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35-01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应该是通过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很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使语言更具真实性、实用性、交际性,让学生置身其境,切实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同时,情感、态度、能力也能得以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境教学的活动模式与大家共勉:
一、体验感悟型情境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枯燥的单词背诵,繁琐的语法点,正一点一点磨灭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是望而生畏,止步不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器官,即借助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得对英语的初步感性认识。Eg:在教4B Unit4《Buying fruit》PartB时,我通过事先准备好的水果盘,让学生蒙上眼睛,通过发出指令:“smell it”,“touch it”,“taste it”,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水果,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尝的水果味道说出水果的名称,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欲望,并以昂扬的激情参与教学中。
二、语言描述型情境教学活动
用语言去描述所要创设的情境是一种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描述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认为暂时可以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来描述情境,并且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富有活力的体态语加以辅助,以便学生能尽快的接受新知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直接用简明的英语描述所要创设的情境,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想象力、理解力等,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Eg:在教学6A Unit5《On the farm》时,我让学生参观Macdonald’s farm,在学生参观的同时,要求学生:you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Macdonald’s farm,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描述进行修正和补充,然后引入课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就会显得自然而然而又贴近生活,既便于教师的操作,也容易让学生掌握。
三、角色扮演型情境活动
一堂成功的课,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让学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角色扮演把学生转换到积极主动的位置上,是一种艺术形式,符合小学生好动、好说的心理特点。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只是帮手、导演、组织者,这样学生能更有效地在活动中主动运用他们应该掌握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角色,用生动活泼的情境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Eg:在巩固4B Unit3《What's your job?》PartB和C时,我通过wisper形式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表示职业的单词,其余的学生 Play a guessing game:“What’s your/his/her job?I’m/ He’s/She’s…”,“What are their jobs?They‘re…”,在不知不觉快乐的情境中,学生就已经操练、运用、巩固了所学的语言。
四、生活拓展型情境教学活动
英语语言的学习单靠课堂的40分钟是难以收到圆满的效果的,设法把课内的情境教学和课外的拓展情境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加大学生英语交际的实践量,将学习融入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所学内容。
1.设置英语角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一星期两次,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教师起指导作用,小组长具体负责。学生畅所欲言,不仅可以交流学习经验,让浓浓的英语氛围感染自己,而且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
2.开展各类竞赛。我们可以进行朗诵比赛、默单词竞赛、听写比赛、日常口语会话竞赛、脱口秀、“现场实况转播”、“答记者问”等活动。看谁速度快,反应快,模仿能力强。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根据实际表现评出奖项,那么就会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热情。
篇2
[关键词]体育活动 训练跳跃 激发兴趣 促进发展
怎样让低年级学生有兴趣地练习跳,并使其能够在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巩固跳的技能,是当前低年级跳跃类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模仿小动物是他们很喜欢的事情。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理解和喜欢的,赋予学生“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训练其跳跃动作,而且有助于激发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以体能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
1活动目标
1.1练习双脚并拢向指定位置跳跃,尝试学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发展学生双脚向前跳和连续跳的能力,锻炼腿部肌肉力量,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1.2能遵守游戏规则,能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游戏。
1.3体验同伴间一起游戏的快乐,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活动准备
2.1知识:课前了解青蛙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2.2场地:废旧纸箱、蓝色绿色编织袋或废旧轮胎若干,围成池塘;或用跳绳、皮筋等装饰成小河沟。(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也可。)
2.3物品:青蛙妈妈胸饰一个,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小虫子(图片或模型)、小蝌蚪(图片或模型)、呼啦圈(绿色)若干;录音机、磁带。
3活动步骤
3.1激趣、导入、热身。
情景导入:师生分别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蝌蚪宝宝,来跟着妈妈一起游泳吧!游呀游,游呀游,长出了两条后腿,(蹬蹬后腿,踢踢后腿,屈腿压压);游呀游,两条前腿出来了,(抖抖前腿,甩甩前腿,晃晃前腿);游呀游,游呀游,小蝌蚪扭扭屁股,转个圈,摸摸你的尾巴还有吗?小蝌蚪变成什么了?――青蛙!(在轻快的音乐中,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做准备动作,通过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各关节慢慢活动开来,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为以下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3.2练习双脚并拢跳。
(情境创设: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到河对面去捉害虫。你们看,河面上有一些荷叶,我们要跳到荷叶上,踩着荷叶过河。)
3.2.1教师示范跳(两腿并在一起,准备起跳的时候,手向后摆,落地时,手向前摆。)眼睛看着前面的荷叶,两脚并拢站好,屈膝、向前轻轻跳过去,轻轻落地、微蹲,然后站好后再找一片荷叶,看好了再跳过去,这样一片一片跳过去,直到对岸。
3.2.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请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3.2.3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边往下跳。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鼓励学生自由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边往下跳。教师提出跳得高、远、轻的要求,在练习中重点强调起跳和落地的动作方法,注意保持身体的协调性。使每次练习各有侧重点。
3.2.4尝试学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在学生掌握双脚跳动作要领后,鼓励学生自由尝试单脚跳和单双替跳的练习。
(1)单脚跳:一条腿站直,一腿弯曲,紧贴在一腿的旁边。
(2)单双替跳:跳法同上,只是在交替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学生由双脚的自由跳跃到单双替跳,难度增加,注意跳的时候保持身体的平衡。
(学生初步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后,需要通过游戏或提高难度来保持他们的兴趣,从而巩固跳的动作,避免枯燥的纯动作练习)
3.3开展《小青蛙跳、跳、跳》的游戏,巩固跳的技能。
3.3.1分组游戏。情境创设: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学生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见害虫,抓一抓;小青蛙,跳跳跳,害虫见我跑不掉。”引导学生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注意双脚跳的动作要领。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远,他是怎样跳的?请学生说说并个别示范,注意体会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得远。
3.3.2在进行《小青蛙跳、跳、跳》的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改变圈的摆放路线(直线型、环形、蛇形)、圈和圈之间的距离;指导学生巩固双脚跳的动作,尝试练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
3.4放松整理动作――放音乐。
3.4.1师:今天你们这些勇敢的小青蛙,捉了那么多的害虫,高兴不高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跟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3.4.2现在,让我们和朋友去分享美食吧!(学生自由结合小组交流活动体会)
4活动建议
4.1学生“从高处往下跳”时有一个向前的冲力,因此,“跳台”不宜过轻,要注重稳定性、安全性、多用性。低年级“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基本定为20~30厘米。
4.2各个圈之间的距离约30厘米左右,圈的直径约为30厘米左右,并要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的大小,改变圈的摆放路线(直线型、环形、蛇形),改变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篇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艺术教育理念,提高艺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科研人员和广大艺术教师的管理、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举办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委托《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和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
现将《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并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附件:
1.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2.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申报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一、评选内容
本次评选活动,包括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两个部分。
(一)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要求描述一个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事例,这一事例应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事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情境性,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选题可参考以下内容:
1.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的案例;
2.强化学校艺术教育功能和地位的案例;
3.实践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案例;
4.营造艺术教育环境的案例;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的案例;
6.学生艺术学习个性化的案例;
7.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案例;
8.整合多门艺术学科教育的案例;
9.音乐、美术(艺术)学科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案例;
10.开展校本教研、提高艺术教师素质的案例;
11.艺术教育评价改革的案例;
12.开展艺术教育教科研的案例;
13.开展综合性艺术活动的案例。
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选题。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要项目包括:课程名称、使用的教材、适用年级、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流程图及点评等。
二、评选要求
1.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2.教育案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例,要求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反映学校艺术教育某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集中在一个有价值的中心论题上,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第二部分为分析解读,对此案例作简要评点分析,点出关键问题,进行理论阐述。
3.教学设计要以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教学设计的容量为1课时,字数4000字左右。
4.教育案例或教学设计均用A4纸打印,标题用小2号黑体字,内文用小3号宋体字,正反面打印,一式五份。
5.认真填写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申报表(见附件2),左上方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为保证评选的公正,请勿在正文部分出现地区、单位、作者姓名等内容。
三、申报方法
1.在学校艺术教育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全面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省级评选活动,评选出省级优秀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
2.在各地评选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原则上推荐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3篇;音乐、美术(艺术)教学设计各3篇,参加全国评选。
3.音乐、艺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地址:北京市翠微路2号,邮编:100036,收件人:宋瑾。美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邮编:210097,收件人:李静。
4.报送截止日期为2006年10月1日(以邮戳为准)。
四、评选及奖励
1.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选。
篇4
论文摘要: 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育实践真正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职前教师培养依然遵循的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理智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亟待改革,要正确理解其专业意义,科学地建构实践类课程体系,恰当选择课程内容,正确地进行实施与评价。
近年来,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批评最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小学教育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中虽然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教育实践问题却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导致职前教师出现专业情意淡薄、实践性知识积累不够、对实际教育教学体验不足、工作适应期延长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实践课程已成为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突破这一瓶颈是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正确理解教育实践的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践的理解比较狭隘,往往将它与教育实习等同起来,这主要缘于教育实习一直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得以深入中小学的唯一机会。但这种先理论后实习、理论与实践断裂的培养模式已遭到广泛的质疑。
小学教育专业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后,要真正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即能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并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突破“教育实践活动即教育实习”的传统观念,在师范生进入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之前,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其做好教师意识和专业精神、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同时,在教育实习之后,也应让师范生有机会反思、纠偏补漏和再实践,从而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
因此,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活动场所看,不仅包括在小学进行的实践活动,而且包括在师范院校内和其他教育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看,不仅包括要完成多重任务的教育实习,而且包括任务相对单一的教师基本功练习、教材研习、教育教学技能练习、教育科学研究研习、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从活动方式上看,应包括合作研讨、观摩(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参与竞赛、实习、有偿或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应包括集体性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和个体独立的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组织管理看,除了有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外,还可以有师范生在学校教师引导下自发的实践活动。
二、正确把握教育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意义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教师教育课程是形成教师双专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教育实践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同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以实践性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教师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1.中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中小学教育活动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2.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鲜明的实践性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的知识是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相对应的,其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真实的教育情境与教育现场。离开了教育实践课程,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就是句空话。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课程具有核心价值;3.小学教育教学就其内容来讲是简单的,但就其教学内容的心理化来说却是复杂的。事实上,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
三、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恰当选择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专业情意培养
专业情意培养主要包括:初步认识小学教育,懂得小学教育的意义;了解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及其专业精神;热爱小学生,愿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目的是帮助师范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向以准教师的身份共同研究教育现象的转变。课程实施形式上应灵活多样,既可以走出去,又可以请进来。如可以安排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既要与优秀教师交流,又要适当与从师范院校毕业不久而较有成就的年轻教师交流,以促使师范新生树立起远期的目标和近期可及的目标。
2.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集体建设规划、班级学期工作计划与总结;(2)学生个案研究实践。要求学会帮助“后进生”,学会写儿童个案研究报告;(3)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设计班队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能较好体现设计方案;(4)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级课外活动规划,组织小学生课外活动,符合活动要求。 转贴于
3.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个方面。
(1)教学基本功。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简笔画等。
(2)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交往互动技能、创设情境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
(3)教学基本环节。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开放性、个性化作业设计、个别辅导等。
4.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案例研究的撰写。能够选定案例、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2)教育故事撰写。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教育故事。(3)教育行动研究。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教育见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行动研究报告。
5.自我专业特长的培养
可从自身资源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出发,确定几项自我专业特长,如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还如具有初步的双语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科目的双语教学等。
(二)正确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主要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课程和学科类课程的结合。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做到见习分散,实习相对集中。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搞好校内教育实践训练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空间的作用。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应该是校外教育实践的主平台。
2.实施的基本途径与形式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助教、助研、助管、寝室每日练活动、小学名师讲坛与观摩课等。校外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师成长协作团、做家教、担任培训(辅导)班教师、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3.考核与评价
(1)将教育实践活动同学分挂钩,适当加大教育实践课程学分比重。
(2)制定教育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考评组织。
(3)教学基本功实行资格证制度,每年定期考核,凡有一项教学基本功不合格的不能进入教育实习。
(4)评价主体多元化。对每次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都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包括小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惠中.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创新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6,(1).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5
一、小学教师素质调查设计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向某县乡(镇)小学发放调查表和闭卷式问卷各40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388份、闭卷式问卷386,有效收回率分别这98%和96.6%。听课12节,和教干、教师座谈30人次。
根据本次调查的对象和目的,调查表涉及小学教师的基本状况,包括:学历、年龄、职称、性别和从教原因及态度;闭卷式问卷涵盖了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专业伦理;公共文化基础和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技能;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参阅近年来省内外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和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丛书拟定50道试题(每部分10题)。
二、小学教师素质状况
1.基本情况
从年龄构成看,乡(镇)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年龄≥45、≥50、≥55岁的教师分别占62.5%、46.7%和22.5%。从学历层次看,乡(镇)小学教师们的学历已普遍达到专科以上(专、本科学历者分别占85%和15%)。从职称比看,乡(镇)小学教师群体仍然缺乏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小教高级、小教一级、小教二级教师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58%和5%。性别比为女58.36%、男41.64%,女略高于男。
2.从教原因及态度
在回答“您为何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问题中,选择“出于内心热爱”“迫于生计”“教师工作比较稳定”“教育事业受人敬仰”“受家长、老师、他人的建议”和“说不楚”的人数比例分别是15%、25%、20%、10%、24%和6%。在回答“您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积极主动还被动应付”的问题中,有67%的人选择了前者。
3.文化基础知识
从闭卷答题正确率看,小学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一般性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正确率总体分布在80%~90%。但对综合性和学科前沿性知识掌握还有所欠缺,45岁以上教师则更为明显。如在对“1纳米为1米的十亿分之一”的判断中,判断正确者为46%,45岁以上教师判断正确者仅为6%。在回答“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所包含的智能”的问题中,能基本答全的为35%,45岁以上教师能基本答全的仅为4%。
4.教学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在实践层面做得还不够。在回答“常态课的备课只写简单的教案”的问题中,有75%的人选择了“是”。在回答“您平时是如何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中,回答“凭教学经验”者占39%,回答“照搬教学参考资料”者占15%,回答“学习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者,占46%。在“对现代教学方法,诸如暗示法、发现法、案例法等的了解和运用情况”的座谈了解中,有24人表示:有所了解,但平时很少使用,占座谈人数的80%。同样,在对“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情况的座谈了解中,有25人(占座谈人数的82%)表示平时不用。
5.自我完善和发展
现代科学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这就要求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反思教学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影响您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问题中,回答“自身努力”者为30%、“外部因素”者为25%、“自身努力加外部因素”者为45%。在“就您的教学活动而言,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育科研能力”“学科教学技能”“当代学科前沿知识”者分别占调查人数的62%、55%、59%和40%。
三、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是好的,如学历普遍提高、基础文化知识扎实、懂得一定的教学教学原理,但离较高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1.专业思想教育不力
专业思想具有导向作用,决定着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近些年来,迫于就业的压力,许多师范类学校不再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被认为是思想不够解放的表现。由于专业思想教育不再有力,致使许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认识不清、专业情感不浓、专业信念不强、专业学习动力不足和专业思想不稳,从事教育事业不是处于理想、信念和热爱,而是处于功利、被迫和无奈。
2.教育理念滞后
教育理念的滞后造成了许多小学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本质、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把握尺度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高高在上,“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浅尝辄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不够、知之甚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制约了对学生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培养。
3.知识陈旧,结构不优
如上所述,目前小学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但对学科前沿知识、跨学科知识了解的不够。究其原因:目前举办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学校虽然通过“挂”“并”等方式转轨到了高等教育系列,但课程理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都是从原中师脱胎而来,“中师痕迹”明显,特别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尚没有达到专(本)科程度。
4.教育科研能力欠缺
教育科研能力的欠缺造成了小学教师群体中“教书匠”有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奇缺。主要原因在于:师范类学校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认识不高,没有把师范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看作是基于专业知识学习之上的一种创新性学习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此造成了相当部分教师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不浓,开展创新实践性教学活动太少,制约了学生的科学精神、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5.教学实践不力
造成小学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与职前培养阶段实践教学“疲软”有密切关系。一是师范类学校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见习时间不足,分散式实习效果不佳。三是许多学校缺少专门的实践教学“实训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授学生以“渔”不足。
四、培养对策
1.明确目标,保证培养规格
毫无疑问,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大学专(本)科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出路在于“全科综合”培养:前两年(基础段),在小学教育专业导向下,对学生重点实施小学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专(本)阶段,对学生进行大学专(本)科一般素质(主要指知识素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教育,突出加强专(本)程度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科学设置课程,打下广博文化基础
首先,更新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师范生学什么?怎样学?决定着小学教育的质量。更新课程理念就是要以面向社会需求和促进师范生自由的全面发展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以此来指导和影响所开设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规定性。其次,优化课程结构。经过多年的探讨,举办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学校已建构起必修、选修、活动和实践“四决”结合的课程体系,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组合,以淡化外在形式、加强内在联系、追求整体效益。
3.改进教学方法迁移教学能力
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的根本区别在于:他(她)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且还要都会学生教学。因此,师范类专业的课堂教学要坚决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力推广“以教法为主导、以学法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先进有效的,诸如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尝试”教学和“快乐”教学等教学范例,供学生日后借鉴迁移。
4.改革实践教学,搭建技能实训平台
以五年制专科为例,加强实践教学领导,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前两年进行基础性教学技能训练,力争使学生的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英语口语、计算机应用等教学通用技能达到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年,集中进行教学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的专项教学技能初步满足小学各科教学的需要;第五年开展能体现教师职业性的素质拓展训练,使学生能胜任一位全职小学教师应完成的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积极吸纳省、市、县(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来校担任学生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兼职导师。
5.加强教育科研,助推未来发展
对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要把重点放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培养上。首先,要充分发挥必修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进教案”活动,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理论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其次,重视活动课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诸如科技竞赛、科技沙龙、科技节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第三,校校(师范类学校和小学)合作,共建教育教学改革团队,吸收学生参加,让他们提前介入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篇6
一、小教专业课程整合的逻辑起点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载体,而课程设置则主要取决于课程的目标定位。因此,讨论小教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内容,首先需要明确小教专业的课程目标与定位,这是其逻辑起点。从专业属性方面看,小教专业首先应该定位在“小学教育”,而从专业层次方面来看,则应该将其定位在“高师本科”。
(一)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涵盖了“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两层含义。定性在教育是指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系于教师教育的语境之中,需要遵循教师教育的办学规律。因此了解和把握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至关重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教育的实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终结型的教师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要求。“教师教育的终身化”、“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智慧的实践养成性”等关键词都要求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职前职后分割的局限,打破传统的教师教育知识传授模式的局限,走向教师教育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及实践—反思型成长的培养模式。这是今日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教师教育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持续发展性和实践养成性特点,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则更需如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教育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上。[1]这种特点要求小教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体现出上述特点。这就需要小教专业的课程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的现状,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为中心,来统整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课程。
(二)高师本科
定格在本科指的是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高等教育框架内设定的,需要按高等教育中培养本科学历人才的标准来培养小学教师。重新思考小教专业的本科定位,需要考虑其职前教育的特点,不能盲目地将其拉升和提高。但是这种职前教育的特点与单纯的职业教育有所不同,它兼有一定的学术性。可以说,本科层次的小教专业是一种介于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的教育模式,它一方面需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同时又需要在此基础上作一定的理论提升,用正确的理论来引领小教专业的发展。这种职前教育的定位反映到课程的设置中就要求防止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脱节,强化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二、小教专业课程整合的具体内容
课程整合是一种在实践取向理念的指导下所开展的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安排,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与学习者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以及学科知识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整合三种。高等院校小教专业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从学科建设的需要出发,涉及到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以及学科知识与教育实践课程间的整合。
(一)学科课程知识间的整合
小教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主要关注的是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其中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指各自专业学科内部的整合,如教育类课程的内部整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不同科目的整合。学科类课程的内部整合(以语文方向为例)包括大学语文、文学概论、儿童文学、古代汉语等课程的整合;二是指不同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包括教育类学科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限于篇幅,这里主要讨论第二种课程的整合问题。
1.教育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实现教育类课程与学科类课程的整合,应从教育类课程的角度入手,首先,需要对教育类课程进行新的认识。传统的教育类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试图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由于教育类课程理论性太强,显得过于抽象和空洞,加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缺少小学教育的实践体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理论架空的现象。基于此,有学者便指出:“教育学科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而是结合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教学场景,分析和探讨具体的教育问题,教育理论没有悬浮在教育实践的‘上空’。”[2]因此要实现传统教育学科的转变,教育学科需要主动与各学科知识联姻,以此寻找教育理论的立足之基。其次,从教育类课程的结构来看,教育类课程“要改变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结构单一、缺乏整合的现状,强调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整体性建设,打破几十年不变的‘老三门’格局,实现课程结构多元化”。[3]因此,要从整体上设计教育学科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方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多角度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新课程的开发过程。因此,小教专业的课程建设需要突破传统课程结构的束缚,加大开发新课程的力度,争取多开设一些综合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
2.学科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综观国内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科模式、综合模式与‘综合+方向’的培养模式。”[4]而其中以“综合+方向”的分科培养模式居多。分科的方式有如下两种:一种是大文大理的方式呈现;一种是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方向。无论哪种分科方式,都是基于如下假设:学生只有掌握了精深的学科知识才能胜任小学的教育工作。从实际的小学教育实践来看,小学教师所需要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横向了解和准确的掌握,而学科高深知识对于小学的教育教学作用不大。因此,从学科类课程的内部来看,需要以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中心来设置和安排课程内容,同时需要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教师是否能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也即教师需要在懂得了“教什么”的基础上,更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教”、“为什么教”等问题。因此,从学科知识走向与教育学科的联姻也是势在必行。只有在这种联姻的前提下,知识中所蕴含的教育性含义才能真正被挖掘出来,也才能真正避免教学活动知识传递式的尴尬,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教育性。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间的整合
1.理论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传统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强调学科本位,注重学科内部的逻辑结构,忽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忽视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培养目标只是在于关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体会和感悟。因此要转变小教专业理论课程的局面,首先,转变课程目标的知识本位观。要认识到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符号,更主要的是通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真实的体验。知识作为符号的存在是一种外在于我们的存在,而只有当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感悟连接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进而形成相应的能力。其次,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针对性。理论型课程应该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局面,将理论与实践的小学教育联系起来,提高理论课程的实践针对性。如增设一些家校合作、班队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应用型课程。再次,创新理论教学的多元模式。理论的教学活动应该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如多采用讲座、论坛、讨论等形式来开展理论教学,也可以带着学生到小学的班级中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感悟。
2.实践类课程的转变与整合
教育的智慧是一种实践型的智慧,需要通过实践的反思才能获得,因此实践类课程对于教师成长和养成至关重要。在与国外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做横向比较之后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专业非常注重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活动。[5]然而遗憾的是实践类课程一直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也造成了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教育的课程之后动手能力仍然不强的现状。因此,加强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实践类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实践化的课程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在此首先需要树立一种大的实践课程观。传统对于教师教育实践型课程的理解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活动,认为只有当学生走进了小学才能算是实践类课程的开展,这是一种狭隘的实践课程观。我们需要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大的实践课程观。在这种大的实践课程观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社区教育服务、教育技能比拼、评课说课比赛等形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实践活动要与理论指导结合起来,加强理论指导的规范化。在学生的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活动中,应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大学导师和实习学校的导师的双重帮助下,帮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认识实践和感悟实践,从而在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小教专业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小教专业课程的整合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的外在比例和结构来实现,同时更需要从课程内部的具体内容入手进行整合。下文主要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简要谈谈三种不同的模块式整合策略。
(一)主题化的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在课程统整理念的指导下,“主题”是与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分科内容、零散经验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主题是指不同内容共同指向的核心问题。”[6]“主题”在这里表达的是整合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题化的课程模块整合是指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整合,它所关注的是教育智慧形成的知识综合性。在这里可以采用综合课程的一种形式———跨学科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和设计课程内容。这种课程设计强调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选择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对其加以解释和支撑,从而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相互连接起来。主题化课程的开发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选择和确定主题。主题的选择可以结合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实际教育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如关于如何开展备课、班级后进生转化等)。主题的确定应该体现出基础性和开放性,从而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在此主题之上很好地连接起来。其次,组织合适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需要涉及到不同学科的不同知识之间的融合,因此需要多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合作才能完成,在此可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的开发。再次,确定课堂教学形式。主题化的课程教学需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可采用讲座或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同时请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进入同一个课堂与学生就某一主题多方位展开交流,让学生从不同教师的不同知识出发,从多个视角综合地理解某一特定的主题内涵。最后,及时评价与反馈。由于主题化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修复完善的过程,因此接受实践的反馈尤为重要。这种反馈既可以是学生层面的反馈,也可以是来自教育专家的反馈,还可以邀请小学教师来进行评课之后的反馈。而唯有在这种反馈之后,课程的开设才能够更加符合实践的需要。
(二)情境化的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情景化的课程整合模式是指围绕某一现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为中心而进行的课程整合,它所关注的是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情境生成性。师范生教育智慧的形成体现在他们能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情景相结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育对象和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现象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裁决,从而采取不同的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和方式。因此,教育智慧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教学情境的浸染,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这一特性决定教师培养要重视个体实践活动的参与,重视教师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与教学客体的相互作用,重视理论与情境一体化的建立。[7]师范生在既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能够在实际的情境背景中形成对于教育活动的更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种课程模块的整合与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纯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抽象性,给教学带来真实的教育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情境化的课程模块整合实践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如何选择和处理情境的布置。情境化的课程整合的初衷是为了让师范生在一个更为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来认识教育和感悟教育,因此,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就成了情境化课程模块整合的关键所在。当然,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做到百分百的情景教学的真实化。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首先是通过大学教育学院与小学的合作,让师范生直接进入小学课堂去对教学现场进行观摩,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多种不同的知识对于真实存在的教学情境加以认识和体验。其次可以通过对真实教育场景中的教学录像进行分析与讨论,并且以教学录像为载体,结合不同的知识展开案例教学。第三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微格教学的形式走上讲台,自主地感受作为一名教师的多种体验,并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实践化的课程模块整合策略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心理素质;团体干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市场的极为严峻的挑战。为此,不少院校开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但目前高校培养的“职前教师”尚存在诸多问题,如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不够敬业,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技能不足,社会适应力较差等。这些问题说到底都与教师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教师已经成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最迫切任务。鉴于此,本研究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背景,以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教师)为对象,针对其当前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心理素质提升干预,探索培养小学教师积极心理素质的可行性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成员初步筛选:采用前期研究所编制的小学教师积极心理素质问卷对平顶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大三学生200名进行测验,选取心理素质总分最低的60名学生作为进一步筛选的团体干预对象。(2)正式成员确定:由本课题组研究人员给初选的上述60名学生讲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干预实施的操作步骤,依据自愿原则,在征得初选学生同意的基础上,根据性别、专业进行匹配,最终确定52名学生为正式干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成员构成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小学教师积极心理素质问卷》用于筛选团辅成员和前后测。前测时间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0~12月进行正念训练,9周训练结束后进入期末考试周,对被试实施后测。(2)自编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团辅方案柯瑞(1982)指出,团体心理辅导都要经历一个由起动、过渡到成熟、结束的过程[1]。本研究团辅方案设计注意体现活动的阶段性和层次感,同时突出中心主题。
(三)研究程序
首先,建立团队契约,澄清团体目标,建立积极、信任的群体氛围。之后,给干预组成员讲授目前国内外心理辅导中影响日益广泛的正念疗法的缘起,正念冥想的概念、产生和发展,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接下来,给成员讲解和演示正念冥想的坐姿、腹式呼吸技术、躯体扫描、正念观察情绪和思维等,指导成员观察、模仿,觉察当下身体感受。然后,通过分享和互相鼓励环节提升成员训练的效能感,让成员每日至少坚持20分钟正念冥想训练。最后,在学期末大复习阶段暂停训练,利用《小学教师积极心理素质问卷》对干预组成员和对照组成员实施后测。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搜集实验量化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录入和处理数据,主要统计方法为t检验、F检验。
二研究方法
(一)干预组与对照组前测比较
在正式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心理素质及其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据此可以认为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两个群体是同质的。
(二)干预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
正式干预结束后,同一时期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心理素质及其教学投入、情绪调控、移情性、教学效能感四个因子上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O.05),干预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
三讨论
心理素质指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心理品质。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高等人才,可视为职前小学教师。地方高校在响应和推进教育部“卓越教师计划”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构成的核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教师其它素质的发展。鉴于此,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于有效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更多的卓越教师,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预。本研究着重考察目前国内外咨询界日益关注的正念训练对改善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实际效用。正念(Mindfulness)源于东方禅修,是一种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将注意集中于个体自身当前状态的自我调节方法[2-3]。在正念状态下,个体以一种好奇、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此时此地”的自身体验[4]。正念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状态或特质[5]。状态正念是指个体在运用正念法进行调节时出现了感觉、认知、情绪等方面的改变。特质正念是指个体通过正念调节在感觉、认知、情绪等方面所获得的持久改变[6]。正念训练是达到或获得上述状态和特质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技术包括正念冥想、行禅、身体扫描、三分钟呼吸空间、正念瑜伽等[7]。近几十年来,正念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正念作为一种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西方的临床机构。近期,心理学界逐渐开始关注正念对情绪的影响[8]。实证研究发现,正念对缓解抑郁、焦虑症状,防止抑郁复发,提高个体的有效情绪调节能力、维持情绪稳定性、增强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等有重要作用[9-11]。正是基于正念对个体身心健康,尤其是情绪调节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采用正念冥想训练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提升干预。与预期较为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在心理素质及其情绪调控、移情性、教学效能感三个因子上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正念训练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显著功效。情绪调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各种情景时的自我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移情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立场觉察学生感受和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能力,即教师对学生的共情能力。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顺利完成所从事的教学活动的预期与信心。正念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上述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因为上述因素所具有的情感性、认知性都与正念有直接的联系。正念强调对“此时此刻”身心体验的持续注意而不加任何评判。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感知能力和注意力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个体对内外刺激的加工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个体心理对内外环境的一种适应,对于维持个体身心健康意义重大[12]。另有研究发现,正念可以增加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减少消极情绪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正念可以使个体对混合情绪表现出更适应的情绪调节[13],还可以增强个体的共情能力[14]。正念可能主要是通过情绪或者情绪调节来达到各种临床和非临床功效的[15]。
四心理素质提升策略
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证实了正念训练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显著功效。但培养和改善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不一而足。本研究收集、整理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已有研究成果,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提出如下策略建议:
(一)社会整体联动,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认同
从宏观上看,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其职业认同感,需要社会整体联动。国家要从宣传导向、考试制度、就业政策、薪酬设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减轻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加尽可能地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指导与服务,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小学教育,努力营造更为浓厚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地方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信念教育,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专家讲座、邀请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或往届优秀毕业生做教学心得报告等活动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对小学教育的意义、特点的认识,促进他们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提升他们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信念。
(二)加强动机引导,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成就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是一种与大学生学业进步关系极为密切的动机,它是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驱力。高成就动机的个体通常更愿意为学业、事业付出更多努力,渴望获得更高的成绩和肯定性评价。因而,成就动机是影响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成就动机相当复杂,或是出于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或是为了证实自己能力,或是希图通过优异、出色的表现赢得地位或满足自尊需要,或是出于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神圣使命感。不同的成就动机对大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推动作用,但力度和持久性却又差别。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任教师要经常与大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成就动机。
(三)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以后从事小学教育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然而,作为小学教育的职前教师,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将要面对的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各种实际情境。这些实际情境是大学理论课程无法一一详述和预测的,要圆满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案可循,它既需要足够的教学经验,也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机制,离不开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此,在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过程中,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要大胆创新,打破以往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互脱离的培养模式,以嵌入方式在理论课的讲授中自然融入现实案例,通过分析教学案例,让职前教师分析案例中呈现的教学情境,分析其中存在的教育因素,结合所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探讨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地激发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大胆新奇的想法,并力求将这些想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在一起。除了案例分析,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让职前教师登上讲台,现场发挥,采用既合乎教育心理学理论又新颖巧妙的课堂行为有效解决情境中的问题。通过有意识地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教学训练,职前教师的创新性必将获得明显的提升。
(四)加强人际交往训练,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乐群性与亲和力
篇8
目前,教育的改革已经从体制的改革转向课程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教育部《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样的改革实验,既在宏观上涉及到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到认识、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涉及到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急待解决的问题,联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开展教学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设计至少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选题指南
1、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研究
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优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课程现代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改革普通高中课程适应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2、教学论研究
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论的实验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各种教材(特别是地方教材)应用研究。
3、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
计算机辅助(整合)学科教学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研究。
4、教学管理研究
学科教学评价研究;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
5、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研究;儿童潜能开发研究;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6、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目标要求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及途径的研究;先进教师选拔与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
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1)明确研究方向;(2)周详研究计划;(3)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
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
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是完成八个要素的推敲,它们分别是:
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
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南京市教研室承担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三期)重点课题“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立项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其中主题词“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定语“初中”和“语文”,技术说明“教学模式的研究”,名称醒目,准确,一目了然。
2、目的的论证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目的是以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单元为依托,以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的一种开发性的单元教学模式。其理论价值是以构想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习心理学,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建构主义等为支撑。其实践意义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和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二十多年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背景,我国语文教学中接受式教学、分析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几乎一统天下,长期陷入“高投入低消率”的怪圈,语文教改不从宏观上着眼,仅仅停留在一技一法的改革上显然是不行的背景。另外,借鉴了河北省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和构建的“一体两翼”(“一体”指课堂教学,“两翼”指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环境)的框架以及宜昌市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加深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
4、基础论证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除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以外,还包括课题组的工作环境情况等。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成员均是南京市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另一方面是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二期)重点课题“初中语文学法指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深拓宽的。
5、内容设计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八课型”,“八课型”也就是子课题。“八课型”是指“预习课”“教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作文课”“测评课”几个部分,每一个课型均有学校课题组分别研究形成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模式)。最终构成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
6、步骤设计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
7、方法设计指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
8、成果设计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师和学生)、教学案例集、制作(光碟、教学具)等。
三、中小学教学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怎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怎样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
2、科学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3、过程性原则
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教育影响,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者预期的目标转化的过程。教育要求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活动,成为他自己的要求,才能转化为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不是在研究室里查资料,一蹴而就的。
4、合作性原则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
5、推广性原则
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
篇9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感;德育;民主规范;课堂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024-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公民素养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00222)子课题“教学方式变革下的小学生‘责任感教育’课程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成都市2011年度农村专项课题“教学方式变革背景下的小学生‘责任感教育’课程构建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1-82)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何进(1970―),男,四川江油人,本科,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教师,中学高级;贾思鑫(1987―),男,四川恩阳人,硕士,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教师,小学一级。
通过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所有教育机构的要求。在公民素养的养成与提升中,公民教育是通过民主与规范的方法,抓住权利与责任的统一这个核心来实现的。小学生责任感的养成对于学生公民素养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施路径
王啸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一书中说:“师生的公民素养是在积极地‘做公民’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消极地‘是公民’的抽象概念。”师生的公民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提升。小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也必然依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这一主阵地。因此,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提升只有在民主规范的课堂中才能得以实现。民主规范的课堂提供权责统一的养料,注重构建民主规范的环境。前者着重关注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转变引导学生知道承担哪些责任及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后者着重于质性分析课堂教学方式,通过不断实践“责任”的方式,促使学校的课堂不断转向“以民主和规范的方式,充分体现权责统一,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公正与幸福”的课堂。
二、提供权责统一的养料
从理论上讲,责任与权利是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脱离权利的责任,也没有脱离责任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是个人最大的责任。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必须是权责统一、利于学生责任感养成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样权责统一的养料,一方面源于学生对已有学科教学内容的正确解读,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充分考虑学科、学生与社区等诸方面因素,搭建责任感教育体系。
这样的体系搭建应充分考虑责任感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充分地思考并利用德育学科的本质特性。这个体系要更加重视责任感教育内容的现实操作性与实践应用,以便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能够有较好的迁移环境。在充分吸收已有德育活动的基本内容、遵循德育课程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小学生的责任感按照对象可划分为对自己、他人,对自然,对社会三个方面。
责任感教育体系的搭建还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经验及认知规律,同样的责任感培养目标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上应有不同的体现。学生汲取责任感教育的养料要有顺序性、阶段性,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责任感教育目标与内容网络。在小学低段,我们把目标定位为熟悉校园环境,融入班级生活,敢于与同学交往;中段则提升为热爱校园生活,主动与人交往;到小学高段就需要学生愿意为他人服务,善于合作。然后,我们再依据这样螺旋上升的目标系为不同年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
最后,还必须考虑学校与学生所处的社区环境。责任感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校外生活中不断地迁移使用,从而将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发展为道德能力。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是由原琉璃中心校加入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教育链后发展而来的。学校地处成都市三环外侧,是锦馨家园社区配套学校,有明显的涉农性质。学校学生近65%为外来务工子女,其余大多为城市边缘农村拆迁户子女。学校师资也有较大发展的空间,整个学校处于发展中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必须权衡和考量的重要因素。
三、构建民主规范的环境
公民素养尤其是小学生的责任感只能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提供权责统一的养料只是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民主与规范是小学生责任感提升的实践逻辑。因此,我们在提供权责统一养料的基础上,还需要构建民主规范的环境。缺少民主与规范的环境难以培养出责任意识强的学生。学生的责任意识只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习得,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环境与体验都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于学校而言,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因此,构建民主规范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民主规范教学环境的构建,核心在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民主规范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体现自主性、主动性、社会性与创造性。我们认为,这样的课堂应该有充分的适应与交往、认识与探索、分享与尊重。
适应与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有充分的铺垫与引导,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逐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也应有充分的、多层次的交往活动,包括生生、师生、学生与知识甚至学生与自身之间的反思往等。在班会课《我的动物朋友》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呈现了大量的可爱的动物的图片,再通过“毛皮制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依据情感冲动和简单思考较为容易地得出“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不能伤害”的结论,然后再恰如其分地引出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真的不能伤害到任何动物的生命吗?在这样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思考生活中关于食用动物、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等与已有结论冲突的现实。于是,学生经验与已有知识间的对话产生了,再通过组内讨论、辩论等环节,通过大量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学生自我反思等逐步调整学生已有的态度和认识,逐步转变其价值观念。
认识与探索。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一方面应该有大量的认识活动,这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存量和认识程度的差异,在某些知识的学习上,教师不得不选择讲授的方式;另一方面还必须有大量的探索活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知识储量丰富,实践能力低下”的问题,根源就在于很多需要学生探究的知识教师以讲授的方式替代了。而通过探索活动习得的知识因为丰富的情境性、充分的实践性、深度的体验性使得其具有较强的迁移性,这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和途径。在数学课《搭配的学问》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简单的“一荤两素”的搭配方式进行配菜实践,让学生逐步明白配菜的要求和记录方式。在第二次“两荤两素”配菜的活动中,教师就开始选择逐步放手、让学生合作的方式完成;而第三次“两荤三素”的配菜活动,教师就选择了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这样逐步放手的过程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学生经历了三次不同层次的配菜活动之后,教师给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实践活动自主探索“配菜的学问”,这样的设计既充分尊重了认识由浅入深的原则,也充分尊重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权利。
分享与尊重。知识不是分布在教师的脑袋里,而是分布在所有活动的参与者的大脑里,分布在媒介中,分布在各个时间段中。为了更大程度地习得知识与技能,分享与合作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同样,学生不是以“一张白纸”的状态进入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展开,这是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尊重。而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则体现在对教师组织教学、个别知识讲授、方法传授等的权利的尊重上。在语文《三峡之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秋天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和“你们了解三峡的什么”引入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紧密契合本课描写的三峡秋天的迷人景色。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较为清晰地引入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课文的具体学习中,针对“早晨―中午―下午―夜晚”不同时段,教师也做出了不同的安排:早晨,教师选择讲授的方式,并通过这一段内容的学结出了基本的学习工具与方法;后续三个时段的内容,教师选择让学生根据已有方法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进行学习,而后进行全班交流。在这样的设计中,第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而学生也充分尊重教师这一权利的落实。在学生能力与水平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后续三个时段的内容,教师选择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进行选择学习。最后,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完成整个内容的学习,这一方面让整节课的教学得到了完整的呈现,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在分析学校原有积淀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课堂观察、特殊案例解剖等质性分析,结合“学业质量监测”及“成都市学业负担监测”等数据的量化描述,选定学生的责任感作为学校实现突破和转型的抓手,着力培养“阳光、明理、笃行、善思、乐群”的锦馨学子。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民主规范的课堂环境,充实课程内容、提供权责统一的养料,学校完成了“责任感课程”的构建并在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渐进变革。
在实践中,学校首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对学校的德育活动及德育课程进行筛选与重构,形成了一个较为科学的、螺旋上升的责任感培养体系与内容框架。责任感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不断引导教师更加关注日常课堂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构建民主规范的课堂。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设问由单一关注教学生什么知识,转向以什么方式让学生习得什么知识。而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则必须在深入思考学生是如何学的基础之上进行。
通过课程内容的不断调整和课堂教学方式的深入变革,民主规范的课堂正在逐步形成,小学生的责任感正在逐步养成、提升:下雨天,学生为刚发芽的幼苗撑上了一把把小花伞;下课了,随班就读的学生身边总有几个快乐的小伙伴;午餐后,餐桶里再难见到饭菜成堆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10
作为祖国的宝岛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化,共同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是联结两岸同胞的根基。通过对当前台湾中小学教育情况的了解,对照福建基础教育的实际,海峡两岸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共性,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深入,两岸学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在此基础上找出两者的异同、先进性以及融合点,加以借鉴,对推动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向实质性阶段迈进尤为关键,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小学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进一步的行动方案。
根据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闽台两地的中小学教育大同小异,有些方面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尤其是在课程改革方面。同时,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也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知道如何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明确我们努力的方向,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1 台湾中小学教育的经验
1.1 非常重视品格教育
2011年4月,我校邀请了台湾中国科技大学郑亚薇博士举办了“品格教育培养与推动——台湾的经验”专题讲座,与师生共同分享交流“品格教育推动中小学教育”的经验。讲座从伦理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详细的剖析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我们大陆中小学教育的一大启示——应该重视品格教育。郑亚薇博士指出品格教育的目标:一是通过正式课程融渗的教学与非正式课程活动的推展协助学生了解、欣赏、表现出好的行为;二是结合教学、活动以及服务推展落实于生活中,渐次形成习惯,在生活中定型,自然而为;三是引发师生对品格教育的重视和实践,鼓舞教师推动的热忱与使命,形成集体共识,成为校园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明确品格教育的四大原则:一是通过校园与班级活动,营造一个实践的环境,比如荣誉考试、捐血、微笑礼貌运动;二是诚挚邀约全校教师参与,由教学过程督导陶冶并培养;三是鼓励教职工以身作则,带动品格良善的风潮;四是建置品格网站,提供咨询并带动成长。
我国大陆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我们对德育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除了通过中小学显性课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之外,似乎很少有更为深入的品德教育。相比之下,台湾在德育这方面的实际操作上是做的比较全面的,如在中小学中设立品格教育专栏,开展各类品格教育活动以及社区的介入和资源的共享等等。
1.2 重视双语的教学
追溯历史原因,台湾曾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沦为殖民地,因此,台湾的基础教育在当时就已经融入了国际元素,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前学习英语,将幼儿教育纳入正规教育,“及早学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外,台湾为培养下一代的“国际移动竞争力”,当局“教育部”在2011年20日公布的“中小学国际教育报告书”中,将英语教育列为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重点,包括将学校的英语课程由小学3年级提前至1年级开始,同时配套研议师资、课程与授课时数等,并优先补助偏乡、弱势学生离台交流学习等措施。
福建小学教育中对于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是相当明显的,结合孩子心理因素以及接受能力的限制,学校的英语课程适当提前,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相应专业师资的从一年级开始,有课程安排等等。但是在有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学校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甚至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英语课程的老师一般由其它课程的老师兼任的,这就有可能在学习中导致学生的英语发音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3 进行“小班化”改革
1997年台湾教育改革报告书中提出:“缩小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应积极努力于1998学年达成每班学生数低于40人的目标,2006学年达每班30人以下的目标——以落实小班教学的效果”。后经教改推动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决议修正为“至2007学年止,国中小一律35人编班”。台湾小班教学改革的实验始于1998年,班额数控制在35人以下,并大力提倡“小班化精神”。所谓小班化精神,即实现“适性化、多元化、个别化”三合一的精神,最终达到“带好每一位学生”的目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注重个别化教学。运用资源班的方式实施补救学习,在与家长沟通配合的前提下选择个别教学对象,每周选固定的时间对于成绩优异者既拓展他的知识面又加深学习的内容。(2)强调学生自发性学习。通过学习单、开放学校的教学空间、订定学生自律学习公约、纳入亲师合作计划等一系列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与自律学习精神。(3)实施协同教学。教师彼此之间合作教学,依据教师的专长排定其授课科目,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长,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教学效果更明显。(4)建立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将学生合理分组,各小组的成员针对特定的学习单元,在相互合作下完全按照自己的能力以及所了解的方式共同努力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
这与我国大陆课改中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有共通之处的,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冲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和限制,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
1.4 实施九年一贯课程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课程纲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将零散的学科整合为七大学习领域(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素养、数学、自然与科技以及综合活动)和十大课程目标(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欣赏、表现与创新;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规划、组织与实践;运用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与研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比较前卫和先进的。
转贴于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的内容,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1)将“基本能力”作为课程学习目标以及课程设计核心;(2)以“课程纲要”代替“课程标准”;(3)实施“统整课程”,以“七大学习领域”取代传统科目本位的分科学习。(4)设置“弹性课程”,为学校及教师提供更多弹性教学自主空间。“九年一贯课程纲要”鼓励校本课程开发。通过政府课程改革与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结合,授权学校20%弹性课程的校本开发,提供了学校教师更多弹性教学自主空间,鼓励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肯定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课程发展理念,这是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充分尊重。(5)力求九年一贯,即九年一贯的设计方式,课程设计不再分中、小学两组进行,加强了中小学的衔接。[1]
1.5 设置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
台湾中小学教育特别强调以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及终身学习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实学生的人格内涵,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台湾中小学的学生社团琳琅满目、形式多样。如:学生的自治组织(班联会、毕联会、毕筹会);服务性社团(纪律纠察队、卫生纠察队、交通纠察队、典礼礼仪队、枫城使者社、女童军社、慈幼社、传爱社、生命品格研究社);学术性社团(女青社);语言研究社;英语辩论社;自然科学研究社;数学研究社等。学生社团的各项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她们学校的品牌和名片。比如中山女中将两性、环保、资讯、家政、人权、生涯发展等六大议题融入各学习领域中,并规划活动。教学计划学校由管乐队、旗队组合而成,还有自己的学生合唱团,无论是演奏水平还是演唱水平都不亚于一些专业团体,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在全台比赛中都获有名次。这些社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2]
福建的中小学学校在社团方面除了常规的管乐队、升旗队等等之外,并没有很多的专门设置的其他学生社团,我们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方面一般是利用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契机举办晚会,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下或者自发组织排练各种形式的节目,全体学生参与到文体晚会中。
1.6 建立家长与学校合作的机制
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和家庭的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学、生活、课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培养亲师合作的默契,促进学校的发展,建立家长和学校合作的机制,是台湾中小学办学的一个特色。亲师合作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为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学生与家长在共同熟悉的环本文由收集整理境中了解对方。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有家长会、社区集会、亲师恳谈会、亲师协会、亲师座谈;二是从学校的角度有班级刊物、定期集会、亲师面谈、电话或email联络以及学习疑难问题通讯刊物。
台湾家长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由活动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夜辅组、文书组、爱心义务组等组成,全程参与学校工作的各项管理活动,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等。家长委员会委员按时参加学校的行政会议,大到学校的决策,如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小到作业本的采购数量、校服款式等。此外,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联系、协调等工作,起到沟通桥梁作用。家长会的另一项职能之一就是负责学校向社会、家长募集经费以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家长会还注重学校、教师与社会、家长的沟通宣传工作,使校长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上,真正切实地发挥了家长会的作用。[2]
相比之下,福建中小学的家长委员会几乎形同虚设,未能从制度层面予以保证和发挥,我们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地方需要思考,家长委员会委员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
1.7 举行地方教学特色的毕业旅行
台湾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教学活泼化是其一大特色,运用学习单、户外教学、步道教学、主题探索、分组教学、协同教学等方式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度。除了常规的课堂练习、实验之外,还举办有地方教学特色的毕业旅行。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办理各类展览活动,并提供国民中、小学毕业旅行或校外教学团体门票优惠,毕业旅行以班级为单位,在出发前由学生自己选择旅行地,自己设计旅行路线,分组报告各班主要活动的内容。旅行活动一般是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台湾古迹、地理生物实察,篝火露营活动,以及举办趣味性,生活化的自然科学实验活动等,旨在关怀乡土,加强自然科学探索。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到了更多值得被大家发现的善与美,校外旅行其实换言之就是给孩子们一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旅程。台湾各校的旅行不单单只在毕业后进行,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由学校的教务处,学务处共同执行。
台湾每年的毕业旅行都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反应很热烈,效果奇佳。相比之下我们的中小学野外实践课在安全这条高压线下,只停留在军训、科普教育基地内,野外学习范围小,许多科技场馆对中学生还要收费,中学地理生物课的野外考察活动几乎为零,地理教师大量的地理案例是停留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这在无形当中就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台湾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经过十几年的教改,台湾的中小学教育正迈向普及化、自由化和多元化。但目前台湾的中小学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是闽台湾两岸中小学教育的共性问题。
2.1 学习竞争激烈,学生学业负担较重
台湾社会办的文化补习学校、补习机构越来越多,学生除了在校学习之外,往往在放学后和节假日还会被家长送到社会举办的文化学校进行补习,不少学生每天要学习到深夜11至12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如此,甚至有许多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补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这是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学习接受能力的极大挑战。除此之外,在多元入学下无法捍卫基本的教育公平;教材“一纲多本”,反而造成补习更多、考试更多的升学压力(台北有补习一条街),致使多元入学变相成为“多钱入学”及“多考入学”。
2.2 各方面配备不合理,差距大 转贴于
(1)学校硬件配备不均,各校差距较大,多元化教学的设备及专科教室不足。台湾大多数中学地理环境处于老城区中心地带,较为落后,学生活动场地、运动空间不够大、放学期间车多拥挤,私立学校招生日益困难,各校之间竞争压力大。(2)师资配备方面不合理,中老年教师越来越少,经验传承出现断层。行政人员受理的检查接待等任务繁重,专业教学水平发展空间有限。同时,由于师资培养多元化,每年过剩师资高达千名,师资供过于求的问题极为严重。(3)学生生源素质各校差距大,学生缺乏刻苦耐劳精神,抗压力不够,社会环境多元复杂,抵挡外来诱惑能力渐薄弱。[2]
2.3 课程教材版本不连贯,影响大
九年一贯课程教材版本不连贯,课程重复、脱轨情况严重,名为整合实为分科教学,教育资源日益拮据,教学质量不升反降,这些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最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和教育公平问题。
总之,目前福建省与台湾教育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太大不堪重负;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却无力改变;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遭到声讨;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个社会存在着一些礼义廉耻、诚信良知缺失的现象……
3 台湾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是全球化的趋势,当前,我们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改革的内容,还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与台湾极其相似,在福建省的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课改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与台湾有一定的差距,并且两者在教育的方法以及侧重点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前面提到的台湾中小学教育的几点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同时,台湾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更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的。
3.1 必须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创新,社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建立在人的创新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要发展、要有成就,就必须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力与素质一直是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而所有能力与素质中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必须更加从根本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的练习、实验或者教学训练之外,还应该从更宽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来拓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比如类似台湾的毕业旅行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参与自然科学探索、进行露营活动、开展野外生存演练等等。
与此同时,还应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切实落实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创建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充分发展。
3.2 必须重视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推翻了传统学科课程组织,更颠覆了传统教学实践方式,要全面推动实施,必然会面临重重反对声浪和种种质疑,由于课改起步比较迟,学习、借鉴台湾教改的成功做法当然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都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3]
以往课程教材改革只局限在专家的范畴之内,校长教师很少参与。如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已经下放,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这与台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做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和大陆当前的课程教材改革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应该借鉴台湾在课改方面的一些闪光之处,比如进行小班化改革。但也必须清醒的批判和讨论其中的诸如课程重复、课程脱轨之类的弊端,加深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提高对课改实质的认识。在学习成功经验的同时,倘若能够正视、分析台湾教改出现的问题,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有时,分析教训比借鉴经验更能发人深省。
3.3 必须重视策略性理论
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纲要等相关的教育理论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理论更多是陈述性理论知识和程序性理论知识,而策略性的理论就较为欠缺,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真正地把教学理念和教育观点落实到教学环境中,重视对职前教师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在进入教育领域之后能够更快的适应角色的转换,能够把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付诸于教学实践当中。
3.4 必须重视教学理念和举措
- 上一篇: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 下一篇:园林景观设计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