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于消化内科医疗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而且医疗对象这属于特殊群体, 所以在医疗工作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与病人发生纠纷。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让这些潜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 是当前大多数医院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合理的解决医疗纠纷, 才能够使医院内的医疗人员以及病人的个人权益更好的维护, 所以这是当前各家医院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这篇文章将对于如何预防医疗纠纷的问题, 给予相关的合理方法。
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
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融入社会的大背景下, 人们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 在医疗服务行业虽然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 但是还是不能够完全的满足病人的所有要求, 因此从事该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消化内科医疗对象属于特殊的群体, 因此刚出现纠纷的问题也比较常见。这就要求医院应该尽可能的树立以病人为服务中心, 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让医生在真正意义上能够遵守医德, 把看护的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在医疗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心尽力把病人的地位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 作为医生还应该换位思考, 切身人体会病人所处的位置, 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1]。同时还要经常和病人进行的沟通, 因为良好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对病人多进行宣传和解释工作的内容, 让他们能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病症, 从而能够方便病人和医生能够有效的配合, 促进医疗过程高效有序的进行。即使再发生医疗冲突的时候, 也应该进行积极的沟通, 通过达成医患之间的相互谅解, 从根本上改变医患的关系, 减少因为医患纠纷而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纵观过去医疗事故的解决方法来看, 由于之前大多数医生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以医疗为主的服务模式上, 对于病人的态度就是只见病不见人, 因此其服务态度就显得冷淡生硬, 从而难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因此一旦出现类似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医患纠纷导致误会的不断加深[2]。
2 加强医政法规的学习, 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法律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
在医疗卫生行业, 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医政法规, 比如之前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里面详细的介绍了一系列处理医患关系的防治措施, 而且在《传染病防治法》《输血法》, 《医师法》, 《护士法》中对该类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应的案例和解决方式。在此基础上, 医院还要经常的组织和培训在职人员的工作素养, 让这些干部和职工人员认真学习这些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内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通过向其他医院借鉴精简的案例和教训, 以事例来说明道理, 从而警示自己更好的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医院还可以定时的举办知识竞赛或者知识抢答等类似的活动, 让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医政法规知识深入到每个在职员工的内心, 并且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以法律为主要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规范自己的行医行为。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提高法律意识, 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样能够更好的有效的解决医疗纠纷。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 作为相关的医疗人员, 也应该认真的体会这些法律法规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文件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指导自身开展具体的工作, 比如在某个手术中, 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 使得病人而出现相关的症状并发症, 如果相关的医院医生只是对手术过程进行简单草率的记录, 而且记录当中并没有体现出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以及不可防范性的解释, 那么一旦出现问题结果往往都是对医院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医生能够把《医疗事故处理案列》中的第32条牢记在心里, 那么在出现类似的医疗事故当中由于在手术时对手术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这样才能在出现医疗纠纷时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医院做出更有力的辩护[3]。
3 严格控制每个环节, 及时的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将纠纷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提前预防。如何做到有效的预防, 这就要求相关的医护人员一定要尽守本分, 恪守医德, 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步骤对病人给予治疗。在此基础上, 医监办、质控科护理部以及相关的职能科室人员, 也要定期的对每个科室的病历书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还要对每个病房中医护人员的操作给予监督其实际操作是否规范。相关的护士长的带教过程中是否认真负责, 同时还要保证三次查房, 三级查房, 大查房的质量满足正常的标准。一旦发现相关的问题, 一定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位置, 并且合理的解决。采取奖罚分明的制度, 那些表现良好的医护人员, 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而在工作中表现不认真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给予相关的处罚。这样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当中才能够更好的发现安全隐患, 同时提高治疗的质量, 使得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当中[4]。
4 结论
一定要正确的对待医疗纠纷, 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沉着冷静。这就要求医院在服务的过程中本着病人是上帝的原则, 尤其是在处理纠纷的时候, 病人的身份发生了一定的转换有看护人转变为坐在谈判桌上对弈的双方, 这时我们就应该弄清对方的来意, 及时弄清自己是不是某些部分出现缺陷, 而被对方抓到的把柄。知己知彼方能处于有利的位置, 这样方能更高效的谈判, 从而合理的处理医疗纠纷[6]。
参考文献
[1]张越颖.防范医疗纠纷的思考[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4, 32 (1) :59-60.
[2]顾庭语.从医学生角度初探医疗纠纷不同阶段处置的思考[J].科教文汇, 2016 (5) :77-78.
[3]朱伟华.消化科医生防范医疗纠纷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 :86-88.
[4]迟蕾.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思考[J].中医教育, 2009, 28 (5) :74-75.
篇2
1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
1.1责任心不强
有些护士工作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核对制度,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凭印象做事,容易发错药、打错针,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及时,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反应,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存在不认真、造假现象,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不准确,补写或涂改,缺乏真实性,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存在马虎、应付心理,让患者家属做一些看着简单的护理操作:如压疮护理、会阴擦洗、口腔护理等,可引起患者及其家属不满,引发护患纠纷。1
.2法律意识淡薄
伴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新的医疗条例规定患者享有认识权、知情权与知情同意权[2]、隐私权、自主决定权、平等医疗权等;换句话说:患者有明白自己病情、治疗、护理经过、护理目的等权利[3]。而法律同时也规定护士有履行职责的义务,告知义务、保守患者秘密的义务。如果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工作与法律联系在一起,不依法执业,不依法履行告知义务,不懂得既保护患者又保护自己,那么与护理有关的医患纠纷也会逐渐增多。
1.3缺乏沟通
护士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对护理过程及目的、功能锻炼的具体时间及方法等健康知识、宣传、讲解少,与患者沟通少,态度生硬,缺乏同情心,对患者的疑问缺乏必要的解释,注意事项解释不清,有些过程往往使患者感到不满而引发护患纠纷,如:胸、腰椎骨折患者不告知绝对卧硬板床的重要性,患者自行下床活动,肢体出现麻木,甚至导致瘫痪;下肢骨折的患者未告知拐仗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过早下床或使用拐仗不当而出现伤肢的再次骨折等等。
1.4医疗费用问题
随着医疗体质的改革,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同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产生矛盾。患者对医疗费用的问题很是敏感,当护士解释不到位或语气不当时,也极易引发冲突。
2防范措施
2.1加强素质培养,增强职业责任心
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是护士职业行为的准绳,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多年实践不断修改完善而形成的。在工作中要加强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慎独精神,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常规、部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地做各项记录,并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专程理论及技能,丰富社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练就精湛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2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知识
护理人员要经常性地、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掌握其内容,要熟悉患者的权利,并结合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从法律角度去规范护理行为,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4]。
2.3履行告知义务,掌握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主动性,在为患者做治疗或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其如何配合,以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同时,对其住院期间所提出的问题应细心的听取,耐心解释,能解决的尽量解决,及时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协助解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
篇3
关键词:医患沟通;妇产科;实习医学生;重要性
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妇产科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由于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妇产科针对的人群为女性,涉及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和治疗,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中,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首位,占我国城镇医疗纠纷的17.2%~29.5%[1]。这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医疗纠纷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引起的,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但要有坚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很强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医疗行为能够有效及时的实施,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进入妇产科实习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由于我国对医患关系重视不足,在医学课程设置上也忽略了相关医患关系的教育。医患沟通技术是世界医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妇产科医学生未来能够胜任自身岗位,处理好医患关系的根本,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医患沟通教育日渐凸显其行为医疗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将医患沟通教育作为高校医学基础课程十分必要,同时也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
2妇产科临床教学对实习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实习的内容多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实习单位简介等,而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只进行笼统的培养,由于妇产科有其检查对象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即便对实习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培养,也是随意而为,并未形成一门课程,建立完整培养模式。
3医患沟通对于妇产科的意义远大于其他科室
妇产科涉及患者个人隐私,如婚前行为、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存在着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交谈和检查中,患者常常怀有害羞、惧怕心理,如果沟通不好,就会引起误会,发生医疗纠纷。所以要当好一名妇产科临床医生就必须掌握医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达到与患者交流的有效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真正和谐。
因此,我们实习医学生应从入科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
4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妇产科医学生在接诊每一位患者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患者很好的沟通,如采集病史,医生只有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才能换得全面、可靠的病史;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同样依赖医生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才能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反应,以及后期的治疗效果,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将在医疗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2]。因此,妇产科医学生在学校和医院实习期间就应加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努力学习各种医患沟通技巧,为以后提高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5应加强实习医学生人文精神与法制素养的培养
5.1首先培养医学生树立医学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教育学生要把患者作为完整社会中的人来对待,不能单纯为了治病而治病,应培养医学生树立医有大德,大德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要有真诚的同情心,用高尚的医德情感,设身处地关心和体贴患者,待患者如亲人,从自身原因减少医患矛盾的隐患[3]。
5.2加强对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医疗工作作风和崇高的医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医德医风的养成,成为精干专业、诚于品德、名副其实的德医双馨的医学生。
5.3应加强实习医学生的法制教育懂法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须要求,患者有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权,而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和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义务,由于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能及时告知患者关于分娩方式、病情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于疾病史、婚育史等隐私权缺乏应有的保护,极易引起医患纠纷。
实习医学生不仅要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应学习《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6运用沟通技巧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6.1主动倾听倾听,是医患沟通的最基础和最有效的原则和技巧[4]。只有医者对患者由衷的关心,认真倾听他人的语言,才能了解对方,从而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和解决方案。通过倾听患者说话,患者会在心理上得到的极大满足与温暖感,逐渐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并开始接纳医生和配合治疗。
6.2语言沟通技巧医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应多用生活化的口语,少用术语,不用简称,让患者真正理解医者所传达的信息,并帮助患者做出合适的选择[5]。实习医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称呼患者需要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医患沟通要求语言表達清楚、准确、简洁、条理清楚,避免措辞不当、思绪混乱、重点不突出等情况;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6.3非语言沟通技巧医患沟通过程中有大量信号通过非语言手段传递,这些信号包括肢体动作语言、言语因素和空间物体信息。妇产科接触的对象为女性患者,对这些信息的捕捉更为敏感,所以,尤其要注意非语言信息的表达,如注意面部表情,保持目光接触,说话语调保持温柔,把握适当人际距离等等,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医生也要注意捕捉患者的非语言信号,比如患者的焦虑或疼痛,表达适当的关系[6]。
6.4师生交流会实习结束时,由科主任召集全科师生召开师生交流会,采取自主发言的形式,要求每个实习医学生发言,内容包括医患之间沟通、医护之间沟通、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沟通等话题,畅谈沟通中常见的问题、沟通中遇到的障碍及运用沟通技巧取得实效的分享等,谈感受、提建议,并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提供一个无记名的沟通平台,利于医学生表达真实情感,科主任根据记录进行梳理,总结好的建议,使实习生带教工作可持续性改进。
总之,医患沟通能力是实习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它的提高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医院、实习医学生自身等多方的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和提高。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处理好日渐增多的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思琪
参考文献:
[1]刘健.妇产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医疗环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伦版,2008,29(4):61-62.
[2]钟随平.沈玉洁.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2006,2(12):1913-1914.
[3]王娟,聂秀,杨黎,等.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医学,2010,37(1):73.
[4]饶光雄,唐承红.浅谈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4):362-363.
篇4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医患关系状况是基本和谐,但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矛盾由来已久,成因复杂,包括医患彼此的不信任,沟通的缺乏以及医疗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等,由此产生的纠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改善医患关系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坚持以人为本,分别从医生和患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缓和二者关系,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则。
1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原则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平的原则。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应建立在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之上,二者应处于平等地位。对于医生来说,医生首先应以患者的病情为本,尽职尽责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应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本,增加患者摆脱病痛的信心,使得患者与医生积极配合,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对于患者来说,患者应以医生的日常工作为本,在不必要的情况不打扰医务人员的正常有序工作,对医生给予足够的信任,为医生创造良好的的工作环境,使医生有更好的状态为患者进行诊治。只有二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对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要求,减少医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2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2.1医患之间存在信任危机
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彼此缺乏信任,目前这一问题十分突出。首先,许多医院的公益性日趋减弱,个别医生给患者开处方时完全受利益驱使,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调查显示,半数以上患者不会对医生及医院完全得信任,即便医务人员进行的正常工作也受到了患者的质疑;其次,对于患者的疾病来说,不同的医生有可能对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有着不同程度的认定,疗效也不尽相同,而有些患者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则会认为是医生的误诊或不尽责。
2.2医患之间缺乏沟通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也使得医患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纠纷。首先,医生每天的需要面对的患者众多,且患者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他们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个人素质等千差万别,在沟通过程中便会产生许多问题。医护人员的工作十分繁忙,无暇顾及每一个患者,个别医生则经常表现出不耐烦情况,使患者享受不到知情权并且心生不快;其次,治疗期间医患缺少沟通,医生的诊治与患者的愿望存在偏差,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例如,不同方式的手术价格不同,如果医患缺少沟通,造成患者对后期价格的结算怀有疑问,产生纠纷;第三,由于沟通不足,许多患者认为进医院病情一定会治愈,权威的医生一定不会有失败的手术,当最后的医治结果达不到患者要求时,便会与医务人员产生激烈的冲突。
2.3医疗保障与维权机制不健全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前提,健全的维权机制则是纠纷产生后的有效解决方式。首先,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正逐渐得发展及健全,但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不够完善,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负担患者的绝大部分治疗费用,保障范围也更广,而且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使经济纠纷解决起来也容易许多。其次,当医患之间产生的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调解和申诉维权时,也容易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虽然已经施行,但真正进行医疗事故的鉴定等工作时,则需要负担高额的费用,医患双方维权之路并不易走,而第三方的调节机制也正处于尝试阶段,有效解决医患矛盾仍是一个难题。
3如何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要求医患双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医务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生理上的病痛,也要关心患者心理的需求,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信心;医患之间不仅需要要人格方面的相互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也需要得到尊重,进而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得到最理想的治疗,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使医患关系的和谐。
3.1缓和医患信任危机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础
信任危机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只有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医生才能对患者进行正常有序的诊治,这就要求医患双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对于医院方面来说,应打造诚信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思想教育与检查,要求其以患者的切身利益为本,坚持合理的检查、用药、收费,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建立透明的医疗费用查询制度,使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费用情况了然于胸;经济透明的同时,医护人员还需拥有精湛的医术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医务人员应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以患者解除病痛的需求为本,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患者服务。其次,对于患者来说,应给予医务人员足够的信任及理解,以医生的正常有序工作为本,不对医务人员进行不必要的滋扰,使医生能够以良好的状态为患者服务。只有医患双方都坚持以人为本,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3.2充分沟通是促使医患关系和谐的手段
缺乏沟通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足够的沟通,能使医患双方更加相互信任,是增强患者信心的有效方法。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医务人员以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本。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不足,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充分的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对病因,病情,治疗效果等深入了解,尽可能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与帮助,减少患者的担忧,增强患者的战胜病痛信心;同时对治疗方案也应与患者进行交流,不应将自认为最合理的方式不经沟通就应用于患者身上,而是应以患者的意愿为本,尊重患者的想法,经过足够沟通后确定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真正做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而患者,则应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为本,当个别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足时,患者应积极要求医生对自身病情做出足够的解释,并且应及时表达自己的意愿,与医务人员沟通后决定自己的治疗方案,以病情得到最好的治疗方式为目的。只有医患双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3.3完善医疗保险与法律维权机制是医患关系和谐的保障
篇5
【关键词】妇产科;护患沟通;临床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24-01
沟通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良性关系的前提,是工作进展顺利的保证。在医疗工作中,每天要接触的患者很多,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以及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就会相应的产生一些小纠纷小摩擦,甚至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的产生。掌握好的沟通技巧,不仅利于与患者及家属传递感情,增进融洽度,利于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对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等方面资料的收集掌握,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语言沟通交流技巧
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就是语言,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患者及家属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在和患者及家属进行语言沟通时,不注意说话的语气及方式,对于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或是请求没有耐心解答,当做没听见或是表现得很不耐烦,或是故意用专业的术语进行回答使患者及家属听不懂,这些都会使患者和家属产生心理及情绪上的不满,为护患纠纷埋下隐患。
1.2护患关系疏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最有效的措施。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护理工作的繁忙与繁琐,导致一部分护理人员在对待病人时一副冷冰冰、公事公办、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对病人热情度也不够,语言也相应的冷漠,忽略患者内心的感受,特别是对于农村来的患者很轻视很排斥,让患者感觉不到被尊重,从而也会导致患者内心的不满,极易引发护患纠纷。
1.3 缺乏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
在临床工作中,一部分护士认为只要准确及时的完成病人的日常护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也没有意识去为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一部分护士并没有在工作中彻底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注重细节护理,更没有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意识,让患者无法感受到护士在用心做事或是在护理时倾注了感情,让患者感觉不到被关心或是被照顾,而只是感觉到护士在冰冷的、机械的完成任务,那自然就会让患者产生抱怨甚至是投诉、纠纷。
2护患沟通的技巧
2.1加强语言性的沟通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表达情感最好的工具。当患者由于身体原因住进医院后,会产生陌生感和无助及孤独感,生病对他来说是个强烈的刺激源,环境的陌生又会使患者极度的不适应,这时候我们的护理人员就应该主动的和患者建立语言沟通,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在进行语言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说话的语气语速和语调,还有所表现出来的神情。护理人员应穿戴整洁、大方,用温和的语调、真诚的态度和患者进行交谈,在谈话过程中,应注意不要使用太专业的术语,尽量用通俗易,应多运用鼓励性和安慰性的语言,对患者的疾病抱以同情的态度,认真的倾听患者倾诉,适当的进行沉默,让患者积压的情绪得以释放,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安慰,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由衷的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达到护患和谐的目的。
2.2尊重患者
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患者也不例外,就诊的患者由于身体疾病的原因会变得更加的敏感,这时候会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对患者及家属的尊重是沟通的基础,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职务给与相应的尊称,如:爷爷、奶奶、阿姨、叔叔等,让患者听起来心理很舒服很有满足感,从而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亲近感。有些患者可能从农村来或是经济条件不太好,文化知识也相对较少,对于这样的患者,护理人员也不应该抱有偏见的态度,对其爱理不理,应主动的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告知患者相关的设施使用方法及方位,使其感觉被尊重,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
2.3做好非语言沟通
除了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的运用非语言进行沟通,比如可以加上一定的肢体语言,对于听力障碍的患者,肢体语言可以有助于患者和护士之间进行交流,对于哭泣的患者,护士可以适当的进行抚拍和拥抱,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同时,微笑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微笑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无需话语,一个微笑就可以很快的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适当的运用非语言进行沟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4学会化解早期纠纷苗头
护理人员应学会发现和化解早期的纠纷苗头,当发现患者对诊疗护理或是其他方面不满意时,应及时的和其他护士进行交流,使大家在为其进行治疗护理时要注意语言及操作,以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根据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不满意的地方,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满足患者,当患者对护理操作产生误解或是发生过激行为时,护士应自我进行情绪管理,要时刻保持冷静,不能因为一时冲动不计后果和患者争锋相对,而是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和委婉的语言对患者进行解释和安抚,平息患者的情绪,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冷处理,实在解释不通时,应及时的告知上级护士或是护士长协助解决,切忌和患者进行争吵或是肢体冲突,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总之,做好护患沟通是临床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手段,作为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沟通技巧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英.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护理纠纷发生[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27).
篇6
一、目前外科医生所面对的医疗环境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相比,我们时常感叹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领域,主要原因是医疗环境发生了变化。医疗环境的变化表现在大小环境上。首先,市场经济冲击医疗界,国家对医院建设的投入较少,只给政策,医院为了生存,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同时,医疗高科技设备、技术的应用导致医疗费用快速增长。而举证倒置制度又直接导致了检查过度,治疗过度,从保护自已出发,也不得不如此;其次,新闻媒体片面的紧盯着医疗行业来扩大自身影响,以及不着边际和一边倒的报道是加剧医患关系的矛盾形成目前医疗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医患本身该是个和谐的关系,是求助和帮助来战胜疾病走到一起的共同体。在这种新闻舆论导向下,医患关系的紧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医患关系紧张导致敌视,医疗纠纷导致医闹现象严重,只要病人有什么不测,不论何种情况均是医院和医生的过错,造成目前不论有理无理,病人家属都要大闹医院,医院被砸,医生被打甚至被杀屡见不鲜,医生的人身安全毫无保障,最终医院赔钱了事,这似乎成为一种惯例。
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尤其是外科医生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责任心,病人的生死有时仅是外科医生的一念之差,外科医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如此之重是外人无法理解,而现在的医疗环境不允许外科医生有丝毫的偏差,医疗纠纷的利剑时刻悬在头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医生治疗病人能保守尽量保守, 对有些病人只要冒一点风险就能手术切除,从而解除痛苦,但医生不敢努力去做;对病人使用药物慎之又慎,因为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医生会过多考虑副作用带来的后果,有时就失去了最佳时机;为了避免可能的纠纷,有些不必要的检查也得做,万一有纠纷我有充分的依据,漏了一项检查医院就有可能负全责,有点“宁错杀一万不漏一人”的味道,医院没有进取精神,外科医生没有创新精神,医生的双手已经被束缚,加之严重的脑体倒挂,高风险高强度高责任低收入,外科医生的技术价值体现被扭曲,信仰的危机和行业的屈辱感,导致医疗卫生人才严重流失。医生都不愿自己的后代从事医疗行业。医学发展怎么能不倒退。我们在期盼对当前医疗体制做一次全面的大手术,提高医生待遇,新闻谋体要多报道一些积极向上的新闻,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医患和谐的执业环境。
二、提高自身素质应对现行的医疗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医生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有的近乎苛刻,医疗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处境。形成如此环境的原因很复杂,有体制问题,有舆论问题,也有医生本身的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外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水平不高。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抱怨和回避,应该从源头入手,重视年轻外科医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1、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有学者认为,外科医师应具备鹰眼、狮心和女人手,所谓“鹰眼”即外科医生应具备的睿智、悟性,对疾病的观察和分辨能力;“狮心”即外科大师的手术意志,象征着勇敢、机敏、果断;“女人手”要求手术操作轻巧,观察疾病细致。要达到这种境界,外科医生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训练以及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
(1)重视年轻外科医生的训练。吴阶平院士曾指出,外科医生的成长途径是实践、思考、知识三结合,实践在前,说明外科医师惟有在岗位上才能成长,临床实践和观察是外科医生成长的惟一途径,千百例手术的锻炼,经多年磨一剑,不论医学科学发展到多高的程度,病人都是培养外科医生最好的老师。外科医生成才需10年,成名又需10年,成家也许还要10年,这是对外科医生漫长的成长经历的概括。但外科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未来的外科医生,不能只会动手,应该懂得手脑结合。这一观点正在影响着现代外科医生的训练模式。以前很多急于成熟起来的年轻医生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外科即手术,手术即手艺,只要跟着老师依葫芦画瓢,不但是切阑尾和胆囊,就是切肝切胃也不在话下。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极其落后和狭隘的。首先,外科医师的知识水平和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外科医生应该更深入地去明确一些看似简单的基本问题:什么时候手术?什么时候不手术?什么时候停止手术?这种正确的判断能力来源于如对解剖、生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等基础知识扎实的掌握。其次才是大量的临床实践、手术操作,但期望每个年轻的外科医生得到完整的手术经验是不现实的。老师们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外科学的原理而不是每个手术的手术经验。年轻的外科医生必须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在学习老师的手术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严格的讲现代外科医生的训练应该包括思考能力、技术能力、行为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向着更精、更深、更细、跟完美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应该使外科学成为一种艺术,外科医生应该成为艺术家而非匠人。
(2)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完善知识体系。选择了外科医生的职业即选择了终生艰苦的学习过程。医学本科生或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学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医师技能培训的完成,而仅仅是个开端。课本及实习所学的只是医学领域普遍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进入临床专科学习之后接触的才是真正意义上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的。如果外科医生在从业10年后仍然使用在受训期间学到的技术和知识,那是不现实的,势必会造成知识技术的滞后,而不能解决现行的医疗问题。目前,知识的生物半衰期大概为五年,知识的增长呈几何级数,这使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延长培训的过程并改进评判最终结果的方法。现代外科医生的训练应该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这是因为知识在不断增加,微创手术技术的异军突起,器官移植技术的方兴未艾,各种医学观念不断演进,基因工程学不断开辟新的视野,预防外科学也不断进步,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知识体系。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医学技术,才能胜任复杂的医疗环境的外科医生。
2、完善人文修养。外科技术的风险性,病人、家属及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意愿与医学原则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外科医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除加强责任心,提高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外,人文修养及哲学理念也是现代外科医生必备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人文修养甚至比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更为重要。做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绝不仅仅是技术的高超,不仅要诊治疾病,还有人格的魅力,即他的品格、修养和作风。还必须重视患病的人,这就需要外科医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所谓人文素质亦即做人的素质,只有做到了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清晰、人格高尚,才是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医生的人文素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掌握精湛技艺的基础,要求医生必须学习、掌握丰厚的人文知识,尤其是在技术创新的年代,更需要医生自觉地用哲学思维把握医学进步的正确航向;其二,较高人文素质是医生理解病人的基础。如果医生理解患者,关注患者的感受,就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患者也会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其三,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赢得患者信赖的重要前提。医生要治好患者需要精湛的医术,同时也需要患者的信任。患者多通过语言交流来推断医生的技术水平,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信任的途径。
医学的独特性使其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属性。长期以来,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忽略了如何做人,尤其是各种新型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接触、沟通越来越少。医院对医生重学历,重技术,轻人文素质。医生往往忙于医疗工作,或为追求更高的学历、职称而应付考试和,根本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医院建设重技术,轻服务。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淡化了医患之间的人性化接触,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医生以“看病”代替了对病人的关爱。从而阻碍了医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当今医学教育处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型期,迫切需要改观医疗活动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的现象。因此,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已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重温医师宣言,提倡奉献精神,不求名利,立志服务于病患。立志奉献医学事业,以极大的热忱和责任投身到医学事业中。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加剧,原因有社会因素、患者因素和医学本身的因素。但我们能做的只能从自身做起,树立医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树立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高尚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救死扶伤”的职业观等人文精神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2)注重医学以外的知识学习,注重阅读,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诸如文学、艺术、伦理、法律、心理、社会学科的书籍和知识都应该是涉猎范围之内。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培养。
(3)锻炼良好的沟通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增加社会知识和心理分析能力。当代的医生应该精于沟通交流并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病人和自身的文化都应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要完成一系列的临床工作,都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由于我们的病人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必须尊重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并根据病人的文化背景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这的确是较高的要求,但也是现代医疗环境下所必须的。一方面,耐心聆听患者陈述,可以获得完整的有意义的病史资料,能够加深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大多数患者非常渴望与医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和情感交流。单纯关注患者躯体问题而忽视患者的情感感受难以使患者身心痊愈,巧妙而有效的语言交流还具有神奇的治疗功效。在临床上,有些症状完全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引起,有些疾病的发作或复发也与其有着明显关系,通过沟通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同情和鼓励,再给予正确合理的医学引导,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同时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例如遇事不慌,处惊不变,宠辱不惊,积极向上等,要做到这些需要自信,需要有能力,需要平时的积累,无论你的社会角色是什么,自信、积极、乐观、好学、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等,都是一个好的心理素质的体现。
(5)培养良好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外在表现是内在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往往表现在言谈举止中,但根子还是在他的内在素质中,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件件小事做起,例如,穿戴要整齐、不要奇装异服、工作服保持干净平整、不留血迹和污垢、不戴头饰品、不留长指甲、夏天不穿短裤、工作场所不大声讲话、说话和蔼、态度友善、注意聆听患者的倾诉等。
(6)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由于目前医学水平发展的局限,对很多疾病尚缺乏正确的认识,尽管有许多先进技术设备的参与,医生仍然不能保证治愈每一例病人,再高明的医生也会面临手术失败,治疗结果很难尽善尽美。如果不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甚至会在手术成功时仍然成为被告。在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高涨的今天,外科医生仅仅具有高超的手术技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外科医生不但要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更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各样的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篇7
【关键词】护患关系;沟通;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就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医患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疗纠纷、伤医事件等有增无减,医患矛盾较为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医患矛盾的发生,必然对医疗秩序产生较多负面影响,有的甚至很严重。如何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是全体医务人员时刻面临的问题,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共同归宿的基本条件,是减少医疗纠纷与诉讼的最有效的预防机制[2]。护士应该是既具有专业护理知识,又具有关怀照顾他人的品质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是重要一环。就现在护理战线上的人员情况来看,护理人员多为青年员工,存在着年纪轻,上班时间短、社会经历浅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好护理人员的基本能力尤为重要,本文拟从沟通能力的实质谈起,浅谈一下青年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问题。
1沟通的概念
是人们进行的思想或情况的交流,以此取得彼此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之间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是用语言、书信、信号、电讯进行的交往,是组织成员之间取得共同的理解和认识的一种方法。
2沟通的实质
人际沟通的外观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人们通过语言、肢体语言来传递他(她)的各种信息。而实际上,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意识交流与情感沟通。成功的人际沟通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空间距离接近,情感吸引,需求一致,特征相近和意识交流等。如亲戚、同学、朋友就很容易拉近双方的空间距离,同种运动的爱好者就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但在这几个要素中,情感吸引和意识交流才是最基本的要素。在人际交流中,它的载体有很多,最常用的、也是效果最好的,无疑就是语言了。医患关系重在沟通,要“以人为本”[3]。
3沟通的方法
3.1初次见面要赢得患者的好感: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是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整洁端庄,举止得体,语言、动作、表情友善温馨[4]。初次见面,若能用心地想办法缩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定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在患者的病历首页上,护士根据对方的职业、年龄、服饰来判断对方的情况。凡是来住院的患者多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年轻的主妇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年人多关心自己的老伴等,此时护士就可以健康为思路引出话题,这样接近对方所关注的焦点,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3.2亲切待人,用平常之语:仔细观察,我发现平常受到大家喜爱和信赖的人,大多不是出语惊人的人。
因此对一个初见面者,护士最好不要用可以显示自己才能的话语交谈,让双方在一个共同的基础是敞开心扉交谈。用平常的话语,不用专科语言,让患者感到你不是在卖弄学问和高深。
3.3倾听时加进自己的看法:符合是表示倾听对方说话最简易的信号,但是,如果随意地使用这些技巧,也会起到副作用,使患者感到护士没有真正用心地倾听,反而给患者留下“糊弄自己”的印象,失去倾诉的兴致。反问应该在没弄懂的情况下提出,护士不要在自己没有听懂的时候点头附和,附和太多会打乱患者说话的节奏,护士这方面千万要注意。
3.4谈话时注意自己面部表情:患者十分重视护士的面部表情,因为人的心灵不论怎样掩饰,其喜怒哀乐仍然会流露于外。护士应该用真诚的微笑对待每一位患者,忽略了表情,不只是失礼,还给患者留下了疑问:是不是我的病情需要护士隐瞒什么?是不是我的病情加重?患者最忌讳的一句话是: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
3.5谈话结束时应感激患者:护士应该对患者谈话心存感激。患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患者选择我们的医院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在结束谈话的时候,护士应该对谈话做个结论,并且附带上感谢的话语,并在离开病房的时候小心关门。有些护士的时间观念很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关门时怦然一声,刚建立的良好护患关系也就荡然无存。
3.6交谈时注视对方的目光:交谈时注视对方的目光是尊重对方的表现。护士在与患者谈话时切忌环顾左右。
3.7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服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发掘对方的需求、情感,据此说服对方,这是语言说服的基本方法。对患者的意见持否定态度时,护士应从对方的观点出发,寻找导致否定结论的具体原因,然后一一列举出来,对症下药,使患者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3.8询问语气比命令更有效:谈话的语气不同,对方的情感反应也不同。命令的口吻往往使人不悦,询问的语气则使人感到容易接受。比如:责任护士询问患者“今天你进行功能锻炼了吗?”比“今天你要进行功能锻炼!”更容易让患者接受。
4沟通的效果
沟通能力,特别是有效沟通能力是护理人员的一个基本素质, 护理是直接和患者打交道的工作,倾听患者、了解患者、启发患者、引导患者,都是我们和患者交流时的基本功。通过学习了有效的沟通方法,了解了患者需要什么服务和帮助,患者的抱怨和不满在什么地方,找出了我们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了患者的困难,提高了我们的护理质量;也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我们需要的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参考文献
[1]张爱莲.新时期“医患关系”漫谈.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4(1):10-12
[2]孙忠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疗风险防范.医院管理论坛,2006,23(8):49-54
篇8
关键词:急诊医学;急诊护理;缺失;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64-02
急诊是医院重要的部门之一,如今很多城市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有急诊室或者是急诊科,并有着相应的医护人员。急诊不同于医院的其他科室,病患送到急诊科,一般都是比较紧急,而且病症也十分的复杂,整个科室的流动性非常大,当病患的病情进入危重阶段,就必须转入专科部门,进行具体诊疗。我国的急诊医学逐步发展,但是要不断提升急诊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随着医学领域的发展,急诊医学水平也在迅速提高。急诊他是一门解决急性病和危重病的学科,并且要研究如何更有效、更迅速、更有组织地抢救急危病例,和处理灾难医学所遇到的问题,急诊在整个医疗体系中作用非常之大。
在整个急诊体系中,急诊护理也非常重要,在短时间时对紧急、危重病患做出诊断治疗,在良好的护理水平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在急诊处理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整个急诊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急诊护理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作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要掌握多方面,综合性的医学知识,并且要有危急意识,团队意识,凭借娴熟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办事态度和高效的沟通能力努力发挥整个急诊科的作用,提升医院的急诊水平。
一、目前急诊护理的缺失
急诊护理的缺失是目前医疗卫生应该关注的现状。急诊医学不只是单一的科室,而是涉及到各种不同科室的交流与合作。虽然绝大部分城市的综合医院和一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有着相应的医护人员。一些专业设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许多医院并没有很好的发挥急诊科室的作用。急诊科室没有得到深度重视,仅仅是解决了行政管理问题,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投入,急诊医疗体系和急诊医学水平没有得到很完善的发展。尤其是专业人员的培训不够,急诊医护人员的医学素质不够高,导致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出现问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熟练,急诊护理意识不强,办事态度不够严谨,与人沟通能力不够,这些问题都导致急诊护理的缺失,进而影响整个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健全。
二、解决急诊护理缺失的办法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医院护理理念需要明确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具体护理时并不能一刀切,粗放对待,而要从护理病患的精神、心理等个方面着眼,综合考量,制定一个最佳的方案,这个方案要能够把护理人员和患者很好的联系起来,达到良性的互动与沟通,发挥护理的效用。尤其是针对急诊而言,更需要有着专业的护理人员凭借良好的护理理念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急诊病人,要重视在他发病之初的处理和护理工作,应该从病人发病之初或受伤之际就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诊治,并将他安全转送到医院,立即接受急诊室医师有效的初步诊断的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护理,然后根据病情,安排他们的转归。急诊护理一方面要在急诊病患到达医院后,马上开展现场急救,在最短时间内使送达患者得到最好的救助治疗;另一方面,每一个医护人员,尤其是与病人走的最近的急诊护理,要有着人道主义关怀,体恤病者的痛苦,同情他的遭遇,尽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急诊护理服务。
2、提高急诊医疗护理水平
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对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要求非常高。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完善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必须依照急诊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对急诊护士进行相关技能素质的专门培训,根据病情的不同,重症护理水平要求不断增强。除了专门的技术、素质培训,更要建立监督体系,进行严格管理,全方位提高急诊护理水平。护士要有极强的责任心,积极主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把急诊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急诊护理工作的紧急、繁重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这就必须多方面、多渠道加强护理水平,制定相应的急诊护理应急预案,采取各种方式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提高急诊医疗护理水平。
3、不断培养急诊护理人员的判断思维
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对相应的医护人员要求也较高,在工作之中会碰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病情多而且复杂,急救仪器和技术都不太容易掌握。急诊护理人员要处理好这样的各种问题,加强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良好的急诊医疗救助体系,作为医院而言要不断培养急诊护理人员的判断思维,不仅要具备各方面的医学知识,还要冷静思考。
4、医疗护理要提高自我防护水平,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自我防范意识在医疗护理之中显得十分必要,急诊工作的紧急、繁重导致各种医疗问题频发,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提高提高自我防护水平,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急诊救助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急诊护理的安全,从急救物品的管理,整个急救过程的监管和业务知识技能的水平等方面着手,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水平。再忙再乱也不能出差错,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一定要本着对患者负责任的心态着手进行医疗救治,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保护自身的安全,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篇9
基层医院没有要求医生护士一起查房的制度,导致了医疗和护理脱节。晨会之后,主管医生去病房查看病人了,责任护士则是推着护理车去病房给病人更换弄脏的被单、被套、枕头等,接着是为病人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如给骨折病人协助翻身,观察受伤肢体的血运、感觉、运动情况,使肢体维持功能位置,保证石膏或小夹板固定、骨牵引、皮肤牵引等治疗有效,骨牵引者还要滴酒精,手术病人还要更换伤口引流袋、尿管引流袋,危重病人还要做心电监护、输氧、多管输液等,责任护士主要是被动执行医嘱、履行职责,很少主动跟主管医生一起查房,除非是护理部下科室,针对疑难危重病人查房,护士长、责任护士才会跟随院长、护理部主任、科主任、主管医生一起去查看病人。
因为没有制度约束,医生和护士对病人了解的情况不一,护士在书写护理病历或护理记录的时候,其术语就可能与医生书写的病志不统一,甚至相矛盾,给医生护士之间造成不和谐因素,也可能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医生和护士本来是合作关系,共同为病人服务,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即医生开出的医嘱没有护士及时执行是不行的,护士观察到的病情变化不及时反映给医生也是不行的。何时才是最好的合作交流机会,毫无疑问就是上午一起去病房查房。
医生和护士一起查房,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和谐医护关系、护患关系、医患关系:任何关系要处理好,必须靠交流、沟通来实现。医生和护士一起查房,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尊重和关心,病人面对医生护士所讲的病情是真实可信的,病人提出的需要,医生和护士可以协商解决,可以避免病人家属到处找医生护士甚至向领导投诉造成的不良后果。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从学校毕业到参加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与医生相比,其综合素质是欠缺的,原因就是护士动口、动手、跑腿的时间多,而思考学习和总结提高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医生能够对病人、病种、检查和治疗方法了如指掌,而大多数护士就只能停留在治疗和护理操作层面,不能对具体病人拿出自己的护理方案,因此病人出院感谢的总是医生,而很少提到护士。向医生取经,向自己挑战,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就离不开医生护士一起查房。
篇10
【摘要】目的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我院三季度病案检查统计;结果 存在5个方面问题;结论 病案质量的提高有待于医院各项制度的完善落实。
【关键词】病案质量;问题;对策
病案是医务人员诊疗过程全面记录的医学文件,是进行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医疗技术鉴定的重要档案资料。病案质量的高低不仅是医务人员医学知识、分析能力、学术思想、医疗作风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具体反映,还是工伤鉴定、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提高病案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第三季度检查的5000余份病案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病案首页填写中漏项多、不规范、不准确如出生地、民族、工作单位及地址;损伤及中毒原因;病理诊断及院内感染;血型;病危、病重天数;过敏药物;并发症等常常漏填。各种诊断、手术名称等不规范,病案编目不准确。科主任及上级医师签字不规范或漏签。
1.2 病案内容主诉中现病史语句不通,对主诉病状补充不完全。生育史写入婚姻史,家族史中无父母的健康记载及死因。体检中阳性体征描述不准确。病程记录书写中三级医师查房不明确,上级医师查房内容缺如,缺少会诊记录、输血记录,各种穿刺记录及谈话内容签字。诊断不完整,随着入院各项检查的完善,相应疾病诊断明确后应及时补充。
1.3 常规化验单不全健康教育处方缺如。
1.4 体温单体温漏画或不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语句不通。
1.5 医嘱单长期医嘱重整时日期混乱。
2 对 策
2.1加强住院医师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每周一次业务学习,并定期举行“三基考试”,考试成绩与职称奖金相关联。
2.2 病案质量把关的三个环节必须强调,并与各科主任的业绩考评挂钩。科主任再与其科室内的质量管理小组相协调,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2.3 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年轻医师的培养。
2.4 院内病案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现存病案进行检查,实行病案评比,加大奖罚力度,设立病案曝光台,对评出的较好和较差病案,进行曝光,并与绩效工资、评先挂钩,对最好的和最差的病案,给予重奖、重罚[1]。
2.5 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不能流于住院病案的形式,病案中应真实、客观的反映各级医师查房内容及本专业最新的临床进展情况。
2.6 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综上所述,病案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医疗质量的保障。从病案质量中能够体现医院的管理质量、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好病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和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使病案管理工作在法律的监督下,更科学化和规范化。
- 上一篇:医疗核心制度实施方案
-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