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09 17:5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武陵源自然遗产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武陵源自然遗产发展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自然与文化遗产发展的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近20年来,在张家界武陵源自然遗产开发中,旅游业成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张家界—凤凰—梵净山”这一旅游增长轴线,武陵山区旅游开发不仅带动了张家界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以张家界山水景观为主、凤凰历史文化为核心“大湘西旅游圈”。张家界旅游成为湖南省旅游的龙头,成为湖南旅游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武陵源自然遗产从发展旅游业以来,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历程,如今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正向着精品化旅游发展。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武陵源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显现。
(二)武陵源自然遗产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旅游业在武陵源地区的发展,旅游人力资源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截止到2009年,全市拥有旅行社70多家,其中国际社24家,大小旅馆500多家,其中涉外星级宾馆40多家,床位2.78万多张,旅游直接、间接从业人员已达8万余人。各级政府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离职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人员素质, 选派旅行社管理人员参加湖南省旅行社经理资格培训,并选派旅游管理人员、宾馆经理参加星级饭店新标准学习。虽然有部分改善, 但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人才结构性短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旅游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收入水平偏低等。这些都成为武陵源自然遗产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制约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
(一)国内外对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方向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关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同旅游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二、从个体的角度、微观的角度对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三、从旅游企业本身的视角研究组织绩效与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关系。四、从旅游教育的角度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中战略性意义
旅游业已成为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便成为自然与文化遗产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而旅游人力资源的提升是旅游业的竞争力和进一步发展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视人力资源为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在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中,相关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与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开发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价值发挥的公平环境,给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赋予员工责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授权,保证员工在充分的授权内开展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对员工行为特征和绩效进行公平评价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价值。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不仅是旅游业的繁荣,它为更好的保护和开发自然与文化遗产提供更有力的保证。
旅游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职能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评价和人力资源激励四方面职能,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状况,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创造理想的组织气氛,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通过不断培训,进行横向纵向岗位或职位调整,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发挥个人特长,从而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的业绩。
三.自然与文化遗产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张家界武陵源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加强对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通过对武陵源自然遗产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认识,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人才匮乏将会制约该地区经济健康发展。而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便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在自然与文化遗产发展中要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
(一)要吸引专业人才,盘活现有人才。在开发利用遗产资源时,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并在开发中建立起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关系。人力资源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落后的用人机制。制订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吸引一些专业人才,为专业人才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还可邀请一些资深专家学者作为顾问,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开发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此外,尊重和肯定现有每位员工的劳动成果,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加强对当地人才的开发与管理。特别是像武陵源地区这样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更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是非常珍贵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人才的现状;然后制定人才开发选拔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人才库,发放证书;其次加强对当地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此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建立健全良好的培训体制。对员工的培训不应仅着眼于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企业精神教育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每一个员工包括安保人员、参与经营的居民,甚至洗手间的环卫工人,都要接受企业文化培训课程,以便让他们认识到经营宗旨、管理理念等。此外,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也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系列培训。
(四)加强薪酬管理。有效的薪酬制度可以有效的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所谓的薪酬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将酬劳发放给组织成员或增加酬劳水平的过程,一个组织必须树立全新的薪酬管理理念,采用新的薪酬管理方式,让薪酬成为满足员工需求、留住人才、保持竞争力、构建和谐组织有效工具。而薪酬制度的制订主要考虑以三个方面:一是薪酬的制定是否依据职位分析进行;二是薪酬是否做到公平公正;三是薪酬是否与员工的绩效挂钩。
(五)向发达国家学习新的用人方式。发展旅游的自然文化遗产区也存在淡旺季的区别,尝试一些新的用人方式可以减少企业成本。发达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人力资源外包、志愿者等。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建立学生实习基地,招募青年志愿者等方式不仅可以解决阶段性旺季用人的难题,也可以使广大青年对自然与文化遗产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余昌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2]甘露,刘海燕.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2006.
[3]刘静江,帅建华,贺德红.大湘西旅游人力资源发育现状与对策[J].开发研究,2005.
篇2
法国
1840年,法国颁布《历史性建筑法案》,这是世界最早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宪法。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目前,法国有一万八千多个文化协会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全法国划定的九十多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达到四万多处。
法国的各项文化遗产保护中,对建筑、景观的力度较大,很多法律都与此有关。法国法律规定,凡是被指定为文化遗产的不准对其进行改造,严禁出口。文物买卖行为在国内进行时,需将有关情况上报文化部,得到许可后也需在监督下进行。同时,在被指定的国家级文物交易中,国家享有优先购买权。对于那些极易破坏的文物,须交由国家保存。
现今人们口中常说的“文化遗产日”其实最初的创立国是法国。法国的文化遗产日,即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所有的博物馆都向公众开放,很多公立博物馆免门票,私立博物馆减门票。文化遗产日的设定,对推动和促进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保护的工作起了极大的作用。
韩国
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那时人们就开始着力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并于1962年制定了《韩国文化财保护法》。目前,韩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有一百多项。在被确立的非物质文化形式中,韩国独特的民俗占了绝大多数。
《韩国文化财保护法》根据价值大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不同的等级:国家确定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给予100%的经费保障;省、市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给予50%的经费保障,剩余部分由所在地区筹集资助。
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有一个特点,它不仅仅把确立遗产项目作为目的,而且还提供这个文化项目得以继续传播的体系,这有着一个严密的机构。韩国政府制定的是金字塔式的文化传承人制度,最顶层被授予“保护者”的称号。这些“保护者”是全国具有传统文化技能、民间文化艺能或者是掌握传统工艺制作、加工的最杰出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为他们从事公演、展示、研究等活动的各项经费,每人每月还有100万韩元的生活补助和其他医疗保障待遇。在过去,韩国艺人的身份较低,现在的文化遗产体系不仅为艺人提供了经济补贴,也提高了艺人们的身份和地位。
意大利
意大利作为希腊文化重地、罗马文明中心、天主教核心、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意大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自然和自然景观遗产外,其乡村生态旅游和美食文化也随之兴旺。
意大利的非遗保护发展较快,1996年时只有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1年世界遗产数目就已经发展到37处。在意大利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举行“文化与遗产周”活动,届时意大利的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考古博物馆、文物古迹、著名别墅以及一些著名的建筑等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都免费对外开放。
越南
越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君主政体时期的自发阶段,从1858年到1945年,很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被儒家学者和西方学者发表,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关于民间文学的。第二个阶段是从1945年开始到现在,属于积极自愿的阶段,这个阶段已经出现很多成果,比如民间文学作品整理、记录与出版等。
长久以来,越南的文化一直与农民、水稻种植以及乡村有关。农民作为文化的主体也作为文化的客体,一直与越南文化保持着紧密地联系。因为越南乡村的历史性和社会性让越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更加明显:一、越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稻田里耕作的农民的内心世界和记忆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紧密相连并在社会中保存;二、儒家学者和文化从业人员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以及保护有着突出的贡献。
篇3
关键词:老司城;价值;价值形态
遗产价值是指遗产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效用,即遗产对象的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遗产作为全人类科研、教育、游览和启智等精神文化的活动场所,是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理想胜地,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它的价值原生性是一种自然遗存,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重要力量,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写照。老司城文化遗产的价值是老司城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及历史条件下,土家族居民世代相传、800多年土司制度代代延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价值,包括土家族的形成,土家居民的生活、气质、习俗、礼仪、土司制度以及土司王朝等,具有不可移植、不能复制、不会再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价值形态:
1、存在价值
老司城文化遗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且是具有独特性的存在价值,因为它是土家族之源,毕兹卡之根,土家族发祥之地,是一部土家文化遗产的经典,一部土家族历史文明的总汇,是土家族文明发展进步的象征和源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指出,任何一项遗产的毁灭和消失都将造成世界各民族遗产之有害的缺乏,保证传之于后代是“当前和将来文化的丰富与和谐发展的一个源泉”。保持遗产完整真实地存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无论怎样估计其存在价值都不会过分。土家族世代生存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创造出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包括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的智力成果,形成了有效的传统知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这些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世世代代的文化艺术创造和科学技术发明的结晶,为我们后人的创造发明提供无限丰富的灵感源泉。土家族传统的建筑、砖雕、语言、音乐、美术等都是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因此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同时,老司城遗址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民族古文化遗存,不仅具有物质特性,更具有精神特性,在它身上体现了前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通过有形的遗产表达了无形的精神,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研究民族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实物载体,是探索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对研究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白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且这些文化传统往往成为人们为维护各民族的独立、尊严以及复兴奋斗的精神支柱。文化遗产体现了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既是本民族顶礼膜拜的广义之图腾,也是其他民族崇敬或借鉴的对象。文化遗产对一个民族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老司城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涵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信息,这是不复再生的,是毕兹卡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
2、历史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的是人文古迹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老司城历史价值指老司城这种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而反映出的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历史进程中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研究土家族这个群体的文化史或土司制度、土司王朝的发展史等相关方面,从而达到真实还原历史的目的。
随着土家族进步发展产生的自然或社会的遗迹、遗物、传统与艺术等反映了当时土家族的自然生态状况,具有历史价值;见证了中国800多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历史的产物,这些文化遗产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传递了丰富的土家族特有的文化信息。在老司城的发展史上,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历史资料,例如土家族的织锦,就具有民族浓郁特色的传统工艺,当土家族的祖先出于当时的直接需要而制作它时,根本不会想到它对后代有何意义。但今天作为土家族文化遗产来看待,就成为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
老司城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遗留下来的抗倭精神与民族大融合理念的文化内涵;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古迹(如祖师殿、土王祠、溪州铜柱、子孙永享牌坊、石马、造像雕塑等。),特别是土家族文化的精华如茅古土斯、打溜子、织锦、服饰、梯玛神歌、哭嫁歌、摆手舞、巫文化、节日文化、西兰卡普文化等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进行产品化挖掘,向品牌化发展。通过对老司城遗址所保存的历史信息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可以了解到老司城的兴衰,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毕兹卡的社会生活面貌,将毕兹卡创造的物质文明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由此而折射出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同时透视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和地方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的状况,对土司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能够通过这些研究和探讨,达到部分或完整的还原历史真实的目的及在今天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处理好各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其历史价值无法估量。
3、艺术价值
篇4
关键词: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大运河
在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但这一重要的遗产种类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中尚不包括有关区域战略性的内容。这一体系由于缺少这部分内容而产生的弊端已经凸现在包括大运河在内的一些重要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中。
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同时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思路的保护措施。本文认为,重视遗产廊道的保护可以为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我国的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一遗产保护区域化的历史趋势
在历史保护领域中,对历史环境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早在1931年由国际智力合作所通过的《雅典》就提出“要着重保护它风景如画(pictur—esque)的特征”。1964年的《威尼斯》则更进一步提出了要保护“城市的或乡村的环境”。随着城市规划学科加入到遗产保护领域中,人们开始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认识。《马丘比丘》、《内罗比建议》、《华盛顿》等重要文献的制定,表明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实际上已经扩大到整个历史城镇。
遗产保护区域化趋势表现在把自然和文化遗产合二为一。早在1968年,美国就召开了“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官方公开发表的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合二为一最早的文件之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起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合二为一是这一权威公约的突出特点。公约中有一条“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后来作为“文化景观”单独列入遗产地范畴。在1984年的世界遗产会议上,人们曾就这个问题做过讨论,许多专家认为,在今天的世界上,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西方国家都开展了区域化的遗产保护。以法国为例,在1983年法国就制定了《建筑和城市遗产保护法》,对包括建筑和城市在内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1993又在该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法》,提出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的概念,对包括建筑群、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在内的区域加以保护。
同时,在我国,运河作为工业文化遗产(industri—alheritage)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产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为此组织了专门的研究(1996),并形成报告提交给ICOMOS。
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作为一种遗产形式正在因为其崇尚的“交流和对话”理念而进入人们的视野。1993年,西班牙的桑地亚哥·德·卡姆波斯特拉朝圣路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994年,在西班牙政府的帮助下,在马德里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现在,ICO—MOS下边设有专门的机构CIlC(TheICOMOSInter—nationalScientificCommitteeonCulturalRoutes,国际古迹理事会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负责文化线路类遗产的研究和管理。
遗产廊道主要发展于美国,是一种在遗产保护区域化进程中采取的方法。该方法在保护中强调遗产的文化意义和自然价值,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保护并举,是一种追求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居民休闲和身心再生、文化旅游及教育多赢的多目标保护规划方法。
二绿色通道与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的出现和绿色通道的发展成熟紧密相关。绿道在美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概念由Whyte于1950年代首先提出,1987年在美国户外空间总统委员会上官方首次使用这一概念。这一委员会认识到几年之内美国将有80%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心,而远离自然,因此提倡把自然引入城市,以方便市民游憩之用。保护基金会(TheConservationFund)在同一年发起了美国绿道计划,现已经发展了或正在修建的绿色通道加起来有600条之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绿色通道的定义不尽相同。其中Little认为绿色通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廊道。包括五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绿色通道;以道路为特征的游憩绿色通道;生态上重要的廊道绿色通道;风景或历史线路绿色通道;综合的绿色通道系统或网络。可以认为,绿色通道是连接开敞空间、连接自然保护区、连接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它具有游憩、生态、美学等多种意义。而Little绿色通道定义中的第四种主要就是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是绿色通道和遗产保护区域化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线形的文化景观,在这些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尽管其价值未必能够突出到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因其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体现着一地文化的发展历程而具有文化意义。一般来说,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
遗产廊道首先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它把文化意义提到首位,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也可以指能够把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线性廊道。它对遗产的保护采用区域而非局部点的概念。它又是一个综合保护措施,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是一种多目标的保护体系。
一定尺度上的遗产廊道同时也可以成为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lnfrastructure)。遗产廊道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区域,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乡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生态服务。这一点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落后、人地关系危机严重的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除了像一般的绿道规划那样强调景观生态过程,强调土地覆被、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适宜性等因素以外,更重视的是对文化因素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组织。就文化因素来讲,它强调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植被如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时也注重历史气氛的烘托。
三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问题分析——从大运河的保护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目前,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工程遗产和遗产廊道,大运河的保护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大运河保护现状的本质原因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次还有一些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法规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后者针对单体文化遗产,前两者针对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这种体系架构实际上未涉及区域性的遗产保护。像大运河这样长达上千公里且价值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待显然是不适宜的,更不可能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来对待。现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正式架构中实际上没有此类遗产的地位。
目前针对大运河的保护仅仅是区段性的,地方政府出于旅游开发的目的,对个别河段进行厂景观整理。这样的保护,对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若要从根本上保护好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还是需要引入遗产廊道式的区域保护体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改革相关的保护架构,最终实现多目标的多赢保护。
2.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以此保扩大量珍贵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
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或类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是极为丰富的一个种类。在这些遗产中包括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大运河,更有着像剑门蜀道等为数众多的在地区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线形文化遗产。然而大量的对这种线形文化景观的保护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保护这种线形文化景观,就需要建设我国的遗产廊道。
(2)以此建设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
在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贫乏的背景下,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正如区域和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与高效兼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一样,区域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取决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和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区域及其城市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Services)的基础。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遗产廊道是构成生态基础设施的内容之一,无疑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以此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
建设遗产廊道,将使原先零散的文化遗产成为区域性的整体,通过系统的解说、游道组织,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美国很多地方遗产廊道带来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之一。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必将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必将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我国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应如何进行,本文就大运河为实例做简要讨论。
四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简要探讨——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遗产廊道建设的理论基础——大运河的价值认识
(1)大运河的文化意义
大运河北起中国首都北京,南至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开凿于中国诸侯割据的公元前5世纪(春秋未),拓展于中国封建王朝即将走向强盛的7世纪(隋),贯通于少数民族统治的13世纪(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它一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北物资运输通道,并同时作为区域水系骨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该地区形成众多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运河是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见证和载体。其文化意义不仅体现为构成运河各遗产元素的文化意义,更体现为作为整体的大运河文化线路的文化意义。其价值载体不仅包括实体型的文化遗产,还包括构成运河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大运河的当代区域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大运河的当代景观生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第二,它是运河区域城乡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运河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这些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2.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分析问题——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是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就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而言,主要有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对遗产廊道保护的不利影响。包括对构成运河之各遗产元素及组成本身的影响,对其历史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各元素历史空间关系的影响等;同时,还包括对运河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作为景观基质的农田的影响、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功能和景观结构的影响、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等。其机遇则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居民的休闲需求,这些需求和经济发展本身必将促进遗产保护上的投入,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提供了有利机遇。
南水北调给大运河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保护的机遇。大规模调水使得建设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遗产廊道成为可能,不仅能够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修复,而且有可能对作为遗产廊道的大运河进行系统的保护。
(2)解决问题——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
在必要的历史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研究的理论框架见表1)的基础上,提出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并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
第一个层次是遗产廊道宏观尺度上的保护战略,包括遗产廊道范围的划定、廊道区域内诸遗产元素的判别、廊道遗产元素空间关系的重建等;同时制定所涉及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包括已列入或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运河文化线路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运河诸遗产要素历史空间关系的重建,即运河文化线路的识别和判定。
第二个层次是遗产元素尺度—亡的保护设计导则,包括如直接涉及的单体和群体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导则的制定,并结合具体运河道提出断面保护设计导则、护岸设计导则、游道设计导则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诸遗产元素的价值认识和评价。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五结语
在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国的类似遗产还远远没有得到重视。借鉴遗产廊道这一历史与自然保护并举的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完善和建设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我国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丰富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李伟(1972—),男,汉族,陕西咸阳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
俞孔坚(1963—),男,汉族,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生态等;
李迪华(1967—),男,汉族,湖南湘潭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景观生态。
参考文献:
1陈志华.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台北:台湾博远出版公司,1992:10-25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沦——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0
3Little,C.E.GreenwaysfoTAmerica.Baltimore,M.D.: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0
4王志芳等.遗产廊道——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种较新的方法.中国园林,2001(5):85-88
5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规划师,2002(6):9—13
6CostanzaandDaily·Naturalcapital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servatlonBiology,1992(6):37-46.
7俞孔坚,李迪华,潮洛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9-17.
8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8
篇5
关键词: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92-02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致使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侵蚀、削弱、破坏和分解,甚至被外来文化代替,大批文化瑰宝走向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强凝聚力的纽带,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及联系世界的桥梁;而作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保存、保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而图书馆的业务及职能也决定了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无旁贷,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保存、开发及教育等职能对遏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振兴民族和维持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能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信息和经验,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来源,是人类社会中可用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性,取决于其财富创造性,而其财富创造性来源于社会性、传承性、流动性等特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存在、发展离不开原生境人的活动,是一定社会形态下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客观反映。它体现人类实践的过程性、价值性、多元性、综合性和集体性,是一种体现集体观念的集体行为反映。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贯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存在、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认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基础性环节,社会情感是社会认知的深化,而社会行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关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原生境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造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和差异性,这使得人们在实现目标时,可供选择的范围扩大,使得可供传递的遗产充满活力,进而决定了其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丰富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种群、地域的某个个体或是群体创作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世代相传,自然承袭,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知识形态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修改,融入本代人的智慧、创作构思,就某一历史单元而言,它对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知识的修改、加工,即是一种整理、演绎的过程。正是经过这种不断的整理、演绎,而形成本历史单元对前文化现象的继承,即整个前文化现象的沉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社会财富不断积累、扩充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口授心传,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通过知识、技能的物化,继承人类的物质财富,每一代人继承前人创造的财富的同时,创造新的财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动性
知识的传播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技能、信息及其载体随之传播、交流、交换。知识、信息在流动中不断满足着更多的人们的精神需要,创造着精神财富;同时更多的人们将这些知识和信息商品化、经济化,即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创造物质财富,从而社会总财富不断增加。所以,流动性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推动了其财富创造性。资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关系到未来世代的福祉,验证着社会的进程,其所包含的知识和经验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能够使人们更加有效地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后人从中获得生产生活知识的同时,不断获取着精神和物质利益。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客体性
这表现为其对于人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关于客体的绝对超越两个方面[1],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使用上的特点,决定了其作为价值客体对于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性决定了其极高的价值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需要资源的流转,保证其顺畅交换,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与使用,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收藏、整理、典藏等条件,使得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资源保存开发事业之中甚有必要,有利于这种活态文化的开发式保存。
二、图书馆的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及社会教育等职能,其职能决定了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作为大众阅读的场所,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承载着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前进步伐,其推动着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知识性、文化性及文明性高度融合的文化体系,而图书馆作为收藏人类知识文献的殿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纳入其收集、整理及典藏范围之内,这也是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体现。
(二)开发信息资源的职能
提高文献利用率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因而积极开发、广泛利用所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图书馆通过对到馆文献验收、编目、上架流通,将文献形成科学规律的信息源,呈现给读者,并推动文献所承载着的知识与文明广泛交流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有赖于图书馆的挖掘与开发,图书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将其资源性呈现给读者。
(三)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雅的读书环境,使读者在自我研习中提高自身素养,进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包括思想教育职能、知识扩充职能、丰富读者文娱生活职能等。思想教育职能的宗旨是要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知识,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应该是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心理模式与思维模式[2],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使读者在阅读中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阅读中立志将祖国传统文明发扬光大,图书馆通过收藏、整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文献资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璀璨文明展现给读者,提高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储藏与中枢机构,自然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是其最显著的功能,图书馆可凭借自身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予以推广普及,扩充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在日常文娱生活中发明创造并沿袭传承下来的,因此图书馆可通过对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研究论文、普及图书等予以收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文娱生活需求,也可调动读者兴趣予以研修。
三、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和举措
(一)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维持原生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构成整体资源的个体存续,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生存环境、保有人、开发利用人、原生境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也应包括文化遗产本身,相关实物、场所,人三部分。由于图书馆非博物馆,其侧重点在于文献的收集、整理、加工、流通,即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客体,因而图书馆应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实物场所环境、传承人、知识开发使用人及原生境人等的文献资料为主。
(二)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
1.收集整理。图书馆收藏能力各异,故首先要明确本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源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选标准,然后以采购、交换和复制等各种方式纳入馆藏。应注重收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著作、整理调查资料、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等,特别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遗产资料;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同时对收藏的资料进行分类、标引、著录和目录组织并予以文献典藏。通过图书馆服务工作,吸引并发展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组织读者研究,对读者开展传统知识的教育工作。
2.加强宣传,提高读者保护意识。图书馆具有传承和传播的功能。图书馆可通过邀请专家、传承人等举办专题讲座,创设主题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突出项目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介绍其传承情况,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同时将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推广给读者,建立并加深读者对祖国传统文明的了解和责任心,鼓励更多的读者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保护、保存方法研究。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传输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的开展,对其传承和传播都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
图书馆,过去、现在、未来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收藏人类知识文献的精华并将其传播下去。这也正是图书馆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杜道明.通向和谐之路——中国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美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篇6
为贯彻落实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的要求,云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大理州人民政府、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在大理市、昆明市举办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并精心组织团队赴成都参加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
同时,云南各地文化、文物部门,也以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宣传活动。
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200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为集中宣传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搭建了重要平台。2016年9月,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调整后的首次活动,也是第12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以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活动的宣传口号是:“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文物方面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宣传口号为:“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一带一路新舞台,文化遗产活起来”“保护文化遗产,擦亮中国名片,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遗产”和“相约古都洛阳,感受华夏文明”。
参展中国非遗节
6月10日上午,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隆重举行。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主体活动包含“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非遗项目竞技展,并举办国际论坛、非遗项目进社区等400多场活动。
开幕式后,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副部长项兆伦等领导以及中外来宾一同参观巡视各个展示区。在传统工艺振兴成果、研培计划成果展区,云南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田静,得到雒树刚部长的鼓励,希望她把设计思路更多的融入现代生活当中,让传统工艺在使用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多思考人们今天的生活方式需要什么样的品质。雒部长的一番激励让传承人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传承的信念。
非遗节上,云南省傣族孔雀舞又一次在榕城亮相,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旺腊,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喊思和他们的徒弟为观众带来徒手孔雀舞和架子孔雀舞。
云南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厅长李涛亲自带队组团参加活动。55人的云南非遗代表团,为主场活动带去了建水紫陶、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彝族(撒尼)刺绣、剑川木雕、傣族织锦技艺、傣族孔雀舞、傈僳族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等云南省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平台展现我省民族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活动期间,李厅长走访看望传承人,充分肯定传承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激励了大家带徒授艺的热情。并带领相关人员,对四川省蜀锦织造技艺、蜀绣、竹编、年画、望丛歌会等非遗项目进行了调研,分析云南省与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相比,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鼓励大家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虚心学习,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这次活动,云南省还派出西双版纳傣族龙舟队――曼弄枫龙舟队,在非遗文化节的龙舟竞技展竞赛场上一展风采。
大理举办非遗日活动
6月10日至13日,云南省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大理举办。
2017年全省“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理州文化体育局承办。活动紧紧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主题,精心准备为期三天的传统歌舞乐展演、传统技艺展示、文化遗产知识讲座、文物鉴赏、文化遗产图片展览、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六大方面的活动,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广场、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大学等地,为广大民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拉近民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让非遗保护成果融入生活,惠及民生。
活动期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传统歌舞乐展演将彝族海菜腔、傣族孔雀舞、傈僳族阿尺木刮、弥渡花灯、布朗族弹唱、怒族民歌“哦得得”、拉祜族民歌、彝族打歌、白剧、剑川白曲、弥渡民歌、白族大本曲、白族吹吹腔、白族舞蹈“力格高”、嘎蒙卡兜舞等35个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遗项目搬上舞台,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广场和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轮番上演。11场内容丰富、各具风格的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赏,让民众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之美。
传统技艺展囊括了建水紫陶、腾冲皮影、滇式风筝、梁河葫芦丝、乌铜走银、彝族刺绣、傣族竹编、易门浦贝陶、剑川木雕、白族扎染、白族布扎、鹤庆银器、白族甲马、下关沱茶等20余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糖画、面塑展位前更是排起长队,人气火爆。
据初步统计,展示期间,传承人的销售额近20万元。活动还以图片展览的形式,展出《振兴传统工艺计划》《白族服饰》《馆藏文物精粹》《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四个方面的内容,向观众宣传展示大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普及宣传传统工艺振兴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我省新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白族霸王鞭”、“甸北白族田埂调”、“白族甲马”、“白族服饰”、“傣族竹编”也在活动中一展风采。
活动期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金龙、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规划保护部主任胡荣梅在大理大学分别作了题为《南诏城址考古概况及研究》、《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的知识讲座。还专门邀请国际文保专家李强,为巍山县文化业务部门作了有关加拿大原住民传统文化保护的学术报告。李博士还专门参观考察了剑川县沙溪古镇,并与有关部门同志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
此外,工作人员准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宣传折页、书籍约50余种,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为广大市民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营造全民共同关注,尊重、热爱、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全国七十项非遗项目亮相官渡古镇
在昆明官渡古镇,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系列活动于6月10日上午盛大启幕,十项宣传展示活动轮番上演,好戏连台。
在官渡古镇广场,“传承与振兴-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国非遗联展”丰富多彩。来自陕西、河北、贵州、安徽、江苏、宁夏、广东、湖北、吉林、山东、辽宁、重庆、山西、青海、、浙江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70个非遗项目,于6月10日至12日集体亮相官渡古镇,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非遗类别。联展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展示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吸引了络绎不绝的群众争先选购,联展三天现场销售额达50多万元。联展的举办得到了省外参展传承人的高度好评,盛赞主办方为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和传承人搭建宣传、交流、展示、利用的良好平台。
官渡区组织的其他宣传展示活动也精彩纷呈。中国工艺・传承与振兴民间论坛群英荟萃。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非遗联展的传承人代表、云南大学专家和学者,以及媒体人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工艺的振兴展开探讨交流。创意生活―第二届民间绘画挂盘绘制大赛别开生面,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参赛。彩绘云南-昆明现代民间绘画精品展让人流连忘返,国宝云子・第四届名人围棋邀请暨百人围棋赛扣人心弦,官渡滇剧花灯展演令人耳目一新。
篇7
[关键词]: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保护
[引言]: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化模式的呈现,就使得表征文化遗产的要素分类化、系统化,其结果使文化遗产体系的熵值降低,使体系趋于条理清楚。社会化模式的呈现,就使得表征文化遗产的要素分类化、系统化,其结果使文化遗产体系的熵值降低,使体系趋于条理清楚。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社会化模式设计成功范例。根据文化特点和地域特点选择建设博物馆,这是一种文化创新,随后中国出现了大批遗址博物馆,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是公认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研究、扩展和关联等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典范。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性是指在人类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以及支配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化学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环境资源对人类福利需求的承载能力。可持续性是指系统发展过程中具备一种通过自身的改革不断保持和完善其组织机制的能力。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的满足及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视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的共同繁荣,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目标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发展理论上的一个突破,把发展与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人类站得更高、看得更广、计划得更远,有利于科学地审视社会发展进程。
2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把文化遗产的特有规律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使文化遗产发具有规范性、持久性和扩展性。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可持续发展体系更加具体化。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文化遗产资源越来越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将成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系之一。
3 、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陕南文化遗产资源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它们将成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陕南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将对陕南宏观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协调作用,对陕南文化遗产事业担当起保护、研究、弘扬、传承和创新的宏大任务。文化遗产资源要恰当地、持久地、保o性地使用,要克服经济作用对其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冲击作用,使陕南文化遗产事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1 营造陕南以及周边地区优良的投资文化氛围取决于其综合竞争力,关键的作用是民族凝聚力、城市凝聚力。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对城市人文文化、人文精神的认同。历史已远去,其神韵却凝聚、沉积于文化遗产之中,它不仅能够满足人民“求真”的需求,而且能满足人民“求善”、“求美”的欲望。陕南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将指导资源项目开发,呈现陕南特色文化,吸引投资。
3.2 对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陕南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文化平台建设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实现陕南政治、文化、经济一体化良好的发展局面,对西部的环境治理、生态治理、交通建设都产生持久地促进作用。
3.3 对陕南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协同效应陕南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文化平台的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陕南文化资源相对丰富,文化遗产资源耗损与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制约陕南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因素。实现陕南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科学利用、管理和研究平台,将是实现陕南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
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不仅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而且注重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与措施,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主要采取的保护方法有下面几种:
3.3.1 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
3.3.2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
3.3.3 认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3.3.4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
篇8
关键词: 凉山彝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蒙、纳西、傈僳、苗、布依、回、满等14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243.7万、占全州总人口50%。自秦汉时期以来,先后有“邛”、“笮”、“夷”系民族及藏、汉等民族活动在凉山区域内,是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在汉藏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中,以血缘家支联盟为依托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采取自我保护性的封闭式发展,以抗御外来文化的干扰,逐渐在黄茅埂以西、安宁河以东并以美姑、昭觉为腹心的地区形成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特殊的环境使凉山在历史上成为一个自然地理上的区域性整体,不仅为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于其间的各个民族提供了生存空间与活动舞台,而且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保留至今。由此,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内涵底蕴厚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风情浓厚和古朴,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原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巨大的传承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个案,探索如何传承发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一、认清保护工作现有的状况
凉山州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领域。凉山作为完整保留着中国彝族北部方言的圣乍土语、义诺土语、阿都土语、所地土语四大彝族土语的核心文化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涉及民族语言、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16大类160多子项。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凉山州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彝族文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1.立法工作走在四川省前列。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有法可依,凉山州率先启动了有关立法工作,颁布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于2010年7月起正式实施,使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注重名录体系的构建。在深入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成一批金字塔形的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彝族克智、口弦、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银饰制作技艺、彝族火把节、彝族年、彝族传统婚俗等8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嫫妮惹、什喜尼支嘿、义诺彝族民歌、彝族苏尼舞、彝文书法、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彝族摩尔秋、传统彝医药、彝族“阿依蒙格”儿童节等44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凉山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突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文化记忆和活态的生命基因,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学、美学、艺术、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民间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3.建立健全保护和利用机制。在成立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同时,2006年7月,设立了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专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管理工作。2011年9月,在凉山州文化局成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单独设立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督查工作充分得到保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年的运作,创新开展的“专家年会制度、专家咨询机制、专家评审机制、专家论坛机制”等新举措,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业务指导。
4.探索数据库与生产基地相结合的保护路径。目前,凉山州的“彝族服饰”列入四川省首批生产性保护基地,“彝族火把节”、“彝族年”、“彝族口弦音乐”等列入凉山州数据库建设重点项目,各类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也已列入凉山州数据库建设保护规划,从而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生产、利用,逐步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生产性相结合的实验,让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持续健康的传承与发展。
二、正视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于点多面广、投入资金不足、工作条件受限等原因,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造成很多历史遗留下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文物及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彝族医药、手工技艺、彝族习俗、彝族歌舞等无法深入挖掘、抢救和传承。二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丢失。如彝语标准音地文化保护区、阿都文化保护区、毕摩文化保护区、母系文化保护区等是有独特性、地域性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且这些区域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需要整体规划的现实迫在眉睫。三是彝族村民中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人口流动性增强,传统文化活动难以开展的现象;部分彝族民众的传统文化观念逐渐淡化,参加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下降;使用彝语交流的范围逐渐缩小,以彝语为载体的口头传统逐渐失去传习条件;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后继乏人,各地区的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文化自觉意识不强。四是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较为突出,保护条例的落实还远远不足,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长效机制,还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五是非遗工作的影响力没有到达预期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滞后,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开拓性和持续性,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加大保护工作力度的建议
1.要进一步发挥联动工作效能,促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大发展。鼓励凉山州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旅游局、民宗局、文联等单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专家联系县市的制度,加强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及传承情况,抢救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和资料,建立档案或数据库,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构建金字塔形的州、县(市)、乡(镇)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服务的同时,继续抓好省级、国家级及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准备工作。将“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的民俗节日,作为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中之重,提升国际影响力。这对于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转化,即将其作为凉山州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资本,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进而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的成功路子提供个案。
2.要立足实际,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步伐。通过各地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分别状况,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发挥最大功效。为此,将圣乍、义诺、所地方言区中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彝族村寨列为国家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以特色民居、独特民俗为保护重点,从单一项目、单一形态的保护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以凸显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进而科学、完整、系统地保护该区域奇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就会把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搭建平台,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利于完整保存维护彝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本原性和独特性。
3.要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选拔机制,加大相应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对于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按照相应级别给予适当补助,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与此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考核与监督工作,特别是把师带徒作为传承人的重要评价指标,改变传承人只传不授的老大难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4.要大力普及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专题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逐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激发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全社会之力,共同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5.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金,开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研讨,出版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成果。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论坛、讲座和咨询服务等宣传展示活动,激发群众的自觉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进一步扩大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影响。
6.要注重和培养专门人才队伍,加大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充分依托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西昌学院彝学学院、四川省哲学社科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凉山民族研究所等相关院校、科研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多种办学形式,大力培养一批复合型彝汉双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专门人才,主动挑起服务彝区的使命和职责,积极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沙马打各,阿牛木支.对凉山彝族民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民族(彝文版),2012(4).
[2]晓夫.省州联袂进京献策:凉山文化保护欲上新台阶[N].凉山日报,2013-3-2.
篇9
>> 浅析蒙古族舞蹈的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 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理论思考 论地方剧种趋同与文化生态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尺度与进展 小议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文化生态保护的范本――平江路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香港文化生态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民间音乐生态保护的思考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岭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刍议 浅析大众文化生态的脆弱性 浅析少儿图书出版的当代文化生态 浅析大学文化生态及其建设 提高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意识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原生态舞蹈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性整体保护研究 基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花鼓灯文化生态村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为文化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⑤ 国家旅游局四大行标[EB/OL].http:///zwgk/tzggnew/201601/t20160107_756636.shtml.
⑥ 孙梦阳,石美玉,易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益平衡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5(09).
参考文献:
[1] 郭清霞,鲁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竞争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1):168-171.
[2] 阚如良,王桂琴,周军,Hsiang-te Kung.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2).
[3] 梅燕,谢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 文化遗产 保护 新理念
引言
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和保护的主要机构,在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起重要作用。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文化领域对遗产问题的关注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方面,收获丰富。全新、全面的遗产理念的监理,对博物馆这个以保存、研究、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为“天职”的机构而言,产生极深远的影响。
近几年,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2年上海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七次亚太地区大会已经深入全面的讨论了文化遗产概念的进化过程,它们从一个封闭式转变成开放式。它们主要体现在:文化遗产从单体的历史和艺术意义上文化遗物扩展到相互联系的文化遗产群体及非艺术创造遗产,从仅表现在物理上联系的文化遗产扩展到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文化遗产,从普通环境扩展到特定环境下的文化遗产。从而我们更全面、深化认识到对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更加神圣,理解更人性化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从概念出发,对文化遗产进行划分:无形和有形。事实上,这种无形与有形并不是绝对的,两个范畴在空间和时间上相续的,有些时候也是重合。
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博物馆虽然在有形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如何保护?等。如果我们把文化遗产理念引入目前博物馆及业务活动中去,将有利于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也给博物馆遗产保护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博物馆的工作核心
博物馆工作核心就是保存文化遗产的价值。博物馆遗产保护工作不能仅仅体现在保护收藏品本身,应该更注重其整体价值体系,不管这种价值是通过无形(非物质)还有形的体现的。因此,价值是遗产概念及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博物馆为了满足保护文化遗产价值的目的,首先掌握好遗产价值的特征。特征1:遗产价值是广义、美好的东西,不是特指可交换、有形及经济意义上的东西。特征2:我们了解,遗产的价值应该具有多维性。遗产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宗教价值、社会或教育价值及经济价值。所以说,遗产应该具备多重价值的(多维价值)。特征3:遗产的价值是具有动态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或不同时期下,人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也是不完全一致的。所以只有当我们看到遗产价值这种动态性,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才不会被置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中。
二、博物馆保护工作的途径
博物馆保护工作其途径应该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多学科发展的。新的文化遗产理念,使博物馆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有了新的思路。具体如下:
1.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要满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先要满足遗产选择上的策略性考虑。博物馆要有选择的收藏和保护文化遗产这是必要的。当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后,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或象征性的东西已经比较有限了,如果把这一切纳入博物馆收藏是不可能的。所以,选择性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们如何选择呢,从而达到文化持续的目的,争取更多的资源来保护更多的文化遗产。应该是了解究竟怎样的东西和价值需要在博物馆保护,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首先,我们可通过对信息和价值的选拔,而这些东西应该具备代表性和记录性等来说明更多的问题,这才是博物馆保护政策和决策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其次,对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考虑。因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信息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当我们确认某种东西是否存在保护价值,是否能代表某以实物及时代的要求,必须经过彻底的调查研究。
2.建立在交互式、多学科的途径上的文化遗产保护
不管是文化遗产的价值还是信息,都应具有多维性。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系统理论的发展,科学界的激怒是飞跃的。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乃至宇宙的认识来自于多种不同学科的方法和技术。而博物馆不应脱离实际,不能拘束于单一的学科,应建立交互性机制,寻求多学科的途径。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体现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上述,博物馆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肩负着收藏、展示和研究遗产文物的重要任务,是遗产文物的守护者,同时,他们也是文化遗产的管理者。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将越来越艰巨,博物馆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研究全新的理念概念、文化遗产价值,创新多学科、多突进的文化遗产突进,才能更好的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关于20 02年联合国文化遗产年及其后续行动的报告》
[3]2002年国际博协亚太地区年会《上海》
[4]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9-3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