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

篇1

关键词: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听力课程;课程设计

一、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听力课程现状分析

汉语历史底蕴丰富,形式复杂成为,使用人数最多,现如今已成为主要交流工具之一。然而,对于非母语目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并非易事。其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汉语的日常交流认识不清,甚至没有完全理解汉语使用语境差别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结合当地语言习惯、文化习俗等,只有理解了不同语境差异,才能更好地使用汉语。除此之外,就需要对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听力课程有一定的提升,提高留学生语言课程的学习效率,使其更好更快地掌握一门语言。想要掌握好一门语言,做好“听”、“说”、“读”、“写”四大方面无疑是学习语言的首选方法。当然,听力便是提高语言能力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学好听力课程极为重要。然而,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公,是影响听力课程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决定着听课效果的好坏。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自身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等等都影响着听力课程的效果。下面我们就简要分析当今时代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听力课程的现状,探讨现阶段留学生在听力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于汉语的结构、形式、内容复杂,对于非母语的留学生来说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语法及文化背景都是极其陌生的,也是十分困难的。在听力课堂上,听力材料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从易到难,加之播音语速快,需要留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材料中的含义,这对留学生听力及理解能力有着巨大挑战。因此,听力课程至关重要,是对语音的掌握和训练,是考验学生记忆能力、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综合应用与提升。正是因为难度大、压力大而学习效果不明显大大地降低了留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出现心慌、烦躁乃至厌学,对汉语逐渐丧失了兴趣。其次,教学模式的单一也让学生听课效率降低。在现今高校教师往往不注重授课方式的改变,无论针对哪一水平语言能力的学生,都采用让学生听说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去表达,长此以往,其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课堂沉闷无趣,学生渐渐丧失兴趣乃至信心。因此,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地去关注留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多多去听,多多去读,虽然需要鼓励学生去勇于表达自己,但是如果没有反复大量地听,学生所了解的知识面也是狭窄的,因此,了解学生的特征,抓住学生的特点,听和说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诱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此,了解现阶段中高级留学生听力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去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增强其自信心,使其轻松快乐地学习,更好更快地掌握一门语言。

二、影响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听力课程的因素

(一)汉语基础对中高级留学生听力课程的影响

在众多研究中可知,汉语基础是一项首要的关键影响因素。汉语基础扎实的留学生个体对汉语听力中出现的较难懂词汇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更高。汉语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语种。在汉语听力的课程设计中,如果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则很难推敲出文中的意思。这就要求留学生对汉语的掌握有一个初步的积累,并能通过已获得的汉语知识来进一步推敲出其代表的引申含义。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能力的获得都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基础越好的中高级留学生的听力水平也就越高,理解能力也越强。因此汉语基础水平与留学生听力能力成正相关。

(二)性别对中高级留学生听力课程的影响

研究显示,性别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男性的思维方式多数偏向于逻辑性思维,这种思维体现在学科的导向上偏向于数学和理综,而女性的思维刚偏向于感性,这种感性的思维投射在语言的习得上能够产生出较好的语感,从而推动语言学习向更深层次的阶段发展。研究者获取了100个样本数据,并对这100个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结合留学生听力课程环节的设置推导出不同的性别在语言听力习得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数据表明,同年龄段的女性比男性在语言听力习得方面更有优势,但语言听力能力在笔试测试中的佼佼者则多为男性,这种差异从另一个方面也验证了男性的逻辑性在语言听力习得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年龄对中高级留学生听力课程的影响

年龄对中高级留学生的听力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接受度和运用能力都在不断的退化。相比于年轻人,年龄的增长会阻碍个体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影响他们对语言最终的运用能力。在听力课程的设计中,设计者也往往会加入一些时下的热点事件来引起年轻人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动力。年龄的增长使得个体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读降低,也使得他们对语言的影响力从自我角度的淡化。年龄的增长虽然能够帮助个体从多角度增强对语言的把握,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像年轻人一样的热情,个体年龄的增长在帮助他们获得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对语言的运用的直观感受能力,也削减了他们的热情,然而热情和好奇度是语言听力学习中至关重要的。

三、提高中高级留学生听力课程效率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听说能力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听说训练对于增强语言能力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因为听力课程时间短暂,就需要我们提高听力效率,增强训练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可以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诱导,利用情景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提高留学生的听力能力,这也需要我们在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做好课前预习,对于听力材料背景知识的介绍、复杂难懂的词汇语句等,都可以通过有效预习,初步了解语音材料的内容以及词汇语句的应用情况。在预习课程过程中,学生要带多多思考,着问题去学习,对所学内容有个初步认识和了解,这样在后来的课程学习中也会游刃有余,重难点突出。其次,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先泛听,对材料中含义有个初步了解,然后再逐句精听,把每个要点听懂,最后再泛听,实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一个全面深入的过程。当然,还需要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从词汇到句子,从发音到语法,不断的反复训练,既检查自己掌握情况,又起到复习巩固的功效,一举两得。最后,还需要老师帮忙努力开拓课程资源,多多结合实际生活,寻找热点话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听力训练和提高,不单单靠课堂教学,还需要多形式的课下练习,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业余作业,如观看电影写观后感,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完成主题录音、讲中国历史故事等方式鼓励学生课下听说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十几分钟的时间充分展示自己,达到巩固的目的。老师最后点评,找出错误与不足,和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篇2

关键词:全英文课程;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建设;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21-03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高等教育也在走向国际化。高校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决定了其吸引国外高水平师资和优秀学生的能力[1],进一步会影响到所在国的科技水平和国际形象。因此,全英文教学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2],并有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石油类高等学府,已将国际化办学提升到了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3],相继出台了聘请外教、接收来华留学生、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推动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作为这一体系中的一环,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大力推进下已作为该院的第一门全英文课程开设起来。计算流体力学被选为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第一门全英文课程与其学科特点有关。该院的油气储运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无论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都或多或少需要用到计算流体力学,且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出国联合培养等涉外科研活动日益频繁。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否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毫无疑问地取决于研究生是否能够用英语无障碍地与国际同行就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甚至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交流,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甚至更高级的英语思维能力。

然而,用英语进行科研活动对于母语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尤其是我国学生长期处于单一汉语教学语境中,到了研究生阶段早已习惯了十几年的汉语教学。这使他们进入科研工作后也不由自主地倾向于阅读中文科技文献、撰写中文科技论文,大大局限了研究生的视野、局限了原创性成果的传播范围,也使他们在开会、毕业、出国、就业等压力下不得不使用英语表达其科研成果时,往往“张不开嘴”、“下不了笔”,即使勉力为之也经常词不达意,难以清晰准确地体现其科研成果的精髓,影响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效果。据笔者调查,大多数硕士生会用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博士生中能够自如地用英文撰写科技论文的人数也在少数,即使一些研究生通过了托福、雅思等英语考试,但是当其在生活和科研中使用英文时仍然感觉格格不入、困难重重。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教学、科研环境是全汉语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词汇、概念、原理、定律等都只用中文讲授,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已经先入为主地把知识与中文绑定了,不知道这些知识地道的英文表达是什么。另一方面,学生为了通过各种英语水平考试所进行的是泛泛的英语训练,由于缺乏应用背景,往往是考试结束没多久学生就把所记的词汇、语法忘光了,不知道如何把英语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形成综合的英语能力。总之,学生在教学、科研、英语这三项活动中做的几乎是互不相关的三件事。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把专业知识的教学环境改变为全英语,把英语有针对性地用到教学进而科研中[4]。因此,以“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学生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特色全英文教学之路,切实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的全面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其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本文针对第一次开课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优化该课程的设置提供借鉴。

二、“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课堂教学分析

为了切实分析出“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的初次授课得失,以利于后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仅从教师本身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反馈资料。因此,从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学材料的难度和组织、教学方式、考核方式4个方面对学习了该课程的37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选项间可以多选)。调查是采用网上下载问卷匿名填写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研究生课程与其他阶段学生的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要求在第一年即修完所有课程,为后两年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其中大部分课程均集中在第一年的第一学期。新开的“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的时间安排,实质上体现了与已有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从学习者的切身体会去了解最为真实可靠。因此,问卷调查首先从课程的时间安排入手,结果示于图1中。45%的学生认为虽然课程时间安排得太紧凑但是有利于锻炼英语,也有20%的学生认为时间太紧而影响学习效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该门课程目前的授课模式是从国外大学引进外教来讲课,外教在国外大学本身承担了科研和教学工作,因此只能根据其空余时间来华集中授课(2周),因此授课强度高。但是凡事皆有正反两面,集中高强度授课对于汉语课程或许不适宜,但是对于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课程反而会因为高频度的语言刺激而使学生较快掌握专业英语。这一点从45%的学生的正面评价即有所反映,从教师课堂上的观察也得出了相同结论,即从第2堂课开始学生已基本摆脱了第1堂课的完全听不懂的状态,掌握了基本的专业词汇,从第4堂课开始已有较多学生能和教师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简单交流。另有15%的学生认为安排在第一学期较好因为有利于集中学习,20%的学生认为安排在第二学期较好因为需要一些知识准备。这两方面其实也是各有利弊。安排在第一学期可以和绝大部分研究生课程同时学习,减轻后续学习和科研压力;安排在第二学期可以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张量、数值传热学等汉语环境的课程后有较为充分的知识准备,有助于提高全英文环境下的学习效果,毕竟对于外语来说,内容本身越熟悉越容易听懂[5]。

在教学内容难易度方面(图2),绝大多数学生(96%)反映教学内容偏难偏多,感觉课堂上应接不暇(25%)、课下需要较多时间消化吸收(43%),还有一些学生希望围绕几个难易适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话题来展开(28%)。就这些问题,经过与外教的交流,发现外教已经降低难度并减少内容来授课了,这一调查结果恰恰反映出中外学生英语能力差别悬殊。在后续开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差别,做到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另外,由于外教的学科背景与修习该课程的学生不一致,导致了学生觉得讲授内容偏理论化,不知如何应用于工程。这一点在本校接手该课程后可以着手改善。

在教学材料适应性方面(图3)主要反映了2个问题:(1)目前的主要教学材料依靠记录老师板书而获得,既熟悉了英文(39%),又部分影响了听课效果(27%);(2)给学生提供的参考教材虽为国外教材,但都是面面俱到地介绍计算流体力学知识,没有针对性和侧重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也不紧密(21%)。针对这两个问题,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重新组织,挑选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材料。

教学方式包括课堂组织形式(图4)和语言环境(图5)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对目前的授课形式比较满意,认为引入了国外的授课模式后课堂氛围轻松,更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41%),每堂课开始前先让学生用英文总结上节课内容,既复习了知识又锻炼了口语(43%)。这说明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模式是认可的,并不是仅仅将中文替换为英文的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具体到语言环境上,39%的学生认为强制全程使用英文,虽然感觉不适应但是避免了对中文翻译的依赖,直接用英文学习知识更有收获;26%的学生乐于接受教师边讲课边书写的形式,因为听与看结合起来更易于听懂和理解教学内容;28%的学生希望遇到陌生英文词汇时教师能用较浅显的词汇进行解释,这样更便于从英文角度直接掌握知识。从图4和图5反映出的学生对于提问和强制使用英文的抵触情绪,教师一方面应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应多鼓励学生直接使用英文学习与交流,疏解学生的紧张畏难心理。

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图6),压倒性的意见(占92%)认为目前采用大作业形式来考核很好,并且大作业题目本身比较灵活,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强化了学习效果。也有少量呼声要求在期末大作业之外增加平时小作业(3%),以及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5%)。可以考虑以后的考核方式多元化,增加学习过程考核,可能会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初步意见

基于以上教学调查结果,将学生的反馈意见与教师的授课经验结合,分析得到了以下课程建设意见:

1.课时安排应紧凑适度。总体上该课程应安排在数值传热学、张量基础等课程之后,使得学生在中文环境下预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向全英文环境的过渡。具体课时安排应既不太紧也不太松,以平均每周3次课,每次2课时为宜,使得学生既能跟上课程进度又不会因为上课间隔太长而遗忘已学的专业英语。

2.教学内容应精挑细选。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以本专业工程中的典型案例为背景,围绕难度适中的常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讲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针对性强。建议在完善教学PPT的基础上编写专门用于这门课的讲义和教材。

3.教学方式应去中入西。正因为中国学生长期习惯于中文课堂的讲授式教学,不需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较多的交流,甚至讲台和课桌分别成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堡垒”,才导致容易将这一模式带入到英文环境的课堂学习中。然而,这一带入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学生面对的是英文和专业知识的双重困难,如不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地交流,学习效果非常有限且专业英文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最终必将陷入“英文阻碍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反过来阻碍英文的学习”这一怪圈。只有教师首先从自身做起,放弃传统中式课堂的“上下级”教学模式,引入西式课堂的“平等式”、“开放式”授课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英文答辩等形式,才有可能让学生乐于在英文环境下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培养专业背景下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培晶,陈红,胡泊.非英语国家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硕士生培养项目现状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

[2]马吉平.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

[3]林伯韬,林青,庞惠文.石油工程专业材料力学全英文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1).

篇3

关键词:航空危险品运输;物流管理类专业;课程定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34-0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成长和壮大,企业和社会对危险品航空运输需求量大增,空运危险品无论是在类别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以锂电池运输为甚。2012年国内航空公司国内航线危险品运输量为18.3万吨,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45%;港澳台航线危险品运输量为1.2万吨,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3%;而国际航线的危险品运输量最大,为21万吨,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52%。国内航空公司运输各类危险品数量中,非限制性锂电池(包括锂电池设备)的运输量最大,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95.8%。2012年全国机场危险品吞吐量为48.3万吨,占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的4.0%。其中危险品国内吞吐量为21.5万吨,占危险品总吞吐量的44.4%;国际吞吐量为26.8万吨,占危险品总吞吐量的55.6%。和危险品运输量的井喷式增长相伴随的是因危险品运输不当而发生的财产损失事件也显著增加,如:2012年3月20日,国航CA1742(成都-杭州)航班达到杭州机场后,一件旅客托运行李在行李传送车上冒烟自燃。经查,冒烟自燃的行李中有一块锂电池被刺破,是因锂电池内短路引起自燃,这幸亏是在地上,财产损失小,如果发生的空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民航运输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国内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危险品运输课程。本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完善民航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毕业生的业务素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有利于为民航货运业培养专门的人才。

一、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情况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为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危险品运输课程或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课程。在航空运输类方面,有关危险品运输的依据主要是国际民航组织的《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简称:TI、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简称DGR、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R1),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的院校较多,如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航空危险品运输选修课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运输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危险品运输必修课程。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运输专业开设了危险品运输;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民航运输专业开设了民航危险品运输等课程;同时其他非民航高校有的也开设了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就开设了此课程。

二、课程定位

从上面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情况可知,本课程的定位有的学校是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因为它是一门以物流管理、民航货物运输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航空专业特色的课程;它以航空危险品运输安全为目的,对空运危险品的收运程序,各种危险品运输文件的填制、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规划管理;本课程深入系统讲授危险品的基础知识和航空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危险品基本专业技术知识、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航空危险品运输奠定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基于这门课的以上重要地位及作用,并根据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学科基础,结合民航物流类专业的实际,将本门课程定位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更合适。

三、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航空危险品运输涉及航空运输方式的众多内容和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在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满足教学内容要求的教材很少。同时,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即DGR每年更新一次,因此航空危险品运输这门课程要想始终站在理论及实践的最前沿,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永远没有更新那么快和频繁。因此必须是教材和当年有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这门课程教学始终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从设置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初衷出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操作和实践。其中理论模块是基础,操作模块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实践模块是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实践。(见表1)

其中的实验,学校如果有实验条件可开诸如:易燃液体的闪点测试、易燃粘稠液体的粘度测试这样学生可操作实验。如无此条件,可结合自身特点做成实训。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6~44,可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本课程作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有较强理论性和非常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的讲授教学法、课后自学完成作业的指导自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教学法,中间穿插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本课程涉及较多的法规、标准条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教师应尽量联系法规产生的背景、目的和作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案例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规的由来及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识。因此案例收集和设计尤为重要,这需要老师平时下大力气才行。二是化理论为实际。本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工作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品,注重化学反应的理论与现象比较,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对其危险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如何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化学基础不同(文理科)因材施教。三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精心挑选合适内容,提供相应资料及网站资源,采用指导自学法,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过多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应作业,老师课上再进行讲评,这样能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学生是主角。采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应认真设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参与度,教师不要马上评判学生的观点或方案,让其充分阐述,同时加以适当引导,使其意识到问题所在,让其自己主动修改方案和纠正不正确观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四、结语

航空危险品运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学习实践能力,而且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民航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的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定位、教材应用及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国民航运输教育事业做出一丝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军,吴燕子.港口运输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9,(1):65-66.

篇4

1.1强调理论教学

忽视课程设计实践的创新《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将园林建筑构造、工程制图、设计表现等多种课程与园林建筑设计理论的融合,在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实践中,提升学生对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地方院校多数园林专业老师较为年轻,缺乏一线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加之与园林建设设计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较少,对各类型园林建筑的设计认知与创新难以得到提升和更新,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教学,而忽视紧跟当下园林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新要求,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进行更新.

1.2过度依赖课本及参考书上的优秀方案

缺乏建筑的空间尺度感地方院校园林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以及受先前地方院校本身教学体制的影响,很多的园林教学实验设备不完善,如:与园林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类型园林建筑模型、建筑布局组合的沙盘、建筑构造与结构模型等很难在在短时间内配备,导致很多的建筑专业老师,只能依赖课本或参考书上经典的优秀方案来进行“弥补式”教学;另外,由于领导对专业的认识度较浅,多数地方院校的专业老师很少有机会带领学生到园林建筑营造比较好的城市进行实践实习,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很难感受到建筑的空间感、存在感,设计时空间想象力严重缺乏,课程设计实践中暴露出很多低级错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1.3缺乏“接地气”的实践项目

学生的设计兴趣难以提高地方院校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地域、自身能力以及在当地城市的社会认可度的限制,很难在课程设计实践中找到能够让学生亲临真实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区域现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该区域将是自己马上要进行某类型的园林建筑的设计.因此,地方院校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老师往往多采用假设的方式,通过选取某些参考书上现状地形假定为拟建在某个城市的相应区域,来进行课程实践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自然更难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1.4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教学思路单一多数地方院校的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前期专业学习环境的影响,在进入教学工作岗位后,基本上是延续先前在各自母校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没有充分结合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来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地方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人才很难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当初应用型园林专业的初衷.

2地方院校可用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区域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特征分析

2.1地方院校所处城市园林绿地种类齐全

园林建筑景观类型多样当前,在创建和谐生态文明城市大背景下,各类各级城市都在建设大量为城市市民能够在闲暇之时到户外休憩、游玩的园林建筑设施,包括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绿地等各类园林空间内部,而且在这些园林绿地中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园林建筑景观,包括园林小品、亭廊架、园林大门、服务型园林建筑等,在进行园林建筑课程教学时,可以根据建筑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灵活选用不同园林建筑类型进行课程实践教学.

2.2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地域特色鲜明

每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这也是每一个城市亘古以来都在为之而努力的方向,而园林建筑作为城市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即使它极其微小,但它的存在对于塑造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兴办有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也会带有这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专业教师可以在充分熟悉所在城市已建的园林建筑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式教学,学生在感受建筑空间的同时,也建立起设计主题创作的源泉来自于设计对象的本身,而不是纯粹的理论这一正确的设计思路.

2.3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距离近

用于课程实践教学方便为了弥补对于一些距离远、且又有非常经典的现实园林建筑案例的造型和立面设计精髓,专业教师往往会借助于影像资料来进行教学,同时,由于教学经费和学生经济能力的限制,只有极少数的城市园林建筑景观,才会专门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学习,这样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做专项课程设计时,能够及时感受建筑及周边的空间关系.然而,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而且距离院校相当近,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以弥补单一的利用影像资料介绍建筑案例进行课程教学的不足.

3充分利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路探析

3.1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

系统挖掘区域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往往多数通过课本及参考书,通过已建成的世界著名园林建筑空间设计实例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传统风格园林建筑特色及设计理论,之后结合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忽略利用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绿地空间中分布的各种类型园林建筑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过度依赖课本和设计图片,缺乏对场地空间的尺度感,针对单项的课程设计难以提炼出符合场地精神的设计主题,设计过于形式化.因此,地方院校园林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通过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所处城市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分布及其建筑设计特色,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的理论与设计实践,可以很好的弥补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园林建筑空间尺度感的缺失,同时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在场地当中所体现的设计内涵,是如何通过建筑的造型和立面进行表现的.

3.2紧扣时代主题、发挥区域特色进行课程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科也应是紧跟时代向前更替和发展壮大的.2012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与此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写入,而2013年,中国东部众多城市陷入了雾霾的污染之中,人们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赋予了园林学科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园林营造,而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去探讨城市园林的景观建设,园林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应该紧跟环境改善的要求,协调好与园林环境的其他要素.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开设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展的主题,以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总目标,进行园林建筑的设计教学工作.同时,也应该充分分析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的特色所在,进行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建筑课程设计教学,真正意义上为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而培育出大量适应区域发展的园林专业人才.

3.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篇5

关键词:习而学;土木工程;工程模拟;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46-02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和发展方向,“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最为核心的目标和内容。土木工程是工科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系统的工程理论知识,更需要较强的工程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东南大学工科创始人、我国桥梁奠基人茅以升先生曾提出“习而学”的教育理念,即强调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同步性与交互性。由于土木工程实践的特殊性,如完全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工程现场,势必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基于“习而学”理念构建模拟创新实践平台,成为实现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习而学”工程教育理念

茅以升先生结合自己担任多所工科院校校长和主持多项重大工程设计的特殊经历,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理论与实际脱节、科学与生产脱节、招生与毕业考核偏理论而轻实践等,针对性地提出“习而学”工程教育理念,其中“习”指的是工程实践环节,“学”则是理论学习环节。在“习而学”的工程教育理念中,“习”与“学”的关系应是先“习”后“学”,再“习”再“学”,“习”“学”交替。因此,工程教育过程应以实践为中心,理论学习应围绕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进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茅以升主张工程专业学生在进校后首先进行工程实践方面的认识和训练,即要先“知其然”,初步建立感性知识体系,了解工程任务的细分环节。然后,再进行相关工程基础知识学习,即要“知其所以然”,建立理性知识体系,通过理论的指导和解释,将感性知识体系中初步认识到的一些片段化的、相互割裂的具体现象和环节串联起来,整合成为系统的工程知识。学生在“习”与“学”的螺旋交替过程中,不仅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不断强化,同时理论知识也因为有了工程实践的先验情境和具体经验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透彻,工程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由上述分析可知,“习而学”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我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实现路径。但对土木工程专业而言,真实的工程环境多为大型的施工工地和设计企业。考虑到目前学生规模、企业承受能力和现场人身安全等多方面因素,且“习”与“学”的交替应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因此将“习”完全置于这样的真实工程环境中,开展难度非常大,模拟创新实践平台则在目前成为实现“习而学”理念的一个较好选择。

二、土木工程模拟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

基于“习而学”的工程教育理念,土木工程真实工程环境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可供学生反复实践的平台。为此,我们在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土木工程本科生的模拟创新实践平台,主要包含三个子平台。

1.子平台1:模型制作平台。该平台是对土木工程中施工环节的模拟,即利用模型材料按照一定的施工原理将其组装成不同的结构体系。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利用木材、竹片、白卡纸等常见材料制作模型结构。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定专业知识储备和前期实践环节训练的基础上,可采用真实的建筑材料制作小型工程结构,如自己制备小型混凝土试件、加工短细钢筋或小型钢铝合金结构试件等。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一方面可让学生对真实的结构施工过程有初步的了解,有利于他们后续建筑施工和结构构造相关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收获自信,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2.子平台2:模型加载平台。该平台是对土木工程中工程结构试验环节的模拟。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新结构形式和新建造技术日益涌现。因此,在实际的土木工程结构中,针对一些特殊结构类型或新型技术的应用,往往要先制作一定比例缩尺结构模型,进行不同类型的加载试验,以验证结构的安全性能,或确定一些异型结构、构件的设计参数。例如,高层建筑结构模型的抗震试验、大跨空间结构或大跨桥梁结构的风洞试验、复杂节点承载力性能试验等。但是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加载设备,一般很大且价格昂贵,不适用于面向土木工程本科生常态性使用的需求。因此,在模型加载平台中,可采购或自制一些体积较小、价格较低、操作简便的模拟加载设备,并且可以直接让本科生经过简单培训后即可使用。东南大学在参加历年全国性和地区性结构竞赛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完备的模拟加载设备体系,包括用于模拟地震荷载的小型振动加载台、模拟风荷载的变频多级鼓风机系统、用于模拟冲击荷载的弹簧―小球―钢架系统及用于模拟桥梁结构移动荷载的遥控载重车加载系统。同时,为这些设备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整地完成结构模型的加载与试验,有效提升他们的工程创新和科研能力。

3.子平台3:结构设计平台。该平台是对土木工程中设计分析环节的模拟,是三个平台中理论知识要求最高和综合性最强的一个实践平台。目前,结构设计分析环节是很多土木工程本科生知识体系和工程能力中的薄弱环节。虽然在教学体系中开设结构设计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法的课程,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掌握了如何解决课堂的习题,缺乏对结构体系的整体性把握,以及相关规范规程中一些关键细节的理解。因此,该平台的实践目标是让学生针对一个具体的工程背景,应用常用的结构设计分析软件,完成在特定荷载下的结构分析,应用相关的设计规范条文进行设计和校验,利用AutoCAD、天正、探索者等专业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因此,结构设计平台提供的模拟环境是一个结构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模拟,让学生在软件分析、规范条文和手算校核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完成设计并表达相应的成果,从而提升他们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工程能力。此外,建筑信息模型(Build Information Model,BIM)已成为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也开始逐步引入Revit等BIM设计软件及模拟项目,提升学生在未来设计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模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中,为了确保各子平台功能的实现,还提供了四项辅助支持策略。①工程情境导入。由平台指导教师介绍实践项目的工程背景和工程意义,让学生对相应的工程情境有初步了解。②工程视频展示。播放与实践项目相关的工程视频,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知信息。③实践演示流程。由指导教师或学生助教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演示项目实践的基本步骤流程。④理论知识简介。将实践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整合成技术手册,供学生边实践边思考。

三、模拟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机制

“习而学”思想强调“习”与“学”是往复交替的过程,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充分锻炼他们的工程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传统的课程设计和实验课程等实践环节,多以内容预设、时间固定和形式统一为主要特征,因此学生的实践过程处于较为被动、封闭和受约束的状态。真正有效的实践应是一种常态化的、学生完全自主动脑来思考与动手进行的实践。因此,模拟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机制应以“柔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

1.工程模拟实践选修课。在土木工程相关课程中,增设工程模拟实践环节,或专门开设工程模拟实践选修课。由教师依据模拟创新实践平台的硬件和软件,设定若干针对真实工程情境的模拟专题,供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主进行选修。例如,在《特种结构》课程中,我们引入塔架抗冲击荷载和广告架抗风设计的工程模拟环节,让学生在模拟创新实践平台自行设计、分析和制作结构模型,利用平台设备完成相应的模型加载,最后用研讨的形式将实践过程和成果呈现出来并与其他组讨论,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生创新研学项目。目前,许多高校每年投入大量经费供本科生进行课外研学训练(SRTP),形式是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型研究团队,自主提出创新实践想法,申报并完成课外研学项目,从而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模拟创新实践平台的柔性开放性机制,正好可以让学生全过程自主完成项目的构想、设计和实施环节,使他们的工程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3.工程模拟竞赛训练与选拔。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每年有多项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科竞赛,如各级结构设计竞赛、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钢结构住宅设计竞赛,以及一些国际性的赛事等。可依托工程模拟实践平台,针对各项竞赛开展训练和选拔活动,让学生自由组队,针对赛题要求,利用模拟实践平台的软硬件设备,在课余时间自行进行模型设计、制作和加载。

四、结语

自2008年以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逐步构建针对本科生的模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在学校内部较好地实现茅以升先生的先“习”后“学”、再“习”再“学”、“习”“学”交替的工程教育思想,相关经验可为“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成功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共生理论;CDIO;敏捷性;工业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57-03

一、引言

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必须快速调整自身步伐并做出敏捷反应[1]。为了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生产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越来越重视,由此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融合科学与艺术,集成工程技术、艺术美学、人机工程学、管理科学、市场学等多学科现论与技术的学科,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各地纷纷开展CDIO、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业设计教育逐步实施校、企结合,校内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历经多年发展仍然尚不成熟,重点表现在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实际培养出来的工业设计人才之间的错配现象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专业培养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这里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将需求与能力体系建设匹配分析融入到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使得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具备敏捷特性,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通过培养体系的敏捷反映,使得毕业生质量能实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最大满意度[2]。

二、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及特征

(一)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概述

从学科渊源上,“共生”作为一个范畴,首先出现在生物领域。在生物学的共生关系中,指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通过这种关系,生物不仅能够快速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同时还能完善自身结构功能。而共生思想的真正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黑川纪章提出,也是黑川纪章建筑设计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等几个方面[3]。共生作为一种结合方式与关系,它能够反映物体间敏捷适应,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反映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上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如下图1所示:

(二)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

1.快速响应,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共生。企业的需求是整个共生体系的源泉、能力的建设是目标,它们相互关联,双方的变化能够快速感应并做出针对性调整。在艺术设计界,校园外的世界才是新思想和创造力的最首要的来源[4]。因此,从企业需求来驱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在学习的中了解社会的需求同时找准自身能力短板。通过聚合需求与能力匹配分析的结果进行解构,能够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针对性提供指导。经过沉淀和积累后,输入必需的信息,分析评价得到专业重点建设方向等关键输出信息,实现一种企业需求、学生能力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共生转换。

2.基于能力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与学科群建设的共生。学科群的建设是整个共生体系的基础。正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院长费凯傅爵士所说的:传统中所包含的原则是永恒的,但应该将其改变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将是一种更高级的教育形态[5]。因此,欧洲的设计专业在20世纪后期更加注重专业间交集领域的共生发展。但当前国内工业设计领域的分类虽然参考西方的模式,但是没有更新与发展,仍旧停留在专业的纵向研究上,较少在横向上有跨专业的联合发展,这样就减弱了专业间的共集与创造实践的合作机会。因此,在企业需求与能力矩阵的双轮驱动下,工程实践与学科群建设则是要打破专业壁垒,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优势,整合不同专业领域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跨学科教学平台,扩展学生知识面。

三、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建设关键举措

(一)敏捷响应市场需求,客观评价自身能力,构建需求能力匹配矩阵

1.通过案例调查、个体采访、问卷调查的方法,客观全面收集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各类需求信息。采访针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设计师,通过结构性语义分析,总结开发流程和相关资源。问卷调查针对工业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通过大范围收集信息,了解工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的相关能力。调研有关专业院校和过程文献。通过比较从外部获取可借鉴的典型知识和能力,形成了工业设计专业在本科阶段需要具备产品设计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表现与审美能力、家具工程技术使用能力、手绘与手工制作能力、计算机工具使用能力、学习研究与沟通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和设计管理能力等九大能力。

2.以西部开展工业设计专业的9所高校为样本[6],采用抽样统计方法,对九大能力与外部需求进行匹配分析,重点对我校现有2013,2014,2015级的共计200多名学生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能力与需求的概率分布。如下图2所示,可以客观了解到现有阶段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在哪些方面,从而针对性的开展课程体系的建设。

3.针对性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建立闭环的滚动机制。通过上述分析后,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案设计上,划分为专业基础、产品、家具、学科工程实践四个学科群,确定每个学科方向的关键课程并由教师完成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应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材、课件制作与共享等方面的内容。如表1所示:

同时,为了不断的循环提升整个课程质量,使得能够敏捷反映外部需求,我们建立了一套基于PDCA的课程设计(Plan)、课程建设(Do)、课程评估(Check)和课程改进(Action)的滚动机制[7],每学年进行一次教研室头脑风暴,同时通过网络评估收集企业、学生的反馈建议,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修改。

(二)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常态化模式

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包豪斯学院就是强调学生在工程中动手工作[8],在包豪斯里,以车间为教学中心,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也能真正的符合企业“胃口”。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简・拉普里也曾说过:“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创造性实践的培养,对创造性实践的培养就应该落实在个体以及他们各自所感兴趣的工作领域内。”因此,工程实践建设一是建立本专业之外的第二课堂,是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基地的建设应该让学生融入到社会的洪流中,只有在企业实际参与项目才能真实感受到能力差距,才有提升的动力。围绕尽量做到“一生”一企业、“一生”一岗位的目标,本校实践基地的建设依托四川省级特色专业、四川家具产业园、四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卓越工程师实施计划等优势资源,多举措并行,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实践体系,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来,在学习的中了解社会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举措:

一是深化课程内容改革,集中教研室智慧,与企业合作,编写工程实践教材;如家具企业生产实践教材就是典型例子,该教材取之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已经荣获校内优秀工程实践教材一等奖,正在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

二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整合学习。将原先分散在各门课程的少学时实验,按照课程优化组合,形成独立完整的交叉学科综合专题设计,进行从课堂汇报、设计报告到实践成果的综合评定成绩,完善了实践课程的系统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是引人企业老师负责课程教学,同时建立校内任课教师进入企业实训的机制,目前校内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已到企业进行了实践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种企业、学校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型创新教学促使学院与企业的零距离沟通,使学生走出课堂,在设计的思维方式上起到创新和推广的作用,同时也满足企业需求逐步实现企业向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订单式”[9]培养,增加学生就业率。

通过参与到公司实践基地的实际的工作中,学生爆发的创新思维获得了丰硕成果,完成了许多优秀的项目或作品。如:成都洛可可的儿童成长储物箱项目,成都浪尖负离子加湿器项目,深圳翰唐家居“梅”系列实木家具设计等。通过这些项目参与以推动以学生以中心的自主研学,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设计应用能力协调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高校培养出来的工业设计人才能否满足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工业设计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从共生的视野来看到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提升有利于发挥市场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对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和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竞争力。本研究对于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性实践人才培养的整体发展是一种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志学.产品敏捷工业设计过程创意知识获取方法[J].机械设计,2015,32(3):115-117.

[2]曾富洪,李泽蓉.基于QFD理论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J].工程设计学报,2009,16(6):415-420.

[3]徐军辉,李世国,李彬彬.浅论产品交互设计的共生理论[J].大众文艺,2011,(23):77.

[4]陈岸瑛,朱亮,李馨.简・拉普里谈学院设计教育[J].装饰,2009,(12):80-86.

[5]方晓风,王小茉,朱亮.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费凯傅爵士教授访谈[J].装饰,2009,(6):42-43.

[6]吴丹,杨随先.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四川省工业设计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机械,2014,41(10):43-48.

[7]魏军.基于项目质量管理的工业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3,(09):34-36.

篇7

关键词:毕业设计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创新能力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42-02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和质量总检查,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整个设计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过程,是实现“学、研、产”相结合的实训过程。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的培养模式是不尽相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工程能力应该有别于传统的研究型本科人才,因此其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等方面应有自身的特点、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专业面宽、知识基础厚实,还应该综合索质高、实践能力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的要求。

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对当代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下,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滑坡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目前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 学生自身原因

在毕业设计时期,学生对待设计的态度对设计成果的优异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但目前社会中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相关表现不容乐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往往表现出态度不够端正、对待设计不够重视、精力投入不够充足等状态,对待科研学术较为消极,抄袭之风盛行,缺乏整体设计思想。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较为匮乏,对问题的认识过于抽象化,从而致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此外,纵使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大多数学生仍在此方面表露出匮乏的的问题,对待设计缺乏独立的分析研究,对于指导教师依赖性较强,对整体设计思想理念照抄照搬。

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大学生普遍看重就业而疏忽毕业设计,直接导致毕业设计质量整体下滑,造成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频现.部分学生毕业择业时间与毕业设计时间重合,因而学生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理想工作在态度上冷落了毕业设计。此外,近年来本科生考研人数比例不断攀升,竞争较为激烈,考研的后期的备考与复试等环节对毕业设计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 学生所在学校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出现投入与扩招规模不适应的矛盾,从而出现学生多而专业指导教师少的状况,导致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七、八个课题,再加上繁重的教学工作,致使教师无暇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检查。有些毕业设计与其所属的区域经济联系不够,“学、研、产”脱钩,并且高校中对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与监控不够规范,使毕业设计趋于程序化,在评阅和答辩过程中,老师有时为了不影响学生就业,出现了对学生放松要求、流于形式、走过场以及评分结果不客观等现象,导致实质科研含量低。由于部分高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导致基础理论与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不高,致使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设计题目设计不当,指导不力,在一些主要环节上,存在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问题。比如,选题存在过宽、过大、过难、过虚、工作量不足、与专业方向不一致、应用性不强、重复率高、更新率低等诸方面问题。

1.3 社会问题

我国的就业岗位从总量上严重不足,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企业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剧下降,岗位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加剧了在校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竞争的激烈性与渴望性,这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的偏移与忽视。

另一方面,对于工科生来说,其工作性质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冶金、土建等专业,社会中的相关企业由于对企业自身的利益或是事故责任制的考虑,在对待在校实习生时均表现出冷淡态度,经常出现拒绝接待或是敷衍了事等情况,实习形式多为走马观花的参观形式,失去了实习的真正意义。

2 毕业设计的有效实施模式

2.1 利用本专业优势,突出优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挑选优秀大学生在我校大型企业实习基地之一—— 陕西龙门钢铁集团和企业一起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新流程和新技术,深化专业知识,锻炼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陕西龙门钢铁集团公司正值新建120万吨高速线材线生产线项目启动及新品种钢开发阶段,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会显著提高。

2.2 专业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集中与分散式相结合操作

已找到工作的学生,可以在用人单位做设计,用人单位确定指导人员与学院指定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教师可以定期前往用人单位检查指导,同时可以增加教师实践锻炼与交流的机会。

2.3 实训教师可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青年教师在相关企业参加实训,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毕业设计也可以和实训相结合,青年教师在实训单位结合项目制定设计题目,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增进和相关企业的相互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2.4 促进就业困难学生就业

对于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同时这些教师的社会经验丰富,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增加就业机会。

3 结语

本文以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多年研究,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学校对教师及学生的培养体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本研究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水平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良苗,岳宝华.本科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42-43.

[2] 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3] 王琪,武寿春.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9(6):84-85.

篇8

网络是现代社会良好的资源平台。在冶金行业,由国际钢铁协会发起成立的钢铁大学网站是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专业网站。该网站涵盖的知识面较广,主要使用对象为在校师生和企业员工。在网站上,可以使用钢铁生产的所有原理,包括基本知识、冶金工艺、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等。然而网站最突出的特色不是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而是一系列灵活的、涉及炼钢生产的像游戏般的模拟。这对于年轻大学生们来说,很具有吸引力。我校冶金工程专业自2010年开始对国际钢协举办的网络炼钢大赛给予了高度关注。经过两年时间对该赛事进行深入调研和初步探索之后,于2012年参加了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武汉科技大学协办的“2012全国网络虚拟炼钢大赛培训班”,事后就培训的相关内容结合钢铁生产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巧,发展成专门的一门课,并将这门课纳入到我校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环节,同时每年筛选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全国炼钢大赛。2013年3~4月,还曾协助河北省冶金学会承办了河北省首届网络模拟炼钢大赛,获集体三等奖。

通过这两届“网络炼钢大赛”的开展,教师们发现学生参加大赛,有助于其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网上模拟转炉炼钢工艺时,学生必须首先对炼钢的工艺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熟知钢铁料和造渣材料的加入时间与方式、氧枪的操控制度(何时开始吹氧、纯吹氧时间、氧流的大小)等各个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有机结合到一起,运用到冶炼过程中,最终炼得符合规格要求的钢种。事实上,网络模拟炼钢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当“炉长”的感觉,并有助于其建立炼钢工艺的全局观。通过成功地冶炼一炉钢水,不仅使学生将整个钢铁生产串联起来,了解各生产工艺的原理、特点和操作,还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加深了学生与本行业的情感。最后,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了解到,他们在进入企业参加工作轮岗时,在很多岗位上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网络炼钢培训使其对工艺的各个环节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也熟知了相应岗位上的操作。由此可见,网络炼钢训练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实验室开放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实验室开放项目与普通的实验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作为成立不久的新专业,面对科研基础薄弱、设备和经费不足的局面,如何促进实验室开放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且保证实施的效果,是全体教师关注的焦点。为此,系里分别从硬件环境、软件师资和参研学生的筛选三个方面进行了充足准备。首先,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验中心经过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不仅新增了感应炉、高温烧结炉等一系列教学科研设备,实验中心的布局及环境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为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证。其次,在师资方面,经过自愿报名和专家组评选,最终挑选有经费、有能力的优秀教师指导开放项目,从而为项目的选题、经费和实施提供了保证。最后,在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学生人选方面分三个阶段进行选定。第一阶段,对自愿报名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的投入多少,选择成绩较好且学习时间投入较少的学生,这样能保证被选中的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项目的执行;第二阶段,对选择出来的学生进行简单的项目背景介绍,引导其进入课题,之后分配给学生一到两个月的自学时间,深入全面地了解课题,这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第三阶段为课题答辩环节,学生需要将查阅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消化吸收,完全理解之后再在答辩环节表达出来。通过答辩的学生才是最终参加开放项目的人选。选定学生之后就可以深入开展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即从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方案的制定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等全部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则主要起到“三导”作用,即“引导、指导和督导”。因此,学生执行项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充分利用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职业认识

我校的实践环节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个性化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毕业设计(论文),其中在生产实习中,学生与企业的直接接触时间最长,且有充足的机会与现场工人师傅讨论交流,这是强化其职业认识的最佳途径。目前国内高校生产实习的主要方式有跟班式、参观式、现场讲座式以及座谈交流式。考虑到我校的生产实习周期短(一般2到3周)、任务重(炼焦车间、烧结车间、炼铁车间、炼钢车间、炼铸车间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安全问题,历年来的生产实习多采用“参观式”。整个实习下来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走走看看”,学生缺乏对岗位的深入了解,印象不深刻,实习效果较差。为此,自2012年开始专业对“参观式”的实习方式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现场讲座式和座谈交流式。在“现场参观”的过程中,要避免“走马观花”,首先要对学生们明确实习的目的,及时下放任务书及实习计划安排,然后有选择、有重点地参观:对有高炉、转炉、轧机等设备的车间,多分配时间,多做讲解;对炼焦炉、烧结机、制氧机、缓冷机等附属设备则“提纲挈领”式讲解。带队教师要尽量安排时间让学生向一线工人师傅取经,内容包括现场操作经验、岗位特点、工作制度等,使学生对各岗位有充分的认识。“现场讲座式”实习方式是邀请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讲解其负责的设备(如烧结机、高炉等)特点及该设备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基本原理等内容。有的工程师在讲座的过程中还进行现身说法,就大家敏感的考研、工作、自身职业发展和钢铁行业的历史规律、最新动态等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效果颇佳。“座谈交流式”实习主要是请有经验的现场人员为学生解答一些参观过程中遗留的与实际生产相关的问题,并就其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本行业的了解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本行业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

四、区别安排毕业论文(设计),促进毕业生与未来对接

毕业论文(设计)是我校冶金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最后一环,学生做完论文就面临着就业或者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由于我校的冶金工程专业暂时还没有硕士点,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按照“985工程”或“211工程”等高校通常采用的“博士带硕士,硕士带本科生”的方式难以实施,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由指导教师亲自指导,“手把手”式地教学生如何一步步进行实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由于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太多,而且学校要求“一人一题”,且四年内的论文题目不能相同和类似,因此每年的毕业论文题目都是教师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缺乏必要的研究基础和课题的深度。第二,做实验需要有经费支撑,而指导教师大多参加工作时间尚短,处于课题研究的摸索探究期,未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而且很少有经费入账,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大部分毕业论文的费用只能自己筹集。第三,从学生角度考虑,这一环节的安排还涉及到与毕业去向的对接问题:对于毕业之后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而言,跟着指导教师做科研是合适的和必需的,因为可以很好地锻炼其深入钻研课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多了解和熟悉工厂的布局、设备等情况,以缩短其就业后的适应期。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并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自2012年起对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实施进行了合理改革,在原来单一的“做实验”型毕业设计基础上,增加了设计型和在企业做课题的选题模式。安排的原则是:对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安排设计类课题和在签订工作的企业做课题,前者如设计工厂布局、高炉车间或转炉车间、高炉、转炉或轧机等,通过做设计让学生深入掌握现场的车间格局、设备构造,并通过对设备的掌握进一步加深对工艺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在企业做的课题往往是由企业提出,他们希望毕业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指导教师则全程监督指导,保证论文质量。考研的学生则偏重于做毕业论文,通过文献的查阅和综述、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过程的具体执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研学生日后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资源共享;建设思路;前景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教高厅[2012]2号文下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时要求课程资源需具系统性、丰富性和适合网络传播性,使其成为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并且鼓励高等学校采取校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课程共建共享。该实施办法第三条要求所申报的课程需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等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对照教育部的上述要求,我们感到东南大学大学物理精品课程近十年来持续建设的目标和取得的成果与此次转型升级的各项条件完全吻合,其成果、目标、认可度皆达到满意程度。本文介绍所取得的成果、资源,研究共建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路和问题及课程建设的走向。

一、课程建设成果与资源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在2004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之后始终坚持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发展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以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发为先导,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改造课程,改革教学,创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

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是指,将三种课堂(教师课堂、网络课堂和实践课堂)结合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大课堂,将三类优质教学资源(纸质教材、数字教材和网络教材)集合为课程教学统一使用的资源,将多种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综合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由这两个“三”一个“多”有机结合构成“三位一体”的物理课程教学体系。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核心是灵活的教学模式(本文不做过多的讨论)和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如果没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资源,不仅教学内容的组织缺少支撑,上述课堂的结合也无从实施。因此,建设多类立体化优质教学资源非常必要。经过近十年持续不断的内容扩充、修编、新编、翻译等,我们打造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典系列教材精品,并由此建成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三大类18种优质教材。

其中纸质教材以《物理学》、《物理学教程》为核心;电子教材以《大学物理电子教程》、《大学物理模拟板书式电子教案》为核心;网络教材以《大学物理网络课程》2.0版、《教学素材库》为核心。该系列教材在满足我校每年4000余名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还被国内各类高校广泛采用,且受到一致好评。2006年至2012年,仅马文蔚主编的《物理学》(第五版)和《物理学教程(第二版)》的发行量就达300余万册。

在教师课堂教学资源中,我们着力在丰富的资源中组织、提炼研究性元素用于研究性教学;网络课堂资源中,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与功能实效,对网络“工作室”(第二版)增加了面向国际、引发思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等大量模块;实践课堂资源中,我们加强课程知识与研究实践结合平台的建设,将“工作室”(二版)与“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和“教学素材库”等联合,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空间,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网上助学和自主研学,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小组自选研究课题,进行科技制作、科研探索、撰写研究论文、成果答辩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东南大学在校学生自发组织的成立于2010年的“大学生物理学会(Society of Physics Students)东南大学分会”,是“大学生物理学会”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分会,并成为连接课堂学习与学生实践的重要桥梁。分会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技能提供外展(outreach)的学术服务等。分会会员人数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60人,学生每周都自行开展分会活动,多次举办了高水平物理讲座,此外还通过展开国际交流、参加竞赛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与研究实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各方的好评。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共建共享思路与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初探

转型升级中的资源分类、整合和呈现。“转型升级”是指对原有“十一五”国家精品课程所做的改造,改造的结果是要达到资源的实用性并实现资源共享。其中的“实用性”是指资源要课程化,原有十一五精品课程中的资源缺乏课程的组织,往往只是一堆供人们查询的被动材料,而转型升级就是要把被动的资源变成学习元素中的一分子,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资源的内容。“共享”就是指资源为学习对象所共同分享。“十一五”精品课程虽然也提倡共享,但由于建设经费投入主体、知识产权对象以及资源结构分布等因素的不明晰,使得共享进展不利。此次转型升级后的资源共享将在法律基础上得以保证。

资源主要分两类――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指能反映教学基本元素的素材,包含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章节作业、教材内容、课程设计、全程课堂录像和习题与解答等。拓展资源是指丰富教学基本要求的辅助元素,包含数字(网络)课程、在线作业与检测系统、演示实验、物理拓展案例和专家讲课等。以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来整合资源、以课堂录像为核心来呈现知识点,是此次转型升级的特征,并且知识点是以关联度和点击率动态来排序的。举个例子,角动量这个知识点在质点力学、刚体力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等章节中都有关联,那么角动量这个知识点排序就靠前;同时若学习者点击某个知识点的频度高,那么这个知识点的排序也会向前移。这种呈现方式,对学习者和管理者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它使获取资源的途径变得更直接、方便,也使整个资源共享课程更具实用性、简洁性,从而实现了资源全方位地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的建设目标。资源共享课的结构特征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 精品资源所搭建的教学资源体系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面对理工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组合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资源――面上的、特殊的和选拔的。“面上的”是指面对绝大多数的工科学生群体;“特殊的”是指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选拔的”是指对那些比较而言更优秀、英语水平高的学生。除了上述教材资源,还有大量的数字或网络资源在支撑着我们的教学,比如我们的“大学物理素材库”、“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和“模拟板书电子教案”等,这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辅助。上述资源成为我们此次转型升级后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实物基础。

3. 精品资源共享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从先期我们提交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过程来看,教育部的顶层设计以“全程教学录像”为核心关联知识点的思路是对的,以“课程概要”、“基本资源”、“拓展资源”、“资源库”、“参考资料目录”等的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上是完整的,结构上也是合理的,形式上也是简单的。但是组织形式上显得过于简单化,原因在于学习者不仅仅需要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更需要学习的组织性、评估性和反馈性。课堂教学中的这一切,无疑是由教师来承担的,可是资源共享课中恰恰缺少了这个“先行组织者”(当代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在功能上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要组织好教学内容、控制好进度、掌握好深度,还要能对学习做出评判。下面,以刚体学习中引进某章前的组织材料,来看一下先行组织者在引导课程进展中的作用。

一密度均匀的圆盘上面固定着两个可看做质点的物体A、B,圆盘以角速度ω绕固定轴转动,其中rA < r B,试比较:

线速度大小vA ――vB ,角速度大小ωA―――― ωB 。

物体A 的线速度v A与角速度ωA之间的关系为――――――

物体A 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at= ―― an = ――

答案:

vA

若上面问题回答得还不熟练,请再查阅前三章中的相关内容;

若回答过程十分顺利,恭喜你,你的知识储备已经达标!

篇10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教师 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01-0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和专业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将英语教学与学习者的专业或将来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的英语教学体系,已逐渐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特别是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更凸显其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ESP教学的成功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这就要求ESP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ESP教师队伍,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ESP对教师的要求

(一)ESP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育学家Dudley-Evans和St. John在1998年的著作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中曾提出:ESP教学的实施者应称为“实践者”(practitioner),而非“教师”(teacher)。他们认为ESP教师应充当五种角色:

1.合格的英语教师。ESP与通用英语相对应,同属英语教学中的两个分支,两者在教学上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ESP教师与普通英语教师相同。Ellis和Johnson在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一书中指出:“商务英语教师首先是个语言教师”。由此可见,ESP教师首先应该是个语言教师。

2.课程设计者和教材提供者。根据Hutchinson与Waters在著作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中的观点,ESP适宜采取“以学习为中心”设计课程,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且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设计者需要针对特定的学习群体指明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并根据这一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因此只有教师的位置最能胜任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

3.合作者。ESP区别于通用英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英语从一门独立的学科转为为其他专业服务的科目。对于高度专业化的语言材料,ESP教师难免会产生陌生感,这就需要ESP教师在教学阶段必须与专业教师进行双向合作。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专业学科的专家可以帮助担任ESP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目标情景;同时,ESP教师可以使专业学科的专家了解学生面临的语言困难。

4.研究者。ESP是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教学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ESP教师要在教学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探索和建构有效的ESP教学模式。

5.评估者。以学习为中心的ESP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收集反馈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效果等,而这些信息必须通过评估的方式获取,如考试、问卷、访谈、讨论等。教师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作为课程修改的依据。

(二)ESP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应包括知识和品格两个方面。ESP教师多元化的角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ESP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基本的语言教学素质。ESP教师首先是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能理解和应用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教学方法论、与学习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等。

2.必要的相关专业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是ESP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能向学生讲授相关行业的知识与技能、指导实训、实习和就业等各种实践活动,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积累相关专业的从业经验。

3.创新精神。ESP教学要求教师针对相关专业的特点来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处理。因此,ESP教师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4.自主发展意识。ESP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开展积极的反思总结,不断地评价自我、实现教学上的调整、修正及自我的发展。在自己既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下,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探究,逐步形成ESP教师应具备的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工作自主性。

二、高职院校ESP教师队伍现状

2009年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要求。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元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ESP课程,如计算机英语、酒店英语、汽车英语等。但是,由于经验、资金、设备的缺乏,ESP课程的实施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师资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师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亟须解决。

(一)师资配置的问题

在一次针对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被访谈的7名ESP教师中,有6名教师是公共英语教师,只有1名是专业课教师。由于很多学院普遍认为,ESP是英语学科的一门分支课程,英语语言教师在转型上比专业课教师更容易,因此ESP课程理所当然由英语语言教师承担。在访谈中,多数教师坦言,ESP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主要表现在:第一,备课的复杂性给他们增加了工作负担,由于语言教师缺乏对专业、行业的了解,不精通专业语体的特点,在备课中要不断查阅专业术语、专业知识,耗时费力;而专业课教师则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句子结构进行查阅和分析,还要考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往往事半功倍。第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不协调制约了教师进行有效的ESP课堂教学,语言教师能够较好使用英语教学方法,但由于专业水平不高,很难将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师虽然熟悉专业知识,但不能很好地驾驭语言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教师素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语言课教师是语言教学的“专家”,却是专业教学的“门外汉”。他们不精通专业词汇和专业特点,不熟悉行业知识技能,不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大部分教师只是从书本上学习专业知识,没有下到企业或行业进行过挂职锻炼,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和从业技能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必要了解。

2.欠缺外语水平和语言教学理论。专业课教师大多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但仍不足以满足英语教学的需求,例如,对语法现象的分析、词法的解释和长句难句的翻译,自如的口语表达等,专业教师都较难准确地完成。另外,专业课教师不了解语言教学规律,难以胜任语言教学的课堂实施,如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等。

3.缺乏对ESP课程的正确认识。由于目前ESP教师都是由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转型而来,没有经过ESP理论的专业培训,对ESP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较为粗浅。多数教师认为ESP课程就是以英语为工具教授专业知识,接到ESP教学任务就只管在课堂中教专业术语,解释课文,完全不知道ESP教师还应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方法、编写教材,并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课程评估,从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职院校ESP教师培养模式

教师素质与能力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教师发展提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学习与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企业合作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要求。由此可见,培养一支合格的ESP教师队伍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校内学习模式

1.利用院校内部的资源,进行语言或专业的学习。ESP教师的培养都是跨专业的,这会在时间、经费等方面造成一定困难,而充分利用院校内部的学科资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策。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可以采取旁听的形式,学习相关课程。例如,英语教师在本校选择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为期1~2年的随堂听课,并与学生一起参加考试,以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专业课的讲授流程、方式等的了解;专业教师则应该旁听英语课程,以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学习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组织方式等。另外,教师还可参与语言或专业课程团队的教研学习、专业分析会等各项活动,了解各学科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情况等,以获取开展ESP教学所需的各种一线信息。

2.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学习ESP相关理论。ESP教师只具备语言与专业知识,而缺乏对ESP相关理论的掌握,会导致ESP的教学组织陷入混乱。学校应有计划地聘请本科院校的ESP研究方向的教授、曾编写过ESP书籍的专家学者,或曾经到国外的职业院校做过访学的教师等,举办讲座或短期培训班,向ESP教师门传授ESP的相关理论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提高对ESP的认识和ESP教学水平。

3.开展合作教学,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提高。合作教学(joint-teaching),即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担任 ESP的教学。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参与到ESP教学过程中的需求分析、教学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实践、课程评估等各个环节。合作时间可以是长期固定的,也可以是短期灵活的;合作内容则可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合作者的意愿而定。这种合作是一种双向互惠互利的过程,专业教师可帮助语言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使用目标情景,而语言教师可使专业教师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语言困难。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二)校外培训模式

1.积极参加国内外业务进修,进行更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条件具备的高校可以有计划地把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ESP教学的年轻教师派往国际知名的ESP教育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研修,帮助教师学习国外先进的ESP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也可以选派一些英语或专业课的骨干教师到各重点院校进行专业课或语言的强化学习,使他们尽快适应ESP教学工作。

2.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专业业务水平。专业实践经历是提升ESP课堂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ESP教师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进行兼职锻炼,一方面了解企业运营流程、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等,一方面积累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从而使教师能将最鲜活、最具体的业务案例应用于ESP教学实践中,也能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就业指导。

3.加入行业协会或俱乐部,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ESP教师应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深度和满足学生需求的信息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入行业协会或俱乐部,结交行业中的从业者,与他们积极沟通和交流,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学习现代化企业管理思路和职业精神,获取新鲜的业务案例,这些都是ESP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真正需要的,也是 ESP 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个人发展模式

1.自主学习ESP理论,提高探究水平。ESP教师应系统学习ESP专业书籍,广泛阅读各种ESP的报纸杂志,经常浏览知名的ESP教育机构的网站,从而研究和借鉴ESP 发展水平领先国家的教学资料和成熟的教学模式,对比自己的教学实践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修正,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2.考取职业资格证,促进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升。ESP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取正规的ESP教师资格和企业从业资格,这有利于ESP教师可以更快、更积极、更有计划地吸收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

四、高职院校ESP教师培养策略

在ESP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个人的努力外,各校的教学主观部门还应充分重视ESP教师发展,积极提供各种支持机制,使ESP教师的各种培养方式得以顺利实施。

(一)教学主管部门的鼓励机制

ESP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教学主管部门应适当减免转型教师的工作量,或提高课酬,以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地投入到ESP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另外,利用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密切关系,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ESP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供了解行业、积累专业实践经验的机会。

(二)推进“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政策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其强调教师应拥有职业资格,具备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而一名合格的 ESP 教师就本质而言就是一名“双师”,在知识结构的搭建和教学实践中,都比普通教师承担了更大的工作量。因此,学校应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待遇方面给予一些激励性机制,让“双师型”教师享受到应有的酬劳,这有利于鼓舞ESP教师进行积极的学习和实践,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进而成为一名严格意义上的 ESP 教师。

(三)建立专门的ESP教研室

ESP教师培养具有跨专业性,各项工作较为烦琐,在系部间建立一个专门的ESP教研室,便于统一稳定的管理和教师间的研讨、合作。吸收优秀的具有相关专业爱好的英语教师和具有较强英语语言基础的专业教师加入教研室,组建稳定的ESP教学团队。教研室负责教师的专业培训,如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外派教师进行业务进修或企业挂职等,同时也负责对教学的监督和指导。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则可在教研室内进行合作学习和教学,如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共同编写教材、协作授课等。ESP教研室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四)实行ESP教师认证制度

目前ESP教师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只是通过考取的各种职业资格证来证明自己可以从事ESP教学。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可考虑设立ESP教师认证制度,设定考试系统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教师水平,评定教师资格,从而促进ESP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ESP教学,顺应了时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ESP教师师资水平和素质是影响ESP教学质量的关键。ESP教师培养应结合校内外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以及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来进行,并从各级别主管部门给予政策的扶持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高素质和实践经验的ESP教师队伍,为培养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而服务。

【参考文献】

[1]Jordan, R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Dudley-Evans T,M. J St. John.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4

[3]Hutchinson, T,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Mark Ellis & Christine Johnso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7]熊倪.ESP教师角色――建设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师队伍[J].科教文汇(上半月刊),2006(9)

[8]王艳.探析ESP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ESP研究,2010(1)

[9]胡艳芬.ESP 教师素质、现状及培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0]牛实华.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J].民办教育研究,2010(1)

[11]张弋.高职院校ESP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