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企业管理上缺乏自主性和战略意识。自20世纪8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个别企业出现以来,开始发展比较缓慢,效益也不明显,到21世纪初期,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直至近几年预算管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我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阶段的需要。就我国现阶段情况来看,众多企业在经过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阶段调整后,已逐步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责权分明和管理科学的阶段上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经验还是不足,很多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和精髓认识不够,再加上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很快,我国的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方面暴露了很多问题。
二、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尚未对全面预算管理给以足够重视
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许多企业的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编制预算纯属财务行为,这样不仅无形中加大了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而且很容易使预算工作出现差错,也容易使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沟通,从而产生矛盾,导致信息的沟通与工作经验的交流也会产生障碍。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与企业的整体战略脱节
企业战略规划通常是对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分析和选择,而预算编制则是企业短期目标的分析和预测,最终目的是要在战略规划的时间段内通过年度预算的累积实现战略规划目标。很多企业对这二者的关系没有很清楚的认识,仅仅认为预算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而战略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所以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时没有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只注重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企业长期的经营目标。
(三)企业的预算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预算组织体系,它将有效地验证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并且保障预算管理各个环节有效顺畅地运行。健全的预算组织体系应包括决策机构(董事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日常组织机构(各级财务部门)、执行机构(各责任中心)、监控机构(各级财务和审计部门)、考评机构(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分散的,其预算的范围还没有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之中,导致企业预算的目标制定、考核与监督不能有效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四)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企业制定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后,要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确定预算指标,要有长远的规划,但很多企业在预算编制的时候,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通常都急功近利,目标短视,编制方法单一,编制过程不严谨,各部门不协调等等。在实际工作当中,编制预算时,仅编制年度预算,不进行详细地分解,不利于日后对预算过程进行控制;预算编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固定预算和增量预算,而这两种方法都是假定以往发生的历史数据是准确的或者相对准确的,掩盖了以往资源使用的浪费和效率低下,导致资源不合理使用的延续;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与现金预算等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各自为政,各部门只为完成自己的目标,影响了企业的效率。
(五)预算考核不力,管理责任不明确
预算编制完成后,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加大监控力度,并可选择定期或不定期地分析预算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但目前很多企业只是流于形式,预算执行过程中互相推卸责任,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追求完成单纯的财务利润指标或短期的利益,偏离了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在预算考核时普遍存在着考核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考核部门不明确,考核内容不具体,考核标准不公平,奖惩制度不合理,管理责任不清晰。从而损害了职工的积极性与耐心,不认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最终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企业领导重视并且全员参与
全面预算管理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这是全面预算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环境。首先,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真正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企业领导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从头至尾都扮演重要角色。其次,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相互协调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预算管理各项指标的编制,都离不开业务部门的测算,因为他们是预算执行的主要负责人,对预算指标最有发言权。
(二)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长期发展的目标,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通常是以年为单位规划企业的短期目标。企业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应该以战略目标为基础,合理科学地编制预算,使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使企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有很多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企业适时适当地对预算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预算是经过企业领导多次商议和全员参与所形成的智慧结晶,并以企业文件形式下发,必须保持严肃性。
(三)完善预算组织体系和预算标准体系
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各项配套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企业应建立健全如上所述的预算组织体系,明确各个预算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保证预算的决策、日常组织、执行、监控和考评能够顺利地进行。另外,预算指标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外,还应设置非财务指标,并加以考核;在预算分析时,不仅要注重数字分析,即将实际成本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同时还要考虑经营环节的其他方面,考虑对企业的作业过程的控制,注重业务和作业管理的分析。
(四)选择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方法有很多种,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滚动预算、确定预算、概率预算等,企业应结合各个预算项目的经营活动规律和管理特点,确定每个预算项目最合适的方法,并对各种预算编制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例如固定预算适合固定成本费用预算,弹性预算适合变动成本费用预算,增量预算适合影响因素简单和以前年度基本合理的预算指标,零基预算适合以前年度可能存在不合理或潜力比较大的预算指标编制等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确立以利润为导向还是以成本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找出适合自己的预算管理方法。
(五)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要与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业绩控制系统,并且有效地将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控制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预算考核与奖惩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各个责任主体进行考核,将个人的利益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挂钩,明确管理责任,有效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确保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四、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经在我国多数企业引起了重视。预算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各部门必须遵循统一的行为规范。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控制,预算编制的作用是为过程控制提供标准,预算的效益要靠严格执行过程控制来实现,同时为企业薪酬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将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前进中不竭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王海林.现代全面预算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 预决算体制; 高校会计制度; 全面预算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使得高校的支出结构、利益分配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财政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的变化,因此,高校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迫切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的财务预算,加强管理,改善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以切实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鉴于企业早已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而我国高校的预决算制度并不完善,于是企业便成为高校预决算制度改革的借鉴对象。本文通过对高校现行的预决算体制与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进而全面推进高校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和及时性管理,构建起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四维一体”的预决算管理体制,这既是新形势下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当前财政经济的环境、适应高校财务工作的迫切需要,也对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与高校预算体制比较
(一)预算管理制度及作用不同
目前,大多数企业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相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这种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通过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增强各层级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划分不同管理层次的责任、权利以及利益分配实现管理目的,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根据事业单位准则的相关规定,高校应实行“大收大支”的预算管理制度,即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将全部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纳入预算,以掌握高校的收支状况和控制其收支规模。
(二)预算编制的时间不同
企业一般在每年度终了时,通过对上年度的实际生产销售等经营情况的总结并对未来市场加以分析和预测等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根据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有关的预算内容。这样企业的预算工作能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关联紧密,可操作性较强。
目前高校的预算工作通常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财政部统一部署下的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具体组织的关于高校下一学年的收支计划安排,这份预算是高校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开始编制。第二个层次是高校在新学年开始(一般为每年的1—4月份)根据各种来源的收入状况和各院系的支出计划,并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而编制的内部预算,由于内部预算与高校的发展实际密切相关,因而其操作性要强于上报的预算。
(三)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分别采取了针对性的预算编制措施:一是零基预算。随着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传统的以相对不变的经营环境为前提的增量预算已不能再适应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因其一般假设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都是合理的,而当资金需求的增加超出了资金供给时,该种方法通过消减新项目的预算,而不考虑以前期间的费用是否合理而对其进行调整,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而零基预算则不考虑以前年度的预算额度,对企业的各项活动每年重新评估,以及时地对各项目进行评估,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与增量预算相比,零基预算将预算视为企业的管理过程,不仅仅是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二是滚动预算。考虑到传统的定期预算容易与连续进行的新产品计划产生冲突,大多数企业采用滚动预算,根据公司战略意图的变化,不断对预算进行调整,将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不断变化的环境相联系。三是作业预算。作业预算是一种综合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理念的预算管理方法。区别于传统的以成本元素为基础的预算,它是在作业管理的基础上以作业或业务流程为基础编制的。该种预算方法综合考虑业务流程的改变、部门及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经营效率的提高、顾客的需求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多项内容,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增强了预算为企业战略服务的功能。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在上年度实际数的基础上,相应增加或保持相应的预算额度。虽然这种预算编制方法比较省时省力,但是由于它假设基数的合理性,容易造成各院系为获得下年度的高预算而浪费资金的现象,另外由于各院系的招生规模等每年都会发生与预算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方法不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造成预算与实际的脱节。
(四)预算的可操作性
篇3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计财处),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 当前许多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遇到诸多问题,甚至流于形式。文章针对当前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探讨如何抓住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重点,促使全面预算体系在医院的管理与资源分配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
关键词 ] 全面预算;预算管理;预算实施重点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32-02
[作者简介] 姚晶晶(1983-),女,江苏南京人,会计师,mba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通讯作者] 贲慧(1968-),女,江苏南京人,正高级会计师,MBA研究生,研究方向:医院经营管理、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的战略落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工具,是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国家政策对医院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等级医院评审中的一项重要考评标准,它更是医院经济运营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医院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虽然许多医院相继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问题,致使全面预算流于形式。为了进一步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本文就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重点进行探讨。
1 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与传统的财政部门预算目标不同,全面预算管理主要以满足医院内部管理需求为目标。它是以医院长期发展战略为导向,通过确定医院整体以及各个经济单元的目标,以编制、控制、调整、考核为主要内容,将经济单元的个体目标同医院整体战略目标关联起来,使其自觉对其负责的经营活动范围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其目标是提高医院内部资源的利用率,使各个经济单位真正做到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相结合,使员工对医院的理念、价值观、文化等有一致的认同,最终实现医院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结合并得以实现的目标。
2 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实并发挥效益,必须将其落实至制度与规则,使其有章可循。医院除了要遵循国家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中相关规定[1],还需要在国家制度的基础上,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更为具体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该包含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要求(总体要求、原则、范围和内容、组织机构及职责)、全面预算管理具体程序、作业流程图及相关的记录表单等内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严肃性,能够具体指导医院预算管理活动,成为规范医院日常管理的准绳,对预算执行部门产生约束力,达到防止预算管理松散、预算管理环节流于形式等现象的目的。
3 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应遵循科学合理、组织高效、权责明确等原则,一般应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责任单位[2]。预算管理委员会一般由院领导、财务负责人、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中心负责人共同组成[3],是医院内部预算最终决策部门。预算管理办公室是处理全面预算管理日常运行事务的综合管理部门。预算责任单位主要包括各职能部门、各临床、医技、医辅责任中心,是预算管理的执行层。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是预算管理权威性的必要保障。
4 落实管理内容与责任分解
全面预算是判断医院资源是否有效分配和运用的重要形式。根据医院的一般运营特点,可采用“三级预算管理”体系,即按照“预算归口管理、三级目标统一”的原则,由一级总预算、二级归口职能部门预算和三级责任中心预算组成[4],实行以财务预算为主线,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预算。一级总预算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主要包括经营预算、资本性预算的汇总、以及财务预算的编制,二级部门预算由归口职能部门负责,主要负责归口支出预算及资本性支出预算,三级责任中心预算由各临床、医技、医辅责任中心负责,主要负责经营预算,如门诊人次、住院人次等业务量预算。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医院运营的方方面面,各单元的责任分解与明确是落实预算全院、全员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保证全面预算执行与控制效果的前提条件。
5 完善全面预算管控程序
5.1全面预算的编制
预算的编制流程可遵循“三下二上”的流程[5],主要包括:下达医院总体预算参考性目标、上报责任单元依据各自的分工研究制定的二级部门预算、下达审议后的二级部门预算草案、上报责任单元三级责任中心预算初稿、下达审议后的三级责任中心预算,并予执行。
5.2全面预算的审批
医院预算编制完成后,应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要求上报主管部门。主办部门经过认真审核后进行综合平衡,并上报同级财政部门进行最终的审核批复。
5.3全面预算的执行与分析
医院必须要严格执行经过审批的预算。预算管理办公室需要将预算逐级分解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并予以定期公告。管理人员还需按月度或季度编制预算执行报告,以便及时掌握和发现预算执行情况的异动,并对日常关注重点进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为医院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5.4全面预算的调整
为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预算一旦一般不予调整。只有在发生对医院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影响至预算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才允许对预算进行相应地调整。预算的调整需严格按原预算编报审批程序办理。
5.5全面预算的监督与考核
医院应建立严格的预算控制体系,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各科室部门负责人是预算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预算的执行结果最终反映为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预算考核可分为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6]。日常考核需强调动态性,重在检查、监督预算是否正常执行,主要指公示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便于各部门进行规划调整;年终考核则重在“奖先进、惩落后”,主要指依据各项经营指标进行打分考核。
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与分析、调整、监督与考核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管控程序,只有坚持预算的过程化管理,才能真正将预算落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韩斌斌.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优化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73-74.
[2] 黄显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2,(3):60-62.
[3] 郑大喜.基于战略导向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31-33.
[4] 何瑜.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分析[J].财务与管理,2014,(6):24-25.
[5] 兰娜.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J].会计师,2014,(2):41-43.
篇4
一、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于医院的预算管理运作的要求
(一)医院预算管理的实施完善性
在国内过去医院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通常是采用对于预算金额进行定额补助,对于在实际进行过程中预算的结余是采取了留用的方式。但是根据新医院财务预算的规定,现阶段国内医院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取消了定额补助这一项,并且把原先的结余留用方式改变规则换成结余,并且按照医院具体的规定进行使用。这一措施的更新有利于医院进行资金预算的严格控制。并且这一成本控制和财政预算同时施行的方式也让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资金的投入控制的更加严格,以便于更好的制定合理的医疗价格,方便基层的人民群众进行看病和治疗。而这种资金预算的制定也便利了医院的进行财务预算的完善,将各方的义务和责任以及权力都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有利于医院的长久发展。
(二)医院预算管理的实施分工明确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知道,预算管理是医院进行发展规划和年度收支结算的重要方式。并且医院在日常的所有管理中进行的和经济有关开支和收入都要划入预算管理之中。因此,医院的预算管理一定要做到内涵分工明确详细,对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收支和结算都要做好明细。这种方式的安排对于医院资金的规划使用有了详细的分工并且便于随时进行管理和对账的清晰明了;除此之外,将医院资金管理进行内涵划分明确还有利于医院加强对于资金运行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对于资源的约束和控制,并让医院的资金流更加透明化,从根本上能够实现杜绝挪用医院的资金等违法腐败问题的出现。
(三)医院预算管理的实施划分精细
现行的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是在原来的国内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优化,而其中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就是更加具体详细的划分相应的要求。将医院的预算管理的权利和管理范围不断的扩大,不仅仅是原来的部门之间的单方面管理,现如今的医院财务预算已经扩展到医院整个管理体系,经过新规定调整的医院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对于问题的解决也能更加的完备。
二、现阶段国内医院预算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医院预算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备
现阶段国内的医院在对于财务预算的考核过程所侧重的方向并不够完善,大多数医院更偏向于医院的收支预算,对于资金流的认识不足,没有能够将眼光放在医院的整体发展以及在医院的具体运作中属于非收支指标的部分,这往往会让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的及时性受到干扰,并且由于医院片面性较强的考核,也会导致医院在进行财务预算结果受到影响,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医院在年度预算结果中的真实状态。这对于医院下一年度或者季度工作的提前划分和预设造成了较大的干扰,不利于医院下一阶段工作的展开。除此之外,医院在进行员工年底考评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医院的财务预算结果和医院职工的年底待遇相结合,对于医院的职工管理还是缺少一定的奖惩考评制度,医院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并不能完全的得到鼓励和激发,使得医院的管理预设目标不能很快的实现。
(二)现阶段的医院财务预算编制不够切合实际
国内现行的医院财务预算制度并不能完全的切合实际,原因如下:首先,过去国内医院对于财务预算的管理意识还不够,多是由政府拨款,因此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的实际掌握情况并不是完全清楚,对于预算管理的意识认识不足,这就极其容易导致在各部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时候沟通交流不能很好的进行,并且由于过去的思想风气没有完全纠正,在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出现除财务部门的职员以外的其他医院人员对于财务工作进行的不配合性,这会给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其次,由于医院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不能采取严肃的工作意识,对于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在进行的时候相关数据保留的准确性不足,并且采用的科学分析方法也存在存在较大的漏洞,这对于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结果的数据分析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干扰和影响;最后,医院没有建立完整的预算工作反馈制度,因此对于很多在预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反馈归纳整理,长此以往积压的问题逐渐增多,对于医院的运作管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医院对于财务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医院在传统的意识中其社会责任和形象往往是呈现出公益性较强的一面,将医院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形象无线放大,因此许多医院的财务部门职员对于医院财务预算工作的指令完成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并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在医院的预算工作之中。除此之外,存在部分医院为了应付上级形式,对于医院内部的财务预算部门采用虚设的方式来应付上级部门对此的检查和走访,并没有具体的人员和部门机构来负责医院的财务情况,因此导致医院的财务预算处于灰色的地段,对于医院的整体管理运作是极大的破坏。
三、新医院财务制度对于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大对医院预算管理的健全
对于医院的整体部门管理运作看来,财务预算的管理不单单只是医院财务部门的任务,作为医院整体运作管理中最重要的核心,财务管理应该是医院各个部门共同进行完成的工作。除了医院的财务部门要进行财务预算编制的工作之外,医院还应该成立相应的预算小组,在医院进行年度预算考核的时候,小组就要协助医院的财务部门组织全院进行相关的数据汇总和考核编制;除此之外,医院还要对于不同的部门和科室设置好相应负责该科室部门财务管理的人员,以便于医院对于不同部门进行财务资金的管理。
(二)切实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保障医院预算编制的有效进行
医院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工作的时候应该保持工作前后的一致性。不要轻易的调整工作的预算进度。必要的时候应该成立相应的预算小组,对于工作中临时出现的问题要经过小组集体的讨论审批再进行决定,防止出现工作误差。并且小组还要还要具体制定好每个部门在一定的月度资金的限额和使用情况,在月底进行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表的回收。让医院的每个部门的资金运转都处于有效的监督控制之下。
(三)完善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财务预算编制考核
医院在进行财务预算制度的改革之后,为了切实的提高医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效率,医院应该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编制的考核制度,将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考核的结果直接进行挂钩,真正将医院的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切实有效的实现医院预算和整体运作的目标。
篇5
前言
在当前实行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对于医院财务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当前我国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医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医院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一、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全面预算管理的审核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和医疗保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医院的地位得到日益提高。医院的资金项目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资金投入也逐渐增多,因此,要提高医院资金的管理水平。传统的医院资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要求。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大势所趋。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审核机制还很不健全,无法实现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对于医院的资金使用无法做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而对医院资金的合理利用造成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2.预算管理编制工作不规范
在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中,往往忽视预算管理编制工作的重要性,预算管理编制工作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预算项目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申报和编制,不能系统地管理项目支出,预算项目的分类不明晰等。预算管理编制工作的不规范会影响医院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提高医院预算管理的水平。
3.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具备从宏观上把控运算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坚决果断地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
二、强化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完善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要将相关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并保障制度的规范和科学合理。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并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要规范全面预算管理的操作流程,加强考核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透明程度。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实现对全面预算管理监督的加强,确保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加强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透明化程度,对医院各种预算项目进行公开。另外,要充分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优势,在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做好医院各项预算和医院实际支出之间的衔接。要严格监督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来实现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保障。
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编制
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医院要加强对全民预算管理编制的重视程度,摒弃落后的预算管理编制观念,增强质量意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编制质量水平的提高。要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的评审机构,制定确保预算编制工作实现良好执行的督促制度。通过预算编制工作的完善,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对医院资金的有效利用,实现对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医院要在科学统筹规划医院资金的基础上,进行预算项目的申报。实现有效合理有效地利用医院资金,确保医院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医院预算项目的设立,要在医院内部事先经过项目可行性讨论,对新设预算项目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医院财务部门要积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3.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
为适应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全面预算管理,要对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预算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要加大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转变预算管理人员的观念,增强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开展教学讲座等方式,邀请专业人员多医院预算管理人员讲解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实现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效果,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以实现医院工作效率的提高。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增强全民预算管理的实施。
篇6
【关键词】 全面预算 管理体系 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纳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内涵“精确预算、责职明确、贯彻执行、有效监督”,结合国资企业的现状,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目前,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正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在探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企业都在不断完善符合本企业发展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国资企业的一员,在参于企业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制订及实施过程中,深有感触。
精细化管理一般来说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做到决策科学化、精细化;二是要为企业定位,拟定经营和发展目标;三是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企业一切资源,实施激励措施,激发干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精细化管理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其核心就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管理活动,建立全面具体的管理制度,精细地组织预算编制、报告、执行、调整与控制工作,建立相应机构,配备工作人员,细化职责权限,加强内部协调,强化执行监督,实现企业的既定经营发展目标。因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文从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精细化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1. 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是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 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二是预算管理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程序。三是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和现金流量为重点。四是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做到五个结合:与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与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与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与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与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相结合。因此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是充分应用了精细化管理的三个条件,从而决定了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2. 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必然具体细化到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各项预算内容、预算目标和具体化措施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集团公司及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到位,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对于预算内、外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对规定限额资金的支付实行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联签制度;为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每月报告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对未能完成月度计划的单位,分析原因,落实措施,确保年度财务目标的实现。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利用各公司上报的财务报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提供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与信息,使偏差在可控制的合理范围之内;年中,集团公司内审工作小组对各公司上半年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分析,预测下半年的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距及时修正;年末,由集团公司领导担任负责人的考核小组对各家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经营业绩进行检查考核,完成情况与其收入挂钩,整个预算执行过程就是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法。
3.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深化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是实现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条件,反过来又不断深化和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越精越细。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是保证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信息畅通,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正常运转与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的产生,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集团公司作为出资者需结合公司业务特性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的、完整的、统一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整的组织及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企业最高管理层、部门管理层、基层业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完整的作业程序规定,并有效运作,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资产资金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报表编报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实施办法,并明确档案保管、交接、存档制度等等。
企业内控制度涵盖了公司经营活动中所有环节,作为公司管控规范,在内控制度中要求所有业务一切都必须有规范的操作流程与工作标准,并应具备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同风险特点,建立一套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三合一的管理控制平台,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通过企业内控特管理使企业精细化管理得到了深化,实现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公司发展规范、透明、健康。
4. 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考核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保障
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关键在于贯彻和执行,内部考核的考核与监督体系是最终实现精细化目标的重要保障。
考核制度的建立,目的在于让每一项管理制度目标清晰明确,责任到人、到岗,通过考核对其执行情况做到有奖有罚。
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必须有一整套执行手段,对其在执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关系到管理制度能否按目标计划实施,一整套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否在制度实行过程中,及时、准确的掌握其执行情况。
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管理需要在每个员工加以贯彻落实,但由于理解深度不同,在执行力方面往入会出现偏差,以至达到效果会有所不同,所以相应的考核制度是把每个员工、每个岗位的责任目标明确化,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保障精细化管理所制定的各项制度落实,能全过程监督保障企业各项经济目标、管理目标的实现。
篇7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优化路径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险金制度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自从2013年我国人大会议通过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草案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资金制度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仅是政府工作预算中的一部分,也是为社会保险的按时发放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由此可见,社会保险基金制度是否合理,不但关系到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关系到了我国每一个参保公民的切身利益。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含义
所谓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指得是国家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标准,对用行政手段筹集到的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支出安排的一种预算活动。它可以对社会保障基金数量的多少,以及该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且客观的反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仅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社会保障提供了基础。我国政府在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预算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基本原则。并且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进行有效管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进而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合理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过于随意化,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府在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对本地区上半年的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有所了解,并要对本地区的一些特殊经济因素,以及地域因素予以足够的考虑,不能盲目的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进行制定。另外,在编写的过程中还要对超出预案的情况进行考虑,并根据不同的超出范围,制定不同的预算标准。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计划性。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在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参考了以宪法为主的20余部法律。日本政府在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这项制度的有效实施,也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其中有些法律还是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的专业性立法。但是,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立法工作还很不完善,现有的法律条文也是以“法律法规”以及“暂行条文”为主。不仅缺乏明确的相关法律,而且在立法的层次以及立法的权威性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不仅如此,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法规中,有些规定和条文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这给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优化路径研究
(一)确保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保险事业和发展方向的重要保障。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在对社会保险管理过程中的有序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还可以使政府对该地区的财政财政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化的了解,进而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进行完善,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政府在对进行相关预算时,不仅要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还要积极听取相关经济管理专家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讨论。对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和实行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要进行及时的改正。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政府还要勇于对一些错误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
(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滞后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立法的滞后性造成的。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从社会的反响上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我国政府应该提高关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立法的等级,使其更加具有权威性。并且要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制定专业化的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为了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能够有序化进行,对社会保险保险基金的预算进行制度化建设无论是从微观上、还是从宏观上看都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优化路径进行探讨,还有助于规划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并促进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透明化建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优化路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优化路径进行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且动态化的过程,这还需要我国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乔海霞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贾美艳.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思考——基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角度[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1-17.
篇8
关键词:矿山企业,财务预算,问题,建议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钢铁的需求量大增,而本钢企业作为一家老牌钢铁企业,也获得了再次蓬勃发展的机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钢矿业公司是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子公司,在籍职工1345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0.07亿元,净值10.82亿元。公司下属9个单位,包括铁矿、石灰石矿、选矿厂、运输公司等,担任着为母公司提供原料的任务。在公司集团快速发展的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预算管理对企业的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明确各部门、各时期的任务及目标,不仅能够保证企业提出的经营目标能够按时完成,而且也是衡量各部门、员工绩效表现的重要标准,是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3.本钢矿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的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本钢矿业成立于1905年,依托于本钢企业,担负着采矿、筛选、运输的责任,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一方面见证了企业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受传统的企业经营思维影响较深,管理层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预算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企业的经营中仍然对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盲区,比如每年的预算一旦决定则不能更改,过于刚性;费用预算不合理;执行过程中监督、控制、激励不力;对预算执行的结果并没有很好的反馈,仅仅把预算管理作为激励员工完成任务、控制成本的一种手段,而忽略了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3.2 企业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尚不完善
本钢企业作为母公司,在其财务部门下设了预算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全面预算,对子公司的预算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公司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监督及考核;预算调整情况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公司审批。就本钢矿业的预算工作而言,主要是服从其母公司的安排,再对总的预算目标进行分解,下达到各个子单位。就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而言,本钢矿业公司总体上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从母公司及子公司的预算管理的机构设计而言,公司的管理层仍认为财务预算是单纯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而忽略了财务预算中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是有效的整合企业各部门资源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度保障。而财务部门对预算管理的涉入也处于叫为浅层次的阶段,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历史财务数据和管理层的意图来制定预算,这也就导致了预算和实际况存在一定的距离。因为预算的制定过程并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不能完全的得到调整和解决,又没有一个独立且高于各个部门的预算管理部门来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这也影响了最终预算的执行效果。
3.3 预算编制程序有待改进
现行的预算编制程序即先由本钢公司制定年度的预算计划,然后由预算处制定各个分公司的预算,再由本钢矿业对其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制定具体的预算管理计划并下发到各个部门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将目标和任务具体到每个项目、每个员工身上。
但这种编制程序仍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对钢铁需求量的稳步上升,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在一定程度上也掩饰了企业预算管理方面的漏洞,比如各种资源的消耗指标和各种费用仅凭经验和表明现象进行制定,并没有联系市场的变化波动情况和企业生产条件的变化,而资金也基本上是按需供应,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合理大量占用资金的状况,管理者往往更关注于年终的利润是否完成了计划,而对于执行的过程给予的监督程度则不足。
此外,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也有待改进,本钢企业仍然采用计划模式下的增量编制法来编制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根据以往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经验来确定下一年各项科目的浮动范围。但是就钢铁企业的特点来看,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较大,如国外铁矿石涨价就可能影响到整体市场的需求状况,本钢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要受到市场各个因素的影响,而这也影响到企业对于原料的需求。但是用增量预算法无法涵盖非正常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预算管理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增量预算法,比如改用零基预算法等方法进行财务预算管理。
4.完善本钢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议
4.1 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意识
要完善本钢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就要加强员工对于预算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为构建预算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加强管理层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举办培训班或是相关课程使得管理层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有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完成既定生产目标、实施战略部署、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进行财务预算,可以将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如产销量目标、成本控制、费用控制目标等,并结合例外情况,对企业相关经营活动进行评价,也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能够更为明确的分析和调动企业的各项资源,有利于整合资源,调和部门之间的矛盾,优化内部流程,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教育,强调预算管理制度中的全员参与原则。只有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之中,管理层在制定预算目标时才能够更为贴近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而且也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比如不同的部门,如开采部门与筛选部门,所耗用的生产资料都不尽相同,在预算管理中的重点也不相同,对于前者,还要结合矿藏特点和安全指标进行管理,对于后者,要引入采选精细化指标予以辅助,同时兼顾两者的特殊性,这样才能为不同部门的员工所接受,也能够保证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4.2 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
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生产销售中各个环节的一种综合的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一种工具,直接体现了管理层的意图,因此应该在公司的管理高层下设独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脱离财务部门,直接负责预算的制定、实施、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负责调解各个子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预算的调整等工作直接向公司的管理高层报告。
4.3 进一步完善预算的编制流程和方法
在编制流程上,要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首先,要深入各个部门,了解真实的生产情况和员工的切实需求,其次,要结合公司管理层做出的长期经营计划,编制财务预算,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计划、每道工序及不同车间的作业量、采选平衡、粗加工平衡、精加工平衡、辅料平衡、主营业务收入、费用预算等。如果生产的技术并未有较大的更改,且生产效率维持不变,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来进行下一年的预算编制,而对于灵活度较大的部门,则可以考虑采用零基预算法,最大程度的控制费用和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5.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的矿山企业也要逐步转变经营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将预算管理制度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系统。建立了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港务系统;预算;管理
一、港务系统预算资金管理现状
(1)预算编制与预算资金管理不统一。目前,我国港务系统的财务管理权与人事雇佣权并不统一,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资金预算管理与人员雇佣不匹配,人员超编、经费超支等。这样的问题逐渐恶化发展,造成了港务系统的资金缺口,人员管理预算超支,资金被人事管理占用,不能够投入到港务系统的运作中来,不利于其长久稳定的发展,也就滋生了之风。(2)财务管理认识、水平不足。没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认识,是不能够维持港务系统的长足有序健康发展的,资金的运营严重的关乎着港务系统的兴亡,落后的管理观念和水平,易忽略资金管理与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港务系统财务管理,不仅要注重实物、货币的管理,更应从动静两方面对预算资金管理进行严格的把控,做好预算、监管和绩效评估。(3)预算资金管理观念存在问题。港务系统的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影响,形成了固有的预算资金管理制度。为适应我国财政改革的制度发展,预算资金管理制度逐渐严格,计划部门需要对收支进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复杂,但无论由于缺乏预算资金管理观念,存在着预算资金与资金使用不协调,无论预算如何制定,只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批,资金就可以报批支出,这就造成了预算与预算执行的偏差。
二、改善港务系统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的几点措施
(1)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权利统一。要改善港务系统资金管理制度,就要先从管理体制出发,要实行直线式的领导方式,实现港务系统财务管理权、人事权的协调统一,有统一上级领导机构指挥,完善机构设置。(2)改善预算资金管理方式,严格计划控制预算资金。强化预算资金管理制度,要严格根据支出需求做出合理的资金预算,从资金计划源头控制。首先,在年度预算制定初期,要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经费要求进行细分,严格控制预算资金使用额度,要明确预算资金的使用项目,关于人员开支预算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根据各部门上报的日常支出经费,如各种差旅报销、公关费、会议费等等要写明具体的项目开支,严格把控预算资金额度,合理划分使用。其次,预算资金的使用要完全实行公开透明制度,要明确的意识到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最后,要实行预算资金管理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全员实行计划,要将预算实行划分到具体的项目、责任人,融入年终考核,给予相应奖励。监督机制的完善可以大大节省经费的支出。(3)树立良好的预算资金管理制度观念。港务系统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的实行,要依靠全员的积极配合,收入、支出情况完全的透明公开化管理,直观的反应目前收支是否平衡。根据实际情况,对总体的资金预算进行调整和安排,明确的项目预算划分能够更直观的反映出资金的趋向,也无形中形成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了预算资金使用的合理和公平性。要严格执行计划办事、预算用钱的方式,明确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理念,实现全员勤俭节约的主观自觉性。(4)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为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的要求,要建立科学的预算资金管理制度,从资金的预算、筹措、调配、使用、监管等方面着手深入。调动资金运用,主要运用在重点项目中,将有限的计划资金运用到更需要的地方。为使财务平衡持久,要严格监控收支情况,灵活的控制预算资金的使用,或松或弛根据实际情况把握。要明确预算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树立成本观念,实现资金运行的全面监督,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结论
本文从港务系统预算资金管理现状出发,以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为背景,探讨港务系统如何控制预算资金的管理工作。总之,要实现港务系统预算资金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实际环境出发,据实进行资金预算,严格把控资金源头,控制预算执行管理,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方法,使得港务系统发展更加蓬勃。
参 考 文 献
[1]周佳.资金预算管理对资金使用效率的促进作用分析[J].中国市场.2010(31)
[2]宫鸿雁.如何构建企业集团资金预算管控体系[J].现代商业.2010(27)
[3]尹学忠.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0(4)
[4]刘维连.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8)
篇10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改革的涉及面也越来越广,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且是非盈利性的,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资金的使用状况都与预算管理工作直接联系,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情况。
一、高校预算管理
高校预算管理制度隶属于公共组织预算管理,高校预算管理制度质量的提升,可为相关部门提高资金利用的准确性,也是对政府、财政部门的更合理的拨款提供可靠保证。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改革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为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资金流动和财务活动的指向灯,预算管理的质量同高校发展直接挂钩,那么如何做好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又要注意些什么呢,是当前高校科学健康发展应当着重注意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将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在学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理应引起重视,直接关乎到高校各项活动的资金状况。而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当中,从形式方面对高校预算管理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原有的预算管理形式,明确了新的执行办法,即“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新的高效预算管理制度,要求高校直属管理部门及高校都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的健康科学发展离不开各项法规制度的支持,所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高校中的管理也是如此,建立高校内部相适宜的预算管理制度,高校的直属管理部门应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内容、执行情况和上报时间等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内容应主要包括高校的收支情况,执行情况。要保证收支平衡且如实汇报,上报时间同样要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一旦高校在预算执行中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汇报,切忌私自处理。(一)预算管理岗位责任制。现阶段高校内部预算管理制度已经初入轨道,但却少有高校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所以,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应注重责任制的确立,使得部门及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使得各部门中的人皆对自己行驶的权利负责,充分发挥其工作能力,确保高校运行有质有量,以此有效的实现在管理中监督。(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为了实现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资金的获取也应多元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同样社会发展形势也日趋发杂,高校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应有规避各种风险的能力,所以风险评估机制也是高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高校的收与支进行考察,对高校预算中要进行的各项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风险解决策略。(三)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制度,主要是通过内部管理防止内部人员的不正当行为的发生。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同样应注重内部管理的建设,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规范管理行为和程序。通过对高校内部人员的管理以确保高校运营中预算的良好执行,从而可以降低风险。
三、健全高校预算管理制度
领导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同样高校内管理层也是高校运行的核心。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管理层的支持。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的优化,要从高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抓起。(一)成立预算委员会。高校预算管理委员会一旦成立,即行驶高校内财务预算活动的最高权利,对高校内的各项活动、资金的收支具有最终决策权,并对整个高校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整体的掌握。(二)成立高校预算工作领导小组。由高校内部门负责人组成。该领导小组是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开展也离不开该领导小组。预算控制办公室的建立也是健全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控制。(三)成立预算审计机构。高校审计机构的作用主要是定期对高校内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保证各项活动都在预算内进行,出现偏差及时纠正。另外,可以完成对高校全年的预算管理成果的检验,为高校的下一步的预算编制的制定提供参考。
四、完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绩效,即高校的办学效益,办学效益有内外效益之分,高校内人、财、物所能发挥的效益即为内部效益,而外部效益主要指的是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制定高校绩效考核体系。高校的直属管理部门应以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为我国高校定制专门的绩效考核体系,衡量各高校预算的完成情况。以定制的量表考核高校预算执行的质量,对不同高校的管理,可以实行绩效公开制,对预算高效完成者予奖励,完成不好的可适当减少经费拨款以示惩罚,通过奖惩制度提高高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二)高校内部的预算绩效考核。高校内部的预算绩效考核是对预算的制定、执行及完成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各高校也应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考核标准和相应的制度,部门绩效直接与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相连。为了使预算考核制度作用最大化,高校必须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且按标准执行。同高校绩效考核类似,高校内部的预算绩效考核也应有奖惩制度,执行力度好的予以奖励,执行力度差的予以批评和适当惩罚。以此形成高校部门的“自主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五、高校预算执行管理
(一)将预算管理细化到每一天各部门按年初批复的年经费预算制定。当月的预算并交于财务处,财务处审批通过后下达月预算,部门内可将月预算进一步精化到日预算,然后严格执行。专项经费建立专款专用预算原则,以防止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资金流向不明或高于原支出标准。财务部门需要定期对各部门的预算及执行就行考核,以保证预算管理正常有序进行。(二)严格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对预算管理的全面分析包括事前预算分析、事中预算控制和事后结果分析。事前预算分析就是要对高校内资金使用状况有大揽全局的概念,事中预算控制,是在高校各项活动或项目中做好监控管理,防止偏差出现或有问题及时纠正。事后结果分析则是对预算管理执行的结果评价,分析执行过程中的优缺点,为下一步的预算编制提供基础。预算结果分析关系到下一年预算编制是否合理适用,执行过程中好的方面要沿袭,而不好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补救。(三)加强预算监管力度。任何一项工作的高效运行都离不开合理的监管,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也是如此。高校预算委员会以及审计、财务部门,都有对预算工作执行的监督责任。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应抓住执行过程这个重点,核查执行过程中是否按着预算进行,是否经费使用透明合理,是否出现谋私利行为,是否有违相关法律法规等,一旦出现及时扼止。
六、将高校预算与发展战略相结合
高校作为非盈利事业单位,同许多企业一样,应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高校的发展战略即是为高校谋发展,指明了各部门的大方向,使其明白哪些事是必须做的,而哪些事又是无关紧要的。将高校发展战略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一)制定高校战略目标。高校的发展处于整个社会中也存在着竞争,高校应认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制定高校发展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要有长远的眼光。明确的目标就像灯塔,照亮着高校中每一个部门前进的路。(二)制定高校战略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高校中各部门都需为之付出努力。同时,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应与预算管理制度相结合。各执行部门按照战略目标制定本部门全年的人、财、物的预算,并与之相应的制定预算考核制度。高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则需要结合高校的发展战略来考核各部门的预算情况是否合理及是否予以批准。
七、总结
高校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对高校的发展以及各项活动的展开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总而言之,只有从源头上做起,提高高校直属管理部门对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行下效,高校内才能加强重视,预算管理才能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只是停留在了理论方面。通过借鉴以上措施,理应会对高校的发展及预算管理制度的进程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定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魏建芳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龙英.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24(1):26-2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全面质量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