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是审美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09 17:5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学是审美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互相补充。在论述老子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之关系时,有必要对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作考察。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道”论,它的美丑观、虚实观、言意观、形神观,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 审美意识 道 美丑观 虚实观 言意观 形神观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一 儒道两家审美意识的差异
儒家和道家,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中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潮和派别。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对中国几千年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分析老子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的关系之前,先从宏观上考察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反映的客观内容,以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现实的感性方式,成为审美意识的认识基础。”按照对审美意识的这种界说,它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它的感性因素更突出,更强烈。这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特点。审美意识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离功利目的,它是以审美愉悦作为目的的。由于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看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蕴含着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因而总与一定的社会功利及理性认识、思想观念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不可能彻底摆脱功利性。这两个特点,在儒、道的审美意识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以儒家的审美意识来说,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孔子的美学思想同其文学、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均是以仁学为基础的,是从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美学所在。孔子的审美意识是与他的政治、伦理学相联系的。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儒家的审美意识都很重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宗法制社会秩序的作用。如荀子的《乐论》就强调,乐应受伦理、政治的制约,他说:“乐者乐也……以道约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老子在审美意识上,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迥异。老子采取的是反功利主义的态度。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十二章)老子对于“令人目盲”、“耳聋”、“发狂”等等这些愉悦耳目之类的一般的浅层次的美进行了否定。老子还对恶劣的感性放纵和文明带来的诸如“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五十七章)等等后果,提出了道论来加以匡正。老子的道论提倡的是向天的回归,这是一种感性的心理体验,体验到的是天地境界之美。这是一种独特的深层次的美,而不是前述老子所否定的一般的美。老子的道论,还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审美心境的问题。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及弃知绝圣,“涤除玄览”(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等等思想对道家审美心境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庄子就受到老子思想的极大影响,从而使庄子从人的存在的本真的角度,确立了超越伦理、超越逻辑的审美心境。
就儒道两家审美方式的差异来看,儒家在审美方式上主张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真的统一。道家则不同,它在审美方式上要人们超越现实的存在去领悟天地之大美,这就是老子和道家所说的“体道”。“体道”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方式。学术界普遍认为,儒道两家在哲学上的差异是: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儒家尚实际,道家主幻想,等等。这些区别,无疑是儒道两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不同的根源所在。
二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道论
老子的道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在《老子》书中,“道”的义是多样的,它既指宇宙乃物本原的意义,又具有事物发展规律的意义(包括某一事物的具体规律)。但是,道的最重要的含义,是老子对“道”所赋予的本体论意义。
“道”的本体论意义的重要表述,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老子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是说按它本来的样子(自然)而存在,从而成为万物的根据。所以,道表征的是一种自然之美。老子对自然界、社会、艺术,都是崇尚以自然(天然)之美为旨归,即把自然看作美的本质。
老子和道家崇尚自然之美,其“自然”的基本含义是反对雕琢造作,反对卖弄和做作。其崇尚自然美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南北朝的钟嵘标举“自然英旨”(《诗品・序》);唐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即忆旧游抒怀》),宋程颐,提倡文章应如“化工生物”,“且如出生一枝花,或有剪裁为之者,或有绘画为之者,看时虽似相类然终不若化工所生,自有一般生意。”(《二程遗书》卷十八)在清代,如刘熙载也认为:“极炼如不烁,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艺概・词曲概》)总之,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思想家都高扬自然之美。可见其《老子》道论提倡的崇尚自然之美的思想影响是多么深远!
三 老子的美丑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对美与丑关系的辩证认识,是他的审美观的重要内容。老子精辟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关于美与丑的辩证思想包含着如下内容:一是对人为之美,人为之善的否定;二是强调美与丑、善与丑的相互依存关系;三是美与丑、善与恶相互转化。老子的美丑观强调的是审美的差异性、相对性、对于提高人们对美丑、善恶的辨别力和审美水平,有启发性意义。
老子的美丑观除了贯穿美与丑的矛盾、对立和转化,从而强调审美的相对性外,还贯穿着对人为的、外在美的否定,而强调自然无为的审美活动。这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庄子直接受到老子影响外,如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是鄙弃世俗琴瑟之声,崇尚天籁的审美情趣的。再如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表示了对自然美的赞颂,以“天籁”为最美音乐的观点,也是受到了老子“大音希声”的影响。
总之,老子的美丑观所否定的只是现实生活中人工的、有为的、外在的美,以及仅仅给人的感官刺激并将人的情感纳入“礼”的规范中的审美活动。而对颐养人的生命,陶冶人的情操的审美活动和自然的和谐,则是持肯定的态度的。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老子的虚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又一重要的审美范畴。这一范畴,也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作为万物本体的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这就说,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现世界的天地万物与本体的“道”一样,都是虚(无)与实(有)的统一,这是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统一。老子“有天相生”的思想,以及把“无”放在首要地位的倾向性,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影响很大。
如果说,先秦时期“虚与实”这一范畴,除庄子在美学的意义上使用较多,它基本上是哲学范畴的话;那么,在魏晋时代,“虚与实”就更多地运用到美学领域,成为必要的审美意识了。这一时期尤值得一提的是,刘勰的隐秀说与钟嵘的滋味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是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旁以卓绝为巧。”刘勰在这里所说的隐与秀的关系,实际是隐显、虚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只有隐显统一,虚实相生,才是具有无限魅力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中国古典传统的审美观――含蓄美。艺术含蓄美的实质就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钟嵘的“滋味”说也是提倡隐显统一的含蓄美。总之,魏晋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就其渊源来说,不能不说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尤其是虚实观念的影响。唐宋以后,“虚实”说的适用更为普遍,几乎遍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大体说来,“虚实”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就审美来说,是由艺术形象实的有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虚的无形的部分;或由虚的无形的部分,联想到它的实的有形的部分,即“实中见虚”,或“虚中见实”。二是就艺术创作来说,处理好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只有把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结合起来做“虚实相生”,求得“似与不似之间”,才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五 老子的言意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老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这就是说,作为万物本源或宇宙本体的“道”,人们无法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去表述,老子提出了用“静观”、“玄览”的方法反观把握它,这是一种近乎直觉的默悟和心领神会,而不是用普通的言、意去表述。老子的这种言意观虽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但却把人们的思考引向了一个深远的世界,启示了人们去求解言外的审美趣味。
老子的言意观在庄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这是对“言不尽意”的发挥。“得意忘言”同老子的“静观”、“玄览”一样,都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它能使人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境界。魏晋时期,王弼综合了老庄在言意问题上的观点,把象、言、意联系起来,提示了三者关系。他在《易经・略例・明象》篇中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又说:“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探求文学艺术的特征,对我国古典审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 老子的形神观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识
形和神的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又是美学史的重要问题。老子最早从哲学上讨论形神关系问题。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形而上的,事物的内在本质;“物”是形而下的,事物的外在表现。“道”和“物”的关系体现在每个事物的身上,从某个角度说,是形和神的关系。庄子对老子的形神观进行绝对化的发展。他重神不重形,认为形神是可分离的,提出了“形残而神全”的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它在启发人们用形神兼备的观点去进行审美活动方面,却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从美学的角度看,形和神这对审美范畴,是从老子开始提出的。他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指出了道和物的关系,强调形和神的统一。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发展中,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被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作了不同的发展:有的进一步强调阐发了形和神的统一;有的只强调形和神的某一方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形神关系的看法。究其源,皆受老子思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1年版。
[3] 许抗生:《老子与道家》,新华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4]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 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年版。
[6] 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篇2
关键词:教学艺术 审美性 审美素养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篇3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学生充分接受情感体验
文章是用来传情达意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心灵的体验感悟文章的情感和义理,让学生通过心灵的品味,领悟作者所表达的对时代、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对作品产生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社会、人生,逐步学会表达情感、创作作品。
如,在学习鲁迅写的《故乡》一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月夜行船”部分,以特写的手法把一帮天真无邪的少年看戏归来“偷豆”“煮豆”“吃豆”的情景以动画形式演示给学生观看,并适时地在动画(坦然地偷豆、经验老到地煮豆)中穿插重点语句—“他们偷别人也偷自家的豆”“礼让‘我’先吃豆”。让学生在故事情节推进过程中,品味作者对这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的深刻记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对摆脱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从审美的角度激发学生感知作者笔下那好客、淳朴、诚挚、厚道的江南民风,体验作者所生发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从而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义理。又如,在学习《童趣》一文时,教师可以把这篇小品文中所讲述的每个细节、心理感受、情感反映—“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帐内观蚊”想象成“雷鸣鹤唳”“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所体验到的“物外之趣”制成图、文、声并茂的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文字、声音直观地感受作者“张目”的本领,见微若著的爱好,对普通现象的奇特想象力,内心世界涌动的激情,纯稚的行为。通过这种形式的引导,学生很快就可以形成与主人公怡然自得、懊恼沮丧、愤愤不平等情景中的情感共鸣,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二、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广义上说,文学就是美学。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学习文章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深刻、更形象,也便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教材中,许多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文章,不单需要学生弄懂语言文字,更需要学生调动情感透过文字观其形、闻其声、解其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设计动画课件使文章表述的内容转换为更加形象、直观的动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和体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如,在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以将诗歌中展示的“咏大漠凄风寒雪”“在无尽的惆怅中送别”两个部分设计成动画。在课件中,“咏雪”部分着重渲染北疆八月大雪铺天盖地、狂风怒号的天气现象,画面中以“彤云密布”衬托背景,让北风怒吼的声音贯穿始终,以“白草尽折”突出狂风的力度,以红旗冻不翻、大雪打湿帘珠结冰帷幕、将军角弓难控、铁衣难着、中军帐内狐裘不暖怪锦衾薄来衬托胡天八月北风的凛冽,然后用如此令人寒栗的天气与作者却能把它想象成“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那种高昂豪迈的情怀,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送别”部分,则突出凄风寒雪背景下军帐外一面红旗给人以活力、激情、进取的暗示,帐内胡琴、琵琶、羌笛急管繁弦,传达欢快的旋律,下一个画面可以把作者定格在满怀惆怅目送朋友离去,伫立风雪中注目蹄痕。让学生回归到送别的主题上,从定格的画面延伸开来,充分体会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复杂情感。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引领学生对诗作的美进行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三、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教会学生鉴赏美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教师只有教会学生鉴赏美,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对文章欣赏和品味,才能真正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词句进行多角度欣赏,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使命。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修辞方法的多格连用、诸格套用、数格兼用、综合混用的归类欣赏上。教师在归类的同时,把文章所描绘的景色—春花、春风、春草、春雨、迎春几幅图同相应的语句结合起来归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下,反复点评、赏析,从多角度品味文章的辞采中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教师可将每种辞格设计成一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1)同格连用(接二连三地使用同一种修辞格),如连续反复—“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异格连用(在一个语言片断中,接二连三地使用不同的修辞格),如“像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是比喻、夸张、拟人三种辞格连用。(3)诸格套用(大格套小格),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你不让我,我不让你”。(4)数格兼用(多种辞格兼容于一体),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5)综合混用(诸多修辞方式交叉融合),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在这种图文并茂的情境中领略文章所描绘的诗情画意,能够较好地领悟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还能对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形成深刻的印象,有效提高全面发现、鉴赏文章语句的艺术美、意境美的能力。
篇4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s very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so it should be a important task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But it has not drawn enough attention from the teachers. The thesis begins with all the levels of the aesthetic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discuss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ers.
关键词:翻译;审美意识;培养
Key words: translatio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33-01
翻译与审美关系非常密切。审美信息存在于原文本的各个层面:在语音层面涉及到节奏、韵律、语调;在语音层面涉及到语级、语域、词汇搭配;在句子层面涉及到各种修辞手段;在文本层面涉及到风格、意境。因此,审美意识对于翻译非常重要,审美意识的培养成为翻译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语音层面的审美信息相当一部分体现在诗歌翻译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中法两种语言在诗歌方面的基本语音特点:汉语古代诗歌注重韵律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声调,讲究平仄、对仗,法语诗歌对于押韵方式很有讲究,从发音特点上有阴阳富贵之分,从韵脚分布上又分为平韵、交叉韵、环保韵、叠韵等等。另外,在其它文体中,翻译的语音层面也有声调、节奏等审美因素要求译者用心体会,涉及到翻译技巧的要注意象声词和双关语的翻译。
象声词的使用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是原文本一个重要的审美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美感的完整传递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确从词性角度看象声词由两部分构成:象声词 (如: tic tac) 和其它词类 (特别是动词,如:roucouler). 对于象声词的翻译主要有两种办法:直译和词类转换。在汉法两种语言有相互对应的表达方式时可采取直译,而在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差异时,词类转换是为了更好的尊重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如:“Vaguement, dans la houle bruyante de feuillages, on entendait les coups sourds des cognées et des haches.” 这句话中“la houle” 是名词而不是象声词, 但是它和“feuillage”搭配在一起时刚好对应汉语中“树叶的沙沙声”,显然汉语的“沙沙声”是象声词,那么翻译的过程中就应该转换“houle”的词类,译为“树叶嘈杂的沙沙声”。
双关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能够赋予文本幽默色彩,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完整地传递这种幽默色彩也非常重要。直译还是意译?这两种方法似乎都不是很完美,近几年在广告翻译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翻译双关语的方法:用读音相似意义不同的词汇代替原文的双关语,即传递原文的读音和双关修辞的效果。如:将“Carrefour”译做“家乐福”。原文“Carrefour”作为超市的名字本身也说明了超市的地点通常在十字路口,在汉语中是不可能找到音、意完全对应的翻译的,单纯的音译或意译都不能完整传递译文的信息,译做“家乐福”一方面传递了原文的读音可以使老客户识别,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符合中国传统的吉祥喜庆之意,可以招揽新客户,保留了译文双关修辞的功能,成功传递了原文的美感。
在词汇层面,审美信息表现为准、美、精(刘宓庆,2005)。为了在翻译中更好地感受、传递这些信息,要让学生清楚语级和语域两个概念。米歇尔・巴拉尔认为语级是与不同社会等级形式相对应的评估标准(Michel Ballard,2003)。不同的学者对语级有不同的划分,通常的划分有三种:典雅、通用、通俗。语域是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可以分为新闻广播、演说、广告等。只有在掌握语级、语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译者才能进一步准确传达原文的审美信息。
词汇的美很大程度上通过修辞来表现,常见的修辞手段有比喻、夸张、曲言、拟人、委婉、倒反和反讽。比喻的翻译技巧有直译、替换、消弭。中法两国人民基于同样的生活经历有同样的表达方式的时候,直译即可,如:“prendre un verre”可译为“喝一杯”。当汉法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时候,可用相似的译入语表达方式替换,如:“左膀右臂”可译为“les doigts de la main”。当汉法两种语言因不同文化而表达方式完全不同时,只能取消比喻,如:在法语中形容人身体健康可以表达为“se porter comme le pont-neuf”,但是在汉语中却缺少相应的表达方式,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取消原来的比喻而直接翻译为“身体健康”。其他的修辞手段通常都可以直译,因为法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几近相同。
句子层面的美感通常通过句法变异和频度产生(刘宓庆,2005),也就是通过利用语法的模糊性和句式重复的力度产生美感,这两点又是通过修辞手段完成的,如:省略、重复、头语重复、堆砌或列举、层递、迂回、倒装等等。通过这些手段,读者可以体会各种各样的美感,如:省略可以使文本简洁明朗,重复使文本更富有活力,层递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反衬令人印象深刻。对于这些修辞手段的翻译通常也是直译,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好这些修辞手段的用途以便更好的感受、理解、传递审美信息。
最后,在篇章层面,审美信息蕴含于整体的形式美中,它常常与深邃的意义或理趣相融相托,其特征是风格上的和谐、充实、雄浑等等。要把握整体的审美信息,就得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文体知识。各种不同的文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文学作品体裁丰富,语境、文化、时代背景复杂,富含多种修辞手段,法语作品中多有复杂长句。实用文体也是种类繁多,特点各异:新闻体多用名词句、省略句、条件式,句子简洁;公文体简短庄重,常用时间、空间符号、无人称句、被动态及固定表达方式而不用感彩的词汇和修辞手段;广告体善用富于想象力的漂亮的表达方式、名词句、命令式及省略、反问等多修辞手段,并且形式多样,甚至配有插图;科技语体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常见复合词、现在时。
除了各种文体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基于中法两国人民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审美观念差异:法语行文以形合为美,而汉语以意合为妙。那么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如句子的分割与组合、句序的调整与重组、关联词的添加都是以尊重译入语的审美习惯为准则的。如法译汉常要分割句子,汉译法常要添加关联词。
当然,在整体形式美的表面下,文本还有包括情、志、意、象的内在美(刘宓庆,2005)。对内在美的感受、判断与传递属于高级层次的审美体验,有待于学生审美意识建立后进一步去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许钧.法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室内设计;审美意识;审美思维;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探讨的美术教学改革,在实质上依然忽略了对于审美的重视,仅仅停留在美术技能训练上,造成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在设计能力上体现为程式化的呆板思维。
设计类美术教学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审美意识的培养。
1 审美意识的重要性
审美意识是融感性及理性思维为一体的审美认识活动。从字面上理解,审美意识是指对审美的认知和经验,在设计类美术教学中,审美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张画的成功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造型、技法、构图、透视、虚实、色彩、构成等,综合到一起,这些美术素养体现在现实审美中的运用上,即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高低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和品位。
审美意识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的因素,也有当代生活的影响,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心理判断。[1]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诸多的美学元素和文化修养,室内设计的目的是使空间既实用又能放松,需要在审美意识下对空间、材料进行再创造,对于这种融自然美和抽象美于一体的空间设计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非常重要。
美术的基础教学应该要求在完成技能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于意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审美经验,作为创造力的能量储备在记忆中形成本能,经验积累越多,思维就越活跃,灵感就越多。现代美术教育必须以审美意识为基础,将培养学生思维形式作为重点,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自觉地创造,成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设计人才。
2 合理的美术教学理念
2.1 美术技能训练与审美理论的结合
美术的基本技能训练是设计专业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不仅需要掌握造型、色彩、构图、透视及画面处理的诸多方法和技巧,还要让学生通过理论指导、专业训练的同时了解美学原理,使之潜移默化地形成审美意识。
美术理论是培养审美意识不可或缺的文化课程,很多学院不重视这一点,往往忽略了理论课,单纯地进行美术技能训练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好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文化支撑的美术课程必然会阻碍学生系统地了解美术,阻碍学生顺利建构审美意识,以至于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盲目地学习,必然影响学习效果,很多学生花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却不知道学美术有什么用。这是美术教学的失败,也是各课程设置和衔接的失败。
审美是一个领悟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体悟审美之规律,并用规律去寻找美的秩序感和有序性。所以,美术理论课程必须融入美术基础教育中,这需要重新进行相关课程设置,美学概论或艺术修养应作为必修课,受到重视。而且,理论课、美术基础课需要结合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叫美,美为何物。
2.2 美术技能训练与专业欣赏的结合
作为室内设计R档难生,开阔的眼界是必需的,在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通过图片的欣赏来进行教学,图片欣赏包括美术基础及美学理论里的图片欣赏,也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内容的作品欣赏,这在教学前期和后期同样重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各种设计表达的信息,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审美的归纳和总结,并将已有的审美经验与实际空间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审美想象。
专业欣赏课应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出来,还可以配合参观实习进行教学。比如,不同的风格归纳,不同的空间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不同材质的应用效果比较……甚至还可以分析设计的意图。很难想象,连色彩搭配都不会的人,穿衣服怎么会得体。没有形成美的认知,怎么能把房间布置得漂亮?经过研究发现,审美意识的增加会相应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2.3 专业设计与美学修养的结合
室内设计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简单将设计技术化而忽略艺术素养的作用是片面的教育,完整的设计概念应涵盖艺术修养、审美意识、设计理念、文化底蕴以及活跃的想象能力,这样设计才能具有生命力。特别是现代设计概念中,抽象美和形式美更凸显其张力。
将设计技术与艺术修养进行完美结合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意识,而在设计训练时,教师不能进行简单的设计,应该将审美理念贯穿于设计课程中,并在设计训练中进行审美方面的引导,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同时,可以请美术老师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或给出指导。当然,作为美术老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设计能力,才能进行更好的方案指导,这是现代美术教学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3 美学概念与实际空间的结合
设计意图是空间设计里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授学生如何思考和了解学生思考方式的有效手段。在很多建筑类大学,对于设计意图展示的重视往往大于对设计成果的展示,是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空间和正确审美思维的重视。
目前的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美术教育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的有效过渡,虽然设计初步和三大构成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实质上并没有打通中间的连接,三大构成的抽象性往往成为转换设计思维的又一大阻力。构成课程虽然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往往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将审美规律合理现实化,学生学习了图案、色块搭配却不知如何运用,这是技能与实际脱节的表现。完善构成课程,加大研究力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美术教学和设计教学之间需要有具象的、充满艺术性的实践课程,如概念建筑的设计和模型制造。这种概念建筑的模型制造不同于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也不同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表面营造,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倾注心力,运用各种材料打造概念空间,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所学的理论和规律,用木、砖、石块、金属、土、竹、织物、纸板等进行居住空间的制作。这种实践课程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更强调理性,美术老师更在乎感性和创造性,由美术老师指导这类实践课程将使艺术性在空间营造中突出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艺术教学与设计技术教学的过渡和结合。
构成走向设计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以及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2]美学修养在审美实践和艺术设计中不仅体现在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与各种技能、技巧的结合。这种训练注重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对不同组合形式的探索和创造。只有我们把审美教育当作一种社会实践,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才可能理解审美教育全面、自由的性质,[3]将设计理念和美学修养互相融合和促进,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由的创造中学习和提高。
4 美术相关的课程设置
基于此,美术课程的实施应该有数量保证,教学要循序渐进,保证系统化教学,使学生良好吸收知识,如果过于追求高速,那么老师将缺乏足够的时间做准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十几年以来的美术课程改革,以严重压缩美术基础课为代价,代之以电脑教学,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相反,不能胜任设计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多,这跟审美意识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设计是综合艺术修养的展示,不是仅仅会用CAD、会电脑P图,再背点设计规范就可以搞定的。
经过对多个学院的美术教学状况的考察,发现各个学院都意识到削减美术课程的严重问题,纷纷进行课程调整。从目前各个院校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来看,近几年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美术课程的课时,美术理论也得到相应重视,除了对美术相关课程的重视和合理设置,还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思维。目前,设计班级招收的生源由艺术生变为理科生,对于美术教学来说难度更大了,培养学生审美理念的任务更为艰巨,需要加强美术课程教学的合理建设。
5 结语
设计艺术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密切结合的横向交叉性学科,需要综合多项能力。设计创新的“P键问题还在于人的审美素质不够,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够”。[4]审美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强调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才能真正地运用好美的规律,使之产生新的审美创造。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思维是设计类美术课程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光.中国当代艺术审美意识思辨[J].艺术百家,2013(4):189.
[2] 马跃峰,张庆顺.构成辅助设计启蒙――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构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学报,2010(10):32.
篇6
关键词:锻炼方法 体育美感 健美操 审美情趣
健美操不仅表现了人体美,体现出运动者的心灵美,还包涵美的艺术性。它有两大功能:健身和竞技。健美操在高校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这不仅能提高本课程的价值,还能深层次地去剖析其内涵和发展相关外延,能深化教学改革中有关艺术、审美等的教育,并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净化大学生的思想感情,陶冶道德情操。高等院校要把握和充分利用健美操的这种特殊功效,为我国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贡献。
一、健美操中审美因素的构成
健美操的动作特点是丰富多变、独特新颖、富于美感、动感十足,兼具所有运动中健、力、美的特质,充满青春朝气健美气质,能够正确展现人体优美的体态,既陶冶情操又增强体质。健美操的艺术形式表现为集合韵律美、动作美、形体美为一体,伴随着强烈节奏尽情地舒展身心。
1.音乐美。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主导着健美操的进行。既然健美操是一项体育运动,就必然强调动作的力度。为了配合这种力度,健美操的选曲多倾向节奏强劲,风格欢快的摇滚乐与迪斯科。同时健美操也能表现人体柔美的一面,这样还可以选择曲调优美的轻音乐与民族旋律相配合,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舞蹈画面,让练习者在强劲的节奏中表现刚强,在舒缓的旋律中展现柔美。充分体验韵律带来的愉觉。
2.形体美。健美操运动量比较大,节奏快速。健美操的步伐有高、中、低各种组合。非常适合塑造形体,展现学生的精神面貌。
3.动作美。今天的健美操已经融合了各种体育元素与舞蹈元素,甚至将武术的动作也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动作的内容。在快与慢的变化中,肢体语言异常丰富,既锻炼了肌肉,又展现了美感。
二、在健美课中培养审美意识的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产生动力。兴趣对于学生练习健美操尤其重要,会让学生们自己向往,努力追求,并从中体会乐趣,发现这项运动本身蕴含的美,从而提高审美意识。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能广泛在世界上无障碍的交流,所以有人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美妙的音乐伴随着优美的身体动作完美呈现出一派和谐的场面。教师在选择背景音乐时,要考虑健美操与音乐和在一起的协调性,还要注意音乐的主、副调的对比、速度、色彩、强度。准确把握音乐的鲜明风格,赋予健美操艺术的格调。音乐使健美操有了生命,并为其涂抹上绚烂的色彩,给了它丰富的内涵,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妙世界。
2.通过健美操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健美操运动本身蕴涵着无穷的艺术美感,使身体美与精神美高度地合为一体,展现出健美操自身无限的魅力,从而把审美意识的价值植入学生的内心,转化为健康美好的心理素质。由于健美操有着丰富的动作变化,在增加美感的同时,无疑也给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实践,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健美操的动作要领,还锻炼了身体,强化了意志,培养了坚定的信念。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进取、战胜困难、团结协作等方面有了提高。培养加强学生参与团队的意识,感受肢体动作给内心带来的振奋,进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
3.健美操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就是用人体协调性来展示动作的动态美。高校教师在舞蹈编排上要重点考虑美感对学生的吸引。人体的肢体动作所展现出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协调性和韵律感。培根就此有过精辟的评论:在美的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的美高于相貌的美。对健美操动作的设计其结构要合理完善,要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这些设计环节的不同,呈现出的效果也是多样的。教师在编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年龄要求,尽量展现学生的青春风貌。利用音乐鲜明的节奏表现出动作的力与美。不良的动作如形态松懈、拘泥、做作要尽量避免。教师可以通过相互表演,或看镜子中的自己,多角度观察动作的合理性与艺术性,做到两者完美的结合,形成优美、正确的动力定型。教师在编创健美操套路过程中,还应注意动作一定要遵循运动法则的内在规律,符合时代的美感,充分展现动作美、形体美和内涵美,做到有机的结合。学生在锻炼表演时能够准确地掌握其中的正确优美的动作,并对自己有满足感,有美的感受,充满激情。
4.健美操服饰的选配是非常重要的,表演的服饰与比赛的服饰有着功能上的区别。学生要提高这些服饰的选配水平。头饰、发带、腕带等配饰与服装、鞋袜组成健美操的服饰。优秀的健美操编创人员会考虑其与健美操动作之间的联系,是构思整个运动套路的核心问题。健美操比赛中服饰是非常重要的,有着严格的规定,违反相关规定会扣掉0.2-2分不等。健美操中的服饰不再是简单的一种装饰,成功的选配会为整套动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大众健美操的服饰在比赛中其实没有具体规定,所以,服饰可成为运动员在比赛时吸引评委、观众的亮点。为表现健美操表演者的个人风采,运动员会从饰物、材质、色彩、造型、款式上精挑细选,配合舞蹈动作提高表演的魅力。
三、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健美操这种运动是集音乐美、动作美、人体美为一体。在锻炼的时候还能激发创造美的欲望,感受自身的韵律美,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在健美操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美感意识的培养,从教学中不断吸收美的素材,努力提高教师自己的美学素养。让健美操运动发挥更大的魅力,让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这一运动当中,从内到外地健美同学们的身心。
参考文献:
[1] 孙红元.浅谈健美操美感意识的培养[J].焦作大学学报,2006( 4) : 46.
[2] 刘继平. 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及审美心理教育的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66-67.
篇7
论文摘要:对审美意识的关注和培养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环节,以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理论课程,片面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使音乐课教学逐渐脱离了艺术范畴。本文分析了音乐理论课程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性特征,并探索在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突出音乐美感和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多种方式。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以艺术化的音响之美感染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后潜移默化地善化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美化其言谈举止的。作为高师音乐院系(包括音乐学院音教系)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实施审美教育,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教学质量,关系着美育能否得以良好实施和广大中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音乐审美方面的意义,如何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以往在这方面比较薄弱的音乐理论课程,还应把加强音乐审美意识作为其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师音教专业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课程一般包括乐理、和声、歌曲创作、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欣赏等,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以知识性和基础技能为主的课题,因此,灌输式的、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比较盛行,死记硬背、公式化做题、应试性地训练听辨音技能等,一直是学生“应付”理论课程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关注音乐的美感属性,而只是突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即习惯于把理性成分和技术成分从音乐中剥离出来,然后在教学中予以强化。例如,教师致力于音响美感之外的记谱方法说明、和声序进讲解、曲式结构分析、历史背景介绍、音乐家生平描述,或者致力于音程、和弦、节奏模式的分辨、记忆等与音乐审美脱节的技能训练。即使在应该突出审美意义的音乐欣赏课上,用于“讲”音乐的时间也往往比用于感受音乐的时间多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音乐理论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了课程中的音乐本质因素——音乐的艺术性成分,因此,没有把音乐理论课当成要重视艺术审美因素的课程来看待,或者把音乐理论课视为理论掌握第一、审美感受第二甚至对此不予考虑的课程,造成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艺术性的范畴,远离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如此,理论课教师带给学生的常常不是作为生命整体的音乐艺术,而是失去了生命力的音乐技术和音乐知识。学生面对大堆的资料和反复进行的机械训练,也只是疲于应付考试,并无学习热情可言,更谈不上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和获得身心的陶冶。以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对音乐的艺术本质也认识不清,往往难以胜任基础教育中的美育任务。
音乐理论课程虽然名为“理论”课程,实际上却是在经历了对音乐美感的体验之后,对音乐的艺术特色、艺术背景、审美价值及形式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和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没有一门能够真正脱离实际的音响审美感受和艺术理解,因此,它们依然是艺术性课程,是必须凸显音乐艺术魅力和审美意识的课程。比如,在和声课上所讲授的和声学规则来于对历史上众多音乐家的名作所进行的理论总结。和声效果本身是这些音乐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成分,因而,在学习和声课时,要感受和品味各种独特的和弦音响与有美感意义的和声进行效果,才能理解和声原则和建立基本的和声感觉;乐理课上的各种乐谱记法、表情术语和常用规则,均与音乐作品中的多种音响表现需要密切相关,对乐理的认识和掌握,也同样需要通过欣赏经典的音响例证来获得感性方面的有力支持;而音乐历史的构成更突出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音乐美学观念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历史就是音乐作品的历史、审美体验的历史,只有通过聆听不同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的音乐文献。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把握住它们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才能获得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到音乐历史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还有,视唱练耳课中选用的音调片段及节奏模式,也并非简单拼揍出来的音高和节奏组合。它们或者是可用于构成音乐作品的常见艺术形式,或者就直接源于许多音乐名作,有着内在的艺术组织原则和美学意义,因此也需要用带有美感的视谱演唱和从审美角度出发的听音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辨别、记忆以及认识其音响特点等等。可见,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内容并不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全部,相反,作为音乐领域内的课程,它们的基础始终是建立在对音响艺术的审美体验、理解和把握之上的。可以说,离开了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所谓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这些脱离了音乐美感的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的将只是死板的教条和盲目的技术,而不是音乐艺术。
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其他高师音乐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主要是培养有能力实施审美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音乐表演类课程一样,都需要抓住音乐课程中的艺术性本质,在传授技能与知识的同时,重视对音乐音响的审美感受,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以和声课的教学为例,要体现其中的艺术属性和审美要求,就应当在听觉审美的基础上,重视对和声效果的感知、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比如,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把书本上的所有谱例转化成具体的音响,包括把谱例中的名作片段以乐队、钢琴或声乐的原创演奏、演唱方式播放给学生听,或者采用先细分再整合的方式,先把谱例与习题的各个声部、各种和弦单独呈现之后,再做声部合成、和声序进的处理,其间使投影屏幕上看到的谱例和习题与听觉上感知的音响效果能直接对应,然后,教师再有目地地引导、指点学生鉴赏不同的和声效果带来的不同美感特征和音乐表现意义,赞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的音乐审美感受,从中认识丰富的和声效果,并拥有基本的和声艺术感知能力。在和声作业方面,可以把键盘和声的练习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要求所有的书面和声作业都能以钢琴弹奏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注重专门在键盘上进行的和声连接训练,使学生更多地从听觉的角度鉴别、记忆和选择各种和声效果,积累自己对和声美感的体验,而后掌握相应的和声基础理论与应用原则。相对于过去死记和声规则、强调书面习题完成质量的教学方式,重视和声音响的鉴别能力和听觉审美意识,将能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和声效果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也更接近音乐学习的本质。而且,就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而言,写出高质量的和声书面作业不是其学习的重点,具有正确鉴别和声效果及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才是关键,因为他们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完成美育工作,而不是去讲授和声课或者专职于音乐创作活动。
篇8
关键词:美术课程审美教育体验成功
课标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Ⅲ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愉快的气氛
在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教师,其教育教学艺术能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教师具有献身事业的崇高境界和对学生强烈的爱心。这些正是他们对学生施以爱的温馨和他们童心长存的个性特点。“亲其师必信其道”,只有以崇高的师德和完美的人格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至善至美的教师形象,其教育才有说服力。在积极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都能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够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自觉进行创造性施教。教师创造性的施教,必能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二、欣赏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因此,尽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扩展他们的视野,受到自然美的熏陶的同时,使之为艺术创造美打下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在执教《草丛中》一课中,若教师过多的讲解透视知识,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作画就显得平淡乏味。让学生走出教室分散融入校园,去观察,去写生,用写生、想象创作等方式表达调查的结果,效果自然比课堂上接受间接经验要好。因为,学生最爱做的是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结果一张张生动的“速写生活”的作品就出来了。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
三、巧设冲突,在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属于艺术美。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离不开作品本身,对美术大师艺术世界的理解更离不开作品。一位教师在教授《时代风采
中国油画》一课时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出示徐悲鸿的油画《奴隶与狮》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它:这幅画是中国人画的还是西方人画的?问题一出,有40%的学生任务是中国人画的,60%认为是西方人画的。学生对此各抒己见。“认为西方画的理由是:这幅画风格很成熟,画得逼真,对色彩的感觉特别好,色彩艳丽。认为是中国人画的理由是:用笔大块面为主,与西方大师流畅线条不同,并且颜色调的很均匀。”双方都希望能够从作品中挖掘出对自己有利因素,进入欣赏状态。从这个过程来看其实谁赢得争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审美冲突”情境中,学生自觉地运用线条、色彩、笔触、等美术元素来理解作品,随着不断的深入讨论,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分析调整完善自己的观点。
事实证明“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以及学生活动中的矛盾因素,把学生置于矛盾氛围,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迫切需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究,才有产生审美的可能。艺术美比现实美更细致,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因而在欣赏课中教师就应注意运用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画面中的美。
四、创设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教学情境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篇9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意识;心理结构;审美教育
初中生审美教育不仅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有推动作用,而且有利于愉悦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学习兴趣的形成,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初中美术教育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农村初中美术课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农村家长的意识就是孩子上学都是以考试的分数来评价孩子学习和学校教育结果的。既不关心考试成绩又不关心身体健康的美术和音乐就是浪费时间、乱花钱的买卖。社会评判一个学校的依据是什么?学校的竞争靠的是什么?依旧是你的升学率,重点高中的录取率。因而许多学校没有专任的美术教师,甚至不开设美术课。即使开设美术课,美术教学也一直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每一节美术课都是范画加步骤演示。很少进行审美教育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审美意识的培养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贯彻。但是我们许多美术教师在欣赏课上,只是让学生自己看看课本上的一些图片或者罗列一大堆作品来平淡地介绍表层意向,几乎没有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背景和寓意去讨论和分析,这无疑没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审美意识进行培养。
二、正确认识美的概念
广义上讲,美是指任何能够引起我们感官或五官快乐的事物和属性。狭义上讲,美的概念更主要与视觉方面的快乐有关。其实,朴素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清新之美;花花绿绿也是一种美,是色彩斑斓之美。初中学生模仿性很强,使他们经常去追随明星的足迹,奇装异服,认为是一种时尚,一种美。其实,明星们许多时候的奇异之装是舞台艺术的需要。但不一定适合初中生。化妆对于明星是一种美,首饰是一种美,对于中学生来说就不一定了。闪眼的装饰使老师上课时无法平静心情;使学生无法静心思考。在美术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学生,朴素也是一种美。朴素的衣着打扮是一种自然之美、纯洁之美。
三、逐步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1.美术欣赏课中的审美教育
学生在学习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感官直觉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认为作品中物象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认为不好。特别是一些抽象的艺术作品更是难以正确评价。比如,毕加索的油画,有的学生觉得他的画不怎么样,就像初学的剪纸作品。还有印象派代表画象梵高的作品,同学们一开始认为就是徐州睢宁的儿童画也比他的作品好看,我们应该把这些画派的发展及艺术主张介绍给学生,他们也就会慢慢适应。通过这些反差,学生会渐渐发现艺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以画得像与不像做标准的,如:画得像就好,还不如直接用照相机去拍摄。学生明白了艺术不是单纯的事物再现,虽然美术是具有再现性的作品。但是再现性艺术不是艺术的全部。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
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比如,在欣赏徐悲鸿、王式廓的《血衣》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的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画家是如何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并进行美术创作的。通过欣赏这一作品,有益于学生树立对艺术家的尊重以及对作品的正确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美术实践课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美术课教学除了20%左右的艺术作品欣赏课和15%左右的实践引导欣赏课之外的65%左右都是实践课。在实践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意识进行艺术创作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美术实践课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努力去表现生活中美的一面。同时发现生活中丑陋的一面,如何对改变丑的一面进行思考,创作出自己的愿望与理想。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到家庭、社会上进行宣传,为绿色行动尽一份微薄之力。
篇10
关键词:中学教学;审美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53
“美好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是美好的,班主任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让学生在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中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培养创造美的环境
作为班主任,笔者平时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但从不空洞说教,而是为学生创造美妙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如在讲台上放置两盆兰草,在教室的窗台上摆放太阳花和几盆吊兰,并抽空余时间修剪、浇水、冲洗。此后学生们有了细微的变化:课桌椅摆得比原来整齐了,桌上的物品摆放利索了,校园里、教室里的纸屑有人主动捡起来了;教室前的花圈,有人主动浇水除草了……从学生的行为中,笔者感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美的热爱。
二、感受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去寻找生活中的美。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使其审美情趣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每年笔者都会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夏、秋、冬的色彩,然后让学生用彩笔画四季,用文章赞美四季。学生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双眼睛是班主任带领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寻找美、感受美而逐渐练就的。
三、提高欣赏美的水平
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研究中碰到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时候,他倾向选择“最美的”,他的许多科学成就就是受音乐启发而来的。美育能引人向善,使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净化、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有乐趣、更有意义。在如今功利文化和浮躁之风漫天飞舞之际,我们要注重美的鉴别和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素养。
音乐是人类独特的、优美的高雅爵言,人们天生具有一种爱好音乐的本能。目前,流行歌曲风靡全社会,在中学生中有一批“追星族”。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我们愿学流行歌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优美的音乐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雅审美情趣。比如:学生欣赏《国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欣赏《我们的田野》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教唱《好大一棵树》时,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总之,我们要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性,选择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歌曲,使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树立审美观念,陶冶美的情操,铸造美的灵魂。
四、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用文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文章俯拾皆是。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细读内容丰富的初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它蕴含着美、充满了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天地,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在优美音乐的衬托下,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多媒体课件,立刻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仿佛自己置身于济南冬天的画图中,领略着大自然的美。这时让学生试着有表情朗读,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然后有表情的朗读,与同学分享美感,这样他们在朗读中发现了自然的美,也发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不知不觉间受到美的濡染。我们要着力发掘这些优美课文中的审美因素,揭示文章蕴含的情感内容,让学生为情所动,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在美的感受中提高欣赏美的水平。
五、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1. 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塑造美的心灵
赞科夫指出:“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对于正在长身体、长知识、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来说,创造美的需要就更强烈、更迫切。班主任需要紧密抓住学生这种爱美、惜美的心理,让他们在充分感受美的同时,发挥创造美的热情和动力,以而构建美的环境和美的心灵。
2. 自己动手创造自然质朴的美
七年级的女生方红很爱美,她学着社会女青年的样子着装艳丽,或戴项链或化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提升孩子审美的品味?怎样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于是,笔者从裁缝师傅那里搜集了一些零碎的布头,利用劳技课时间,和学生们一起精心设计,用碎布巧接、巧搭配,做成了一件蓝白相间的百褶裙,然后笔者提议由方红试穿一下,看效果怎么样。当上身穿白色衬衣、下身穿兰白百褶裙的方红登上讲台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笔者趁机让学生谈自己对美的认识,他们的答案丰富多彩:“朴素大方才是真正的美”、“劳动才能创造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中,让学生拥有一颗高雅的审美之心,让他们学会去创造美,学会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去享受美。
3. 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创造美
春天的校园充满了生机,柳条摇曳,丁香开放,月季吐蕾。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笔者带领学生在花圃中劳作,有的翻土、有的挖土、有的播种……大家争先恐后,装扮着校园,劳动场面热火朝天。2008年的春天,笔者还带领学生每人种下一棵奥运树,让学生在这个美好的时刻,看到美丽的校园,也享受着用自己劳动创造出来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