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 劳动合同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各类企业,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劳动人员务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自身的经济利益十分重视,从而在企业与劳动人员之间经常性发生权益之争。在此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有效解决了二者之间的权益问题,有效保护了劳动人员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此外,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从而使得企业自身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一、劳动合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概述
所谓的劳动合同,其实是指劳动人员即将在某一企业进行工作,企业单位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与劳动人员进行劳动协议签订。如此一来,在协议签订之后,劳动人员的利益就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此外,现阶段的劳动合同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单位在进行新人招聘时,需要同劳动人员签订一纸合同,并且在协议中需要将以下内容注明,诸如员工的职责、权利以及义务。此外,劳动合同对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与法律上需要遵守的原则和内容加以明确,其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岗位需求、岗位责、以及薪酬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对所雇劳动者进行一定的工作安排,同时对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促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促使企业得到有效的发展。换一种说法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同时为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加以鼓励,促使其服务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劳动合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上述分析中,清楚地认识到劳动合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合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加以分析,促使劳动合同充分发挥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一)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清晰完整
在上述分析中,就对劳动合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劳动者的劳动任务以及职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依据劳动合同对劳动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促使劳动人员进行劳动能够有所凭证,避免劳动过程中出现问题,促使合同有效的实施得到有效的保障。一旦企业没有对劳动合同内容及合同签订进行严格规定,将会出现劳动工作混乱,促使劳动工作难以正常执行,导致企业的员工薪酬支出极大的增加。一旦进行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利于维护企业一方对劳动者支付的薪酬,从而使得劳动者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总而言之,劳动合同促使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便于企业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快速发展,就需要市场加强人才资源调控,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相关规定进行调控。劳动者在与企业进行签订合同时,需要对自身的能力加以肯定,从而便于企业工作安排。此外,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在企业单位与劳动者意愿一致的情况下,自愿签订的,如此一来,企业就能对劳动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对劳动人员保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此一来,才能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使企业的稳定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
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初始时期,对员工进行一系列培训,促使其工作能力以及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企业对工作人员进行培养,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消费都是由企业提供。一旦,有企业员工在培训结束之后,立即提出辞职,将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劳动合同法,能够使得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索赔,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上述分析中,劳动合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诸多好处,因此,需要对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接下来将对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法律意识,规范管理
在劳动者与企业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需要企业管理者对劳动合同的意义进行普及,促使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对劳动合同具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提升其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企业不仅仅需要普及劳动合同意义,还需要对劳动法理论知识进行一系列讲解,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服务精神,同时能够运用劳动法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就需要对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加以分类,对劳动者与企业的利益问题加以明确,同时企业在制度制订过程中,需要向员工征求一些意见,以便在今后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方便。
(二)活化劳动期限
现阶段,劳动合同的签订,一般情况下,都是具有时间限制的。一旦合同到期,工作人员就面临离开企业,或者再续合同。此外,在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与企业利益相违背,企业就会将合同终止,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促使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从而促使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的问题逐渐增多,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促使以上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一旦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采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促使企业短期化合同的违法现象得到有效的减少,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企业长远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显得十分重要。劳动合同的签订促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有利于人才的流入,促使企业的实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一来,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居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劳动合同可以促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促使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性。如此一来,劳动者在企业中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促使企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丽春.试论《劳动合同法》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2] 盛晓丹.试论企业人力资源中劳动合同的作用及管理新举措[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3] 张智琨,伍睿.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合同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02).
篇2
我儿子今年9岁,被确诊为自闭症,医生说病因不明。有人说自闭症都是遗传自父母,我和丈夫的性格虽然都属内向,但还不至于自闭呀!请问,孩子的自闭症究竟是怎么得上的?家长又该怎样帮助孩子呢?
读者 黎慧珺
黎慧珺读者:
人们对自闭症的病因存在诸多猜测和误解,在帮助自闭症患儿之前有必要予以澄清,否则早期干预就无从下手。
尽管自闭症确切的病因机制尚未被完全发现和阐明,但是,自闭症是一种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已经是研究者的共识。基因变异和遗传因素对发病影响最大,遗传度可达90%。但遗传于谁、谁的基因作用大、怎样遗传,仍然是未解之谜。
研究证明,自闭症跟孩子的养育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养育者有正常的语言能力,孩子就应该发展出社会交往意向,只是交往能力有强有弱而已。
研究证明,突发环境事件,比如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孤立、被交通事故惊吓等,可能会造成孩子精神和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某些障碍,但不会导致自闭症。
对于自闭症的病因,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只有这些。其实,研究自闭症的病因是研究者的事,患儿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给他有效的帮助。
首先,家长要接受孩子患自闭症的现实,而不是要在家庭中寻找一个承担责任的人,帮助自闭症孩子是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父母、老师需要共同学习、了解自闭症的特点和干预技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干预。
其次,治疗要避免盲目。社会上针对自闭症的治疗,许多是虚假的。“维生素加酶”、“饮食控制和脱敏”、疫苗、接种、抗生素、生物螯合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令很多家长看到希望,但这些治疗方法有的没有实证效果,有的已经确认无效,有的仍在探索试验阶段。有些家长为了矫治孩子的问题行为使用药物,非但控制不了问题行为,还带来副作用。事实上,使用正确的行为治疗方法,不用药物,也可以矫治问题行为。所以,要不要用药、如何用药、用多长时间,家长都应该在有经验又负责任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生 侯军
怎样消除妊娠纹?
我怀孕7个月了,肚子越来越大,肚皮上出现了许多难看的妊娠纹。请问,在不伤及胎儿的前提下,有没有消除妊娠纹的办法?
读者 陈芹芹
陈芹芹读者:
妊娠中后期,随着胎儿的成长、羊水的增多,孕妇的子宫逐渐膨大。当腹部的快速膨胀超过了肚皮肌肤的伸张度,就会导致皮下组织中的纤维组织及胶原蛋白纤维发生断裂,产生妊娠纹。怀孕期间荷尔蒙改变,或是体重增加速度太快,也会导致孕妇妊娠纹上身。妊娠纹多出现在孕妇的腹部,也会分布在周围、及臀部。
在医学上,妊娠纹被称为“扩张性条纹”。扩张性条纹不仅出现在孕妇身上,许多健康的男性或是女性,在青春期的快速生长期,身体也会出现类似于妊娠纹的“生长纹”。另外,体重急速增减、使用大量类固醇的人也容易出现这类扩张性条纹。
孕妇消除妊娠纹,不外乎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控制体重。在怀孕期间控制体重,补充营养时,注意避免体重增加过快,孕中期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500克为宜。也可以进行适当锻炼,增加皮肤对牵拉的抗力,同时防止赘肉的产生。
第二,均衡饮食。孕妇饮食有一个原则:再好吃、再有营养的食物都不要一次吃得过多、过饱,或一连几天大量食用同一种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这两种营养素有助于重建皮肤的胶原纤维。如果蛋白质摄取量不足,会直接导致皮肤胶原纤维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也可以吃一些含胶原蛋白丰富的猪蹄、羊蹄等,有利于增加皮肤弹性,缓解妊娠纹。
第三,保养肌肤。皮肤干燥和有瘙痒感的孕妇,产生妊娠纹的概率更大。建议每天涂抹含有维生素E的油脂或橄榄油等,令皮肤滋润保湿。如果能在产后的3个月里持续对产生妊娠纹的皮肤施以按摩,则效果会更好。
医生 康明
怎样预防胰腺癌?
前不久,我们厂的李师傅患胰腺癌去世了。从确诊到去世仅仅三个月时间,手术、化疗都没用。据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最为凶险。大家深受刺激,感觉生命是那么宝贵和脆弱。请问,有没有办法预防胰腺癌呢?
读者 达智远
达智远读者:
胰腺癌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消化道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身体不是很好的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
胰腺癌起病隐匿,而且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排行榜上,胰腺癌始终以低生存率高居榜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胰腺的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非常大,而且通常化疗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一般的生存期只有3~6个月,临床上的发病率几乎就等同于死亡率。因此,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治愈率、生存率的关键。遗憾的是,胰腺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它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而疏忽大意,当确诊为胰腺癌时,癌细胞十之八九已向周围脏器如肝、胆道、胃等扩散,根治手术的难度相当大。
预防胰腺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烟和酒都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对于胰腺癌来讲,酸性物质是诱发疾病的因素,所以尽可能早地戒烟戒酒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措施。
篇3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农村经济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和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会有如此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总结起来有三方面原因:一,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我国有接近八亿的农业人口,而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国土是不能耕种的山地,荒漠等地形,可供耕种的土地有限;二,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农业生产的单位产值极低,耗费较高,平均到庞大的农业人口上,人均产值就十分低,这就自发要求农村的一部分劳动力从家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以弥补人均产出的不足;三,城市化进程中剥离出来的农业人口,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利于城市化水平,但较快的城市化也会导致大量的耕地被占用,使得本来就不平衡的农业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的配置更加不平衡,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会与现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最终无法找到长期的工作,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大地震对灾区农村经济的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一份声明说,上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农业造成大约60亿美元的损失。该机构在周一(30日)发表的声明中说,超过三千万农村人口在本次地震中受到严重影响,失去他们的大部分财产。粮农组织表示,由于大量农民死亡或受伤,有相当一部分的谷物粮食无法收成。而许多地震前收成的粮食则因为粮仓倒塌而毁坏。他们预计,由于推迟种植、虫害和水供应短缺,四川下一收获季将面临10%~50%的减产。粮农组织估计在此次地震中农业遭受的牲畜损失将达到20亿美元。此次地震中死亡的生猪超过300万头。((英国)BBC新闻)
作为中国西部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的8800多万人口中约有7800万是农民,外出务工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四川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达2002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0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77亿元,但汶川地震对四川劳务输出造成了重大影响。
三、重视地震灾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灾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灾区经过地震的毁灭性打击之后,经济损失巨大,对灾区人民的精神打击也十分巨大。大灾过后,百废待兴,灾区人民受到极创伤的心灵有待抚慰,在这个关键时期,处理好灾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解决当前灾区重建问题的关键,更对灾区日后经济的发展有着长远影响。
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全局来说,灾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解决问题不仅能减缓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压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失业率的下降。它的经验将为我国本部农村经济发展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借鉴。
四、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灾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通过灾区恢复重建就地吸纳;另一个是通过向处输送转移分散到全国其他地区。
1.灾区恢复重建就地吸纳劳动力是最佳方案也是最有效的。
具体措施与政策:首先,政府应当做好灾区失去生存生活资料的农民进行登记,一方面对灾区失业人员的情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方便以后组织协调灾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因为灾区农民的信息落后,个人掌握的信息有限,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降低失业率。而利用政府的组织关系与信息资源可以迅速地实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配置,从而做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其次,政府应在可能的条件下(指不违反国家政策与法律,有足够的可支配资金),出台一些倾向性的政策措施,如对外来投资的税收其他优惠政策,对本地工商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的优惠与扶持政策,以及对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的贷款及税收优惠政策。再次,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人民自身,灾区人民应该从地震中的阴影中走出来,乐观地看待明天,努力创造条件,寻找机会,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
在本地重建吸纳剩余劳动力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对外来人员的对待问题。由于地震对灾区原有生产生活资料的严重损毁,再加上交通运输的限制,灾区人民的生活资源比较稀缺,加上本来就严重的高失业问题,所以要严格防止大量的外来人员输入,虽然本区急须建设人才,但是除非专业以及投资者,一定要慎重对待对外来人员,一方面是为稳定社会治安,一方面也防止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争夺来来就比较稀缺的生活资料和就业岗位。第二,政府在组织协调安排就业与重建的时候,可以借此机会通过倾向性政策来改变城乡二元格局,加快城市化与城镇化进程。
2.向外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此方案为辅住方案,在本地已经充分吸纳了所需的重建劳动力以后,可以让选择向外输出劳动力。因为四川本来就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而且主要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输出,在这方面有很多的经验,而且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很多企业会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责任角度主动来灾区扫墓劳工或给灾区劳工一定的优先性措施。这个方案既能解决短期内区内劳动力过剩问题,又能提高本区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五、总结
灾区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是一个短期内困难较大的问题,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担当好应有角色,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 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1,(10)
篇4
关键词:赣南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对策
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到目前赣南还有80%以上的农业人口,大量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这要使赣南农民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人口一般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赣南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果众多的农民不能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农民奔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论文大全。对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放在战略的高度与抓农业产业化同等位置来对待,以加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
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因势利导,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产业来抓
1.政府支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各级政府不仅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更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顺应农民的意愿,穿针引线,铺路架桥。通过新的体制引导、政策设计,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实现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风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政府组织、规范引导转变。
2.转变观念。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并在思想上消除对农民就业存在的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农民不存在就业问题,说到就业,就是指安排城里人就业。二是一些城里人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认为农民工只会与之抢饭碗的思想。三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视作农业就业不充分是暂时现象的观念。因此,我们要走出认识的误区,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破除上述不正确的认识或观念,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实现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各级政府必须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组织和宏观指导,制定规划,完善各项配套的政策措施。论文大全。
3.合理有序的组织输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是现阶段农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说输出一个劳力等于脱贫一户农户。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量收集各地真实的劳务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定点张贴广告等渠道提供信息,供广大劳务人员选择,主动为农民外出打工架桥铺路。
4.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计划目标和考核机制。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政府宏观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依据实际制定《赣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以指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各级政府要从宏观经济的高度,从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来考虑和部署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相应的计划和劳动部门要做好农村劳动力实行战略转移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财政、公安和城建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和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狠抓内因,提高劳动力素质
通过教育与培训,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劳务者的竞争能力,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过程。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解决农村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尽快使新一代农民文化程度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其次是加强职业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扩大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职业培训不仅仅局限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更要符合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再次是加强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身怀一技之长。为此,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组织,有条件的县、乡(镇)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引导和中介工作,促进农民转岗就业。
(三)强化外因,深化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第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农业,增加农业自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调整结构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名特优新稀农产品,培植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对此,(1)各县(市、区)郊区应围绕服务于城市这一目标,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花卉生产等高效农业。(2)赣南各县(市、区)应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把赣南建成东南沿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重点建设一批绿色大米、无公害商品蔬菜、中药材和花卉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形成一批独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主产区。(3)针对赣南的区位优势应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在把赣南建成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的进程中,使这一新兴产业能够最大幅度的覆盖和幅射到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把广大农户组织和引导到脐橙产业中来;其次,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畜牲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畜牲业生产中,应进一步改良生猪品种,加速发展市场前景好,效益比较高的草食畜禽。论文大全。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各具区域特色的节粮型畜牧业,如于都县确定奶牛生产为“兴县富民”工程,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来抓,崇义的养羊工程和兴国的灰鹅工程,都大念草经,走“种草养畜,以畜补农,靠畜增收”的路子,成为赣南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的经营形式,已带动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更使畜牧业生产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方面。再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的保证,目前赣南小生产与大市场、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依然突出,各地应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和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对应和承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从而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无限的空间。第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是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效益,依靠科技改造乡镇企业。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赣南尤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食品加工工业,靠大力发展农产品食品工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以加大农民增收的步伐。二是进一歩促进农村个体经济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对此,要放手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各级政府应制定宽松、公正的政策,在法律、法规、融资渠道等方面真正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从而大幅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就业比重。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家庭作坊,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要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开辟新的就业领域,逐步发展农村市场的中介、经纪人、运输、财务管理、城镇和农村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多方拓展农民就业面。
(四)做大城市,加快城镇化建设
要加速实行多元城镇化战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赣南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原则,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并根据国家多元城镇化战略规划,编制好赣南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发展规划,各地在制定城镇发展建设规划中,应把吸纳农村人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赣南的城镇发展和建设中,要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赣州市建成粤闽湘赣四省边缘的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赣州市,使其成为一个吸呐农村人口的范例。为此要进行广泛的招商引资,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工业企业向中心城市聚集,提高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中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是工农、城乡的交汇点,要积极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一批象南康市唐江镇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中心小城镇,从而加速赣南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城乡生活,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五)积极引导 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由于土地仍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经营,每个家庭所拥有的土地总量有限,加上农业效益低,许多家庭青壮劳力外出打不能顾及家中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转让土地的愿望强烈。土地流转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土地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也能满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各级政府应顺应农民的意愿,尽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县、乡和村四级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体系。在坚持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的前提下,按着“自愿、有偿、合法、规范”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为农民的土地流转提供服务和帮助,允许农民承包的土地以反租倒包、转包、入股、租赁和联营等多种方式流转,支持因土地流转释放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或就业,解除其后顾之忧,真正使农民转得出,稳的住,留的下。
参考文献:
1.王德文 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2.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主题》,[兰州]《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南京]《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4.申端锋:《新农村建设与乡镇体制改革》,[北京]《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1期[上]
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就业容量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课题《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K2012B184);院级课题《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安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25)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18日
刘易斯(1954)“二元经济模型”认为,是由于城市现代部门所提供的工资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直接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且在这种工资差距消除之前,城市工业部门可以以高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获得无限的农村劳动力供给;托达罗(1992)的“预期收入假说”则以城市存在失业为前提,以农民工到城市可以找到工作的概率与所获得的工资收入之积来与在农村获得的收入做比较,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做出迁移决策,是由“预期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决定的;斯塔克和泰勒则引入“相对贫困”概念,指出在居住地感受到的相对贫困程度越强烈,其外迁就业的愿望便越强;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指出了工农业均衡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阶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率、人口增长率和工业部门资本存量的增长。在众多的理论模型中,虽然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因素做了不同的分析,但是有一点却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迁移决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经济因素。具体来说,已有的研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收入差距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在劳动力迁移决策中占据中心地位。朱农教授(2002)曾经用probit模型的结构方程来估计收入差距对迁移决策的作用,最后实证结果也表明了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愿望也越强烈。李强(2003)教授通过对四川、北京、黑龙江、辽宁、山东等省份农民工家庭的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再一次证明“巨大的经济差异作为一种驱动力,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流入城市”。柳建平教授(2010)通过对甘肃10个贫困村的调查资料的分析,间接证明了城乡收入差距是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最根本因素。
二、非农产业就业容量论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波动中下降,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波动中上升。2004~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依次为:46.9%、44.8%、42.6%、40.8%、39.6%;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当年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依次为:53.1%、55.2%、57.4%、59.2%、60.4%。通过对比就可以发现,虽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逐年递减,但是各产业之间就业与产出是不均衡的,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即我国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及国家政策的松动,他们又有强烈的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愿望,那么二三产业能否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呢?我们看,2004~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以上,因此在城镇存在较高失业率时,我们可以推测要满足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是比较困难的。
三、农民工工资论
刘易斯、托达罗等众多学者都一致认为,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决策的核心因素是巨大的经济差异,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这个差异就是其在城市部门工作所得到的工资与务农获得收入的差额。因此,作为城乡经济差异的具体化,农民工工资成为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做出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而且显而易见的,农民工工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愿望正相关。
丁守海在《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一文中,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了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工资与农民工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97,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顺利通过了t检验,并进一步通过格兰杰检验表明,农民工工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从长期趋势看,农民工工资每提高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也增加1%。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对农业的倾斜及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日益提高,农民平均每人每年非工资性收入已由1990年的851.58元,上涨到2008年的4,846.96元,增长了4.69倍,因此农民工对外出务工的工资预期自然也相应提高,所以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提高农民工工资。
四、农村劳动力个体特征
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引言
据统计,2009年,湖南省城镇人口为2980.89万人,农村人口为3919.31万人。劳动力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省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现象,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积蓄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剩余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加速我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内在要求。
劳动力能否实现顺利转移,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但是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多以定性为主,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另外,对于湖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仅仅限于在省内转移的情况,而忽略了转移到外省的劳动力的影响因素。据《湖南年鉴》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湖南省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约一半人数在省内转移,省外的主要迁入地分别是广东、海南、福建。本文在选取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四个省发展的综合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通过量化四大影响因素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相应指标的关联度计算出来,分析出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并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1.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1湖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湖南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湖南省现有农村劳动力数量为3017.50万人,其中转移劳动力数量为1210.3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40.11%。
2009年末湖南省农村从业人员为2759.94万人,从行业分布来看,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仍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从业人员1684.13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61.02%;非农行业中,工业的从业人员较多,占从业人员比重的13.25%。
1.2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根据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上提供的资料显示,湖南省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特点:
(一)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有所提高。2009年,“百万培训工程”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数为61.1万人,加强了对转移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同时,外出就业劳动力中高中及大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劳动力外出总人数的比重由2007年7.9%提高到2009年的15.3%,提高7.4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由2007年的62.6%下降到59.4%,下降3.2个百分点,表明了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二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三产业人数逐步上升。2007年至2009年期间,二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人数下降28.79万人,占外出就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63.8%下降为61.0%。三产业就业人数三年间增加17.89万人,占外出就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35.8%上升到37.7%,正好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
(三)“离土离乡”模式有所改变,省外就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湖南财政一直大力进行农村综合开发财政投资,2009年,共投入11.3亿元。而且各种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购置补贴的投入补贴额为78.56亿元,促使土地增收幅度增大,使得农民更多地选择在省内转移。
2.指标分析与建立模型
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众多,由于统计资料限制等原因,本文选取十二个影响指标(2000~2009年的数据),参考卢亚丽(2005)[5]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以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参考数列,选取城乡人均收入比、平均受教育年限等相应指标作为比较数列,分析在众多的影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其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的因素。
2.1指标选取
2.2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在经济因素的5个指标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映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拉力影响。二三产业产值在GDP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化的进程和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空间大小。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值,反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的快慢程度。农村非农行业产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固定性生产原值能从一定程度上衡量农村劳动力本身的经济情况。
一直以来,制度因素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很大的阻碍,制度因素指标主要包括户籍因素、劳动就业制度等因素。本文在借鉴陈宗胜(1999)[12]、金玉国(2001)[13]基础上,设定非国有化率,即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在劳动力自身因素的两个指标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反映了劳动力数量供给的多少,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教育年限是根据刘巍(2003)[14]提出的第一种办法,以学制年数视为受教育系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高中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9,小学文化程度6,文盲0。从而核算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的三个指标中,以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衡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以劳均耕地面积、有效耕地面积来反映农村的基本情况。
据湖南年鉴上的统计资料显示,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省内转移和向省外转移,而转入的省外地主要是广东省、海南省以及福建省。因而在上述提出的量化的指标中,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之和、非国有化率和城镇化率的核算为该四省(包括湖南省)的平均值,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其指标对转移劳动力的影响程度。其中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的核算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余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海南统计年鉴以及福建统计年鉴。
3.实证分析
将中国统计年鉴等年鉴上的数据通过计算或者直接取得,将其数据标准化,利用Excel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多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如下:
3.1四类影响因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灰色关联次序
在四大类因素中,农业生产条件因素(0.6992)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经济因素(0.6787),制度因素(0.6441)排在第三位,排在最后的是劳动力自身因素(0.5947)。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合理的,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近年来,湖南省财政支出大力支持农村的发展,包括新农村建设,使得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促使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其次是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促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来提高收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到第三位,这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自由度不断扩大、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宽松的发展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也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国情。排在最后的是劳动力自身因素,在前三的都是影响劳动力的外生因素,由此可见,对劳动力转移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外生因素,而非内生因素。
3.2各类影响因素内部指标的灰色关联次序
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中,其内部指标的灰色关联次序依次是:农用机械总动力(0.8296)、劳均耕地面积(0.6592)、有效灌溉面积(0.6119),说明在农业生产条件因素中,农用机械总动力是该影响因素中的优势因素,也是整个指标体系中的优势因素。这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机械化水平的推广和普及减轻了劳动力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极大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在经济因素中,其灰色关联度最高的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0.7858),说明在经济因素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释放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多,释放的速度也越快,加速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的关联度也很高,城乡收入差距拉动劳动力转向非农业,正好验证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在制度因素中,城市化率(0.6596)比非国有化率(0.6286)的影响程度要大,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农村劳动力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在劳动力自身因素中,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农村劳动力数量(0.5696)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湖南人口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0.6198),反映了劳动力的一般人力资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但相对于外生因素而言,劳动力的内生因素的影响并不如外生因素带来的效果强。
4.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各指标对劳动力转移作用方式以及影响的关联程度的大小,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在此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性建议。
1. 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支出,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水平,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释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2.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容量。特别是湖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村低成本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专业,优化产业结构。
3.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吸纳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和主要载体,使之有效地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推动非国有化的过程,特别是发展本省的民营经济,促使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从而减少转移成本,促进城市化过程。
4.消除制度障碍,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制度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正在淡化,历史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制度创新成为了必然。应该进行农村产权制度的创新,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可以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会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障碍减少,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得城市化率提高。
5.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教育支出力度
劳动力素质低下,一直是阻碍劳动力流向高收益部门的限制因素。通过加大教育经费的支出力度,强化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但是,政府应该针对相应的市场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使劳动力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转移。
参考文献:
[1]卢亚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05.
[2]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145-0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农业人口超过总人口的84%,比上世纪50年代日本、韩国的农村人口45%和50%高出近一倍。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21世纪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实现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缓和社会两极分化矛盾,提升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土家族的发展沿阶
土家族是较早从事农耕的民族。土家族由于自己的生产技术低,生产工具落后、产量低.于是他们向汉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土家族的生产力水平,加速社会经济的进步。唐、宋间,由于实行羁縻州县制度,社会比较稳定,土汉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仍处于不习牛耕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兼事渔猎。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领主,除奴役土民外,还不时驱使“士兵”至邻近汉区掳掠人口、财物。元至清康熙年间,建立土司制度。土司的统治客观上曾使土家族的活动地域更加稳定,民族特点得以保持。但这时地主经济开始出现。雍正年问“改土归流”,封建领主经济解体,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土司时“蛮不出境,汉不入洞”的禁令被打破,大批汉族农民和商人迁入,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但是后,资本主义商品和鸦片于咸丰末年大量销往土家族地区,土布、土靛、蜡染等传统工艺产品逐渐失去销路,受到沉重打击。帝国主义者廉价大量收购桐油、茶叶、木材、药材等土特产品,刺激了桐、茶种植业和榨油、木竹加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和集市贸易日渐兴旺,各业行会组织开始出现。后,土家族地区兵灾频繁,农村经济陷于破产,商业停滞,民不聊生,直到建国前夕。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
建国后,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把土家人定为单一民族。并于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1983、1984年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彭水五个自治县。土家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武陵山地区的土家族人民已经基本解决温饱,正在向脱贫致富之路迈进。但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加上耕地的限制,土家族地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待于合理转移。
二、土家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分类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从结构上看,土家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两部分构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因为土家族聚居于湘鄂渝黔边区的武陵山区,就业空间有限。兼业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大批农民“过度拥挤”在农村土地有限的农业中。由于农村又是一个较为独立的与城市明显不同的地域和产业系统。。因此,土家族地区农村不仅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存在大量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
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是指在乡村地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主要是种植业,这部分劳动力在当时的社队副业中从业。并同时兼营种植业。在整个农村劳动力中所占比例小,附属于农业(主要是种植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释放出来大量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方式进入了农民乡镇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也开始大幅提高。但是在土家族地区,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落后,乡镇企业发展相当缓慢,在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方面严重不足。另外,随着乡镇企业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乡镇企业面临着发展升级、技术改造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对高素质员工的迫切要求,使原有的员工成为潜在的过剩劳动力。时而在农村时而进城的“打工者”,也在土家族地区农村中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中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最早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他用简化模型阐述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将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会引起城市或乡村地区工资上升作为模型假设条件之一。这一假设条件隐含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为系统,最富有应用价值的理论为“二元结构”理论。刘易斯教授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结构或部门所组成的:一个是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一个是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在二元结构中,传统部门的滞缓增长和现代部门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传统农业部门由于基本上没有资本投入,土地也十分有限,而人口却迅速增长,劳动力十分丰富。因此,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但经济的发展却依赖于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通过增长新的资本和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依次循环,直至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因此,在刘易斯看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有其必然性。
刘易斯理论的继承者费景汉、拉尼斯教授进一步发展了刘易斯的理论,他们认为刘易斯的理论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农业生产在推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应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为此,费景汉和拉尼斯提出了以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费一拉二元结构”理论,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假设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部分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劳动力可无限供给。当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时,农业产出保持不变。由于他们的转移,使农业部门的农产品产生剩余,而且剩余数量等于转移劳动力的农产品需求量。第二阶段,工业的发展和扩张,使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但仍然低于制度工资。农业剩余劳动力依然存在,并继续被工业部门所吸收,直至吸收完毕为止。由于这时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大于零,故而转移使农业总产量与工业部门增长不能同步,农产品剩余不能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入工业部门的需要,粮食出现短缺,从而导致工业产品比较价格降低,工人实际工资上涨,不利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个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已转移完毕。农业边际生产率逐步高于制度工资,农民和工人都可以按照劳动边 际产出获取工资,也就是说农业和工业劳动者工资均可按市场原则决定,农业劳动和农业生产趋向于商业化,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作了进一步发展,即通过依靠工业的发展和扩张来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理论在许多领域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该理论的主要为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指明方向:即可转移相互关联和依赖,工业增长需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投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必须实行农业和工业、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综合发展,循序转移。根据该理论的阶段性论断,土家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因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土家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四、土家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原因
土家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七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农忙时对劳动力需求量骤增,而农闲时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二是以家庭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方式,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使过去的以隐形方式存在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显形化。三是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四是土家族地区劳动力素质一般较低,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份工作也不稳定,所以剩余劳动力较多;同时由于文化层次低,不能适应当今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容易出现结构的失业,因此土家族地区农业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现象尤为突出。五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大量闲散劳动力等待转移。以湘西自治州为例,农业人口占82%,人均农民耕地不足1.5亩地,根据现代的农业技术,人均可耕种4.5亩土地,那么就有三分之二的农民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虽然有部分的农业劳动力实现了转移,但大多是临时的劳务输出,没有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问题。六是农村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抑制了就业范围的内部扩张。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尽快转移,必须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就业容量。特别是土家族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都较缓慢,因此更要注重农村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七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不畅通。近年来,土家族地区建设立了不定数量的劳动力市场,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灵,有些地方劳动力转移还处于盲流状态,加上劳动力市场的法制法规不健全,劳动部门管理缺乏有效手段,社会上一些人利用人们求职心切的心理,搞劳务黑市,求职者受骗的事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而且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五、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1.就业政策先天不足
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劳动力人为地分割为城乡两部分,政策上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保职工轻农民的倾向,对农民向非农领域就业增加了许多限制条件。如有的企业和部门对求职者的户口进行限制。
2.乡镇企业发展滞缓
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一些乡镇企业受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制约。面对城市工业企业的竞争.生产经营每况愈下,甚至被迫停产。这样,使得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土家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技术缺乏,乡镇企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土家族地区剩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缺乏有效的农村就业指导
目前,政府对农村就业的专项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土家族地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是去沿海发达地区从事季节性的“打工”。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大批劳动力徒劳往返,蒙受损失。
4.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从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转移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较低。据调查,某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0%,高中文化程度占9.7%,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仅占8.5%。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需求,要转移出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
六、实现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措施
1.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技术在生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要实现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必须首先提高该地区农村人口的素质。第一,注重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责来发展。第二,大力开展以文化技术培训为主的农村成人教育,要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民文化技术培训网络,实现多元化技能培训机制。第三,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资模式,一方面要发挥各级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对教育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2.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
增加劳动力就业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拓宽农业生产新领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来实现。这也是与我国农村与农业经济“十一五”规划中农产品加工与农产品产值比要超过1.5:I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各级政府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特点,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同时,注重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形成“种加养、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既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扩大了就业渠道,从而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由于土家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术相对较低,短期内还有一定困难。通过农村城镇化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农村城镇化后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在协调和发展中同步提高,从而形成城镇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镇的良性发展态势。
4.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是劳动力流动与稳定转移的保障
一是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指导。二是加强劳务市场建设,多渠道、多形式收集用工信息,作好用工信息考察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扶持,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和歧视,逐步开放户籍制度,用人单位要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 险。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加大对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的支持。四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加大监督检查侵害农民工权益的案件,保留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5.制定科学的劳动力转移规划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保证
要制定土家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序进行。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放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结合起来,科学规划。要在准确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间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目标、转移的重点、方向以及途径和必要的保障措施。
6.挖掘农村内部就业潜力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减少和消除零贡献的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可以是多方位的,在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转移成本低、效率高,且易于适应农民的思想观念,也比较适合土家族地区区情。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农村的就业空间。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内部吸收和消化劳动力的能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消化剩余劳动力相结合,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开发型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集中力量在几种产品上构筑产业优势,通过延长产业链来吸纳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值,也利于形成区域性名牌产品,从而提高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目前土家族地区的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而言,均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太小。要在保证第一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而土家族地区由于经济、技术民族性,发展旅游业具有相对优势,因此要加大发展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7.建立劳动力服务体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
篇8
1.1 土地流转后主要为种植产业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的主导用途为种植,用于其他方面的甚少,这一点相对于国外有很大差别,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县镇土地流转后用于种植业的比重甚至达到90%以上。
1.2 流转后种植日趋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002年后农民劳务日渐减少,这助推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而流转形式及土地流转后种植的作物都日趋多样。我国土地流转有转包、转让、租赁和入股等形式,而随着流转的形式不同,规模的不同,种植的作物种类也不一样,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蔬菜、苗木和水果等,还有一些流转土地更有用于鱼类、山羊养殖等等。
2 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存在的问题
2.1 流转后苗木种植规模化经营仍需扩大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规模仍然很小,流转后的土地主导种植为水稻,小麦和大豆,达到70%以上,而种植苗木从全国来看规模甚小,有些乡镇甚至只有5%左右,而有些乡镇能够达到80%左右,根据相关文献挖掘及数据统计我们发现,667m2水稻的年纯利润大约为300元,而种植花木的年纯利润达到5000元左右。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规模的扩大有其必要性。
2.2 苗木种植质量亟待提高
苗木不同于一般的粮食作物,首先表现为其种植投入成本较高;其次,苗木的成功种植所需的技术较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日趋偏大,技术较为落后,这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质量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技术上的缺陷,导致一些苗木成活率较低;二是长势缓慢,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技术不到位,很多苗木在该出苗的时间不能正常出苗,导致苗木培育时间较长,这样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收益下降。
2.3 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种类单一
由于农村劳动力技术、年龄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其不敢尝试新的品种,偏向于种植一些常见的生命力较为顽强的苗木,这就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种类品种较为单一,从而形成循环,种的多有经验了加之风险厌恶的心理便不愿意尝试新的品种。
3 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建议
3.1 适度规模经营,做好统筹规划
虽说提倡规模化的种植苗木,但也应该注重适度,否则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更应注重适当的规模化。要做到适度规模化就要实施统筹规划,这不仅要求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统筹引导,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
3.2 提高苗木种植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针对苗木种植劳动力技术与规划方面的欠缺,相关部门应该倡导科学种植,积极引导其进行技术的培训与提高,适当情况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引进高端技术咨询人才,以配合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技术的提高与应用,进而提高苗木种植的质量;二是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3.3 政府全局规划,提倡“入股型”土地流转与种植苗木相结合
3.3.1 政府全局规划。政府的职能是“引导、协调、服务、监管”,但是在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问题上,相关部门并未能够做出较好的决策以从整体上统筹全局,同时乡镇街道等对农村土地流转后苗木种植的问题探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农村苗木种植劳动力缺乏对苗木宏观市场需求的分析,也缺乏相应的销售渠道及培植能力,从而导致了土地流转后种植苗木的品种单一。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全局上为农村土地流转后的苗木种植考虑,统筹规划,在提高其相关技术的同时为种植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意见,从而使得他们“敢种植能种植”。
篇9
关键词: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31-0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海南省属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南部沿海欠发达地区,但由于众多原因,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当前,在海南省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相关理论回顾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针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失业共存的情况提出了“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托达罗认为,人口移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取决于迁移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比较,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影响迁移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预期的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1]换句话说,农民移入城市的决策是建立在获得较高收入和遭受长时间失业风险两者平衡上的。20世纪80年代后,O・斯塔克和E・布鲁姆等人对新古典理论模型的许多假设提出挑战,其主要观点是:迁移的决策并不是由孤立的个人而是家庭做出的,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集体行动,不仅要求预期收益最大化,而且要使风险最小化。[2]
我国一些学者结合中国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国力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基础上,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另一方面就业机会多也会促进劳动力转移,而就业机会与当地就业结构进而与当地的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3]叶堂林等人提出了速度层次交流理论以及其影响因素。指出: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达程度的提高,居民的转移速度层次总体是提高的。城市居民转移的速度层次总体高于农村居民,而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转移速度层次高于欠发达地区。由此得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要大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4]蔡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制度障碍,认为我国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虽然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但制度的障碍使得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制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上更为重要。[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应该说以上几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目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二、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转移率逐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720户农村住户样本数据调查初步推算,2006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8.3万人,转移率为20.8%,比2004年提高7.9个百分点(注:从现有公开的资料来看,有关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数字难于找到。因此,本文所列数字除注明来源的外,均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720户农村住户样本数据采取比例测算办法推算得出。)。
1.转移劳动力以年轻成年子女为主,并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分布更趋于年轻化,16-30年龄段的人群流动比例最大,占转移劳动力人数66.3%,比2005年增加3.9个百分点;其中21-30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46.3%,比2005年增加5.1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的家庭普遍采取的是户主在家务农,其子女在外打工的模式。
2.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比例较小。根据海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6年海南省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转移劳动力占总转移劳动力的75%左右,高中程度的约占22%,而大专及以上的占不到3%,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此外,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中受专业培训人员占18.5%,远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水平。
3.转移的劳动力就业范围较狭窄。2006年,96.5%的转移劳动力选择在非农产业就业。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约占14%,九成集中于建筑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占82.5%,近一半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总体来看,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传统的第三产业,他们较低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作的种类。
4.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流动为主,省外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增长加快。据测算,2006年海南省本地市县域内转移农村劳动力23.8万人,比2003年增加3万人,年均增长4.6%,占全部转移劳动力40.7%;省内跨市县转移农村劳动力25.3万人,年均增长38.4%,占全部转移劳动力43.5%,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亚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外省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9.2万人,年均增长73.9%,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吸收海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8.9万人,年均增长79.4%。由此可见,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省转移发展形势良好,但总体流动仍以岛内为主。
5.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性水平较低。海南省转移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亲属介绍,政府和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相对较少。据测算,2006年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由亲属介绍外出的约有15.4万,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6.4%;而由中介和政府组织介绍出去的约3万人,占5.1%。由此可见,农民外出务工盲目性大、效仿性强,往往是亲戚朋友中有一人成功了,其他人也就跟着跃跃欲试。
6.省外务工收入增长快于省内务工收入增长。2006年,外出务工人均收入8251元,比2003年增加2076元,年均增长10.1%。其中,省外务工人均收入12163元,比2003年增加4670元,年均增长17.5%,东部地区成为省外务工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省内外出务工人均收入6823元,比2003年增加891元,年均增长4.8%。全省人均务工收入基本保持小幅增长,省外务工人员收入要普遍高于省内务工人员的收入,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7.外出务工人员支出结构较为稳定,食品、交通通讯费是主要支出项目。据测算,海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和交通通讯费用约占60%,是主要的支出项目。生产性开支中,办理各种手续支出费用总体在增长,但旅费支出仍占主体,特别是对跨省转移的劳动力,这一项费用占生产性开支的75%-85%。总体来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费用支出逐年上升,但支出结构变化不大,消费项目多集中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上,而对医疗保健等消费品支出较少(占生活消费支出4%左右)。
三、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成因
1.独特的海岛心态,强烈的本土意识。海南岛是我国孤悬海外的大陆离岛,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在海南优越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繁衍出人们的惰性心理、闲适心理和恋乡心理,不少农民思想保守,地方观念、乡土观念较重,缺乏商品经济意识。这些心理特质在人们行为上表现为安于现状、贪图休闲,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目前仍有少数基层干部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开展“打工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2.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学内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首先,海南省部分市县财政是“吃饭财政”,教育经费往往成了被挤压的对象,这导致许多地区的教育设施仍十分落后。其次,由于长期较为封闭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农民做事方法简单直接,重视当下效益。我国传统的九年义务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学成出来直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农民投入大量金钱及时间成本但看不到现时的收益,这就无形中挫伤了他们继续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技能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极为重要的出路,但省内职业培训水平不高,覆盖面不广,2006年全省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仅占18.5%,这影响了农民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转移劳动力的竞争力。
3.海南省内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战略不利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首先,海南省二、三产业规模较小,2006年海南二、三产业增加值为593.82亿元,占GDP的66.4%,比全国平均水平87.4%低2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62.6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4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2个百分点。[6]较小的产业规模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其次,自海南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战略后,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造纸、医药等几大新兴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轻工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相对下降。海南工业格局的改变使得相同经济增长量下创造的就业岗位较少且需求的劳动力多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因此不利于大量较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再次,海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等基本省情上的。[7]传统的第三产业领域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占主导地位,结构性不合理和增长速度滞后等突出矛盾制约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4.外省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海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集中在珠三角一带,近几年来由于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和生产技术成本的压力加大,珠三角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广东“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把招商引资的重点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主要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一个挑战。况且产业结构调整也增加了大量的城市下岗工人。以广东为例,每年的失业工人近40万。但与此同时,广东省各级政府也把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放在了对劳动力培训方面,广东工商局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因此海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就业竞争增大,就业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5.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受阻。目前,海南省劳动力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广泛覆盖全省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还未建立,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给海南省当前就业服务部门造成过大压力,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与现代市场就业机制严重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化程度较低,政府依据法律对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通畅。海南省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缓,由于经费不足和缺乏足够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建设和维护,不仅劳动力供求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对接,而且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较小。大量乡镇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薄弱,有些地方根本没有信息网络系统,农民获取就业信息的搜寻成本较大。
6.管理体制不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不到位。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海南省转移的劳动力当中,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占全部转移农村劳动力的8.8%,参加劳动保险仅为6.0%。其中,省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省内转移农村劳动力,省外务工人员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占省外务工人员的32.5%,参加劳动保险为24.7%;省内跨市县域转移农村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为7.1%,参加劳动保险仅为3.8%;市县域内转移农村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仅为1.5%,参加劳动保险仅为1.0%。这一方面反映农民普遍自我维权意识较低,对社会保障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海南省就业市场不够规范,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和有关部门落实力度不强。
四、加快海南省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
1.促进政府推动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内生力的有效对接。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的配合和努力。目前海南省的状况是一方面政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民反映普遍冷淡,劳动力转移政策遭遇上面热、下面冷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自发途径的无序转移,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增加了难度。两方力量汇集不到一起,其单方发挥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或抵消,有时甚至引起结果的变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推进式”向“内生式”转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宣传的力度不再以挂标语的多少来衡量,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向农民宣传展示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客观性和必要性,引导农民消除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和对劳动力转移的消极情绪,进一步树立起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心理。同时,根据农民具有的较强效仿心理,在每个乡镇或村委会树立几位就业和创业的成功典范,发挥示范效应。二是落实政策与政策支持相结合。要加大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琼府(2005)33号)的力度,文件中提出的二十四条意见,可具体分解细化到各市、县以及相关单位落实,明确责任。同时,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海南省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融入城镇,支持“打工经济”。
2.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相关,但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以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率。针对海南省教育经费紧张、师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不平衡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在全力保证全省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安排应有前瞻性,合理搭配教学资源以适应短、中期劳动市场的需要,教学内容应涵盖从职业搜寻到就业保障的整个过程。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海南县域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与全国发达县(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海南省要推动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就要搞好搞活县域经济,这样能有效减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心理成本和旅途成本,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内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具体应做到:一是要以战略眼光对各县(市)进行市场定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如提倡一村一品、乡(镇)支柱产业、县(市)特色产业等,培育发展当地果业、种植业或畜牧业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以及特色海洋渔业。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农村小城镇是城乡结合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要重点抓好县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选择有特色产业为依托、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建制镇适当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使之逐步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地,加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多条渠道吸收剩余劳动力。政府疏通城乡劳动就业渠道并不意味着光集中精力减少流动障碍,而是要合理兼顾人口流动的引导和调控,统筹规划,将剩余劳动力疏散到不同目标地域。首先,海南要充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农产品的深加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输出的重要前提是农业的进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大、精加工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其次要尽快整合海南的旅游资源,树立多种具有热带海岛特色和生态特色、高文化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品牌旅游产品。再次,充分利用“9+2”等经济区域优势,根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有关精神,加强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从以上分析得知,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可以是,通过发展本地特色农业消化20%左右,发展非农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等)吸纳50%左右,省外打工输出30%左右。
5.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立畅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共享平台。目前,省内各级政府已采取措施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但由于缺乏全面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和系统的市场信息支撑,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政府应致力于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定期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回访制度和跟踪服务体系,提高海南省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水平。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与职业学校和其它培训机构密切合作,使之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发展最新动态,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6.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的制度是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行的保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充分认识到这是农村劳动力有序可持续转移的基础。政府有关部门应结合省情,严格依据《劳动法》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尽快出台相应法规,规范劳动力转移相关操作,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住房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把关招工企业的福利保障制度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及时通告,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政府间的合作,为农民工维权活动开辟多条“绿色通道”;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解决劳资纠纷的业务能力;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思想培训工作,帮助其树立必要的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3] 尹继东.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叶堂林,王红林,张考考.速度层次交流理论及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J].经济与管理,2004,(12).
[5] 蔡.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
篇10
[关键词] KIBS 产业链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20世纪8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知识密集化、技术密集化,于是出现了新兴的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简称KIBS)。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产业链这一视角出发,分析KIBS有别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KIBS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特征对比分析
1.KIBS高度依赖专业性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的主要是劳动力的经验性知识
KIBS组织自身就是主要的信息与知识来源,所以其对专业性知识的高度依赖是不可避免的,或者知识成为KIBS发展的第一要素。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工艺技术上主要依赖劳动力,造成劳动力在产业内部有集约化趋势的产业。从其定义可知,其依赖的主要是劳动力,或者说劳动力的经验性知识与技术。
2.KIBS知识的专业化强度、更新速度、保持能力上都强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第一,知识的高度专业化。由于KIBS的高度创新性要求从业人员的知识高度专业化。第二,知识更新速度快。知识是KIBS发展的第一要素。KIBS从其组织内部员工处和从产业链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处不断获取知识,通过互动产生的知识,不断补充和更新KIBS自己的知识库。第三,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相转化。KIBS的从业人员处理问题的过程就是将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内部显性知识的一个过程。第四,知识保持能力高。由于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高度转化性,和KIBS内部的知识库,使得KIBS对知识具有高度的保持能力。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第一,以经验知识为主,专业知识为辅。员工的知识主要为知道如何正确去处理某类事件,几乎不需进行任何创新,知识的来源离不开长期的实践积累。第二,知识更新速度慢。由于服务内容的单一造成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知识管理也侧重为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第三,隐性知识远远大于显性知识。由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经验知识的高度要求造成劳动力个人隐性知识的不断获取。这种知识难以编码和度量,主要存在于劳动力个人头脑中,外在表现为能正确处理各种日常事务。第四,知识流失速度快。由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劳动力流动性较高,素质偏低,不断的劳动力流动加速了行业内劳动力个人隐性知识的流失。
3.KIBS高度依赖新技术,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依赖的主要是劳动力的经验性技术
KIBS高度依赖新技术。KIBS与新技术有着内在的联系,要么是新技术的积极使用者(如金融、保险、促销广告等),要么是新技术产生、扩散的人(如电子商务等)。KIBS的知识基础中包含了特殊领域的技术知识,如IT技术、工程技术和环境技术等。在产业链中,KIBS处于中间环节,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知识中介的间接知识部门,从这一角度来看,KIBS与高新技术产业是紧密联系的。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对新技术依赖程度不高。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高度依赖的是劳动力的个人隐性知识,既技能与熟练程度。但是随着高新技术发展与普遍应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也开始引进新技术。
4.KIBS具有高度的创新性,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缺乏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
KIBS具有高度的创新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技术和市场变化迅速,知识服务业创新的速度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高度顾客导向性使顾客成为重要创新源。KIBS为提供知识服务,自身首先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吸纳新技术知识,开发新信息处理和分析方法,创造适合技术和生产发展新要求的知识应用模式;同时也必须与服务对象一起进行创新,提供解决各种全新问题的知识服务产品。在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成为KIBS创新的源动力。通过交互性的发展,KIBS与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完成互动创新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得到发展。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低。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中,服务与消费是不可分离的。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使得消费的最大化。劳动力的低素质、工作的高标准化程度等原因使得其创新缺乏动力。
5.KIBS具有高度顾客化程度,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具有高度的标准化程度
KIBS的高度顾客化程度使得其标准化的程度较低。KIBS在产业链中的活动都是围绕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展开,因此必须根据市场和顾客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顾客化服务。KIBS与客户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过程,一方面从客户那里获取知识,并与自身知识结合,向客户提供特别问题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补充自身的知识库。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标准化程度高,顾客化程度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较低以及独立工序等的特征,使得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劳动力所完成的工序都具有高度的标准性。
6.KIBS与产业链中各产业知识流动具有高度交互性,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交互性较弱
KIBS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过程,由于知识传递的交互性造成KIBS在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得到顾客反馈,因此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在产业链中,很难区分开发业、KIBS、制造业哪个是接收者哪个是传播者,产业链中的知识生产一般都是合作生产完成。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高技术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在关键工序上采用现代化技术,而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也会在一些生产环节上存在着机器无法替代的手工作业。如精密零件的研磨、抛光等,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
7.KIBS具有较低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KIBS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低。KIBS的产业结构具有强烈的动态性,进入和退出非常频繁。由于KIBS产业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成长阶段,各类技术都不是很成熟,因此市场的竞争力比较小,进入障碍较低。KIBS企业很多是由各类工作人员所组成的,动态性的人员交替也会促使KIBS企业退出比较频繁。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1)在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进入和退出壁垒都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单个工人投入的固定资产较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点低,易于实现。由于该产业具有的劳动力的高度流动性,使得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退出频繁。(2)在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地区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由占主导向占非主导地位过渡。当经济发展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时,逐渐会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主导的产业所代替。
8.KIBS对就业门槛要求较高,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有利于扩大就业
KIBS对从业人员知识的高度需求,使得KIBS进入门槛比较高。KIBS传递与运用的都是知识,知识在KIBS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都使得KIBS对从业人员知识的需求较高。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这是我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我国长期存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实,决定了我国要长期面对就业的压力,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较低素质要求,使其吸纳劳动力多,在促进就业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基于产业链的kibs发展存在的问题
1.kibs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大,使得其对企业的贡献无法保持持续性
kibs发展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是人力资本。知识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人才的获得和运用上。人才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kibs发展水平的高低。但是kibs的人才流动性也是非常大的,任何一个kibs企业都会面临人才流失这样一个大问题,使得其对企业的贡献无法保持持续性。因此,kibs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的保值不可避免。
2.kibs与上、下游产业的沟通渠道容易堵塞,造成互动融合与创新无法保持持续性与有效性
kibs在产业链中的发展是与上、下游产业一起互动而发展的,因此必须保持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是持续而有效的,这样kibs的发展才能够不断向前。事实上各产业间的沟通渠道很容易因为互动参与者的互动性不强,互动组织的运转不灵活而被堵塞,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就是怎样保持各产业间的互动融合与创新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产业链参中各产业互动的纽带是其人力资源的互动,我们称其为互动参与者。要保持产业之间的互动持续有效,互动参与者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些能力主要指知识传递能力和吸收能力。知识转移的成功实现要求知识供求双方具有相应的能力:知识源应具有良好的知识传递能力;知识受体应具有相应的吸收能力。无论是知识传递能力还是知识吸收能力,都是在知识转移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和渐进提高的。因此,kibs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产业都应该共同畅通沟通渠道,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
- 上一篇:学经济的就业方向
- 下一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