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核心制度考核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核心制度考核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谢桥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谢桥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 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 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外,并将处罚结果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个人晋升、年终考核等挂钩。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3.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了谢桥卫生院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和恶性事件。
4.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医院安全
篇2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 绩效考核 关键考核指标
医院绩效考核处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6年我国国务院便公布了《关于绩效工资的改革方案》,要求对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即要将医务工作人员的薪酬与其工作业绩相联系。2009年3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各级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做好医院绩效管理考核。当今已经实施绩效考核的医院大部分将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工龄、工作量以及技术成果等相关评估因素相联系。这种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使他们积极提高技术水平、进行科研攻关以及完成更多工作任务,有利于医院的资金和技术积累。但是,目前我国各大型综合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在推广的过程中仍未形成统一的途径[1],本文从大型综合医院绩效考核关键指标(KPI)进行论述,拟从中找出关键参数进行量化设计,为大型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和推广提供可参考性依据。
1.大型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指导思想
第一,医院作为社会医疗保证体系的核心和直接执行单位,在新医疗改革的方案的指导下应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持医疗单位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第二,支持国家根除长期以来“医药养医”的弊病,逐步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收入。第三,推行医务人员聘用制,形成能上可下的岗位管理制度。第四,支撑医院技术更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2.确定医院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KPI)
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指在整个绩效考核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考评指标,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企业(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制约医院发展的核心因素。常用的评分制度有百分制和十分制,根据医院具体考核情形可以自行设定。
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般特点和医院企业单位的特殊性,这里建议将其评价体系划分为工作量、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服务行为规范、成本考核五个维度。在医院绩效考核关键指标中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分别规定具体内容进行考核评估。
2.1临床科室及其医疗组
大型综合医院里临床科室及其医疗组医生的工作是其医院工作之根本。该部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评价及发展规划,在考核体系中建议列为重中之重[2]。在工作量的划分上可以设定季度或月出入院人次,门诊量,手术治疗次数等基本考核指标,在教学医院还应设计如授课次数、讲座次数、科研成果(的数目、等级,申请课题数量及质量)等。医疗服务质量可以设计为诊断符合率、患者治愈率、患者好转率以及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次数(率)、被评全院甲等病例数目、用药合理性等。工作效率可以从医疗文件书写和科室日常单据归档的及时性、病床周转率、平均手术人次、治疗及时性、门诊病人等候和治疗时间等方面来评分[3]。服务行为规范则设计医院规章制度的遵守性、廉洁行医标准、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等。成本考核中设计治疗手段的收支结余和医疗成本控制评分。
2.2护理组
在当今国内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境况下,护理人员因为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最为频繁,护理人员的工作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工作量考核可设计平均护理治疗次数如日平均针刺量、月夜班次数、患者周转率等。服务质量考核指标可分为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质量、医疗垃圾分类与毁形、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级别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与器材完好率、核心制度执行率等指标。服务效率可以从护理文件书写及时性、健康教育宣讲到位率、基础治疗的及时性等方面评估。服务行为考核指标设计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的遵守,医疗核心制度、服务规范、物价政策的执行、廉洁行医以及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等。成本考核则应参照临床医生组指示严格实行成本控制,核算收支结余。
2.3医技科室(如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
在大型西医综合医院中各种医学先进仪器的检查核化验结果是帮助临床医生判定疾病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中,医技科室的收入和诊断准确性是影响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对这些科室工作量考核上设置核准科室月或季度平均医学检查人次或检查项目数是其工作量考核基本环节。对服务效率的考核则设定如患者平均等候时间、患者检查时间、检查报告单出具及时规范性等指标。服务行为考核指标仍以遵守法律及医院规章制度、廉洁行医、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率等。成本效益考核指标则根据科室现状核定各考核单元基本收支结余,考核实际收支结余和可控成本的增减情况。
2.4后勤、行政科室(如人事科、医务处、后勤部、食堂等)
后勤、行政科室是医院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它们是保证整个医院安全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在工作量考核中首先要明确不同部门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对其职能履行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服务质量考核指标要设计差错事故发生率、医院技术职称与学历的评估、各项报表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率等。服务效率考核指标可以设计服务工作及时到位性、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性、各项便民惠民措施落实到位状况。对其服务行为考核指标首先要考核对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的遵守,医疗核心制度、服务规范、物价政策的执行、廉洁办公、患者和员工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等。对其成本效益考核责核定其可控成本支出,考核实际支出与结余的动态增减状况。
3.大型综合医院实行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单方面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忽略了社会公益性
我国人民群众在选择就医之时往往过分迷信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该部分医院往往病源充足,医院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甚至出现科室病床医疗组实行承包的状况。各个医疗组为了增加收益,大量收入病人,而医护人员短缺,容易造成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下降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的增高
3.2绩效考核制度过分严厉,医务工作者工作性不高。
部分医院在进行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的时候往往关注于对违反制度或不能完成工作目标的科室进行处罚,而对于工作突出、服务质量好的科室未能进行有效加分和补偿。这种考核制度造成医务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想法,严重限制了其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科室工作的开展。
3.3绩效考核制度趋于形式,可执行度不高
总之,新的世纪我国医疗事业飞速发展,各个大型综合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认真实行医院绩效考核是我国当前进行医疗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关系医院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杨逸清.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篇3
一、医疗质量管理主要目标
加强我院医疗质量的控制与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版》等文件要求,制定全院医疗质量主要指标,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等各项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健全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组织体系,定期召开医疗质量质控员会议,研究改进医疗质量措施,切实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二)制定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以中医十二项指标作为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重要指标,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确保达标。
(三)依据我院《医疗质量综合考核评分标准》,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力度,每月开展对全院各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考核工作,加强环节质控,推进全程医疗质量监督,根据质控检查考核情况,汇总各质控系统的检查结果,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定期将医疗质量信息向院领导汇报,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四)修订完善各科室质控记录本,规范科室质控自查内容,加强临床科室科内质控工作,各科质控员切实参与本科质量管理,每月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记录,使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强化病案质量管理,充分利用电子病历管理质控系统,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对病历全程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反馈,及时整改病历书写中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我院病历书写,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六)配合医务科加强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促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针对性开展患者安全管理、输血管理、合理用药管理等专项检查,加强对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应用水平的检查、分析、评价,不断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七)参与处方点评管理工作,着重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点评,规范医师医嘱和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
(八)加强督查临床科室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并在临床中落实;配合医务科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促进临床路径工作。
(九)协助科教科、医务科做好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考核,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加强急诊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急救能力。加强质控科人员自身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参加培训班学习,提高质控管理能力。
(十)加强门急诊、医技部门的质控工作。
质控科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日
附:市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目标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相关指标。
1、中医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95%;
3、辨证论治优良率≥90%;
4、中成药辨证使用率≥90%;
5、病房中医治疗率≥70%;
6、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3项;
7、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数≥22种;
8、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
9、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0%;
10、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
二、其他质量管理指标
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1天;
2、病床使用率≥90%;
3、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90%;
4、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5、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6、医院感染现患率≤10%;
7、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8、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60%;
9、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
10、清洁手术(手术时间≤2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30%;
11、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45%;
12、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13、成份输血率≥85%;
14、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
15、甲级病历率≥90%;
16、处方合格率≥95%;
17、麻醉死亡率≤0.02%;
1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9、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20、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21、大型光机检查阳性率≥70%;
22、ct检查阳性率≥70%;
篇4
关键词:医院 成本控制 DRG管理 医疗质量
一、医院实行以DRG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考核
(一)医院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改革
1、不同奖金分配模式的局限性
收支结余分成模式直观、操作性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室的劳动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
工作数量考核模式激励了工作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医务人员关注增加工作量,有时可能会淡化医疗质量,忽略对成本的控制,导致不必要浪费。
建立在综合绩效考核结果上的奖金分配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病人费用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以上两种模式较大程度地克服了考核的单一性、片面性,体现了医院乃至科室综合运行效率。我院在不断考核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应国家医改方向,符合医院发展要求的综合绩效考核模式。
2、选择综合绩效考核的意义
综合绩效考核可以从服务效率、经济效率、服务质量三方面反映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综合绩效考核运用不同的考核方法,通过权重的设计体现医院目标导向。
综合绩效考核模式下的奖金分配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这种激励手段需要与时俱进,对不同的奖金分配方案权衡利弊得失,选择最优模式。
(二)综合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医院的科室和岗位繁多,不同科室不同的岗位考核方法及考核指标的选择应不同。例如:手术项目的奖金系数应按照手术级别分别设定;DRG指标考核结果应参照疾病分组情况给予评价;次均费用指标应考虑患者医保、农合、干部保健身份制定控费标准等等。
奖金分配制度是两级分配还是一级分配。两级分配是医院首先对科室或专业组进行奖金分配,科室或专业组再根据每个人的奖金系数分给个人,这种存在多年的奖金分配形式在部分科室主任那里形成了“大锅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是不同的,但科室主任只能依靠对员工的主观印象来弥补个人劳动量信息不完全的缺陷。一级分配是医院根据每名员工的工作质量、数量等多方面完成情况,结合他的岗位价值进行奖金分配的一种形式,医院对个人的考核一部分依靠定量的数据一部分依靠岗位价值评估,这种短板管理方式可以让职工明确知晓医院相关政策、以及具体工作目标。
综合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及指标选取均应体现医院核心工作的目标导向。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应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工作效率指标和质控指标相结合的模式,考核的维度及方法应符合医院实际工作需要。
(三)我院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框架
1、设计思路
注重社会效益,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必须把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以及提高群众满意度做为工作重点。
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绩效管理的重心就是建立医疗质量的考核体系,在鼓励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应用的基础上,既包括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评价、反馈和监督,又包括保障患者安全建立的相关制度和评估系统及医疗安全领域的管理。
保障人才培养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和重点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能力的高端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基和立足之本,在科研、学术交流、重点专科、行业领军人才、业务骨干等方面,一定要发挥好绩效考核必要的激励保障作用。
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
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2、指标筛选原则
突出发展与服务重点,有效发挥导向和监控作用,以获取最佳绩效,从而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
客观、兼顾科系共性、通用、具有可操作性。
可比性、系统性的原则 。
科学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
选入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都应该具有独立的信息,相互不能代替。
3、具体方案
医院各专业组实行月绩效与年绩效相结合考评管理模式,采取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一并核算到医生个人、在月末、年末“背靠背”直接发放到医生个人的管理办法,打破诊治中心内各专业组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做法,突出诊治中心主任的管理权限。我们采用平衡计分卡与KPI关键绩效指标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开展以充分激励为核心,以快速约束为手段的绩效管理,以考核过程清楚明晰,考核结果自己与自己前期比较的实践方式,努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协助医院达成战略目标。
借助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提供的详实、可靠数据来源。
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
在指导性KPI的选取上,我们按照医院重点工作目标的要求,22%的高比例权重赋予了DRG相关指标,具体考核办法即:医院根据同一专业内诊治疾病的共同之处,按照科系历史数据的完成情况制定DRG质量指标的基准数值,并以此作为考核标准,依据考核内容参照指标类别对专业组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分段加分或减分,并以此结果发放奖金数额。同时,充分考虑手术患者所需高值耗材对次均费用的影响因素,在诊治中心内单独设立不含高值耗材的次均费用考核标准。
我们实行多部门参与的综合绩效考核,每个部们均有各自的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二、逐步完善绩效考核模式,实行全员奖金一级分配
(一)医院现行绩效考核方案实践效果
通过实行奖金一级分配,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积极性,这种分配方式充分的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此举得到了绝大部分医生的认同。奖金一级分配在注重医院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医院现行绩效考评体系优点
超越收支核算,避免诱导医务人员的逐利行为。
以信息化为基础,指标科学、精细,数据客观、准确。
从科室实际情况出发,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权利责任明确,有助于科主任、专业组长的管理。
提高医院整体效率,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人才梯队建设得到优化,保证新技术、新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医院服务的有效提升。
(三)下一步拓展方向
医院将在护理垂直管理、护理绩效独立发放的基础上,依据护理能及管理的岗位评价系数,对护理人员实行奖金一级分配。
医院将使用量表进行机关职能科室岗位评价参与绩效考核,在岗位评价中体现出科室岗位劳动量的大与小。
绩效考核扩展延伸与管理者能力提升
随着考核深入,DRG医疗质量指标将代替更多的KPI。
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
要求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SWOT分析的能力,并不断发掘新的KPI。
管理者必须对财务风险有足够的识别和把控能力。
三、多维度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次均费用、成本控制关系
多维度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我院通过建立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向促进高难技术和特色专科水平提升以及急危重症岗位倾斜,促进医院的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多维度绩效考核与患者次均费用。
多维度绩效考核与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综合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医德医风、医护质量、运营效率、成本控制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傲虎山,黄婉.美国医疗保险付费系统的演变[J].北京医保,2012
[2]吴昕霞.周洪柱.DRGS付费试点改革中的临床路径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13
篇5
关键词: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绩效工资是指的医院根据职工在岗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程度确认登记后,通过医院所运行发展的合理的预期进行从良控制、结构调整后,通过职工劳动的业绩为主要依据来核算的报酬,是一项将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所结合的一类薪酬体系。在医院内采用科学且符合医院发展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能力。绩效工资改革一直是医院改革的一项重点。本文则主要对新形势下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进行了讨论。
一、在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的必要性有可行性
(一)在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实施会计制度改革,为医院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提供了保障。但是我国的医疗事业还在发展阶段,医院内的收入分配机制还未完善,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因此配合新形势的改革,对于医院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阻碍。因此必须要在原有的工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二)在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的可行性
在新形势下对医院的内部管理也有新的要求。近几年来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原因除了医务人员在治疗方案上的选择错误外,还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因此在医院内部如果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分配制度,就能有效避免这类的情况的出现。在医院里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是以明确岗位职责为基础的。所以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推动医院内部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强化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本身具有公益性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所设的。但是对于医务人员的工资方面,财政拨款江绍,主要依靠医院的经营,这就违背了公益性的理念,变成了盈利单位。因此会导致医院的民众度降低,声誉下降。因此需要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对医院不同部门实行工资的配比,改变现有的提成制度,让医院职员的工作得到回报,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二、 新形势下实行医院绩效工资核算的分配方案
(一)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在医院中医生是医院的顶梁柱,医院的专业水平直接对医院的正常运行的水平。而对于医生来说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地位、专业能力以、工作稳定性以及专业技术知识等。因此医院在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时需要先对成本进行控制,与医院的收入呈正比。在进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所承担的责任以及风险指数,这些作为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对于医务人员的工作评价主要是包括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治疗中所承担的风险,诊断病情的难易程度还包括了医疗技术的水平作为实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参照对象。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核算时需要与患者的评价、为患者服务的质量以及医疗的水平结合,不能仅仅与医院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工作的核心是患者的评价、医疗服务的水平以及节约医院的医疗成本等方面,同时这也将作为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中应该参考的重要条件。具体方案如下:
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安通工作量和收支的结余进行考核:临床科室的绩效工资=(工作量考核+收支结余×目标KPI考核)±日常质量缺陷管理考核。
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因为工作量复杂,在工作中所用到技术和采取的劳动强度无法进行测量所以均根据收入转化成有效工作额,支出按收入的增长额控制支出作为考核的内容:医技科室绩效工资=(本月有效工作额-成本控制额)×分配率±日常质量缺陷管理考核。
(二)医院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对于医院的管理人员绩效分配是受到了机会、环境以及能力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时需要采取定性指标和量化指标相结合的衡量标准。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定性衡量的标准,同时对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对其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从多方面展开研究。如果有管理人员升职或者有经济奖惩的情况,要与绩效工资的核算进行有机的结核,这才能有利于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实施。
(三)医院其他方面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
对于新录用的在见习期的应届毕业生,在见习的时间内是不能与现有职工享受同等的绩效工资待遇,但可以由医院按一定的固定值发放,在见习期满成为正式的合同制员工后开始享有与工作岗位相应的绩效工资。对于医院因为医疗需要抽调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要根据所在科室的绩效工资补贴给个人。休假期间由所在的科室决定是否享有绩效工资。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实施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对于医院的分配公平起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作量绩效工资向个人倾斜,体现效率优先,提高了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曾工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医院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应该完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大力推动医院的绩效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妍.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探讨[J].财经界,2013(29).
篇6
一、总体要求
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巩固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大力改进医疗质量,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患者和社会满意度。
二、活动范围
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卫生机构参照本方案,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㈠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诊疗环境。各单位门诊、急诊、住院部及主要科室的指示标识要准确、醒目、清晰。简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出院即时结算等。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建立畅通、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先救治、后付费”规定,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2、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制定有效、形式多样的便民措施,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延长门诊时间;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增设轮椅、推车等设施,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
3、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县人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合理配置护士人力、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护士职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进行回访并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护士待遇,营造良好执业氛围。落实临床护理专业人员配备、岗位管理和内部收入分配等政策。
4、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按照《关于开展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卫[]11号文的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下级医疗机构认可上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合理检查,努力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5、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数量和质量。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开展主动服务,探索签约服务模式。
6、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着力解决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防、技防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权利;认真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医疗纠纷正确、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等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严厉打击“医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㈡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评价体系,开展医院质量评价工作。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临床科室能力建设。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积极推行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县人民医院开展不少于5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专业化管理。
4、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病历书写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等专项管理活动。重点对血液透析、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实验室、医用氧气、高压氧舱等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消防、治安等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查摆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
5、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各单位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版)》要求,建立并实施临床合理用血指导、考核、监督与评价制度,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稳步推行自体血回输等血液保护技术。
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加大医德医风宣传教育力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和敬业爱岗、优质服务的先进事迹;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医疗卫生职业道德。
2、完善医德考核制度。全县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要以《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开展执业活动,各单位要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建立具体的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及时研究解决在落实医德考评制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通过检查等形式,促进医德考评更加科学、准确和有效。建立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服务改进和行业作风的持续好转。
3、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按照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相关规定,以制约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为基础,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统筹兼顾、依法依规,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4、结合“三打两建”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严肃行业纪律。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办案的警示作用。注意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净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建设。
㈣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着力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长效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把患者满意度作为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继续开展医疗机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高度关注政风行风热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让社会满意。
3、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重点公开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改进服务的举措、患者投诉管理机制等,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形成社会、患者、职工全方位参与的监督体系,推动行风的持续改进,全面提升卫生行业的形象。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在坚持以“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为核心的传统医院价值理念基础上,强化人文关怀,激发医务人员人文道德关爱,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医院价值观,弘扬良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
四、活动步骤和安排
按照活动整体要求,2013年活动分为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和督导检查5个环节,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科学总结工作经验,巩固活动成果。
㈠组织领导。
1、县卫生局成立“三好一满意”活动2013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局医政股,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各单位要建立责任制,明确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各级、各岗位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并将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年终医疗卫生机构和岗位考核内容。大力树立先进典型,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加大通报和处理力度,引导医疗卫生机构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巩固年活动成果基础上,按照工作部署,科学制订本单位活动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单位的工作方案于2013年6月15日前报卫生局医政股备案。
㈡宣传教育阶段(6月)。
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推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树立医疗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㈢查找问题阶段(7月)。
进一步梳理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对照活动工作要求,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信箱等多种方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请各单位每半个月将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安排,以电子邮件形式,于每月10日和25日前报卫生局医政股。
㈣整改提高阶段(8-10月)。
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行业形象的突出问题,要逐项进行重点整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活动成效。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要报卫生局医政股备案。
篇7
关键词: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分配
一、绩效改革背景
我院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以收入为主导的成本核算奖金分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和问题:第一,科室提成比例各异,难以反映不同科室医护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第二,因收费价格的局限性无法体现不同医疗服务项目在技术和风险上的差异。第三,医院缺乏科学化的绩效管理工具引导,未建立起相关考核体系。第四,科室内部分配存在“吃大锅饭”现象,未能拉开档次。第五,奖金核算粗放化,成本控制效果不明显。随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以及我院自身发展的要求,绩效改革势在必行。2013年底医院引进美国哈佛RBRVS(Resource-basedrelativevaluescale,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评估系统。其主要内容是把医师的工作量、开业成本和所受专业培训的机会成本作为资源消耗因素,测算出医师每次服务的相对值,客观的计算出医师的劳务报酬。为了公正评价医务人员劳务报酬,RBRVS被国内多家医院引用,成为绩效改革,提升医院管理手段的有效评估工具。
二、指导思想与实施步骤
1.指导思想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精神,从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成本管理、减轻患者负担目的出发,确立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兼顾公平、差距合理,坚持向临床一线及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兼顾平稳过渡的原则。
2.实施步骤
第一,科室调研访谈。全面掌握科室目前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内部流程、工作量、人员结构、岗位以及设备利用情况等。第二,确定绩效总量。对医院近三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确立绩效总量。第三,建立绩效类别,确立绩效级差。按全院岗位分设为医师、医技、护士、机关后勤四大类,将各系列绩效级差设计为医>技>护>机关>后勤。第四,设立各类别工作量的KPI评估标准,建立相对应的考评体系。第五,划分核算单元,建立核算单元成本控制制度。第六,建立新绩效管理考核分配方案。进行新旧方案对比分析、数据测算。第七,新绩效分配方案正式试运行。及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正、跟踪并予以解决。
三、具体做法
1.绩效制度中科室承担成本项目的范围及比例明确西药费、中药费、材料费(含血费),不纳入绩效方案中核算,鼓励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控制药品比例和材料收支平衡。将核算单元成本分为两大类:可控成本及耗材类。低值耗材收支核算与绩效核算结合,可以避免材料漏收和浪费,降低医院成本。2.医师绩效奖金计算绩效奖金=医师工作量×绩效费率-科室可控成本3.医技科室工作量绩效计算(科室收入-耗材成本)×绩效费率+工作指标(KPI)×件数单价-科室人员工资4.护理人员工作量绩效计算护理费+护理治疗费+标准护理时数单价×(床日数+入院人数×3+出院人数×3)-科室可控成本四、绩效考核与分配我院成立绩效办公室,专门负责统筹全院绩效管理的实施工作。根据岗位特点,制定工作量、效率、药品管理、患者满意度、指令性任务等指标评分标准,由相关职能科室定期对核算病区进行质量管理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科室绩效挂钩。各核算单元实行“院科二级分配制度”,其分配原则:第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各科室成立“绩效奖金分配小组”,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护士长及职工代表2-3人组成,科室二次分配方案必须由科内讨论通过,报医院备案后方可执行。第二,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根据内部岗位特点、技术水准、风险程度、责任大小、工作质量与数量、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拉开差距。第三,门诊挂号、手术分配到人,病房分配到组,主刀医生比例必须高于助手原则。这种做法既体现多劳多得,又兼顾团队合作。第四,专职门诊医师绩效不得高于同级别住院部医师绩效奖金的原则。第五,同工同酬原则。五、绩效改革成效经过一年的绩效改革,我院将RBRVS理论评估系统应用于医院绩效和成本控制管理的实践研究。其作法彻底改变了原来以收减支结余提奖为主导的科室核算分配模式,运行一年,已初见成效:第一,观念改变,大家节约意识、成本控制理念增强。第二,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病人满意度增加,病人满意度由2014年的90.78%上升到2015年的95.41%,从而医患纠纷减少。第三,通过绩效手段优化医院内部管理流程,充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及效率,提高医院各层面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第四,医院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各项工作量指标明显转好,并有效控制医疗成本。与去年同期对比,业务收入增长16.94%;门急诊人次累计增长3.63%;出院人数增长9.35%;平均住院天数下降0.2天;手术台数增长12.7%,三、四级手术所占比例上升;不计价低值易耗成本不随收入上升反而下降近16.9%。第五,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高精尖医疗项目、推进新技术的开展。通过量化工作量的考核,实现个人劳动价值,稳定职工队伍。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能激发全体职工的潜力。我院的绩效改革省内率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绩效试点,形成有参照、可调节、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对实现医院长远战略性目标,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我院做法值得省内外兄弟医院借鉴与参考。
作者:姚庆 康盛兰 邱媛媛 罗欣 单位: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李磊,夏景林,罗力.RBRVS在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11):42-45
[2]余璐璐.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医院奖金分配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医院,2014(6):49-50
[3]刘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经济师,2014(10):257-258
[4]何思忠,孙礼侠.芜湖市某公立医院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2013(10):724-726
[5]郑大喜.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临床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J].现代医院管理,2010(6):7-10
[6]吴剑,叶金松.RBRVS评估系统在医师绩效管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13(2):49-51
[7]朱永生,闻浩.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与奖金分配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4):5-7
[8]陈民,金玲,魏晋才.医师绩效评估系统的实践体会[J].卫生经济研究,2012(4):18-21
篇8
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医患关系为目标,2010年上半年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严抓医疗规范化和核心制度的落实,从源头防控医疗隐患,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使科室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现将2010年医务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严格医疗质量管理,不时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2010年医务科始终以《省综合医院评价规范及实施细则》和“两好一满意”为标准,根据年初既定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不时深入。
1上半年各项工作指标完成状况(截止2010年5月30日)
1开放床位数420张
2病床使用率:111.3%
3全年门诊总人次:19911人次
4住院中人数:10541人
5平均住院日:7天
6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69875
7病历甲级率:99%
8处方合格率:
9入院诊断符合率:
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11ct检查阳性率:
12急危重症抢救胜利率:
1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1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5病理诊断准确率: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
1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2严抓管理。
特别是全院开展职能科室参与科室交班、查房工作以来,零九年医务科继续加大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医务科进一步深入到科室,每天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分组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解,这使我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面对科室的危重症患者的重点督察方面,首先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这样就为科室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患者的治疗和会诊资料收集上,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胜利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提高病历书写质量3规范病历管理。
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联合质控委员会逐步建立全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现场督察反馈的基础上追踪更正情况,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者严格按照我院制定的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奖惩方法”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处分。截至5月30日医务科共督察环节病历1000余份、终末病历150份,未发现乙、丙级病历,甲级率为100%,零九年医务科仍每周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总体书写质量较好的科室有:
加强科室自身建设4立足自身。
才干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零八年全市工作检查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缺乏,只有不时提高科室的自身素质。医务科不时自我完善、更新,重点包括: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对于科室反应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院委会的指导下快速做出解决方案;统筹安排组织科室院内会诊,联系院外会诊或转诊医院,规范会诊邀请函、转诊证明使联系工作规范化;完善和更新各项会议记录和各委员会活动记录,令各项工作均有详细规范的文字记录。
二、医疗平安管理
最终和理解病人,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证医疗平安相关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此思想基础上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科在零九年依旧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平安隐患,对危重患者实行跟踪式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从过去单一的备案工作扩大到亲自到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布置、组织和参加会诊,并在终末病例中再次检查会诊和讨论的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同时在总结出现过的医疗争议中,依旧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需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依照“医疗文书考核奖惩方法”实行处分。
经市医学会鉴定起,09年上半年医务科共处理医疗争议起。协商解决起,医患沟通不到位,缺少相应临床检查是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
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人才是关键,医院要发展。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时扩大,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适合医院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贮藏人才。
对进修结束回院的进修人员将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1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派出四名主治、住院医师分别到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心内科、血液中心、nicu病理、麻醉等专业。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研讨会共60余人次。对提高我院的医疗结束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其中进修人员11人,2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接收来院学习人员共74人。1127工程14人,三支一扶”12人;泰山医学院、杏林医学院、现代职业学院等医学院实习生43人,同时我科专门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结合其教学大纲保证其来院学习的质量。
共组织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业务培训和讲座共13次,3上半年医务科在周一、周五业务学习之外。培训人员达余人次;组织全院理论知识考核两次(包括手足口病全员考核)共考核500余人次,合格率99%
4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
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开始了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外、妇产、儿科专业的申报工作。先后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工作小组,自零九年四月份开始。医务科兼任培训委员会办公室,处置各项具体申报准备工作。五月份为保证基地申报和考核网络化的顺利开展医务科派专人到省红十字会参与讲座培训。截至六月初各项申报表和专科情况数据表已全部提交至市卫生局,保证了院今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开展。
篇9
一、原有医院成本管理的不足
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了成本核算方案, 这是医院第一次对医院和科室在开展医疗活动中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及其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对比、奖惩。通过成本核算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医疗成本、增收节支的目的。以总收入为主要考核标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行政后勤科室之间缺乏可比性,各科室的医疗设备投入、技术水平、劳动强度、管理水平、激发潜力等都无法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大处方,滥检查、看病贵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白衣天使形象和公立医院的声誉。
二、成本控制对于医院管理的意义
成本控制(Cost contro1)的概念,广义上是指医院应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财务管理,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计划和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析和控制。狭义上则是指在医院经济管理活动中,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成绩和效果,纠正不利差异,以达到降低成本、调高效率的目的[1]。
三、实行成本控制,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1.成立责任中心,实施成本控制制度。从单一化管理走向全员化管理,由院级、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三层次分科室制定控制目标,定期对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从半手工半数字化管理走向全数字化管理,医生医嘱、处方等实行无纸化办公,增加自助挂号机等信息化设备,实行线下自动挂号、缴费。卫生材料、后勤材料通过HIS系统领用,完成高值耗材和供应室追溯系统,实时掌控医院收支情况。
2.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达到节约耗材、控制成本。加强卫生材料内部控制制度,每月盘存制,防止卫生材料的过多占用。切实提高各科室节约情况,减少卫生材料浪费的发生,医院应设置合理的使用限额,实施物料使用量与绩效挂钩等鼓励政策[2]。
3.加强病种成本控制实行单病种管理。以临床路径为基础从单病种成本的角度来控制医院医疗成本的上涨。方法是,从临床路径入手,合理测算单病种的成本,确定优化临床路径,估算各类疾病的优化病种平均成本,控制医院医疗成本的上涨。单病种标准成本还需要根据年度实际核算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4.加强医院正常收入和医疗欠费管理。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杜绝人情方和人情检查现象发生,每月由信息中心通过医院HIS系统查询付费和检查治疗报告是否一致,如有人情方和人情检查发生,对当事人按医院职工奖惩办法予以处罚;做好医疗预收款催缴工作,由床位医生、护士和财务人员积极配合,督促病人及时缴费,减少呆账。
5.合理编制预算报告,对医院经济活动实施全程监控。每年年初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近三年财务收支情况编制年度预算,预测工资总额在业务支出所占比例,确定绩效总量;预测由于政策性价格调整对于业务收入的影响;定期对医院的收支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偏离预算要及时分析,财务部门和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问题。此外,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针对预算编制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保证预算顺利完成。
篇10
科室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成本控制及提高效益的有效管理方式,但成本核算也会带来诱导需求、设备购置矛盾、科研投入减少、偷工减料等潜在危害。总量控制、医疗质量、满意度等绩效考核指标应成为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监控指标。
【关键词】 成本核算 绩效控制 科室
1998年国家财政部、卫生部联合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医院实行资产管理和成本核算,于是各医院纷纷走向成本核算的经济管理模式,而且很多医院纷纷采取了科室二级成本核算,这种模式使科室成本意识增强,规范了管理程序和堵塞了浪费漏洞。但是由于科室成本核算是通过落实责任制达到对成本过程控制的目的,这种责任制是将科室节余、科室效益同个人收入关联。为达到科室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科室行为必然是尽可能增加收入,减少一切可控成本。这就可能会造成科室以牺牲医院的长期利益来换取短期科室经济增长的做法,为此,在加强科室成本核算的同时,必须对其加强质量等方面的监控。
1 科室成本核算的潜在危害
⑴诱导需求。临床科室除科室直接收入外,还有从医技、药品和其他相关临床科室按贡献大小分得的间接收入。间接收入的大小也直接关系到临床科室利益,这就导致了潜在诱导需求的恶化。
⑵设备购置矛盾。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时,往往只考虑到设备折旧,甚至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但这仅仅是成本的回收,并没有计算资本回报。这就使科室之间存在医院资金利用的矛盾,而科室一旦拥有设备后,往往因为设备成本高,导致不愿进行设备更新,并带来了延期淘汰设备的隐患。
⑶科研投入减少。科研投入资金往往数量大、时间长,并且短期内不能得到回报,甚至还有较大的风险。所以科室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意投入资金,减少科研投入来增加短期节余。
⑷偷工减料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对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费等可控成本的控制是科室核算的核心环节之一,往往导致科室行为可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由不计成本的过度浪费到核算成本的偷工减料,而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
⑸人员配置不足。从人均产出效益和节余分配的角度,可能导致科室人员配置从以前超标到不足。
2 绩效考核应成为控制核心
医院作为卫生系统的主体之一,面临着医疗市场和保险机构的压力,特别是随着医院评审、保险控制以及信息公示制度的逐步开展,患者和保险份额将逐渐走向“优值低价”的绩效取向,医院必须出台各种优质低价的政策吸引患者和保险机构,这样医院绩效成为政府、保险机构、患者和医院四者利益的结合点,从而形成医院之间围绕竞争绩效的压力,所以包括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在内的医院改革目标都应围绕提高以“优值低价”为核心的绩效。
医院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绩效,如果科室只满足于眼前的经济节余水平,而不以新服务、高质量、低成本迎接新的挑战,就会随时有落伍甚至被淘汰的危险。1992年,Kaplan和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平衡计分法(balanced scorecard,BSC)的概念,平衡记分法主要从财务指标、顾客、内部业务和创新与学习四个角度测评组织的业务活动,以弥补单一的财务指标的缺陷,而这些业务指标正是组织实现远景目标的驱动器[1]。BSC在美国医院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最著名的是美国Duke儿童医院在1996年就应用BSC进行绩效管理后,短期内使 成本下降了12%,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了12%,患者满意度上升了8%。
3 绩效考核的控制指标
我们将平衡绩效的思想汇同胡善联教授[2]的医院评价指标的六大类项目(业务水平、医疗、预防、教育、科研、经营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具体指标,并分析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和现行医疗保险政策,认为应以以下指标作为控制指标,促进医院的持续改进。
3.1 “总量控制”下的控制指标
医疗保险的第三方付费方式与医院控制措施是紧密相连的,在“总额预算、结构调整”下,医院的绩效控制主要体现在鼓励提供低成本、效率好的卫生服务[3]。
(1)药品收入比例控制:药品费用在医院的收入比例中占较大份额,控制药品收入比例成为控制医疗总费用的关键。还应加强临床医生的药物经济学培训,帮助他们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最佳药物筛选。
(2)单病种费用控制、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总量控制必然导致单病种的费用控制和住院床日的控制。在科室成本核算中,由于科室性质和科室病种相对集中,对费用测算的结果将直接对处方中药品种类和数量起决定作用。同时医院应加强对按病种付费的考核工作,引导医生合理检查、应病施治。
(3)收入、支出预算控制:来自医疗保险的“总额”成为科室收入命脉。有限的“总额”资源预算分配成为科室收入和资源分配的监视器。对项目科室而言,非项目科室的成本为不可控成本,而且非项目科室的消耗高,按“受益原则”分摊到项目科室的数量大,就不易被项目科室接受,为此,必须加强对非项目科室的支出预算与管理工作,制定成本消耗控制措施。
3.2 医疗质量控制
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的根本保障。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与质量保障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人员配置、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方案的建立,针对医院和科室性质的不同,设立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对医院病死率、医院感染率、治愈率、生存率等予以评价。
3.3 科研投入控制
不论是基础还是临床科研,最终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一些三级医院或教学医院,其品牌的创立往往都与科研密切相关。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后,由于基础科研需要长期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有较大的风险因素,科室考虑短期利益,可能不愿增加投入。为此,在绩效控制时,必须通过科室预算或从收支节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科研,对科室人均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均获得成果数的指标考核,也是考核科研投入成果的有效办法。
3.4 满意度控制
患者的满意度是依据感觉到的绩效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而做出的一种相对判断,满意度反馈信息是医院推进质量改进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患者医疗和服务质量的综合反映。虽然满意度结果在社会满意度调查和医疗机构调查之间存在差距,但它无疑是反映科室是否存在问题的敏感和直接指标,也是对科室采取整治措施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科室成本核算应该是医院实行有效经济管理的切入点,它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节约意识和成本效益。但由于其自身本身存在潜在的危害,必须实施监控,以“优质低价”为核心的绩效控制无疑是医院达到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Kaplan RS,Norton DP.The balanced scored 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2, January?鄄February:71-79.
[2]胡善联.卫生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