包装,其包装形式是展现产品灵魂的重要载体,是表达情绪,创造愉悦,彰显个性品味的体现。成功的包装设计必须考虑消费者的审美观点,法国娇兰的包装将法式的贵族气息和浪漫生活方式的融入到设计的美感中去,使产品的包装成为具有法国特色的时尚风格。德国的包装设计注重包装的严谨性,这与德意志民族严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在德国,产品的包装设计更注重实用性,设计常以简练的文字、图形、色彩构成表达出产品的特性,形成了德式包装独有的极简风格。在包装结构设计上,德国人更注重对产品的保护,将审美与实用相结合。造型美观大方又注重实用性的德国现代包装设计,值得我们借鉴,提升我国产品包装设计的严谨性。美国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多元化、多民族的美国倡导自由、轻松的设计理念,所以在包装设计上更注重表现形式的幽默感和人性化。美式的诙谐通过电影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变得通俗易懂,他们追求的是可以轻松、自由展现自我的生活方式,这一地域文化特征在包装设计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如美国迪斯尼电影里卡通人物形象,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当消费者看到这些形象在产品包装上出现,会带给我们快乐的体验,并会对这一产品产生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

2、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国内应用现状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民族有着不用的地域文化,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这个地区形象的展现。我国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包装实例有很多,在包装中添加地域文化元素,能更好地展现产品的特色以及当地的文化特征。例如水井坊世纪典藏酒的包装设计为例,在酒的内部设计上,瓶身造型为水井的形象,突出了水井坊的名称,酒瓶底座的包装材料为四川特有的乌木,突出了四川的地域文化特征。在酒的外部设计上,外部包装造型为古代编钟形象,且在外部包装材料选择上,采用了青铜合金,整个外部包装形象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来设计包装。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现代包装设计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全部按照别国的模式来设计中国特色产品的包装,应结合我国人民的审美观点,将中国地域文化体现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上。

四、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人文与环境的积累沉淀。现代包装设计中色彩、图形、材料以及文化的运用,都深刻体现了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最醒目的体现。地域文化中,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温暖、祥和,过节团圆时中国人民都会张灯结彩,整个国家沉浸在红色的氛围中。但在欧洲国家,红色代表着恐怖、血腥,是不吉利的颜色。所以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要结合当地风俗、审美来进行包装色彩的选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运用最能直观地展示产品形象。图形的设计包括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包装上的图案设计,经典的图形设计可以使消费者更容易记住所要购买的产品品牌。比如,消费者对海尔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两个小男孩的图形标志,在海尔的标志图形设计中加入剪纸等传统民间工艺的元素,能准确展示出中国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包装材料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生态资源日渐匮乏,全世界都在倡导环保,倡导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在选择包装材料时,既要考虑材料加工成本,又要考虑材料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的选择包装材料,能更好的突出地域特征,如云南的特产的包装材料多为竹子,云南省是我国乃至世界公认的竹类种质资源大省,用当地的竹子作为特产的包装既能体现云南的地域文化,又符合人们提倡的环保主题。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融入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德、正统、稳重,所以中国人较含蓄、沉稳。西方文化讲究自由、浪漫、平等,所以西方的设计热情且富有创造力。产品包装设计师需要利用地域文化的侧重点,设计出具有地域特点的产品包装,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五、结语

地域文化可以通过色彩、图形、材料等方面融入现代包装设计。在我国,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更应该结合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中国特色产品的包装还应肩负起活化传统工艺与地方产业的使命,包装设计需将传统工艺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包装。

参考文献

[1]张杰,张伟.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J].中国美术馆.2008(02).

[2]陈欢.探讨地域文化在宁波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作家,2011(04).

篇6

国际转让定价是国际税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国际税务理论界普遍认为,转让定价的问题最早是1929年由Cam-man提出的。此后,会计学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Broom,1948;Paul Cook,1955)。1956年,Hirshleifer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法把转让定价问题从会计学领域引入了经济学领域。从此。转让定价问题分成了“激励驱动型转让定价”和“税收驱动型转让定价”两类。

笔者以“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CNKI)精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获得2029条文献记录:通过EconLit经济学文献库检索学术期刊得到共23931条记录,约为国内研究的11.79倍。

二、转让定价的影响因素

(一)国外研究

国外一些学者在研究跨国集团转让定价主观目的和策略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转让定价的实施条件。

地区层面的系统性研究研究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Susan C.和Borkowski两位学者。比如,1997年分析组织、环境和财务因素对其收入转移的影响,2002年建立“规模——产业”二元计量模型研究了垂直一体化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策略。特别是二人1998年从东亚文化的集体主义和一致性特色人手。分析了日本跨国公司由成本基础定价转向市场基础定价的策略倾向,并将其与美国跨国公司定价策略对比,发现前者更注重部门绩效的评估。由此可见,两位学者的研究正向新兴产业和更复杂的环境发展。且加大定量研究和对比研究手段的使用。

近五年的研究由宏观区域层面逐渐过渡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层面。Cheng,Mandy and Trotman,Ken T.(2008)认为,财务架构性质和协商伙伴的预期会影响决策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和阐释会计信息经济社会含义的方式。从转让定价协商中公司间会计信息交换方式的角度看,公司亏损性财务架构会加大交易双方对转让价格差的预期;如果商品市场价格高于平均利润价格,而交易伙伴对价格关注度的敏感性较强,则决策者在协商定价时会降低转让定价预期(偏离市场价格)。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Luft,J.L.and Libby,R.(1997)有关公司管理者不同定价预期会降低公平转让定价协商效率的问题,揭示出公司内部协商定价机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运用,如Dikolli.Shane S and Vaysman,Igor.(2006)论述了信息技术对转让定价过程的影响。一方面,公司管理者可通过低端的信息技术迅速有效地实现商品交易,节省了交易博弈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使通过讨价还价和成本定价增加额外利润,信息的优势则会递减。Wang,Leonard Fong-Sheng and Wang,Ya-Chin(z008)则运用古诺一纳什均衡模型剖析了垄断厂商通过商标竞争利润转移的两大阶段,得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商标竞争强度会影响转让定价的水平。

(二)国内研究

相比国外有关经济结果和制度的规范研究,国内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让定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1 基于税收政策的研究

一是母国和我国的税率差别。陈屹(2005)认为,税率之差和转让定价之间关系密切,转让定价和税率之差的平方呈线性相关。与此相反,徐海康(2004)发现外资企业的利润率与投资来源国所得税税率的相关性十分微弱,因此,他认为所得税税率不是决定外资企业进行利润转移的主要因素。王顺林(2002)和薛彤、王静波(2007)也认为税率对转让定价的影响不大。

二是从地方政策导向。厦门市国税局“强化税收征管”课题组(2004)研究认为,中国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饥渴症”,使握有“货币选票”的跨国公司能得到税收庇护。笔者认为。地方政府之所以盲目竞争引进外资。与中国当前将经济发展普遍作为地方政府头号政绩考核指标有密切关系。

三是跨国纳税方面的一些制度漏洞。郭弛、杨少刚和何隽(2006)认为“递延纳税”规定是跨国企业转让定价的必要条件。他们假定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产品全部出口给位于居住国的母公司;并假定居住国和东道国都实行居民管辖权。在这些假定的基础上,借助Lorraine Eden的理论模型,得出结论:对于实行居民管辖权的所得转出国来说,“递延纳税”的规定为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行为创造了实现条件。

2 基于外国资本的研究

从外资企业的股权组织形式来看,王顺林(2002)通过模型分析,证明外方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越高,其转移利润的动机越弱,并认为外资企业转让定价的动机之一就是合资合作企业的外方侵吞中方利润。王志强和李骏(2007)利用海关数据,也得出了与之相同的结论。而徐海康(2004)由独资企业的利润率低于合资和合作企业,得出结论:独资企业的利润操纵能力更强,暗示独资企业的转让定价更甚。陈屹(2005)则认为外资方式与转让定价无明显关联。薛彤和王静波(2007)也得出与之相似的结论。

从外资企业的产品特征来看。王志强和李骏(2007)计算了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度独资企业不同关税税率段的商品价格水平,发现价格水平和关税税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随着关税税率的升高,价格水平降7低。他们还考察了商品加工程度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随商品加工程度的提高。价格水平降低。

笔者认为上述学者对转让定价影响因素研究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1)所依据的数据不同。比如,陈屹(2005)使用了1997-2000年江苏省外资企业的面板数据。而薛彤和王静波(2007)利用的是2000-2005年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2)所依据的指标不同:学者研究转让定价。主要使用实际转移价格和盈利指标。但由于实际转让价格数据获得困难,很多研究利用盈利性指标作为替代。这些指标包括利润率、纳税比例等。而使用不同的指标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参考文献:

篇7

时间:2011-7-6来源:中国钢铁人才网点击量:135编辑:乐秋

制作简历是大学生走向职场的第一步,也是职场必修的一门课。因为工作的原因,帮很多应届生推荐过工作,名牌大学的有之,普通大学的有之,但普遍提交的简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如果简单的帮他们转交给招聘人员,会很难引起别人的重视。从根本的愿意说起,其实还是与我国的教育有关的,其不管你是重点还是普通大学毕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按照研究的模式去安排的,但就整个国家的形式而言,能够提供的研究岗位是非常有限的,下面讲解研究生简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个好的简历必须是眉目清晰的、有很好的侧重点,你的求职意向和你的简历介绍是吻合的。一个好的简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含的:

1.个人信息

这块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籍贯、通信方式、学历、婚姻状况、教育背景等。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部分的内容是可以描述清楚的。

2. 成果情况

研究生比较是研究生,要对本专业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学习、研究技能。这块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专利、专著、奖学金、竞赛等等方面。突出显著的成果会给招聘人员一个深刻的印象。这点上很多人也无法做到清晰的描述,不知道去突出自己的成果,东放一块、西放一块,零散而不清晰。

3.实践经历

你做过什么,你对哪方面具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些都是在你的实践经历上有所体现的,而不是体现在考试成绩上,比如你的兼职、参加的横向项目、纵向项目等。可以一条条的把有价值的列出来,描述清楚项目的背景、采用的开发平台、你在项目中的职责等等是十分必要的。这点学生们很多写的欠缺,无法或者无意识去更清晰的描述自己。不清楚该突出什么,甚至部分人连自己的实践经历也写得残缺不全。

4.技能

实践经历并不是你全部深度的反映,很多时候英雄无用武之地那,学能所用的内容应该不是你所掌握的内容的全部,就需要另列一部分“技能”篇来表述自己。

这一块的内容是很多人最欠缺的地方,明显自己学历很多的课程、自学了很多的东西。却不知道去写上去、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写上去,归根到底是学校的教育模式的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没有一点工业界的经历,自己都不知道所教授的东西在实践中是该如何用的,只懂得机械的教书而已。纸上谈兵!让学生何来心得那。

5.自我评价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情商上的优点,这是体现你情商的部分,千万不要照抄别人的描述,毕竟这是自我的评价。

6.其他

篇8

现代陶艺设计

现代陶艺具有传统陶艺不具有的特色,现代陶艺更加强调陶艺本身的创意及特独特性。陶艺一词来源于日本,近年来在我国广泛使用,陶艺在我国古代主要以陶瓷为主,现代陶艺结合了古代陶瓷的特点,结合时代特色创作而来。我国素有“瓷器大国”之称,我国的瓷器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近年来来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对国外瓷器设计理念的忽视,使得我国忽略了现代陶艺的发展,因此现代陶艺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现代陶艺因为其强大的张力和实用性,以及审美特性和现代创意深受人们喜爱。现代陶艺承载着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承载着现代文化精神,是现代人回归自然,感悟生活的承载方式之一。就现代陶艺的创作特点来看,现代陶艺仍就以陶和瓷为主要媒介,原理传统的单一实用性质,表现现代都市文化生活,表现现代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及心理发展历程。现代陶艺在创作过程中较传统陶艺个性和开放,创作理念更加具有时代特色,与传统设计理念比起来更加具有创造力和超乎现实的想象力,受到的现实局限性较小。归结起来现代陶艺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体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是作为精神性的表现媒介存在的;二是创作手法不拘一格,更具有视觉和精神上的冲击力,超越传统设计理念,更加自由和开拓。

平面构成艺术对现代陶艺设计的影响

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设计三大构成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构成丰富了视觉秩序和视觉张力,通过点线面的构成将设计理念倾入现代陶艺中,这些视觉图式的不同组合便赋予了陶艺不同的艺术生命力。李砚祖教授撰写的《从立体到平面———黄焕义陶艺创作探析》一文中说过“以‘立体’为起点,以‘平面’为归宿,陶瓷艺术‘平面化’的表象背后是艺术探索深刻化的折射与必然”。在现代陶艺艺术家们也有意识的运用点线面装饰陶艺作品,通过更加生动的语言和极富现代性的组合方式体现现代陶艺的艺术价值和创作理念。归结起来,笔者认为平面构成艺术对现代陶艺设计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面构成中点的运用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点是一种非常灵活且运用广泛的平面构成要素之一,它具有灵活性。放射性等特点。画面中如果有一个点往往会使其成为视觉中心,吸引视线,点在陶艺设计中的运用是极为广泛的,当点位于不同的位置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果点位于陶艺设计中的中心位置时,它与画面的空间关系显得较为和谐;当点位于画面边缘时,可以改变画面的静态关系,形成一种动态的美感;当画面中出现多点的同时运用时,可以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张力效果,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具有流动性,产生联想,使得画面能量得以彰显,带动画面的情趣。点在陶艺中的运用使得陶艺看上去具有了视觉凝聚效果,不同大小和颜色以及不同组合方式,不同位置的点都造就了不同的陶艺设计。点的遥相呼应能够影响视线,形成空间的节奏感和动静变化。点在陶艺中的有序或者无序排列,构成不同的陶艺特色,给人一种宁静、安详或者动感活泼的感觉。

(二)平面构成中线的运用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两点之间的距离便构成了线,线是空间运动最为简洁的一种状态,线分为两类,直线或者曲线。直线在艺术设计中往往带给人一种阳刚之美,果断、明快、干脆、直率、坚毅,类似于男性的豪迈之气。而曲线则相对比较柔和,常体现出优雅、含蓄、感性的特点,类似于女性的温婉气质。平面构成中的直线又可以再细分为折线,是一种将直接通过组合形成的状态,折线虽然也具有曲度和转折,但是在气质上仍然保持这直线的阳刚之气。曲线中又可以细分为圆、圆弧、抛物线等,这些曲线都具有弹性和变化性,在不同的曲线状态下展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线的运用因为粗细、长短不一所代表的内涵也不尽相同,粗线条给人一种厚重感,而细线条给人一种纤细、敏锐的感受,粗糙的线条会让人产生一种苦涩和混乱的感受。在现代陶艺的设计中,线的运用非常多,通过线的不同位置及组合方式传达不同的情感。线条是极富个性和活力的设计元素,不同的线形变化和组合方式会赋予现代陶艺不同的艺术风格。直线的速度感和力量感在现代陶艺中有较多的体现,在视觉上给人明快的感觉,圆润流畅的线条使得陶瓷具有可青春的自由和活力,在设计中体现着生命的力量和激情。又或者是自然流动的曲线,漩涡式的组合方式,在陶瓷上展现出立体空间的美感和自然的韵律节奏。

(三)平面构成中面的运用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面给予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明显大于点和线,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不同的面也体现出不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几何形的面常具有谨慎、抽象的表达语言,任意形的面显得自由充满活力和动态美。面在陶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大件艺术品的设计中,面的表现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整个陶艺的艺术风格。不同形态大小、不同浓度、不同透明度的面对陶艺设计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面的叠加,创造出丰富多彩陶艺设计。画面的流动感与多种面型的组合息息相关,圆形的充实活泼、轻松明快,弧形的运动感和张力,几何形的现代性……不同形状的面综合运用于陶艺设计中,再加之以色彩的综合运用,从而丰富了整个陶艺作品的画面美感。

篇9

关键词:艺术体操;艺术价值;集体项目;规则;适应

规则的演变使得艺术价值的评分分值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其特殊艺术性的加分分值不断提高。这对于艺术价值分值的档次始终处于中下水平的中国队来说,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集体项目进入前3名的战略目标,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重点研究2001,2003,2005年版的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精神。

1.2.2 专家访谈法 在2004年12月8日~12日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的艺术体操新周期规则培训班期间,对我国有关艺术体操专家、部分高级教练员、裁判员进行访问座谈。

1.2.3 录像资料统计分析法 对第25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2002年“5A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2003年“波导杯”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以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等录像资料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在艺术价值方面的主要变化

2.1.1 艺术价值分值结构的变化 艺术体操竞赛得分是由编排分和完成分组成,编排分又包含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两部分。技术价值是运动员所完成身体动作难度和器械动作的总价值。艺术价值是对音乐、舞蹈的基本编排及特殊艺术性加分三方面进行的评价,占编排总分的1/2。从规则的演化来看,艺术性从20世纪80年代“编排的多样性”逐渐演变成为90年代后期的“艺术价值”并给予5.0分分值;在2001版规则中艺术价值终于从若隐若显、极其混杂和模糊中被单独分列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并予以单独的10.0分分值。开始强调器械技术的应用及其与身体难度的紧密结合,器械使用、熟练性、独创性等各项加分因素开始体现出客观和量化的特点。2003年规则在此基础上,大幅度缩减了基本编排在艺术价值分值中所占的比例,基本编排的分值从4分减为2分。此外在这短暂的两年中,就将“特殊艺术性”加分从4分增加到6分。2005年新规则又在2003年版规则的基础上将音乐再减1分,把“特殊艺术性”加分增加到7分(表1)。这进一步证明了在艺术价值加分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多样化发展空间。从近几年规则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殊艺术性加分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2.1.2 扩大了特殊艺术性加分空间 “特殊艺术性”加分是在2001年版规则中首次提出的一大加分领域,它包含的加分因素见表2。2003版规则不仅比2001版规则加分由4分提高到6分,而且将原来创新加分限制在1.0以内改为充分放开,不再受1.0分的限制,而是越多越好,即对艺术价值的特殊艺术性加分各因素不受限制。因此,这对每一支集体队伍来说,都可根据自身特点、优势进行编排,来获取更高的特殊艺术性加分。2005―2008年版规则在延续了上一个奥运周期的这项规定的同时又把特殊艺术加分分值增加到7分,占总的艺术价值的70%。由此可见,特殊艺术性加分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越来越被重视,它标志着器械技术向着竞技级别化的方向发展,追求独创性加分仍是艺术体操发展的主要趋势,可以说,它们是新奥运获取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2.2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艺术价值现状

2.2.1 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艺术价值得分情况的分析

第25届艺术体操锦标赛于(2002年7月12日―14日在美国的新奥尔良举行)。从那次比赛可以窥见中国集体项目的优、劣势所在(表3)。中国队的技术价值也占据较大的优势,与第5名意大利队相比,平均每项仅低0.175分,在五带的全能比赛中技术价值以7.75分排在俄罗斯、白俄罗之后获得第三名。但我国的艺术价值明显偏低,5带得分是前八中最低的,3绳2球的艺术价值得分虽然比5带要高,但与第5名、6名的意大利、乌克兰队比较相差0.9分,与第一名的白俄罗斯队比较相差1.50分。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编排的艺术价值方面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002年“5A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7支集体队伍中5带艺术价值得分最高为6.70分,最低为4.50分,平均分为5.27分。2003年“波导杯”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项目全能前八名艺术价值(表4),与满分10分的艺术价值相比差距较大。直到2004雅典奥运会上仍然表露出这种现象,艺术体操集体项目“3圈2球”决赛成绩见表5,显示出我国的艺术价值与希腊队是前八中最低的。与第2名、第3名的意大利、保加利亚队在艺术值上差距将近1分。可见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技术、艺术、完成三部分成绩中,艺术价值多年来未见突破,呈现明显的弱势。

2.2.2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艺术价值偏低的主要因素分析 艺术体操评分分为三个组别,即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完成分,艺术价值评判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特殊艺术性”加分。特殊艺术性加分因素,分值变化见表2。

2002年的5A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集体项目“5人带”的艺术价值加分,在比赛中获得加分最高的是四川队和浙江队1.1分(表6),但也只占加分总值的27.5%,与当时规则规定的特殊艺术性加分满分4分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也可看出我国集体项目在独创性、器械的使用两方面加分较弱,特别是独创性加分在参赛的14套动作中均为零分。然而,在2001年获得国际体联公布的独特性加分的运动队(集体)就有6支,共有创新24项。它们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希腊、意大利、瑞士、乌克兰,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俄罗斯队,占所有创新动作的29%,其次是希腊队占21%,白俄罗斯队占17%,意大利队占17%,瑞士占8%,乌克兰8%。由于规则的导向作用,2002年获得国际体联公布的独特性加分的运动队(集体)迅速增加到12支队伍,共有创新动作41个,前3名分别是俄罗斯队日个占总创新动作的20%、希腊队8个占总创新动作的20%、意大利队7个占总创新动作的17%。从以上的数据说明,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各队在特殊艺术性加分因素中,对动作的创新方面不够重视,使特殊艺术性加分偏低。

近两年来国际体联公布的获得独特性加分的运动队加分分值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表7、表8)。从以下统计结果也不难看出,保加利亚、希腊、意大利、巴西等国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创新领域快速地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惟一的一项0.20分的创新加分,这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003年“波导杯”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2004年“桂林安厦房产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集体项目全能2套动作“5人

带”、“3圈2球”的特殊艺术性加分情况统计结果见表9、表10。2003年波导杯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全能前6名的14套动作(国家队不参与计名次)特殊艺术性加分平均得分是3.历分,2004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集体前8名16套动作特殊艺术性加分平均得分是4.2分,与满分6分的加分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2005年的规则又把特殊艺术性加分增加到7分。从特殊艺术性加分主要失误的加分范围和次数统计表中可看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接器械时的加分动作水平低,器械运用加分动作技术的失误,导致特殊艺术性加分率偏低,最后直接影响成套动作的艺术价值得分。而世界优秀队伍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他们在比赛中器械运用往往可以达到100%的成功率。

可见,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器械运用,熟练性接将严重影响了运动成绩和名次。因此,新周期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应采取措施,改变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我国运动员的器械运用能力。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它不仅仅影响到完成的最后得分,它也将影响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得分,因为只有在相当高的成功率的前提下,动作的完美无缺是获得加分的主要保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2005新规则延续了2003年规则对特殊艺术性实行累计加分同时,又把特殊艺术性加分上升到7分,占艺术价值总分的70%,可见特殊艺术性加分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将是新奥运周期艺术体操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2)作为中国艺术体操主攻方向的集体项目,艺术价值至今仍处于世界中下水平,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制约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发展的瓶颈。

3)目前我国独创性加分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它已成为影响艺术价值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版特殊艺术性加分各因素间加分不限,从而更加突出了动作创新的重要性,再次证明了独创性动作是新时代艺术体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4)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特殊艺术性加分范围内,器械运用和熟练性接器械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弱势,已成为影响我国艺术体操技术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问题。

3.2 建议 1)加强对新规则的研究,准确把握规则精神导向,按照规则精神扩展编排思路,改进训练方法。同时应给运动员创造更多的国内外比赛机会,丰富比赛经验,尽快适应新规则。

篇10

【关键词】 FDI 湖南省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

湖南省作为我国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资本积累较少,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由于湖南省地处中部地区,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在湖南省的投资状况要比东南部沿海地区弱。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型的建立来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中用到的数据取自《湖南省统计年鉴》。

一、文献综述

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方向,即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实证结果两方面都有。Cantwell(1989)通过对1955—1975年在欧盟内进行投资的美跨国公司的分析,发现并非所有行业都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Driffieldn(2011)用模型对英国1089—1992年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FDI在英国的制造业没有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之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引发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是竞争。Barryn(2011)选用爱尔兰制造业1990—1998年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FDI对当地企业产生了负的溢出效应。Gaves(1974)通过对澳大利亚1969年产业层面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外资确实对澳大利亚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有着正面的积极影响。秦晓钟和胡志宝(1998)在扩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FDI溢出效应,通过检验1995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中39个行业的数据,发现FDI在这些行业中发生了正的溢出效应。潘文卿(2003)利用我国1995—2000年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我国工业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他发现FDI对我国内资部门的促进作用较大,导致了这些部门产出增长较快,在这些部门产生了正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溢出效应非常小。引进新的变量,进一步研究后发现,FDI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别较大,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FDI还没有技术溢出效应;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FDI对当地的促进作用已经变小;而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大。在关于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方面,F indlay(1974)认为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越高;而Haddad和Harrsion(1993)认为技术水平差距较小时,溢出效应反而较为显著;Kokko(1994)认为东道国吸收能力决定着溢出效应能否产生或产生的程度。此外,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条件、技术水平、劳动力状况等也都影响溢出效果。

二、FDI技术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1、FDI技术溢出的概念及特点

根据FDI技术溢出研究领域最著名的两位学者Blomstrom和Kokko的定义,FDI技术溢出指的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外商直接投资而引起的当地企业的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经济外部效应。东道国愿意牺牲自己的市场来吸引外资,无非就是因为FDI在给东道国带来资本投入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提高当地企业的科技含量,提升当地人才的素质等。所以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他本身是不愿意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技术溢出意味着他将失去垄断地位,甚至如果东道国企业因受益于FDI溢出而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水平,赶超跨国公司,还有可能对跨国公司带来负面影响。FDI技术溢出是需要溢出的输出方跨国公司和输入方东道国企业都参与其中的,也就是说,溢出的发生和最终效果是由输入输出方共同决定的。综上,FDI技术溢出具有外在性、非自愿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2、FDI技术溢出的途径

(1)竞争效应。跨国公司的进入会加剧东道国国内竞争,因为外资企业往往比当地企业拥有更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及营销技术,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就更具有竞争力,这些都迫使厂商不得不更有效率地使用他们的资源和技术,增强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产出水平。

(2)模仿示范效应。东道国引进FDI实际上是为当地企业提供了一个接触先进企业、先进技术的机会。另外,当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时,东道国的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市场,不得不利用这个机会向跨国公司学习,吸取跨国公司创新的经验和教训,减少试错成本。如果当地企业对先进技术等有较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那么通过模仿跨国企业,自身的能力便会很快得到提升。

(3)前后向关联效应。前向关联效应即跨国公司在与本地原材料、零部件等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时,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对东道国企业进行相关培训以及告知东道国企业相关技术,从而使东道国企业能够逐渐掌握这些技术。后向关联效应是指跨国公司与当地上游供应商之间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与东道国上游供应商合作过程中,会对东道国供应商提出要求并帮助东道国供应商改善他们的生产技术等。在这个过程中,东道国供应商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4)人力资本流动。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会在东道国建立工厂,招募大量的人才。跨国公司的进入会提高当地整体的工资水平,高的工资水平势必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跨国公司拥有前沿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制度及理念,其对员工的要求自然超过本土企业。所以跨国公司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来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东道国劳动力的素质。而当那些在跨国公司受过培训或者在其公司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流向东道国别的企业时,溢出便产生了。员工在跨国企业学到的技术诀窍、管理经验等会随着他们的转移在本土企业物化。

三、FDI技术溢出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1、建立模型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模型,假设湖南省的生产函数为Y=f(A,L,K)=ALαKβ (1)

在上面的生产函数中,Y代表湖南省的年产出,用湖南省的GDP表示;L代表表劳动投入,用湖南省的年平均就业人数表示;K代表资本投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表示;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用湖南省的FDI占全部固定资产投入比的函数表示,即A=A(FDI/K);α、β表示相关系数。

对方程(1)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得到:

In(Y)=InA+αInL+βInK (2)

全要素生产率A受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即A=A(FDI/K),所以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函数表示如下:

In A=mIn(FDI/K)+γ (3)

将式(3)带入方程(2)可以得到:

In(Y)=mIn(FDI/K)+ αIn L+βInK+γ (4)

方程(4)就是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从方程(4)可以看到,经济增长率由式(4)右边的四项决定,mIn(FDI/K)可表示技术溢出效应,m是技术溢出系数,如果m>0,那么就意味着在湖南省FDI存在着正的溢出效应,对湖南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溢出效应的大小由m的大小决定,m值越大,溢出效应越大;如果m

2、数据的选取

本文的数据从《湖南省统计年鉴》(1987—2009)和湖南省统计信息网整理得到。Y用地区生产总值表示;FDI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表示;L用年平均就业人数表示;K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γ是随机误差项。

3、计量分析

本文用EViews3.1对湖南省1987—2009年的数据(见表1)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回归,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回归方程为:lnY=-0.049ln(FDI/K)+ 0.467lnK+5.338lnL-

37.833

从回归方程结果可以看到,R2=0.9987,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非常好;外商直接投资占湖南省固定投资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湖南省生产总值降低0.0487个百分点。

4、结果分析

回归得到的m值为-0.04870,这说明FDI在湖南省产生了负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这一系数非常小,也就是说FDI在湖南省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技术溢出在促进湖南省技术进步方面的力量不足。

四、湖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及策略分析

1、湖南省利用FDI现状

(1)投资环境差。投资环境指投资经营者所面对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国际间的投资,其收益与投资地点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对投资者来说,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才有更大的盈利空间。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湖南省的投资环境较差。由于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发达程度比较低,有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够便利,增大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难度;优惠政策不透明,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对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研究不够。总的来说,湖南省的投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2)关于招商引资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湖南省招商引资二十多年以来,尚未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存在很多法律漏洞。加上有些招商主管人员在引资过程中急于求成,基本工作做的不扎实,在相关的法律规范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擅自行动,如城市招商中,很多房屋拆迁不规范。这样往往会引起事后纠纷,在给外商投资带来困扰的同时也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利益。

(3)政府官员盲目追求业绩,不顾投资好坏。一般政府官员在升职时都会考察其在任政绩,而招商引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察项目。所以有的政府官员为了增加政绩,盲目地扩大招商引资,一些负责招商的主管、领导甚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税收、土地租金等方面给予特惠,乱划工业园区,浪费国家土地。另外,盲目招商引资,不考虑本地区对外商投资的实际承受能力,不仅浪费了土地、人力、物力等,还给湖南省的声誉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甚至阻碍了湖南省的经济发展。

(4)引资实际到位率低,实际开业率不够理想,新增的项目总体规模小。招商引资时签订的合同金额都较大,但是后期实际外商投入的资金往往不足合同金额的80%。签订的招商引资项目很多,但是实际开业营运的较少。另外,湖南目前引进的外资大部分都只是以小额资金注入,没有国际性的大企业、大公司来投资建厂。知名的国际企业是获得技术外溢、改善湖南产业结构最好的“良药”,但是却缺乏该类外商投资。

2、策略分析

(1)优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外商考虑是否投资的首要因素。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状况往往可以决定引进外商投资数量的多少以及质量的好坏。经过一些实地的考察以及对报刊杂志的查阅,笔者认为湖南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投资环境:一是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各种腐败作风和幕后交易;二是加快湖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各种交通设施,提高能源、通讯、设备、基本生活设施等的综合配套能力,保证交通顺畅,通信及时,各种设备完善;三是优惠政策经过各级协商制定,不能损害当地人民的正当利益,不能搞特殊化,对待前来投资的外商要一视同仁,认真严谨地考察其投资能力与承担能力,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给予一定的优惠。

(2)完善法律规范。在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内,稳妥拟定招商方案,合法运作招商活动。在提供优惠招商条件方面,要取得投资财产的合法所有权,对国有土地的划拨要与国土法律保持一致。如为了提高招商优势,可实行对价制度,切忌不顾法律规定进行无偿划拨。

(3)加强对政府的监督管理,将招商引资透明化。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增强招商引资的透明度。对于有些官员盲目追求政绩,随意引进投资的做法要严厉打击。一是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外来投资者来湖南投资办厂,一般至少需要18种证件才能投资办厂,因此对所有审批项目应实行一个部门受礼,联合审批。二是减少地方保护主义。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市场应该是一个强有效的市场,各种法制法规也越来越完善,各种市场和企业的行为应该有着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那些地方保护主义的规章制度应该取消。三是提高服务水平,保证信息的对称。工商、税务、土管、城管、环保、外贸等部门要改变传统观念,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诚信,制定详细的招商引资规划书,并予以公布,切实做好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防止各种虚假引资。

(4)有重点地引进建设项目,加强对招商引资的后续管理。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考察招商引资项目是否适合湖南省的现状,能够给湖南省的经济带来多大的增长,杜绝盲目引进。对于有些政府官员为了提高政绩而虚假招商引资的,要严惩不贷。对于已经签订好合同的,要落实好合同上的内容,确保资金到位,将资金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去,而不是一纸空文。

五、结语

通过实证研究可知,湖南省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目前还十分欠缺,在有些部门外商直接投资甚至产生了负的溢出效应。所以想要利用FDI加快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就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注:本文受“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参考文献】

[1] 朱华:论FDI技术溢出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

[2] 郭先枝:江苏省制造业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5).

[3] 戚道安: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及政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5).

[4] 张中元: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研究[J].金融评论,2011(4).

[5]王慧:湖南利用FDI的现状与特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

[6] 王慧:FDI对湖南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6).

[7] 刘凌瑜:湖南省FDI对当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8] 莫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省1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地理,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