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美学启蒙范文

时间:2023-10-09 17: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给孩子的美学启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给孩子的美学启蒙

篇1

一、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占据榜首,尤其是对小班幼儿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种有形、有色并且带有情节的艺术活动深受广大幼儿们喜爱,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孩子的喜、怒、哀、乐和烦恼都在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充满无尽丰富甚至奇特的想象力是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美术教育在幼儿时期是非常的重要的,作为这一时期的幼儿老师,千万不可以要求孩子模仿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创造性产生一定的阻碍,我们要尽力培养幼儿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一方面,美术启蒙教育和绘画在本质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美术教学有艺术修养、美学教育以及审美教学等方面构成,绘画只是美术教学其中的一部分。相对幼儿美术教学来说,通过美术教育来绘画,往往能在画中流露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孩子们虽然处在一个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但是,除了用绘画展现自己的感情还不懂得用缜密的文字或者其他表现手法去展现,因此,绘画教学当之无愧,无法取代。然而多数教师总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绘画作品,不能正确对待和纠正所谓的孩子的“错误”,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画出蓝色的太阳和灰色的天空等,这其实不是错误的,而是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最直观的认识和表达,教师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天马行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样对孩子找到正确的情感宣泄的方式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幼儿美术教学方式死板单一,普遍采取教师选材教学生绘画的模式,这对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其发展,同时对于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阻碍,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应该放弃单一的教学,借鉴国外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教材或作品,认真学习并运用到课堂中来,教师们应该全身心的完全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绘画的题材可以随意发挥,让孩子们从心眼里喜欢上美术课,爱上美术课,才能最终达到量与质的转换,彻底摆脱现阶段死板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教育事业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三、新时期幼儿美术启蒙教育创新分析

首先,兴趣是个人活动动力的主要源泉,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尤为重要。老师们要注意根据每个幼儿年龄的特点,积极调动起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和情感,尽可能的提供可操作的美术材料和制作工具。尤其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往往都比较好动,不能老老实实的坐着画画,并且一不开心了还喜欢哭,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情境游戏来引起孩子们注意力,比如:“吹泡泡”情景游戏,老师借吹出来的泡泡来问孩子们一系列的问题,渐渐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最后给小朋友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之后,并给孩子们一定的奖赏和鼓励,使小朋友增加自己的信心,加深对绘画的情感,进而在绘画上有一定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从而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发展能力,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激活幼儿的思维,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其次,让幼儿在美术游戏中无拘无束地玩,并且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比如在一次自由作画中,有得小朋友花了很多鲜花,说要送给妈妈;有得画了很多糖果送老师;有得画了拐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老师们意想不到的。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也是一样,所以教师们应该正确帮助幼儿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并学习到什么应该做,什么是危险的不能做,从而使其能辩别好、坏、美、丑、善、恶,使孩子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品德。

最后,虽然每一个孩子在能力上都有差异,但是孩子门都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认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爱心去培养他们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要做到一视同仁。尽管孩子们的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尤其是能力相对较弱每次都会说“我不会的”孩子,作为小班的老师,我们更要给予多的关爱,手把手的与孩子一起创作,尽量要在教学活动中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篇2

幼儿园的美育

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幼儿发育成长和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的园地。因此,幼儿园要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美育的熏陶感染。这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美育的特点是由幼儿教师通过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不是靠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具体环节再加上教师言行仪态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幼儿,营造优美舒适的幼儿园美育环境,使幼儿的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幼儿园的环境应做到整洁化、绿化环保、艺术化、儿童化、成为花园式的乐园。幼儿园各种活动区的设置和装饰,力求给孩子们大显身手,展示和创造美的空间。在幼儿展示的同时可以考虑家长参与,做亲子活动的预想设计效果会更好。幼儿时期是早期美育的一个关键阶段。

家庭中的美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审美影响是经常的、牢固的、潜移默化的。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打交道最多的人,孩子在父母眼里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孩子在父母的心中就是整个宇宙。家长的脾气性格、文化修养、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对孩子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之所以成才,大都与他们的幼儿时期家庭美育有密切关系。鲁迅早在幼年时期,就在其祖父的影响下熟读了白居易、陆游、李白等人的诗歌和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千家诗》。《颜氏家训》是我国美育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它论述了家庭美育对一个人一生作为的影响。家庭美育涉及范围很广,家庭环境的优美;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美;家长的语言美;家长的服饰美;家庭的文艺作品的美;家庭艺术欣赏的美等等。幼儿的家庭美育是美育体系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的特点,利用家庭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家庭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家庭审美教育。对幼儿实行家庭美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智力发展,训练他们的审美思维,启发他们的审美想象力,从审美活动中学到审美知识,开阔审美眼界。因此,家庭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家园合作美育

在幼儿生活阶段,幼儿园、家庭是最主要的两个场所。在教育的衔接和延续特性的生活背景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审美教育合作,能够实现家庭美育与幼儿园美育力量的有机统一,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生活学习衔接更好,为幼儿构建起一个良好的审美教育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美育的良好效果,还能保证幼儿在家庭、在幼儿园都保持同一种审美教育状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审美教育条件。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作为教育者,都是对孩子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主导者,密切教师与家长审美教育联系,在合作中不断更新审美教育观念,在沟通中互相切磋审美教育方法,形成审美教育合力,逐步实现家园审美教育目标的一致、审美教育环境的一致、审美教育方法的一致,使幼儿园里的美育教育效果延伸到家庭教育,使之牢固有效,亩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相对而言,家长们都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审美教育的一点一滴,但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深入了解,也就无法理解幼儿园工作中审美教育的一些内容,从而不能很好地巩固幼儿美育的效果,无法形成深远的审美教育意义。在全面开展幼儿美育的需要前提下,幼儿园要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在幼儿园开展的美育活动,参与孩子们接触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全过程,并愉悦地欣赏孩子们展示美的美好过程。幼儿园可以安排亲子游园审美活动,家长跟班观摩审美活动,家长开放日审美活动,亲子审美创作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审美环境布置,审美活动区的装饰。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为他们的成长和审美教育做出的努力,让孩子们懂得并学会感恩。这种活动从而也能激发和保持家长参与审美教育的积极性。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自身素质 良好习惯 敏锐观察 积极评价 写字兴趣

2013年9月14日,南京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决赛在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今年大赛的主题是“书写经典,传承文明”。比赛要求选手使用规范的简体字,书写历代名人咏江苏、咏南京的经典诗句。全市20多万中小学生参赛,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决赛的选手仅有100人,不到4年前的一半。究其原因,一是今年的选拔标准提高,二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总体在降低。现场的专家说:比赛最基本的要求是规范书写简体字,但很多学生做不到,有写繁体字、异体字、还有自己造字的。此种现象警醒我们每一位教师真的该反思我们的写字教学了。

写字是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字教学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齐,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可见,汉字既有工具性,又有艺术美,那么,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规范地进行写字启蒙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绝对是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教师应当根据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无论是板书、批改作业、写评语,都应注意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一个个规范的汉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写字时,也应当注意写一手好字,给孩子做好榜样,形成一个整体的良好的写字环境。

学校的写字教学一般都是由语文教师负责,而有些语文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写字教学指导培训,缺乏专业的指导学生写字的能力,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不够科学,面对学生的作业,画上几个红圈,判个等级,简单了事,根本没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规范地进行写字启蒙教育,必须增强自己写字教学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字教学对低年级段提出明确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于是,老师们会在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动笔写字时,让孩子齐背《写字姿势歌》:身正肩平脚放稳,一拳一尺和一寸。希望能在琅琅上口的《写字姿势歌》的引导下,让学生具有并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方法。于是,我们发现有许多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一背上《写字姿势歌》,他们马上全身心紧张起来,一个个腰杆挺得笔直,牙齿咬紧,眉头紧锁,大拇指和食指死死地抓住笔杆,食指的第一个关节紧紧地贴在笔杆上,铅笔写过的地方留下深深的画痕,甚至会把纸划破,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师只让学生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机械地唱念儿歌,而没有讲清要领,做好示范,低年级的孩子小,做好示范是训练过程别重要的环节。

老师要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的坐姿是: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撑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左手按纸,右手握笔。坐稳身子,双肩放平,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头,两脚放平,自然踏稳。全身心放松,自己感觉比较舒服、自然就行,切忌让孩子一背儿歌或一听到老师讲“坐好”,马上就屏气耸肩,肌肉紧张,不一会就会感到全身骨节酸痛,。

除了正确的坐姿之外,正确的执笔方法也很重要,执笔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写字时,手指、手腕要活动自如,无论如何都不能死死地抓住笔杆,正确地执笔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住笔杆,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托住笔杆,笔杆躺在虎口上,食指应比拇指低一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纸面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园,指关节略弯曲。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示范,并指导学生试一试,体验体验,否则小学生领会不了,也做不到位。

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接下来就是描红和仿影,描红和仿影对于写好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和笔画的基本写法,以及运笔的技巧、收笔的力度,降低写字的难度,可是,不少学生不能认真细心,因此,在描红和仿影时,要告诉学生描红和仿影的作用,教育学生须认真操作,笔笔到位,心手并用,深入体会范字特点及书写规律。

临写前,教育学生要对范字再做整体观察,做到“成字在胸”,临写时,每一个字都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那样会把字写得松散无神,影响对字形的整体把握,每临完一个字,不要急于写下一个字,而是要与范字作比较,查找差距。在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注意观察、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力要集中,耐心细致地按范字进行认真描红、仿影和书写,把字写得正确、美观、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会学生敏锐的观察

根据心理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儿童在观察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笼统不明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会只注意表象,以偏概全,看到一点就以为是全部了,而不去深入探究,了解事物的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汉字最基本的字形结构是方方正正的,在一个方块里,通过纵向、横向两轴,向不同方向展开,形成一个平面布局,方块之内,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存在着疏密、向背、承载、覆盖的结构关系,符合美学原则。例如:同是左右结构的“刻”、“该”,“刻”左右两部分都是相向关系,而“该”却是相背关系,在书写时要做到“相向而不相碍,相背而不相离”。“王、木、土”虽然都是主要由横、竖组成的字,但横竖的组合有了一些变化,如“王”的变化规律是“多横平行等距,只有一个长横”,“土”符合了“地载者,下横宜长”的规律,“木”符合了“横短竖长,撇捺宜放”的规律。再如学写偏旁“三点水”,应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三点的位置,三点分布均匀,排成弧形,第一点和提点的收笔在一条直线上,抓住这个特点,就能写出漂亮的“三点水”了。

因此,在进行写字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典型字例,悟出书写规律,准确把握范字的笔画和分布组合特点,部件结构关系以及组合变化规律,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保持汉字方块形体的美观。

四、给予学生积极地评价

在写字过程中,评价同样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恰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书写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从而领悟写法,寻找差距,建立自信,明确努力的方向。

评价的形式应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让学生乐于接受,评价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类:

1、自我评价:真正的掌握技能离不开行为主体的自我反思,因此,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把字写好的关键一步,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所写的字,寻找出长处与不足,就能明确自己应努力的方向,最终写出一手好字。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呢?让学生每练写一个字后,不要急于写第二个字,而是停下笔来把所写的字与范字比一比,看自己所写的字哪部分与范字写得像,哪部分写得不到位,写第二个字时就应该注意扬长避短,写好第二个字后,除了与范字比较,还应与第一个字比较,看看是否已纠正了刚才的不足之处,以此类推,字字比较,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掌握书写的技巧。

另外,每过一个阶段,应引导学生翻一翻自己的作业本,了解自己的写字水平是否有了提高,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又可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欣赏自己,增强自信心。

在进行自我评价的环节中,一定要注意教会学生用欣赏的目光、自信的心理审视自己写出的字,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写好字的信心。

2、教师评价: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价时,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把字写正确,单纯地打“√”、“×”或打个等级了事,而是认真查找,找出孩子的进步,给孩子以自信,找出孩子作业中的一两个主要毛病,并督促其改正。孩子每次克服一个毛病,日积月累,字将越写越好。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教师可在批改符号上做些文章,如表示:真高兴,你写字有进步啦!表示:你真棒,你写得又对又好!等等。这对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有吸引力,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为了便于操作,教师可以把批改符号做成小印章,批改时,在学生的作业上盖上相应的符号。

3、师生共同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共同发现优点,纠正缺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当教师在巡回指导或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存在着典型问题的习字作业时,可把学生的习字作业放在电脑展示屏上,引导学生对照范字进行观察,说说问题在哪儿,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示范指导,使学生明确如何改正。

4、生生互相评价:通过老师经常地点评,学生不但提高了审美能力,而且从教师的点评中,掌握了点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相互评议,相互鉴赏,学习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之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生生评价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人数不宜太多,以4——6人最佳。或展示孩子们所写的作业,共同评价优缺点,或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写字经验,大家补充等等,

五、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一手好字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要想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恒心、有耐力地练字,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由被动写字变为主动写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但兴趣不是孩子自发产生的,它有赖于教师采用恰当的手段去激发,具体办法如下:

(1)故事激趣:孩子都有崇拜名人、喜欢名人的情结,希望自己也能受到别人的仰慕。收集古今名人少年时代练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相信自己只要像古人一样刻苦练字,同样会写好字,得到别人的羡慕、敬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情感。例如: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东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让他们懂得成功来自于勤奋。

(2)儿歌激趣:儿歌琅琅上口,浅显易懂,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把写字时必须掌握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孩子们唱说,有益于孩子乐学,培养他们的写字兴趣。

(3)电教激趣:写字枯燥、乏味,进行指导时,如果只是抽象地在口头上干巴巴地讲解点、横、勾等写字技巧,孩子只会感到云山雾罩、一肚子茫然。电教手段可以将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难的内容通俗化。可以使抽象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地展示在孩子面前,使学生看得更加清晰,感受更加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态、结构、比例,便于记忆,逐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4)活动激趣:小孩子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成功的喜悦往往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力量,在写字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利用表扬、鼓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写字的兴趣。如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开展写字比赛,将字写得好的孩子的作品向报社投稿等等。

人人都希望被赏识,在活动中,特别要关注平时书写差的孩子的点滴进步,展示其取得进步的作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篇4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以三至六岁幼儿为读者对象,以表现幼儿眼中的现实世界或心灵中的幻想世界为主要内容,再现幼儿审美情趣为重要美学特征,为培养幼儿成为健全社会人的启蒙文学。幼儿文学对幼儿的审美、想像、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幼儿文学鉴赏则是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理解、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线索、人物情感、角色冲突,并激发幼儿积极主动运用符号、语言、肢体动作等进行创造性表征的活动。但现今的幼儿文学作品良莠不齐,老师及家长如果没有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不能正确把握其内涵及教育价值。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师和家长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促进幼儿提高阅读、语言表达、创想再造、多元表征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水平。

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形式,是幼儿通过与作品互动感知、理解、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线索、人物情感、角色冲突,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对丰富幼儿生活体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认知、情感、语言表达、创造性想象等能力发展。其中亲子表演,更是通过家长的参与、熏染,激发每一个孩子参与表演的兴趣,营造让孩子自主、自信、自愿表达的氛围。

但目前那些文学作品适用于幼儿表演游戏的研究少,没有表演游戏剧本。大多表演游戏的开展也仅限于幼儿复述文学作品中的对话,配以简单的动作表演。如何充分挖掘文学作品鉴赏与幼儿表演游戏的最大价值,促进幼儿、教师、家长文学鉴赏、语言表达、多元表征、创想再造能力的提高?我园在实践中探索以下做法:

一、理论引领实践

我们先选取了瑞吉欧、加德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作为实践研究的引领和支撑。

(一)瑞吉欧“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

瑞吉欧认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是儿童的表达语言。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文学鉴赏、表演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视每一位幼儿为一个能自己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表达并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鼓励、认可接纳他们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探究和表达;给孩子提供自我探索、自我表达、相互交流、分享展示的机会和条件。

(二)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多元智能论”提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八项均等重要的智能且呈现出的特点、强弱不同。教育者应该清晰的看到每个孩子的强弱,善于提供充分展示其智能强项的机会,引导幼儿以自身强势带动弱势智能领域发展。我园全班同时开展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就秉承这一理念:引导教师、家长,都能用宽容、接纳的态度看待孩子在创意表演、创意音效、创意道具制作小组游戏中不同、独立且有个性的表现,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尊重个体差异,让孩子主动参与到集体表演中,促进其潜能的迸发。

(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提倡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我们在设置表演游戏内容、方法与组织指导策略时都遵循这一思想。作品理解与表演和表演场景的布置、服装道具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给孩子们创造积极参与引导幼儿构建欣赏、再现、创造表征文学作品的实践智慧。

二、“三基”助推解读――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

(一)基础一:学习培训,打好教师正确解读幼儿的基础

我们利用各种学习培训直接将教师目光引向“了解孩子差异、尊重孩子创想、解读孩子心灵”。先后派教师到上海、南京、江阴等地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语言教育》、《幼儿戏剧表演》的学习,引领教师充分了解各年龄段幼儿认知、语言、发展特点,为真正了解读懂幼儿行为,理解尊重每一位幼儿需要,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打下理论基础,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

(二)基础二:“案例剖析”问题式研讨,打好教师实施精彩教学活动的基础。

我们从教师教学实践中选取案例,从幼儿行为表现、教师教育行为方面进行剖析,引领教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倡导因人施教。例如:组织全班的幼儿同时参与表演游戏,在场地安排、表演分组方面出现:各小组之间相互干扰、教师不能掌握所有孩子参与表演的情况、道具服装形式单一等,我们就采用现场观摩录像、照片再现形式和老师研讨以下问题:

1.孩子在表演游戏中是快乐自主的吗?

2.如何有效利用班级场地,合理分组划分表演区域,分组开展表演游戏?可以怎样分组?

3.各小组分别开展哪些活动?怎样进行小组交换,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到表演中?

研讨中,老师说:“原来觉得孩子们能按照我们剧本的要求一板一眼、坚持表演就是愿意参与游戏了。现在看来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忽视了孩子主动参与、自主选择的需求。”有的老师说:“平日忙于在各表演小组中穿梭指导,忽视班级嘈杂干扰、道具单一、幼儿缺少可用的替代物等问题。通过多次实况分析我们最终达成共识:

1.幼儿表演游戏区别于幼儿舞台剧表演,它应让每一个幼儿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感受到自由组合、自主选材、创造性表演的快乐。

2.根据我园园舍小的实际情况,除了区域活动外,我园集体表演游戏每周一次,分二组同时进行。即表演组、道具组,每周交换小组活动,保证每一位幼儿都参与、提高教师组织指导实效性的同时,也成为我园“乐做”特色课程创意美术活动的内容之一。

(三)基础三:多元家园共育活动,打好亲子合力共赢的基础。

为了保障家园共育的实效性,我们充分利用亲子阅读会、图书漂流分享、亲子童话剧表演、推介故事等活动,将《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中怎样指导幼儿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表演》等教育内容,以班级家长沙龙、网上互动论坛、家长执教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思想碰撞与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及指导幼儿阅读水平,同时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发展,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三、“三平台”实践悦读――让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现。

(一)平台一:班级“晨光小喇叭”,让孩子敢于尝试“我能行”。多听才会说。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整理收集了适合各年龄段欣赏的文学作品,挖掘其教育价值进行归类,整理出《晨光小喇叭―幼儿故事精选》、《教师妈妈讲故事》,以及不同类别的《向家长推荐亲子共读故事精选》。各班在晨间、餐前、午睡、离园时按需取材,分别采用听录音、教师讲、同伴讲等方式。晨光小喇叭的启动,让更多孩子爱上故事,感受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讲故事―我能行”。

(二)平台二: 晨光童话剧团,让幼儿、教师、家长爱上表演我园童话剧团的建立从最初的教师剧团、宝宝剧团一路发展壮大,一直到现今成立了亲子表演剧团。每个班级从幼儿园推荐的绘本故事中选取适宜孩子表演的内容,改编成亲子童话剧本,组织有兴趣参与的家长和幼儿,每月进行班级亲子童话剧排练、展演。家长们既是演员又是剧务、道具和编导,先后将童话剧《小青虫的梦》、《白雪公主》、《小红帽》、《狼和小羊》,搬上舞台。和家长同台表演,孩子们异常兴奋,表演的兴趣和欲望更强烈了,台上台下碰撞出快乐的火花。

家长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表演游戏与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多家长说:“亲子表演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孩子自信与表演的勇气,还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孩子,增进了亲子关系,同时对幼儿园的课程更加深入的认识,形成了家与家、家与园的教育合力。”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改变理念 尊重 和谐 师生关系

我国的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材。语文教学中繁重的课业负担,本应鲜活灵动的、血肉丰满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却显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机!本应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却显得那样疏远陌生、冰冷隔膜!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使得小学教育陷入困境。尤其是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再次要尊重与信任学生;最后要和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现我就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师生观中,“师道尊严”是衡量师生关系的准绳。教师独占发言权和支配权,学生处于被支配状态,学生只能惟师命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新的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生本”思想,要尊重学生人格;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的方法;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只有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我的语文课堂很随意很开放。说句不怕丢人的话,刚开始,有的领导还对我有点不放心。我的课堂上,学生大胆发言,自由探讨,挑战老师,质疑名人……忘形了有哼哼几句歌曲的,有手舞足蹈的,甚至有几个油嘴滑舌的……可是我从不限制学生的思维,从不打压学生的思维个性,即使他们有点“出轨”,我只是用微笑或者眼神来提醒他们,他们会很快调整状态,进入课堂思维。于是,反倒对我更加尊重与喜欢,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是在轻松愉悦、和谐快乐的气氛中度过的。

二、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摄入量随时会超过老师。小学生都有一颗求知欲强烈的心,教师只有随时充电才能不被时代抛弃,不会让学生失望。一个知识丰富、专业过硬的老师是受人尊重的。我每年订阅大量的权威性的教育教W期刊,如《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教育研究》、《班主任》等。还有不少教育教学专著如苏赫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 这些精神食粮让我在课堂内外能够自信自如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对我有一种亲近的欲望,而我从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他们,而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聊天、分享。我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一直都不错。我和学生那和谐密切、随意亲近的关系一直未同事所称道。

三、教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应该明白,尊重学生是爱学生的最高境界。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对学生的态度都流露出真诚的尊重与信任。课堂上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我总是耐心地倾听,精心地指导,平等地交流,甚至谦虚地请教,决不能主观臆断,横加指责,强加否定。如在一次,有个学生提出我的一个缺点:语速有点快,刚来的孩子还不了解我,当时好多人屏息凝视等待我的发怒至少是不高兴的表现,没想到我很真诚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向他致以真心的感谢。从此,我和所有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如果有个学生偶尔没有交作业,我不会夸大其严重程度,我总是耐心听他的解释,从不给予重罚。我相信他是真的有原因的。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亲近的愿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水到渠成了。

四、和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思想感情等等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的影响。所以,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应该孤军奋战,要利用好家长这个有力的教育资源。

首先,教师要和家长交朋友,启发家长做学习型的家长。我每带一个新班,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都要或直接或暗示家长要多看书多学习。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当然少不了世界名著和国学经典。请试想,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里,孩子会不爱读书?孩子会不爱学语文?

其次,我经常和家长做读书心得交流。网络时代给家校联系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我常常利用QQ聊天、电话等等方式和家长沟通。然后以家长为中介把读书以及学习语文的的心得体会传达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再次,做一个让家长佩服和尊重的老师。我的敬业与好学,相对来说的多才博识,让很多家长对我尊重有加,佩服不已,他们愿意和我交朋友。他们把对我的好感传达给孩子,孩子在父母的赞叹声中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了对老师的敬仰和信任。

总之,只要我们能做个敬业的、博学的、有爱心的、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就一定能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必将会成为素质教育的巨大推动力,并能迸发出更强的教育正能量,培养出心智健全,情感健康,品质优良的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芳;徐承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01期

[2]张莉;关于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9年34期

[3]扎西伦珠;小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J];才智;2010年30期

[4]陈航峰;梅亚明;个性化素质教育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5]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篇6

绘本教学教师引导语言能力绘本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学载体,旨在引导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体会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欣赏绘本画面的艺术魅力,而开展的相关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同一本绘本隐含着多方面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多方面引导,找到切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教育价值,合理运用。

幼儿园是一个为幼儿提供倾听和语言交流的游戏乐园,在了解幼儿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群体意识,引导幼儿结合情景感触以不同语气和语调进行语言表达,完整表述内心意图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绘本教学是这一重点内容实施的方式之一,是关键环节,更是教师立意创新的突破口。在学习和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过程中,幼儿园开展了“以绘本为载体提升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课题的研讨活动,在不断深入的研讨中,教师渐渐将研讨的重点倾斜到绘本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摸索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总结经验作出归纳,根据不同绘本主题推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为实现最终教育目标奠定了有益基础。

一、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的方向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第一,教师引导的方向必须积极健康,符合3~6岁幼儿身心成长发育需求;第二,教师的引导方向要尽量符合幼儿喜好,在图画阅读和表述上有特色有故事,还要有侧重;第三,教师的引导是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或是将问题提升到一个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第四,教师的引导要有侧重,有的绘本侧重于理解故事、有的侧重色彩艺术和美学、有的侧重结构框架多维立体,还有的侧重于幼儿自身水平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观察力。在绘本《小鸡从哪里来》中,最主要讲的就是小鸡如何在鸡蛋内生长?他们如何发育?他们从哪里得到生长所需的营养?大部分的内容都偏向于科学启蒙,那么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点,就是让幼儿理解小鸡是怎么孵化出来的。

二、绘本教学与教师引导的相互作用

绘本教学和教师引导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绘本教学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引导需要在《纲要》《指南》的背景下,不断地贯彻、研究、学习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要求,挖掘不同绘本的教育意图,扩大绘本的教育价值,“给孩子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回应不再是“对不对”“好不好”封闭式的语言,而需要不断的引导,拓展幼儿的实际经验。教师引导过程中不断的丰富了绘本教学内容,提升了绘本教学的实质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提升幼儿语言交流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绘本教学中教师用不同的引导方式激发幼儿语言发展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在绘本教学中,怎样能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呢?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方式就会激发幼儿语言发展。

1.开放式引导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不免会问到孩子“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小兔子的心情怎样?”等开放式的问题,当问到这些问题时,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幼儿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在开放式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创造了“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幼儿与幼儿之间有了互助学习。

2.情境式引导

大部分绘本都有情境式的对话,有动物与动物间的,有人物与人物间的,也有动物与人物间的,这些对话让幼儿对故事的情节发展充满好奇,急切的盼望着故事的结局。教师也经常把幼儿带进故事里,如“我们一起帮萤火虫喊妈妈吧?”“小象急出了汗,我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吧”,情境式的引导让幼儿融入到故事里,幼儿说出更多发自内心的情感丰富的言语,幼儿的语言得到了情感上的提升,幼儿学会用一些语气助词,让语言更具有感染力。

启发式引导。启发式的引导为幼儿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教师将问题提升到一个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认知,幼儿的语言得到提升,幼儿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会知道很多新的词汇,知识等等,这些新的内容为幼儿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3.猜想式引导

猜想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请幼儿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就好像为幼儿打开了一扇门,幼儿可以尽情的猜想,没有约束,在猜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锻炼、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

四、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下语言能力提升的实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幼儿梦梦,是中班的插班生,入园时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而且在语言文字理解能力、交流表达方面显著低于班级平均水平。孩子入园时家长就说:“梦梦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有障碍,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她,造成孩子的自卑,希望老师能想想办法多让她说说话。”

绘本教学模式引入之前,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活中从未直接批评过梦梦,但是女孩儿能够意识到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显得很孤僻,拒绝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儿,有自卑心理。

在区域活动、离园活动中,梦梦总是会走到阅读区拿一本绘本翻看,梦梦接的比较晚,老师空下来也会陪着梦梦一起看,并引导她仔细观察、鼓励她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绘本《狮子烫头发》中,老师引导梦梦观察狮子的表情和狮子手里拿的书,让她猜狮子的想法,因为梦梦有过烫头发的经历,她很激动,一下子就说出了“狮子想烫头发”,老师接着引导她:“狮子的头发是什么样的?谁能帮助狮子烫头发呢?”接着她顺着老师的思路,自己不由自主地说了起来。在一次次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运用开放式、情境式、猜想等不同引导方式,为梦梦营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鼓励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梦梦在绘画方面天赋很高,对于色彩搭配与组合有超常领悟能力,而且想象力丰富。在绘本教学中,图片的引入和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使得孩子们学习兴趣大大增加,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现在的梦梦已经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还会把老师引导她用的一些成语变成自己的,他会说“五彩斑斓的花园”“精美的礼物”……在生活上,她敢于举手向老师要求添饭,早上来上幼儿园的时候会主动和老师、小朋友们打招呼,和爸爸妈妈说再见,梦梦有了很多好朋友,而且相处的特别愉快!由此可见,绘本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梦梦一个少言寡语、十分内向的女孩都能有这么大的转变,那带给其他的孩子一定会更多。

整体实例分析: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多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效的回应幼儿,并组织幼儿讨论,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一个学期下来,班级整体的语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运用词汇方面,幼儿能说出很多的形容词。在绘本活动《请给青蛙一个吻》中,老师请幼儿说一说青蛙得到吻后的心情,幼儿词汇、语句非常丰富,同时也充满了想象力。孩子们说到了“终于如愿以偿啦!”“太棒了,我的心快飞起来了!”“吻的味道真特别”。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会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讲述出来,摒弃以往的死记硬背,一字不差的背故事。在每周的“好故事一起听”活动中,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的很清楚,而且很多词语都是来自于绘本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语”和“回应”幼儿的话。《指南》在语言领域提出了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绘本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小朋友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周围的环境等,由此来推测这个主人公的心情、感受、想做什么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等等!幼儿经过教师的引导,对画面的描述越来越仔细,语言越来越丰富,而且还能运用到区域活动中。这段时间班级流行画“连环画”,无意间发现幼儿在画的过程中也关注到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每一幅画的主人公表情都不同,而且还能栩栩如生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对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结语

绘本教学的引入,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创新模式。绘本教学改变了原有幼儿教学中以单纯的文字来提升语言能力的固有途径,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调动儿童参与热情,培养幼儿语言学习乐趣。绘本教学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完成对绘本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关键性的要素。

参考文献:

[1]郑晓红.以绘本为载体,促进幼儿发展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