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程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课程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大部分,其中《机械原理》在第三学期开设,课程结束后安排两周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中,并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机构综合、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概念和方法有较完整的理解,同时提高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机械设计》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课程结束后安排三周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的类型,制订设计方案,在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的基础上培养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材料、形状、尺寸与结构,并具备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促使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标准、规范、手册、图册,会查阅所有相关技术资料,具备设计机器的基本技能。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该实践教学环节中所采取的流程一般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人数日益增多,机械专业学生人数随着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年增加,实践环节中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随之增加,师生比高达1∶38,加上学期末教师监考场次亦逐年增加,指导强度比先前有了大的下降,这“两增加”导致了“一下降”的现象,使得《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许多教师从教育学角度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付诸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仍堪忧。
显然,不断探索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新途径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从心理学入手,关注心理因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的思路并探讨其实施方式。
当前,《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对象基本都是“80末”和“90初”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选择性极强,趋同意识很淡,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认识过程接受前人的结论,喜欢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面比较积极,想取得高分,但意志力差,不能持之以恒,倘若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就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1]。对于这样的授课主体,我们需要根据心理学知识帮助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强化实践教学的训练效果。
二、提高《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心理学策略探讨
1.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制定有效教学策略。
《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高层次性和争议性的特点,在该环节的推进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提高其参与性的前提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方法的一般特点,主要是: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相结合。根据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制定有效教学策略。
(1)布置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学生在自学中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价值一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会激发更强的学习兴趣。此外,“80末”“90初”的学生在心理上比较依恋网络,在求解过程中能学会通过网络解决专业上遇到的问题。
(2)提供多个方案,让学生对其进行合理化比较和优选,从而使学生在批判中学习、在否定中进步,引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愿望,挖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内在潜能。
(3)给定设计数据的唯一性。数据唯一性使得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得以充分体现,这种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完成任务的心理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照搬照抄的现象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抄袭现象倘若被杜绝,就是该环节中的一大进步。
2.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学习动机培养。
在《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提高有效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部分[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指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动态。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如好奇心、成功的满足感等;而外部学习动机诱因来自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如表扬、批评、奖励等。因此,在实践环节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奥苏泊尔(D.P.Ausuble)在《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驱动力、自我实现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指导老师创设课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如,间歇运动的实现、各机构间的协调配合、大传动比的实现等,以获得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的推动力量,而新知识的获取及问题的成功解决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自我满意度,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自我满意度提高5%,连带提高11.9%的客户满意度,效益提升2.5%。指导老师可因势利导训练积极归因,促进动机迁移,完成设计中的各项任务。此外,还可通过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注重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设计进度表为学生制定明确、适当的设计目标,当学生按时或超前完成进度表上的任务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进行下一项任务。对于完成工作的质量好坏,可适当运用正确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以避免学生只追求速度而疏于严谨求学的状况出现,同时应及时对学生的设计结果进行适度评价,增强责任感。此外,要营造适度的竞争气氛(如组与组之间),推动课程设计向着“既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耶基斯―多得森定律指出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心理中动机过强或缺乏均不利于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动机培养时应该加以注意。
3.总结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除了动机问题外,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学习策略和方法不对(方法)、学习焦虑水平过高(情绪)、学习行为不良(行为)、学习疲劳(生理)等。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适应过程较慢,在进度与其他同学产生落差后,极易滋生焦虑情绪,在焦灼的状态下,往往求助“不当”手段,如篡改他人设计成果、对着图册依葫芦画瓢、网络下载相关资料以假乱真;有些学生对这种时间较长的实践活动缺乏恒心,中途产生疲劳心理,对设计失去兴趣和信心……这类心理均会导致实践训练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使该环节流于形式。针对这类问题,需根据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1)学习方法、习惯辅导。以设计进度表为主线,培养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戒骄戒躁,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以“传帮带”的形式组合小组成员,拉近各组间的进度差距,表扬进度快的,激励进度慢的,明确指出快好在哪儿慢好在哪儿,不针对快慢本身,对事不对人,避免激起学生的焦虑,影响设计效果。
(2)学习行为、障碍辅导。针对常见的“糊弄”手段,采取相应的对策,抓住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较积极的优点和想取得高分的心理,端正其态度,规范其行为,让学生明确自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主体,从领会题目、查阅资料、确定实现方法到设计、计算乃至实验直至完成,都要亲历亲为,消除学生们的依赖心理,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4]。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是实现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关注心理因素,进行适当心理辅导,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设计体系,是完成当前实践教学改革任务的一项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田广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20.
[2]陈守强,喻俊馨.关于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若干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69-70,95.
篇2
关键词:前沿理论;基础教学;工业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三大构成基础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同学,在中高年级阶段切入专业的速度较慢,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流畅,出现了基础课的老师不触及专业内容,专业课的老师又很难拔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们专业的学习深度与精度,也削弱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基础教学的改革问题。我们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院校的基础课程做了调研与分析,初步形成一些观点。
一、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概况
(一)国内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样本A:素描、视觉语言、形态研究、色彩静物、图案基础、平面设计表达、立体设计表达、造型基础、金工实习。样本B:基础素描与色彩、设计素描与色彩、设计速写、设计表现技法、图形创意、设计图学及数字建模、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样本C: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表现技法、模型制作、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工程图学、机械设计与力学基础、金工实习。
(二)台湾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样本A:工程图学、透视图学、统计、科技概论、造型原理、设计方法。样本B:设计绘画、设计制图、创作基础、家庭科学、机构设计、色彩实验与应用、人文思潮。样本C:创造性想像与美学标准、制造与创新管理。
(三)美国大学工业设计本科基础课程设置
1.罗德岛设计学院基础的工作室课程:绘画工作室、设计工作室、空间动力学;文科课程:文学研讨会、文字设计、艺术史和世界文化、艺术史和世界文化研讨、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研讨;专业基础课:木材I、金属I、设计原理I、设计文案、设计原理II、三维模型、金属II、木材II。2.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矢量成像或光栅成像、绘画制图、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设计调查、文学、西方艺术与建筑调查、工程图、模型制作、图形可视化、造型、设计工作室。3.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分析、综合推理、文物、经验模型、交互媒体设计、企业(商业)构架、网络产品、原型(样机)制造方法、隐喻和类比设计、理解情况、先进的图示、设计企划、问题构架、图表研究、社会创新、行为金融学、用户观察、品牌设计、经济学与设计、产品企划、产品与整合(宣传册)、人的因素、产品开发研究方法、设计程序、重塑形象、激动/兴奋的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案、创新说明、创新文化。
二、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剖析
工业设计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色彩、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表现、工程基础、设计与经济、设计与社会等。围绕“设计色彩”的课程有色彩构成、色彩静物、色彩实验与应用;与“设计形态”相关课程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形态元素等;教授“设计方法、设计思维”的课程一般是设计方法学;“设计表现”一般包括手绘效果图、三维电脑效果图及模型制作;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机械设计与力学基础、金工实习等。如上所述,国内工业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现状有三类:1.未曾进行改革,依旧是美术教育模式,仅开设素描、色彩、绘画课程。2.维系包豪斯传统的三大构成模式,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3.已经进行改革,但改革不到位,仅更改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没有改变,依旧按照三大构成的内容上课。台湾地区及美国相关工业设计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比较先进。如台湾地区学校,融合了统计学理论、科技概论、透视图学理论、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美国的学校则融入了空间动力学、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可视化原理、三维模型、行为学、金融学、心理学等内容。
三、前沿理论反哺基础教学—基础课程设计的趋势
本文所提出的前沿理论,从微观角度讲是指全球产品设计领域内,前沿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与产品创新相关的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与设计教育相关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宏观角度来讲,包括一切新生的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前沿理论的反哺作用需要更多地依靠一线教师的能动作用来实现,有计划地制定教学计划,把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及就业竞争力培养放在首位,勇于与时俱进地修改教学大纲。从近年来,台湾地区及美国院校课程设置的情况看,基础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为:逐步增加了与人文艺术领域前沿理论、科学技术领域前沿理论相关的课程。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内的工业设计专业,普遍注重设计与人文艺术的结合,遂基础课程(群)的设计更侧重人文;设置在理工科院校内的工业设计专业,其与工程技术结合更为紧密,注重艺术、科学、技术的结合;独立的设计院校则更注重设计与商科前沿理论的结合。这些院校各有特色,他们都是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及各自的培养目标从不同的角度整合艺术、人文社科与科学技术,并衍生出适宜的基础课程(群)。
四、结语
大学本科教学中,前两年基础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完善与否是相当重要的。设计类学科传统的三大构成基础课群,已经不能满足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尤其是工业设计专业,其学科特色包含了艺术与科学、人文与技术结合的特质,其基础课程更加需要与产品创新相关的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紧密结合,与流行的设计理念紧密结合,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使这些前沿理论,融合进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中,反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美)桑戴克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
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业设计;项目化;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李博(1981-),女,黑龙江海伦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杨洪泽(1975-),男,吉林四平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度重点课程“手绘产品效果图技法”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75-02
工业设计是一个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具体的产品实物,要完成设计创新实质化的转变。在高等院校工业设计的课程体系中,一般采用以理论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技能为主的“课程设计”模式。如设计方法学、工业设计概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属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开设于大一和大二学年,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设计”模式通常开设于大三和大四学年,分为多个主题性设计实践单元,目的是通过对某设计项目的完成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与理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制造”的崛起,各种企业和设计公司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办了工业设计专业,每年都会输出大量的工业设计毕业生。但是,用人单位对这些专门人才却并不满意,集中反映的问题有:“学校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纸上谈兵的多,刻苦钻研的少”,“只会画效果图,不懂生产环节”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颇多弊病,或轻视实践,或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孤立,无法满足工业设计专业交叉学科的特性。[1]对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导入“项目化”教学理念可以较好地解决问题。
所谓“项目化”,就是在实践教学阶段引进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按照企业或设计公司真实的设计流程,紧密联系产品开发各个方面及环节,缩短开发时间,深度挖掘产品价值,完成设计任务。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项目化实践教学不局限于以课题项目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辅助、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有利于学生对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适应,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
在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年级和教学阶段,详细制定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法,使项目内容能够和教学大纲吻合[3],和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匹配,可以按照四种方法来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
一、依托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
据调查,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在大二年级已经开始了一些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如设计方法学、产品形态设计、人机工程学等。这些课程已经让学生对产品设计的要素、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完成了对手绘效果图和模型制作的学习,也拥有一定的计算机三维建模能力。在这样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已经初步具备了参加设计大赛的能力,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设计题目较明确、设计要求与现阶段学生能力相符的大赛作为设计项目导入实践教学。
图1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的设计作品,以“美的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作为项目内容。学生在完成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具有较高的热情,能够按照项目的内容进行各项工作,从项目初期的市场调研、思路拓展到设计中期的建模、绘图、设计后期的模型制作和结构分析都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自觉进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进行中,学生和指导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不间断地设计探讨,让学生无论是理论、技法还是设计思想都有明显的提升,对设计程序有了更完善的了解,对本专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参加设计大赛能形成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教学相长,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增加就业的机会。
二、“校企合作”横向课题
“校企合作”即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将企业实际的设计项目引入,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借鉴至教学实践中,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理论基础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企业派出代表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判,提出指导意见,从而完成项目。将“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实践开展较好的国内高校为数不多,浙江工业大学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浙江工业大学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基地,校方与多家企业代表共同制定了“以产促学、以学促研、以研促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遵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思想,强调市场导向与商业设计流程,寻找工业设计本科教学学术性、艺术性、实践性、应用性、商业性之间的平衡点。这种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早地融入到社会实践的进程中,逐步转变了以往以自我审美意愿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用理论来促进实践,形成良好的知识循环。
在浙江工业大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成功的前提下,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也在大三上学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导入企业真实项目的尝试。图2为学生为国内某医疗器械企业欲推出的“脑部治疗仪”做的设计方案。在项目进行中,学生从最初设计合同的签订到设计方案的制定与设计方案的修改、实施,一直与企业代表不断沟通。企业代表从生产企业的角度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人机工程学、消费心理学、模具开发、制造工艺、价格工程等多方面的修改意见,让学生对专业有了更全面更实际的认识。设计项目完成之后,企业对学生完成的多组方案进行了样机制作和方案评估,最优方案得到了批量生产,并进入了市场销售环节。这种完整的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效果图中做设计,在车间做设计,在市场做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如何兼顾与平衡顾客的人性需求、企业的生产目的、市场的商业门槛,这种实际感触远远超过了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设计准则”。
三、专家领队“workshop”
所谓“workshop”,是指在集中的时间地点内参与者在专家的带领下对项目主题进行密集的、深入的探讨,并付诸实践的创新工作坊。这种项目形式可以视项目主题的不同导入各个年级的实践教学,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设计思想更深刻。江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是国内进行“workshop”项目制的先驱者,多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院校合办workshop,效果显著。项目结束后作品都在国内举办大型汇报展览,让人叹服。
2011年5月,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Craig Vogel教授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师生联合举办的“Integra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Workshop”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举行。此次workshop由系列交流讲座及“创造突破性产品设计”工作坊课程组成,教师和学生在历时一周的workshop中体会颇多,专家团队为参与者注入许多新的理念,教师扩展了教学思路,学生学到了创新方法。
四、多专业合作完成综合性课题
工业设计的过程涉及到较多的专业领域,如材料的应用、结构工艺性、加工设备条件、价值工程、人机工程以及审美心理、消费行为、市场推广等都要综合考虑。优秀的产品设计师要从方案构思到加工制造再到市场投放的全过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所以企业里的设计工作通常是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来完成,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知识体系互为支撑、相互配合,完成项目设计。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低年级起有意识地让学生分组讨论、组内分工,共同完成一个设计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到了大四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就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导入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项目,根据内容挑选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设计团队,合作完成设计项目。
同济大学设计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多次采取这种多专业合作的模式来完成综合性的设计课题。如一套咖啡厅的整体设计项目,设计团队由建筑学系、环境艺术系、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学生组成,分别负责咖啡厅的建筑外观、内部装饰、产品摆设和VI部分,经过团队的协作最终就可以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其他高等院校也可以借鉴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比如由工业设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等专业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就可以完成一件产品从造型到结构,再到模具制造和样机生产的全过程。对于参加项目的所有专业的学生来讲,这种团队协作完成综合性设计项目的体验都会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五、结论
“工业设计”最显著的特点是创新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在工业设计教育中的意义重大,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很难与学科的发展实时同步。以“项目化”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与企业、与其他学科建立跨领域的协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本文提出的四种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将各个领域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学术理念引进课堂,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项目操作成为更加全面的高技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卫伟.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项目制[J].美术与设计,2010,(4):76-78.
篇4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游泳教学 深浅水教学
1.引言
游泳教学和陆上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有明显的差别。人在水中运动,水对人体浮力、压力所产生的身体悬浮、失重感觉、身置由直立变为俯卧运动时无固定支撑和呼吸的不随意性等,导致幼儿心理、生理上恐惧和不适应,给游泳教学增加难度。
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对他们的游泳教学应有别于其他儿童或是成年人。我选择深浅水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游泳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游泳教学在不同的目的和教学环境下有不同的教法,深水教学环境可以选择深水教学方法,浅水教学环境可以选择浅水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选择深浅水结合的方法等,但为了安全考虑,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浅水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特点,能否把两者结合起来,增强教学效果,关键是能否选择合理的比例结构或合理的结合点。为了证明深浅水教学互换教学法对幼儿的作用,运用深浅水教学互换训练使幼儿快速而简洁地掌握游泳基本动作。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珠海市广科院幼儿游泳兴趣班的幼儿30名。其中,男学员23名,女学员7名,年龄均在5―7岁之间,均为游泳初学者。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检索大量的有关幼儿游泳教学方法的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对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2.2实验观察法。
2.2.2.1实验设计
采取实验设计,具体实验设计方案:结合游戏和目标设置,运用深浅水交替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
2.2.2.2实验时间
对实验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0天实验(2010年暑假)。
2.2.2.3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实验内容为运用深浅教学方法,结合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并在教学中插入目标设置。
2.2.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2.2.4归纳法。
结合游泳教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结果
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实验后,统计了实验效果,具体的实验效果见表1,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实验效果评价。
在经过了为期30天的实验后发现,全部幼儿都学会了游泳。其中,大部分(22人)都较好地掌握了游泳简单技术,只有小部分在经过游泳教学后,表现一般,这说明此游泳教学方案设计比较成功。
3.2幼儿游泳教学的特点
3.2.1深水教学法的特点。
深水教学法是一种针对有一定游泳基础的幼儿进行的训练方法,它能使具备一定游泳基础的幼儿大大提升游泳的进步幅度。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使用好深水教学法。
3.2.2浅水教学法的特点。
浅水教学法是针对从未下过水、游过泳的幼儿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安排幼儿在浅水区中进行教学的方法。
3.2.3深浅水结合教学法的特点。
深浅水结合的教学法是指,针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在深水区和浅水区同时进行教学的方法。深浅水教学方法能够较理想地提高幼儿的游泳水平。深浅水教学法是一种专门针对幼儿而设计的教学方法,能根据幼儿初学游泳的这种特征,一步步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水平。深浅水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深浅水教学法讲究循序渐进,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幼儿从不会到会的一种教学方法。
3.3深浅水教学的课程设计
深浅水互换教学课程设计可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熟悉水性,深、浅水的比例1:8;第二,学习与改进技术,深浅水比例为1:1;第三,巩固与提高,深、浅水比例为8:1。深浅水互换教学课程设计见表2:第一阶段1-3课次;第二阶段4-7课次;第三阶段8-10课次。详细的设计如下:
3.3.1深浅水互换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一阶段。
在第1―3次课中幼儿的主要任务是熟悉水性,提高对水的感知度。这一阶段先进行45min的浅水教学,要求幼儿基本上能完成漂浮、蹬边滑行;抓边呼吸,要求连续10次以上有节奏感;蹬边滑行后蹬蛙泳腿连续2―5个,臂与腿配合憋气游3―5个;再进行15min的深水教学,幼儿进行25m蹬蛙泳腿训练基本上能由带腰板、臂充气圈到递减脱漂。通过该项目的基本训练,幼儿熟悉水性,体会水的浮力,控制身体平衡,进一步克服对水的恐惧心理。实践表明,这一安排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首先,恐水心理是幼儿学习游泳的一大障碍,幼儿到陌生环境,或因从小耳闻目睹溺水事件而不敢下水;其次,人体进入水后,当水的深度超过人体重心所在的脐部位置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身体会感到一种向上升起的力,使人站立不稳失去控制,以致喝水、呛水。因此,在幼儿开始学习游泳时,教师除了要求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外,选择45min的浅水区到15min深水区的过渡练习,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消除紧张心理,逐渐习惯和自在,不但可以尽快熟悉水性,还可以为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3.3.2深浅水互换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二阶段。
教学的第2阶段安排4―7次课,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和改进技术动作,按照深、浅水并重的时间分配,30min浅水区教学,游泳基本能掌握短距离的浮板蹬腿和蛙泳配合游,实现由两次动作一次换气到一次动作一次换气的转变,30min的深水区练习,幼儿浮板蹬腿,配合游的距离不断加长,踩水技术也由带漂转变到脱漂。实践证明,这一阶段采用浅、深水并重的交替教学,符合少年幼儿的生理特点,因为少年幼儿的神经活动过程不太稳定,兴奋和抑制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和集中能力较弱。有资料表明,年龄越小,兴奋性集中时间越短,如6、7岁的幼儿,其兴奋性集体时间只有20min左右,10―l2岁则为25min左右。所以,长时间在一个教学位置练习,会使少儿神经兴奋性降低,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浅、深水交替教学,水的浮力、阻力、环境不断变化,不断地给幼儿以新异的刺激,使其保持较高的神经兴奋性,激发兴趣,促进学习水平提高。进行深、浅水并重的教学,还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和竞争的意识。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有个别胆量大的学生,在浅水区学会短距离的配合游,转到深水区就能25m畅游无阻,这对个别胆小的学生能起到带动作用。另外,这种训练安排是突破呼吸关和技术动作产生质变的关键,抓住时机进行合理交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上课时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在浅水区能换气游l0m以后,在浅水区加长距离,经常是游一段就站起来,但是,如果教师及时把他带到深水区陪游,他很快就能游25m,甚至50m,不但突破呼吸关、距离关,而且动作的协调性大幅度地提高。据统计,―般到第6次课,80%的学生才能漂游25m。
3.3.3深浅水互换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三阶段。
教学的第3阶段安排8―10次课,幼儿学习的任务主要是巩固和提高,先是浅水区进行一组长距离的配合游,重点训练幼儿动作协调性,纠正错误动作,然后主要的练习都在深水区,主要进行长距离浮板蹬腿练习与配合游,蹬腿练习贯穿教学训练整个过程,这是因为在技术训练中,腿的技术是训练的关键,先练好腿的技术要比先练习配合技术好处多。首先,腿部动作在游进中增加身体稳定性,保持身体平衡,减少身体的左右摇摆,使身体形成良好的流线型;其次,可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心血管耐力,良好的蹬腿抬高身置,便于配合技术更好地掌握。实践证明,注重培养幼儿节奏强和有力的蹬腿风格,对于基本技术训练有极大帮助,可使运动员在幼儿阶段就形成快速技术的动力定型,对于提高速度素质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练要根据幼儿个人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视幼儿具体情况规定练习的距离与组数。在深水区练习前,首先让幼儿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水中训练想象,因为在训练前,幼儿大脑兴奋性还不高,这样做有利于将幼儿的已有表象在大脑皮层重现出来,解除幼儿心理上的某些消极因素,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激绪;有利于正确技术概念的形成,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见表3),80%的幼儿都能游200―300m,优秀的甚至游到500―600m,20%的能游到50―100m,几乎所有学生都基本掌握游泳技术动作。
3.4幼儿教学法注意事项
3.4.1了解熟悉幼儿心理及各阶段的游泳水平,合理进行浅、深交替的时间分配。
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每堂课结束后及时进行讲评,对幼儿学员的进步和错误予以及时的表扬和纠正。
3.4.2总体上注意多深水练习、少浅水练习。
幼儿学习游泳,多年来都遵循由浅水到深水的规律。但是,如果在浅水中待的时间过长,就必定会影响幼儿学游泳的进程。人人都有危机意识,幼儿的游泳学习只有不断处在危机中,才会更大地激发潜能,深水相对浅水练习更能激发幼儿的潜能,也更能让幼儿适应更加恶劣的环境。
实践证明:对游泳馆学游泳的幼儿与天然水域学游泳的两者进行比较,后者能够很快地学会浮水,在浮水的基础上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适应性较游泳馆学游泳的幼儿强。同龄农村幼儿较城市幼儿能够游泳的比例要大,这是因为他们学游泳的水域存在差异。在游泳馆学会游泳的,一到天然的水域,特别是深水水域,明显地表现出胆怯性。这些都充分说明深水练习对幼儿学游泳的重要性。
3.4.3在幼儿教学中运用游戏。
熟悉水性教学是游泳深浅水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幼儿必经的阶段,其目的是让幼儿体会水的特征,逐步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培养对水的兴趣,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动作,如呼吸、浮体、滑行和站立等动作,为以后学习和掌握各种游泳技术打下基础。在游泳深浅水教学中,辅以游戏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游泳动作,这就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如在深浅水教学中,可以运用“抓鱼”、“吹乒乓球比赛”等游戏。
3.4.4幼儿游泳教学中插入目标设置,增强教学效果。
目标设置是激励动机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设置具体的活动目标,使之成为激励个人努力的动机,从而提高活动成绩。多年来,目标设置与行为或心理的关系在工业或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在幼儿游泳中,可以适当插入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设置,增强教学效果。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运用深水浅的游泳教学方法进行幼儿游泳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1.2幼儿游泳教学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拔苗助长。
4.2建议
4.2.1安全教育要贯穿整个幼儿游泳教学过程。
4.2.2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插入游戏和目标设置,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7-83.
[2]《运动训练学》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冯真.浅谈少年游泳的基础训练[J].游泳季刊,1993.
[5]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编.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吴琼.游戏对幼儿游泳教学作用的研究[J].游泳季刊,2005.
[7]袁艳春.游泳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
[8]安柠.快速学会游泳的教学方法[J].游泳季刊,2005.
[9]左红卫.克服恐惧心理,优化游泳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10]佚名.消除幼儿游泳教学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J].游泳季刊,2006.
[11]黄毅.游泳教学及其速成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06.
[12]杨俊.少儿游泳教学法游[J].游泳季刊,2006.
[13]陈岳祥,刘仕华.初级游泳教学四注意[J].中国学校体育,2006.
篇5
我院从2010年开始组织网络课程建设,已建成了多门的网络课程,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网络课程的重点不清
许多网络课程设计主要是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呈现,而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相当缺乏,甚至网络课程只是作为教师教学材料的网络存储。校园网络教育教学的资源尚未充分发挥,校园网建设相对滞后,网络课程应用受到很大影响,课程教学的网络功能也就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网络课程教学方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一些网络课程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演示这两个环节,尽可能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教材中的章节顺序编排。甚至相当一部分网络教学内容的讲解是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为主,甚至是直接把教材文字放到网络上。但并非根据网络课程的特点优势进行规划教学情景,这样只会使网络课程变成一本电子书而已。
(三)网络课程教学过程性的忽略
一些网络课程仅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呈现,只重视教学资料的作用,而忽视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的作用。网络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教与学上,不能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而忽视教师教的环节。即使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环节上,也缺乏让学生如同进入课堂学习那样融入网络课程的教学环境。网络课程教学应该根据网络的特点重视教与学过程的设计。
二、网络课程教学方式的设计
笔者在2011年申报并建设了《网络广告与动画设计》这门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针对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实行基于工作情景的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教学要求根据《网络广告与动画设计》课程要求,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强调知识向实战的转化,会运用Flash来完成网络广告设计的目标。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网络广告设计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的资源,充分运用网络化教学与多媒体资料。学生掌握Flas制作软件的使用基本操作,使学生掌握网络广告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思想,能够全面运用Flash的各项功能。通过课堂内的理论精讲、课堂外的理论知识拓展学习,以及跟课程相关的实训,建立起电子商务的网络广告设计基础技能,掌握技术制作精美的、较为专业的商务网络广告,灵活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工作实践和网络化生活。课程设计为围绕实际网络广告设计情景而开展,强调的是技能操作,所以在网络课程平台中主要准备设计实例及相关操作步骤。
(二)教学设计《网络广告与动画设计》是采用真实的工作模式,以网络设计公司作为背景,接收到广告主的工作任务后,以实际广告企业工作流程设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设计教学情景。网络课程平台不只是一个教学平台,更是一个工作环境平台。以下就《网络广告与动画设计》这门网络课程来讨论其教学情景的设计。
1.教学情景设计思路
首先,教学情景设计中必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课程教学情景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每个学习任务都按以广告设计的具体项目工作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实现知识的选取和重构,进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第二,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第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的问题,同一项目提出不同程度的任务要求,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向新难度挑战,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习到技能,整体上不会因项目设计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情况。就本课程而言,所有教学模块均是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在设计教学情景时,特别注重教学难度由浅入深地实施工作任务,同一工作任务也设定不同难度的任务要求,以解决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差异化的问题。
2.教学实施设计
将教学环节按网络广告常见的类型进行分类,按类型设置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课程内容安排遵循学习基本规律,符合心理学理论依据。根据广告设计公司的实际工作情景进行项目设计。通过仿真现实企业工作环境,模拟现实企业的岗位和工作职能,仿真现实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完整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模拟企业实践教学以广告设计企业为背景,订单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广告设计工作任务过程完成整个业务过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下达设计目标,学生按目标提出设计脚本,根据脚本制定设计方案,最后把作品实施并提交展示。完成作品后相互进行评比,最后进行经验总结。这种模拟企业工作流程课程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法的精髓。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将他们的个性充分展示。将枯燥无味的软件学习变成趣味性学习。
3.教学环节设计
把广告与动画设计课程按教学培养目标划分阶段进行,安排四个阶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一阶段为操作演示,第二阶段为摹仿实践,第三阶段为流程改良,第四阶段为创意发挥。每个阶段会根据工作任务构建典型的工作项目,有该阶段的目标和要求,由易入难。针对广告与动画设计课程不同阶段,在第一阶段操作演示中,其目标是能熟练掌握动画制作操作技能。在本阶段中,选用篇幅尺寸小的广告,因为这类广告的特点是小巧灵活、易设计、难度低,而在这个阶段学生特点是初入门,对广告设计还很模糊,教学顺序是教师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再跟随操作训练。在第二阶段摹仿实践中,选用篇幅中等的广告,这类型的广告设计创意相对简易,但对制作操作有一定要求,这时学生要能初步分析广告设计中所用的技术方法,并能独立进行仿制,而教师则只是对实例进行技术要求分析,学生从分析中领会制作过程。第三阶段流程改良;选用篇幅较大的广告,这类型广告表现需要较多的创意及较为繁琐的制作过程,本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能按照现成案例进行制作,还能对案例设计的流程或方法进行改良。其教学方式为教师给出案例设计流程,学生对设计流程、方法进行改进,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设计及制作过程。第四阶段创意发挥,在本阶段则不再限制广告类型,教师以广告主的身份提出广告制作的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先给出设计方案,包括广告类型、广告创意特点以及广告实施预期效果,教师认可设计方案后再让学生进行设计,本阶段目标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教师提出的广告需求进行制作,教师以广告主的身份向学生提出广告制作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有自己创意的广告设计。在四个不同教学阶段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把其分成四种层次,第一层次面向的是个别技能操作基础较差或就业方向不在电子商务技术范围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标要求是能对动画广告设计有体验;第二层次面向的是部分能操作软件进行动画制作的学生,学习目标要求是能对某一具体动画广告作品进行分析,并复制出该作品的制作方法;第三层次面向是能进行简单动画广告制作的学生,学习目标是对某具体动画广告作品采用多种的方法来实现作品的制作;第四层次面向是少数能进行动画广告设计的学生,学习目标是以工作任务形式来实现自主设计。在四个教学阶段中,越到后面层次分化越明显,采用这种分层教学设计,可把学生分类进行差异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的能力差异性,每个阶段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技术技能,因此要求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项目,而教师则注意发掘技术技能较强的学生。同一项目给出不同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技能需求,即越到后面阶段,学生层次差异越大,则同一项目要给出四种不同要求,以达到学生差异化培养的教学目标效果。
4.教学效果评价
对2009级、2010级及2011级的电子商务学生共计400余人进行调查,对于本课程而言,网络课程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环节设计,改变过往以教材顺序教学。以往这种顺序教学,越到后期教学越困难,因为会有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学得好的不满足课堂教学,而学得不好的则跟不上教学进度。采用了网络课程教学后,学生均反应这种教学能对自己学习有帮助,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来进行学习,评教满意度也从以往的88分提升到95分。
三、网络课程情景设计实施中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课程建设理念要落到实处,最终在网络平台上体现课程学习情景设计效果,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则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其一,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景设计,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设计方案、项目内容编写等都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并发挥改革的创造力。其二,掌握情景设计开发技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的重心是如何按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景,对于课程情景设计者来说将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比如:如何确定情景项目内容,如何进行任务难度设定,如何分析编排任务工作流程等。其三,多重学习差异的学生学习能力调节,差异化的教学情景任务设计,工作任务基于学生不同能力偏好、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来设计。
四、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最后分析评价其结果的决策过程与操作过程。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应该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种工具和资源,网络课程平台的学习环境不仅包含网络课程的资源、活动、练习、作业,还包括知识传授方式和各种资源的载体,这一切都使网络课程环境复合化。
在网络平台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对虚拟环境的设计,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乏味无趣,从而无法保证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重视网络学习环境的创设,首先以平台中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启发和带动学生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学生们创建良好且符合教学内容情境的学习环境,并提示知识结构和知识联系,使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的探索过程。其次,要为学生创设交流环境。给学生提供机会,营造一种民主、科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尝试、体验科学交流活动的精神享受与乐趣。教师在学生交流中要适度引导、参与、激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能不断地拓宽思维,掌握知识。在情境设计中,应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良好的学习情境还有利于将学生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驱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唤起探究和发现的心向,从而主动地学习。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情境设计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生活中与课程相关的熟悉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者在分析、设计内容时,应该精心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知识之中,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引导他们不断思考,一步一步深入学习。以问题为导向不仅要给学生设置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独立探索或协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基本参照点是工作过程,要求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设置教学情景。首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开始考虑,制定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采用新的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其次,设计工作任务,针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加工,从而得到情景任务。再而,确定学习领域,确定学习领域需要通过四步:分析职业工作过程、描述职业行动领域、评价选择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最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学习情景设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是要获得某项知识点的知识、技能及其组织关系,参照点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二是每个学习情景都要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以具体企业项目为代表来组强设计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是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工作过程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典型产品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托,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课程体系并选择教学内容。学习情景的设计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载体设计体现课程建设的水平。彻底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实现知识体系按工作过程体系的重构,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网络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教学方式的重新构造。
篇6
关键词 服装广告 全英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服装广告学(Fashion Advertising)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交叉专业课程。它集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美学等为一体。全英文课程的开设,不论对于专业教师或是学生都是个很大的挑战。如何不让全英文课程沦为单纯的翻译课程,是全英文教学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设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为课程建设目标。为达到上述目标,本课程着重如下几点的建设:
(1)参与性。通过搭建师生参与课程的互动平台,引导学生项目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主持了校创意实践服装展示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主要是通过实体和虚拟展示手段,为服装广告、展示等课程提供教研平台。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该平台开发了一些项目,让学生适当地参与。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境教学的结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践性。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社会适应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本课程的设计,希望通过实践环节的强化,来增强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比如,课程中设置了一个“Presentation”环节,要求学生针对广告课程,课下做一些主题研究。
(3)引导性。作为应用类的课程,授课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是行业导师。服装广告内容繁多,从广告调研、策划、创意、制作直至媒介,代表着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每个学生的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都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较强;有些学生则擅长创意和制作。所以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探索各自不同的兴趣方向。
2 教材选择
选择教材是一门课程的开课基础。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针对广告学的英文教材,通过一段时间的筛选,我们锁定了《当代广告学精要》(Essentials of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这本教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对课程教学的莫大帮助。好的双语教材选择要点,总结如下:
(1)拥有完备的教辅内容。在对比中外数本不同教材之后,笔者切实体会到经典教材对于教辅资料编撰的用心。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教材,只是单纯地罗列课程章节内容、案例和课程思考题。但对于全英文教学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是全英文授课,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比普通课程更多的时间备课。这也要求教材能够提供尽量完备的教辅资料。本课程选用的阿伦斯的教材,就拥有海量教辅资料。从课件、教师指导到视频、网络资料应有尽有,让教师节省了大量资料准备时间,从而将注意力专注于课程准备上。
(2)具有国际视野。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广告在国外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理论体系。全英文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汲取国外专业课程的精华,体会理解先进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国外的教材,索然在结构框架和内容编排上与教师一般的授课习惯不尽相同;但是一些经典教材,仍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首先,国外经典教材的逻辑严密完整。比如我们选用的《当代广告学精要》(essentials of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它对当代广告的基本理论、沿革、经济社会与法规层面的思考直至理解广告目标受众、广告策划、广告创意过程、接触受众、整合营销传播等一系列理论进行了精细的梳理,体现了最新国际的广告学的研究成果。
3 教学方法
(1)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师主导教学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情境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体验服装广告的内涵。如在广告创意与制作中,结合学校的服装展示活动,让学生根据主题进行会展广告招贴的设计,独立完成广告创意和平面设计,对个人设计方案展开评比,选出最佳创意、最佳文案和最佳设计等奖项。组织英文广告辩论赛、穿插广告软件学习模块。这些环节设置,大幅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专题学习小组。以四个同学为一小组,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课前预习和专题研讨。由于全英文课程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不出一刻钟就会走神,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要想上好课,必须双重“备课”,教师备好课,学生也要“备好课”。
(3)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展课堂空间。适时地拓宽网络课堂和虚拟课堂,利用新型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课堂时间、地理上的限制。比如建设课程网站,设置包括主题讨论、广告资料链接、优秀作业在线展示 、有问必答等互动板块,打破传统课堂45分钟的界限。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利用飞信将每个班级编组,学生如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通过飞信提问。同时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补充资料可以通过飞信及时传递给学生。通过拓展课堂空间、共享资源,使之成为“活”的课堂。
4 结语
服装广告全英文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教师角度来说,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出发点,来选择合适教材、优化教学环节和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设计上,应突出参与性、实践性和引导性,意在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在此基础上,需要注重选择经典教材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材选择上,应该具备国际视野,同时兼具海量的教辅资料,从而能够使教师脱离繁重的资料准备,专注于备课;在教学方法上,秉承课程特点,提倡课程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数字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霞.关于高校双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2(5).
[2] 崔淼.专业实践应用课程的双语教学反思:以“广告心理学”为例[J].消费导刊,2009(8).
[3] 顾永琦,董连忠.香港双语教学尝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现代外语,2005(1).
篇7
一、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促进数学课程发展的众多动力中,没有比社会发展这一动力更大的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政治方面的要求。
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目的性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服务。这就要求数学课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做出贡献。当今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在信息社会里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管理和生产工作;社会财富增加要更多地依靠知识;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周期和人的职业寿命都在日益缩短,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必须把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到极重要的位置,而且要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实用性
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可以运用于解决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运用于训练人的思维。应该精选现代社会生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作为数学课程的内容。另外,还要考虑其他学科对数学的要求。数学课程还应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加进其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如计算机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离散概率空间、二项分布等概率初步知识。
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也广泛用来训练人的思维,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要使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思想方法。
(三)思想性和教育性
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国家兴旺发达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应当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就要求数学课程适当介绍中国数学史,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课程内容,有意识地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的观点。 《实验教材》用“精简实用”的选材标准来满足这些要求。
二、数学的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一)中学数学课程应当是代数、几何、分析和概率这四科的基础部分恰当配合的整体
数学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基础数学的对象是数、空间、函数,相应的是代数、几何、分析等学科,它们是各成体系但又密切联系的。现代数学中出现了许多综合性数学分支,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研究的思想方法也是它们的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代数、几何、分析在相邻学科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所以中学数学课程应当是它们恰当配合的整体。曾经出现过的把中学课程代数结构化(如“新数”)的设计方案。“以函数为纲”使中学数学课程分析化的设计方案都不成功,正是没有满足这一要求。
(二)适当增加应用数学的内容
应用数学近年来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和领域,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这种形势也要求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有所反映。从“新数运动”开始,各国数学课程内容中陆续增加了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的初步知识。这一方面说明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说明数学的发展扩大了它的基础,对中学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需要,“离散数学”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中学数学课程中应当增加离散数学的比重。
(三)系统性
基础数学,包括代数、几何、分析到19世纪末都相继奠定了严格的逻辑基础。到本世纪30年代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用公理化方法,使整个数学结构化。任何一个数学系统都可以归结为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这三种母结构的复合。经过用公理化方法的整理,使数学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系统的整体结构。因此,作为符合数学知识结构要求的中学数学课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
(四)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现代数学进行着不同领域的思想、方法的相互渗透。许多曾经认为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数学分支,现在已建立在共同的统一的思想基础上了。 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科学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我们应该体现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实验教材》以“反璞归真”的指导思想来满足数学学科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数学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认知发展,要经历多种水平,多种阶段。认知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基于这些规律,要求数学课程具有:
(一)可接受性
教学内容、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主要依赖于数学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旧意义同化,从而形成更为高度同化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它包括输入、同化、操作三个阶段。因此,作为数学课程内容要同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有密切联系。其抽象性与概括性不能过低或过高,要处于同级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使数学课程内容被学生理解,被他们接受,才能产生新旧知识有意义的同化作用,改造和分化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二)直观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由具体运算进入了抽象运算阶段,但是即使他们在整体上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抽象运算的水平,在每个新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仍然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他们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仍采用具体或直观的方式去探索新概念。因此,数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不拘泥于抽象的形式,着重于向学生提示抽象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其本质。也就是要“反璞归真”。
(三)启发性
篇8
一、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促进数学课程发展的众多动力中,没有比社会发展这一动力更大的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政治方面的要求。
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目的性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数学课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做出贡献。当今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在信息社会里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管理和生产工作;社会财富增加要更多地依靠知识;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周期和人的职业寿命都在日益缩短,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必须把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到极重要的位置,而且要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实用性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可以运用于解决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运用于训练人的思维。应该精选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作为数学课程的内容。另外,还要考虑其他学科对数学的要求。数学课程还应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加进其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如计算机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离散概率空间、二项分布等概率初步知识。
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也广泛用来训练人的思维,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要使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思想方法。
(三)思想性和教育性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国家兴旺发达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应当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就要求数学课程适当介绍中国数学史,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课程内容,有意识地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的观点。
《实验教材》用“精简实用”的选材标准来满足这些要求。
二、数学的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一)中学数学课程应当是代数、几何、分析和概率这四科的基础部分恰当配合的整体数学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基础数学的对象是数、空间、函数,相应的是代数、几何、分析等学科,它们是各成体系但又密切联系的。现代数学中出现了许多综合性数学分支,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研究的思想方法也是它们的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代数、几何、分析在相邻学科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所以中学数学课程应当是它们恰当配合的整体。曾经出现过的把中学课程代数结构化(如“新数”)的设计方案。“以函数为纲”使中学数学课程分析化的设计方案都不成功,正是没有满足这一要求。
(二)适当增加应用数学的内容应用数学近年来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和领域,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这种形势也要求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有所反映。从“新数运动”开始,各国数学课程内容中陆续增加了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的初步知识。这一方面说明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说明数学的发展扩大了它的基础,对中学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需要,“离散数学”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中学数学课程中应当增加离散数学的比重。
(三)系统性基础数学,包括代数、几何、分析到19世纪末都相继奠定了严格的逻辑基础。到本世纪30年代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用公理化方法,使整个数学结构化。任何一个数学系统都可以归结为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这三种母结构的复合。经过用公理化方法的整理,使数学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系统的整体结构。因此,作为符合数学知识结构要求的中学数学课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
(四)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现代数学进行着不同领域的思想、方法的相互渗透。许多曾经认为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数学分支,现在已建立在共同的统一的思想基础上了。
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科学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我们应该体现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实验教材》以“返朴归真”的指导思想来满足数学学科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数学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认知发展,要经历多种水平,多种阶段。认知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基于这些规律,要求数学课程具有:
(一)可接受性教学内容、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主要依赖于数学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旧意义同化,从而形成更为高度同化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它包括输入、同化、操作三个阶段。因此,作为数学课程内容要同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有密切联系。其抽象性与概括性不能过低或过高,要处于同级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使数学课程内容被学生理解,被他们接受,才能产生新旧知识有意义的同化作用,改造和分化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二)直观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由具体运算进入了抽象运算阶段,但是即使他们在整体上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抽象运算的水平,在每个新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仍然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他们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仍采用具体或直观的方式去探索新概念。因此,数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不拘泥于抽象的形式,着重于向学生提示抽象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其本质。也就是要“返朴归真”。
(三)启发性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的水平。现为发展程序尚未成熟,正处于形成状态。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一定的靠智力解决的任务,但只要有一定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就有可能完成任务。数学课程的启发性就在于激发、诱导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不断地使“最近发展区”的矛盾得到转化,而进入更高一级的数学认知水平。
要使数学课程真正具有启发性,需要克服两种偏向:第一,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甚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愿望。第二,内容过于复杂、抽象。超过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学生将会由于不能理解它,产生畏惧心理,最后厌恶学习数学。
布鲁纳曾指出,向成长中的儿童提出难题,激励他们向下一阶段发展,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数学课程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这是课程内容启发性的体现。
《实验教材》用“顺理成章、深入浅出”的指导思想来体现以上诸要求。
四、三方面需求的和谐统一
上面分别考查了三个方面对数学课程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有时互为前题,互相补充,而有时却是彼此矛盾的。这导致了数学课程设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何才能使这三方面的要求和谐统一呢?从《实验教材》11年的实验中形成了16字指导数学课程设计的思想,比较恰当的统一了以上三方面的需求。这16字的指导思想是“精简实用、返扑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精简实用”是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它恰当地表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正确关系。由实际到理论,就是由繁到简,把实际中多样的事物、现象,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道理,这就是理论。而只有精而简的理论才能用来“以简驭繁”。所以“精简实用”在科学上的意义就是要寻求真正具有普遍性、简明扼要的理论。要做到精简,必须抓住重点。教材中普遍实用的最基础部分,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通性、通法就是重点。中学数学课程内容应是代数、几何、分析和概率这四科的基础部分恰当配合的整体,这样做既可满足社会的需要、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又可满足可接受性的要求。其中普遍实用的最基础部分是代数中的数系,最普遍有用的是数系的运算律(“数系通性”);解代数方程;多项式运算;待定系数法。几何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导学生研习演绎法,要点在于让学生逐步体会空间基本性质的本质与用法。平行四边形定理、相似三角形定理、勾股定理可以说是欧氏平面几何的三大支柱,它们也就是把空间结构全面代数化的理论基础。用向量把几何学全面代数化,讲向量身体、解析几何及其原理,这些就是几何课的重点。分析的重要内容除函数、极限、连续等分析学的基本概念之外,变化率是要紧的概念。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逼近法。
“返朴归真”就是着重于教学生以基础数学的本质,而不拘泥于抽象的形式。初等代数最基本的思想、最重要的本质就是那些非常简单的数的运算律,它们是整个代数学的根本所在。把它形式化,也就是多项式的运算和理论。传统的代数教学从多项式的形式理论开始,学生不解其义,感到枯燥。《实验教材》返朴归真,先讲代数的基本原理就是灵活运用运算律,首先用以解决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学生自然地觉得应该有一个多项式理论,然后再讲多项式,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多项式的来源与本质。“这就是返扑归真”的一个实例。
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基础数学的本质,突出其教学是把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统一起来的重要一环。把知识看作一个过程,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掌握思想脉络,学生的数学才能才发展起来,要学生“会学”数学,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会“数学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教材》一开始就突出了用符号(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集合的思考方法,在几何和代数中都十分重视。经常训练学生从考虑具体的数学对象到考虑对象的集合,进而考虑分类等问题。
函数的思考方法,考虑对应,考虑运动的变化、相依关系,由研究状态过渡到研究过程。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与综合、转化、推广与限定(一般化与特殊化)、类比、递推、归纳等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都分别得到强调。
“顺理成章”就是要从历史发展程序和认识规律出发,“顺理成章”地设计数学课程。数学是一种演绎体系,有时甚至本末倒置。这正是数学本身的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相矛盾的所在。正确处理这个矛盾,使这两方面的要求和谐统一,课程设计就既不能违背逻辑次序。更要符合认识程序。因此,要参照数学发展历史,用数学概念的逐步进化演变过程作为明镜,用基础数学的层次与脉络作为依据来设计数学课程。数学的历史发展经历过若干重要转折。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认识数学的过程)有一致性。数学教材的设计要着力于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合乎规律地实现那些重大转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顺理成章地由一个高度发展到另一个新的高度。在基础数学范围内,主要经历过五个大的转折。
由算术到代数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实现这个转折,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讲清代数的基本精神是灵活运用运算律谋求问题的统一解法。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是第二个重大转折。要对空间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加以系统的观察、分析与实验,建立“空间通性”的一个明确体系,达到“探源、奠基与启蒙”三个目的,然后引进集合术语并以集合作工具,讲清一些基本逻辑关系、推理格式,再转入欧几里得推理几何。第三个转折是从定性几何到定量几何,即从综合几何到解析几何。要对几何问题谋求统一解法,出路在代数化,首先要把一个基本几何量代数化,就得到向量的概念,然后运用欧氏空间特有的平移、相似与勾股定理等基本性质引起向量的加法、倍积与内积这三种向量运算。这样就把窨的结构转化为向量和向量运算。这样就把空间的结构转化为向量和向量运算这种代数体系,因而空间的基本性质也就转化成向量运算的运算律。换句话说,向量的运算律也就是代数化的几何公理。这样就实现定性几何到定量几何的转折。向量是这个转折的枢纽。第四个转折是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这在概念和方法论方面都有相当大幅度的飞跃,需要早作准备。初中二年级已引入三角函数的初步概念,初三正式研究各种函数,到高一、高二的代数与解析几何中,就逐步讲座到连续性、实数完备性、切线等概念。数列、逼近的思想也早有渗透,到高三进一步突出逼近法研究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等变量数学问题。第五个转折是由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性数学。在代数之后引起概率论初步。
上述数学课程设计,既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又突出了几个转折关头,缩短了认识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提高数学教学的思想性。
“深入浅出”就是要学到应有的深度,才能浅出。许多事物和现象表面上各不相连,但是把它们提高到适当的高度来看,这些事物和现象就会有一种统一的理论串连其间。因此,如果没有掌握到这种枢纽性的理论,就无法回头用理论来统一一系列繁复多样的实际。所以数学课程的设计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掌握枢纽性的理论。“占领制高点”,才能居高临下,一目了然。把数学课程搞得浅薄,砍掉具有枢纽地位的基础理论,把数学课程变成一本支离破碎的流水帐,一来难懂,二来无用,所以深入浅出的要点在于教好那些具有枢纽地位的基础理论。
篇9
一、课程设计应是专业化和个性发展的融合
研修培训面对着个性鲜明的教师,所以,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对学员进行需求分析。如果缺乏对教师语文专业作针对性分析,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就缺乏实用性和全面性。就如有的语文研修课程设计,以专家讲座为主要板块,把宏观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作为研修课程核心,不顾“语文”的特性,内容空洞而枯燥;有的虽以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和反思培训开展研修,但如“蜻蜓点水”,研修形式呆板,不顾学员的个性,理论和实践成了“两张皮”,学员在研修培训时叫苦连天。
此处的“专业化”,指“语文”的“专业化”,其实质是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全面提升语文教师读、写、听、说、用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作为母语教学,语文专业化应是研修课程设计的主线。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准确定位语文专业内涵,体现对语文专业化内涵的理解,把一线名师和一线教师对接,如设置课程模块有:“语文教育史漫谈”“名师心路历程”“教材研究探寻”“语文小专题研究路径”等等,充分利用语文专业研究最新前沿信息,用身边语文名师较高的哲学境界、广阔的视野,促进教师思考和感悟。笔者在具体的培训中,通过语文名师进课堂,在具体课例中感受名师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如设计课程“语文教学个性化研究”“写作教学本位回归”“古诗教学本真”等具有语文专业化实质的研修课程,由于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专业化内涵,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由于参加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者教龄一般在8年以上,但他们同时承担了繁琐工作,研修学习的质和量得不到保障,合格教师要进一步成为骨干教师,还需要系统吸纳学科前沿知识。为此,还应增加“儿童文学发展与语文教育”“漫画、绘本与网络时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西方母语教材解读”等专题,增强语文课程时代性内涵,加强教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
也有的语文研修课程的设计,虽然也以语文教学设计为主干,3年一轮的培训以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设计的讲座和课例分析为核心,看似满足学员在教学实践中的需求,在部分学员评价中获得好评,但没有满足语文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需求。语文研修课程设计还要充分研究教师个性化教学行动,以教师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研究中进行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语文课程设计,切实落实教学行为跟进和全过程反思,融合教师语文的个性发展。
作为全程培训设计,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教师个性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对于他们暂时还没有意识到的、深层次需要的内容只能采取多角度培训方式,甚至布置量化要求,使学员在学习中逐渐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如一些骨干教师,可在设计“同课异构”“与名师同行”等研修主题中,充当主角和专题发言人,给他们提供提前研修的机会,并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语文教学研究的要求,完成比一般学员难度大的语文教学设计及更有理论深度的语文教学反思小论文。而对专业意识较被动、教学积淀较薄弱的教师,可在设计“教材研读”“语文的观课和评课”等研修主题中,多给他们提供发言、讨论的机会,留下足够的时间,为他们解答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困惑,要求他们完成小学语文教学法有关的知识梳理的小论文。
设计语文研修课程模式,应立足于调动教师自我反省意识、研究的态度和及时的经验总结,如在语文研修设计时,把“集中研修”和“在岗研修”相结合,如“学员献课及研讨”“与名师同课异构”等,专家和名师一线引领,和名师、专家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全程跟进。让教师建立理性思考,用语文教育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生动、鲜活的案例背景下的情景学习,正切合建构主义学习观,让教师参与到真实情景中学习,形成有效培训。当真正形成了独立的研究意识和反省思维时,教师才能成为骨干教师。跨学科语文课程研修课程设计,将使教师体会到生命质量与教师职业发展是多赢的,并力图丰富教师职业和生活情感,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语文教师丰富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思维,将有益于面对鲜活的学生和来自各阶层的家长,在解读教材、分析问题方面就可以高瞻远瞩、收放自如,面对日益综合化的课程时”,[1]就“有源头活水来”。
二、课程设计应为教师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服务
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实现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但是,现在的一些课程设计未曾顾及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只是从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层面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员需求不够了解,缺乏对教师身心发展的分析,没有对学员进行“量身打造”,忽视了语文教师身心发展的需求。比如,有的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只是设计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研究,缺失对教师职业情感、职业内涵和价值观的研修,没有关注教师作为社会性的人,作为独立成长的个体,课程设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以教师为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教师个人的生活,教师的生活本身又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有研究认为“单一的教师职业发展,势必人为隔离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使教师陷入双面人格的冲突中”。[2]可见研修培训应为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服务,其内核还应以教师身心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
如设计“教师课例反思研究”课程模块,并设置完整而科学的“跟岗研修”制度,让一线名师引领,师徒结对。基于基本观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培养学员的反思技能和反思技巧,培养他们自我反思的习惯,养成教师的研究意识”,[3]如设计课程“语文教师小专题研究”“语文校本专题研究”等,梳理教学实践中的兴趣点或困惑点,进行小切口专题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明确其在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职业发展水平,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发展心态。
语文研修课程设计面力求宽,内容尽量丰富。如心理学类,“语文教师心理调试与幸福生活”,艺术类“书画艺术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口语艺术和社交礼仪”“人际交往和理财技巧”,适当增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专题,拓展教师视野,满足教师身心发展和谐需求。
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应成为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主线,通过与名师“同课异构”实践和研究,名师的教学风格渐渐渗透、滋养教师,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这样站在名师肩头,语文骨干教师的素养会渐渐提高。同时,设计研修课程应以经验总结和反思研究为核心。如:设计研修模块“教育名著解读与欣赏”“教育电影赏析和反思”等,学员共同阅读古今中外经典教育名著,共同观赏电影《地上的星星》《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等,通过研讨书中蕴含的语文教育教学的细节,通过影片中感人至深的画面,从另一个角度,打通教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的通道,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体的教学智慧。如电影《地上的星星》所描述的情景,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有了教师的点拨,重建信心,找寻到阅读的兴趣。有试听冲击,有画面感染,有同行感同身受的研讨,并从中反思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将让教师的身心滋养在名著、音乐、美术和多元视角、多元文化中。
三、课程设计应为教师搭建全方位的交流和共享平台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制度的建设及评价体系形成尚处于理论研究层面,操作层面缺乏一定的引领和规范,处于自发、自为实践中,缺乏课程研究和开发自主性,整个研修过程没有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如何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应关注语文教师的成长历程,进行系统研究和成果提炼。
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缺乏专业性操作指南,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虽呈现“百花齐放”局面,虽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和地方特色,但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尚未形成系列专业化操作体系,没有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比如,有的研修课程设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修呈序列化,但学员在研修期间的实践和反思如何及时得到反馈和交流,学员平时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与研修如何对接,如何及时整理和资源共享,尚处于混沌状态。
搭建全方位交流和共享平台,应是语文研修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发挥参与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补充,在同伴的思想碰撞、交流中,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
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应以搭建交流和共享平台为主线,课程设计的专题如“精彩瞬间”“我读童书”“聊书吧”“书画赏析”“音乐涤荡”“语文教学细节回放”等等,激发教师进入交流平台,分享和共创鲜活教学资源。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将见证教师的成长,记录他们教育行动中的足迹。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还应“关注教师理智行为、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热爱和了解、对学校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和现有生活方式的选择”,[4]发挥共享平台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由于参培教师个体呈现出差异性,有一些教师,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学生,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特别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论知识,他们初步把握了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动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5]同伴互助的课程设计平台,形成培训学员“精英团队”,通过长期而有专题的互动交流,将起到双赢的效果,也会为教师成为学者型名师做好储备。
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搭建高效有层次的交流平台,分层次设计交流和共享的主题,从初级的“会话沙龙―每周一书”,到中级的“习作探寻博客”,再到高级的“语文的知和行(电子图书)”等,用同伴互助、导师引领方式,让教师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拓展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这种方式,比集中的理论讲解,更易被教师理解和吸收。设计研修专题,可从初级的群聊话题“语文课外阅读”“面对网络阅读”“我看娱乐文化”等,到较复杂专题呈现如“名师教学风格启示”“教师下水习作赏析”等。还可汇集、整理、出版参研教师的随笔或文章,把语文教学方法和研究,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使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还应在平台交流和共享中,设置讨论专题,加强纵向的理念引领,如“名师教学风格解读”“教师职业规划”“儿童绘本阅读研究”“语文与网络语言”等等。在交流和共享中,参培教师以其原有的文化积累和教育教学经验,去填充、确定研修课程设计中的空白点和定点,从而丰富和延伸语文研修课程内涵和空间。同时,与名师同行的教师常态性的教学实践,将形成语文学科发展共同体。
虽然在课程设计方案中出现了“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培训方式,课程设计也千姿百态,但语文研修课程设计,针对语文教师,“什么是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的参与式?”“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的互动式的内涵和呈现方式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亟待研究和探索。再者,如何从学生层面去评价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效果,需要持续实践和跟进研究,寻求切实有效、科学的操作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张进宝,宋媛.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8).
[2]苏尚峰,张景斌.教师教育中的理解与视域融合[J].教师教育研究,2011(3):23-3.
[3]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
[4]邓睿,王健.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催生教育家的现实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1(3).
篇10
【摘 要】长期以来,倡导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是课程改革中的共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时代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开辟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引导、点拨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前颇具争议的话题。文章结合新课标中高中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谈谈如何才能提高通用技术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
关键词 自主学习;实践活动;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38-02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用技术是除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另外,《全日制义务教育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了实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目标,笔者结合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实际,大力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下就是笔者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学习动机去激励他们、推动他们。动机可能是外部动机,也可能是内部动机,但最重要的是内部动机——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程知识的兴趣、向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笔者认为,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至关重要。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的机会和空间。通用技术的教材设计给了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以苏教版为例,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素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案例,自主思考,而教师应该一改以往“主角”的角色而成为一名“导演”,统领整个课堂,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例如,在《技术与设计Ⅰ》第一章第三节《技术未来》一节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技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围绕教材第P20页,组织学生展开辩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辩论中思想得到升华。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
二、善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通用技术是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因此,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新和创造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设计和制作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设计是一切技术活动的核心过程,而实践动手制作则是技术设计转化为实际成果的重要途径。学生空有理论没有实践,就犹如“纸上谈兵”,因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用技术,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再从实践回到课堂,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笔者几年的通用技术教学经历也深刻验证了这一点,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对通用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技术与设计Ⅰ》第二章第三节《技术试验技术试验及其方法》一节中有一案例分析: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的试验报告,试验的目的是探究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案例详细给出了一份试验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但是,如果课堂上采用教师直接讲解或者选择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那这个案例就会变得很浅显、枯燥,就失去了一个案例所应发挥的作用和价值。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确这是一个什么试验,目的要研究什么。然后,再组织、引导学生去实践,探索纸张的不同结构对强度的影响,通过学生亲身动手试验,去尝试、去总结,根据实践的发现去写一份试验报告,这样有素材、有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去写试验报告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再如,在《技术与设计II》第一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中,教材选取了很有代表性的中式古典建筑和西方现代结构这两个典型的案例。由于条件限制,在通常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作为教学素材,而笔者的做法则是带学生参观学校的校史楼。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观察到飞檐这一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屋顶结构,直观地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经典结构,深化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情。虽然能够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也是笔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是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及时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持续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他们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地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成功,矫正错误”。教学评价的形式主要有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例如,在讲《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内容中,要求学生设计属于自己的便携式小板凳,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把原材料分配给各个小组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设计出小板凳模型。在这个环节中,笔者给学生介绍了各个结构和连接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方案构思。随后,笔者让各小组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讲解他们的设计理由和构思。其他小组在听取了汇报之后,分别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笔者就此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肯定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意见。在成品制作完毕之后,在全班进行了一次“小板凳评比”,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在通用技术课堂上,教师设计出能反映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练习或活动之后,应尽可能让学生动笔练习、动手操作、动手表演,教师从学生的练习、操作、表演中进行判断,形成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持续性。
“自主学习”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是目前广为推广的学习方法,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把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探究、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即自主学习空间应该成为通用技术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通用技术课堂才能焕发活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杨九俊.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冯穗文.论通用技术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编辑:朱泽玲)
课改短消息
我国2017年基本实现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革、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下发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
《方案》明确要求,到2015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2017年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接入,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所提出的目标任务。“三通两平台”,即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