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法

篇1

【关键词】 居家治疗;医疗废弃物;感染;处理方式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传染病患者及疑似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1,2]。其较强传染性和污染性经常被人们所忽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医疗废弃物与突发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让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了解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任务变得刻不容缓[3]。

目前,绝大多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社区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已基本规范,而居家治疗所产生的废弃物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以120名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例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使患者逐渐能自觉自愿的按规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门诊就诊及出院后需继续居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名,男79例,女46例,年龄23~70岁(平均48.5岁),均采用口服药物加胰岛素治疗,患者能自行注射胰岛素及进行血糖快测,本着自愿的原则,各项调查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及积极配合。

1.2 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首先调查患者对医疗废弃物的认识,目前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有无被废弃物损伤的经历等。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医疗废弃物回收的重要意义,建立联系卡,制定废弃物回收卡,并和社区、当地基层医院建立联系,借助社区医院、基层医院为载体,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利用废弃的广口硬质塑料瓶,将居家治疗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有效收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基础调查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个体化干预,一年后再次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调查;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医疗废弃物的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参与该课题医护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3 讨论

3.1 随意处置医疗废弃物的危害 医疗废弃物具有感染性、毒性、危害性三个特点,在国外医疗废弃物被视为“顶级危险”和“致命杀手”[4]。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并随意丢掉,势必会严重的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最常见的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等,使用过的注射器中,乙肝病毒能存活一周[5]。糖尿病患者用过的废弃针头、血糖试纸,若混入生活垃圾,将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对环境和人们身心健康构成直接威胁。我国也有报道儿童因捡拾废弃空针玩耍而剌伤眼球的事故等,给社会及家庭均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33%患者有被针头刺伤的经历。经过干预后,针刺伤发生率降为12.5%。

3.2 居家治疗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现状 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健康状况的提高,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造成了大量医疗废弃物品的处理障碍,在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上仍存在薄弱环节。本调查说明,80%的患者经常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主体是针对各大医院、社会办医和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涉及如何正确处理居家治疗所产生的医疗垃圾,缺乏相关规定,目前在管理上仍然是空白。只有少数患者(9.17%)曾接受过关于医疗废物处置方法的指导,非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在所调查的120人中,仅有23人知道什么是用来废弃物,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95.83%的患者对医疗废弃物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知道正确处置医疗废物的方法,但因没有比较便捷的终端回收部门,所以仍然有15%的患者将医疗垃圾最终全部混入生活垃圾。

4 对策

4.1 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废物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提高社会公德和处理医疗废弃物、防治污染的责任感,切实提高公众的自我卫生和环保意识。

4.2 指导正确处置方法 在储存、收集医疗废弃物过程中:色袋分装,封闭存放,分类收集医院废弃物,使用利器盒存储利器如注射针头等都是针对处置医疗废弃物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准备、保证。本着就近原则可与患者居住地附近社区建立联系,使之代为处置医疗废物,鼓励患者利用回医院复查的机会将医疗垃圾带至医院统一处理。可根据科室情况,酌情奖励患者免费测血糖一次或奖励试纸、注射针头等。

4.3 生活区垃圾规范处理:环保部门加大对于垃圾的规范处理力度,在居民区设立医疗垃圾收集装置,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7.

[2] 张战赛,俞晓红,张韧. 环境相关卫生监督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 25(5): 453—455.

[3] 邓乔丹,潘华峰,江启煜,等.医疗废弃物与健康管理现状研究的启示与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122—123.

篇2

【关键词】 医疗废弃物;污染;环保意识;护理质量

社会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为了保证患者检查、治疗的安全性,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几率,一次性医疗器具得到普及,使用率逐步增高,但使用后如何处置医疗废弃物也成为摆在每一个护理管理人员面前的问题。医疗废弃物处置不当会造成再次流入市场,引起医源性病毒的传播,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我院就此问题做了深层次的调研并制定了有效对策。

1识别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对生存环境的危害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明确指出医疗行业产生的废物被列入一号。护士是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主要使用、处置者[1],过去我们强调和重视在进行护理操作中对患者治疗的责任和自身防护意识,而在预防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空间方面不够重视,致使一些护士环保意识淡薄,对医疗废弃物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基层护理管理者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不严,医疗废弃物混同生活垃圾堆放,成为了传播医源性病毒的隐患,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2实施对策

护理部为全院护士请来了环保专家上课,了解政策法规,剖析医疗垃圾与环境的关系,使每位护士明确医疗垃圾的危害,懂得不规范的护理行为如滥用消毒剂、废弃物处置不当等,会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增强护士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严谨性和自律性。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使我们在维护和管理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市卫生局医疗垃圾的处置要求,我院护理部与市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了接洽,签定了合约,由其来院收集、运送和专业焚烧。

护理部广泛采集了各医疗单位处置信息,进行了整理与规划,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流程”,下发到各护理单元持续实施。该流程从医疗废弃物的类别到收集都进行了规范和有力的监管,如针头应投放于专用锐器盒,输液器剪断后投放于医疗垃圾黄袋等;每日由护士送到指定地点,供应室专人院内收集;在交给处理中心时记录类别、重量,交接签名,建立了可追溯文档;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去检查、监控实施情况。这样,从收集到运送,全程分工明确,安全有效地阻止了医疗废弃物的流失。

3结论

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是各级医疗单位环境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应提高护士环保意识,重视医疗垃圾的处理,建立完善的护理监控体制,持续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篇3

(1.邢台市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河北邢台054001;2.奥星制药设备(石家庄)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1)

摘要:从相关法规对制药行业的环保要求入手,对目前制药企业采用一次性生产设备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为制药企业的环保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一次性设备;环保;经济成本;废弃物

0引言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引起了制药行业的高度重视,新《环保法》第42条提到:“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弃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从国家法规和政策方面不难看出,国家对处理制药废弃物的重视,制药企业也已加强了自身在制药废弃物和污水等各方面的处理工作。但是,废弃物处理工作的增加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而目前一次性设备在制药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一次性设备使用带来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在制药企业的环保工作中显得更加突出。

鉴于以上的因素,如何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环保经济成本就成了制药企业尤为关心的问题。

1成本分析

灭活固体废料所需成本巨大,主要取决于对其要求的处理程度。固体废料的处理方法有:(1)现场灭活,这会导致高压灭菌器的负担增加;(2)远离现场,将其运输到垃圾填埋场焚烧或处理。上述两种方法,都会产生运输费和处理费。此外还有一种方法为化学灭活。总之,每种制药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均必须合法,并符合市政当局的要求。

在公路上运输制药企业的生物污染废弃物会产生额外成本,而在冷藏产品包装袋的运输时所要求的物理防护(如冷藏车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震动)也会增加运输成本。

目前,很多制药企业使用的一次性设备也会产生与物料、产品和废料运输有关的成本,主要包括:(1)运送员工和运输设备;(2)设定运输路线;(3)必要的设备装卸等。

另外,制药企业的废弃物处理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制药企业应建立健全各废弃物的处理程序,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这些都会形成相应的经济成本。

2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由于制药企业所在地的市政当局颁布的具体要求不同,所以废弃物管理成本也有所不同。一次性设备的使用在减少液体废弃物(即清洗污水)灭活的同时,又会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成本,因此,制药企业在评估废弃物处理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成本因素,主要包括:(1)液体废弃物灭活;(2)场外运输;(3)焚烧;(4)固体废弃物现场灭活(化学或热灭活);(5)垃圾掩埋法或其他处理方法。

尽管一次性设备的技术优势已得到制药行业的一致认可,但是使用该技术的制药企业仍然必须解决诸如由使用组件和系统而产生的残余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使用一次性设备面临的选择有:可再利用、材料再利用或固体废弃物处理(包括垃圾填埋、焚烧以及能源回收)。由于制药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是以吨计,因此利用一次性设备也就意味着固体废料的大大增加,而和其他工业和市政塑料废弃物相比,这一点并未受到废弃物管理专家的同等重视。

目前,由于灭活生物污染废弃物或拆分含多个组件的一次性设备装配的潜在需求,回收利用一次性设备在商业上并不可行。另外,对大多数回收利用项目来说,废弃物总量并不够多。当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有更多的利用价值时,回收利用才更有效且在商业上可行。然而,随着一次性设备的技术使用率的逐步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心清洁聚合/高弹性材料的数量加剧,这些材料或者被运到垃圾场填埋,或者被焚烧。值得注意的是,制药企业对接触到生物制品的一次使用材料在被运往垃圾场填埋或焚化炉焚烧之前,应确定其危害性。现代技术已允许混合塑料的回收利用,硅胶管完全可转化为基硅氧烷,其可用于生产密封剂、树胶和其他产品,这样可以尽量节约社会的总体资源成本。

混合塑料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可能先需要清洁和灭菌,然后才能磨成微粒作为填充材料使用,一些公司也认可清洁混合塑料废弃物的再利用。

如果一次性设备不能再利用、再循环或再赋予新的用途,就需要研究其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掩埋或焚烧的方法虽然具有争议,但仍是目前大多数制药企业的首选。废弃物管理专家要熟悉市政当局在处理固体废弃物塑料(包括丢弃的包装材料废弃物、实验室和食堂用废弃物及维修废弃物)方面的规定。在将受污染的制药废弃物进行掩埋处理之前,碾磨和高压灭菌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预处理废弃物环节。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指出:“焚烧是被广泛认可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并且益处多多。焚烧可减少必须送到垃圾掩埋场的废弃物的数量,并可降低废弃物的毒性。”焚烧是在许多国家和城市经过广泛实践的方法。在垃圾能源化的过程中,焚烧能产生显著的能源回收效益。垃圾能源化技术已在欧洲许多国家推行,在美国的实施率也日益增加。垃圾能源化技术用于从市政和工业废弃物中获取能源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一次性设备产生的废弃物可考虑在内部进行垃圾能源化转换或转化为其他市政或工业垃圾能源化设备。

常见的几种废弃物处理方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3结语

目前,绿色制造和绿色化学迅速成为促进一次性制药设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商业驱动力。绿色化学主要涉及可降低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化学使用和化学加工。这些化学品的使用和生产不仅会减少废品和有毒组件的产生,还能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使得一次性制药设备的生产和使用具有环保和节能的优势。各制药企业的废弃物处理政策(即怎样处理和灭活相应的固体废弃物)应该得到明确,碳排放税的潜在影响应该考虑在内。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制药企业在环保工作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降低经济成本,本文总结如下:

(1)可以焚烧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应尽量采用能源回收的方法,焚烧产生的热能或电能可以得到二次利用,从而节省成本。

(2)尽量采购易分解处理的一次性制药设备,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3)目前制药行业存在大量的包装材料,但是包装材料的重新利用率较低,例如常见胶囊的内包装材料一般为铝箔和PVC(聚氯乙烯),由于铝箔在生产时会和PVC共同压制成铝箔板,而胶囊被患者服用后,很难将铝箔和PVC分离,从而影响了铝箔和PVC的回收利用。因此,新型材料的使用或者新技术的开发同样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4)优化管理模式,解决制药企业存在的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同样可以降低相应的经济成本。

收稿日期:2015-06-04

作者简介:苗伟生(1984—),男,河北沙河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篇4

【关键词】 具体标识法; 神经外科; 感染性废物; 医疗废物混放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be the effects of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improvement of medical waste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Method:25 trash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war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classification of medical waste in the garbage was observed.The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s were implemented in our hospital since January 2014,the medical waste mix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waste of two time periods were counted.Result:Before implementation,a total of 472 cases with medical waste classification in 25 wards,56 cases of mixed phenomenon, the rate of 11.86%;after implementation,a total of 506 cases with medical waste classification in 25 wards,21 cases of mixed release,the rate of 4.1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nfectious waste; Medical wast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Xiaog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ogan 4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4.030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和保健等相关活动总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或其他有害性的废物。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而在实际的执行中,仍然存在很多医院或科室人员,无视医疗废物处理法律,或因疏忽和知识匮乏造成医疗废物混放的情况。医疗废物处理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合理的管理方法显得异常重要[2]。本次研究就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神经外科内病房内的25个垃圾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实施具体标识法前后,医疗废物混放的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神经外科内病房内的25个垃圾桶作为研究对象,本院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具体标识法,由此根据实施顺序就实施前后垃圾桶内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

1.2 方法 将每个病房内的垃圾桶进行标签分类,嘱医护人员将神经外科科室内产生的废物用标有具体名称的标签对每个垃圾桶进行标识。每季度进行必要的医疗废物处理培训课程,告知医护人员,对收治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理,对废弃的精神、麻醉、毒性药品,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相关规定标准执行[3]。让医护人员了解到,医疗废物垃圾桶是国家列入法规管理的危险性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污染环境和引发传染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此,要告知工作人员,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应该放入对应的垃圾桶,要增加其感性认知,如在治疗车上感染性废物垃圾桶上可以贴上“注射器、延伸管废物”,非感染性垃圾桶上可贴上“塑料包装袋废物”;护理车上的肺感染性废物桶上可贴上“尿裤”“吸痰管”“口服药杯”等字样,以此来提醒相关人员正确的处理医疗废物[4]。此外,所有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包装物、收集、贮存、运输机处置都应防治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并且所有标识必须按照市环保局相关规定统一制作。感染性、病理性的医疗废物一律用正规公司提供,印有正规废弃物标识的包装袋进行分装,损伤性、药物性及化学性物品必须要有统一生产和标识的利器盒盛装。医疗废弃物的标识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新,保证其清晰易辨[5]。

其次,还应加强对医院医疗废物垃圾桶的管理,首先管理层的人员必须意识到医疗废物垃圾桶正确处理的重要性,可将医疗废物的管理视为医院科室服务人的绩效审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处理责任制,落实到人,并安排相关职能科室进行监督。同时,加强医护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针对医疗废物垃圾桶的管理不单单是医院感染问题控制的主题,更是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因此,要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分类、处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将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做到规范化、职业化和科学化[6]。另外,要加强标识化管理,由医院统一规范不同科室和医疗技术部门的处置室设施,严格按照卫生部2003年颁发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警示标识规定”对要求放置包装袋、容器和周转箱的废物要配置好足够的包装袋、容器等。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标识设计理念、设计依据、医疗废物分类原则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废物工作流程。标识的左上角可以为医院或科室的标识或名称,标识中间要有标记明确分类的位置用于标记玻璃类废物、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废物、药理性废物等。制作好的标识应由专人对医院各个科室进行发放,并统一指导回收人员进行粘贴,保证位置的固定、醒目。最后,还应出台规定临床科室和医疗技术部门必须明确区别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严格按照标识进行分类,统一存放[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具体标识法前后,医疗废物混放的情况,并统计两个时间段内医疗废物混放人员的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多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均为双侧,以P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医疗废物混放发生情况比较 实施前25个病房内垃圾桶共计472例医疗废物分类情况,共发现混放现象56例,混放率11.86%;实施后25个病房内垃圾桶共计506例医疗废物分类情况,共发现混放现象21例,混放率4.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0360,P

2.2 实施前后医疗废物混放人员分布情况比较 实施前,医疗废物混放人员分布主要为进修生和实习生,总共发现34例出现医疗废物混放情况;实施后,医疗废物混放人员的分布主要为实习生,共计发现12例出现医疗废物混放情况,实施后显著低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3.6646,P

3 讨论

3.1 当前医疗废物处理管理现状 医疗废物是指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和保健等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或者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科学和医疗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本院医疗水平逐渐得到提升,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一直以来都还是医院很难完美解决的一个问题,其包括对某些感染性强的医疗废弃物品的妥善消毒乃至彻底清除的过程。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环境防止医疗废物在产生、转移、贮存、处理等过程中造成多种污染,一般来说,医院肯定存在针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条例或制度,但因医院管理层人事不重视,或基层医护人员不熟悉操作流程,极易造成医疗废物混放的情况[8]。

医疗废物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等情r,如不及时处理可能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神经外科医疗废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47类危险废物中。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针对医疗机构废物的处理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但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因缺乏严格的管理规范和监督机制,医疗废物的处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流失。再加上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和管理研究欠缺一个严格的体制和标准,如何改善和提高医疗废物处理成为医院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3.2 医疗机构废物处理方法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一个独立科室,涉及到的疾病包括颅骨、头皮、脑血管膜结构损伤、炎症、肿瘤、急性等功能紊乱疾病。神经外科涉及到的医疗废物包括传染性、化学性和神经性的医疗废物,而不同的废物必须按照条例规定进行不同的放置和处理。针对神经外科的医疗服务来说可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虎穴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不同的废物污染情况不同处理的方法也有所差异。所谓感染性废物就是指被患者血液、w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主要有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和各种敷料,一次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器械、废弃被服等物品[9]。同时,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医院实验室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及毒种保存液都属于感染性废物。针对感染性废物最主要的就是对其杀菌和消毒,然后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感染性废物应使用双层黄色废物塑料袋密封包装后,贴上标签;针对容易产生感染性废物的科室进行登记,并由医院进行废物的统一收回和消毒焚烧;针对被患者体液、排泄物等要用黄色医疗废弃物塑料袋包装,并在塑料袋上贴上标签,统一回收后进行焚烧[10]。

病理性的废物主要包括手术或其他诊疗过程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产生的动物组织、尸体等,病理切片后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针对病理性废弃物的处理应用黄色医疗废弃塑料袋进行密封包装,并在塑料袋上贴上标签,对产生病理性废物的科室进行登记,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针对术后产生的废弃肢体、肿瘤等由病理科保存,定期由殡仪馆回收焚烧。损伤性的废弃物包括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瓶等物品,针对这类物品的处理应放入专门的密封盒内,贴上标签后由科室负责人员进行登记,并由医院统一收回,利器盒密封后不允许再打开[11]。化学性废物包括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针对化学性废废弃物,因其量较多,因此需要批量进行回收,部分报废的器具应先到预防与感染管理办公室登记后,由预防与感染管理办公室交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理。药物性废弃物包括一般性废弃的药物如抗菌素、非处方类药物,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如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针对药物性的废弃物应统一交由药品管理科、药品管理科再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12]。

医疗废弃物的具体标识法通过将不同的废弃物按照某些标准统一分类,用专门盛装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塑料袋或利器盒密封包装,并在外包装上贴上标签,制定对应标签的有效处理方法,以保证准确的处理[13]。事实上,标识是一种传播的符号,它能够以精炼的形象表达一定的含义,并借助人类的惯性思维和想象力传达特定的信息,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标识法的用途较广。随着标识法应用在医疗服务的分类和处理中,受到医护人员的青睐[14]。实施具体标识法前,本院神经外科相关人员仅少部分人能够掌握正确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且存在很严重的知识缺乏问题,导致医院医疗废物的分类、回收及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不仅造成了对环境、人类的不必要感染,更阻碍了医院资深发展。自实施具体标识法后,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医疗废物处理知识显著提升,医疗废物混放的情况也显著减少[15-1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前25个病房内垃圾桶共计472例医疗废物分类情况,共发现混放现象56例,混放率11.86%;实施后25个病房内垃圾桶共计506例医疗废物分类情况,共发现混放现象21例,混放率4.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外科医疗废物处理,应实施具体标识法,提高相关人员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意识,制定严格、合理的处理管理制度,实现改善医疗废物混放情况的目标,从而促进医疗废物处理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吕波,郭庆玲,李韬韬,等.具体标识法在改善 NICU 医疗废物混放中的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3):192-194.

[2] Gavrancic T,Simic A, Gavrancic B,et al.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at the Oncology Institute of Vojvodina:possibilities of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waste regulation in Serbia[J].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2012,30(6):596-600.

[3]周小燕,刘敏,封燕,等.新制医疗废物标识牌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33(3):132-133.

[4] Bazrafshan E,Mostafapoor F K.Survey of medical waste character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Iran: a case study of Sistan and Baluchestan Province[J].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2011,29(4):442-450.

[5] Deng N,Cui W Q,Wang W W,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co-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medical waste composition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21(12):4613-4622.

[6]付治凌,倩,高莹,等.厂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153-154.

[7]张红梅.损伤性医疗垃圾在口腔科的管理[J].医药前沿,2014,(22):364-365.

[8] Deng N,Wang W W,Cui W Q,et al.Thermogravi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kinetic models for medical wast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olyvinyl chloride-transfusion tub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21(3):1034-1043.

[9]吴惠琴,赵艳梅.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及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1):141.

[10]张阳英,穆燕红,孟哲,等.护士处理医疗废物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32-334.

[11]孙承会,黄姣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381.

[12]Sobia M,Batool S A,Chaudhry M N.Characterization of hospital waste in Lahore, Pakistan[J].Chin Med J,2014,127(9):1732-1736.

[13]梅绍玲.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114-2115.

[14] Komilis D,Katsafaros N,Panagiotis V,et al.Hazardous medical waste generation in Greece: case studies from medical facilities in Attica and from a small insular hospital[J].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2011,29(8):807-814.

[15]芦永华,郑丽英,谭锋,等.品管圈应用于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9):639-641.

[16]汪玺正,刘彩红,李俊艳,等.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9):698-701.

[17]韩颖,赖晓全,熊薇,等.湖北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492-494.

[18]孙宁,张矗张筝,等.甘肃医疗废物综合管理和协同处置示范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15,17(5):153-158.

[19]王海鹏,陈建林.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6):103-104,109.

篇5

社会源废弃物复合性剖析    

1.关于社会源废弃物的复合性的探讨    

社会源废弃物的复合性基本囊括以下几个方面:种类的复合性、危害方式的复合性、污染责任主体的复合性、损害客体的复合性以及损害结果的复合性等。    

(1}社会源废弃物种类的复合性    

根据社会源废弃物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社会源一般废弃物和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有明确的提及。相对于社会源一般废弃物而言,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对于环境和环境周围的居民的危害更为严重。即社会源废弃物的种类不同,其对环境及人身生命健康的危害也不尽相同。    

(2)社会源废弃物危害方式的复合性    

社会源废弃物危害方式具备复合性,可以分为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综合性危害等。就社会源一般废弃物而言,废弃物的毒性不至于直接对周围环境(地下水、土壤)以及周围居民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它的危害方式更多地体现在占用过多的场地,以及过度堆积造成的垃圾滑坡灾害等,属于物理性危害的范畴。对于社会源危险废弃物而言(如常见的废弃电池、杀虫剂、老鼠药等),其降解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会对周围环境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其危害方式有别于前者。   

(3) 社会源废弃物责任主体的复合性    

(4) 社会源废弃物的不同责任主体在社会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不同、分工不同,有些责任主体甚至会同时兼具多方面的责任:生产者作为社会源废弃物的主要产生单位之一,在社会源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承担主要的回收义务;消费者作为加剧社会源废弃物增长和流动的单位,则需要承担合理分类和合理倒放的责任;环境和资源公司作为主要的方,不仅需要完成生产者托付的回收义务,而且需要完成政府托付的回收责任;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策的推行单位,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公众意识方案,促进社会源废弃物的回收;中央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单位,则需要统筹整个战略布局,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虽然各个责任主体分工较为明确,但是很多时候每个单位的责任也是重叠的,比如政府单位、环境公司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扮演起消费者的角色,那么也需要其在社会源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承担起其应有的责任,即合理的分类和倒放相应的废弃物。    

(4)社会源废弃物损害客体的复合性    

法理学界将法律关系的客体定义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而研究并确定某一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亦是部门法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准。环境相关法律关系与其他类型法律关系相比有其特殊性,其特殊之处不仅表现为主体与危害方式,更是通过其客体的复合性展示出来。“环境”作为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被环境法学界长期作为主流观点加以认同,然而环境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仅用“环境”一词难以涵盖全部法律关系。明确环境法律关系及其客体对于针对性研究、解决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及其他连带环境问题至关重要。本文按照损害对象的不同将环境损害客体分为“环境生态功能”和“公民生命健康”两类。其一,环境生态功能。指通过土地、森林、水、大气等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即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污染、破坏与冲击的容量、环境的舒适度、景观优美性、可观赏性等生态价值。这种生态功能不是通过实体价值与形态为人类服务的,而是以脱离其实物载体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形式存在并满足于人类需要的。关于环境生态功能的破坏则又可以根据现有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分为大气环境生态功能的破坏、水环境生态功能的破坏、土壤环境生态功能的破坏等。关于大气环境生态功能和水环境生态功能的防治已经有了现行的法律进行指导和约束,但是其中关于土壤环境生态功能的立法还不成熟。其二,公民生命健康。社会源废弃物,尤其是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在对环境生态功能造成污染的同时,其残余的毒性物质会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而被人体吸收,进而对公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环境客体,尤其是社会源废弃物之损害客体的复合性,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不能被单独地审视,而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分别加以分析论证。    

(5)社会源废弃物损害结果的复合性    

社会源废弃物按照其损害结果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对水环境污染程度的划分为例,根据水体的浑浊度、异味、有机物含量等指标,可以将水体的损害结果量化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同理可得,在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的研究过程中也可以做量化的评价。但是在实际的社会源废弃物污染过程中不仅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会对其他损害客体—大气、土壤等—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就使得在评价区域损害结果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结果的复合性。    

2.关于社会源废弃物面源性的探讨    

由于社会源废弃物主要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其主要特征为分散性、复杂性,该类特征即为社会源废弃物的“面源性”。社会源废弃物的“面源性”是与“点源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体现在社会废弃物生产源的移动性、普遍性以及随机性。社会源废弃物面源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治理方式的复杂性,也是传统的点源性的治理方式对其不再适用的原因之一—即在面源性的治理过程中无法精确定位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因此在社会源废弃物治理过程中需要以“面源点源化”为标准。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将危险废弃物划分为工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危险废弃物以及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医疗危险废弃物和工业危险废弃物因其生产的集中性、危害的广泛性等特征而容易进行行业内的集中管理,近年来已经在社会上建立起了完善的处置体系。但是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因其独特的面源性,注定了不能像其他两类危险废弃物一样便于管理,加之公民对其危害的认识深度不够、国家投人的管理力度不够,现在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    

3.社会源废弃物损害模式复合性剖析    

社会源废弃物的主体、客体、危害模式及损害结果等要件均具有复合性,其中以其损害模式的复合性最为复杂且影响深远,故而本文将以其损害模式复合性为切人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社会源废弃物复合性的损害模式主要包括物理性的损害、化学性的损害以及生物性的损害。就其中物理性损害而言,近年来最重要的一个案例就是2015年的深圳“光明滑坡”案件。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道红坳村南侧的渣土收纳场因堆放超过其容纳标准的废弃物(包括大量的社会源废弃物),进而产生滑坡事故。社会源化学性的损害和生物性的损害比较常见,比如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在自身化学作用和微生物参与下的生化反应会产生不同的渗滤液,进而对地下水体以及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候危害本身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堆填的“垃圾山”不仅对周边环境有着潜在的滑坡威胁,并且其渗滤液、填埋气也对周边环境有着潜在的化学性危害。正是其复合性危害的存在,使得相关的立法研究变得艰巨而复杂。

三、社会源废弃物基本概念之明晰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源废弃物”的概念界定不够明晰,经常与“固体废弃物”“社会源危险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社会源固体废弃物”等概念相混淆、冲突。因此,结合我国2016年最新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相关文件,对以上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十分必要。    

第一,固体废弃物。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固体废弃物”一词不再局限于学术界而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在国内,学界通常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包括普通的生活垃圾(残余食物、废纸、塑料、纺织品等),工业废弃物(农药、重金属等),建筑废弃物(木料、金属、玻璃、石块、烂泥等)等。    

第二,危险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可以分为“医疗废弃物”“社会源危险废弃物”以及“工业危险废弃物”} 13-14 }c“危险废弃物”是指列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依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固体废弃物。    

篇6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系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机关办公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的数量、组成及性质正随着城乡建设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例如,一地区家庭燃料以煤为主,则排放的垃圾成分以无机物为主,而在供应暖气和燃气的小区,其产生的垃圾成分则以有机物为主。目前,我国仅少数大中城市对垃圾进行了袋装排放和分类收集处理,而混合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和利用是相当困难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城市350多个,城市人口达2亿多,年产生活垃圾5000多万t,并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长着。2002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3638万t,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7404万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4.3%。

2、有害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有害固体废弃物又称为危险固体废弃物。这类废弃物含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物质,因而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为此,198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将有害固体废弃物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而加以重点管理。这类固体废弃物数量一般较少,且约有一半为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据统计,2002年我国危险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1000万t。放射性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核电站用后核燃料的排放、研究机构的同位素应用、医疗单位放射性废弃物处理等。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害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四类固体废弃物中,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和有害固体废弃物由于其对环境危害大,属于专门管理物质。

二、农用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危害

固体废弃物不仅排放量大,而且分散,特别是某些固体废弃物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有机物质或氮、磷、钾等植物营养成分,因此固体废弃物的农业应用就成了解决固体废弃物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如果固体废弃物农用不合理,也会对农业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1、农用一般固体废弃物可能产生的危害

生活垃圾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和植物营养成分,用于农田往往可以收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效果。因此,垃圾农用、进行资源化处理的优越性近年来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垃圾成分复杂,颗粒粗细不等,且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和虫卵、病原微生物,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环境污染与危害。首先,易于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良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试验结果表明,当每公顷施用150t未经严格处理的垃圾时,0~20cm的土层中土壤石砾(粒径>2mm)和砂粒(粒径>0.01mm)组分上升,土壤黏粒(粒径<0.005mm)和粉砂粒(粒径0.010~0.005mm)组分下降,从而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减小13%~22%,引起了氮素和钾素严重流失。其次,长期施用垃圾将有可能引起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积累。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小麦田连续两年进行试验,当每年每公顷施用垃圾7.5t时,结果发现小麦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未施垃圾的处理。第三,日益增多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制品会随垃圾进入农田,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残破的塑料薄膜等有机化工产品随垃圾进入农田,不仅阻碍了土壤水分输送和植物根系的伸长,同时,由于这些有机化工产品还会缓慢地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污染土壤和水环境。第四,垃圾如果未经严格无害化处理而施于农田,将会把大量的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带入土壤,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播源。为此,垃圾农用必须经过认真的挑选和严格的处理,在保证农田土壤和生态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下方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肥料使用。

2、污泥的危害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沉淀于污水处理池中的固体成分;污泥经脱水后其有机质含量一般在45%~80%,灰分量为20%~50%,且含有比较丰富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因此脱水后的污泥经常被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肥料施于农田。但是污泥成分复杂,一般总是含有重金属、病原微生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等一些有毒有害成分,例如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往往要比污水高几倍到几十倍。所以,如果污泥施用不当,不仅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土壤污染,还会增加污染物在农产品中的含量,这些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后会进一步危害人、畜健康。而且对于污泥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尚无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方法。除重金属外,有些污泥还存在着pH过高、过低或盐分含量高等问题,如果长期大量地施用污泥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如使土壤变得板结、发生次生盐渍化等。另外,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且多呈还原条件,特别是施入水田后,常常导致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土壤处于强烈还原条件,致使作物根系发育不良,甚至造成烂秧。污泥中含有的细菌和寄生虫卵,也有可能危害牧草和蔬菜等作物生长,并易使疾病得到传播。

3、粉煤灰的危害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或工厂燃煤动力车间燃煤燃烧后排放的废弃物,其成分大多数为极细的海绵状空心玻璃球体,还有一些结晶物质和未燃烧碳。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取决于燃煤的品种、产地和燃煤粉碎的细度、燃烧方式和灰渣的收集方法(以水冲洗后沉淀或干燥状态直接排放)。粉煤灰含有Al、Si、Fe、Ca、S、B、Zn等微量元素,一般为微碱性,pH为8~9。由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Si、Ca及某些微量元素,可以将其作为原料生产硅钙肥。另外,粉煤灰也可以作为添加剂,加入到有机复混肥中,以提高有机复混肥的造粒强度,改善肥料的理化性状;还可将粉煤灰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相混合制成土壤改良剂、人造营养土等,用于土壤改良和花卉等特殊作物的生产。显然,如果粉煤灰用量过大,则会导致农田土壤pH升高、土壤砂化,并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与废水、废气和噪声污染相比,固体废弃物具有移动性,不易扩散,存续时间长,污染后果有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显现出来等特点。也就是说,固体废弃物往往又是污染其他环境要素的二次污染源,因此应通过清洁生产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尽量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还要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通过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变害为利,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负荷。

1、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由于固体废弃物处置场所紧张,处置费用昂贵,加之资源短缺,提出了“资源循环”的理念,开始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以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我国于80年代初期开始推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并于80年代中期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这一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后来又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是以减量化为前提、无害化为先导、资源化为目的而开展的。减量化是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的革新,尽量减少生产过程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对于已经排放出来的固体废弃物,采取措施减少其数量或减小其体积,如经过堆肥、焚烧等处理减量化,都可使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体积大为减少。无害化是指用卫生填埋、高温堆肥、沼气发酵、焚烧、热解等方法处理固体废弃物,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和不污染周围环境的要求。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类型与特点以及处理所需费用的高低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资源化则是指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或使固体废弃物得到再次利用,如可将粉煤灰制成硅钙肥,把钢渣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等。

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途径

(1)完善和改造生产工艺。不同的生产工艺直接决定着固体废物的生成量及其种类。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少企业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和能源使用不合理,生产的产品产量低、质量差,生产过程中物料浪费大、能耗高,因而产生了大量固体废弃物。所以,要解决固体废弃物排放数量大的问题,首先就要从改造老企业设备、革新生产工艺入手,在减少能耗和提高原料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从而实现“清洁生产”。

(2)推行原料多级利用工艺。从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生产一种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可能就是生产下一个产品的原料。因此推行原料多级利用工艺,使生产第一种产品产生的废物成为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原料,而生产第二种产品产生的废物又成为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如此多级利用一种原料,可使排放到环境的废弃物数量最少,而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是佳。

(3)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采取适当的措施与加工工艺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得到综合利用,对于解决固体废弃物排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对城市生活垃圾可采取先将铁、玻璃和塑料从中分拣出来并分别加以回收利用,再对剩余部分做高温堆肥处理使之转化为有机肥料等,都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例子。

(4)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处置。根据固体废弃物种类及其成分的不同,可采取热处理、固化处理和堆肥发酵处理等方法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

3、严格执行固体废弃物农用控制标准

篇7

关键词:化工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评价改进措施

1 问题的提出

近一个月来,云南曲靖的铬渣污染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避过层层监管,将5000吨具有很强危害性的废物铬渣倾倒在河道边,造成了该地区的水源严重的污染。继5000余吨剧毒“铬渣被非法倾倒”事件之后,在云南另一个地区又曝出此类事件,在南盘江边,被曝出了违规堆存了22年之久“铬渣山”,这就可想而知它们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了,不仅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共产生了4573万吨危险废物。据专家推算,“十二五”期间,全国化工废弃物将会以年均5%~7%的增长率增长,但与之匹配的处理能力却不能够满足要求。而同样的问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它们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探索如何用新的方法来减少化工废弃物的排放。但是在化工废弃物排放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其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项工程项目运作之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所以,对化工废弃物的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是一个环节,但是评价的内容至关重要。

2 环境影响评价

2.1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1969年,美国率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规定。随后,其他的几个发达国家,如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法国等也开始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中国于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了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环境影响的报告书。并且规定了报告书所涵盖的范围要根据气象、地理、水文、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等做出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是便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这也是其评价内容。对一个化工废弃物排放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根据化工废弃物的特点以及其排放对周围的人和物等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定。化工废弃物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废物等的性质、排放量和排放方式等,对周围水源,居民,牲畜,动植物、大气、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等进行综合评定,也是评价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方法一般包括有重叠法、矩阵法和环境评价系统法等。当然针对化工废弃物排放来说,采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化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是需要综合生态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应用环境质量指数进行全面的评价。

2.2 化工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特征

化工废弃物包含种类繁多,并且根据不同的化工工艺所产生的废弃物也不同,包括了化工废水、废弃、废渣、粉尘、放射性废物等等诸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本文主要针对化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析,其另外一个别称是“化工固废”,是指在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或浆状废弃物,以及化工反应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添加剂、多余原料及杂质等。化工固废的特点众多,危害严重,其主要的特点和危害有:

①占用地大,扩散性小。化工废弃物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进行堆放,这样就会接触到空气和土壤以及水源,只有在有像空气和土壤以及水源这样的媒介时,化工废弃物才会造成环境危害作用。

②废弃物产生量大。化工废弃物的排放量直接与化工厂生产规模联系的,同时化工厂的生产水平以及原材料的质量也与化工废弃物的产量成正比的。

③危害的废弃物种类多,有毒物质含量高,组成复杂,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同的化工废弃物的有害物质差异很大,有些物质可以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转化产生反应,对水、气、土壤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一旦对化工废弃物处置不当,则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化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把关,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在体制上进行杜绝,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3 化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控制,但是总结起来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①法律法规规定范围模糊。比如说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都在大范围上规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是没有对一些细微之处进行严格控制,致使很多人都占了法律的空子。又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条例只是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而在固体废物方面,只涉及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方面的法规,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但是对有关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标准没有进行明确把关。

②监管机构监管疲软。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就像刚不久发生在云南曲靖的废物铬渣倾倒事件上,这难道真的无法控制吗,其实不然,这跟监管有很大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讲,这都是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对于化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建立一套属于其专有的评价体系。

3 化工废弃物排放物对环境影响评价改进措施

3.1 构建社会团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化工废弃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需要调动广大人民共同参与进来。化工废弃物的排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直接堆存于地表,不经过处理,使其在自然环境中自行分解,这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是人们可以感知的,所以公众有权参与对其生活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并对其涉及公众环境权益问题进行叫停。对化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更能够适合人生活居住的环境,发现和预防化工废弃物排放等活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的生活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防止它们对自然环境不良影响的产生,更好的保护好环境。但是我国目前有些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而且相应的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的人力物力远远不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需要,所以,对化工废弃物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行为不能够准确及时的评价,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社会团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

3.2 加强化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化工废弃物排放危害严重,所以需要在以下几点上进行加强控制。

①实行“三化”原则。化工废弃物排放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公害化。这是其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则,化工废弃物的排放需要考虑其排放的危害程度,对其排放就要按照国家对化工废弃物排放防治标准,实行“三化”原则。

②全程监控原则。对于需要排放废弃物的化工企业,进行全程监管,对其产生的源头进行控制,从企业源头进行治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后准许排放。

③分类管理的原则。化工废弃物种类繁多,可以将其分类,进行分类控制排放和利用。

4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让排放到环境中物质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化工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控制的点很多,所以实行化工废弃物排放三原则,目的是让环境影响评价发挥作用,创造一个美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阳等.固废管理的问题与建议.环境保护科学,2001.

篇8

【关键词】 检验科; 微生物感染; 感染因素;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7-0158-02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院感染一直如影随形,而微生物检验科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各个科室送来的标本,在病患高度聚集的医院中,微生物检验科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科室,聚集着各种病原菌,这里不仅包括病患的痰液、血液、粪便、尿液等多种分泌污染物,还包括具有放射性、腐蚀性、强酸性等多种化学物品[1]。现阶段,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像禽流感、肝炎、SARS、艾滋病等各种高危传染病肆意横行,导致医院微生物检验科出现细菌感染的危险几率逐渐增加。本文对引发医院微生物检验科出现细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展开回顾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市13家医院中微生物检验科工作人员共109名,其中男50名,女59名;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29.3±4.9)岁。共有10名工作人员出现感染现象,感染率为9.2%。

1.2 分析感染因素

1.2.1 缺少对院内感染的认识 微生物检验室中的检验人员缺少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没有责任心,存在医院感染和自己没有关系的思想,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也缺少医院感染认识,很少投入精力到医院感染预防中。

1.2.2 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微生物检验科室的检验人员通常只注重检验室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不注重自我保护,在检验各类细菌标本时,经常不带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保护设备,并且经常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化妆、饮水等。工作过程中,没有关闭离心机盖或是关闭离心机盖后,立即将检验标本取出,在空气中生成大量气溶胶等有毒物质,为检验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1.2.3 检验人员缺少洗手习惯 微生物检验室中的检验人员往往和病患之间有着密切的接触,双手很容易被污染,倘若消毒不及时就会产生交叉感染。有研究资料显示,检验人员和病患接触后双手携带细菌的几率为100%[2]。

1.2.4 检验报告被污染 微生物检验室中的检验报告很容易被检验标本或检验人员的双手污染,在交给主治医生与病患时也使院内感染的几率增加,一些医院甚至没有打印原始单就将报告发出。

1.2.5 实验室环境被污染 微生物检验室的布局设计不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没有划清界限,一些实验室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甚至没有通风口,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进而引发院内感染。另外,缺少消毒设备,也会引起院内感染[3]。一些医院因管理制度不严格,病患及其家属能够随意出入检验室,这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几率。

1.2.6 细菌储存不当 微生物检验室中的细菌一般都是致病的,如果存储不得当,会使检验室出现感染,最终引发严重后果。

1.2.7 处理废弃物的方式不正确 生活垃圾经常和医疗废弃物混合放置,处理不清,一些时候甚至将医疗废弃物放入生活垃圾中,还有些时候将没有处理完的医疗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1.2.8 缺少对检验科清洁人员的知识培训 在选择微生物检验室中的清洁人员时,医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且对微生物检验室中的清洁人员缺少院内感染知识的训练,导致清洁人员不了解院内感染知识,或是了解的很少,最终引发院内交叉感染[4]。

2 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导致标本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缺少对院内感染的认识、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检验人员缺少洗手习惯、检验报告被污染、实验室环境被污染、细菌储存不当、处理废弃物的方式不正确、缺少对检验科清洁人员的知识培训。通过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后,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3.1 做好检查工作

医院应指派专人担负微生物检验室控制感染工作,对实验室中病原菌的保存和使用、微生物实验室的防护安全、实验室中废气与废水的排放等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5]。

3.2 提高检验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

医院与微生物检验室应组织检验人员经常学习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加强检验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以便做好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3.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微生物检验室中的检验人员都需要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学习《微生物实验室安全规范》、《实验室消毒技术》、《院内感染管理》等有关知识,每月进行一次知识考核,以便提升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知识水平[6]。

3.4 防护措施

进入微生物检验室工作的检验人员一定要使用防护措施:(1)在检验室中进行的一切操作都需要佩戴手套,一旦发现手套出现破洞情况,应立即更换手套。(2)进行检验前应洗手,每检验1例病患应替换一次手套;抽取静脉血液后,要马上将针头放入利器盒中,当针头超过利器盒3/4时,要将利器盒关闭,并无害处理[7]。严格禁止在用过的一次性针头上套冒;手指不能直接与用过的针头相接处。(3)在接触体液、血液有可能大面积飞溅的病患身体时,检验人员应佩戴具有隔离作用并且能防渗透的衣服。(4)检验过程中应保证光线充足,避免被各种利器划伤。(5)确保检验室中空气的流通,并对检验室经常消毒,以防细菌在空气中传播。(6)不能重复清洗或使用一次性手套,手套摘除后应立即扔掉,并且在上洗手间前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需洗手。

3.5 报告单的检验

在微生物检验室中应建立报告单发放制度,以便确保报告单不受污染。最好能由专人发放,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院内交叉感染。

3.6 实验室环境

划清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之间的界限,为检验标本配备安全柜,并且保证室内具有良好通风,以便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几率。在微生物检验室门前贴上危险标签,标明微生物的安全级别、危险因子、负责人的电话与姓名、进入与离开检验室的一般流程和特殊要求。不能随意将与检验室无关的物品带入。日常清理、消毒检验室时应严格遵循院内交叉感染流程进行。

3.7 储存菌种

在检验室中储存菌种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放,并安排专人保管。

3.8 处理检验室中的废弃物

在处理医疗废弃物之前,需要认真检查废弃物的外包装,确定没有渗漏、破损等其他缺陷。严格遵循《医疗卫生组织管理办法》、《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等相关规章制度,无公害处理医疗废物。将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固体医疗废物在处理前应先消毒,然后再集中焚毁;液体医疗废弃物在处理前应先消毒,然后再排放。

3.9 完善管理制度

微生物检验室内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各种规章流程,规范检验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定期为检验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并将体检结果存入档案[8-9]。

综上所述,通过制定相应控制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微生物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生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李毅本,胡冰冰,董立文,等.手的消毒与医院感染[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1,14(9):221-222.

[2]郑黎明,熊春莲,刘和录,等.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9):687-688.

[3]梁国明,刘云,尹建春,等.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167-168.

[4]朱庆华,金雨琦,范秋萍.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处置与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16(17):852-853.

[5]王菊英,雷静月,陈丽萍.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710-711.

[6]邢亚威,杨兴肖,刘志广.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1882-1884.

[7]刘传玲.检验科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2570-2572.

[8]陶蕊,吕文静.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6):135-137.

篇9

(一)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包装材料

1.禁止使用聚氯乙烯(PVC)制作的包装材料

据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宣布,欧洲各国在1992年完全禁止使用聚氯乙烯(PVC)包装材料,而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德国政府采取措施推动工业界将盛装饮料的PVC瓶改为PET瓶,并要求将80%的PET瓶回收利用。意大利从1990年起,即通知出口商不能使用PVC片泡罩做包装,这种包装的商品不能进入意大利。奥地利从1991年起,禁止或售卖使用PVC包装材料的非耐用消费品和儿童用具。日本严格控制使用不能再循环的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

2.禁止使用含氯氟烃的泡沫塑料

美国纽约州已禁止使用氯氟烃发泡聚苯乙烯制作快餐盒和咖啡杯。康涅狄格州规定禁止销售和使用聚苯乙烯制作的包装材料,从1995年初开始,在消费品包装方面禁止使用不能回收物质。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1981年9月法规,对丙烯晴加以限制,并禁止使用含多氯联苯材料。

欧共体环境部长理事会决议,为保护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决定提前停止生产氯氟烃,要求在1997年全面实行。在此之前,德国、丹麦和英国早已先后停止生产氯氟烃。

3.限制使用不能再生或不能分解的原料

1993年美国加州规定,所有的硬塑料容器必须可以再利用,或按1991年的10%减少原料用量,或包含25%的可回收物质。明尼苏达州议会通过一项禁令,禁止食品店和餐厅使用不能再生的塑料容器。

欧共体规定,包装用品的设计、生产必须符合能再利用和再生的要求。对不可回收及不可分解的原料将制定管制新协议。

意大利从1991年起规定,制作购物袋等包装物所用的塑料必须是生物分解性塑料。此外,意大利与日本都规定对工业先进国家的出口包装所用塑料必须是生物分解性塑料。

(二)实行木质包装材料管理规定

2002年3月5日国际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通过了《国际贸易中的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并以第1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15)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因为它是根据IPPC制定的,故也称为IPPC标准。

ISPM#15(IPPC标准)颁布后,美欧国家都先后将该标准转为本地区/国家标准而采用。从2004年1月2日起,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已采用ISPM#15标准;从2004年7月1日起,欧盟成员国也采用IPPC标准。

根据新标准规定,所有入境木质包装必须按照ISPM#15(IPPC)的要求,进行热处理或溴甲烷(methy bromide)熏蒸处理,并且加贴证明经处理的、IPPC批准的国家标识。

美国新标准规定,无论是否实际用于包装货物还是作为货物进口,入境木质包装要进入美国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木质包装必须经过热处理和溴甲烷熏蒸处理

热处理标准:热处理必须达到木材中心温度不低于56℃,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溴甲烷熏蒸处理标准:溴甲烷熏蒸密闭时间16小时以上,在熏蒸过程中需按规定对溴甲烷的浓度进行监测。当温度高于或等于21℃时,溴甲烷的初始需达48g/m3,熏蒸16小时时的浓度应为14g/m3;当温度高于或等于16℃时,溴甲烷的初始需达56g/m3,熏蒸16小时时浓度应为17g/m3;当温度高于或等于11℃时,溴甲烷的初始浓度需达64g/m3,熏蒸16小时时的浓度应为19g/m3。

熏蒸后要求:熏蒸之后货物必须散毒,残留毒气浓度必须降低到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规定的有害水平之下,确保货物装卸前毒气浓度低于规定水平,确保货物安全使用、储存和运输。

2.处理标识

经过热处理或溴甲烷熏蒸处理的每件木质包装必须在明显的地方加上标识,最好在木质包装的两个相对面有清晰、永久的标识,证明该木质包装已经按要求进行了处理。标识必须包含4项内容:唯一的图形符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的两个字母国家代码(木质包装生产国);该国植物保护机构规定的木质包装生产商唯一编码;除害处理类型的缩写(例如HT表示热处理,MB表示溴甲烷熏蒸)。

根据修订后的规定,美国将特别授权动植物健康检疫局(APHIS)的检查人员,在第一口岸发现木质包装没有加贴符合要求的证明已进行除害处理的标识时,将立即被要求退货;当货物和木质包装分离时可能会造成有害物扩散时,必须要求货物连同木质包装一同退运。

欧盟对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的新规定(2004/102/EG)于2005年3月1日生效。

从2005年3月1日起新制或修理的木质包装必须加上IPPC标识。2005年2月28日前制造和修理的木质包装在2007年12月31日前的过渡期内不必加上IPPC标识,但需加上生产国代码(ISO-Code)、标识加上企业登记号、除害处理方法标识(HT或MB)及去皮缩写(DB)。对于不符合欧盟规定的木质包装,欧盟将在入境口岸采取除害处理、销毁或拒绝入境等措施。

2007年4月1日起,日本将对进口货物的木质包装实施新规定。新规定要求4月1日之后到达日本口岸的货物木质包装,必须按ISPM#15(IPPC)的要求进行有效除害处理,并加上IPPC专用标识。对符合新规定的输日货物木质包装,入境时日方给予正常通关;对未经除害处理、未加上IPPC专用标识、标识不合规范或携带有害生物的违规木质包装,日方将采取除害处理、销毁或退运等严厉措施。

二、包装容器的技术规定和标准

(一)包装容器的结构和容量方面的要求

1.美国等有关规定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医疗、健身及美容药品都要具备能防止掺假、掺毒等防污能力的包装。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为了防止儿童误服药品、化工品,凡属于防毒包装条例和消费者安全委员会管辖产品,必须使用保护儿童安全盖。欧盟规定,接触食物的氯乙烯容器及材料,其氯乙烯单位的最大量规定为每公斤1毫克(成品含量),转移到食品的最大值每公斤0.01毫克。香港卫生条例规定,固体食品的最高含铅量不得超过6ppm。美国进口瓶装烈性酒,瓶装重量要符合以下标准,即1.75升、1升、0.75升、0.5升、0.2升、0.05升,否则不能进口。澳大利亚规定,各种包装的空容积不得超过包装容器的25%。日本规定,容器内的 空容积不得超过容器容积的20%。

2.欧盟有关规定

自2001年6月30日起,欧盟各国必须实施新的限制,任何包装物不得含有超过0.1‰的重金属,否则不得销售。以后,欧盟鉴于循环再造的玻璃容器含铅量甚高,宣布容许玻璃容器在若干情况下可免受重金属含量规定的限制,以鼓励厂商进行玻璃循环再造。

(二)集装箱检验检疫方面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并经各国政府批准的《国际卫生条例》规定:集装箱在离境时,各出口国检验检疫机构应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集装箱实施检验检疫;集装箱到达时,各进口国亦可对到达的集装箱实施检验检疫;各国检验检疫机构应尽可能确保国际运输中的集装箱在装运货物时无传染性物质、媒介昆虫和啮齿动物。

世界各国对出入境集装箱的检验检疫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AQIS)制定的《货物集装箱检验概况和检疫程序》(1999年9月版)规定,只有具备检验检疫机构条件的港口方可进口集装箱,申报集装箱的检疫处理必须是在集装箱到达入境口岸之前;申报人向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提供的单证包括集装箱载货明细单、港务公司或调箱员填写的入境集装箱申报单、有货主或其填写的装载应检集装箱的检疫申报单,其中集装箱载货明细单必须在船到港前5天提供;对集装箱的检验检疫处理包括:(1)对集装箱内外木质结构必须按AQIS认可的方法进行永久性的免疫处理,检验检疫机构比对经永久性免疫处理的集装箱实行注册登记,对未经永久性免疫处理的集装箱,则要求出口国提供有效期为21天的熏蒸证明;(2)对集装箱内外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处理,以防止蜗牛特别是非洲大蜗牛、土壤、植物性材料、动物性残留物,甚至鸟粪等可能携带传染疾病的媒介的传入;(3)对集装箱内应检货物的法定检疫处理。

三、包装废弃物的技术规定和标准

近年来,全球环境的恶化使消除“白色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据统计,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废弃物的30%到50%,很多国家已通过立法来解决包装废弃物的问题。

(一)欧盟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

1991年12月12日,欧共体颁布了关于有害废弃物的理事会指令91/689/EEC。

1994年12月20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又颁布了新的额关于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的指令94/62/EC,并在其官方期刊上颁布了关于该指令的5个协调标准的委员会决议。2004年和2005年,该指令有进行了两次部分修订。

94/62/EC指令对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管理措施做了更明确的规定,并指出措施的首要目的在于防止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其次,基本原则是对包装重复使用、循环再生和其它方式的回收利用,由此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

新指令强调,在废弃物管理计划中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管理的专门章节中必须符合指令75/422/EEC,新指令也不妨碍关于有害废弃物的理事会指令91/689/EEC。

1994年12月,欧盟通过了《包装指南方案》,而且决定1996年6月在国家立法方面体现出来。《指南》进一步完善了欧盟的绿色包装体系并规定欧盟所有成员国必须建立起包装材料方面的回收系统。《指南》要求各成员国将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在2005年以前提高到25%,在2008年至2015年间,将本国的包装废弃物再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其中玻璃包装再利用率达到60%,金属包装达到50%,塑料包装达到22.5%,木质包装达到15%。

(二)美国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注意到处理包装废弃物的必要性,但没有类似于欧盟的包装废弃物法令,而是在美国联邦政府关于包装废弃物的总政策的指导下,每个州采取不同的政策,制定自己的计划,选择自己的方法。如《控制乱丢废物法令》,对于那些容易造成乱丢包装废弃物的工厂,按其每百万元产值征税150美元,美国其他各州也同时跟进。

(三)日本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

篇10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与原来的传统手术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这就对介入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抓好介入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介入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1)介入手术室成立了院感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工作,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样监测、检查监督并及时反馈意见,促进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2)介入手术室院感管理小组,负责介入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感染管理督促工作。每月对介入手术室进行空气培养2次,每周对无菌敷料、器械、消毒液进行监测,对各种无菌导管每月进行检查登记。

2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1)由于介入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业务上由医务科和护理部直接领导,介入手术室的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能上岗。(2)认真参加院感科组织的院感知识培训,全科人员定期学习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医院感染意识与无菌观念,使大家都认识到介入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介入手术室控制感染措施

3.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可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此,对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消毒。每一个消毒包都贴有明显的消毒和灭菌日期,包内放有3M化学消毒灭菌指示卡和灭菌指示带,并分类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使用时认真检查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及包内外化学消毒指示卡变色状况。对使用的无菌持物钳也采用一用一消毒法,防止交叉感染。

3.2一次性手术用品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室内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由专人管理一次性物品,建立一次性物品登记本,确保无菌物品无菌有效,有利于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

3.3介入手术间的消毒隔离介入手术室需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500mg/L氯三角泡腾片拖擦地面,每日用循环空气净化仪净化手术间的空气,每月做空气培养4次,使菌落数≤200cfu/m3。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将手术人数控制在5人之内,对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穿戴无菌手术衣裤、口罩、帽子。对于干细胞移植手术,为确保手术的无菌和安全,对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禁止进入,谢绝参观。保证介入手术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无灰尘、无血迹污染。对辅助用间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并做好登记。定期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合格者立即更换。

3.4工作人员手的控制感染措施医院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手直接和间接传播,并且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2],有报道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3]。洗手消毒称为是“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最简便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有效手段”[4]。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脱手套后也要及时洗手。

4手术废弃物的处理

4.1一般废弃物的处理未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废弃物(包括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袋、办公垃圾)用黑色垃圾袋放置;需要终末处理品的医疗废弃物如一次性使用的导管经破坏处理后用黄色垃圾袋放置,并将袋口扎紧贴上“医疗废弃物”,每日由专管保洁员统一收集,送往废物处理站统一处理。

4.2锐利废弃物的处理手术间内放置标有“针头和玻璃”字样硬塑料容器,用于收集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动脉穿刺针、手术刀片、玻璃类锐利废弃物。每日由专人收集进行统一处理,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4.3HBsAg和梅毒抗体阳性手术的处理将手术器械和导管用0.5%过氧乙酸浸泡15min,器械清水冲洗上油进行高压灭菌,导管进行破坏处理装置黄色垃圾,布类用黄色垃圾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元用0.2%过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5%过氧乙酸拖地。

5讨论

通过对院感知识的学习,增强了医院感染监控的自觉性。加强了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控感措施,使介入室的工作人员都能自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把好了消毒隔离质量关,加强院感和科室二级监控(及院感的随机抽样和科室每月定期监测相结合),对介入室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浓度及染菌量、医务人员手的科内监测与院感科的抽样监测均符合卫生学标准。全科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我科自创建以来无一例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2002,12(3):222.

2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