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三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o。结果得540o。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o,结果得540o。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o加上360o,结果得540o。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o,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o。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o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o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o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o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o。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2)九边形内角和()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o,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o ,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o,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

八、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

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

篇2

一、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本质

苏教版数学中“有理数的减法”一节课上老师讲得很明白,学生也很认真的在学,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背减法法则,习题都按预定的教学案例设计处理得非常到位,教学进行得非常完美,然而就在离下课还有一分钟时,老师问:“还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的4-(-5)=9不对.”老师于是问:“为什么呢?”这位同学说:“书本上说过我们减法的结果应该比被减数小,而9是大于4的.”老师接着问班级上其他的学生:“认为这位同学说得正确的请举手?”结果有六位同学都举了手.

人们都说透过本质看世界,才能展望未来.苏教版初中教学案例研究亦是如此,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是数学教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和组成,在教学知识和教学方法之间起沟通桥梁的作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是促进初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向知识不断转化的最主要的途径,它的过程可分为领悟知识、表述观点、共享经验、创新结果四个阶段,这种数学教学历程在本质上也是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知识的创造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过程.我国目前以数学教学为本的苏教版初中数学案例研究就需要加强数学教学研究的有序组织与制度建设,并加以学校层面知识管理意识的强化和完善.

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对“自主探究”的教学广大教师和数学工作者都做了许多有效大胆的尝试,这是让人十分肯定和值得学习的.但是我们使用大量的实践案例来剖析,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数学教学探究活动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或困惑,这也直接导致课堂探究活动缺乏一定的有效性,极易走入数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误区.在此我们要转变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学习方式,倡导并推广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核心任务.而我们真正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措施能否实现,又是我们现阶段苏教版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中又一攻克难题.

二、苏教版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的重大意义

1.新课标有效实施的需要

苏教版初中数学中的三角形相似问题就有一个很好的案例指引,某校三角形相似课上,老师在对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证明以后,有一名学生就发现了相似三角形都存在一定的比值相等问题,这名学生把这个自己发现的理论告诉了老师,老师发现这名学生头脑灵活,而且勤于思考,就把一些本不需要初中数学掌握的知识点传授给这名学生,这名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相似方面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现在我国的新课标所倡导的苏教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老师们传授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思路、方法,不是单纯的需要他们懂皮毛,而且还要知究竟.例如,新课标中重新定义初中数学教学的含义,数学教学就是教与学之间的密切交往、互动,老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交流、进而启发、最后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与态度观念,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效果,实现老师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教学有序增长和共同发展.在数学教学研究中,新课标所倡导的积极学习方式,也是数学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个经典案例,老师在进行数学一次函数讲解时,学生提出y=1/x是一种什么函数,数学老师对此不能进行完整的描述,有的含糊不清解释这个问题,更有甚者一句带过.

初中数学教研组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老师年轻化,成长过程缓慢;(2)老师科研能力较弱,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方面知识捉襟见肘;(3)苏教版初中数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我们老师接受的能力还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4)学生对于苏教版初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他们更多的是以任务、完成等心态来面对我们的数学教学.老师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变成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高素质人才.而学生作为教育的另一个主体,他们往往是以一种被动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数学教学研究中.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死记硬背起不到学生们想要的效果,他们又不愿意也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来专门研究数学.新一代学生,国家强调要把他们培养成全面素质型人才,当德、智、体、美、劳需要兼顾的时候,学生的发展需要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学研究所展开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3.信息技术使用和发展的需要

在电教媒体技术使用中,媒体所展现出来的几何图形是老师在黑板上客观展现不出来的.在某校的一次电教媒体数学教学中,老师所展现的立体几何图形和学生平时在黑板上所看到的立体几何图形存在差异,学生于是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这时老师就运用所学电教技术对图形进行详细分解,最后让学生们在电教中学会了该种图形的几何画法.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电教媒体广泛地应用在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教学中.

在信息化教学的冲击下,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效果上所存在的某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学生更加需要信息化的过程,使其快速有效的接收到数学知识.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与方法

1.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老师成长方面:初中数学老师成长的最新数学教学途径――案例研究与反思教学相结合让老师得到最快的成长.

(2)学生发展方面:比如有一名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课堂上听老师细心讲解之后,自己回家买了一张坐标纸,把例题中的所有一次函数图象通过自己标点的方法重新画了一遍,在一次函数的后来测试中,他总是能得到满意的分数.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他们自己来发掘.

(3)课堂教学方面:寻找一种最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并探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这些因素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2.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主要方法

(1)研究文献法:先明白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并借鉴有关成功经验并进行细致、及时的总结、形成最新结论.

篇3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生活实际,尽量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教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果情境来源不清,就不能为学生准备好较好的材料,因此情境的创设也就不成功,故此教师要多留意生活,多积累经验,为教学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

    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数学教学时,教师教授数学知识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最终的结果和答案,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答案的过程中,也提升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还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是其他人不可代替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案例:在初中数学圆周角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便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进行以下操作:首先,让学生画一个圆,画出这个圆的任意一个圆周角,同时画出相应的圆心角,让同学们以圆角板量出这个圆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并把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大小进行比对,这时同学们可以发现什么情况?然后再按照以前的方法任意画一个圆,操作同上,结果有又发现什么?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条弧对的圆周角是这条弧对的圆心角的一半。通过这个例子,把数学知识情境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要多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促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发挥,交流和沟通越成功,有效教学也越容易成功。所以,数学有效课堂的创设要交流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安全和愉悦感。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目标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科学研究发现,人是一种高智能的动物,有多种智能。这也给数学教学以启发,数学教学为了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数学学习,发挥他们的智能。这堂课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数学教学要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多实践,设计多元化的练习活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依靠单一的方法,而也要多元化,促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开发,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当然也是今后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方向。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简单的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简述,可以发现有效性教学策略是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目标和学校的真实情况来落实教学,以便促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发挥。也只有在我们初中数学老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才可能真正促进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增长,才能真正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有素质的人才。

篇4

关键词: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教学案例

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进一步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相比于传统的CA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优化,因此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现代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反思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注重教学知识形象性,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数学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初中生恰好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在学习抽象数学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思维障碍,如何将抽象数学进行形象转化,始终是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平台,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进而有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并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基础。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是由具体的事物提炼出数学模型,然后由感性思维上升为理性思维,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传统的黑板教学无法有效实现这一转化过程,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却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将抽象的过程动态进行形象呈现。特别是在几何学习过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平面、立体结合的图形,然后利用相关功能实现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转化,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顺利构建直观认识,促进他们的思维转化。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空间立体感和几何思维,而这正是提高初中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所在。

案例1: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概念教学时,笔者为了引出新课,在网上收集了铁轨、探照灯和斜拉索桥等具体图片。然后笔者利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在图片相应位置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最后再将这些图片拖回桌面,以此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概念都是源于生活的,并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进行完小组讨论和自我发言后,笔者让学生亲自将桌面的图片拖回到电子白板上,验证两个图形是可以完全重合的,进而得出全等图形的概念,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二、加强教学活动互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在依托于交互电子白板而构建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明显转变,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变得更加自由灵活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课堂充满了活力,有利于构建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案例2:在进行“从三个方向看”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一个问题:根据电子白板上所显示的三个视图(略),想象一下物体的具体形状,并猜测和估算一下需要用多少个如图大小的正方体才能完全搭出该物体?在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充分作答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相关功能,搭建出相应的几何体来,有效化解了知识难点。在此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互动更为有效。

三、加强教学内容丰富性,全面拓展学生知识面

新课改强调要加强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到现实生活之中,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丰富了教学内容,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内容单一的局面,有效整合了多种数学素材,真正实现了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教材,真正了解和掌握数学。教师在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利用相关功能将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动态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也将得到全面拓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案例3:在进行“设计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时,笔者让学生从电子白板的图库中任意选择一个图形,然后利用克隆和旋转功能,构设该图形的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对此都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并创造性地构设了许多优秀作品,整个教学过程既开放又高效。

总而言之,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工具,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要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以数学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实际为立足点,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进一步推动初中数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梅超.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的得力助手――以初中化学课堂中

的应用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9).

[2]虞海燕.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英语口语教学整合的模式及应用[J].

学周刊,2014(10).

[3]丁军.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效课堂的新推手[J].软件导刊,2012

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学习;研究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性内容,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能够增强初中学生们对于概念性的东西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并不多,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则也是很大的学习负担了,毕竟贪玩才是孩子们的本性。某些基础知识一旦掌握不牢,就很容易模糊、混淆概念,进而难以理解灵活性的题目,所以经常会出现错题的情况。现在初中期间的应用问题越来越灵活,需学生从题目内部充分挖掘信息,为正确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一、初中数学图形认识模块中矩形的概念探究案例

首先,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本中关于矩形的概念、特征以及相关习题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出一道简单的应用题,以此来检验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木筷或者是铁丝之类的东西,现场做一个矩形的形状,然后请学生们来说明该图形的性质与特征,还可以通过角度或者是长度的调整来验证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在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之后就可以自然地过渡到正式的课程学习当中了。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去了解矩形的基本概念以及性质,然后提出问题――大家能够找出从平行四边形变化成矩形所需要的条件吗?那平行四边形与矩形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品质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才会有新的发现,否则便是无谓的思索,所以思维品质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学那种集数理性与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而言,教师简单地把概念性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是不可以的,那样会使学生们显得很被动,难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数学教学既能够向学生们传授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亦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其能够自主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形成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产生进行交流的强烈愿望,增强其创新思维。

比如在新版的苏教版初中数学第五章是《丰富的图形世界》,在这个章节里面主要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们认识矩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常见的图形概念,并且学会各种图形的相关性质,能够利用一定的学习工具来绘画这些图形。在内容扩展方面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参与设计包装纸箱来了解相关的图形展开的样子以及折叠的效果。

二、多边形外角和概念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苏教版初中数学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平面图形的认识,第二节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余角、补角、对顶角以及外角等方面的学习,下面我们主要看看多边形外角和概念的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简单图形的外角和都是360°,这是初中学生已有的认知。在经过模拟创造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测多边形的外角和,或者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自我求证,进行发散性的思维。也可以采取及时地询问老师、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解决,认真、细心地反复阅读也不失为理解概念、理论的一种好方法。在进行自我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不断地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之间徘徊,最终无论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得到结果,都会令学生兴奋,并且印象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想反思,教给学生的反思方法,让学生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爱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众数的概念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中位数的计算便有一定的难度了。一般而言,老师们首先会通过举例子等方法向学生讲解各种数学概念的含义,然后再出一些与概念联系密切的习题来供学生练习,进而出一些灵活运用概念的习题来考验学生。另一个方面,也需要学生有着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主动求学的动力,对于数学概念探究性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数据组合来让学生们找出中位数以及众数,如1234567899这样非常简单的数据。当学生们了解了中位数的基本概念与算法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习题来不断深入教学,在单纯的计算中位数的应用题中加一些干扰性的因素来影响学生的思维,锻炼其排除干扰项的能力。比如-2,6,8,-78,359这组数据,期中既有正数又有负数,有个位数,也有两位数,三位数,难度自然就增大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了。还可以设定一定的情境,来让学生们自主的提出问题,请人解答或者是分组讨论,各自相互分享学习经验。学生们一直都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学习,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哪怕是教育会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权利来支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学生们的固有思维模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学生自主的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地展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了。对于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的充分了解可以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性的知识较多。然而,由于概念其抽象与普遍性,使得含义相近的概念容易被混淆。总之,学生和教师都是数学概念探究的影响因素,学生占主导地位,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教师则是重要性的影响因素,要想进行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的案例学习研究,就需要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分别着手。

【参考文献】

[1] 张彦峰,王朝.基于数学概念获得的教学设计[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04)

篇6

一、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理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材必然是教学资源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同时也是教学教材研究者与编写者不断努力改进和创新的方向.结合现行的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和实际教学经验来讲,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严格遵守了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新标准,在教学上重视将日常生活与数学相联系,通过结合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数学计算,带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素材,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另外,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教学氛围的形成上十分重视,采取对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探析,使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变为主动接受.

二、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设计与创建教学情境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个章节都几乎设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体图片,教师可以合理运用主体图片来设计与创建教学情境.在这些图片里,蕴含着很多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与感悟,可以使学生接受的知识面更广,从而让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自我探索、活泼有趣、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注重实践操作型的学习方法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给出了很好的指定,结合实际教材来看,实践操作型的学习方法被更多地运用在了初中数学上.这种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通过将书本问题转换成可实际验证的问题,然后亲自参与解决,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成为一个发现问题、联系实际、亲身体验、合理检验的过程.

例如,在七巧板教学中,教材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副七巧板,对七巧板的各个区域涂抹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将其划分开,进行拼图.由于每个学生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拼出来的图形也是不同的,有的拼出的是数字,有的则拼出了飞禽走兽,还有的拼出的像卡通人物.不论学生拼出的图形是否形象鲜明,只要学生参与和思考了,就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与鼓励.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体现的更加充分,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与理解也会加深,让学生在创造中获得了成长,在欢乐中融汇了知识,从而使学生愿意在这种轻松快乐、亲身亲历的教学模式下继续学习.

四、强调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价值观念、学习态度、思想情感这些方面得到全面的进步.结合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题材,在教学过程里,应该开办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活动,使教学氛围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让学生在学习上落实基础、学练结合、总结创新,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和习题解答中能够换位思考、突破框条,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和愉快.

五、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所选取的教学内容,适合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小组活动来进行教学,借助众多的数学小组活动,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人性化、趣味化、活泼化,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得到提高.

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性;教学策略

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观察身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的现象。笔者通过对这些教学异相的分析,加之实践凝练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实验性教学,以实验性数学学习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形成与常规教学相融合的初中数学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一、初中数学实验性教学的内涵

初中数学实验性教学是指为解决某种数学问题、获得某种数学结论、验证某种数学猜想而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从而进一步把这种探索活动的方法、经验、精神等,自觉内化为学习数学的一种思维方法,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此数学实验与大学数学重视的“思想实验”不同,其以“物质实验”形式存在;也与物理和化学的科学实验不同,是数学思维的辅助工具,并不能代替数学推理证明。它提倡的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重视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体验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核心素养。

二、初中数学实验性教学的过程性策略

1.选择工具,进行操作观察。

初中数学实验性学习的前提是“做”数学,其离不开动手操作,离不开实验工具。工具来源于自己动手制作、现成教具、软件等。有了合适的工具,学生便可以根据课题目标,进行操作,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直觉,培养想象力,为下面的实验做好铺垫。

案例1苏科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探究实验。

实验工具:装有几何画板软件的计算机。

实验内容:(1)打开几何画板,作☉O,在☉O上依次取四个点A、B、C、D,并顺次连接。

(2)顺次选中A、B、C三点,点击“度量”菜单下的“角度”,量出∠A的度数。同理,量出∠B、∠C、∠D的度数,观察猜想,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之间有何关系?

(3)拖动点A、点B,看结果如何变化。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几何画板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发现、猜想、验证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2.提出猜想,引发数学思考。

在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获得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自主提出猜想,这个环节是整个实验学习过程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至关重要,也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案例2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探究实验。

用同样大小的两种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照如下的方式拼正方形。

思考:第1个图形有1个小正方形。

第2个图形比第1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第3个图形比第2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第10个图形比第9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第100个图形比第99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第n个图形比第(n-1)个图形多几个小正方形?

你还有什么发现?

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提高数学实验的思维含量,引发数学思考。从简单的图形开始观察,提出猜想,探索规律。通过这个数学实验,学生能提升自己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3.讨论交流,走向深度学习。

在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产生猜想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升华猜想;要帮助学生勇于呈现形成概念、揭示定理、发现方法的过程;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实验独到的见解,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进行高阶思维训练。

案例3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展开与折叠”探究实验。

把一个正方体表面沿着棱剪开,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先猜想,再剪一剪,与同伴交流。你能把得到的图形分类吗?

分类如下——

1222型:中间两个面,只有1种基本图形。

2141型:中间一行4个做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3231型:中间一行3个做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433型:中间没有面,两行只能有一个正方形相连,只有1种基本图形。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将图形分类,学生经历这样“悟”的过程将有利于他们对分类思想的进一步认识,走向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三、初中数学实验性教学的实践意义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初中数学实验性教学的模式的研究,个案的探索,理性地总结出操作流程的规律。这不仅表现为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内化成了师生教与学的一种思想,填补了数学教学相关研究的空白,提供了初中数学教学可借鉴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篇8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标的改进,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初中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1.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相对于以往来说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不再是以往的黑板+粉笔模式,积极引入了现代化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但是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仍然以填鸭式或者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整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解相关数学知识,学生从头到尾都是听讲、记笔记,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教学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逻辑性,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也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质疑、提问,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2教学气氛不活跃

初中受到教学水平以及师资投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好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在有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导致基本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占有大量的学生课堂时间,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学气氛不活跃,信息反馈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学习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抵触情绪。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做好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成为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1.3普遍存在“轻应用、重理论”的教学观念

初中数学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讲解,还需要学生自己多探索、多实践,增强教学的生活化。但是目前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学生进行节能环保理念的渗透,但是为了应付高考,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甚至有的学校把数学课程变成纯粹的理论课,不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自然学习兴趣不高,也不会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有机联系起来,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创先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想要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详细讲解清楚这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且熟练掌握这些数学概念,就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其他数学知识,也可以将自己学习的相关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启发引导学生,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进充分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同时,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将相关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代表学生能够全部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加强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教师讲解,师生之间基本上属于零互动,这样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并不能很好的吸收、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教学方式,提问式教学就是一种比较常用、有效的互动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法,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随机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清楚的将本堂课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们做好课前预习以及准备。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便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某个问题学生并没有讲解清楚的话,教师再进一步讲解,这样可大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3引入实例进行教学

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和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数学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问题,进而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让学生独立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研究和分析,明确学习任务,调整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做好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克服当前教学方法的弊端。

2.4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篇9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函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反思;研究

初中数学比较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思想方法教学,不是特别重视和关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思想方法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渐渐成为初中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 从函数角度来说,从初二学习一次函数开始到初三复习教学中的压轴函数综合性问题等,无不蕴涵着数学思想. 初中生对思想方法的认知,基本停留在浅显的地步,以分类讨论为例,大多是比较明显的、常态的、习惯的讨论,而对陌生问题的讨论,切入点存在分析不足和认知不够,笔者认为,对数学思想的教学应立足两点:一是对中考常见问题板块进行典型数学思想的学习和探究,增长学生在常态问题上的熟悉程度;二是利用数学思想请学生对函数问题进行思考、辨析,如何将数学思想牢牢地驻扎自己的脑海,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的深刻度. 下面来看看中考应试中的常见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一直是初中数学压轴题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以形辅数,即用图形的方法研究函数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优秀的体现. 在初中复习教学中,函数教学的图形一直是初中生函数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如何从函数图象中迅速找到突破口,将问题转化为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思路和方法;其二是函数往往含有变量,是初中生应试最惧怕的考点与题型. 笔者的建议是,对函数图象的分析要充分,要将函数充分转换为图象语言,这值得教师教学研究和关注.

研究与反思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的研究要立足思想方法,不能以题论题. 中考试题的考查都是将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具体问题中的一种形态,教师要将分析、研究的过程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讲解和展示,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有两方面的认知:

(1)重要性认知. 每年中考都有大量的模拟试题,没有必要也不能要求学生每题都做,那是无效的. 教师的目标就是利用思想方法将大量试题的共性给予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对函数综合性试题的认知,培养其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以及对思想方法认知的重要性. 这不仅能培养其数学思维,还能教育其更多的方面. 通过表象看本质,这才是思想方法研究的深刻之处.

篇10

一、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初中生合作学习能力

构建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独立自主学习过程和学生个体之间互助合作学习过程的共同体,既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别人的力量,才能实现对新知的有效掌握和对问题的有效解答。合作能力是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搭建具有合作探知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合问题要求,开展小组合作探析问题活动,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找寻出正确的解题策略,实现对问题案例的有效解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设置了“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3x平行,且过A(2,4)点。(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此函数的图象;(3)求这条直线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案例,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的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面的案例,但在找寻该问题的解答策略,构建有效等量关系时,出现了“卡壳”,此时,教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学习小组在探析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探析、共同研讨,认为该问题应该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相关内容进行解答。此时,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这样,初中生不仅获得了解题的策略,还提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开展动手探析问题活动,培养初中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动手探究,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初中生在对问题案例的探究、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动手实践的能力、思考分析的能力以及创新求异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问题案例,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初中数学教师应将问题教学作为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将解答问题过程变为学生探究分析和分析综合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答问题等,锻炼和提升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问题:由于连日暴雨导致某路段积水,有一辆卡车驶入该积水路段。如图所示,已知这辆卡车的车轮外直径(包含轮胎厚度)为120cm ,车轮入水部分的弧长约为其周长的1/3,试计算该路段积水深度(假设路面水平)。

分析:该问题是关于圆与直线之间关系性质内容应用的问题,解答时需要设车轮与地面相切于点E,联结OE与CD交于点F,联结OC,设∠COD=n°,并利用圆与直线的性质内容进行解答。解题过程略。

在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分析,采用转化解题策略,将现实问题转为关于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数学问题,通过设车轮与地面相切于点E,联结OE与CD交于点F,联结OC,利用其等量关系,进行有效解答,从而有效提升了初中生的探究技能。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一题多问,让学生在探析问题条件关系,找寻解题策略的过程中,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思考、分析问题更加灵活。

三、在解题过程中开展辨析活动,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反思能力

自主反思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对反思能力的培养渗透于评价辨析活动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或解题过程进行辨析和评价,提出和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观点,在辨析和评价他人的同时,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从而实现自主反思能力地提升。

四、开展模拟试题训练活动,培养初中生的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