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09 17:3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类课程;审美教育;综合素质
一、公共艺术课程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发展,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美育,对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是促进高校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可以让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更加丰富,可以避免语言交流的不便,直接进行交流。对人们的思想,心灵进行艺术的洗礼,公共艺术教育包括很多方面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建筑都是我们认识的艺术载体。结合本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本文仅探讨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课程的研究,所指的公共艺术教育也都仅指音乐类教育。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祖先就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因此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他非常重视礼乐教育的作用,将“诗教、礼教、乐教”合而为一,他认为礼乐教育可以造就完善的人格,能够激发审美主体的人生态度,在精神上构建自我、完善自我,追求更高的理想和价值。因此自古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就是对人的人格健全和培养审美的途径。席勒曾说过“一个审美的人是一个既超越感望限制又超越理性法则限制的自由的人,只有在审美境界才能实现最崇高的人性艺术教育,可以将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操,道德与理性完美的启发出来,从而感染审美主体,是审美主体不断提高审美素质和完善人格。公共艺术教育本质就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重心不在于对能力的提高,而是形成一种精神理念,从而完善人格。20世纪的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审美教育理念的构建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愿望协调发展,使个人的感性认识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不断的提升自我道德标准,对于大学生来说,艺术教育能使学生的自我专业与艺术进行调整合并,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获得更加综合的学科知识,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通过艺术活动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引发大学生学习的动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二、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等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重技忘艺,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造成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艺术教育模式不恰当,教学与育人理念需要进行改善,要始终以艺术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广大师生投入到艺术教育的思想境界中去,对公共艺术教育软件观念及硬件课程水平加以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文化艺术环境,更加促进校园艺术氛围的建设。由于各高校在教学力量、师资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但还是承现了许多共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公共艺术教育设置主观性太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科学性
目前,我国对于如何具体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没有统一的要求,各普通高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设公共艺术课。有艺术专业的学校,多是艺术系老师担当此门课程,但这样的老师大多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了解不够,只是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音乐教育,多半都是为了完成课时所致。没有艺术专业的学校,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多是为了完成这么课的任务,临时挑选对此门课程有兴趣或有艺术特长的老师担任,这样势必无法具备上好课的条件,这样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又怎能达到起初预想的效果呢?因此,课程主观随意性较大,艺术类选修课程因人而设,缺乏连续性。由于受到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课程结构布局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缺乏系统性。
2、公共艺术课程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教学设施不完善
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此类课程的经费投入不足,对于设有艺术专业的学校更多的投入到专业艺术教育发展,而忽略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对于没有艺术专业院系的高校,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基础教学设施不具备,很多课程就无法开展。例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我校设有音乐系,但尽管如此,至今没有专业音乐厅,很多实践活动无法进行,很多艺术实践活动只能在大教室展开,基础设施很是缺乏,钢琴,音响,话筒,灯光等硬件不到位,师生的热情被挫伤。公共艺术课程,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耳濡目染的实践,比如对于音乐首先要有欣赏音乐的机会,师生能现场听一场音乐会在课堂中进行交流,那这样取得的效果是跟传统的干巴巴的讲知识完全不同的。学生不仅能够欣赏音乐,若还能有机会亲身体验乐器,感受合作的魅力,不是单纯的以训练技能为目的,而是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这才是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通过音乐的力量,对学生的人生进行启发,这样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3、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大多数高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这样对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无法实行,从而导致公共艺术课程不规范现象频出,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会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增加障碍,其作用也得不到发挥,失去了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
三、笔者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改善。重视公共艺术课程,充分利用本学校的资源,发挥好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全发展方面的作用,运用自己在音乐学院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制定好公共艺术课程计划,使课程尽可能科学化、系统化。在执行上,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在思想上,行动上认识到公共艺术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发挥好公共艺术课的作用。最后,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做好坚强的制度保障。当然,我们相信,随着大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投入的精力和经费得以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武丽.浅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篇2
关键词:音乐;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00-01
开设音乐欣赏课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素质训练,反言之,这种训练应该是以音乐欣赏为基础的,所以说在进行创作或演奏(唱)之前,有必要经过大量的音乐欣赏,以此为前提,音乐家创作或演奏(唱)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供听众欣赏,并以此作为归宿。因此,在高等院校中,音乐欣赏无论对于创作者,演绎着还是听众,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音乐欣赏的定义理解及其三个层面的分析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就是欣赏音乐。“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然而,音乐欣赏又不仅仅是作为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接受环节存在,同时它也作为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音乐创作和表演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中央音乐学院张前、王次著的《音乐美学基础》一书中,将音乐欣赏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方式:纯音乐式、综合体验式、侧重作品式、刺激式和背景式。他们还指出这几种欣赏方式并非独立的,而是在欣赏过程中突出某一方式,也就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兼与其他方式结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
在当前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专业人才讲起曲式头头是道,听一个作品能马上反映出曲式结构,甚至准确无误,而当问其对这首曲子有何感觉时,答案却是令人吃惊的:“没什么感觉!”之所以出现以上这种现象,多半是对音乐欣赏的认识上出了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基于对张前、王次对音乐欣赏的解释,我认为可以把音乐欣赏划分为三个层面,即:感性欣赏、理性欣赏、感性欣赏与理性欣赏的有机结合。
所谓感性欣赏,就是对音乐进行感官上的欣赏,说白了就是感受音乐。是一种无须任何技术性的纯感官的体验。在我们周围有许多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感觉甚至浩宇专业音乐人士,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在此音乐感觉好的评判标准并不是以技术或技能来评判,而是以是否被音乐打动为标准。
然而如果只是处于一种感性欣赏的阶段,还不算真正的懂音乐,因此如果缺少了理性欣赏,音乐的诸多奥妙将永远不会被揭开,曾经有人问科普兰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对话是这样开始的:“音乐能表达吗?”“能。”“表达什么?”“不知道。”仅从这简短的几句对话中我么很容易推出科普兰这一结论:即,音乐具有极大的神秘性。谁要否定它,他就显得有点愚蠢。因此我们要揭开音乐神秘的面纱,至感性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欣赏者要具备理性欣赏的能力。理性欣赏也是音乐欣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此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在感性欣赏时,也会存在理性欣赏的参与;同样在理性欣赏时也会有感性成分在里面,只是在有某个阶段突出某种欣赏方式。这种界限并不是很明显,因此不能绝对化。
而真正能够达到音乐欣赏完美境界的是感性欣赏与理性欣赏的有机结合。既能被音乐打动,又能对音乐进行深入理解。两者在音乐欣赏中缺一不可,并且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会达到理想的音乐欣赏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很难达到的,因为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很容易造成两种欣赏方式的失衡。在理解了音乐欣赏的定义之后,应如何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也就是怎样才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者一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多听。这是提高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只对自己专业范畴的作品感兴趣,或只局限于很小的圈子里,音乐欣赏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因此应该扩展自己的欣赏范围。
其次,应对音乐理论知识多一些掌握。这主要是针对音乐爱好者来说,对于从未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人来说,多了解一些音乐知识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对音乐进行一定的分析和了解之后,才能真正走进音乐的内部,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欣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第三,应对相关的艺术作品也要进行了解。比如诗歌,绘画,书法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本身就是他们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精神产物。这会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音乐。也就是说从他们其它艺术创作中会折射出有助于音乐欣赏的某种因素。
三、对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了加强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欣赏》课已列为目前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内容,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目前的音乐艺术院校中很多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很多学生从小接受音乐熏陶不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机会太少。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音乐欣赏》课要把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授课过程。在讲授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五线谱,熟悉各类节奏,用嘴去唱,用手去拍,在学中唱,在唱中学,更好地提高欣赏水平。在欣赏一些名曲时,要让学生多听,其次要去模唱一些经典优美的旋律,主题片段,以提高学生头脑中的音乐储藏量。此外还应该多多关注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一些相关知识,这样更利于欣赏者去感悟和体会作品的主旨。
第二,我国的民族音乐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民族艺术瑰宝,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中可以选择古今的优秀曲目,如《流水》、《二泉映月》、《梁祝》、《黄河大合唱》等,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和歌曲创作背景,在艺术氛围中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会极大地收到学生欢迎。
第三,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在简介作品后,先由教师自己演奏或演唱,或是边介绍边演唱,还可以请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学生克服害羞、胆怯,投入到音乐中来,由于现场的情感交流,音乐作品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中国民歌时,根据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点,让同学们演唱各自民族的民歌,既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表演欲望,还从歌曲的演唱中让同学更加热爱家乡。同时,不同风格的民歌之间也可能在交流中找到契合点相互借鉴,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去欣赏和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再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音乐欣赏逐步提高的过程,中间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感性欣赏中孕育着理性欣赏,理性欣赏也应是建立在感性欣赏基础之上,当两者有机结合并共同发生作用时,音乐欣赏的能力便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音乐欣赏的高标准就是感性欣赏与理性欣赏的有机结合。如果对音乐仅仅是感性欣赏而不进行理性欣赏,就会失去对音乐精髓的把握,反之则会丢掉音乐的灵魂。用诚挚的心灵去体会和感悟音乐,用充实的大脑去辨别和了解音乐,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达到音乐欣赏的高标准。
当今社会音乐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不同形式的音乐,对听众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若以一种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现代如此多元的音乐世界,其结果必然是大失所望。因此随着音乐多元化的发展,听众的耳朵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的去聆听并接受这个多元的音乐世界。多听,并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音乐欣赏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此文为四川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音乐欣赏课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CY201230
参考文献:
[1]戴树根.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第6期.
[2]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金文达著.中国古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篇3
1.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电大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①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拥有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②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永葆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
2.强化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电大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①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③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④有创新能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3.提升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认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电大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①加强心性修养。提高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积极乐观;②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③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4.大学生要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篇4
关键词:排舞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一、开设排舞通选课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明确要求。加强学生体育、美育和人文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全面育人教育方针的重申,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回归。排舞(Line Dance)起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蹈,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融入了欧洲宫廷舞和拉丁舞步,其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健身休闲形式[1]。排舞是一项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的运动,不仅符合时代特点,而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体育课程,同时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
二、排舞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把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它是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2]。
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排舞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1.思想道德素质
本校排舞课程,一个班40人,随机分为4组,进行小团体教学、练习及考核。在训练和考试时,每个学生之间要讲究合作,每个动作要整齐,队形变化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配合。想要获得良好视觉效果,每个团队的成员之间要建立一种默契、友好、团结的队友关系,产生凝聚力,让大家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像是一个整体在跳舞。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是完成一套排舞动作的首要前提。由于通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院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进度、动作差异现象比较明显,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时,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团结友爱精神,抽课余时间和周末相互联系,聚在一起进行练习,努力使团队内的每一个成员跟上大部队的节奏。排舞对一个人道德修养、品质教育有很大益处,当一套完整的排舞能够被学生熟练演绎时,学生的气质大变,犹如新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同时,体会排舞来的快乐,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气质、习惯反映了他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谦让温和、礼貌待人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排舞课程要使学生形成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熟练运用这些运动技能。在排舞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通过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锻炼了学生的脑力。动作完成的好,也就是动作技能掌握的比较好,这也是排舞课程的要掌握核心内容。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排舞时,肢体不协调,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在考核的时候大部分同学有了大幅度提高,极个别同学的表现力堪比专业人士。一个团队中都有乐于进行编排、乐于执行的学生,而且本课程不是提高专业课,对动作编排方面不做硬性要求,只要有简单的编排就可以,能有这么多学生参与到编排中是非常可喜的事情。
3.身心健康素质
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主要体现在身体机能方面。排舞通选课的学生是非舞蹈体育专业的学生,选择较容易接受的中低强度的舞种进行学习和练习,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选择了时间在2-5分钟之间,动作较简单,风格青春活泼,学生能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特殊时刻》、《大家一起摇》等健康有氧套路。这样身体最初的能量来源是血糖的分解,后期则是体内脂肪的氧化,持续的排舞运动能提高人体各个技能系统的活跃性,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增进健康。
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情绪协调控制能力、良好的自我意识、审美能力四个方面。选择该课程的学生绝大部分对排舞课程,学习态度端正、动机强烈、兴趣浓厚。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欢快优雅的音乐中去,跟着节奏抒发内心的情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陶冶情操。感受排舞带来的愉快心境,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将快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正能量带给身边的每个人,进而极大地提升校园和谐气氛。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3]。考试时,对服装、仪容会有一定的要求,全方位的让学生感受排舞带来的美感,课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身体美、运动美、神态美、音乐美的感受力得到了提高。可见,排舞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4.发展性素质
发展性素质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方面。排舞运动对舞步的步位、脚法、行进、方位和转度等动作作了严格的规范,但是对舞者的身体及手臂动作并无统一要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编动作,学生可以只走步子,也可以带一些自编的手臂动作,还可以在掌握了舞步及方向变化之后,再将胸、腰、骸的动作结合起来。排舞的身体和手臂动作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不受严格约束,动作可以随韵律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课上每个团队对同一支舞曲的排舞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集体排舞要求学生有着较高的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个体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才能执行好组织和编排者的意图,真正实现团体的合作。排舞运动可有效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之间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练习才能达到最终的集体效果。排舞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有利于把学生自发、分散的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并通过班级组织运作、形成团队。这就实现了校园文体团队的组织有序、运作规范,体现了较高的组织化水准,增强了学生团体之间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0月(中旬)第09卷第29期 总第226期 排舞、健美操、体育舞蹈优劣势之对比研究 王 欣 陈焕伟 邹业兵 p68,77-78
篇5
一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正确的轨道
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为不能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成功观,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看待和处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和漠视他人利益感受,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部分大学生在个人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的“知”而不“行”现象,对做人做事的道理满足于了解,缺乏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践行。在就业选择方面表现为:(1)避重就轻,不愿意吃苦,就业要求太高。大多数毕业生把自己定位在效益好、待遇好、不用吃苦这样的就业岗位上,对于环境艰苦、地区偏远、基层工作的岗位退避三舍,形成人才缺口单位没人去,人才饱和单位不要人的局面。(2)盲目要求待遇,只想所得,不讲付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按照一个大学生的标准应该有一个对等同学学历的收入,将自己心中理想的工资标准作为找工作的基点,没有考虑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讲付出,只讲收入的想法导致自己寻求工作到处碰壁。
2心理素质差、自我管理和协调能力弱,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共同影响,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普遍较弱。突出表现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控能力不足。不少理工科大学生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产生厌倦。往往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或是经受不住社会的种种诱惑。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因此当他们真正走上社会,被社会进行挑选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优势、才华等用人单位认同的条件完全、恰当地推介给用人单位,从而失去了用人单位的挑选机会。
3人文素质普遍不高
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理工科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理工科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
4在专业知识学习和科学文化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缺失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平时主要精力不放在学习上,临考试时搞突击。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仅满足于考试通过、拿到学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不深入,对本专业知识缺乏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5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非本专业知识的忽视
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在单一专业基础上构造的单向、低功能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在:着重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文理分割严重,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修养;片面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性知识,热衷于考证过级,忽视了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打基础;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6高校教学模式的陈旧化
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单一枯燥的教材、教师为核心,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职场竞争非常激烈,用人单位看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课本知识的学习,高校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造成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主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不良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转型阶段所具有的特点,突出表现为社会运行不规范、利益格局扭曲、关系胜于能力等。社会中功利主义思想盛行,严重影响了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期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消极悲观、缺乏学习积极性和研究问题的主动性。部分学生急功近利,急于取得成功而不愿付出艰苦努力。
2家庭教育没能起到奠基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这造成了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不善于接受挫折和委屈,协调人际关系、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同时由于生活长期由父母包办打理,离开父母的宠护,学生就表现出自理能力弱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
3大学生自身不积极努力提高素质
在一切因素中,主观因素是最重要的能动性决定因素。在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所有原因中,大学生自身的不努力是最重要的原因。从生理特点看,大学阶段身心处于成熟期、感情敏感脆弱易冲动、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误导。在这一阶段,部分大学生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是跟着感觉走,导致自身的学业水平、道德水平等始终难以提高。
4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当前,不少理工科院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在教学方式上,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所使用的方法是灌输式,在专业设置上,过于追求一些实用性强的专业,或者专业口径设置过窄,致使学生知识面不宽,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在课程设置上,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虽然这种现象已逐渐得到改观,但是不少高校仍然存在应付思想,没有从本质上引起重视,不少高校把人文教育课程仅仅作为选修课,而且在课时上也不能保证。学生在选修课上所学的知识又没有真正掌握,缺少必要的考核和检验。
5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育人要求教育者有更高的素质和修养,第一是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方向,是做人的基础,第二是更高的专业技术素质,这是教学的前提,第三是更高的人文素质,这是提高学生修养的源泉,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文理分家,高等教育的综合发展只是近期的事情,所以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和分布上存在不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状况。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师缺乏人文社科类知识。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学校方面
高校应将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而且还没有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理工科大学生培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决不亚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理工科大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难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不能一条腿长,而另一条腿短。因此,高校应将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采取多种手段和切实措施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高校精心地培养。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是增进他们对社会了解、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不少毕业生步入社会时难以适应社会和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平时接触社会太少,对社会情况了解不够,不能适应学校和社会的差异。因此,学校应帮助学生多了解社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教会他们怎样去适应社会,学会怎样去做事,并加强对他们人生的指导。
继续推进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一个社会秩序良好、价值观念健康、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保障的社会,对大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巨大和正面积极的。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现代化;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人尽其才,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这一方面,党和政府已经作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制定了很多非常有针对性的好政策。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明确良好的身心素质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成功有很大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意志,丰富情感,发展才智,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提高身心素质。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在相同时期或不同时期,不同产业的内部各部门对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是不同的。高校应利用就业反馈,做好社会调查与预测,在所有的学科领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计划,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使之与尖端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接轨,以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需要的技能;与政府及用人单位合作,了解劳动力市场需要,确定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及发展规模调整的幅度和节奏,使人才供需渠道畅通,培养“订单式”人才,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2学生自身方面
修正个人择业价值观取向。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到单位后首先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先把自己的能力提升起来,不要好高骛远。毕业生应多加强良好心态的培养,应明白找工作是为了什么,要能耐住寂寞。学校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教育,让毕业生明白找工作的目的。毕业生应明白在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学好本事和培养个人素质,把单位分配的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工作有责任心,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非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应该努力扩充知识面,不但要学会本专业知识,对其他相关学科也要有所关注。在平时就应该养成学习公用知识的习惯:多读书,多看报,把公共基础课放到专业课认识的高度,积极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自我学习社会需要的新型公用知识,比如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多读、多练、多说,有意识的培养社会认可、需要的技能。
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培养个人对自我的合理节制,弄清物质满足和价值追求的关系,常言说,“民以食为天”。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的其他的需求和愿望不可能实现。但是,物质性的需求与满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决不是它的全部内涵。人的生存和发展还有更高的目标,还有基于物质基础之上的价值追求,这也是人的生存与动物存活的本质区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丰富生命内涵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追求物质生活和无穷欲望的工具。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以及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们心理素质的整体状况,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各种挫折和挑战。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为自己提升就业能力奠定基础。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找准职业倾向,择己所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为自己能力的过程,变成学习的主人,拥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善于发现自己不足及乐于探究求新,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做好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分析,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了解职业的特性、现状及发展空间,以及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进行职业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再次,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按照社会与职业发展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交叉融合,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最后,加强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还需具备从事该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提升就业能力的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心理素质,导致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些人在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自己坚强的性格,求职时用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
此外,大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择业心态,正确的就业观。应当把就业观念转换为就业大众化,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充分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认清就业形势,确立“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3家庭教育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从早期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家长就应该进行做人处事的教育,对孩子错误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和纠正,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初高中阶段,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指导孩子逐渐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较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孩子上大学后,尤其是刚上大学时,孩子处于陌生的环境,面临的生活和心理问题较多,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引导,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建立适应新环境的良好心理结构。
总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最终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内涵与要求就是国家希望之所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面多层次的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为大学生就业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于勇.从大学生就业难看工程测量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09(1):110-111.
[2]牛进社.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措施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9(5):62-64.
[3]肖朋.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看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54.
[4]赵俊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9:217-219.
[5]张炳武,张毅.注重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J].职业规划,65-66.
[6]王化峰,郭红.大学生综合素质失衡导致就业难的对策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22-323.
[7]魏伟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77-79.
[8]刘玉琢,齐乐.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J].高校讲坛,2008,34:184.
[9]张旭.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J].社会科学论坛,2009,7:203-205.
篇6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综合素质;策略
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上说,企业、高校、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必须从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实习创业扶持、大学生择业思路转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全社会共同关注等方面加以调整和改变,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因此,本文将根据多科性大学的特点、部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重点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多科性大学丰富的档案馆馆藏资源,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一、多科性大学的特征
多科性大学是相对于单科性院校而言的,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为主,以若干相关学科为支撑而形成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介于单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一种大学形态。创办多科性及综合性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导致的单科院校林立办学格局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自2000年以来,一些高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朝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也有一些高校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多科化或综合化,如前几年出现的一大批地方性院校,大部分属于多科性大学。
多科性大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多科性,学科一般不少于五个;(2)层次性,以某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核心学科形成有梯度的学科群;(3)互补性,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4)渗透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5)发展性,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梯度可以发生变化,非核心学科可能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学科也可能成为非核心学科。
多科性大学的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大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验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失等原因,同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思想消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差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优质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藏资源优势
高等学校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网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综合性档案馆。国家教委早在1989年的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校档案馆,它既是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多年来,通过高校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各高校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高校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高校档案馆也普遍扩大了档案接受范围,馆藏档案数量得以迅速增加,馆藏内容得以丰富。基于多科性大学的构成特点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补的特性,其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档案体系的建立。在多科性大学中,至少有一至两门的优势学科,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科研、教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成果不但凝聚了其广大师生的高智慧劳动结晶,而且还是其他非优势学科师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甚至在全国也是领先者和缔造者。这部分馆藏资源是多科性大学的命脉,代表着整个学校的文化学术积淀,有着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是学校乃至国家极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深度优势。
2.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档案体系的建立。目前的多科性大学,其涵盖的学科门类基本在十个以上,这些学科在教学组织、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可能保持相对独立,但其形成的成果积累和其他历史性资料却都归属到档案馆管理,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形成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性档案服务体系,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广度优势。
转贴于
3.以校内校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为基础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的建立。不管是地方性院校还是部属院校,高等院校一般都位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些地区甚至建有专门的大学城,从地域上为多科性大学与其他高校或地方档案馆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可以形成以校内馆藏资源为主、校内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如开放高校校史馆、引入地方名胜古迹档案、共享历史名人和校友档案等,不但能服务于高校教育,而且还有益于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地域优势。另外,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馆藏资源还有门类丰富、档案保管期长、从业人员素质高、信息网络环境优越等优势。
三、利用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归纳起来,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社会责任心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本文将依托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的现状及优势,重点从精神修养、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生活态度等四大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1.精神修养的培养。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团队荣誉感、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校史馆资料,以学校光辉的历史和学校名人的艰难奋斗历程来教育感化学生;(2)联合地方政府和地方档案馆,挖掘地方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历程,定期对高校学生开放展示;(3)搜集整理成功校友的典型案例和事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成多媒体教育范本,对全体学生开放;(4)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技竞赛获奖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2.知识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和知识结构的丰富。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有:(1)搜集以优势学科为代表的专业类名人讲堂和学术报告成果,并整理制作成对全校开放开设的知识素养教育类公开课;(2)利用多科性大学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对文、理、工、艺体等学科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整理与;(3)联合各教学单位,基于以上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校园网开设网络课堂、视频课等。
3.能力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文科类资源优势,配合校团委、学生会举办各种演讲、写作类竞赛;(2)联合图书馆、实验室和各教学院系,举办学习类、实践类竞赛;(3)将教师讲课比赛和学生演讲比赛的相关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与公开;(4)往届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生活态度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策略有:(1)应往届毕业生的光荣事迹的展示,作为正面案例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引导;(2)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违规违纪记录的展示(采取匿名方式),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以警示作用;(3)通过网络和展览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欣赏的教育,不但可以陶冶其情操,还能促进大学生建立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心态;(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对构建诚信社会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在所有以上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形成的成果及时进行归档和积累,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中心、档案用户群等数字档案馆群体,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在网上的和传递,以利于优质档案资源的检索和共享。
总之,高校是人才、知识和科技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档案馆是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工作,以及为校内外师生员工提供查档的服务等,同时由于其馆藏资源具有历史性、真实性、价值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辅助人才培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庆荣,刘兆军.多科性大学的特色化发展及政策研究[J].石油教育,2006,(1):76-84.
[2]王琴,谢光荣.高校档案馆创建素质教育基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11):34-35.
[3]关压梅.开发高校档案馆的潜在功能:教育功能[J].黑龙江档案,2009,(3):59.
篇7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理工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26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理工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其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物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无论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实践,还是科研实验的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改革,具有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被企业和高校所重视,因此,物理实验教师也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概述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课程内容较为广泛,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也是理工生面向更深奥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开始。高校开设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理工生受到系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熏陶,还希望其能够掌握基础的实验方法,最终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转化为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为未来的科研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我国部分优秀的高等院校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还与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相关,这些高校的物理实验的教学发展间接地促进了企业或科研机构的进步。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意义上来看,大学物理实验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均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实验课程教学古板
研究表明,受到传统的高校物理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中,基础性和理论性的内容较多,但是却缺少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实验,特别是缺乏能够和企业或者研发机构相关的实验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力学、电学、光学等传统课程为主,并不能充分体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思维训练。
另外,在许多高校中,受到物理实验室资源条件限制,实验课程设置并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理工生的授课特点,学生并不能从物理实验中学习到和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而是把物理实验当成了一项任务,最终导致许多理工生对于物理实验都抱有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
2.实验教学模式传统
总体上来说,高校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当中,受此影响,物理实验课程也只是看中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习有益的实践性课程,从而影响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更加看重学生是否能够对教师的讲解有所了解,而并不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新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在实验的讲解过程中,也只是单纯地讲解物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并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对于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只是在课堂中加以讲解,没有将这些问题真正带到实验实践课程当中,最终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步骤和教材内容完成实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在众多的中小学中也同样存在。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逐渐对课堂理论性教学产生依赖,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开发,也无法对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3.成绩考查方式单一
在我国的众多理工类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变得规范化,但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也逐渐变得单调、统一,特别是在学生的考核方式上。
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往往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学生实验的操作是否正确;二是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书写工整准确,强调的多为学生的重复操作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理工生只是根据教材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结果,结果往往都是统一的模式,有的只是小数点后面一些数字的差别,甚至部分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并没有理解实验的中心内容,只是对照着同学的实验报告进行抄袭。因此,类似情况的学生只是关注自身是否能够及格,而不愿意了解实验讲的是什么、自身从实验中可获得的收获等,最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受到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而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成为了“走过场”。
三、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
根据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根据国内某高校“工程建设创新”发展思路,综合该校实验示范发展模式,根据上文中提到的一些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策略,以便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
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改革教学大纲。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具有系统性及独立性的学科。在对物理实验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高校应考虑到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物理教学的课题组而言,在对实验课程进行重新编排的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力学、电学、光学等不同物理门类之间的限制,对其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从基础到提升、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的模式,从而使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形成有梯度并互相连接的整体。在实验内容上,根据该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从而帮助学生打下自主学习的良好基础。第二,采取分层次实验教学方法。对于基础的实验内容,教师可进行尝试教学。由于实验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完整表述结果即可。对于综合性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以及内容步骤等。对于创新型实验,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实验进行探索,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学生根据具体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及时汇报等形式与物理教师进行互动。
2.打破实验教学传统模式
物理课程不仅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将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有效整合在一起,是每一个高校物理教师思考的重大议题。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思维后,在以后的工作和科研中,会少走许多弯路。为了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及时提问,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提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科趣味,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单缝衍射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进行观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提问。如:“为什么出现的衍射条纹方向会和狭缝展开方向一致?”又比如:“如果将狭缝变成圆孔,那么之后的衍射条纹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类似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3.完善物理实验考察方法
成绩的考评只是为教学进行服务的一种策略,该高校的课题组在对测评方式进行改革后,效果较为明显。具体实践如下:对于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清楚;而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地给出具体步骤。在实验报告完成后,学生应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并提交到实验室。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查看,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从而使学生明确具体的问题所在,并认识到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将学生的测评成绩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完成情况、问题总结情况等,占据考核成绩的70%;期末成绩考核可以包括随机实验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等,占据总成绩的30%,从而在综合能力上对学生进行考核。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根据该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对学校物理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最终,该学院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得到学校管理层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变得越来越依赖人才的创新能力,而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创新能力提升的突破口之一,也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应不断探索新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的物理实验室设备朝着更加多样化方向发展,并对高校的物理实验室管理条例进行完善及更新,对物理实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促进高校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郝好山,刘扭参,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培养[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7-80.
[2]兰明乾.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周 进,王思慧,黄润生,等.树立新理念构建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研究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
[4]邢.三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2,(10):5-23.
[5]孟祥秋,马 岩,于金召.基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2,(6):98-100.
[6]王化忠.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54-58.
[7]秦艳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72-176.
[8]代 伟,徐平川,陈太红,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3,(4):107-110.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测评;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68-0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的战略任务,也是高校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与综合素质测评
大学生素质教育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指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强调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修养,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根据《决定》精神在大学校园中全面展开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量化考核。它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对高等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现实意义。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素质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素质教育科学化的根本要求。其次,通过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科学、系统地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规范学校开展全面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情况。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测评体系不合理 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某些高校还偏重于传统的学习成绩等易于测评的内容,而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测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也不符合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更强,对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德育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要求更高的现实。各高校应根据企业及社会的要求,制定出符合专业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另外,某些高校综合素质测评内容虽然涵盖了素质要求的各项内容,但设定的加权比例不合适,仍然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框框。
测评程序简单化 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与学生后续的奖、助贷、减补有很大的关系,如程序太简单显得这项工作太草率,不能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还会带来一些矛盾。
评价主体单一化 现在许多高校综合素质评价由辅导员和班长来完成,这样测评出来的结果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注重横向测评,忽视纵向测评 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会根据测评内容进行分数的加权计算,然后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数进行排名,根据分数和一定的比例排出等级,这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让某些基础和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消极的或自暴自弃的想法。
注重结果测评,忽视过程测评 许多高校测评均设基础分,然后设加分项或减分项,三者之和为综合素质的最后得分,加分项和减分项一般为学生获奖或被处分的分数,只重视结果得分,而没有将学生过程参与或改正错误的过程考虑到测评中去,这样,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某些高校规定只要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综合素质成绩就是不及格,这样的规定没有考虑学生改错的过程,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注重校内学生素质评价,忽视校外学生素质评价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厂中校”等办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实施,但对学生校外综合素质的评价还是空白,多数学校到第三学年就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了,这对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缺失。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有效途径
测评体系合理化 人才素质目标及社会、企业用人要求是不断变化的,学校要不断调研,构建科学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现提供一种测评体系,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测评程序严格化 为了保证综合素质测评的参与性、公平性、公开化,可以采用如下页表2所示的完整的程序进行。
测评主体多元化 在测评过程中,可采用学生自评(占10%)、班级互评(占30%)、考核小组评定(占30%)、班委成员评定(占10%)、班主任评定(占10%)、辅导员评定(占10%)方式进行,然后将各项测评成绩加权得出综合素质评定分,以减少主观性和片面性。
兼顾横向测评和纵向测评 横向测评各高校均执行得较好,纵向测评建议采用档案袋法,即从每个学生入校起就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仅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荣誉,更重要的是记录学生发展的历程,根据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可设立单项奖,如学习进步奖、体育之星、实践之星、思想进步奖等。
兼顾结果测评和过程测评 在综合素质测评细则中应加入对学生参与过程的考虑,而不仅仅是对获奖等各种结果的考核,这样可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兼顾校内和校外学生测评 各高职院校办学情况不同,可分别制定《校内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条例》和《校外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条例》。这样,不仅有利于对校内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培养,也有利于对校外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培养。校外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对学生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兼顾素质测评和素质培养 素质测评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效果的检测手段。各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素质测评的各项内容努力创造和提供各种机会及条件进行学生素质培养。另外,素质测评体系一定要充分体现素质培养的各项内容。
各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探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整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才能切实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谢长旺,赵彦,范丽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
[2]杨海斌,徐慧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题及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3]李俊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探索及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
[4]贺泽群,李方遒,倪东辉.以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新模式[J].高教论坛,2010(3).
[5]刘国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J].科技创业,2010(11).
篇9
(①西安外国语大学基础教学部,西安 710128;②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西安 710128)
摘要:目的: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属性多样化、不可重复的特性,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糊,决策信息不完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的群决策方法。方法:首先,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并得到属性指标的权重;结合区间数间距离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来确定专家权重;然后,再利用区间数算术加权平均算子将多个决策矩阵进行有效地集结,形成综合决策矩阵,结果:通过建立比较可能度矩阵,利用排序向量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决策矩阵进行择优排序。结论:实例表明,利用区间数的群决策方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类复杂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以及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群决策;专家权重;区间数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79-04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12JK0105)。
作者简介:邱建国(1975-),男,陕西西安人,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决策评价、智能决策的相关研究;申海(1978-),男,陕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智能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
0 引言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方法,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及时准确为用人单位提供优秀的人才,能促进高校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1],在评价过程中,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相对欠缺),在主观权重确定上一般采用专家直接给定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简便,但未能考虑专家知识结构、研究领域、经验储备对主观权重(专家权重)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无法满足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决策的需要。本文针对专家决策权重的随意性,结合区间数间距离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来改进专家权重,然后,通过区间数算术加权平均算子,将多个决策矩阵集结成为综合决策矩阵,利用综合决策矩阵得到综合属性值,从而得到决策对象的比较可能度矩阵,通过可能度矩阵的比较、排序,得到了决策对象综合优劣顺序,有效地解决了专家确定权重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科学合理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权重的确定
1.1 大学生综合素质属性权重的确定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具有多样化、不可重复的特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2000份)利用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代课教师,学生,辅导员打分,得到来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多属性指标体系,以及属性权重值(如表1)。
1.2 主观权重(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
本文利用区间数[4-7]的研究方法,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对象由实数扩展为区间数,更符合大学生综合评价的实际需求,然后利用区间数距离,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确立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权重与区间数距离有关联,从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权重进行改进,使专家权重更加科学、更加公平,从而为科学合理的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3 实例分析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国家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为了兼顾公平与择优录取的原则,本文采用4位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k={1,2,3,4}对初步筛选的6位大学生(x1,x2,x3,x4,x5,x6)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由表1可得6位大学生的4个属性(a1,a2,a3,a4),初始权重ω=(0.134,0.763,0.068,0.035),以及4位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对这6个大学生分别给出在不同属性下的估计区间数 (如表2~表5所示),则可得到如下的决策过程。
最后利用式(13),得到可能度矩阵P的排序向量为:
情况下,大学生排名最靠前,从原始数据本身亦可以看到,对于大部分属性,每个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对方案给出的属性估计值相对较大,其他方案次之,符合最终给出的决策结果,这也说明上述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结论
本文首先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符合决策实际的综合权重,针对决策对象的差异,利用区间数算术加权平均算子对决策对象进行有效的集结,确定了大学生综合属性值;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可能度矩阵,利用排序向量法进行排序。该方法更具有灵活性,针对不同方案和属性,每个大学生综合素质专家的权重并不完全相同,也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多属性群决策建立了一种可参考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开.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天津大学,2011,12.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测评系统
在高校工作中,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通过对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活动等各方面的行为进行信息收集,将之分类并分别赋予不同权重,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以此考核学生的素质水平。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所得到的数据,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培养任务的细化,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研究目的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践运行系统。利用信息网络的手段,通过软件系统,实现测评的自动化、科学化。具体而言,研究该系统的目的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现综合素质测评信息的可持续追踪
目前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普遍是每年一次,在每一学年末进行。通过系统对反映大学生该学年的综合素质的数据进行保留,直到毕业当年,该生可查看其大学四年的素质变化的记录。而这份记录可作为大学生找实习岗位时,用人单位通过这份记录了解该名学生之前在校的表现,以及综合素质体现的优势或优点,给予合适的岗位。也可以作为毕业生求职时,用人单位衡量其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的依据。通过这份记录,可避免部分学生大学期间表现好,但临场考试发挥不理想而错失工作机会的情况。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任务,除了通过教师的教学评估得以体现外,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也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如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任务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那么其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指标中德、智、体这三方面的权重要均衡。而如果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任务是偏向于培养艺术类人才的,则其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指标中“体”这方面的权重要扩大一些。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以学习为主,“智”这一权重要绝对性的比其他方面大一些。但这三方面的权重比例,可以根据学校对学生培养任务的侧重点确定更合理和科学的比例。
(三)实现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完善
通过对各班学生综合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尤其是专业素质方面的专业课和实践课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影响的量化,可以衡量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效果,从而使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断加以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专业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实践,达到学以致用,有所创新。
(四)实现学生的自我衡量和示范作用
通过每一学年的综合测评,学生总结过去一学年的在德智体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衡量,找出与标准的差距,发现自身不足,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通过综合测评,个别学生在德智体这三方面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显示出其独有或强大的优势。这些同学将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起到示范作用。
二、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量化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既有理论上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的问题,又有实践操作上,如系统设置、系统需要人工操作所需要的结合环节等方面缺陷。
(一)测评指标体系不科学
测评指标的权重比例不科学;这表现各个学校难以将自身的培养任务、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设置测评指标体系,造成测评指标权重比例不科学。如有些学校都把“体”这方面的权重设置较低,这造成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忽略自身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如果没有强壮的身体,较强的心理素质的保障,其他素质都是天方夜谭。又如有些学校把“智”这方面的“实践类课程的参与”比重设置较低,这会使学生只追求学业上的成绩获取测评分数,而忽略关于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参与或创新。
(二)测评结果未能准确反映学生的能力
在引入量化的方法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后,不仅提高了测评效率,而且避免了之前测评方法中自评、互评、班团委、辅导员和班主任评定这些主观行为所夹杂着的个人色彩。但由于每位学生的素质是不一样的,学生的能动性也是不同的,而且测评技术上不尽完善,存在局限性,有些量化指标还比较笼统抽象,造成测评结果未能准确反映学生的能力。如思想道德素质这部分如何量化,如何赋值,而专业素质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来测评,实践及创新方面的赋值也较难把控,是否存在滥竽充数、谎报的现象。
系统方面,有些学校的测评系统,在自评部分本应由学生自己评价,但是系统设置为学生本人自评后还要由班委再评,结果由班委定夺。这难免会造成偏差,班委可能会以主观判断、与某位同学的友谊深浅,给予片面、带有个人色彩的分值。
另外,很多高校的综合测评工作都是在每学年年底进行,对过去一年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这种方法缺乏动态性和主动性。从本质上说,大学生素质是通过心理现象体现的,因此它带有一定的潜在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对某个素质在量的积累后发生质变的时刻,采用这种每年年末再进行测评的方式,无法及时反馈。另外,某些素质不一定在大学期间就有明显表现,而需要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情境下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样的评估方法往往预测性不高。
三、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基础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一套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基础。
表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指标重要性调查统计表
(一)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本项目组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遴选了本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08份。要求被调查学生根据自己对各指标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强调集体的认同感和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对实践类的课程积极性较高,希望自己在科研成果上有所收获;注重身体素质、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调查情况详见表1。
对各个指标分配的权重不同,直接影响测评结果。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层次分析法及频数统计法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这些方法中,层次分析法在人员评价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它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严谨的数学理论为基础,保证了定量分析的有效性,所做出的权重计算和评价也更科学和客观。因此,在本文所构建的测评体系中,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是在将决策问题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的基础上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后由他将之引入教育评价领域用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这种方法首先要求把问题层次化,按指标体系各指标间的隶属关系由高到低排成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对同层次中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相对重要程度,并把比较判断结果按给定的标度量化;最后通过统计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
在对本校学生对所设定的学生综合素质各层级指标重要性的调查基础上,本项目组织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各班辅导员老师,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再分析,确认各指标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关于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应用已有很多参考文献,如孙咏梅等(2011)《基于AHP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赵洁等(2005)《基于AHP法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等都详细阐述了此方法,并且借助计算机软件,使繁杂的数学计算过程变得容易操作。本文确定的各素质测评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本文在此不做详细的过程推导,仅以Uci目标层Uc的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过程为例做简单说明。
依据层次分析法的标度系统(相同:1,稍微好:3,明显好:5,强烈好:7,极端好:9)和重要性排序情况分析,Uci目标层Uc的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表2 Uci目标层Uc的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λmax=2?摇CI=0?摇CR=0
(二)减少测评过程中的不科学、不公平的因素
采用逐月认定的方式。很多高校的综合测评是每年年底举行一次,学生多,且每个学生要涉及思想、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各指标的评定,信息量大且复杂,会出现为了节省时间,而对谎报或假报的情况没有进行查实就给予评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本系统采用逐月认定的方式,通过系统功能的设置,每月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一次认定,由学生申请,提交系统,进行认定。将繁重的任务分解到每个月,既避免堆积到年底,信息量大,又减轻测评工作压力。
在系统设置上,避免由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班委定夺的情况。系统设置时,可以设置自评和班委各占一定比例,且系统最后要由学生管理的老师确认才能最终将数据提交到系统并进行计算分析。自评所占的比例大些,达到由班委确认各班学生所填项目的真实性和具体性,而非由他们定结果,而系统需要学生管理的老师确认,是确保在自评和班委评定出现冲突和不一致时,由老师确认冲突和不一致的地方,使数据更客观和全面。
四、建立实践运行系统是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关键
在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后,如何将这套体系通过软件系统在实践中运行起来,是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关键。
(一)采用B/S(浏览器/客户端)架构
B/S(浏览器/客户端)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方面被普遍使用,是Web发展后出现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用于在安装了Web浏览器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库软件之后,就可以很方便地对系统中的信息实现操作。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将用户信息反馈到浏览器上。这种架构,只要有网络,有浏览器的地方,学生就可以登录素质测评系统进行操作。
B/S结构其主要的特点有:简单的维护和升级与较低的开发使用成本,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实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具有良好开放性和扩展性,在模块化设计管理方面具有容易实现的特性。本项目采用该架构的模式如图1。
图1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组织架构
(二)实施方案
服务器:通过VC编程作为一个界面与数据库进行连接。
数据库:采用MSSQL Sever 2015做一个数据库平台,把学生填的数据及系统对其进行计算的结构储存到这里。
操作界面设计:学生输入用户名、密码之后进入素质测评系统的界面,界面现实几大模块,由系统管理模块、测评成绩管理模块、基础管理模块、加减分管理模块及留言管理模块五部分组成。
系统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四个方面。依据这四项指标内涵与外延的扩展范围,进一步确定每项一级指标下分属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从而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
黑盒测试:随机抽取学生测试该系统,看功能是否实现、是否有漏洞。
该系统设计了三个角色,分别为“学生”、“教师”、“管理员”。学生登录系统,可查看、修改个人信息,进行各项素质测评的数据输入;教师登录系统,可查看自己所属班级学生的信息,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修改和分配权限并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操作管理。管理员业务流程图如图2。
图2 管理员业务流程图
五、结语
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收集大学生在校期间在思想、学习、生活、参与实践活动等方面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建立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指标的测评体系,以全面测评大学生素质的一种评估方法。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能使这种评估方法得以成功实现。随着高校任务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断更新,大学生综合素质系统研究是一项与时俱进的课题,在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咏梅.基于AHP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1.
[2]赵洁.基于AHP法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
[3]梁晨.基于Web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林钦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构建――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
[5]丁汉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6]丁旭.基于B/S架构的软件项目实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