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学前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面设计学前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平面设计学前课程

篇1

对于高职高专平面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提升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色彩课程的专业性很强,能够让学生对色彩的基础知识、设计以及创意有全面的了解,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同时对提升审美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侧重点在于绘图技巧和色彩的理论知识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没有有效的提升。因而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设计色彩课程,优化其教学方法。

关键词:

平面设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方法;对策

1设计色彩课程的基本概述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这些院校平面设计类而言,课程设置也更趋完善。[1]设计色彩课程是平面设计类专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色彩有全新的认识,并且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教学方式上来看,传统的色彩课程教学和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可以说现阶段的设计色彩课程是从传统课程基础上的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绘画技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显然忽略了色彩学习的实质性作用,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设计色彩课程则能够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了解设计色彩课程,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设计色彩课程的作用。

2现阶段高职高专平面设计类设计色彩课程存在的问题

2.1色彩课程教学缺乏与之相符的教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设计色彩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是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对平面设计类学生的要求也有所转变,可是很多院校仍旧沿用老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和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相悖。虽然教材中所推崇的绘画性色彩已然成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长久以来其中的缺陷逐渐凸显出来,所培养的设计类专业人才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

2.2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要求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教学改革更加侧重于素质教育改革,对各个专业的人才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平面设计类专业的传统色彩课程教学也收到了很多质疑,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传统色彩课程教学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要求。[2]在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中,教学侧重点应更具职业化和规范化,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创新色彩课程教学。这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对学生未来工作的适应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完善高职高专平面设计类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效对策

3.1建立以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中,主要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明确教学的重点。因而就需要对目前设计色彩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得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更具规范化和系统化。平面设计类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就需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然后对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整合,使其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3.2实现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的有效结合

设计色彩课程和平面设计类专业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为学生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的侧重点由绘画技巧转移到色彩的应用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接触不同素材的机会,并且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素材,尽可能将色彩教学和专业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实质上来说,设计色彩课程是为艺术设计服务的,因而形成独特的设计思维十分重要。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设计色彩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将不同的专业有机的联系起来。

3.3编写适合高职高专设计色彩课程的教材

从本质上来说,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和其他一些本科院校相比有着一定的区别。在选择高职高专设计色彩课程教材的时候就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使其更具实用性并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来看,设计色彩课程的编写需要建立在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向的基础上,创新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综合而言,设计色彩课程的教材应当氛围知觉感悟、主观表达以及创意表达三大模块。[3]设计色彩课程的教材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满足高职高专平面设计类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需要。

作者:董叶芊 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要杰.信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推动与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5,3(11):46-47.

篇2

【关键词】photoshop平面设计 案例 案例教学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从而在教学中真正培养出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平面设计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特征都将有助于职中学生增加对平面设计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本文通过“抽出滤镜的使用”这一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的特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现将有关体会作以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推出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选材方面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案例,案例涉及到PHOTOSHOP一般知识,又要与学生今后的工作相关,做到在展示的时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在《Photoshop教程》中,讲到选择对象的方法时,介绍了一般的选择工具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知识,可以选择比较复杂对象,我就设计了一个案例:从复杂的背景中选择出人物。

2、提出问题――启发思维。

教师要适时地提出问题。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假设性问题,如“假如你要这幅图像中的人物选择出来,你该怎样做?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进入角色,分析、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另一类是评析性问题,如“选择这图像的人物,可以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是否处理得当?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时机要恰到好处。一些问题在案例推出的中间提出,比在案例全部推出后效果好。这样学生可不受框框的约束,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3、分析问题――群体合作研究。

提出问题后老师就要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不能一下子就给出解决方案。要先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可根据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此外,教师要注意指导,必要时可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原则,要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分析问题时,会想到用魔棒、套索等选择工具,或者使用颜色范围,还有的学生会用到印章工具、路径等。这样,学生就会想到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互补。

学生解决问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有时是单个解决问题,有时是组成小组一起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案例“从复杂的背景中选择出人物”中,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大都用到了选择工具,如魔棒工具,还有的使用颜色范围,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学生还用到印章工具、路径等。学生都不能精确地将背景和人物完美地分离出来。他们都没有用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想更多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方法解决得不好,就要想另外一个。

5、教师总结――能力提高。

教师既要总结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肯定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评析性问题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公正。假设性问题很多没有唯一答案,只要是符合规律都可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对于还没有完全向学生推出的案例,要把案例中事件的经过、结果展示给学生,并可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你的解决方案与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比较,有何长处与不足”?“你从案例中受到哪些启发”等。例如,在案例“从复杂的背景中选择出人物”,学生所用方法,如磁性套索工具,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解决得不是十分理想。那么教师在总结时就可以提出最佳方案:使用抽出滤镜。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选择比较复杂的对象。

三、“案例教学法”注意事项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优势明显,但我们在选取案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选取的教学案例要精简,符合教学规律。

2、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

3、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束语

平面设计教学,应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不仅让学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photoshop的信心,而且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情景化的案例教学,以生活为目标,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和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创意产业体系的发展,平面设计与社会发展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广泛(邱剑飞,2017)。技工院校的主体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理论扎实、实操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邓泰,2011)。笔者长期从事平面设计类教学,对如何做好设计类教学工作拥有丰富的经验。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平面设计类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平面设计类教学的创新性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经验。

二、平面设计类教育的现状

平面设计类的教学具有一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教学的方式也适合多种形式,因此可以对其改革,让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传统上,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专业课主要有:标志设计、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网页设计等。这些专业需要的软件包括Photoshop、Coreldraw等。

三、技工院校平面设计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技工类院校均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但该专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出许多不适宜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能力的塑造不足。平面设计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操作能力,目前仅注重软件类的教学和设计程序的传授。许多技工类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都忽略了对设计思维的培养,违背了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本真[1]。第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设计类教学是启发性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关键。目前大多数教师仅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欠缺,而且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也不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局限在课堂(严慧仙,2006)[2]。第三,学科属性发挥不足。艺术灵感的培养和审美观念的培育是做好平面类学科建设的关键,但目前平面设计教学的特殊性不突出,没有将设计教育同其它类型的教育区别开,导致专业教育的独创性低,特点不鲜明[3]。

四、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根据平面类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课堂实践,笔者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沟通为融合。这种方式既能保证教师的引导、解惑、督促作用最大化,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第一,市场模拟实训小组教学法。本教学方式针对《图形创意》专业课。围绕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定位,使学生走出课堂。将学生分组实训,每组按照公司模式进行运营(分设设计与执行总监)。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在课程规划时便引入互动模式,将平面的图形创意表达融合到实物作品中,如手绘鞋、手绘T恤、手绘包等。作品完成后,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销售,在校园集市活动中,此类作品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这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沟通协调能力,老师在他们创作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保证项目完成质量,推动学生提前与市场接轨,为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第二,针对性的工作室教学法。本教学方式针对《版式设计》、《网页设计》和《包装设计》等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强化技能,是将工作室方式引入到平面设计教学的一种新尝试。以我校为例,在技师研修室中,学生承担大部分的实际业务,教师起到指引和把关的作用。我系的学生工作室承担了校宣传栏、系报、系刊和各系网站等的设计。在《版式设计》课程中,承担系报的设计工作,根据资料设计版面,既要保证系报的设计特色也要符合版式课程所学习的设计原理。这种方式针对性强,是进行平面设计教学实践的模拟场所。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第三,项目、课题情感整合归一教学法。本教学方式针对《VI设计》和《书籍装帧》等课程。该教学方法是突破传统的先讲后练的单元制授课方式,将实践与教学结合,实现融会贯通、整合归一。教学前期学生先欣赏优秀案例,对课程形成表观印象,然后将学期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或几个项目推进实施。在《书籍装帧》教学中,每位学生均需独立完成书籍的整个装帧过程。书籍的素材可不拘一格,内容也可以自由选择,如许多学生均有记录自己内心世界的微信或微博,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些记录生活点滴的文字编辑成书。本教学方式以情感实验课题训练为主导,让学习的目的性更清晰,依据情感所趋选择立题方向,避免了枯燥的教学训练,使学生的设计与生活契合。

五、结束语

笔者根据在一线从事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实践,逐渐形成了本文的几点经验。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利用课程改革的四点原则,即任务为主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互助教学。其次,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本文提出的课程改革思路,与学生学习的特点与兴趣是相吻合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此类课改思路比较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能够将专业教学的内容融汇到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邱剑飞,2017)。因此这些成果或方式对指导技工类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剑飞.技工学校构建有效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56-157.

[2]严慧仙译.教学方法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技能竞赛;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平面设计赛项以个人的形式参赛,从校级、市级到省级逐层选拔,最后参加国家级比赛。此项比赛包括广告设计、编辑设计、企业和信息设计等工作任务,竞赛时长共6小时,得到了各中职学校的积极响应。在艺术设计类的比赛中,平面设计赛项是参加人数最多的赛项之一。技能竞赛能够促进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质量,完善赛教融合的培养模式。

一、以竞赛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参照平面设计技能竞赛规程,首先调整竞赛内容,由原来的两个任务“标志设计”“主题海报设计”变成现在的三个任务“广告设计”“编辑设计”“企业和信息设计”[1]。虽然任务只增加了一个,但是调整后的竞赛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真实的项目,完成三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企业中一个具体的项目。其次,比赛时间由原来的210分钟调整为现在的360分钟,主要目的是考查选手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为其今后在工作中合理地安排任务打好基础。最后,取消理论的考查部分,取而代之的是考查选手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创新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艺术修养。平面设计技能竞赛的各个环节越来越注重统一协调,如,文字、色调、图案、标志、企业文化等都需要统一风格。平面设计课程需要细化人才培养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从2020年的赛项内容与分值的调整看,竞赛的内容不仅更加紧贴行企业需求,而且提高了对参赛选手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改革应以职业岗位要求为着力点,根据知识、技能、素养三个方面,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2]。

二、以竞赛为桥梁,促进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指的是实训设备,而软件资源指的是教学仿真软件。不论是实训设备的建设还是仿真软件的购买都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教学管理者都需要慎重地考虑。如果实训设备或仿真软件是技能竞赛中需要的,教学管理者会优先考虑,加大投入,以此促进设计专业的发展。以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为例,在2019年地市级平面设计技能竞赛中,学校平面设计专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省级比赛,这引起了一些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学校先后为平面设计专业建设了摄影摄像技术实训室(包括数码相机、彩色喷墨打印机等)、3D实训室(包括3D打印机等)、数字影音设备与维护实训室、虚拟演播室,完善了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室(增设了数位手绘板和彩色激光打印机),同时也购买了相应的教学仿真软件。几年内,学校购买了几千万元的软硬件设施,完善了平面设计专业的软硬件资源建设,促进了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以上实训室和仿真软件不但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使学校成为兄弟学校的榜样,许多兄弟学校来到学校参观学习,这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争取了一些机会。另外,地市级的教研活动、平面设计技能竞赛在学校举行,举办各类专业的教研活动促进了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软件资源的建设。

三、以竞赛为纽带,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备战市级、省级、国家级平面设计技能竞赛,教师提升了专业能力,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如各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金牌教练等。同时,指导教师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如,受邀请到兄弟学校介绍经验,申请省级课题,等等。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竞赛成绩较为理想,因此,竞赛指导教师经常受邀到兄弟学校介绍经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平面设计专业群也被立项为“双高”专业群,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平面设计专业还申请到2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和1门在线精品课程,这些活动促进了专业教师的成长。现在,平面设计技能竞赛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企业的力量,聘请平面设计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企业专家和技能大师作为辅助指导。这些专家和大师不仅熟悉平面设计赛项对应的技术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而且大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设计经验。学校的辅导教师也可以从这些专家和大师身上学到实践经验。职业院校在“双师”建设方面除了要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还应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可将企业中的大师或技能竞赛中的专家裁判等纳入特聘计划,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拓宽高技能人才的从教渠道,促进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的双向流动。学校聘请杰出的企业平面设计师、省级技能大师等能工巧匠为校外聘用教师,扩充专业师资力量;同时,邀请杰出的校友、劳模来学校举办讲座、座谈等,培养学生的匠心精神。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指导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共同研究新技术、新手法,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训,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形成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扎实专业技能的教师创新团队。

四、以竞赛为平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将竞赛精神传递给每名学生,实现竞赛的成果人人享有,学校借助竞赛平台,以竞赛为“指挥棒”进行课堂教学改革[3]。1.教材改革——适时更新的新型活页式教材目前,平面设计专业的教材内容陈旧,一些案例与当下企业的生产实际脱钩,实用价值较低。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开展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规划教材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教材,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加强企业、院校调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并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课程开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发适时更新的工作页式开放性校本教材。受到编写、出版周期的限制,书上的一些案例已经过时,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补充适时更新的工作页式开放性校本教材,以结合当时当地的新鲜案例吸引学生。“互联网+”的环境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题材和资源变得容易,让打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也让教材的形式从纸质的一维变成富媒体的多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4]。以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为例。教材上的一些案例陈旧,学生兴趣不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时间点,依托“互联网+”环境,方便快捷地确定当下时间的设计主题,设定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情境,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避繁从简,把教材原有的目标和要求、课程的应知应会要求(素养、知识、技能)结合进行教材重构。如,2020至2021下学期,平面设计课程5月的案例主题重构如表1所示。适时更新的多类型、富媒体、立体化新型教材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果,需要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打破教学时空的限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这是以教材为突破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尝试,目标是让学生乐学、爱学并学有所用。2.教学方法的改革——“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在平面设计技能竞赛中,相关人员非常注重对参赛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的考核。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教师适合采用让学生更易获得成就感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顾泠沅曾说:“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只有激起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回顾以往的教学改革,最终离不开下面这两条:要么是鼓励学生自觉学习,要么是探索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区别对待。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那就是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5]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为突破口,能够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具体过程如下。(1)设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挑战自我在平面设计课程中,教师可根据当下时间点设计教学情境。如,为母亲节设计电子贺卡,为国际博物馆日设计宣传招贴,为校园科技文化节微视频大赛设计海报,为电影《悬崖之上》设计观影宣传海报。与时俱进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效果展示,观察分析,明确制作要求与思路向学生展示一张教师已经完成的母亲节电子贺卡,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提出母亲节电子贺卡的设计要求:有“母亲节快乐”主题词、母子形象元素、祝福语或想说给母亲的话,背景干净、美观、温馨,画面装饰元素使用合理,体现母亲节主题,整体设计、构图排版、色彩和谐、美观、不杂乱。(3)通过“互联网+”环境推送学习资源(微课、要领等)推送资源有微课、技术及艺术要领、信息化教学及资源平台、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互联网+”环境。教师通过设定情境,任务,展示参考目标效果,分析制作思路,提供必要资源,营造信息化环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增强使命感、荣誉感,明确制作任务和制作思路,通过“互联网+”环境获取完成任务需要的资源,开始自主创作。教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而要以“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启发式教学。(4)实现分层次教学依托“互联网+”环境,搜索具有开放性的参考设计效果和素材,制作过程通过互联网、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微信群等获取帮助。教师点评不同层次学生提交的作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实现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开展分层次教学的目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具有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的优点,有利于创设环境,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互助互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信息收集能力。让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有幸福感的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3.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达到增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中,项目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基础性、关键性的环节。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项目式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设置相关的教学专题项目;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思政元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课程,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如,在讲解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蒙太奇效果时,笔者选用电影《横空出世》中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片段作为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和课程思政教学。创作者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所有人激动、兴奋的场景刻画得非常形象:先是表现所有人激动奔跑、跳跃的远景、全景,紧接着展示几个特别人物的近景、特写画面,如,用大特写表现冯石将军眼里的泪花,用近景表现陆光达教授与妻子紧紧相拥而泣的场景。这一系列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艰苦创业、无外在经验支援的艰苦条件下,一群怀着崇高理想的儿女朝着共同目标奋勇前行的精神,感受到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挚爱国情怀[6]。平面设计技能竞赛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等综合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要强化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传授基础知识应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通过板块、专题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教师应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要素,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将立德树人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4.评价方式的改革竞赛的评价标准是许多专家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教师应将竞赛的考核标准、规则作为参考,通过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分别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是参与度评价:考核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参与度,对其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主动思考等进行过程性考核。二是完成度考核: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如圆满完成、超额完成、未完成。三是创新性评价: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元的智能数据进行学前、学后的对比分析。四是缩合性评价:包含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文化素质等多方位的评价。根据以上四个维度的评价,形成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课程改革措施。竞赛是剂,能让指导教师、校级领导、行业专家静下心思考,真正地实现“课赛融通”,让每名学生享有竞赛的成果,同时也能让竞赛促进日常的教学改革。改革的任务应由管理者、专家、教师共同承担,每位实践者的通透理解和熟练掌握是最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2021年度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批赛项竞赛规程[EB/OL].(2021-01-18)[2022-09-07].

[2]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EB/OL].(2020-09-16)[2022-09-05].

[3]黄忠仕.浅析高职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9):74-75,79.

[4]贺美珍.探索以赛促教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9(2):162.

[5]陈佶.高职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9,7(1):24-26.

篇5

[关键词]高职;平面设计;校企合作

随着我国逐渐发展高职教育,革新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学生可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当前,一些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学生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而要求高职院校需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标准来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需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来实现这一计划,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融合自身理论知识,为日后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平面设计专业相比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学生具备基础绘图、美学技巧、计算机技术与设计学等相关能力,且在大量实践与研究中才可设计出与人们审美相符合的平面作品。一般来说,平面设计师对周围事物敏感程度极高,如流行、经济、心理等元素皆会影响到平面设计师的最终作品。但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在教学平面设计专业时往往并不重视这些影响因素,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封闭、单调且重复的教学内容为主,反而以理想主义的唯美型设计内容为主要课题。这些课题实际上已经与当前时展及职业实际需求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失业现象。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企业进行合作已经是必然趋势,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力量作为后备支撑,而高职院校具备坚实的师资基础及先进科技培养学生,二者可通过合作与共同来共同分享资源,形成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渠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合理论知识,准确掌握Illustrator、Photoshop等相关平面设计基础软件,以此培养学生平面设计技巧、平面制作技巧与平面创意艺术等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可将自身技能与企业岗位相互契合,并在学习过程中累积实践经验,学生毕业就业难题将迎刃而解。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价值,不仅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实践能力薄弱。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在招聘所需人才时,企业基本会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年限工作经验,这种情况说明企业面对刚刚毕业的高校生,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并不认可,认为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无法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且需要漫长时间来对毕业生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培训。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高职院校已经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由于学生接受过多理论知识,且实践操作机会接触较少,从而导致企业用人需求始终与高职人才培养内容存在差异性。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来帮助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融合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还可从中增强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准确性,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校企合作模式具有校企双赢与校企互动的切入点,可在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共享资源的模式下增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以互惠互利的角度来深入共同发展道路中,为培养高素质平面设计人才提供更为宽阔的发展渠道。(二)校企合作存在局限性。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虽然能够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形成校企双赢、共同进步的局面,但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企业个人实力差异与规模大小,从而为学生开放的实习岗位性质与数量十分有限,学生在此情况下所锻炼的技能也不相一致,从而导致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学习进展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实习单位缺乏教师进行管理,且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习考核成果评价,进而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总体效果无法及时反馈到高职院校中,学生监管难度也因此增大。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充足的在岗经验,严重缺乏熟练的操作技巧,再加上学生自制力不足,企业实习过程中并未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便出现无法在校外达到预期实习效果,在校内也没有融会贯通理论知识的现象。

三、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路径

篇6

摘要:本文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在Photosho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hotoshop;艺术设计;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Photoshop作为一种图像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广告摄影、视觉创意效果图设计等领域。Photoshop不仅给艺术设计的过程带来变化,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设计思维方式和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方式。与一般专业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和教学要求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Photoshop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过于注重基础给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工具带来较大的麻烦。如何搞好艺术设计专业的Photoshop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面临的问题

Photoshop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Photoshop软件的讲授与学习,能够让学生达到熟练操作图像处理的方法与灵活运用设计创作的基本要求。原有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教材建设水平滞后。教材编排无新意,面面俱到,成为知识点的罗列。过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而忽视了系统性,所举的例子单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二,课时分配不够合理,实验室技术手段落后。理论课时过多,而实验课时相对偏少,作为计算机的应用课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主要通过实践练习实现的,实验课时偏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实验室技术手段落后会浪费掉很多时间,比如难以快速有效地组织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

第三,传统的教法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基础部分淡化了Photoshop课程的应用特征,知识点繁多,单调,占用了学生绝大多数的课时,使得学生难以通过Photoshop熟练的表达自己的创意;同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现实应用的差距使学生有失落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对学生的考评方式不够科学,忽视学习过程中的考评,使得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肯定,学习压力减小,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考试过分注重对基本操作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应用能力的考查,学生努力的方向偏离了对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3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改革的方案

3.1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效率,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我院对课程结构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将Photoshop的绝大多数的课时放在实验室来进行,及时理解、练习、巩固所讲授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学院跟实训基地合作,在学期的后半阶段设置少量的实训实践课,由学生到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一些平面设计公司)实地了解Photoshop在平面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追踪当前Photoshop发展及应用状况。

学院抓住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有利时机,强化实验室建设,不仅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内涵建设,在现有硬件资源的情况下,安装网络多媒体教学和管理软件,方便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为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能够更好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节约了宝贵的课时,提高了效率。

3.2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专题化

精选教材,选用既注重基础,而同时又辅以大量实例的教材。舍弃了应用范围小的知识点,根据Photoshop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同时对学生“授之以渔”,帮助学生通过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加强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从色彩原理入手,以介绍Photoshop选区、图层、路径3大基础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采用分专题教学的思路,将全部Photoshop的教学内容分为12个专题[1],包括色彩基础知识、图像基础知识、画笔的使用和设定、选区的建立、图层、色彩调整方式、蒙版、使用其他工具、文字工具的使用、路径、使用滤镜、扩展知识及应用等。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色彩基础知识,图像基础知识是树根;选区、图层、路径是树干和树枝;其它专题则组成了树叶。分专题教学理顺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各专题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通过任务提出、理论学习、专项训练,案例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加强了教学和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3.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的特点,在Photoshop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法要互相渗透,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第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要求任务应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有吸引力里能满足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Photoshop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应用于分专题教学前半过程以及专项训练这个阶段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

第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等工作[2]

案例的选择多是紧密联系实际,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案例教学可以放在Photoshop专题教学的后半部分,在进行了专项训练后,对专题的知识有了较深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实施。例如:在讲授了选区和图层后,就可以就一些平面设计的广告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如具有立体效果的奥迪汽车四环标志的制作。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分阶段通过群体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总结评价,从而形成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甚至还可以在这个案例的基础上创作出其它的作品。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积极思考,形成良好的学风,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术语的理解和内化。

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的优势明显,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连贯性强,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3.4完善考评机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引入贯穿整个学期的考评机制。学生成绩的形成方案中,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20%、40%。平时成绩由案例教学中学生学生的表现和对学生的平时考核组成,一个专题一次考核。改革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由原来注重基础考察转变为实际能力考查为主,兼顾基础知识的掌握。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外,在课后对全体学生的作品做出相关评价,并及时公布结果。评价不是对学生作品进行优劣的甄别,而是要帮助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并能起到激励学生不断改进的作用。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公布在教学辅导网站上,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样也给其他同学一种鞭策和示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4实践与结论

通过我院近三年来进行的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的改革,较好的实现了Photoshop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量毕业生从事平面设计、广告摄影,创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很多学生通过了平面认证相关证书考试,学生参加市、省级的平面设计大赛或艺术设计大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改的实践也表明,为了使该课的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接轨,我们教改的方向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上来。

参考文献:

[1] 赵鹏. 大师之路-Photoshop中文版完全解析[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梁平. Photoshop案例教学探讨[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3):68-70.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hotoshop Teaching for Art Design

LIU Yin-feng

(Information College,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Linyi 276005China)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平面广告;创造性;教学实践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知识多元化,一直影响和改变着平面广告设计的方向,丰富了广告设计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高职教育也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而改变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使平面广告设计教育有了更多更新的发展方向,平面广告设计是设计专业中的主要专业课程,它实用性很强,这门课程的开设要有一定的设计基础和设计知识,才能开设,而在前期要完成一些基础课程,如平面广告设计有关的版式设计,电脑软件课程,图形创意等等这些都是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作铺垫。在教学中不同地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不同,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重点也各有不同,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在提高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应该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一、分析高职学生知识框架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内容

在高职学生中很多学生入校时总体成绩相对本科生较低,入学前的专业培训时间很短,或是基础绘画造型能力较差,没有特别扎实的基本功,大多是在高考前突击学习美术,有的更是少到两三个月,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刚开始的设计基础课上已经表现出了接受能力较差,理解不透彻,创造性能力上跟不上等等的情况,这给他们入校后的再学习形成了障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框架,制定出适应学生学习的高职教育计划。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在设计中还要求不断创新的设计课程,不但应该具备充分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应该积极开发锻炼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在设计中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计划与内容中我们首先要把设计的理论章节有层次有条理的安排到课程中,理论结合设计案例,给学生营造出清晰的记忆画面和记忆秩序。在案例中讲解设计要领和设计技巧的运用,以及设计者如何发散思维,形象的使学生领会平面广告设计的中心是什么,掌握设计的方向和创意点,在接受老师给予的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积累素材,得到一个设计主题后如何抓住创意点,围绕创意点进行分析、收集资料、创造整合,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再创造的练习,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广告的设计过程,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结合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师生充分讨论,提想法,做创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使教学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生的接受和实用能力,从而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二、探索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实战模式,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还主要停留在老师单纯的理论教授和呆板的设计作业这种模式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出现抄袭,创新能力差,设计作品雷同,设计内容或表现与社会脱节,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创造能力,更遏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走出学校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更不可能走在设计与时尚潮流的前端,因此在创造能力的开发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让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实践直接引入到我们高职平面设计教学的课堂上来或者让我们的学生直接走进企业中的实际案例中去,主动去完成一个系列或者完整的设计案例,与社会与实践设计做出互动,才能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指导我们的学生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紧跟时展的设计潮流。

通过实战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平面广告设计教育中最直接最容易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创造力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将来实际设计中品中的设计创意,因此我们也把创造力放在了课程教育的首要位置。对于实战教学的实际运用我们这样设计:首先我们选择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最多设计最常见的宣传手册设计或者叫样本设计,因为它可以涉及到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可以运用到版式编排,计算机图像处理,色调选择,还要搜集大量相关的企业及商品信息进行编排整合,以及设计手册的整体形态等等,这些设计能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起到一个很好的考验。例如我们引入一个实际楼盘宣传设计某某楼盘宣传册,针对这个实际设计主题,制定出总的成效和目的,将所有同学进行分组,一组两至三人,围绕设计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以及同类楼盘设计的样式来做对比分析,分析结构收集来的相关资料,制定出自己的表现主题,通过和老师交流沟通,设计制作宣传册的封面和内页,然后将完成的作品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再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完善方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主导地位,而老师则是辅助安排流程的一个角色,使学生完全达到了独立创意,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这么一个过程,择不但能让学生把知识理论融为现实还能让学生充分探讨,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最终达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产生绝妙的创意,留给学生宝贵的实战经验。

三、学会观察生活,广泛积累素材

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把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放在第一位,这种侧重是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然而在重实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对其他学科和生活文化知识的了解,因为我们常说设计源于生活,一切设计灵感和原型都来自社会生活,而平面广告设计更是一门融合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综合学科,因此在平面广告教学中,要启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设计意识,必须开拓学生视野,多方面拓展知识,积累大量的设计素材和设计方法,自己做设计的同时多融入社会,多参与社会实践,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设计,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因此素材的积累在平面设计课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无论开始一项什么设计,总是要准备一些相关资料,需要什么样的资料?资料如何准备?从什么途径获得?这些问题都会出现在刚入门新的设计者中,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讲授一些设计案例或项目,来告诉学生素材的积累不但可以从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中汲取,也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一个大平台中收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平面广告设计的素材可以大量的在网上收集到,或者一些电视影视广告,优秀的平面广告范例,都可以带给学生大量的资料和信息,甚至风俗民情一些文学作品都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灵感,创作优秀作品的能力。

四、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和毕业去向,培养新型专业人才

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毕业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可以成为社会和企业有用的实用的人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校实习期间直接到社会企业或者设计公司进行实习培训,直接与成熟的设计师进行交流,如何适应企业,如何增强团队精神,如何设计优秀的作品,使教学和实训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根据高职学生就业方向的要求,他们在技术能力上必须走在潮流的前端,去不断的接触新的事物和新的技术,而平面广告专业课程更是要求发觉探索新的设计事物和思路,必须培养重实用重技术的新型人才。国内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全国本科到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了平面广告专业课程,而且每年还在在不断的增加,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相似,相互之间没有特色。但实际上每个院校都根据各自不同的优势和条件做了不同的则重点,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对于高职学生教育我们应该针对社会需求把培养实用性、技能型新型人才放在首要位置。

五、高职教学成效反思

时代的发展的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材料、新作品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高职教育也必须迅速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平面广告设计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设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和革新,企业的优化需求的改变也推动者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我们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实战模式教学和形象化教学都符合高职学生重技能,向新兴技能人才发展的要求,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改革。

【参考文献】

[1]占鸿鹰,刘境奇.广告创意设计[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0.

[2]王敏.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之我见[J].艺术教育,2011,(2).

篇8

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综合性是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除掌握必要的机械工程技术知识、美学知识、绘画技法以外,还涉及人机工程学、消费心理、生理学、市场学、广告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它要求将产品的功能、技术、文化和人文意识、民族风格等各种要素以恰当的形式表现于产品设计当中。创造性是工业设计的灵魂。产品设计追求新颖、独特、合理,新造型、新功能、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都会导致新产品的出现,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我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掌握较扎实的工业设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工业设计领域工程审美意识、设计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能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本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作,并能够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方面,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基础、设计表达、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设计等方面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具备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及工程设计能力;手绘表现能力、鉴赏与创造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以及模型制作技能。

(二)重新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使课程与课程之间无重复,做到有序衔接。通过十几年的实际操作和专家的评审,发现了一些课程上的问题并作了及时的修正。在修正的过程中,本着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和方法、突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逐步对不合理的课程进行调整。例如:注重手绘能力的提高,为后继课程产品设计速写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增设了“设计速写”、“快题表现”等课程。注重计算机绘图软件技术的应用和提高,增设了“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等工程绘图软件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设了“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的课程设计。

(三)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衔接更合理规范在调查中发现,徒手表达课程和计算机绘图软件课程尤为重要。由于我校工业设计专业是工科,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绘画基础,在学习绘画课程很困难,面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除了加强课堂训练之外,带学生参观各类艺术设计作品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中,鼓励学生报考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国家劳动人力资源部下发的正规资格证书。另外,带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四)重视机械类产品的内部设计国内传统工业设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强调外观造型而忽视技术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解相关的知识,从产品的外形、结构到生产工艺等因素全面要求,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深入地研究产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设计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开设在机械工程学院,而且地处汽车重工业发源地,因而在培养方案中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工业设计专业与汽车厂建立了实习基地,使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生产线,了解机械产品的内部结构,了解产品外观与内部的紧密结合过程。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已经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大型收割机的设计工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篇9

做学科教学体系规划,首先得分析了解教育对象。因为学科教学体系规划是以教学对象为中心,为教学对象服务的。中国各个高校的美术生在入学前,国家考试政策已经从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分给他们划分出了三六九等,大体上划分成两个类别:普通高校的美术生和专业院校的美术生。整体上看,专业院校学生在入学前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的水平都不在同一等次,因而在各个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出现不同的定位。我们以最基础的设计素描教学来进行对比分析。众所周知,素描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不仅要解决造型基础的问题,还要解决艺术设计创造力培养的问题,其对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设计素描不仅仅是艺术设计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课程,它更能使学生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和审美倾向,影响以后的专业学习,在整个设计人才培养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发现美术专业院校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构图方法,构成感都比较强,作业已普遍具有一定的艺术设计意识。再加上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高层次要求,其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围绕艺术设计的深层面思维意识和创造观念进行系统培养,其整个教学模式也是从培养顶尖设计师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定位。这些我们可以从以下国内几个设计学院教师设计的素描教学案例来得到验证。中央美术学院的周至禹老师从“形态”入手设计素描教学,把对象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把视点放在对形态,肌理和内部结构的观察,其课题比较好的体现了设计素描的观察、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中国美术学院的王雪青老师对设计素描教学借鉴国外教学课题,注入了很多新的教学观点,如其在对象取与舍思维处理表现上的教学方法就有很独特的见解;胡燕欣老师把设计素描课程分阶段进行,其教学带有强烈的理性成分,以线的表现,明暗的表现以及综合表现等三种思路来画素描,应用了包豪斯中的形式法则和点、线、面基本元素的原理,使设计素描教学无不体现设计、构图,构成等创作方法;周刚老师从空间入手设计素描教学,分为线形描绘阶段、空间构建阶段、空间悬体阶段、从具象到抽象阶段,其空间悬体能训练空间在大脑中的转换能力,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单德林老师的设计素描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分基础和创意两部分,基础部分为结构性素描和表现性素描,创意部分为解构与重构性素描、联想与意象性素描两部分,其解构与重构是其教学的重点和特色;南京艺术学院的邬烈炎老师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写生和变化,写生注重培养观察、体验、分析、表达的能力,变化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是一种过程性设计素描教学模式。我们再对比一下普通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的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手段等教学设计都远远跟不上专业院校的步伐,很多非常好的教学方案,到了普通院校根本就推行不了。专业性学术性越高,学生越是听不懂也越不理解。原因非常简单,普通院校刚入学的一年级美术生,他们在形体的比例、立体造型、深入刻画等最基础造型能力方面都出现明显不足,有的连形体都画不准,更不用谈画面构成美感和设计意识之类的深一层艺术问题了。再加上许多学生报考本专业的意愿和兴趣普遍不强,如强行推行专业院校那一套教学模式,反而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手段等教学培养方案定制时,只能从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出发,从每一年级,每一班级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出发,来定位其教学模式。通过对多个普通院校的教学进度表的统计对比上来看,其安排在设计素描教学课程的时间普遍较少,基本上在基础造型这一块会花掉一半左右的时间进行补习教学,再有选择性地从各个专业方向要求进行训练,教学中多以造型基础和素描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线,兼顾地融入少部分设计观念和美感意识进行安排。虽然在艺术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层次上比不上专业院校,但却也符合自身的教学需求。

2以专业方向来定位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

各个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设计素描的教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的教学模式选择上,应采用点对点,不同专业方向区别训练进行定位。因此,教师在设计素描训练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形成正确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模式,引导其适应今后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发展。在对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案设计前要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定位问题:

2.1在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路定位

首先我们要区分美术学与设计专业这两个大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截然不同,即搞清我们是要培养一名画家还是培养一名设计专业人才。作为美术学专业方向,其素描注重在对形体的体积感、分量感、画面的空间感、虚实主次关系的处理,以及光影与调子的全因素把握,目的是为今后的绘画创作做好技术准备。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不仅要解决造型基础的问题,更还要解决艺术设计创造力的培养的问题。同时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方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其教学的导向也要区分对待。

2.2观察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培养

各个专业的视觉关注点和思考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区分对待,往各自的专业方向发展。例如,视觉传达专业之类平面设计方向的设计素描在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关注的是物体的外形、特征、表象以及画面的构成问题,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的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应从观察视角入手,重在提高学生对空间结构和形态构造的敏感度;产品设计专业方向教学要注重把素描与生产设计有机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服务工业生产。在全方位解构对象,在分析物体的内外部构造的素描训练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

2.3绘画内容与表现对象的选择

绘画内容的选择也是各个专业教学方案最大的不同,因为对象给绘画者提供的是最直接、最直观地信息,它会影响绘画者后面的表现和创作。教师在绘画对象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作业要求和表现效果的不同需求区分对待。打破思维定式的静物组合方式和常规的静物选择方式,把与本专业有关的对象都放在基础训练当中,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物体选择,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使原来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教学互动。如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多以装饰性的物品进行搭配,环境设计专业以空间场景表现为主,而产品设计表现对象主要选择各种复杂物品让学生完成对其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的理解和分析。

2.4分阶段与分专业的技能技巧训练

在具体的在教学步骤上,采用分阶段训练。每一个阶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设计思维的培养从无到有,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设计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有其作用和意义。在对各个专业方向设计素描的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严格的透视法则和传统固定常规的造型模式,让学生明确透视的准确并不是衡量画面美的唯一标准,丰富各种艺术手法的学习。在训练过程不断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扭曲、平面化、夸张、装饰、解构、重组等艺术手法处理的学习,但也不单单只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融入一定的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这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深入。由于普通院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时普遍不多,所以就要求专业技能技巧训练时间要有所侧重。考虑到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各个专业对其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外形与表象的训练、变形与抽象的训练和装饰与创意的训练,主要培养对平面中形的归纳、整理、平面化、重组、想象与装饰的能力。而环境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空间的摆布研究和空间的重构研究,注重对外在形态的感知和空间的存在感的认知(如图2)。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形体的内部结构和全方位视角的研究、材料和肌理的研究、形体重组和创新研究,主要是培养其对形体的三维立体造型能力和细节分析能力,对材料美感的体会以及对形体重组和造型创新的能力。

2.5作业评价标准多元化

评价标准能够引导学生往相应的方向进行学习和创作。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对各个专业区分对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素描,让学生通过对绘画对象进行概括、装饰、想象、抽象等方式的加工,培养其对图形的装饰和创意能力,作业的评价以图形的趣味性、图样的装饰性、画面组织的完整性等艺术效果为基准进行评价。环境设计专业主要以空间透视的准确性、空间摆布的条理性、空间解构合理性等画面效果进行评价。而产品设计专业主要以形体结构的准确性和细致性,造型的趣味性和创造性等为评价标准,让学生运用素描的手法快速准确,简单明了地表现出自己所要传达的形体。

3结语

篇10

【关键词】五年制课程设置 计算机 对策

1 初中起点五年制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失调,课时安排不科学

从目前形势来看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已成为大学生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无论从知识能力还是心理素质上这些人都属于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的先天不足和后期畸形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一定要找到一个符合五年制高职生特点的教育方法,才能让这些学生不白白浪费五年的大好时光,能更好的健康发展。

首先针对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发现,学院的课程安排理论性课程比例较大,实践类课程比例相对较小,远远超出了这些学生的理解水平。大多数学生由于心智欠成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只是对那些音乐、体育、书法这些艺术类课程有着一定的兴趣,对于难以理解的文化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课学习热情不高,对教师的说教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大学校园一节课一个半小时,如果是还是一门无法引起兴趣的课程,对他们来说真的是无比煎熬,在这种状态下,让他们能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解枯燥的理论课,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原有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是面向三年制的高职生,五年制的学生由于没有经过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没有养成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些的贫弱和思想上的不成熟,思维方式的过于简单,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之前,更加需要高职院校的老师结合实际采用合理的教育模式。

1.2 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偏深,实践操作步骤过于繁锁

“每一门课程总是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重系统性和完整性,轻整体优化;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基础,轻应用;课程内容虽然很多,但没有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方法完全融入其中”,尤其没有把学科教育的新理念、教学面向的新对象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同时,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过多、过深,技能操作过于繁锁,不注重教学对象的改变,导致很多的学生实践能力弱,不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会动脑思考问题。例如,笔者从教的《动画设计》,这门课程是应该说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从原则上来讲,学生对这种操作类的课程应有着深厚的兴趣。但是五年制的学生却认为一个动画的制作需要这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脚本的设计、角色的绘制、色彩的选择、动画的衔接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没有耐心地逐一去完成,从而使他们产生的那点兴致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些也必将影响教学的效果。

1.3 课程评价方法单一,以考试、考查为主要形式,注重结果,轻视过程考核

目前,学院计算机专业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再要求一张试卷定成绩;可以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过程考核的比例没有加大,使得学生的出勤率不高,学生的迟到和早退现象频频出现,平时的技能训练复制现象严重,使得过程考核失去了实际存在的意义,面对这些实际出现的问题,更加要求我们这些教师制定明确的量化考核机制,使过程考核起到真正的教育意义。

2 优化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2.1 在课程结构方面:以学科特点为依据,适当调整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

计算机专业应遵循学科特点和实用性原则安排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在课程结构上,可将计算机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拓展课。公共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主要课程包括:语数英等;专业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简单操作,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初步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的简单维护等;专业技能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主要课程包括: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平面设计、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英语等;专业拓展课旨在满足学生培养特长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要课程包括:网站后台开发、Java手机软件开发、多媒体处理技术、局域网组网技术等。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模块课程间的设置比例,比如在学校的前两年,可增加公共基础课和技能基础课的设置比例,如音乐、书法、体育等,后三年可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比例,增加一些实用性强、能为就业直接服务的课程设置比例,如动画制作、平面设计、手机软件开发等。同时,为一至四年级所有学生提供开放的专业拓展课选修机会,学生每学期可选择2~3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拓展课进行专项训练,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专多能。

此外,在专业课程中学校可适当开设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一些课程,如就业指导、心理、社交礼仪等,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

2.2 在课程内容方面,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适当整合理论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首先,教师要及时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加强专业指向性,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动画设计的学习中,在让学生学习基本鼠绘的同时,我们可精心设计一些简单小角色的绘制来加强计算机操作基本功的训练。对于动画的制作删减复杂的动画制作,短时间就能完成一个简单作品,对于在专业基础课当中有重复性内容的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2.3 在课程评价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加强过程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