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和管理学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和管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办公室 管理 科学化
一、办公室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
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办公室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自动化。
(一)制度化
办公室管理的制度化,是指办公室的管理有一套健全而又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办公室的办事规程、行为准则以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办公室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目前,应着重抓好如下几项制度:
(1)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是机关工作的一项根本制度,其实质是在明确办公室以及办公室各个科室的职责权限的基础上,划分每个岗位的权责,使办公室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克服相互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现象。
(2)会议制度。会议是传达指示、研究问题、形成决策、部署工作、总结经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管理手段。搞好会议管理必须着重解决如下两个问题:一是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二是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必须开的会,会前一定要有充分准备。注意开短会,开高质量的会。
(3)公文处理的制度。公文的处理是一项政策性强且细致复杂的工作,如没有一定的章法很容易出差错或造成公文旅行、公文积压,导致效率低下。
(4)接待制度。迎来送往是办公室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关或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办公室必须重视接待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接待制度,对接待的礼仪、规格、费用标准等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以便按章接待。
(5)安全保密制度。印章管理和保密工作关系到机关和企业的安全和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印章管理制度、文件保密制度等有关的安全保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和定期检查。
(二)程序化
程序是办事的先后次序。程序化的管理可使各项管理活动按照一定的秩序有准备、有步骤、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进行,促进和实现办公室管理的正常化。它主要包括公文处理程序、会议安排程序、接待工作程序、印章使用程序等。
为了优化程序,国外的管理学者一般提倡以“六何追问法”。六何是:何处(What),即应办何事、此步骤是否妥当?;为何(Why),即为何要采取这一步骤,省去这一步骤会有何后果?;何地(Where),此一步骤应在何处进行?;何时(When),此一步骤以何时做最恰当?;何人(Who),此步骤何人做最合适?;何法(How),此步骤以什么方法做最好?为何必须如此做?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再全面研讨工作,然后采用剔除法、合并法、重排法、压缩法等简化工作的方法,找出最简捷的工作路线,从而加速工作的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应用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办公自动化已应运而生。办公自动化为办公室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公文的处理以及其他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促使办公室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的管理转向现代的、科学的管理。这是办公室管理的重大的变革。因此,办公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办公自动化在实现办公室管理科学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地促进办公室自动化的进程。
三、办公室管理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有多方面的要求。就最基本的要求看,主要是办公室自身的队伍建设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一)合理配置办公室内部机构
合理配置办公室内部机构是实现办公室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前所述,办公室处于行政管理的中枢地位,它不仅是综合办事机构,而且是领导的参谋部,具有办事、咨询、信息、服务等基本职能,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为了实现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首先必须合理地设置办公室的内部机构和配备工作人员,使办公室有一支较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公关协调能力的精干队伍,以确保办公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要切实加强办公室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办公室必须抓好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要有克己奉公、富于奉献的精神,不图名、不为利,甘当“铺路石”。要主动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深入调查研究。要尽可能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实际中去,了解实际情况,掌握最新动态,向领导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同时,主动做好查办督办等工作。谦虚谨慎、热情待人,从根本上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的发生。无论是日常工作的处理还是内外来访的接待,都要热情周到、文明礼貌,切忌态度冷淡、盛气凌人。
(三)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使办公室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办公室的工作头绪多、内容杂、联系广、综合性强,这必然要求办公室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了解的基本原理以及管理学、法律学、高等教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办公室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办公自动化技术,努力做学识渊博、视野开阔的“通才”。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干练的办事能力等,以适应办公室管理科学化的需要。
篇2
关键词: 项目管理
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特点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重要分支学科“工程项目管理”,1982年引进到我国,1988年在全国进行应用试点,1993年正式推广,至今已经10多年了。在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全国工程界的努力实践下,形成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四大特点:
1、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改革相结合。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与工程建设的目的相一致,是以工程项目为出发点、为中心、为归宿的管理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政府集中管理为中心的计划管理方式。这一改革极大地解放和提高了我国工程建设的生产力。
2、工程项目管理与我国建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相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是围绕建立合格的市场主体展开的,即形成合格的项目法人(买方),承包单位(卖方)和监理单位(中介方)。这三者是围绕工程项目管理这个中心联系在一起的,并由此形成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四大主要内容: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这四项制度是围绕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
3、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三个一”,即一门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理论体系、一个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体系、一大批典型的工程项目管理成功案例。这“三个一”是我国继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的坚实基础。
4、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学术活动活跃。在大学里已经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说明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项目管理人才。在继续教育方面,工程项目管理的教材有:全国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全国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全国工商管理建筑业培训《工程项目管理》教材等等。已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学习的达一百多万人(含学习工程建设监理知识者)。全国从事项目管理研究的学术团体有“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学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分会”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学术研究的专家、教授是一支很大的队伍。每年发表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学术论文、科研成果都很多。另外,我国与香港、台湾和国外工程界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很频繁。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要业务内容的“注册建造师”制度,正在酝酿建立。
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的方向为了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迎接21世纪我国工程建设新的,适应“入世”后国际国内建筑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把我国的建筑市场培育发展得更加完善,使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必须科学化。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的方向应有以下六个方面:
1、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规范化的目的是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到统一方向,促进发展。规范化以后,可以形成合力,实施料学管理,强化管理绩效。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已经受建设部委托,立项制定《施工项目管理规程》。从2000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的《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也是服务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建设工程施工会同(示范文本)》等,都是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性的文件。我们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严格按法规、规程、规范和标准办事。
2、在思想上要有创新观念。创新观念就是敢于创造、敢于改革、敢于做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事。我国对“施工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是超过外国人的;我国制定的《胆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是外国没有的;只有具备创新观念,才能把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为国际领先水平,而不是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跑。
3、坚持使用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最主要的方法应该是“目标管理方法”,即“MBO”方法。它的精髓是“以目标指导行动”,即工程项目管理以实现目标为宗旨而开展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责任明确化的活动。目标管理方法要求进行“目标控制”,即控制投资(成本)、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控制投资(成本)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核算方法。各建设行为主体都应有自己的投资控制目标,建设项目总投资控制总目标由项目法人以已被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为最高限额进行控制。控制进度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工程网络计划”方法。控制质量目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全面质量管理(TQC)方法”,它的本质是“三全”、“一多帐”,即“全员、全企业和全过程的管理”、“管理方法多样化”。ISO质量体系标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不是控制方法。投资(成本)、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的关系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每个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之间都有最佳结合点,不可能三者都优,更不能偏废某个目标而片面强调另一个目标,应做到综合优化,以满意为原则。
4。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必须实现计算机化,或信息化。这是因为,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具有强关联性,管理业务又十分复杂,有大量的数据计算,有各种复杂关系的处理,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使用TQC方法、网络计划方法和核算方法,要运用计算机就要进行两项建设:一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以软件建设为重);二是人的文化素质建设。两者缺一不可。必须集中力量,大力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作到资源共享、操作简便、速度快、可优化、效果好。现在两项建设的差距都很大,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真正用好网络计划,必须实现网络计划应用的全过程计算机化,且有待于企业整体管理素质的知识化。工程项目管理是高科技应用的广泛领域。
篇3
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得里克・W・泰勒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在教学管理理念中,我们就可以把其理解成为科学的教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人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梅奥,他认为:人除了要求获得劳动收入以外,还希望获得安定、友谊和归属感,并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说法,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作为价值标准,妥善对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作为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其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满足度来激励人的“士气”,以提高组织效率。这种观点也适用于教育管理。一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希望得到快乐、友谊和成就感;二是友善对待学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激励学生的“士气”,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的重视。而人本管理理论则对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尽管两种管理理论有所差别,但是彼此相辅相成,如若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管理中,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
学校科学管理,其特征是以规范化、制度化、模式化为衡量标准的管理。其操作的要求主要体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方面都有整套的科学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科学化。达到最大限度地束缚和指引人们去创造价值,从而实现管理目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是当前学校管理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这种学校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如比较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进行指导,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强调定量评价,将理性作为学校的全部本质属性。在以权力与服从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管理理论中,搞得学校没有特色,教师没有特点,学生没有特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也越来越难控制。由于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工作中只能是被动的服从,难以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创造性。这种管理的现状显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学校教育呼唤人本精神的回归
笔者曾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到瑞士去旅游,偶遇抢匪抢劫银行事件。抢匪得逞后跨上摩托车疾驰而逃。恰逢此时警察已到现场,看着抢匪远去的背影,他们并没有穷追猛赶。这个中国人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去追赶,他得到的回答是:“此时他们急于逃脱,车速飞快,如果我们此时追赶的话,务必给他们带来伤害。虽然他们现在是逃犯,我们也应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由此可见,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来看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罗森帕斯旅游公司,它以重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而著称,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原则。该公司认为,对员工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公司,因为公司既给员工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员工带来沮丧甚至恐惧。当员工把糟糕的情绪带回家时,就会造成家庭不和,这种家庭矛盾又会进一步恶化他的情绪。第二天员工又把这种恶劣情绪带回公司,最后不可避免地要发泄到顾客身上或员工之间。因此,与其把顾客当作上帝,不如把员工当作上帝,即员工第一。只有公司把员工当作上帝,员工才能把顾客当作上帝。
上述两者都是重视人的例子,这种重视人文因素的做法,放到管理中,正体现着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人本管理。这种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引用到教育中,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教师是人;学生是人。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理念: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
二、学校科学管理措施
首先,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这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从学校管理理论来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固然存在着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也绝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由于学校管理系统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使得学校管理系统内的所有个体都具有管理他人、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在管理过程的意义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活动、相互影响、协调一致,表现为强烈的双边依赖性。教师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身份,但教师们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现其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他们是学校的“主人”。所以,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更完善的发展。使其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现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l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这是充分发挥学校人本主义观念作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作为社会心理的主体,具有社会促进效应、凝聚性、模仿和暗示性、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合作与竞争、个人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对他的影响等作用。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较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士为知己者死”这充分体现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如事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人们心情舒畅,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也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环境。这样一来,教师们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态为学校工作,从上而下的成员都做到自己管好自己,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
再次,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保障体系,是一种软管理,强调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注重对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的研究,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信奉“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等等。在现实中,一直令人们困惑的问题是,相同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用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明显不同的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学校的管理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因素,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学校管理文化揭示了学校管理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因素,反映了学校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对于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建立起学校的管理文化,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就只能在一种较低的层次徘徊。
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世界的。因此,在学校改革中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
这就是为什么在书本上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却不一定好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教育部分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所致。小到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这种发展趋势,其实是人文因素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一个趋向。
最后,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包含四个递进的层次: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管理者把教师当人看是教师把学生当人看的前提。因为“绅士风度”更多的是在成就感和自信感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相互补充
科学管理理论因素,如定量指标、规章制度等,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服从和奖惩等为基础的,方式直接但效果短暂,而且缺乏灵活性和创造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理性代替人性,极易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在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主观及其以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这就需要教育主体主动地调节自身状态,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排除内外干扰,使其发展方向不偏不倚地符合既定目标。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且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宗旨、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人本主义理论的提出,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对发挥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人本主义关于人性的假设,不仅超越了早期管理理论的“经济人”阶段,而且超越了行为学派的“社会人”阶段,从而推进到“文化人”阶段。人本主义同时也是对日益精密的定量管理模式与决策主义的质疑,它把管理的重心拉回到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及社会心理的管理效果的作用上来,使人本管理成为新的发展潮流。
学校管理的实践也表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学校管理仅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等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在学校教育中很有必要和有责任改变这种“物化”现象,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寻求管理上的突破。用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进行管理,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是学校管理的新发展。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本管理理论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但是,人本管理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在管理中注重人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科学管理的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将科学管理理论与非科学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说,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理论的相互融合,将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科学发展的主题。
学校在运作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学校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经验管理阶段,这就犹如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间公路,一些通晓先进管理理论的专家学者却对我们说,世界上最好的车是跑车,你买吧!学校真就把跑车给买回来了,结果一上路,跑车不但跑不快,还把底盘给刮坏了。其实,此时我们的学校只需要吉普车、越野车就可以了,既跑得快又省钱。最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用,而只有适用才是最好的。的确,我们谁都希望“更快、更高、更好”,谁都希望“走捷径,抄近路”,但我们不能违背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管理上没有“捷径”,没有“轰轰烈烈”,它更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纤夫们从不好高骛远,他们总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就走完了千里的路程”,从“无为”到“有为”。
篇4
[关键词] 多学科融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专业培养
[基金项目] 本文为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度教改项目《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ZJG2012-B34。
【中图分类号】 G2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064-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信管专业,该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由于不同高校信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文同)的学科背景不尽相同,使得该专业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对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有人将信管专业理解为计算机软件专业,也有人把信管专业理解为管理专业。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信管专业的核心内容虽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但是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非只是多个学科课程的简单堆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建立一个大的信息系统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难度大,这就对信管专业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普遍认为,作为信管专业,教学计划中应该涵盖以下专业知识:
1.基础层次:由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类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信息管理基础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组成,主要由一些基础课程所提供。
2.专业基础层次:由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综合管理知识、系统工程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知识组成,涵盖的课程包括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等等。
3.专业层次:包括信息分析类知识、信息系统开发类知识、系统建模知识、系统集成知识、信息系统管理知识等.涵盖的课程包括数据挖掘、管理系统模拟、管理系统工程、IT项目管理等等。
4.应用层次:包括决策支持类知识、管理创新知识以及电子商务应用知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实现管理创新.因此应用层知识是较高层次的知识,涵盖的课程包括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等等。
对于经过专业培养的信管毕业生,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管理能力:主要指该专业人才在实际上作中的经济管理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作为决策层中的参谋,必须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作支撑,才能为具体政策提出科学的、合理化的建议和见解。
2.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该专业人才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该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方面,除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的设计、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维护,还有信息资源的管理、组织分析能力。
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信息搜集、处理、传播和使用以及信息的筛选、数据的加工等能力。包括信息调研与分析能力、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信息的集成与构建能力等。
信管专业或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更好地把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实践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而这依赖于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目前我校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像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的拼盘式组合,各门课程之间缺少联系和融合。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是信管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尽管信管专业也开设了大量计算机课程,但相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来说,信管专业学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这说明信管专业还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培养目标。
在我校的信管专业教学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教学都是以课程为单位独立进行的。由于每门课程有着大量的内容,且教学时间比较短,教师只能给学生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没有时间作深入的探索;再者很多学生从功利、择业的角度看待知识的学习,认为“ 能过关就行”、“学这个对找工作没什么用”。这样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孤立、割裂地看待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到不同课程都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方法,忽略了学科知识层次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经常直到学期末也不明白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更为严重的是,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距离,削弱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尽管信管学生学了很多技术类课程,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得学生无法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所学信息技术,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依照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信管专业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而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在教学中体现多学科融合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方向。
所谓多学科融合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不同学科领域、门类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生交叉、渗透,即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不同于原学科的新兴学科的过程。多学科融合具有以下特性:
1.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
一个学科往往与多个学科发生联系。在学科门类逐渐增多、学科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强。其结果是在原有学科中形成新的生长点和新的方向,并且产生新的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多科性特征进一步增强。跨学科性是多学科融合的突出特点,主要指多学科涉及学科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是前后相继的关系,而是横跨多门学科、在多门学科之间的科学研究。多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的跨越性,致使其内容和规律往往是融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和规律。这是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协同、交融而组合成的学科的显著特点。
2.多学科融合的创造性
学科的交叉增强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一种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是知识在学科交叉中不断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是新知识创造的过程。交叉学科研究问题的综合性,使从事不同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者也将由一个领域转向另―个领域,由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的研究。由于领域不同、问题不同,研究者的思维、方法都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使知识信息处于不断吸收应用、更新之中。
3.多学科融合的互补、实用性
多学科融合使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工艺和方法均作用同一目标,而且参与科研的研究者在进行较长期的合作研究中将形成一致的目标。与此同时,兴趣相投、合作意识和群体性,也将促进交叉学科群体的互补性。交叉学科是多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多技术、多方法的应用与创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在实用中它将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创造性,直接提升教学效果。
4.学术团队成员的互补性
传统的资源分配形式导致人员局限在各院系甚至某研究所或某课题组的小范围内。各学科和各院系人员之间存在学科和行政的双重壁垒,资源共享局面难以形成。实现多学科融合,组建跨学科学术团队,成为各学科间信息交换的载体,各带头学科的学术负责人,肩负着牵动一片的职责,在学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团队运作的理念在于培育共同的信念与协作精神。实践证明,团队运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产生1+1>2的智慧增值效应。
5.研究内容的前瞻性
多学科融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各个门类的学科单元独立自由地存在着,在社会出现需求时就进入一定的有序状态,构成一个结构清晰的学科群。它对来自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自身发展产生的科学技术需求,有很敏感的反应,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往往以重大的社会问题或是教学、研究项目为对象开展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具体来说,应用多学科融合理论,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教学模式,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与时俱进的专业教师梯队,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从科研方面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紧跟信息时展步伐的专业,专业科研梯队是学科的前沿队伍,应及时了解科研动态,紧跟国际上课程内容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充分吸收国外优秀教材和案例的优点,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实践环节。从教学方面来讲,专业教师梯队可吸收不同学科和研究背景的教师,加强教师之间的科研和教学合作,让不同课程的代课老师熟悉其它课程的教学设置和大致流程,让教学和科研都不再孤立的进行。可以通过开设讲座、集中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造就一群年轻有为的学术梯队和教学梯队。
2.完备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知识模块缺一不可。从培养技术能力角度出发,要加强计算机课程设置,尤其是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种系统开发工具,并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从培养管理能力角度出发,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管理类知识在技术开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培养信息能力角度出发,要在各门课程的实践当中加强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以上除了完善教学计划,合理开设课程之外,还需要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加强随课实验的课程设计,实行导师负责制,利用学生愿意动手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系统设计内容交由学生班长或者学习委员甚至比较积极的学生作为开发组长,以项目为基础,带动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注重意识,放眼全局,增强学生对专业体系结构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
3.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破单一的教师课堂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IT技术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寓教于乐的多媒体课件和双语教学,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方法,譬如在上管理信息系统这堂课时,教师举出一个关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过程的案例,首先对案例作一些启发式的引导提问分析;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分析、评价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尽可能地提出一些优化方案,形成文字;最后教师作总结性指导,使学生的系统分析水平上一个实质性的台阶。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堂授课,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这门课程中用到其他课程的知识,既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认识,又加强了学生对系统分析设计的实践能力。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启发对自身的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其他课程任课教师、资深教授、企业著名CIO开展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
4.高效的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经过6个学期专业教学的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已有了相当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第七个学期的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增强综合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融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从企业的基础部门开始做起,熟悉实习单位的业务流程、运作模式及公司文化,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把在学校教学中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
5.完善的毕业设计,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是对一个学生完成四年本科学业后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坚持上述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已重点培养,毕业设计的内容在各门课的课程设计或学期项目中已基本成型,为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通过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可以很轻松地作出一个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不用占用毕业找工作的时间,避免二者的冲突。这样,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毕业设计的高效完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更有利于学生在社会需求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抓住就业机会。
本文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多学科融合思想的教学形式,虽然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也举例说明了这一教学思路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实际开展有一定难度,笔者并没有采集到实际数据,使得本文略显不足。希望通过实践的摸索与检验,在未来对这一教学形式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探索这一教学思路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标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3]陈安华,胡燕平,颜建辉,黄良沛.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4).
[4]师薇,吕永林.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现代情报,2011,(11).
[5]张丽平,程远征,秦骁强,高志芹,王守训.多学科融合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0,(8).
[6]龙朝阳,靳晓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9).
[7]郑荣,靖继鹏,周志强.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6,(1).
[8]王三强,李金山.数学教育多学科融合的思考――陈建功教育思想对当代数学教育的启迪[J].学理论,2011,(36).
[9]龙朝阳,成博.从社会需求看专业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
[10]李文新,梅宏,陈徐宗.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篇5
关键词:师生关系 班规 管理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何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者。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下面就我自己在师生关系构建上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分享交流。
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握有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处的大权。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
第二,要有民主的领导方式。有人对教师领导方式进行研究分类,分成强制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认为民主型领导方式较优。以民主型领导方式为指导的班主任在班干部选举、评优选模绝不包办代替,而是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在班级体计划的制定和班级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征求同学的意见,这样学生才愿意同老师一起工作,他们会相互鼓励,独立承担自己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不在时,他们能自觉地学习、工作。
第三,多和学生沟通。教育基本上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除了平时应多和学生谈心外,尤其应注意每当学生犯错时和学生沟通的艺术,千万要冷静,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想: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对其他同学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问题普不普遍,然后才分类处理,如是较普遍的问题或影响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怎样杜绝类似的问题出现,使全班都受一次教育。如仅是个别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宜采用个别谈话,要犯错误的学生主动找找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犯错前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你又是怎么想的,如何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最后写下来保存起,时时提醒自己。对极少数品行恶劣、又不愿认错或累教不改的学生可以请家长或监护人协助教育。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符逻辑与清楚明白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第四,养成良好的职业良心和人格特质。在人格特征上,要宽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宽容学生在成长中难以避免地出现的无知和莽撞;要善于体验学生体验到的情感,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要学会期待,对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富有信心,才能博取学生的信任,才愿意与你交往。教师应特别关心四类人:一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二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三是学习上有困难、纪律表现很差的学生;四是人际交往中的"孤星"。对这四类学生多从思想上、经济上给以适当照顾和关爱,既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又体现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科学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制定要难易适度、分层制定、还要不断完善。班级共同目标的确立,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征求全班学生的意愿,制定出难易适当、符合本班实际的目标,既不能高不可攀难以达到又不能轻易达到,否则,过难会失去吸引,过易又缺乏动机。中等程度最适宜。
3、选拔、培养、使用学生干部。
要使班级的整体目标、工作计划得到落实,班主任的工作得到学生认可和拥护,使学生成为组建班集体的主人就必须民主选拔、认真培养和大胆使用学生干部,让他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他们的工作区组织同学和引导同学,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现代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学与人文文化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正在有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已成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志。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很薄弱的,对农村学校班主任而言,班级文化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
班规是一种极微观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规范,它是规范、约束以及引导每个班级成员的所有规则。笔者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要培养优秀的学生,打造优秀的班集体,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班规是多么重要。
篇6
关键词:解释论证因果性语境
§1.亨普尔模式的提出
关于科学解释问题的系统讨论,如果从亨普尔(CarlHempel)1948年的文章“解释逻辑之研究”算起,已近五十年了。早在1942年,亨普尔在历史解释问题这个较窄的题目上,[1]就提出了他在1948年细致表述的那些基本思想。
在描述亨普尔文章的逻辑结构之前,先对他的科学哲学目标作一分析是必要的。作为一个本世纪上半叶逻辑经验主义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推动者,亨普尔无疑把从所有方面逻辑地重建科学当作自己的重要哲学目标之一。1945年,他在“确证逻辑之研究”一文中,通过在个体域里给定Dev[,1](H),而形式地定义了“确证”这个程式。
对实证主义科学哲学来说,确证逻辑研究显然是更为根本性的工作,因为科学的根据,或说“知识”的根据就在于其可确证性。而“解释”则要涉及“为什么”,易牵扯形而上学问题,因为解释似乎倾向于考虑经验现象“背后”的东西。然而,解释确实是科学的重要功能之一。人们认为科学正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理性重建如果没有对解释的重建肯定是个缺憾。
必要性没有疑问,逻辑重建“解释”的可能性则非人人确信。亨普尔是最有信心的解释逻辑构造的开拓者,他确信科学哲学能够逐渐达到满足适当逻辑的和经验条件的解释理论,以精确说明解释的逻辑过程。对他来说,科学解释作为一种科学过程不需要借助形而上学,对解释的科学哲学分析也不需要借助形而上学。
亨普尔解释理论的直接目标,就是给出满足某些条件的解释定义。这样,第一步便是设定那些条件。主要条件分为四点:
1.被解释项(Explanandum)必须是解释项(Explanans)逻辑演绎的结果。
2.解释项必须包含导出被解释项所不可缺少的普遍律。
3.解释项必须至少在原则上能被实验或观察所证实。
4.组成解释项的句子必须是真的。[2]
前三点为逻辑条件,代表了亨普尔解释理论的根本主张,这就是:
(a)解释就是论证;
(b)解释中的论证即意味着被解释项可由普遍律导出;
(c)由此决定了解释与预见在逻辑上同构,区别仅在于其实用目的不同,或实际推演与被解释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不同。
后一点似乎更易引起争议。因为,如果满意的解释被定义为由高度确证的陈述自然律的命题导出,则解释的正确性成为时效性的。按“悲观的归纳”信念,将永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释。故至少为避免陷入更麻烦的问题,为理想的解释规定一种更纯的条件是适宜的。在逻辑的技术处理上,亨普尔利用了古德曼(NelsonGoodman)的‘似律句’概念(LawlikeSentence),为整个解释的逻辑分析找到一个逻辑性质与普遍律陈述等效的中介物,从而避开确证问题。
在上述的总体构想之下,亨普尔把利用普遍律的演绎解释表为下面这样一个模式:
│C[1],C[,2],……,C[,K](前提条件陈述)
逻辑演绎│││解释项
│L[,1],L[,2],……,L[,r](普遍律)
──────────────────────
E(被解释经验现象的描述)}被解释项
这就是在1948年文章中,亨普尔提出的解释模式,后来他把这种模式称为Deductive——Nomologicalmodel,即我们所熟知的D—N模式。
在此图式下的解释定义是:
一个由句子T、C组成的有序二元组(T,C)构成对单称句E的可能解释项,当且仅当下列条件被满足:
1.T是实质概括的(具有量词且不等价于一个单称句),并且C是单称的;
2.E在语言L(L中无等词,有量词,有否定,析取,合取命题联结词,有个体变项,个体常项等;其全部谓词都是有限元的,不在系统中定义的原始谓词。这是很简单的一阶语言)中可由T和C联合导出(不能由C单独导出);
3.T至少与一个把C而不是E作为推论的基本句子集相容。([2],PP.270—278)。
亨普尔认识到,科学中的解释并不限于对个别事实的解释,还有对规律的解释,解释的过程就是用高一层次的定律去演绎地导出低一层次的定律。如用牛顿的引力定律及其他力学定律导出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律。
由于存在可从波义耳定律与开普勒定律之合取导出波义耳定律问题,且当时亨普尔未能找寻到有效的解决,故规律解释问题在1948年文章中未作讨论。([2],P.273)。实际上,尽管有弗里德曼(MichaelFriedman)等人的努力,整个规律解释的问题比较起来还远未得到很好解决。
在1948年的文章中,没有讨论的另一重要问题是统计解释问题。统计解释是指在解释项中至少包括一条统计规律的那种情况。后来,在《科学解释诸方面》(1965年)中,亨普尔又按类似于D—N模式构造的想法和要求对统计解释作了形式定义。[3]
亨普尔完成了关于统计解释的开创性理论工作之后,整个科学解释理论的研究领域划分为两个大类:
D—N[,p](解释特定事实或事件)
Ⅰ.决定律解释│
D—N[,r](解释普遍律则)
I—S(Inductive-StatisticalModel,解释特定
│事实或事件)
Ⅱ.统计律解释│
│D—S(Deductive-StatisticalModel,解释普遍
律则)
两篇经典文章,确定了两大类,从此以后,当代关于科学解释的哲学研究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两篇文章基本思想的扩展、修改或批评。“科学解释哲学研究的现代历史从亨普尔和奥本海姆的‘解释逻辑之研究’开始”,[4]这句话决不会有任何夸张。
§2.亨普尔模式的问题
在对亨普尔解释模式(被称为“thereceivedview,standardview”)的批评中,主要提出这样几类问题。
1.关于普遍律是否是解释的必要项之问题,即解释是否就意味着把个别事件的陈述构造成出自普遍律的导出陈述(也应包括从统计律出发的并非严格演绎地导出,这通常为科学解释的“Covering-law”概念的捍卫者称为所谓“Partialentailment”。)
2.关于解释是否必为一论证过程,或更具体说是一逻辑推导过程的问题。
3.关于符合解释的形式条件,但不符合实际科学或普遍接受的直觉的“合法”解释之存在的问题。
4.关于解释本质上是否与预测逻辑同构的问题。
5.关于能否构造一个充分的完全形式化的解释模式的问题。
6.关于亨普尔的解释模式逻辑技术上是否合理的问题。比如其限制是过宽还是过窄的问题。
上述六类中的每一类,都有人提出了反例,比如利用解释与预测的时间非对称性(asymmetry),提出是解释而不是预测的事例,来反驳解释与预测同构的主张。
仔细地分析对亨普尔解释模式提出的那些著名反例,可明显看到其中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涉及无关项参与解释的问题,也就是一些无关因素未能被亨普尔的定义排除,而实质上成为解释论证的前提,导致悖谬的“解释”。此处仅举与此相关的两个经典反例。
反例1:一旗杆立于一块平地上,在阳光下投射某一长度之阴影于地面。当给定太阳方位和旗杆高度时,我们可以根据光线直线传播定理等,导出阴影之长度。此为一合法的D—N解释。与此相关,当给定太阳方位和阴影长度时,我们可以类似地导出旗杆长度。然而,我们几乎不能说阴影的长度解释了旗杆的长度,回答了“旗杆为何这样长”的问题。
反例2:一个患感冒且服用了大量维生素C的人,在两周内得到康复。服用大量维生素C之事实与某些统计律结合似可作为对两周内康复的解释。然而很显然,无论患者是否服用过维生素C,绝大部分的感冒都可在两周内恢复。故服用维生素C不是对感冒症状消失的符合直觉的解释,但却是符合亨普尔I—S模式的解释。
两个反例一个针对D—N[,p],一个针对I—S,都有无关因素参与解释。所谓“无关”,直观上很自然地理解为无“因果关系”。对I—S来说,就弱化为无统计相关。如此便涉及解释的定义中怎样把广义的“因果”要素包容进去,以避免假解释的问题。我认为解释无关项问题是亨普尔模式面临的核心问题,它涉及亨普尔关于科学解释之性质的一些根本主张。比如“解释就是论证”这一断言,代表了1948年的亨普尔对因果性的看法,解释项与被解释项的相关通过逻辑论证的有效性来保证。亨普尔当时是这样界定因果性的,“到此为止所考察的解释形式经常被叫做因果律。如果E描述了一个特殊事件,在句子C[,1],C[,2]……,C[,k]中描述的作为前提的事实可以一起被说成是‘引起’了那个事件。其含义是,存在着以规律L[,1],L[,2],……,L[,r]表示的某些经验律则(reqularities),它们断定,无论什么时候C[,1],C[,2],……,C[,k]所指的那类条件发生,一个E所描述的那类事件就会发生。诸如L[,1]L[,2],,……,L[,r]这类断言特定性质的事件间普遍的,无例外的联系的陈述习惯上被叫做因果律或决定律。([2],P.250)。“因果律所断言的全部事情就是,任何属于特定类型的事件,就是说任何具有特定性质的事件,必然为另一也具有特定性质的事件所伴随。”([2],P.253)
在1965年《科学解释诸方面》的第二章第二节中,亨普尔意识到把解释等同于上述那种类型的因果解释太狭窄了,那只对lawsofsuccesion有效,而对lawsofcoexistence无效。对后一类定律,诸如欧姆定律,波义耳定律,摆长与周期的关系定律等,定律所关及的变项之间并无在时间链条上相继那种意义上的因果联系。
看来,解释项与被解释项是否具有常识性的因果联系并不是亨普尔模式的核心要求,亨普尔模式关心的是把现象(个别事件)置于普遍律之下,使现象的解释具有知识基础,使现象的导出具有逻辑的有效性。知识与逻辑使现象的发生表现为“必然的”。对亨普尔来说,说明科学解释并不需要科学之外的形而上学参与,因果性不过就是科学理论定律所保证的两类事件之间必然而恒常的联结。在科学解释的哲学研究上,他实践着逻辑经验主义反形而上学的逻辑重建纲领。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亨普尔纲领中,解释被设定为论证过程,为什么解释与预测同构。萨蒙(WesleyC.Salmon)把亨普尔的解释理论归类为认识论的解释理论,这应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一是解释依据知识的逻辑推演过程,二是解释意味着可期望性(expectability),被解释项是依据前提条件及相应规律的最可期望事件。如此,在统计解释中,才有了高概率要求。因为只有高概率事件才可论证(即使是归纳论证),才是最可期望的。
解释就是论证的亨普尔纲领遇到的实质困难就是上面说过的无关项参与解释问题。显然,依解释“模式”有效的论证,本身并不能保证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的相关,而“相关”确实是直觉上认为“合理的”一切解释的基本条件。因此,问题转换成:一个坚持解释就是论证”纲领的合法解释模式是可能的吗?
§3.解决解释无关项问题的三个基本路向
A.对ReceivedView的技术修改
坚持解释是论证的立场,对L或T和C的语言结构进行技术处理,使其能排除无关项,是亨普尔本人及其主张的捍卫者们共同选择的努力方向。这项工作主要在亨普尔模式的三个技术弱点上进行。
首先是E的自解释问题。亨普尔在1948年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他构造了一个假解释。设E为“珠穆朗玛峰被雪覆盖”,理论T为“所有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设T[,s]为T的一个特例,比如“如果埃菲尔铁塔是金属的,它是热的良导体,然后设前提条件C=dfT[,s]@①E,则通过有效逻辑论证可得出├C.T@①E。在这里,确定C的真,需知E的真,因此是自解释。于是,亨普尔补充了本文开始所列解释项定义的条件3来解决此一问题。
然而,条件2与条件3的联合仍不能阻止无关解释,1961年埃伯尔(RolfEberle),卡普兰(Davidkaplan),蒙太古(RichardMontague)三人构造一个符合亨普尔1948年定义的精致的反例,由无关规律导出一个实例。[5]解决这类问题无非是修改亨普尔定义的限制条件。
其次是规律本身的合法性问题,区分规律和偶似概括(accidentalgeneralization)。像“这个篮子中的所有苹果都是红的”这样的句子可能是一个真的全称概括,但却并不是规律。此类偶似概括并不能为陈述集C与陈述E之间的联系提供解释所需的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运用偶似概括的论证也是一种无关解释。规定关于规律的陈述不指涉具体的时间,空间和对象,并不能排除偶似概括。因为适当地给定谓词(如亨普尔1948年文章中定义的谓词“ferple”),即可造出字面上不出现任何时空和对象描述的全称句。故此必须对谓词本身加以限制,这就要求在基本定律中,谓词必须是“纯粹的”,它们的意义陈述不要求指涉特定对象和时空点。很清楚,限制谓词对解释理论来说非常重要,就如同样的限制对确证理论十分重要一样(卡尔纳普认为绿—蓝及蓝—绿谓词就是非纯谓词)。然而,纯谓词是难于定义的,更不用说一些公认的科学定律,也指涉具体时空或对象。如开普勒行星运动律指涉太阳这一具体对象。除此之外,对识别定律语句,虽有古德曼提出的能否支持反事实条件句的判别标准(见Fact,Fiction,andForecast,第一章),而且包括亨普尔、内格尔、萨蒙等许多人也引用这一标准。但仍未有普遍接受的自然律语句的定义。[6]
最后还有统计无关前提的限制问题。这个问题是I—S解释的特殊问题,产生自“统计解释的两可”(ambiguityofinductive-statisticalexplanation)。两可即在选取样本的不同子集时,由相同格式的推理可产生两个相反的结果。两可现象的致因在于归纳论证不是erosion-proof,在前提中加入新内容时,论证不保证原有结论。亨普尔对此的解决是给出最大特性化要求(RMS,requirementofMaximalspecificity),仅使包含全部相关信息的统计解释为合法(类似于卡尔纳普对归纳逻辑的totalevidence要求)。然而,亨普尔的要求虽有利于排除某些无效论证,却不能用于区分信息中的无关项。亨普尔的特性化要求与其修改直到现在仍在积极的讨论之中。
B.解释的因果性理论
亨普尔模式的解释无关项问题,以及作为其根源的解释与论证同一,仅有技术修改显然是不行的,甚至原则上也许不可能有“满意”的技术解决。因为如果坚持“解释即论证”这个原则,许多事件(如低概率事件)便不能解释,技术修改对此是无奈的。故此萨蒙的解释因果性理论便成为继亨普尔模式之后,被热烈讨论的一种很有影响的替代方案。
萨蒙把解释的哲学理论分为三种,为简单计,我引用Fetzer的概括,解释即为论证是“认识论”的概念;解释要求必然性是“模态的”(modal)假定;解释必须为因果的是“实在的”(ontic)预设。[7]萨蒙坚持最后一种观点,反对第一种和第二种观点。他与R.Jeffrey一样,不认为所有解释都是论证。根据ontic理论,“存在于世界之中,并为科学解释提供基础的关系是因果关系。”[8]因此,解释即在于使被解释事件合于自然界的因果模式。萨蒙进一步指出,因果性也不必归为充分或必要条件之类的关系,或然的因果性(ProbabilisticCausality)可允许一事件是另一件事件之原因,而同时却既不是其必要,也不是其充分条件。那么,因果性说明,既可适用于或然的因果关系,也可适用于充分和必要原因的因果关系。[9]故此,必然性也不是解释成立与否的准则。
萨蒙的解释理论分为两个阶段,[10]也相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考察作为因果性证据基础的统计相关关系。定义为:因子C在条件(circumstances)A下统计地相关于B的发生,当且仅当P(B/A.C)≠P(B/A)或P(B/A.C)≠P(B/A.@②)。意思是说,在条件A下,B之先验概率不等于B之后验概率。二是,统计相关需更进一步为因果关系来解释。因果关系分三个方面,因果过程(能传送区域上引入的一个符号,它与不能传送区域介入的符号,故无解释意义的伪过程相区别),因果相互作用(Causalinteraction,两个过程之间的交汇),联合的共同原因(ConjunctiveCommonCauses,相互独立的多个过程在一个特定的条件集下产生,这类因果关系早在H.Reichenbach的THEDIRECTIONOFTIME中已有过细致的说明)。
因果理论有两个重要结果,一是使低概率事件成为可解释的,另一是使无“因果”关系的解释项被排除。在这里,不同性质的律则之解释力依其与因果关系的“亲疏”而有所不同,波义耳定律远比分子运动论的解释力差。原因在于后者用微观粒子的随机运动(原因)来说明宏观现象,而前者只描述一种可用于预言的函数关系。萨蒙的因果理论不要休谟的因果性的心理学解决,也不要康德的先天构造,它诉诸于实在论。故为避开说明原因“怎样”作用于结果的形而上学泥沼(也同时解决芝诺悖论),萨蒙用罗素at-attheory理论来说明因果过程,同时又用一种扩展了的(引入统计解释、功能解释等)拉普拉斯因果决定论(也具有实在论前提)来“解释”整个解释理论。[11]可以说,因果理论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不用逻辑论证关系代替,又不让形而上学实体渗入关于因果性本身的说明。那么,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关于不可观察对象之理论的实在论信念。[12]
C.科学解释的语用学分析
解释的语用学探索之最有力的推动者是范弗拉森(BasvanFraassen)。对他来说,解释理论主要面对的仍是两大难题,即有些事件之不可解释(按Receivedview),及有些论证不符合直觉的解释观念(但符合Hempel''''smodel)。[13]但范弗拉森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以对萨蒙的因果解释理论的批评为基础的,反实在论是他整个理论的根据。这就是,科学的目标不是发现世界的“真实结构”,而是发明出用以“拯救”经验现象的理论。
根据反实在论和依语境的建构主义的主张,范弗拉森把选择什么作为“原因”看成是依语境可变的东西。“在科学上相关的因素中间,语境(context)决定解释上的相关者。”([13],PP.125—126)。就是说,科学上给出“原因”,并不等于给出实在的世界结构。同时,统计相关也不是科学解释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更不用说,许多科学解释并不具有萨蒙描述的那种因果形式。
更进一步,范弗拉森把科学解释看作科学事业中一种更复杂的活动。如果科学可分科学描述,科学解释(理论评价的一项内容),及用科学理论去解释等不同活动,那么后面的活动比前面的活动更依赖于语境。因此,范弗拉森说,“科学解释并不是(纯粹的)科学,而是科学的应用。”([13],P.156)
这样,解释的对称与否是依赖于语境的,一种语境下的不对称或不成立的解释,在另一种语境下有解释意义;在一个历史时期或语境下不能要求解释的事项,在另一历史时期或语境下可提出合法的解释问题。[14]
图尔明说:“科学不是一种智能计算机器;它是生活的一个侧面”。[15]范弗拉森无疑不反对这一观点,但他更希望最终建立一种形式语用学,把解释归结为在语言使用者之间的Whyquestion的构造及其回答;把解释理论归结为对问题提出与回答的合法语境及其条件的说明。而那个语境是相关知识K与具体社会行为的联合体。在形式处理上,范弗拉森把“为什么”问题构造成一个三元组Q=<P[,K],X,R>,其中P[,K]表示被解释事实(叫做该问题的“topic”);X={P[,1],……,P[,K],……}是含有P[,K]的依提问语境定义的对比句子的类(ContrastClass);R是一个相关关系。[16]
解决科学解释哲学难题的三种方式,并不能简单地看作两两冲突的。亨普尔的解释逻辑如果看作对解释过程的一种抽象化,象数理逻辑对思维过程的抽象化一样,则旗杆反例之类就如同蕴涵怪论一样成为合法的反直觉事例。[17]P.Kitcher希望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时代和所有科学的解释模式,找出一个理想的真正相关关系的集,以解决非对称与无关项问题。(这被他称为“HempelianConception”)。[18]可是亨普尔本人未能找到一个理想集,他也不能完全像个逻辑学家那样思考科学解释的“逻辑”。因此,他与范弗拉森的分歧在于什么是决定科学解释的“真正”基础,由什么来决定“相关性”。是语境(含有人与人的关系)还是知识(不指涉人的纯思想逻辑关系)。
实在论方式与上述两者形成对立,对立在于是把解释看作一种经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或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关系,还是看作知识与一个独立的自然世界的关系。这些基本信念的不同,决定了相冲突又相交叉的这些解释哲学理论对科学解释构造了不同的模式。显然,如果三者分别调整自己的哲学信念,三者可成为独立且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方案。在每一方向上都有充分研究的余地。
注释与参考文献
[1]Hempel,TheFunctionofGeneralLawsinHistory,JournalofPhilosophy,VoL39,1942.
[2]Hempel,AspectsofScientificExplanationandOtherEssay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TheFreePress,1965,P247—248.
[3]统计解释在亨普尔那里是覆盖律思想的延伸,此点在Aspects的P425和该页角注17表达得很清楚。亨普尔对统计解释的最初分析,可见其1962年发表的文章“Deductive-NomologicalVS.StatisticalExplanation”,载于FeiglandMaxwell(eds.).MinnesotaStudie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VoLⅢ.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62.同年,N.Rescher的文章“TheStochasticRevolutionandtheNatureofScientificExplanation”,也谈到解释理论应考虑统计解释问题,但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归纳性质的解释模式。
亨普尔的I—S模式图式如下:
P(G,F)=r
Fi
────[r]
Gi
在统计规律下,双线表示对Gi的解释不是确定的逻辑蕴涵关系,而仅表明,根据解释项所提供的信息,被解释事件具有很大可能性,可以“实际上”被确定,或被期望。因此这是所谓的“认识论”(epistemic)的解释概念。按概率的公理化定义,0≤r≤1;而按解释就是论证及解释与预见同构的思路,则还必须要求r接近于1,才能使该图示至少具有归纳论证或预言的意义。因此,高概率是统计解释的亨普尔模式的要求。
亨普尔认为,单独一次的随机实验的结果,或一次发生的随机事件,在高概率的情况下也可解释。此时可援引Gramer的两个准则(系定理):
准则1如果P(G,F)〈ε,ε是一很小的正数,那么,如果随机实验只进行一次,实际上可断定结果G不发生。
准则2如果1—P(G,F)〈ε,ε是一很小的正数,那么,如果随机实验F只进行一次,实际上可断定G将发生。
[4]ChristopherReadHitchcock,"Discussion:SalmononExplanatoryRelevance",PhilosophyofScience,VoL62,1995,P304.萨蒙(W.C.Salmon)在《科学解释四十年》(FourDecadesofScientificExplanation)一书中,称这篇文章为“Landmarkessay”(the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9,P8)。
[5]见“HempelandOppenheimonExplanation”,“Philosopyofscience,”VoL28,1961。
[6]E.Nagel认为试图构造一个打不破的,唯一的,严格的“自然律”定义是徒劳的。见他的TheStructureofScience,Harcourt,BraceandWorld,1961,P50.
[7]J.H.Fetzer,"CriticalNotice:WesleySalmon''''sScientificExplanationandTheCausalStructureoftheWorld",PhilosophyofScience,VoL54,1987,P597.
[8]Salmon,ScientificExplanationandtheCausalStructureoftheWorld,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P121.
[9]Salmon,"DynamicRationality:Propensity,Probability,andCredence,"载ProbabilityandCausality(editedbyJ.H.Fetzer),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8,P31.
[10]萨蒙在六十年代引入了“统计相关”概念作为整个解释理论的核心,以解决低概率事件不可解释问题,此即所谓S—R模式(Statistical-relevancemodel)。七十年代,他认识到S—R模式之不足,然后提出以因果性为核心的解释的实在论模式。这在八十年代出版的《科学解释与世界的因果结构》中得到系统表述。
[11]C.Glymour明确说萨蒙是“最后一个机械论哲学家”。(R.Mclaughlin编What?Where?When?Why?,D.ReidelPublishingCompamy,1982,P191.)萨蒙也称自己的理论是“机械论哲学”(themechanicalphilosophy,ScientificExplanationandthecausalstructureoftheworld,P278—279.)在此之前,萨蒙还说过,“IshallPaycarefulattentiontoourheritageofLaplaciandeterminism—withitsobviousbearinguponscientificexplanation—butIshallalsotrytoseehowtheseconceptionshavetobemodifiedinthelightofmorerecentdevelopments.”(Salmon,"CometsPollenandDreams:SomeReflectionsonScientificExplanation",Mclaughlin,What?Where?When?Why?,P157.)
[12]“统计”这个词在萨蒙的因果理论中是本体的概念,物理世界的某些现象是irreduciblystatistical。因此统计规律是实在世界本身的自然律。E.Sober在谈科学解释时,对科学实在论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实在论断言,科学是设定不可观察的因果机制的存在以解释可观察现象的事业,……。”(E.Sober,"CommonCauseExplanation,"PhilosophyofScience,VoL51,1984,P235.)这确实指明实在论解释理论的真实信念。而有争议的是,因果机制是独立于意识的世界的描述,还是经验上充分的,有用的认识图像。
[13]见VanFraassen,TheScientificImage,OxfordUniversitypress,1980,P146.
[14]比如在牛顿理论中,我们可以用方程描述引力,而不能要求“解释”引力“现象”。
[15]S.Toulmin,ForesightandUnderstanding,Hutchinson,1961,P99.
[16]在一定的语境中,相应于Q的前提假设是:(a)P[,K]是真的;(b)当j≠k时,X中每一P[,j]均为假;(c)至少存在一真命题A,对(P[,k],X)有关系R。根据对问题的界定又有对回答的界定。范弗拉森对解释的语用学分析可详见其TheScientificImage一书。有历史分析的概要说明可参阅他1977年的文章“ThePragmaticsofExplanation”(AmericanPhilosophicalQuarterly,VoL14,P143—150)。对范弗拉森的形式语用学理论有影响的更早的人物有S.Bromberger和Kaplan。
篇7
关键词:临床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护理管理;放射性
核素核医学属于一门新兴的现代医学行业种类,其主要是应用放射性核素与相应的标志物对疾病实施诊断、监测、治疗与预后评价,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医学研究中[1]。伴随核医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与进步,其作用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越来越显著。核医学科主要应用到放射性核素,可以在能涉及到的范围内发生相应的外照射,结合照射物相应的污染进而产生内照射,然而对于放射性核素的合理管理十分重要,特别为必须长时间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医护人员以及放射病人的管理。
1放射源的保护
一旦放射源的管理应用失误或放射源丢失,会导致护理人员、病人和社会人员遭受核素照射,对其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院核医学科针对放射源实施以下的管理措施:(1)把放射源集中放置到房间的固定位置,同时在其上遮盖铅防护屏风;(2)存放放射源的房间内安装监视器,有利于随时的监测,房门为铅防辐射门,门上张贴具有辐射有关的警示标志;(3)存放放射源的房间须实施实名登记管理,无关人员禁止进入;(4)进入或输出的放射源与药物必须认真记录,主要内容有:日期、放射源种类以及应用情况等。
2护理管理
2.1构建放射防护管理机构
医院领导应加强对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同时构建医院放射防护的工作组织,小组由预防保健科进行整体的负责,同时安排专人对放射防护管理工作负责。为了保证辐射治疗的安全,以及确保医务人员,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法人代表必须签定有关辐射环境安全的保证书[2]。医院核医学科与放免中心主任应负责放射性同位素的保管工作,不准出现失误。按照国务院、卫生部门等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安装工作的具体情况,医院制定了放射防护工作的管理制度,介入诊疗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医院放射事故的应急方案,医务人员培训学习,放射工作地方与个人剂量按时监测制度等。
2.2医务人员的管理
护理工作责任制度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由于核医学病房和普通病房的护理管理不同,不仅需要普通病房的有关制度,同时也应按照核医学科的特征与工作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放射性核素的购买、存贮、签收与应用的制度;核素注射室的应用步骤;储源室的有关安全管理规章等;放射性意外事件的应急解决制度;应用核素资料管理规章;放射性废物处理管理;常规应用核素的步骤、核对制度;工作地点与医务人员的防护监测制度。确保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根据规章实施管理[3]。核医学病房工作的护士,不仅需要拥有专业工作技能,同时尤其重要的应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优质的心理素质,坚持按照医疗护理操作步骤实施护理干预,认真落实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不仅要保证工作认真的完成,还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实施保护,最终保证每项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安全。
2.3放射病人的护理
针对每位来院核医学科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病人,护理人员须为病人以及家人进行全面的讲解有关核医学科检查环境,检查步骤等情况,确保病人对检查流程具有详细的了解,缓解病人的害怕、焦急、烦躁的负面心理,促进患者主动接受检查与治疗。另外,护理人员也须全面掌握病人的过敏史,尤其是需进行碘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病人,防止其产生不良反应。一旦病人口服放射性药物,病人自身即可看作为会流动的放射源,可导致外照射或由于呕吐等诱因产生表面或空气污染,因此,强化对口服放射性药物的病人的监管十分必要。护理人员须促使病人全面认清自身的疾病情况,告知病人在监管区域内活动,进而降低对其他病人以及环境的污染。同时,护理人员还须建议接受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病人多喝水,进而促进放射性核素的排除,降低性腺与膀胱对核素的吸收量。
2.4放射病房的管理
管理病房的工作中,护士需要合理安排床位,并且在床位间装置相应的铅屏风,尽量防止病人之间发生核素的相互照射,确保病房的空气流通,进而确保放射性气溶胶的有效排出。管理好治疗期间的放射性垃圾处理,告知病人科学处理排泄物与污染物。
3结论
总的来说,核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提高了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然而放射性核素出现的危害也必须高度重视[4]。我院通过制定系统的完善的规范制度,加强对放射源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自己以及病人的放射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放射性核素对护理人员、病人、社会人群的伤害,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说明临床核医学的放射科防护与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不但须根据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来保障,同时也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护管理手段来实现,适合临床工作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碧珊 单位: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喻洁,黄鹤,马新兴,等.核医学科项目放射防护评价中平面布局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1):75-76.
[2]高芳,高向东,刘继平,等.某医院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分析与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14,02(34):140-142.
篇8
领导重视,加强学习是保障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管理首先最重要的是领导重视,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并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为组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一名取得档案管理岗位资格证的同志为专职档案管理员,负责综合档案室的管理;各处室设有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专职指导兼职,分块管理,综合处理,形成了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并深入持久地组织教职工对《档案法》、《保密法》、《云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实际,领导带头,做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能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地维护学校档案工作。对学校档案管理各(部门)处室职责、管理人员责任,材料收集、鉴别归档、整理、安全保密、借(查)阅、转递、检查核对等工作都要做到详细明确具体要求,建立健全从收集、整理、保管到借(查)阅、转递、保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
日常工作中,坚持工作标准,严格工作纪律,对进出的档案严格把关,履行好一系列手续,才能确保档案管理的万无一失。面对涉及内容琐碎、操作具体、标准要求高、责任重大的档案管理工作,一是要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二是要注重实践。按照档案管理标准的要求,分类必须准确、编排要有序、目录要清楚、裱糊装订须整齐美观等技术要求。三是要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档案不仅是纸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管理的推进和深入,我们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使用《南天档案管理软件》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编制检索工具,实现目录全文、部分档案原文的录入、修改、打印、登记、转递、汇集、统计等工作。只有推动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才能满足学校自身发展和适应信息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学校档案的科学管理,收集材料是基础
学校档案材料是领导正确决策、研究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的依据,做好文件材料收集是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直接反映学校工作实绩的有力证明。
学校文件材料收集能否齐全完整,一要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增强归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次年6月前必须完成学校的归档工作)。二要树立动态收集材料的观念,及时补充新材料,如年度考核、职务(职称)晋升、表彰奖励等常规性、普遍性的材料做到与相关工作同步进行定期收集;对于入党、出国(境)政审、学习培训等零散、不具普遍性的材料,进行不定期收集,对有请示没有批复或有批复没有请示等有联系的文件材料,档案人员应及时查询,保证这类文件材料的按时归档,利用复印的机会收集。档案人员在复印文件材料时,对有价值、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当即留下原件,以备日后归档。三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发现缺少材料的要及时进行补充完善,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处室进行补办,以确保材料的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学校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服务的有效利用
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我们应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注重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做到热情、主动、准确、迅速。
努力开发档案的利用功能,使档案由过去的以收藏为主转化为以开发利用为主。如:杨春云老师利用录像带《新课程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教师行为的变化》进行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培训;童保祥老师利用杨兴旺同志全国优秀教师奖状参加“校园文化节”布展;王玉廷老师利用《教育艺术》2002第六期进行小学教育大专班授课;王发权老师利用《关于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办理教师资格证;为县教育志的编写查阅相关档案;特别在学校达标晋级中,需要撰写大量的材料其中的《办学简介》、《组织沿革》等从档案中查到了第一手的详实材料。
要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共享,就必须加强档案基础管理。档案管理员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下功夫的同时,着重做好档案的编目、检索、编研工作,编制较适用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档案检索体系和档案文件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地提供,满足学校档案利用工作的需要。
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学校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学校档案的作用。例如:建水县教师进修自建校以来,就狠抓档案管理工作,在2002已达到国家档案管理二级标准,2006年晋升为五星级管理标准,并连续多年在全县档案工作检查中考评为优秀。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中职学校 和谐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81-02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部分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后,需要进入中职学校进行技术培训。这些学生中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困惑,与教师容易发生冲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针锋相对,教师怒气冲冲,高声呵斥;学生大声顶撞,愤愤不平,以至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近几年,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及日常管理中已屡见不鲜,引发了人们对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一系列思考:为什么当前师生之间的恶性事件频发?师生关系“恶化”现象谁之过?师生间屡屡升级的矛盾冲突,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今天的中职学校师生关系。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该如何处理新时期中职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对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思考
中国素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荀子首先将天、地、君、亲、师并列到同样高的地位,并明确提出“师道尊严”。在儒家思想中,教师被塑造成楷模,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新时期的师生关系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导致师生关系问题的原因在哪?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1.教师的原因
由于教师工作繁重,教学任务多专业化,社会生活信息严重不足,教师危机感不强,主动学习提高的积极性不高等,日益显现出理论功底薄弱、文化底蕴欠缺、技能不精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部分师德滑坡、教师观念滞后、教育方法不当及职业教学能力不强。
2.学生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发育加快,身心发展提前,此年龄段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更加严重。当面对远比家庭教育规范和严格的学校教育时,学生往往不能适应,从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最终由其言行表现出来,与直接教育管理的老师发生矛盾。
3.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就成了一家几代人的掌上明珠,养尊处优,几乎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俨然是一个个小皇帝,很少受到委屈或遇到挫折,造成性格执拗、感情脆弱、承受力低、合作意识差,往往也造成了孩子自私、贪婪、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等一系列问题。加之家长对孩子言行中暴露出的问题教育不力,有时明明是孩子错了,也要为他们争个理,使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有的威信降低。
4.社会原因
国家出台《未成年人保护法》,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许体罚学生,这本来很好,但有的家长对此理解扭曲,甚至不能容忍老师对其子女的批评。而新时期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下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增强,要纠正与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任务很艰巨,批评是常用和相对有效的手段之一,老师们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而社会舆论导向、家长等又总是把学生出现问题的所有责任强加在学校教育上,这让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感到很委屈,工作起来很矛盾。
二、在现实的中职教育实践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做法。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智力,教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最后从学会转为会学,使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全面、长远发展,而且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构建中职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多种变化,就不能科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综合各方面的教学经验,教师应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好的能力素质,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理解学生的各种变化和特点,并加以科学对待和引导。
(1)深厚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容易与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广的学生交往并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我研修,使自身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教育科学理论与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2)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师生情感的互动是达成心理相容的动因和支柱,创设一个充满情爱的人际空间,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放飞学生的梦想,让自信心与创新精神在学生的心中发芽、成长,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果每一位老师除了外在的形象美外,还能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优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就能让学生自觉尊重老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也会在老师高尚的师德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教师在演示实操时,工具的规范使用、正确的步骤、零件的有序摆放,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良好师德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3)良好的能力素质。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使这坚实的基础产生最大的作用,还得看教师的能力素质。学生的思想变化日新月异,只有把握住各种变化的脉博,才能使教书育人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形成良性循环。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具备以下一些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对各种影响的教育加工能力;自我示范教育的能力;教育预见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2.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可是在主体与主导的问题上,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的参与其中,想学、乐学。如我在教学《主减速器的检查与调整》内容时,先提出几个故障现象让学生思考,然后讲解演示,再让学生动手实践,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们常说,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话本身没错,但许多教师曲解了它们的含义,在学生面前过分强调自己的身份,不苟言笑,让学生敬而远之,或是自视清高,将学生看的一无是处。教师被笼上一层神秘的光环,而这光环则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噤若寒蝉,又谈什么和谐师生关系呢?又哪里来的师生交往呢?所以,我们倡导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视学生为友,经常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使学生感觉到你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这必将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老师不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世界也许很小,但心的领域却很大。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
4.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学生的内心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左右着师生的感情,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因此,一方面,学生在各方面稍有进步时,应及时、公开地给予表扬,多一些鼓励,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一种成功的心理定势,使他感觉到老师在关心着他,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正确对待违纪的学生。教师对违纪学生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是绝对不行的,管理不当又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影响师生关系。所以,当学生违纪时,应采取恰当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暗示或进行个别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或错误,自觉地或在老师的督促下加以改正,切忌在公开场合训斥,这样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从而影响师生情感,不利师生关系的改善。使用这种表扬或批评方法,效果很好,对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科学施教。二十一世纪呼唤和谐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巫红卫.新形势下建立中职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
篇10
关键词:学科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途径
作者简介:徐道炜(1981-),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讲师;刘金福(1966-),男,福建永春人,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改项目(项目编号:01jg04019、01rp10002)、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0YJ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28-02
近年来,就业市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一流大学,高校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知识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基本功能单位,是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以知识为基础和以学科为核心的高校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核心竞争力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一、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本质
1.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学科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学科所特有的、能使学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其在开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职能过程中,依托学科建设的基础设施,以学科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学术构成以及学科所拥有的其他竞争力诸要素的协同、融合为基础,展现学科所拥有的优势和特色,并挖掘学科潜在的优势和能力而长期形成的。
学科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五个特征:[3]
(1)价值性。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是学科资源、人才、设备等简单堆积,而是学术资源历史积累、各方面工作长期整合的综合体现,是能够给社会带来超预期价值的竞争力。
(2)稀缺性。学科核心竞争力是学科长期积累与沉淀的表现,是在漫长的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出来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与学科相生相伴,其他学科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人才、自身积累等方式获得,是相对独特、专有的竞争力。
(3)渗透性。学科核心竞争力内化于学科组织管理体系中,渗透到学科各个方面,是整体竞争力的体现,可发挥耦合作用。
(4)可持续性。学科核心竞争力使学科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与学科历史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竞争对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5)创新性。学科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是学科相对持久的竞争能力,而非一成不变的竞争能力。在保持和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使学科在竞争中保持长久优势,实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2.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学科是最基本的知识集合体,是以知识为基础、传播和创造专门知识的基本学术组织。知识是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元素,没有知识,学科就成了无水之源。格雷・汉默在海恩主编的《在竞争基础上的竞争力》一书序言中指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地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管理学家伊夫・多兹认为,竞争力不可触知,也不能度量。核心竞争力的普遍模糊特性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所体现的竞争力。
学科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渗透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归根结底都是知识所具有的特性。这种特性表现为竞争对手或无法进入或进入成本很高,能使该学科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知识性。
二、知识管理
1.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主要在于协调统一信息获取、人力资源、知识以及组织运作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组织的绩效,它实际上是一种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和效益而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是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动态管理,需要配以相应的管理机制、学科氛围和知识共享环境等基本条件才能够有效地管理知识,采集有用的知识并进行加工,进而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创建课题小组、学科团队等形式进一步优化知识共享机制,达到外部知识与组织内部的融合、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升华,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学科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2.学科加强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源的一种有效组织管理,是以知识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实现知识资源的互动与共享、融合与升华,提升学科的整体知识水平,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知识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过程之中。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协调和促进知识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者之间流动的过程(见图1),使三大职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更新、提升。图1为知识管理促进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良性循环发展示意图。
三、以知识管理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1.营造知识管理的有利环境,提高学科管理效率
知识管理过程中始终强调知识的共享,这就要求学科建立开放和信任的文化氛围,减少知识流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使知识在组织成员间快捷、高效地流动和共享,在知识交叉碰撞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在学科内部创建一种鼓励学习、增强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推动知识交流与共享、崇尚改革实践和开拓创新的机制。这样的环境中,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巨大的潜能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创造积极性受到肯定,创新的想法得到尊重和交流,成员之间的合作更加普遍,从而使学科的整体水平得以全面提高,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鼓励学科成员之间交流,提升知识素养
知识流动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流动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学科成员在原有知识积累和知识构成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知识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并进一步进行加工改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自身所积累的知识进行融合与升华,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使自身知识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应鼓励学科成员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增加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增加学科知识的存量与流量,提升学科竞争力。
3.优化知识交流机制,增强知识流动
知识结构影响知识流动的速度、深度以及广度。用节点表示学科成员,两节点的连边表示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就构成了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模型。网络中各个节点所代表的知识水平(知识存量)是不相同的,而且知识内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知识流动过程中存在两种最基本的模式:第一种为知识从知识水平高的节点向知识水平低的节点流动,知识水平高的节点成为知识的供给者,而知识水平低的节点成为知识的接受者;第二种模式是节点之间不同知识内容的相互交流。因此,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表现为网络上的知识传播。优化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的结构,发现其内在特性,找出促进网络间知识流动的有效方法,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4.构建知识网络,推动知识共享
知识网络是基于对知识的管理以及知识需求的需要,每个学科均需与其他学科或者其他机构建立联系,实现知识在不同组织间的共享,从而构成集知识创造、知识整合和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科知识网络结构体系。[4]学科之间的界限已不明显,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产生许多交叉学科。因此,加强学科之间交流,构建学科联盟,有助于各学科之间优势互补,融合贯通,创造新的研究领域和交叉学科,达到双赢,核心竞争力得到共同提高。
5.建立学科知识创新机制,促进知识可持续性发展
知识是学科的基础,而创新是知识的源泉。要想保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创新,保持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知识创新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更需要相应的知识创新机制。首先,要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科成员创新的激情;其次,在硬件条件上尽可能提供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基金资助、设备保障和生活支持,为人才调动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科成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创新中去;再次,建立鼓励知识创新的奖励制度,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成员给予精神上的鼓舞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广泛开展成果知识交流会和研讨会,利用集体的智慧进一步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保持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四、结束语
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和本质在于知识,而知识管理正是为了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将知识管理引入到学科建设管理之中,对于提高知识流动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促进成员间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加快知识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改革高校管理制度的新观念和新尝试。将知识管理的思想渗透到日常学习、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发挥其在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2]刘金福,洪伟,吴承祯,等.资源环境类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3):47-49.
- 上一篇:提升医疗质量实施方案
- 下一篇: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