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

篇1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0引言

基于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以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中的耗用为原则,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营与维护四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而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运营与维护这三个阶段的成本管理上,无论是在经济投入上还是在投资方的关注度上,所占据的比例相对施工阶段来说则是很小一部分的。反观国外的大多数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基本都是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系统化的、完整的管理,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从决策阶段开始就充分考虑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从全局出发,对项目的整体的造价进行控制管理。

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本阶段主要目标是评估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项目的投资额、实施方法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方案比选,从而选择和确定决策投资行动方案,是对投资活动的成果目标做出的总体策划。

1.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决策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大概投资额,正确的项目决策是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前提。有关数据显示,一般工业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产出对总投资的影响的经验数据为60~80%,这说明了决策阶段对工程项目投资起着决定性作用。

1.2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的要点

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主要是通过编制与审核投资估算、设计概算、设计预算来了解项目各组成部分投资比例,对资金的构成和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然后随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遴选出最佳方案,并把重点控制投资比例较大的部分,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提供良好前提条件。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总投资是一个目标值,传统方法是通过目标值和实际值相比较,确定出偏差值,分析差异原因,再确定对策。这种方法对于建筑业而言,只能发现而不能预防和消除差异,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决策时可先确定质量标准,大致估算出分项的投资费用,在详细设计出来后,对计划费用进行审核,预先发现偏差,再采取一些控制方法消除差异,促进项目经济性。

1.3影响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①项目建设地点(地区)的选择。建设地点不同将导致土地费和拆迁补偿费也不同。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地形、交通环境等情况也对项目造价的高低有着巨大影响。②项目建设规模的大小。建设规模大小直接对工程造价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③项目建设标准及规范要求的确定。建设标准高低影响着项目设备、材料、承载等方面的确定,对项目质量也有一定要求,如果质量要求高,工程造价也将相应提高。④政府对项目建设的干预。政府为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执行有关国家政策导向,对建设的安全、节能、抗震等方面做出了强制规定。这些要求都影响着工程造价的变化。⑤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建设的影响。例如社会环境中,市场上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等与建设有关的费用的大小和变化影响着建设项目的造价。突然出现的不可预见的自然环境变化也必然会导致造价的增加。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设计阶段是项目决策的具体详细化,设计方案的决策很大程度决定了项目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采用投资估算来把握初步设计,用设计概算把握施工图设计。超过控制标准,应立即修改或修正。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结构、建筑类型及使用功能、建筑面积及层高、建筑标准等建筑设计方面等。在设计方案评价、选择应注意到各类工程项目应执行相应合理的设计规范,这样对提高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水平有巨大帮助;重视初步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提高投资估算的合理性,力求将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范围内;施工图设计是设计单位的最终成果,应将施工图预算严格控制在经批准的设计概算范围内,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确定的要求进行,并力求有所节约。

3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质量以及工期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做到最大程度的做到成本节约。施工成本管理任务和环节包括:

3.1施工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指的是在工程施工前依据工程的各类具体情况,对大致成本进行相应的估算。利用施工图预算,在施工之前对资源做到最佳控制。在项目开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施工方案和有关定额编制整个项目的施工预算,并将其作为指导施工、加强管理的依据。

3.2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从项目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分包单位,选择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的指导施工,提高工人劳动产出率,降低材料损耗率,提高机械使用率,合理全面的管理,节约成本。围绕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和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三个目标出发,形成分类汇总表,根据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费以及企业管理费进行统计,制定出单位工程成本计划表。

3.3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类措施,对施工成本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管理。分别从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方向出发,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采取动态监控,做好及时反馈,定期计算实际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施工中产生的损失浪费。

3.4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等费用进行核算,并且编制工程项目月度施工成本报告。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一系列业务的核算账单体系,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对账单进行分类汇总,做到从核算账单形象反应工程进度和施工产值。

3.5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成本、目标成本、工程资料,明确成本的具体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分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因此施工成本分析需要同时考虑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不能片面的只分析有利原因或者不利原因。

3.6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指在工程施工完成后,将成本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对工程项目之前所制定的成本计划的完成效果和各责任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定,并以此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施工成本考核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因此施工成本考核既要虚盈实亏,也要避免实际成本归集差错等的影响。

4项目运营与维护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项目运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终端把关的环节。在工程项目验收时,未通过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得交付使用。运营阶段,要参照工程施工时留下的施工资料对正在使用的各类设施进行合理的、全面的、科学的管理。工程项目在运营阶段的维护需要在确保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维护方式以及修护技能,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维护或者维修,从而降低后期的运营维护工作量,以达到减少运营维护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经济(2017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张爱丽.工程建设各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及控制[J].现代企业,2013(12):2.

[3]毕秋香.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15(28):229.

[4]汪亚平,曹惟威,黄冰.加强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242.

篇2

1.传统工程管理思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传统项目管理思想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管理,以质量、成本和进度目标为核心,遵循实施阶段的各种指标,将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作为主要的管理依据,以管理方法为主体,充分运用价值管理工具,比如网络规划技术、预算软件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在施工阶段,很容易形成以工程建设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价值观,容易产生"思想的建设'导致工作人员不重视工程维修要求。在工作人员了解了工程后,很容易忽略运行阶段存在的工程问题,比如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运营阶段工程的功能和价值变化规律,以及对促进项目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工程风险管理运行阶段的维护和升级决策缺少对拆迁工程环节的考虑。这也是我国大量工程“短命”的原因之一。②传统的三个目标是有限的,不能反映工程的发展变化和新的要求,比如各方面的满意度,“健康一安全一环境"等,因为价值项目和实用程序只能反映在运行过程中。而传统项目管理思想依然是分为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作等内部环节,各层次制订各自的目标,最后导致事业部的组织目标和组织责任离散,从而产生不连续的管理过程。另外,项目经理处于工程思维和职能的一个特定的学科或岗位上,而且受试者集中于本地。

2.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架构

工程管理全过程分析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工程规划、建筑施工、竣工维护、后期处理等的详细规划和分析,站在全新的视角,借助工程管理和体系架构等方式进行维护。对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能够把握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使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够实现一定意义上的统一发展。

项目工程管理周期包括生命周期的划分,而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包括早期的规划统筹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工程管理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投资阶段,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阶段,项目合同管理阶段和工程质量管理阶段。

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全寿命期的概念是指工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和管理)是基于项目的整个生命期,不仅要注意施工,更要注意项目的运行阶段,要注重资源节约、成本优化、环境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目标。在项目管理系统思维模式中,工程全生命周期阶段的系统分析是为了满足人性、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应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需求。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指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它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工程相关概念和方法的管理,进一步提升项目工程的质量。

3.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意义

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项目管理系统思想和实践应用的管理理论,其内容丰富、范围广,不仅包括传统项目管理知识,还涵盖了各个工程领域和新工程概念。正是这一点要求工程管理者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系统思想,充分理解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工程生命周期阶段优化工程生命周期的总体目标。在工作过程中,要把握全寿命期管理理论的意义,对于各级各类工程项目决策者、设计人员,通过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将项目生命周期概念转化为工程技术。我国并不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也不缺智慧的最佳工程,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项目管理系统的思想和整个生命周期管理不仅是项目管理方法的思想和理论,更体现了社会对历史、对后世的责任心,反映了社会的良知。通过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提升工程管理思维,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监理方面的有效性,推动我国工程管理和项目工程建设的发展,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以加强我国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

4.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作为项目建设管理核心内容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始终贯穿于项目策划立项、可行性研究、勘探设计、项目评估、施工、生产准备、运营以及到后评估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法律法规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管理知识;关系到政府监管项目法人、投资人、承发包人以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等不同主体的利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对化解各方利益主体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提高投资效率有着重大意义。

一、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尚需改革。

改革开发以来,建筑业已基本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监督服务意识随外部环境、市场结构调整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建筑市场正在不断规范。但还需清醒的看到政府监督还存在多头、分块管理,建筑市场服务管理体系还不配套;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系列管理制度尚需完善;建筑市场还存在承包人违规采用串标、抢标非法牟利,投资人盲目投资乱指挥,造价咨询服务机构以及造价执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等乱像都增加了造价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只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积极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才能解决“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管理问题,从根本改变造价管理“抓着牛尾巴过河”的被动局面。

2、偏重造价控制、疏于造价确定与全寿命周期的管理。

目前,在造价管理领域,普遍存在比较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忽视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过于重视造价的控制,较轻视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我们在寻求和不断翻新工程造价控制手段的同时,却忽略造价控制目标的合理确定,违背了“合理确定、有效控制”的管理基本原则。因造价目标严重偏离工程的实际价值,致使造价过程管理的无法调控,以至于工程造价管理一度失控。因此,为能准确估算项目经济效益,实现“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统一,必须科学的确定好项目建设各阶段造价目标,进而全寿命周期管理落到实处。

3、项目建设经济评价不到位、造价管理常出现“三算、三超”情况。

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采用经济评价方法就是为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经济问题。经济评价采用的投资数据是工程造价计算的结果,而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又是经济评价最主要的内容,在项目产出数量于销售价格、投入数量于采购价格都不变的情况下,工程造价越高,建设投资就越大,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越低。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在项目决策、实施阶段经济评价工作流于形式,没能有效开展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经济评价。“三算”(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目标确立过程不够严谨和合理,对建设投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分析考虑不足,“三算”从开始就已经丧失控制作用,为建设费用“三算、三超”埋下伏笔创造条件。

二、加强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及对策

针对当前造价管理存在问题,首先政府监督部门应要加快促进造价管理体系的改革,及时完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监督管理效能与建筑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加强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制止建筑领域的渎职、失职、等违法乱纪现象,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一步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全社会成本最低的目的。

1、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为找出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主要影响因素,实现建设项目技术最优、经济最合理的目标。除了要加强技术经济评价工作,还应积极运用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等先进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从项目决策阶段就开始对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全过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能合理确定,逐步向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展开,并以此开展经济、高效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必须结合项目的建设特点,着重做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阶段的建设经济评价。以经济合理技术最优为指导思想,首先从建设方案竞选、优化为突破口,切实做好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编审管理等基础工作,在明确有关工程建设的内容同时、必须分列出各建设内容的投资限额等指标经济指标,为全过程的造价动态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据统计,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三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别为75%~95%、35%~75%、5%~35%,为加强初步设计与技术方案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首先要把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作为参数,进行建设设计方案的竞选,据此确定和实现项目建设的最低“允许成本”。能否贯彻项目决策建设思想,项目设计方案与设计单位的选择是关键,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经济技术方案竞标,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承包单位,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减小设计保守浪费对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影响。坚持建设工程勘探、设计审查审核管理制度;严格经济评价和限额设计制度;落实设计质量责任制,努力端正勘探、设计有关人员的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和责任意识,推行设计风险共担、经济利益共享新的设计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降低工程勘探、设计质量风险,从更本上堵住设计变更过多、过滥”的缺口,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把好设计阶段工程管理勘探、设计质量关、工程造价审核关。

3、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确定,无论从定性还是定量的角度,都可归结为合同契约问题。首先应处理好工程质量、进度与工程造价三者关系,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人、材、机等资源消耗,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严格把好工程变更签证关、费用索赔结算等关口,积极采用组织、经济、技术管理措施,积极与项目管理、设计、跟踪审计单位、监理、施工承包等有关单位的沟通,着力在施工阶段开展好 “事前、事中”动态管理,严格施工结付款工作程序,建立起“监理量价初审、项目管理复审、跟踪审计审核、建设方复查确认”四级管控体系,将各有关管理单位的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及时对监理、项目管理及工程审计等服务单位工作进行考评,努力提高有关责任单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工程中间支付、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管控能力,避免施工合同造价纠纷诉累。

4、项目建设后评价。

在项目建设不同阶段,都应对项目经济效果进行评估,只是每阶段评价目的和侧重点不同。必须充分对项目进行建设成本与未来成本、建设成本中费用与未来成本中的费用、系统效能与寿命周期费用、建设成本与建设周期间的经济分析,以求获得最佳持续改进方案,为新项目投资提供完整真实数据,进而圆满完成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加强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研究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投资估算应是设计方案选择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设计概算应是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投资包干额应是包干单位在建设实施过程的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或工程承包合同价是施工阶段控制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目标。这些阶段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逐步清晰、准确共同组成投资控制的目标系统。

参考文献: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5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篇4

关键词: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动态管理;工程全寿命期信息库

一、工程全寿命管理信息概述

(一)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是从项目构思、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直至被废弃或再生,是对项目各个阶段的有机集成。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其以工程全过程管理为核心,以流程优化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手段,运用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集成方法,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方法,实现工程项目LCC最小。达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最优管理目标。

其创新在于:变以项目为核心的单项目管理为以组织为核心的多项目管理的理念;变项目离散管理为集成化管理;变项目成本管理为价值管理。

(二)工程全寿命期信息管理

1.工程全寿命期信息基于工程全寿命期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维护、拆除等各个环节,以及业主、设计院、承包商、监理、运营商等之间产生并被加工或处理成特定形式的数据。如文字、数字、图像、工程现象录像等。

2.工程全寿命期信息管理

工程全寿命期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工程全寿命期的各个环节、各个参与者之间所产生的信息数据组织收集、加工整理、科学存储、有效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3.建设工程全寿命期信息管理原则:

(1)标准化原则;(2)有效原则;(3)定量化原则;(4)时效性原则;(5)高效处理原则;(6)可预见性原则;(7)系统性原则。

二、传统工程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中的独立信息中心太多,会导致信息堵塞和“信息孤岛”现象,使信息难以共享。

(2)信息的各自重复存储和管理,使修改和维护困难,造成信息不一致和冗余度高。

(3)信息沟通手段和方式落后,信息传输时间延迟,对信息缺乏有控制。

(4)由于工程组织和信息技术的原因,人们常常会隐藏一些信息,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5)工程寿命期阶段界面上信息的衰竭。

由此可见,传统工程信息管理会造成大量的信息资源浪费,使许多信息收集工作重复,信息加工、信息储存和信息维护工作量加大,实质上是费用的浪费;无法形成信息资源在工程参加者之间共享,造成工程中“信息孤岛”现象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无法构造工程全寿命期信息体系,不利于新工程的学习、决策和良性反馈。

三、工程全寿命期信息库建立

(一)工程全寿命期信息库的建立原则

(1)整体信息的结构化,在描述信息时不仅要描述信息本身,还要描述所有信息之间的系统联系。

(2)信息共享性高,是指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并能在工程全寿命期的各阶段使用,还可以被其他新工程借鉴等。

(3)信息冗余度低。冗余度是指同一信息被重复存储的程度,结构化可以使信息的冗余度降到最低。

(二)工程全寿命期信息库的内容

工程全寿命期信息涵盖了决策、建设、和运行等过程,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各种信息,其要求能够全面反映工程的历史、现状、走势以及健康状况等。

(三)工程信息库的作用

(1)实现信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动态更替:工程信息库的建立应将工程各个阶段的相关信息、参加者各方之间逐渐积累起来的工程信息都记录到工程信息库中,保持较高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求参加者各方在统一组织的数据库中对工程全寿命期信息进行动态补充、完善和变更。

(2)形成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工程信息库的建立将现存的工程决策、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健康管理中各种软件加以集成,形成统一的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

(3)有利于工程各环节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工程信息库建设可以促进工程各环节全寿命期管理,有利于工程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工程全寿命期信息管理目标。

(4)集成化的数字工程系统:对于某个工程领域,应制定统一的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和数据库接口标准,制定信息共享的有关规定,指导政府各部门和相关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形成集成化的数字工程系统。

(5)工程健康诊断的指导作用:工程信息库为工程维修部门对工程健康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数据,避免了重复检查或延误维修,使工程发生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准确的解决,并指导工程健康诊断,同时还减少了工程全寿命期的运行费用。

(6)新建工程的借鉴作用:在一个新工程策划前,可以对类似工程信息库的数据进行研究,借鉴此类工程容易发生问题的教训,加强设计和计划,提出避免相同问题发生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7)可以有效避免工程类似问题的发生:将工程的各个问题产生的征兆、状态、原因及解决措施等保存在工程信息库中,一是对于类似的工程在进行诊断时候可以作为参考使用;二是在类似工程发生类似问题时,可以及时查找相关的数据资料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问题的恶化;三是在编写或修改维修规程、审查维修质量、汇编员工培训材料和提供司法审判证据时可以参考工程信息库。

四、结语

机电工程项目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实施难度提高,加上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多个专业和多个学科,随着技术的提高和学科发展而对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在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正在得到重视和应用,使项目现场与总部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项目的管理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安雪晖.基于信息技术的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管理[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4)

[2]丛培经.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水电站;水电站大坝工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174

目前中国迎来了经济建设的高峰期,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进行相关的基础建设,能源建设作为基础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投资大而且建设周期长。在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水电站大坝作为整个水电站建设的基础施工更是关系到水电站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决策进行管理,在生产和加工技术上采用新的技术、材料和管理方法保障项目的顺利建设以及工程项目的质量,实现成本的管控和项目成本的压缩,达到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完成质量优秀的施工项目是目前在国内进行水电站大坝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首要目标。

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国外,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或者项目的全过程管控。对于资产而言则是从采购、使用、维护和资产的报废、利旧等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对于项目而言则是对于施工项目的立项、招标、投标、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及日后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

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全寿命周期是指对于一个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考虑,就像自然生物的生老病死一样,从一个物体的诞生到消亡全过程的管理。对于水电站大坝工程而言,则对应的是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项目的建设期工作、工程项目的使用期、工程项目的翻新期、工程项目的拆除期工作等。在考虑造价的时候则应当从以上描述的期间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对于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而言,相对于常规的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项目不仅包含了工程的前期工作以及建设期,更包含了施工完成后的维护。该种方式可以综合地评估一个水电站大坝工程的成本和收益,避免了施工简易化处理而导致的后期维护和翻新困难等问题。从更加全面的视野来考虑施工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

(1)全寿命周期造价的涵盖范围不断地进行扩散,最初对于工程造价的研究中是以设计和材料招标为基础的造价管理。其主要核心问题是设计方案的审核以及对于材料选择的把控,通过前期的设计工作进行工程造价的预估,然后在实际工程开展中进行过程控制,保障初设方案、施工方案的按计划执行从而达到造价管理的目的。全寿命周期造价则在此基础上讲研究范围拓宽,逐步延伸到后期的维护以及翻新等方面,在最新的研究中更是考虑了对于工程项目拆除的造价纳入了研究范围之内。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则更加清楚,对于决策者而言则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在一个工程开始后,其整体的成本支出,为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从局部最优到整体最优的造价研究。以往的研究中对于造价基本只限定于建设期,而对于后建设期中存在的维护和管理费用是不太涉及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工程项目例如公路、桥梁等都涉及大量的维护费用。选择不同的物料和施工工艺对后期的维护、翻新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从实际出发也是很有必要计入后期的维护和翻新的成本。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则是将这一部分的费用计入造价管理之中,立足建设期展望维护期,实现综合的造价管理。

(3)有利于节约型、环保型的建筑材料推广。由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涉及了建设期以后的维护和翻新成本等。因此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则会更加倾向于环保型和节约型的材料,从而保障后期的维护和翻新费用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这样不仅在经济方面可以减少费用的支出,在社会综合收益方面也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全寿命周期理论对于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管理的阶段进行了五个阶段的划分,分别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运行维护阶段,具体如下图所示。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实际项目的统计,可以厘清上述五个阶段中水电站大坝工程成本费用的占用比率,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各阶段中费用占比及其影响力阶段决策设计实施验收运维费用占比3%5%40%2%50%总体造价的影响超过60%超过20%15%以下1%5%

从上述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五个阶段中所支出的费用实施阶段和运维阶段的实际费用最高,并且与常人认识有所不同,运维的成本往往会高于项目实施的成本,对于整体成本的影响更大。而对于整体成本影响最大的是决策和设计两个部分,良好的决策对于总体成本的影响超过了60%,设计对于总体成本的影响超过了20%。

通过两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可知,水站大坝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决策的实际成本支出为3%,但是影响了整体工程费用的60%。设计的实际成本支出不到整体费用的5%,但是对于整体成本的影响却超过了20%。简而言之,在一个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中,正确的决策以及优秀的设计可以优化整个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支出,这两方面保持适量的投入会产生更大的收益。

3各阶段的管理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可以涉及一个项目自始至终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控项目整体的进度和成本,避免出现重设计、轻施工或是重成本、轻质量等问题的出现,可以有效实现项目整体的全局最优,即避免出现局部最优而全局非最优结果的出现。在具体的水电站大坝工程造价管理中也将从决策、设计、实施、验收和运维上进行管理。其分别如下:

(1)在决策阶段,综合考虑到设计、实施和运维等阶段的费用支出,对拟定要建设的项目进行评估,包括可行性评估和实用性评估,从收益和支出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拟定最佳的方案,在成本支出上考虑到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和建设期间的成本支出两个主要的方面,而在收益上则需要综合考虑到经济收益和附带的社会公益性收益,例如水电站大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所带来的社会收益。

(2)设计阶段是水电站大坝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其目的是通过施工设计方案的出台来控制建设成本,当施工方案的设计超出既定费用的目标时通过更改设计方案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同时与常规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同,在拟定设计方案时也应当考虑到后期维护的便捷性,例如能源的消耗、设施的损耗、维护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施工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3)水电站大坝工程实施阶段。与传统的施工阶段造价有一定的异同,其首要目标都是要建设成本的最优,但是不同点在于要保障整个工程项目运用周期内的造价成本最低。

(4)水电站大坝工程运维阶段。通过制订合理的运营维护方案,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养护技术,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设施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为设施的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以提高设施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4结论

本文介绍了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内涵以及在水电站大坝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特点。并给出了全寿命周期理论背景下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阶段划分,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支出在造价管理中应当注意的重点内容。通过本文的研究将全寿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水电站大坝工程管理中进行了应用研究,也为水电站大坝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篇6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goal for project control. The current project cost control of our country is not perfect,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cost control theory not advanced enough.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find out the cost of management measures is a very urgent task.

关键词:成本管理 现状与对策

Key words: cost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张璐,男,山东建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淄博职业学院,助教。

一、 当前我们国家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当前,尽管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已经运用于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实践,但是我国的工程成本控制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成本降低率低、成本信息失真、尤其是工程成本控制中超预算现象比较突出、忽视策划成本、运营成本、毁损报废成本等等。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成本控制意识差。在实际工程中严格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前提,很多项目在实践中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很差,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天职,而于己无关。再者,在项目开工以前没有做好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的事前评估与成本分析,导致项目开始后不能对项目成本有效控制。最后就是很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仅仅在设计施工阶段受到重视,而忽视了工程项目全程的成本控制,造成了很多项目的建设成本较低,甚至节约了预算,但是项目的后期运营成本太大,使得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有效的发挥。

第二、成本控制的理论落后。表现在工程实践中就是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少了完善的成本管理理论的指导,没有成功的工程成本的前期预测、前期成本估算、事后的成本分析以及运营成本的估算等,所以也就不能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成本并及时地纠正偏差。

第三,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制度建设不成体系。由于没有科学成熟的理论作支持,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自始至终,没有形成体系,不能贯穿始终,并不能把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很多工程项目,不制定目标成本,因此也没有相应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有关施工方案的确定、分包商的选择、材料设备的采购、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生产中用工用料的控制等涉及项目成本的各项工作应如何把握、安排等,均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因而缺少一套严格的制度保障,造成部分项目的材料采购价超过了预测价格水平,用工用料超过定额标准,从而影响工程项目最终效益的实现与提高。

二、 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传统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过分依赖项目的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而忽视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运营阶段和报废清理阶段的成本控制。但是随着现代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紧紧关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不够的。必须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

1、 正确划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阶段是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将项目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项目的决策阶段、项目的设计阶段、项目的招标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的运营阶段和项目的报废清理阶段。

项目的策划阶段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基础阶段,在阶段项目的功能定位、物业类型和项目的档次基本确定,是房地产项目成本形成的基础阶段。而此阶段也往往是被忽视的阶段,由于缺少成本控制的意识和思想,到目前为止,许多人还是认为:决策阶段只是对项目的建设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也恰恰是如此,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变成了项目的“可批性”研究。成本控制工作变成了被动的、简单的阶段性控制工作,使房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失去了基础和意义。项目的设计阶段根据项目的决策进行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此阶段决定了项目的结构形式和材料设备的选用等,是房地产项目成本具体形成的主要阶段,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阶段。项目的招标阶段是在设计完成后,通过一定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的实施阶段是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项目实体在此阶段形成。项目的实施阶段工作量大,复杂程度高,持续时间长,存在的变数较多,是进行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点阶段。运营阶段直接检验项目功能的实现程度,项目设计意图的实现程度以及项目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同时项目运营过程中各种资源的耗费也即运营成本在项目建成后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所以,做好项目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同样关系着整个项目的成败。项目的报废清理是项目在运营到期后,或者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因某种原因需要报废清理。这一阶段,一般是在项目已经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利润或者使用功能以后。报废清理也是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所以在整个项目的寿命周期内应该将该阶段的成本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

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

1引言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传统的电力工程已经很难满足新时期的用电需求,创新电力工程建设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我国的电力需求,电力企业应该认真审视新时期工程运行阶段的造价管理引进全寿命周期概念,为我国电力行业实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打下基础。

2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

经过国际造价管理人员的大力推广,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已经得到普及,其是一种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造价管理理论。以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对项目的造价管理进行管理和分析,并且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增加了对项目的扩建、拆除和运营等费用的计算。这一理论主要是对项目寿命周期进行分析,主要以功能寿命、物理寿命、经济寿命以及法律寿命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进行分析和界定。一般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与管理大都针对于经济寿命。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念对计算工程的整体成本更加全面,而且提出了完善的造价控制规划,能够提高造价管理效果。

3现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造价管理决策依据不合理

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最重要的阶段,决策的依据是在所有外部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生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方案为可选择的方案。由于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研究为主,工程量不明确,所以本阶段的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控制的内行,且对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有时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其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对此,应该将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正确运用到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中,而且还应该将其运用到工程造价控制阶段,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3.2限额设计不灵活

在电力工程施工初期,施工人员会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施工项目、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与重新分配,从而达到合理控制工程的施工建设成本,避免超支超预算的问题。但是,如果仍然出现了超支超预算的问题,则工作人员就会很难对原有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导致设计方案中的限额要求无法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处于被动位置,最终影响工程进度与整体质量。

3.3缺乏过程控制

在对电力工程的运行成本进行预估时,应明确每一种成本形式的核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得到过程后期运行与维护所需的经济成本,进而为造价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就目前来看,行业对于这种全面的预估和过程控制还不能引起重视,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验证项目可行性上,并没有对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所以很难控制工程在运营时的成本投入,最终对全寿命周期内的综合造价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3.4缺乏健全的造价监督控制系统

电力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中工程造价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需要相关部门对全方位监督管理工程项目招标、施工、竣工、运营维护等方面工作,给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提供保障。通过分析电力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得知,电力实际施工过程中,仅重视监督管理施工质量的工作,对于监管运营维护环节、竣工环节、准备环节、招标环节等方面则缺乏力度,对工程项目提高造价精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4电力工程造价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

4.1决策阶段

根据电力工程的决策内容,使得电力工程造价能够全面准确地预计项目所需金额是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有利于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指标,完成项目的正确投资。对拟建项目进行策划是该阶段的首要任务,需分析论证技术经济的可行性,从而决策是否投资。所有在外部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寿命周期成本最少的规划方案便是决策的首要依据。做好投资估算是该阶段的工作重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它与拟建工程能否通过审批立项直接相关。

4.2设计阶段

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的重点是设计阶段,在此阶段,必须进行技术设计和造价控制。在技术方面,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各个科研单位的协调沟通,以“两控制”和“两执行”为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主线。以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工作,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工作。如果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就出现了资金超过预算的现象,则应该及时修正施工图设计,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修正投资偏差。

4.3工程实施阶段

4.3.1设计工程变更流程

进入施工阶段后可能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这就需要加强工程变更管理,避免出现随意变更工程流程的现象。同时,还应该规范工程变更,明确规定其流程:提出变更、批准变更、形成变更方案、实施工程变更具体操作、将流程形成文字归档管理。另外,工程变更流程设计在项目开工前就应该具备,这样有利于监理部门对变更进行监管。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当地百姓协调,争取当地百姓对电力工程的支持,避免在拆迁过程中发生争议,保证电力工程顺利施工。

4.3.2预防工程索赔

在造价管理时遇到工程索赔,将不利于控制造价,所以应尽量避免工程索赔,对工程质量加强管理,严格图纸会审并做好设计交底。同时,针对会审中发现的问题逐一给予解决,对隐蔽工程做好验收等,确保工程项目能够符合合同要求,避免出现工程索赔情况。另外,还应该做好进度的规划管理,避免因为延期而被索赔。

4.4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验收是电力工程项目前期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项目维护的开端。该环节的造价管理工作如下:①对工程项目进行总体评价,找出实际工作中潜在的不足和问题,对超出限额与标准的支出进行细致的核算,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降低实际影响;②遵循基本管理原则对项目进行结算,明确最终的造价指数。工程竣工结算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分部结算和过程管理,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计算,应依据发包方以及承包方来对工程量进行确定,但双方对工程量确认方面往往存在差距;而在过程管理中,由于未对电网财务前、后进行评估,使得电力企业盈利空间减少;或因对财务风险预估不足,没有充分考虑供应商信用使得会计判断出现偏差;或因概算和结算审查监督不到位,以及资金集中运作的主动性不够等都给合同带来风险。在分部结算时对于工程量调整的部分,应使用发包方和承包方共同确认的合同,来进行综合单价计算。而在过程管理中,应对规划的可行性进行精细预估,根据公司财务和投资能力来进行测算,并且在评估项目可行性时依据动态和静态指标,审查可行性评估结果。同时,应该注意概算各类费用时,综合考虑工程概况和主要建设项目,以及具体投资情况,预防工程建设管理风险。进入施工阶段后,可通过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和加强预算控制,约束支付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做到发票入账及时、按工程明细账核算、合理分摊其他开支、仔细核算工程所需成本等。同时通过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和决算,加强财务管理,依据财务管理内控程序来执行合同条款,避免项目和费用出现虚列的情况。对其中违约的部分,应及时发现并作出调整,例如:对于出现的结算编报质量与依据、以及物质领用与移交、重要设计变更与隐蔽签证程序等,发现违约的部分应予调整。进入决算阶段后,则应分清施工、设计等供应商之间的往来账目以及资金来源,并做好清理工作,避免资金沉淀或资金被挤占的情况。

4.5运营维护阶段

在运营维护阶段,应该在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运营维护方案,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统一,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具体应该根据施工质量、设备的特性以及当地实情制定运营维护方的短、长期方案。将寿命周期成本尽可能的降低是运营维护方案的制定的首要目标。

5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工程中实行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缩小工程总造价,有利于协助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任何一个阶段实施造价管理,覆盖电力工程项目的前期、中期与后期,是现阶段电力行业中的主流造价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董晋吉.全生命周期造价理念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2(01):92~95.

[2]郑秀钗.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43.

篇8

Abstract: As a management method Value Management is the extension of value planning and value engineering, which firstly under the meeting of functions to reduce the costs of the entire life cycle and increase the valu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u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oject stakeholders. In this paper, SWOT is used to analysis value management's applications in China that faced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and propose valu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关键词: 价值管理;SWOT分析;战略

Key words: Value Management;SWO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163-03

0 引言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价值管理的管理理论方法就运用到我们工程项目上来,价值管理的理念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实施价值管理,可以充分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功能分析,以求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状态下实现项目的价值。近年来,虽然我国建筑业有了飞速发展,但价值管理并没有在该领域得到很好推广和应用,从而影响了工程项目整体价值的提升。为此,有必对价值管理应用的利弊进行分析,使得价值管理理论方法更好的应用到建筑业中。利用SWOT分析法,对价值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价值管理应用的战略要点,推动我国价值管理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1 使用SWOT分析法分析价值管理应用的基本原理

SWOT分析(SWOT Analysis)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安德鲁斯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较全面的战略分析方法。

SWOT是指“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它是指项目环境的机会与威胁、项目资源优势与劣势的分析。通过SWOT分析,可以结合项目所处的环境对项目的内部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弄清项目具有的优势和弱势,所处的机会和威胁,提醒项目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2 对于价值管理应用的SWOT分析

2.1 S优势 价值管理是以价值工程为基础,把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层次延伸,向前延伸到项目决策阶段。价值管理研究是从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价值,是价值规划,价值工程,价值分析的联合体,从而应用到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之中。价值管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40小时工作法、设计方案审核法、承包商建议法、奥法利亚法、日本3小时工作法等等。

2.1.1 价值管理符合我国现在造价管理目标的要求 随着建设项目的复杂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人们对项目造价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将项目看成是建设活动的静态产品,而是拥有未来收入或收益的动态产品,评价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成本最低化或规模最大化不再是唯一的评判准则,如何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基础上寻求整个项目的价值,这是项目造价管理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业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在建设项目全寿命过程中,涉及越来越多的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沟通协调障碍增加了项目成本管理难度,有时直接导致成本大幅度增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价值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1.2 价值管理是适应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发展要求的现代管理技术 随着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新要求的提出,如何充分有选择地应用各种技术方法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创新建设项目新的成本控制模式,已经成为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作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成本控制,在对成本变化的动态性、实时性和前瞻性控制在成本控制时存在在不足和缺陷,价值管理是能够弥补这些缺陷的有效管理技术,通过对项目方案进行功能评价,寻求更科学的决策和设计方案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篇9

EPC项目业主的目标

1. 价格与全寿命周期费用

EPC项目投资额大小是业主在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EPC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项目投资额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投资的成败。项目投资额越大,项目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对业主也越不利。

对一般的工程项目来说,业主往往更多地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而采用EPC模式建设的通常都是工业投资项目,投资规模大,专业技术强,除了建设成本,运行和维护费用所占比例很高。因此对于EPC项目,业主在选择承包商时,除了要衡量承包商的投标报价,还要衡量业主在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项目建成投产以后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即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2. 工期

EPC项目的完工时间一般由业主根据整个项目的投资战略和经营计划加以确定。一般来说,EPC项目完工时间越早,业主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就越少,同时可以早投产早收益。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业主筹措建设资金有一定困难,融资进度跟不上工程建设进度,或者建设过程中因赶工而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提早完工付出的代价超过提前投产获得的收益时,完工时间就不是越早越好了。总体说来,EPC项目的业主应从投资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个“最佳工期”,以使工程项目的总投资最小,获得的收益最大。图1是EPC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与工期的关系示意图,A点表示“最佳工期”,此时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

3. 质量

根据2000版ISO9000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于EPC项目来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能否按预期目标顺利投产以及投产后能否正常运行,因此也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一些业主认为工程的质量标准越高越好,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从商业投资的角度来看,EPC项目的质量标准并非越高越好。如果业主要求的质量标准过高,必然会导致项目的投资额大幅度攀升。另一方面,当工程质量标准过低时,尽管工程建设成本有所减少,但项目投产使用后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却有可能大大增加,站在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角度来看,也是不经济的。另外,工程质量标准过低,也无法满足项目投产使用后的功能要求。因此,EPC项目的业主应当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质量标准”,既满足项目投产使用后的功能要求,又使得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图2是EPC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与工程质量的关系示意图,B点表示“最合适的质量标准”。

4. 可靠性

与批量生产的一般工业产品不同,工程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工程交易在前而工程建设在后,业主在工程交易时并没有得到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而只是购买了承包商的生产能力。与采用传统模式建设的项目相比,EPC项目技术更为复杂,专业性更强,管理难度更大,承包商承担的工作范围也更广,被选择的EPC总承包商是否有能力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不确定性也更大。另外,在EPC模式下,承包商要承担绝大部分的工程风险,在工程设计图纸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进行工程报价,即定价在先而建设在后,被选择的EPC总承包商能否以工程交易时确定的价格,在规定的完工时间内以约定的质量标准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被选择的承包商能否承担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车?承包商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承包商完成EPC项目的建设成本是否会大大超出合同价格,从而发生财务危机而破产?这些问题虽然在实际工程中并不一定都会出现,却是业主所担心的。业主选择的承包商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EPC项目能否最终取得成功。

EPC项目业主选择总承包商的策略

EPC项目的前期可以分为项目定义与选择承包商两个阶段。在项目定义阶段,业主可以提出项目预期的目标、建设范围、质量标准和预期的完工时间。被选择的承包商完成该EPC项目的可靠性、价格和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大小并不能在项目定义阶段确定,而只能在选择承包商的过程中加以判断和选择。为了使EPC项目获得成功,在对项目定义时,业主应要求承包商在“最佳工期”内以“最合适的质量标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选择承包商时,业主应当选择最可靠、投标报价最低、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的承包商。

如果业主选择的EPC承包商不可靠、无法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可能会给业主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EPC项目的业主应采取一定的策略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或者承包商联营体。首先应确保选择的承包商有能力承担拟建的EPC项目,然后应激励承包商向业主提供最好的项目方案,理性地向业主提供最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并使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最小。EPC项目的业主可以通过资格预审、技术标评标和商务标评标三阶段选择承包商。

资格预审阶段,业主综合评估承包商的技术、管理、财务能力和以往的工程经验、信誉,保证参与投标的承包商是胜任的、可靠的,同时把不合格的EPC承包商排除在投标人之外,以降低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篇10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质量提升;造价控制;工期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27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140

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强化项目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升、造价控制、工期管理等方面作用显著。而工程造价控制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关系着工程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更有必要强化其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项目管理的不断强化,进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利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意义十分显著。目前BIM技术已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运用,从其运用效果来看,不仅实现了建筑工程各个要素的科学掌握,而且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升和造价控制的科学,有着很高的现实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为了在未来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更好地运用和普及此技术,积极地对其展开研究十分必要。

1 BIM技术及发展历史

1.1 BIM技术简介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的英文缩写,指的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就我国目前对此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来看,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BIM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析其含义对于提高其具体的利用价值有着显著的意义。

1.2 BIM技术发展历史

1975年,“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nk Eastman教授创建了BIM理念至今,BIM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此技术的渗透范围和被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我国对于BIM的理念和技术接触始于2002年之后。此技术在我国“十一五”的时候被重点提及,认为其是解决建筑方案优化的最有效手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此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效果也在不断提升。有关机构对于此技术的研究深入在进一步的增加,而此技术在建筑项目的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也在持续的加强,由此可见此技术还存在着巨大的开发空间,所以强化对其的研究和运用现实意义显著,经济价值突出。

2 BIM技术的特点及运用

从目前的研究分析来看,BIM技术存在着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是此技术的可视化特点突出,而充分地运用可视化的特点,整个建筑项目的信息管理会更加的系统,管理问题的解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第二是协调性的特点。协调性指的是在项目管理中,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管理冲突进行解决,这样管理因素的优化组合效果会更加明显;第三是模拟性的特点。利用BIM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所有信息进行仿真建设,这种仿真建设使得建筑信息产生了更加完善和精确的模拟效果,在模拟效果的基础上对信息的管理更加的具有科学性;第四是一体化的特点。BIM技术因为能够实现对建筑信息的综合把握,所以信息一体化表现和利用会更加彻底;第五是BIM技术具有参数化的特点。这种参数化特点的运用,使得建筑项目管理有了更加可靠的数据基础,所以管理效率在不嗵嵘。

3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运用和效果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有着突出的应用,其具体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所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3.1 在效果展示方面的运用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效果展示方面。在工程项目的开展中,投标和竞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此项内容的完善和提高一方面是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是能够为项目管理的最终方向打下基础。在实际利用中,BIM技术采用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利用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简言之,利用BIM技术,建筑项目的效果展示图更加吸引眼球,建筑在未来管理中的方向也更加的明确,所以利用此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动力,从而促进管理的质量提升和效率提高。

3.2 在项目精度提升方面的运用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另一个突出作用是提升了项目的精度。在工程项目的管理实践中,提升精度能够从更加细微的角度对管理实现强化,这样管理的质量会有进一步提升。在具体的利用中,BIM进行数据库的创建,进而通过建立5D关联数据库,实现准确快速的计算工程量,这样可以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简言之,有了BIM技术的利用之后,整个项目工程的精度计算更加可靠,而基于精度计算基础之上的管理也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管理效果的提升显而易见,这就是BIM技术在精度方面得到运用的突出效果。

3.3 在资源控制方面的运用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又一项突出应用体现在资源控制方面。从实际目的来看,之所以要进行项目工程的管理,一方面是要进行其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其成本的控制。简单而言,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这是工程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而资源控制恰好影响造价,所以实现了资源的控制等于提高了造价的水平。从目前的工程实践来看,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因为海量的工程数据原因,无法快速准确获取以支持资源计划,致使经验主义盛行。而BIM的出现可以让相关管理条线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人材计划提供有效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技术支撑。由于技术利用实现较好的资源控制效果,所以造价控制水平也上升了一个台阶。

3.4 在施工当中的运用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最后一个突出运用体现在施工当中。工程施工也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因为工程施工存在着多变性,所以对一些因素的掌握很难实现科学性。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通过这样的方式,施工质量提升,造价控制的目的进一步达标。

4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方面的突出价值

4.1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难点

在目前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难点众多,所以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不甚理想。从具体实践来分析,难点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数据量大。整个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材料、人员以及施工信息等存在着动态变化性,所以产生的数据十分庞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对数据的分析,造价控制就难达到效果;第二是涉及到的部门和岗位众多。在工程建设中,实际成本的核算需要针对整个项目工程,但是因为部门和岗位的差异性,这种实际成本的核算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第三是对应的分解困难,此种困难造成了资源利用损耗的提升;第四是消耗量和资金支付的情况复杂,这种情况使得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更难实现。

4.2 BIM技术的利用优势

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对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重要,但是上述问题使得造价控制的效果十分低下。在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积极地进行BIM技术的利用,能够很好地实现造价控制,主要是因为BIM技术具有精确的数据计算能力,可以快速地对大量的工程数据进行计算。另外,BIM技术能够实现各个岗位和部门工作的协调性,对于资源消耗等也能有准确的掌握。通过这一系列信息的利用,造价控制的难度显著降低,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实现更加可靠。

5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较为广泛的利用价值,积极地分析其内涵特点,并在具体的应用中探讨其效果,进而总结其在造价控制当中的突出价值,这会为BIM技术的应用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勇,管昌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J].工程管理学报,2012,(4).

[2] 秦丹绯.基于BIM技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以九江职业大学综合楼项目造价控制为例[J].科技信息,2013,(3).

[3] 罗文林,刘刚.基于BIM技术的Revit族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S1).

[4] 林智敏,朱宏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施工资料集成管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7).

[5] 周海浪,王铮,吴天华,陈烨.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数据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应用[J].建设监理,2016,(2).

[6] 邓芮.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J].科技资讯,2016,(18).

[7] 张连营,.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协同管理系统框架构建[J].项目管理技术,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