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6课《j q x》,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学习汉语拼音声母j q x及它们的书写笔顺、占格位置,j q x与韵母的拼读练习,j q 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第二部分读带有j q x音节的词语和儿歌;第三部分是认识五个生字,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字词的意思。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能够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 q 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 q x和单韵母的拼读,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j q x的三拼练习和ü上两点省写规则。
2.难点:ü上两点省写规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复习声母,区分b p d,为下面记住q做铺垫。
师: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咱们已经认识很多朋友了,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1)课件出示:b p d。
师:小朋友,瞧,这是三兄弟,让我们边读边观察它们都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b p d 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谁来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手势做拼音操,巩固字母的形。
师:看大家那么会观察,就再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这回老师做手势,大家一起来猜,看谁的反应最快。
(二)学习声母j
1.学习声母j的音和形。
(1)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三位新伙伴,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
(课件出示j q x的卡通形象)
(2)教师引导学习j,课件出示母鸡配上j的图片
师:图上画着什么?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一读这个字母吗?
生:图上画着一只鸡抬头望蝴蝶,所以我觉得这个字母应该读j。
(3)师小结:是啊,它名字跟母鸡的“鸡”差不多,但是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板书:j)
(4)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仔细看。
(5)学生试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6)开小火车读,齐读。
2.记住j的形。
(1)看图启发想象,你能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j”吗?
生1:“j”像一只伸着脖子的鸡。
生2:上面的“·”就像鸡头上的蝴蝶。
(2)引导学生用编不同的顺口溜或儿歌,发散学生思维。
生:竖弯加点j j j,鸡追蝴蝶j j j ;黄毛小鸡j j j 。
3.书写声母j。
(1)学生仔细观察拼音格,说说你认为j该怎么写?
(先说占哪几格,再说笔顺)
(2)师范写,学生抄写字母,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会读j , 还会认、会写,和j交上了朋友。
(三)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和x
1.师:仔细观察两幅图,用刚才学习j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一学,认一认,写一写。
2.学生试读,教师正音。开小火车读,齐读。
3.教师巡视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相机指导。
(1)学习声母q。
A、学生根据“七只气球”判断q的读音。
B、正音:小老师带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C、比较q和j的读音,总结出j不送气,q送气。
D、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q的形。
(左上半圆q q q , 像个9字q q q )
E、书写q:观察田字格的位置,描一描,写一写。
(2)学习声母x。
A、学生根据西瓜的图片得出x的读音。
B、用多种方式练读x。
C、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x的形。
(刀切西瓜x x x ; 像个叉叉x x x 。)
D、书写字母,学习新笔画,强调x的笔顺,学生练写。
(四)学习j、q、x与ī的拼音
1.出示j—i—ji ,指导拼读。提示“j”是声母,要读得轻而短。比较声母j与音节ji的读音不同。(双轨火车对比读)
2.请学生上台加上声调,当小老师带领小朋友读。(注意加声调时“ī”字的点要去掉)
3.读儿歌巩固音节:
jī,我有一只小花鸡。
jí,今年我上一年级。
jǐ,汽车上面真拥挤。
jì,弯腰来把鞋带系。
4.出示音节qī、xī,指名拼读,带调拼读。
5.读儿歌巩固音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朋友们站整齐。
大家一起做早操,
天天锻炼身体好。
(五)学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1.师:看,老师又请出了几对朋友。板书:j—üju
q—üqu
x—üxu
(1)请大家大声地拼拼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说出ü上两点不见了,就在后面的u上涂上红色,引起学生的注意)
(2)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j q x带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直哭,j q x说:“别哭,别哭,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就带你去。”小ü听了忙擦掉眼泪,拉着j q x的手出去玩了。
师:大家要记住j q x和ü拼出的音节,要去掉ü上的两个点。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
小ü见了j q x,擦掉眼泪笑嘻嘻。“眼泪”是什么呀?(生:ü上的两个点。)
2.回归整体,再次拼读巩固。
师:记了口诀,你能把它们拼得更好了吗?
A、练习拼读拼读音节,拼不好的地方多拼几遍。
B、指名读、齐读、分组赛读。
3.音节加入四声再次练习拼读。
师:看,现在我给朋友ju戴上了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jū jú jǔ jù)
A、同桌一起大声拼一拼,拼不好的地方要互帮互助,建议大家带上手势读。
B、看,我给qu和xu都戴上了帽子,像刚才那样,同桌先自己试试吧。
篇2
一、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
笔者按“问”者的身分加以梳理,通过表格,呈现这一部分内容。
《论语》120个“问”字,直接发问113次(因另有7个“问”字是在感叹句和叙述句中出现)。梳理整合表中的113次“问”,可以清晰地看出:谁“问”,“问”什么?(表中的“问”什么内容,有些部分是笔者提取的关键词或者概括)谁“答”,“答”什么?(表中的“答”什么内容,有些部分也是笔者提取的关键词或者概括)下面对113次“问答”作类化性地阐释。
1.诸侯君王卿大夫之“问”:概括来说,“问”的是“政”,“答”的是“仁政”。从具体章节来看,除直接“问政”的篇章季康子问仲由、赐、求可从政?(6.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2.1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12.17、12.19),定公问: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诸(13.15)?叶公问政(13.16)以外,还有问孝、仁、拜神、弟子好学、患盗、陈(阵)等,但这些“问”都可以说是问“政”思想行为的关联,或者说是君王卿大夫以问“政”为目的而引发的“问”。
从孔子的回答来看,都是围绕孔子的思想核心“为政以仁,为政以礼”来回答。如“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5.1)”孔子的回答与“遂行”就是明确反对卫灵公的“武治”治国思想,表达了“礼治”“仁政”的思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孔子的回答赋予了“君臣父子”名分的道德内涵,要求各尽其职,各行其道,纠正不符合名分要求的道德思想行为。孔子针对当时存在的弑君、弑父,僭越的行为,仁德、礼仪人伦秩序的悖乱现象,发出了“正名”的呐喊。治国安民就是要君臣“正”,尽其职,行其道,而道就是“合礼”的“仁道”。孔子其他章节的回答也是围绕“仁道”“礼治”的思想来阐发的。
2.孔子弟子之“问”:概括来说,“问”的是“仁”,“答”的是“仁”。先来说“仁”,整部《论语》讲“仁”109次,而113次“问”中,孔子学生直接问“仁”的也有13次。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2.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1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17.6)”,还有其他章节问“仁”及孔子答“仁”的内容。孔子对弟子问“仁”有不同的回答,到底“仁”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从孔子对学生曾参说的话可以推知“仁”的真意:“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吾道”就是孔子的整个思想道德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是“忠恕”。孔子对“忠”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对“恕”的定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而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所以概括说“忠恕”就是“仁”。
3.孔子及他人之“问”:概括说“问”的是“礼”,“答”的是“礼仁”。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孔子回答的意思是,礼仪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礼”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人的内心真正合乎于“礼”的仁德,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3);孔子入太庙(周公庙),每事问的懂礼行为及对周礼的恭敬态度(3.15);阙党童子不知礼的行为(14.44);厩焚,孔子问人不问马的“礼”问,“仁”问品德(10.17);曾子回答阳肤“为士师”的“哀矜勿喜”的“仁道”劝告(19.19);子贡回答公孙朝,老师(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19.22)。“文王武王之道”的“道”不就是包含“礼”“仁”为主要内容的“道”吗!而“礼”是什么?《论语》中孔子没有明确回答,我们可以参见《礼记》中孔子及言游谈及的“礼”:“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就是做事的准则)”,“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然。’(子游问所谓礼,恐怕就是指导人们抛弃坏的而保全好的行为吧?孔子说:“是的”)”。所以孔子及他人之“问”,问的是“礼”,答的是“礼仁”。
二、孔子的思想体系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8)”。“叩其两端”是孔子解决鄙夫之问的方法,在这里我把这种方法拿来,“叩其两端”——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用来解决《论语》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问题,明晰孔子的思想体系。
由以上对120“问”中113次“问”什么?“答”什么?的整合优化可以得出: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包括恭、宽、信、敏、惠、忠、恕、孝、弟、知、勇、中庸等内容。从“仁”的思想体系出发,生发了孔子“仁政”的政治观:为政者应为民表率、礼让为国、诚信教民、举用贤才、具备温良恭俭让等美德;生发了孔子“仁爱”的德行观:忠恕贯之、孝弟仁本、恭敬合礼、谨慎言行、忠信交友、君子修为、中庸之道、博施济众等仁德;生发了孔子“仁教”的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不愤不启、学文修行等教育观念;生发了孔子“仁学”的学习观:学诗学礼、持之以恒、三人有师、不耻下问、学思结合等学习观念。
篇3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82-02
一、研究背景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重点要求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需要强化案例教学,而且规定案例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作为专业学位点建设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达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共同提高的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方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解决本专业领域范围内生产实际问题,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环境生态学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该门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环境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案例设置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案例,尤其是本土环境案例,如2011年绵阳涪江水污染事故、5・12地震后期龙门山生态环境监测及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规划设计等教学案例,对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师生互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步骤
1.师资培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还处于启动阶段,《环境生态学》的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案例教学法能否够达到期望的效果,显然《环境生态学》师资力量是不足的,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方面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培训任课教师撰写《环境生态学》课堂教案和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一份优秀的《环境生态学》课堂教案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教案的框架内容来源于教材,但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践基地和合作企业成功案例。同时,基于教师个人经历可以引进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教学案例来使用,甚至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环境事件编写虚构的教学案例。如“受损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案例编写可以模拟川西地区草原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修复措施。撰写了优秀的教案,还必须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开展案例教学。而大多数从事传统理论教学《环境生态学》教师没有从事过生产实践锻炼,因此,案例教学实施需要具有生产实践经历的教师才能发挥教学效果。所以师资培训过程中需要遴选一批优秀年青教师到实践基地和相关企业单位去锻炼,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尤其是本土教学案例,将这些教学案例进行整理和汇总,归纳到《环境生态学》教材相对应的章节,充实到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实施案例教学。
2.调整教学内容。大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偏多,实用性内容偏少,尤其是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章节明显不足,这对案例教学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如现行教材中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分别为独立章节,虽然这些内容对后面学习群落生态学奠定了基础,但这样章节划分太细,许多内容可以进行整合和压缩,需要精简和压缩。把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三部分内容合并为生态学基本原理,理论内容可以减少10课时。同时,环境工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联系紧密的应用技术需要加强讲授。
从2000年到2050年我国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战略需要,《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教材需要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内容。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西北地区荒漠化与防治、华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东北地区湿地保护和西南地区土地退化及石漠化防治等,都是国家需要长期治理才能得到控制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知识、措施和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投入到环境建设工程中。
3.案例库建设。虽然早在2015年6月,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案例教学中心网络平台建设就已完成并开始运行,教学单位可以共享优秀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资源,但培养单位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环境生态学》案例库。由于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基础水平有一定差距,全国教学案例库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自身的教学培养需求。而且,培养单位的《环境生态学》案例库建设应该依托地方发展需要,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特别是本土生态环境建设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突出体现,才能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合格研究生。
4.组织实施。(1)课前准备:教学案例开课前一周教师告知学生们案例内容及教材内容对应的相关章节,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案例材料预习与分析。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本土案例而且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可以个人准备,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等,这样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陌生案例而且内容相对复杂,由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小组规模,任课教师组建兴趣小组,团队合作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总之,做到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中,都有机会进行个人能力展示和知识水平表现。(2)课堂开展:教师把教学案例讲述结束之后,如果需要把问题列出,尽量详细地列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开展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措施。讨论的形式可以采取灵活方式,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辩论,也可以通过技术模拟。对于具备野外教学条件的案例,安排在校外实际场景中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们更能掌握教学案例内容和精髓。工作之后遇到类似的案例就可以仿照课堂教学中的技术方法进行解决。(3)课后总结: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简要撰写教学案例报告(如污染场地修复调查报告、修复技术方法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撰写完成后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尽快评阅并对学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报告开展讨论、点评报告撰写过程中优缺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案例。至此,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才算完成。
5.教学评价。制定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依据非常重要,评价体系包括:一是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情况的评价。任课教师的评价方法由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考核领导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主要来自环境工程专业教授、校外导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但真正做到客观评价确实不容易,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大家对研究生案例教学方法也不熟悉,导致教学案例与课堂理论知识割裂,所以任课教师就需要向有经验的研究生教学案例教育的学校学习交流。对研究生的评价主要分为课堂表现和分析报告的评分。每当案例教学结束时,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报告的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给出相应的分值,综合成绩=课堂表现×30%+分析报告×50%+团队协作×20%;根据公式得出综合成绩既可以表示公平,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三、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实施,既突破了理论教学壁垒,又创新了案例教学新模式,顺应了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趋势,因此,《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需要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大力推广。同时,《环境生态学》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各高校的成功经验,继续整理补充教学案例库,探索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邀请校外专家合作,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敏慧,叶长兵.环境生态学本土环境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8):52-55.
[2]王应密,张乐平.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66-171.
Explore of Curriculum Case Teaching Mode on in Environmental Ecology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
LIU Quan,HUANG Wen-jun,HUANG Tian-zhi,DONG Ting-xu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Mianyang,Sichuan 621000,China)
篇4
“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以课堂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摩、反思等反复的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一个教学的故事加上一些精彩点评,这里的点评就是在叙述一个教学问题时发表的一些看法。案例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性,也非常适合第一线教师撰写。
为了便于教师了解“教学案例”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构思和撰写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确定教学案例的类型
教学案例依据不同的写作目的以及确定的范围、时间、重点,可分为不同类型:有偏于宏观的,大到介绍一个地区或学校的教学的总体情况、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教学改革的整体情况等;有偏于微观的,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详细叙述教学与改革的整个过程,也可以侧重说明教学的一节课某个情境片断;可以对教学理论分析,但更侧重对教与学的实践描述。
二、拟定教学案例的要素
案例的写作没有统一的格式,但从案例包含的内容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案例大致会涉及以下几个要素:
1 主题
教学案例总是有主题的,要借助主题反映事件的内容或形貌。一般来说,案例有两种确定主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主题。如反映课堂教学事件的“课堂大笑之后”,反映与学生交往行为的“闷葫芦讲话了”等;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要问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主题。如反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学生启发的“教师要敢于说不知道”,反映教师引导学生行为转变的“言传身教的效应”等。写作时应选择最有收获、最有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
2 引言
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有一两段话也就可以了。主要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引言可以起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目的是使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3 背景
教学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任课;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随堂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4 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只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案例的主体,切忌在叙述上的简单化、表面化。
5 结果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是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结果。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过程,还要交代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6 点评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观点和分析。点评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的一个“后进生”转化的事例,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提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点评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能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上述教学案例包含的内容不是案例的形式结构,也就是说,不见得每篇案例都按上述几部分确定(当然,也并不排除这种排列方式),只要在案例相关内容的叙述上,考虑到以上几方面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加以组合就可以了。
三、教学案例的撰写
写教学案例要考虑方法。掌握了写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笔者认为,除了平时多学习、多积累素材,学习他人的案例作品以提高写作技巧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案例写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案例研究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方面,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纯为理论而学理论的不足。另一方而,教师学习理论的出发点是为解决自己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这样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方式,使教师能不断地内化理论并将其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2 案例写作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力杠杆。一方面,它是触发案例研究的重要条件,也是案例写作内容和材料的主要资源。另一方面,自我反思为教师的案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是写好案例的基础,而案例研究与写作必将有效地促进教师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形式,使之逐渐成为研究型教师。
3 案例写作与行动研究相结合
行动研究是教育研究发展中的重要趋势。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教师从事行动研究,可以促进其进行自我审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案例写作为行动研究的文本呈现,可以真实地记录研究的过程、效果,促进行动研究的有效开展。
4 案例写作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篇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实施新课程的瓶颈,那么如何促进新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日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案例教学是通过典型案例呈现出实际工作的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受训者能更有效地接受新的观点和理念、提高行为技能、改进内隐决策、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则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又解析某一教育理论。因此,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教学案例关注的是学校、师生、教学问题的解决,它可以激发教师对实践问题作出多样化的理论解读,促使教师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都具有诸多价值和功能,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和桥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促进每一位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其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2.运用案例教学,把接受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分析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换位、集体讨论、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3.记载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提升文字功底,积累教学经验。
三、研究主要内容
1、目前教师专业水平现状的剖析,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和对策;2、探索案例特性,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密切关系及作用;3、探讨如何撰写案例和案例教学,“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4、寻求精选、分析、拓展、研究案例教学的方式,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本园A、B教研组为研究基地,行动研究法为侧重点,采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研讨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
五、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6-2007、7):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开题;完成本课题的组织工作;开展园本案例的学习,培训,通过讲座、座谈、教研组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对课题新理念能融会贯通,增强教师的的研究意识、整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教研信心。
第二阶段(2007、9―2008、7):精选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案例教学,使教师对教育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及多维度的解读,将具体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一并思考,从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
第三阶段(2008、9―2009、7):根据每一个教师的现有专业水平和个性化学习需要,适时、适宜地开展教学案例的撰写和研讨活动,反思自我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2009、9―2009、12):以多种形式与方式进行课题成果展示,介绍经验,推广、汇编优秀的典型案例,整理教研活动实录,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有关工作
六、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领悟案例的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观念的转变起始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与新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的学习引发了教师原有认识与新观念之间的矛盾,而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与认识提高的过程。
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和作用,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感悟到案例研究的意义:1.案例研究可以分享教师实践的智慧。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案例来传递;全校同伴的经验,通过案例来分享;教师、专家“实践共同体”以案例为载体对话与交流。2.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教学案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在典型情境中应对的策略、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3.从案例研究中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案例研究是教师研究特有的话语系统; 案例研究是教师实践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师正是从案例中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二)精选名师典型优秀案例,结合本园实践,组织教师研究,促进教师再学习再提高
1.以研讨为主导,交流、反思融于教学实践中。
精选名师典型优秀的教学案例,并汇编成册,教研组组织教师教研活动时,组织教师专门学习。从而促进了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2.“观课”,研究、借鉴他人的优秀案例。“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注重在教研活动中提倡合作、互助、共享意识采用不同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
3.在研讨――实践――评议――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06年的9月到现在,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同课异构的“一课三研”等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学习理论――现场教学与探析――认识提升等研讨程序,引领老师们把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变成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三)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提炼和积累有价值的案例
教学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反思;六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19-02
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技能。科学可行的教学反思方法有助于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研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快速的提高体育教学技能和体育课堂教学水平。笔者经研究分析和总结,提出以下几种教学反思方法,以供同仁们参考和借鉴。
一、“撰写日常教学日记”提升法
撰写教学日记是体育教师利用平实的文字把体育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受、体会、疑惑、酸甜苦辣和得失利弊等典型事例详细的记录下来,在课后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反思方法。如,体育教师可在一节体育课,一周、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的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翻阅已撰写的教学日记,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并一起与同组的体育教师展开讨论,谈谈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办法、补救措施和启发,今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争取达成共识。[1]同时与大家讨论共同关心的难点或热点问题,从大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吸取精华,取长补短,以获取教育教学经验或得到启迪。
又如可通过翻阅教学日记,认真总结和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安排是否恰当,教学方法选用或运用是否得当,学生的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有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和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正确和妥当,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和改进,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成败得失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困惑等等。[2]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思纠正,成功的方面继续要加以改进和发扬,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请教给予解决。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学习、总结、反思和积累,必将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撰写典型教学案例”提升法
撰写教学案例是体育教师把平时值得研究的典型问题或事例进行归纳总结,并用精炼的文字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为自己今后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提供可借鉴的典型案例。如,体育教师可对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典型的教学案例或非预设生成的突发事例采用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评析与反思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这些值得研究的教学典型案例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既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也有反映一个案例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有助于体育教师把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养,外化为教学技能或教学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钻研、理解和运用。[3]通过撰写值得研究的典型教学案例,再经过总结、反思和分析研究,把解决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和非预设生成等典型教学案例的经验、方法和手段,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供同仁们共同学习借鉴或参考。
三、“参与集体备课”提升法
集体备课是体育教师借助于他人的评判, 特别是同事的建议(或意见)和帮助,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总结和反思,借众人之力,集思广益使问题和不足得到解决和纠正的一种重要途径。[4]如,体育教师可根据学校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可具体到周、月和每学期定期进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内容包含学期初同组的体育教师在一起研究教学进度、教学实施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以及学期中期汇总阶段性的问题并讨论或商议应对的策略,并在学期末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方案。[5]集体备课的形式很多,如校内同组体育教师集体备课,县内外体育教师的跨区域集体备课,通过网络教研开展的跨市和省的集体备课,都是目前教研成本比较低,且高效、实用和具有新意的集体备课形式。如,可在体育论坛、QQ群和博客圈针对某个教材,大家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或课题,通过网络协调实现跨市和省的集体备课。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或教案,并发送到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并由全国优秀的体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家进行“剥皮式”的修改,指导和点评,以鞭策上传者根据反馈意见或建议进行及时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不仅充实了网络教学资源,还为体育教师提供了网络教研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共同提高的目的,采用此种教学反思的网络教研形式可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篇7
关键词:秘书;素质;能力;专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信息服务的市场扩大,对秘书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可以预测,到下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现代结构的生成以及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秘书工作将更受社会的重视。它已不仅仅是一种较高级的职业,而且会成为吸引千万劳动大军的一门新兴行业。企业秘书必须是思想品德上的“马列者”,工作上的“老黄牛”,文字能力上的“作家”,综合素质上的“军师”,办事上的“经纪人”,思想上的“战略家”。
二、秘书的能力构成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必须,同时也对秘书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与传统意义的“秘书”相比,现代企业要求秘书更是“全才”,必须具有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预见和广博的知识,集多能于一身,构建自身的能力结构,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素质
企业文秘人员应具有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1)是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基础文化知识,如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思想史,社会发展史,哲学理论等。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企业要生存发展,必然要进入世界市场参于竞争,这就要求文秘人员不仅要了解本国文化,而且要了解国外业务伙伴所属国家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变迁和民族文化形成。例如日本企业倡导的是儒家理论,强调职员、公司是一家。而美国企业则更多地倡导开拓、奋斗、竞争精神,强调创新和自我实现。了解本国文化,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准确把握不同国家的特点,对于开展办公室工作有很大帮助,在经济联系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这一点更是突出;(2)是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基础文化知识。当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离不开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高科技含量的企业生产,以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为基础。同时,现代办公设备日益复杂化、高技术化,没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很难学习了解其原理和性能。总之,文秘人员没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就很难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新技术,就不能为企业内各部门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2.具有较强的是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文秘人员的重要能力之一。汇报工作、接待来客、协调沟通等都要通过表达。文秘人员应当准确、及时、简洁、规范地表达工作情况,准确把握何时该说什么,何时该写什么,说该怎么说,写该怎么写,只有在这些问题上把握适度,才算是真正具备了较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靠什么?在口头表达中,要靠驾驭语言的能力,靠丰富的词汇量,敏捷的思维,清晰的语言以及语气、手势、表情、体态等。在书面表达中,要靠准确的词汇使用、严谨缜密的思维、得当的文章体式、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等。书面表达的要求就是准确、规范、简捷。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办公室人员的书面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秘人员必须学会熟练地在计算机上进行文字处理。四是公关协调能力。通过文秘的公关协调工作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本企业提供其他企业的信息,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协调就是协调本企业内部上下级、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和谐关系,并通过我们的工作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营造一个祥和、互助、奋发向上的企业氛围。由此可见,文秘人员的公关协调能力至少应当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辅助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3.具有主动性和一定的前瞻能力
领导交待了什么,自己便干什么;领导没有吩咐,自己就乐得无事。像这样被动地接受领导交办的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称职的秘书还要善于“没事找事”。秘书要有灵活的大脑,从行为表征上就是会思考问题、会办事情、会出点子、会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会对过失进行补救。这“五会”有着丰富的内涵,每一会都有很高的要求,要当好一个现代的优秀秘书,必须勤恳磨练,不断学习,努力创新,适应时展的变化和要求。在领导作出指示前,秘书头脑中就要先有一个工作思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秘书时刻想到领导的需要,工作走在前面,有前瞻性,及时为领导提供所需情况,主动协助领导做好工作,既能减轻领导的压力,促进领导提高工作成效,也有助于秘书找出差距,提高自身能力。另外,秘书是领导或企业的参谋或军师,是领导或企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秘书应当发挥顺风耳和千里眼的作用,把平时搜集整理的信息,特别是市场竞争信息、超前预测的方案、调查研究的情况及时、准确地提供给领导或企业,并把超前思考的优良方案提供出来,以便领导或企业及时掌握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反应。这就要求秘书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围绕领导的主管或分管工作,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一线实情,敏锐地发现问题,提供领导决策参考;广泛阅读报刊,收集信息资料,听取多方意见,获取正反两方面情况,促进领导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做出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决策;加强对有关单位完成领导所布置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领导的决策落实到位。
篇8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专业 混合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一、引言
混合学习将传统教学模式和E-Learning(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与学生和在线学习的混合,而网络平台恰恰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体现其资源丰富,共享性、开放性、交互性好等特点。
任务驱动方式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及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设计比较合适的教学案例及学生可选案例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基础;实施、保证任务按计划完成,避免学生抄袭及找别人代为完成是比较难控制也是较为关键的一环。要解决以上问题及更好地保证任务完成,就要采取一定的组织策略及方法。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能够及时反馈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督促引导学生进一步更好地完成所分配的任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以便优秀者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混合教学模式已具备充足的硬件设施,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好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制定一个可行的、容易量化的方案。
二、案例设计
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之后,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重新组织课堂教学体系结构,设计合适的综合案例,由易到难把综合案例分解为相应的小案例。
1.教学案例设计
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学习“程序设计”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有体会:随着知识的增加,对事物的认识也会产生变化。所以我们用一系列的循环知识单元,代替平铺直叙的知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以这种方式设计案例,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重点研究如何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子案例,进而实现大的综合案例的开发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理论知识点多,案例分散等缺点,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高,自学能力差,探索精神缺乏,在这一背景下,找出一种比较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自学能力的案例及方法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设计案例,每个小案例作为一个任务分配给学生进行练习,在不断的任务分配及完成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任务的难度,所有小案例完成时就能把所有知识点综合掌握。这种方式既能改变以往知识点多,案例分散,学生难于把各个案例联系起来,知识掌握不系统等弱点,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可选案例
为了保证学生对案例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和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在基于教学案例的基础上,使用和教学案例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另外给出一定的选题空间,让学生在指定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于教学案例内容的设计案例,分小组实现各自的功能模块。例如:教学案例为项目申报管理网站,学生可选案例为教学网站、班级管理网站等。这样既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发挥学生的创新作用;学生既能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点,又能提高实践能力。
三、任务驱动学习的保证
1.任务驱动学习的特点
根据学习过程的基本特点,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制定各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包括创设任务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分析学习任务、提出学习目标、自主或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学习成果评价、总结提升等几个阶段。任务驱动方式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及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在于实施及按目标完成任务,避免学生抄袭及找别人代为完成的现象。如何更好地保证任务较好的完成,要采取一种合理的组织策略及方法。
2.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种有利于教学的要素混合,其关键是如何混合,混合什么,何时混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等诸要素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分类策略、教学分步策略、学生分组策略等。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及时反馈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督促引导学生进一步更好地完成所分配的任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以便优秀者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混合教学模式已具备充足的硬件设施,关键在于今后如何运用好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制定一个可行的、容易量化的方案。
3.混合教学模式下任务的实施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和视频,帮助教师讲解基本知识点;把课件及视频等课程相关资料上传到ftp或者教学网站,便于学生课下学习及模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对“程序设计”课程及教学大纲的理解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综合案例,把不同的功能模块作为一个小案例以任务的形式演示并分发给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多样沟通机制,定期检查交流,及时指导学生完成下达的任务并收集学生对教学及任务完成中的各种问题、建议;在任务下达与收集时采取组长负责制,利用网络形式提交(包括网站或ftp等形式),保证任务的及时下达及上交。
教学任务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综合案例、任务(子案例)驱动学习、混合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部分,包括各自的组织策略和方法,前面部分为后面过程提供基础,后边过程的执行为其反馈信息,验证其执行效果并提供改进的意见及方向。
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学生自选案例为主要任务,任务的及时下达与按时完成为过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指导教学与交流的机制,教学评价对学生和老师起到一种监督作用,教学反思使学生和老师总结过去一段教学中的问题及经验进行反馈,增强过程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整个教学过程中任务(子案例)设计、混合模式教学和教学评价为一个循环子过程,前一个子案例在混合模式教学中进行引导与交流的同时,为下一个子案例设计提供改进策略,前一个案例完成之后要进行一次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结果,通过信息反馈调整下一个子案例的设计难度和布置时间,既让学生学好基本知识点,又不增加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混合模式教学可设计为案例学习阶段、案例实现阶段和新案例开发阶段,案例学习和案例实现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而新案例的开发阶段,分小组完成,根据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类型,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发挥了个体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混合教学模式提供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利用ftp和教学网站提供课程资源的下载及作业的提交,并根据提交作业的质量,给出下一阶段案例,并有重点地改进上一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解决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保存并分析任务完成的相关评价指标,给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建议,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
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在成果评价总结提高阶段,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效果,主要是对有效思维方法的总结,评价学习效果与学习各要素的匹配性,形成产生式系统,提高元认知活动水平。在此阶段给出一个可行的任务评价方案,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登记表(包括任务是否按时完成、完成效果、实验报告等)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依据。
2.对老师教学的评价
学生除了对教师的年度评教外,教师自己为提高教学质量应采取“问卷调查”、“谈话法”。问卷主要调查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进度等内容,列出具体项目,而不设定回答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提出意见,以便教师可以及时更正。“谈话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面谈、网络交谈、在线留言等形式。
3.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及最终的考试测验,可以检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教学案例的完成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的认真程度,能按时按要求完成教学案例的同学可以基本确定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可选案例的完成情况,反映了不同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所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可选案例由多人分组完成,能体现出团队的配合情况。最终考试形式的测试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检测在案例任务完成时是否有代为完成的现象。在三个阶段的测评中,给出一定的成绩,根据各阶段分值的分布情况,给出每阶段权重值,最终成绩由加权求得。分析各阶段的测评结果及最终结果,对各阶段的教学效果及最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找出优势,改正不足。
五、结语
在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机制下,以小案例为任务驱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在逐步完成各个小案例后达到一个大案例的实现,减轻学生对大案例的畏惧感,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程序设计的各个知识点,并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组织学生完成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远鹏,张四洋等.基于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30,(3):285-288.
[2]樊艳英.《程序设计》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4,7,(11):2621-2622.
[3]官全龙等.基于的教学评估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6):2558-2560.
篇9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有多种方式,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穿透其中,该文通过笔者近年来的实际教学讲了几点心得与观点,希望能与各位教师及教育爱好者进行探讨,互相交流,进而把教学工作搞得更好,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网为中小学生创造了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途径。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并使用信息分析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即使没有教师和书籍的帮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学一些东西。
(2)培养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一种倾向,主要是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需要中产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时候,一开始学生往往会产生好奇和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一些内容机械重复训练,有的内容很枯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慢慢下降。所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不能半途而废,要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和持续的热情来学习。
(3)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实现工业产业化,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在这个时代,知识创新起着核心作用,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最佳推动力量。因此,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作为一个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独立思考,培养优秀的创新意识,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而不是为学生安排好一切,让学生吃现成饭。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新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例如:①在Word中图文混排时,需要使用绘图工具栏,笔者只是把工具栏上的工具,如,阴影、3D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技巧提示给学生,具体的操作让学生自主完成。②选择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案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实施信息技术创新,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多媒体作品的整体优化》这节课,教材以“苏州园林”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为例介绍知识,设置多幅图片进出动画效果。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小卡丁车赛”的教学案例,出示卡丁车分别沿直道、弯道和环湖的3个不同比赛场景,直线、曲线和圆3种不同的动画路径效果可以通过设计来实现,巧妙地将3个层次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会主动去思考并尝试下一个任务。可见,选择合适的案例能够营造创新氛围,增加课堂的活跃程度。
(4)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在网络这章教学时,告诉学生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合理则斩妖除魔,如果运用失当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造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教学中要说明互联网的优点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信息道德意识。另外老师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还把自己的模范行动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正确把握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5)选择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案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操作,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对技能的应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注重整体规划,选择的教学案例应能把各个操作任务自然、贴切地整合在一起,并保证各个操作之间具有连贯性。例如:在执教《第6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时,笔者就将教材中第1节的“用数码相机获取图片”与第2节的“图片处理的基本法法”两个知识点进行适当整合。上课前,笔者将数码相机带入机房,多角度地帮学生拍些合影。随后,将拍的合影通过数据传输线或读卡器copy到计算机中。之后,使用极域电子教室广播浏览刚刚拍摄的合影,并要求学生边欣赏边组间讨论对这些照片的主观感受(由于合影是在室内拍摄,其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最后,自然过渡,布置具体的操作任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来获取信息、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作为终极目标来学习。
(6)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化难为易,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纪律性差,容易犯困,只有不断地改变教学形式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并拓展知识面,才能使他们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到具体,通过趣味练习,如,利用媒体设计一些关卡、抢答题、带有娱乐性质的练习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心底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担”的目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个人的情绪对于学习有很大影响,对于学生更是如此。当学生他胆怯时,有意识地引导;当学生没有勇气时,组织同学们给予鼓励,当学生成功时,就和同学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目前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会计教学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详细的研究,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
一、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瓶颈
(一)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并没有结合市场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来更新学校的教学理念,这样就造成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发展需求不符合,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时候,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则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使得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二)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教学管理体制是规范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管理制度,但是从目前的实际调查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例如,教学管理在对教师的考核方面,并没有按照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师的工作懈怠,不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的开展,阻碍了会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的重要指导者,如果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缺乏,这将会严重阻碍会计人才的教学,不利于会计人才的科学培养。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一些实际案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会计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四)教学案例选择不科学在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把握并不是非常的准确,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不科学的问题。因为教师对案例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把握,并且对这些案例内容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就会选择这些案例进行课堂引入和讲解。而学生也学习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识。这就说明,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如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就会出现课堂逻辑混乱或者是讲解无效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源头改革,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首先,学校要进一步搜集市场有关会计人才需求的就业信息,然后根据就业要求,改革学校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理念更好地与社会市场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既要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学理念的改革,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根据新的市场需求来改革基本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就业的实现。
(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与规范,是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问题解决的重要制度保证,只有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才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一个科学的指导。建立健全考务体系与成绩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学籍管理体系等,将对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落实到实处,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推进财务会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
对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问题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第一,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教师开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教法等理论知识的培训,让教师充分掌握教学所用的基本知识以及方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第二,学校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财务会计教师,尤其是应聘一些具备丰富的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会计实践教学,巩固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面对市场就业。
(四)提高教学案例的适用性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还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案例的适用性。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在选择实际案例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实际理解力和学习力进行一个基本的测评,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案例学习的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备选案例进行科学地筛选,使教学案例与课堂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地对应性,促进教学案例使用效果的进一步加强。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文中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发展动态,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的发展,培养更多的财务会计人才。
作者:赵爱霞 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影视艺术技术
- 下一篇: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