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实务范文

时间:2023-10-09 17:5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会计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会计实务

篇1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财务风险

一、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概述

(一)现代会计管理

所谓会计管理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从业人员工作行为进行的有效管理,是确保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当下,得益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其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呈现现代化特征。会计工作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管理也呈现与时俱进特征,具有先进、合理和高效原则,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会计管理的功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现代会计管理的主要类型

1.分散型管理模式。所谓分散型管理模式是指会计的管理主体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和活动受到企业领导的制约,企业对会计工作有直接的控制权,该种管理模式有助于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收集难度,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但是,该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上的,要求领导者不存私心,对会计工作不过度干预,否则将导致会计工作受制于企业领导或企业部分群体的私利,影响会计工作的客观性。

2.交叉型管理模式。交叉型管理模式将人员的管理和业务的管理进行分类,人员管理由责任单位负责,业务管理由会计部门负责。尽管该种管理模式有利于业务工作的专业性提升,但是其忽略了人和事的关联性,这种人为分割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诸多的叠加和空白区域,造成管理混乱。而且,该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发,影响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3.统一型管理模式。统一型管理模式是在综合考虑会计工作的人力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的现代会计管理模式,将会计管理与责任单位进行分离,由会计部门统一负责会计的人事和业务管理,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两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是现代企业进行会计管理最为恰当的模式,符合会计人员,管理部门和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有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就企业而言,其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在于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会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借助会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合理支出,提高企业的经营获利能力,助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2.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当今的企业生存环境极为复杂,存在各类风险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威胁。其中,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严重,稍有不慎将危及企业的生存。鉴于此,应该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借助先进的会计管理理论和业务活动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辨识和规避,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现代企业会计管理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会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市场化条件下,企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如果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将导致企业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偏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对当前国内的企业会计管理状况分析发现,许多企业存在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表现为风险意识偏低,缺乏会计监督机制等,导致企业的会计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财务风险隐患。

(二)企业会计管理的工作流程紊乱

会计工作需要纳入科学的管理制度的规范下,这是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基本特征。然而,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低下等问题,导致会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制度的规范,造成企业经济活动存在各类违规行为,如领导、账款催收不利,成本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失真

财务管理的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成本的管理方面,具体来说,一是乱计成本,二是核算对象区分不清,三是会计期间选择不合理,四是内部核算缺失。上述内容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失真,无法有效区域企业的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实际经营活动存在较大的出现,呈现成本增大,利润降低等情况。

三、强化企业会计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健全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机制

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企业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具体来说,首先,构建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制度的监管之下;其次,制定规范的会计监督管理流程,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各类违规行为的出现;第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风险的监控,评价企业运转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会计问题,提早采取处置措施,增强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体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途径,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相关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应该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投资者因财务信息失真导致的盲目投资、决策等。

(三)提高企业会计的管理水平

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是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规避财务风险的主要手段,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企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应重视会计管理工作,给予相应的职权、人力、物资支撑,确保企业的会计工作正常开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09-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推广,财会管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手工管理或电算化管理,而是要建立能够全面、及时提供各种相关信息的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采用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流程重构的基础上建立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一、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一)信息采集的实时性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打破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而且把企业与外部各利益相关单位紧密联结在了一起,使信息的实时传递成为了可能。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经济业务的开展发生了由物理空间到媒介空间的转变。会计信息化消除了传统会计信息滞后的弊病,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构建了畅通的信息平台。

(二)信息集成后的多维性

传统会计流程中,由于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无法对信息进行多维的存储与处理。而在信息时代,集成却是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计算机可以轻易地实现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业务数据在发生时,信息在各环节实时实现共享,从而有效地存储多维业务信息。

(三)信息资源的开放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数据都是实时存储在数据库当中的。作为信息的需求者,可以随时通过查询界面,自由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财务部门提供的固定格式报表的模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会计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财务模式重新整合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促使传统的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分工的财务流程发生了变化。同一经济业务活动相关数据不再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手中,而是统一整合在一个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产生。财务部门从系统中实时取得信息,分析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财务信息高度集成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不再是部门立足于自身的业务数据系统形成的“信息孤岛”,而是以建立中心数据库或信息中心为手段,各信息子系统或终端用户根据交易的执行情况补充、修改、更新中心数据库的资料,以科学、及时决策和最优控制的高度把信息作为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内财务人员资金、财务信息等的综合优化管理。

(三)财物资源逐步扩大

在现代企业商务中,企业以供应链的形式来参与竞争,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会计信息化为财务决策站在供应链的角度思考提供了信息平台。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下,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的集成,而且企业所在的供应链联盟体之间也实现了集成,形成了更大的财物信息资源。

(四)财务组织的协同化

会计信息化使财务组织与会计组织相互之间的界限模糊,会计和财务不再需要对各自的组织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在同一信息平台上业务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同时,企业部门之间上下流通无阻,财务组织不再是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而成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管理的重点也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人本化管理理念将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新课题。

(五)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

在信息时代,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对企业价值形成的影响力加强,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既要考虑股东财富,又要关注股东以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

(六)财务决策地位凸现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财务流程中彻底解放出来,同时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也有效地集成到了系统当中。财务人员可以有时间并且有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为决策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持。

(七)财务管理对技术的依赖性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为财务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电子存储介质具有可篡改、不易直接观测的天然属性,网络系统很难避免非法访问、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侵扰。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加大了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的可能,控制风险增加。

三、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构建

(一)建立项目驱动的财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建立业务项目驱动的财会信息系统是指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大量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的成就,使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财务信息系统当中,大部分事件数据都以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方式存放,实现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同时存储,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生成。原来由财会人员编制的业务凭证、报表等财务资料,可由计算机实时生成、输出,大大减少财务部门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差错,做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同时,财务人员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控制经济业务,从核算职能向决策职能转变。

(二)建立财务管理模型库,直接导出预测、决策等财务管理信息

项目驱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后,可建立一个与数据库直接相连的财务管理加工的模型库,在模型库当中设立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型,如财务预警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筹资模型等。对于特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满足企业需要的模型。这些模型所需的数据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进行提取,也可以从会计系统中得到。

篇3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财经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会计工作逐步实现了电算化与核算集中化,生成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手工核算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其形式和种类日益增多,同时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高校财务数据的关注与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对高校会计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1)电算化会计档案拓展了会计档案的内容和形式

电算化会计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的内涵更广泛,不仅包括打印输出的纸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还包括了电算化系统中的所有系统软件、会计核算软件及其他相关财务软件程序等全套数据与文档资料。

(2)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方便查找,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加工的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的集成化、综合化程度较高,各类各项数据之间的关联度也大幅提高,使得数据的查询方便快捷,同时对数据的收集、统计、整理和测算也可直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大幅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时效。

(3)电算化会计档案对存储技术与条件要求很高

磁性介质或光盘的广泛应用和存在,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存储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数据资料保存受存储时间、存储数据结构、存储介质质量、存储环境及存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很大,若保存不当很容易遭到破坏。

(4)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更高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大量会计数据都保存在相关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中,信息数据处理合成高度集中,加之数据的非法修改可不留痕迹,一旦遭到病毒侵袭或黑客等人为破坏,很容易造成系统瘫痪或数据外泄、毁损,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带来极大挑战。

(5)电算化会计档案对其管理人员素质与技能有更高要求

现代信息化财务集中核算形式下,高校会计电算化不断深入发展,生成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拓展,结构组成也愈发复杂和综合,相关管理人员只有在掌握丰富会计知识及熟悉了解财务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管理技术以及扎实的档案管理技能等综合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高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明确的管理和规划目标

传统会计档案构成单一且格式相对统一,管理工作比较容易,相关财务主管人员已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因此,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重视不够,缺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了解,没有明确的管理和规划目标,其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不到位,增加了相关工作的风险。

(二)原会计档案管理制度陈旧,与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脱节

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之传统会计档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其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基于传统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在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及目标等方面已无法适应电算化会计的需要,以致相关工作无所适从,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给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内容不完整,保管方式不统一

(1)没有明确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

没有明确哪些文件资料属于纸质档案或电子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也未明确,以致有些应打印输出或光盘备份的数据资料没有按照统一时间及时收集、立卷,造成会计档案的遗漏或丢失。

(2)没有明确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生成、制式、收集、整理的统一分类标准与方法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生成、制式、收集、整理没有统一的依据和标准,各时期的生成、收集、整理、保管方法与方式不一致,以致其会计信息所涵盖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不同,不便于查找、整理、存储及保管,同时也增加了不同时期之间会计数据比对的难度。

(3)没有及时保存不同版本的会计软件及相关电子数据与资料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时间越长,其财务软件与会计档案的版本就越多,在对会计软件升级后,没有及时存储升级前后不同版本的会计软件与其中的会计数据资料,并归档保存,致使在新升级的会计软件中无法调阅不同版本的会计数据档案,造成会计数据档案的不连续性,严重影响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正常使用。

(4)纸质档案及相应电子档案的生成及收集保管方式不同步、不统一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纸质会计档案应与电子会计档案并存,但相关人员不清楚哪些会计档案必须要纸质保存、哪些会计档案必须光盘备份,造成纸质会计档案与电子会计档案的生成、收集、保管方式在相同或不同会计年度的连续时间段内前后不同步、不一致,大幅降低了会计档案数据的横向及纵向可比性。

(四)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1)电算化会计岗位内控制度不健全

会计电子数据平常是实时存储于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很容易被病毒攻击或人为修改,且不易留下痕迹,电算化会计岗位内控制度又不健全,使得会计电子数据生成环节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过大或重叠或空缺,相互之间无法有效牵制,加大了会计档案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甚至泄漏、遗失的风险。

(2)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流程以及其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明确

没有明确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流程或环节,相关部门与人员不清楚应办理哪些手续、经过哪些环节来完成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传递、收集、立卷、归档与保管等工作,以及自身在此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推诿扯皮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定期清理、销毁制度不规范

高校财务部门未按规定设置专门的财会档案管理机构,由财务人员兼任档案管理工作,为了自身查阅方便自行就地保存,所有财务人员均可自行查询拿取,不相容岗位没有完全分离,对应的岗位职责也没明确;多年来未及时将会计档案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保管,而且只归档,未按定期清理,以致会计档案毁损不能及时发现并修复,同时没有明确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年代久远已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也未定期鉴定后及时销毁,占用了大量的存放空间,极易发生霉变或丢失,增加了相关管理的工作量及成本。

(4)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查询、借阅制度不完善

没有建立严格的查询、借阅审批制度,没有履行必要的查询、借阅登记与归还查验等手续,不便于实时监控会计档案去向及明确相关人员责任,无法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

(五)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技术存在安全隐患

一方面,电算化会计软件系统升级换代加快,版本随之不断增多,不同版本的数据结构及其输入输出格式也不统一,以致电子档案存储结构与纸质档案形式各不相同,只能将其分开备份与打印输出,进一步加剧了会计档案管理的复杂程度与工作量。另一方面,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及素质不高,对档案管理与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的知识掌握不够,在相关管理细节及网络安全防范上工作不到位,这就造成电子数据很容易受到病毒攻击或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了工作错弊或失误及会计档案数据丢失的可能性。

三、高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改进的对策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意识,明确管理和规划目标

加强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特性及相关管理法规制度的了解,充分认识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与重要性,增强管理意识,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财务系统、电子档案及计算机信息等方面的知识水平与业务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还需要根据时展的需要,对这一块人员要加大培训,以便他们所拥有的综合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另外一方面应该制定相应的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其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确保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序、依法进行。

(二)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

(1)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立卷制度

明确规定统一纳入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的会计数据及文字资料的归档范围,并根据不同档案的性质统一勘定其归档时间,全面、及时地收集相应的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予以统一整理、标示并立卷。

(2)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制度

①明确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生成、、制式、收集、整理的统一分类标准与方法,以使各时期的会计档案在生成至归档保管的方法与方式上保持统一,保证其会计信息体现的内容与方式前后一致,便于分类收集、整理、保管及实时查找与汇总处理。

②明确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纸质保存与光盘备份的关联方式与关联程度,协调统一两大类会计档案的同步管理,以保障电算化会计档案相关对应的一致性及其内容的完整性。

③明确规定会计核算系统升级前后不同版本下会计软件及其会计数据资料的存储及保管的方式,并拟定最新升级系统调阅关联历史数据库的规则与方法,以保持不同年限会计数据信息的连续性与相关性。

(3)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定期备份、复核制度

建立统一的电算化会计数据AB备份与复核机制,明确备份的时间间隔、备份方式与数量、备份责任人、标示制式及保管方法等相关要素,并设立备查账簿予以登记,同时规定定期复核检查的内容、时限及修复方式等,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三)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内控制度

(1)健全电算化会计岗位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电算化会计岗位权限的管理,重新设定调整会计电子数据生成环节上个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与权限范围,按会计数据的重要性与机密程度建立分级调阅规则,建立多用户、分权限管理的层级约束机制,减少会计电子数据发生错漏与外泄的几率,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2)规范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流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权限

确立并规范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流程与环节,明确其各环节上应办理的各项手续及对应的相关部门与人员职责和权限,以便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以免遗漏关键控制点,增加电算化会计档案错漏或遗失的风险。

(3)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定期清理、销毁制度

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设置专门的财会档案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来保管电算化会计档案,并建立定期清理、销毁制度,及时全面了解会计档案的保存状态,对已发现毁损的会计档案要及时恰当修复,对已超出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应请专业人员依法履行鉴定程序,对于符合销毁规定的会计档案编制销毁清册并依法定程序及方式进行销毁,对于保管期限已满但涉及未清债权债务和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则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重新立卷,并在所属相关销毁清册备注栏内及相关保管清册栏内予以标示注明。

(4)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查询、借阅制度

建立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查询、借阅审批制度,明确规定学校内部各级部门与人员查询、借阅会计档案的必须填写会计档案的查询、借阅申请表并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字加盖财务部门公章后方可办理相关查询、借阅登记手续;明确规定外单位查询、借阅会计档案的必须开具单位介绍信及证明并出示相关证件,与填写的会计档案查询、借阅申请表一并交由学校主管领导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字加盖学校公章后方可办理相关查询、借阅登记手续;同时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上述查询、接阅资料的实时跟进及借还查验等后续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查询、借阅事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办理。

(四)提升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技术,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整合优化信息系统

逐步转变提升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技术,不断增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与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的综合业务能力,加大各项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引入现代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将会计档案管理的全过程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整合优化信息系统资源配置,建立集会计档案的信息采集、自动分类、编辑统计、归档标识、立卷存储、分期保管及查询、借阅与清理、鉴定、销毁等业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及同步升级,并依据“集中管理,分权调阅”的原则,构建会计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以期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的需要。

篇4

理论建构的过程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过程,是将最简单、最普通的、内容比较贫乏的抽象规定作为该门学科的理论出发点,然后,使这些最一般的定义和原理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不断深化和丰富,同时又以越来越具体的内容加以充实,直到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得到完整的阐述为止。理论建构的关键是逻辑起点的确定,确定了逻辑起点,便开始了以逻辑为中介、抽象范畴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抽象范畴不断向具体范畴的上升过程,表现为后一个概念是前一个概念的综合和发展,是在前一个范畴规定的基础上,再补充上新的规定,因而是一个丰富化、全面化的过程,是一个比一个范畴更具体的过程。

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它能推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具有结构的张力的推衍的能力。它对该学科其它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作为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的起点应该具备的条件是:(1)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2)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3)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4)逻辑起点能够推理论证其他理论范畴。

文献回顾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理论是会计界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存在诸多观点,至今未达成共识。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职能起点论、会计目的起点论、会计动因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相结合起点论。

(一)会计假设起点论

它认为会计研究只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才具有逻辑严密性和客观性,会计实务才能在一定的规范下得以展开。其逻辑体系是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程度、会计方法、会计要素、财务报告。至今比较统一的会计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及货币计量假设。

张昌仁提出,会计假设是以大量会计事实和惯例为基础所做出的合理推断,是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会计假设尽管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而丁庭选认为:会计假设并不是最本源的范畴,同会计假设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所有的会计准则;以此为逻辑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其内部缺乏严格的逻辑关系,并不能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会计假设不能作为现代会计的逻辑出发点,而只能作为前提概念。从70年代开始,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开始转向会计目标。

(二)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要达到的境地。在美国会计学会制定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列出了四大会计目标:(1)对有限资源使用作出决策,包括识别重要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方向;(2)有效地管理的控制资源;(3)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4)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其逻辑体系是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实务。我国从8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会计目标起点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我国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以会计目标为出发点也有一定的不足,有很大的主观性,目标是一种假定,目前无法加以证实,缺乏客观依据。也有这样的问题:是针对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而提出的,而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不一定适用于整个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王海龙、宁玉臣指出,西方目标起点论是信息系统理论体系,强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业务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旨在建立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而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起点论可以说是经济效益理论体系,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会计目标。

(三)会计本质起点论

该观点认为:会计本质对其他会计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逻辑关系是会计性质、职能和目标、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体系等。张兆国主张以会计本质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他认为,在会计学上,会计理论研究所提示的最终成果,是关于会计实践的根本性质,即会计本质。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流行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国会计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对西方会计理论借鉴的基础上;会计本质只是会计理论的研究前提,而不是研究的起点。会计本质是脱离会计实践的,更谈不上反映会计实践的需求同时作用于会计实践。

(四)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是会计的客体,是会计反映的控制内容。李映照、陈妮娜认为: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要素中最本源的抽象范畴,它来自客观环境,反映于会计系统中,决定了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是推理论证其他抽象范畴的基础。劳秦汉指出,理论体系是研究对象自身逻辑的科学反映,因而会计对象(价值)质的特征(时空性)和量的特性决定着所有的会计理论,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最本源的范畴。而吴联生否认将会计对象作为逻辑起点,他认为会计对象作为联结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其高度的抽象性无法在实务上给予具体、清楚地反映。与此同时,吴水澎指出,会计对象到底要分成几个会计要素才适当,这要受制于会计目标,服从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是会计对象决定会计目标,而是会计要素是受制于与会计目标的,不同的会计目标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对象不是“起点式”的会计理论范畴,不能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五)会计环境起点论

环境是指周围的条件,环境决定一切,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时间、地点等环境所决定的。无论会计本质、会计对象还是会计目标,都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下,人们对会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会计理论。谢德仁在认为,会计环境是会计内环境与会计外环境有机的总和。会计内环境决定了会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会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外环境决定了会计目标,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一步影响着会计程序与方法。因此,会计本质、职能与会计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也有学者认为会计环境本身并不属于会计理论体系,因为环境是面对整个社会系统而言的,对会计系统并没有特殊的针对性。会计环境不能将自身与会计系统结合起来,更不能联系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也无法推导出其他理论范畴。因此,会计环境虽然对会计系统非常重要,但并不能将其作为逻辑起点研究和构建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只能说它是会计概念框架的背景。

(六)双起点理论,是许多学者在研究单一要素逻辑起点中得不到较为满意的答案时,转而创新性的提出双起点论。主要有:(1)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苏新龙认为,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看,环境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影响表现在对会计的基本假设上;从主观上看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表现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要求,即会计目标。因此,会计的起点理论应是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2)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杨月梅认为,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相结合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3)会计环境与会计本质。李先富认为,把会计环境和会计本质作为研究起点,更能解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会计理论创新问题。(4)会计环境与会计动因。牛彦秀认为,会计环境和会计动因反映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容,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但不少学者反对双起点论,认为这种观点违背了人类认识论的科学性中包含的(逻辑起点的单一性和初始性)。潘立生、姚禄仕指出,多重会计核心理论不可取,会计核心理论只能有一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理论体系逻辑一致性,会计准则制定及评价更为明确可行,确保会计政策选择标准的一贯性。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假设起点论和会计目标起点论是西文在研究财务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时提出的,并最终以会计目标起点论为西方流行观点。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是我国会计界的首创,而会计环境起点论、双逻辑起点论以至多起点论是中外观点结合的产物。

结论

东财会计学院的牛彦秀在《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一文中,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纯理论范畴和应用范畴两方面。会计本质位于理论范畴的最高层次,会计目标则为应用范畴的最高层次。

借用此会计理论,笔者认为我国与西方从会计逻辑起点的分析角度看,西方注重会计假设、会计目标逻辑起点;而中国则更多的关注会计本质、会计对象,甚至双逻辑起点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与中西方逻辑思维有着必然的联系。

科学的逻辑起点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包含复杂整体的一切矛盾胚芽的细胞形态作为逻辑起点,即以构成认识对象最简单的元素作为出发点;另一种是以理论体系的最基本命题作为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命题决定、影响其他命题和结论的产生与发展。如果说会计本质、会计对象是构成会计认识对象最简单的元素之一,则会计假设、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两个基本命题。中国传统思维是前一种逻辑起点形式居多,而西方逻辑思维主要是以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命题作为逻辑起点形式。

中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主要借鉴西方会计概念框而制定出来的,而西方会计概念框架也是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故笔者认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应该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也并非把会计准则或会计概论框架等同于现代会计理论,但会计准则或会计概念框架是现代会计理论应用领域的核心理论。

会计目标是指人们从事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回答了会计方向是什么的问题。会计目标成为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的理由:(1)从逻辑的角度看,会计目标具备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2)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目标对于理论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按一定目标构建的是一切系统所具备的基本特征;(3)从会计理论的性质看,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够使会计理论密切联系会计实践。

篇5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体系推理的基础,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本源的一个理论范畴,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必须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必须能够推理论证其他理论范畴,并且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完全等同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

二、各种逻辑起点的观点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理论是会计界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主要观点有: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

(一)会计本质起点理论

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他从总体上规定了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复杂的现象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事物的本质。

1.西方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西方关于会计本质的最早阐述可追溯到簿记阶段,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仅限于记录和反映实物流,簿记阶段的会计被定义为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簿记单纯记录财产的去向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簿记被看作是管理的工具,应当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服务,簿记逐渐走向了会计。但人们最初对会计的认识非常浅薄,把它视为一种应用技术(艺术),这或许与它从一产生开始就与计量技术密不可分有关。

2.我国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国内关于会计本质的讨论也是各执一词,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观点的影响。张兆国主张以会计本质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他认为,在会计学上,会计理论研究所提示的最终成果,是关于会计实践的根本性质,即会计本质。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流行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国会计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对西方会计理论借鉴的基础上;会计本质只是会计理论的研究前提,而不是研究的起点。会计本质是脱离会计实践的,更谈不上反映会计实践的需求同时作用于会计实践。

建国初期,会计被视为对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方法与规则。在这一时期,会计在财产核算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国家对企业进行全面财务监督的工具,成为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工具,会计工具论形成。

的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使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逐渐引入,会计发展成了两派:其中一派,他们代表人物有葛家澍、唐予华在1983年认为西方的信息论和系统论可以与我国会计实践相结合,强调会计密切依附于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而另一派,杨纪琬、阎达五在1982年认为,会计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只把会计看成一种自发地真实地反映信息的系统并不全面,市场要素的不断完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强烈要求内部活动的合理化,会计应向经营管理的多个领域、更深层次渗透。

进入21世纪以来,杨雄胜(2002)提出:会计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准则的本质,而会计准则本质在于客观反映经济资源运用状况及结果,即会计本质在于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媒介。

(二)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起点论认为,会计假设是一个基础命题,是会计理论的最基础部分,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概念。

1922年,佩顿在其所著《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会计假设概念。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他们遵循了佩顿的思路。这种观点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会计假设的客观环境是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杨时展认为,中国今天的一套会计工作、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完全是建立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会计假设构成会计理论最基础部分。

反对的观点,丁庭选认为:会计假设并不是最本源的范畴,同会计假设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所有的会计准则;以此为逻辑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其内部缺乏严格的逻辑关系,并不能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会计假设不能作为现代会计的逻辑出发点,而只能作为前提概念。

(三)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研究领域都要以阐明研究范围与确定它的目标为出发点。

在美国会计学会制定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列出了四大会计目标:1.对有限资源使用作出决策,包括识别重要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方向;2.有效地管理的控制资源;3.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4.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其逻辑体系是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实务。

我国从8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会计目标起点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王海龙、宁玉臣指出,西方目标起点论是信息系统理论体系,强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业务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旨在建立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而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起点论可以说是经济效益理论体系,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会计目标。王成元(原平创益会计师事务部)、卢霞(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应达到的目的,具有真是可知性,能被会计实务工作者所认识。其次,会计目标能使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结合起来。会计目标有联系外部环境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能以此为基点,把外部环境和有机系统协调起来,发挥会计信息系统最大作用。最后,基于会计目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它具有推到验证其他会计理论的功能。决定会计原则、会计对象、会计只能等会计要素形成。

(四)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起点理论认为,对象绝对方法、对象的圆形决定理论的模型,理论建立在对象的基础之上。

劳秦汉认为,由于会计实践是会计主体按照一定的时间目标,遵行一定的时间规范,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一定的实践客体,即一定的会计实践活动,因为会计对象的价值运动理论,就是对实践客体进行质和量的规定性认识与描述的理论。一门学科的性质取决于它研究的对象;区别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是建立该门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又一前提,而一门学科之所以区别另一门学科,最主要是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界定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是围绕研究对象产生的。

张龙平认为,价值起点论决定会计对象理论,会计对象对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具有决定性影响。会计对象决定会计假设和会计理论概念。首相提出,会计假设概念并不科学,假设是对事物存在的原因或规律做出假定性的说明,就有推测性质,有待于实践证明,给人以不可靠的认识。因此,主张会计假设证明为会计规定性,即为实现会计对象的最佳反应和控制而对会计对象的性质基本特征所做出科学合理解释和约定。

(五)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环境起点理论认为,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时间、地点等环境所决定的。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环境。会计活动本身就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会计活动会随着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会计外环境中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决定着会计目标,会计内环境决定着会计的本质。谢德仁认为,会计环境是会计内环境与会计外环境有机的总和。会计内环境决定了会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会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外环境决定了会计目标,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一步影响着会计程序与方法。因此,会计本质、职能与会计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陈国辉在其著的《会计理论研究》中指出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仅受到会计实践发展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规律认识程度的限制。会计环境不同,会计本质也不尽相同。

以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能更直观地解释会计实务,更合理地预测会计实务的结论和方法,以及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前瞻性。符合这些条件,这一会计理论结构就应该是有效的、成功的。

篇6

    一、推动会计理论发展的会计专业人士

    20世纪以来,现代会计理论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与在会计理论领域辛勤耕耘的会计专业人士的学术贡献是分不开的。会计专业人士是会计行为的主体,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研究,会计理论才日臻完善、系统化,形成了一些对今后会计理论发展具有基础性导向作用的理论。为了表彰某些人员对会计理论发展的贡献,有关职业机构和学术机构设立了一些奖项,例如:“世界杰出会计教授奖”等。

    二、有助于会计理论形成的专业文献

    从古至今,会计理论经过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计理论被专业会计人员整理成一份份专业文献,世代相传。要研究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就必须研究其已取得的历史成果并分析其形成与演进的规律。当我们能够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出发,对会计理论的演进历程、变化态势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究与评价时我们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这些在会计理论发展中形成的会计专业文献便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专业文献是发展会计理论的基础。

    三、服务于会计事务的相关职业组织

    1854年,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职业组织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正式成立。一百多年来,相关的各种职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这些职业组织不仅为不断更新的会计务实提供技术性支持,对会计理论的学术研究提供智力、经济支持,还提供一些供专业人员交流的平台。一些由职业组织设立的奖项或举办的评选活动也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专业人士有一定的鼓舞作用,例如:由美国会计学会1986年设立的“会计文献重大贡献奖”,该奖项旨在认可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对以后的理论研究具有基础导向作用的重大研究成果,此奖项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

    四、体现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会计规范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最终都以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会计规范体现出来。换言之,会计规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会计规范分为两种,一种为会计业务规范,例如:《国际会计准则》;另一种为会计职业规范,例如:《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会计规范作为一种规范是用来规范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的行为的。这就需要将规范推广到每一个从事会计的人员,并要求每一个从事人员要将规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会计规范才能实现真正的推广。会计规范的推广,使会计理论得以推广,这就促进了会计理论研究范围的推广和内容的深化,自然也就促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五、服务于会计理论研究的专业媒体

    各种会计相关的专业媒体也是促进会计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旧时的文献书籍到现在的网络、数据库,这些信息资源载体都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媒体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相关专业媒体传播着会计理论知识,报道着最新研究成果,吸引人们关注会计相关信息的同时,也为人们研究会计理论与务实提供即时资料,为人们吸收不同的理论观点提供便利。如果没有专业传媒的传播,那学者的研究成果将永远停留在书斋里或案卷中。

    六、影响会计理论发展的专业期刊

    早在1889年,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协会创办了《会计》(AR)期刊。最早的会计专业理论学术型期刊是美国会计师协会1926年创办的《会计评论》。60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对会计的研究,会计专业期刊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上,每一份会计专业期刊都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上文提及的AR是国际会计领域里所公认的三大权威期刊之一,主要发表所有展示会计研究成果及解释与此相关的会计研究方法的论文。另外两本权威杂志是《会计研究杂志》和《会计与经济学杂志》。专业期刊也是一种信息载体,同样有助于会计理论的推广、改进和发展。

篇7

关键词:会计发展  企业产权  关系

        1 产权与会计的关系概述

        产权是商品交换和市场关系普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在商品经济运行中集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于一体的价值运动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激励、约束功能和维护企业内部权威关系的保障功能。不同的学者从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分析产权,如何界定和保护产权。而会计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作,以其货币计量性、综合性和真实性等特征对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有着独特的优势,会计控制职能作为会计本质内涵的外延,与产权有着密切关系,在保护产权主体的平等权益、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结构过于简单,因而会计维护产权主体和产权关系的属性没有充分显现。从奴隶社会后,随着私有产权即排他性产权的出现,会计明显地表现为双重性:即一方面要满足管理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要维护产权主体和产权关系。财产所有者把会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即使是在发生利益冲突和经济纠纷时,会计记录都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证据,证明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的支配权。

        会计发展史表明,会计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它是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服务,并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的。有些人认为会计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这仅指出了会计的技术性一面,而忽略了会计的社会属性。即使是会计的技术性,其演变也体现了产权关系的变化。会计要通过专门方法,如复式记帐法完成其核算、监督的职能,而复式记帐法由单式记帐法的演变,是由于单一私人资本向合伙资本过渡及其日益复杂的商业活动等原因所致。又如会计平衡公式、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会计监督模式、会计报告等,也都因产权结构而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产权制度不同的企业,经济责任和权利的划分不同,企业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及会计政策和处理程序也可能存在较大区别。这些都说明企业会计行为与企业产权结构和形式直接相关,并受企业产权制度左右。

        2 四种企业产权制度与会计发展的关系

        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密不可分,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直接决定着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及其趋势。任何时期的会计都建立在一定产权关系上,任何一种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企业主制、合伙制、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以及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虽然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而言,会出现几种产权制度同时并存、但以某一种产权制度为主的情形,这并不妨碍上述划分。以下分别论述这四种企业产权制度与会计发展的关系。

        2.1 企业主制与会计 企业主制是一种盛行于商品经济萌芽(封建社会后期)和发展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单一的企业产权结构。简单的产权结构安排总是与简单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相对应。在企业主制产权结构居主导地位的时代,会计只有简单的核算和反映功能,其目标在于向业主提供所需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向业主提供有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信息,帮助业主加强经营管理,一种能够反映资金来龙去脉的复式记账法得以产生。然而,当时会计主体概念并未确立,会计的一个特征是报告业主的所有私人事务和营业事务。当时的财产清单“包括现金、贵重物品、衣服、家用物品以及业主拥有的其它财产”(e.s.hendrickson 《会计理论》中文版1987)。由于业主可随时结束企业,会计持续性概念并不存在,并且由于企业由业主亲自经营,所以没有定期计算和报告利润的需要,只要在企业终结时一次性计算整个存续期间的经营利润即可。当时的会计还由于缺乏单一而稳定的货币单位,没有共同计量标准,而使复式记账法应用起来十分麻烦。

        在企业主制单一产权结构下,会计体现产权关系及保护产权主体利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减少社会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也不明显,有时为了节省会计核算费用,会计只需向业主作简单反映即可,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2.2 合伙制与会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单靠一个业主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由企业主制向合伙制产权结构的过渡。所谓“合伙制”,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企业。“由于合伙制需要在两个以上合伙人之间就共同履行监督职能并分享剩余等方面达成协议,所以会面临合同上的一定困难”(张军,1994)。例如合伙人之间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萌生“偷懒”动机和出现“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该产权结构下,会计体现各产权主体关系,保护和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并进而减少交易费用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合伙制产权结构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各合伙人的经济实体,明确区分企业经济业务与合伙人家庭的经济活动和私人收支,从而“会计主体”概念得以确立,同时,随着合伙制的发展,短期的合伙已日渐减少,更多的企业都是以长期持续经营为目的,从而要求会计在每年年终而不是每次短期合伙终了来结算损益。因此“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得以初步确立。并且,由于统一货币单位的出现,“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实务所接受,因而大大推动了复式记账法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一种体现业主(合伙人)产权意志、保护业主产权利益的“业主权益会计理论”得以确立。此时的合伙制会计亦十分重视利润在合伙人之间分配的核算,其目的是为了协调各产权主体利益,减少合伙人之间的交易费用。这个阶段会计的作用初步得到了发挥,会计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但是,此时会计信息只是一种“私人产品”,会计信息产权属于业主,会计信息的供给仍然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标准和可靠性。 

        2.3 股权转让受限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制与会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有限责任公司这种产权结构创新使企业以脱离业主的法律形式而存在,公司作为独立的法律和经济主体。这种新的企业产权结构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首先,已经存在于合伙制企业的“持续经营”概念进一步得到明确,“会计主体”概念也得到加强。由于所有者对公司债务只负有限责任,使债权人失去了对业主私人资产的要求权,从而债权人要求得到其对公司资产要求权的保护。而所有者的投入资本是对公司债务偿还的最有力支持,所以对债权人资产要求权的保护便通过不得以对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名义来返还投入资本,保证所有者投入资本完整性的规定来加以明确,这就导致了收益确定上的“资本保全观”的形成,也就有了在资产负债表上区分投入资本和经营收益的需要。并且,也产生了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在确定收益过程中计提适当折旧准备的必要,这又促进了折旧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由于在这样的企业产权结构下经理同时又是企业的业主,拥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大量信息,并且对公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这就使债权人产生了对企业会计报告的迫切需求。为了缓解业主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减小企业与债权人的契约成本(交易费用),会计除了向业主提供信息外,还要定期向债权人提供会计报告,这导致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的形成,william. a. paton教授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对“企业实体理论”作为精辟概括,他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或法人概念”。并且“资产和负债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主体应该向其业主进行会计报告,就像受托者报告受托管理资产责任一样。同时,由于债权人处于与权益所有者相同的地位,所以,企业也应一视同仁地向他们提交财务报表”(william. a. paton,中文版1989)。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实体理论”要求会计能体现业主和债权人各产权主体的关系,充分兼顾并协调各方利益,以减少社会交易费用总额。在这样一种产权结构下,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俱乐部产品”,其产权属于由业主和债权人所组成的俱乐部的每一个成员。但会计信息供给仍旧缺乏统一标准,企业会计实务仍具有一定随意性。 

        2.4 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与会计 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与会计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股权)分散在成千上万的股票持有者手中,并且可通过买卖股票的方式实现自由转让与流动,因而这种产权结构是典型的“集体产权结构”。随着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一产权结构下,企业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经营决策权相互分离,所有者不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成为企业的“外部人”,从而所有者与经理阶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局面。这就导致了会计的目标从向管理当局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转变到向投资者(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在这一企业产权结构下,一方面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其使用权和收益权属于社会公众,一旦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将导致严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但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是否提供、如何提供、何时提供以及提供多少等的决策权属于经理阶层,二者的矛盾使明确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确立会计信息供给的统一标准成为必要,这就导致了会计制度(包括法律、准则和其它规范)的出现,以限制信息供给者的权利。 

        由于股东进行投资决策所重视的是年度经营收益信息,从而使会计报告的重点由资产负债表转向了收益表。同时,还要求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以使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并利用财务报表附注来充分揭示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后来,实证会计研究发现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与股票价格同投资者决策更为相关,这就导致了从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向现金流量表的过渡。可见,在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一种侧重于保护股东特别是普通股股东产权利益的“剩余权益会计理论”得到确立,并随股份有限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取代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居于主流地位。另外,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还导致企业并购行为的增加,从而使控股公司得到发展,这又促使合并财务报表在会计实务上的应用以及合并报表理论的发展。 

        3 对未来会计发展的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把会计与产权的关系简单概括为: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很多会计问题都可以运用产权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诸多产权理论中隐喻着会计思想;会计与产权的影响是相互而直接的。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将更趋多元化,投资渠道更趋多样化,并将出现更为广泛的产权国际流动,因而未来企业产权结构将更趋复杂,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税务机关、其它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大众等各产权主体都将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更高要求,会计将越发显得重要。通过分析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将朝着公平体现各产权主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瑞庆,杨宏图.从产权角度看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j].四川会计,1998(1):6-8.

[2]田昆儒.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j].现代财经,2000(8):44.

[3]候瑞霞.浅析会计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发展变化[j].管理视角,2007(9):98.

篇8

长期以来,传统的财务会计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以历史成本作为单一的计量属性。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自收付实现制演变而来,它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为理论依据,根据收入或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也即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作为确认与计量的时间标准。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客观地讲,传统会计采用的这种计量属性在提供具有充分客观性、可验证性的会计信息,正确反映物权、所有权转移、合理配比收入与费用,体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国果关系,均衡各期损益,公允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复杂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跨国、跨行业经营,横向、纵向抑或混合合并的公司比比皆是,关联交易日趋隐蔽,创造性经济业务层出不穷。所有这些变化,猛烈撞击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并对其计量属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致使现代会计再也不能对其他计量属性熟视无睹,而是合理地兼收并蓄,糅合各种计量属性,吸彼家之长,避己家之短,最终形成了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一、现代会计多重计量属性的具体体现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凸现了收付实现制原则。

基于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分期的假设,认为假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得出的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比只依靠现金收付说明的财务状况更为有用”(FASB-SFACNO.IHIGHLIGHTS)。于是,传统会计全面采用该项原则确认收入、费用及资产、负债,并编制相应的财务报告。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现金流量表首次在美国受到关注以来,时至今日,以收付实现制根据收入或费用的实际收付与否,以收付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作为确认与计量的时间标准为原则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成为第三报表,且其在财务报告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于是,在同一份财务报告中便客观存在有按不同确认标准编制的会计报表,从而构成了对传统会计单一计量属性最为有力的一击。

暂且抛开现金流量表不论,即使是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再是按传统财务会计单一的计量属性为原则编制而成,其本身亦并行存在着多种计量属性。

(二)资产负债表本身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糅合了多种计量属性。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要素的确认应是对计量属性最为突出的体现。但是,伴随着会计的持续改革与发展,在现代会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对部分项目的确认与计最早已不再沿用传统会计的单一计量原则。于是,人们不禁对传统会计的计量属性问题产生质疑。

L、固定资产的重估价。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中对有关固定资产重估价的规定反映了现金流动制提供辅助信息的趋势。根据传统会计,企业资产负债表及有关帐簿中对固定资产始终以历史成本记录并予以反映。但在高新技术高速发展,或者物价发生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固定资产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无形损耗,其现行成本或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必然会出现较大差异,该差异便构成了企业未实现的损失或利得。基于其并未真正实现,传统会计对此无法加以确认,不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反映;但是,这些损失或利得又确实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相当的影响。对此,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现金流动制确认这些损失或利得,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或在其他财务报告汇总予以披露。虽然在确认本来现金流入或流出量的过程中,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将来肯定会有所突破。

2.商誉的处理。根据美国著名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的商誉“三元理论”(即对企业好感的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及总计价帐户论),商誉的实质在于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超过了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或正常投资回报率。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其价值确定必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现代会计的惯例做法是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则不允许确认。

(1)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做法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近几十年来,企业购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有不断升温之势。现代会计在购并业务实际发生之际再确认商誉的做法远远背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商誉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为此,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较其他同行业企业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花费了更大的代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非只是在购并时才如山洪般爆发出来的。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做法显然无法解释“如此庞大的商誉是否在合并收购之日才突然形成?它究竟代表被收购公司何时何月的业绩”?其结果必然是无法真实、及时地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正确反映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信息。

(2)确认外购商誉的做法引入了收付实现制原则。企业在自创商誉形成过程中尚无合理依据确定其形成商誉的支出金额,若对其进行核算,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显然过于缺乏可靠性;当企业合并其他企业时,因该业务而产生的外购商誉,其价值亦是由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主观估计确定的。根据传统会计,在无法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就不应在会计报表中予以确认。但是,根据收付实现制,外购商誉毕竟是通过某一时点的产权交易形成的,并且有可以计量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数额(等于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因而具有相对的可验证性。因此,为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满足其决策需要,按照国际惯例,现代会计在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上,引入了收付实现制原则。

3.购受法下合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确认。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往往采用购受法(也称购买法),它是指以现金等资金形式购买另一个企业,而实现对另一个企业的合并。在这种合并方式下,实施合并的企业要按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取得被并企业的成本要按与其他经济业务相同的方法加以确定,即按合并回各自的公允价值将合并成本分配到所取得和所承担的可辨认资产和债务中。这就意味着,对于采用购受法进行企业间兼并的合并企业来说,其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内所反映的各项目便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合并企业原有的资产和负债,这部分是按历史成本(即资产与负债产生时的成本)进行反映的;另一部分是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这部分则是按合并业务发生时被合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可以是可变现净值、现行重置成本、评估价值等)进行确认和反映的。由此不难看出,对于采用购受法实施兼并的合并企业来说,其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内各项目的确认基础丧失了一致性。

此外,现代会计对很可能发生价值减损的资产或金额能较准确估计的或有损失也在会计帐簿中予以反映。譬如,对于应收帐款、存货、短期投资及长期投资分别计损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即通常所说的“四项计提”或曰“四项准备”;对于未来事项很可能(意味着发生的可能性在50%以上)证明,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资产已遭受减损或负债已经发生,并且能够对可能遭受的损失金额作出合理估计的或有损失,应予以确认。同时,现代会计中有关加速折旧法、先进先出法等会计政策的使用,也使得固定资产及存货的期末帐面价值接近于现行市价。

由上可见,现代会计早已抛弃了传统会计的单一计量属性原则,而是采取了各种计量属性之精髓,形成了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二、未来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

(一)衍生金融工具与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世纪之交,会计理论界对如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确认和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与人力资源问题的讨论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可以说,衍生金融工具和人力资源问题的脱颖而出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其显著特点是交易时态是未来的,并且价格波动大;签订期货或期权合约时,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确立,但交易尚未发生,甚至到合约期满时交易也可能不发生。于是,传统会计根本无法对其加以确认和计量。目前,理论界讨论的结果是,多数学者认为以现行市价为基础进行计量较好。至于人力资源的计量属性问题,仍处于探讨阶段,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计量绝对不会与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吻。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博弈。在决策有用观理念的引导下,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已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并列为会计信息的两大主要质量特征;兼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对于报表使用者而言最为有用。但现实情况又往往陷这两个原则于两难境地之中,可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以“着眼于用户”为出发点的“改进企业报告”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正确处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多年来,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相博弈的过程中,相关性显然占据了上风:199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通过的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更为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显然,传统会计“是在以历史成本属性为主的前提下建立的,因而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尤其在信息技术时代必将受到排挤”。于是,我们不难推导出如下结论: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必然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行市价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

三、多种计量属性的操作原则

既然多种计量属性在现行及未来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中的运用已构成会计发展之必然趋势,那么,在遇到具体经济业务时,应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会计计量属性问题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多种计量属性在会计实务中的可操作性,笔者提出以下操作原则,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一)多种计量属性运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同质性。即会计计量结果应与会计对象、会计报表项目以及会计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保持一致。

2、可验证性。即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会计事项进行计量时应得到相同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验证。

3、一贯性。即会计计量方法前后期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则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变更的原因以及变更导致的累计影响金额。

(二)多种计量属性运用时应借鉴的辅原则

l、充分相关性。会计计量结果尽量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的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等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相对可靠性。会计计量结果应“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所依据”。

篇9

长期以来,传统的财务会计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以成本作为单一的计量属性。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自收付实现制演变而来,它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为依据,根据收入或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也即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作为确认与计量的时间标准。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客观地讲,传统会计采用的这种计量属性在提供具有充分客观性、可验证性的会计信息,正确反映物权、所有权转移、合理配比收入与费用,体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国果关系,均衡各期损益,公允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随着的蓬勃和复杂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跨国、跨行业经营,横向、纵向抑或混合合并的公司比比皆是,关联交易日趋隐蔽,创造性经济业务层出不穷。所有这些变化,猛烈撞击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并对其计量属性产生潜移默化的,从而致使会计再也不能对其他计量属性熟视无睹,而是合理地兼收并蓄,糅合各种计量属性,吸彼家之长,避己家之短,最终形成了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一、现代会计多重计量属性的具体体现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凸现了收付实现制原则。

基于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分期的假设,认为假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得出的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比只依靠现金收付说明的财务状况更为有用”(FASB-SFACNO.IHIGHLIGHTS)。于是,传统会计全面采用该项原则确认收入、费用及资产、负债,并编制相应的财务报告。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现金流量表首次在美国受到关注以来,时至今日,以收付实现制根据收入或费用的实际收付与否,以收付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作为确认与计量的时间标准为原则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成为第三报表,且其在财务报告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于是,在同一份财务报告中便客观存在有按不同确认标准编制的会计报表,从而构成了对传统会计单一计量属性最为有力的一击。

暂且抛开现金流量表不论,即使是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再是按传统财务会计单一的计量属性为原则编制而成,其本身亦并行存在着多种计量属性。

(二)资产负债表本身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糅合了多种计量属性。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要素的确认应是对计量属性最为突出的体现。但是,伴随着会计的持续改革与发展,在现代会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对部分项目的确认与计最早已不再沿用传统会计的单一计量原则。于是,人们不禁对传统会计的计量属性产生质疑。

L、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国际会计准则中对有关固定资产重估价的规定反映了现金流动制提供辅助信息的趋势。根据传统会计,企业资产负债表及有关帐簿中对固定资产始终以历史成本记录并予以反映。但在高新技术高速发展,或者物价发生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固定资产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无形损耗,其现行成本或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必然会出现较大差异,该差异便构成了企业未实现的损失或利得。基于其并未真正实现,传统会计对此无法加以确认,不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反映;但是,这些损失或利得又确实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相当的影响。对此,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现金流动制确认这些损失或利得,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或在其他财务报告汇总予以披露。虽然在确认本来现金流入或流出量的过程中,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将来肯定会有所突破。

2.商誉的处理。根据美国著名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的商誉“三元理论”(即对企业好感的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及总计价帐户论),商誉的实质在于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超过了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或正常投资回报率。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其价值确定必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现代会计的惯例做法是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则不允许确认。

(1)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做法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近几十年来,企业购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有不断升温之势。现代会计在购并业务实际发生之际再确认商誉的做法远远背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商誉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为此,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较其他同行业企业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花费了更大的代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非只是在购并时才如山洪般爆发出来的。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做法显然无法解释“如此庞大的商誉是否在合并收购之日才突然形成?它究竟代表被收购公司何时何月的业绩”?其结果必然是无法真实、及时地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正确反映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信息。

(2)确认外购商誉的做法引入了收付实现制原则。企业在自创商誉形成过程中尚无合理依据确定其形成商誉的支出金额,若对其进行核算,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显然过于缺乏可靠性;当企业合并其他企业时,因该业务而产生的外购商誉,其价值亦是由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主观估计确定的。根据传统会计,在无法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就不应在会计报表中予以确认。但是,根据收付实现制,外购商誉毕竟是通过某一时点的产权交易形成的,并且有可以计量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数额(等于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因而具有相对的可验证性。因此,为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满足其决策需要,按照国际惯例,现代会计在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上,引入了收付实现制原则。

3.购受法下合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确认。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往往采用购受法(也称购买法),它是指以现金等资金形式购买另一个企业,而实现对另一个企业的合并。在这种合并方式下,实施合并的企业要按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取得被并企业的成本要按与其他经济业务相同的加以确定,即按合并回各自的公允价值将合并成本分配到所取得和所承担的可辨认资产和债务中。这就意味着,对于采用购受法进行企业间兼并的合并企业来说,其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内所反映的各项目便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合并企业原有的资产和负债,这部分是按历史成本(即资产与负债产生时的成本)进行反映的;另一部分是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这部分则是按合并业务发生时被合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可以是可变现净值、现行重置成本、评估价值等)进行确认和反映的。由此不难看出,对于采用购受法实施兼并的合并企业来说,其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内各项目的确认基础丧失了一致性。

此外,现代会计对很可能发生价值减损的资产或金额能较准确估计的或有损失也在会计帐簿中予以反映。譬如,对于应收帐款、存货、短期投资及长期投资分别计损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即通常所说的“四项计提”或曰“四项准备”;对于未来事项很可能(意味着发生的可能性在50%以上)证明,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资产已遭受减损或负债已经发生,并且能够对可能遭受的损失金额作出合理估计的或有损失,应予以确认。同时,现代会计中有关加速折旧法、先进先出法等会计政策的使用,也使得固定资产及存货的期末帐面价值接近于现行市价。

由上可见,现代会计早已抛弃了传统会计的单一计量属性原则,而是采取了各种计量属性之精髓,形成了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二、未来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

(一)衍生工具与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世纪之交,会计理论界对如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确认和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与人力资源问题的讨论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可以说,衍生金融工具和人力资源问题的脱颖而出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其显著特点是交易时态是未来的,并且价格波动大;签订期货或期权合约时,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确立,但交易尚未发生,甚至到合约期满时交易也可能不发生。于是,传统会计根本无法对其加以确认和计量。目前,理论界讨论的结果是,多数学者认为以现行市价为基础进行计量较好。至于人力资源的计量属性问题,仍处于探讨阶段,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计量绝对不会与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吻。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博弈。在决策有用观理念的引导下,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已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并列为会计信息的两大主要质量特征;兼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对于报表使用者而言最为有用。但现实情况又往往陷这两个原则于两难境地之中,可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以“着眼于用户”为出发点的“改进企业报告”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正确处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多年来,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相博弈的过程中,相关性显然占据了上风:199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通过的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更为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显然,传统会计“是在以历史成本属性为主的前提下建立的,因而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尤其在信息技术必将受到排挤”。于是,我们不难推导出如下结论: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必然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行市价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

三、多种计量属性的操作原则

既然多种计量属性在现行及未来财务确认与计量中的运用已构成会计之必然趋势,那么,在遇到具体业务时,应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会计计量属性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多种计量属性在会计实务中的可操作性,笔者提出以下操作原则,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国会计与实务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一)多种计量属性运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同质性。即会计计量结果应与会计对象、会计报表项目以及会计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保持一致。

2、可验证性。即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会计事项进行计量时应得到相同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验证。

3、一贯性。即会计计量前后期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则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变更的原因以及变更导致的累计金额。

(二)多种计量属性运用时应借鉴的辅原则

l、充分相关性。会计计量结果尽量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的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等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相对可靠性。会计计量结果应“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所依据”。

篇10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到了20世纪初,近代会计进入现代会计阶段,公认会计原则和执业会计师制度是现代会计最基本的特征,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渗透到会计领域,使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财务会计是以会计标准为依据,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对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旨在为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其实质是一套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信息提供的目的。财务会计同旨在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管理会计相配合,共同服务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正是由于财务会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就使得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也相应地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作为课改、教研的重要课题,力求通过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一、职业院校中级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适应新规则的需要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个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并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随后其他企业跟进实施。确立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创造了一个既坚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实施模式,这一切都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2.激发学习兴趣

 

职校由于受到高中、大学扩招的影响,其生源素质逐年降低。不少来自偏远农村、山区的学生并未接受完整、系统的素质教育。他们选择会计专业,往往只是看到社会上会计人才的高薪与高待遇。但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很多学生越来越难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从丧失学习兴趣发展到厌学、逃课。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提高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3.专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一度曾是学校招生的“金牌”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位居各专业招生人数之首。但近几年会计专业建设却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

 

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职业院校师资流失严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待遇偏低,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任教。这就要求专业建设要转变传统理念,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适应当前的形势与环境。

 

二、职业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明确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办学层次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以往我们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许多都与市场、企业脱节,导致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学无所用。因此我们把《中级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市场为导向,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准绳,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

 

2.明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过去笔者学校选择的教材大多已是20世纪90年代的老课本,许多内容远远滞后于当前会计专业发展。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引进最新观点、最新成果,以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指导,汲取、借鉴近年来我国财会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中外著作的精华,并结合企业一线财会人员从事会计实务的经验,力争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前瞻性、实用性。

 

3.明确教学重点

 

职业院校学制较短,学生真正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左右,在此期间还要接受大量的基础素质教育及相关专业课程教育。因此在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过程中,如果片面追求面面俱到,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囫囵吞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这种状况应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突出会计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将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专业素质、操作技能的培养融合在各章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从而创建起立体会计知识实训体系。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简单问题通俗化、直观化,让每位学生都尽可能地理解、吃透讲课内容。

 

总之,职业院校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职校生的实际学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